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乌山历史风貌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乌山历史风貌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乌山历史风貌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乌山历史风貌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人文地理综合实践作业

乌山历史风貌区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王国栋余华

小组成员:陈彦楠 3130506101 林文泉 3130506110 许曦曦 3130506116 张世超 3130506124

马秀红 3130506125 骆行 3130506128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践时间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查地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查人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调查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实践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调查地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实调查前期理论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后期任务小组分工 (3)

(九)调查步骤 (4)

第一章、调查区旅游环境 (5)

(一)调查区位置、行政区划与归属 (5)

(二)调查区交通状况 (5)

(三)调查区气候状况 (5)

(四)乌山历史风貌区基本情况 (5)

(五)调查区社会经济概况 (5)

(六)调查区服务设施与环境卫生情况 (6)

第二章、旅游资源开发和历史现状 (6)

(一) 景区开发历史 (6)

(二) 景区开发现状 (7)

1.乌山历史风貌区一期保护修复建设情况 (7)

2.乌山历史风貌区一期保护修复建设情况 (8)

第三章、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8)

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 (11)

(一)旅游资源评价 (11)

1.自然资源评价 (11)

2.人文资源评价 (11)

3.旅游资源评价赋分表 (11)

(二)客源市场分析 (12)

1.调查目的 (12)

2.问卷回收情况 (12)

3.问卷分析 (12)

4.小结 (17)

第五章、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17)

(一)景区保护与优化工作的建议 (18)

(二)景区规划与开发工作的建议 (18)

附录乌山历史风貌区调查问卷 (20)

乌山历史风貌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前言:

(一)实践时间安排:

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1日,其中野外调查日期为2015年12月30/31日两天。

(二)调查地点:

福州市鼓楼区乌山历史风貌区

(三)调查人员:

骆行、马秀红、陈彦楠、许曦曦、林文泉、张世超

(四)调查目的:

围绕旅游资源发展的需要,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乌山历史风貌区进行调查,查明景区可供利用的旅游资源状况,了解景区现状及周边商业点分布,从而为乌山景区旅游资源的规划提供决策和依据。

(五)实践目的:

通过本次实践,熟悉和掌握客观实际中进行野外调查的准备、方案设计、线路选择、观察记录、问卷调查、访谈、制图流程和方法。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自然、人文资源和环境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产品设计、景区规划等内容,掌握优化规划的方法,从而为今后适应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六)调查方法:

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前往实地考察并记录;发放问卷并回收分析;对游客进行深度访谈等。

(七)调查前期理论准备:

1.了解、熟悉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的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GB/T 18972—2003)。

2.了解、掌握野外调查方案的制定技巧、问卷设计方法,野外调查的基本内容。

3.熟悉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4.熟悉掌握CAD、Photoshop、GIS及其他一些专业制图软件的应用,熟练掌握必要的地图绘制技能和实践报告的写作方法。

(八)后期任务小组分工:

陈彦楠01现状图的基础制作,乌山现场的基础设施分布调查

林文泉10乌山景区单体资源调查表及评价,中期调查报告的补充修改许曦曦16 现状图后期制作及乌山景区改造图,PPT和展板制作,调查报告的

后期修改

张世超24 调查报告的主体编写,乌山现场的基础设施分布调查,调查报告日

志及心得

马秀红25 调查报告的前期编写,乌山现场的基础设施分布调查(九)调查步骤:

乌山历史风貌区旅游资源调查

确定调查内容、查阅相关资料

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任务

前往实地考察记录、绘制景区平面草图

发放问卷、对游客进行深度访谈

整理资料、绘制景区相关图件

调查问卷数据录入与分析并提出规划建议

撰写实践报告、制作成果展板图及PPT

第一章调查区旅游环境

(一)调查区位置、行政区划与归属

乌山历史风貌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内,乌山路与白马北路东侧。景区东起南街,北界道山路,西过今白马路到白马河,南到乌山路,西段从市科委开始直抵东西河,包括余脉第一山、豹头山等,广约30公顷。隶属福州市鼓楼区管理。(二)调查区交通状况

乌山历史风貌区位于福州市中心,临近交通网十分完善。周围有白马北路、乌山路等市内主要干道环绕,可以轻易抵达市内任何地点。景区可乘坐线路包括:6路、77路、86路、97路、117路、122路、125路、K3路、201路等。

(三)调查区气候状况

福州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福州气候资源丰富,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20℃,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24~29℃。极端气温最高42.3℃,最低-2.5℃。年相对湿度约77%。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福州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台风活动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四)乌山历史风貌区基本情况

乌山又称乌石山,位于福州市中心,海拔86米,面积25公顷,景区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素有“蓬莱仙境”的美称。乌山保留着自唐至清约二百多处摩崖题刻,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臻其妙,诗词、歌赋、传记、题记、游记文类齐全,乌塔、摩崖题刻及造像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山是福州“三山”之首,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核心的历史资源和城市山体景观系统中标志性的节点,是福州“三山两塔一条街”古城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还山于民”,初步建成乌山风景区。2007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再次启动乌山历史风貌区保护建设工程,以搬迁占山单位,恢复乌山三十六奇景为主。根据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方案,乌山历史风貌区定性为:以大规模的奇榕怪石,摩崖石刻为特色,以题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为内涵,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融合,特色鲜明,景色优美的古城风貌区。同时也是集观光游览,山林休闲,科研教育为一体,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环境优美的风景名胜公园。规划“四大景区”:乌塔景区、天皇岭古建筑景区、石文化景区、休闲林景区。

(五)调查区社会经济概况

经过我小组成员的观察记录,发现:乌山景区周边道路整洁,交通便利,周围已建有相对完善的餐饮设施和商业圈系统,明显经过合理的规划与改造。景区东侧一带设有冠亚美食一条街及冠亚广场,并且周边各大银行代理点一应俱全,可以为旅客提供周到的餐饮服务和商业服务,美中不足的是景区周边由于地价缘故导致物价偏贵,可能会影响景区服务质量。景区南部为福州市市政府,西侧和北侧皆为居民区,其中西侧南部和北部各设有停车场。另外景区北部与三坊七巷毗邻,借住这一区位优势,乌山景区将准备与三坊七巷联手打造“5A”景区。(六)调查区服务设施与环境卫生情况

经过我小组成员的实地考察,发现:景区内基础服务设施较为完善。区内设有1个景区管理处,3个卫生间,以及相应的导游指引路牌和解说路牌。景区内有大量新修和旧建的各式楼台亭阁,以及在部分平地周围设置的休闲长椅可以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憩和观景环境。区内道路规整,路面整洁,大多为砖石铺路。路旁每隔20余米就设有垃圾箱,每隔数十米就设有路灯,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专门的清洁人员进行卫生清理工作,还有专门的园艺工人定期为区内园林进行修剪除草工作。乌山亭处设有一家区内咖啡屋,为旅客提供了休闲读书喝咖啡的好去处。景区中部和西部还有待迁的省气象局和电视台。另外,经过小组成员的访问调查,发现游客对景区内的设施服务有不少意见,部分游客认为景区卫生间数量太少且设置区位不合理;景区休闲长椅数量不够多在某些地方并没有安置;部分导游解说牌因为年久失修字迹不清或者遭到破坏,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等等。

第二章旅游资源开发和历史现状

(一)景区开发历史

汉时,传说闽越王余善曾登此山射乌鸦,故有称“射乌山”的。

唐天宝中,敕乌山为“闽山”。

唐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观察使柳冕为庆贺德宗寿诞,在乌石山东麓建“贞元无垢净光塔”,乾符间塔毁于战乱,塔铭龟趺则至今尚存。

五代梁开平初,王审知修筑夹城,南城墙从乌山腰经过,将乌山包括入城中。审知逝,子王延曦称帝,在净光塔的旧址建崇妙保圣坚牢塔,俗称乌塔,与九仙山定光塔遥遥相对。

宋熙宁元年(1068年)九月,程师孟以光禄卿直昭文馆知福州,谓此山登览之胜,可比道家蓬莱三山,因改名“道山”,建道山亭,并请“唐宋八大家”的曾巩撰写《道山亭记》。

南宋,有道士白玉蟾于山麓紫清宫等处行医济世,后人感念其德,于山东麓凯凝铺建“护道白真人庙”。

明万历间,长乐商人陈振龙见吕宋种有朱薯,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不顾西班牙殖民政府的禁令,将薯藤偷带回福州培植。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闽中大旱,五谷歉收,振龙向巡抚金学曾呈报推广,闽中饥荒得以缓解。闽人在福州、福清等地建报功祠,专祀金学曾和陈振龙。道光间邑人何则贤在乌石山建“先薯祠”祀之。

道光廿四年(公元1844年)福州开港,英国首任驻福州领事李太郭(George Tradescant Lay)到达福州,次年在乌山积翠寺租得房屋两间居住,并开展领事业务。咸丰四年英国驻福州领事馆迁到仓山后,英国政府仍继续承租,保留为城内的据点,直到北伐后“国民政府”全面亲洋,保留此据点已无意义,方才退租。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英国圣公会传教士温敦(Wii1ian Welton)和劳理(Fearnley)租下道山观的一块空地建造房屋。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胡约翰(John Richard Wolfe)到福州接手主持教务,屡次以不正当手段试图在乌石山建造教会学校,一再引发纠纷,最终酿成激烈冲突,是为“乌山教案”。教案发生后胡约翰仍蛮横无礼,甚至惹怒英国驻福州领事和驻华公使,最终以教会迁出乌山,地方改建弥陀寺结束。

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沈葆祯卒,其族人在乌山南麓建沈文肃公祠祀之。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科举,陈宝琛等改致用书院为全闽师范学堂。宣统三年,私立福建高等法政学堂在乌山北麓白水井创办。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福建学院在乌山西麓创办乌山图书馆。

1949年后,乌山先后为中共福建省委、福州市政府占用。1961年5月乌山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时期,乌山周边许多名胜古迹及景点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众多文物如乌山图书馆、丹霞宫等彻底被毁。1980年福州市人大七届二次会议决定开放乌山,还山于民。

1995年福州市政府为腾出土地招商开发房地产,以“乌山文化广场”的名义,授意福州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进行拆迁,大批文物建筑如南关白真人庙、西井、裴仙宫、五帝庙、榜眼林枝春故居等被毁。拆迁中曾引发激烈对抗,甚至对簿公堂,并造成数起死伤事件。“乌山文化广场”(后改名“乌山广场”)拆迁后屡次招商均不成功,空置多年。2000年,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将乌山广场与中洲岛改建为公园。2002年福州市政府商请泉州开发商冠亚集团投资开发为商业房地产项目。2004年9月5日,福建师范大学62名专家、教授联名致函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呼吁拯救福州历史文化古迹。信中涉及乌塔内容如下:“乌塔”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乌塔”所在地也是福州著名的风景区,应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修缮保护,而不能掺入太多现代化的内容。但是按规划,其将被缔造成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旅游、居住六位一体的福州首座全生活购物中心,这不仅将破坏其原有的风貌,对“乌塔”的生存也将构成严重威胁。”信件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支持,并引起中央重视,迫使“冠亚广场”改变设计方案,保存了第一山区域的城市风貌。

2010年开始,在“三坊七巷”改造开发中,原“乌山广场”及天皇岭一带老建筑如高爷庙、石塔会馆、胡也频故居、澹庐等也获得了维修,其中澹庐被改造为“吴清源围棋会馆”。2013年,在乌山北麓另外修建了一个“乌山广场”,作为北面的登山起点。

(二)景区开发现状

1.乌山历史风貌区一期保护修复建设情况

2007年以来市、区政府先后投入约3亿多元,拆迁5万多平方米有碍于展示风貌区的建筑物、构筑物,相继完成石林景区等旧景区改造;新辟了紫清园、石天和海阔天空、冰壶、一笑园景区;恢复了道山亭、望耕亭、先薯亭、黎公亭、幽幽亭、东壁亭、鸦浴池、红雨山房、浣尘泉等景点;新建了乌山通湖路入口广场、乌山南入口广场和澳门路乌石山广场、罗浮岭和天皇岭登山道;建成6800平方米乌山天皇岭文化古街区;修复了澹庐、天皇岭46号、八十一阶1号、高爷庙等古建筑,完成胡也频故居和吴清源围棋会馆布展;改造景区路网3000多米;恢复了《题望耕台》摩崖石刻,新刻制了《先薯亭记》和《道山亭记》碑文,对景区内的200多片摩崖题刻进行保护。同时不断完善绿化配置、灯光夜景、公厕及景区导览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绿化美化水平。2012年乌山历史风貌区一期保护修复基本完成,累计完成建设投资7000多万元,景区面积已由保护建设初期的7.1公顷扩大至15公顷,景区面貌焕然一新。

2.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保护修复建设情况

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保护修复工程总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建设工程总面积约89.96亩,包括省气象局乌山原址(不含高空观测站)、省电视台新闻频道、公共频道、101台及周边地块。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保护修复工程建成后景区面积

将从目前的15公顷扩大至22公顷,恢复乌山制高点邻霄台、双骖园等十余处历史景点,形成完整的历史风貌区。今年将积极推动省气象台、省电视台搬迁工作;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修复道山观鬼谷子祠和朱子祠古建筑群,建成乌山游客服务中心;积极推动乌山历史风貌区与三坊七巷捆绑申报国家级“5A”景区,以及乌山、于山、屏山联合申报省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工作。目前已基本明确省气象局高空气象观测站保留的面积范围,并对选址范围内的房屋面积及户数进行摸底造册。已完成地形修测、项目选址、三个单位复函、土地性质确认等,正在办理房屋征迁许可手续。并委托福州规划设计院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及乌山凌宵台地块的施工图设计。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集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于一身的乌山风景区将以其独特的风貌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第三章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实地考察拍照,数据记录,归类分析等方法对乌山历史风貌区的旅游单体资源进行详细调查汇总,得出景区内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5个主类,8个亚类,18个基本类型。

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

1.自然资源评价:

乌山历史风貌区是福州市三山之一,其自然资源总体呈优良。景区内林木葱郁,,山体绿化率高,树木品种较多,空气新鲜,环境优雅,是市内休闲游憩的好去处。其中有各种奇石怪岩如天秀岩,天门石、舒啸岩等,以及各类古木奇树如三友榕,十三太保榕、合欢树、构树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福州标志性的景点之一。

2.人文资源评价:

乌山历史风貌区身为儒道名山,除了自然资源丰富,还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景区内有既有道观寺庙等宗教场所,也有邓拓故居、胡也频故居等名人故居,同时还有大量的摩崖石刻,历代来曾有数十名古人在乌山奇石上著诗,题词,撰文,立记。摩崖石刻中最著名的首推华严岩侧的唐朝李阳冰《般若台铭》,其与浙江处州《新驿记》、绍云的《城隍记》、丽水的《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此外乌山历史风貌区还有许多古亭台和古建筑,诸如乌塔、红雨山房、道山亭、勉斋书院等,这些人文景观无不显示着乌山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旅游资源评价赋分表

为了解景区的客源市场情况以及游客满意程度,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1.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乌山历史风貌区内的客源组成、游客基本情况、游客满意程度以及游客意见与建议等方面的情况。

2.问卷回收情况

问卷发放时间为12月30日,调查方法为景区拦截式访问。此次调研发放问卷52份,收回52份,有效问卷为40份,问卷有效率为76.9%。调查实施自始至终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组长对调查过程进行了全过程检查、督导,并对完成的问卷进行了100%的检查。

3.问卷资料整合与分析

(1)游客性别构成

在40个有效样本中,男性为28个,女性为12个,男女比率约为2.3:1,其中男性比例较大。

(2)游客年龄构成

被访者年龄中25岁以下的占25%,25-40岁的占33%,40-55岁的被访者占17%。55岁以上者占25%。由此可见乌山景区内的游客年龄分布式比较平均。根据实地观察,从就读于此的大学生和初高中生到来福州旅游的青壮年游客再到景区邻近到此游憩锻炼的老年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样本分布。

(3)游客来源构成

从来源上看,该地的客源来源较为丰富,既包括景区周边地区的居民,也包括市区和省内其他县市的游客,还包括一定数量的省外游客和海外游客。其中省内游客所占比例较大,说明乌山的主要客源市场还是以省内游客为主,其在省外和海外的知名度较小,宣传力度也较弱。

(4)景区交通便捷程度

上图可知,游客的交通方式多为步行和乘坐公交,一方面是由于客源组成有部分当地居民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三坊七巷内的游客或顺道或慕名前来乌山游玩。游客交通时间大都在1小时以内,其中半小时以内占44%左右,这说明景区拥有较为通达的交通便捷性,这既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同时也与福州完善的公交系统离不开关系。

(5)游客再访频率

从图可知,七成游客选择了不定期,而只有三成游客表示会频繁的来此地游玩。这说明乌山景区的吸引程度仅仅局限于景区周围地区,对于较远地区的游客来说,其吸引程度则大为减小。

(6)停留时间

从饼状图中得出以下结论:游客在这里呆两小时以上以及半小时到一小时所占比较较大,在这里待一小时到两小时的游客也比较多。这一方面说明景区具有足够规模的可观赏性资源,令游客驻足游赏,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园能够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贡游客休憩娱乐。

(7)景区吸引因素

此问题为多选题,通过饼状图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乌山景区之所以吸引游客大部分是由于其悠闲舒适的环境。相比于它的景观资源和文化底蕴,游客喜欢此地的原因更偏向于它能够在闹市之中提供一个休闲游憩的清静之地。当然这也说明了乌山自身的景观和文化资源还不具备足够大的吸引力,其自身资源具有局限性,这也使乌山定位为福州市的市民休憩公园和历史文化保护区,而非主要景区。

(8)游客对景区的各类评价

由图可知,43%的游客认为导游标识牌能够为他们提供方便的服务,而57%的游客则认为并不能提供服务或者认为服务效果一般。经过小组成员调查访谈,其中认为一般的游客有部分是本地居民,对景区十分了解,所以对景区标识牌的需求不是很大,而还有部分游客则是因为部分标识牌由于年久失修,字迹不清或者破损而对标识牌系统感到一般乃至不满意。

景区的基础服务设施包括景区内道路,卫生间,座椅,路灯,服务中心,停

车场等,上图显示有60%的游客对乌山景区的基础服务设施表示满意,而还有40%的游客则对此抱有意见。经过小组成员调查访谈,了解到景区卫生间数量太少且区位不合理,座椅普及不够全面,部分景区缺少此设施的安置等等。

从图中我们看出,93%的游客对这景区的景观环境表示满意,只有7%的游客认为一般。乌山景区虽然没有其他自然风光别具特色,但由于其身处市中心,为福州盆地中突起的丘陵,其远眺山海,俯瞰福州的景观特色还是给游客带来独特的感受。另外景区规模较大,常令游客身陷乌山不知处,再加上林壑幽深,环境安逸,确实为福州城中休憩娱乐的一大好地方。

图上可知,有43%的游客认为景区周边能够提供周到的商品服务,而仍有32%的游客认为商品服务存在问题。经过小组调查访谈,得知其中绝大多数游客认为景区周边餐饮服务价格昂贵,而且在景区内部缺少相应特色的商品服务设施。

由图可知,70%的游客对景区内的卫生保洁工作表示满意,而剩下30%的游客则认为景区的卫生工作不够到位,这是由于卫生保洁人员只注重主要景点和道

路的卫生而忽略了次要景点和道路的卫生,景区内虽然处处布有垃圾箱,但由于游客的文明程度不一,导致仍有许多保洁人员注意不到的地方存在脏乱现象。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游客对乌山景区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也有小部分游客印象一般,这说明景区仍有尚待改进的地方。

(9)不足之处

有上图得出:排除掉10%以下的选项,剩下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为配套设施不健全,导游系统不完善,旅游内涵和人文特色不够丰富、休闲空间不足以及环境卫生有待改善等。

4.小结

通过问卷调查和问卷质量分析,我们对乌山历史风貌区的客源市场分析及景区存在问题作出总结:

a.乌山历史风貌区由于自身资源局限,景区影响力和辐射力十分有限,无法对省外和海外的游客造成吸引,其主要客源对象是来自省内其他县市的游客和福州当地市民。因此其目标市场因以周边和省内游客为主,要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捷性来积极培育周边市场,加强景区宣传力度,扩大景区影响力。

b.景区的存在问题多而不大,主要为:商品价格较昂贵,景区内缺乏商品便利服务设施;卫生保洁工作覆盖不全面;导游标识牌需要更新修缮;服务设施覆盖不全面且种类不全,缺乏娱乐健身设施;景区内市政建筑影响游览体验;宣传力度不够大等等。

第五章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一)景区保护与优化工作的建议

1.确定目标市场,加大宣传力度,与三坊七巷联合申报国家“5A”景区

2.加强卫生保洁工作,减少保洁频率而把多余的工作拓展到扩大工作范围上。

3.更新修缮景区内破旧、模糊不清的导游标识牌

(二)景区规划与开发工作的建议

1.调整景区物价,于景区内设置餐饮、便利服务设施

2.增加基础服务设施覆盖密度,增设相应的娱乐健身设施

3.对景区内市政建筑进行拆迁工作,并对原有区域进行规划建设

乌山历史风貌区景区优化规划图

上图为我们小组对乌山景区进行优化开发工作的规划图,主要包括:

1.将省气象局和省电视台的相关区域进行拆迁,并在原址上修建各类便民的休闲娱乐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

a.在原气象台的基础上修建大型铺地观景台,以及乌山博物馆。观景台地势高于周边地区,且地势较平坦,具有地形俯瞰优势,能够为游客提供俯瞰福州南部城区的景观效果。乌山博物馆则用于展示乌山周边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古代诗人词人对乌山的著述,以及乌山景观解说介绍、摩崖石刻介绍和翻译等。观景台北部则设置餐饮、便民服务区,以较低地租吸引商家入驻,为游客提供简单且便利的餐饮、购物服务。

b.在原电视台的基础上修建大型晨练广场和锻炼器材设施服务区,并修建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室内休闲娱乐场所如棋牌室,茶室等和运动器材的租借服务,2.在景区原有基础上增设3间卫生间,分别位于观景台旁、晨练广场旁以及乌山南广场附近增,以方便游客。

3.在天皇岭景区内恢复天皇岭文化古街的原貌,并于其内设置特色商铺,提供特

色产品的购买服务。

附:乌山景区现状总平面图及乌山景区地理位置图

乌山历史风貌区景区现状总平面图

乌山景区地理位置图

乌山历史风貌区调查问卷

亲爱的游客:

您好,我们是闽江学院地理科学系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首先感谢您在游玩途中阅读我

们的问卷,本次问卷调查旨在对乌山历史风貌区的旅游资源、规划现状以及待加改善之处进

行调研,其中所得相关数据仅供我们此次的课题研究,我们承诺对您的所有信息保密。课题

组真诚地感谢您的合作,祝您在乌山景区玩得愉快。

(可根据您的个人情况及亲身感受,在以下的选项中打“√”)

Q1您的性别:

男()女()

Q2您的年龄:

25岁以下() 25-40岁() 40-55岁() 55岁以上()

Q3您来自哪里:

乌山周边()福州市区()省内其他城市()省外()

海外()

Q4您以何种方式到达景区?

步行()自行车或电动车()公交()私家车()其他()

Q5您到达景区需要的时间?

10分钟以内() 10-30分钟() 30分钟-1小时() 1小时以上()

Q6您多久会来一次这里?

一天多次()一天一次()两三天一次()一两周一次()

不定期()

Q7 您一般会在景区内停留多久?

半小时以内()半小时到一小时()一小时到两小时()两小

时以上()

Q8景区的哪些因素吸引您过来?(可多选)

距离较近或者交通方便 ( ) 优美的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 )

悠闲舒适的环境( ) 完备的活动和休闲设施( ) 其他_______

Q9您来乌山景区的目的一般是?(可多选)

聚会约会( ) 休憩散步( ) 锻炼身体( ) 玩耍娱乐( )

旅游资源实习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实习调查报告 导读:这个暑假对我来说非常漫长,我没有和别的同学一样去打暑假工,我回到了我的家乡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上大学整整一年了,学习旅游方面的知识也一年了,我记得我们老师说过,学这门专业的人不管看什么事物都要学会以旅游者的眼光去看待,所以这个暑假我想用一个旅游者的眼光去好好观察一下我的家乡!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产业,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其他的省份我不熟悉,但是这一年的学习中,对于湖南省的主要景区景点多少是有一点认识的。但是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家乡不被大家所认识?我也希望有一天向别人提起我的家乡湖南永州时别人会马上想起一些代表性的事物,比如提到张家界别人马上就会说“那里可是风景胜地呀!”;提到岳阳人们会想到岳阳楼;提到长沙人们会谈起岳麓山,马王堆。可是提到永州或者零陵,大部分人都说不太清楚。对此我很难过,难道永州真的没有可以被很好利用的旅游资源吗?当然不是。不信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看。 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五岭山脉北麓,是全国唯一与广东、广西两省相毗邻的地区。全市面积2.24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位。是我国瑶族的主要聚居地和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的家住永州市零陵区,对于零陵我是非常的熟悉的,暑假的时候零陵的每个比较著名的地方我都亲自游览了一遍。所以我想好好的调查一下我家乡——零陵的旅游资源现状。

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或者说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把舜陵称为零陵,源于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的动人故事。舜帝南巡死于九疑后,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千里迢迢从中原来到九疑,想要找到舜帝的陵墓。她们一路寻找,一路伤心落泪,直到泪尽泣血。泪血洒到竹子上,留下泪斑,使竹子成为泪竹,又称为斑竹。毛泽东的.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用的就是这一典故。但是,娥皇、女英最终没有找到舜帝的陵墓,在返回中原的途中,双双投水自尽于洞庭湖。为了纪念娥皇、女英的多情,人们将舜陵改称为零陵。在这里,零陵的“零”字,是“涕零”即落泪、掉眼泪的意思。这么美丽动人的典故让我对“零陵”一词有了更深的感触。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经感叹道“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这句不朽的名句可谓是对零陵最好的赞美了。 零陵境内现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城区风景名胜30多处,被列为我省十旅游区之一。零陵曾孕育了书法“草圣”怀素,文学家柳宗元,军事家蒋婉、黄盖,哲学家李达等杰出人物,历代名家欧阳修、陆游、元结、黄庭坚、何绍基等也在此留下许多墨宝。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遗址闻名遐迩,宋迪一幅“潇湘夜雨”扬名天下。风物宜人的历史八景便是位于今永州市零陵区内的蘋洲春涨、朝阳旭日、山寺晚钟、绿天蕉影、恩院风荷、回龙夕照、愚溪眺雪、香零烟雨。 柳子庙在零陵区潇水西岸的柳子街。公元814年,永州人们为纪

XX年绿化工作情况报告及2018年工作计划

XX年绿化工作情况报告及2018年工作 计划 导语:绿化工作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下面是绿化工作情况报告及2018年工作计划,欢迎参考! XX年绿化工作情况报告及2018年工作计划【1】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对园林工作的部署,积极推进我区园林绿化建设各项工作开展。现将XX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施于山北麓环境综合整治 于山北麓保护修复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以打通于山北入口、建设入口公园、整治修复观巷古建筑群及古街巷为主,其中,保留建筑面积 m2,更新建筑总面积 m2,景观改造面积 m2,小街巷环境整治面积5739 m2。 目前已完成北入口牌坊、观巷支弄1号和鳌峰坊43号古建筑修复,观巷支弄6号古建已完成木构;太平街地块1、2、3号已基本完成;登山道桩基已基本完成;观巷地块的配电房钢架已完成。鳌峰坊、观巷及宦贵巷古建修缮等古建筑(包含市文保单位李世甲故居)修缮正在进行清单控制价编制。 作为百日攻坚项目,我局要求施工单位以元旦作为时间

节点,倒排施工进度,加派施工人员,确保 XX年年底前完成主广场、登山道、太平街地块新建建筑及观巷支弄古建筑修复。 (二)启动乌山历史风貌保护修复工程二期(鬼谷子祠等) 加快推进乌山历史风貌区保护修复力度,委托福州市规划设计院进行乌山二期保护修复的规划与设计,设计面积约18、7公顷,投资估算约亿元。目前,已完成乌山二期总体概念性规划设计及乌山凌霄台的方案设计,正在进行乌山凌霄台的施工图设计,相关方案正上报市政府审定。同时,乌山历史风貌区管理处已发函致省气象局,明确乌山凌霄台地块建设范围,协调交地事宜。 乌山鬼谷子祠修复工程已进场施工,计划2018年春节前完工。 (三)温泉公园改造提升工程 温泉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分为一期、二期两个部分,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建设,主要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公园东北侧和西侧进行提升改造,投资约800万元,改造原有老旧园路约1万平方米,更换生态陶瓷透水砖,改造提升林下绿地约1万平方米,建设三处雨水花园景观以及金鸡山景观天桥桥前广场XX平方米。 温泉公园提升改造二期工程总改造面积约45亩,主要进行东南片扩征地块和西门旧有鸽子房地块的景观改造,新

五泉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五泉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级:11级资环三班 姓名:齐航 学号:11113337

目录 一前言 二调查区旅游区域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四旅游资源评价 五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 六参考文献

一、前言 1.调研对象 州市五泉山公园景区 2.调研的目的以及意义 针对调查区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旅游资源评价等几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于五泉山公园景区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并最终结合自身感受和阅历知识,得出个人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建议。 3.调研的方法 亲身游览景区 询问景区建设相关人员以及当地居民 查询相关网站 搜集文字、图片资料

二调查区旅游区域 景区结构五泉山公园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五泉山下广场是来到五泉山公园的第一站。是各类交通工具的枢纽地,仅从市中心直达、经过此站的公交路线就不下10条,方便快捷的出租车更是可以迅速到达。广场前的停车场可同时容纳公交车辆、出租车百余辆。 (2)五泉山大门 泉山大门牌楼是各地游客游玩摄影留念必拍之地。今年上半年进行了整体翻修,期间笔者数次前往,均被吃了“闭门羹”,相信相较于之前,应该会焕然一新。(3)游乐园、动物园

为了投孩童之所好,景区内有一个座小型游乐场,游玩设施一应俱全。五泉山动物园也是兰州市最出名的动物园,笔者童年时常常前去嬉戏,趣味良多。 (4)佛教寺庙 中国的古典建筑一直讲究“深山藏古寺”的隐约美感。五泉山景区内从山脚到山顶,一直有大大小小的寺庙点缀其间,比较著名的有嘛呢寺、卧佛寺等。 以上便是五泉山公园景区的主体部分,后面会有更细致的讲述。 景区概况兰州夹在南北两山之间,南面的这座叫做皋兰山,五泉山就是皋兰山的北麓,是皋兰山的一部分。它背靠皋兰,面对市区,海拔1600多米,现在占地面积是27.6万平方米,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的一半还大。五泉山由“三山两涧”组成,山巅海拔1 600米,因山上有五眼分别名为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惠泉的清泉而得名,泉水甘洌。《大明一统志》记载:“泉有五眼,相传汉霍去病击匈奴至此,以鞭卓地而泉出。”甘露泉、掬月泉和摸子泉在中麓,蒙泉在东涧,惠泉在西涧。五泉山因地处第四纪下更新砾石底部的地下潜水露头处,泉水丰沛,明代时山上到处是泉,东西涧瀑布如长河进泄。直到清光绪年间,山上泉水亦可灌溉良田一千多亩。山上现在保存有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十多处,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北京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章北京市旅游环境 1、基本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面积16800多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为1381.9万人。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等优良建筑材料。 2、自然环境: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90.8平方公里,占38%。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近郊区面积1282.8平方

公里,远郊区面积3198平方公里。县的面积12239.9平方公里。市区规划范围:东至定福庄、西至石景山,南至南苑,北至清河,面积750平方公里。市中心地区(即旧城区,东西以二环路中心线为界,南北以护城河中心线为界)面积62.5平方公里。 全市总计:16个市辖区 2个县(截至2002年12月31日) 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房山区崇文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门头沟区石景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县:延庆县密云县 第二章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历史与现状 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也是全国最大的陆空交通枢纽。 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被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同时撤销京兆地方。民国十九年6月,北平被降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在这里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1115133513)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泉州市入选 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有38座,福州市、漳州市入选 1994年1月4日批准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座)长汀县入选。 ?福州市 周属七闽地。 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汉高帝 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 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才在此设立冶县。东汉末改属南 部都尉。三国吴为建安郡地,时置候官县于此。晋太康三年 (282年),始置晋安郡,属扬州;东晋改隶江州。宋、齐、梁 因之。陈兼置闽州,寻废;又置丰州。隋平陈,郡废,改州 曰泉州;大业初,复曰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仍曰泉州;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闽州(并置中都督府,督闽、

建、泉、漳、潮五州););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二十一年置经略使,改督福、建、汀、泉四州.天宝初,曰长乐郡;乾元初,复为福州(改经略使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 元和六年废,又置福建观察使,领福、建、泉、漳、汀五州; 乾宁四年,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以授王潮)。 五代时,王氏据有其地,升为长乐府,后仍旧为福州。开平 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后梁贞明六年(920年),升为大都督府;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建闽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升为长乐府;保大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王延政号为南都,也作东都; 三年,属南唐,明年属吴越,仍曰福州威武军;开运四年(947年)吴越击败军阀李弘义而控制了福州,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宋吞并吴越、占领福州为止。 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荣,城池的扩建将乌山、于山、屏山圈 入城内,从此福州也得名“三山”。 周广顺初,改曰彰武军。 宋仍为福州(亦曰长乐郡威武军),为福建路治;宋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后,南 宋益王赵昰以福州为行都称帝,改年号景炎,升福安府。元 改福州路,为福建道宣慰司、福建行省治。

上海历史保护

上海历史保护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那种机制是上海当前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较为主流的做法,并且是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重要支撑()。 A.居民自发改造的模式 B.市场主导的模式 C.政府主导的模式 D.社会文化延续主导的模式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2.上海在哪一年编制完成中心城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规划()。 A.2001 B.2003 C.2005 D.2010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3.上海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制度的内容不包括()。 A.针对地方特色,法律法规现行 B.规划、房管、文物协作,管理机制健全 C.点线面结合,保护体系完善 D.中西合璧,借鉴国外成功案例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下面哪一处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丰富,是中心城优秀历史建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风貌区()。 A.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B.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 C.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D.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5.下面对于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创新保护利用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A.鼓励利用历史资源和地区旅游活动系统的有机结合 B.适度允许优秀历史建筑产权和使用权参与市场交易 C.在理清历史建筑产权的基础上,参考投资信托的模式

D.居住类的历史建筑整体置换,利用出租房屋以委托经营的方式引入专业的管理公司用户答案:[C]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A.建筑安全性低 B.缺乏统一规划 C.产权人和使用权人分立 D.定期大量的资金投入 E.缺乏对周边历史环境的保护 用户答案:[ACDE] 得分:8.00 2.下面属于近年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重点聚焦的是()。 A.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B.完善历史风貌保护体系 C.城市整体景观控制 D.挖掘历史风貌资源 E.研究保护与更新机制 用户答案:[BDE] 得分:8.00 3.上海先后编制的保护规划,分别从()方面体现了全面深入,科学合理的规划思路。 A.注重调研,注重中西合璧 B.明确原则、方法、框架以及内容作了规定 C.专项保护规划 D.风貌保护道路分级保护 E.形成“一图一表,图表合一”的管理文件 用户答案:[BCDE] 得分:8.00 4.下面符合外滩风貌区总体风貌特征描述的是()。 A.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数量最多 B.机具标志性的城市天际线 C.道路呈方格网布局,道路网密度较高,街坊狭小 D.优秀历史建筑最为集中 E.具有世界级知名度和影响力 用户答案:[BC] 得分:0.00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000001)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题目:恩施旅游资源调查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 组员:陈世淦200805170062 王佩200805169020 许平200814118004 饶巍200805169070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外出旅游。近年来,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之后,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正在受到重视,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旅游正在形成结合。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至十二(今年阳历是8月21日),在神奇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都会举行为期七天的土家情人节——女儿会。今年,我很荣幸跟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了开幕仪式,场面非常壮观。 参加开幕仪式的不仅有恩施本土的小伙子姑娘们,还有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由此可见,恩施的旅游已经在逐步和民俗文化结合,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一、恩施州旅游资源发展概况 恩施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东连荆楚,西通巴蜀,南极潇湘,北靠神农架,素有川鄂咽喉、荆楚屏翰之称。境内武陵山、荆山、巫山和大巴山都属历史上燕山运动造成的褶皱,

又分别被长江、清江、酉水、娄水等众多河流切割冲刷,汰洗成极为复杂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耸峙,峡谷纵横,洞穴密布,形成了许多神秘奇异、粗犷秀丽的自然景观,加之独特的丹霞地貌,第四季冰山运动孑遗的原始珍稀植物群落点缀其间,更使恩施山青水秀,有如画屏,是休闲度假和山水观光的最佳去处。 恩施州有着悠远的文明历史,古老的巴文化、中世纪的土司文化、近现代的革命文化、抗战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首府恩施是湖北省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如今被评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巫山人”、“建始直立人”与“长阳人”的被发现和命名,确立了峡江和清江流域的人类起源地地位。巴东雷家坪、官渡口、楠木园、沿渡河、清江香炉石等遗址的发掘也向世人展现了长江及清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的图景,证实了该区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廪君举族西迁,射杀盐神、君乎夷城、建立巴国的传说,妹嬉女儿行、丈夫心,与伊尹“比而亡夏”的氏族复仇故事,巴曼子背信守义、割头以谢楚王的爱国豪情构成了恩施州各族人民的文化品格和民族心性,向五子、田彦伊、田世爵、陈连升等一大批民族英雄,邓玉麟、周念民、黄大鹏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则是恩施州各族人民的脊骨和灵魂。 恩施有沿袭古代巫傩文化、图腾文化、军旅文化习俗的傩戏、过社、茅古斯、摆手舞、撒尔嗬;有自成体系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有与生境息息相关的山歌、田歌、赶战歌、排歌、情歌;有风情独特的跳丧、哭嫁、女儿会、牛王节等。这些古老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州开展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的最大卖点。 总之,恩施州的旅游资源禀赋高、资源类别全、资源卖点好,随着“铁公机”重大交通设施的改善,很多待字闺中的神奇景观和民俗文化将招引更多中外游客的探访和关注。二、恩施州县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调查报告关于旅游调查报告3篇

关于旅游调查报告3篇 报告名称:XX游客满意度调查 调查方法:街头访问 被访者:省内、省外及港澳台旅游者 调查机构:兰邦市场调查公司 报告来源:兰邦市场调查公司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在旅游地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如 何以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来开拓客源市场、保证稳定的客源成为各旅游地关注的焦点。而由于旅游产品和其它服务产品一样,具有无形性和不可移动性的特点,它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因此,旅游业更多地是在营销经历。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对服务产品而言,除消费者亲身经历外,他人的口头宣传比任何其它信息来源更加重要。若旅游地希望消费者为自己作良好的口头宣传,就必须为他们 创造良好的旅游经历。如果具有无限资源,旅游地也应该象工业生产部门一样在质量上追求零缺陷,使旅游者在各方面都得到满足,但由于资源的限制,实际运行中应追求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来分配资源和安排工作。对旅游者满意度的现实衡量、寻找旅游地绩效的薄弱环节以明确工作急需改进的领域就成为当前旅游地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以XX市作为旅游地的研究例证,XX兰邦市场调查公司于XX年11 月在XX主要景点和火车站、罗湖商业城等处对来XX的旅游者(包括省内、省外及港澳台旅游者,未包括外国旅游者)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

卷式的面访方式,问卷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甄别问题是将不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内的当天往返游客、本地游客以及来深以长期工作为目的的对象排除在外。第二部分是主体,将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29项评价指标分别表述为相应的句子,以Iikert5级态度量表测量旅游者在深旅游的满意度和各项评价指标在其外出旅游时对他个人而言的重要程度。第三部分则是背景资料部分。调查共发放问卷340份, 有效回收问卷334份,有效回收率为98.2%。 在对所获数据变量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以重要程度为横坐标: 共有9项指标(占31%)落在了重要程度高而满意水平也较高的右上区域,属于xx目前的优势领域。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治安、有许多自然景色和风景点、游玩地多、交通、通讯、主题公园、绿化、清洁卫生、气候。在这些方面xx市需要继续保持现有的绩效,并努力提升以成为与其它旅游城市相比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两项重要程度较高的因素绿化好和是个清洁、卫生的城市上旅游者对xx的满意度 评价都颇高,可以形成为xx旅游形象宣传的突出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自然景色和风景点几乎接近横坐标,即目前旅游者的满意程度处于一般稍偏上的水平。如果在这一方面不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有可能未来几年随着周边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和旅游者崇尚自然回归趋势的加强,旅游者的评价就会降低,从目前的优势降低为劣势。日前xx旅游发展规划中已将东部黄金海岸和西部田园风光的建设作为开发重点,当前的任务则是切实将自然风光的开发落实到实处,以未雨绸缪,顺应时势之需。

浅谈福州城市的形成与旧城保护

浅谈福州城市的形成与旧城保护 On the formation of Fuzhou City and the Old City Protection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FuZhou cit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protectionof the city asproposed.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human- oriented environments,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f the future city's transformation and protection of Fuzhou city as probed. Key words: FuZhou; the formationof FuZhou City;protection 1 福州城市的形成 福州的城市建设始于汉初,闽越王在福州屏山南向约一公里的冶山周围建城, 取名冶城。冶城位于三山(屏山、乌山、于山) 之间,并且位于屏山与闽江的垂直线上, 其独到之处是,乌山和于山的对称轴恰好与此垂直线相重合,冶城作为福州的雏形,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过人智慧, 确立了福州城市三山一水的格局, 明确了以现八一七路为城市中心主轴的主导思想。 西晋时期在冶城南侧中轴线上建子城。经多次拓修, 城区较冶城扩大了近三倍, 设置了6 个城门, 城外有护城河, 设桥与城外相连,当时的福州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发达的都市。唐天复元年( 公元901年) ,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创建罗城,城廓近似圆形, 方圆约40 里, 北边冶山为罗城的制高点,南面以安泰河为界, 把子城包在其中。城墙中设有8个城门,罗城内整个城区规划仍然严格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城北沿轴线布置衙署,城

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2006-05-22 11:53:07 总则 1. 规划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对“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以下简称“本风貌区” )历史风貌的保护,促进风貌区城市更新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结合本风貌区的实际情况,编制《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下简称“本规划” )。 本规划属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为本风貌区内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以及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并指导下一层面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方案的编制。 本规划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负责解释。 2. 主要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年 (3) 、《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2003 年 (4)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3 年 (5) 、《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2003 年 3. 地位和作用

本规划是指导本风貌区保护与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为风貌保护、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依据。 本规划对本风貌区的土地使用、建筑保护与更新、建筑建造、道路交通、绿化与公共空间、市政基础设 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控制性规定,在本风貌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以及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和各项专业规划时应当遵守本规划的要求。 4. 规划范围 本风貌区规划范围根据2003 年批准的《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划示》确定,为黄浦行 政区的人民路—中华路以内区域,总用地面积为199.72 公顷。本规划范围即为本风貌区的范围。 5. 风貌特征 本风貌区是上海中心城内整体性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留存有上海700 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蕴藏着各个城市发展时期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历史遗存,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以后上海的传统城市生活文化。风貌区边界明确、形态独特,区内街道交错密布、巷弄蜿延曲折、街巷景观多变、建筑类型众多,为典型的自然发展形成的城市格局。区内既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宗教建筑、民居和商业街市,也有近代中西合璧风格的各类建筑物。 6. 功能定位 本风貌区确定为以居住、商业、文化娱乐和旅游观光功能为主体、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征的城市复合型历史中心地区。本规划着重于全面提升本风貌区的居住品质,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充实商业和文化娱乐功能。 7. 保护原则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目标 这次调查的问卷主要是调查一下关于对旅游的一些态度和观点。主要内容大致包括对象的职业(学生于非学生)、出游的方式和次数以及选择的地点、旅游的花销、旅游关注的内容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粗略了解一下旅游的状况。 二、调查的方式与结果 我们采用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将地址链接通过QQ的方式发给不同的对象群,我们发放了84份,收集到有效问卷42份,如下图: 其中男生20人,女生22人,男生47.62%,女生52.38%,学生88.1%,非学生11.9%

三、数据分析 在这份调查问卷中一共设计了16个问题,根据反馈的数据我们做出了如下分析。 首先对旅游的兴趣进行了调查,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为“你喜欢旅游吗”并化分了程度,而且对每年旅游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数据结果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概所有的人都喜欢旅游,每个人都会有旅游的想法。因为一系列的原因,可能不是人人都会有机会去实现旅游的愿望。第一张和第二张图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大部分的人都进行过一次以上旅行,只有少部分没去过任何地方了才行。 其次,我们对出游的方式以及时间段进行了调查,设计了“您一般会选什么时候去旅游?”、“您出游前在网上搜索信息的频率”、“您一般会选什么时候去旅游?”三道问题收集数据,结果如下所示

从上述图中不难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出游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化。他们会事先上网查询要去的地方,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旅

行的质量。出游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但更倾向于和好友及亲人之间的旅行,更可以感受旅行的愉悦。由此可见,旅行已成为感情沟通不可或缺的一种桥梁。寒暑假和黄金周已成为旅游的旺季,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在这段时间除外旅游,从中也可大致推断出,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很难找到充分的时间去旅行。 第三,我们对旅游的目的地以及那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了“您比较喜欢哪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您旅游目的地的主要范围在”数据如下

上海市南翔双塔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上海市南翔双塔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6-11-14 (一)规划范围: 本风貌区范围为由民主街-沪宜公路-德华路-规划道路东侧所围合的区域,总面积为20.40公顷。本规划范围即为本风貌区的范围。 (二)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 3、《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2003年 4、《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3年 5、《上海市郊区及浦东新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2005年 (三)规划目标: (1)保护历史建筑与传统街道风貌,梳理空间结构,挖掘文化内涵,强化老街地区的历史风貌与特色。 (2)通过对风貌区的土地使用进行调整,使城镇的功能布局趋于合理,使双塔地区的区位价值得以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效应。 (3)通过对该地区建筑环境的利用与整治,改变建筑景观不协调、建筑品质不高的现状,并结合云翔寺及其周边地区的已完成的改造,复兴南翔城镇传统商业中心区。 (四)功能定位: 本风貌区确定为以宗教活动、文化休闲、旅游观光以及商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的城镇传统服务地区。 本规划着重对本风貌区全面提升文化品质和环境品质,同时保留部分居住功能,优化拓展商业服务功能,复兴城镇传统中心。 (五)风貌特征: 上海市南翔双塔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嘉定区南翔镇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城区。本风貌区以始建于五代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翔双塔及近期恢复的云翔寺等宗教建构筑物为中心,横沥河、走马塘两河道穿越基地而过,两岸风貌具有江南水乡的典型特征,沿共

和街、人民街、胜利街等街巷及河岸保存有一定数量清代至民国时期传统建筑群,传统建筑包括民居及商业店铺等建筑类型。本风貌区集中反映了上海郊区以重要宗教场所和商业街市结合形成城镇中心的传统江南城镇风貌特点。 (六)主要规划控制指标: 1、建筑保护与更新规划控制 本次规划将风貌区内的建筑按保护与更新类别确定为五大类,分别为: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1975年以前建造)、必须拆除的建筑、其他建筑(1975 年以后建造)。一般历史建筑根据其风貌特点分为两类:甲等一般历史建筑和乙等一般历史建筑。其它建筑在本风貌区内大致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规划引导:保留引导,整治引导,拆除引导。 2、对建筑高度的规划控制规定 本规划的高度控制指标是仅针对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行为的规划高度控制要求。 本风貌区建筑高度控制包括“建筑高度一般控制规定”和“建筑高度具体控制规定”两个方面。“建筑高度一般控制规定”包括“沿街(沿河)建筑高度一般控制规定”、“非沿街(沿河)建筑高度一般控制规定”、“相邻建筑高度一般控制规定”和“住宅建筑高度一般控制规定”。“建筑高度具体控制规定”是在“建筑高度一般控制规定”框架的指导下,通过“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图”和“街坊规划控制图则”对具体地块内和路段上建筑物的高度作出的具体控制要求。确因特殊情况确需要调整的,应当经过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管理特别论证。 3、对建筑容量的规划控制规定 1.核心保护范围内各地块新建、扩建、改建后地上部分的建筑面积总量不得超过现有地上部分的建筑面积总量。 2.建设控制范围内规划各地块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街坊空间尺度保护及建筑高度控制的要求,除“需要改造的范围”和“街坊规划控制图则”中的特殊规定外,各地块的规划建筑面积(地上部分)不得超过本地块现状建筑面积(地上部分)。 3.现状建筑面积按已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已颁发的房产证、或以实测的建筑面积为准。 4.“需要改造的范围”的规划建筑面积按照本规划“街坊规划控制图则”中的要求进行控制。 5.确需调整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的,需经过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管理特别论证制度。

旅游景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旅游景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专题审议我县旅游景区建设情况。根据工作安排,5—6月份,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织调查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组听取了县旅游局、xx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有关情况的汇报,走访了xxxx等乡镇,并召开了旅行社负责人座谈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战略定位清晰,政策保障有力,坚持打造大景区、搭建大平台、促进大融合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旅游资源开发不断向深度拓展,重点景区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档次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投资约xx亿元的xxx景区已投入试运行,“5a”景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投资近xx万、全长xx公里的xx休闲绿道建成开放,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xxx旅游度假区、温泉城、xx农业观光园等旅游项目相继签约或动工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推动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点建设初显成效,开展油菜花、杨梅、薰衣草等节庆活动,较好地实现了产业互动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引导、政策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景区建设

规划亟需完善。《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在项目建设、空间布局和配套服务等方面还不够科学、合理;一些景区建设规划的前瞻性有待提高。部分优质旅游资源被私人占据,xx等景点存在无规划先开发的现象。二是相关政策亟待完善。旅游发展基金的激励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农家乐发展等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宣传促销缺乏灵活的优惠政策,对旅行社的激励政策不够科学,导致一些旅行社存在消极心理。 (二)景区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是核心景区建设有待加快推进。xxx景区由于刚投入试运行等原因,景区特色鲜明的主题宣传口号尚未提出,跟外地同类景区相比,缺乏金字招牌,知名度美誉度有待提高。景区内配套服务未及时跟进,路牌标识不全,景区范围内缺乏餐饮和商品服务网点,体现人文关怀不够。缆车容量偏小、运力不足,高峰期如采取限游措施容易引发矛盾。圳口至官坑道路狭窄,节假日交通拥堵问题较为突出,影响游客游览质量。二是其他景区层次较低。除大神仙居景区,其他景区普遍存在“小、散、低”现象,产品种类偏少,景区功能单一,特色不够突出。大部分景区存在亏损现象,响石山、高迁古民居、永安溪漂流等景区经营困难。三是景区产品结构较单一。现有景区多以观光类产品为主,开发还未从传统的观光型向休闲型转变,旅游经济附加值不够高。四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现有景区人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有黄果树瀑布、赤水风景名胜区、荔波漳江、遵义会议会址、梵净山等名胜古迹。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为斜坡地带,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最高海拔达2 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贵州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由于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内部起伏较大和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原因,各地光照、辐射、热量差异较大。加之由于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从而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二、主要旅游特色 由于以上诸多因数,构成了贵州独特的旅游构造,当今贵州,旅游总体方向为以下五个方面: 1、红色旅游 贵州的土地上,遍布着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会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流血、奉献、牺牲,而那些承载着革命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的纪念地、标志物,会址,是组织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必到之处。红色旅游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分部广但相对集中,据网上初步调查,我省红色旅游点160多处,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50多处。在红色旅游点中,长征文化突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南至荔波,东至玉屏,西至赫章、盘县,行成三线三区。一下是主要路线:一、贵阳(息烽集中营)、遵义(遵义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景区、乌江景区区)、仁怀、习水、赤水(红军四渡赤水)二、贵阳、黔西、大方(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毕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毕节烈士陵园等)。三、贵阳、镇远、黎平(黎平会议会址等)。 2、民族文化旅游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民主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和内容之光,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贵州省黔东南州更是号称百节之乡。此外,香纸沟布依寨、雷山西江苗寨、雷山郎德苗寨、凯里寨瓦苗寨、清镇黑土苗寨、镇宁石哨布依寨、水城青林苗寨、水城海坪彝寨、六枝坝湾布依寨、安顺娄家庄苗寨、榕江三宝侗寨等,这些都各自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登临大乌山

2016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十九星期天,恰逢观世音老母圣诞日,因昨晚吉安县科协的郭XuXu驴友电话邀约,我们一行7人去登临了大乌山。 早上8:20,城里的5人同车,在东固人张CHunMei大姐的引导下,从县城出发,转井冈山经济开发区、过赣江永和连心桥、沿吉安青原区的值夏、新墟、富田、东固几个乡镇的路线行进。一路上,大家回忆着各自有过的东固经历,听张大姐讲述东固家乡的自然风貌和革命根据地源头之一的东固红军斗争的光辉历史。 在愉快交谈中,10:10到达东固镇街上。在那停留了片刻,张大姐顺便购置了准备晚上在她姐姐家用餐的一些食材后,大家带上早点,继续赶路。在山下六渡村接上张大姐的姐姐雷家祖母孙女2人后,同军挺进大乌山。从东固上大乌山弯道特别多,我坐在副驾驶舱,小心听着科普出身的郭驾驶幻想他未来的登山飞行装置,小心的提醒他注意车速和转弯处鸣笛警示。沿路两侧是顺山而挂的梯田与周围起伏绵延的绿油油的山体交织在一起。偶见有人家嵌在山腰,隐在树丛。 10:40,车行到海拔约800米处的大小源村山上一户人家门口,再往山里就是泥土路了。因为路滑,我们只好把车停了下来。大家下车,带上行李,开始换作步行上山。此地离大乌山顶还有约莫十多公里的路程。 我们一行7人中,2人早过六十,4人已过五十,而雷家的小孙女只有六岁。在听说还有那么远的山路要徒步旅行时,我心里疙瘩了起来,真有点担心可否如愿登临大乌山。我们一路行进,山道两侧满眼是结绿的颜色,有些倒伏的竹子,折断的枯枝在绿的色块中特别刺眼。穿过一片阴凉风爽的竹林地,我们来到了一处视野开阔的山头,迎面的风景在阳光下显得特别耀眼,大家稍息拍照留念。稍息片刻后,在张家姐妹的催促下继续赶路。就这样,我们在这深山里路转不知经过多少回合。 到达半山腰时,一行人拉开了有些距离,但我没料到最让我担心的雷家祖孙两人竟然没有落伍。雷家小孙女一路前行,时而有停下来小坐在地上画画,时而有躺在路上做几个仰翻,可是,她又总能冲到一行人的前面。雷家祖母也一直保持在一行人中间同步行进。她们真不愧为是山里人,沿途更见有而不辞辛劳背娃挖竹笋的妇女,山里人的精神令人感动。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渐近乌山仙境。仰望目标,我们正在登临3公里上山的陡坡。这时,停留在山上看天,觉得天空特别的蓝,蓝天在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辽阔。而往脚下看,千山万壑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形,近处的草木,都是那么诱人的山色风景。这时,郭XuXu驴友有点耐不住了,拿起手机总在拍摄。我想每个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所谓心中有绿意,满目皆是春;心存阳光,亦步亦景,共同的爱好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们登临的大乌山雄居吉、赣两府,千谷奇秀,佛光普照,山泰民安。眼前路转抖峭,这条崎岖不平的山道,据说是古代庐陵吉安东南部通往赣南的一条主

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笔记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范围:大致相当于昔日上海法租界1914年的扩展部分(所谓法新租界)。 占地面积共775公顷,占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27平方千米)的29%, 拥有近2000幢历史建筑,约占全市历史建筑的40%。 涉及徐汇、卢湾、静安、长宁四个区, 东界:重庆中路-重庆南路-太仓路-黄陂南路—合肥路-重庆南路; 南界:建国中路-建国西路-嘉善路-肇嘉浜路; 西界:天平路-广元路-华山路-江苏路; 北界:昭化东路-镇宁路-延安西路-延安中路-陕西南路-长乐路。 特点:以花园住宅著称 复兴路、衡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道路为放射状与方格网相叠加的形式, 有利于建筑布置、交通疏散和确定方位,又使城市空间和景观富有趣味,街道尺度 宜人,道路沿线建筑高度与道路宽度比例适当,一般不超过1:1。 复兴路、衡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绿化覆盖率高,环境优美,90%以上的道路两侧种 植有浓荫避空的法国梧桐树,大量的花园住宅与里弄住宅保留着良好的庭院绿化,其中包括丁香花园、蕊园等精致生动的上海名园。

一、衡复现状——优点 由于衡复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基本就等同于原本法新租界的范围,主要为高级住宅区,故其中主要的建筑类型为风格各异、质量较好、环境优美的花园住宅,兼有相当数量和艺术价值的公寓建筑、新式里弄以及许多有历史文化景观价值的公共建筑,构成了独特的城市肌理和空间形态。其中花园住宅汇集了西班牙、英国、法国、挪威、德国等传统以及西方现代手法的多种风格, 造型优美、布置灵活、庭院幽深, 是中心城花园住宅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由于保留的历史建筑较多,整个区域内风格较为统一突出。 公共建筑涉及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医疗、教育科研、宗教等领域, 气势宏大、精致美观、环境舒展幽雅。这个地区对于公共空间的处理也较有特色,既有欧洲注重街道、建筑立面的特点,但也有符合上海人生活习惯的里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衡复地区形成了较有特色的空间肌理。肌理,放在城市规划语境下可以理解为“已成为一种序列”的空间秩序。20世纪30至40年代是本风貌保护区空间肌理逐步完善的时期,从道路网格上来看,60年问该地区的骨架结构未有大变动,而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大发展使建筑的密度、类型有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个区域主要形成了四种秩序:街区A——花园住宅空间肌理;街区B——里弄空间肌理;街区C——混合空间肌理;街区D——“大体量”空间肌理。其中前两者主要为历史建筑所形成的,而后两张主要是由于一些现代化的建筑介入所形成的。本风貌区的巷弄空间基本为“总弄一支弄一房屋前后弄堂”垂直布局的鱼骨状结构,低多层建筑和低密度的空间分布较为广泛,安全静谧,特点突出。 二、衡复现状——缺点 虽然在该区域内的历史建筑原本多为高档住宅,相对保护较好,但毕竟建造年代久远,虽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大修、中修,但大部分建筑出现结构性损坏。 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当下的居民来说,这个区域的基础设施匮乏,甚至超负荷使用和结构性破坏;再加上年久失修、多户合住或多次改变建筑用途、新老建筑混杂、违章搭建等种种因素,对这些建筑进行整体性的修复改建十分具有必要性。 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从建筑格局上来看.建筑密度也成倍增加,同时原有的建筑也一直再被超负荷使用。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于历史建筑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老房子买卖吸引了一批房产中介进驻风貌区,一些易主的老房子改造后与相邻地块的破败形成反差的情况也很常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