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月份伤寒护理查房之欧阳光明创编

5月份伤寒护理查房之欧阳光明创编

5月份伤寒护理查房之欧阳光明创编
5月份伤寒护理查房之欧阳光明创编

2016年5月份护理业务查房

欧阳光明(2021.03.07)

—伤寒病人的护理

时间:2016年5月23日下午16:00分

地点:感染科护士站

主持人:聂琴琴(护士长)记录人:韦丽红(护士)

参加人员:

聂琴琴(护士长):伤寒(Typhoid) 是由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WHO把伤寒作为一个全球性卫生问题。世界上总的发病趋势是下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等的发病率已降到0.4~3.7/10万,重点在输入病例的控制。WHO估计,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可高达540/10万。

病原学:伤寒杆菌为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长约1~3mm,宽约0.4~0.9mm,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pH为6.8~7.8。

生存能力: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耐低温,在水面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对阳光、热、干燥、及酸敏感,阳光直射数小时死亡,60度水中10余分钟或煮沸可灭菌。

伤寒的病理变化:其病理组织改变主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典型伤寒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的传染源。病人从潜伏期即可从粪便排菌,一般从病程第一周末开始经尿排菌,故整个病程中均有传染性,尤其以病程的第2~4周内传染性最大。少数病人可成为长期或终生带菌者。

2、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病原体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可造成直接传播。

(2)间接传播:经过手和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源和食物等可造成间接传播。

其中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食物污染也可引起本病的暴发和流行,而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主。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遍布于全世界各地,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饮食饮水条件差的地区可引起流行。我国以散发为主,但有的地区时有暴发流行,其中以水型暴发为主,食物型暴发约10~15%

2、时间分布:季节:终年可见,以夏秋季居多。

3、人群分布:男女发病率无差别;儿童及青壮年居多,暴发疫情中也以青壮年居多。

临床表现:

初期:缓慢起病,体温阶梯上升,可有全身不适,酸痛,乏力,5-7天体温达到39-40度。

极期:2、3病周出现典型伤寒临床表现。

1. 持续高热;

2. 相对缓脉;

3.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4. 玫瑰疹

5. 肝脾肿大

缓解期:第四病周,体温呈弛张热,逐渐下降,病情开始好转,患者消瘦虚弱,同时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恢复期:4、5病周,细菌被消灭,症状逐渐消失,组织逐步修复。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

并发症:

1. 肠出血;最常见

2. 肠穿孔;最严重,突发右下腹剧痛,伴腹膜炎、休克体征

3. 中毒性心肌炎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减少,少于5000/dl,嗜酸细胞减少或消失。

细菌培养:

血、粪、尿、骨髓培养。

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

1):肥达反应阴性不能排除伤寒

2):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增4倍,可确诊。

3):单份血清抗体效价抗O≥1:80,抗H≥:160,有诊断价值。

一般治疗及护理:卧床休息,注意卫生,保持大便通畅,胃肠道隔离。

注意要点:高热者不宜药物降温,便秘者禁用泻药,腹泻者忌用鸦片制剂,腹胀者忌用新思的明。

抗菌治疗:

1.氟喹诺酮类药物,

2.首选,氯霉素

●3.磺胺类复方新诺明(SMZ-TMP)

●4.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

●5.头孢菌素。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二) 1、隔离治疗病人

所有伤寒病人或疑似病人都要及时隔离治疗。病人经正规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停药一周后,粪检2次阴性(2次粪检之间隔2-3天),方可解除隔离。在伤寒暴发或流行期间,具以上综合性医院要设立传染病区,

流行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应设立隔离病房,在暴发村应设立临时隔离病房。

2、疑似病人

对疫区内“持续发热”的疑似病人,也应进行治疗或隔离治疗,并且应尽快明确诊断。

3、密切接触者的处理

对与伤寒病人有过密切接触以及在水型、食物型暴发中有可能受感染的人,如病家的成员、病人陪伴者、聚餐的参加者等要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以最后接触之日起计算,伤寒23天,副伤寒15天。医学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早期症状及体温测量等。对已有症状的人要作血、粪培养,以便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三)切断传播途径:

是预防控制本病的关键性措施。采取以三管一灭(管水、粪、饮食和灭蝇)为重点内容以及卫生宣教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1、全面开展饮用水消毒与管理,对疫区内被污染的和怀疑可能被污染的饮用水源要消毒处理后才能饮用,教育群众不饮用生水。

2、禁售禁食被污染的食物。

做好饮食行业、食品摊点的卫生管理,加强《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取缔无证摊贩,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特别是生冷食品,小水海产品,要加强管理。疫区内要劝阻群众聚餐。

3、病家和临时隔离治疗点中被污染的厕所、地面、餐具、衣物、用品等进行随时消毒,病人的粪、尿、排泄物要严格消毒处理。

4、大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与爱国卫生运动,使群众了解伤寒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做好预防。提高群众对伤寒预防的卫生保护意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与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饮用生水、生奶等。同时,搞好环境卫生,管好水源,消除垃圾,消灭苍蝇及孳生地。

(三)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免疫力:对疫情暴发地区的易感人群及其毗临地区的重点人群,根据流行病学(菌型)指征,进行伤寒菌苗的预防接种,以增强人群免疫力。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由于反应较大,保护效果不十分理想,实际应用较少。目前使用的有伤寒Vi多糖菌苗和伤寒减毒口服活菌苗,但必须对准伤寒的菌型。

201610护理查房

2016年10月护理查房 时间:2016年10月25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向龙萍 报告人:张玲 内容:多发性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参加人员:全体护士(见签到表) 向龙萍护士长: 今天我们进行脑梗死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脑梗死的有关知识及护理,首先请张玲简要汇报病情。 责任护士张玲: 病情介绍:患者喻有清男 68岁于2016年10月12日12点15分半因多发性脑梗死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后由手术室平车送入我科。入科查体T36 ℃、脉搏8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02/67mmHg、 SPO2 97%。患者目前神志呈昏迷状瞳孔左侧2MM对光反射存在,右眼外伤表现对光反射消失。右侧肢体存在不自主动作,躁动不安不能配合,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SPONT模式,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性啰音,心率齐,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病理反射未引出。既往史:患者平素口吐涎沫。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达220/100mmHg,服用络活喜和厄贝沙坦分散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不祥。1999年有两次脑出血,曾行手术治疗。2004年有脑出血病史,有多次脑梗死病史,有头部血管瘤病史。否认糖尿病史,否认心脏病史。右眼外伤失明,有前列腺手术史,对青霉素过敏。 目前诊断:急性脑梗死继发性癫痫、高血压3级极高危、吸入性肺炎 I型呼吸衰竭、低钾血症、脑出血后遗症期 诊疗计划: 1、监测BP、HR、SPO 2、管理血压,保证脑灌注; 2、呼吸机支持,酌情脱机; 3、脱水降颅内压:甘露醇; 4、脑保护治疗持续冰枕,降低脑耗氧量;依达拉奉,奥拉西坦; 5、镇静、镇痛处理减少躁动不安的危害 6、抗感染:头孢替唑; 7、抑酸护胃:泮托拉唑; 8、管理血压、血糖; 9、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 护理诊断:1低效性呼吸形态。2有窒息的危险。3营养失调。4便秘。5皮肤完整性受损。6躯体移动障碍。7潜在并发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 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一、低效呼吸形态与肺通气\肺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恢复正常呼吸形态。 1、评估患者的呼吸形态紊乱的程度

2015-9月ICU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一例关于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5-9-16 地点:ICU病房 参加人员:ICU全体护士主持人:杨传香 病史汇报 患者沈祖明,男,50,籍贯重庆,工人,汉族,因“因被发现呼之不应1+小时”于2015-08-21 14:05入院。入院前约1+小时前患者被人发现躺在电梯井底层,呼之不应,全身多处出血、畸形,伴呕吐胃内容物数次,含少许咖啡色样物质,非喷射状,无抽搐及二便失禁。遂由同事送入我院急诊。与家属商议后收入ICU进一步抢救治疗。患者入科时查体:T;测不出℃,P120次/分,R26次/分,BP100/33mmHg (去甲肾上腺素1.5ug./kg/min),SaO2 94%,经口气管插管,距门齿22cm,呈深昏迷状,左侧瞳孔直径约3mm,右侧瞳孔直径约6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颞部可见多处头皮挫裂伤,伴活动性出血,纱布部分侵湿,右侧上眼睑明显肿胀、青紫,双耳可见少许活动性出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对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腹软,无肌紧张。右侧髂部、大腿肿胀、青紫,扪及波动感,四肢冰凉,可见多处擦挫伤,无明显畸形。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无传染病史,无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预防接种史,系统回顾无特殊病史。个人史:出生于原籍,常住本地,无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疫区居住史,吸烟史多年,每日20支左右,饮酒史多年,量较少,每次1两左右,否认性病及冶游史。婚姻、生育史:已婚,适龄结婚,育有1儿。家族史:父亲已去世,具体死因不详,母亲健在,子女健康,无病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入院诊断: 一、严重多发伤:1、特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1.1急性脑疝;1.2右侧颞叶巨大脑血肿;1.2.双侧额叶及左侧颞叶脑挫裂伤;1.3蛛网膜下腔出血;1.4.右侧颞骨

2015-9月ICU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2015-9月ICU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一例关于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5-9-16 地点:ICU病房 参加人员:ICU全体护士 主持人:杨传香 病史汇报 患者沈祖明,男,50,籍贯重庆,工人,汉族, 因“因被发现呼之不应1+小时”于2015-08-21 14:05入院。入院前约1+小时前患者被人发现躺 在电梯井底层,呼之不应,全身多处出血、畸形, 伴呕吐胃内容物数次,含少许咖啡色样物质,非 喷射状,无抽搐及二便失禁。遂由同事送入我院 急诊。与家属商议后收入ICU进一步抢救治疗。 患者入科时查体:T;测不出℃,P120次/分,R26 次/分,BP100/33mmHg(去甲肾上腺素 1.5ug./kg/min),SaO2 94%,经口气管插管, 距门齿22cm,呈深昏迷状,左侧瞳孔直径约3mm, 右侧瞳孔直径约6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颞部

可见多处头皮挫裂伤,伴活动性出血,纱布部分侵湿,右侧上眼睑明显肿胀、青紫,双耳可见少许活动性出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对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腹软,无肌紧张。右侧髂部、大腿肿胀、青紫,扪及波动感,四肢冰凉,可见多处擦挫伤,无明显畸形。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无传染病史,无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预防接种史,系统回顾无特殊病史。个人史:出生于原籍,常住本地,无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疫区居住史,吸烟史多年,每日20支左右,饮酒史多年,量较少,每次1两左右,否认性病及冶游史。婚姻、生育史:已婚,适龄结婚,育有1儿。家族史:父亲已去世,具体死因不详,母亲健在,子女健康,无病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入院诊断:

ICU 5月份护理查房

ICU 5月份护理查房 病历简介 郁某某,男,54岁,诊断:1、C5/6椎体骨折,后脱位2、脊髓损伤3、高位截瘫,既往体健,因“从高处坠地致头、背部疼痛并下肢活动障碍2小时余”,于2007-5-12 入住外科,PE:T 36.5℃P 84次/分R 20次/分BP 100/60mmHg,平卧体位,神志清楚,对唇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mm,对光反射存在,专科检查:头、颈、背部疼痛伴下肢功能活动、感觉障碍,颈托固定,胸廓无畸形,剑突以下皮肤感觉明显减弱,5-13 00:30出现呼吸困难,有咳痰困难,闻及痰鸣音,上肢肌力3+级,握拳功能障碍,胸2以下感觉消失,告病重,予吸痰、化痰、抗炎、脱水,利尿、激素治疗及颅骨牵引等处理,20:30因呼吸困难,SPO2下降至75%,予20:45转入ICU,入科时神志不清,口唇紫绀,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消失,T 36.7℃P 40次/分并迅速下降至零,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行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静推肾上腺素及阿托品,多巴胺升压,经5分钟抢救后,恢复心跳60次/分R 12次/分BP148/80mmHg,SPO2上升到97%以上,予心电监护,充分镇静,抗感染,脱水,肠内营养及深静脉营养,护肝,禁翻身,卧硬板床,颈部颈托固定,颅骨牵引架固定在位,冰敷,留置尿管,深静脉管,胃管等治疗,骶尾部皮肤瘀黑,见1×2cm2水泡,5-15神志转清,5-17行纤支镜检查加气道灌洗及颈部CT检查,CT结果同前,5-18 09:10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前路C5椎体加椎管减压加植骨C5/6椎体融合术”,术中出血

100ml,术毕返ICU,术后拔除颅骨牵引架,继续予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升压,抗感染,护肝等支持治疗。现持续多巴胺维持血压,呼吸机辅助呼吸,生命体征平稳,骶尾部皮肤已破损,见渗液,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 辅助检查: 颈部CT示:1、颈5椎体向前脱位,颈5-6节段颈髓受卡压;2、颈5-6节段椎管内高密度增高,考虑出血,相应水平椎管内可见一小碎骨片,并拟见颈5右侧椎弓根骨折。颈3-4椎间盘突出,颈4、6椎体后缘明显骨质增生。 X片:胸部正位示:心肺膈暂未见明确异常。 颈椎侧位示:C5椎体脱位,颈椎轻度退行性变。 血常规:B型,RH(+),WBC:8.0×109/L,RBC:4.54×1012/L。 肾功:尿素氮:7.57mmol/L,肌酐:45.2mmol/L,尿酸:139.5umol/L。 肝功:ALT:184U/L,AST169.6I/L,总胆红素:73.3umol/L,直接胆红素:25.6umol/L,间接胆红素:47.7umol/L,总蛋白:54.4g/L.谷氨酰肽酶:78U/L。 护理上予: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SPO2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Q2h吸痰,配合医生做好纤支镜检查及肺泡 灌洗,注意观察痰的颜色,性质及量。 3、保持床单位整洁,翻动时保持躯干成一条直线,防扭曲,骶尾 部予气圈悬空,防止受压,吹氧,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予贴褥

冠心病的护理查房

冠心病的护理讨论 时间:2013年09月16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王芳、张虹、朱银月、管玲、韩晓倩、张娟、刘欢欢、吴雪晴、朱小燕、高文娟、齐芳、李玉凤、邢美容、徐冉、刘巧丽、李亚明、 卢小媚及实习同学 主讲人:吴雪晴 主持人:王芳 学习目的:通过该病例的学习,要求大家熟练掌握冠心病的相关知识、观察及护理等。并结合实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 护理 护士长:很高兴各位姐妹能聚在一起讨论学习,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是冠心病,请大家各抒己见,我们请责任护士吴雪晴讲解。 吴雪晴: 临床资料:患者刘先祥,男,69岁。住院号:402328。入院时间:2013 年 8月31日。 主诉:反复胸闷心慌气促4年余,再发3-4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3-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又出现胸闷、气促,并伴有上腹部饱胀不适,影响进食,一直未予以特殊治疗,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 拟“1、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Ⅳ级;2、房颤;”收住入科。病程 中进食少,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胸痛,睡眠一般,夜间需 端坐位入睡,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泡沫样痰,二便正常。 既往史:冠心病史6-7年,无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预防接种不详。 无药物过敏史。否认有遗传性及遗传倾向性疾病史。 入院查体:T36.2 P89次/分 R20次/分 BP120/80mmHg神清,精神差,步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及无出血点,头颅无畸形,巩膜无 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发射存在;无鼻翼煽动,口唇中度紫

绀; HR:120次/分,律不齐,ST-T改变,双下肢无凹陷性浮肿,NS (-)。 辅检: 8.31科室心电图示:快速房颤,ST-T变化。8.31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生化全套检查示:总胆红素37.1UMOL/L,直接胆红素15.1UMOL/L,弱酸脱 氢酶210.1U/L,尿素氮10.6MMOL/L,尿酸518.6UMOL/L,血钾2.8MMOL/L, 血脂、血糖正常;9.1尿常规、大便常规加隐血均正常;9.3复查电解质 示:血钾3.5MMOL/L;9.9复查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1、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Ⅳ级;2、房颤;3、低钾血症。 治疗 : 予以强心利尿、降压抗凝、制酸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病史就这些,主要的护理诊断有: P1气体交换受损; P2心输出量减少;P3 焦虑;P4自理能力缺陷;P5有受 伤的危险;P6知识缺乏;P7潜在的并发症:心脏停搏、各种栓塞、心律 失常等 P1 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与肺淤血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呼吸平稳 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2)必要时给患者取半卧位休息、持续高流量吸氧(面罩+鼻塞) 3)指导有效呼吸。 4)于心理护理,以免焦虑和恐惧而过度通气 评价:患者9.11 平卧及床上活动时无胸闷、气促。 P2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与心功能下降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床上活动无不适感、生命体征基本正常 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安静,注意保暖,可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休息 2)饮食上要控制钠盐的摄入、宜低脂、高纤维、少量多 3)必要时吸氧

精神科5月护理查房记录

护理查房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主查人: 参加人员: 记录人: 主要内容: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查房 护士长: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了,老年人随之增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其中阿尔兹海默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我们科室收治了一例该种病的患者,线面我们针对该名患者进行一次护理查房。 责任护士:首先,我们对这名患者先进行了解。患者女,92岁,于2017年0416日因“头晕,咳嗽,咳痰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开始出现头晕,行走不稳,伴有咳嗽,咳痰,咯白色泡沫痰,无剧烈头痛,无意识丧失等症状。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系统回顾无特殊病史。 查体:体温37.0°C,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96mmHg,患者发育正常。 辅助检查:于2017.04.06 行头部及胸部CT,未见异常。 于2017.04.06行心电图检查示:下壁异常Q波。

入院诊断:1.多发性脑梗 2.阿尔茨海默病3.肺部感染 目前治疗措施: 护士长:我们初步的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况,下面我想大家都想知道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请李雪梅给我们讲解。 ?护士: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的脑部疾病,患者的脑细胞会急速退化,但并不是正常的衰老过程。脑部功能逐渐减退会导致智力减退,情感和性格变化,最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阿尔茨海默病约占老年期痴呆的59%,即通常所说的“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一般发生在65岁以后,起病不易察觉,发展缓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有些老年人说:“哎!人老了,记性也变差了,这可能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先兆。AD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认知障碍以及伴随的心境、行为等心里障碍。AD的病程一般为5—10年火更长。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多死于营养低下,衰竭、肺部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我们可以总结为:1.顾前忘后2.词不达意3.时间和地点概念混乱4.判断力降低5.抽象思维能力丧失6.随手乱放物品7.脾气和行为变化无常8.性格变化9.失去主动性10.转瞬即忘。 护士长:我们该怎样对患者的智能减退进行评估呢? 护士:1、询问患者病情,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有无记忆力下降。遗忘及记忆力逐渐减退是AD早期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一些小事不能记住,刚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不记得,熟悉的人名记不起来,词汇减少等。

护理查房记录

护理查房 主持人:李涛主讲人:紫薇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可以来参加这次的教学查房,我是心内科的王兵,是这次查房的主持人,这位是吴紫薇同学,是这次查房的主讲人。今天我们主要是针对高血压病做的教学查房,这次查房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病史简介,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出院指导,相关知识回顾。下面请吴紫薇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病史。 (下面为PPT演讲主要内容) 病史简介 李秀兰女 68 岁于2015年8月13号10点因“反复头晕8个月,再发4天 ”入院。入院时做的常规是 T:37.0℃P:88次/分R:18次/分BP:174/70mmHg,步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口唇无紫绀,双下肢无凹陷性浮肿,既往史:患者原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坠床跌倒评分:2分(服用降压扩血管药,年龄)65岁)braden评分: 22分(营养足够扣一分),饮食习惯:偏咸 睡眠习惯:正常(5—7h),大小便:正常(大便每日一次) 情绪:担心病情,焦虑。 入院时做的辅助检查:(8月13日) 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脑退变 胸片示:主动脉结突出伴钙化 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二尖瓣关闭不全(轻)主动脉瓣退行性变 入院时,医生做的诊断: 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入院后做的处理: 给予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按需吸氧 低盐低脂饮食 测血压脉搏 q8h 用药的处理: 口服药: 氢氯噻嗪12.5mg qd(po) 厄贝沙坦0.15 qd (po) 左氧氟沙星0.2 Bid(po) 阿托伐他汀20mg qn(po) 脑力隆1粒 Bid(po) 拜阿司匹林 0.1g qd(po) 静脉输液:0.9%NS100ml+丹红注射液30ml qd( vd) 0.9%NS100ml+小牛血提取物1200mg qd( vd) 病史进程: 入科前病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8年有余,收缩压最高达200mmhg,8个月前因头昏发现脑梗死,平时口服“阿司匹林,缬沙坦,氢氯噻嗪,阿托伐他丁”治疗,回家自行停服

5月份伤寒护理查房

2016年5月份护理业务查房 —伤寒病人的护理 时间:2016年5月23日下午16:00分 地点:感染科护士站 主持人:聂琴琴(护士长)记录人:韦丽红(护士) 参加人员: 聂琴琴(护士长):伤寒(Typhoid) 是由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WHO把伤寒作为一个全球性卫生问题。世界上总的发病趋势是下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等的发病率已降到0.4~3.7/10万,重点在输入病例的控制。WHO估计,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可高达540/10万。 病原学:伤寒杆菌为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长约1~3μm,宽约0.4~0.9μm,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pH为6.8~7.8。 生存能力: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耐低温,在水面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对阳光、热、干燥、及酸敏感,阳光直射数小时死亡,60度水中10余分钟或煮沸可灭菌。 伤寒的病理变化:其病理组织改变主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典型伤寒病例的临床特

征为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的传染源。病人从潜伏期即可从粪便排菌,一般从病程第一周末开始经尿排菌,故整个病程中均有传染性,尤其以病程的第2~4周内传染性最大。少数病人可成为长期或终生带菌者。 2、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病原体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可造成直接传播。 (2)间接传播:经过手和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源和食物等可造成间接传播。 其中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食物污染也可引起本病的暴发和流行,而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主。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遍布于全世界各地,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饮食饮水条件差的地区可引起流行。我国以散发为主,但有的地区时有暴发流行,其中以水型暴发为主,食物型暴发约10~15% 2、时间分布:季节:终年可见,以夏秋季居多。 3、人群分布:男女发病率无差别;儿童及青壮年居多,暴发疫情中也以青壮年居多。

2014年5月份护理查房(心源性肝硬化)

05月份护理查房 时间:2014年05月14日主持人:李春尧护士长 地点:消化内科病房记录人:雷琼 主题:心源性肝硬化失代偿的护理 参加人员:护士长:李春尧、罗海燕。主管护师:吴桂荣、张小君、刘玉琼。护士:刘思豆、王珊、刘敏、李瑾、张美莲、龙婉婉、雷琼、张妍、陈权良、李元莉,李伶俐。 护理查房□查房形式:个案□疑难□教学□ 护理病案讨论□病案类型:死亡□出院□在院□ 一、查房目的: 李护士长: 各位同事,上午好!现在我们进行护理个案查房,此次查房的目的: A 了解肝硬化的基本知识 B 熟悉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C掌握肝硬化病人的健康教育 D了解责任护士对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及需要帮助解决的护理问题。 二.责任护士雷琼介绍病案: 首次病程介绍: 王艳花,女,74岁,于2014-04-26 11:36入院 临床表现:发现肝硬化10余年,加重伴腹水4年余。 既往史:既往于1994年因“风湿性心脏病”于湘雅附二医院行“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术后一直服用“华法林”抗凝,既往有“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余年,3年前因“痔静脉出血”行“痔静脉套扎术”,有输血史(具体情况不详)。 体查:体温:37.3℃,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60mmHg。神清,双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可见颈静脉充盈。未触及震颤,心界扩张,心率88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腹部膨隆,双下肢中度非凹陷性浮肿。

入院诊断: 1、肝硬化失代偿期(心源性)脾亢 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心脏扩大心功能 III级 3、右输尿管开口狭窄 4、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 5、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 6、右下肢静脉曲张 7、双肾囊肿 诊疗计划:1、入院后监测R、P、BP,并予以利尿、护肝、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微循环、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2、完善常规检查,请上级医生指导诊治。 病情与主要治疗及护理过程: 2014-04-27 检查结果回报:血常规:白细胞2.22×10^9/L、红细胞1.85× 10^12/L、血红蛋白60.00g/L、血小板81.00×10^9/L,提示血象低,重度贫血,血小板明显降低。凝血功能示正常;电解质、血脂、心肌酶正常,肾功能:尿酸632.00μmo1/L,尿酸升高。C-反应蛋白59.00mg/L,升高。肝功能:谷氨酰转肽酶58.00U/L,升高,余大致正常。血沉120mm/h,明显升高。治疗上暂予以利尿、护肝、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微循环、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 2014-04-28 患者行腹腔穿刺抽出淡黄色清亮液体约1000ml,术后患者腹胀缓解,嘱其平卧,保持穿刺处干燥24小时。 2014-04-29 胸腹水常规生化示外观黄色浑浊,有凝块、总蛋白38.20g/L↓、白蛋白19.90g/L↓、葡萄糖5.74mmo1/L↑。患者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予以请心内科及心胸外科会诊,协助诊疗。治疗继续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改善微循环、“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呋塞米”利尿、“间苯三酚注射液”解痉等对症支持处理。 2014-04-30 心血管内科会诊意见回报:可适当扩管、利尿处理,监测血压、电解质,并请心胸外科会诊。会诊意见已告知患者家属,家属表示理解,会诊意见已执行。 2014-05-01 患者诉腹胀,小便量少。继续予以利尿消肿等对症处理,检查肾功能。患者上腹部压痛不适,今加用“泮托拉唑”制酸护胃,停用“前列地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014-05-02 为明确腹水性质,予患者行腹腔穿刺抽出淡黄色清亮液体约2000ml,术后患者腹胀缓解,嘱其平卧,保持穿刺处干燥24小时。

5月份伤寒护理查房教学提纲

5 月份伤寒护理查房

2016年5月份护理业务查房 —伤寒病人的护理时间:2016年5月23日下午16:00分 地点:感染科护士站 主持人:聂琴琴(护士长)记录人:韦丽红(护 士) 参加人员: 聂琴琴(护士长):伤寒(Typhoid)是由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WH把伤寒作为一个全球性卫生问题。世界上总的发病趋势是下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等的发病率已降到0.4~3.7/10万,重点在输入病例的控制。WHO估计,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可咼达540/10万。 病原学:伤寒杆菌为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长约1~3 m 宽约0.4~0.9 m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C, pH为6.8~7.8。 生存能力: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耐低温,在水面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对阳光、热、干燥、及酸敏感,阳光直射数小时死亡,60度水中10余分钟或煮沸可灭菌。

伤寒的病理变化:其病理组织改变主要是全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典型伤寒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的传染源。病人从潜伏期即可从粪便排菌,一般从病程第一周末开始经尿排菌,故整个病程中均有传染性,尤其以病程的第2~4周内传染性最大。少数病人可成为长期或终生带菌者。 2、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病原体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可造成直接传播。 (2)间接传播:经过手和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源和食物等可造成间接传播。 其中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食物污染也可引起本病的暴发和流行,而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主。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遍布于全世界各地,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饮食饮水条件差的地区可引起流行。我国以散发为主,但有的地区时有暴发流行,其中以水型暴发为主,食物型暴发约10~15% 2、时间分布:季节:终年可见,以夏秋季居多。

3月护理查房

2017年3月份胃肠外科护理查房 时间:2017年3月31日 地点:胃肠外科办公室 主持人:何世银 主查人:金芳 主讲题目:一例胃癌合并输尿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整理记录人:蒋文艳 参加人员: 内容: 何世银(主管护师): 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能利用休息时间来参加我们这次护理查房。本次的教学查房是据标准化病人模式来进行,金芳护士担任护理评估者A,汇报病史,孙亚勤护士担任护理计划制定者B,张传利护士担任操作者C,以共同参与的方式完成此次护理查房。主查内容为一例胃癌合并输尿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 护理。通过今天的查房希望大家认真听讲,可以有所收获,学以致用,为我们的 病人提供更规范、专科性护理。同时积极发言,多提宝贵意见。下面进行我们今 天护理查房的内容。 金芳(护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护理查房的主题是一例胃癌合并输尿管癌患者的围手 术期护理。首先非常感谢护士长能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同事利用休息时间来参加这次护理查房,希望今天的查房能给大家以后的工作带来帮助。 首先看一下查房目标:1、掌握胃癌术后护理常规。2,、掌握输尿管癌概念3、了解输尿管癌的治疗方法4、掌握输尿管癌的术前、术后护理。下 面由我来担任标准化病人模式里的A来进行这次病例的病史汇报和现场

评估。患者17床,王运忠,男,61岁,住院号:201709587,已婚,高 中,过敏史:无。既往史:败血症(具体不详)。患者系“上腹部饱胀不 适1月余,小便带血20余天”,门诊拟“胃恶性肿瘤、输尿管占位”于 2017年3月19日16:24收住。护理体检:生命体征:T36.4℃ P96次/分 R18次/分 Bp125/68mmHg,体重:68kg。日常生活功能评估:100分。皮肤 完整性评估:23分。Morse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0分。管道评分:0 分。疼痛评分:0分。营养评分:1分。深静脉血栓评分:11分。者入 我科后遵医嘱予以抑酸、止血、营养、补液治疗。3月25日:在局麻下 行右颈内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深15cm, 导管予以妥善固定,保持通畅。 头孢西丁钠1g/支皮试(-)。术前遵医嘱予口服恒康正清,解出清水样 便。3月27日(术晨):测T:36.0℃,P:77次/分,R:18次/分, BP:158/92mmhg。于08:00接往手术室,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 除+残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右半尿路切除术,(病灶位于胃底大弯侧,直径约2cm,未侵及浆膜)。术毕18:30返回病房,术后诊断:胃癌、输 尿管癌。Bp:111/74mmHg,P: 84次/分,R:18次/分,SPO2:98% 。遵医嘱予心电监护、吸氧,切口予腹带包扎,予抗感染、抑酸、营养补液对症 治疗导管:胃管、营养管、腹腔引流管、右肝下引流管,盆底负压引流球 各一根,各导管均予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治疗泵:镇痛泵1个。3月27日-术后当日予护理评估如下:日常生活功能评估:10分。皮肤完整性评 估:18分。Morse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30分。管道评分:16分;疼痛评分:4分。营养评分:2分。深静脉血栓评分:14分。3月28日:遵医嘱雾化、化痰药物应用预防肺部感染。3月28—3月30日遵医嘱予以输 注AB型RHD(+)血浆200ml,因患者术中创面较大,预防性输血,输血 无不良反应3月29日:医嘱停心电监护、吸氧。3月30日:医嘱予 0.9%GNS250ml自营养管慢滴。 3月30日-日:医嘱予肠内外营养继续支 持治疗。 金芳(护师): 现汇报病史结束,我们来到病人床边,进行床边病史采集。(查看床尾)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

1、患者,刘家柏,男性, 58 岁,新化县上梅镇人,农民,离异,子女健康,家庭经济情形良好。患者因恶心、上腹部不适、出汗 1 天、呕血 1 次,于 2009 年 9 月 21 日 15:00 扶送入我院, 诊断为“ 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浅表性胃炎、痛风性关节炎” 。入院时查 T360C , P98 次 /分, R22 次 /分, BP96/####mmHg。起病以来精神食欲欠佳,头晕乏力,解柏油样大便 1 次,小便正常,既往 2007 年和 2008 年因“ 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失血性贫血” 在我院住院治疗。入院后赐与补液、止血、输血、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完善相关检查。遵医嘱予以禁食,监测生命体征观出血情况 Q2h 。 2、全体人员到病房查看病人。 3、护理部晏主任:全体人员都已返回办公室, 下面由责任护士针对患者情况提出相关护理难题及采取的护理对策。苏护士:针对患者的情况,咱们提出了以下护理难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3.1 呕血和排便异常: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护理对策:3.1.1 观察(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呕血持续时间、频率、呕血量、颜色、有无混杂物,是否有黑便以及黑便的次数和量。并且注意观察(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伴随症状和每次发生的诱因。 3.1.2 严密观察(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 考查或调查; 清朝官员的名称生命体征及血常规和血电解质的变化, 防止病情恶化。 3.1.3 必要时创建静脉输液通道,遵医嘱赐与补充液体和止血药。3.1.4 呕血后要及时清洁口腔,禁食期间要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 3.1.5 注意观察(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粪便的颜色、性质、形状、量及排便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3.1.6 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感染并正确留取粪便标本送检。 3.2####惧与焦虑:与害怕再次出血和预后不良有关护理对策:3.2.1 提供安静安宁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注意休息, 包管睡眠充足。 3.2.2 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讲解与本病相关的健康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 ,并找同类患者现身说法,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3.2.3 留家属伴随, 激发勉励家属、朋友主动关心病人。耐心倾听病人诉说。 3.2.4 行胃镜检查前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向病人阐明检查目的,激发勉励病人树立信心,避免紧张,配合大夫顺利完成检查。 3.2.5 如病人过分 ####惧、紧张烦躁不安者,可适当赐与镇静剂(如非那根、安定等 ;指导病人放松本领(如听音乐、看书报等。 3.3 活动无耐力:与疼痛和血容量减少有关。 护理对策:3.3.1 指导病人在剧烈上腹痛或出现呕血、便血或活动头晕、心慌、出

5月份伤寒护理查房教学提纲

5月份伤寒护理查房

2016年5月份护理业务查房 —伤寒病人的护理时间:2016年5月23日下午16:00分 地点:感染科护士站 主持人:聂琴琴(护士长)记录人:韦丽红(护士) 参加人员: 聂琴琴(护士长):伤寒(Typhoid) 是由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WHO把伤寒作为一个全球性卫生问题。世界上总的发病趋势是下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等的发病率已降到0.4~3.7/10万,重点在输入病例的控制。WHO估计,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可高达540/10万。 病原学:伤寒杆菌为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长约1~3μm,宽约0.4~0.9μm,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pH为6.8~7.8。 生存能力: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耐低温,在水面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对阳光、热、干燥、及酸敏感,阳光直射数小时死亡,60度水中10余分钟或煮沸可灭菌。

伤寒的病理变化:其病理组织改变主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典型伤寒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的传染源。病人从潜伏期即可从粪便排菌,一般从病程第一周末开始经尿排菌,故整个病程中均有传染性,尤其以病程的第2~4周内传染性最大。少数病人可成为长期或终生带菌者。 2、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病原体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可造成直接传播。 (2)间接传播:经过手和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源和食物等可造成间接传播。 其中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食物污染也可引起本病的暴发和流行,而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主。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遍布于全世界各地,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饮食饮水条件差的地区可引起流行。我国以散发为主,但有的地区时有暴发流行,其中以水型暴发为主,食物型暴发约10~15%

护理查房记录-样例

内分泌科护理查房(参考格式内容,要体现出辩证施护) 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主持人:张俊玲责任护士:芦璐日期:2015年09月23日 参加人员:魏津君智兆梅白丽娟高翔沙莎高文丽赵靖贾正玉芦璐范文姝李 幸白秀云徐斌张丽娟张翠花 查房内容通过本次查房使护士熟练掌握糖尿病的护理常规 通过本次查房使护士加深对糖尿病合并症的了解 通过本次查房使护士明确查房的方法、步骤,要求每次查房前做好资料收集,并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充分的分析。 责任护士介绍病情 基本资料:13床,张素琴,女,65岁,主因口干、乏力25年,伴食入及吐1周,于2015年8月15日08点40分以“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收入院。 现病史:1986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乏力,随即于省人民医院化验血糖升高(具体数值不详),确诊为“2型糖尿病”,曾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000-2009年期间曾多次因血糖高、并发酮症酸中毒住院治疗。此次入院症见:口干、乏力、眠差、纳呆、 食入及吐,自汗、盗汗,左眼失明、右眼糊,10cm处可见指数;双下肢麻木、浮肿, 小便无力、色黄,便秘、腹泻交替发作。现患者空腹血糖波动在7.0-8.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波动在13.0-14.0mmol/L。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7年,现口服施慧达降压,2008年行左眼玻切术、右眼激光治疗。1970年因产后大出血曾输血。 辅助检查:糖化血红蛋白:8.40% ;总胆固醇:6.46mg/L ;低密度脂蛋白:4.98m mol/L ;尿素氮:23.92mmol/L;肌酐:383.00umol/L ;全血粘度:↓;尿液中葡萄糖:3+ ;尿蛋白:2+ ;上消化道造影:食道下段静脉曲张;彩超:双肾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肌电图:广泛中度周围神经损伤 入院诊断:中医:消渴、气阴两虚 西医:1.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 尿病性肾病;2.高血压病;3.肾病综合证。 护理问题及措施1.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物质代谢紊乱、食入及吐、蛋白尿有关 ①遵医嘱应用止吐药及他其治疗。 ②教会患者家属合理安排膳食、分配三餐食物。遵守糖尿病肾病饮食原则,遵医嘱给予糖尿病低盐低优质蛋白饮食。限制植物蛋白、盐、水的摄入。蛋白0.6-0.8g/kg/日,以优质蛋白为宜;盐<3g/日,少尿时限制钾的摄入;水的摄入量应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为宜。 ③供给病人充足的热量,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 ④改善病人食欲,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可少食多餐,提供整洁舒适的进食环境。 ⑤严忌肥甘厚味之品。 2. 有体液失衡的危险:与大量呕吐、自汗盗汗导致失水、电解质紊乱,水肿有关 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以及有无脱水表现。 ②观察水肿消长情况,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测量患者体重。 ③注意观察有无腹腔,胸腔、心包积液的表现,有无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如有异 常及时汇报医生。 ④卧床休息时适当抬高肢体,加快静脉回流以减轻水肿。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2年09月18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题: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 护士长陈太琼主持:大家下午好!欢迎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各科护士长及护士姐妹们来参加我科的护理业务查房。今天所查疾病是脑出血,本病是我科的常见病之一,虽然时间仓促,但是我们也做了充分、认真的准备!希望通过本次查房,共同提高该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共同探讨该疾病的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请大家多多指导。 下面请助理护士长付默谈谈该病的临床特点。 付默主管护师: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损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女性,目前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该病起病急,多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发病,发病前多无先兆,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呕吐、偏瘫、失语、昏迷等,意识障碍呈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剧烈头痛、头昏不适。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脑出血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CT可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 下面由管床护士陈小菊介绍C3床腾树英的简要病史。 管床护士:大家好!我叫陈小菊,是C3床藤树英的管床护士。 C3床藤树英,女性,51岁,因“头昏伴右侧肢体乏力1+天”于2012年09月03日入院,平车推入病房,查:℃,P:84次/分,R:22次/次,Bp:250/15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肥胖,急性面容,神志清醒,精神萎靡,回答切题,双侧瞳孔圆形等大,直径3mm,对光发射灵敏;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疹,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口腔黏膜无溃疡,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胸部:扣诊为轻音,听诊呼吸音规整,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心尖搏动正常,心率齐;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无畸形,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治疗,“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高达200/100mmHg,平时服用“卡托普利”治疗,用药不规律,血压未监测,否认“肝炎、伤寒、结核”传染病,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疾病,无手术、输血及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入院诊断:1、左侧顶叶脑出血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3、类风湿性关节炎 入院处理: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止血,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治疗。按内科常规护理、Ⅰ级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予进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 陈太琼护士长:下面请谈谈该患者入院后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措施 陈小菊护士: 1.舒适的改变—头痛:与血液刺激或颅内压增高有关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头部抬高 15-30°,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头部制动,急性期尤其是发病后24-48小时内应避免搬动。 (2)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流通,减少探视。

5月份伤寒护理查房之欧阳光明创编

2016年5月份护理业务查房 欧阳光明(2021.03.07) —伤寒病人的护理 时间:2016年5月23日下午16:00分 地点:感染科护士站 主持人:聂琴琴(护士长)记录人:韦丽红(护士) 参加人员: 聂琴琴(护士长):伤寒(Typhoid) 是由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WHO把伤寒作为一个全球性卫生问题。世界上总的发病趋势是下降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等的发病率已降到0.4~3.7/10万,重点在输入病例的控制。WHO估计,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可高达540/10万。 病原学:伤寒杆菌为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长约1~3mm,宽约0.4~0.9mm,无芽孢,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pH为6.8~7.8。 生存能力: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耐低温,在水面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对阳光、热、干燥、及酸敏感,阳光直射数小时死亡,60度水中10余分钟或煮沸可灭菌。

伤寒的病理变化:其病理组织改变主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典型伤寒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的传染源。病人从潜伏期即可从粪便排菌,一般从病程第一周末开始经尿排菌,故整个病程中均有传染性,尤其以病程的第2~4周内传染性最大。少数病人可成为长期或终生带菌者。 2、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病原体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可造成直接传播。 (2)间接传播:经过手和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源和食物等可造成间接传播。 其中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食物污染也可引起本病的暴发和流行,而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主。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 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遍布于全世界各地,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饮食饮水条件差的地区可引起流行。我国以散发为主,但有的地区时有暴发流行,其中以水型暴发为主,食物型暴发约10~15%

血透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时间:2011年9月27日星期二 地点:血液净化中心 人员:邹佳丽、简海丽、曹朦朦、陈雯雯、赵莉莎 开场白: 致词: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血透室实习生的护理查房。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查房,组员邹佳丽、曹朦朦、陈雯雯、赵莉莎组成的小组查房,经过一再的筛选,选择了该病例,虽然时间仓促,但是她们也做了详细、认真的准备。 病理报告: 姓名:汤,性别:男,年龄:35岁,婚姻:已婚,业:其他劳动者,主要症状是肾移植术后三年余,规律透析一月余移植肾疼痛一天。既往史是尿毒症。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7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56/80mmHg 发育正常,贫血貌,肾病面容,心界扩大,心率齐无杂音,腹部膨隆,腹式呼吸存在,右下腹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约15㎝,右下腹移植肾区隆起,全腹未触及包块,右下腹移植肾区压痛,偏大,质地硬,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4.39,H*10^9/)血红蛋白(93,L,g/L)红细胞压积(30.4,L,%)血小板(122,*10^9/L)红细胞(3.02,L,*10^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8,H,%)淋巴细胞百分比(19.3,

L,%),凝血功能:凝血时间(13.9,S)凝血酶原时间(10.6,S)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0.97)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0.3,L,S)纤维蛋白原(3.7,g/L),肝肾功能血糖:球蛋白(27.9,g/L)白球蛋白比值(1.3,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5,H,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4,H,U/L)总胆红素(7.1,umol/L)直接胆红素(2.7,umol/L )总蛋白(64.4g/L)白蛋白(36.7g/L)总胆汁酸(4.8umol/L)尿素(13.24,H,mmol/L)肌酐(533,H,umol/L)尿酸(370,umol/L)葡萄糖测定(4.17mmol/L),电解质:阴离子间隙(15.3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9.2,L,mmol/L)钾测定(4.5mmol/L)钠测定(139mmol/L)氯测定(109,H,mmol/L)钙测定(2.47mmol/L)。 现存的护理问题(诊断): 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血管通路与外界接触有关 营养不良与食欲下降,机体消耗增多有关 贫血与患者血容量不足,红细胞减少有关 睡眠形态紊乱与疼痛及内心焦虑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疼痛及营养不良有关 有皮肤破损的危险与移植肾失功导致水肿腹水有关 焦虑与知识缺乏有关 护理检查: 患者发育正常,贫血貌,慢性肾病面容。检查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鼻腔无分泌物,鼻粘膜红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