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东省委党校2018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

山东省委党校2018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

山东省委党校2018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
山东省委党校2018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

《政治理论》复习参考题型

一、概念

1.按劳分配

2.独立自主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基本经济制度

6.民主集中制

7.商品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11.生态文明

12.实事求是

13.市场机制三要素

14.物质

15.一国两制

1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7.政策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19.五大发展理念

20.经济发展方式

二、辨析

1.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2.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不能相互否定

4.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根本对立的

5.工人阶级已经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放松管制

7.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8.经济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9.商品交换会产生剩余价值

10.商品生产从产生到资本主义时期,经历了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

12.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具有无限性

13.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1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15.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16.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只能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1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固定不变的

1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

20.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三、简答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结论

2.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4.价值规律的作用

5.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6.简述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

7.简述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

8.简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9.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11.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

12.毛泽东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阐述

1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新目标

1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1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8.如何规范收入分配关系

19.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20.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

22.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当注意的原则

23.资本的特殊性质

四、论述

1.“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涵和特点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战略部署

3.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4.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5.实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6.试述坚持和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的原则

7.试述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8.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现代管理学》复习参考题型

一、概念

1.法律监督

2.风险型决策

3.管理

4.管理的经济方法

5.管理的系统观念

6.管理的循环规律

7.管理共有规律

8.管理计划

9.管理技巧性规律

10.管理客体

11.管理派生规律

12.管理艺术

13.管理主体

14.广义的管理决策

15.行政监督

16.计划的效率性

17.经济监督

18.评价

19.确定型决策

20.现代管理技术

21.指导性计划

22.指令性计划

二、辨析

1.按照管理者的位置和层次,可以把管理者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2.按照管理者的职责,可以把管理者分为一般管理者和管理中的领导者。

3.按照管理者所管理的对象,可以把管理者分为行政管理者、经济管理者、科技管理者、文教卫生管理者等。

4.把直线制和矩阵制有机结合起来是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

5 .高级管理者需要管理艺术,而一般管理者不需要管理艺术。

6.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

7.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任何管理都是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的客观要求,都要按社会劳动或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办事。

8.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体制下进行的,都会打上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烙印。

9.管理决策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所以不能设计既

定的决策程序。

10.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11.激励的关键是管理者通过采取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内在动力

12.奖励有激励作用,而惩罚没有激励作用

13.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

14.人也是管理客体的组成部分

15.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是直线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

16.审计监督属于行政监督的范畴

17.实行集中决策、集中经营是事业部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

18.事业部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是实行集中决策、集中经营

19.协调是管理者对管理活动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的指挥和命令

20.预测是管理的核心

21.在管理中应树立组织改善环境的观念

22.在管理中应树立组织适应环境的观念

23.在管理中应树立组织重视环境的观念

三、简答

1.按照监督主体划分,监督有哪些种类?

2.管理的权变观念

3.管理的人本观念

4.管理的系统观念

5.管理的择优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6.管理的战略观念

7.管理决策应坚持的原则

8.管理客体有哪些特征?

9.管理信息的特征

10.管理者素质

11.管理中的行政方法

12.管理中的控制类型

13.激励的方式有哪些?

14.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

15.计划编制应坚持的原则

16.决策的“令人满意”准则

17.决策的依据和条件

18.目标管理与传统计划管理的主要区别

19.权变观念在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20.实施在管理中的作用

21.制定管理目标应遵循什么程序?

四、论述

1.联系实际,论述管理择优观念的主要内容?

2.联系实际,论述管理中的监督有哪些功能?

3.联系实际,论述管理中的决策应遵循的程序?

4.联系实际,论述激励的方式有哪些?

5.联系实际,论述如何科学实施发展战略?

6.联系实际,论述协调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7.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中如何运用好用人艺术?

8.联系实际,论述制定管理目标应坚持什么原则?

党校入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党校入学考试题库 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党章是在(A)上通过的。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四大 D、中共七大 2、党的(A)大明确把我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A.一大 B.二大 C.四大 D.七大 3、党员有(D),选举权,被选举权。 A、参与权; B、建议权; C、否决权; D、表决权 4、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B)的原则。 A、集中吸收; B、个别吸收; C、广泛吸收; D、统一吸收 5、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进行严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直接提交(B)讨论。 A、上级党委; B、党支部大会; C、支部委员会; D、支部书记 6、预备党员必须面向(B)进行入党宣誓。 A、党支部所有成员; B、党旗; C、党徽; D、支部书记 7、党员预备期满,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期转正,但是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B)。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8、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A)原则。 A、少数服从多数; B、成员服从领导; C、下级服从上级; D、

个人服从集体 9、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A)选举产生。 A、中央委员会全体;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10、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D)组成的图案 A、斧头; B、火炬; C、五星; D、锤头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是江泽民同志(C)年3月21日在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重要讲话中提出的。 A、 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1年 12、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介绍信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B)。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13、2004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共5章,即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共()条。(C) A《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40 B《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45 C《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47 D《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50 14、2004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照执

党校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本质?(P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致富。(发展生产、共同致富)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5) 社会主义是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3、“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P10) 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 4、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P16) 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 5、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P49)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P48) 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47)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P48)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名族伟大复兴。 9、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P49)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简答题: 1、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P4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P48)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4、社会主义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逐步建立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三者统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 根本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P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含义?(P17) 和平与发展是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平与发展乃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尚未解决的大问题。 三、论述题: 1、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P45)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3、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资料

2016年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资料 《政治理论》练习题 一类: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 4、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5、当今世界多极化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6、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8、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9、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0、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11、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4、现阶段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1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二类:(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6、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7、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 8、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9、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三类: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现代管理学》练习题 一类: 1、评价的原则 2、法约尔提出管理五个职能的主要内容 3、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4、管理客体的特征

中央党校历届考试题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7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实践的基本特征 2、物质 3、跨国公司 4、“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5、科学发展观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规律是人认识的结果,所以规律是主观的 2、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3、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谈谈如何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2、试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解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管理的权变观念 2、简述协调的作用 3、简述监督的基本原则 4、在现代管理方法中,经济方法有哪些特点? 5、科学决策的核心是方案选优,简述方案选优的标准。 6、简述评价的原则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权变理论的思想结构可表示为函数式:Y(管理理论)=F(管理理论、管理方式) 2、在管理活动中应以定性分析为依据,定量分析为工具。 3、管理的整体优化是局部优化简单相加。 4、反馈是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 5、管理只具有自然属性而不具有社会属性。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简述要点并联系实际分析) 1、谈一谈制订管理目标应遵守的原则。 2、如何认识战略观念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8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 2、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4、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试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2、现阶段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考试科目:现代管理学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法约尔提出管理五个职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管理活动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3、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看法具有哪些新观点? 4、什么是管理观念? 5、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管理主体主要指的是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单个管理者。 2、西蒙所提出的决策准则是最优、最佳。 3、财产所有权所获得的支配权是比较符合现代管理原则的。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一谈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2、现代管理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联系实际论述在这个过程中决策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

最新党校入学考试题库(带答案)

党校入学考试题库 党校入学考试题库 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党章是在(A)上通过的。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四大 D、中共七大 2、党的(A)大明确把我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A.一大 B.二大 C.四大 D.七大 3、党员有(D),选举权,被选举权。 A、参与权; B、建议权; C、否决权; D、表决权 4、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B)的原则。 A、集中吸收; B、个别吸收; C、广泛吸收; D、统一吸收 5、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进行严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直接提交(B)讨论。 A、上级党委; B、党支部大会; C、支部委员会; D、支部书记 6、预备党员必须面向(B)进行入党宣誓。 A、党支部所有成员; B、党旗; C、党徽; D、支部书记 7、党员预备期满,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期转正,但是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B)。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8、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A)原则。 A、少数服从多数; B、成员服从领导; C、下级服从上级; D、个人服从集体 9、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A)选举产生。 A、中央委员会全体;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10、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D)组成的图案 A、斧头; B、火炬; C、五星; D、锤头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是江泽民同志(C)年3月21日

在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重要讲话中提出的。 A、 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1年 12、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介绍信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B)。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13、2004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共5章,即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共()条。(C) A《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40 B《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45 C《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47 D《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50 14、2004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照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由总则、分则、附则组成,共()条。(B) A180 B178 C156 D170 1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这一科学命题是邓小平在__上提出的。(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三大。 16、党的最终目标是:__。(A) A.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B. 消灭剥削,解放全人类;C.一国两制,统一中华。 22、共产党员要坚持__,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B) A. 无产阶级革命立场; B. 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C. 为人民服务。 17、党员有权利在党的会议上__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B) A. 认真地; B. 有根据地; C. 可以。 18、党员有权在__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A) A. 党的会议上和党的报刊上; B. 党的代表会议上; C. 适当场合。 19、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有不同意见,__。(C) A. 可以公开发表; B. 可以不执行; C. 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 《政治理论》练习题 一类: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 4、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5、当今世界多极化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6、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8、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9、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0、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11、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4、现阶段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1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二类:(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6、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7、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 8、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9、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三类: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现代管理学》练习题 一类: 1、评价的原则

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2020经济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管理 一、概念解释题 1. 行为科学学派。P4 行为管理学派突破了古典管理理论关于人是“经济人”的看法,提出了人是“社会人”的概念,从而建立起一个新的管理理论体系。行为管理学派没有为管理下一个清楚的定义,但从其总的理论观点来看,他们非常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基本上是把管理看成是从人的本性出发,不断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求,协调人际关系,从而激发了人的积极性,以达到管理目标的过程。 2. 共有规律。P11 是指所有管理活动都共有的规律,也是一些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这些规律不受社会条件或范围领域的限制,反映管理活动普遍的内在联系,其中主要有:管理的循环规律、人本规律、择优规律、组织规律、权变规律、反馈规律。 3. 管理的权变观念。P145 是指在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组织应因人、因事、因事、因地权宜应变,采取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 4. 经济方法。P254 是指管理主体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包括各种经济杠杆、经济政策),通过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 5. 管理过程学派。 P4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指“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再具体一点说,“管理是对人力、原料、机器、方法、资金和市场这些基本要素的作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强调了管理是各项管理职能发挥作用的过程。

6. 派生规律。P11 主要是指从共有规律中派生出的规律,如从过程循环规律中派生出的如何发挥各种管理职能的规律;从人本规律中派生出的利用非正式组织和不断满足人的需要等规律;从组织规律中派生出的控制幅度规律、协调统一规律、信息传递规律等。 7. 管理的择优观念。P115 是指充分利用可能利用的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满意的管理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要建立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基础上,二要体现管理全过程的优化和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三要坚持相对满意的准则。 8. 行政方法。P257 是指管理主体运用行政权力,按照行政层次,通过下达各种行政命令、指示、决议、规定、指令性计划和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以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9. 决策理论学派。P4 决策理论学派把决策看作是管理的中心,认为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得出“管理就是决策”的理论。 10. 特殊规律。P12 是指管理的共有规律、派生规律在各个不同社会条件、管理领域、管理业务中的特殊表现。 11. 管理系统观念。P103 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 12. 法律方法。P261 是指运用立法、司法和遵法守法教育等手段,规范和监督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使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13. 系统管理学派。P4 系统管理学派把管理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

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马哲真题模拟

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马哲真题

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996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简释题(5×6)1运动与静止 2、 可能性与现实性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4、生产力及 其特性 5、阶级、国家 6、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 一、简述题(3×10)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主体认识能力及其主要内容 3、历史过程中的自发性与自觉性 二、论述题(20×2)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正确把握这两者关系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说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中西哲学史 一、简释题(5×8)

1、仁政(孟子) 2、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 2、民胞物与(张载)4、大同(康有为)5、爱和恨(恩培多克勒)6、两种灵魂(特勒肖) 7、绝对统一(谢林)8、依赖感(费尔巴哈) 二、论述题(4×15) 1、王夫之“能必副其所”的认识论思想 2、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3、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 4、黑格尔关于矛盾的学说。 199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简释题(5×6)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 2、循环论与直线论 3、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4社会条件5、社会经济形态6人民群众、杰出人物 一、简述题(3*10) 1、辩证思维的实质 2、真理性与人民生的一致 3、社会规律即“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二、论述题(2*20) 1、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现实意义 2、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中西哲学史: 一、解释些列名词、概念的含义(5*8) 1、任势(孙子) 2、参验(韩非) 3、 三统三正(董仲舒) 3、实测(严复)5、原子(德谟克特利) 6、偶性(霍布斯) 7、知觉(休谟)8、理性(康德) 二、论述题(5*8) 1、张载的“民胞物与”的社会思想 2、叶适的社会契约论 3、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4、黑格尔的真理观 1998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简释题(6×5) 1、联系、发展 2、共性、个性

2016年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范围【精选资料】

2016年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范围【精 选资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2.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 经历的特定 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3. “三个有利于”: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 义国 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 4. 名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名族聚居的地方,实现区 域自治,设 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 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名族特色、时代特色。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名族伟大 复兴。 8.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9.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二(简答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命题:一是,和平与发展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二是,和平与发展仍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尚未解决的大问题。 3.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及求真务实。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校考试题题库

判断题 1 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3、共产主义的实现太渺茫,最现实的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4、在组织上先入党,在思想上后入党。() 5、吸收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就意味着要搞全民党。() 6、允许新的社会阶层加入中国中产党,这说明我党的性质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 7、根据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预备党员承担与正式党员一样的义务,同样也应该享有与正式党员一样的权利。() 8、“报恩”型的入党动机,说明入党申请人对党有感情,因此是正确的入党动机。() 9、预备党员加入党组织就已经有了党籍,因此其党龄应该从支部大会通过接收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10、只有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不断增强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2 1.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是对立的。() 3.党员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4.党是执政党,党领导一切,可以不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5.党执政后,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 6.为了维护党的纯洁性,党组织必须严格考察要求入党同志的入党动机。() 7.私营企业主或者先富起来的人拿出钱来为社会办好事,就可以入党。() 8.现在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共产党员的标准可以适当 降低。() 9.现行政策允许的事情,都是党员标准允许的。() 10. 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3 1. 党章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基层单位,都应当成立党的基 层组织。() 2. 二十五岁以下没有入团的青年不能直接入党。() 3. 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申请入党,但不能吸收其入党。() 4. 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 律性,富于创造性。() 6. 私营企业主不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 7. 中国共产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并不是说其他阶级出身的具备 党员条件的人就不能入党,也不是说吸收这些人入党会改变党的工人阶 级先锋队性质。()

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

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 复习题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2016年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资料 《政治理论》练习题 一类: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 4、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5、当今世界多极化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6、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8、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9、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0、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11、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4、现阶段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1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二类:(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6、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7、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 8、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9、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三类: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现代管理学》练习题 一类: 1、评价的原则 2、法约尔提出管理五个职能的主要内容 3、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4、管理客体的特征 5、不确定型决策 6、管理的特征

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管理学原理(1)

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1、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2、什么是管理?(P6) 答: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内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其他人活动的活动过程。其包含四个关键点:第一,管理存在于正式组织内。第二、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管理其他人的工作。第三,管理工作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进行的。第四,管理人员必须同时考虑两个方面:1)其他人的活动,即被管理者的工作;2)其他人,即被管理者。 3、为什么说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P6) 答:由于每个企业能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整个社会能用于社会生产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就要求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以可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实现某种想要完成的任务或目标。 由于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所以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组织的目标能有效地实现。每一个组织都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的问题,使组织的有限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 简答:4、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的定义及逻辑关系?/为什么说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7-P10) 答:管理成效是指管理活动的效果。组织成效是指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 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通过作用于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而对组织的成效产生影响。组织成效的高低,除了受管理成效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同时,各个组织的组织成效会影响(形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而这种环境因素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目标的确定。所以,在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并没有存在必然的线性相关的关系,即高的管理成效并不一定能导致高的组织成效;反之,低的管理成效并不一定必然导致低的组织成效。 正确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了解在实践中的“管理万能论”和“管理象征论”各自的不足和偏颇之处,从而正确评价管理者与组织成效的关系。 5、管理者的类别和技能结构。(P14-P17) (1)类别: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2)技能结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思想技能。 辨析:6、思想技能与管理者的组织层次成正比关系。(P17) 答:正确的。 由于不同层次管理者的管理活动不同,对不同层次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就不同。技术技能的重要性依据管理者所处的组织层次从低到高逐渐下降,而思想技能和人际技能则相反。 7、美国学者弗雷德?卢森斯的有效管理者理论。(P19) (1)管理者分类:平均的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以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为标志)、有效的管理者(以工作成绩的数量、质量以及下级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为标志)。 (2)工作活动分类: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与外界交往)。 (3)管理者类别与工作活动的关系:平均的管理者的主要时间投入在传统管理;成功的管理者的主要时间投入在网络联系;有效的管理者的主要时间投入在沟通。

最新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考试复习题库资料

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考试复习题库 26道题、12 1ABC A、人脑的机能 B、人脑的属性 C、物质的反映 2AB A、通过实践认识世界 B、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3ABCD A、互相联结 B、互相依存 C、互相渗透 D、互相贯通 4AB A B 5ABC A、物质运动形式及其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C、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6ABC A、客观实在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7AB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8、真理AB A、绝对性 B、相对性 9ABC A、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10ABC A、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B、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体现

C、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与人们的精神生活过程的关系问题 11ABC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变革与更替 12ABCDEF A、政治思想 B、法律思想 C、道德 D、艺术 E、宗教 F、哲学 13ABC A B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14ABCD A、坚信人民群众能自己解放自己 B、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C、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D、虚心向群众学习 15ABCD A、一切相信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16ABC A、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B 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7ABCD A、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或抽象劳动 B、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C、商品的价值体现着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是价值的本质 D() 18ABC 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山东省委党校2018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集

《政治理论》复习参考题型 一、概念 1.按劳分配 2.独立自主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基本经济制度 6.集中制 7.商品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11.生态文明 12.实事 13.市场机制三要素 14.物质 15.一国两制 1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7.政策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涵 19.五大发展理念

20.经济发展方式 二、辨析 1.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2.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不能相互否定 4.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根本对立的 5.工人阶级已经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放松管制 7.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8.经济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9.商品交换会产生剩余价值 10.商品生产从产生到资本主义时期,经历了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 12.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具有无限性 13.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1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15.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16.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只能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1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固定不变的 1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 20.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三、简答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结论 2.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4.价值规律的作用 5.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容 6.简述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 7.简述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 8.简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容 9.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11.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容 12.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阐述 13.思想的活的灵魂 1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新目标 1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1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管理学原理范文

第一章 1、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创新职能。 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将是我国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桎梏,管理能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使其最大限度地形成有效的社会生产力。2.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企业建立的基础,合理的组织人员协调各种关系、调动各种积极性需要管理。4.管理能将组织成员的局部目标引向组织目标,从而形成合力。4.管理能通过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改变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及日常生活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服务和生活质量。 2、什么是管理?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其包含四个内涵:第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二、管理应当是有效的。第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第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3、为什么说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P6) 答:由于每个企业能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整个社会能用于社会生产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就要求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以可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实现某种想要完成的任务或目标。 由于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所以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组织的目标能有效地实现。每一个组织都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的问题,使组织的有限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 简答:4、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的定义及逻辑关系?/为什么说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7-P10) 答:管理成效是指管理活动的效果。组织成效是指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通过作用于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而对组织的成效产生影响。组织成效的高低,除了受管理成效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同时,各个组织的组织成效会影响(形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而这种环境因素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目标的确定。所以,在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并没有存在必然的线性相关的关系,即高的管理成效并不一定能导致高的组织成效;反之,低的管理成效并不一定必然导致低的组织成效。 正确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了解在实践中的“管理万能论”和“管理象征论”各自的不足和偏颇之处,从而正确评价管理者与组织成效的关系。 5、管理者的类别和技能结构。(P14-P17) (1)类别: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2)技能结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思想技能。 辨析:6、思想技能与管理者的组织层次成正比关系。(P17)答:正确的。 由于不同层次管理者的管理活动不同,对不同层次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就不同。技术技能的重要性依据管理者所处的组织层次从低到高逐渐下降,而思想技能和人际技能则相反。 7、美国学者弗雷德?卢森斯的有效管理者理论。(P19) (1)管理者分类:平均的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以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为标志)、有效的管理者(以工作成绩的数量、质量以及下级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为标志)。 (2)工作活动分类: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与外界交往)。 (3)管理者类别与工作活动的关系:平均的管理者的主要时间投入在传统管理;成功的管

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

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 试复习题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6年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资料 《政治理论》练习题 一类: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 4、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5、当今世界多极化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6、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8、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9、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0、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11、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4、现阶段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1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二类:(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6、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7、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 8、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9、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三类: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现代管理学》练习题 一类: 1、评价的原则 2、法约尔提出管理五个职能的主要内容 3、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4、管理客体的特征 5、不确定型决策 6、管理的特征

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管理专业

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管理专业

安徽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3、“三个有利于” 答: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 4、民族区域自治 答: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5、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 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6、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四大特色” 答: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答: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答: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简答题

1、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4、社会主义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逐步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三者统一” 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和平与发展命题的基本含义 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命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二是,和平与发展仍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尚未解决的大问题。 三、论述题 1、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答: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