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篇一: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基于氏族社会的传统而建立起

来的。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都保留着氏族社会的特点,如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西周的分封制都以血缘关系为社会组织的纽带,这时虽已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但尚不成熟。

(一)郡县制

古代较完整的地方行政制度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春秋时期,秦、晋、楚等国在边地设县,在古文中,县是古悬字,因悬于诸侯的采邑之外而命名。其后各诸侯国普遍置县,且从边远之地发展到内地。设郡晚于设县,也是为了满足防卫之需要而在边地设立。最初郡县互不统属,后因经济开发,人口增长,中原各诸侯国北部边境的郡开始分县而治,中原腹地的县逐渐划小,数目增多,于是在县上置郡,形成郡县两级政区。至战国后期,各诸侯国除都城外已普遍置郡。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把郡县行政区划制度推行到

全国。确立了郡县制。

两汉承袭秦制,但刘邦认为秦朝速亡的重要原因是未分封子弟为王侯供卫中央,于是将当时全国60个郡的3/4分

封给诸侯王,中央直辖仅15个郡,结果重蹈战国时割据之势,引发七国之乱。平叛后,西汉朝廷将王国作用官吏的权

力收归朝廷,又以“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缩小其辖境。从此,诸侯王“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郡国并行制名

存实亡,实际已恢复秦的郡县制。

(二)州郡制

州起源于汉武帝时所建的刺史监察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部,每州设剌史监察地方,不过这时的州刺史并无固定驻所,还没有形成一级行政规划。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为有效地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改刺史为州牧,命朝中九卿任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逐渐成为郡、县以上的一级结构。于是,全国的行政区划由虚的三级制演变为实的三级制,由郡县制演变为州郡县制。由于州牧手握重兵,并以此为割据资本,使中央集权陷于瓦解,导致三国鼎立割据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极度混乱,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罢天下郡”,推行以州领县的两级行政制度,

至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隋朝的整顿虽然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埋藏滥置州、郡的现象,但也没能挽救州郡制。

(三)道路制

唐朝前期与隋朝一样是州、郡名迭相改用。至唐太宗时为加强管理,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唐玄宗时又把“府”引进行政区划中来,将属京师、陪都或皇帝驻跸地建府以显示其特殊地们,使唐代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成为道—府(州)—县三级制。

唐朝设道之初仅由中央派监察大员不定期赴多事地区

视察,未成定制,至开元年间才设置各道采访使,以六条检察非法,类似汉朝刺史。后因边患频增,由边境节度使兼任道采访使,且兼辖州县事务,重演东汉末年外重内轻的局面,最后导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制被滥用于内地,使这种原为边关的军事制度变成为内地实际的行政区划单位,而且大者辖十几州,小者也辖三、四州。所以道作为行政区划已徒有虚名了。

北宋统一中原后,为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除收军权于中央外,地方行政机构采取分路而治,成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政区(冲要之地设军,矿区所在设监)。事实上,宋的路制是仿唐代的道制而置。宋初分全国为十三道,路下府虽与州同级,但地位要略高于州,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和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都改置为府,情况与唐朝很相似。

(四)行省制

自元代开始,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称为行省制。行省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略同于宋,行省下辖路,路领府、州,府、州辖县。

明立国后为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撤销行中书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因辖境与原行省相同,习惯上仍称省)布政使司之下,分府、县两级行政机构。府由宋、元的路改置。

清承明制,在内地设18行省,行省以下机构大都承明制。省置巡抚成为一省之长,同时置8总督,凡督抚同在一城的省,存总督而废巡抚;非总督驻节的省,巡抚可全权处理军国大事,至此,行省制臻于健全。后因省区太大,政务日繁,又在行省与府、州间置道,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称道台。辛亥革命后废府存县,道台演变成省府派驻各地区之行政专员公署。

篇二: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大纲

一、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化

1、秦汉的两级制向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转

2、隋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向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转变

3、元代的多级制向明清的省、府、县三级制转变

二、行政区划幅员的变化

1、县级政区的幅员变化

2、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

3、高层政区的幅员变化

三、行政区划边界的变迁

1、山川形便的原则

2、犬牙相制的原则

知识点汇总

t01:郡县制的起源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郡和县的历史起源及发展,指出郡县制并非老早就有,也非起于秦始皇统一中国。

t02:分封制和郡县制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形式和性质,应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两者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但郡县制并非直接继承分封制,两者之间有个延续的过程。t03:基层政区、统县政区、高层政区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行政区划的不同层级政区的特点以

及各自演变的规律。

t04:山川形便、犬牙相制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历史上行政区划边界划定的两个基本原则,以及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于这两个原则的运用以及背后所体现的政治背景。

正文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今天我们讲的这一讲是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行政区划当中生活,但是不一定有人会注意到行政区划变迁的历史,因为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专门的学问。我们今天大概把中国两千五百年以来的行政区划变迁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刚刚统一中

国就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这个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议帝号,二是定制度。议帝号就是秦始皇把自己的称号定为皇帝,他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所以就把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起来,叫做皇帝,他就称为秦始皇帝。这个帝号的议定就是表示皇权专制的出现,另外一个定制度,就是确定如何来划分全国的行政区划。最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个郡之下设若干县。这个制度虽然在秦统一之前就已经在局部地区实行,但是在统一的国家中却是第一次实行。因为统一的国家也是秦始皇第一次缔造的。

行政区划在全国的实行,表明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所谓的中央集权制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一种分权形式。中央政府把全国的领土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行政管理区域,在各个

区划中设置地方政府并且授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行政、军事、财政、司法等权利。这些不同层级的行政管理区域就叫做行政区划。

秦始皇二十六年所定的这个制度就表示中央集权制度

在全国的实行。那么有人会问这个问题即行政区划是不是从秦朝统一全国之后才开始实行的呢?其实不是的,早在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就有行政区划的雏形出现。但是我们必须克服两种观点,一种就是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有行政区划出现;另一种就是认为中国很早就出现了行政区划,甚至从黄帝的时候(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就有行政区划。这两种观点都是有问题的,行政区划的出现比较准确地说应该是在春秋时期。因为在春秋的时候周代的封建制度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西周的封建是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方分封给诸侯建国,这个过程叫做封邦建国。诸侯又把自己的除了国都以外的领土封给大夫立家。这样层层分封使得每一个层次中的大部分不是国君也不是周天子的直属领土,而是各层封建领主所管辖的地区都有其主。

到了春秋的时候,因为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使得各国

国君就把新征服的领地建成县或者郡,直属于自己统治,所以这些县或者郡的产生就是行政区划的萌芽。大概从春秋以后慢慢就有县出现了,应该说秦、楚、晋三国最先出现有县,然后在各国的边境地带出现了郡的建制。起先郡和县是没有统辖关系的,后来有些失势的贵族的领地也被其他贵族改造为县,这样慢慢的各国都出现了行政区划的意识。行政区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领土归国君直属而不分封给陪臣。

到了战国时代,权力更加下移,已经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卿大夫的势力上升代替原来的诸侯,比如赵、韩、魏三家就把晋国分掉了,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的开始。这以后各国就普遍建立郡县制度,县的设置日趋普遍。原来不成体系的小乡聚也合并为县。边地的郡由于日益繁荣,郡底下又分设县,所以以郡统县的两级政区已经出现。郡、县的长官不再是由国君分封而是由国君直接任免,不能世袭。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各国都普遍的实行郡县制度,但是还有一国--齐国没有实行郡县制度,它分全国为五都;第二个情况是各国的内地也就是国都附近也不设郡,只设县;第三还有一些封域的保留。战国末年,秦开始并吞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战争,终于统一天下,然后秦就把全国的领土在统一的那年分成三十六郡。所以要讲郡县制的萌芽,应该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然后在秦统一天下之后又把这个制度实行到全国。等全国统一实行郡县制以后,两千年

来郡县制的形式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郡县两级的名称也有变化,但都是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形式。两千年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方面最主要的就是从郡县层级的变化上来说;第二方面从郡县幅员的变化上来说;第三方面是郡县边界的变迁。这三方面最主要的还是郡县层级的变化,因此这里作重点阐述。

一、行政区划层级的变迁

任何行政组织都是要分成若干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过来,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易贯彻,下情不易上达,中央政府就难以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因此从中央集权的角度来讲,要求要有尽量少的层级。但是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层级也不能随意减少。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核心就是行政区划层次级数的变化,这一变化集中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此涨彼消的演变过程。那么按照两千年的层级变化情况,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就是从秦到民国初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时800年,政区从两级制变成三级制。第二阶段是五代宋辽金时期,历时大约有700年,行政区划又重复了从两级制变为三级制的

循环。第三阶段是元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初年,历时大约650年,政区从多级制逐步简化到三级制以至于短时期的两级制。现在就这三个阶段分别加以讲述。

1、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转变

(1)秦汉时期的郡县二级制,是这一阶段里的第一个

小阶段。

秦代的基层政区是县,县以上设郡,这是很纯粹的郡县二级制。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加上内史也就是首都周围的地区,一共37个郡级政区。后来郡数有所增加,一方面是扩大了疆域设置了新郡。另一方面是把内地的一些郡一分为二,所以秦代的郡到秦末的时候就增加到48个,

再加上内史地区。秦县的数目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大概总数在一千个左右。平均起来每郡大概管二十多个县,这样的层级和幅度是比较合理的。

西汉王朝建立以后,郡级政区就大量增加,原因有三方面,一方面是把秦的郡划小,或者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另一方面是把诸侯王国领域划小。西汉初年为了巩固皇帝的专制统治,刘邦分封了很多诸侯王国来拱卫中央。这些王国后来因为妨碍了中央的集权统治,所以不断被划小。那么这样就使得郡的数目、国的数目不断增加。第三方面,大家知道汉武帝是武功比较兴盛的皇帝,他将汉朝的疆域大大扩大,增加了20多个新郡,这样到了西汉末年,郡和国的数目就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知识讲解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 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 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 )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 )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 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治为目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思想上

历代政区沿革

第六章历代政区沿革 主要分为几个历史时期:春秋中期——秦汉,为郡县制的萌芽与确立时期,魏晋南北朝为州郡时代,(包含了东汉末年),隋唐五代两宋为道路时代,元明清时期为行省时代。 了解历史时期的政区沿革,需要知道今天的行政区划的情况。省(自治区)——州(地级市、盟)——县(县级市、旗)。这些区划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怎么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国家疆域越来越广大时,对地区的直接控制就越来越难,甚至 道、路是什么,道是唐代的行政区划,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道路是如何产生的呢? 道,在唐代,全国的行政区划已经设置有300多个府州,1600多个县,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的府州,中央很难进行直接控制。对比今天,我们的省一级行政区划也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而当时中央下辖300多个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省),如何进行有效控制?解决的方法就是在府州一级再增设一级行政机构,但是中央却又害怕增设的行政区划数目少,地域大从而地方权势会与中央进行抗衡,不利于巩固统治,因此想出了另一种办法,设计了一种又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司机构,每一种机构只负责一项事务,直属于中央,互相之间可以进行牵制,于是产生了道路制度。唐代所设的即是道。 唐初所划分的道主要是依据自然的山川形势进行划分为十道:关内(潼关以西,秦岭以北,包括了河套)、河南(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河北(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河东(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陇右(陇山以西)、山南(秦岭以南,长江以北)、淮南(江淮之间)、江南(长江以南)、岭南(五岭以南)、剑南(剑阁以南)十个区域。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其与地形的关系。河:黄河,陇:陇山,江:长江,淮:淮河,剑:剑阁,岭:五岭。 唐开元年间(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15道,增设黔中道(贵州一带),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分析出京畿道(长安附近)、都畿道(洛阳附近)、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东道、剑南西道。每道设置了采访处置使,有固定治所,专事监察,很想汉朝的刺史制度也就是增设了15个监察区。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唐贞观末年,全国有10道,360个府州,1557个县,开元二十年共有15道,328府州,1753县。总的来说,行政区划变化不大,比较稳定,体现当时的社会状况,政局也是比较稳定的。 唐朝在公元8世纪以后(中唐以后)开始在边区设置方镇,并设节度使进行管理,最初这些区域只是具有军事区的性质,后来道与节度使管理的地区部分重合,道成为虚设,形成了方镇、府州、县这样的地方行政格局。 由于唐朝节度使在玄宗开元之后权势逐渐加重,天宝年间更是囊括了边州所有的军政财监大权,最终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爆发了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末的藩镇割据。所以宋初吸取了这个教训,革除了藩镇的实权,罢掉了节度使所辖的支郡,节度使成为了空衔,不理州事,各州直接由中央控制,并在当时将全国分为若干个路的区域,每路设置转运使负责征收和转输各地财物和赋税。以后转运使职权逐渐扩大,控制了地方行政事务,于是形成了分路而治的局面,宋真宗时(宋统治者心思很多,比较会玩弄权术),考虑到转运使职位太重,于是又设置了提点刑狱使(管司法、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使(粮食储备、平抑物价),转运使这时只管一路的财政赋税和民政,因此,宋代一个路有4个长官,也即是转运使(漕司)提点刑狱使(宪司)安抚使(帅司)提

中国历代政区层级变迁研究综述

中国历代政区层级变迁研究综述 1100013273 城市与环境学院端木一博摘要:梳理近代以来有关政区层级发展历程的研究发展脉络,认为关于政区层级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描述中国历代政区层级数目变迁的概况;分析不同时期政区层级的均衡情况;探索政区层级的变迁机制等。结合研究发展脉络探讨此类研究的借鉴意义,认为已有研究仍局限在梳理历史现状,解释原因等方面,其研究广度有待进一步扩展。 关键词:行政区划;政区层级;变迁;研究综述 一、引语 中国政区层级的变迁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比较有趣的研究话题,政区层级不断膨胀和紧缩的历程,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历史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并且可以对现在的政区划分起到指导作用。 相比于历代政区的范围、区位、划界等需要大量历史图文资料支撑的研究来说,政区层级的研究具有尺度宏观、特征突出、文献充足等特点,比较容易研究,只需要耐心梳理便可以掌握其发展脉络。相对来说,政区层级研究是政区研究中比较成熟的部分,许多结论学界早已达成共识。因此,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已经很少做此方面的专项研究,相关文献并不太多。但是在林林总总的政区研究文献中,也零散分布着许多与政区层级相关的研究内容,这为政区层级研究的综述也带来的一定的挑战。本文拟通过总结概括近代以来对政区层级演变过程的研究,结合零散分布于断代史、政区变迁史等研究中的相关内容,梳理下政区层级研究发展的脉络,以加深对历代政区划分演变过程的宏观理解。 总结来说,关于政区层级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描述中国历代政区层级变迁的概况;选取某些阶段梳理政区层级特征;探索政区层级的变迁机制等研究内容。 二、中国历代政区层级变迁的概况 战国时期,各国大多开始设郡,作为县之上的政区单元,这标志着中国政区的层级开始出现。自此,中国政区层级经历了秦汉时期的郡县二级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州郡县三级制、隋至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唐开元至五代时期的道州县三级制、两宋和金时期的路州县三级制以及元以来以省领道路府州县等的三级或多级制等阶段。(谭其骧,1987) 事实上,在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整个政区层级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秦以来郡县二级制向三级制的转化阶段;二是隋以来州县二级制向道州县三级制的转化阶段;三是元以来省路府州县多级制向省县二级制的简化阶段。(周振鹤,1995) 周振鹤将这三个阶段视为二级制与三级制之间的循环过程,将中国政区层级演变历程概括为“两千年的三循环”历程。(周振鹤,1998)不过,有学者指出,以县级政区为基点,应该只有两个大循环,一是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二是隋至民国时期。这两个循环都是由二级制开始,回到二级制。(华林甫,2014)可以看出,早期的政区层级研究多具有贯通古今的特点,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于政区的界定较为机械,严格按照正式区划,较少考虑实际情况的出入;未对一级政区进行行政区和监察区的区分,如西汉、唐、宋等时期的三级制的一级政区都曾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仅具有监察功能等。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资料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 划演变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元代行省幅员十分广阔,即使小省也有数十万平方公里之巨,而且行省长官握有军、民、财政大权,加之行政区划层级既多义复杂,为了防止分裂割据现象的发生,唯一的手段只有利用犬牙相入的原则。因此,元代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最重要的几条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 例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又越过南岭而有广西;江西行省也越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 一体;中书省直辖地又称“腹里”,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而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遥邀直到福建山地。只有四川行省稍成四塞之国,但其北面屏除秦岭并不属该行省,难于养成长期割据的气候。 行省这样划分就使所有凭借山川之险的因素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员虽广,分权虽大,但是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也就不易产生分裂局面。对比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我们就会发现,两个朝代的划界方法正好完全相反。唐道的分划是以横向为主,元省的分划却以纵向为重。 中国的主要山川都呈东西走向,而唐代的道是以山川形便来划分的,所以唐初的1O道,大都是横长竖短,河南道由山东半岛到豫西山地;江西道从东海之滨到贵州高原,横向长度都在1000公里以上,纵向却只400一500公里,岭南道、山南道、淮南道、陇右道也都是既扁且宽。只有河东道、河北道、剑南道是既狭且长,但这也是山川所限,河东道位于太行与黄河之间,河北道为渤海和太行所限。元代分省的意愿与唐代分道相反,既要便于军事上实行由北向南的控制,又要破除山川之险,省的形状也自然与道完全相反。陕西、湖广、江西、江浙四省南北长而东西短,正与江南、岭南二道的横向布置相径庭。而中书省又把山东、山西(唐河东道)与河北合在一起,却是变纵向为横向。 后人对元代划分行省的方法,大多予以贬斥。清人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 平心而论,储氏此说尚未完全触及要害,他还来提到最不合理的合岭南、岭北为一,合太行山东西为一两事。而且合江南、江北为一是明代的事,元初虽一度有过,但后来已纠正。合浙东、浙西为一,本非元代之过,唐代和北宋时浙东、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_特点与教育

通,面积小,海水浅,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影响,如渤海、波罗的海。 领海,内海完全处于所有国的主权下,非经该国允许他国船舶不得进入。其上空是领空的一部分,受该国主权管辖。外国飞机和其他航空器非经许可不得在其领空飞行,外国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侵入一国领空是对该国主权的侵犯。 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许可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是极其严重的对中国主权和领空的侵犯。 51专属经济区 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具有特定法律制定的区域,其宽度自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在这种法律制度下,沿海国家享有对该海域的自然资源勘探、开发、养护的主权,并享有在海域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人工岛屿与其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的管辖权。其他国家则享有在海域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至1996年全世界有80个国家宣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中国沿海也申请有专属经济区。美军用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在中国沿海专属经济区上空。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国家在一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飞越自由,但该公约同时规定,在行使此自由时,应顾及和尊重沿海国的权利。美军侦察机的侦察行为明显违反该规定,早已超越了“飞越自由”的范畴。因此,美军无论是闯入我领空的事实还是在我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非法行为,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更不要说在此范围内撞毁我军用飞机的嚣张霸道行径了。]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特点 与教育 □张言顺(江苏省溧水县中学 211200) 一、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 (一)奴隶社会时期 夏朝时,国家表现为囊括诸侯与方国的一种国家联盟,诸侯与方国中是一些城邦及其附属的村落组成的小国,是拥有相当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商朝时,商王直接统治区域称内服,即王畿所在地,诸侯统治区域叫外服。外服诸侯与商王是一种君臣关系,因此该地方行政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其中势力强大的外服诸侯称“方伯”。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度,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并有宗法制、礼乐制等相配套。地方基层行政区划则实行乡遂制:在国都内及其近郊划分若干乡,乡下设五州一乡、五党一州、五族一党、四闾一族、五比一闾、五家一比;在边远农村地区实行遂制,遂下设五县一遂、五鄙一县、五赞阝一鄙、四里一赞阝、五邻一里、五家一邻。通过乡遂制,形成层层控制的网络系统。其影响直至春秋前期的地方行政体制———国鄙制,即在都城(国)实行乡制、在鄙野(鄙)按遂制组织。 以上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中央管理地方的最初原则———分封制。封疆之内,由于各诸侯、邦国相对独立,政区间的层级关系并不明晰,各政区之间缺乏明确的分界线,因此是不完善的,为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的初创时期。而西周时地方基层行政体制即乡遂制则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成为后世基层组织的蓝本。 (二)封建社会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期,诸侯争霸,各国相继形成本国的君主专制集权制,郡县制逐渐形成。县出现于秦、晋、楚等国,由君主直属;郡出现于春秋晚期的晋国,主要设在边地,地位比县要低。战国时期,各国交往频繁,边境之地“郡”的地位陡然上升,并在郡下设县,县下设乡、里,里下按什伍组编居民。 郡县制与中央集权制相适应,深刻影响了秦朝一统时期。秦郡共36个,西汉中期郡数目超过100个,于是汉武帝设立了监督郡守相的州刺史,并将全国分为13个部州。从东汉末年起,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从而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州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中央集权要求、成为地方割据 ? 3 2 ?  中国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1No.7~8  网络信息★★ 石嘴山市确定“十五”环保目标 今后石嘴山市将以治理大气污染为着力点,提高污染治理整体水平,重点解决工业结构性污染等突出问题。在全市实施“蓝天”、 “清水”、 “绿色”三大环境保护工程,共98个子项目。力争用5年时间使城市环境质量和自然生态环境面貌有明显改善,用10年时间建成全国环保模范城市。

历代行政区划

历代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的条件、政治经济的状况、民族和人口的分布、历史的传统以及军事的需要,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 即使在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也不是一定相同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沿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萌芽时期(先秦)、 郡县制时期(秦、汉)、 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 道(路)制时期(唐、宋)、 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萌芽时期: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 夏、商两代和西周,都还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无论是“方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商、周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的臣属关系。 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所谓的九州、五服、九畿之说虽是后人杜撰的先秦行政区划,但也反映出战国及之后人们的地理视野不断扩大。

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或幽、并) 五服:“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 九畿: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畿 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 郡县制时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到魏晋时期实施州制行政区划制度,郡县制经历了秦、汉四百多年。 《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36郡内。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以上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州制时期: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 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改汉十三州为九州。不久,魏文帝曹丕又改为十二州。置有司隶、豫、兖、青、徐、雍、凉、冀、并、幽、荆(汉荆州北部)、扬(汉扬州北部) 三国时共有州17(其中荆、扬各有二州),郡167,县1206。 西晋全国共有州21,统郡、国173,县1232。

古代行政区域

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州: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名。如在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冀、兖、青、徐、扬、荆、预、梁、雍等九州,也是中国别称“九州”的来历。东汉共分13州;晋初又分19州;到了唐代,全国共有300多个州,都是行政区。 郡:早在战国时期,各国就开始实行郡县制,秦朝时,天下划分为36郡,征服南粤后,增加到40郡。直到隋唐以前,历朝都设有郡。隋朝取消了郡,唐代则州郡迭改,宋代以后郡被彻底取消。 行省:原是官署的名称。后来,行省正式称为一级行政区划名,简称为省。 国:诸侯王的封域,泛指古代侯王的封地,也是一级行政区划名称,地位相当于郡。这和今天国家的国有很大区别。 邑:泛指城市。但大城市通常称都,小城市称邑。邑有时也指县。 县:两千多年来县一直是中国的基层行政区划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秦统一六国后,乃确立郡县制,县隶属于郡。汉代的县属于郡和国,以后各朝的县属于州或府。 道:始行于唐,不过当时属于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后来逐渐实化为一级行政区域。 镇:古代在边要形胜之地设置镇,驻兵戍守,北魏时设镇之地有二:一类设于全不立州郡的地方,镇将兼理军民政务;一类设于州、郡治所,即与州郡同设于一地,镇将绾军,由刺史、太守管理民政,但多数由镇将兼刺史、太守之任。唐代,镇戍之权较前减弱。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在其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镇捍卫防守之外,还向人民征收器甲粮饷,掌握地方实权。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罢镇使、镇将,收其权归于知县,除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镇以外,多数罢废。宋代以后,镇多指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 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税赋转运漕粮而划分的区域,后来逐渐演变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成为一级行政区。元代也有路,为二级行政区,相当于宋代的州府。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大纲 一、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化 1、秦汉的两级制向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转变 2、隋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向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转变 3、元代的多级制向明清的省、府、县三级制转变 二、行政区划幅员的变化 1、县级政区的幅员变化 2、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 3、高层政区的幅员变化 三、行政区划边界的变迁 1、山川形便的原则 2、犬牙相制的原则 知识点汇总 T01:郡县制的起源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郡和县的历史起源及发展,指出郡县制并非老早就有,也非起于秦始皇统一中国。 T02:分封制和郡县制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形式和性质,应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两者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但郡县制并非直接继承分封制,两者之间有个延续的过程。 T03:基层政区、统县政区、高层政区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行政区划的不同层级政区的特点以及各自演变的规律。 T04:山川形便、犬牙相制 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历史上行政区划边界划定的两个基本原则,以及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于这两个原则的运用以及背后所体现的政治背景。 正文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今天我们讲的这一讲是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行政区划当中生活,但是不一定有人会注意到行政区划变迁的历史,因为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专门的学问。我们今天大概把中国两千五百年以来的行政区划变迁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刚刚统一中国就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这个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议帝号,二是定制度。议帝号就是秦始皇把自己的称号定为皇帝,他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所以就把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起来,叫做皇帝,他就称为秦始皇帝。这个帝号的议定就是表示皇权专制的出现,另外一个定制度,就是确定如何来划分全国的行政区划。最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个郡之下设若干县。这个制度虽然在秦统一之前就已经在局部地区实行,但是在统一的国家中却是第一次实行。因为统一的国家也是秦始皇第一次缔造的。 行政区划在全国的实行,表明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所谓的中央集权制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一种分权形式。中央政府把全国的领土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行政管理区域,在各个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说课材料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区 划的变迁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一、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萌芽时期 从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一一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 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 政区划的可能性。但是,并不是产生国家的同时也必然出现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更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条件、政治经济状况、民族与人口的分布、历史文化传统和军事上的需要,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由中央派员组织管理,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也就是说,直至郡县制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二、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建立——郡县制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直至东汉未年,被州制时代所取代,相继沿革400余年。 县本是天子、诸侯直属土地中的邑,其首领称为“县人”。春秋前期,秦、晋、楚等大国在新兼并的邻国土地上设立一种特殊行政区,称之“县”。在古文中,县即古悬字,意为新设之县,远离诸侯国都,悬于诸侯统治中心之外。郡、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县早而郡晚,县小而郡大,县近而郡远,县重而郡轻。所以,郡的地位实际低于县。因为此时置郡大多于边远荒辟之地,地旷人稀,经济发展落后于县。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有效地控制,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

古代行政区划名称 1.古代地区名 【西河】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如,《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如,《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再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如,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如,《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如,《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如,《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如,《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如《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一部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也就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调整史。行政区划的设置以政治为首要考虑因素,并尽可能做到兼顾自然、经济因素;在中央集权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则往往只考虑政治因素,而不考虑其它,这就是行政区划设置的政治主导原则。 行政区划有四个要素:层次、幅员、边界、行政中心,历史时期这四个要素均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先秦】 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无所谓地方行政区划。进入春秋中叶以后,随着诸侯国发展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区划——郡县制的萌芽开始出现。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正式确立。 县:县是最早的地方行政区划,出现在春秋时期,来源一是新开辟的边区,二是新吞并的小国。春秋时期的县有几个特点:1、保留有分封制的残余,如可以分赐臣子,县尹可以世袭,食县邑可以互换等;2、县的大小悬殊,大者如国,小者如乡邑;3、多在边境地区设置,有军事重镇性质。一县之长称尹、公、大夫等,后称令。 郡:郡也出现在春秋时期,略晚于县,最初都设在边远荒僻之处,经济开发程度低于县,且郡县互不统隶。后因边郡地大,于是分置数县;内地事多,于是数县上置郡统之,以郡统县的制度才逐渐形成。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正式确立。

一郡之长称守。【郡县时代】 秦彻底取消了分封制,两汉则既有受中央控制的郡,也有分封的王国。秦汉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 组织架构: 秦代为中央辖郡和内史,郡辖县。郡置守、尉、监三员,分别主民政、军事、和监察。内史由中央直接管理。县置令。汉时郡级政区有郡、王国,县级政区有县、侯国、邑、道。王国是分封的诸侯国,侯国是列侯的食邑,邑是皇太后、公主的食邑,境内有少数民族的称道。 郡级长官中,西汉郡设太守、都尉两员,东汉内地郡撤都尉,仅设太守;边区郡仍保留都尉,且分辖县,地位与郡同级。县级长官中,侯国长官称相,其余称令(万户以上)或长(万户以下)。 其它: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原内史一地人口众多,政事纷繁,因此分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辖区,治所长安。西域都护府:两汉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军政合一的行政机构,治乌垒城。 【州郡时代】 〈一〉初创时期 汉初各郡吏治由中央直接监察,但到了武帝时期郡大为增加,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简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一、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萌芽时期 从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一一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政区划的可能性。但是,并不是产生国家的同时也必然出现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更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条件、政治经济状况、民族与人口的分布、历史文化传统和军事上的需要,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由中央派员组织管理,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也就是说,直至郡县制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二、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建立——郡县制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直至东汉未年,被州制时代所取代,相继沿革400余年。 县本是天子、诸侯直属土地中的邑,其首领称为“县人”。春秋前期,秦、晋、楚等大国在新兼并的邻国土地上设立一种特殊行政区,称之“县”。在古文中,县即古悬字,意为新设之县,远离诸侯国都,悬于诸侯统治中心之外。郡、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县早而郡晚,县小而郡大,县近而郡远,县重而郡轻。所以,郡的地位实际低于县。因为此时置郡大多于边远荒辟之地,地旷人稀,经济发展落后于县。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有效地控制,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秦分天下为36郡,标志着郡县制作为我国最早的一种行政制度已正式确立。三、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州制时代 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长达四百余年,州一直为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在东晋与南朝还实行一种特殊的地方政区划制度,即侨州、郡、县制。该制度是为安置西晋永嘉之乱后的北方移民,笼络人心,维护统治。侨州、郡、县制度是东晋南朝地方行政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它搞乱了地方正常的行政区划,不利于行政统一和国家的有效管理,也加速了州制的变革,直至隋朝建立后,侨州、郡、县才彻底废除。 四、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变革——道路制时代 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这表明我国唐宋时代的地方行政区划进入道路制时代,先后长达600年左右。 辽朝所采用的州县制基本上承袭唐代制度,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京城所在地称府。又在州之上以五京为中心,分成5道:即上京、东京、中京、西京、南京,亦称五京道。后又受宋代行政制度影响,表现在道一级所设行政机构就仿效宋代路一级行政机构,采取三权分立制度,所设总管府掌一道之军权,似宋路中

古代的历史地理与行政区划略说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6) 专题六:古代的历史地理与行政区划略说 同学们在中国住了那么久,去过许多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古代中国的地域范围是怎么样的呢? 一.中国的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就是过去几千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它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 比如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不同时期的河道和出海口都不一样,黄河的泥沙与现在比是多少等等,这是自然历史地理; 又如“中国”这个名称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中国各历史时期各民族所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是怎样的?汉朝、唐朝的版图有多大? 历代行政区划有过什么变化?古代某地今天属于什么地区?一些地区经济发达是否有其历史背景,历代又有什么变化?

还有中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前后变化,人口的迁移,方言的分布;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的传播等等,这就是人文历史地理。学习中国经济的同学,了解中国的人文地理是必须的。 古代中国的地域范围是怎样的?它不限于今天的中国,它是历史时期的中国。 具体地说,我们是以清朝完成统一以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以前的版图为中国古代的版图。就是从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版图作为历史上的中国范围。东北到外兴安岭,今天漠河是中国的北极,外兴安岭在漠河之北,今天的俄罗斯境内。它包括乌苏里江以东,而现在乌苏里江为中俄界河,东边就是俄罗斯了;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也是前苏联,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葱岭和帕米尔高原;其它地方大致与今天相同。曾经在这个范围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曾经在着这个范围内建立的政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权。对此,我们可把握以下几点: 1 “中国”这个概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扩大的。春秋时所谓中国,是中原的代名词,只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原,与今天的概念不同。应该说,华夏民族并不仅仅生活在当时的中原,它逐步包括了长江、珠江流域,也包括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范围。如匈奴等民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 演变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治为目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思想上巩固了统一和认同意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⑵消极:①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②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地方行政权力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宋明两代最为明显。)③过度限制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 4. 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

安徽历代行政区划图

安徽历代行政区划图

安徽历代行政区划 安徽历史悠久,早在二、三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原始社会晚期,生活在今皖中、皖西和皖北的居民属夷族系统,皖南大部分地区为越族栖息地,大别山以南靠湖北、江西长江沿岸属三苗族。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夏商见于史籍的有涂山、南巢、六、英、虎方、林方、人方。西周王朝在今皖西北分封一些小国,如焦、夷、沈、胡等,而以东仍是分散的氏族部落方国。春秋大国争霸,这些封国和方国先后沦为吴、越、楚所有。战国后期,安徽全境并归强楚,楚畏秦逼,亦由湖北辗转迁都至今寿县。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涉及今安徽的有九江郡、泗水郡、砀郡、颍川郡、会稽(吴)郡,

可考的县有25个。 东、西汉时期 西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安徽郡县分隶淮南、荆、淮阳、梁等国。景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众建诸侯而小其国,王侯食邑略如郡县。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和六安国,徐州辖临淮郡、楚国,豫州辖沛、汝南两郡和梁国,共74县。东汉沿袭西汉旧制,稍作调整而已,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豫州辖汝南郡、陈国、沛国、梁国,徐州辖彭城国、下邳国,共69县。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安徽为魏、吴分割。魏属豫州辖安丰、汝南、谯3郡和梁国、沛国,徐州辖下邳郡、彭城国,扬州辖庐江、淮南两郡,置39县。吴属扬州辖丹阳、新都、庐江3郡,置19县。西晋安徽仍属扬、徐、豫三州。扬州辖淮南、庐江、丹阳、宣城、新安5郡;徐州辖临淮郡、彭城国、下邳国;豫州辖汝阴、安丰两郡和沛国、谯国、梁国。共设74县。东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建制置废无常,地方归属不定,加之侨置郡县,因此安徽区划比较混乱。

中国政治制度史:论述秦汉至明清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名称、内容及变迁情况

中国政治制度史:论述秦汉至明清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名称、内容及变迁情况。 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个地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的条件、政治经济的状况、民族和人口的分布、历史的传统以及军事的需要,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 即使在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也不是一定相同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沿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萌芽时期(先秦)、 郡县制时期(秦、汉)、 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 道(路)制时期(唐、宋)、 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萌芽时期: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 夏、商两代和西周,都还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无论是“方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商、周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的臣属关系。 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所谓的九州、五服、九畿之说虽是后人杜撰的先秦行政区划,但也反映出战国及之后人们的地理视野不断扩大。 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或幽、并) 五服:“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 九畿: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畿 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 郡县制时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到魏晋时期实施州制行政区划制度,郡县制经历了秦、汉四百多年。 《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36郡内。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颍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以上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州制时期: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 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改汉十三州为九州。不久,魏文帝曹丕又改为十二州。置有司隶、豫、兖、青、徐、雍、凉、冀、并、幽、荆(汉荆州北部)、扬(汉扬州北部)三国时共有州17(其中荆、扬各有二州),郡167,县1206。 西晋全国共有州21,统郡、国173,县1232。 隋设郡为190,县1255。

n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演变的规律

试探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演变的规律 颜杰坤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蟠龙园邮编:511500 摘要:行政区划为国家政权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行政区划有着历史悠久。行政区划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它在政治方面考虑多, 经济方面考虑少,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两者成互动关系,即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互动规律;跟随政治的需要而不断改变管理层次,同时管理幅度也不断反作用于管理层次,这就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互动的规律;行政区划作为一种制度,惯性很大,每个时期的行政区划都可以从前面找到其渊源,它的变化要经过长时间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从长时间考察变化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这就是历史稳定性与改革创新性互动规律。探讨其变化规律, 可以为今后的行政区划改革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行政区划;历史;演变规律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就应该从它的历史演变总结出规律以指导今后的行政区划改革。 一、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互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政治制度基础,政治制度是经济基础的集中反映。经济具有不断发展的特性,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政治制度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当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当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时,就阻碍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政治制度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行政区划就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具体地讲,就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将全国的地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行政区划以国家或次级地方在特定的区域内建立一定形式、具有层次唯一性的政权机关为标志。行政区划明显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 经济基础在中国历史上的改变主要体现为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此同时,作为政治制度的行政区划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并且变化的脚步与经济发展的轨迹有重大的联系。行政区划与经济重心的互动,体现了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的互动规律。 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远古到西晋,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行政区划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进而到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更适合原始农业的发展,孕育了夏商周文明。在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北方经济高度发展,尤其是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呈现出北方经济衰退和南方经济发展的局面,但是北方经济力量仍超过南方。行政区划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明显与经济重心一致。秦朝至西晋,经济重心在北方,北方的行政区划数量和分布密度超过南方;经济重心有南移的趋势,行政区划的分布是北方的比例逐渐降低,南方的比例渐渐上升,但是北方的比例始终对南方占有优势。 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特点是全国经济重心第一次在北方失而复得,并开始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北方和南方基本平衡到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在这一时期的北方,我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