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佛利弊

信佛利弊

信佛利弊
信佛利弊

利处

一.佛教的“六和敬”能推进社会和谐

佛教“和”的思想,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认为“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用现代人的理解来说,即万事万物相互依存,需要和谐相处。佛法要长久地传承下去,须依靠广大真实的信仰者,尤其需要清净和乐的僧团。因而早在佛陀时代,僧团里就形成了“六和敬”的伦理要求。

“六和敬”,又叫“六和合”,即“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行、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其中“见和同解”、“戒和同行”与“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要求,“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外在表现。“见和同解”指拥有共同认可的律治,“利和同均”要求社会财富公平分配,“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谐与团结。只有思想的统一、经济待遇的均衡、佛教戒律的共同遵守,才能有和合清净的僧团出现,才会有平等、和谐、民主、自由的团结,才能负担起住持佛法的责任。

“六和敬”精神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完全相通的。和谐社会一定是民主、法制的社会, 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戒和同行”体现的就是民主管理僧团的律治精神。律治意义上的平等,对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同样具有法律约束意义,否则必影响到大众的团结;和谐社会必定是有着共同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目标的社会,“见和同解”正是追求拥有一致的团体精神或公共精神的呼吁。一个团体或社会,虽然其成员的思想各有差异,从事不同的社会活动,但是必须有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和团体精神,才能保证团体的生命力与社会动态的稳定性。所以,道德、宗教、人文等精神所提供的超越性价值,可以引导人们在物质利益之外寻求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超越个人私利的局限,认同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形成最基本的公共精神;和谐社会肯定是利益分配均衡的社会,“利和同均”实现的就是财富的公平处置。在一个集团或社会中,必须防范人性的堕落与过于自私,必须对利益作出适当的调剂、节制。不但如此,更要提倡布施,即慈善救济的慈悲精神,扶危济贫、互相救助,使困难、弱势群体得到帮助。

佛教的这些基本伦理道德与和谐社会的热爱集体、遵纪守法、爱心奉献、平等民主、造福人类社会等价值规范不谋而合,具有相当的一致性,有利于建立和谐安详的社会秩序,促进和维护社会安定

二、佛教伦理思想有利于人际道德和谐

(一)佛教的平等观为人际和谐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当今社会,以权凌人,巧取豪夺,贫富悬殊,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佛教则主张众生平等,因果平等,生佛平等,要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融洽共存,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关系,为和谐社会中的人际和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佛教所说的“众生”包括人与一切生灵,众生平等指众生的地位是一致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然,佛教的平等观首先体现在人与人的平等。若世人只分善恶,不分等级,人人祛恶扬善,平等相待,天下必然太平。

佛教的因果平等,是指各人自造其因,自食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会种因不食果,也不会无因而受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所以佛教以因果平等思想教育人们弃恶从善,多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不做杀、盗、淫、妄等伤天害理的事,这样社会才会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由此可见,因果平等思想造就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有序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佛平等是指众生与佛本来平等,只要众生精进修持,去妄存真,则终有成佛的一天。简言之,生佛平等的思想就是要众生明白要成佛先做人的道理。有了这种佛理指导,众生就不会妄自菲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二)佛教的“报恩心”推进道德和谐

由于因缘说的存在,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无不产生自因与缘的结合,万物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因此,对于恩的看法,相对于由长及幼的施恩观念,佛教更强调相互间的感恩与报恩。佛教强调报“四重恩”,即报答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和三宝恩。一个人来到世间,首先是父母的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因此,我们要报父母恩。有了这种观念,就会有和睦的家庭、孝顺的儿女;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因,我们每天的工作、劳动,都是对众生的报答。有了报众生恩的思想,才会有人与人的平等观念,才会互相关爱,共建文明的社会;报国土恩,就是要爱国,报答生养我们的国家。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因此,三宝之恩不可不报。从以上可以不难看出,佛教教导的报四重恩,与建设和谐社会也是一致的。

(三)佛教的善恶观促进人际和谐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善恶。佛教从法相本性来看待善恶,认为众生都有佛性,都含有善恶因子,今生福寿是众生前世行善的结果,今生修善积德,来生才能成佛。[⑤]佛教认为众生与佛都有善恶二性,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向善以求和谐,这是人际和谐得以实现的前提。同时,佛教教义最高境界的核心是善,倡导扶世助化,劝善止恶。佛教也始终强调要以善的宗教实践和修行来消除无明、摆脱贪、镇、痴等障碍,净化本心,进入至善境界。它指明善是诸法的根本、佛的本性,将向善定为人际和谐的最高境界和修行标准,认为人际若要和谐,首先要善,即弃恶从善,这就把人们追求解脱的途径落实在

现实的修行实践中。佛教的修行过程是向善、修善的过程,修善即止恶,强调人心的内省、自律。人性中有向善的潜能,再利用宗教信仰使人趋善除恶,客观上走向了向善与人际和谐的伦理目标。

(四)佛教的慈悲观念有利于人际和谐

佛教提倡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其中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伦理原则。慈悲是佛教之根本,是佛教的特殊理念,但它与某些流派所提倡的仁爱、博爱相通又不尽相同。慈悲是不受等级、阶级限制的,也是排除狭隘的偏私性的一种境界。应当说,虽然孔子也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但佛教的慈悲观念、博爱精神,在思想上更具有感召力,在实践上更具有驱动力。因为佛教的慈悲富有实践性,重视对人的关怀、对动物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由此而大力从事社会福利、民间公益事业,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都发挥了滑润剂的作用,为弱势群体,为下层劳苦大众缓解了困难,减少了痛苦,带来了希望。这种慈悲观念是偏重于祈求佛佑和请菩萨解决实际困难,提倡大公无私,助人为乐,要为救济一切众生而施善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教慈悲观念是以菩萨偶像的人格化身作为载体的,将人际和谐的理念以人格典范的形式展示出来,是社会性的人际和谐的一种体现。

弊端

一、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借佛敛财现象比较严重。

佛教寺院是传承佛祖清净法脉,清净戒脉,以戒定慧三学培育继承法脉僧才的场所,是宏法、修戒、修禅的场所,是远离红尘物欲的人间净土。体现的是一个离贪离欲的高尚道德原则。而今,佛教寺庙圣地反成了富人游玩之地,贪僧敛钱之所。从寺院出售门票延伸到一炷高香要数千元,甚至10万元。四川宝光寺的头炷香拍卖到99万元。高额的门票,昂贵的香钱,将贫苦的众生拒之寺门之外了。

俗话说“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难进来”。过去穷人无钱进衙门讨公道时,还可以进佛寺向佛菩萨诉苦。现在却变成了“天下寺门朝南开,有信无钱难进来”了,把穷苦人进寺烧香拜佛的这点权利也给剥夺了。这种做法符合佛教的教义吗?二、经济因素冲击了佛教信仰。

随着佛教世俗化的不断加强,寺院也成为一个经济色彩较浓的场所,经济利益掺杂进佛教生活之中,使佛教信仰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如助长了一部分僧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加重了他们的名利心。不少中青年出家人更多地注重个人世俗利益,集聚钱财,享受生活,淡化了修持和佛教事业心。部分信教群众功利心比较强,受社会商品经济意识的影响,其信教倾向只是在保佑发财致富上,有功利色彩,由此也出现了不论神佛上帝,逢庙就叩头,见像就烧香的泛宗教信仰。佛

教的世俗化,使传统佛教面临着信仰淡化、腐败侵蚀的危机,损害了传统宗教的声誉,不利于佛教事业的发展。

和谐社会,是一切幸福的保证,是全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但它并不是乌托邦,而是要以自己的道德,人格,并以慈悲,平等的胸怀去做而实现的。这就为佛教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契机。佛教的许多思想理念与和谐社会的需要高度契合,非常有利于佛教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对佛教界来说,应充分挖掘佛教中有益的思想资源,并根据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需要,及时作出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调整和改革,努力使佛教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对党和政府的宗教工作来说,则要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依法管理,为佛教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实现“双赢”。

误区之一:把督查等同于“检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委督查部门应着力提升能力和水平,不断创新改进督查方式方法。以往督查工作中,容易出现一些误区,有待进一步厘清和改进。 误区之一:把督查等同于“检查” 督查是“督促”和“检查”的合称、简称。督查之所以不能等同于检查,其区别就在于一个“督”字。“督”,从目叔声,察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督者,以中道察视之。”这就是说督查工作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指出并纠正工作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工作中出现不落实的问题,多是因认识不到位、协调不通畅、责任不清晰所致。 这就要求党委督查部门发挥牵头揽总作用,着力在“督”字上做文章。要大胆直言。对决策执行有偏差、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不能碍于人情、瞻前顾后,要敢于较劲,坚持实事求是。要善于协调。对一些需要多部门配合才能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对那些推诿扯皮、抓而不紧、落实不力的要敢于“亮剑”。要勇于负责。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敢于担当,始终盯住不落实的事、督查不落实的人、找出不落实的原因、追究不落实的责任。 误区之二:把授权督查理解为“被动服务” 督查部门实施的督查行为是领导的授权督查,但不是“被动服务”,而是需要主动研究、主动查办、主动反馈,赢得工作上的主动。实践证明,要真正履行督查工作职能,就必须提高督查主动性,在“谋”字上下功夫。 要把握全局,谋之有为。要有超前意识,围绕领导意图,抓住领导所关注的问题主动开展督查工作,做到想领导之所想,谋领导之所虑。如果脱离领导决策意图,我行我素,督查活动就会背离正常的轨道。 要出于公心,谋之有度。要加强督查调研,坚持用事实说话,不以好恶而固执己见,不以阴晴而见风使舵,把督查工作的出发点放在对工作和发展有利上,对决策不完善和领导尚未了解的情况和问题,及时提出建议。 要勇于创新,谋之有法。要在传承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创新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督查工作。 误区之三:把重复交办等同于“重点督查” 党委督查工作方向,就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维护群众利益,聚焦社会热点难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督查工作。所谓有重点,就是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有针对性,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习惯于重复交办,要求定期反馈,坐在办公室收情况、搞综合,工作简单化;有的就反馈情况简单类比,凭经验判断现象和问题,工作主观化;有的虽然听、看、查、问等形式一起上,所有程序都到位,但只了解现象,不深究问题,工作形式化。 实践证明,督查作风事关形象、事关成效,督查工作必须在“实”字上下功夫。 一是勤学勤跑。督查工作点多面广,若对有关政策规定不了解,下去督查就会督不到点上,抓不到要害,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同时,还要深入基层,坚持一线督查法。 二是细查细听。督查工作要认真查看有关依据,听取有关意见,不能只触其表、未及其里,更不能道听途说。 三是实话实说。督查报告不需“做文章”、不需“修饰加工”,而要用最简练的文字向领导原汁原味反映情况,一是一,二是二。好,哪些方面好;不好,存在什么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误区之四:把联合督查等同于“联合组队” 督查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涉及党委、政府各个部门,特别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委决策涉及面越来越广,复杂程度日益加深,仅仅依靠督查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力量参与,联合督查。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发现,有的匆匆组队,毫无准备就下去,看似“一拍即合”,实为“貌合神离”;有的平时按部就班,一看领导重视了,于是你督我也督,出现多头督查、重复督查,基层怨声载道;有的多部门参与分组督查,事前不研究方法流程、不统一标准要求,结果“各唱各调”。 构建上下联动、横向配合、多方参与的大督查工作格局,必须在实效上求突破。 要统一领导,牵头协调。党委督查工作领导小组要统筹协调揽总,对以党委名义开展的督查活动,要统一研究、统一安排、统一组织,尽量避免多头督查、重复督查。党委督查部门会同多部门联合督查时,要充分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 要分工合作,各有侧重。如开展经济项目建设督查,党委督查部门可侧重督查各地有关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政府督查可侧重督查经济项目建设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解决情况;新闻媒体可运用舆论监督作用,随同督查组进行明查暗访,并向社会公开。 要同时发声,声部互补。联合督查是多部门参加、多声部发声,督查部门要当好指挥,善于发现不和谐的地方,让参与“大合唱”的部门同时发声,并且声部互补,从而唱出力量,充分发挥联合督查的作用。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动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乐。 贪欲是痛苦之根,淡泊是快乐之源。待人要有平等心,对已要有平常心。积善可以得福,积德可以增寿。 大慈缘于大善,大善缘于大爱,大爱缘于大德。只有忘记对别人的善行,才会持续不断的为别人施善。 情是一种心灵感觉,情中自有妙趣;淡是一种心灵味觉,淡里自有佳境。 和为贵,所以才要和睦、和善、和平;忍为高,所以才需忍让、忍耐、隐忍。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 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 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 善心,点亮心灯;慧心;使心灯长明。 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觉慧的人,常常可以化险为夷。社会,向善的人越多就越和谐;人生,感恩的心越多就越美好。 不说他人长短,不念他人恩怨,是善心;时刻诚心待人,日夜专心做事,是懿行。 忍,有时要让,有时要耐,有时要隐。所以,忍其实是另一种形式“韧”。 福临心享,祸至神伤;祈福避祸,人自安康。 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随遇而安,乃心性之至境。 千眼,意在观世,千手,意在济世;人间福音,无过如此。 存私者入俗,去私者新生,无私者才是慧觉。入世者聪,出世者慧,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业者觉。 人生悟道,在聪明的台阶上只能仰视,只能在智慧的峰顶才会鸟瞰。 心性须要修养,就像生命需要滋润一样;心灵需要修缮,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样。 修德要身体力行,养性要心无杂念。 修养,要知羞而学,知错而改,知耻而思。修形养性和施善积德,既要点滴做起更要日积月累。 赶路要趁早,修身重戒律,养性贵有恒。养身必先养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人的本能是爱自己,人的本性是不伤害他人。爱人先自爱,自爱先自觉,自觉先自省,自省先自悟。 生命有限,爱心无限;无限的爱可以把有限的爱延长。 爱无所求,被爱无所累,便是真正的自在和幸福。自爱是一已之爱,博爱是众生之爱;不弃自爱,弘扬博爱,才是真爱。

一个信佛女的小故事

一个信佛女的小故事 有一中年妇女,年轻时骄纵恣肆,任性行事。本来家庭不错,单位也好收入高,但她仍不 满足,离婚、内退、下海、重嫁,女性的那种小聪明耍得没尽,折腾没完,具体事实就略而不谈了。当时我就预言,她一定耍进人生的泥潭,转眼十几年过去,一切如我所料。如今已达五十,年老色衰,新夫寻花问柳,犹如晴空霹雳,又如苗遇严霜,使她心灰意冷,自叹命苦,信起佛来。为寻访大师,曾到处奔走,我夫妇是她老友,此次趁便来访。 见面寒暄之后,自然聊到佛教。过去曾见有文说,女人信教纯是中邪,此言偏颇却不无道理,符合女性思维与心理特点。她谈起教义,多为曲解,我把宗教的本质与功用,佛教的基本思想,向她作了大体讲解与订正。她让我用普通话示范朗读《金刚经》,我说不必拘泥字音准确与否,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思想。她又说要来有名大师,约我同见,我说那些大师我不迷信,说不定知识没我广思想没我深呢,我们经历文革吃够苦头的人对思想贩子有足够警惕了。她收入微薄,但也准备了几百元的红包作觐见礼,去拜见大师。回来后拿出一本皈依证和一串佛珠等,说是大师所发所赠。我说这东西的性质跟党员证是一回事,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行动上有没有入党则另是一回事了。她大声笑着说,那位大师说她梦(欲望)太多,静不下心来。我笑着打趣说,这位大师说的,也就是我心里想说的,既然如此,那就祝你静心向佛,早日升天,干杯! 她走后,我对妻子说,她那转眼三个主意的习性一点没变,怎能静得下心?她这次来,一为避家庭矛盾而散心,二为窥探新路,三为大师也许真能偶然赐福,改变命运。她信佛,只不过为寻找心灵止痛药,但在睁眼必见的严酷晚景面前,这药不起作用。她的疼痛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止住,这积淀从何而来?不过,她这次来,倒是使我除了在心理学博文中所言功用外,新发现了宗教的一个功用——推脱责任,逃避面对自我面对现实。她自叹命苦,把原先因任性恣肆造成今天窘境的原因推给命运,推给那个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的“前世”,一干二净,不需反省,不需“降伏其心”“斗私批修”,这佛学得信得好轻松啊,完全没有思想的沉重属性,这样的人又何止于她?其实,她那个“前世”我当时就看到并猜知她必有的“今生”了,如今我已从她“今生”看到她的“来世”了。这又有什么神秘呢?连她都已经看到,只 是恐惧和逃避罢了,否则用不着求佛求大师。 我说完后,妻子突然冒出一句:“宗教是迷信,骗人的东西!”我说,你说得很对,宗教有此属性,但是我也相信佛教的思想,它怎么没骗住我呢?

信佛人的座右铭

信佛人的座右铭 1、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3、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4、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5、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6、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7、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8、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9、善恶之间,总在一念。一念错,全盘皆输。 10、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11、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12、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13、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14、心情是一条河,它的状态取决于它的深度。 15、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修来的擦是真的。 16、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17、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 18、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19、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0、给生活贴上梦想的标签,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华了,平淡的时光染上华丽的色彩,点石成金,就是这么回事。 21、失败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22、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信佛利弊

利处 一.佛教的“六和敬”能推进社会和谐 佛教“和”的思想,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认为“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用现代人的理解来说,即万事万物相互依存,需要和谐相处。佛法要长久地传承下去,须依靠广大真实的信仰者,尤其需要清净和乐的僧团。因而早在佛陀时代,僧团里就形成了“六和敬”的伦理要求。 “六和敬”,又叫“六和合”,即“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行、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其中“见和同解”、“戒和同行”与“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要求,“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外在表现。“见和同解”指拥有共同认可的律治,“利和同均”要求社会财富公平分配,“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谐与团结。只有思想的统一、经济待遇的均衡、佛教戒律的共同遵守,才能有和合清净的僧团出现,才会有平等、和谐、民主、自由的团结,才能负担起住持佛法的责任。 “六和敬”精神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完全相通的。和谐社会一定是民主、法制的社会, 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戒和同行”体现的就是民主管理僧团的律治精神。律治意义上的平等,对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同样具有法律约束意义,否则必影响到大众的团结;和谐社会必定是有着共同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目标的社会,“见和同解”正是追求拥有一致的团体精神或公共精神的呼吁。一个团体或社会,虽然其成员的思想各有差异,从事不同的社会活动,但是必须有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和团体精神,才能保证团体的生命力与社会动态的稳定性。所以,道德、宗教、人文等精神所提供的超越性价值,可以引导人们在物质利益之外寻求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超越个人私利的局限,认同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形成最基本的公共精神;和谐社会肯定是利益分配均衡的社会,“利和同均”实现的就是财富的公平处置。在一个集团或社会中,必须防范人性的堕落与过于自私,必须对利益作出适当的调剂、节制。不但如此,更要提倡布施,即慈善救济的慈悲精神,扶危济贫、互相救助,使困难、弱势群体得到帮助。

谈谈我对佛教的认识

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一、求佛祖保佑的人,求的并不是真正的佛法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捷径,既想得到好处,又不想付出辛苦。什么是捷径呢?于是大家想起了佛祖释迦摩尼。既然他老人家佛法无边,就一定能保佑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于是现在有一种时髦就是烧香拜佛。 朋友们若有时间不妨到寺庙走一走,看一看。一到那里就会发现:不管什麼时候,总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烧香的、上供的、拜佛的、求签的。有想请佛保佑去病驱灾的;有想请佛保佑永结良缘的;有想请佛保佑升官发财的,甚至贪官也想求佛保佑免除牢狱之苦,永葆荣华富贵。天下之大,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我想佛祖释迦牟尼在西天灵鹫峰上见到此情此景也会哭笑不得! 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解救人们脱离苦海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与生俱来的那颗智慧的本心。 二、佛是什么东西? 佛是什麼?佛是觉悟了的人;佛是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佛是心明眼亮具有大智慧的人。佛是人们的良师益友;佛是人们的慈父和兄长。佛是你;佛是我;佛是他;佛是我们大家。 佛和我们一起思考人生;佛和我们一起探索宇宙的真理。 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如果说学佛有什么密诀,学佛的密诀就是实践。 读破万卷佛经,不如在普通的生活中为一位需要帮助的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做一件小小的善事。切莫因善小而不为。切莫口是而心非。切莫空谈而不去实践。佛不在天上,佛不在寺庙里,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三、中国人,你对佛教的误解有多深 1)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宗教迷信”、“太消极”,“太保守”。 而把佛教作为教育、作为智慧,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真是少得可怜。智慧的佛教,教人获得心灵自在的佛教,教人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佛教,如何落到这步尴尬境地? 中国社会对佛教的误解,竟是如此之深! 把佛教看成消极的,会说佛教提倡“四大皆空”。这是误解佛教中“空”的含义。佛教所谓的“空”,其实并非“空空如也”的意思。其一个意思是指世上没有实在的永恒不变的东西,所谓的缘聚缘散。 如同宇宙之空旷,才有星河之灿烂。也犹如越虚心的人才会学到越多的东西。这样的“空”,不知道为何被理解为“消极”呢? 2)一些人因为生活的挫折,心灰意冷,于是想到逃避想到了出家做和尚。这于是又被看作佛教是“消极”的一个“罪证”。你可以到山里到寺院里出家去图清净,但那并不是佛教的真正精神。 实际上,真正的“出家”有着无比积极的意义。出家的僧人担负着传承佛法、帮助天下人破除烦恼的责任。成为和尚住进庙里,是因为可以心无旁骛地真参实悟,学到真本事,最后是需要把佛法普及开来的。就如同埋头做实验,实验成功之后

中国人信佛弊大于利 观点

中国人信佛弊大于利的观点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也是世界上所有宗教类别中内容最复杂、文献典籍最多的宗教。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创立最早,传入中国也最早,因此,佛教的影响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人信佛到底好还是不好呢?尽管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尽管佛教有着广泛的影响,然而,在这里,通过多方论证,我方还是不得不说,中国人信佛实际上是弊大于利。 首先,让我们先从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中来看看佛教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脱离以及相违背的地方。 苦谛:社会人生充满各种痛苦,人的生命与各种烦恼相始相终。 这也即是说但凡有生命的人,苦事不可避免的,人的生活及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场苦难。苦谛这样一种将社会生活看成一场永恒的苦难的观点,表明了佛教对人生所持的悲观消极态度。这样一种观点恰恰与人们的生活态度尤其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有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背道而驰。 集谛:也称因谛,是指造成苦难的原因。 佛教认为,人的贪求与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是人性的贪婪,人性的弱点。而佛教这样的一种认知却忽略了客观存在的外界环境因素,认为人性本恶。与“人性本善”这一观点相违背。试想,要是人性本恶,这个世界该有多么得恐怖阴郁充满罪孽啊! 灭谛:指消灭烦恼与痛苦,获得彻底解脱与自由的真谛。 而佛教提倡人们如何消灭欲念呢?就是要通过佛教的修行,使人的意识处于寂静状态,不为外在一切事物所干扰。 然而,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生活在当今这样一种经济高速发展,全球交流日益增加的时代,闭门修行不与外界接触的做法行的通吗?尤其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更应该广泛涉猎开拓视野呢还是应该在寝室里敲着木鱼诵经念佛念呢? 道谛:指灭出烦恼的修行之道。 佛教所认为的修行最高进界是通向涅槃或达到涅槃境界。 达到这样的境界在今天看来是不现实当然更是不可能的。人不过是碳水化合物,死掉以后皈依尘土哪儿还有什么来生与轮回呢?更不会凤凰涅槃般的永生。可见如此思想也是荒谬至极。 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如此之多与现实生活违背的地方,我们还能说信佛是利大于弊吗?如果这些观点还是不能让在座的各位同学信服,那再让我们从佛教一些广为流传的基本思想来深入剖析信佛的利弊吧。 首先,佛教基本观点之一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因此,佛教站在彻底的唯心主义立场,把世俗人生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如贫穷与富贵、幸福与痛苦、疾病与健康以至于来世命运的差异等统统归咎于个体生命善恶行为的因果报应。这一解释完全忽视造成认识社会不平等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因素,完全否认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给社会民众造成的种种苦难。对统治阶级压迫民众造成的种种不平等,对地主阶级剥削穷人带来的种种社会苦难具有极大的蒙蔽作用。 其次,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与“空”

六度蕴藏的人生智慧

六度蕴藏的人生智慧 在谈佛教六度之前,先谈谈对佛教的认识。一谈到佛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求神拜佛,认为信佛是一种迷信行为,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当你真正明白了佛教的教义和内涵的时候,你会发现,佛教是一门教人学习智慧和慈悲的学问,我们一生中的许多困惑都可以在佛经中找到解决的办法。鲁迅先生曾说过:“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的启示了。”“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佛教经典的内容涵盖了人生乃至宇宙的道理,比大学课程的内容还要多,学习难度也大得多。佛教教学的方针是“破除迷信,启发真正的智慧”,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觉悟、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可见佛教既不消极,也不落伍,是能给我们真实利益的,是真的能让我们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实幸福的教育成果,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佛教与其他的宗教相比,最显著、突出的精神是智慧和慈悲。儒家与佛家特别像,讲求三德:智仁勇。智,智慧。智慧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仁,儒家讲仁者爱人,佛家讲慈悲为怀;儒家讲勇,佛家讲精进。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小乘佛教修行的目的是度自己,大乘佛教宣扬“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在度别人的同时也度自己。大乘佛教主张“法我皆空”,向大众传播“普度众生,佛自度我”的思想,教导众生要想解脱痛苦和烦恼,就必须以无分别的、平等的般若智慧,从根本上去除人的分别心,去掉我执、法执,贪、嗔、痴三毒。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中是不存在任何分别和比较的,正是由于人们错误的分别心,才导致出一切痛苦和烦恼。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和“慧”体现的是大乘佛教自度自利的智慧解脱。“悲智双运”是大乘佛教就教义和宗旨来讲的,而“福慧并修”则是从修道者的修行方向和方法来谈的。大乘佛教认为要想成就佛果,不但要有自度的决心,更要有度人的决心。大乘佛教认为修行的过程必须是一方面通过思辨、禅修获取无上的智慧;一方面以利乐众生的慈悲心,行种种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谓的“悲智双运”。只有这样才能证得最后的无上果位,成为佛,也就是修成“无上正等正觉”(觉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拥有究竟圆满的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是大乘佛教修行的六种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