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全感概念界定_形成过程和改善途径_罗文进

安全感概念界定_形成过程和改善途径_罗文进

·社会治安研究·

安全感概念界定、形成过程和改善途径

罗文进 王小锋

摘 要:安全感就是人们基于特定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对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及自身的人

身、财产安全产生的信心、安全和自由。安全感的形成是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感性认识、对自身安全风险的自我评估及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复杂过程。培养和改善群众安全感的途径主要有: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提高刑事执法效能;构筑现代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降低群众遭受违法犯罪侵害的风险;全面推进服务型公安机关建设,增进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的理解和支持;以实施公安机关新闻发布制度为契机,提高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关键词:公众安全感;社会治安;公共安全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020(2004)05-0005-05

收稿日期:2004-01-30作者简介:罗文进(1958-),男,江苏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

政委;王小锋,(1972-),男,江苏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副科长,南京,210024.

人民满意是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而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即公众安全感,是构成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程度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准。搞好公众安全感调查,不仅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估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绩效,而且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广大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热点问题,使公安工作的方向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同时还能激发广大群众关心社会治安、参与社会治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0世纪80年代末,公安部曾经组织开展过“公众安全感指标研究与评价”的研究工作,形成

了包括公众安全感现状的测试、研究与分析等内容在内的调查方案,其基本原则和做法一直为各地开展安全感调查所沿用。但由于各地社会调查工作者对安全感的概念界定、包含内容和形成过程尚缺乏深刻了解,导致安全感测评的调查问卷内容过于主观性,地区之间的测评结果缺乏科学性、统一性和权威性,不利于正确估量群众对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满意程度。为此,笔者拟对这一问题予以分析,以期引起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研究讨论。

一、安全感的概念界定和包含内容

安全是与危险相对立的概念。按《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意思。心理和精神病研究界的学者给安全感下的定义是:人们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

·

5·第19卷第5期2004年9月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JO U RNA L OF JIA NGSU PO LICE O FFI CER CO L LEG E V ol .19N o .5 Sep .2004

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是一种从恐惧、焦虑和忧郁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从这个层面说,安全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安全感不仅包括社会治安的安全感,还包括自然灾害、军事战争、疾病传播、食品安全、信用经济、行政政策、人际关系等广泛领域。由此可见,安全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信心、安全和自由。

我们通常所说的安全感是狭义的安全感,就是人们基于特定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而对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及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的信心、安全和自由。它反映了人们对社会治安的肯定程度及相应的生活态度。安全感强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就高,所持的生活态度就会积极乐观,反之亦然。安全感不仅是衡量社会治安状况的“晴雨表”,而且是体现个人生存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一个地方的人居环境、投资环境乃至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满意度。

人们对社会治安产生的安全感涉及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大体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针对公共安全的安全感。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的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发生,我国境内针对不特定人群的投毒、爆炸、放火等严重暴力犯罪活动也时有发生,这些危险行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公共安全感。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的两年时间里,布什政府虽然发起了反恐怖运动,建立了国土安全局,向阿富汗和伊拉克发起了战争,而且美国国土上两年来也没有发生过一例恐怖事件。可是尽管如此,美国大多数民众却丝毫不觉得已经远离了恐怖威胁。马里兰州大学最新的民意调查中显示,有28%的民众比两年前更加感到不安全,另有48%的民众表示,对安全的担心两年来既未增加,但也没有减弱。而73%的人认为,美国还会遭到恐怖袭击。超过75%的民众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的调查时表示,他们经常回忆“9·11”事件,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甚至每天都会想起。许多人表示,日常生活还没有恢复正常,他们感到紧张躁动,少数人至今仍然不敢乘地铁,不敢进入高楼,甚至晚上也睡不安稳。而在战事频繁的中东地区,当地居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感要更差,几乎是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我国民众的公共安全感要远远好于这些国家。但在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利益调整带来的矛盾冲突大量存在,受境外恐怖活动的诱导影响,刑事犯罪的暴力化倾向会越来越突出,像石家庄特大爆炸案、南京汤山特大投毒案、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等这样的惊天大案的发生,所以反对恐怖主义和暴力犯罪的斗争时刻不能放松。

二是针对公共秩序的安全感。公共秩序反映了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据国家统计局对2001、2002年公众安全感的调查问卷反映,分别有48.6%和49.4%的居民对繁华街区、商场、集贸市场、公共汽车和娱乐服务行业等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缺乏安全感。影响群众对公共秩序安全感的因素主要是日益增多的街面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活动,如抢劫、抢夺、扒窃、涉车盗窃、街头诈骗、敲诈勒索、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杀人、伤害等。此外,涉毒、涉赌和色情活动也会引起群众对公共治安秩序的不满情绪。

三是针对人身安全的安全感。人身安全是最基本的人权,也是最基本的安全感。这类安全感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关系生命权、健康权的安全感,主要是人们对凶杀、伤害、抢劫中的暴力袭击和强奸、猥亵等犯罪侵害的担忧。以2003年发案情况为基数,全国每天要发生杀人案件66.8起、发生伤害案件398.6起、发生强奸案件109.8起。江苏省去年治安形势为近年来较为平稳的一年,但因各类刑事犯罪共致死人命3628人,平均每天死亡近10人。第二种是关系人身自由的安全感,主要是人们对绑架、劫持、非法拘禁和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侵害的担忧。这类犯罪发生机率比较小,对普通群众的安全感影响不大,但在易受绑架勒索犯罪侵害的社会富裕阶层中这类安全感相对要脆弱些。特别是近两年来接连发生境外绑架案件,对出国出境人员及其亲属的安全感影响较大。第三种是关系公民隐私的安全感,主要是人们对非法监视、被秘密拍照、摄像等违法犯罪活动侵害的担忧。随着科技发展,各类信息通

·

6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

信和摄像技术设备大量涌现,原先一些用于军事和侦察工作的专业设备也能轻易获取,这对公民隐私权是一大挑战。

四是针对财产安全的安全感。由于在各类刑事犯罪中侵财类案件要占到3/4以上,其发案机率最高,波及范围最广,对群众安全感的影响力不可小视。据北京市社会治安综合评价体系课题组主持的年度居民安全感测评结果显示,有46.3%的居民认为对自己安全感影响最大的是侵犯财产案件,位居各类因素之首。

五是针对治安事故的安全感。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流量、信息流量和交通流量,也带来了治安事故增多的机率。2003年一年,江苏省共发生交通事故40383起,造成6640人死亡、21555人受伤,平均每天发生事故110多起,死亡18人、受伤59人;发生火灾事故14599起,致死192人、致伤247人,平均每天发生事故40起,每2天就要烧死1人。频频发生的恶性事故,在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安全感。

二、安全感来源渠道和形成过程

安全感属于人的意识范畴,它的形成必然要经历一个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复杂过程。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接触社会治安,产生丰富复杂的感性反应,然后经过思维,对社会治安状况和自身遭受刑事犯罪侵害的风险作出分析判断,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形成比较理性的安全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人们对良好社会治安秩序的憧憬,但在人财物大流动的动态社会治安环境中,这种良好秩序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不够完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难以得到较高程度的满足,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矛盾冲突增多,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类消极因素不断滋生,决定了刑事犯罪活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多发时期,这些都是社会治安发展的规律性所决定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公众对社会治安规律性的认识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科学性客观性不断提升,心理承受能力不断调适,安全感也在不断改善,趋于理性,趋于常态,这

是现代社会、开放社会公众心理趋于成熟的标志。

安全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经历的人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感受也有很大的不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人们的生理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神经类型等,一般来说,男性的安全感要高于女性,青年的安全感要高于老年人和儿童。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直觉、情绪反应、承受能力和精神状态等,一般直觉反应迟钝的人群的安全感要高于敏感的人群,精神状态良好人群的安全感高于情绪低落人群。个人境遇因素包括受害经历、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和居住条件等。一般地说,社会地位越高、财富越多的人群,因为其对生活环境的支配能力较强,安全感要好于普遍群众。自卫能力包括身体素质、防范技能、防范意识和自备器械等。此外,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制环境、文明程度和社会控制能力等客观因素也会影响群众的安全感。

公众安全感的形成过程大致有五个渠道。一是直接遭受刑事犯罪侵害或亲眼目睹刑事犯罪发生。这类经历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最深刻,是最真实、最客观的印象,特别是在破案打击不及时、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的情况下,极易引起当事人对社会治安的不满。二是亲属、邻里、同事、朋友等亲近人员遭受不法侵害。亲近人员与自己关系密切、利益攸关,有“切肤之痛”,其遭受不法侵害的感受虽不如亲身经历强烈,却也会引起高度关注,直接影响安全感的形成。三是道听途说发生的刑事案件。社会治安历来是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旦发生刑事案件特别是后果严重的大要恶性案件,会迅速在群众中传播扩散,有的会失真传播甚至以讹传讹,这种小道消息式的传播方式对安全感的形成极易产生负面效应。四是新闻媒体报导发生的刑事案件。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一个地方发生什么事情,各种传媒会以最快速度进行宣传报导。新闻的宣传报道对安全感的形成影响越来越大。五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个体活动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深刻的。公安机关的破案打击、防范控制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街面路面的有警时间和有警密度、民警与群众的联系

·

7

·

罗文进,王小锋:安全感概念界定、形成过程和改善途径

程度会影响群众的安全感;一个地方人财物流动量和社会的动态化程度,会影响群众的安全感;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也会影响安全感的形成。

最近几年零点公司组织的安全感调查反映,居民认为不安全的主要原因中占前三位的因素是“听到有人近期受到不法侵害”、“外来人员大量增多”、“媒体上报导太多的违法犯罪案件”,而过去一直居首位的“本人曾经受到不法侵害”逐步退居到第四位。这种倾向表明群众感觉不安全的主要来源已经由一种直接的经历和体验向间接的感觉层面过渡,这是动态社会开发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安全感的培养和改善

群众安全感的改善,归根结底在于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改善和良性发展。但公安机关通过有效的工作和积极的引导,能够帮助公众培养和改善安全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公安工作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根据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应该着力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来引导公众科学客观评价社会治安,增强对社会治安的信心。

1、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切实提高刑事执法效能

党委、政府和各级公安机关历来重视社会治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严厉打击之势。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组织开展了三次全国性集中严打整治斗争,公安部几乎每年都要组织开展旨在解决方面性突出治安问题的严打专项斗争,通过持续不断地集中打击整治,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治安基本稳定的局面,收到了打击震慑犯罪、鼓舞安定民心的预期效果。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都在开展安全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企业平安经营、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公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不断得到改善,进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实现了公安工作、社会治安和群众满意度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2、构筑现代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降低群众遭受违法犯罪侵害的风险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严密有效的治安防范工作,能大大降低刑事发案的数量,这是增强群众对社会治安信心的重要渠道。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在着手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公安机关对动态社会治安局势的控制能力。一是要建立以110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公安机关快速反应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刑事犯罪分子作案被发现抓获的风险,对犯罪分子能够产生一种巨大的震慑效应。1997年全国城市110报警服务台全面建成开通,向社会公开承诺城区110接警后必须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这一举措极大增强了公众安全感。二是要推行面向社会服务群众的警务运行机制。要改革公安勤务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和装备向基层特别是向路面和社区倾斜,最大限度地提升有警时间和有警密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动态化的巡防模式,提高民警的管事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警力资源的作用。三是要大力推广技术防范措施。科学技术在治安防范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功效越来越明显,应用高科技营造安全感。四是要积极组织开展群防群治活动。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人民群众既是刑事犯罪侵害的对象,也是治安防范工作的主体,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是做好社会治安工作的致胜法宝。可喜的是,近年来不少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已经重视并加强专业性群防群治工作,运用市场化的办法,建设以联防、保安为主体的辅警队伍,有效弥补了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缺陷。

3、全面推进服务型公安机关建设,切实增进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的理解和支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公安机关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公安机关为老百姓服务的态度、质量和水平,不仅会直接影响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也会间接地影响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一个地方如果警民关系比较融洽,即使在合理范围内发案数多一些、破案率低一点,群众也能够承受与理解,他们会把对公安机关的好感转移到对社会治安的感受上。各地在组织开展安全感的测评工作中经常会听到群众反映,他们完全理解目前公安机关的警力、装备、经费不

·

8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

足与治安严峻形势的反差,理解公安民警为此作出的艰辛努力和扎实工作,从而对社会治安状况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因此,各地公安机关要切实增强为民服务、保民平安的意识,把打击与保护、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改善治安环境的过程中改善警民关系。要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按照法定程序和工作规范办事,积极探索人性化执法办案的新模式和新举措,减少各种侵犯人权的行为和扰民的现象。要严格执行“三回告、三告知”的规定,增强执法办案工作的透明度,让广大实行群众全案监督、全程监督,争取理解和支持。要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介绍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介绍公安民警为维护治安稳定作出的巨大牺牲以及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和先进事迹,弘扬社会正气,激发广大群众的见义勇为精神。要坚持公安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善于组织发动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注意在日常工作中改善民警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的关系,增进警民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的信任与理解,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社会风气,建设安全文明的社区和单位,促进群众安全感的改善。

4、以实施公安机关新闻发布制度为契机,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参与权和知情权2003年底,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公安机关实行定期新闻发布制度,及时主动地向媒体和公众发布刑事、治安案件的发案、破案情况,重大案件发生、侦破情况,道路交通事故、火灾及其他治安灾害事故情况,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措施、办事程序和重要治安警示性信息等。2004年春节以前,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普遍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制度的施行,有利于群众及时了解和正确判断社会治安形势,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杜绝各种弯曲事实的不实报导,帮助群众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各地在新闻发布工作中要重点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要坚持如实立案。立案不实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既有为了压降发案数

而进行人为控制立案、搞统计平衡的现象,也有基层民警法律素质不高,把握不住立案定性标准的情况。像浙江省这样的公安基础工作比较规范、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省份,刑事立案的水分也达到15%左右,其他地区的情况更堪忧虑。群众所要获得的安全感是应该建立在如实立案基础上的真实安全感,而不是弄虚作假欺骗舆论得来的假印象。二是要及时客观地向社会公开现行发生的重特大刑事案件和交通、火灾事故。只要在不妨害侦查和处置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都应该实事求是反映客观情况,以正视听,堵住流言滋生的源头,还可以发动群众提供线索,提高案件侦破的机率。三是要加强群众自我防范的方法指导。通过开展对刑事犯罪活动规律特点的分析研判,及时发布警方告示、在新闻媒体上解剖典型案例,揭露刑事犯罪伎俩,提出预防对策和办法,增强广大群众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经常性宣传报道一些现行案件,虽然会给群众心理造成一种不安全感,但只要没有引起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恐慌心理,就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这有助于增强群众自我防护的警惕性和自觉性。四是要建立公安机关与群众的信息互动。利用新闻发布机制,定期走访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设立警风警纪监督员,邀请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充分听取各界人士对社会治安的意见与反映,着力解决公众关注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安莉娟、丛中.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

学杂志,2003,(6).

[2] 凌山,零点公司《安全感在远离还是在走近》[EB/

O L].w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6962748.html,/chom.html.

[3] 国家统计局.全国群众安全感调查主要数据公布[Z]

公安部第四研究所.公众安全感调查与社会治安状

况评估[EB/O L].w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6962748.html,.

[责任编辑:王炜]

[责任校对:亦洲]

·

9

·

罗文进,王小锋:安全感概念界定、形成过程和改善途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