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年级下册列综合算式练习

二年级下册列综合算式练习

二年级下册列综合算式练习
二年级下册列综合算式练习

二年级下册列综合算式练习一、把每组算式中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1) 261016

1682

-=

÷=(2)

451560

846024

+=

-=

列综合算式:( ) 列综合算式:( )

(3)3927

642791

?=

+=(4)

936

5630

-=

?=

列综合算式:( ) 列综合算式:( )

(5) 702149

4977

-=

÷= (6)

502426

622636

-=

-=

列综合算式:( ) 列综合算式:( )

二、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列综合算式()列综合算式()

列综合算式()列综合算式()

三、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1)(2)(3)

2、脱式计算

24+12÷6 35-63÷7 5×8-39 (23+49)÷8 48-18÷3 (52-45)×6 23+5×8 2×6+37 90-3×9 8×7-34 32÷4+25 7×5+18

72÷(24-16) (34+47)÷9 56-2×6

部编版新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概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式概念 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 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概念和公式汇总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年级数学公式大 全 1、乘法的两种意义:⑴、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⑵、表示:几 个几相加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平均除法的意义)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 意义)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 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3 × 4 = 12 乘数乘号乘数积 12 ÷ 4 = 3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读作:3乘4等于12。读作:12除以4等于3。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年级下册列综合算式解答

列综合算式解答。 1. 三个小队一共捉了42条虫子,第一队捉了18条,第二队捉了16条。第三小队捉了多少条虫子? 2. 小明做了18面绿旗,又做了32面红旗。送给幼儿园14面,小明现在还有多少面? 3. 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座几排? 4. 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5.白楼小学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 9人。二年级一班和二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二年级三班比二年级一班少几人?

6.水果店运进75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24箱,第二天卖出去18筐,水果店还有多少筐苹果? 7.老师带4个同学去看电影,每人都要买票,每张票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8.静静写了6天大字,前5天每天写3张纸,最后一天练了4张纸,静静一共写了多少张纸? 9. 学校体育室有排球18个,足球的个数比排球多15个,学校体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个? 10. 商店有自行车60辆,卖了4天,每天卖8辆,还剩多少辆?

列综合算式解答。 1. 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 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童车? 2. 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 3. 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52人,在第一站下去23人,上来1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4.有62箱苹果,运走了38箱,平均每次能运6箱,剩下的还需要运几次? 5. 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和1 6棵桃树,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桃树?

6.一本《童话书》8元,小明买了6本,小红买了9本。小明比小红少花了多少钱? 7.水果店运来22筐苹果和18筐梨,运来的橘子和苹果同样多,三种水果一共运来多少筐? 8.小明有18元钱,小红有24元钱,小红应该给小明多少元钱,两人的钱数才一样多? 9.二(1)班有32名男生,24名女生,平均分成8组,每组有几人? 10.一场篮球赛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二(1)班总分42分,二(2)班总分38分,上半场二(1)班得了24分,下半场两个班的得分一样多,上半场二(2)班得了多少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汇总 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用除法。 16、在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算式时,容易看成“填合适的数”。 17、在解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这类算式时,可根据乘法口诀求解,找出与比较数最相近的那句口诀,且口诀的得数要小于比较数。 18、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1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乘或除的,再算第一级加或减的。 20、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运算顺序,在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21、在解决问题时,看到两个数不能盲目地加或减,要看题目要求的是什么,如果要求的是两个数的和,则用加法;如果求两个数产差,则用减法;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则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则用除法。 22、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如果还有剩余,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2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2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5、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试商时,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积要最接近被除数,而且要小于被除数,这样就可以求出商,再算出余数。 26、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一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 二乘,除数和商相乘,把结果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三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积;、 四比,比较一下除数和余数的大小。

二年级数学下册公式复习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乘法的两种意义:⑴、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⑵、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意义)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 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3 × 4 =12 乘数乘号乘数积 12 ÷ 4

= 3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读作:3乘4等于12。读作:12除以4等于3。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9、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2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2、读数时要注意: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以上的零只读一个零。写数时要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填零占位。 23、比较数的大小应注意:1、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大; 2、当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当最高位也相同时,就依次向下,一个数位一个数位的比,哪个数位大就说明那个数比较大。 24、在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读。 25、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用字母表示是:km、m、dm、cm、mm 。 26、常用的“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隔”1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隔”2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我们又从中导出了7个单位转换的公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乘法的两种意义:⑴、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⑵、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包含除法的意义)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 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4=1212÷4=3 乘数乘号乘数积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读作:3乘4等于12。读作:12除以4等于3。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2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2、读数时要注意: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以上的零只读一个零。写数时要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填零占位。 23、比较数的大小应注意:1、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大;2、当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当最高位也相同时,就依次向下,一个数位一个数位的比,哪个数位大就说明那个数比较大。 24、在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读。 25、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用字母表示是:km、m、dm、cm、mm 。 26、常用的“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隔”1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隔”2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我们又从中导出了7个单位转换的公式分别是:1米=10分米1m=10dm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厘米=10毫米1cm=10mm 1米=100厘米1m=100cm 1分米=100毫米 1dm=100mm 1米=1000毫米1m=1000mm 1千米=1000米1km=1000m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导语】公式,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中用数学符号表示几个量之间关系的式子。具有普遍性,适合于同类关系的所有问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篇一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

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 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 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0、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篇二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篇三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篇四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重要概念和公式汇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重要概念和公式 第一单元除法 1、注意 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除数>余数 ②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 ③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可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商需要加1 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题目特征:需要把人或东西装完、运完或凑齐等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典型题目情境:租船、租车、分组、分桌子、存钱、装物等例题: ①21 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 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②有23 个同学参加赛跑,每5 人一组,至少分为几个小组? ③小明每周可存4 元钱,他要买一本27 元的书,至少需要存几周的钱?

④淘气有20 张光碟,每个盒子能装6 张,最少要多少个盒子?

类型二:商不用加1 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按照要求使用材料制作、购物等 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 典型题目情境:买东西、制作衣服、剪绳等 例题: ①淘气有20 元钱,每朵花6 元,他最多能买几朵花? ②每条船每时租金3 元,10 元最多可以划几时? ③有43 个扣子,每件衣服要用4 个扣子,可以做几件衣服?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1、方向板 2、地图上(东、南、西、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教室里(东、南、西、北)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对西,南对北。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从右起第一位开始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即:

2、读数法则 ①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 ②千位是几读几千,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读几; ③中间有一个0 或几个0,只读一个0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比较大小 ①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 ③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 4、写数法则 ①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 ②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在个位上写几; ③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5、其他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二年级数学-综合算式

【二年级数学】---综合算式 整理:小白、春儿 说明:学生1、学生2、代表单个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代表全体学生一起回答。 在上课之前老师已在黑板上写了两个算数式子:12+153÷= 和 (12+15) 3÷= 老师:好,首先我们看黑板上的两个式子,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区别? 学生1:一道是先算除法,一道是先算加法。 老师:哦,一道是先算除法,一道是先算加法,它们数都是一样的,运算符号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在第二个式子里它多了一个什么东西呀? 学生:小括号。 老师:那么到底什么发生了变化呢? 学生1:答案 老师:说的好(伸出了大拇指对他进行夸奖),他说答案发生了变化。还有呢? 学生2:题目也发生了变化。 老师:哦,题目也发生了变化。又多了一个小括号。还有什么呢? 学生3:运算顺序。 老师:哦,运算顺序也发生了变化。好,表扬她! 学生:(全班同学齐鼓掌) 老师:好,那么这一道的话,我们先算除法,十五除以三? 学生:5 老师:十二加上五? 学生:17 老师:真聪明!第二道题,先算什么啊? 学生:小括号 老师:哦,先把加法算起来。十二加十五? 学生:27 老师:二十七除以三? 学生:9 老师:XX 同学算的对快!表扬他! 学生:(齐鼓掌) 老师:好,这是我们最近的这一段时间学习的内容。我们要掌握混合运算,综合算式的运算 方法。我们拿到题目第一步先干什么? 学生:读题 老师:对、读题,然后呢? 学生:看题目 老师:然后呢? 学生:想 老师:想什么东西啊? 学生:怎么做? 老师:对、想怎么做?想什么东西?想答案?马上就想答案吗? 学生:运算顺序! 老师:啊,我已经听到有同学说对了!想什么? 学生:运算顺序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数学二年级下册综合算式计算题

80-6×8 7×8+68 930-(80+480)(267-237)÷4 628+(526-218)(100-46)÷6 26+36-14 900-275+125 400-128+165 42+40÷5 607+165-373 822-(155+348)602-(533-456)904-483+352 (6+57)÷9 36+81÷9 (61-54)×5 859-162+87

7×3+5 (19+45)÷8 128+74+372 90-54÷6 765-174-239 902-135-287 100-22-35 1000-840-160 25+3×4 12-35÷7 203+184-249 800-149-267 54+32÷8 840-(60+580)820-(256+174) 822-(155+348)7×(89-80)900-(402+199)

72÷8-3 (100-52)÷6 1000-281-436 86-6×9 1000-356-144 457+(242-166)8×(152-145)(46+35)÷9 427+291+436 23+5×8 (100-19)÷9 368-(168+127)902-135-287 239+176+284 8×(69-60)100-45-25 788-(138+262)906-(187+469)

38+4÷4 930-480+283 267+156-237 8×7-34 414-286+128 727+114+86 80-7×9 686+404-480 356+157+258 5-8÷4 92-7×6 (168+736)-468 56-2×6 869-(135+85) 602-(533-456)7+6×2 27+(93-18) 741-296-304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概念及公式,各版本通用

除法的竖式计算口诀和法则 1、除号写端正,数位要对齐,被除数里面藏,除数对面站,商在上面看。 2、用乘法口诀试商,又快又准确; 3、有余数除法口诀 一试: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上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的积写在被除数下面。 三减: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积。

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运用规律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时,有图的要先看图,明确题意,再找出相关信息进行计算,最后根据余数确定最终答案。

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可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商需要加1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需要把人或东西装完、运完或凑齐等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

典型题目情境:租船、租车、分组、分桌子、存钱、装物等 类型二:商不用加1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按照要求使用材料制作、购物等 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 典型题目情境:买东西、制作衣服、剪绳等 生活中的方向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地图中的方向歌

画图要面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读数写数要牢记 读数要大写,写数要小写,读数写数都从最高位起。 写数时要注意,哪位有几就写几,没有数时有“0”记; 读数时,要牢记,末尾零,都舍去,中间无论几个零,读出一个就可以。比较数的大小法则儿歌 首先看,看数位,数位多的它就大; 数位同,看高位,高位大的它就大; 高位同,下一位,下位大的它就大; 按规律,往下推,比较大小无所谓。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 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1千米= 1000米 1km= 1000m 1米= 10分米= 100厘米 1分米= 10厘米1dm= 10cm 1厘米= 10毫米1cm= 10mm 1米= 1000毫米1m= 1000mm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概括总结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 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 14.1—6的乘法口诀 1×1=1 1×2=22×2=4 1×3=32×3=63×3=9 1×4=42×4=83×4=124×4=16 1×5=52×5=103×5=154×5=205×5=2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 15.7——9的乘法口诀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中小学数学在学习方面要求方法适宜,有了好的方法和思路,可能会事半功倍!其中最好用的要数实物演示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下面给大家带来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二年级数学下册1-8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在绘制表格或者图形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小格代表的数量是多少。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 用乘法算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5、解决问题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

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剪纸游戏)成轴对称图形的字母:A B C D E H I K M O T U V W X Y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平移只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3、旋转: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例如:旋转木马、转动的风扇、转动的车轮等。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本单元与第二单元考察内容大同小异。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一、混合计算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3、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4、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方法: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5.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重点)。弄清楚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3)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概念整理 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完整版)2018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版

2018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 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24÷6=4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24÷4=6 3、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除数),6是(商);这个算式读作(42除以7等于6 )。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变式:被除数÷商=除数(如何求被除数,想:除数×商=被除数。) 5.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