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常见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

常见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

常见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
常见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

常见贫血得血象及骨髓象特点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用来制造血红蛋白得贮存铁减少甚至耗尽时所发生得贫血。

缺铁性贫血就是贫血中最常见得类型,多发生于幼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慢性失血及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者。

(一)血象

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以血红蛋白得减少更为严重。贫血轻微时红细胞形态可有轻微变化。重者则呈典型得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MCV<82fl、MCH<27pg、MCHC<320g/L、RDW>l5%。镜下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以小红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甚至呈环形。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一般正常。

3、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慢性失血者可有血小板增多。

4、网织红细胞常轻度增高。服用铁剂后可迅速增高。

(二)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胞总百分率常>30%,其中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其幼红细胞胞体常较正常为小,胞质量少而着色偏蓝,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如破布,细胞核小而致密,表现为“核老浆幼”得核浆发育不平衡改变。

3、粒系细胞总百分率常因红系增生而相对减低,各阶段百分率及细胞形态染色大致正常。

4、粒、红比值降低。

5、巨核细胞系常无明显变化,血小板形态一般正常。

6、成熟红细胞形态学变化同外周血。

(三)细胞化学染色

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阴性,内铁明显减少或缺如,幼红细胞中铁小粒减少且着色浅淡。

(四)其她检查

血清铁、血清铁饱与度及血清铁蛋白可呈不同程度得减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2缺乏叶酸、维生素B12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系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叶酸,Vit、

B12缺乏,或机体对叶酸、Vit B12,需求过盛或吸收障碍,最终导致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得特殊类型得增生性贫血。常发生于偏食、营养不足、妊娠妇女、婴幼儿、慢性胃肠疾患等。

(一)血象

1、红细跑、血红蛋白均减少而以红细胞减少更为严重,MCV>92fl,MCH>31pg、MCHC多正常,RDW>15%。镜下血涂片成熟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以椭圆形大红细胞为多见,由于细胞厚度加大或饱含血红蛋白其生理性中心淡染区缩小甚至消失,着色较深,并可见Howell-Jolly小体、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少数幼红细胞。

2、白细胞计数减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胞体略偏大,成熟粒细胞可见分叶过多现象。

3、血小板计数减低或正常,可见巨大血小板。

4、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常减少。

(二)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胞总百分率常可>40%,原巨幼红、早巨幼红细胞比例常增高,各阶段巨幼红细胞出现,常>10%。其细胞形态学特点为:①细胞胞体增大;②细胞核染色质疏松呈颗粒状,似海绵或有蚕蚀感而着色较浅淡,中、晚巨幼红细胞核型多不规则可呈花瓣乃至分叶状,可见核分裂象及

Howell-Jolly小体等;③细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行,表现为胞核得发育明显落后于胞质,呈“核幼浆老” 得核浆发育不平衡改变。

3、粒系细胞总百分率常相对减低,并可见巨晚、巨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核分叶过多现象。

4、粒、红比值明显减低或倒置。

5、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减少,可见部分巨核细胞发生巨型变如胞体过大,分叶过多,核染色质疏松、胞质内颗粒减少等。可见巨大血小板。

6、成熟红细胞形态学变化同外周血。

(三)其她检查

血清Vit B12含量减低常

3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指由于某些原因使体内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并超过骨髓代偿能力所引起得一组贫血。尽管溶血性贫血得病因十分复杂,种类繁多,但其血液学改变有以下共同之处。

(一)血象

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二者多呈平行性下降,MCV可正常、增高或减少。镜下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明显,异形红细胞明显增多。易见嗜多染、泪滴状及盔形等异形红细胞,并可见红细胞碎片,并可见Howell-Jolly's boby、Cabot's ring 及出现幼红细胞。

2、白细胞计数可正常、增高或减少。

3、血小板可正常、增高或减少。

4、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常>10%。

(二)骨髓象

1、骨髓增生常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增生显著,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总百分率常>40%,原始及早幼红细胞可有增多,易见分裂型幼红、嗜碱点彩及H-J小体等现象。

3、粒系细胞总百分率可相对减低,但其各阶段比例及细胞形态染色大致正常。

4、粒、红比值明显减低甚至倒置。

5、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

6、成熟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同外周血。

(三)其她检查

1、红细胞寿命缩短。

2、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增高。

3、尿中尿胆原、尿胆素含量增高。

4、尿含铁血黄素实验可阳性(血管内溶血如PNH时)。

(注:若形态学检查就是出现特殊形态得红细胞应在报告中特别指明并描述,并报告其比例,如球形红、靶形红等)

4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为一组因物理、化学、生物及某些不明得原因使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受损、机体免疫缺陷与紊乱而导致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引起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得一类贫血。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占多数。国内根据其病程、临床表现、血象与骨髓象特征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AA与慢性AA两型。结合国外对AA得分类方法,目前临床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更常见分类为:重型再障Ⅰ型、重型再障Ⅱ型、轻型再障或慢性再障。

(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亦称重型再障Ⅰ型)

1、血象

(1)红细胞、血红蛋白多严重减低,二者呈平行性下降,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2)白细胞严重减少,中性粒细胞常<0、5×109/L,分类时可见中性粒细胞极度减少而呈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甚至可达100%。

(3)血小板严重减少,常<20×109/L。

(4)网织红细胞严重减少,常<1%,其绝对值亦减少常<15×109/L。

2、骨髓象

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红髓病变广泛并代之以脂肪组织,涂片上脂肪滴明显增多,常需多次、多部位穿刺方可诊断。

(1)多部位(包括胸骨骨髓)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2)粒、红、巨三系均明显减少。早期幼稚细胞减少或不见,特别就是巨核细胞减少。无明显得病态造血。粒细胞系以成熟粒细胞为主,幼红以中、晚幼红为主。

(3)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可达80%或更多。

(4)浆细胞、网状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成堆出现者即为“非造血细胞团”。

(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轻型再障与重型再障Ⅱ型)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呈向心性受损并可出现代偿性造血灶,因此穿刺所见不全一致,更需多次、多部位穿刺来进行诊断。病程中如病情恶化,临床、血象及骨髓象与急性再障相同,则称为重型再障Ⅱ型。

1、血象

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均见减少,但达不到急性再障得程度,发生得先后也可有不同。

(1)血红蛋白、红细胞中或重度减低,多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2)白细胞减少,其中性粒细胞减少得程度不及急性型,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3)血小板减少,但较慢性为高,并可见形态异常者如体积小,形态不规则,胞质内颗粒减少等。

(4)网织红细胞可>1%甚至达2%~3%,但其绝对值仍低于正常。

2、骨髓象

(1)骨髓多为增生减低或不良、遇代偿性造血灶则可显示增生活跃。

(2)粒系细胞总百分率减低或正常。

(3)幼红细跑总百分率减低或正常,但可见幼红细胞成熟停滞于晚期得现象,表现为晚幼红细胞百分率高于中幼红阶段,胞核呈炭核(核染色质高度浓集,深染呈均匀得紫黑色)并脱核迟缓。

(4)粒、红比值可正常或减低。

(5)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但非造血细胞比急性型为少。

(6)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既便就是骨髓增生良好时巨核细胞也常常减少。

(7)成熟红细胞形态染色多大致正常。

3、其她检查

(1) 骨髓活检对再障得诊断比骨髓涂片更有价值。

(2) 骨髓细胞内、外铁增多。

(3) 免疫功能检查可有异常。

(4)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可增高。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表现有什么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类型的最多的疾病之一,如果发现自己的发色暗淡、苍白憔悴,一脸疲惫,而有时会感到头昏眼花、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那么也许你已经患上了贫血。一般的缺铁性贫血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1、贫血的症状表现之一唇色发白 一般来说,贫血的人由于血液内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不仅唇色白,而且眼睑发白,面色苍白,指甲发白,并且都白得没有光泽。 2、贫血的症状表现之一头晕乏力 贫血的常见症状头晕乏力,是因为血液缺铁导致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引起氧气运输出现问题,因此缺氧发生脑部头晕和四肢乏力等 缺铁性贫血可口服常用的补铁剂,如口服含有阿胶的铁之缘片,补铁生血改善贫血,补充一个月时间可以改善脸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作为贫血的主导治疗,同时饮食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 缺铁性贫血还会有以下症状: 一、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二、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 三、心血管系统: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贫血或原有冠心病,可引起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四、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五、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均为常见症状。晕厥甚至神志模糊可出现于贫血严重或发生急骤者,特别是老年患者。 六、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等为最多见的症状。 七、生殖系统:妇女患者中常有月经失调,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性中性欲减退均多见。 八、泌尿系统:贫血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低。

女性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及症状

儿童缺铁性贫血是指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当铁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有乏力、易倦、头晕、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症状,应积极防治,儿童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女性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患者手足厥冷,面色苍白,尿量减少。血压、心输出量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脉搏快而无力,并逐渐出现休克症状,如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脉搏细数、皮肤湿冷、恶心呕吐,最后昏迷。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女性缺铁性贫血通常会出现头晕,消瘦,手掌没血色等等相关问题。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症状差不多,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鉴别。 儿童缺铁性贫血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

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 专家介绍: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此外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 人体内铁的功能: 铁与酶的关系 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触酶的合成,并激活旈基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等活性。红细胞的功能是输送氧,每个红细胞含2.8亿个血红蛋白,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又含四个铁离子,正是这些亚铁血红素中的铁离子,才是真正携带和输送氧的重要成分。肌红蛋白是肌肉贮存氧的地方,每个肌红蛋白含有一个亚铁血红素,当肌肉运动时,它可以提供和补充血液输氧的不足。近代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血清肌红蛋白显著增加,与上述机制有关。 细胞色素酶类,是体内复杂的氧化还原过程所不可缺少的,有了它才能完成电子传递,并在三羧酸循环中使脱下的氢原子与由血红蛋白从肺“运来”的氧生成水,以保证代谢,同时在这一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的对比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 验的对比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血常规检测结果5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抽取结果检测正常60例,设为对照组,检验为缺铁性贫血52例,设为观察组A,检验为轻型地中海贫血34例,设为观察组B,对比分析三组的血常规结果。结果:观察组A的RDW在>%,相符率为100%,观察组B的RDW在<%,对照组的RDW在%~%,轻型α地贫的相符率为%,轻型β地贫的相符率为%,观察组A、B间的筛查相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利用血常规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筛查方法可用于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贫血,操作简便,准确率高。 关键词:血常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鉴别诊断 目前,临床上通常应用血常规中的MCV和RDW 对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进行鉴别诊断。文章通过

对比分析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总结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2月间血常规检测结果5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抽取结果检测正常6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19~66岁,平均岁;检验为缺铁性贫血52例,设为观察组A,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18~64岁,平均岁;检验为轻型地中海贫血34例,设为观察组B,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16~61岁,平均岁。对比分析三组的血常规结果。三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采集血液样本:统一使用血常规的专用管以真空采血法进行采样,抽取受检者静脉血2ml,然后与抗凝剂混匀后备用;②检测:采用同一质控物在检测前进行校正,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厂家:XXX,型号:XXX)及其专用试剂包进行检测。 血常规参数观察标准:正常PDW(%)的参考值范围为~;按照MCHC、MCV、MCH的分类法:MCHC(g/L)在300以下,MCV(fl)在79以下,MCH(pq)在28以下为地中海贫血的参考值[1]。按

缺铁性贫血题库1-0-8

缺铁性贫血题库1-0-8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疾病中,骨髓有核红细胞出现“核老浆幼”现象的是() A.巨幼细胞贫血 B.急性红血病 C.缺铁性贫血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特点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红系中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其体积小,核染色质致密,胞浆少,偏蓝色,边缘不整齐,血红蛋白形成不良,呈"核老浆幼"现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问题: [单选,A1型题]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应是()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 E.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血清铁降低,8.95μ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故选B。

问题: [单选,A1型题]缺铁性贫血的补铁治疗中,下列属无机铁的是() A.琥珀酸亚铁 B.右旋糖酐铁 C.富马酸亚铁 D.硫酸亚铁 E.山梨醇铁 硫酸亚铁为无机铁,故选D。余选项均为有机铁,故不选。(gta5下载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4888853.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胃炎 B.慢性肝炎 C.慢性溶血 D.慢性感染 E.慢性失血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包括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孕妇等),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肠疾病),铁丢失过多(如慢性失血,最为常见),故选E。

缺铁性贫血的缩写

缺铁性贫血的缩写 【篇一:缺铁性贫血的缩写】 【疾病名】缺铁性贫血【英文名】iron deficiency anemia 【缩写】【别名】【icd 号】d50 【概述】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 ,ida)是指由于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 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 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缺铁性贫血的特点是骨髓及其他组 织中缺乏可染铁,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呈现小细 胞低色素性贫血。 【流行病学】缺铁性贫血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婴幼儿中发病较多。 据who 1985 年报道,全球约30%的人患有贫血,其中至少半数(即约5~6 亿)为缺铁性贫血。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里约有2/3 的儿童 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 为缺铁性贫血。在发达国家亦有20%的 育龄妇女及40%左右的妊娠妇女患缺铁性贫血。北京协和医院于1986~1990 年对河北、陕西、广东三省1851 岁以下儿童的调查发 现缺铁及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9.0%和15.3%。 【病因】人体内的铁是呈封闭式循环的。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 排泄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人体一般不会缺铁,只在需要增加、铁的 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造成长期铁的负平衡才致缺铁。造成 缺铁的病因可分为铁摄入不足和丢失过多两大类(表1)。 1.铁摄入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偏食或吸收不良。 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容易被吸收,且不受食物组成及胃酸的影响。非 血红素铁则需要先变成fe 才能被吸收。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植酸、丹宁酸等可影响铁的吸收。成年人每天铁的需要量约为1~2mg。男性1mg/d 即够,生育年龄的妇女及生长发育的青少年 铁的需要增多,应为1.5~2mg/d。如膳食中铁含量丰富而体内贮存 铁量充足,一般极少会发生缺铁。 造成铁摄入不足的其他原因是药物或胃肠疾患影响了铁的吸收,某 些金属如镓、镁的摄入,制酸剂中的碳酸钙和硫酸镁,溃疡病时服 用的h 抑制剂等,均可抑制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 手术后胃酸减少影响铁的吸收等,均是造成铁摄入不足的原因。 2.铁丢失过多正常人每天从胃肠道、泌尿道及皮肤上皮细胞中丢失 的铁约为1mg。妇女在月经期、分娩和哺乳时有较多的铁丢失。临

缺铁性贫血

【摘要】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通过说课活动,可以引导教师去思考更好的教学策略,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儿科学说课自主学习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近几年来,我校连续开展多次说课比赛,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及精心设计,获得了二等奖,现把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说课设计归纳如下。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儿科学》是卫生职业教育专科教材,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目前为第1版。论文大全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4888853.html,编辑。 该教材总体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实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超前培养为原则,还兼顾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精选,除突出三基之外,特别注意到专科生的认知水平;人性,对各章节重点难点以“学习提示”,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本节内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上很常见,因此该知识在教材中很重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出IDA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 2、通过铁代谢的特点认识铁代谢检查意义。 3、把握作用机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因果联系。 4、运用所学知识诊断病例并能制定治疗计划。 【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难点讲授、演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具备认真、严格的科学态度。 2、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IDA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铁剂治疗 【难点】 铁代谢、发病机理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3+2)大专阶段的学生,经历了一年临床实习,对医学专业课的理解能力明显高于中专生。因此,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当中,适当拓宽知识及延伸。但是,与本科生相比,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合理的制定出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等。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自主探究、分组讨论、讲授法等。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论文大全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4888853.html,整理。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教案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②熟悉缺铁性贫血的定义、病因、治疗。 ③了解铁的代谢。 2.能力目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缺铁性贫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修养。教学重点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教学难点 铁的代谢——铁的吸收利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二、旧知回顾,导入新课 1.贫血的概念 2.贫血的一般表现 三、新课讲解(问题引导法) (一)概述(问题引导法) 1?概念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

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 人体铁来源有两种: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外源性铁来自食物。 (2)铁的吸收 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 (3)铁的分布 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 广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 3.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铁吸收不良 铁丢失过多 (二)护理评估(问题引导法) 1?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病史;有无需铁 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幼儿及儿童病人有无偏食和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身体评估 (1)贫血共有表现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

临床上常见几种贫血的骨髓象及血象变化特点

临床上常见几种贫血的骨髓象及血象变化特点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减少甚至耗尽时所发生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于幼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慢性失血及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者。 (一)血象 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以后者的减少更为严重。贫血轻微时红细胞形态变化不大。重者则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 MCV<82fl、MCH<27pg、MCHC<320g/L、RDW>l5%。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一般正常。 3.血小板计数多正常。 4.网织红细胞常轻度增高。 (二)骨髓象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胞总百分率常>30%,其中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各阶段幼红细胞胞体常较小,胞质量少,边缘不整齐,嗜喊性色调较强,细胞核小而致密。 3.粒系细胞总百分率常因红系增生而相对减低,各阶段百分率及细胞形态染色大致正常。 4.粒、红比值减低。 5.巨核细胞系常无明显变化,血小板形态一般正常。 6.成熟红细胞形态学变化同外周血,嗜多色性红细胞较易见到。

(三)细胞化学染色 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细胞内、外铁均减少,幼红细胞中铁小粒减少且着色浅淡。 (四)其他检查 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及血清铁蛋白可呈不同程度的减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缺乏叶酸、维生素B12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系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叶酸,Vit.B12缺乏,或机体对叶酸、Vit B12,需求过盛或吸收障碍,最终导致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的特殊类型的增生性贫血。常发生于偏食、营养不足、妊娠妇女、婴幼儿、慢性胃肠疾患等。 (一)血象 1.红细跑、血红蛋白均减少而以红细胞减少更为严重,MCV>92fl,MCH>31pg、MCHC多正常,RDW>15%。 2.白细胞计数多正常,重者可见减低,成熟粒细胞可见分叶过多现象,并可出现少量幼稚粒细胞。 3.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多见,由于细胞厚度加大或饱含血红蛋白其生理性中心淡染区缩小甚至消失,并可见Howell-Jolly's body、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少数幼红细胞。 4.网织红细跑轻度增高。 (二)骨髓象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跑总百分率常>40%,以旱、中幼红细胞增高为主.并出现巨幼红细胞常>10%,其细胞形态学特点为①细胞胞体增大,②细胞核染色质疏松呈颗粒状,似海绵或有蚕蚀感而着色较浅淡,晚巨幼红细胞核

缺铁性贫血骨髓象

缺铁性贫血是指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当铁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有乏力、易倦、头晕、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症状,应积极防治。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2.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氏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 3.铁丢失过多: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 疾病简介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ron depletion, 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 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 IDA)。IDA是铁缺乏症(包括ID,IDE和IDA)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它异常。 流行病学 IDA是最常见的贫血。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婴幼儿、育龄妇女明显增高。上海地区人群调查显示:铁缺乏症的年发病率在6个月~2岁婴幼儿75.0%~82.5%、妊娠3个月以上妇女66.7%、育龄妇女43.3%、10岁~17岁青少年13.2%;以上人群IDA患病率分别为33.8%~45.7%、19.3%、11.4%、9.8%。患铁缺乏症主要和下列因素相关:婴幼儿辅食添加不足、青少年偏食、妇女月经量过多/多次妊娠/哺乳及某些病理因素(如胃大部切除、慢性失血、慢性腹泻、萎缩性胃炎和钩虫感染等)等。 发病原因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2.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氏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 3.铁丢失过多: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量过多(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心脏人工瓣膜、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及其它(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 发病机制 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于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减低、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转铁蛋白受体表达于红系造血细胞膜表面,其表达量与红细胞内Hb合成所需的铁代谢密切相关,当红细胞内铁缺乏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缺铁性贫血病历模板

主诉: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心慌、气短3月余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以为劳累所致,未引起注意,近3个月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等症状。遂来我院检查发现RBC399X 1012/L HGB:98g门诊以缺铁性贫血”收治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神志清醒,精神差,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髙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及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不良嗜好。 月经史:初潮年龄:15岁,行经天数:4-5天,间隔天数:28-30天,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子女身体健康,家庭和睦。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相关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C P 72次/分R 20次/分BP 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较差,神志清醒,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轻度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苍白、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分, 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

贫血的鉴别诊断

贫血的鉴别诊断 贫血(anemi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的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贫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既可以是原发于造血器官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系统疾病的表现。如果骨髓生成不能代偿红细胞的破坏或丢失,则任何能损伤红细胞的产生或加速其破坏的情况都会导致贫血。 贫血临床表现及分类 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体内器官组织缺氧和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机制(氧化的血流量增多和组织对氧的利用率增加)所引起,同时也决定于引起贫血的基础疾病。由于贫血可影响机体全身器官和组织,其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涉及全身各系统(如下表)。 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有不同的分类,主要有按细胞形态学变化、骨髓增生程度及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各类分类法各有其优缺点,临床上常将形态学分类和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相结合应用,对贫血进行诊断。 (一)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外周血常规检查是诊断贫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检查,镜下对红细胞形态的认真观察,对红细胞相关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利于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MCV、MCH、MCHC对贫血进行分类 同时,通过对镜下红细胞形态的观察,当某类异常形态较多出现时,对贫血的疾病诊断也有重要提示作用。如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增多时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二)根据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及形态学特征对贫血的分类 通过对患者骨髓涂片进行检查,可观察红细胞增生情况和

形态学变化,对贫血进行分类,可分为:1、增生性贫血: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2、增生不良性贫血: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骨髓红系成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无效性生成):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MDS和慢性疾病性贫血。 (三)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贫血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可分为骨髓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大类。 贫血的诊断 贫血的正确诊断需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和各种实验室检查才能获得。贫血诊断常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形态观察、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因检查等。其诊断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一)确定有无贫血 在确定有无贫血时,Hb和Hct为最常用的诊断指标。

(完整版)缺铁性贫血病历模板

姓名:**** 科室:内科住院号:000000***** 入院记录 主诉: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心慌、气短3月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以为劳累所致,未引起注意,近3个月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等症状。遂来我院检查发现RBC:3.99×1012/L HGB:98g/L,门诊以“缺铁性贫血”收治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神志清醒,精神差,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及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不良嗜好。 月经史:初潮年龄:15岁,行经天数:4-5天,间隔天数:28-30天,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史。

姓名:**** 科室:内科住院号:000000***** 婚育史:适龄结婚,子女身体健康,家庭和睦。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相关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 P 72次/分 R 20次/分BP 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较差,神志清醒,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轻度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苍白、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神志清醒,精神一般,贫血貌,全身散在出血点,皮肤苍白,结膜苍白,唇苍白、轻度紫绀,咽部微充血,扁桃体无明显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服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四肢肌力正常,神经系统未

血液学试题1

血液及血液检验学试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中性粒细胞增多不见于(E) A.急性感染 B.大出血 C.正常新生婴儿 D.急性溶血 E.病毒感染 2.关于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A.脆性大的红细胞不易溶血 B.脆性小的红细胞易溶血 C.脆性小的红细胞不易溶血 D.正常男性成人红细胞多于女性 E.正常新生儿红细胞多于成人 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见于下述疾病,但哪项除外(E) A.严重肝病 B.维生素K缺乏症 C.纤维蛋白原缺乏 D.阻塞性黄疽 E.血友病 4.下列组合中哪项是错误的(A) A.溶血性贫血骨髓幼红细胞以原核及早幼红细胞为主 B.缺铁性贫血,骨髓红系增多 C.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幼红细胞明显减少 D.急性失血骨髓幼红细胞增多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红系增多,并出现巨幼红细胞系列 5.下列组合中哪项是错误的(B) A.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以幼稚型巨核细胞为主 B.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成熟有血小板形成型巨核细胞为主C.巨核细胞白血病以原始型和幼稚型巨核细胞为主 D.慢粒早期以成熟产板型为主 E.急性失血以成熟产板型居多

6.正常人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B) A.110~150g/L B.120~160g/L C.120~150g/L D.110~160g/L E.170~200g/L 7.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E) A.造血原料缺乏 B.红细胞破坏增加 C.失血过多 D.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E.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8.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C) A.急性大出血 B.脱水血液浓缩 C.严重心肺疾病 D.严重组织损伤 E.以上均是 9.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血片易见(D) A.球形红细胞 B.靶形红细胞 C.口形红细胞 D.有核红细胞 E.镰刀形红细胞 10.某患者RBC 2.0×1012/L,红细胞轻度大小不等,未见中心,淡染色区,应考虑为(D)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感染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失血性贫血 11.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增高见于(B) A.肠伤寒 B.肺结核 C.急性扁桃体炎 D.肠寄生虫 E.白血病

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

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与小细胞性贫血鉴别 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性 贫血,但血清铁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2.海洋性贫血: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现。血涂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并有珠蛋白肽链 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增高 3.慢性病性贫血: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小细胞性,血清铁、 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 4.转铁蛋白缺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获得性),小 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可有溶血、脾脏肿大, 尿液颜色加深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的难治性贫血有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有时不 高甚至降低,骨髓也可低增生。但有病态造血现象 3.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包括Evans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前者可 测及外周成熟血细胞的自身抗体,后者可测及骨髓未成熟血细胞的自身抗体 4.急性白血病(AL):特别是白细胞减少和低增生性AL,早期肝、脾、淋巴结不肿大,外 周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仔细观察血象及多部位骨髓可发现原始粒、单、或原(幼)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5.恶性组织细胞病:常有非感染性高热,进行性衰竭,肝、脾、淋巴结肿大,黄疸、出血 较重,全血细胞减少。多部位骨髓检查可找到异常组织细胞 反应缺铁最敏感的指标是:血清铁蛋白 缺铁首先表现为骨髓幼红细胞外铁消失 缺铁性贫血治疗目标是血清铁蛋白恢复正常,即有正常的铁储备 首选脾切除治疗的溶血性贫血是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出血倾向最明显的急性白血病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象的分析常识

骨髓象的分析常识 一、骨髓增生程度意义按增生程度分5 级: I级:增生极度活跃,主要见于急性和慢性白血病,偶见某些增生性贫血。 n级:增生明显活跃,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或某些白血病。川级:增生活跃,见于正常人骨髓象,某些代偿增生较差的贫血,也见于因骨髓取材时受部 分血液稀释。 w级:增生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被部分血液稀释。 v级:增生极度减低,见于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粒细胞与幼红细胞比例(粒/红比例)意义 比例增加见于:⑴粒系细胞增多,如急性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等⑵红系细胞生成抑制,如纯红再障。 比例正常见于:⑴正常人骨髓;⑵两系细胞同时或成比例增多或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内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比例减低见于:⑴粒系细胞减少,如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化疗、放射病等;⑵红系细胞 增多,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脾功能亢进等。 三、粒系细胞改变 粒系细胞增多意义 1?以原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有早幼粒细胞增多,⑵慢 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常伴有粒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发育不平衡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以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⑴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⑵粒细胞缺乏的恢复期。 3?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伴核、质发育不平衡及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⑵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病因解除后恢复正常。 4?以中性晚幼粒、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嗜酸、嗜 碱粒细胞增多;⑵类白血病反应;⑶代谢障碍,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⑷中毒,包括 药物、毒物及异种蛋白注射;⑸其他,如严重创伤、急性失血、大手术后等。 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⑴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 病、淋巴瘤等;⑵寄生虫感染;⑶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及皮肤病;⑷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6.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⑵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⑶放射 反应。 粒系细胞减少见于:1.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2.再生障碍性贫血。3.急性造 血停滞。

缺铁性贫血教案.doc

课堂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缺铁性贫血 授课教师: 职称: 教研室:儿科教研室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 5) 联系电话:

教案 学科系:儿科学系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儿科学年级专业临床医学授课教师职称课型(大、小)大课学时 1 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第十五章造血系统疾病第三节缺铁性贫血 教材《儿科学》(第8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卫平主编20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点 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 及治疗(二)能力培养 临床思维能力:以“临床表现”为主, 以“诊断”和“治疗”为核 心 理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了解: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拓展:缺铁性贫血铁的代谢以及预防索与创新治疗方法。 逻辑思维能力:由发病机制推理临床表 现的思维过程 科研创新能力:以发病机制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探 教学内容与时间匹配 教学内容授课时间分配 概述 3 铁的代谢 3 病因、发病机制10 临床表现15 诊断及鉴别诊断7 治疗10 总结 2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一)重点: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 【教学设计】①时间保障:用课堂近 1/2 时间讲授。②方法保障:用互动式、提问式、启发式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③手段保障:用视频、动画、图片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应用对比带来的视觉冲击,图文并茂的进行教学,突出和强调重点,提高学生自主能动性和学习兴趣,便于掌 握记忆。④语言艺术:重点内容通过语速语调的变化,适当重复、停顿及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体现。 ⑤板书及多媒体设计:醒目、艺术,便于理解和记忆,有效配合课堂讲授。 (二)难点: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难点分析】这是要求学生在铁的代谢基础上充分理解铁的缺乏对血液系统及其他系统的逐 渐形成的影响,并进行分期,不同的期影响的临床指标不同,并能引出与之相对应的临床表现, 对本科生来说是一个自我消化、重组、总结和提升的过程。

缺铁性贫血病历模板

主诉: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心慌、气短3月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以为劳累所致,未引起注意,近3个月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等症状。遂来我院检查发现RBC:3.99×1012/L HGB:98g/L,门诊以“缺铁性贫血”收治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神志清醒,精神差,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及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不良嗜好。 月经史:初潮年龄:15岁,行经天数:4-5天,间隔天数:28-30天,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子女身体健康,家庭和睦。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相关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 T 36.7℃ P 72次/分 R 20次/分BP 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较差,神志清醒,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轻度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苍白、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无浊音及实变。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神志清醒,精神一般,贫血貌,全身散在出血点,皮肤苍白,结膜苍白,唇苍白、轻度紫绀,咽部微充血,扁桃体无明显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服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四肢肌力正常,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RBC:3.99*1012/L WBC:6.3*109/L HGb:98g/L PLT:2.9*109/L;心电图示:心电轴正常;腹部彩超:肝胆脾肾暂未见明显异常;多普勒示:所测颅内部分动脉血管血流速度增快。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血常规有什么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34888853.html,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血常规有什么变化? 作者:刘海燕 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08期 在医院临床上,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经常见到的病症,医生在进行这种病症的诊断过程中,经常会将这这种贫血与其他贫血混淆,因此,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血常规是以学生目前看到的一种病检测项目。日常生活中,贫血比较常见,大部分人可能都有一点贫血的征兆,但是由于貧血不是很严重,没有引起过分重视。贫血如果长期发展而得不到治愈就有可能会引发患者身体其他疾病的发生,例如部分患者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心脏病等,甚至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血常规的指标在进行血常规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者血红蛋白HG来对患者进行诊断,判断患者是否是缺铁性贫血。而人体血红蛋白的正常数值是不一样的,在男性与女性身体中含量是不一定的,对于正常的成年女性来说,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10~150g/L;对于正常的男性来说,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凡是小于正常数值的患者,均是缺铁性贫血。对于孕妇来说,小于100g/L就是贫血。 如果患者不太清楚自身是否换上了贫血?就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通过对血常规的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如果患者贫血不太严重,可以进行食疗,多吃一些含铁元素的食物,加强对于铁元素的吸收。对于处于特殊阶段的人群,例如女性月经期,需要多使用含铁的食物,对于贫血且月经期出血量比较大的女性,可以使用红糖,,严重的话也可以去医院进行诊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检查结果来制定治疗方案。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长期贫血的患者经常会出现反甲、皮肤干枯、毛发干燥脱落、心动过速、指甲皱缩、不光滑心尖部或肺动瓣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反甲,对于特别严重的患者来说,可能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浮肿,也可能出现口交破裂、舌炎。 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变化是什么呢? 1.血红蛋白浓度下降。通常来说,由于患者患上缺铁性贫血,身体内部的红细胞就会表你的大小不等,造成患者体内红细胞的浓度下降,由于正常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浓度要超过110克每升,如果患者的血红蛋白的浓度小于110克每升,则患者应该是轻度贫血,小于90克每升,则为中毒贫血,小于70克每升,则为严重贫血。 2.红细胞总数下降。人体内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输送人体血液中的氧气,—般正常人来说,正常的红细数量应该在400到550万/mm3,检测结果如果发现^体红细胞总数减少,患者可能就有有贫血。

常见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

常见贫血得血象及骨髓象特点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用来制造血红蛋白得贮存铁减少甚至耗尽时所发生得贫血。 缺铁性贫血就是贫血中最常见得类型,多发生于幼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慢性失血及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者。 (一)血象 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以血红蛋白得减少更为严重。贫血轻微时红细胞形态可有轻微变化。重者则呈典型得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MCV<82fl、MCH<27pg、MCHC<320g/L、RDW>l5%。镜下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以小红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甚至呈环形。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一般正常。 3、血小板计数一般正常,慢性失血者可有血小板增多。 4、网织红细胞常轻度增高。服用铁剂后可迅速增高。 (二)骨髓象 1、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胞总百分率常>30%,其中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其幼红细胞胞体常较正常为小,胞质量少而着色偏蓝,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如破布,细胞核小而致密,表现为“核老浆幼”得核浆发育不平衡改变。 3、粒系细胞总百分率常因红系增生而相对减低,各阶段百分率及细胞形态染色大致正常。 4、粒、红比值降低。 5、巨核细胞系常无明显变化,血小板形态一般正常。 6、成熟红细胞形态学变化同外周血。 (三)细胞化学染色 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阴性,内铁明显减少或缺如,幼红细胞中铁小粒减少且着色浅淡。 (四)其她检查 血清铁、血清铁饱与度及血清铁蛋白可呈不同程度得减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2缺乏叶酸、维生素B12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血常规检验及意义评价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血常规检验及意义评价 发表时间:2018-10-26T09:17:49.43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4期作者:邹龙舟[导读] 通过血常规检验,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缺铁性贫血,意义重大,值得临床重视。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425006)摘要: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及意义。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贫血患者62例进行观察分析,其中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各31例,另选取健康检查人员31例作为常规组进行对照分析,均进行血常规检验。统计并对比三组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CV(红细胞平均容量)。结果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MCV低于常规组(p<0.05),但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对比MCV无差异(p>0.05);缺铁性贫血RDW高于常规组、地中海贫血组(p<0.05)。结论通过血常规检验,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缺铁性贫血,意义重大,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血常规;检验;临床意义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贫血性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该病的发生与人的体内铁元素缺失密切相关,铁元素缺失会减少机体血红蛋白合成量,并引起贫血。长期缺铁性贫血会严重导致铁元素缺失,打破微量元素平衡,进而损伤靶器官。临床诊断缺铁性贫血时,与地中海贫血容易混淆,后者是一种溶血性贫血疾病,两者临床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故而准确鉴别诊断,临床意义十分重大[1]。鉴于此,本文对3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31例地中海贫血患者、31例健康检查人员实施血常规检验,统计并对比三组检验结果,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参考。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3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31例地中海贫血患者、31例健康检查人员均收治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男性研究对象16例,女性研究对象15例,年龄18-51岁,平均(33.1±2.3)岁;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男性研究对象17例,女性研究对象14例,年龄19-50岁,平均(33.2±2.1)岁;健康检查人员中,男性研究对象15例,女性研究对象16例,年龄20-50岁,平均(33.3±2.4)岁。三组资料客观对比,P值>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均在知情下签署研究同意书;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排除血液疾病、精神异常以及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 1.2方法 采集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3-4ml,将之置于EDTA-2K试管中抗凝,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研究对象的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CV(红细胞平均容量),所有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三组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CV(红细胞平均容量)。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MCV低于常规组(p<0.05),但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对比MCV无差异(p>0.05);缺铁性贫血RDW高于常规组、地中海贫血组(p<0.05)。见表1。 3.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营养不良的表现,临床比较多发。人的体内铁元素过少时,难以支持红细胞正常生长需要,故而引起贫血。临床对于贫血的定义为:血液单位体积内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水平低于正常范围。青少年人群出现缺铁性贫血,极易损伤其身体健康,故而临床加强诊断、治疗缺铁性贫血,意义重大。 红细胞检测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对贫血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价值。每位患者的贫血因素各不一样,营养不良、遗传原因、体内某物质的缺少等等,都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因素,故而临床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所获得的红细胞数量也会有不同[2]。现代医疗技术虽然日益完善,但尚不能达到预见性诊断,难以让患者早期发现。临床中,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容易混淆,进而引起误诊,而这两种不同的贫血疾病,却具有较大的区别。 地中海贫血存在遗传性、溶血性特点,血红蛋白珠蛋白肽链的合成会因为珠蛋白基因缺陷而显著减低,更甚至无法合成,影响血红蛋白正常生成,进而导致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人的体内铁元素缺失所致,或是患者对铁元素的吸收功能障碍所致,导致人体内铁元素含量过少,进而引起贫血。针对上述两种不同贫血疾病,临床鉴别诊断时,通常要检验铁蛋白含量,但由于操作时间长,故而临床一般进行血常规检验。 RDW、MCV均血常规检验中最为可靠的鉴别诊断指标,若是患者只是MCV减低,依然存在地中海贫血的可能以及其他贫血的可能[3]。基层医疗机构为患者开展血常规检验时,对患者贫血类型进行初步筛查,以免诊断和治疗的盲目性。本文中,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MCV均高于健康检查人员,缺铁性RDW显著高于地中海贫血与健康检查人员(p<0.05)。说明血常规检验诊断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意义重大,还可以有效鉴别地中海贫血,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