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

答案】

txt>《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版)

谢希仁编著

2006-12-28

第一章概述(p19)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

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

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

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

理和成批处理能力。(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

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

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

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

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

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3)形成计算机网

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

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

任何系统进行通信。(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

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

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

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

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

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

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

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

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

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

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

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

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

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

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

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

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

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

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

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

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

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

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

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5、试讨论在广播式网络中对网络层的处理方法。讨论是否需要这

一层?

答:广播式网络是属于共享广播信道,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可以

不要网络层,但从osi的观点,网络设备应连接到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因此将服务访问点设置在高层协议与数据链路层中逻辑链路子

层的交界面上,ieee 802标准就是这样处理的。

6、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

按功能分层。(2)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osi分七层,自下而

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

应用层,而tcp/ip分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输层(tcp)

和应用层。严格讲,tcp/ip网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p的一部分。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③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

7、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答:从网络的交换功能进行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从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类:集中式网络、分散式网络和分布式网络;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从网络的使用范围进行分类:公用网和专用网。

8、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各有何特点?

答:主干网络一般是分布式的,具有分布式网络的特点:其中任何一个结点都至少和其它两个结点直接相连;本地接入网一般是集中式的,具有集中式网络的特点:所有的信息流必须经过中央处理设备(交换结点),链路从中央交换结点向外辐射。

9、计算机网络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一个计算机网络应当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1)若干主机,它们向用户提供服务;(2)一个通信子网,它由一些专用的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的;(3)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为主机之间或主机和子网之间的通信而用的。

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 (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 (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答:对电路交换,当t=s时,链路建立;

当t=s+x/c,发送完最后一bit;

当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对分组交换,当t=x/c,发送完最后一bit;

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

每次转发的时间为p/c,

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

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

x/c+(k-1)p/c+kd<s+x/c+kd时,

(k-1)p/c<s

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

(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 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it/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 应取为多大?

答:分组个x/p,

传输的总比特数:(p+h)x/p

源发送时延:(p+h)x/pb

最后一个分组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中间发送时延:(k-

1)(p+h)/b

总发送时延d=源发送时延+中间发送时延

d=(p+h)x/pb+(k-1)(p+h)/b

令其对p的导数等于0,求极值

p=√hx/(k-1)

13、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保留下层的有关资源,数据交换结束后,应终止这个连接,释放所保留的资源。

而对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之间不建立连接就可以通信,在数据传

输时动态地分配下层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保留。

面向连接服务的特点是,在服务进行之前必须建立数据链路(虚电路)然后在进行数据传输,传输完毕后,再释放连接。在数据传输时,

好象一直占用了一条这样的电路。适合于在一定期间内要向同一目

的地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对传输数据安全,不容易丢失和失序。

但由于虚电路的建立,维护和释放要耗费一

【篇二: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五版)课后答案】

再胖的人也有权利去增肥!苗条背后其实是憔悴,爱你的人不会在

乎你的腰围!尝尝阔别已久美食的滋味,就算撑死也是一种美!减

肥最可怕的不是饥饿,而是你明明不饿但总觉得非得吃点什么才踏实。《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1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

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

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

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

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

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 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

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

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

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

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

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

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

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

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

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

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

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因特网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是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 arpanr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最初的分组交换网 arpanet 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要连接在arpanet 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而后发展为所有使用 tcp/ip 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联网相互通信。

第二阶段是 1985-1993 年,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第三阶段是 1993 年至今,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结构的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2

1-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制定英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一下的四个阶段[rfc 2026]:

(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7 小写和大些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 internet 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以小写字母 i 开始的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以大写字母 i 开始的 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有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1-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1、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1)、局域网:局域网是计算机硬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通信线路组

成的网络,一般限定在较小的区域内,通常采用有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2)、城域网:城域网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覆盖的范围

从几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城域网基本上是局域网的延伸,通常使用

与局域网相似的技术,但是在传输介质和布线结构方面牵涉范围比

较广。

(3)、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非常广,又称远程网,在采用的技术、应用范围和协议标准方面有所不同。

2、按传榆介质分类:

(1)、有线网: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甚至利用又线电视电视电

缆来连接的计算机网络,又线网通过载波空间进行传输信息,需要

用导线来实现。

(2)、无线网:用空气做传输介质,用电磁波作为载体来传播数据。无线网包括:无线电话、语音广播网、无线电视网、微波通信网、

卫星通信网。

3、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2)、总线型网络: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道,总线型

网络安装简单方便,需要铺设的电线最短,成本低,某个站点的故

障一般不会影响整个网络,但介质的故障会导致网络瘫痪,总线网

安全性低,监控比较困难,增加新站点也不如星型网络容易。

(3)、树型网络:是上述两种网的综合。

(4)、环型网络:环型网容易安装和监控,但容量有限,网络建成后,增加新的站点较困难。

(5)、网状型网络:网状型网络是以上述各种拓扑网络为基础的综

合应用。

4、按通信方式分类:

(1)、点对点传输网络:数据以点到点的方式在计算机或通信设备

中传输,在一对机器之间通过多条路径连接而成,大的网络大多采

用这种方式。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3

(2)、广播式传输网络:数据在共用通信介质线路中传输,由网络

上的所有机器共享一条通信信道,适用于地理范围小的小网或保密

要求不高的网络。

5、按网络使用的目的分类:

(1)、共享资源网:使用者可共享网络中的各种资源。

(2)、数据处理网:用于处理数据的网络。

(3)、数据传输网:用来收集、交换、传输数据的网络。

6、按服务方式分类:

(1)、客户机 /服务器(c/s)模式:c/s 计算的模式的结构是分散、多层次和具有图形用户

接口的 pc 机作为客户机,不同的操作系统或不同的网络操作系统

对应不同的语言和开发工具,其工作特点是文件从服务器被下载到

工作站上,然后在工作站上进行处理,而基于主机的大型机工作特

点是所有处理都发生在主机上。

(2)、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主要特点是它与软硬件平台的

无关性,把应用逻辑和业务处理规则放在服务器一侧。

(3)、对等网或称为对等式的网络:对等网可以不要求具备文件服

务器,特别是应用在一组面向用户的 pc 机,每台客户机都可以与

其他每台客户机实现平等对话操作,共享彼此的信息资源和硬件资源,组网的计算机一般类型相同,甚至操作系统也相同,这种网络

方式灵活方便,但是较难实现集中管理与控制,安全性也低。

7、按企业和公司管理分类:

(1)、内部网:一般指企业内部网,自成一体形成一个独立的网络。(4)、因特网:因特网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国际互联网,在全世界

范围内得到应用,结合多媒体的声、图、文表现能力,不仅能处理

一般数据和文本,而且也能处理语音、声响、静止图象、电视图象、动画和三维图形等。

1-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的特点:设施共享;高度综合集成,可应付高密度的业

务需求量;工作在可控环境;使用率高;技术演进迅速,以软件为主;成本逐渐下降。

本地接入网特点:设施专用,且分散独立;接入业务种类多,业务

量密度低;线路施工难度大,设备运行环境恶劣;使用率低;技术

演进迟缓,以硬件为主;网径大小不一,成本与用户有关。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 x (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 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

d(s),数据率为 c(bit/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 s (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 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

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

要小?

答:对电路交换,当 t=s 时,链路建立;

当 t=s+x/c,发送完最后一 bit;

当 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4

对分组交换,当 t=x/c,发送完最后一 bit;

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 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

每次转发的时间为 p/c,

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

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

x/c+(k-1)p/c+kd<s+x/c+kd 时,

(k-1)p/c<s

1-11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 x 和

(p+h)( bit),其中 p 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 h 为每个

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 p 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

过 k 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 b(bit/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

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

分长度 p 应取为多大?

答:分组个 x/p,

传输的总比特数:(p+h)x/p

源发送时延:(p+h)x/pb

最后一个分组经过 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中间发送时延:(k-

1)(p+h)/b

总发送时延 d=源发送时延+中间发送时延

d=(p+h)x/pb+(k-1)(p+h)/b

令其对 p 的导数等于 0,求极值

p=√hx/(k-1)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

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

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 client/server 方式,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 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

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打

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

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

系统。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

本地客户的请求。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

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

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一般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

支持。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

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网络核心部分是因特网中最复杂的部分。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

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

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即传送或接收各种形式的数据)。在网络核

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

部分最重要的功能。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

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

功能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5

1-13 客户服务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

的地方?

答:客户服务器方式是一点对多点的,对等通信方式是点对点的。

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

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系统启动

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

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

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对等连接也需要知道

对方的服务器地址。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1.速率

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

bit 来源于 binary digit,意思是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 1 或 0。

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速率的单位是 b/s,或 kb/s, mb/s, gb/s 等。

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2.带宽

“带宽”(bandwi dth)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 b/s (bit/s)。

3.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吞吐量更经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4.时延

传输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5.时延带宽积

6.往返时间 rtt

7.利用率

1-15 假定网络的利用率到达了 90%。试估算已选现在的网络时延是他的最小值的多少倍?答:d0 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 表示当前网络的时延。u 为利用率

则: d=d0/(1-u) 即 d=10 d0 。

1-16 计算机通信网有哪些非性能特征?计算机通信网性能指标与非性能特征有什么区别?答:计算机通信网非性能特征有:费用、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易于管理和维护。

计算机通信网性能指标有: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性能指标指的是与通信网络本身性能相关的指数,而非性能特征与其本身无直接关系。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6

【篇三: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

(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

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协议无特指

(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的互联

网络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

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 (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 (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

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

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 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

(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

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

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

1)]^0.5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

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

同的地方?

答: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后者实际上是

前者的双向应用。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

1-15 假定网络利用率达到了90%。试估计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

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

解:设网络利用率为u。,网络时延为d,网络时延最小值为d0

u=90%;d=d0/(1-u)----d/ d0=10

现在的网络时延是最小值的10倍

1-16 计算机通信网有哪些非性能特征?非性能特征与性能特征有

什么区别?

答:征:宏观整体评价网络的外在表现。性能指标:具体定量描述

网络的技术性能。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

往大于传播时延。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

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