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报告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报告自主性说明的是个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人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物, 对自然界, 外部感性世界必然具有依赖性,但人又不是消极地依赖性的前提下," 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使自己在同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所发生的必然联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按照自己的力量, 需要和方式来掌握自然界和外部感性世界,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自主性是对依赖性的一种扬弃. 人只有成为自主的人,才会有主体性.相反,一个人一旦被某种信条,陈规所束缚,言行" 不由自主",他便沦为工具,失去了主体性.个人在活动中是否具自主性,与活动的性质有密切关系:第一,取决于个人与活动客体的关系的性质.个人的自主性在这里表现为个人因是客体的支配者和控制者而成为主体,能够"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的外部自然界," 而不是让自然"作为盲目力量来统治自己"; 第二,还取决于个人能否成为自己活动的主人,个人的自主性在此表现为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去认识和改造客体, 而不是盲目地顺从他人的意愿, 同时还能够进行自觉的自我调

节和自我控制, 而不是自以为是, 自行其是, 即个人的自律性.正如科恩所言:" 自主有两个尺度. 第一个尺度描述个体的客观状况,生活环境,是指相对于外部强

迫和外部控制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生活的权利与可能.第二个尺度是对主观现实而言, 是指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目标,坚忍不拔和有进

取心.自主的人能够认识并且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不仅能够成功地控制外部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感知教材, 学习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

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教师质疑,请教,要求答疑相互研讨,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这在学生的自学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的这种自主性,要求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 学习态度及思维方式,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认识和发展潜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使

他们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实验的主要项目

( 一)实施开放型教学策略,构建开放型教学模式, 在课堂主渠道培养学生的

自主性.

1,所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性.

(1)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教师力求精讲精练,使学生能有时间,有精力去"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学习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秘自己的个性特长.

(2)开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学生课堂座位的编排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可将课桌排列成"T" 形组合等,便于学生小组学习.另外,学生的学习空间可以延伸到课外.

(3)还给学生自主质疑的权利. 教师要尽可能鼓励学生质疑,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4)尊重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学生都有其独立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探索思路,并引导他们比较鉴别最佳思维方式.

(5)教给学生自主求知的方法. 学生必须掌握学法,这在各科教学中,基本上是作为常规来要求的.

2,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1)学习目标分层,不搞统一要求.鼓励学生根据教材要求, 结合自己的实际, 自行拟定学习目标.对各层次的学生起到了定位,导向,激励作用,并为学生的进步设立了台阶.

(2)施教分层. 一方面,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 采取不同的施教策略,分层要求,分层设问,分层练习,使教学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水平;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3)评价分层.即用不同层次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差异性,注重

激励性,重在有所发展.如在作业评价中,学生做对了基础题,给B100 分;如果不仅做好了基础题,而且做对了拔高题,给A100 分;如做错了,暂不给分,允许在弄

懂并订正后,再给予不同层次的满分.

3,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架设桥梁.

(1)组内交往.(2) 组外扩散交往.

4,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1) 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求新求异.当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时,教师给予客观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求新求异的思维品质.

(2)全方位,多角度地拓展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引导学生加强各

学科的横向联系,融会贯通课内外知识, 并彩集体讨论形式,建立一个多向流通的信息网络.

(二)实施"自主选择,主动参与"策略,构建自主型活动课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拓展课教学灵活开放的优势,体现, 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在澄清误解,正确定位活动课程的基础上, 我们实施了如下策略:

A, 自主性 A1 自尊自信 A2 主动参与意识

B, 自律性 B1 学习的自我规划与监督 B2 道德言行的自我控制

(1) 给学生选择队组的权利 .为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打破年级界线 ,开设二十 多种活动队组 ,相同的队组也有两个以上的班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自己的队组 .在同一个队组 , 还可以选择不同的班级 , 不同的老师 . 这种选择督 促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活动课教学水平 . (2) 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 .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兴趣相同 ,走到了一个 班,要求教师分层教学 ,分类要求.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也有不同层次 ,有的是初级 班内容,有的是中级班内容 .例如科技类,有的班制作植物标本 ,有的班搞小制作 , 小发明,有的班搞车模 ,航模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 .在标 本制作班中 ,低年级学生可以制作简易蜡叶标本 ,中年级学生可制作叶 ,花,种子等 植物标本 ,高年级学生可制作叶脉标本 .

(三)实行"民主型班级管理 ", 实现"自理,自主,自治"目标,充分利用班级活动 主阵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低年级学生实现学习与活动的自 理,中年级实现学习与活动过程的自主 ,高年级要求学生实现学习与活动的自治 使学生由他律为主逐步过渡到自律为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我们在班级管理过 程中强化了如下几个因素 .

1, 尝试 .一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在班干部选择上实行 "自荐演讲与 民主选举结合制 "和" 常务班长与值周班长结合制 ", 增进了学生搞好班级工作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创设机会加强小组管理 .我们把学生按 "平衡法 "细分成若 干小组,每组由学生自己推荐两个工作负责 ,有能力,学习好的学生任小组长 ,大小 事务都让学生自己做主 .三是教师,班干部与其他学生平等交流 ,共同促进班级工 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处于被尊重的地位 .

2, 目标.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社会 ,学校和家庭对他们的要求 ,了解自己的长处 , 短处,并在此基础上 ,明确自己和集体的努力目标 ,然后以此为参照来自我督促 ,检 查平时的言行和思想 .如初二(1) 将班上学生按 "平衡法"分成八个大组 ,每组由学 生推荐两名组长 ,负责定期组织全组同学结合小组和班级努力目标对大家各方面 的表现进行评价 ( 包括自我评价 ), 并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

3, 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所有学生素质 ,是主体性教育的目标 .由于传 统教育"只抓两头,忽视中间",只重视优生的培养 ,后进生的转化 ,使得大部分表现

B3 校规校纪的自觉遵守 B4 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

C, 适应性 的意志

C1 自尊自信 C2 交往 C3 竞争与协作 C4 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 D, 创造性 知识面广

D1 求新求异 D2 思路开阔 ,想像力丰富 D3 敢作敢为 D4 聪慧, E,效率感 E1 成就动机 E2 计划性 E3 紧迫感

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极少受到关注. 看到此种不足,我们提出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方针,把班级管理事务合理分工,让学生人人自报优点,特长,自主选择管理角色.同时,班干部也打破了过去"一任几年不换"的情况.管理角色轮流互换,给每个学生提供为同学服务和锻炼多方面能力的机会.

4,激励.首先是保持激励的经常性,其次是注意激励的多样性,既有个人激励, 又有小组激励,有效地激励了合作互助精神. 激励手段也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奖状和奖品,而是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组织表现好,进步大的

学生,开展"走向大自然"等活动以示奖励.还注意激励的层次性,改变了以往仅表扬,奖励好学生的做法,对有进步,有特长的学生,也给予及时表扬,热情的鼓励,使每个学生都充满希望和动力.

5,自主.要使学生实现由自理到自主,自治的转化,班级管理也必须由扶到放, 给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为此,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试行"无班主任日".试行之初定在每周星期四,因为这个时间便于收和放.一段时间后,每周增加一日. 无班主任日,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宏观上控制指导,微观上放手,放手让学生干部和学生群体组织完成日常班级事务.这种自主式管理也延伸到校园管理中,强化了学生的"我是由中小主人"意识.

,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本轮实验即将结束之时, 我们从几个主要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检测和评估其成效如下:

(一)培养了一批身心素质,个性特长及主体性品质发展良好的中学毕业生

通过对结题验收前的各方面测查结果及历年积累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可发现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身体素质方面.历年的学生体质测查数据表明,男女生体制发展总体状况良好.学生五年来体锻达标情况,合格率为96.7%, 优秀充为33.6%.

2, 学科成绩方面.连续几年高考上线率超区平均,今年达到了92.5%. 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和优良率每年均超区平均.学生从进校排名倒数第9, 毕业成绩一跃

成为区32 名.学科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品德发展方面.学校采用自编教材《中学生自主教育学习资料》(一)《学会做人》的学习,及道德行为考查诚信记载等方法, 对学生进行考查,合格率均为100%, 道德认识问卷优秀率为96.3%.

4, 兴趣爱好及特长发展方面.统计结果表明,学生人人都有一项以上爱好,其中爱好体育及电脑的学生较多, 分别占70% 和73%; 学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 并且一部分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5,自主学习发展的综合测查.学校采用自己编制和开发的《中学生自主学习调查表》对学生进行整班抽样测查,结果表明,学生在自理,自信心,协调性,交往能

力,新颖性等方面较强;而在独立性,效率感,探索性,计划性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探讨了有助于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若干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建立了拓展课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形成了尝试性管理,目标化管理,全员管理,激励式管理,自主式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

这些成果丰富了自主性教育实践, 为学生主体性发展及主体性品质形成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提供了有效而可靠的保证.

(三)制定了中学生自主学习评价指标,研制开发出《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综上所述,本实验在总方案中提出的三项目标已经达到.尽管出于教育实验自身的特殊性, 我们很难在因与果之间作一一对应的归因分析,但从三年来研究人员遵循操纵自变量的基本原则,尽力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等种种努力来看,从毕业生在自主学习调查中的自理,自信,协调, 交往,新颖性等项目指标上超出常模, 在智力等级明显高出常模等结果来看, 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概括性的结论:开放型教学,自主型活动课和民主型班级管理,从总体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三个自变量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三, 实验的启示.

(一)自主性教育实验标志着整体改革研究主题的深化

中小学整体改革的实验经历了由模仿到创造,由宽泛到集中, 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无论是在实验研究的价值取向上,还是在实验研究方法的取舍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从价值取向上讲, 不再简单地从数量上去理解和追求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而是从个体生命发展的整体性,完整性,充分性,甚至尊严感上去思索教育的使命.我们同意哲学界这样一个观点: 教育的全部使命提携起来就是――成全人的整体发展; 但还应进一步认识到,人的整体发展的全部精髓正在于他们的自主性发展.

(二)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决定着教育方法选用的合理有效性

方法的先进与否, 受制于指导人们取舍和实施方法的那种思想的先进与否. 例如,如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活泼主动发展"这把尺子去衡量以往的教学场景或者去评价每一种教学方法,则不难发现阻碍学生自我发展的原因, 进而找出那些有利于让学生生动活泼起来,自动起来的场景和方法, 并将其融入到自主性教育的思想体系和实验操作体系中去.我们在三年实验中, 正是这样努力去做的.尽管子项目的要求是探索形成"体系"或"模式", 但我们并不去追求程式化或表面的完美,而是努力地寻找学生真心喜欢的教育方式, 以及与他们沟通, 共鸣的机会.譬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选择队组的权利, 选择活动内容的权利,班级管理中多种模式的尝试以及充分交往的空间的提供等等,都能将教师和学生带入一个从未有过的教育生活过程的体验之中.

(三)学生自主性的弘扬预示了发展教育者主体性的紧迫性

难以设想,一个自主性缺乏的教师或家长,可以培养出自主性强的学生或子女.随着实验的进展,学生的自主性要求,主动参与意识及创造兴趣日益增长, 一些教师也开始感到这种悄然而至的无形压力.事实上,一个完整的自主教育理论构架,应当包括受教育者自主性,教育者自主性和教育系统的自主性,缺一不可.促进受教育者自主发展是根本目的,教育者(包括教师,家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自主性是前者的条件和保证, 而教育系统的自主性帽是指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应当与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保持一种既主动适应又自主运行的主体态势, 可

以这样说,教育系统的自主性是前两个自主性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用发展的眼光看,下一步应当在总结发展学生自主性研究成果的同时,重点展开教育者自主性问题研究, 进而是在区域性整体改革实验中发挥示范作用.

四,自主学习探索

(一)探索自主性教育课程结构

1,适当调整现有课程设置,选用实验教材.

在不增加国家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教学时数的前提下,根据自主性教育实验的目标要求,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如下调整.

(1)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

按国家课程计划的规定,开设9 门国家课程.增设校本教材《自主教育学习资料》( 一)《学会做人》.

(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

落实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活动课程教学,开设社会实践活动课, 科技信息活动课,文艺特长活动课,体育卫生活动课,与学科课程相互促进.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开足9 门国家必修课程,增设英语拓展选修课程,学校开设的足球,电子琴,声乐,指挥,舞蹈,绘画等课程均列为学生自由选择课程.

(4)长时课与短时课相结合.

适当减少语,数学学科课时,增设技能训练课,活动课,艺体综合能力训练课等, 同时,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改变常规每节课40 分钟的单一做法,安排一些20 分钟的短时课等.

2,探索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从学生主体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 组织设计活动课程的内容系列.

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着眼于学生主体的现实生活世界, 强调直接经验的感受

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自操作. 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开展自主性教育的活动课程教学内容组织设计的研究工作.

一是社会实践类活动.有"五心"公德活动,"走向社会"系列活动,啄木鸟活动, 最可爱的人活动,"手拉手"城乡互助活动等5 个系列.

二是科技信息类活动.有小观察家,小科学家活动,小发明家活动, 电脑朋友活动,可持续发展活动等5 个系列.

三是文艺特长类活动.有音乐活动,舞蹈活动,美术活动,大语文活动,艺体节综合活动等5 个系列.

四是体育卫生类活动. 有军训活动,群体操活动,运动队活动, 军事夏令营活动, 红十字小组活动等5 个系列.

(二)探索自主性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 我们将活动课分为必修,选修两类,除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活动课之外,一律为选修活动课. 我们给予了学生4 种自主选择权利:即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要,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伙伴,活动方式,活动目标.

二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过程.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 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出发,对活动课内容的知识深广度和学生操作的难易度有一个梯度安排低年级一般为单一内容活动课; 中年级多为综合性活动课; 高年级偏重于开展各种主题组合活动.

三是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造.首先, 精心选择有关智能开发内容的活动课,启迪学生的创造意识.其次,鼓励学生大胆自我表现.再次,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利用活动课开展各种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不断增强创造意识,进一步培养创造能力.

(三)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结合上,加强德育课程研究,构建"外展型"德育活动模式." 外展型"德育活动模式是以培养社会道德生活主体为目标,以道德主体形成过程的"构建"原理为实践依据所提出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模式. 其基本精神是: 主张依据社会道德生活的要求来构建学生主体的道德素质; 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和合作,强调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重视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社会道德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道德形象; 注重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内容.根据道德主体构建过程的一般规律和" 外展型"德育活动模式的基本精神,在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 营造"同化模拟"的德育环境.

同化模拟,是指教育者在分析社会道德生活的客观需求的前提下,寻找社会, 家庭道德情境与学校道德教育环境的共同之处,创设一个既有校园特色又有社会生活气

班级管理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课题实验

《班级管理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课题实验》 研究报告研究单位:南部县富利镇九年一贯制小学管理单位:南部县教育局南部县教研室 一、课题的提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从班级群体到班集体的形成及发挥作用的过程,是学生个性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过程,也是激发他们关心集体生活、参与集体活动的热忱和凝聚力,满足自尊的心理需求的必然结果。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也必将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班集体建设离不开班集体建设手段的日常管理。作为日常管理应该并且必须起到激发每个学生力量的作用,引起在每个学生心灵上产生共鸣,成为推动班集体建设目标实现的有效机制。 然而,目前许多班级都依靠班主任培养几名“小干部” 来管理“群众”,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小干部人数少,工作能力不强,造成多数学生呈“游离”状态,他们的能力没有普遍得到提高,这与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是相悖的。并且,实行小干部制后,因种种原因,班主任未能处理好教师、小干部、普通学生之间的责任关系,使班级日常管理存在种种弊端,忽视了学生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的地位,小干部作用也没有发挥好,这对班级集体的形成又设置了人为障碍。这些陈旧的、不当的班级管理方法,必须予以变革。同时,学生主体性、合作性、适应性及自主能力、管理能力等的培养体现了培养,体现了新世纪一代人的素质要求。但是现在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自我意识的结构不合理,主体人格不健全,缺乏正确的自我定向、规划、适应控制的意识及能力。 正由于此,根据本校实际和班主任工作经验,我们提出并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闸释 1.自主管理的概念自主管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为目的的班级管理体制或管理模式。班级的学生自主管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 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主体性、合作性、社会适应性等个体心理素质的教育。 2.实施自主管理的目的 我们提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并学会班集体的学习、工作、活动、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管理。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养成自主管理的能力,真正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发展健全主体人格的目的。并试图通过本校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班级自主管理的这一范畴,探索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从而揭示“让每个学生都来管理集体,让每个学生都会管理集体,让每个学生都受集体管理”的班级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眼下,“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新时尚,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正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1.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2.让学生尽可能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

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3.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4.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

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方案

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方案为落实《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要求,我校研究制定一系列活动计划,根据计划设定了一下相关方案: 社团组建工作计划 为贯彻学校成立社团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部实际情况,经学校团委及领导决定成立社团。社团的成立需由专门的人负责,有乐于奉献的指导老师,固定的活动场所,完善的规章制度等。现我部社团成立计划如下: 1、结合我部实际情况,暂定成立6个社团,在社团建设有经验的基础上再成立其他社团。 2、要有专职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必须在学校各部门统一领导下,完成社团的建设和管理。 3、由社团指导老师负责本社团的创建、组织机构建立、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社团成员入团的审核。 4、根据学校要求及社团情况规定活动时间、次数,每次活动必须有活动计划及总结,部里有指定教师负责社团的整体管理和资料收集。 5、社团建立之初,需要学校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必要的

经费保障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6、社团活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要强调社团活动的重要性,让社团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7、定期召开社团成员会议,要确保社团活动的方向性。 8、拟定成立:街舞社团、书法绘画社团、读书社团 9、推荐社团教师: 10、社团近期工作: 召开创建社团相关教师工作会议 相关社团负责人制定社团章程、制度、并完善组织机构、以及活动开展方案。 在全校范围内招募社团成员,成立相关社团。 建设中专学生工作处 大庆市建设中专 开展“学雷锋月”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学雷锋月”主题教育活动。我校针对活动要求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时间 3月5日至3月31日 二、活动内容

最新-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精品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鲁平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问题中主动思考。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和动机,研究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心理,通过学生的行为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创造情景,烘托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问题中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根据数学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探索;引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正所谓一切的学科都起源于生活、取自于生活,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科,要学好数学,探索数学问题,就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 而数学作为三大科目之一,对学生的重要性不可谓不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就要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呢? 一、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激起探索欲望 数学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如何,学生对此并不熟悉,这也是我们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数学教学中灌入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所以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不再是学生心目中不实用的科目,这样就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比如,让学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做课后作业时需要多长时间,上下学需要多长时间,遇到雨天要增加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出门才不会迟到。 而在此基础上,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利用生活中学生会遇见的问题,与自身的数学知识相结合起来开展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起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欲望。 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

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案例

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 ----无意的放手带来Go for it单词教学的收获案例 背景分析: 新教材Go for it的使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比以前高多了。如何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按照以前的单词引出,操练,巩固的做法远远不能适应这套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面对这个问题,一次“感冒”引发的单词教学片段使笔者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这种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输入的单词教学是解决课堂时间与大量词汇学习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Go for it(8年级上) Unit 2 What’s the matter?第一节课时(有关身体部位单词)。主要教学单元话题设计到的最基本的词汇----人体部位英语词汇,各种疾病和句型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人体部位英语词汇的教学给了我很大触动,并引起了我对新的Go for it 教材单词教学的思考。 学生分析:我上课的这个班级学生共53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0人。学生小学学过三年英语,英语底子不错,对英语兴趣很高。那个单元有关身体部位的单词共13个,他们在小学已经接触过5个。 教师分析:发现Go for it这套教材这么大的词汇量,用我以前的方法去教学行不通。一节课四十分钟教好生词基本上就没有时间去做其他活动了,当时我正处在困惑中。加之我嗓子难受不能多说话,我想干脆布置他们课前预习,让一些学生来当小老师,我在课堂上稍作组织,这样总比完全让他们那节课上自习强吧? 教学准备: 课前我让课代表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回去自学一些身体各部位的英文单词,准备下节课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介绍体各部位的英文名称。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记翼城二中学生“八部制”模式 翔山脚下,滦水池畔,历来是大家眼中的风水宝地,这里山青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拥有翼城县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翼城县第二中学。 近年来,学校以“相信每位教师都愿展示自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为办学理念,在实践中坚持把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推进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常抓不懈。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发生了极大地变化,取得了家长朋友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尤其是实行了精细化管理,各班成立了八部,实行八部自主管理,学生们各司其职,个个都是学校的管理者和各项制度的践行者,学校也因此呈现出了一片“自动自发”的局面。回顾这几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明白管理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并不是一味的打压限制。 许多的教育资料调查显示:现在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我意识过于膨胀,依赖性很强,缺乏相应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心理素质较差,责任感淡漠。同时,许多学生、家长甚至老师一直认为班主任理所应当是班级的主人,是班级这个小家的家长,无论任何事情、任何问题都应该由班主任解决,班级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应由班主任来管理。在这种管理理念的作用下,班主任成了表面上高高在上而实际上身心疲惫的

个体,而学生也成了听任安排、缺少主观能动性的“顺民”。无疑,这是老师、学生、家长所不愿接受的教育“成果”。我们学校也一样面临着这样的一些个体,遭遇着同样的境况,如何才能打破这样的纠结,那就必须实现学生管理上的创新,就必须改变观念,推行学生自主管理。通过不断地研究摸索,我们制定出了在学导处和团委的组织下,结合学校实际成立了学校学生会,下设八部,各班成立各自小八部的八部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八部具体构成如下,学生会设主席团、秘书处,下设学习部、公寓部、文体部、健康利益部、餐饮部、纪律安全部、卫生部、监察部八个部。学生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二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二人,各部设部长一人,副部长三人,委员为各班八部部长,学生会干部要经常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既要向学导处,团委请示、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学生会实行由学导处、团委和学生会主席统一领导,各部分工合作的制度,各部直接领导相对应的各班八部。 一、加强学生会八部委建设,确保管理质量 我们的学生会是全体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学生组织,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扩充校园生活力量,进而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锻炼自己能力,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在学导处以及全体老师的全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根据热爱学生工作,富有激情,有创新灵感,执行能力强;学习成绩良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正确处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关系 ------冶父山镇罗岗小学高岳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人为地分开和割裂,要高度重视他们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合理组织和科学调控,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从而发挥最大效益,是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一、正确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学生手忙得不亦乐乎,教师忙于穿梭,疲于应付,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摆摆花架子,充其量只是漫无目的的自由,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究其根本,在于认识上的误区,以为自主就是完全放开,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活动,教师袖手旁观,不加干涉,不做有效引导,这种放野马式的自主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实自主与引导密不可分,不能人为分开,高效的自主离不开教师有效的引导。小学生处在学习的起步阶段,知识面窄、学习经验不足、学习方法单调、处理问题能力薄弱,在如何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解决问题的时候,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启发。因此教师要注意角色的合理定位,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提供排除障碍、解决问题方法和措施,使其尽快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1)增加学生自主时空 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要给学生充裕的时空,教师少讲、精讲,可讲可不讲的地方就坚决省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弄懂掌握的的内容,教师就不必事无巨细地重言倒语,只在介绍背景、方法方式、升华提高、活动场地等方面提供帮助即可。这样增加学生的活动时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阔的空间去读书、思考和体验。 (2)扩大学生选择权利 学生学习往往受老师画的条条框框的制约和束缚,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享受高度的选择权。学生有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和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合作者,事倍功半,成效明显。 二、正确处理好合作与自主的关系 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并不矛盾,也无谁优谁劣之分。善于自主学习的学生,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喜欢和人交流的学生,引导他们要学会进行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有机整合和交叉效应才是上策。 (1)加强合作的针对性。 合作任务要明确,具有针对性。要选择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合作不能漫无目的和随便随意,要精心挑选。 (2)加强合作过程的有效性。 合作的过程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给予学生一定的个别自主学习的时间,要求学生在思考有一定的结果时,理清自己的思路,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做到讨论交流时胸有成竹,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认识,做合作的主人,而不是充当观众和听众。合作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要随便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话,最好快速记录别人发言要点。自己发言时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可结合别人的发言谈论话题。在充分交流基础上整合观点,进而形成集体意见,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果实和喜悦。 三、正确处理好探究性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并非贬低自主性学习的价值。探究性学习和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我们应改变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切实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因此,真正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氛围的创设。 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学时,尽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去和学生商量,商量这节课想学什么,想怎么学,商量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态度的一项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则要真正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的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上课开始。今天的问候语变了,“同学们,过年好”“老师,新年快乐”对联、倒福、灯笼、鲜花,都进了教室,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其实,这只是《本命年的回想》的教学课堂。课上,主要围绕“我们这儿(南方)的春节怎么过?北方的春节是怎样的呢?现在过年和过去有什么不同?过年时你最爱干什么?你想过什么样的春节?”这几个学生最了解、最清楚、想知道、想表达的话题展开。在讲到对联时,教师

如何建构学生自主学习体系

如何建构学生自主学习体系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又是教育的使命,更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自学提供有效的帮助,帮助学生建构有效的自主学习体系。 关键词常规教学建构自学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一百条建议》里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在儿童的时期,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从这两位专家的言论中,我们能充分地感受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既是儿童成长的需要,又是我们教育的使命,更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然而,尽管有教育专家的呼吁,尽管有有识之士的实践倡导,我们的教学始终未能给学生的自学提供有效的平台,始终未能走出教师“一手遮天”的局面,我们的学生始终未能建构有效的自主学习体系。 一、紧扣“学什么”,让学生有方向 “学什么”不仅是我们教师教学时要面对的问题,更是学生学习时需要明确的问题,因为学生“学什么”是学生建构自学体系的前提,离开了“学什么”,学生的自学就会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飞。然而,语文教学到底要“学什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答案:60年代关注思想性,70年代关注革命性,80年代关注工具性,90年代关注人文性……正因有太多的“附着”,使得我们语文教师都

有一种身在庐山深处而不知全貌之困惑,也使得我们的学生整天埋头苦学而不知所以然。为此,要想让学生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就必须紧扣“学什么”,让学生找准前行的方向。 《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秋天来了,北大荒呈现出一片美丽、丰收的景色,让人感受到祖国的美。针对这个文本,要让学生“学什么”。我想首先要让学生“读好文本”——《北大荒的秋天》。然而“读好文本”却是学生常常“忘却”的。“读好文本”与学生业已形成的学习思想存在着很大的出入,往往无法直接有效提高书面成绩而被学生置之一旁,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读好文本”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内容,更是一个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语文学习就如同空中楼阁。其次要让学生自己去了解“文本梗概”。所谓“文本梗概”也就是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如《北大荒的秋天》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再次要让学生学习“怎么说”。因为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有着显著的区别就是:语文关注的是“怎么说”,也就是言语形式;而其他课程则重在“说什么”。所以我们在进行指导时不仅要考虑让学生学什么,更要考虑学生学习“怎么说”。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语文的本色,才能真正地让学生获得语文水平的发展。 二、抓住“怎样学”,让学生有抓手 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其关键在于主体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完善’自己的知识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方式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方式 数学学科定安县实验中学张楠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来看,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生通过网络环境、解题反思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来学习。学生只要能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找到了捷径;学生只要养成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等于建立了一种自我调节的推进机制。在长期的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让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途径发展,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我完善。 关键词:有效教学;自主探究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各种教学技术的支持。在新课程教改中,本人对不同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解题反思模式下的自主探究学习 在学习中形成反思习惯对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目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习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自己内隐思维活动的调节,控制过程展示出来,问题解决后不要停止,应立即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后的反思,并把反思中的得失板书出来,使学生能够效仿。 2、教师要启发学生解题思路的发现和结论的猜想,并树立自觉的猜想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猜想的主动意识,鼓励学生从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出发,大胆猜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进行自主学习。 3、通过解题后对习题特征进行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对习题进行重新概述,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4、反思题目结论,进行解题成果的扩大,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而且还要将反思对象扩展到学生作业后要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有了作业反思的要求,师生在教学上便产生了互动和交往,根据从学生的反思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等很多有利于教学的信息。 案例1:在讲解《勾股定理》时,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b a ,,斜边为c ,那么一定有222c b a =+。 问题提出:那么当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为多少? 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用勾股定理解题的题目,我们的做法是根据勾股定理再结合平方根的知识,得到斜边的长度为5254322==+。 引导学生对题目的结果进行反思:从具体再到抽象,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相同题目的解题公式: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b a ,,斜边为c ,那么一定有222222,,a c b b c a b a c -=-=+=。 通过这个问题的反思,使学生自己应用知识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且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具体——抽象——具体”的形成过程,完成知识的自主探索学习。 5、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外,用一段时间进行专门解题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标》中恰当把握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得到落实。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趣探索,激发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阵地,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激发灵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推力,它就象一块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思考、探求新知识。 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先给学生讲了《小熊分西瓜》的故事:熊妈妈买了一个西瓜,要分给三个儿子,给了他们1/3、2/6、3/9三个分数,要他们选择自己要得到的西瓜数量,大哥说我比较大,给弟弟分多一点吧,选择了1/3,二哥也说,我是哥哥,多的应该给弟弟,它就选择了2/6,三弟没办法只好选择了3/9。然后,

我就问同学们:“大家说,三个小熊说的对吗?它们到底得到了多少西瓜呢?”这时,他们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有的同学带着我的问题通过画图得出三个分数一样大,也有的同学用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发现1÷3、 2÷6、3÷9三个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商不变。看到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得到结论,都纷纷使出自己的本事,各显神通,我真替他们高兴。就这样,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独立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自主探索的的机会,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中培养创新精神。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把自己剪好的松树、衣服、五角星、蝴蝶等图案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图形所具有的性质,通过“看”、“折”、“比”,独立思考,得出结论:“这些图形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能够完全重合.........”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这个教学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过程,理解了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因此,数学活动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合作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小组交流、合作探索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互递、知识互补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愉

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一.背景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课堂,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从解决问题中增强信心,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打破长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这种课堂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结构。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迅速增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证实或否定,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要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让学生自主发展自己的作文个性

让学生自主发展自己的作文个性 中学作文教学要打破传统观念、走出新路子、树立新观念、建立新模式,变要学生作文为学生自己要作文,让学生自主地发展自己的作文个性,发挥自己的作文特长,在浓厚的作文兴趣中,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逐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自主学习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自觉地为自己负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得到发展提高。因此让学生自主作文,能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作文训练,在训练中发展自己的作文个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地自由学习和自由发展,而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自主作文训练,进行自主作文讲评,让学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发展自己的作文个性,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让学生自主发展自己的作文个性。实践经验证明,只要牢牢抓住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和引导学生自主讲评两个方面,学生作文兴趣高,习作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训练自觉积极,作文能力提高较快。 一、牢牢抓住让学生自主训练 1、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根据《标准》对中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根据备定的同期教学计划,组织引导 学生进行同题多向多样化习作训练 对同一个题目,同一个题材,不同个性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对习作的主题的确定往往会各不相同,构思谋篇的角度不同,选择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文体形式也会各式各样。在作文训练时,教师千万不可统一要求,统一主题,统一文体,甚至统一篇幅,用统一框死学生思想,捆住学生手脚,压迫学生进行僵硬的习作训练,而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自主选择体裁形式,进行多样化训练。这样,学生就会放开思想,活跃思维,根据自己的特点、特长自主思维,自主构思,自主设计,自主体裁,自主语言,自主表达,写出具有个性的习作。 2、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通过同题多向多样化训练的同时,认真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幻想与假想性写作训练 幻想和假设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的指向未来的积极想象和对假设在特定情景中展开的拟真化想象。中学生思维活跃,幻想力很强,极富假想,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幻想和假想思维及幻想性、假想性写作训练,既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自主建构策略分析

学生自主建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26T11:26:30.640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2月刊作者:尕桑扎巴 [导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理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现已逐渐走进课堂,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但不容乐观的是,很多课堂虽然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走的却仍是灌输的老路。教师背负了太多的教学内容走进课堂,课堂上“固执”地沿着自己设计的教学轨迹行进,“强制”学生感悟教师的感悟,“引导”学生认 尕桑扎巴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吉尼赛乡中心寄校 815299 【摘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理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现已逐渐走进课堂,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但不容乐观的是,很多课堂虽然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走的却仍是灌输的老路。教师背负了太多的教学内容走进课堂,课堂上“固执”地沿着自己设计的教学轨迹行进,“强制”学生感悟教师的感悟,“引导”学生认知教师的认知。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建构;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2-051-01 在进行小学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进行自主建构呢?以下就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具体的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建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测质量,建构良好阅读态度和习惯 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在阅读的时候只是粗略的进行浏览,对于文章的大意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就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拼音标注的方式进行自我的检测,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于每个字的声调等都要把握到位,做到每一个字都准确无误。在学生完成自我检测之后,教师也要针对学生进行检测,帮助学生及时的改正存在的错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一个正确的阅读学习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严格的落实教师的要求,更加专注的投入到阅读活动中,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训练,就能够构建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 2问收获,珍视学生阅读中的自我建构 在课堂阅读的活动中,学生在自由阅读的时候都有非常高的兴趣,并且在阅读活动结束之后更加希望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可是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课前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的时候,往往都是按照计划中的内容一步步的跟进,没有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这样的方式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不利于后期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学生初次进行阅读活动的时候,其体验是非常的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下对于文章内容产生的独立的情感与体验,对于文章内容有着自己的见解与认识。学生能够在表达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认识与情感都释放出来,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活动先来分享自己的收获与体验;还可以组成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一个充分表达的机会。 3引质疑,发掘自主建构中的思维冲突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能够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才能够主动的进行研究与思考,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形成自己的思维意识,在解决问题之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有了更深的掌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质疑,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问题呢?哪些问题可以通过上下文进行解决?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解决?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在此的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并且会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然后学生通过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分类,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提出更多的问题。 问题一:文中描写:“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为什么没有人帮助他呢?除了他之外为什么没有人再愿意继续挖了呢?问题二:文章中为什么要重复“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这句话呢? 在学生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我将这些问题写在了黑板上,然后让同学再一次进行阅读研究,通过小组的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当学生再一次投入到阅读活动中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教师反复的去提问去讲解,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的参与进来。作为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机会,让学生自主的晚上学习建构的过程。 4揭课题,促进对篇章的整体建构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的作用,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出现盲目学习的现象。那么要怎样引导学生而?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于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并且深入的把握,能够了解文章中的本质内容,并且要采取一个正确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只在课堂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作者为什么要以这句话为题目呢?在学生充满疑惑的时候,我及时的引导学生,这个题目相对于父亲和孩子、伟大的父与子来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呢?在这个问题下,学生第四次的进行阅读学习,再结合本章节的其它内容之后,学生逐渐的理解,之所以选用这个题目,是因为想要表达在特定的场合中的这种父子之间的感情,而不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的感情。 5导思路,用构图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在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后,还要让学生对于文章中的语句进行分析,感受其中的情感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整体课堂的联系性育整体性,避免学习过程出现零乱的现象。在学生对于文章的主旨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让学生再一次的进行阅读,并且要求学生在纸上进行构图,将自己对于整篇文章中的词句、写作手法、思想感情等内容在纸上表达出来。构图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报告)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报告 广东省四会市仓岗小学黄静学 [内容摘要]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 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据此,我们进行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研究,试图寻找一种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探究中学习,从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探究 一、课题的提出 1、实验前提和目的 目前,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仍受“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个观念的影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一些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据此,我们进行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研究,试图寻找一种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探究中学习,从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2、实验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心理学家也指出:探究活动是一种本能的需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自身的力量、才智和自我价值。故此,教师在教学之中,应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探究。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及研究对象 1、课题研究的顾问:市教研室专家祝发新主任、中心校教研员李爱玲老师、本校黄冠明校长。 2、课题研究的策划人:黄静学 3、课题研究的老师:张伟强、黄少妹、彭晓玲、植丽娟、欧庆怡、黄晓燕、李雪珍、周海英 4、课题的研究对象:四、五年级的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阶段(2006年3月) (1)成立机构,健全组织。 (2)申报课题。 (3)学习有关自主探究的资料。 (4)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2006年4月—2007年12月)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请专家上辅导课。 (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4)及时收集信息资料。

小学生自主探索

【篇一】小学生自主探索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一.背景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课堂,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从解决问题中增强信心,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打破长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这种课堂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材的成长,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结构。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

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迅速增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知识源于行动”和“认识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证实或否定,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要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要在学习中培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努力创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铁匠小学课堂教学活动月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优化的教学过程是提高质量的保证,是生命成长的基石,是个性张扬的平台。“关注过程,关注生成,关注发展”是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几年来,我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大力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理念,扎实实践教学策略,课堂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为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为全体教师创设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以促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学校决定在全体教师范围内开展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月”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二、活动宗旨 以课堂为主阵地,整合教学资源,深化学校特色;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三、活动目标 通过一个月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达成以下四个层面的目标:一是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提高;二是每个教研组都有优质高效课堂的典型教师和典型经验;三是每个级部都形成浓厚的研究课堂教学的氛围;四是课堂教学效益有较大提高,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五是鼓励骨干教师凸显教学特色,带动教师队伍迅速成长。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实施方案与宣传动员阶段(2010年9月)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制定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铁匠小学课堂教学活动月方案》,然后召开会议,使全体教师明确此次活动的意义,了解活动的要求。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阶段(2010年10月) 学校将课堂教学活动月的系列活动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有机地结合,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发挥专家与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认真组织读书学习、名师引领、教学研讨、百家讲坛、教师沙龙等活动,鼓励教师要立足课堂,广泛学习、积极探索、深刻反思、及时评价、迅速成长。 活动一:百花开放 时间:2010年10月中上旬 地点:各班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任课教师 组织人员:林炜钧王涛聂章树苏健舒福应聂巧吴开武 活动目标:人人参与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结束后每位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都有较大提高,以达到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 活动办法: 1、每位任课教师认真研读课标、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课堂,围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一节研讨课,由教研组长确定讲课时间和地点,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