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监测与分析复习提纲汇总

环境监测与分析复习提纲汇总

环境监测与分析复习提纲汇总
环境监测与分析复习提纲汇总

《环境检测与分析》复习提纲(2010级)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监测的概念(p1)、目的(p2)、分类(p2-3)、特点(p6)和一般

过程(p1)。

概念:

目的: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和环境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分类:根据监测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

(1)监视性监测(2) 特定目的监测(3) 研究性监测

环境监测的特点:综合性、连续性、追溯性

环境监测的基本流程: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确定检测项目监测点优化布设、确定采样时间及方式确定样品保存、运输方法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综合评价报告

环境标准定义:指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检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

2.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检测(p8)

3.中国环境标准体系(p10)

环境污染物(pollutant):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是环境监测研究的对象。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导致原生自然环境的改变后形成的环境。

原生环境:自然环境中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地域。

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环境问题

叫做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分类: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

境破坏两大类。

污染的来源:(1)生产性污染:三废(2)生活性污染

(3)其他污染

污染源的形式:(1)点污染源(2)线污染源(3)面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连续源、间断源和瞬时源等

污染物的类别:

按污染类型: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

按污染物的形态: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物;

按污染物的性质: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按人类社会活动功能:主要考虑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生活四个方面等产生的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

的化学物质。具有特性:蓄积性收放性半挥发性严重危害健康和生态

第二章水与废水监测

1.水体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原则(p42)

(1)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兼顾代表性、可控性和经济性,并不断优化。

(2)有大量废(污)水排入江河的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和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应该设置监测断面。(3)饮用水水源地、河流流经的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和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

(4)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和排水口处,选择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

(5)与水文测量断面保持一致,有明显的岸边标志。

2.河流监测断面的概念与布设方法(p42-43)

背景断面:基本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流断面,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

对照断面(入境断面):用来反映河流进入某行政区域或考察河段时的水质状况,应设置在河流进入本区域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

控制断面:主要是为了解水体受污染及其变化情况而布设的,一

般应设在排污区(口)的下游500-1000m处,即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合均匀处。

削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接纳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的稀释、净化作用情况,应布设在控制断面下游约1500m以外的河段上,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该断面处左、中、右三点浓度差异较小。

3.湖泊、水库监测垂线(或断面)的布设(p43-44)

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布设

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遇有如下情况可参照河流的有关原则设置监测断面:

(1)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

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断面。

(2)受污染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应在污染物扩散

途径上设置控制断面。

(3)渔业作业区、水生生物经济区等布设监测断面。

(4)以湖(库)的各功能区为中心,如饮用水源、排污口、风景游览区等,在其辐射线上布设弧形监测断面。

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等设置监测垂线。

4.采样点的确定(p44)

5.水样的类型和采集水样的注意事项(p48-50)

①测定悬浮物、pH、溶解氧、BOD、油类、硫化物、余氯、放射性、微生物等项目需单独采样;在测定溶解氧、BOD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必须充满容器;测定pH、溶解氧和电导率等项目宜在现场测定。测定不溶解性物质和油类时水箱不能充满容器。采样时要同步测量水文和气象参数。

②填写登记表

6.水样消解的目的、要求和方法(p56-58)

消解处理的作用是破坏有机物、溶解颗粒物,并将各种价态的待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换成易于分析的无机化合物。

在进行水样消解时,应根据水样的类型及采用的测定方法进行消解酸体系的选择。

常用的消解方法有: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7.水样富集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p58-65)

富集是分离的一种,即从大量试样中搜集欲测定的少量物质至一较小体积中,从而提高其浓度至其测定下限之上。

分离是将几个组分一个一个地分开,或者根据各组分的共同性质分成若干组。

富集分离方法:1挥发、蒸发与蒸馏法2萃取法3吸附法4离子交换法 5 共沉淀法6其他富集分离预处理方法

蒸馏、气提浓缩法:蒸馏法是利用水样中各污染组分具有不同的沸点而使其彼此分离的方法,分为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汽蒸馏、分馏法等。气提法:基于把惰性气体通入调制好的水样

中,将沸点低、挥发性强的待测组分吹出,直接送入仪器测定,或导入吸收液吸收富集后再测定。

液-液萃取法:液-液萃取也叫溶剂萃取,是基于物质在不同的溶剂相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组分的富集与分离。

固相萃取富集法:SPE技术基于液相色谱的原理,可近似看作一个简单的色谱过程。吸附剂作为固定相,而流动相是萃取过程中的水样。当流动相与固定相接触时,其中的某些痕量物质(目标物)就保留在固定相中。这时如果用少量的选择性溶剂洗脱,即可得到富集和纯化的目标物。

8.水样中汞的测定(p76-79)

汞的测定方法有双硫腙比色法、冷原子吸收法等。目前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应用较广泛,该法施测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干扰小。

冷原子吸收法(检测下限:0 1-05μg/L)

冷原子荧光法(检测下限:0.0015μg/L)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下限2μg/L)

(一)预处理方法

冷原子法测汞,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定的测Hg标淮方法中提出三种预处理方法:

(1) 高锰酸盐-过硫酸铵消化法:用高锰酸盐-过硫酸铵在95℃消化,以使各种形式的汞变为Hg2+离子。适用:地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最低检出限为0.5μg/L。

(2) 紫外线照射(辐射)消化法:适用:饮水和食品、饮料加工业用水。最低检出限0.2μg/L。

(3) 溴消化法:适用:淡水、软水、海水、饮水和水中含有少量有机物类型的水。最低检出限达0.05μg/L。

(二)、冷原子荧光法

?与冷原子吸收测汞仪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是测定吸收池中的汞原子蒸气吸收特征紫外光后被激发后所发射的特征荧光(波长较紫外光长)强度。而汞原子吸收测汞仪测量特征紫外光在吸收池中被汞蒸气吸收后的透射光强度。

?该方法是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为基态汞原子蒸气,吸收253.7nm的紫外光后,被激发而产生特征共振荧光,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和较低的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汞浓度成正比。?适用于地面、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测定。

9.定量分析方法(关注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p8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内标法。

标准曲线法也称外标法或直接比较法,是一种简便、快速

的定量方法。首先用欲测组分的标准样品绘制标准曲线。具体方法是:

用标准样品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在与待测组分相同的色谱条件下,等体积准确进样,测量各峰的峰面积或峰高,用峰面积或峰高对样品浓度绘制标准曲线,此标准曲线应是通过原点的

直线。若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则说明存在系统误差。标准曲线的斜率即为绝对校正因子。

在测定样品中的组分含量时,要用与绘制标准曲线完全相同的色谱条件作出色谱图,测量色谱峰面积或峰高,然后根据峰面积和峰高在标准曲线上直接查出注入色谱柱中样品组分的浓度。

标准加入法又名标准增量法或直线外推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检验仪器准确度的测试方法。

原理和方法:将一定量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加入待测样品中,测定加入前后样品的浓度。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浓度将比加入前的高,其增加的量应等于加入的标准溶液中所含的待测物质的量。适用于基体组成复杂,且对测定有明显干扰的样品。

10.溶解氧、氨氮、硝酸盐氮、凯氏氮和总氮的概念、测定原理

和方法。(p96-98,p104-110)

①溶解氧DO (Dissolved Oxygen )水体与大气交换或经化学、生物化学反应后溶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有碘量法及其修正法和氧电极法。清洁水可用碘量法;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用修正的碘量法或氧电极法。

氧的固定

MnSO4+2NaOH →Na2SO4+Mn(OH)2↓白色沉淀

2 Mn(OH)2+O2→2MnO(OH)2↓棕色沉淀

碘的析出

MnO(OH)2+2H2SO4→Mn(SO4)2+3H2O

Mn(SO4)2+2KI →MnSO4+K2SO4+I2

滴定碘2Na2S2O3+I2→Na2S4O6+2NaI

②氨氮(Ammonia Nitrogen )存在形式: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或称非离子氨,NH3)和离子氨(NH4+)形式存在的氮,两者的组成比决定于水的pH。

测定方法: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电极法和滴定法。水样有色或浑浊及含其他干扰物质影响测定,需进行预处理。对较清洁的水,可采用絮凝沉淀法消除干扰;对污染严重的水或废水应采用蒸馏法。

③硝酸盐氮(Nitrate nitrogen)硝酸盐是在有氧环境中最稳定的含氮化合物,也是含氮有硝有机化合物经无机化作用最终阶段的分解产物。

测定方法:(1)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2)紫外分光光度法(3)离子色谱法

④凯氏氮是指以基耶达法测得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当要直接测定有机氮时,可将水样先进行预蒸馏除去氨氮,再以凯氏法测定。

⑤总氮(Total nitrogen)水体总氮含量也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定方法:(1)加合法(2)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3)仪器测定法(燃烧法)

11. 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生化需氧量的概念、测定原理

和方法。(p113-122)

①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结果以氧的量(mg/L)表示。

根据所用氧化剂的不同,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方法又分为重铬酸钾法(一般称其为化学需氧量,用CODCr表示)和高锰酸盐法(一般称其为耗氧量(Oxygen Demand),又称高锰酸盐指数,用OC或CODMn表示)。

②高锰酸盐指数(Permanganate Index,CODMn)定义: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耗氧量。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方法有两种,即酸性法和碱性法

③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分解水中的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溶解氧的量,用BOD表示。BOD 的测定方法:1直接测定法2稀释与接种法(GB7488-87)3压力传感器法4减压式库仑法5微生物电极法( HJ/T86-2002 ) 6相关估算法

12.冷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荧光法的异同(参见课件)

13.分光光度法(p76-77)、气相色谱法(p127-131)和高效液相

色谱法(p135)的基本原理与设备组成。

水污染的概念:由于污染物的大量侵入和积累,当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将导致水体的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群健康或者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这种现象称之为水的污染。

水质污染的类型: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生物型污染

水体的自净功能:一定量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大量水的稀释作用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大幅度降低水质得以改善,此即水体的“自净作用”。

环境样品预处理的目的:(1)干扰物质去除(2)待测组分浓缩回收因数(RT):指样品中目标组分在分离、富集过程中回收的完全程度。即:

痕量回收(一般):RT<100%

浓度越低则损失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越大。

无机痕量分析:>90%(与基体有关淡水、海水、土壤)

富集倍数(F)或与浓缩系数:为欲分离或富集组分的回收率与基体的回收率之比,即:

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对人和生物体构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①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

②物理性有毒有害物质③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

第三章空气与废气监测

1.空气污染监测的目的(p153)、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布设

原则和要求(参看课件)和布设方法(p156-158)

监测目的:

①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

②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基础资料。

③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布设采样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布设采样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1.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2.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3.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超标地区,要

适当增设采样点;城市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酌情少设采样点;

4.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30°;

5.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6.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

采样点布点方法

1.功能区布点法: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可以按其功能分

采样点布点方法

1 功能区布点法: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可以按其功能分为工业区、居民区、交通稠密区、商业繁华区、文化区、清洁区、对照区等。

2 几何图形布点法:目前常用以下几种布设方法:

①网格布点法;

②同心圆布点法;

③扇形布点法

以上几种采样布点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求有代表性地反映污染物浓度,为大气监测提供可靠的样品。

2.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p159-166)

直接采样法:适用于大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所用监测方法

十分灵敏的情况,此时直接采取少量气体就可以满足分析测定要求。

直接采样法测得的结果反映大气污染物在采样瞬时或者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

富集(浓缩)采样法:适用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低,直接取样不能满足分析测定要求的情况,此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将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使之满足监测方法灵敏度的要求。

由于浓缩采样法采样需时较长,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反映大气污染物在浓缩采样时间内的平均浓度。

3.二氧化硫的测定(p177-176)

SO2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通过呼吸进入气管,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是诱发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当它与烟尘等气溶胶共存时,可加重对呼吸道黏膜的损害。

来源于煤和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等化工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气。

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4.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概念和测定方法(p193-196)

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是指通过人的咽喉进入肺部的气管、支气管区和肺泡的那部分颗粒物,具有D50(质量中值直径)=10μm到上截止点30μm的粒径范围,常用PM10表示。

测定方法:重量法、压电晶体差频法、光散射法。

5.空气污染指数的概念与主要依据的污染物(p203)

单位体积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常用mg/m3或μg/m3表示。

体积比浓度是指100万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气的体积数,常用mL/m3和μL/m3表示。

第四章固体废物检测

1.固体废弃物污染监测采样点的确定原则(p241)

2.固废样品水分的测定方法(p244)

(1)测定无机物:称取样品20g左右于105℃下干燥,恒重至±0.1g,测定水分含量;

(2)有机物:样品于60 ℃下干燥24h,测定水分含量;

(3)固体废物测定结果以干样品计算,当污染物含量小于0.1%时以mg/kg表示,含量大于0.1%时则以百分含量表示,并说明是水溶性或总量

3.渗滤液及其特性(p251-252)

渗沥液是指从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水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组

特性:(1)成分的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垃圾组成;

(2)浓度的可变性:主要取决于填埋时间;

(3)组成的特殊性:垃圾中存在的物质,渗沥液中不一定存在。而一般废水中存在的组分渗沥液中也不一定存在,例如油类、氰化物、铬和汞等;

(4)渗沥液是不同于生活污水的特殊污水。

4.毒性试验及其分类(p262)

1 急性毒性试验

一次(或几次)投给实验动物较大剂量的化合物,观察在短期内(一般24小时到2周以内)中毒反应

2. 亚急性毒性试验

一般用半致死剂量的1/5~1/20,每天投毒,连续半个月到3个月左右。

3 慢性毒性试验

用较低剂量进行3个月到1年的投毒,观察病理、生理、生化反应以及寻找中毒诊断指标,并为制定最大允许浓度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章土壤监测

1.土壤的组成与特性(p266-2270)

土壤是指陆地地表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介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土壤是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物质、土壤生物、

水分和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的。

土壤的基本性质

(一) 吸附性:与土壤中存在的胶体物质密切相关。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二) 酸碱性:土壤的酸碱度可以划分为九级:pH<4.5为极强酸性土;pH=4.5~5.5为强酸性土;pH>5.5~6.0为酸性土;pH>6.0~6.5为弱酸性土;pH>6.5~7.0为中性土;pH>7.0~7.5为弱碱性土;pH>7.5~8.5为碱性土;pH>8.5~9.5为强碱性土;pH>9.5为极强碱性土。

(三) 氧化-还原性:因土壤中含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使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用氧化还原电位(E h)来衡量。

E h>300mV:氧化体系起主导作用,土壤处于氧化状态。

E h<300mV:还原体系起主导作用,土壤处于还原状态。

2.土壤监测采样点的布设原则与方法(p275-277)

布设原则:(1) 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p275)。

(2)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点。

(3) 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及水土

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

采样点布设方法

1对角线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污水

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2 梅花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

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

3 棋盘式布点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

的地块,一般设10个以上分点。该法也适用于受固

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应设20个以上分点。

4 蛇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

的田块。

5 放射状布点法: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

6 网格布点法: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土壤背景值调查常用这种方法。

对于综合污染型土壤,还可以采用两种以上布点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3.农田环境质量评价参数与评价方法(p279)

评价参数

评价方法: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当区域内土壤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土壤质量比较时,或一个区域内土壤质量在不同历史阶段比较时,应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第六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1、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称为生物监测。

2、生物监测方法:

1 生态(群落生态和个体生态)监测

2 生物测试(毒性测定、致突变测定)

3 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4 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测定

3、生物监测的特点:长期性、富集性、综合性

第十章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1. 质量保证的定义、内容和意义。

?定义:对监测全过程进行技术上、管理上的全面监督,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内容:监测全过程:监测计划的制定,采样网络,采样频率、采样时段,样品的运输和保存,分析的方法,实验室条件,人员培训,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达以及编写有关的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意义: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以便作出正确的结论

2. 什么事质量控制?

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4.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检出限和

测定限(p547-549)

准确度是用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和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量。

它是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并决定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

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都可用来表示精密度大小,较常用的是标准偏差。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

灵敏度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灵敏度因实验条件而变。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定,是指用蒸馏水代替试样的测定。其所加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10套.doc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10套 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水中铬常以两种价态形式存在,其中的毒性最强。 2、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了解而设置的。 3、残渣可以分为、、和总不可过滤性残渣,其中总悬浮物属于; 4、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偏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和两种。 6、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时,可用将大气中的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进行测定。 7、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与采样速度相比应当。 8、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生物监测方法的优点是缺点是。 9、在质量控制图中,当测定值落在上控制线以上时,表示这个数据是的,测定值中连续7个点递升,表示分析数据,当空白试验值连续四个点落于中心线以下时,说明数据。 10、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和。 二、判断题:(10分) 1、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零点,用底脚螺丝调节。() 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3、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4、测定DO的水样要带回实验室后加固定剂。() 5、水温、PH值、电导率等应在现场进行监测。() 6、我们通常所称的氨氮是指游离态的氨及有机氨化合物。() 7、使用标准皮托管测试时,当烟道内尘粒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8、环境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应水平放置,垂直指向最近的反射体。() 9、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质量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数据达到精密度与准确度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10、每次测定吸光度前都必须用蒸馏水调零。() 三、简答题:(25分) 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式有几种?(5分) 2、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分) 3、测定BOD5时,哪些类型的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要进行菌种驯化处理。(5分) 4、何谓表色和真色,怎样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的办法?(5分) 5、试述β-中污带的理化和生物特点。(5分) 四、计算题:(25分) 1、试写出平均值置信区间的估算式,并计算下题:有5个测定值:1.1 2、1.15、1.11、1.16、1.12,求置信概率为95%的平均值置信区间。(t0.01,4=4.60;t0.05,4=2.78;t0.01,5=4.03;t0.05,5=2.57)(7分) 2、取水样100ml 监测其COD,按标准方法将水样和空白样加热回流,滴定时水样消耗浓度为0.1mol/L的硫酸亚铁铵30ml,空白样消耗48.5ml,试计算此水样中COD的含量。(以O,mg/L表示)(M1/2O=8)(8分) 3、采集大气中SO2样品60.0L,采样现场气温32℃,大气压98KPa,将样品用吸收液稀释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目 与答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环境监测》试卷(答案)(时间 10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9、监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可用三氧化二铬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后测定。 表示有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值,它表示测定10、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中的L 50 结果的噪声平均值。 六、简答题:(共40分) 1、如何分别测定烟气中的正压、负压和全压,请画图说明。(7分) (根据绘图的完整性给分,全压、静压和动压、正压、负压画错一个扣分) 2、请简述BOD、COD、TOD、TOC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据其关系确定有机物的类型。(8分) BOD时,有大量的含S、P的有机物; 水样的TOD/TOC<时,有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有机物(4分) 3、如何根据水样的甲基橙碱度(M)和酚酞碱度(P)确定水样是何种物质的碱度。(10分) 当水样的酚酞碱度为P,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消耗酸量为M,总碱度为T:M=0时,P=T,水样中只含有NaOH;(2分)

P>M 时,P>T/2,水样中NaOH 和CO 32-;(2分) P=M 时,水样中只含有CO 32- ;(2分) P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环境监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3、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4、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5、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6、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7、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它是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10、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11、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12、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的速度。 13、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的灰尘,又称自然降尘。 1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15、声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16、声强: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m2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资料_完整版教材

第一张绪论 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有三种 监视性检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 根据特定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监测数据的五性:(P498)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3)、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 4)、代表性:检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5)、可比性: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及适用条件: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1.Dixion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②根据测定次数计算Q 值 ③查表Q α(n ) ④判断Q ≦Q0。05 正常;Qo 。05Q0.01离群值,舍去. 2.Qrubbs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有序排列,求x ,s ②计算统计量 s x x T min -= 或s x x T -=max ③查表)(n T α ④判断:若T ≦T0。05正常离群值;T0。05T0.01离群值,应舍去; ⑤在第一异常数据剔除后,可重新检验新的离群数据。 t 检验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四)均数置信区间和“t ”值,置信区间表示以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的可靠程度。t 值是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 (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 6、测定80.0ml水样的DO,消耗0.010mol/L的Na2S2O314.24ml,该水样的DO(O2,mg/L)为14.24。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和7.0,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 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 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14.0500→14.0;14.1501→14.2。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 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 B、四 C、三 D、二 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 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 C、105 5℃烘箱内烘干 D、室内自然干燥 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 B、可疑数据 C、正常数据 D、剔除数据 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 B、平均 C、优先 D、综合 5、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2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其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实验测量完全相同。 3 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混匀制得。 4 生物监测:①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进行定期、定点分析与测定以阐明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监测方法。 ②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P296 5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简称API)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6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 和A 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N=10lg 0 A A 。分贝符号为“d B ”,它的量纲为一,在噪声测量中是很重要的参量。 7 生化需氧量BOD :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8 化学需氧量COD :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 为单位)表示。 9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 10 简易监测: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特点是:用比较简单的仪器或方法,便于在现场或野地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往往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即可完成,价格低廉。 11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12遥感监测:是应用探测仪器对远处目标物或现象进行观测,把目标物或现象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识别、分析,揭示某些特性及其变化,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的高度自动化检测手段。 13 突发事件:是指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害。或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计划或者认识范围以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的一切事件。 14 环炉检测技术:是将样品滴于圆形滤纸的中央,以适当的溶剂冲洗滤纸中央的微量样品,借助于滤纸的毛细管效应,利用冲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淀、萃取或离子交换等作用,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选择性地洗出,并通过环炉加热而浓集在外圈,然后用适当的显色剂进行显色,从而达到分离和测定的目的。 15 质量控制图: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图是监测常规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控制分析数据在一定的精密度范围内,保证常规分析数据质量的有效方法。

最新环境监测考试的题目库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共50题) 1、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 2、空白试验是指除用纯水代替样品外,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分开进行。(×) 3、配制溶液时为了安全,水要缓慢地加入浓酸或浓碱中,并不断搅拌,待溶液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才能稀释到规定的体积。(×) 4、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 5、测定PH值的样品可放置数天后进行测定,对其测定值无任何影响。(×) 6、甲醛法测定大气中SO2时,当显色温度在20℃±2℃,比色皿为lcm时,要求试剂空白 液不应超过0.03吸光度。( × ) 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砷时,所用锌粒的规格不需严格控制。(×) 8、对含悬浮物的水样应分别单独定容采样,并全部用于测定。(√) 9、风罩用于减少风致噪声的影响和保护传声器,故户外测量时传声器应加戴风罩。(√) 10、在K2Cr2O7法测定COD的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COD适中,可继续进行实验。(×) 11、水样采集后,立即经0.45μm滤膜过滤,其滤液消解供可溶性正磷酸盐的测定。(√) 12、在冬天气温较低,一般采集的较清洁地面水的溶解氧,往往是过饱和的,这时无须处理就可立即进行BOD5测定。

(×) 13、如果水样中不存在干扰物时,测定挥发性酚的预蒸馏操作可以省略。(× ) 14、测定挥发酚的NH3-NH4Cl缓冲液的pH值不在10.0±0.2范围内,可用HCl或NaOH调节。(× ) 15、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带回实验室再固定。(×) 16、一类污染物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 ) 17、pH标准溶液在冷暗处可长期保存。(× ) 18、总不可过滤固体物质通常在100℃度下烘干。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05g。(× ) 19、测定水中悬浮物,通常采用滤膜的孔径为0.45μm。(√ ) 20、水样为淡粉色时,可使用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 ) 21、测定水样浊度超过100度时,可酌情少取,用水稀释到50.0ml,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 22、硫酸肼有毒、致癌!使用时应注意。(√ ) 23、测定水中砷时,在加酸消解破坏有机物的过程中,溶液如变黑产生正干扰。(× ) 24、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时,锌粒的规格对测定无影响。(× ) 25、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时,硫酸浓度一般控制在0.05~0.3mol/L(1/2H2S04),酸度高时,显色快,但不稳定。(√ ) 26、测汞水样既可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也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 × ) 27、EDTA具有广泛的络合性能,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组成比几乎均为l:1的螯合物。(√ ) 28、在pHl0的溶液中,铬黑T长期置入其内,可被徐徐氧化,所以在加入铬黑T后要立即进行滴定。(√ )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从信息技术角度看,环境监测是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分为: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了解) 5、环境监测分类: 按监测目的划分 ?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 ?研究性监测(也称科研监测) 6、环境监测的发展:被动监测、主动监测、自动监测 7、环境污染的特点: 时间分布性 空间分布性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 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颉颃作用)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8、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环境监测的追溯性。 9、环境监测技术: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10、优先污染物:有毒化学物种类繁多,人们不可能对每一种化学品都进行监测、实行控制,而只能有重点、针对性地对部分污染物进行监测和控制。这就必须确定一个筛选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11、优先监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12、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监测复习题教学提纲

环境监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精密度 547 2 空白试验 548 3 静态配气法 225 4 生物监测 296 5 空气污染指数 203 6 分贝 349 7 生化需氧量 118 8 化学需氧量 113 9 优先污染物 8 10 简易监测 439 11 土壤背景值 270 12遥感监测 485 13 突发事件 399 14 环炉检测技术 446 15 质量控制图 550 二问答题 1 为什么在环境监测中要开展质量保证工作?它包括哪些内容?500-501 2 怎样制定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42-43 3 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53 4 水样在分析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56 5 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89 6 说明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96-97 7 怎样测定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测定它们对控制活性污泥的性能有何意义?141-142 8 简要说明制订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和主要内容。152

9 简要说明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NOx的原理,用简图示意怎样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测定NO2、NO和NO X?177 10 怎样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192-193 11 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的原理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225-226;228-229 12 什么是危险废物?其主要判别依据有哪些?235-236 13 生活垃圾有何特性?其监测指标主要有哪些?249-251 14 简述渗滤液的分析项目。254 15 土壤污染监测有哪几种布点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276-277 16冷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水样中汞,在原理、测定流程和仪器方面有何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78-79 17 说明生物群落法监测水体污染的依据,常用哪些水生生物作为生物群落法监测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300 18 怎样利用植物群落监测空气污染状况?319 19 简要说明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功能。450 20 简要说明城市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与以往抽样式的噪声监测比较有何优点?465 21 说明用环炉技术对水样中欲测污染组分进行分离、浓缩和测定的原理。446-447 22 什么是等效连续声级L eq?什么是噪声污染级L NP? 354 二计算题 1 当测定某水样六价铬时,在8支5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0.20、0.50、1.00、2.00、4.00、6.00、8.00ug的六价铬标准系列,稀释至刻度。取2份平行

环境监测试题答案精选范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考试课程:环境监测学年学期:2016-2017-1 试卷类型:A卷考试时间:2016-12-11 专业年级:环境科学专业2014级1-2班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15分) 1、优先监测:经过优先选择对环境中潜在危险大(难降解、具有生物积累性、毒性大和三致物),出现频率高、残留多,检测方法成熟的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2、水体自净:污染物进人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的恢复到原来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3、空气污染: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 4、渗滤液:从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而组成的物质。 5、生物监测:利用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对环境变化和环境污染做出的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 6、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或日常活动过程中被人们抛弃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固态或半固态的物质。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15分) 1. 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为常规监测(例行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和研究性 监测。 2.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在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如果要评价一个完整的水系的水质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增设背景断面。 3、环境空气监测采样系统由收集器、流量计以及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 4、危险废物特性包括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以及其他毒性。

《环境监测》第四版_考试所有重点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 (一)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为单位)表示。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重铬酸钾法 (1)重铬酸钾法(K2Cr2O7法)(GB)CODCr (2)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3)KMnO4法(高锰酸钾指数)CODMn。 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有催化剂(Ag2SO4)存在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再以蒸馏水作空白溶液,按同法测定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将大部分有机物氧化,但吡啶不被氧化,芳香族有机物不易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干扰可加入适量硫酸汞络合。 (二)高锰酸盐指数(I Mn)CODMn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定的化学需氧量,称为高锰酸盐指数,以氧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表示。其中碱性高锰酸钾法用于测定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水样,酸性高锰酸钾法适用于氯离子质量浓度不超过300mg/L的水样。 (三)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好氧分解氛围含碳物质氧化阶段和硝化阶段。硝化阶段在5~7d,甚至10d以后才显著进行,一般水质检验所测BOD只包括含碳物质的耗氧量和无机还原性物质的耗氧量,因此五日培养法能减少硝化阶段对耗氧量的影响。 (四)总有机碳(TOC) (1)测定意义

2019环境监测岗位职业技能考试试题题库汇总

2019环境监测岗位职业技能考试试题题库汇总 1.定电位电解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中,读数完毕后,将采样枪取出置于环境空气中,清洗传感器至仪器读数在()mg/m3以下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测试。 A、1 B、15 C、20 D、50 答案:C 2.定电位电解法对烟道气中二氧化硫的测试时,要求进入传感器的烟气温度不得大于()℃。 A、20 B、40 C、100 D、120 答案:B 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中的二类功能区是指()。 A、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B、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

业区和农村地区 C、特定工业区 D、一般地区 答案:B 4.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m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不能靠近炉、窑和锅炉烟囱。 A、10 B、20 C、30 D、40 E、50 答案:E 5.在环境空气监测点采样口周围()空间,环境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如果采样管的一边靠近建筑物,至少在采样口周围要有()弧形范围的自由空间。 A、90°,180° B、180°,90° C、270°,180° D、180°,270° 答案:C

6.环境空气采样中,自然沉降法主要用于采集颗粒物粒径()μm的尘粒。 A、大于10 B、小于10 C、大于20 D、大于30 E、大于100 答案:D 7.除分析有机物的滤膜外,一般情况下,滤膜采集样品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保存。 A、常温条件下 B、冷冻条件下 C、20℃ D、4℃条件下冷藏 答案:D 8.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保存至样品处理前。 A、干燥器内 B、采样盒 C、-20℃冷冻箱内 D、冷藏室中 答案:C

环境监测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1(检测公司) 姓名:得分:阅卷签名: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或。答案:水系源头处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2.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 m处和 m 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 m处。 答案:水面下0.5 河底上0.5 下0.5 3.测、和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答案: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有机污染物 4.地下水采样前,除、和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答案:五日生化需氧量有机物细菌类 5.采集地下水水样时,样品唯一性标识中应包括、采样日期、编号、序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 答案:样品类别监测井样品 6.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水样的性和性。 答案:干扰物质均匀代表 7.水质采样时,通常分析有机物的样品使用简易 (材质)采样瓶,分析无机物的样品使用 (材质)采样瓶(桶)。自动采样容器应满足相应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 答案:玻璃聚乙烯塑料 8.往水样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保护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经常使用的水样保护剂有各种、和,加入量因需要而异。 答案:酸碱生物抑制剂 9.文字描述法适用于天然水、水、水和水中臭的检验。②答案:饮用生活污工业废 10.水温测定时,当气温与水温相差较大时,尤应注意立即,避免受影响。 答案:读数气温 11.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洁净水是透明的,水中存在和时,透明度便降低。④⑤答案:悬浮物胶体 12.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可使光被散射或吸收。①② 13.测量水的pH值时,应适当进行搅拌,以使溶液均匀并达到电化学平衡,而在读数时,则应,,以使读数稳定。④ 答案:停止搅动静置片刻 14.当水深大于 cm、流速不小于 m/s时,可用流速计测量流速。常用的流速计有旋杯式和桨式两种。 答案:10 15.根据天平的感量(分度值),通常把天平分为三类:感量在 g范围的天平称为普通天平;感量在 g以上的天平称为分析天平;感量在 mg以上的天平称为微量天平。 答案:0.1~0.001 0.0001 0.01 16.沉淀按其物理性质的不同,可粗略地分为沉淀和沉淀,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凝乳状沉淀。 答案:晶形无定形 二、判断题(每题分,共15分) 1.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 答案:错误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 (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 6、测定水样的DO,消耗L的Na2S2O3,该水样的DO(O2,mg/L)为。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和,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 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 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答案) 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 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 B、四 C、三 D、二 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 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 C、105 5℃烘箱内烘干 D、室内自然干燥 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 B、可疑数据 C、正常数据 D、剔除数据 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 B、平均

环境监测实验复习资料

1、废水中悬浮固体的测定原理? 悬浮固体系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重量减去滤料重量,即为悬浮固体(总不可滤残渣)。 2、悬浮固体的测定过程中废水粘度高时如何处理? 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振荡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 3、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含量.反应式如下: MnSO 4+2NaOH=Na 2 SO 4 +Mn(OH) 2 ↓ 2Mn(OH) 2+O 2 =2MnO(OH) 2 ↓(棕色沉淀) MnO(OH) 2+2H 2 SO 4 =Mn(SO 4 ) 2 +3H 2 O Mn(SO 4) 2 +2KI=MnSO 4 +K 2 SO 4 +I 2 2Na 2S 2 O 3 +I 2 =Na 2 S 4 O 6 +2NaI 4、碘量法测定溶解氧适合哪类水样? 此法适用于含少量还原性物质及硝酸氮<0.1mg/L、铁不大于1mg/L,较为清洁的水样。 5、硫代硫酸钠溶液如何标定? 标定方法如下: 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0mL水和1gKI,??加入10.00mL 0.02500mol/L 重铬酸钾(1/6K2Cr2O7)标准溶液、5mL(1+5)硫酸溶液,密塞,摇匀。?于暗处静置5分钟后,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用量。 C= V 02500 .0 00 . 10 式中:C—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6、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7、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如何处理? 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操作所需体积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150mm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否成绿色。如溶液显绿色,再适当减少废水取样量,直至溶液不变绿色为止,从而确定废水样分析时应取用的体积。 8、水中六价铬的测定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遇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摩尔吸光系数为4×104。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和工业废水中六价铬的测定。

环境监测试题_及答案__共享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大家共享! 《环境监测》试题(A卷) 一、基本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等效连续声级: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这样的声级就是等效连续声级。 2.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 3.细菌总数:在水中溶解氧测定时,当有Fe2+离子干扰时,用KMnO4氧化Fe2+,消除干扰,过量的KMnO4用草酸钠除去,生成的Fe3+用KF掩蔽。 4.生物监测:利用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映,从而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 5.静态配气法:把一定量的原料气加入到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即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信息角度看,环境监测的实质是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 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水面下0.3—0.5m处_,当水深_5—10m 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水面下0.3—0.5m处,河床上1m处_;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消除干扰,浓缩水样; 4.F-选择电极的传感膜是LaF3_; 5.****物造即刻中毒的原因是与高铁血红蛋白酶结合结合,使之失去传递氧的功能,致人窒息而死亡_; 6.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型布点法; 7.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___二本碳酰二肼____; 8.大气采样时要求相对高度是__1.5m _____; 9.今测得大气中的SO2浓度为3.4ppm,其重量浓度为__9.7×10-3_____mg/l; 10.作用于某一点的三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75dB、75dB、89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89dB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及答案

《环境分析与监测》考试试卷(B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将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其值为。 2.朗伯—比耳定律的表达式为。 3.水样的总不可滤残渣,又称或。 4.河流控制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排污口下游的河段上。 5.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分为和。 的常规分析方法一般是。 7.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范围是。 8.对氟化物污染最为敏感的指示植物是。 9.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用衡量,准确度用衡量。 中溶液的质子条件式是:。 11.环境监测对象的特点:、、。 12.简要表达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DO 、BOD 5、COD 、TSP 。 二、选择题(每题分,共15分): 1. 已知溶液中+-24/Mn MnO ?=,+ +23/Fe Fe ?=,在此条件下用 KMnO 4标准溶液滴定Fe 2+ ,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 A 、、、、 2. 微溶化合物Ag 2CrO 4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A 、较大 B 、较小 C 、相等 D 、大一倍 3.在电位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与被测离子的浓度(): A 、无关 B 、成正比 C 、对数成正比 D 、符合能斯特公式的关系 的粒径范围是() A 、0~100μm B 、0~10μm C 、0~50μm D 、>10μm 5.《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依据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 A 、三级 B 、Ⅳ类 C 、二级 D 、V 类 6.在COD 的测定中,回流前需加入HgSO 4,其目的是() A 、灭杀微生物 B 、络合水样中的Cl -,避免Cl -消耗K 2Cr 2O 7 C 、沉淀Ba 2+、Sr 2+、Ca 2+等金属离子 D 、作为催化剂 7.冷原子吸收法测汞中,KMnO 4的作用是()。 A 、氧化还原性物质 B 、防止重金属沉淀 C 、作为指示剂

环境监测考试题

考试题 1、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在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设-------------断面、 ----------------断面和-------------------断面。 答案:对照控制消减 2、在采样(水)断面一条垂线上,水深5-10米时,设------点,即-----------;若水深≤5米 时,采样点在水面-----------------处。 答案:二水面下0.5米河底上0.5米下0.5米 3、水质监测中采样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 ---------------、---------------。即常说的五参数。 答案:水温pH 电导率浊度溶解氧 4、保存水样的措施有---------、-------、--------、--------。 答案:选择适当材质的容器控制溶液的pH 加入固定剂冷藏或冷冻 5、单独采集测定-----------、-----------和------------项目的水样,应定量采样。 答案:硫化物、石油类、悬浮物 6、采集监测下列项目水样时,应贮于何种容器中、如何保存:①COD Cr-------、--------- ②BOD5------------、\--------------------③总氰化物--------、--------④挥发份---------、----------- ⑤硫化物——---、——----⑥溶解氧——-----、_-------⑦总汞——-----、—————⑧石油类——---、——----⑨氟化物——-----、——----⑩氨氮————、——------ 答案:①硅硼玻璃瓶或塑料瓶加硫酸p H<2 (2-5℃冷藏) ②硅硼玻璃瓶或塑料瓶冷冻③硅硼玻璃瓶或塑料瓶加NaOH pH>12 ④硅硼玻璃瓶或塑料瓶按1克/L加C U SO4加硫酸p H<2 ⑤棕色瓶防止曝气,先加乙酸锌-乙酸钠500ml水样加2ml,加水样后NaOH 加500ml水样1ml,水样应充满不留气⑥玻璃溶解氧瓶 MnSO4和碱性碘化钾⑦玻璃瓶加硝酸p H<2并加K2CrO7⑧硅硼玻璃瓶加盐酸p H<2 ⑨塑料瓶 2-5℃冷藏⑩玻璃瓶和塑料瓶加硫酸p H<2 7、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水物应在------------布点采样。 答案: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出口处 8、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二类污水物应在---------------布点采样。 答案:排污单位总排口 9、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时,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分为几类?每类各举三例,并说明各 类在何处采样? 答案:分为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两类。如总汞,总铬,六价铬等属于第一类污染物。悬浮物,石油类,挥发酚等属于第二类污染物。 排放第一类污染物的废水,不分行业和废水排放方式,一律在车间或车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排放第二类污染物的废水,应在排污单位的废水出口处设采样点。有处理设施的企业,应在处理设施的排出口处布点。 10、工业废水的采样的采样频率如何确定? 答案:按生产周期确定,生产周期在8小时以内的每2小时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小时的每4小时采样一次。其他废水的采样,24不小于2次。 11、简述水质采样注意事项? 答案:?采样时不能搅动底部沉淀物。?保证采样点准确。?洁净的容器在装入水样前,应先用该点的水冲洗3次,让后装入水样,并按要求加入相应的固定剂,贴好标签。?待测溶解氧的水样,应严格不接触空气,其他水样也应尽量少接触空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采样结束前,应仔细检查采样记录和水样,若有漏采或不符合规定者,应立即补采或重采。 12、水样保存一般采用那些措施? 答案;?选择适当材质的容器;?控制水样的pH;?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冷藏或冷冻,以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 13、监测大气污染常用的布点方法有-------平均不点法、--------布点法、------布点法和--------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试题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 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或者小于或等于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