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箬山小学孔美琴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这门课程要求我们执教老师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照本宣科,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大打折扣,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我们要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关键词】开放生活教学环境教学内容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于周遭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成功体验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1、教学资源环境要多样

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如在讲《交通连四方》内容时,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文献资料,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9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收获大”。取得如此效果是因为:一、现代媒体迅猛发展,学生习惯于这种大信息的接触;二、这种对知识的“立体”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全新认识,即学习社会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生动的交流,甚至有学生称为“很好玩,都不像读书这么辛苦”,继而产生出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与大家交流的“资源共享”心态。

2、思维环境要扩散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的思维空间。资源环境与时空环境为思维环境的广度、深度提供了延展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不以某个现成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大胆创新。创设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某一社会现象、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学生只要言之哟理,言之有据,应允许有多种见解、多种看法。

(三)优化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习效果

1、更新评价观念

打破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把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揉和统一,以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发展,既注重共性与结果,又重视个性与过程。

2、完善评价方式

首先,采用“闭卷+开卷”的组合评价方式。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以反映学生价值态度、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内容为评价指标,通过笔试完成;开卷部分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根据个性特点自主定题、选择完成方式来完成相关任务。其次,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是评价学习的结果,而应是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应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一般智力和特殊能力。总的说来,要将学习的结果与学习活动的过程结合起来,既评价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又要评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潜力,不但评价学生的智力,还要评价学生的性格和个性。

(四)和谐的交往环境,使学生快乐学习

课堂教学与学业评价环境的交互发展需要交往环境的协调作用。同时,建立现代的交往观,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认识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是创新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交往环境的构建中,强调根据现实需要沟通各种交往关系。

可见,开放式环境创设利用多边交往方式,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了多向选择形式,从而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促进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我在教学《社区我的大家》一课上,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的小区,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思考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我生活在社区中,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区有家一样的感觉。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感受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远亲不如近邻》的小品。观看后先分组交流感受,再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邻居的重要性,体会到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又如,教学《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这一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社区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发生在自己社区的寒假里故事。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他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

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充满希望。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这一课时,先布置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十分钟,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唯此,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李克东. 改善学习[M]. 吉林:吉林出版社出版,2001年

[3] 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3] 余文森. 关注资源、学科与课堂的整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曾跟东.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三自一导”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A]. 2006年5月

[5] 叶澜.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N]. 福建师大学报,1999年4月

教学相长

——以《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实践为例

谈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为了适应滚滚而来的知识经济的浪潮,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21世纪教育定位的基石。作为教师,本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景象,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引着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是这次教育改革新设置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时,如何教与学?在实践中,我们就会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把孩子的眼光引到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同时也要求我们要转变相应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重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交流与合作的全新的教育观念。

一、转变教、学方式,感受学习乐趣

“活动化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突出地表现出活动的特点。教师的教体现为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发展兴趣和特长,学习知识。学生的学体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品德与生活》课程中《认识新朋友》一活动是针对刚入学的小朋友的心理设计的,当孩子们怀着不安与渴望走进小学的大门时,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首当其冲的是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关系,体验到学校生活的愉快。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地融入这个新的环境和新的集体快乐地成长呢?于是,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

活动前我让孩子们把平时自己最喜欢吃、最喜欢玩的东西带到学校来,并准备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活动开始时,我们一边唱歌一边“猜歌名”,猜来猜去猜到了“找朋友”这首歌。我们一起玩了找朋友的游戏,孩子们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我说:“大家都找到了好朋友,我们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吧!”在这个过程中,我又激励、引导孩子们大胆的表现自我,把自己最拿手的节目展示出来。整个活动歌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充满了儿童的朝气和欢乐的激情。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已经互相接纳,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为了促进孩子们间更进一步相互了解,我又不失时机引导孩子们:“通过游戏你认识了哪些朋友?孩子们他们都长得什么样?你能不能

给他们画张像呢?”接着,同学们回到了教室,在座位上平心静气地思考了一会儿,拿出了绘画的纸和笔。一幅幅画像画出来了,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四周,大家互相欣赏、互相评价。这下可好,有的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了。他们看到,有的同学挺胖却画得很瘦,有的很瘦却画得很胖,女孩子的小辫子画得像羊犄角……这时,我请这些同学来谈谈为什么这么画,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韵泽太胖了,我希望他以后多锻炼,瘦一点比较好”,“静依好瘦,我想他胖一点会更好看”,“红馨的辫子好长,我妈妈说,头发短一点好梳,不浪费时间,所以,我想,红馨要是梳个羊角辩也不错”……我们很高兴看到孩子们不仅能细心观察,找出与众不同的特征,还能把自己的期望体现在在自己的作品上。最后是互赠作品,同学们都欣赏着自己的画像,教室里又掀起了一片欢笑。在“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中,学生们的学习是综合性的,学习了唱歌,学习了绘画,还在游戏中锻炼了身体,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项活动,增进了同学间相互了解,建立了融洽的人际关系,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乐趣。

二、拓宽教学思路,善于发现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贫乏固然是我们要注重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发现、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也许在今天更值得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的效益最大化?拥有一双慧眼,善于提出新的创意,能够发现:自己身边原来还蕴含着很多没有被利用起来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教育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把教育开展得生动丰富,富有成效呢?随着孩子们独立性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周围环境,对许多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兴趣。大自然是最令儿童向往的地方,是发展孩子观察力、想象力与探索兴趣最理想的大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环境。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展开想象的大翅膀,去观察各种事物与现象,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如那变幻多端的云朵、绚丽多彩的晚霞、形状各异的古松、怪石等,都能启迪孩子的想象,激发好奇心,开启智慧之门,增强探索兴趣。在“寻找秋天的小秘密”活动中,我选择了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山坡、田野、草坪上,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闻一闻、踩一踩等感知活动,并以照相、拼图、画画、表演等形式进行收集、探索。在这个活动中,我又结合孩子们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如有些孩子在草坪上捡来了破塑料袋、纸屑等废旧物品,于是,“找秋天”变成“保护和打扮秋姑娘”的活动。我鼓励孩子们拾起草坪上的垃圾,并按质地进行归类,组织孩子们讨论“怎样处理这些废旧物品”。孩子们讨论非常热烈,想出很多方法并进行尝试,有的同学进行剪剪贴贴,把它们装饰成美丽的图画或小花篮或小船或脸谱等;有的同学把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分别放在不同的垃圾桶;有的同学则尝试用火烧、用土埋、用水溶。尽管他们有的方法尝试或失败或成功,但孩子们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不仅了解了秋天的季节特征,还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风景秀丽的山川提供了学生们欣赏美、感受美的教育资源,也拓宽了孩

子学习的大舞台。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让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很多书本上的知识以及许多新的体验和感悟,还思路活跃,学会了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在设计《我的成长历程》活动中,我试图消除教育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让孩子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的情况,找找自己成长中的变化;邀请怀孕的妈妈谈十月怀胎的感受,并在人人在游戏中获得体验;采访现场的爸爸妈妈,说说自己成长中难忘的事,体会父母养育孩子的辛劳。通过与小伙伴、老师、家长、周围人的平等对话,孩子们学会合作交流,认识在亲身体验中得到了感悟,情感在相互碰撞中得到了升华。我不失时机地抓住孩子情感的火花,让他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爸爸妈妈表达心声,通过打热线电话传递孩子与父母间的真情,使孩子们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将“生活化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融为一体,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快乐,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赞可夫说过:“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当学生感悟到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自己非常艰辛,产生了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后,我又布置了一个课外活动——让孩子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想办法制作一张成长卡。一是继续在生活中体验父母、家庭的亲情,和父母共享成长的快乐;二是体现课程“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激起学生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制作的应是一张有爱心、有意义、有创意的成长卡;三是通过“成长乐园”的展示,渗透一种积极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人的成长道路上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平坦的大道,有坎坷的险途。有时一帆风顺,有时逆水行舟。我们的生活还刚刚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们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以愉快、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问题情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在师生双向的交流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实现。英国一位科学家曾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呈现问题空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师须设法引用实例、故事,配合图片、影片或表演等方式,呈现一个事件冲突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刺激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所呈现的情境,必须是“未解决” 状态,并务求清楚、明确(可包含过程、对话,甚至动作)。让学生看(听)到整个冲突事件的发生经过,至冲

突出现为止。如在《给垃圾找去处》的活动中,我利用VCD让孩子们欣赏了厦门的风光(有风景秀丽的公园、宽敞的街道、宏伟的立交桥、一望无际的大海,也有一些脏、乱、差的现象),根据以上的片段,我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孩子们畅所欲言,“我们是国际花园城市,为什么还有的地方这么脏呢?”“我们的城市这么美丽,为什么有人要破坏它”,“为什么要破坏我们的家园”“为什么不爱护环境,要使我们的家园变成垃圾城市吗?”……要发现问题,孩子们的自主活动是很重要的,必须有努力引导孩子们自身有意识的去发现。为使活动能够持续性地发展,还应帮助儿童提高活动的欲望和自信心。给学生机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现问题。学生在第一阶段发现了问题,经过前一步骤的探讨,至此孩子们已经明确“要给垃圾找去处”,就必须了解垃圾是怎么来的,否则将无法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法,于是,我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商量调查的方案,在这个步骤中,不管是制定调查计划,还是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充分自由,鼓励他从各角度提出各种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分析、探索以及引导学生对问题解决结果的评价。

好奇、质疑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没有问题,就难以引发思考,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以教案为本、主观地拟定很多问题,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并围绕疑问主动探究。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被动应答向主动质疑探究发展,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品德教学论文

谈品德课上的有效化活动教学

摘要: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怎样让品德教学找到回家的路,真正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构建绿色课堂,营造活动氛围;二、收集生活素材,丰富活动资源;三、开展多样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四、倡导多元评价,持续发展动力。真正让有效化活动教学为我们的品德学科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活动生活情感

正文:

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清楚地知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

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是让学生离开课堂,步入社会生活,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但是从现有的条件来看,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组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体验活动,而且有些生活场景也不是人人都能亲身经历的。怎样让品德教学找到回家的路,真正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呢?有效的活动化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题性,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积累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促进道德的生成和发展。在一年多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进行了认真地实践和探索。

一、构建绿色课堂,营造活动氛围。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品德课开展活动化教学的重要空间,它的选择布置、人气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产生自主的学习需要,激发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行情感体验的欲望,进而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教室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在教育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室的环境布置,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现在教室里已经不是素面朝天了,而是一些名人名言、规章制度成了主角,但这些离学生的兴趣中心距离太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产生拘谨感,在活动中放不开手脚,而且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在受教育,容易隐蔽自己真实的情感,做出一些虚假的附和。因此,我们提倡童趣化的教室布置,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室里张贴学生感兴趣的画报,并定时更换。如德育漫画,图文并茂的漫画既给学生以新鲜感,又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画图画,设计标语,布置教室,这样更能增添亲近感。另外,可以把课堂搬到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可以到书香飘逸的图书馆,可以到看得见蓝天、白云、阳光的操场,可以到热闹非凡的市场……只要是适合开展活动,有助于放松心情,激发道德情感体验兴趣的场所,我们都应该考虑,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童趣的天地,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个空间保障。二、收集生活素材,丰富活动资源。

“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我们现在强调生活和儿童是我们的教学资源,提出新的教材观,视教材为一种范例,就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让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思品课堂提供生动多彩的材料,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以此来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素材,建立教材、活动与儿童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故事、诗歌、谜语、名人名言、案例、新闻等,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加以利用,使学生倍感亲切,还可以作为话题,开展活动化教学。如教学《农产品的家园》一课,我在课的导入部分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了十种农产品的谜语:玉米、花生、萝卜、石榴、桔子、西红柿、土豆、甘蔗、辣椒、西瓜,让学生来猜谜语,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更好地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参与新的学习。较好地隐蔽了教育意图,让学生没有感到你在教育他,要他怎么做,而是他们自己在寻求答案,在交流应该怎么做,拉近了品德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也丰富了品德学科的活动化教学的资源。另外,在课堂中引入一些数字材料,可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开展多样活动,获得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内容标准的特点之一就是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因为“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活动,重视经验与体验的获得,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导悟,也是对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极好的补充。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多进行活动并且每一次活动都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主题,时时注意做到精益求精。在以往学生的学习中我主要应用下列几种学习活动,即想象、游戏、实践、角色扮演等等方式来辅助教学。

(一)想象。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方式,学生对此往往乐此不疲。其原因有很多其一是这一年龄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他们往往在学到某一知识点或是看到课文中某一段文字或图片就会展开联想,这种想象教师利用不当就会成为学生开小差的原因了,若是利用好的话就会对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既然如此我在教学中就尽量多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有的放失进行想象这种学习活动。

(二)游戏。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了,在课堂上多做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在这么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掌握知识就不会变的如往常般枯燥乏味而是轻轻松松愉快的接受了。这种做游戏的快乐对于小学生来说会很快迁移为学习《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快乐的,这样对以后的教学的大有益处的。

(三)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品德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道理,有待于落实到自身的行为中去,这就需要联系实际,导之以行。而“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又大多贴近生活,要在实际生活中完成养成教育,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关键还在课外。我们要利用有限的课堂,设计多样的活动,把学生的课外活动串接起来,真正使品德教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四)角色扮演。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角色扮演的频率与各种承担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不管什么性别、智商的儿童,经常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比其他儿童,更易与同伴相处,更受同伴欢迎,社会技能更强。众多的心理学家还认为:在实际的教育情况里,角色扮演常常能产生神奇的力量。因此,低年级思想品德课,应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以孩子爱模仿别人的特点为突破口、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实践的空间,发展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康的人格。

四、倡导多元评价,持续发展动力。

我们在活动化教学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体现现代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要重视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自评和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其他教育参与者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多元化的评价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看到自己在进步,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而不是一次评价、一人评价定优劣,让学生更多地去注意活动过程,而不是紧盯一个结果,有利于活动化教学的延伸和系列化。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道德,而且把评价的权利从学校老师扩大到社会家庭,也能让某些遗忘了道德准则的成年人在担任评价者的同时再一次受到道德教育或提醒,从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把不良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养成氛围。

总之,只要在品德课堂上用心组织和实施有效化活动教学,相信,总可以使我们的品德课提高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解读》

2.《新教育之梦》

3.《品德与生活》课儿童活动之主体性教育

东白湖镇小吴燕红

邮编311818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5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5篇 【篇一】 让生活融入课堂 摘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应生活,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 关键词: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发展 引言: 道德与法治是针对小学中高年级班级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对原课程“品德”与“社会”的有机整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联系。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教学核心的课程。因而,该学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受文本范围的制约,教学时间不能受40分钟的限制,教学空间不能局限与课堂。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走出课本,走进学生生活;走进社会,拓宽教学内容,把教学融于学生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认知,获得价值体验,实践道德标准。 一、课堂生活化,提高认知。 文本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师在教

学中应以课本为纲领,大胆的拓宽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观点认知、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文本的缺憾,增加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学会拒绝“不跟烟酒交朋友”后,学生了解了烟酒的害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吸烟酗酒的危害,我有意识的安排学生交流自己身边因为抽烟酗酒产生严重后果的真实故事。 学生A:去年的一天晚上,我家附近有位老爷爷抽烟,烟火掉在棉被上,酿成一场火灾,大火烧了被子、家具,老人也在大火中烧成重伤,损失惨重。 学生B:前年的冬天,我村的一位年青人在外面酗酒后开车回家,车子一头撞在电线杆上,造成车毁人亡的惨案。 学生C:…… 一件件实事,一桩桩惨案;沉重的代价,血的教训,同学铭记了抽烟酗酒的危害,坚定了远离烟酒,并主动劝告父母不抽烟不酗酒的信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再现生活,增强认知。 再现生活就是通过视频、表演还原事实真相,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全方位、多角度的获取信息,了解事物、看清事实、获得切身体验,增强认知,获取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的第1

品社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中心小学望西建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质量,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还不多见。本人接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已有年余,所任教班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现就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源于现实生活,注重学生体验。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健康、向上、积极的人格发展。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引领学生走进社会,探索实践。 在品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去勇于探索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其实,在这些方面,品社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如教学《长江两岸是家乡》中的《高峡出平湖》时,我就向学校领导打报告,充分利用学校与三峡大坝毗邻而居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学生带至三峡大坝、坛子岭,让学生在观察与倾听中确实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气势,知道了三峡工程具有通航、防洪蓄水、发电和补水的四大作用。深入了解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程,体验三峡建设者的艰辛劳动,感知科学技术在三峡工程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爱学习、爱科学的巨大热情和作为一个三峡人的幸福感、自豪感。这样的课外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有效性,是教室内的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小学生道德的形成,源于儿童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加强小组合作,注重讨论交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中历史教学的高效与有趣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中历史教学的高效与 有趣 今年通过新的《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学习,结合《品德与社会》历史教学内容,我发现教学中的高效与有趣共同实现有一定难度。《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教学它侧重于对学生历史知识、分析能力和历史价值教育。在教学中要想实现这三目标,难免要加重学习任务,让学生阅读搜集大量史料,牢记历史事件。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训练。任务如此繁重,而我们面对的又是小学生,如何实现鱼和熊掌兼得即如何实现《品德与社会》历史课的高效和有趣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下面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激发学生主动喜欢历史,了解历史、探究历史是我们实现高效和有趣的第一步。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开启学生课前主动搜集资料、记忆史实,课中积极探究,参与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1、让学生重视历史,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学史使人明智",多讲一些诸如毛泽东、拿破仑等伟人或名人学史、重史、用史的故事;引用古今中外的史学迷案,如埃及金字塔之迷等激发探究兴趣.这样,学生的学史"欲望"也在这过程中逐渐滋长起来. 2、精心巧妙设疑布阵。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学生的求知规律也是遵循“无疑—有疑—无疑”这一原则的。历史教学中有些内容文字简洁、知识性强,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因而,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新奇、惊讶、新颖之感,以引起学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2、借助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广泛采用电教媒体提供的信息,寻找和建立情知融合点,创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远的拉近,把抽象的变成具体,把虚的变实,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时学生会精神振奋,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比如:在讲《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由于时代距离我们较遥远,学生很难体会到圆明园的壮丽、奢华及被毁后的巨大反差。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圆明园原状、被毁后等片段既能让学生体味到历史的残酷。 3、多鼓励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心理研究表明:小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情境"在小学品社课堂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导入 其实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比较短而又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学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导入,也叫开讲,一般的情况下导入的目的有三个:第一,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活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知识的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第二,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第三,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是引入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导入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动机,把学生引进新课的学习情境中去。(三条可以做成演示文稿) 简而言之,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二、导入的作用 明确了导入的概念,接下来我们要谈一下导入的重要作用:作为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导入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重要作用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3.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4.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下面我们逐一展开来说: 1. 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在这里我想说的激发兴趣就是激发孩子们对课堂内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有了兴趣之后,就很自然的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愿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原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而产生的求知欲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要循循善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意识到学习要达到目标及意义,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2. 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为什么要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他们的思维呢?我想呀!老师们恐怕都会有这种感觉:上课的伊始,孩子们的注意力是分散的,而新课的学习又要求孩子们必须全身心、高度集中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的状态,

个人品德的重要性论文【品德论文 】

个人品德的重要性论文【品德论文】 思想道德论文。 。 。 。 。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加强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难题,到目前为止关于道德修养教育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教育体系。 借此,教育思想大讨论之际,浅谈一个个人一点肤浅的观点。 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

思想道德目标。 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摇篮,在人才质量把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人才质量关上起着重要意义。 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 我们在大学期间学英模、赶先进,加强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 [b]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呢?[/b]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 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 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 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 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四化建设的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 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 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第一部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认识 一、品德和社会的含义 这个部分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 第一、思想品德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力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志向。学生应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它是从思想上给人一只标杆。 第二、社会实践是在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后在行动上实践和体现的。一个小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好与坏都表现在他们为人处世,生活的点点滴滴。它是从行动上给人一条准则。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第二部分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很多《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教师的难点,在这里,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

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 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浅谈如何开展《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1、趣味性的导课形式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前提。 托尔斯泰曾说过这样的话:“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品德与社会》课的新课导入,犹如一台戏、一部电影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能引人入胜、富有情趣,就能主动地进入教师所设计的特定环境之中,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就能很快地调动起来。可见,良好的新课导入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前提,也是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前提。常见的趣味性导课形式有:小品导入、讲述故事、音乐渲染等等。 2、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是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效率的捷径 游戏是儿童极为喜爱的一种活动。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缓冲地区。游戏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游戏教学。它是教师融合特定教学内容于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教学,要是在课堂上采用了游戏教学,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能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戏活动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很快认定目标,进行反馈,并产生感受,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创造性,产生最高程度的快乐体验,使自我教育得以实现。因此,它能较好地满足儿童游戏的天性,又能有效地实现教

品德论文

把握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摘要]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由此可见,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只有牢牢树立目标意识,站在课标的高度、全册教材乃至整个小学段教材的高度俯瞰教学内容,认真审视教材,采取比较异同点、抓住着力点、寻求突破点等策略来制定教学目标,才能使有效教学成为可能。 [关键词] 把握目标策略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由此可见,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因此,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目标意识,站在课标的高度、全册教材甚至整个小学段教材的高度俯瞰教学内容,在充分分析课标、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确保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然而,随着品德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成为最突出的实际问题,直接影响了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因为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中仅以导语、提示语及大量图片和少量说明性文字相组合的形式出现,使得不少品德课教师一时难以适应,尤其是对教材理解深度不够,目标制定不到位等问题尤为突出。 基于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地位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品德教学实践,在如何把握教学目标上谈一点看法。 一、比较异同点——梳理每单元、每课主次目标 小学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同一内容在不同年段重复出现,但要求有所区别,逐步提高,不同的年段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读教材、分析教材,找出教材中所蕴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梳理出全册教材中每个单元、每课教材的主次目标,这是正确把握品德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1、“线式”比较法 在品德课程的编排中,都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出现,有时,同一主题内容在每册教材中都有呈现,教学目标呈螺旋上升,这样的单元内容就可以采用“线式”比较法来确立“单元目标”。所谓“线式”比较法,就是梳理出小学品德教材中同一单元内容的主次目标,将这些单元的主题目标进行纵向对比,比较异同点,确立本单元的主要目标,准确把握住本单元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论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论文 东山中心小学吕海星 《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年级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生命多么可贵》这一课,我在教学时充分地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体会政府、家庭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又如:《规矩与方圆》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又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有一个总体认识,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不耍赖皮。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双赢观、依存观、分享观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2)

品德与生活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会与其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在社会这个群体组织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的认可程度,从而形成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和认识,无形中就确立了你在群体中的价值和地位。品德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也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由好品德塑造形成的综合印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成为事业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阶梯.。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

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二、选取素材要源于生活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就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剧);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flash动画等,供学生探讨、解决,以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三、品社课堂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

小学思想品德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论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而《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最好的引导启迪就是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真情融入,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激情,产生兴趣。而激情的传递则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意境,“触景生情”就必不可少了! 一、点燃激情,以情激趣 真情可以感染,激情可以传递。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奏动人的乐章。教学中教师要先入题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引其入题,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激情中可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来引发兴趣。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二、触景生情,以境促情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介绍交通事故在社会中的频繁现象,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图片,在指名同学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在新课伊始,借助现在教育技术手段,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欣赏一首名为《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优酷视频,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事故的现场,十三岁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每个学生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从而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份安宁与和谐。 三、“情”“境”互激,升华教学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需要爱,教学情为先。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一叠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了他从出生到现在,关于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还有许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长牙,第一次站立,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生病的经历……可以说这是伟大的母亲用她平凡的文字写下的一首爱的赞歌。一位学

品德课教学论文

以生活为基础,多元化落实品德教育任务 徐家镇伟清小学龙运国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在教育 教学中仅仅依靠《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教材,社会是多元发展大学校。那么,我们如何做到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多元化落实品德教育任务呢?本文就徐家镇伟清小学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做了交流和论述。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材,以生活为基础,多元落实。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又特别是作为品德课(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担任着品德教育的专业课程,就更加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可能都做得很好,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也许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做法。笔者在这里对于《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不再做赘述,提出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多元化落实品德教育任务的观点和做法: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解读其关键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做为品德课教师要完成这一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就必须“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这也就告诉了我们,仅仅依靠《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教材,社会是个多元发展大学校。那么,我们如何做到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多元化落实品德教育任务呢: 一.家庭教育 学生生活的空间最密切最温情地方是家庭,做为家长,是一个更加了解社会的成年人,首先要帮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当孩子和你探讨学习和社会中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平等、认真地讨论;你要善于和孩子一起学习,查资料,做调查,看新闻,谈对于社会和生活的认识与感受,善于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给孩子独立完成生活任务的一些机会,不要事事包办,甚至娇生惯养。当然,做为学校做为教师要与家长积极沟通,开好家长会,做好家访工作,普及家庭教育的一些科学的方式方法。 二.学校教育 学生生活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当然是学校了,学校肩负着品德教育的重任。

论文: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论文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难看出,“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将道德与法治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儿童,活动,品德课堂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难看出,“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将道德与法治引进课堂,让课堂面 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 一、寓教育于活动中,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化教学的特点。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儿童期是道德与法治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课堂活动

《品德与社会》论文(娴)

《品德与社会》论文: 单位:大沥镇河西小学 作者:陈淑娴

科学践行《品德与社会》的实效性 【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及学习实际,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观察社会,才能使学生认识社会;只有让学生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是由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生活实践独立自主知识技能适应能力 人教版的《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有必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根据教材的需要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必要的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到真正的导向作用。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观察社会,才能使学生认识社会;只有让学生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课必须一靠课堂教学,二靠社会实践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应注重这一重要特性,遵循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规律,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及学习实际,在教学中科学地让小学生多进行实践活动。以下是我在教学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新课前进行生活实践 新课前实践也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所谓自学就是学生独立自主地、能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是实践的基础,而自主性、能动性则是实践的特质和动力。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可避免地与自学能力的培养相联系。可以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社会文明大家谈》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生活周边进行随机采访,并写出采访记录。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doc

拓展课堂领域贴近现实生活——学生个性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发展 灵武市杨洪桥小学马学忠

拓展课堂领域贴近现实生活 ——学生个性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发展 灵武市杨洪桥小学马学忠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要求教师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定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品德与社会》课特别强调实践和体验,强调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的关心和发展,对现实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字】拓展课堂发展个性 以往《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往往脱离和回避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而局限于书本范围,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无法触及儿童的内心,未能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然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影响。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搭建开放式教学平台,营造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因此,充分拓展课堂教学的领域,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挖掘自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进步。

(一)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有位哲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兴趣。所以,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我在课堂上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我在《将心比心心更宽》(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中,通过学生扮演同学、老人、病人和护士等不同的角色,来感受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如何互相帮助。然后让学生思考:在我们平时的交往中应注意什么?博大胸怀如何体现?通过在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这一课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体验成功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有了成功的体验,必将产生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讨论、交流是最常用的学习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成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小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本文分析了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公民教育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一个小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实践。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公民教育 近年来,某市开展公民教育研讨会的活动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也激起了笔者对公民教育的思考。笔者所理解的公民教育即是以培养爱祖国,爱他人,遵纪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为目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在我国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小学生公民教育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 1.重思想政治教育,轻公民意识培养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置等方面较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它涵盖了心理素养与道德,法律法规,权利与责任,公共参与等公民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实施过程中,教者极易将其演变为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让课堂了无生趣。有人说公民教育涵盖思想教育的内容,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的是对现行>规章制度的认可、服从。长期进行这样的教育,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理性的批判精神,坚定的权利意识就会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2.重知识传授,轻良好行为培养 良好的公民教育需要学生自主实践、体验参与,从而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但在现行的课程运行中,学生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加之一些教师对公民教育的认识不足,品德课上许多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让学生不断地记,不断地背书上的内容,以应付考试。有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公民意识淡薄。知识的多少与公民意识并不是对应关系。有的人知识很渊博,在生活中却不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实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容,更应该把公民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公民意识,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

小学教学“生活化”思考与对策论文: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生活化”思考与对策

小学教学“生活化”思考与对策论文: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生活化”思考与对策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江总书记曾说过:“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最重要”。小学思品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社会化,将自然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今,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学校教育工作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小学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还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未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小学思想品德课,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重于“说教”,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甚至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背离的现象,造成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 综观当今的思品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矛盾。因为学校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教育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延伸,但就现状而言并不乐观。学校教育学生,同学之间的小磨擦应

文明解决,以理服人,而有些家长则对子女讲,要以牙还牙,不能吃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直接影响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 (2)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实际行为的矛盾。思想品德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必须讲理。但教育实践中,往往容易形成说教的弊病。学生从本性上不能接受“赤裸裸”的教育形式。这就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他们在思想上知道该怎么做,但实际行为却有很大反差。如学生知道乘车要让座的道理,但在实际乘车过程中,有几名学生能真正做到让座的。 (3)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矛盾。这一问题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红灯停,绿灯行”。当小学生在路口碰到红灯时,他是听学校课堂上说的“停”呢?还是随人流“行”呢?不论是“停”还是“行”都对学生是一个疑问,“为什么学校里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上人的行为是不一致的?” 这些问题,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脱离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的原因,也有学校生活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不能整合的原因,说到底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就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问题进行思考与对策。 我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实践探索建立起生活化的小学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1]

浅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成功体验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

影视资源有效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总第316 期 2019年6月 智慧校园智慧课堂 影视资源有效融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薛积香 摘 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融入影视资源,借助其生动形象的画面、语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阐述了影视资源的类型和作用,分析了影视资源筛选和制作的方法,并就影视资源有效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影视资源;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薛积香,本科,小教二级。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高戈庄小学,266400 品德与社会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融入一些影视资源,充分发挥影视资源的优势,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比起口头上的理论讲解,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一、影视资源的类型与和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可融入的影视资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整部影片,一种为影视片段。由于整部影影片的播放时间比较长,所以不适合在课堂上使用,一般在课前或者课后使用,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在课前使用,可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课后使用,则能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受。而影视片段则适合在课堂上使用,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影视片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质疑。在课中借助一些影视片段,则能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的感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相关知识,从而辅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而在课堂结束环节播放影视片段,则能深化教学主题,升华学生的感情。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相关的 影视资源进行合理运用,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例如,在《我的家乡变了样》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观看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电影讲述一对心存隔阂的裕固族少年,因寻找父亲和家乡,骑着骆驼在西部奇景中穿越千里的故事。学生在电影中会看到各种美景,感受裕固族少年热切回归家乡的情怀,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且,随着剧情的 不断深入,学生会被电影内容所吸引。在学生观看完电影以后,再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学习,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实际上课时,讲解到家乡的山山水水时,教师则可播放电影中呈现美景的画面。课堂教学通过融入影视资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在课堂结束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以专题的形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电影进行讨论,以升华教学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影视资源的筛选和制作1.影视资源的筛选 要将影视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首先要做好影视资源的筛选工作,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对影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