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宝山区全面深化改革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全面深化改革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全面深化改革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全面深化改革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全面深化改革“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宝山全面深化改革,一是要立足国家和上海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贯彻落实改革顶层设计框架内容,同时更加注重对接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接全市城乡一体化等战略。二是立足宝山区域定位、区域特点和发展阶段特征,突出改革的问题导向,注重改革与转型的对接,关注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关注城市发展的转型、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关于社会治理创新,同时也关注增量改革。三是立足区县改革的特点,提升顶层改革贯彻执行力,注重顶层改革设计的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和模式方式创新,同时在区县改革区间内,提高改革主动性,加强基层创新。此外,注重分级分类管理,注重项目化管理,力争形成项目化、清单化、可考核、可分解的系列改革要点。

一、“十二五”改革回顾

(一)改革的进展

1、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效

全面落实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公布宝山区行政审批权力清单;20家职能部门设立行政许可科,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四级审批”精简为“两级审批”。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信用信息体系,加强以市场主体标准化监管平台为代表的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开展注册资本金认缴登记、企业设立“四合一”并联审批等改革。推进服务模式创新,“三

个中心”全面建成投用,区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全程跟踪推进”服务模式。

2、产业调整机制框架建立

加快存量产业调整,实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构建“六位一体”的工作框架。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完善调结构、促转型“1+9”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引导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模式,建立重点项目“一事一议”绿色通道。推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对接,与市金融办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建立“基金+基地”模式;在全市率先推出首个区级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方式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3、重点区域转型有序推进

滨江地区整体功能逐步完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奠定亚洲最大邮轮母港地位,上港十四区转型开发顺利推进,加快打造“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和“上海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南大地区综合整治开发进程加快,土地征收补偿、落实农民保障等工作统筹推进,环境评估、土壤修复等工作有序推进。吴淞工业区加快转型,建立了市区两级领导小组和“市区联手、以区为主”的工作机制,与宝钢集团签订战略意向书,加快条件成熟地块先行先试。大型社区建设、配套和管理“三位一体”工作日趋完善,成立定期调研现场办公机制。罗店、大场等老镇旧区以及庙行、顾村、大场等“城中村”试点改造有序推进。

4、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办法,优化街镇财政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公共财力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宝山区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等“1+2”文件,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发挥区属国有企业的功能带动作用,激发区属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5、社会治理创新先行实践

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积极贯彻落实2014年市委1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形成宝山区“1+6+1”1系列文件。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居委会电子台帐工作模式、馨佳园自治共治平台建设等做法在全市推广。健全“镇管社区”管理机制,星星村农村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在50个村(居)推广。人口服务管理不断强化,围绕“以业调人、以证管人、以房控人”建立“1+9”推进工作模式,探索源头治理,加强综合调控,来沪人员总量出现趋势性拐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制度体系有待完善。对照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有些方面还在运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能有待强化,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最优区间有待明晰。此外,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尚未形成系统,框架和流程有待改进和优化,事中事后监

1即《宝山区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宝山区关于深化街道体

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宝山区关于完善居民区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方案》、《宝山区

关于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方案》、《宝山区关于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

治理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的工作方案》、《宝山区

社区工作者管理暂法》+《宝山区关于探索完善“镇管社区”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

管能力亟需提升。二是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仍有待增强。改革发展到现阶段,需要发挥改革的协同效应,打破利益藩篱。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仍需加强市与区协同、各部门之间协同,以及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协同。三是应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仍有待建立。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迅猛冲击,尚未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制度环境,传统产业政策手段与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不契合,需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注重有形资产投资转向注重研发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投入,从偏好优惠政策转向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生产环境,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

二、“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面临形势

(一)“四个全面”布局释放改革创新红利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围绕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我国改革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四个全面”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体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驱动力和凝聚力。按照“四个全面”的总体战略要求,宝山必须全面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

(二)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

“十三五”时期,上海进入“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关键阶段,围绕着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

者,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释放自贸试验区改革示范带动效应,继续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面对新一轮的战略效应、改革效应,宝山要把自身发展放在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中,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来思考和谋划,积极应对、主动对接、顺势而为。

(三)宝山进入全面深度转型的关键时期

经过前几年的探索实践,围绕着“两区一体化”战略目标(建设全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最佳实践区,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宝山已构建起系统的改革框架,出台了系列重要改革举措,形成了明确的改革思路。“十三五”时期,宝山将进入产业转型调整加速、城市建设全面升级、区域空间加速重塑、社会结构持续变革的转型发展阶段,需要更加全面系统的深化改革,增强各领域改革的协同性,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崛起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宝山区“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面临新要求:

一是对接全市重大战略的新要求。积极对接上海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事项在各领域的复制推广,努力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转型深度融合,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生态环境。积极对接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城乡体制改革。二是老工业区调整转型的新要求。作为传统老工业区转型实践的先行者,宝山区转型成本高、任务重、压力大,无论是钢铁、物流等产业调整,还是老工业区的功能转型,都面临着资金平衡、土地平衡、利益主体均

衡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以改革手段、市场思维探索新的模式和新的机制。三是基层建设改革推进的新要求。随着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在全市面上的快速推进,宝山面临街镇职能重塑转变的挑战,由此将产生的一系列衍生改革问题(如街道部门结构的调整、区与街道职能关系的调整等),需要新的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予以解决。

三、“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把宝山建设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城市功能转型的最佳实践区和迈向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谋划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坚持法治思维与大胆创新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面向长远与分步推进相结合,从宝山发展实际出发,聚焦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开展攻坚,力争通过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市场活力,为为建成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二)主要目标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有力释放制度红利,力争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在推进改革试点上实现突破,在推进转型发展上实现突破,在提升治理能力上实现突

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打造成为上海“现代化城市治理转型试验区”,为宝山打造城乡一体化升级版、建设“活力宝山”、“便捷宝山”、“绿色宝山”、“智慧宝山”、“平安宝山”、“幸福宝山”提供有力支撑

1、形成激发经济活力动力的制度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和产业调整升级机制,形成公平竞争,高效透明的现代市场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促进创业创新环境更加优化、经济增长内生机制更加强劲、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全面提升发展质量,为宝山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2、形成适应现代治理要求的制度体系

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使得政府部门运行机制更合理、行政审批更加规范、决策机制更科学民主、公共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更加高效,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进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完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长效机制,各项民生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加快形成符合宝山实际、科学有效的现代治理体系。

3、形成有利于公众全面发展的制度环境

围绕着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推进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各项改革,切实提升城市品质和生活环境,让改革成果切实惠及人民群众,形成和谐有序、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破除影响市场准入和企业经营的各类“玻璃门”、“隐形门”,建立公正、诚信的价值取向,形成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

商环境。

四、“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主要任务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按照国家或全市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以营造良好的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核心,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立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能,打造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1、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出台和实施区级行政权力清单和行政责任清单。健全和完善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规范,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的力度,抓住资金、资产、资源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审计全覆盖。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区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和规范行政执法,全面推行城管综合执法改革,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2、深化行政审批改革

全力推广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按照“两高、两少、两尊重”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审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优化土地供应和核定规划设计条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核、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等“四个集装箱”管理,减少审批环节,实现流程再造。进一步简政放权,压减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权配置,建立审批事项动态清理机制。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加强行政审批目录管理,继续推进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编制,实现企业审批事项目录化、减量化,最大限度促进审批透明、规范和高效。创新投资审批及办理机制,完善协同办理方式,逐步扩展并联审批范围,推动涉及行政审批事务的部门间实现数据共享和网上交互式办公,加强项目报建服务,优化投资审批流程。启动社会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单一窗口”,统筹推进企业投资项目用地、规划、环评等审批事项改革,做到同步改革、同步下放、并联办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网上集中受理和审批。实施分类评估评审、区域评估评审、同步评估评审,逐项推进评估评审改革。探索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和批后监管制度。建立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与市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听证制度和重大行政许可决定公示制度。

3、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步建立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和制度,推进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人员配置从审批环节向监管环节转移,着力充实事中事后和基层监管力量逐。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证照分离”试点,建立完善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年报备案制度,建立监管

联动机制和问责制,实现审批与监管相统一、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确保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登记监管职责明确到位。充分利用法人、人口等基础信息库和跨部门共享平台,建立宝山区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制定本区信息共享和服务实施方案指南,打通部门资源分割,实现管理资源、服务资源、政策资源的整合,推动政府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开展区县之间、区域内信息共享相关工作。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梳理形成本区域公共信用信息清单,纳入全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整合环保、安监、质监、税务、经委、科委、统计等相关部门执法记录信息,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

4、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

深入推进区“三个中心”建设,全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做优面向企业的行政服务中心、做实街镇网格综合管理中心、做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着力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网上政务大厅建设,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开放,实现政府各部门审批事项100%上网。完善各类基础数据库,出台信息共享管理规范,推动各部门政务平台互联互通,扩大政府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探索建立“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应用体系。在全市率先探索政府系统运行目标管理体制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确定可取消、下放、转移、购买服务的职能及工作事项目录,制定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实施细则和目录,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资助的管理方式,加快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和资助社会事业的财务制度设计。

(二)深化经济领域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进一步调整优化国资布局结构,通过资本、资源、人才、产业的整合重组手段,推动区属国资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集中、向核心业务集中、向重点区域集中。加强区属企业分类管理,对区属功能类、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规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对区属竞争类企业,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活力和影响力。健全国资监管体系,完善区属经营性国资集中统一监管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符合宝山特点的国资监管体系。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等多种方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除政策明确必须保持国有独资外,其余企业促进股权多元化。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任期契约管理全覆盖,统筹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改革。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条件,支持社会、民间资本以PPP模式投资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加快发展私人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扶持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商业担保公司等发展,探索政府拓展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探索发行企业债券。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3、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深化“区港联动”体制改革,推进贸易便利化,充分对接海关特殊监管制度和检验检疫制度创新,探索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库),完善国际邮轮母港功能,提升邮轮经济发展能级。积极争取服务业领域开放措施在宝山推广,推动服务贸易发展。

(三)营造创新创业制度环境

按照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以打造“创新经济”为核心,结合宝山实际,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观念创新等多要素联动、覆盖创新全过程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

1、构建创新协同机制

支持和鼓励各类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协同创新模式,支持区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大型央企、境内外高校院所开展技术联合攻关、科研机构共建。加强已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的协同研发和项目对接,鼓励各镇(街道)、园区组建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建立政府投资、企业化运作、公益性的技术转移和转化平台,尽快培育形成市场导向、企业主体、金融配套、政府服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2、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功能,善多元化融资服务体系。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经验,优化科技融资鼓励政策,加快建立和引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进一步完善银企对

接、信用担保等服务机制。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功能和杠杆效应,变多头管理为一口式管理,聚焦科技金融,尽可能地撬动社会资源,用“政府引导、市场配置”方式的解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进一步建立完善科技企业信贷服务体系、科技企业上市服务体系、科技金融信息信用服务体系。

3、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促进科技中介服务集群化发展,支持研发、技术转移、技术评估、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发展。支持各类研发创新机构发展,鼓励研发机构与当地产业升级建立联系机制。依托重点功能区、产业园区,挖掘区域老厂房等资源,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打造新型孵化器体系,积极引入旗舰型龙头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吸引国内外专业孵化机构,制定鼓励扶持创客社区、车库咖啡等众创空间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4、深化人才体系建设

完善培养和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机制。加强创新团队整体引进,制定高端人才团队引进计划以及建立相应引进基金,重点引进和培养集聚一批重点产业发展紧缺急需的海内外高端复合型人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和实用型技能人才,相关补贴和待遇由聚焦个人向聚焦团队转变,争取形成若干个性化、专业化的科技创新团队。完善人才流动和评价机制。推动用人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集聚品牌人才服务业机构。探索市场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打破人才流动障碍,促进产业与人才需求的有效匹配。完善以能力、业绩、贡

献为主要标准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

(四)完善产业转型升级制度

坚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加快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

1、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

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准底线,建立企业基础数据库和体检档案,探索建立产业存量调整的筛选诊断机制、差别化政策引导机制、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提前告知机制以及相应的服务配套机制。通过反向倒逼和正向激励相结合、政策引导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手段,充分调动企业的主体积极性,推动产业存量调整有序推进。

2、完善新兴产业引导机制

完善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继续完善调结构、促转型“1+9”产业扶持政策,建立后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引导力度。研究制定产业互联网专项扶持政策,将从人才引进、房租补贴、科技创新、创业融资、加速孵化等方面给予产业互联网企业全方位扶持,打造“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完善产业增量优化机制,建立健全空间、行业、项目三方面准入机制,形成清晰的行业准入导向、便捷的项目准入机制和分类管控的空间准入标准。建立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主要投向新兴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和新兴产业领域。

(五)推进重点地区转型发展

完善重点地区转型调整推进机制,创新二次开发机制模式,打破利益分割,整合各种资源,在重点地区转型调整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1、完善重点地区开发机制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原则,积极探索重点区域开发和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滨江开发建设的管理体制,完善母港配套及周边商业商务功能,推进发展邮轮、游艇、游船“三游”经济。创新吴淞工业区整体转型管理运作模式和公司开发机制,建立吴淞工业区开发公司。建立南大生态区,完善区、镇协同推进机制。完善大型社区建设管理模式,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完善“三位一体”建管机制,构建大居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构架,深化大居接管运营保障机制,进一步理清区、镇两级事权、财权,及相应工作机制。研究和推动老镇旧区改造的机制创新,建立市场化力量参与开发机制。建立多方利益共赢机制,积极引进新的战略开发主体,鼓励有实力的原土地权利人自主转型升级,或者组成原土地权利人参与的联合开发体。

2、完善城市更新机制政策

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措施,简化城市更新审批流程,建立快速高效推进机制,全力推进城市空间形态及功能转型,促进城市空间的高效、集约、可持续开发。建立健全存量土地循环利用机制和配套政策,探索建立土地权属争议多元调解处理机制,制完善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二次开发机制模式。实施土地弹性出让机

制、土地置换补偿机制等,解决宝山吴淞、南大等老工业区二次开发的利益平衡和开发模式问题。创新投资机制模式,建立资金市区扶持机制,按照市区联动、加大投入、用途聚焦的原则,实行老工业区收入用于老工业区发展的良性机制,设立老工业区转型发展转型基金。

(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创新机制、重心下移,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突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构建适合宝山区域人口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社会治理长效机制。

1、深化街镇体制改革

深化街道办事处社会治理职能改革,完善街道职能定位;加强街道6个中心2建设,构建面向基层的服务管理平台体系;建立权责统一工作制度,制订街道“权力清单”,健全条块分工制度,实行职能部门职责下沉准入制度,强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下沉,依法有序推动人口、法人、房屋等基础信息向街道开放,实现职能部门业务数据在街道层面的整合和分类共享。

2、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完善居民区治理体系,理顺居民区组织关系,加强居民区党组织,提高居委会自治能力,减轻居委会行政负担,推动居民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引导规范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依法有序运作,建立健全以居民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群众

2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社区综治中心。

活动团队等共同参与的居民区治理架构。完善村级治理组织体系,规范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民委员会职能,建立村级治理监督评议制度,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强化农村社区建设和综合治理。探索完善“镇管社区”体制机制,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施策、搭建平台、多元共治、关系明晰、权责统一的原则,做实基本管理单元,完善“一委一办一平台”和“6+1”中心的镇级层面组织架构,探索创新“镇管社区”模式(包含基本管理单元的分级管理、包含片区的分级管理、直接管理)。

3、推进法治城区建设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促进司法公正,推动司法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加强法律援助。优化区域法治环境,加强法治宣传,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健全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和完善“法律六进”制度建设,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活动。创新宣传形式,进一步提高公民法治观念,强化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4、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机制

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放宽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范围,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认定流程等,重点发展服务民生的社会组织,鼓励发展与公共利益、基层自治相关的社会组织,不断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联系和带动作用。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办法和服务指引,建立社会组织综合评估和信用数据库,建立社会组织信息披

露制度,推进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体系,编制社会组织指导目录,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流程,研究制定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评标细则和评估办法、社会组织承接项目的评估标准和价格规范,进一步提高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5、完善城市网格化治理制度

做实街镇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科学合理设置管理网格和管理内容,制定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标准,建立分级分层派单机制,完善分类处置机制和案件流转机制,推进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相关行业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基层治理网络,构建包含“诉求反映-平台接收-后台处置-回复反馈”的闭环运作体系。

(七)健全城镇建设管理机制

围绕城市功能培育、城市设施完善和城市品质提升,推进城市建设领域、城市管理领域、生态文明领域的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发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1、创新公共设施建设模式

进一步深化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具有宝山特色的土地储备、投融资、代建一体化的平台,促进工程建设项目高效、安全、廉洁运行。探索发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提高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

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

2、探索土地开发管理创新

强化土地源头管理,全面梳理土地使用现状,规范集体土地租赁行为,推进村级集体土地镇级统筹管理,建立土地管理台帐和新增违法用地即报制度,确保违法用地零增长。探索创新土地经营开发的体制机制,把土地资源转化成土地资产来看待,研究土地收储、经营、开发管理的体制机制,促进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建设效率的提高。

3、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

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创新城市基础设施管养工作模式,全面细化全区主要道路、公园、桥梁的管理责任。推进城区智能化管理,建立城市管理快速反应和综合协调指挥系统,定期开展清扫保洁标准和经费投入动态研判调整。

4、建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加快构建系统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强化规划源头控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指标纳入发展规划、土地出让、项目开发、建设运营的全过程,研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完善节能减排机制,实施建筑能耗监测区级平台和分项计量工作,创新区域能源供应模式和节能管理方式,探索建立节能技改和节能环保产品应用的市场化机制。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完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区域生态安全评估机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动机制等,建立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推进生态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节能环保市场化交易制度。探索建立谁排放、谁付费、第三方面治理的市场机制。在区重点行业以及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等领域,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深化合同能源管理,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示范工程试点,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和节能服务市场发展。探索发展碳排放交易、排污权交易。

五、“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重大改革项目区领导分工负责制,制定重大改革事项决策规程,完善重大改革事项讨论与审议机制。

(二)依法推进改革

注重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宝山区法治城区建设问题清单、宝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清单、宝山区民生发展问题清单,以改革深化法治建设,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深化改革推动民生改善。

(三)完善推进机制

建立健全改革推进机制,根据工作实际,推出本区、部门、单位改革计划和改革项目,研究制定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将改革进展情况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加强对改革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的效果评估,做好改革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四)健全参与机制

营造鼓励改革、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公众参与改革的有效渠道和机制,组建由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两代表一

上海市宝山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剖析

第一章前言 1.1任务来源 根据市委市府对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要求做到“把专业规划向郊区延伸,做到专业规划全覆盖”的指示精神和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以沪交规[2003]第521号问《关于开展郊区交通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开展新一轮交通专业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宝山区的区委区府对宝山区城市建设发展同城市的交通发展相协调,尤其是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等课题的高度重视。因此2005年2月,由宝山区城市交通管理局委托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徐道钫工作室,进行宝山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方案的编制,其研究内容有: ●系统规模,按客源强度、不同交通方式的分配结果,分析既有设施的状态、存 在问题等,确定公共交通系统的总规模和要求的总运输能力; ●从上述系统的总规模,研究确定线路的总里程(分轨道线和常规地面公共交通 线)。结合分析地区内的交通走廊、用地状况,确定合理的线路长度(走向)、线路的数量、级别和分布; ●按周边用地结构,编制公交线网,以我国有关交通规划规范,校核线网的技术 指标:密度、等级、形态……等; ●研究公交枢纽站,确定枢纽站的定义、标准、规模。结合地区特点、需求,进 行布局研究。 提供一般过境站、终点站的典型设计;以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确定站点设施的分布规则,组合形态等。 ●公交的配套设施:停车场、车辆段的研究,规模、数量、分布及在停车场上部 开发的可能和相应的建议方案; ●公交线的运营方式、服务水平的确定,及为达到目的需要的措施建议; ●公交线网的分期实施计划; ●有关的政策探讨,管理、实施的建议; ●线网的确定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最后确定一个推荐方案; ●系统的综合评价。 研究工作确定后,本工作室立即组成项目咨询组进行工作,鉴于本项目涉及范围较广,情况较为复杂,项目组会同市城市交通管理局,有关部门深入至运营单位,就宝山区范围内的有关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向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其次,项目组就一些重大的城市交通发展方向,向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和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区城市规划管理局进行了征询。另外项目组还就现有的公共交通运营情况专门听取了市公交客运处、地铁运营公司、久事公司以及港口管理局有关业务主管专家的意见,并就公交线路的调整、新辟以及同陆岛交通的联系、轨道交通的衔接进行了逐条研究,并在05年的7月份先后向区城市规划管理局和区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就初步方案的设想进行了汇报,并听取了有关领导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本报告。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普陀区区域规划

普陀区区域规划 1.地理境域 普陀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市中心西北城郊结合部,东与闸北区交界,西语嘉定区交壤,南与长宁区、静安区比邻,北与宝山区相连。区域面积55.47平方公里,苏州河东西横穿境内,境内河段两岸岸线全长21.54公里,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京沪线沪宁段、沪昆线杭段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内,境内设有上海西站,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国道的起始段,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分别从西北部与西部进入境内,内环、中环、外环线及轨道交通3号线贯穿境内。区人民政府位于大渡河路1668号,东距铁路上海火车站4.7公里,西南距虹桥国际机场8.4公里,东南距市中心人民广场7.5公里,境内最北端距长江南岸吴淞口15.5公里,西北端北新泾苗圃距江苏省境约20公里,境南北新泾桥距闵行区莘庄约12公里。 2.普陀历史 普陀区于1945年12月建区,初名十三区,1947年1月改现名,以境内普陀路得名。位于市中心西北城郊结合部,东邻闸北区,西接嘉定区,南联长宁区、静安区,北频宝山区。面积54.99平方公里,列全市中心城区第二位,其中水域0.77平方公里。户籍居民307934万户、人口84.51万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5368人。辖6个街道、3个镇,设205个居民委员会和8个村民委员会。 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有上海“西大堂”之称。沪宁、沪杭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设有上海西站。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国道的起始段。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也分别从区西北部与西部起始。市的内环线、外环线、明珠线(轨道交通)贯穿区境。 普陀区原为老工业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中共早期活动家李启汉、邓中夏、项英、李立三、刘少奇等都曾在区内领导工人运动。 昔时工业以纺织、面粉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已迅速成为各门类工业竞争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区。由于开展市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物流业、商业、现代都市型工业、旅游和服务等第三产业,经济逐年上升。2003年,全区完成增加值5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0%。财政收入完成4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64%,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7.75亿元,比上年增长26.66%,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三位。如今,在新一轮发展中,普陀区将建设成为上海服务和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现代化贸易集聚地。 普陀区原来棚户陋屋较多,潭子湾、潘家湾、朱家湾、药水弄为旧上海著名的“三湾一弄”棚户区。1951年,开始建设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此后陆续建成新村60余处。1992年,普陀区进入第三次住宅建设高潮,10多年来,“三湾一弄”已得到全面改造,全区出现300多座命名的精品大厦,拥有数百幢时尚楼房。新区开发的典范——215万平方米的万里城和旧区改造的典范——160万平方米的中远两湾城,成为全市住宅建设的示范点。旧区改造也使市政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当前,全区上下正为全面建设新普陀而努力。

2020上海宝山区 土地规划研究报告 26页

宝山土地规划研究报告(内部资料) 2020年05月

目录 第一部分上海宝山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 . 3第二部分宝山区2035总体规划的解读 (6) 2.1 宝山区的目标定位中规中矩 (6) 2.2 一带两轴的说法,前所未有 (7) 2.3 吴淞工业区北区是上海的市级副中心 (9) 2.4 宝山区总体规划中,几个重点地区 (11) 2.5 宝山区打造三大分区 (14) 第三部分中国宝武宝山转型区域项目规划 (22)

一、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 据上海发布,市政府最新批复同意《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要求按照将宝山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目标,确保提升罗泾港区功能,完善吴淞客运中心和周边邮轮服务示范区建设,优化黄浦江和长江宝山段生产性岸线和生活性岸线分布。 1.宝山区总体规划要以功能提升、结构优化调整为核心,立足全域规划,加强城乡统筹,注重两规融合,体现多规合一,符合宝山区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推进宝山区建设。 2.要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总体要求,严守人口规模、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严格管控宝山区常住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布局。到2035年,宝山区规划常住人口不超过2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7.5万人左右。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35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244.3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41万亩;到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低于2.55万亩。到2035年,生态空间面积86.8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 3.要落实《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的空间体系,体现新时期宝山区发展的战略要求,形成“一带两轴三分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7年度课题指南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京教策[2016]15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6.12.28 【实施日期】2016.12.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指南的通知 (京教策〔2016〕15号) 各区教委,各高等学校,市教委直管直属单位: 2017年度课题申报工作自即日起启动,课题管理的具体工作由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指南》经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要求 (一)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纲要》规定,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分为十个研究领域: 1.教育宏观战略与政策研究

2.教育基本理论与国际比较研究 3.教育治理体系研究 4.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研究 5.学生发展研究 6.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7.教育资源配置与效益研究 8.教育信息化研究 9.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研究 10.生态文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 (二)各领域分为“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三)2017年度课题类别包括以下六种,分别为:重大课题、优先关注课题、重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一般课题。 1.重大课题实行招标制度,申请者不得更改研究题目。重大课题的研究内容应具有创新性,取得的研究成果应具有较高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 2.优先关注课题应以课题指南为准,申请者不得更改研究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基础,选取独特的切入点进行研究设计。 3.校本研究专项课题用于资助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现任校(园)级领导主持的以学校为基本单位、与学校改革实践紧密相关、具有较高的组织程度、来源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解决学校现实问题、教师群体参与的课题。 4.重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一般课题的申请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基础,从十个研究领域自行设计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申请课题。 申请者填写课题申请书时,需明确填写课题所属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课题类别。

普陀区区域规划

普陀区区域规划 1. 地理境域普陀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市中心西北城郊结合部,东与闸北区交界,西语嘉定区交壤,南与长宁区、静安区比邻,北与宝山区相连。区域面积55.47 平方公里,苏州河东西横穿境内,境内河段两岸岸线全长21.54 公里,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京沪线沪宁段、沪昆线杭段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内,境内设有上海西站,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 国道的起始段,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分别从西北部与西部进入境内,内环、中环、外环线及轨道交通3 号线贯穿境内。区人民政府位于大渡河路1668号,东距铁路上海火车站4.7 公里,西南距虹桥国际机场8.4 公里,东南距市中心人民广场7.5 公里,境内最北端距长江南岸吴淞口15.5 公里,西北端北新泾苗圃距江苏省境约20 公里,境南北新泾桥距闵行区莘庄约 12 公里。 2. 普陀历史 普陀区于1945年12月建区,初名十三区,1947年1月改现名,以境内普陀路得名。位于市中心西北城郊结合部,东邻闸北区,西接嘉定区,南联长宁区、静安区,北频宝山区。面积54.99 平方公里,列全市中心城区第二位,其中水域0.77 平方公里。户籍居民307934万户、人口84.51 万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5368人。辖6 个街道、3个镇,设205个居民委员会和8 个村民委员会。 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有上海“西大堂”之称。沪宁、沪杭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设有上海西站。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 国道的起始段。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也分别从区西北部与西部起始。市的内环线、外环线、明珠线(轨道交通)贯穿区境。 普陀区原为老工业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中共早期活动家李启汉、邓中夏、项英、李立三、刘少奇等都曾在区内领导工人运动。昔时工业以纺织、面粉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已迅速成为各门类工业竞争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区。由于开展市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物流业、商业、现代都市型工业、旅游和服务等第三产业,经济逐年上升。2003 年,全区完成增加值58.30 亿元,比上年增长12.80%。财政收入完成4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64%,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7.75 亿元,比上年增长26.66%,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三位。如今,在新一轮发展中,普陀区将建设成为上海服务和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现代化贸易集聚地。 普陀区原来棚户陋屋较多,潭子湾、潘家湾、朱家湾、药水弄为旧上海著名的“三湾一弄”棚户区。1951 年,开始建设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此后陆续建成新村60 余处。1992 年,普陀区进入第三次住宅建设高潮,10 多年来,“三湾一弄”已得到全面改造,全区出现300 多座命名的精品大厦,拥有数百幢时尚楼房。新区开发的典范——215 万平方米的万里城和旧区改造的典范——160 万平方米的中远两湾城,成为全市住宅建设的示范点。旧区改造也使市政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当前,全区上下正为全面建设新普陀而努力。 普陀区的名胜古迹有:玉佛禅寺,江南名刹,以供奉白玉雕释迦牟尼坐像和卧像而得名;真如古寺,1996 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一次的真如文化庙会在此附近举行;沪西清真寺,上海较大的清真寺之一;沪西工人文化宫,全市面积最大的园林式工人文化宫;长风公园,全市以水秀著名的大公园,园内有建于

区总体规划实施策划方案

2004-----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7 第一条编制目的 7 第二条规划编制依据 7 第三条地位和作用 7 第四条规划期限 8 第五条规划区范围 8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8 第二章区域性质、规模和进展目标 10第七条区域性质 10 第八条区域进展规模 10 第九条区域进展目标 10 第三章空间布局结构 12

第十条都市进展方向 12 第十一条城镇体系规划原则 12第十二条城镇等级体系 12 第十三条中心村建设 13 第十四条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13第十五条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14第四章新城进展规划 16 第十六条都市性质 16 第十七条进展目标 16 第十八条新城空间结构 16 第十九条新城分区进展纲要 17第五章产业进展规划 22 第二十条规划目标及原则 22第二十一条区域产业布局 22第二十二条工业园区布局 23第二十三条第二产业 23 第二十四条第三产业 24

第二十五条农业 24 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25 第二十六条规划目标 25 第二十七条港口和内河航运 25 第二十八条公路 26 第二十九条铁路 27 第三十条轨道交通 28 第三十一条越江交通 29 第三十二条都市道路 30 第三十三条公共交通 31 第三十四条货运交通组织 31 第三十五条静态交通 32 第七章科教与社会事业进展规划 33第三十六条规划目标 33 第三十七条教育科研 33 第三十八条科技信息 34 第三十九条文化 36

第四十条医疗卫生 37 第四十一条体育 38 第四十二条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39第八章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40 第四十三条规划目标 40 第四十四条绿地指标 40 第四十五条规划结构 40 第四十六条两岛绿化 41 第四十七条景观规划目标 41 第四十八条景观规划布局 42 第九章旅游系统规划 45 第四十九条规划目标 45 第五十条规划布局 45 第五十一条旅游配套设施 46 第十章水系系统规划 47 第五十二条规划目标 47 第五十三条规划结构 47

宝山区商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宝山区商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宝山区将加快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空间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以及综合环境优化,加快推进“两区一体化”和现代化滨江新区建设。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认真谋划新的发展蓝图,促使商业在扩大消费需求、提升城市功能、促进产业转型、联动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宝山区商业发展回顾 1.“十二五”商业发展回顾 (1)总量规模稳步扩大,经济贡献度逐步提升 近年来,宝山商业稳定发展,商业规模持续增长,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全区商品销售总额从2011年的2381.29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304.54亿元,年均增长8.5%,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1年的382.0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594.46亿元,年均增长11.7%,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从全市17个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排名来看,2015年宝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额居全市第6位,次于浦东新区、嘉定区、闵行区、黄浦区和徐汇区,增速居全市第11位。

宝山区“十二五”期间商品销售额和社零额统计表 单位:亿元 (2)业态结构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逐步加强 近几年,宝山商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业态逐步丰富,大型商业商务综合体稳步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品牌专业专卖店、菜市场等密布全区,上疏永辉正大乐城店、上海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宝山店等新业态自开业以来持续高速增长,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生鲜食品和进口食品的消费需求。目前,全区

已建成开业有万达广场、大华虎城、绿地顾村公园商务广场、宝乐汇等大型商业综合体15个,其中商业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3个(见附件7);24家大卖场(见附件8);68家标准化超市;101家菜市场(其中标准化菜场73家);530家住宿企业,其中区旅馆业发展协会会员单位360家、星级和较大规模宾馆12家(见附件9)、经济型连锁酒店42家。 (3)多组团格局日益清晰,繁荣繁华度逐步提高 商业商务载体加快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区商业设施面积达到410万平方米,商务设施建筑面积596万平方米。其中建成使用的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设施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在建商业设施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万达广场、宜家家居、绿地正大缤纷城、宝乐汇等一批商业项目建成启用并陆续开业,辐射集聚效应显现;宝龙双庆路商业广场、招商花园城、经纬汇商业广场、零点广场、日月光中心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成为未来宝山商业的新兴增长点。围绕“一带、三线、三园”,宝山初步形成了淞宝、大华北中环、共康等在全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圈,以及顾村、罗店、杨行等以本地消费为主导,辐射周边的商业组团,上大祁连、大场经纬、月浦、罗泾等居住区配套商业设施标准提高,功能逐步完备,多组团商业商务格局初步形成。 (4)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平台经济效应显现 2015年,全区共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985.4亿元,同比增长31.6%,共集聚电子商务企业274家,成功引进真旅网、唯一视觉、麦琪家等特色电商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取得新突破,上海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你有关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 你有关 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对于城市交通、经济、格局都会产生长远影响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未来几年,她的城市规划又将如何变化?轨道交通9条新轨道交通线路2017年至2025年,上海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据了解,此次公示的9条线路并非都是地铁还包括进出上海的城际铁路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种模式在内预计2020年底,上海轨道交通总里程有望超过800公里 2025年,上海将拥有包括地铁、市域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形式的29条轨交线路再次确保上海国内轨交第一城的地位! 9条轨交新线分别是:19号线 20号线21号线22号线23号线 24号线25号线嘉闵线机场快线 嘉闵高架二期建成通车嘉闵高架路,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纵三横”中的“一纵”总长约35公里,南起S32申嘉湖高速,北至S6沪翔高速一期工程向南延伸至G60沪昆高速向北延伸至G2京沪高速经过2年多建设,嘉闵高架北段一期已于2015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目前嘉闵高架北段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工程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地进

行全预制拼装计划于2016年建成通车后,将与S6高架相连“地下延安高架”横穿申城6区“北横通道”,上海中心城区“三横三纵”重要组成部分沿线穿越长宁、普陀、静安、闸北、虹口、杨浦6个区全长19公里,线路比较长北横通道将根据各路段条件成熟情况分段施工,全线完工时间未定其中中环北虹路立交至虹口港段为立体扩容形式 沿线设北虹路、泸定路、江苏路、恒丰路河南北路五对出入口匝道和中环北虹立交、南北高架天目路立交两座全互通立交北横通道东段,将设沪上首条路中式公交专用道浦东机场将建高铁站据最新公布的《沪通铁路二期相关设施专项规划》 沪通铁路二期选址浦东机场,在此增设线通过“浦东铁路”祝桥站之间的连接形成“组合站” 未来浦东—虹桥机场连接线、地铁2号线、磁悬浮线地铁21号线(高桥—金桥张江—迪士尼—祝桥)4条轨道交通线路将于浦东国际机场浦东铁路实现近距离换乘浦东机场将真正成为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大场机场搬迁大场板块位于上海市区北郊、宝山区西南部东与闸北区彭浦镇、宝山区庙行镇和大场飞机场相邻远离外环而贴近中环,距离市中心非常近有现成的轨交7号线存在,有上海大学但大场机场梗阻在整个地区的中心阻断闸北和宝山大场之间的横向道路一旦机场搬迁,阻断消失就可以有大量的优质土地供应未来宝山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

1.总论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目标,到2020年应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目前,上海公路总里程已达811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28公里/百平方公里,七条对外放射型加两环的高速公路骨架路网已初步形成。同时,新建、改建了一批干线公路,构筑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集镇梯度辐射、层次分明、各具特色、功效互补的城镇体系。 目前,在宝山新城顾村组团“四高小区”,轨道交通M7号线建设及顾村生态公园范围,缺乏一条骨干道路把周围现有的陆翔路和沪太路连接起来,从而解决因为交通不便而来的中心城人口出行不便以及无法聚焦新的产业等问题。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进一步完善顾村组团和顾村公园基础设施,加强中心城区和沪太路的沟通,既满足交通的增长需要,又能促进宝山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完善宝山区域骨架路网,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因此急需修建一条连接陆翔路和沪太路之间的骨干交通干线,从而能够很好服务地方交通。镜泊路工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上了日程,西接陆翔路东接沪太路,是一条连接宝山顾村四高小区和沪太路的主要东西通道。 上海市宝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宝发改(2009)32号文件对宝嘉公路(宝山段)道路新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作了具体批复(详见附件),2009年2月,上海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镜泊湖路(陆翔路-沪太路)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2月,宝山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委托同济大学承担镜泊湖路(陆翔路-沪太路)道路新建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在认真研究了工程及有关资料后,在宝山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宝山区环保局、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对拟建公路全线及主要的环境敏感点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调研,并广泛收集资料,按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开展了环评工作,2009年2月编制完成了镜泊湖路(陆翔路-沪太路)道路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2009年3月16日由上海市区环保局在宝山区召开了本报告书预审会,并提出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专家意见。根据本报告评审会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现完成了《镜泊湖路(陆翔路-沪太路)道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稿。 在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过程中,得到了宝山区政府、宝山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宝山区环保局、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上海2030年城市规划总体思路-----住各区的各位可以对照着看精编版

上海2030年城市规划总体思路-----住各区的各位可以对照着看 2030年的上海将给人们以惊喜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曾在1986、1999年编制过两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于本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和产业、民生等方面的促进是比较大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海进入了世博会前后的新历史机遇期,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生息的载体,必然需要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配适新一轮的蓝图。据悉,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市有关方面已经率先启动了针对2012-2030年中长期发展需求的城市规划,预计在世博会后的2010年底将形成综合成果;目前规划的概念性设想和初步成果,已经可以让我们先睹为快了。 全市将形成“一中两翼”、轴线强化的基本布局 目前上海所执行的1999版城市规划的布局理念体现了多层次的城市体系,即中心城——郊区新城(或中心城副中心)——新市镇(或中心城地区中心)——中心村(或中心城社区中心)所构成的四级配置。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中心城以外环线内的680平方公里为限,没有考虑到行政管辖和上海滨江沿海的地理因素;在编制各个分区和社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经常局限于规划等级的能级限制,灵活性不强。在规划理念上,郊区各区县在建设新城和布局区域体系过程中一直放不开手脚,并有“以邻为壑”的倾向,例如,西部的青浦、嘉定区直面经济发达的苏

锡常区域,却一直未能规划出一个辐射长三角、服务这一区域企业商务功能的高能级区域,以往的规划理念限制了在中心城以外区域的建设强度;更兼江苏省在这一方面动作迅猛抢得先机,使得上海西部几个区与昆山、苏州等地的经济发展差距甚大。又比如,闵行区和松江区一直无法很好进行道路体系的对接,使得南新铁路环线成为上海城区向西发展的“暗闸”,产生了严重的衰减效应,以至于松江新城严重空心化。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原有规划过程中“大城市、小郊区”的计划经济思维残余所致。 上海市政规划设计院的专家洪宣庆谈到,与上海相比,北京的城市布局体系就根据其东、南郊俯瞰华北平原,与天津和东北紧密联系的特点,规划了“城市产业发展带”;根据其西、北郊为燕山山脉和毗连蒙古高原的地理因素,着重强调了“生态保护带”的相关侧重。上海在2004年正式提出的“1966”城市体系,除了临港新城着重强调了其作为深水港新城的重要性外,其余区域的规划要求过分均质化,没有把上海作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大城市的特点考虑充分。 新一轮规划的特点,就是将上海西部区域整合成一个以虹桥枢纽和崧泽大道为支点,以沪宁、沪杭发展轴为骨架的“西部城市发展带”,凸现“大门向西开”,把上海的“大堂”前推到紧靠苏浙边界,并与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际铁路等均能合理快捷衔接的地域,实施三产先导的发展战略;把上海东部滨江沿海区域整合为一个“生态产业带”,以国际空港和深水港为支点,以多种先进制造业为归依,并根据浦东区域的特点严格规定

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2040

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2005-2020)作者:[规划和土地管理局] 阅读数:76505 日期:[2006-12-16] (2005-----2020) 文本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宝山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OO五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7 第一条编制目的 7 第二条规划编制依据 7 第三条地位和作用 8 第四条规划期限 8 第五条规划区范围 8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8 第二章区域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 10 第七条区域性质 10 第八条区域发展规模 10 第九条区域发展目标 10 第三章空间布局结构 12 第十条区域发展方向 12 第十一条城镇体系规划原则 12 第十二条城镇等级体系 12 第十三条中心村建设 13 第十四条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13 第十五条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15 第四章新城区发展规划 17 第十六条城市性质 17

第十七条发展目标 17 第十八条新城空间结构 17 第十九条新城分区发展纲要 18 第五章产业发展规划 22 第二十条规划原则 22 第二十一条区域产业布局 22 第二十二条工业园区布局 22 第二十三条第二产业 23 第二十四条第三产业 23 第二十五条农业 24 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25 第二十六条战略目标 25 第二十七条港口和内河航运 25 第二十八条公路 26 第二十九条铁路 27 第三十条轨道交通 27 第三十一条越江交通 28 第三十二条城市道路 28 第三十三条公共交通 29 第三十四条货运交通组织 30 第三十五条静态交通 30 第七章科教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32 第三十六条规划目标 32 第三十七条教育科研 32 第三十八条科技信息 33 第三十九条文化 34 第四十条医疗卫生 35 第四十一条体育 36 第四十二条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37 第八章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38 第四十三条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38 第四十四条绿地指标 38 第四十五条规划结构 38 第四十六条景观规划目标 39

上海各区域总体规划

上海各区域总体规划 【提要】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到2020年,上海人口规模预测全市实际居住人口为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外环线以内667平方米范围。 到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

金融机构总部和公共广场、财经传媒集聚区,沿世纪大道、浦东大道、东方路形成建筑立面的一体化,合理布局建筑高度和商业配套,综合开 发先进的地下空间体系。针对金融交易平台和企业总部用地需求,在开发东方路世纪大都会结点以外,拆除竹南和燕乔用地,补强陆家嘴软件 园区和竹园地区的地下空间体系,建设中国金融交易广场和国家金融监管驻沪机构项目。 在浦东行政中心地块,结合9号线、18号线、16号线的布局,建设塘东总部园区,以及10号地块的上海国际艺术文化中心,完善世纪广场区域的地下环路和商业、创意休闲、张家浜水岸步行体系,开发外围三个站点的地下空间一体化体系。针对东方路到洋泾港和张杨路到南浦大桥 之间的沿江用地布局,建设敞开、有效的高尚居住和部分商业休闲用地,并与保留建筑形成有效过渡;保留民生路粮库用地和北洋泾码头仓库,改建为历史博览和创意休闲区域。注重与浦东南路、浦东大道沿线的协调定位。 在洋泾地区开发泾南、海事大学、东镇和杨浦大桥匝道地块,开发匝道和海事大学地块的地下空间体系,形成与陆家嘴定位互补的总部和商业、居住综合区;在塘桥地区完善宁阳路到浦建路的地区中心规划,开发宁阳路到塘桥站的地下空间。在花木地区,结合龙阳路大型换乘枢纽、国 际博览中心的建设,改造龙沟和沪南路王家浜沿线地块,补强居住和商务综合功能,形成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并开发地下空间。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指南的通知(2016)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指南的通知(2016) 各区教委,各高等学校,市教委直管直属单位: 2017年度课题申报工作自即日起启动,课题管理的具体工作由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指南》经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要求 (一)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纲要》规定,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分为十个研究领域: 1.教育宏观战略与政策研究 2.教育基本理论与国际比较研究 3.教育治理体系研究 4.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研究 5.学生发展研究 6.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7.教育资源配置与效益研究 8.教育信息化研究 9.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研究 10.生态文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 (二)各领域分为“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三)2017年度课题类别包括以下六种,分别为:重大课题、优先关注课题、重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一般课题。 1.重大课题实行招标制度,申请者不得更改研究题目。重大课题的研究内容应具有创新性,取得的研究成果应具有较高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 2.优先关注课题应以课题指南为准,申请者不得更改研究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

基础,选取独特的切入点进行研究设计。 3.校本研究专项课题用于资助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现任校(园)级领导主持的以学校为基本单位、与学校改革实践紧密相关、具有较高的组织程度、来源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解决学校现实问题、教师群体参与的课题。 4.重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一般课题的申请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基础,从十个研究领域自行设计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申请课题。 申请者填写课题申请书时,需明确填写课题所属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课题类别。 二、资助标准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课题对重大课题、优先关注课题、重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予以经费资助。 (一)重大课题最高资助额度为40万元。 (二)优先关注课题最高资助额度为20万元。 (三)重点课题最高资助额度为10万元。 (四)青年专项课题最高资助额度为5万元。 (五)校本研究专项课题最高资助额度为5万元。 申请者须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参考资助标准,进行合理的经费预算。实际资助经费额度以最终评审结果为准。一般课题全部为单位资助的规划课题,其研究经费由申请者单位负责。 三、申请人条件 (一)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 (二)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须由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三)申请重大课题者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与学术造诣,能有效组织研究团队,调动各种资源开展研究。 (四)申请青年专项课题者(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1982年之后出生)。 (五)为避免重复立项,浪费资源,特作如下规定: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2012年10月,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组织启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工作。2013年5月,杨雄市长组织召开市规划委员会,听取“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及城市未来发展若干思考的汇报”,对实施评估工作表示充分肯定,认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是城市发展和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技术支撑,并要求“开门做规划”,继续深化研究评估报告和开展战略讨论。随后,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建设交通委召开19 场专题研讨会,多次征询全市专家和人大政协相关专委会委员以及23 个委办局、17 个区县的意见。目前结合意见反馈情况,已修改完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体评价 2001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明确了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成为指导新世纪上海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应对世博会、虹桥枢纽、临港等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需要,2003 年和2006 年分别编制了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总体规划不断深化细化,体现了较好的适应性,对引领和指导十几年来上海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成效来看,规划实施有力、有序、有效,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市经济总量和综合功能持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四个中心”建设框架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初步实现。二是虹桥商务区、世博园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地区、前滩地区、黄浦江两岸等重点地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新城建设加速,城乡统筹的市域空间格局不断优化。三是以“三港三网”为重点的一系列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城市运营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四是各项民生工程切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旧区改造力度加大,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从总体规划实施的具体指标来看,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提前实现2020 年规划指标,反映出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能级不断增强、发展支撑能力提升的良性发展趋势。如城市化水平、市域高速公路总长、机场旅客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及部分市政基础设施供应和处理能力等。第二类是突破2020 年规划控制指标,反映出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用地绩效相

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镇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镇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庙行镇规划和现状概况 1.1 规划概况 庙行镇位于宝山区中南部,东以共和新路为界,与张庙街道、高境镇相邻,南以共康路高压走廊和共康路为界与闸北区接壤,西以西弥浦河为界与大场镇毗邻,北隔蕰藻浜与顾村镇相望。 (1)规划范围 宝山区庙行镇,总面积约5.96平方公里。镇区主要由大场建设敏感区(规划富长路以西)、楔型绿地(规划富长路、东茭泾、南蕴藻路、镇界围合区域)和共康社区组成。除共康社区外,其余均为未建成区。 (2)规划目标 庙行镇规划目标是以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健康安全舒适的现代生活社区为主。其次实施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结构绿地,改善中心城区生态质量。此外,规

划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便捷交通,形成宝山区重要的商务区。 (3)功能结构和布局 共和新路、规划富长路和长江西路是庙行镇对外联系最重要的道路,是规划结构中的空间发展轴线。结合区内干线道路、河道、绿带等主要物理界线,形成了镇域内的空间框架和组团。 综合相关规划,庙行镇规划在镇域北侧和西侧建设大片上海市结构绿地之外,主要形成三心、三轴、四组团,具体如下: 三心:在共和新路长江西路交叉口,一二八纪念路和长临路交叉口,富长路长江西路交叉口形成三个镇域内的公共中心。 三轴:共和新路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轴,长江西路、富长路公共服务轴。 四组团:富长路以西居住组团、长江西路南、北居住组团以及南蕴藻路北侧的商务办公组团。 (4)人口规模 规划总人口约7万,其中富长路以西组团约2.5万人,长江西路南、北组团分别为2.2、2.3万人。 (5)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规划,庙行镇土地利用以居住、绿地和商务为主,其次是公用配套设施用地,不再保留工业、仓储用地。 (6)市政公用设施 规划庙行镇将建成完善的各类市政公用设施,包括交通、电力、给排水、燃气、通信、邮政、环卫、消防、水利等。其中污水将全部收集纳管,不再排入附近地表水体。 (7)绿地 庙行镇绿地分为结构绿地、防护绿地和公共绿地三类,总面积约211公顷,占庙行镇总面积的35.4%。其中,大场建设敏感区和楔型绿地范围内绿地比例约70%,满足上位结构规划的要求。 1.2 现状概况 庙行镇辖野桥、康家、场北3个行政村,共康五村等9个居民委员会,宝宸共和家园等4个筹备居委会。全镇现有常住人口约21800人,外来人口约25400人。 庙行镇上世纪80年代还属于上海市重要的蔬菜种植区,90年代后开始商品房和商贸区建设,城市化逐步加快,同时区内引进了大量的工矿和仓储企业,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属简单加工型企业。2003年起,庙行镇退出农副业生产,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

上海嘉定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城规划

上海市嘉定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 2004年9月公示 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部署,嘉定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新一轮《上海市嘉定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让全体嘉定市民了解嘉定未来的发展蓝图,特将规划成果的主要内容进行公示。 一、区域性质 嘉定区是以汽车文化为品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具有独特人文魅力、持续创新力、高科技水准和综合辐射功能的现代化新城,是上海市最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是上海市近期重点推进发展的新城之一。 二、区域发展目标 1、优化城市各功能板块之间功能空间联系,形成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把嘉定建设成功能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组合型城市。 2、以大型基础设施及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建设为依托,形成完善的城市功能结构,适应区域性公共活动中心的功能要求。 3、形成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工业制造业体系、面向区域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和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4、结合以F1赛事为主体的体育休闲产业、现代城市商业服务业,挖掘嘉定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现代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发展富有特色的旅游产业。 5、结合快速道路、轨道交通、BRT快速公交系统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实施,形成区域和城市内部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 6、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潮流和符合产业科技创新要求的现代教育和科研体系。 7、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游憩休闲的城市景观环境。 三、区域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至2020年,嘉定区总人口为125万,其中城镇人口115万,城市化水平92%。其中外环线(A20)以外地区总人口为1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05万人,城市化水平91.3%。 2、用地规模 至2020年,嘉定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210平方公里。其中地方城市建设用地190平方公里。 四、城镇体系 规划形成“新城——新市镇——居住社区”三级城镇体系。规划至2020年,嘉定区将建成“一城、五镇、六居住社区”的格局(参见《嘉定区城镇体系规划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