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5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5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5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5

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依恋心理学对依恋问题的研究最初是从对母婴分离而造成的巨大影响的探讨开始的。它源于与爱意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的情感安全与情感温暖,我们可以从它出发,去勇敢地面对快成功生活中无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总之,婴儿与其照看者间的心理亲密关系居于人类生活的核心。依恋理论所探讨的就是这些关系;它们如何形成、与养育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中的方方面面、及其对随后成长的影响。而儿童早期是接受教育最快,可塑性最大,智力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智力,以17岁的水平作为100%,其发展过程是:4岁前,发展达50%,8岁时达80%,12岁,发展达92%,17岁时几乎达到100%成熟。由此可见,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婴幼儿时期所受的熏陶和教育。在这一时期儿童能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对促进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依恋问题的研究,深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约翰鲍尔比就曾是佛洛伊德学派的追随者,在研究依恋问题时,才逐渐转变为注重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注重行为与特定的生态小环境紧密相关的“习性学家”。现在,依恋问题倍受心理学家的重视(习性学理论也因此研究而被发展心理学所接受),并受到心理分析、社会学习、认知等多派发展心理学家们的关注。所有这些研究的成果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依恋问题的认识,给予现代人多方面的思考。

首先,在依恋研究中,人们始终特别关注早期亲子依恋关系即时和长远的社会意义。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我们在自身第一个紧密关系中体验到的依恋(通常是母-婴关系),为随后发生的大量事件奠定了基础。我们在亲密的背景中被爱、被照料--我们形成对此体验的心理表征。在这种表象形成之前,我们必须生活在照看者身边,以保持从事游戏和独立所必须的安全感。在形成这种心理表象之后,我们为自己所享有的亲近、爱、及安全创造出了移动式提示物。因而,我们能够更经常、更长久地与照看者相分离。成人之后,我们的最早期依恋体验为我们留下了一套有关身处爱关系之中自己的信念、表象、及情感系统。在理想情况下,这些认知成分表示我们被爱并会爱人。一旦经历过理想爱,我们就会信任爱的可能性,并把它带入新的人际关系中。精神分析理论家把依恋看作是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联系。因为依恋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关系,并且这种情感关系对儿童现在和将来的人际关系,甚至认知、人格的发展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其次,早期依恋对社会性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我们可以预测他们在幼儿期乃至成人期的行为。安全依恋的婴儿到了幼儿期仍然保持积极的心理品质,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环境有着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则较多的发展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对大学生而言,早期依恋安全感的学生的焦虑和敌意行为比不安全依恋的学生少得多,他们孤独感也较少,与情侣也通常形成早期依恋相似得情感联系。另外,早期依恋对认知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安全依恋的儿童能够热情主动地接近问题,解决问题时遇到挫折表现出消极情绪较少,坚持性较好,并能及时听从成人求助寻求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便能听从成人的安排,解决问题。他们信任他人,保持积极的社会相互作用,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会恰好相反,没有形成有关他人的积极的工作模式,容易出现社会交往障碍。

总之,要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形成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就要建立安全依恋,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早期依恋的“爱”是旁人无法代替的!

工程材料作业答案

工程材料 判断题 、珠光体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1..√ 2..× 、可锻铸铁中,石墨是团絮状的,有较高强度和一定塑韧性,所以可以锻造。 1..√ 2..×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一定范围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 1..√ 2..× 、上贝氏体是由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 1..√ 2..× 、把在实际晶体中出现的空位和间隙原子的缺陷叫做面缺陷。

1..√ 2..× 、实际金属中位错密度越大、晶界和亚晶界越多,其强度越高。 1..√ 2..×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强度。 1..√ 2..× 、选材的一般原则包括满足零件使用性能、工艺性、经济性、环保和资源合理利用。 1..√ 2..× 、贝氏体是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1..√ 2..×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中所形成的置换固溶体。 1..√

2..× 、钢的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的工艺称为调质,其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1..√ 2..× 、零件失效形式包括变形失效、磨损失效、断裂失效。 1..√ 2..× 、表面淬火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1..√ 2..× 、调质钢经淬火和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回火马氏体。 1..√ 2..× 、在一般情况下,金属结晶后晶粒越细小,则其强度越好,而塑性和韧性越差。 1..√ 2..×

、在铁碳合金中,铁素体在℃时,溶碳能力可达。 1..√ 2..× 、衡量材料的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冲击韧性。 1..√ 2..× 、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用符号表示。 1..√ 2..×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1..√ 2..× 、失效是机械零件因某种原因致使丧失其规定功能的现象。 1..√ 2..× 、维氏硬度测量硬度时,用符号表示.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3

《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视觉意象是指当你闭上眼睛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来的形象。 3、陈述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4、精制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5、组织是指把一个大的信息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也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模式是指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7、程序性知识是指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件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8、概念就其最严整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定义,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陈述句,或者说命题。 9、序列行动是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 10、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 1、视觉意象是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它的特点有:(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块面的;(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小,因为命题表征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乃是事物的空间方面。意象显得十分具体而形象。(4)意象也是知识的一种非常经济的表征形式。要保持蕴涵许多命题的一个意象是比较轻松的。 2、(1)我们能够浮现出视觉意象,正像我们看画片;(2)我们能够扫描意象,正像我们看长长的摄影底片;(3)我们对意象能够做心里旋转,正好比我们在看故事片;(4)我们可以“剪辑”意象,正仿佛剪辑电影胶片。 3、一种是直接提取,发生在正好有一个现成答案时,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运算之类;另一种建构性提取,专门应对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问。从理论上说,陈述性知识的这两种提取,学习者应该都擅长,都具备。但从实际上看,建构性提取更加重要。所谓建构性提取,其实就是推理。

教育心理专题电大答案形考

1 . 基因的显形效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 遗传是指亲代将基因传递给子代(后代)的现象。 3.环境 环境是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4.认知 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 图式是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 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顺应是指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 9.依恋 依恋在心理学上可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 儿童社会化是指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1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答: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诀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间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诀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12.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工程材料作业及答案解析

第1章 材料的基本性质 1、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已知其孔隙率为37%,干燥质量为 2487g ,浸水饱和后质量为 2984g 。求该砖的密度、干表观密度、 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解:砖自然状态下的体积:3 300.2400.1150.053 1.462810m V -=??=? 干表观密度:303 0 2.4871700kg/m 1.462810m V ρ-= ==? 由孔隙率0001700100%1100%1100%37%V V P V ρρρ-???? = ?=-?=-?= ? ????? 得砖的密度:ρ=2698 kg/m 3 吸水率:29842487 100%100%20%2487m m W m =?=?=干吸吸干-- 开口孔隙率: 3029842487()/100%/1.462810100%34%1000m m P V ρ-??-?? =?=??=???????? 干吸开水- 闭口孔隙率:37%34%%P P P ==开闭--=3 2、已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65g/cm 3,堆积密度为1.50g/cm 3,求 2.5m 3 松散状态的碎石,需要多少松散体积的砂子填充碎石的空隙 ? 若已知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55g /cm 3,求砂子的重量为多少? 解:0000002.5 1.5100%1100%1100%43%2.5 2.65V V V P V ρρ??''-? ?'= ?=-?=-?= ? ?'???? -= V 0=1.425m 3 所以,填充碎石空隙所需砂子的体积为:300 2.5 1.425 1.075m V V '-=-= 或30 2.543% 1.075 m V P '?=?= 沙子的重量:1.075×1.55×103=1666.25kg 3.某地红砂岩,已按规定将其磨细,过筛。烘干后称取50g ,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9cm 3。另有卵石经过清洗烘干后称取1000g ,将其浸水饱和后用布擦干。又用广口瓶盛满水,连盖称得其质量为790g ,然后将卵石装入,再连盖称得其质量为1409g ,水温为25℃,求红砂岩及卵石的密度或视密度,并注明哪个是密度或视密度。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

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 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 它的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Xi-X 2.测量: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3.标准分数:是相对于原尺分数而言的。采用标准分数就是为了克服原尺分数的局限。4.标准差:①为计算标准差,我们使原尺分数的平均值变成0,这就使不同测验的原尺分数有了统一的测量起点,于是可以开始比较了。 ②用标准差S作为测量单位,这就把度量单位统一起来了,这就实现了比较。③引进正态分布概念后,比较的结果在实际含义上将表现为总体中有多少个体(%)在特定个体i的左面或右面,从而确定该个体i的水平相对地高还是低。 ④利用以标准差为单位的正态分布,我们可以在不同单位的分数之间做比较。 ⑤标准差还能测量两个群体在某项特质上的个体差异是否同样大。 5.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6.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的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7.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二、简答题 1.正态分布如何表明个体差异? ⑴以平均值为零点,每个人都同属的总体平均值比较;⑵两人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各自对所属平均值的差异之间的差异;⑶以标准差为单位,这可以揭示就某一特质的表现程度而言,总体中有多少人(%)在某一人之上或之下。 2.简要分析造成仿态分布的原因。 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⑴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⑵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⑶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峭分布也是偏离正态的,这是因为抽取太相似的个体而造成的;⑷“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横截面,这往往是样本太小造成的。 测量也会影响个体差异的分布形态。测验越容易,越容易形成负偏态,而越难就越容易形成正偏态。 3.简述连续分数和级类分数的优缺点。 连续分数的优缺点: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个体差异的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肋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连续分数比等第分数好。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之差而锱铢计较,从而增加心理负担,挫伤低分者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 采用等第分数,档次少,也就是个体差异少,能提供的信息也就少,两个在百分制分数上差了很多的学生,却可以属于同一个等第。从减轻学生对学习的紧张或焦虑的角度看,则又是等第分数更好。 4.简述三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一、名词解释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2.遗传是指亲代将基因传递给子代(后代)的现象。3.环境是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5.图式是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6.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8.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顺应是指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9.依恋在心理学上可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10.儿童社会化是指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 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显性基因具有完全压制隐性基因起作用的机能,当等位基因由显性和隐性基因组成时,总归表现出显性基因的作用、影响或效果。这告诉我们对一个个体来说,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差异性。比如对有些人来说,父母都不色盲,子女也不色盲,这是相似性的表现;对有些人来说,虽然父母都不色盲,但是由于父母都带有色盲的隐性基因,因此有可能遗传给子女,造成子女色盲,这就不像父母了。此外还可以造成同胞之间的相似和差异,比如在多子女家庭里,可能其他孩子都不色盲,唯有一个例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差异,表现为“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就如不色盲和色盲。 2.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布鲁纳的“关于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3.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认为发展大部分是“由外向内”的过程,也就是“内化”。这里所谓“由外”,即个体从情境中吸取知识,这既包括儿童自发的活动,也包括系统的教学;而所谓“向内”,不单单是指把比如知识学到自己“心里”来,而且更指一种“内(部)化”的过程和结果。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它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概念。 4.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 一是作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他们很容易作出“我是讨人嫌的”、“我是一棵路边草”之类的解释。这样的自我评价可能浇灭孩子的内心的愿望星火,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二是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有的儿童把内心的愿望星火燃烧到另外一路上去,表现出敌视和和妒忌,甚至故意捣乱,直至采取言语攻击、身体攻击的问题行为。 5.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和差异。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不同的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简述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名阶段的典型表现。 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 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出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 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 阶段3: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 阶段4: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12岁-成人)。如认为霍丽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亲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但另一些人会说,霍丽父亲的反应取决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 三、论述题 1.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缩小少年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二(2018年6月6日)复习课程

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二(2018年6月6 日)

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形考任务二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 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题目2 自发恢复 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题目3 分化 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题目4 条件刺激的泛化 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题目5 效果律 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题目6

强化 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题目7 惩罚 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题目8 对象-对象期望 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题目9 替代学习 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题目10 行为-结局期望 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二、简答题(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1 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 答: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1)人的经典条件反应有时可以非常迅速地形成,甚至CS-US仅仅联结一次就够了。这里的原因在于人类个体有意识,他(她)可以把实际刺激的偶然一次联结保存在头脑里,然后在头脑里浮现出这样的刺激联结景象,浮现一次就相当于这些刺激联结一次。由于人类个体可以众多次地浮现这样的景象,这就相当于众多次的实际联结,于是就人而言,为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CS-US 的多次联结就未必是必要的。(2)也正因为人类个体可以在头脑里众多次地浮现CS-US的联结景象,因此CS与US在实际上的多次不联结也未必能使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消退掉,除非当事人在脑海里遗忘了这样的情景,或者虽然忘不

工程材料作业5答案

工程材料作业(5)答案 1.试述石墨形态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石墨强度、韧性极低,相当于钢基体上的裂纹和空洞,它减小基体的有效截面,并引起应力集中。石墨越多,片状越大,对基体的割裂约严重,使得铸铁的抗拉强度越低。但随着石墨形态改变,从粗大片状→细小片状→团絮状→蠕虫状→球状,这种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和应力集中降低,铸铁的抗拉强度逐渐提高。2.为何一般机器的支架,机床床身常采用灰口铸铁制造? 灰铸铁由于片状石墨存在,虽然抗拉强度低,塑韧性差,但是石墨对抗压强度影响小,而且铸造性能好,消震性好,切削加工性能好。因此适合于制造支架,机床床身等支架底座性零件。 3.有一壁厚为15-30mm的零件,要求抗拉强度350Mpa,应选用何种牌号的灰口铸铁制造为宜。 依据铸件的壁厚和抗拉强度要求,应选用孕育铸铁HT350。 4.生产中出现下列不正常现象,应采取何种措施予以防治或改善: (1)灰口铸铁磨床床身铸造以后就进行切削加工,加工后发生了不允许的变形。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因各部位的冷却速度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它不仅在冷却中引起铸件的变形或开裂,在随后的切削加工中还会因为应力的重新分布而引起工件变形,失去加工精度。因此,在铸件开箱后或机加工前,因进行一次去应力退火(低温退火或时效处理)。(500-600℃,4-8h)。 (2)灰口铸铁铸件薄壁处出现白口组织,造成切削困难。 铸件表层或薄壁处,由于冷却速度快(如金属模浇铸时),容易产生白口组织,硬度高,致使切削加工困难。为了降低硬度,须在共析温度以上进行高温退火,使渗碳体分解为(团絮)状石墨(可锻铸铁)。850-900℃,2-5h,随炉冷却至400-500℃后,空冷。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及答案.docx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1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基因的显形效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 作用。 2.遗传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3.环境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4.认知“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 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 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 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换言之,当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一种新事物时,叫做同化,打个比方,图式好比一个气球,同化好比充气;充气使气球变 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顺应从套用原有的图式为开始,而以形成新的图式为结束。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的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 9.依恋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 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

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2

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 任务01 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教育心理专题》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和至任务4是客观题,任务5是主观题。做考题时,利用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01任务一、名词解释 1. 环境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2. 认知“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3. 图式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4. 平衡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

包括顺应。 5.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6. 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换言之,当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一种新事物时,叫做同化,打个比方,图式好比一个气球,同化好比充气;充气使气球变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顺应从套用原有的图式为开始,而以形成新的图式为结束。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的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7. 依恋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8. 儿童的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6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从力学性能、热处理变形、耐磨性和热硬性几方面比较合金钢和 碳钢的差异,并简单说明原因。 为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或物化性能,在冶炼时有意往钢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而形成新的合金,这种合金称为合金钢。 合金钢与碳钢比较,合金钢的力学性能好,热处理变形小,耐磨性好,热硬性好。 因为合金钢在化学成分上添加了合金元素,可形成合金铁素体、合金渗碳体和合金碳化物,产生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提高材料性能;加入合金元素可提高钢的淬透性,降低临界冷却速度,可减少热处理变形;碳钢虽然价格低廉,容易加工,但是淬透性低、回火稳定性差、基本组成相强度低。 2.解释下列钢的牌号含义、类别及热处理方法:20CrMnTi,40Cr, 16Mn,T10A,Cr12MoV,W6Mo5Cr4V2,38CrMoAlA,5CrMnMo,GCr15,55S i2Mn。 20CrMnTi的含碳量为0.17%-0.24%,Cr,Mn,Ti<1.5%,是渗碳钢,热处理方法是在渗碳之后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 40Cr的含碳量为0.37~0.45%,Cr <1.5%,是调质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加高温回火。 16Mn中碳的含量在0.16%左右,锰的含量大约在1.20%-1.60%左右,属于低合金钢,热处理方法是:热轧退火(正火)。 T10A为含碳量在0.95~1.04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热处理方法

是淬火和低温回火。 Cr12MoV碳 C :1.45~1.70,铬 Cr:11.00~12.50,Mo,V<1.5%,是冷作模具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和低温回火。 W6Mo5Cr4V2碳 C :0.80~0.90,钼 Mo:4.50~5.50,铬 Cr: 3.80~ 4.40,钒 V :1.75~2.20,是高速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 +高温回火。 38CrMoAlA碳 C :0.35~0.42,Cr,Mo,Al<1.5%,是高级优质合金渗氮钢,热处理方法是:调质处理+渗氮。 5CrMnMo碳 C :0.50~0.60,Cr,Mn,Mo<1.5%,是热作模具钢,热处理方法是搓火加中高温回火。 GCr15:C:0.95-1.05,Cr:1.30-1.65,是滚动轴承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低温回火。 55Si2Mn碳 C :0.52~0.60,硅 Si:1.50~2.00,Mn<1.5%,是弹簧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加中温回火。 3.比较9SiCr,Cr12MoV,5CrMnMo,W18Cr4V等四种合金工具钢的成分、 性能和用途差异。 9SiCr的成分:相当于在T9钢的基础上加入1.2%-1.6%的Si和 0.95%-1.25%的Cr。 性能:硬度和耐磨性良好,无热硬性。 用途:适用于截面较厚要求淬透的或截面较薄要求变形小的、形状较复杂的工模具。

2020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1答案

2020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是通过染色体复制和父母亲的等位基因随机组合的方式实现的,通过基因的一系列运用过程,造成广大的个体差异。个体的遗传是个短暂的过程。 3、环境:是除遗传因素以外刺激个体有所反应的因素。小学儿童多样的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胎儿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大类。 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 9、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

1、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2、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 3、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 4、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 (一)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二)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 5、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和差异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及答案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 及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3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命题网络的形成命题网络就表征着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视觉意象视觉意象即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 3.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4.精制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5.组织?组织就是把一个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产生式作为知识的一种表征,它表征程序性知识。 7.模式?模式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8.概念?一个概念,就其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来指一类对象或其中的一个成员。概念不能用错。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命题。? 9.序列行动?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10.合成?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1.简述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 (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 (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 (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doc

1 、什么是滑移与孪生?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为什么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 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答: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 孪生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 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孪生变形。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变形,但常发现有孪晶存在,这是由于相变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列时发生错排而产生的,称退火孪晶。 铜是面心立方,锌、镁是密排六方,故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2 、根据纯金属及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可以有几种强化金属性能的方式? 答: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称细晶强化。 单相固溶体合金组织与纯金属相同,其塑性变形过程也与多晶体纯金属相似。但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称固溶强化。 当在晶内呈颗粒状弥散分布时,第二相颗粒越细,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略有下降,这种强化方法称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 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加工硬化。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和合金尤为重要。 3 、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开始感觉省劲,后来逐渐感到有些费劲,最后铁丝被弯断。试解释过程演变的原因? 答: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铁丝会发生冷塑性变形。随着弯折的持续,铁丝的冷塑性变形量会增加,从而发生加工硬化,此时,铁丝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故逐渐感到有些费劲。进一步弯折时,铁丝会因为超过疲劳强度而被弯断。 4 、什么是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回复是指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由于金属中的点缺陷及位错近距离迁移而引起的晶内某些变化。 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这种冷变形组织在加热时重新彻底改组的过程称再结晶。 影响再结晶晶粒度的因素: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金属的晶粒越粗大,加热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2、预先变形度。预先变形度的影响,实质上是变形均匀程度的影响。 5 、当金属继续冷拔有困难时,可以通过什么热处理解决?为什么? 答:再结晶退火。在对金属进行冷拔时,随冷塑性变形量的增加,金属会发生加工硬化,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从而导致冷拔越来越困难。此时,若对其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由于再结晶后组织的复原,因而金属的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加工硬化消失。此时再进行冷拔则容易的多。

2018年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四份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四份试题及 答案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2. 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3. 分化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4. 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5. 效果律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6. 强化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 惩罚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8. 对象-对象期望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9. 替代学习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10. 行为-结局期望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二、简答题(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 1. 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 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四(2018年6月6日)

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形考任务四一、名词解释(共?7?道试题,共?30?分。) 题目1 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 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它的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Xi-X 题目2 测量 测量: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题目3 标准分数 标准分数:是相对于原尺分数而言的。采用标准分数就是为了克服原尺分数的局限。 题目4 标准差 标准差:①为计算标准差,我们使原尺分数的平均值变成0,这就使不同测验的原尺分数有了统一的测量起点,于是可以开始比较了。 ②用标准差S作为测量单位,这就把度量单位统一起来了,这就实现了比较。③引进正态分布概念后,比较的结果在实际含义上将表现

为总体中有多少个体(%)在特定个体i的左面或右面,从而确定该个体i的水平相对地高还是低。 ④利用以标准差为单位的正态分布,我们可以在不同单位的分数之间做比较。 ⑤标准差还能测量两个群体在某项特质上的个体差异是否同样大。题目5 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 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题目6 行为指示子 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的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题目7 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 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二、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题目8 简述个体差异的含义及正态曲线下的1S~3S的面积

答: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质的差异,把个体差异理解为量的差异或程度的差异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确定质的差异。一父(母)为子女的考试成绩变得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习成绩的差异看作了质的差异。 在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里包括了34.13%人口或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准差包括了34.13%人口。在正态分布的左右3S范围里有99.86%的人口。 题目9 简要分析造成偏态分布的影响因素。 答: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1)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2)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3)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峭分布也是偏离正态的,这是因为抽取太相似的个体而造成的。(4)“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横截面,这往往是样本太小造成的; 测量也会影响个体差异的分布形态。测验越容易,越容易形成负偏态,而越难就越容易形成正偏态。 题目10 简述连续分数和级类分数的优缺点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2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些?试绘图说明其特征。 i 4 I 体心立方: 单位晶胞原子数为2 配位数为8 <3 原子半径=—a (设晶格常数为a) 4 致密度0.68

面心立方: 单位晶胞原子数为4 配位数为12 原子半径=_2a(设晶格常数为 4 a)致密度0.74

密排六方: 晶体致密度为0.74,晶胞内含有原子数目为6。配位数为12,原子半径为1/2a。 2实际金属中有哪些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对金属的性能有何影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一般晶体缺陷密度增大,强度和硬度提高。 3什么叫过冷现象、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有何影响? 金属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现象。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金属结晶时的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愈大,过冷度愈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就愈低。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愈小。 4金属的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晶粒愈细小,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愈高,塑性和韧性也愈好。

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增大过冷度、进行变质处理、采用振动、搅拌处理。 5?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 金属型浇注与砂型浇注: (2) 浇注温度高与浇注温度低; (3) 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 (4) 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 (5) 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 (6) 浇注时加变质剂与不加变质剂。 (1) 金属型浇注的冷却速度快,晶粒细化,所以金属型浇注的晶粒小; (2) 浇注温度低的铸件晶粒较小; (3) 铸成薄壁件的晶粒较小; (4) 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晶粒较小; (5) 浇注时采用振动的晶粒较小。 (6) 浇注时加变质剂晶粒较小。。 6 ?金属铸锭通常由哪几个晶区组成 ?它们的组织和性能有何特点 ? (1) 表层细等轴晶粒区 金属铸锭中的细等轴晶粒区,显微组织比较致密,室温下 力学性能最 高; (2) 柱状晶粒区 在铸锭的柱状晶区,平行分布的柱状晶粒间的接触面较为脆弱, 并常常聚集有易熔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等,使金属铸锭在冷、热压力加工时容 易沿这些脆弱面产生开裂现象,降低力学性能。 (3) 中心粗等轴晶粒区 由于铸锭的中心粗等轴晶粒区在结晶时没有择优取向,不 存在脆弱的交界面,不同方向上的晶粒彼此交错,其力学性能比较均匀,虽然 其强度和硬度 低,但塑性和韧性良好。 7?为什么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 ? 因为单晶体中的不同晶面和晶向上的原子密度不同, 导致了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性能不 同的现象,因此其性能呈现各向异性的。 而多晶体是由许多位向不同的晶粒组成, 虽然每个晶粒具有各向异性, 但不同位向的各晶粒 的综合作用结果,使多晶体的各方向上性能一样,故显示出各向同性。 &试计算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4 3 4 一 r 3 3 a 9?什么是位错?位错密度的大小对金属强度有何影响 ? 所谓位错是指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随着位错密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会明显提高。 0.74 74% nv V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