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甘氨酸高钴配合物异构体的制备和鉴别1

甘氨酸高钴配合物异构体的制备和鉴别1

甘氨酸高钴配合物异构体的制备和鉴别1
甘氨酸高钴配合物异构体的制备和鉴别1

化学与环境学院

无机化学合成与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甘氨酸高钴配合物异构体的制备和鉴别

学生姓名陈文友学号 20120004020 专业化学教育年级、班级大三四班

指导老师吴建中日期 2015/06/24

甘氨酸高钴配合物异构体的制备和鉴别

一、实验目的:

①了解配合物异构体的制备和性质

②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鉴别异构体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氨基酸作为配体和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时,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氮配位、以氧配位,或以氮和氧一同配位,形成不同的键合几何异构体。例如Co(Ⅲ)离子与甘氨酸可以形成多种异构体,本实验制备Ⅰ、Ⅲ两种键合几何异构体:

ⅠⅡⅢ

紫外光谱可以用来鉴别配合物所具有的不同几何构型。在CoA

4B

2

型配合物中1T

1g

态被分裂,

trans-CoA

4B

2

分裂后在300~700nm范围出现三个d-d跃迁吸收峰,cis-CoA

4

B

2

分裂后则只有两

个吸收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①仪器

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锅,蒸发皿,布氏漏斗,抽滤瓶,循环水泵,容量瓶,烧杯,紫外可见光谱仪

②试剂

二氯化钴,甘氨酸(A.R.),氢氧化钠(A.R.),浓盐酸(A.R.),高氯酸钠(C.P.),乙二胺(>99%,A.R.),无水乙醇(A.R.),乙醚(A.R.),冰,过氧化氢(30%)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1)Trans-[Co(en)2Cl 2]Cl(Ⅳ)的制备

(2)[Co(en)2(NH 2

CH 2COO-κ2N,O)]Cl 2·2H 2O(Ⅰ)的制备

(3)Trans-[Co(en)2(NH 3+CH 2COO-κO)Cl](ClO 4)2(Ⅲ)的制备

(4)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1.过程与实验结果展示【见附页】

2.产率计算

(1)Trans-[Co(en)

2Cl

2

]Cl(Ⅳ)的制备

得到墨绿色晶体5.1525g

CoCl

2·6H

2

O~Trans-[Co(en)

2

Cl

2

]Cl(Ⅳ)

237.9 285.4

10.0g m

理论

=12.0g 因此,产率=5.1525g /12.0g×100%=42.94%

(2)[Co(en)

2(NH

2

CH

2

COO-κ2N,O)]Cl

2

·2H

2

O(Ⅰ)的制备

得到橙红色粉末状固体0.0706g

Trans-[Co(en)

2Cl

2

]Cl(Ⅳ)~[Co(en)

2

(NH

2

CH

2

COO-κ2N,O)]Cl

2

·2H

2

O(Ⅰ)

285.4 359.9

1.0g m

理论

=1.3g 产率=0.0706g /1.3g×100%=5.43%

(3)Trans-[Co(en)

2(NH

3

+CH

2

COO-κO)Cl](ClO

4

)

2

(Ⅲ)的制备

得到灰白色粉末状固体0.43g

Trans-[Co(en)

2Cl

2

]Cl(Ⅳ)~Trans-[Co(en)

2

(NH

3

+CH

2

COO-κO)Cl](ClO

4

)

2

(Ⅲ)

285.4 488.4

1.5g m

理论

=2.6g 产率=0.43g /2.6g×100%=16.54%

(4)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①产物[Co(en)

2(NH

2

CH

2

COO-κ2N,O)]Cl

2

·2H

2

O(Ⅰ)紫外可见光谱图如下:

从上图可得,产物[Co(en)

2(NH

2

CH

2

COO-κ2N,O)]Cl

2

·2H

2

O(Ⅰ)在300~700nm范围有2个d-d

跃迁吸收峰(cis-CoA

4B

2

构型),分别是:

点位置波长入/nm 吸光度A

1 466.44 0.114

2 338.77 0.116

c

(Ⅰ)=m

(Ⅰ)

/M

(Ⅰ)

/V

=0.0706g /359.93mol·g-1/50.00mL=3.9230×10-3mol·L- 计算摩尔吸光系数:

ε

1=A

1

/(bc

(Ⅰ)

)=0.116/(1cm×3.9230×10-3mol·L-1)=29.5692L/(mol·cm)

ε

2=A

2

/(bc

(Ⅰ)

)=0.114/(1cm×3.9230×10-3mol·L-1)=29.0594L/(mol·cm)

③产物Trans-[Co(en)

2(NH

3

+CH

2

COO-κO)Cl](ClO

4

)

2

(Ⅲ)紫外可见光谱图如下:

因为第一次产物颜色为亮绿色,说明产物不是Trans-[Co(en)

2(NH

3

+CH

2

COO-O)Cl](ClO

4

)

2

(Ⅲ),

故舍去,取第二次测量进行数据分析。

从图二可得,产物Trans-[Co(en)

2(NH

3

+CH

2

COO-κO)Cl](ClO

4

)

2

(Ⅲ)在300~700nm范围有3

个d-d跃迁吸收峰(trans-CoA

4B

2

构型),分别是:

c

(Ⅲ)=m

(Ⅲ)

/M

(Ⅲ)

/V

=0.2171g/488.43mol·g-1/50.00mL=8.8897×10-3mol/L-1 计算摩尔吸光系数:

ε

1=A

1

/(bc

(Ⅲ)

)= 0.401/(1cm×8.8897×10-3mol·L-1)=45.1083L/(mol·cm)

ε

2=A

2

/(bc

(Ⅲ)

)= 0.274/(1cm×8.8897×10-3mol·L-1)=30.8222L/(mol·cm)

ε

3=A

3

/(bc

(Ⅲ)

)= 0.544/(1cm×8.8897×10-3mol·L-1)= 61.1944L/(mol·cm)

ε4=A3/(bc(Ⅲ))= 4.012/(1cm×8.8897×10-3mol·L-1)= 451.3084L/(mol·cm)

六、实验总结与讨论:

1.结果分析

①产物Ⅰ吸收峰的波长分别为466.44nm、338.77nm,与文献值522nm和344nm有所偏差,

其中的两个吸收峰明显向短波偏移,而d-d跃迁吸收峰的波长取决于分裂能的大小,分裂能的大小又取决于配位体的配位场的强弱,所以这样的实验现象说明产物Ⅰ不纯,有杂质。

②产物Ⅲ吸收波长分别为578.73nm、445.34nm、366.37nm、312.42nm,前三个波长与文

献值574nm、442nm、365nm接近,说明产物纯度较好,312.42nm波长属于杂波,不进行讨论。

2.误差分析

①产物Ⅳ的晶体形状与颜色与文献的基本相同,说明所制得的Trans-[Co(en)2Cl2]Cl(Ⅳ)

产物较纯,而且产率也达到了42.94%,产率较高,误差较小。

②产物Ⅰ产率只有5.43%,且紫外光谱吸收峰左移,这些说明产物存在杂质。这可能是由

于所制得的产品不纯所导致,所制得的产品不纯的原因可能是:

所加入1mol/LnaOH溶液量过少;

● 2.5mL浓盐酸一加进去就蒸发了,形成白烟,没有足量参与反应;

●可能滴加乙醇的速度不够均匀;

③产物Ⅲ第二次制备的产率为16.54%,紫外光谱与文献值574nm、442nm、365nm接近,

说明产物较为纯净,杂质少,产率不高可能是洗涤时洗涤液带走部分产物。第一次制备得到的是灰绿色晶体,可能原因是加入的氢氧化钠量不够。

七、思考题:

①为什么羧基配位后,它的C=O的伸缩振动峰会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答:羧基配位后,金属离子上的d电子会反馈到反键π轨道上,使得C=O键级降低,化学键强

度减弱,因此C=O键力常数降低,根据,波数会降低,因而C=O的伸缩频率降低,其伸缩振动峰就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②如何解释各配合物的吸收峰的数目、位置和摩尔吸光系数大小?

答:在CoA

4B

2

型配合物中1T1g态被分裂,trans-CoA

4

B

2

分裂后在300~700nm范围出现三个d-d

跃迁吸收峰,cis-CoA

4B

2

分裂后则只有两个吸收峰,摩尔吸光系数大小与d-d跃迁频率有关。

【参考文献】

[1]罗一凡等编.中级化学实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燕萍,徐大军.几种二胺合钴(Ⅲ)类配合物的合成及核磁共振结构测定[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3(02).

光学异构体的分离

光学异构体的分离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化工专业实验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实验类型:_______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与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苯甘氨酸的拆分实验,理解对映异构体的各种拆分方法; 2、理解有机物溶解、结晶的原理及意义,并将其用于分离提纯; 3、掌握拆分、结晶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与仪器 1、实验原理 对映异构体(也称光学异构体、对映体)就是指分子为互相不可重合的镜像的立体异构体,其主要的拆分方法有机械拆分法,微生物化学拆分法,选择吸附拆分法,诱导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 诱导结晶拆分法就是指在外消旋体(两种对映体的等量混合物)的过饱与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一种旋光体的纯晶体作为晶种,形成溶液中该种旋光体过量,且在晶种的诱导下优先结晶析出。将这种结晶滤出后,则另外一种旋光体在滤液中相对较多。再加入外消旋体制成过饱与溶液,于就是另外一种旋光体优先结晶析出,如此反复进行结晶,就可以把一对对映体分开。 化学拆分法就是指利用手性试剂作为拆分剂加入外消旋体混合物中,使它与外消旋体发生反应,生成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复盐(非对映异构体指具有二个或多个非对称中心,并且其分子互相不为镜像的立体异构体),再利用它们物理性质(例如溶解度、蒸汽压、吸收系统等)的不同,用常规的方法将其拆分,最后再把这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分别复原为原来的对映体。化学拆分法最适用于酸或碱的外消旋体的拆分。 对于苯甘氨酸,诱导结晶拆分法得到的产物光学纯度较低,难以找到合适的溶剂使得两种对映体在其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异,且循环量较大,因此本实验采用化学拆分法,利用手性拆分剂与外消旋体形成的复盐溶解度的差异进行结晶拆分。 本实验中,D,L-苯甘氨酸(简写D,L-PG分子式如I),手性拆分剂为d-樟脑磺酸(简写d-CS,分子式如II),二者形成的复盐在水中溶解度有很大差异(如表1),可用结晶方法分离。D,L-苯甘氨酸与d-脑磺酸溶于热溶剂中,形成非对映异构体复盐的饱与溶液,降低温度则复盐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与溶液,在饱与溶液中结晶与溶解存在动态平衡,可以通过降温与/或加晶种破坏其平衡使一种结晶优先析出。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简写D-PG-d-CS分子式如ⅡI)溶解度相对较小,则加入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晶种后D.苯甘氨酸-d 一樟脑磺酸优先结晶析出,过滤时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被滤除,L-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留在母液中与结晶分离,从而达到拆分的目的。(如图1) 影响拆分效率的因素有: (1)温度。 1)起始的结晶温度。起始的结晶温度就是控制其溶液过饱与程度的,如果让溶液在结晶前过度地饱与, 专业: _ 姓名: 学号: 日期: 地点:

实验3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制备

实验3: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制备 1. 实验目的 1.1 掌握键合异构的基本概念。 1.2 通过[Co(NH 3)5NO 2]Cl 2和[Co(NH 3)5ONO]Cl 2的制备,了解配合物的键合异构现象。 2 实验原理 键合异构体是配合物异构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类型。配合物的键合异构体是由同一个配体通过不同的配位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而形成的多种配合物。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同一配体在与不同的中心原子形成配合物时,用不同的配位原子与中心原子相配位,这种异构体叫做配位键合异构体。另一种是配合物中的中心原子和配体组成完全相同,而只是与中心原子相结合的配位原子不同,这是真正的键合异构体。通常把这两种异构体统称为键合异构体。生成键合异构体的必要条件是配体的两个不同原子都含有孤对电子。如果一种配体中具有两个配位原子,则就有出现键合异构现象的可能,常见的配位体有:亚硝酸根离子(NO 2-和ON =O -)、氰根离子(CN -和NC -)、硫氰酸根离子(SCN -和NCS -)、亚砜R 2SO 中的硫和氧可分别成键。例如,当亚硝酸根离子通过N 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时,这种配合物叫做硝基配合物,而通过O 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时,这种配合物叫做亚硝酸根配合物。同样,硫氰酸根离子通过S 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时,叫做硫氰酸根配合物,而通过N 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时,叫做异硫氰酸根配合物。 红外光谱是测定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最有效的方法。每一基团都有它自己的特征频率,基团的特征频率是受其原子质量和键的力常数等因素所影响的,可用下式表示: 1 21 2k υπμ??= ??? 式中ν为频率,k 为基团的化学键力常数,μ为基团中成键原子的折合质量。由上式可知,基团的化学键力常数k 越大,折合质量μ越小,则基团的特征频率就越高。反之,基团的力常数越小,折合质量越大,则基团的特征频率就越低。当基团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时,由于配位键的形成不仅引起了金属离子与配位原子之间的振动,这种振动被称为配合物的骨架振动,而且还影响配体中原来基团的特征频率。配合物的骨架振动直接反映了配位键的特性和强度,这样就可以通过骨架振动的测定直接研究配合物的配位键性质。但是,由于配合物中心原子的质量一般都比较大,而且配位键的力常数比较小。因此,这种配位键的振动频率都很低,一般出现在200-500cm -1的低频范围,这对研究配位键带来很大的困难。

配合物 习题及答案

配合物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含有配离子的配合物,其带异号电荷离子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水中几乎完全解离成内界和外界。 .... () 2.在1.0 L 6.0 mol·L-1氨水溶液中溶解0.10 mol CuSO4固体,假定Cu2+ 全部生成[ Cu (NH3 )4 ]2+,则平衡时NH3的浓度至少为 5.6 mol·L-1 。.........................() 3.在M2+溶液中,加入含有X-和Y-的溶液,可生成MX2沉淀和[MY4]2-配离子。如果K( MX2 )和K([ MY4]2- ) 越大,越有利于生成[MY4]2-。() 4.金属离子A3+、B2+可分别形成[ A(NH3 )6 ]3+和[ B(NH3 )6 ]2+,它们的稳定常数依次为 4 ?105 和 2 ?1010,则相同浓度的[ A(NH3 )6 ]3+和[ B(NH3 )6 ]2+溶液中,A3+和B2+ 的浓度关系是c ( A3+ ) > c ( B2+ ) 。() 5.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合力强。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和配体。.........................................................................................................................() 6. 已知K2 [ Ni (CN)4 ] 与Ni (CO)4均呈反磁性,所以这两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方形。.....................................................................................() 7.某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分别为K、K、K、K,则该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K= K·K·K·K。.......................................................... () 8.HgS 溶解在王水中是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和配合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 9.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合力强。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和配体。.........................................................................................................................() 二、选择题: 1.下列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 Zn (OH)4 ]2- ( lg K= 17.66 ) > [Al (OH)4 ]- ( lg K= 33.03 ); (B) [ HgI4 ]2- ( lg K= 29.83 ) > [ PbI4 ]2- ( lg K= 4.47 ); (C) [ Cu (en)2 ]+ ( lg K= 10.8 ) > [ Cu (en)2 ]2+ ( lg K= 20.0 ); (D) [ Co (NH3 )6 ]2+ ( lg K= 5.14 ) > [ CoY ]2- ( lg K= 16.31) 。 2.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内轨型配合物的是.............................................()。 (A) [ V(H2O)6 ]3+,μ = 2.8 B. M.;(B) [ Mn (CN)6 ]4-,μ = 1.8 B. M.; (C) [Zn (OH)4]2-,μ= 0 B. M.;(D) [ Co(NH3)6 ]2+,μ = 4.2 B. M.。 3.在一定温度下,某配离子ML4的逐级稳定常数为K(1)、K(2)、K(3)、K(4),逐级不稳定常数为K(1)、K(2)、K(3)、K(4)。则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 (A) K(1)·K(2)·K(3)·K(4) = [ K(1)·K(2)·K(3)·K(4) ]-1; (B) K(1) = [K(1) ]-1; (C) K(4) = [K(1) ]-1; (D)K(2) = [K(3) ]-1。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配合物必定是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 (B) 配位键由配体提供孤对电子,形成体接受孤对电子而形成; (C) 配合物的内界常比外界更不易解离; (D) 配位键与共价键没有本质区别。

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

实验十二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制备金属配合物常用的方法-溶液取代和氧化还原反应 2. 对配合物组成进行初步推断 3. 学习使用电导率仪 二、教学重点 1. 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质 2. 配合物组成测定 三、教学难点 配合物中离子数准确测定。 四、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多媒体讲解和演示;学生实验,教师现场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五、讲授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通常情况下二价钴比较稳定,但形成氨配合物后,由于三价钴与氨的稳定常数更大,导致电位发生较大变化,Co(Ⅱ)氨配合物易被氧化为Co(Ⅲ)氨配合物。根据制备条件的不同,Co与氨形成多种配合物,主要有: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Co(NH3)6Cl3 (橙黄色晶体); 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钴(Ⅲ)[Co(NH3)5H2O]Cl3 (砖红色晶体);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Co(NH3)5Cl]Cl2(紫红色晶体) 氯化钴(II)氨配合物在空气中被氧化,不加催化剂主要生成紫红色[Co(NH3)5Cl]Cl2,其反应式如下: 4CoCl2 + 16NH3 + 4NH4Cl + O2 = 4[Co(NH3)5Cl]Cl2 + 2H2O 然而,当有催化剂存在时,被空气氧化的产物为橙黄色的[Co(NH3)6]Cl3。其反应式如下: 4CoCl2 + 20NH3 + 4NH4Cl + O24[Co(NH3)6]Cl3 + 2H2O 若催化剂是活性炭时,采用H2O2作氧化剂,其被氧化的产物也是橙黄色的[Co(NH3)6]Cl3 2CoCl2 + 10NH3 + 2NH4Cl + H2O2 = 2[Co(NH3)6]Cl3 + 2H2O 当没有催化剂活性炭时,常常发生取代反应,亦即六配位氨合物中的氨分子易被其它基团取代而得到[Co(NH3)5Cl]Cl2。 确定某配合物的组成,一般先确定外界,再将配离子破坏看内界,本实验是初步推断,可用电导率仪来测定一定浓度配合物溶液的导电性,与已知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对比,确定该配合物的化学式。 游离Co2+在酸性溶液中与硫氰化钾作用生成蓝色配合物[Co(NCS)4]2-,以此判断其存在。NH4+可用奈氏试剂检验。 (三)制备Co(Ⅲ)配合物 将CoCl2加入NH3-NH4Cl溶液中的目的,一方面是降低OH-浓度,防止生成Co(OH)2

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知识点汇总

苯甲醇:、苯甲醚:、邻甲苯酚: 间甲苯酚:、对甲苯酚: 例3、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5种B.6种 C.7种D.8种 2. 等效氢法 判断“等效氢”的三条原则是: 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中CH3上的3个氢原子是“等效”的。 ②同一个碳原子上相同取代基上的氢原子属于“等效”氢原子; 如分子中有2种“等效”氢原子。 ③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分子中,在苯环所在的平面内有2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故有两类“等效”氢原子。 例4、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 B.4种C.5种 D.6种 【技巧点拨】有几种不同位置的H就有几种一元取代物,而二元取代物代物有几种,一般先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移动另一个,看有几种可能,然后再固定一个取代基于另一不同位置,依次移动,注意前面固定过的位置不能再放氢,否则重复。

3. 换元法(替代法) 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换位进行思考. 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个H原子,若有一个氢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种结构,那么五氯乙烷有多少种,假设把五氯乙烷分子中的Cl看作H原子,而H 原子看成Cl原子,其情况跟一氯乙烷完全相同,故五氯乙烷也有一种结构.同理:二氯乙烷有二种结构,四氯乙烷也有二种结构.又如:二氯苯有三种,四氯苯也有三种。 例5、已知分子式为C12H12的物质A的结构简式为,A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断A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A.9种B.10种C.11种D.12种 4.定一移一转一法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两个取代基取代,常采用定一移一法。 例有三种不同的基团,分别为—Cl、—Br、—I,若同时分别取代苯环上的三个氢原 子,生成的同分异构体可以先把Cl原子固定在苯环的上面顶点上,Br原子放在Cl 原子的邻位上,把I原子绕苯环旋转,有4种结构;把Br原子移到Cl原子间位,再把I原子绕苯环旋转,又有4种结构;把Br原子移到Cl原子对位,把I原子绕苯环旋转,有2种结构,共有10种。 典例4甲苯苯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C3H6Cl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9种 B.12种 C.15种 D.18种 5. 排列组合法 对于不同的有机物分子间形成化合物时,要考虑排列组合的方式。如:甲醇CH3OH 和丙醇C3H7OH,混合加热形成醚时,丙醇有两种结构,1-丙醇和2-丙醇,形成醚时可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判断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判断方法 一. 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一个基本策略 1. 判类别:据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判定其可能 的类别异构 (一般用通式判断)。 2 .写碳链:据有机物的类别异构写出各类异构的可能的碳链异构。 一般采用“减链法”, 可概括为:写直链,一线串;取代基,挂中间;一边排,不到端;多碳时,整到散。即①写 出最长碳链,②依次写出 少一个碳原子的碳链, 余下的碳原子作为取代基, 找出中心对称线, 先把取代基挂主链的中心碳,依次外推,但到末端距离应比支链长,③多个碳作取代基时, 先做一个,再做两个、多个,依然本着由整大到散的准则。 3. 移官位:一般是先写出不带官能团的烃的同分异构体, 然后在各余碳链上依次移动官 能团的位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时, 先上一个官能团,依次上第二个官能团, 依次 类推。 4. 氢饱和:按“碳四键”的原理, 碳原子剩余的价键用氢原子去饱和, 就可得所有同分 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按“类别异构一碳链异构一官能团或取代基位置异构” 用“对称性”防漏剔增。 二. 确定同分异构体的二个基本技巧 1. 转换技巧一一适于已知某物质某种取代物异构体数来确定其另一种取代物的种数。 此类题 目重在分析结构,找清关系即找出取代氢原子数与取代基团的关系, 不必写出异构体即得另 一种异构体数。 2. 对称技巧一--适于已知有机物结构简式, 确定取代产物的同分异构体种数, 判断有机物发 生取代反应后,能形成几种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可通过分析有几种不等效氢原子来得出结论。 ① 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② 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③ 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三. 书写或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基本方法 1.有序分析法 例题1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的某烷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含有相同碳原子数且主链上也 有4个碳原子的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A . 2种 B . 3种 C.4 种 D 。5种 解析:根据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可推断,主链上有 4个碳原子的烷烃及其同分 异构体数分别为:一个甲基(1种);两个甲基(2种);三个甲基(1种);四个甲基(1种)。所 以符合此条件的烷烃的碳原子数为 6个。故含有相同碳原子数且主链上也有 4个碳原子的单 烯烃有: CiHj 共4种。故答案为C 项。 注意:(1)含官能团的开链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一般按“类别异构一碳链异构一官能团 或取代基位置异构”的顺序有序列举,一定要充分利用“对称性”防漏剔增。 (2) 碳链异构可采用“减链法”,此法可概括为“两注意、四句话” 。两注意:①选择 最长的碳链为主链;②找出中心对称线。四句话:主链由长到短(短不过三),支链由整到散, 位置由心到边(但 的顺序有序列举的同时要充分利 CHj CH??C ——. C ;I4—O —乙 CHj-C-CHs-CH]. CHj-CH-C-CHi CEb

一种钴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1 实验9 一种钴III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制备金属配合物的最常用的方法――水溶液中的取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2. 学习使用电导率仪测定配合物组成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 1. 合成运用水溶液的取代反应来制取金属配合物是在水溶液中的一种金属盐和一种配体之间的反应。实际上是用适当的配体来取代水合配离子中的水分子。氧化还原反应是将不同氧化态的金属配合物在配体存在下使其适当的氧化或还原制得金属配合物。CoII的配合物能很快地进行取代反应是活性的而CoIII配合物的取代反应则很慢是惰性的。CoIII的配合物制备过程一般是通过CoII实际上是它的水合配合物和配体之间的一种快速反应生成CoII的配合物然后使它被氧化成为相应的CoIII配合物配位数均为六。常见的CoIII配合物有CoNH363黄色、CoNH35H2O3粉红色、CoNH35Cl2紫红色、CoNH34CO3紫红色、CoNH33NO23黄色、CoCN63-紫色、CoNO263黄色等。2. 组成分析用化学分析方法确定某配合物的组成提出先确定配合物的外界然后将配离子破坏再来看其内界。配离子的稳定性受很多因素影响通常可用加热或改变溶液酸碱性来破坏它。本实验先初步推断一般用定性、半定量甚至估量的分析方法。推定配合物的化学式后可用电导率仪来测定一定浓度配合物溶液的导电性与已知电解质溶液进行对比可确定该配合物化学式中含有几个离子进一步确定该化

学式。游离的CoII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可与硫氰化钾作用生成蓝色配合物CoSCN42-。因其在水中离解度大固常加入硫氰化钾浓溶液或固体并加入戊醇和乙醚以提高稳定性。由此可用来鉴定CoII离子的存在。其反应如下Co2 4SCN CoNCS42-蓝色游离的NH4离子可由奈氏试剂来鉴定其反应如下NH4 2HgI42- 4OH O NH2I↓ 7I 3H2O 奈氏试剂红 褐色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可以用电导G表示KG 式中γ为电导率常用单位为S·cm1K为电导池常数单位为cm1。电导池常数K的数值并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而是利用已知电导率的电解质溶液测定其电导然后根据上式即可求得电导池 常数。一般采用KCl溶液作为标准电导溶液Hg Hg 2 三、实验用品仪器与材料电子台秤、烧杯、锥形瓶、量筒、研钵、漏斗、铁架台、酒精灯、试管15mL、滴管、药勺、试管夹、漏斗架、石棉网、温度计、电导率仪、pH试纸、滤纸等。固体药品氯化铵、氯化钴、硫氰化钾液体药品浓氨水、硝酸浓、盐酸6 mol/L、浓、H2O230、AgNO32 mol/L、SnCl20.5 mol/L、新配、奈氏试剂、乙醚、戊醇等。四、实验内容 1. 制备CoIII配合物在锥形瓶中将1.0g氯化铵溶于6 mL浓氨水中待完全溶解后持锥形瓶颈不断振荡使溶液均匀。分数次加入2.0g氯化钴粉末边加边摇动加完后继续摇动使溶液呈棕色稀浆。再往其中滴加过氧化氢302-3mL边加边摇动加完后再摇动当溶液中停止起泡时慢慢加入6 mL浓盐

2017-试验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制备及用红外-化学试验教学中心

实验4 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制备及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分析与鉴别 1. 实验目的 1.1 掌握键合异构的基本概念。 1.2 通过[Co(NH3)5NO2]Cl2和[Co(NH3)5ONO]Cl2的制备,了解配合物的键合异构现象。 1.3利用红外光谱图分析与鉴别键合异构体。 2 实验原理 键合异构体是配合物异构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类型。配合物的键合异构体是由同一个配体通过不同的配位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而形成的多种配合物。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同一配体在与不同的中心原子形成配合物时,用不同的配位原子与中心原子相配位,这种异构体叫做配位键合异构体。另一种是配合物中的中心原子和配体组成完全相同,而只是与中心原子相结合的配位原子不同,这是真正的键合异构体。通常把这两种异构体统称为键合异构体。生成键合异构体的必要条件是配体的两个不同原子都含有孤对电子。如果一种配体中具有两个配位原子,则就有出现键合异构现象的可能,常见的配位体有:亚硝酸根离子(NO2-和ON=O-)、氰根离子(CN-和NC-)、硫氰酸根离子(SCN-和NCS-)、亚砜R2SO 中的硫和氧可分别成键。例如,当亚硝酸根离子通过N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时,这种配合物叫做硝基配合物,而通过O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时,这种配合物叫做亚硝酸根配合物。同样,硫氰酸根离子通过S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时,叫做硫氰酸根配合物,而通过N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时,叫做异硫氰酸根配合物。 红外吸收光谱法是根据物质对红外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特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光谱分析方法。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所以红外光谱法实质上是根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转动等信息来鉴别化合物和确定物质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

(完整版)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判断专题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判断专题 一、碳链异构 熟记C1-C6的碳链异构: CH4、C2H6、C3H8无异构体;C4H10 2种、C5H12 3种、C6H14 5种。 书写方法:减碳法 例1:C7H16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几种 例2:相对分子质量100的烃分子结构中有4个甲基共有几种 例3:C9H20的烷烃众多同分异构体中有A B C三种,分别只能有且只有一种单烯烃加氢得到,则A B 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方法小结】: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连接不能到端,排布对邻到间,对称碳上防重现。碳总为四键,规律牢记心间。 二、位置异构 1、烯炔的异构(碳链的异构和双键或叁键官能团的位置异构) 方法:先写出所有的碳链异构,再根据碳的四键,在合适位置放双键或叁键官能团。 例4:请写出C6H12的单烯烃主链4个碳的同分异构体 例5:C5H12O2的二元醇主链3个碳的有____种,主链4个碳的有____种 2、苯同系物的异构(侧链碳链异构及侧链位置“邻、间、对”的异构) 例6:请写出如C9H12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注意】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时有3种,苯环上连三个相同取代基有3种、连三个不同取代基有10种 3、烃的一元取代物的异构:卤代烃、醇、醛、羧酸、胺都可看着烃的一元取代物 方法:取代等效氢法(对称法)、烃基转换法 【取代等效氢法】 等效氢的概念: ①分子中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 ②同一个碳原子上所连接的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③分子中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 分子中的18个H原子是等效的。 取代等效氢法的关键:观察并找出分子结构中的对称要素 例7、C3H7X ________种碳链,共有__________种异构体 C4H9X ________种碳链,共有_________种异构体 C5H11X ________种碳链,共有_________ 种异构体 【注意】这里的一元取代基X,可以是原子,如卤原子,也可以是原子团,如-OH、-NH2、-CHO、-COOH、HCOO-等。因此,已知丁基-C4H9有四种,则可断定丁醇、丁胺、戊醛、戊酸以及甲酸丁酯都有4种异构体。 《针对练习》 1、乙苯的异构体有4种,则对应环上的一氯代物的种数为() A.12种B.10种C.9种D.7种 2、菲和蒽互为同分异构体,菲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从菲的结构简式分析,菲的一氯取代物共有() A.4种B.5种C.10种D.14种 3.分子式为C11H16的一烷基取代苯的同分异体共有种 4.对位上有-C4H9的苯胺可能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5.含碳原数少于10的烷烃中,其中一卤代物不存在异构体的有4 种,它们分别是: 6.已知烯烃C6H12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可断定该烯烃的分子结构为______________。 【烃基转换法】 概念方法:烃基转化法是先找出组成有机物的烃基种类,然后再写出它的同分异构体,这种方法适合于烃的衍生物,如根据丙基有2种结构,丁基有4种结构,戊基有8种结构,就可快速判断短链烃的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种类。《针对练习》丁基异构的应用 (1)写出丁基的四种同分异构体: CH3CH2CH2CH2- (2)写出分子式为C5H10O的醛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并命名: CH3-CH2-CH2-CH2-CHO 戊醛 (3)分子式为C5H12O的醇有种能被红热的CuO氧化成醛? 4、烃的二元(或三元、多元)取代物的异构 方法:有序法(定一移一)、换元法、 【有序法(定一移一)】 概念:有序法要求解决问题时遵循一定的特定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法。 应用有序法解决烃的多元取代物异构体问题的步骤顺序是:先写出碳链异构,再在各碳链上依次先定一个官能团,接着在此基础上移动第二个官能团,依此类推,即定一移一 例8:二氯丙烷有__________种异构体,它们的结构简式是: 《针对练习》 1.蒽的结构式为它的一氯代物有种,二氯代物又有种。 2.1,2,3-三苯基环丙烷的三个苯基可以分布在环丙烷环平面的上下,因此有如下两个异构体: 据此,可判断1,2,3,4,5-五氯环戊烷(假定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异构体数目是() A.4 B.5 C.6 D.7 【换元法】 例9.已知C6H4Cl2有三种异构体,则C6H2Cl4有___________种异构体。(将H代替Cl) 《针对练习》 1.如图所示,C8H8分子呈正六面体结构,因而称为“立方烷”,它的六氯代物的 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种

光学异构体的分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化工专业实验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实验类型:_______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苯甘氨酸的拆分实验,理解对映异构体的各种拆分方法; 2、理解有机物溶解、结晶的原理及意义,并将其用于分离提纯; 3、掌握拆分、结晶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和仪器 1、实验原理 对映异构体(也称光学异构体、对映体)是指分子为互相不可重合的镜像的立体异构体,其主要的拆分方法有机械拆分法,微生物化学拆分法,选择吸附拆分法,诱导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 诱导结晶拆分法是指在外消旋体(两种对映体的等量混合物)的过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一种旋光体的纯晶体作为晶种,形成溶液中该种旋光体过量,且在晶种的诱导下优先结晶析出。将这种结晶滤出后,则另外一种旋光体在滤液中相对较多。再加入外消旋体制成过饱和溶液,于是另外一种旋光体优先结晶析出,如此反复进行结晶,就可以把一对对映体分开。 化学拆分法是指利用手性试剂作为拆分剂加入外消旋体混合物中,使它与外消旋体发生反应,生成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复盐(非对映异构体指具有二个或多个非对称中心,并且其分子互相不为镜像的立体异构体),再利用它们物理性质(例如溶解度、蒸汽压、吸收系统等)的不同,用常规的方法将其拆分,最后再把这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分别复原为原来的对映体。化学拆分法最适用于酸或碱的外消旋体的拆分。 对于苯甘氨酸,诱导结晶拆分法得到的产物光学纯度较低,难以找到合适的溶剂使得两种对映体在其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异,且循环量较大,因此本实验采用化学拆分法,利用手性拆分剂与外消旋体形成的复盐溶解度的差异进行结晶拆分。 本实验中,D,L-苯甘氨酸(简写D,L-PG分子式如I),手性拆分剂为d-樟脑磺酸(简写d-CS,分子式如II),二者形成的复盐在水中溶解度有很大差异(如表1),可用结晶方法分离。D,L-苯甘氨酸和d-脑磺酸溶于热溶剂中,形成非对映异构体复盐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则复盐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在饱和溶液中结晶和溶解存在动态平衡,可以通过降温和/或加晶种破坏其平衡使一种结晶优先析出。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简写D-PG-d-CS分子式如ⅡI)溶解度相对较小,则加入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晶种后D.苯甘氨酸-d一樟脑磺酸优先结晶析出,过滤时D-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被滤除,L-苯甘氨酸-d-樟脑磺酸留在母液中与结晶分离,从而达到拆分的目的。(如图1) 影响拆分效率的因素有: 专业: _ 姓名: 学号: 日期: 地点:

试验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制备及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分析与鉴别

实验4 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制备及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分析与鉴别 1. 实验目的 1.1 掌握键合异构的基本概念。 1.2 通过[Co(NH 3)5NO 2]Cl 2和[Co(NH 3)5ONO]Cl 2的制备,了解配合物的键合异构现象。 1.3利用红外光谱图分析与鉴别键合异构体。 2 实验原理 键合异构体是配合物异构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类型。配合物的键合异构体是由同一个配体通过不同的配位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而形成的多种配合物。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同一配体在与不同的中心原子形成配合物时,用不同的配位原子与中心原子相配位,这种异构体叫做配位键合异构体。另一种是配合物中的中心原子和配体组成完全相同,而只是与中心原子相结合的配位原子不同,这是真正的键合异构体。通常把这两种异构体统称为键合异构体。生成键合异构体的必要条件是配体的两个不同原子都含有孤对电子。如果一种配体中具有两个配位原子,则就有出现键合异构现象的可能,常见的配位体有:亚硝酸根离子(NO 2-和ON =O -)、氰根离子(CN -和NC -)、硫氰酸根离子(SCN -和NCS -)、亚砜R 2SO 中的硫和氧可分别成键。例如,当亚硝酸根离子通过N 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时,这种配合物叫做硝基配合物,而通过O 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时,这种配合物叫做亚硝酸根配合物。同样,硫氰酸根离子通过S 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时,叫做硫氰酸根配合物,而通过N 原子跟中心原子配位时,叫做异硫氰酸根配合物。 红外光谱是测定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最有效的方法。每一基团都有它自己的特征频率,基团的特征频率是受其原子质量和键的力常数等因素所影响的,可用下式表示: 1 212k υπμ??= ??? 式中ν为频率,k 为基团的化学键力常数,μ为基团中成键原子的折合质量。由上式可知,基团的化学键力常数k 越大,折合质量μ越小,则基团的特征频率就越高。反之,基团的力常数越小,折合质量越大,则基团的特征频率就越低。当基团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时,由于配位键的形成不仅引起了金属离子与配位原子之间的振动(称为配合物的骨架振动),而且还影响配体中原来基团的特征频率。配合物的骨架振动直接反映了配位键的特性和强度,这样就可以通过骨架振动的测定直接研究配合物的配位键性质。但是,由于配合物中心原子的质量一般

配位结构和异构

配位结构和异构 A 组 1.已知[Co(NH 3)6]3+ 呈正八面体结构:各NH 3分子间距相等,Co 3+位于正八面的中心。 若其中二个NH 3分子被Cl -取代,所形成的[Co(NH 3)4Cl 2]+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2.Co(NH 3)63+离子是正八面体而非三棱柱或平面六边形构型的理由是 A 其一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 它是非极性分子 C 它的键长与键角都相等 D 其二氯取代物只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 3.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 12等。叶绿素的结构如图。下 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叶绿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三种类型的双键 C 叶绿素不属于芳香烃 D 在一定条件下,叶绿素能发生加成、水解、酯化等反应 4.本题涉及4种组成不同的配合物,它们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1)PtCl 2·2KCl 的水溶液与二乙硫醚(Et 2S )反应(摩尔比1︰2)得到两种结构不同的黄色配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配合物的立体结构是: (2)PtCl 2·2KCl 的水溶液与足量Et 2S 反应获得的配合物为淡红色晶体,它与AgNO 3反应(摩尔比1︰2)得到两种组成不同的配合物,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本题涉及3种组成不同的铂配合物,它们都是八面体的单核配合物,配体为OH -和/或Cl -。 (1)PtCl 4·5H 2O 的水溶液与等摩尔NH 3反应,生成两种铂配合物,反应式为: (2)BaCl 2·PtCl 4和Ba(OH)2反应(摩尔比2︰5),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配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铍及锌分别为ⅡA 及ⅡB 族元素,在很多性质上相类似。例如,它们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表现为两性,卤化物有显著的共价性,易于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1)Be 和Zn 都可以形成结构相似的Be 4O(CH 3COO)6及Zn 4O(CH 3COO)6配合物,试说明它们的结构特点,画出结构式,分别说明中心原子及Be 、Zn 的杂化态。 (2)试从结构特点解释为什么Be 4O(CH 3COO)6不易水解而Zn 4O(CH 3COO)6却极易于水解。 7.据报道,某些(Z )式非碳环醇类有机锡化合物是一类有抗癌活性物质,有人在N 2保护下将三苯基氢化锡的乙醚溶液与等摩尔1,1-二苯基炔丙醇在过氧化苯甲酸的存在下于室温搅拌30h ,蒸去溶剂后用无水乙醇重结晶3次得化合物A 纯品。将ICl 的四氯化碳溶液滴入等摩尔A 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继续反应2.5h ,蒸去溶剂后残留物用环己烷的四氯化碳混合溶剂重结晶3次得产物B 。B 中含Cl 而不含I ,且Cl 元素的百分含量约为7%。A 中Sn 是sp 3杂化的,而B 中Sn 是sp 3d 杂化的,且由A 转变为B 时Z 式结构不变。请回答: H 332CH 3H 3CH 2C O COCH O O C 20H 39

高考复习-配合物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 一、配合物 1、概念:由提供的配位体和提供的中心原子以结合形成 的化合物。 2、形成条件:中心原子必须存在(通常在成键时进行杂化) 配位体必须存在 二、配合物的组成 ①中心原子——配合物的中心。 常见的是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如: (也可以是主族元素阳离子,如:) ②配位体——指配合物中与中心原子结合的离子或分子。 内界常见的有:阴离子,如: 中性分子,如: (配位原子——指配合物中直接与中心原子相联结的配位体中的原子,它含有孤电子对) ③配位数——配位体的数目 外界:内界以外的其他离子构成外界。有的配合物只有内界,没有外界,如:。 注:(1)配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和配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配合物整体(包括内界和外界)应显电中性。 (2)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通过离子键结合,在水溶液中较易电离;中心原子和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一般很难电离。 例:1、KAl(SO4)2和Na3[AlF6]均是复盐吗?两者在电离上有何区别? 试写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 2、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 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提示:先写出两者的电离方程式进行比较) 三、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是由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决定的 例:1969年美国化学家罗森伯格发现了一种抗癌药物,分子式为Pt(NH3)2Cl2。但在应用中发现同为Pt(NH3)2Cl2,部分药物有抗癌作用,另一部分则没有抗癌作用,为什么?写出它们的结构。

三、配合物的性质 1.配合物形成后,颜色、溶解性都有可能发生改变。 如:Fe3+棕黄色Fe2+ 浅绿色 [Fe(SCN)3]3-血红色[Fe(CN)4]2- 无色 AgCl、AgBr、AgI可与NH3·H2O反应生成易溶的[Ag(NH3)2]+ 2.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 [练习] 1.由配位键形成的离子[Pt(NH3)6]2+和[PtCl4]2—中,两个中心离子铂的化合价是() A.都是+8 B.都是+6 C.都是+4 D.都是+2 2.0.01 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 mol 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是() A.[Cr(H2O)6]Cl3B.[Cr(H2O)5Cl]Cl2 C.[Cr(H2O)4Cl2]Cl·2H2O D.[Cr(H2O)3Cl3]·3H2O 3.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中Fe2+以配位键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 A.SO2B.CO2C.NO D.CO 4.已知[Co(NH3)6]3+呈正八面体结构:各NH3分子的间距相等,Co3+位于正八面的中心。若其中二个NH3分子被Cl-取代,所形成的[Co(NH3)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5.下列各组物质中,两者互为同分异构的是() A.NH4CNO与CO(NH2)2B.CuSO4·3H2O与CuSO4·5H2O C.[Cr(H2O)4Cl2]Cl·2H2O与[Cr(H2O)5Cl]Cl2·H2O D.H2O与D2O(重水) 6.下列离子中与氨水反应不能形成配合物的是() A.Ag+B.Fe2+C.Zn2+D.Cu2+ 7.下列组合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相同的是() A.K[Ag(CN)2]、[Cu(NH3)4]SO4B.[Ni(NH3)4]Cl2、[Cu(NH3)4]SO4 C.[Ag(NH3)2]Cl、K[Ag(CN)2] D.[Ni(NH3)4]Cl2、[Ag(NH3)2]Cl 8.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型构型 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9.+3价Co的八面体配合物CoCl m·nNH3,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若1mol配合物与AgNO3作用生成1molAgCl沉淀,则m和n的值是() A.m = 1、n = 5 B.m = 3、n =4 C.m = 5、n = 1 D.m = 4、n = 5 10.下列常见化合物的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最后仍为澄清溶液的是() A.硫酸镁B.氯化铁C.氯化锌D.氯化铜 11.完成化学方程式: 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先沉淀然后又变澄清 12.在照相底片定影时,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能溶解掉未反应的溴化银,这是因为银离子与硫代硫酸根离子生成配离子。银离子的配位数为2,若硫代硫酸钠与溴化银刚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13.已知[Ni(NH3)2Cl2]可以形成A、B两种固体,A在水中溶解度较大;B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试画出A、B分子的几何构型。

实验二十六 一种钴

实验二十六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制备金属配合物常用的方法-溶液取代和氧化还原反应 2. 对配合物组成进行初步推断 3. 学习使用电导率仪 二、教学重点 1. 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质 2. 配合物组成测定 三、教学难点 配合物中离子数准确测定。 四、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讲解和演示;学生实验,教师现场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五、讲授内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制备金属配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水溶液中的取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 应 2.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3.对配合物的组成进行初步推断 4.学习使用电导仪 (二)实验原理 通常情况下二价钴比较稳定,但形成氨配合物后,由于三价钴与氨的稳定常数更大,导致电位发生较大变化,Co(Ⅱ)氨配合物易被氧化为Co(Ⅲ)氨配合物。根据制备条件的不同,Co与氨形成多种配合物,主要有: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Co(NH3)6Cl3 (橙黄色晶体); 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钴(Ⅲ)[Co(NH3)5H2O]Cl3 (砖红色晶体);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Co(NH3)5Cl]Cl2(紫红色晶体) 氯化钴(II)氨配合物在空气中被氧化,不加催化剂主要生成紫红色[Co(NH3)5Cl]Cl2,其反应式如下:

4CoCl2 + 16NH3 + 4NH4Cl + O2 = 4[Co(NH3)5Cl]Cl2 + 2H2O 然而,当有催化剂存在时,被空气氧化的产物为橙黄色的[Co(NH3)6]Cl3。其反应式如下: 4CoCl2 + 20NH3 + 4NH4Cl + O24[Co(NH3)6]Cl3 + 2H2O 若催化剂是活性炭时,采用H2O2作氧化剂,其被氧化的产物也是橙黄色的[Co(NH3)6]Cl3 2CoCl2 + 10NH3 + 2NH4Cl + H2O2 = 2[Co(NH3)6]Cl3 + 2H2O 当没有催化剂活性炭时,常常发生取代反应,亦即六配位氨合物中的氨分子易被其它基团取代而得到[Co(NH3)5Cl]Cl2。 确定某配合物的组成,一般先确定外界,再将配离子破坏看内界,本实验是初步推断,可用电导率仪来测定一定浓度配合物溶液的导电性,与已知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对比,确定该配合物的化学式。 游离Co2+在酸性溶液中与硫氰化钾作用生成蓝色配合物[Co(NCS)4]2-,以此判断其存在。NH4+可用奈氏试剂检验。 (三)制备Co(Ⅲ)配合物 将CoCl2加入NH3-NH4Cl溶液中的目的,一方面是降低OH-浓度,防止生成Co(OH)2沉淀;另一方面也为反应提供Cl-。 反应首先生成棕色[Co(NH3)6]Cl2,再进一步被氧化为[Co(NH3)5Cl]Cl2。本实验没有使用催化剂,产物为[Co(NH3)5Cl]Cl2。 加入浓盐酸的作用: 反应存在如下平衡[Co(NH3)5Cl]Cl2=[Co(NH3)5Cl]2++2Cl-,加入盐酸可使平衡左移。慢加盐酸是为了得到大的晶体,便于过滤与烘干。 水浴微热的目的: 水浴微热并维持10~15分钟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保证反应完全。 [Co(NH 3) 6 ]2+是外轨型配合物,[Co(NH 3 ) 5 Cl]3+是内轨型配合物,要把外轨向内轨转 型,导致速度比较慢,要持续较长时间。不能加热至沸腾,否则产物有变化。 室温慢慢冷却结晶,便于晶体长大,用盐酸、乙醇分别洗涤,抽干,用水浴 烘干。不能高温烘干,否则[Co(NH 3) 5 Cl]Cl 2 可能被还原为CoCl 2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