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药物的制备与质量控制习题集

生物药物的制备与质量控制习题集

生物药物的制备与质量控制习题集
生物药物的制备与质量控制习题集

生物药物的制备与质量

控制习题集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生物药物的制备与质量控制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题)

1蛋白质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往往是多步骤的,其前期处理手段多采用下列哪类的方法。(B )

A.分辨率高

B.负载量大

C.操作简便

D.价廉

2、下列药物哪些是重组 DNA 药物(B )

A.蛋白质工程药物

B.基因药物

C.天然生物药物

D.半合成生物药物

3、下列药物中属于糖类药物的是( A )

A.甲壳素

B.卵磷脂

C.肌苷酸

D.氯霉素

4、4、冬虫夏草的入药部位为( A )

A.虫体和子座

B.子囊

C.孢子囊

D.全草

5.下列哪项不属于新型疫苗( C )

A.亚单位疫苗 B.合成肽疫苗 C.多联苗D.抗独特型抗体

6.下列哪种方法是由于细胞内冰晶的形成导致细胞破碎的( C )

A. 真空干燥

B. 酶解法

C. 冻融法

D. 渗透压法

7.某抗生素以醋酸丁酯为流动相进行 pH 纸层析,酸性条件下比移值大,碱性条下比移值小,则该抗生素为( B ) A. 弱碱性 B. 弱酸性 C.强碱性 D.强酸性

8.从四环素发酵液中去除铁离子,可用(B )

A. 草酸酸化

B. 加黄血盐

C. 加硫酸锌

D. 氨水碱化

9.用大肠杆菌作宿主表达重组 DNA 药物,缺点是( C )

A.蛋白质表达量低

B.生长慢

C.产物无糖基修饰

D.难以获得工程菌

10.下列药物哪些是重组 DNA 药物(B )

A.蛋白质工程药物

B.基因药物

C.天然生物药物

D.半合成生物药物

11.生物药物原料的保存可采取有机溶剂脱水法,常用的有机溶(D )

A.甲醛 B.酒精 C.苯酚 D.丙酮

12.选用110 树脂分离纯化链霉素,交换时 pH 应为( C )

A.2~4 B. 4~6 ~8 D. 12~14

13.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 C )

A. 过滤

B. 萃取

C. 离子交换

D. 蒸馏

14.下列哪项不属于新型疫苗 ( C )

A.亚单位疫苗 B.合成肽疫苗 C.多联苗 D.抗独特型抗体

15.利用产氨短杆菌发酵法生产肌苷酸,第一步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筛选缺乏哪种酶的腺嘌呤缺陷型菌株,并在发酵培养基中提供亚适量的腺嘌呤。(A )

A.SAMP 合成酶 B.SAMP 裂解酶 C.PRPP 转酰胺酶 D.IMP 脱氢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

1、生物制药的特点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

2、抗生素生产的方法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半合成法、直接提取。

3、药物化学的特点综合性、边缘性。

4、在用药过程中没有吸收过程的是静脉注射,__ 静脉滴注 _.

5、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斜面保藏法、石蜡油封藏法、砂土管保藏法_、_冷冻干燥保藏、甘油悬液低温冷冻保藏法、液氮保藏法等。

6、药物的产生菌是微生物药物的来源,其主要包括放线菌、真菌、细菌。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5题)

1、药理学:是研究生物体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

2、吸收: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3、药峰时间:用药以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

4、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体液或其代谢产物,综合利用化学、生物技术、分离纯化工程和药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药物。

5、安全范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中毒之间的距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目前分离的1000多种抗生素,约2/3产自( C )

A.真菌

B.细菌

C.放线菌

D.病毒

2、关于细菌的耐药性正确的描述是( B )

A细菌与药物一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B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C.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表现 D.是药物对细菌缺乏选择性

3、真核细胞表达真核基因合成药物时( A )

A.能对表达的药物蛋白进行糖基化 B.不能对表达的药物蛋白进行糖基化

C有时能对表达的药物蛋白进行糖基化 D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对表达的药物蛋白进行糖基化

4、下列何种细胞不是用于生产的动物细胞( D )

A.原代细胞

B.传代细胞

C.转化细胞

D.胚性细胞

5.下列能使肝素失去活性的药物是(A )

A.鱼精蛋白

B.硫酸软骨素

C.透明质酸

D.弹性蛋白酶

6,免疫球蛋白不包括( D ) A,IgA C. IgD

7.基因工程类药物中常用的限制内切酶是( B )

A.I型型型型

8.下列药物哪些是重组 DNA 药物( B ) A.蛋白质工程药物 B.基因药物 C.天然生物药物 D.半合成生物药物

9.下面抗生素的产生菌不是真菌的是( D )

A.头孢菌素 B.青霉素 C.灰黄霉素 D.氯霉素

10.以下可用于菌种纯化的方法有( B )

A.高温灭菌 B.平板划线 C.富集培养 D.诱变处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药理学的内容分为药效学、药动学。

2根据药物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方式将药物分为结构非特异性药物、结构特异性药物。

3、抗体同抗原结合决定于抗体分子的V 、异种免疫原性则决定于抗体的 C 。

4、常用的克隆抗体有质粒、噬菌体、人工染色体、粘粒。

5、用木瓜蛋白酶处理抗体将得到一个Fc片段和两个 Fab片段。

6、固定化酶的方法有载体结合法、共价交联法、包埋法。

7、生物药物包括天然生化药物、生物制品、生物技术药物。

8、抗体的恒定区与异种抗原性有关,抗体的可变区抗原的特异结合有关。

9、抗生素作用机理一般包括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抑制蛋白质合成、

抑制核酸代谢、抗叶酸代谢等。

10、基因工程菌培养常用的方式有:补料分批培养、连续培养、透析培养、固定化培养。

11、在酶工程中,酶的化学修饰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酶的稳定性。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药效团:药物的药理作用或毒性归因于某些特定的化学活性集团。

2、单克隆抗体:同一克隆的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在理化性质、分子结构、遗产标记以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均一性抗体。

3、炮制:依据医疗、制剂和调剂不同要求,对原料药材所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的总称。

4、效能:是指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此时增加剂量,效应不在增加)

5、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

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组描述(B)符合是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

A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 B高技术、高投入、低风险、高收益、长周期

C高技术、低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 D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低收益、短周期

2、目前植物来源的药物主要是( C )

3、

A基因工程药物 B分解代谢产物 C次级代谢产物 D初级代谢产物

3,属于第三类溶剂的是( B )A.苯 B.乙酸乙酯 C.三氟醋酸D.甲苯

4、关于药厂“三废”的论述,正确的是( C )

A.综合治理“三废”很容易

B.仅用物理方法就可彻底治理“三废”

C.“三废”也是一种“资源”,可回收利用

D.生物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所有污染物

5、下面哪一种药物属于多糖类生物药物(C )

A.洛伐他汀

B.干扰素

C.肝素

D.细胞色素C

6、下列属于多肽激素类生物药物的是(D)

B.四氢叶酸

C.透明质酸

D.降钙素

7、目前分离的1000多种抗生素,约2/3产自(B )

A.真菌

B.放线菌

C.细菌

D.病毒

8、将四环素粗品溶于pH2的水中,用氨水调—,28-30℃保温,即有四环素沉淀结晶析出。此沉淀方法称为

( B )A.有机溶剂结晶法B.等电点法C.透析结晶法D.盐析结晶法

9、近代生物技术标志性的药物是(A)

A青霉素 B胰岛素 C磺胺药物D链霉素

10、我国已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中适应症为心梗溶栓的是( C )

11、

A.γ-干扰素

B.红细胞生成素

C.重组链激酶

D.碱性成纤维细胞

二、填空题

1.我国药物的三大药源指的是__化学药物_、_生物药物_、_中草药_。

2.生物药物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按功能用途可分为三类,分别是__治疗药物__、____预防药物____、诊断药物__。

3.生物药物的分类方法有三种是__按药物的化学本质和特性分类__、__按原料来源分类__、____按生理功能和临床用途分类____。

4.GMP的基本点是为了要保证__药品质量__ ,必须做到防止生产中药品的混批、混杂污染和___交叉污染 __ ,以确保___ 药的品质量___。

5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_湿法制粒压片_,_干法制粒压片_和_粉末或结晶直接压片_。

6.药品的生产单位必须严格遵守__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____标准要求。

7.湿法制粒包括:挤压制粒、转动制粒、搅拌制粒和流化制粒 .

8.现代生物药物的四大类型包括天然生物药物、合成与部分合成生物、基因重组多肽,蛋白类治疗、基因药物。

9.肝素的化学成分属于一种多糖,其最常见的用途是抗凝血_ 。

10.在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规范中,GMP、GLP、GCP分别指__ 良好药品生产规范__、__良好药品实验研究规范

__、__良好药品临床试验规范___。、、。

11.目前我国使用的药典是__2010年___版本。

三、名词解释题

1、新药: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症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

4,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机能的一类化学结构不同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大多需要从外界摄取。

一,单项选择题

4、下列哪个产品不是用生物技术生产的( D )

A青霉素 B淀粉酶 C乙醇D氯化钠

2、下列哪项是新药研究的起始和基础( B )

A、已有的化学药物

B、先导化合物

C、超分子化合物

D、新化学实体

3、第三代抗体是指:( D )

A、B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球蛋白

B、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C、融合细胞产生的单克隆抗体

D、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基因工程抗体

4、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 D )

A.最适pH为

B.最适温度为37±

C.最理想的渗透压为290-300mOsm/kg

D.氧浓度为100%

5、人类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是:( A )

A、人胰岛素

B、重组链激酶

C、促红细胞生成素

D、乙型肝炎疫苗

6、基因工程药物的化学本质属于: ( C )

A.糖类

B.脂类

C.蛋白质和多肽类

D.氨基酸类

7、可用于医药目的的蛋白质和多肽药物都是由相应的( B )合成的

ARNAB基因C氨基酸D激素

8、生物技术药物主要讨论的内容不包括:( D )

A.生物技术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与临床评价B.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工艺与生产管理

C生物技术药物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D各类生物技术药物的来源,结构、性质、作用、用途和运输方式、贮存。

9、以下哪种在国内不属于新药( C )

A、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B、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

C、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D、改变给药途径

10、治疗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不包括哪个( B )

A、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B、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C、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D、采用转基因技术制备的制品

二、填空题

1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_高技术,_高投入--,_高风险_,高收益,_长周期_.

2生物药物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按功能用途可分为三类,分别是_治疗药物、预防药物、诊断药物_。

3. 现代生物药物已形成四大类型:一是应用DNA重组技术制造的_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_ ;二是_____基因药物_;三是来自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_天然生物药物_ ;

四是__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____。。

4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LP)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CP ).

5.创新药物有(原始创新、)药物和(模仿创新)药物

6.生物药物制备过程中,常用的灭菌及除菌方法有:_加热灭菌__、 __ 辐射灭菌(紫外杀菌)__、__介质过滤除菌____、_化学灭菌法___。

7.从生物材料中提取天然大分子药物时,常采用的措施有_采用缓冲系统__、添加保护剂、__抑制水解酶作用__等。

8. 现代生物药物已形成四大类型,包括 __基因工程药物__、__ 基因药物__ 、 __天然生物药物__ 、__ 医学生物制品 __ 。

9四环类抗生素是一类以四并苯(萘并萘)为母核的一族抗生素;链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是分子内含有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0.该物质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机能的一类化学不同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体内不能合成,大多需从外界摄取,该物质称为__维生素_____.

三、名词解释题

1抗生素:由微生物产生,在低浓度下能杀灭和抑制病原体,但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的物质,或使用化学方法半合成的衍生物和全合成的仿制品。广义的抗生素还包括一些抗肿瘤药、杀虫剂和除草剂生物制品.

2,DNA疫苗: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基因疫苗,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把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克隆到质粒,并在基因的上游加上细胞可以识别的启动子,形成一个表达载体,将这个表达载体DNA直接导入宿主细胞,由细胞的基因转录、转译系统直接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3、生化药物:所谓生化药物是指以天然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组织和器官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提取、精制或者用化工合成方法制成的内源性生理生化物质,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包括由上述这些已知药物加以结构改造或人工合成创造出的自然界所没有的新药物。

4、疫苗:是指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免疫制剂。

5、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用症和用法、用量的物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是【 C 】

A、《山海经》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黄帝内经》

2、具有生理活性的单体物质,能用一定的分子式表示,有一定的物理常数是指【 B 】

A、有效部位

B、有效成分

C、主要部位

D、主要成分

3、药物以夜帝和固体呈微粒分散,其分散介质状态类型为【 B 】

A、固体分散型

B、气体分散型

C、微粒分散型

D、液体分散型

4、【 D 】是制剂中除主药外加入的一切物料的总称。

A、填充剂

B、原料

C、润滑剂

D、辅料

5、含量测定中容量分析方法效能指标的精密度不大于【 A】 A、% B、% C、1% D、5%

6、有吸湿性和膨胀性,可使片剂在体内迅速崩解,这种片剂是【 C 】

A、填充剂

B、粘合剂

C、崩解剂

D、吸收剂

7、【 C 】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规律及其机制。

A、药代学

B、药剂学

C、药理学

D、药效学

8、药物针对治疗疾病的需要所发生的作用,是说药物的【 A 】作用。

A、治疗

B、预防

C、防治

D、不良

9、在溶剂提取法中对常用亲水有机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为【 A 】

A、水>甲醇>乙醇>丙酮

B、水>丙酮>乙醇> 丙酮

C、甲醇>丙酮>水> 乙醇

D、水>乙醇>丙酮> 甲醇

10、合成糖皮质激素的原料是【 B 】A、醛固酮 B、胆固醇 C、糖 D、卵磷脂

二、填空题

1,中药的四气又称四性,是温 , 热、寒、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2、药物在脂质膜的一侧浓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当膜两侧浓度相同时,扩散(停

止)。

3国家药品标准按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

4、药事管理的特点表现在(专业性)、(政策性)、(实践性).

5药物经转化后活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叫(灭火).

三、名词解释题

1,天然药物化学:由植物、动物、矿物以及微生物原料发酵形成的药物通俗地称之为中草药,是传统药、民间药、民族药的总称。

2,TCM: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的药物。

3,药事:泛指一切与要么有关的事项.

4,特异质反应:只少数特异质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产生作用性质可能与正常人不同的损害性反应。

5,源性疾病:是由于药物药引起的、较严重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

1、基因药物:核酸类药物,以遗传物质 DNA、RNA 为治疗物质基础的药物,如核酸疫苗、反义药物。

3、分级分离:将分子量相差不大的大分子物质加以分离,如分离血清球蛋白与白蛋白,分级分离应尽量使待分

离各物质的 K 值相差大些,并使分子量分布不在凝胶分离范围的一侧。

5、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

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与化学中(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填充剂)是制剂中除主药外加入的一切物料的总称。

3、国家药品标准按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为(化学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

4,药事管理的特点表现在(专业性)、(政策性)、(实践性)。

5,天然药物化学的内容研究的是天然药物化学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等。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30分)

1.利用产氨短杆菌发酵法生产肌苷酸,第一步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筛选缺乏哪种酶的腺嘌呤缺陷型菌株,并在发酵培养基中提供亚适量的腺嘌呤。( A )

A.SAMP 合成酶 B.SAMP 裂解酶 C.PRPP 转酰胺酶 D.IMP 脱氢酶

2、蛋白质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往往是多步骤的,其前期处理手段多采用下列哪类的方法。(B )

A.分辨率高

B.负载量大

C.操作简便

D.价廉

3、用大网格高聚物吸附剂吸附的弱酸性物质,一般用下列哪种溶液洗脱( D )

A.水

B.高盐

C.低 pH

D. 高 pH

4、凝胶层析中,有时溶质的Kd>1,其原因是( B )

A.凝胶排斥

B.凝胶吸附

C.柱床过长

D.流速过低

5、在酸性条件下用下列哪种树脂吸附氨基酸有较大的交换容量( C)

A.羟型阴

B.氯型阴

C.氢型阳

D.钠型阳

6、亲和层析的洗脱过程中,在流动相中加入配基的洗脱方法称作( C )

A. 阴性洗脱

B. 剧烈洗脱

C. 竞争洗脱

D. 非竞争洗脱

7、当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 C )

A.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8、盐析法与有机溶剂沉淀法比较,其优点是( B )

A.分辨率高

B.变性作用小

C.杂质易除

D.沉淀易分离

9“类似物容易吸附类似物”的原则,一般极性吸附剂适宜于从何种溶剂中吸附极性物质(B

A.极性溶剂

B.非极性溶剂

C.水

D.溶剂

10、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 C )

A. 过滤

B. 萃取

C. 离子交换

D. 蒸馏

四、简答题

2、基因治疗中常用的病毒与非病毒载体各

答:病毒载体:是指用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作为哺乳动物核苷酸的传递系统。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包括: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RV),腺病毒(adenovirus,AV),腺相关病毒(adeno associatedvirus,AAV),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VV)等载体。(8分)

非病毒载体包括裸露 DNA、基因缝合线、脂质体、哺乳动物人工染色体等载体。(7分)

1、理化性质对药效的影响有哪些

答:①溶解度和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②解离度对药效的影响。③药物的电子密度分布对药效的影响。

④药物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⑤官能团对药效的影响。

2、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①引起死亡。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③对器官组织产生永久损伤。

④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⑤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着的伤残。

3、生药炮制的目的

答①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②缓和或改变药物的性质和作用。

③一药多用。④提高药效。⑤矫嗅除味。

4、重组蛋白类药物的生产过程是

答:分为上游和下游两个阶段。

①上有阶段是研究开发必不可少的基础,它主要是分离目的基因、构建工程菌。

②下游阶段是从工程菌的大规模培养一直到产品的分离纯化、质量控制等。

5、简述多抗制剂的制备过程

答:①动物的选择和管理。②免疫原。③免疫过程。④血液采集。⑤抗体制剂的制备。

1、PH对发酵有何影响引起PH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PH对发酵的影响: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发酵产物的稳定性、影响基质或中间产物的接力状态。引起PH变化的因素:菌种的遗传特性、培养基成分、发酵工艺条件。

2、重组蛋白类药物的分类

答:1.细胞因子类:促红细胞生长素、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2.激素类:人胰岛素、人生长素。

3.溶血栓药物。

4.重组酶类药物。

5.可溶性受体。

6.黏附分子。

3、抗生素的生产方法且首推的方法是哪种

答: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半合成法、直接提取法。首推的方法是:发酵法。

4、光学异构体对药效的影响

答:(1)具有同等的药理活性和强度。(2)药理活性相同,但强度不同。

(3)一个有活性,一个没有。(4)药理活性不同甚至相反。

5.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答:安全有效性、先进性、针对性、规范性。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断完善”的原则。

1.生物药物有哪些特性

答:1.药理学特性(1)治疗的针对性强(2)药理活性高(3)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

(4)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如免疫反应、过敏反应等。

2.理化特性(1)原料中有效物质含量低,杂质种类多且含量高(2)稳定性差(3)易腐败

(4)生物药物制剂的特殊要求

2.简述新药(新生物药物)的研发过程

答:新生物药物的研制按其特点可分为5个阶段,即:

(1)实验室研究;(2)中试研究;(3)临床前试验;(4)临床试验;(5)生产。

3.生物药物分离制备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1)生物材料组成非常复杂;(2)有些化合物在生物材料中含量极微;(3)生物活性成分离开生物体后,易变性破坏,因而须注意保护其生理活性;(4)生物制药中的分离方法常带有很大的经验成分;(5)生物制药中的分离方法多采用温和的“多阶式”方法进行;(6)生物产品最后均一性的证明与化学上纯度的概念不完全相同

4.什么是GMP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从负责指导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的人员和生产操作者的素质,到生产厂房、设施、建筑、设备、仓储、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工艺卫生、包装材料与标签,直至成品的贮存与销售的一整套保证药品质量的管理体系。

2.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可分哪两个阶段并分别简要叙述

3.

答: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可分为上游和下游两个阶段。上游阶段是指构建稳定高效表达的工程细胞(或工程菌),主要包括目的基因的分离,工程菌的构建与筛选;下游阶段是指工程菌的大规模培养,一直到产品的分离纯化、制剂、质量控制等一系列工艺过程。

4.抗体药物主要开发了哪几代产品

5.

答:⑴第一代抗血清;⑵第二代单克隆抗体药物;⑶第三代基因工程抗体药物。

6.新药筛选基本方法

答:(1)、随机筛选(2)经验式重复筛选(3)药物合理设计与筛选(4)、高通量筛选

1,如何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答: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医师助理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指“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执业医师或执业医师助理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受体有哪些特性

答:特异性、敏感性、饱和性、可逆性、变异性。

3,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是答:有安全有效性、先进性、针对性、规范性,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断完善的原则”

4,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是

答:依据天然药物中各种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题)

试述双水相萃取及其影响因素。

答:双水相萃取技术,又称水溶液两相分配技术,它利用不同的高分子溶液相互混合可产生两相或多相系统,平衡后,分成互不相溶的两个水相,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进行萃取的方法,

称为双水相萃取法。

影响因素:成相高聚物浓度-界面张力、成相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电化学分配、疏水反应、pH值、温度。

1、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物的优点是什么

答:①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为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

②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

围。

③可以发现、挖掘更多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

④内源生理活性物质在作为药物使用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可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进行改造和去除。

⑤可获得新型化合物,扩大药物筛选来源。

1.多抗、单抗及基因工程抗体的比较

答:(1)抗原通常是由多个抗原决定簇组成的,单克隆抗体是由一种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由一个B淋巴细胞接受该抗原刺激所产生的抗体。

(2)由多种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相应地就产生各种各样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混杂在一起就是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是由异源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有机体浆细胞分泌的一组免疫球蛋白。多克隆抗体可识别多个抗原表位、可引起沉淀反应,制备时间短,成本低。

(3)基因工程抗体是指利用重组DNA及蛋白质工程技术对编码抗体的基因按不同需要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装配,经转染适当的受体细胞所表达的抗体分子。是在单克隆抗体和多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抗体。

2.简述新生物药的研发过程

答:(1)确定研究计划; (2)准备候选菌株; (3)选择合适药理模型初筛(摇瓶)、复筛(小型发酵)体外试验、细胞试验;(4)提纯有效成分进行化学分析; (5)精制样品(中型发酵);

(6)临床前Ⅱ期;(7)Ⅰ期临床;(8)Ⅱ期临床;(9)Ⅲ期临床;

(10)注册申请上市、试生产;(11)售后监测

1. 生物技术在制药中有那些应用

答:生物技术应用于制药工业可大量生产廉价的防治人类重大疾病及疑难症的新型药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工程制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生产出具有生理活性的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和抗体,还可建立更有效的药物筛选模型,改良现有发酵菌种,改进生产工艺,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技术和更有效的治疗技术等。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会更广阔。

(2)细胞工程和酶工程制药

该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制药技术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手段,使人类可控制或干预生物体初次生代谢产物和生物转化等过程,使动植物能更有效的满足人类健康方面的需求。(3)发酵工程制药

发酵工程制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工艺的改进,新药的研制和高效菌株的筛选和改造等。

2.简述生物药物的优点和缺点。

答:生物药物是指利用各种生物材料,综合采用各种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优点:

1)用量少,药理活性高;2)特异性强,治疗的生理生化机制合理,疗效可靠;2)毒副作用小、价值高;

缺点:(1)成分复杂:大多数是混合物;(2)不稳定:易变性,易失活,易降解。(3)提取纯化工艺复杂、生产技术难度高;(4)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

1、叙述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是怎样的其报告流程如何

答: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越级报告。

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进口药品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报告程序: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15 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的质量控制规程推荐WORD范文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的质量控制规程 生物制品是采用生物技术制备而成的具有活性的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工艺复杂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来源复杂,可能引入外源因子或毒性化学材料;产品组成成分复杂且一般不能进行终端灭菌,产品的质量控制仅靠成品检定难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和辅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降低制品中外源因子或有毒杂质污染风险,保证生物制品安全有效的必要措施。 本规程是对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辅料质量控制的通用性要求。 一、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系指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生物材料和化学材料。 本规程所述原材料不包括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起始原材料(如细胞基质、 菌毒种、生产用人血浆和动物免疫血清等) 1.分类 按照来源可将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原材料,主要包括来源于微生物,人和动物细胞、组织、体液成分,以及采用重组技术或生物合成技术生产的生物原材料等;另一类为化学原材料,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材料。 2.风险等级分级及用于生产的质量控制要求 根据原材料的来源、生产以及对生物制品潜在的毒性和外源因子污染风险等,将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按风险级别从低到高分为以下四级,各级生物制品原 材料至少应进行的质量控制要求见附表1;对于不同风险级别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充分考虑来源于动物(或人)的生物原材料可能带来的外源因子污染的安全性风险。 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化学原材料,有机溶剂的使用应符合本版药 典附录“残留溶剂检测”的相关要求。 第1级为较低风险的原材料,为已获得上市许可的生物制品或药品无菌制剂。如人血白蛋白、各种氨基酸、抗生素注射剂等。 第2级为低风险原材料,这类原材料为已有国家药品标准、取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并按照我国现行药品GMP生产的用于生物制品培养基成分以及提取、纯化、灭活等过程的化学原料药和药用级非动物来源的蛋白水解酶等。 第3级为中等风险等级原材料,这类原材料为非药用,包括生物制品生产用培养基成分、非动物来源蛋白水解酶、用于靶向纯化的单克隆抗体,以及用于 生物制品提取、纯化、灭活的化学试剂等。这类生物制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应

《中国药典》2020版—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生物制品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生物制品实验动物分为生物制品生产用实验动物和检定用实验动物。生产用实验动物是指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实验动物,检定用动物则是用于生物制品检定的实验动物。 本通则是对生物制品生产用和检定用实验动物微生物与寄生虫 学的质量控制要求。实验动物的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一、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分类 按照实验动物携带微生物与寄生虫情况进行等级分类,分为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和无菌级实验动物。 普通级实验动物[conventional (CV) animal]系指不携带所规定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和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实验动物。 清洁级实验动物[clean (CL) animal]系指不携带普通级实验动物的病原,并且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animal]系指不携带普通级和清洁级实验动物的病原,并且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菌级实验动物[Germ Free (GF) animal]指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的实验动物。 SPF 鸡胚是指由SPF 鸡所产的受精卵,在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条件下,经孵化后所生成的鸡胚。 疫苗生产与检定应采用适宜级别的实验动物,具体应符合相关各

论的要求。 二、检测要求 1、外观要求实验动物应外观健康、无异常。 2、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常用实验动物检测要求见表1-8。必须检测项目,在日常检查时必须定期检测;必要时检测项目,在供应商评估或者怀疑有感染时进行检查,根据需要而定。 3、实验动物质量检测频率一般不少于 3 个月。 表 1 生物制品生产用、检定用小鼠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检测项目 Hantavirus (HV) Ectromelia Virus (Ect.) 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仙台病毒 Sendai Virus (SV) 小鼠肺炎病毒 Pneumonia Virus of Mice 呼肠孤病毒Ⅲ型Reovirus type Ⅲ (Reo 小鼠细小病毒 Minute Virus of Mice 脑脊髓病毒Theiler ’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用于指导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涉及生物安全的操作,应符合相应国家、行业、地方的标准和规定等。 药品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样品中微生物可能分布不均匀、微生物检验方法的误差较大等。因此,在药品微生物检验中,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使用经验证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要求进行检验。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培养基、试剂、菌种、设施和环境条件、设备、样品、检验方法、污染废弃物处理、检测结果质量保证和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结果有效性的保证、实验记录、结果的判断和检测报告、文件等。 人员 微生物实验室应设置质量负责人、技术管理者、检验人员、生物安全责任人、生物安全监督员、菌种管理员及相关设备和材料管理员等岗位,可通过一人多岗设置。 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背景。 检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检测方法、程序、检测目的和结果评价。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者其专业技能和经验水平应与他们的职责范围相符,如:管理技能、实验室安全、试验安排、预算、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的评估和数据偏差的调查、技术报告书写等。 实验人员上岗前应依据所在岗位和职责接受相应的培训,在确认他们可以承担某一试验前,他们不能独立从事该项微生物试验。应保证所有人员在上岗前接受培训内容包括胜任工作所必需的设备操作、微生物检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如无菌操作、培养基制备、消毒、灭菌、注平板、菌落计数、菌种的转种、传代和保藏、洁净区域的微生物监测、微生物检查方法和鉴定基本技术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实验人员应经过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训,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 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及微生态制剂等。根据生物制品的用途可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诊断用生物制品三大类。 其起始材料均为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制品生产加工全过程是生物学过程,是无菌操作过程; 有些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是有毒或有菌的过程; 生物制品多为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分子量较大,并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 较不稳定,易失活,易被微生物污染,易被酶解破坏。 其质量控制和质量检定是采用生物学分析方法,其效价或生物活性检定有其变异性; 生物制品原材料、中间品、成品、运输、贮存、甚至使用保持在“冷链”系统中; 特别是预防制品使用对象不是病人,而是健康人群; 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实行生产全过程监控; 特点: 1、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前景美好; 2、有巨大的科研价值、重大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因为生物制品多涉及国民的健康、长寿,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3、研发的产品面广,具有高速的成长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人源性生物制品的特点: 1.效价高、医疗可靠2安全性好、不易产生副作用3稳定性好4资源有限、研究意义重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of drug)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直译为优良实验室规范。GLP是就实验室实验研究从计划、实验、监督、记录到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管理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所有方面。它主要是针对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兽药等进行的安全性评价实验而制定的规范。制定GLP的主要目的是严格控制化学品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各个环节,即严格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降低试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1999年11月1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施行《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系指对从事实验研究的规划设计、执行实施、管理监督和记录报告的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

药剂科药品质量控制与安全小组

2017年药剂科药品质量控制与管理小组一、药剂科药品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副组长: 质控员: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职责 (一)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质控小组组长,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有关药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根据其内容负责起草和修订负责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包括医疗质量自查方案,并指导、督促制度的执行。 (2)定期考核全科药品质量管理情况,及时分析、处理存在的问题,督促全科质控标准的落实,责任落实到个人。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有关药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强化质量意识。 (4)定期下临床科室了解医护人员及病人对药剂科工作意见,介绍新药,收集有关不良反应情况,不断提高药剂工作质量,促进临床用药安全、合理。 ( 5)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二)副组长及科室质控员职责 每月负责协助科主任对科室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情况进行督查,检查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并记录,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并提出处理意见;组织召开全科的医疗质控专项会议,定期完成科室质控自查报告,以及科室整改措施一起以书面形式上报医务部和质控办。 三、质控内容及方法 质控内容: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和《医院工作质量管理考核》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本科工作实际,制定以下质量管理控制管理指标。

(一)调剂工作:各项工作均符合要求 (1)门诊处方发放、复核率100% (2)门诊处方合格率≥95% (3)处方计价合格率100 (4)中药调剂准确率100% (5)发药出门差错率<1/10000,饮片中药处方称量误差<5%. (6)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毒性药品严格按特殊药品管理制度执行。特殊药品管理“五专”(专方、专柜、专人、专册、专账),精神药品做到“三专”(专人、专柜、专账),毒性药品专人专柜管理。 (7)调剂室布局合理,药品陈列整齐有序,标志醒目,定位存放,定期整理消耗账物;无伪劣药品和“四无”药品(厂牌、国家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伪劣药品为0,不使用过期失效药物。 (8)建立各种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处方制度、发放核对制度及差错登记制度,差错登记要及时完成。 (9)药品质量严格把关、标签、标识清晰。 (二)药库质量控制管理指标 (1)主渠道进药,常规药品满足临床需求,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药品价格政策;药品购进完善审批手续(药品购进提前7天审批),当月入库当月上报财务科;做好有关统计工作,报账手续完备,原始凭证完整。 (2)严格执行采购、验收、保管管理制度,无伪劣药品和“四无”药品。进入仓库的药品及时验收入库,出入库及时登记入账。 (3)药品库房通风、干燥、避光;有防盗、防鼠、防蚊蝇、防火、防潮措施;药品陈列规范,账物相符,有冷藏设备,严格执行药品特别是生物制品储存要求;药品储存合理,定期检查药品的库存情况,无过期、霉烂、虫蛀、变质、假药及其他损坏现象,有检查记录,药品完好率100%(中药饮片95%)。 (4)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毒性药品严格按特殊药品管理制度执行。特殊药品管理“五专”(专方、专柜、专人、专册、专账),精神药品做到“三专”(专人、专柜、专账),毒性药品专人专柜管理。 (5)药品变质、损坏、过期等必须原样保存,经财务科及院长定期审定后,填报废单核销。年报损率<%

关于“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中几个验证参数的说明

发布日期20050718 栏目生物制品评价>>生物制品质量控制 关于“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中几个验证参数 标题 的说明 作者常卫红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五部生物制品室常卫红 摘要:本文对《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中有关验证参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质控分析方法的验证就是根据方法的需要测定该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限度、定量限度、耐用性等几个指标中的一个或 几个,所以上述参数的验证是本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中的核心内容。本文拟就 该部分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1、精密度 由于各种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的变异均较大,所以精密度往往不太理想。 对于一些新建立的活性测定方法而言,测定结果不稳定、难以进行定量及无 法准确标示等问题已成为质控中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审评一 般原则拟强调,作为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水平的生物活性指标,需采用定量的 测定方法,并尽可能减少方法的变异。参照国外的有关标准,对各种测定方 法,提出了一般的可接受标准。 经课题研究组讨论认为,本原则中所提出的可接受标准,一般情况下均可以做到。对于个别难以做到的,可结合制品特性及其临床效应等进行综合 评估,如基本不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也可考虑适当放宽。 鉴于生物学测定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原则的正文中未对精密度测

定的重复次数作明确要求。从理论上考虑,测定次数主要取决于方法学的误差,变异大的方法应增加测定次数;从可操作性角度考虑,对于复杂、成本高及周期长的方法,重复次数太多,试验难度将很大。所以关于验证次数的设计,需综合考虑,应以基本达到验证的目的为准则。验证设计方案中的重复次数供参考。 2、线性 线性关系一般是指检测结果与样品含量的直线相关性,而且一般情况下线性关系是定量测定的基础,所以应尽可能摸索出存在较好线性关系的测定方法并进行线性验证。但对于某些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而言,其线性范围较小(如细胞测定中呈S曲线),这时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应更合理。鉴于目前曲线拟合的方法在生物活性测定中被广泛采用,所以本原则中的线性验证亦包括了有关曲线拟合的内容。 3、专属性和准确性 专属性和准确性不是每个生物学测定方法都需要测定的参数,但同样重要,只是对于不同品种的不同方法应有不同的考虑,所以对于这两个参数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并列举了一些具体情况,提请研制单位在建立方法和进行方法验证过程中能有所考虑。 4、耐用性 由于生物学测定结果对分析条件往往比较敏感,所以方法的耐用性验证是非常重要的。为保证测定结果稳定,研究者应对此项工作给予充分重视。但是考虑到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在此项研究工作的起步阶段,为不致使验证工作量过大,暂提出:根据具体情况,可针对一个或几个关键的参数进行验证。今后将视国内相关研究的进展,逐步提高此项验证要求。 5、检测限度和定量限度 这两项是杂质检查中需测定的参数。根据目前国内的实际状况,部分生物制品尚未建立杂质检查项目,但是对于已建立的杂质检测方法,应参照本原则进行验证。 对于生物活性测定而言,精密度、线性和范围是非常重要的验证参数,所以本原则不但提出了一般性的验证要求,而且附上了推荐的验证设计方案(参照WHO的建议),供研制单位参考。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分析方法的验证工作最终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可控,以此为目的,各种质控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所以在评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一般原则

【S】GPH1-1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 审评一般原则 药品审评中心 2005年12月

目 录 一、概述 (2) 二、生物学测定常用方法 (3) 三、方法的来源(种类) (4) 四、分析方法 (5) 五、分析方法的验证 (7) (一)专属性 (二)准确性 (三)精密度 (四)线性 (五)范围 (六)耐用性 (七)检测限度 (八)定量限度 六、综合分析 (13) 七、名词解释 (13) 八、参考文献 (14) 九、附录(推荐的验证方案) (15) 十、起草说明 (16) 十一、著者 (21)

一、概述 质控分析方法验证就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可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只有经过验证的分析方法才能用于控制产品质量,因此方法验证是制定质量标准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需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原液或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生物活性测定。其它质控方法,如必要时也应加以验证。 生物制品质控中采用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生物制品的理化分析方法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可参照《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同时需结合生物制品的特点考虑。本技术审评一般原则主要针对生物学测定方法的验证进行讨论。生物学测定方法可广泛用于各种检测目的,包括鉴别、生物活性和杂质检测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物活性(或效价、效力)测定。 相对于理化分析方法而言,生物学测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一般要使用动物、细胞或生物分子,因此对于生物学测定的判断标准可适当灵活掌握,但是对于定量测定方法应尽可能减少方法的变异,验证的结果仍应能证明该方法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应以能够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基本标准。如未经必要的质控分析方法验证或由拟定质控分析方法构成的制造及检定规程难以控制产品质量,则对于所申报品种的质量可控性将无法评价。本文在某些关键参数上提出一

药品质量控制培训教材

药品质量控制培训教材 培训教师:高行云 2014年1月

第一章总则 1. 为什么要加强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培训:为加强质量检验的规范管理,保证药品质量,贯彻《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 2. 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贯穿于质量检验部门及药品检验全过程。 3.质保部负责本企业质量检验规范指导工作。 第二章机构、人员与职责 1. 公司应设立质量检验部门(中心化验室)。质量检验部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与所生产药品的规模、品种和检验工作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的检验人员。人员职责应明确。 质量检验部门的负责人应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技术职称;能有效的领导质量检验机构工作,有一定的药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经验,有能力对药品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对药品检验质量负全面责任。 从事操作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色谱扫描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进行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检验的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药学专业或化学专业学历,经过省或地市级药检所培训,有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培训合格证, 持证上岗; 其中从事滴定液标定的检验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药学专业或化学专业学历,或具有中专以上药学专业学历并从事本岗位工作多年,经考核合格, 持证上岗; 从事药品质量检验的其他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专业技术和GMP培训,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具有本岗位检验工作的能力,经岗位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 从事高生物活性、高毒性、强污染性、高致敏性及有特殊要求的药品质量检验人员应经相应专业的技术培训,具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并持证上岗; 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验收人员需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识别药材真伪、质量优劣的技能,并持证上岗; 从事实验动物管理和饲养人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接受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 中心化验室的主要职责: 2.1、执行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法定标准和内控标准,按照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执行留样制度; 2.2、执行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物质、滴定液、检定菌、

药品检测与分析技术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Sswywf 课程类型:B 学分:4 总课时:78 理论课时:62 实践课时:16 教学场地要求:校内标准教室、校内药物分析实验室、隆中药厂 任课教师要求:(1)教师应具备药学专业或药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2)专业实训课教师应具备药学专业或药学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 二、课程定位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型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是以高级制剂工,质量控制员,药品分析检验员等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前提构建课程内容,以药品检测前准备工作,药品检验,药品检测结果处理的工作过程设置课程单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会药品质量检测各项基本技术,能够对具体药品按规范进行全面检测,从而胜任药品分析和质量控制的工作。为在为药品生产企业,医药公司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前导课程有《分析化学》、《药理学》、《化学基础》、《药物制剂检验技术》,为本课程中检测分析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支持。本课程的学习是对药品生产环节和成品进行质量控制,服务于药品质量的管理。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药品标准的技术规定及中国药典的基本内容。 (2)知道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各种剂型的检测方法、原理。 (3)知道实验数据的处理知识。 (4)知道滴定,分光光度,薄层层析,高效液相,气相分析原理和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阅读、理解和执行药品标准。 (2)能够按照《中国药典》、GMP、企业规范完成药物原料、辅料、各类制剂检测。 (3)会正确记录并准确计算、分析检验结果,撰写检测报告。 (4)具备正确使用检测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 3.态度目标 (1)树立“质量第一、依法检测”的观念,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养成严格执行药品标准、实事求是填写原始记录的职业习惯。 (3)培养自主学习、不断探索、不怕困难、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 四、课程设计 1、设计思路 1.针对生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药检所、药品生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分析药品质量检测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执行质量标准的能力和药品检测、质量控制的能力为重点,分析药品质量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工作过程,开发、设计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与《中国药典》、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企业规范接轨。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 校企密切合作开发课程。成立由药检所、药品生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我院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参加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小组,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药物分析工”等高级工的考核标准,明确药品检测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本课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确保生物制品的经营安全,加强经营过程中的监控管理措施,达到安全、合法经营的管理目标。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制品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613号)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物制品的经营管理。 四、内容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1、生物制品的经营管理、药品质量以及安全管理中,企业法人是第一责任人。 2、凡购进生物制品,均应按规定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 3、建立生物制品的专用账册及购进、入库验收、在库养护、出库复

4、生物制品购销业务中应票账货款相符。 5、生物制品账册及记录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6、生物制品的管理人员和直接业务人员应相对稳定,其管理人员和直接业务人员、储存和运输等人员每年接受相关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7、严格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赋码和出入库“见码必扫”操作,确保正确核注核销,及时处理系统预警信息。加强对下游企业销售的管理,电子监管预警信息提示收货企业核注信息有误的必须立即暂停供货、进行调查,发现销售数量和流向等情况异常应及时报告。

一、目的 严格把好生物制品的购进业务质量关,确保依法经营并保证经营质量安全。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实施生物制品批签发工作的通知》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物制品购进环节的质量管理。 四、内容 1、药品配置中心指定专人负责生物制品的采购工作。 2、公司必须从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或具有生物制品经营资格的批发企业购进生物制品,不得从不具有生物制品经营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购进。 3、采购活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3.1确定供货单位的合法资格; 3.2确定所购入药品的合法性; 3.3核实供货单位销售人员的合法资格; 3.4与供货单位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采购中涉及的首营企业、首营品种,按《供货单位及销售人员资质审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

**科对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 SOP编码:GCP-SOP-**科-工作-02 保密级别:秘密级 颁发日期: 2012年5月1日生效日期: 2012年5月1日 Ⅰ. 目的:建立**科对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以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 Ⅱ. 范围:适用于**科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 Ⅲ. 规程: 质量控制:为达到临床研究某一质量要求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技术和实施的行为,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贯穿临床研究始终。研究者均应履行各自职责,并严格遵循临床试验方案,采用标准操作规程,以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系统的实施。 1. 凡是在**科进行的药物Ⅱ、Ⅲ、Ⅳ期临床试验、医疗器械 临床试验和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均须执行本院药物临床试验

机构的监督制度,临床试验的全过程由机构办公室负责管理,全权监督和处理相关事务,以保证试验顺利进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 科室在临床试验前必须将本试验相关资料在机构办公室备案,如:SFDA批件、临床试验方案、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件、受试者知情同意书和研究协议书。 3. 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实施及各项试验的质量保证,实行机构办公室专职质控员、临床专业质控员的二级质控。项目小组自身检查、研究者相互监督,专业负责人及质控员在试验前、中、后检查、监督和把关; 4. 科室配合机构办公室不定期对在研项目的病历报告表、知情同意书及相关记录进行检查。 5. 科室负责配合机构办公室收集试验质量管理的有关资料。针对机构办公室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调查研究,寻求解决办法、提出建议和整改措施,并最终解决问题。 6. 科室建立临床试验专项专人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和相应的各级管理制度。专业负责人在试验前任命质量保证监督检查员,他应具有质量保证的相关工作经验,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直接对负责人负责;当发现违反程序和有关规定时,有权责令停止,并立即向负责人报告。 7. 各项临床试验,从任务下达到资料归档,试验前、中、后各个阶段均需按照试验方案和标准操作规程完成各项规定的工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

---------------------------------------------------------------最新资料推荐------------------------------------------------------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 《生物制药技术》题目: 青蒿素生产工艺、检测、前景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班级: 生物工程 10-1 班姓名: 李天真学号: 3 1 0 0 3 4 3 1 0 9 老师: 张会香摘要: 青蒿素是一种含过氧桥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结构独特、高效低毒具有清热解毒抗肿瘤、抗菌、抗疟增强免疫等。 超临界 CO2 提取青蒿素的工艺考察了粒度、压力、温度、时间、 CO 流量等影响因素以萃取率为目标, 综合考虑产品收率, 优化了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得到较佳的操作条件. 在医疗卫生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青蒿素的提取及其作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 青蒿素检测青蒿素的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一: 发展前景青蒿素为我国首先发现,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药品, 被誉为我国医药宝藏的明珠. 主要用户不仅在国内 , 更多的是国际市场. 随着传统疟疾药物逐渐失效,青蒿素已成为治疗 1 / 9

疟疾的最有效药物. 据估计, 青蒿素类抗疟药将在未来 5~10a 内形成 15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将青蒿素用于第一线治疗, 前景十分广阔. 黄花蒿是青蒿素的主要来源. 该植物 70%分布在我国, 因此我国具有很强的资源优势. 将我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可带动中药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为世界疟疾及其他疾病的治疗做出重大贡献. 但目前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不高, 提取率低, 无法满足国际市场上的需求. 因此, 应切实加强遗传育种工作, 探索影响青蒿素含量的因素, 提高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 培育培育高含量黄花蒿良种, 以适应青蒿素市场以及人们健康事业的需要. 工业上大规模地提取青蒿素目前仍采用的仍然是有机溶剂法, 检测技术主要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或者高效液相色谱法. 各种提取和检测方法在提取青蒿素方面都有利有弊. 相信随着提取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各种新型方法和技术会逐渐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 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 不断提高青蒿素的得率,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 青蒿素的概述青蒿素分子式为 C15H22O5,分子量 282.33,组分含量: C 63.81%, H 7.85%,O 28.33% 理化性质: 无色针状晶体,味苦。 在丙酮、醋酸乙酯、氯仿、苯及冰醋酸中易溶,在乙醇和甲醇、乙醚及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规定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规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一、目的 确保生物制品的经营安全,加强经营过程中的监控管理措施,达到安全、合法经营的管理目标。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制品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613号)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物制品的经营管理。 四、内容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1、生物制品的经营管理、药品质量以及安全管理中,企业法人是第一责任人。 2、凡购进生物制品,均应按规定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

3、建立生物制品的专用账册及购进、入库验收、在库养护、出库复核、销售等各项记录,记录实行计算机管理。 4、生物制品购销业务中应票账货款相符。 5、生物制品账册及记录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6、生物制品的管理人员和直接业务人员应相对稳定,其管理人员和直接业务人员、储存和运输等人员每年接受相关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7、严格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赋码和出入库“见码必扫”操作,确保正确核注核销,及时处理系统预警信息。加强对下游企业销售的管理,电子监管预警信息提示收货企业核注信息有误的必须立即暂停供货、进行调查,发现销售数量和流向等情况异常应及时报告。 一、目的 严格把好生物制品的购进业务质量关,确保依法经营并保证经营质量安全。 二、依据

2020智慧树,知到《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临床生物化学是 选项: A:化学、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 B:一门独立学科 C:研究器官、组织、人体体液的生物化学过程 D:以化学和医学知识为主要基础 答案: 【化学、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 2、判断题: 临床生物化学主要以体液为检测对象。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3、判断题: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主要研究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关的生物化学标志物及其检测技术和方法。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多选题: 目前临床检测标本包括: 选项: A:骨骼 B:脱落细胞 C:血液 D:尿液 答案: 【骨骼 ;脱落细胞 ;血液 ;尿液 】 5、多选题: 目前临床监测对象包括: 选项: A:妊娠期体内胎儿 B:出生后的病人 答案: 【妊娠期体内胎儿

;出生后的病人 】 6、多选题: 目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包括 : 选项: A:急诊生化检验 B:普通生化检验 C:床旁生化检验 D:特殊生化检验 答案: 【急诊生化检验 ;普通生化检验 ;床旁生化检验 ;特殊生化检验 】 7、判断题: 根据不同的疾病,对检验项目进行合理的组合,有利于疾病的诊断、提高疗效和预后评估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8、判断题:

急诊生化检验;开展临床紧急需求的、小规模的检验项目,能迅速地汇报检验结果.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9、判断题: 床旁生化检验:一些小型的生化分析仪放置在病人床旁或医疗现场 ,使得能快捷、方便地得到检验结果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10、多选题: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需要: 选项: A:建立行之有效的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B:增强与临床的沟通及开展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咨询 C: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疾病的预防提供重要的信息答案: 【建立行之有效的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增强与临床的沟通及开展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咨询 ;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疾病的预防提供重要的信息

生物技术制药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什么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所包含的内容及定义。 答:1)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 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 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技术。2)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糖链工程、海洋生物技术及生物转化等。(具体定义见P1)。 2.生物技术药物的概念及分类。 答:1)指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生产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药物,主要是重组蛋白或核酸类药物。2)a.按照用途:预防、诊断、治疗;b.按作用类型:细胞因子类、激素类、酶类、疫苗、单克隆抗体类、反义核酸、RNA干扰类、基因治疗药物;c.按照生化特性:多肽类、蛋白质类、核酸类、聚乙二醇化多肽或蛋白质。 3.生物技术药物在理化性质、药理学与作用、生产制备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特性。 答:1)理化性质(从药物多是蛋白质或核酸出发):a.相对分子质量大;b.结构复杂;c.稳定性差;2)药理学作用:a.活性与作用机制明确;b.作用针对性强;c.毒性低;d.体内半衰期短; e.有种属特异性; f.可产生免疫原性;3)生产制备特性:a.药物分子在原料中含量低;b.原料 中常存在降解目标产物的杂质;c.制备工艺条件温和;d.分离纯化困难;e.产品易受有害物质 污染;4)质量控制特性:a.质量标准内容的特殊性;b.制造项下的特殊规定;c.检定项下的特殊规定。 4.生物技术制药的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 答:1)指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开发和生产预防、治 疗和诊断疾病的药物的一门科学。2)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a.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b.利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药物。 第二章:基因工程制药 思考题 1.简述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流程。 答:1)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宿主菌或宿主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和诱导表达以获取蛋白质药物的过程称为基因工程制药。2)目的基因的获得、表达载体的选择、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重组DNA转入到宿主细胞、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工程菌的发酵表达重组蛋白、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重组蛋白制剂的生产。 2.与化学药物相比较,基因工程药物有什么特点? 答:a.基因工程药物是由活细胞代谢产生的;b.基因工程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要远远大于一 般的小分子化学药物;c.在制备基因工程药物时,需要除去宿主蛋白和核酸残留,同时还要 防止其他物质的污染,而化学药物大多是通过组合合成的,杂质是原料残留及反应副产物 等。 3.原核与真核表达体系各有什么优缺点?哪些蛋白质需要用真核表达体系? 答:1)原核表达体系优点:宿主遗传背景清楚,商品化菌种齐全,方便购买;原核细胞操作简便、繁殖快、周期短;大规模生产成本低,产量较高;下游纯化工艺简单,易于控制,生 产效率高;缺点:缺乏蛋白质折叠和翻译后加工系统;分泌能力不足,真核蛋白质常形成不 溶性的包含体,表达产物需经变性、复性才恢复活性;有的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有内毒素,很难除去;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不存在信号肽,产品多为胞内产物,提取困难。

生物药物检测技术

生物药物检测技术 生物药物检测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整体组织,离体组织微生物和细胞等)来测定 药物的生物活性的一种方法。它以药物的药理为基础,以生物统计为工具,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在一定条件下比较供试品和相当的标准品或对照品所产生的特定反应,通过等反应剂量间比例的运算,从而测得供试品的效价。本文主要介绍生物监测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般杂质检查 一、氯化物检查法 氯化物检查法是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难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液比较,以判断供试品中的氯化物是否超过了限量。 除另有规定外,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25m1(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硝酸使成中性),再加稀硝酸10m1;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纳 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另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标 准氯化钠溶液,置50m1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即得。 以上检查方法中使用的标难氯化钠溶液每lml相当于10μg的Cl。在测定条件下,氯化物浓度以50ml中含50~80μg的Cl为宜,相当于标准氯化钠溶液5~8ml。在此 范围内氯化物所显浑浊梯度明显,便于比较。 二、硫酸盐检查法

微量的硫酸盐杂质,也是一种信号杂质。药物中微量的硫酸盐在稀盐酸酸性条件下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微粒显白色浑浊,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硫酸钡浑浊程度比较,判定供试品硫酸盐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检查方法:取供试品,加水溶解成约4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咖稀盐酸2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另取标准硫酸钾溶液,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成50ml,摇匀,放置10分钟,比浊。每1ml标准硫酸钾溶液相当于100μg的SO4。盐酸可防止碳酸钡或磷酸钡等沉淀生成,影响比浊。但酸度过大可使硫酸钡溶解,降低检查灵敏度。50ml供试中含2ml稀盐酸为宜。 三、铁盐检查法 原理为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铵生成红包可溶性硫氰酸铁配位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所显的颜色进行比较。 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移至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4m1与过硫酸铵50mg,加水稀释成35ml后,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再加水适量使成50ml,与标准铁溶液一定量按相同方法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来判断样品中铁盐的量是否超过限量。 四、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代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生产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且铅又易在体内积蓄中毒,所以检查时以铅为代表。重金属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1、Pb2++H2S→PbS↓+2H+(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为最常用的方法。原理: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重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精品范文).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Ⅰ目的:为建立本机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保障受试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确保试验记录和报告数据准确、完整可信,特制订此制度。 Ⅱ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机构所有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管理。 Ⅲ制度: 1. 本机构采取机构、专业组、项目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及受试者的安全。 2.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为三级质量控制的负责部门,由机构指定相关人员负责,对承担的药物临床试验的重要环节,包括试验方案、总结报告等实施终审和核查。 3. 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组为二级质量保证的负责单位。由专业组负责人指定与承担临床试验项目无关的具有一定药物临床试验经验、熟悉药物临床试验GCP规范要求的人员负责,对药物临床研究的各个环节,包括试验前、中、后期实施质量控制与监督。 4. 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组为一级质量控制的负责单位,药物临床研

究的主要研究者指定质控员对药物临床试验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与监督。 5. 机构和专业应有合格的研究人员、良好的试验设施、相应的管理制度和SOP确保临床试验顺利开展。 6. 专业和项目组质控:专业质控员和项目质控员应严格执行GCP 及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试验方案进行质控,并保证有充分时间对临床试验全过程进行质控。其主要职责为:对临床试验全过程进行质控,掌握临床试验的进度和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专业负责人和机构办公室报告,以便及时改进;严格按试验方案的要求对每一例病例的纳入标准、临床检验检查、临床用药等的记录及疗效判定等进行审查和核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研究人员取得联系并指导他们解决;审核知情同意书是否按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签署;核对受试者的门诊或住院病历记录以确认研究者记录的源文件是真实、准确、完整的,核对源文件与CRF的一致性,确认CRF上的数据来源于源文件并与源文件一致。 7. 机构质控:根据临床试验特点,机构办公室实行按项目管理全过程负责制。其主要职责为:试验开始前协助专业负责人对研究者培训、考核、授权;临床试验进行中负责不定期巡查项目进展情况,记录存在的主要问题,通报给专业负责人并协调解决;核对研究者的药物发放、使用、登记是否符合规程,是否按试验方案进行,是否与病例报告表记录相符,检查药物管理员是否按GCP规范管理试验用药物;检查专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