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煤田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绪论

1、煤田地质学的概念它是研究煤在地壳中分布、聚集规律的科学。

2、煤田地质学简史18世纪后半叶,蒸气机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需求。为了寻找煤炭资源,欧洲许多国家成立了地质调查机构,进行地质找矿。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电力、冶金和炼钢等工业飞速发展,加速了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一些发达国家进行了大规模地质调查,发表了许多煤地质学方面的学术成果。1924年,德国学者波多涅发表了《普通煤岩学概论》一书。我国煤地质学的研究起源于鸦片战争。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煤田预测工作,出版了许多区域性煤田地质著作。目前,煤地质学发展日趋成熟,综合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煤地质学的发展仍呈现勃勃生机。

3、研究内容①成煤的原始物质和植物的堆积环境。②泥炭化作用和腐泥化作用。③煤化作用及变质作用类型。④煤的物理性质。⑤含煤沉积体系。⑥聚煤盆地及聚煤规律。⑦煤的伴生矿产资源(煤层气)。⑧中国煤田地质特征。

4、研究方法结合植物学、沉积学、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等理论,利用现代测试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研究。

5、学习的意义掌握煤田分布的规律,可以为预测和开发煤炭资源服务;了解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为煤的加工利用及开发新产品服务。

第一章成煤原始物质与堆积环境

1、煤的概念:煤是一种固态的可燃有机岩。

2、成煤作用的概念:从植物死亡、堆积一直到转变成煤,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及地球化学等一系列变化,这些作用总称为成煤作用。

3、成煤作用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腐泥化阶段或泥炭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植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化合、聚积,低等植物转变为腐泥,高等植物转变为泥炭。第二阶段为煤化作用阶段。由于地壳沉降,植物死亡后形成的泥炭或腐泥埋藏于地下深处,在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固结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泥炭转变为年轻的褐煤所经历的作用是成岩作用,从年轻的河面转变为老褐煤、烟煤和屋檐煤所经历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第一节成煤物质

1、植物的演化与成煤作用的关系:植物是成煤的主要原始物质,因此植物的演化直接影响煤的形成。①菌藻类植物时代。太古代到早泥盆世。②早期维管植物时代。晚志留世到中泥盆世,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过渡。③蕨类和古老裸子植物时代。晚泥盆世到晚二叠世,高等植物繁盛时期,典型植物是高大的乔木,聚煤作用强,石炭-二叠纪是第一大聚煤期。④裸子植物时

代。晚二叠世到中生代,受海西和印支构造运动影响,陆地面积扩大,地形高差明显,侏罗纪和早白垩纪是第二大聚煤期。我国西部侏罗纪煤炭资源是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60%左右。⑤被子植物时代。早白垩世到古近纪和新近纪,构造活动强烈,气候分带明显,是第三大聚煤期。

2、植物的组成

植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木质素、蛋白质和脂类化合物组成。低等植物主要由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脂类含量较高。高等植物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

①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物质,易于水解,水解后呈胶体状。

②木质素

木质素也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物质,比纤维素稳定,不易水解。在沼泽环境中被微生物分解,参与形成腐植质。

③蛋白质

蛋白质是植物细胞质的主要物质,在植物体中所占比例不大,亲水性强,煤中的N和S与植物的蛋白质有关。

④脂类化合物

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脂类化合物包括脂肪、蜡质、树脂、角质、木栓质和孢粉质。脂肪性质较稳定,分解形成脂肪

酸;蜡质、树脂、角质、木栓质性质稳定,孢粉质性质很稳定,能耐一定的温度和酸、碱处理,常保存于煤中。

第二节植物遗体的堆积环境

1、沼泽的概念

沼泽是地表土壤充分湿润、季节性或长期积水,丛生着喜湿性植物的低洼地段。形成泥炭层堆积的沼泽称泥炭沼泽。它既不是真正的陆地,也不是水体,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状态。

2、泥炭的形成与积累

植物死亡后,经生物化学作用分解、合成和聚积,当有机物堆积量超过分解量时,才会形成泥炭层。泥炭沼泽垂直剖面分三层:表层(氧化环境)、中间层(过渡海景)、底层(还原环境)。

3、植物残骸的堆积方式

以原地堆积为主,少数是异地堆积。具有工业可采意义的煤层大都是原地堆积。

第三节泥炭沼泽

1、泥炭沼泽的类型

根据泥炭沼泽的表面形态、水源补给、营养和植被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低位泥炭沼泽

低位泥炭沼泽潜水位较高,水源补给充足、营养丰富、植被茂盛。易堆积泥炭层。

②高位泥炭沼泽

高位泥炭沼泽潜水位较低,水源补给主要依靠降水,营养差,多为草本和苔藓,不利于泥炭层形成。

③中位泥炭沼泽

中位泥炭沼泽的状态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2、泥炭沼泽的发育地段

①滨海平原。具有低位泥炭沼泽发育环境。

②内陆的河流、湖泊。

③山地和高原地段。

3、泥炭沼泽形成的方式

①水域转化为泥炭沼泽,又包括三种模式:

浅水缓岸湖转化为泥炭沼泽,植物生长类型具有分带现象,在泥炭形成过程中,湖水不断淤浅,植物类型也相应推移。

深水陡岸湖转化为泥炭沼泽,浮游植物死亡后,沉入湖底,转化为泥炭。

河流转化为泥炭沼泽,类似浅水缓岸湖转化模式。

②陆地沼泽化

地面上封闭的洼地可能形成沼泽。

第四节泥炭的主要组成及性质

1、泥炭的化学组成

泥炭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包括有机质和矿物质。

①有机质。包括植物残体和腐植质。

泥炭有机质含量是指有机质占泥炭干物质总量的百分比。我国泥炭以草本泥炭为主,有机质含量占60%左右。

有机质中,C:55%,O:35%,H:6%,N:2%,S:0.3%

在泥炭有机质中,以稀碱溶液提取的物质称为腐植酸,是泥炭的特征组分,腐植酸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由分子大小不同、结构也不同的羟基芳香羧酸组成的混合物。

②矿物质

泥炭中的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风、水流挟带的矿物质通过沉积作用,转化为泥炭的组分。常见的矿物质有石英、次生粘土矿物。元素以硅为主,其次是铁、铝、钙、镁,矿物质的另一来源是植物本身。

2、泥炭的物理化学性质

①分解度:是指植物残体由于腐解作用失去细胞结构物质的相对含量,或者是泥炭中无定形腐植质占有机质的百分含量。

②含水性

有湿度和持水量两种表示方法。泥炭湿度是指泥炭中水分占泥炭总重的百分比。持水量是指泥炭中水分占泥炭干物质重量的百分比。

③泥炭的比重和容重

泥炭的比重一般为1.4左右,藓类泥炭较轻,木本泥炭和草本泥炭偏重。无量纲。

泥炭在自然状态下的容重称湿容重,干燥后的容重称干容重。单位是g/cm

④结构和颜色

泥炭结构疏松多孔,力学稳定性差。苔藓泥炭呈海绵状,草本泥炭呈纤维状,木本泥炭为碎块状。

泥炭的颜色与植物、分解度和矿物质有关。例如,苔藓泥炭呈黄色,分解转变为腐植质呈黑色,含蓝铁矿呈蓝色,含菱铁矿呈浅绿色。

⑤泥炭的可燃性

泥炭具有可燃性,用发热量表示。我国泥炭发热量多在10-12MJ/Kg。

3、泥炭的类型

根据植物的组成,泥炭分为草本泥炭、木本泥炭和藓类泥炭。

第二章第一节泥炭化作用

1、泥炭化的生物化学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生物化学分解和生物化学合成。

①植物残骸中的有机化合物经氧化分解、水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化合物。

②分解产物之间合成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腐植酸、沥青质。形成腐植酸的过程或作用称为腐植化作用,腐植化作用不是生物作用,而是在氧化环境中的化学作用。

2、凝胶化作用

植物在泥炭化过程中经历了腐植化作用后,继而将经历凝胶化作用;凝胶化作用是指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泥炭化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以腐植酸和沥青质为主要成分的胶体物质的过程。由于植物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在物理化学性质上都属于凝胶体,吸水能力强,在还原环境中逐渐分解,细胞壁先吸水膨胀,胞腔缩小,最后完全丧失细胞结构,形成无结构胶体,或进一步转化为溶胶;当电性、酸碱性、温度变化时,产生胶体化学变化,上述物质形成凝胶状态。因为这一过程既有厌氧生物作用,又有胶体化学作用,所以又称“生物化学凝胶化作用”。

3、丝炭化作用

当沼泽表面比较干燥,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植物细胞壁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在微生物参与下脱氢、脱水,碳含量增加,氧化到一定阶段后植物遗体迅速转入弱氧化或还原环境中,或被泥沙覆盖后中断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为丝炭化作用。

如果丝炭化过程持续进行,将可能导致植物遗体全部分解。

当植物遗体存在氧化和还原环境交替变化时,丝炭化和凝胶化作用可能交替进行。需说明的是,当丝炭化作用充分形成丝炭物质后,凝胶化作用也就终止了。

第二节残植化作用

残植化作用是泥炭化作用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当泥炭沼泽水流畅通时,在长期供氧充足情况下,不稳定组分被充分分解,被流水带走,稳定组分富集的过程。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沼泽潜水面下降,植物遗体没有被水覆盖而强烈氧化,造成稳定组分富集。

残植化作用的产物经煤化作用形成残植煤。

第三节腐泥化作用

在湖泊、沼泽水深地带、海湾、浅海等水体中,低等植物藻类和浮游生物遗体在还原环境中厌氧微生物的参与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富含水分的有机软泥。这个过程称腐泥化作用。

低等植物经分解、缩合和聚合,形成富水棉絮状的胶体物质,经脱水和压实,形成腐泥。腐泥的颜色一般为黄色、暗褐色和黑灰色。

第四节泥炭成分、性质不同的影响因素

1、植物群落

木本植物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易形成凝胶化物质,形成的煤以光亮煤为特征;草本植物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和蛋白质,

不稳定成分分解,稳定组分富集,形成富含稳定组分(壳质组)的煤,氢含量和焦油产出率高;苔藓植物能分泌防腐剂,因此苔藓类泥炭常保留较多的不稳定组分。

2、营养供应

根据植物生长的营养供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富营养型、中营养型和贫营养型。

低位泥炭沼泽常形成富营养型泥炭,高位泥炭沼泽常形成贫营养型泥炭,中位泥炭沼泽常形成中营养型泥炭。

3、介质的酸度

酸度高不利于细菌生存,中性或弱碱性有利于细菌繁殖。

富钙的沼泽中,多以石灰岩为基底,喜氧细菌活跃,水生植物为主,形成的煤中S、N含量高,可能与硫细菌的强烈活动有关。

高位泥炭沼泽中,酸度高,加上藓类可分泌防腐剂(酚类),不利于细菌生存,所以植物的细胞结构能保存下来。

4、氧化还原条件

泥炭的表层处于氧化环境中,容易被氧化形成丝炭;泥炭的底层处于还原环境中,容易形成镜质组煤。

第五节煤的成因分类

根据成煤的原始物质和堆积环境,煤分为三类:

①腐植类:腐植煤、残植煤。高等植物在沼泽环境中形成。

②腐植腐泥类:腐植腐泥煤。高低等植物混合,在湖泊和沼泽环境中形成。

③腐泥类:腐泥煤。低等植物和少量动物在湖泊、沼泽深水部位形成。

第三章煤化作用及煤的变质作用类型

第一节煤化作用的阶段和特征

1、煤化作用的两个阶段

①煤的成岩作用

泥炭形成后,由于盆地沉降,在上覆沉积物的覆盖下埋藏于地下,经压实、脱水、增碳作用,逐渐固结,经过物理化学作用转变成年轻的褐煤,称为煤的成岩作用。在成岩过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继续参与形成腐植酸,已形成的腐植质形成凝胶化组分。

②煤的变质作用

年轻的褐煤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和较长的时间作用下,进一步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变成老褐煤、烟煤、无烟煤和变无烟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腐植质不断发生聚合反应,稠环芳香系统的侧链减少,芳构化程度提高,分子排列更加规则。

2、煤化作用特点

①增碳化趋势。挥发分减少,碳相对含量增加。

②结构单一化趋势。泥炭阶段含多种官能团,到无烟煤阶段只含缩合芳核,最后演化为石墨。

③显微组分均一化趋势。

④具有不可逆性。

⑤发展的非线性。

⑥结构致密化,定向排列化。

第二节煤化作用的因素

1、温度:受地热梯度的影响。

2、时间:也是重要因素。

3、压力:压力不产生化学反应,但可以使煤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孔隙率、水分含量降低,密度增加,有机大分子定向排列,光的反射率增加。

第三节煤化程度指标

煤化程度指标,也称煤化指标,煤级指标。常用的煤化程度指标如下:

①水分。一般情况下,从低煤级到中高煤级,水分减小。

②挥发分。在烟煤阶段,随煤化程度提高,挥发分降低。

③镜质组反射率。随煤化程度提高,镜质组反射率增加。

④碳含量。随煤化程度提高,C在有机质中的相对含量增加。

⑤氢含量。从无烟煤到变无烟煤阶段,氢含量降低明显。

⑥发热量。发热量与含水量有关,是低煤化阶段煤化程度指标。

⑦壳质组荧光性。壳质组荧光性与反射率互为消长,是低煤化程度指标。

⑧X射线衍射。随煤化程度提高,衍射曲线变陡,强度增加。

第四节煤的变质作用类型

1、根据热源的类型,煤的变质作用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深成变质作用。主要是地热引起,又称区域变质作用。

②岩浆变质作用。由岩浆侵入产生的热变质作用。

③动力变质作用。由构造运动产生的变质作用。构造运动产生的动压力不直接产生化学反应,而摩擦生热可以加速煤的变质作用。

2、希尔特定律

德国学者希尔特根据西欧煤田地质规律提出,在地层大致水平的情况下,深度每增加100米,煤的挥发分降低2.3%,即煤的变质程度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提高。

第五节煤的工业分类

1、煤的工业分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①基的概念:基准,前提条件。例如d,ad,daf,dmmf,ar 分别代表干燥基、空气干燥基,干燥无灰基、干燥无矿物质基和收到基。

②煤的粘结性。是指煤粒(d<0.2mm)在隔绝空气加热后能否粘结其本身或惰性物质形成块的能力。

③煤的结焦性。是指煤粒隔绝空气加热后能否生成优质焦炭的性质。

④煤的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表面水)和内在水分之和。外在水是空气中干燥失去的水分,剩下的是内在水。

⑤挥发分。空气干燥基煤样在900℃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7分钟后减少的质量扣除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常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表示。Vdaf/%

⑥灰分:空气干燥基煤样加热到815℃完全燃烧后残余物的质量。

⑦弹筒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充有过量氧气的弹筒中燃烧,最终产物为25的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硝酸、硫酸、液态水和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⑧高位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充有过量氧气的弹筒中燃烧,最终产物为25的二氧化碳、氧气、氮气、二氧化硫、液态水和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其数值等于弹筒发热量扣除硝酸和硫酸的形成热。

⑨低位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充有过量氧气的弹筒中燃烧,最终产物为25的二氧化碳、氧气、氮气、二氧化硫、气态水和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其数值等于高位发热量扣除水的汽化热。

2、煤的用途

利用煤与矿物杂质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设法除去矿物杂质,提高煤质量规格的过程。

②选煤方法

主要是重力选煤,利用煤与矿物杂质密度的不同,采用跳汰选煤或重介质洗煤。

③煤的可选性

把矿物杂质从煤中分离出来达到工业用煤要求的难易程度。用±0.1临近密度物产率表示。

④评价方法

筛分试验和浮沉试验。

第四章煤岩学基础与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节宏观煤岩组成及煤的物理性质

1、宏观煤岩成分:肉眼可以区分的煤的基本组成单位。

①镜煤。颜色深黑,光泽最强,贝壳状断口,内生裂隙发育,呈条带状或透镜状,由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经凝胶化作用形成,是一种简单的宏观煤岩成分。

②丝炭。颜色灰黑,纤维状结构,丝绢光泽,疏松多孔,被矿物充填后坚硬致密,比重较大,由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经丝炭化作用形成,也是一种简单的宏观煤岩成分。

③亮煤。亮煤是复杂的宏观煤岩成分,由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经凝胶化作用,并掺入一些由风或水带来的矿物杂质形成。

光泽和亮度仅次于镜煤,断面平坦,内生裂隙不如镜煤发育,常呈较厚分层,是最常见的宏观煤岩成分。

④暗煤。暗煤是复杂的宏观煤岩成分,富含壳质组、惰质组或矿物质,光泽暗淡,灰黑色,致密坚硬,比重大,韧性大,不易破碎,断面粗糙,一般不发育内生裂隙。较为常见。

2、宏观煤岩类型

按宏观煤岩成分组合及其反映出来的平均光泽强度划分为4种宏观煤岩类型。

①光亮煤。主要由镜煤和亮煤组成(大于80%)。

②半亮煤。亮煤和镜煤占多数(50-80%)。

③半暗煤。亮煤和镜煤占20-50%,硬度、韧性、比重较大。

④暗淡煤。镜煤与亮煤小于20%,硬度、韧性、比重大。

二、煤的物理性质

1、光学性质

①颜色:表色、粉色、体色、反射色、反射荧光色

表色指普通白光照射下煤表面反射的颜色。

粉色指煤研成粉末或用钢针刻划煤表面形成条痕的颜色。又称条痕色。

体色指把煤表面磨光,在显微镜下观察反射光的颜色。

反射荧光色:把煤表面磨光,用蓝光或紫外光激发后呈现的颜色。

①硬度。抵抗硬物压入表面的能力,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磨损硬度。

刻划硬度指用标准矿物刻划煤得到的相对硬度。

压痕硬度指用专门的仪器测定的煤的显微硬度。

抗磨硬度指用煤磨光面上耐磨阻力的大小表示的硬度。

②脆度。物体受外力作用后破碎的性质。脆度大,韧性差,与硬度不直接相关。焦煤脆度最大。

③可磨性。研磨的难易程度。煤的可磨性系数指风干状态下将相同重量的标准煤样和试验煤样由相同粒度研磨到相同细度所消耗的能量比。

④压缩性。煤在恒温加压下体积变化的百分数。

⑤断口。煤受力后断开的截面。

⑥比重、密度。

⑦比表面积。每克煤具有的总表面积。M2/g

可采用湿润法、BET法、Langmuir等温吸附法、气相色谱法。褐煤和无烟煤比表面积最大。

⑧孔隙率。煤中孔隙和裂隙总体积与煤总体积之比,又称孔隙度。

⑨导电性。通常用电阻率表示。与煤化程度、水、矿物质、孔隙度和风化程度有关。

⑩磁性。煤是抗磁性物质。

第五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习题

第五章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习题(引自网络精品课程)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 .分子杂交实验不能用于 A .单链 DNA 与 R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B .双链 DNA 与 R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C .单链 R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D .单链 D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E .抗原与抗体分子之间的杂交 2 .关于探针叙述错误的是 A .带有特殊标记 B .具有特定序列 C .必须是双链的核酸片段 D .可以是基因组 DNA 片段 E .可以是抗体 3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用作探针 A . DNA 片段 B . cDNA C .蛋白质 D .氨基酸 E . RNA 片段 4 .印迹技术可以分为 A . DNA 印迹 B . RNA 印迹 C .蛋白质印迹 D .斑点印迹 E .以上都对 5 . PCR 实验延伸温度一般是 A .90 ℃ B .72 ℃ C .80 ℃ D .95 ℃ E .60 ℃ 6 . Western blot 中的探针是 A . RNA B .单链 DNA C . cDNA D .抗体 E .双链 DNA 7 . Northern blotting 与 Southern blotting 不同的是 A .基本原理不同 B .无需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C .探针必须是 RNA D .探针必须是 DNA E .靠毛细作用进行转移 8 .可以不经电泳分离而直接点样在 NC 膜上进行杂交分析的是 A .斑点印迹 B .原位杂交 C . RNA 印迹 D . DNA 芯片技术 E . DNA 印迹 9 .下列哪种物质在 PCR 反应中不能作为模板 A . RNA B .单链 DNA C . cDNA D .蛋白质 E .双链 DNA 10 . RT-PCR 中不涉及的是 A .探针 B . cDNA C .逆转录酶 D . RNA E . dNTP 11 .关于 PCR 的基本成分叙述错误的是 A .特异性引物 B .耐热性 DNA 聚合酶 C . dNTP D .含有 Zn 2+ 的缓冲液 E .模板 12 . DNA 链末端合成终止法不需要 A . ddNTP B . dNTP C .引物标记 D . DNA 聚合酶 E .模板 13 . cDNA 文库构建不需要 A .提取 mRNA B .限制性内切酶裂解 mRNA C .逆转录合成 cDNA D .将 cDNA 克隆入质粒或噬菌体 E .重组载体转化宿主细胞 14 .标签蛋白沉淀是 A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 B .基于亲和色谱原理 C .常用标签是 GST D .也可以是 6 组氨酸标签 E .以上都对 15 .研究蛋白质与 DNA 在染色质环境下相互作用的技术是 A .标签蛋白沉淀 B .酵母双杂交 C .凝胶迁移变动实验 D .染色质免疫沉淀法 E .噬菌体显示筛选系统 16 .动物整体克隆技术又称为

《煤田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煤田地质学》 一、填空(每空1分,计30分) 2、宏观煤岩成分是肉眼可区分的煤的基本组成单位,包括:镜煤、丝炭、亮煤和暗煤;镜煤和丝炭是简单煤岩成分,亮煤和暗煤是复杂煤岩成分。 3、宏观煤岩类型包括: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 4、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识别出来组成煤的基本单位,称为显微组分。由植物遗体变化而 6、宏观煤岩类型划分依据是:宏观煤岩成分及总体光泽强度。 7、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有机质和无机质;后者包括无机矿物质和水分。 8、有机质是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工利用的对象,无机矿物质和水分绝大多数是煤中有害成分,对煤的加工利用起着不良的影响。 干燥无灰基为基准。 10、煤的工业分析也叫煤的实用分析,包括测定煤的:水分(M)、灰分(A)和挥发分(V),以及计算固定碳(FC)四个项目。 11、在不考虑基准的条件下,煤的发热量包括:弹筒发热量、高位发热量和帝位发热量。 12、一般讲,(收到基的低位发热量)最接近于煤的实际燃烧时产生的发热量,是基本上可供利用的热量。 13、焦炭在炼焦高炉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有三,分别是:(还原剂)、(热源)和(支撑剂)。 14、据气化剂的不同,煤气可分为(空气煤气)(水煤气)和(半水煤气)。 15、煤炭液化的方法有:(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和(部分液化)。 16、水煤浆的成分有:(煤粉)、(水)和(添加剂)。 17、1986年颁布的中国煤炭新分类主要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粘结性指数)将中国煤划分为十大类、二十四小类。 18、由菌藻等低等生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的煤,称为(石煤),属于(腐泥煤类)。 19、生物遗体转变为沉积有机质(煤、石油、天然气等)主要是(泥炭化作用)和(腐泥化作用)的结果。 20、植物界可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别。 21、自有植物以来,从低等的菌藻到高级的被子植物其发展过程显示出五个阶段,由老到新是:(菌藻植物时代)、(裸蕨植物时代)、(蕨类和种子蕨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22、煤的成因分类依据为:(成煤的原始物质)和(总的聚积环境)。 23、按煤的成因,煤可分为(腐植煤)、(腐泥煤)和(腐植腐泥煤)。 24、泥炭沼泽形成的方式有两种,即:(陆地沼泽化)和(水体沼泽化)。 25、凝胶化作用的产物为透明残体:(腐植酸)、(沥青质)和(水分)。 27、氧化还原条件主要决定于(覆水程度)和(水的流通程度)。 28、(温度)、(压力)和作用持续(时间)无疑是影响煤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此外,放射性元素蜕变的影响也值得注意。 29、在煤的成岩阶段,(压力)是主导因素,而在变质阶段,(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30、(地温)朝地下深处逐渐增高是导致煤的变质程度向深部逐渐增高的最基本的原因。

《煤田地质学》复习题

《煤田地质学》复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计30分) 1、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可分为三大组:即:镜质组、壳质组、惰质组。 2、宏观煤岩成分是肉眼可区分的煤的基本组成单位,包括:镜煤、丝炭、亮煤和暗煤;镜煤和丝炭是简单煤岩成分,亮煤和暗煤是复杂煤岩成分。 3、宏观煤岩类型包括: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 4、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识别出来组成煤的基本单位,称为显微组分。由植物遗体变化而成的称为有机显微组分,而煤中的矿物杂质称为无机显微组分。 5、煤中矿物质按照来源可分为三类:即:原生矿物、同生矿物和后生矿物。 6、宏观煤岩类型划分依据是:宏观煤岩成分及总体光泽强度。 7、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有机质和无机质;后者包括无机矿物质和水分。 8、有机质是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工利用的对象,无机矿物质和水分绝大多数是煤中有害成分,对煤的加工利用起着不良的影响。 9、工业分析中,水分是以空气干燥基煤样为准,灰分以干燥基煤样为基准,挥发分则以干燥无灰基为基准。 10、煤的工业分析也叫煤的实用分析,包括测定煤的:水分(M)、灰分(A)和挥发分(V),以及计算固定碳(FC)四个项目。 11、在不考虑基准的条件下,煤的发热量包括:弹筒发热量、高位发热量和帝位发热量。 12、一般讲,(收到基的低位发热量)最接近于煤的实际燃烧时产生的发热量,是基本上可供利用的热量。 13、焦炭在炼焦高炉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有三,分别是:(还原剂)、(热源)和(支撑剂)。 14、据气化剂的不同,煤气可分为(空气煤气)(水煤气)和(半水煤气)。 15、煤炭液化的方法有:(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和(部分液化)。 16、水煤浆的成分有:(煤粉)、(水)和(添加剂)。 17、1986年颁布的中国煤炭新分类主要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粘结性指数)将中国煤划分为十大类、二十四小类。 18、由菌藻等低等生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的煤,称为(石煤),属于(腐泥煤类)。 19、生物遗体转变为沉积有机质(煤、石油、天然气等)主要是(泥炭化作用)和(腐泥化作用)的结果。 20、植物界可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别。 21、自有植物以来,从低等的菌藻到高级的被子植物其发展过程显示出五个阶段,由老到新是:(菌藻植物时代)、(裸蕨植物时代)、(蕨类和种子蕨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22、煤的成因分类依据为:(成煤的原始物质)和(总的聚积环境)。

煤田地质学重点整理

老师画的重点:聚煤作用(聚煤条件)煤化作用(煤变质作用)煤的孔隙系统煤岩组分煤层气、煤成气和瓦斯的关系煤成油理论等温吸附曲线 煤的分类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 成煤的前提条件(泥炭的形成条件/聚煤盆地形成条件): 1、大地构造条件(地壳运动):提供成煤作用缓慢而均匀的沉降运动和成煤构造凹陷。 2、古气候条件:植物生长所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古地理条件:提供成煤场所(成煤环境)。 4、古植物条件:成煤的物质来源。 沼泽:地表土壤充分湿润,季节性或长期积水,丛生着喜湿性沼泽植物的低洼地段。 泥炭沼泽:常年积水的洼地,其中有大量植物生长和堆积,植物死亡后遗体背沼泽水覆盖,与氧呈半隔绝状态,使植物遗体不被完全氧化分解,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即可转变为泥炭。泥炭沼泽形成条件:1、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2、植物遗体不被完全氧化分解,能保存转化为泥炭。 泥炭堆积条件:1、温暖的气候;2、常润湿多水;3、氧供给受限;4、下沉(植物生长毕旭思均衡的);5、有限的沉积流入;6、埋藏充足的深度;7、时间(10000年以上) 泥炭(煤)形成的主要因素:1、成煤植物群落;2、成煤气候;3、泥炭聚集环境;4、古构造条件。 聚煤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1、均匀的温度和潮湿的气候:适宜于地上植物的繁殖生长; 2、大面积的沼泽地带:有利于植物的群落发展; 3、地壳的下降运动与植物遗体的堆积速度相适应:有利于植物遗体的保存并沉积形成煤层。 泥炭(腐泥)化作用:由植物残体转化为泥炭的作用。 煤化作用:由泥炭转化为煤的作用。 泥炭(腐泥)化作用:从植物在泥炭沼泽、湖泊或浅海中不断繁殖,其遗体在微生物参加下不断分解、化合、聚集的过程。在这个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低等植物经过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腐泥,高等植物形成泥炭。 泥炭化作用包括:1、生物化学分解作用2、生物化学合成作用3、凝胶化作用4、丝炭化作凝胶化作用——成煤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在积水较深、气流闭塞的沼泽环境下,受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发生细胞结构的吸水、膨胀、变形、破裂以至形成以腐植酸和沥青质为主体的无结构的胶质物质(凝胶和溶胶)的过程。 丝炭化作用——成煤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在积水较浅、湿度不定的条件下经脱水和缓慢氧化作用,氧化的植物组织转入缺氧的环境(如水层、泥煤层、上覆岩层的覆盖)而生成具有一定细胞结构的丝炭,或遭受“森林火灾”而炭化成木炭的过程。 凝胶化作用:腐殖组——生物化学凝胶化作用 镜质组——地球化学凝胶化作用 丝炭化作用:惰质组残植化作用:稳定组(壳质组) 煤化作用:当已形成的泥炭或腐泥,由于地壳的下沉等原因而被上覆沉积物所掩埋时,成煤作用就转入第二阶段----煤化作用阶段,即泥炭、腐泥在以温度和压力为主的作用下变化为煤的过程。这包括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是物理化学作用。在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下,泥炭进一步变为褐煤(成岩作用),再由褐煤变为烟煤和无烟煤(变质作用)。 煤的成岩作用:在沉积岩石学上是指沉积物的压实、脱水、胶结以及相应的化学变化过程。煤的成岩作用:是由经生物化学变化形成的泥炭在以压力为主并包括温度因素在内的影响下,出现压实、脱水、增碳、孔隙度减少、游离纤维素消失、凝胶化组分开始形成并具微弱

《煤田地质学》题库

《煤田地质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成煤作用:煤是植物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地球化学变化转变而来的,由植物死亡、堆积一直到转变为煤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所经受的各种作用总称为成煤作用。 煤的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泥炭转变为年轻褐煤所经受的作用,称作成岩作用,从年轻褐煤再转变为老褐煤、烟煤无烟煤所经受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泥炭沼泽:沼泽是地表土壤充分湿润、季节性或长期积水,丛生着喜湿性沼泽植物的低洼地段。如果沼泽中形成并积累着泥炭,则称为泥炭沼泽。泥炭沼泽既不属于水域,又不是真正的陆地,而是地表水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形态。 凝胶化作用:凝胶化作用是指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泥炭化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以腐植酸和沥青质为主要成分的胶体物质(凝胶和溶胶)的过程。凝胶化作用是在沼泽中较为停滞的、不太深的覆水条件下,弱氧化至还原环境,在厌氧细菌的参与下,植物的木质纤维祖师一方面进行生物化学变化,一方面进行胶体化学变化,二者同时发生和进行,导致物质成分和物理结构两方面都发生变化。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转变成泥炭的过程,实际上主要是形成腐植酸和沥青质等的过程。另一方面,植物的木

质纤维组织在沼泽水的浸泡下,吸水膨胀,并通过真菌和细菌的作用在形成腐植酸等物质的同时,还经历着一个胶体化学变化过程。鉴于这一总过程既有因微生物活动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又有胶体化学的变化,故全称应为“生物化学凝胶化作用”。 残植化作用:当泥炭化作用过程中介质流通较畅,在长期有新鲜氧供给的条件下,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的产物被充分分解破坏,并被流水带走,稳定组分大量集中的过程称为残植化作用,可以认为残植化作用是泥炭化作用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残植化作用的产物经过煤化作用即为残植煤。 腐泥化作用:在湖泊、沼泽水深地带及潙湖、海湾和浅海等水体中进行的,低等植物藻类和浮游生物遗体在滞流还原环境和厌氧微生物参与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可形成富含水分的有机软泥—腐泥。 煤的成岩作用:泥炭形成后,由于盆地的沉降,在上覆沉积物的覆盖下被埋藏于地下,经压实、脱水、增碳作用、游离纤维素消失,出现了凝胶化组分,逐渐固结并具有了微弱的反射力,经过这种物理化学变化转变成年轻褐煤。这一转变所经历的作用称为煤的成岩作用。E.Stach认为,这种作用大致发生于地下200400m的浅层。 煤的变质作用是指年轻褐煤,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及较长地质时间等因素的作用下,进一步受到物理化学变化,变成老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课后习题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作业 1,哪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推动了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答:重组DNA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1.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2.50年代提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3.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充分认识了遗传信息的流动和表达。 年份事件:1869 F Miescher首次从莱茵河鲑鱼精子中分离DNA。1944 O.T. Avery证实DNA是遗传物质。1952 A.D. Hershey和M.Chase再次证实和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1953 J.D.Watson和F.H.C.Crick提出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M.Wilkins用X-射线衍射法证实了这一结构。1957 A.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I。1958 M. Meselson和F. W. Stahl提出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模型。1959-1960 S. Ochoa发现RNA聚合酶和信使RNA,并证明mRNA决定了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序列。1961 Nirenberg 破译了第一相遗传密码;F. Jacob和J. Monod提出了调节基因表达的操纵子模型。1964 C. Yanofsky和S. Brenner等人证明,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列与该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存在着共线性关系。1965 S. W. Holley 完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序列测定;科学家证明细菌的抗药性通常由"质粒"DNA所决定。1966 M.W.Nirenberg,S.Ochoa、H.G.Khorana、F.H.C.Crick等人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1970 H.O.Smith,K.W.Wilcox 和T.J.Kelley分离了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M.Temin和D.Baltimore从RNA肿瘤病毒中发现反转录酶。1972-1973 H.Boyer,P.Berg等人发展了DNA重组技术,于72年获得第一个重组DNA分子,73年完成第一例细菌基因克隆。1975-1977 F.Sanger与A.Maxam、W.Gilbert等人发明了DNA序列测定技术。1977年完成了全长5387bp的噬菌体φ174基因组测定。1978 首次在大肠杆菌中生产由人工合成基因表达的人脑激素和人胰岛素。1980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微生物基因工程可以专利化。1981 R. D. Palmiter和R. L. Brinster获得转基因小鼠;A. C. Spradling和G. M. Rubin得到转基因果蝇。1982 美、英批准使用第一例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Sanger等人完成了入噬菌体48,502bp全序列测定。1983 获得第一例转基因植物。1984 斯坦福大学获得关于重组DNA的专利。1986 GMO首次在环境中释放。1988 J. D. Watson出任"人类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1989 DuPont公司获得转肿瘤基因小氧--"Oncomouse"。1992 欧共体35个实验室联合完成酵母第三染色体全序列测定(315kb) 1994 第一批基因工程西红柿在美国上市。1996 完成了酵母基因组(1.25×107bp)全序列测定。1997 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获得克隆羊。 2,如何理解PCR扩增仪的原理及过程? 答:聚合酶连反应技术又称PCR技术(1)PCR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首先将双链DNA在临近沸点的温度下加热分离成两条单链DNA分子,然后以单链DNA为模板,并利用反应物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合成新的DNA互补链。(2)PCR的基本过程:加入模板DNA,PCR引物,四种核苷酸,即适当浓度Mg,DNA聚合酶,经过; 1.变性(Denaturation):将待扩增的DNA模板加热变性成两条单链; 2.退火(Annealing):降低温度,使单链靶序列与寡核苷酸引物退火; 3.延伸(Extension):在适当条件下,利用DNA聚合酶使引物延伸,产生新的双链。上述变性、退火、延伸步骤的重复循环,导致特异的靶序列的指数扩增。PCR产物是介于引物的5’端之间的双链DNA片段。3,简述定量PCR的原理和过程? 答:(1)利用荧光测量的PCR仪对整个PCR过程中扩曾DNA的积累速力绘制动态变化图,从而消除了在测定终端产物丰度时有较大变异系数问题。(2)反应在带透明盖的塑料管中进行,激发光可以直接透过管盖,使其中的激发光被激发,荧光探针事先混合在PCR反应液中,只有与DNA结合后,才能被激发发出荧光,随着新合成目的DNA片段的增加,结合到DNA上得荧光探针,即被激发产生的荧光相应增加。 最简单的DNA结合的荧光探针是非序列特异性的,一般探针不能区分不同的双链DNA,所以人们设计了能与目的DNA特异性结合的荧光探针,如TapMan探针(是一小段被设计成可以与靶DNA序列中间部位结合的单链DNA并且该单链DNA的3,端和5,端带有短波长和长波长两个不同荧光集团这两个荧光集团由于距离靠近,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下会发生荧光粗灭因而检测不到荧光,随着PCR反应的进行

煤田地质报告编制

煤田地质报告编制提纲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文件 中煤总地地字[1991]第380号 关于颁发《煤田地质报告编制提纲》的通知 各煤田地质公司(局、队) 《精查地质报告编制提纲》由原煤炭部地质局颁发试行以来,对于统一地质报告内容,提高地质报告编制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按照地质报告改革“三性”、“三化”目标的要求和“煤田地质技术管理的若干规定”的精神,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试行的报告编制提纲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煤田地质报告编制提纲》正式颁发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请随时报局。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 一九九一年十月十日 321

一、精查地质报告编制提纲 文字说明 报告的文字说明共为10章35节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扼要记述本次勘探的立项依据,上级下达的任务和要求(包括煤矿设计部门的设计方案及对地质工作的要求)。记述本次勘探的地质任务,勘探工作简要经过及其他有关情况。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 叙述井田的地理位置、地理座标、井田边界、四邻、长、宽和勘探面积、勘探深度。 叙述经过井田或附近的主要水陆交通线(包括拟建的)。井田至邻近主要城市或交通枢纽的距离。(插图:交通位置图) 第三节自然地理 叙述井田的地形地貌特征、水文、气象及地震情况等。 322

第四节矿井及小窑 叙述井田内及邻近的生产、在建、停闭矿井(露天)、小煤矿及老窑的生产情况及其他有关情况,包括井型能力、开采煤层、开采水平(或深度)、开采范围及面积、采煤方法、通风、排水、照明情况、灾害及停采原因等。 第五节以往地质工作 扼要叙述本井田以往地质工作情况,包括历次工作的单位、时间、性质、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及质量状况、主要成果及审批、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当时和现时的评价等。 第二章勘探工作 第一节勘探方法 叙述本次所采用的勘探方法,包括勘探手段的选择依据,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的确定,基本线距的选择,各种工程密度的确定及工程布置原则,各项工程的施工原则,相互配合和效果等。 第二节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 323

煤田地质学

绪论 1、煤田地质学的概念它是研究煤在地壳中分布、聚集规律的科学。 2、煤田地质学简史18世纪后半叶,蒸气机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需求。为了寻找煤炭资源,欧洲许多国家成立了地质调查机构,进行地质找矿。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电力、冶金和炼钢等工业飞速发展,加速了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一些发达国家进行了大规模地质调查,发表了许多煤地质学方面的学术成果。1924年,德国学者波多涅发表了《普通煤岩学概论》一书。我国煤地质学的研究起源于鸦片战争。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煤田预测工作,出版了许多区域性煤田地质著作。目前,煤地质学发展日趋成熟,综合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煤地质学的发展仍呈现勃勃生机。 3、研究内容①成煤的原始物质和植物的堆积环境。②泥炭化作用和腐泥化作用。③煤化作用及变质作用类型。④煤的物理性质。⑤含煤沉积体系。⑥聚煤盆地及聚煤规律。⑦煤的伴生矿产资源(煤层气)。⑧中国煤田地质特征。 4、研究方法结合植物学、沉积学、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等理论,利用现代测试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研究。

5、学习的意义掌握煤田分布的规律,可以为预测和开发煤炭资源服务;了解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为煤的加工利用及开发新产品服务。 第一章成煤原始物质与堆积环境 1、煤的概念:煤是一种固态的可燃有机岩。 2、成煤作用的概念:从植物死亡、堆积一直到转变成煤,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及地球化学等一系列变化,这些作用总称为成煤作用。 3、成煤作用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腐泥化阶段或泥炭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植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化合、聚积,低等植物转变为腐泥,高等植物转变为泥炭。第二阶段为煤化作用阶段。由于地壳沉降,植物死亡后形成的泥炭或腐泥埋藏于地下深处,在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固结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泥炭转变为年轻的褐煤所经历的作用是成岩作用,从年轻的河面转变为老褐煤、烟煤和屋檐煤所经历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第一节成煤物质 1、植物的演化与成煤作用的关系:植物是成煤的主要原始物质,因此植物的演化直接影响煤的形成。①菌藻类植物时代。太古代到早泥盆世。②早期维管植物时代。晚志留世到中泥盆世,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过渡。③蕨类和古老裸子植物时代。晚泥盆世到晚二叠世,高等植物繁盛时期,典型植物是高大的乔木,聚煤作用强,石炭-二叠纪是第一大聚煤期。④裸子植物时

第五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习题

第五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习题

第五章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习题(引自网络精品课程)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 .分子杂交实验不能用于 A .单链 DNA 与 R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B .双链 DNA 与 R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C .单链 R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D .单链 DNA 分子之间的杂交 E .抗原与抗体分子之间的杂交 2 .关于探针叙述错误的是 A .带有特殊标记 B .具有特定序列 C .必须是双链的核酸片段 D .可以是基因组 DNA 片段 E .可以是抗体 3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用作探针 A . DNA 片段 B . cDNA C .蛋白质 D .氨基酸 E . RNA 片段 4 .印迹技术可以分为 A . DNA 印迹 B . RNA 印迹 C .蛋白质印迹 D .斑点印迹 E .以上都对 5 . PCR 实验延伸温度一般是 A .90 ℃ B .72 ℃ C .80 ℃ D .95 ℃ E .60 ℃ 6 . Western blot 中的探针是 A . RNA B .单链 DNA C . cDNA D .抗体 E .双链 DNA 7 . Northern blotting 与 Southern blotting 不同的是 A .基本原理不同 B .无需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C .探针必须是 RNA D .探针必须是 DNA E .靠毛细作用进行转移 8 .可以不经电泳分离而直接点样在 NC 膜上进行杂交分析的是 A .斑点印迹 B .原位杂交 C . RNA 印迹 D . DNA 芯片技术 E . DNA 印迹 9 .下列哪种物质在 PCR 反应中不能作为模板 A . RNA B .单链 DNA C . cDNA D .蛋白质 E .双链 DNA 10 . RT-PCR 中不涉及的是 A .探针 B . cDNA C .逆转录酶 D . RNA E . dNTP 11 .关于 PCR 的基本成分叙述错误的是 A .特异性引物 B .耐热性 DNA 聚合酶 C . dNTP D .含有 Zn 2+ 的缓冲液 E .模板 12 . DNA 链末端合成终止法不需要 A . ddNTP B . dNTP C .引物标记 D . DNA 聚合酶 E .模板 13 . cDNA 文库构建不需要 A .提取 mRNA B .限制性内切酶裂解 mRNA C .逆转录合成 cDNA D .将 cDNA 克隆入质粒或噬菌体 E .重组载体转化宿主细胞 14 .标签蛋白沉淀是 A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 B .基于亲和色谱原理 C .常用标签是 GST D .也可以是 6 组氨酸标签 E .以上都对 15 .研究蛋白质与 DNA 在染色质环境下相互作用的技术是 A .标签蛋白沉淀 B .酵母双杂交 C .凝胶迁移变动实验 D .染色质免疫沉淀法 E .噬菌体显示筛选系统 16 .动物整体克隆技术又称为

煤田地质学考试复习题

1煤田地质学是研究煤层以及含煤岩系成因,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煤炭地质勘查的的理论基础。 2由植装物死亡,堆积到转变为煤,经过了一系列演变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所经受的各种作用的总称为成煤作用。 3煤的变质作用是指年青褐煤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及较长地质时间等因素作用下,进一步受到物理化学变化而变成老褐煤,烟煤,无烟煤,变无烟煤的过程。 4煤的变质作用类型:1深成变质作用<煤成因沉降而埋藏于地下深处由于地热和静压力作用。2岩浆变质作用<由于岩浆热,挥发分气体和压力的影响分为区域岩浆热力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3动力变质作用:地壳构造变动等直接原因而造成的煤变质作用 5煤的物理性质:颜色,光泽,反射率,折射率,吸收率,硬度,脆度,压缩性,断口,相对密度和体积,表面积,孔隙率,导电性,磁性,导热性 成煤作用阶段:泥炭化阶段和煤化作用(泥炭化、成岩作用、变质作用) 煤的变质作用类型:深成变质作用、岩浆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含煤岩系的沉积体系类型:冲积扇沉积体系、湖泊()、三角洲、滨岸带 三个分类轴分别为:①地质轴,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等4级;②可行性轴,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等3级;③经济意义,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等4级,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资源/储量分类: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 面积的测定方法:几何计算法、方格纸法、求积仪测定法 我国聚煤作用基本特征1)成煤期多,聚煤作用的时空不均匀性2)聚煤作用和煤炭资源赋存受地壳运动和构造格局的3)聚煤模式与聚煤古地理演变 4)煤层煤质特征由于含煤岩系形成以后的强烈沉降、岩浆活动显著等原因,煤变质作用类型多、变质程度较高、空间差异显著 开采技术条件系指影响煤矿建设、生产与安全的各种地质因素;也包括:煤层的厚度、结构、煤的物理性质、煤层的产状及其变化,煤层顶底板及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和地温等。开采技术:一,煤层厚度、结构及其稳定性,煤层厚度、结构及其变化可影响采煤方法的选择、采区的布置以及矿井生产能力和煤炭质量。二、煤的物理性质,煤层的机械物理性质对煤矿采煤机械设备的选型与采煤效率的提高有密切关系。三、煤层产状,煤层产状对煤矿的设计、建设和生产至关重要,它是拟定矿井开拓方案和选择采煤方法及采煤机械的基本依据。四、煤层顶、底板及其稳定性,涉及对矿山压力的控制。五、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地形地貌、岩石和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物理地质作用等有关地质条件的总和。评价煤矿床的工程地质条件、预测煤矿开采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产生的作用,以便于选择煤矿开拓、开采的有利地区,或提出克服不良地质条件应采取的工程措施。为保证煤矿合理设计、顺利施工提供可靠依据。六、水文地质条件,煤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是觉得矿井开拓和开采条件的重要因素之一。七、瓦斯,矿井瓦斯,指井下煤体的围岩中涌出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八、煤尘,指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的微粒。九、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煤矿火灾的基本原因。十、地温,影响煤矿生产安全和矿工身体健康。十一、其他地质异常,岩浆侵入体、岩溶陷落柱和煤层中的流砂层均可造成煤层厚度、煤质和煤层产状的变化,从而影响矿井正常生产和煤炭资源质量。 4、资源/储量估算面积的确定中的边界线有几种?煤炭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有那些? 边界线有:1)井田边界线;2)内边界线;3)外边界线;4)最低可采边界线

中国煤田地质学

第四章中国煤田地质 第一节含煤地层与煤层 我国地史上的聚煤期有14个,其中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为主要聚煤期。在这7个主要聚煤期中,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4个聚煤期更为重要,相应煤系地层中赋存的煤炭资源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8%以上,煤层气资源占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99.5%以上。 1、主要聚煤期含煤地层 (1)主要含煤地层分布 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聚煤作用在我国北方形成海陆交互相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赋存在华北赋煤区,含煤面积80万km2,构成了我国最主要的煤层气聚气区,即华北聚气区。该区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的主体部分,地理分布范围西起贺兰山-六盘山,东临勃海和黄海,北起阴山-燕山,南到秦岭-大别山,包括了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南部、辽宁南部、甘肃东部、宁夏东部、陕西大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的广大地区。在华北赋煤区内,还广泛发育了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并见零星上三叠统和第三系含煤地层分布。 晚二叠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在我国南方十分强烈,含煤地层广泛分布于秦岭-大别山以南、龙门山-大雪山-哀牢山以东的华南赋煤区内,构成了我国华南煤层气聚气区。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地台和华南褶皱系,地理分布范围包括西南、中南、华东和华南的12个省区。华南赋煤区内除有以龙潭组为代表的上二叠统含煤地层外,还有上石炭统、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第三系等含煤地层分布。 下-中侏罗统下-中侏罗统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西北赋煤区,在华北赋煤区的分布也较为广泛。西北赋煤区由塔里木地台、天山-兴蒙褶皱系西部天山段和秦祁昆仑褶皱带、祁连褶皱带、西秦岭褶皱带等大地构造单元组成,地理分布范围包括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贺兰山-六盘一线以西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早-中侏罗世的聚煤作用在西北赋煤区广泛而强烈,所形成的煤炭资源在该区占绝对优势地位,并构成了我国西北煤层气聚气区的主体。此外,该区局部地带尚有石炭-二叠系和上三叠统含煤地层赋存。 下早白垩统下早白垩统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东北赋煤区,是我国东北煤层气聚集区煤层气赋存的主要地层。其大地构造单元为兴蒙褶皱系东段、华北地台东北缘及滨太平洋褶皱系,地理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中部和北部以及内蒙东部。此外,本区内还有石炭-二叠系、第三系等含煤地层分布。 滇藏赋煤区的聚煤期多,台湾赋煤区以第三纪聚煤作用为主,但两地区的煤层气资源意义不大,故含煤地层分布状况不再赘述。 (2)主要聚煤期含煤地层划分

《煤田地质与勘》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年(第40卷) 总目次及文献引用格式 ·第1期· 鹤岗盆地石头河子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 李忠城,唐 书恒,解慧,等(01) 文献引用格式:李忠城,唐书恒,解慧,等.鹤岗盆地石头河子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 40(1):1-6. 重庆地区煤田构造格局及控煤构造样式.......................................................................... 张瑞 刚,向晓军,程军,等(07) 文献引用格式:张瑞刚,向晓军,程军,等. 重庆地区煤田构造格局及控煤构造样式[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40(1): 7-9. 影响煤层气井压后产量的因素分析——以韩城区块为例............................................ 计勇,郭 大立,赵金洲,等(10) 文献引用格式:计勇,郭大立,赵金洲,等.影响煤层气井压后产量的因素分析——以韩城区块为例[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40(1):10-13. 考虑煤层气藏地解压差的物质平衡储量计算方法........................................................ 胡素明, 李相方,胡小虎,等(14) 文献引用格式:胡素明,李相方,胡小虎,等. 考虑煤层气藏地解压差的物质平衡储量计算方法[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2,40(1):14-19. 煤层含气量评价中灰色关联分析与相关分析法对比.................................................... 杜志强,杨 志远,吴艳,等(20) 文献引用格式:杜志强,杨志远,吴艳,等. 煤层含气量评价中灰色关联分析与相关分析法对比[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2,40(1):20-23. 二连盆地群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模式——以霍林河盆地为例................................................. 韩兵,张明,刘旺博(24) 文献引用格式:韩兵,张明,刘旺博. 二连盆地群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模式——以霍林河盆地为例[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2,40(1):24-28. 煤层气地面开发的外部效应............................................................................................... 赵万 福,马永明,胡顺鹏,等(29) 文献引用格式:赵万福,马永明,胡顺鹏,等. 煤层气地面开发的外部效应[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40(1):29-33. 滨海相软土中搅拌桩强度特征分析.................................................................................. 许崧, 阎长虹,许宝田,等(34) 文献引用格式:许崧,阎长虹,许宝田,等. 滨海相软土中搅拌桩强度特征分析[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40(1):35-37.

煤田地质与勘探试题

煤田地质部分试题 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10分) 化石能源 成煤作用 泥炭化作用 煤田 聚煤盆地 二、填空:(10分) 1、在弱氧化以致还原的条件下,发生,形成以和为主要成分 的凝胶化物质;在强氧化条件下发生丝炭化作用,产生的丝炭化物质;凝胶化物质和丝炭化物质经煤化作用后,分别转化为煤中的和。 2、富煤带的形成要具备有利于和泥炭堆积,以及有利于的条件。 3、拗陷型聚煤盆地的基底基本上为一连续界面,聚煤期地壳运动以的波状 和为主,含煤岩系就形成于内。 三、回答问题(30分) 1、煤的工业分析和煤的工艺性质测定那些内容?(10分) 2、什么是含煤岩系;含煤岩系的岩性特征?(10分) 3、什么是聚煤盆地?聚煤盆地的形成条件、聚煤盆地的类型?(10分) 煤田地质部分答案 一、解释基本概念:(10分) 化石能源:由于动植物的死亡、堆积、埋藏和变化而生成了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化石能源。 成煤作用:从植物死亡、堆积到转变成为煤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泥炭化作用:高等植物死亡后其遗体在沼泽中堆积起来,在水、氧气及微生物的参与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变为泥炭的整个过程称为泥炭化作用。 煤田:指在同一地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含煤岩系分布的广大地区,虽经后期构造和侵蚀作用的分

割,但基本上仍连成一片或可以追踪。 聚煤盆地:是地史上聚煤作用广泛发育的沉积盆地。 二、填空:(10分) 1、凝胶化作用、腐殖酸、沥青质、富炭贫氢、凝胶化组分、丝炭化组分 2、植物的生长、泥炭保存 3、宽缓开阔、隆起、拗陷、波状拗陷。 三、回答问题(30分) 1、煤的工业分析和煤的工艺性质测定那些内容?(10分) 煤的工业分析:1)水分(M)2)灰分(A)3)挥发分(V)4)固定碳(FC)(4分) 煤的工艺性质:粘结性、发热量、化学反应性、热稳定性、焦油产率、透光率和可选性等。(6分) 3、什么是含煤岩系;含煤岩系的岩性特征(10分) 含煤岩系:指在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一套含有煤层并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系。(2分)含煤岩系的岩性特征有:1)颜色主要由灰色、灰绿色及黑色的沉积岩组成,含有一定的杂色岩石;2)主要的岩石类型有各种粒度的砂岩、粉砂岩、泥质岩、炭质泥岩、煤、粘土岩、石灰岩,以及少量的砾岩等,有的还含有油页岩、硅质岩、火山碎屑岩等3)岩性变化较大4)含煤岩系中含有大量植物化石及动物化石及各种结核5)煤系中还常见有铝土矿、耐火粘土、油页岩、菱铁矿、黄铁矿等6)煤系中最常见的碎屑岩为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以及粉砂岩、砾岩7)在沉积构造上以具有各种非水平层理为最突出的特征。8)煤系岩层层序在岩性特征、粒度特征、结构构造以及生物化石特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旋回结构。(8分) 4、什么是聚煤盆地?聚煤盆地的形成条件、聚煤盆地的类型?(10分) 聚煤盆地:地史期聚煤作用广泛发育的沉积盆地。(1分) 聚煤盆地的形成条件:聚煤盆地的形成和聚煤作用的发生,是古气候、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构造等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分) 1)植物遗体的大量堆积是聚煤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2)古气候是植物繁衍、植物残体泥炭化和保存的前提条件3)适宜的沉积古地理环境为沼泽发育、植物繁殖和泥炭聚积提供了天然场所4)古构造是作用于聚煤盆地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4分) 聚煤盆地的类型:聚煤盆地按成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侵蚀、岩溶等非构造因素形成的,称非构造成因的聚煤盆地,也泛称侵蚀聚煤盆地;另一类是地壳变形的产物,属构造成因,则称构造聚煤盆地。构造聚煤盆地根据聚煤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条件,又可将聚煤盆地划分为拗陷型、断陷型二种基本类型,二种基本类型之间还存在着各种过渡类型。(4分)

《煤田地质学》复习思考题.doc

《煤田地质学》 一、填空(每空I分,计30分) 1、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可分为三大组:即:镜质组、売质纽、惰质组。 2、宏观煤岩成分是肉眼可区分的煤的基木纟R成单位,包括:観煤、丝掘、壳煤和暗煤; 镜煤和丝炭是简单煤岩成分,亮煤和暗煤是复杂煤岩成分。 3、宏观煤岩类型包括: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 4、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识别出来组成煤的基本单位,称为显微组分。由植物遗体变化而成的称为冇机显微纽分,而煤屮的矿物杂质称为无机显微纽分0 5、煤屮矿物质按照来源可分为三类:即:原生矿物、同生矿物和麻生矿物。 6、宏观煤岩类型划分依据是:幺观煤岩成分及总体光泽强度o 7、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有机质和无机质;后者包括无机矿物质和水分。 8、冇机质是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工利用的对彖,无机矿物质和水分绝大命数是煤屮有害成分,对煤的加工利用起着不良的影响。 9、工业分析屮,水分是以空气干燥基煤样为准,灰分以T?燥基煤样为基准,挥发分则以T?燥无灰基为基准。 10、煤的T业分析也叫煤的实用分析,包括测定煤的:水分(M)、灰分(A)和挥发分(V),以及计算固定碳(FC)四个项目。 11、在不考虑基准的条件下,煤的发热量包括:弹筒发热量、高位发热量和帝位发热量。 12、一般讲,(收到基的低位发热量)最接近于煤的实际燃烧时产生的发热量,是基木上可供利用的热量。 13、焦炭在炼焦高炉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有三,分别是:(还原剂)、(热源)和(支撑剂)。 14、据气化剂的不同,煤气可分为(空气煤气)(水煤气)和(半水煤气)。 15、煤炭液化的方法有:(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和(部分液化)。 16、水煤浆的成分有:(煤粉)、(水)和(添加剂)。 17、1986年颁布的屮国煤炭新分类主要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粘结性指数)将中国煤划分为十大类、二十四小类。 18、由菌藻等低等生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的煤,称为(石煤),属于(腐泥煤类)。 19、生物遗体转变为沉积有机质(煤、石汕、天然气等)主要是(泥炭化作用)和(腐泥化作用)的结果。 20、植物界可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别。 21、自有植物以来,从低等的菌藻到高级的被子植物其发展过稈显示出五个阶段,由老到新是:(菌藻植物时代)、(裸蕨植物时代)、(蕨类和种了蕨植物时代)、(裸了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22、煤的成因分类依据为:(成煤的原始物质)和(总的聚积环境)。 23、按煤的成因,煤可分为(腐植煤)、(腐泥煤)和(腐植腐泥煤)。 24、泥炭沼泽形成的方式有两种,即:(陆地沼泽化)和(水体沼泽化)。 25、凝胶化作用的产物为透明残体:(腐植酸)、(沥青质)和(水分)。 27、氧化还原条件主要决定于(覆水程度)和(水的流通程度)。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课后思考题答案【修订版】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作业 1、哪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推动了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答:近半个世纪来,分子生物学主要取得了三大成就:第一,20世纪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第二,50年代提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第三,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充分认识了遗传信息的流动和表达。 但事实上,DNA分子体外切割与连接技术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重组DNA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其中,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如下: 1957年A.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I。 1965年S. W. Holley完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序列测定;科学家证明细菌的抗药性通常由"质粒"DNA所决定。 1967年年世界上有五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宣布发现了DNA连接酶。 1970 年H.O.Smith,K.W.Wilcox和T.J.Kelley分离了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H.M.Temin和D.Baltimore从RNA肿瘤病毒中发现反转录酶。 1972-1973 年H.Boyer,P.Berg等人发展了DNA重组技术,于72年获得第一个重组DNA分子,73年完成第一例细菌基因克隆。 1978 年首次在大肠杆菌中生产由人工合成基因表达的人脑激素和人胰岛素。 1981 年R. D. Palmiter和R. L. Brinster获得转基因小鼠;A. C. Spradling和G. M. Rubin得到转基因果蝇。 1982 年美、英批准使用第一例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Sanger等人完成了入噬菌体48,502bp全序列测定。 1983 年获得第一例转基因植物。 1984 年斯坦福大学获得关于重组DNA的专利。 1986 年GMO首次在环境中释放。 1989 年DuPont公司获得转肿瘤基因小氧--"Oncomouse"。 1996 年完成了酵母基因组(1.25×107bp)全序列测定。 1997 年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获得克隆羊。 2001 年完成第一个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 2004 年中国科学家完成家蚕基因组全序列测定。 2、如何理解PCR扩增的原理及过程? 答:(1)PCR的基本原理 首先将双链DNA在临近沸点的温度下加热分离成两条单链DNA分子,然后以单链DNA为模板,并利用反应物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合成新的DNA互补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