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内容摘要本文根据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脉络特别是新时期经济工作的起步和发展,围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这一丰题,对这次经济调整的国内外背景,经济凋整的过程,经济调整和中困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调整和改革丌放起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贡献:这次经济调整的背景,特别是国际环境变化的背景对这次经济调整有何影响?这次经济调整何时结束?这次经济调整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有何关联?这次经济调整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有何影响?与中国的对外开放又有何关系?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本选题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的创新点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等。论文『F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的背景分析。这次经济调整是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新形势下进行的。时代主题的转换、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重新审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构成了中国进行经济调整的国际背景;国内政局的重大变化、经济上的急躁冒进及其所带来的困难,对建国以来历次经济调整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对苏联模式的反思,是本次经济调整的国

内背景;而思想路线以及基本经济理论的拨乱反萨,则为本次经济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二章经济调整的过程分析。这次经济调整从开始提出到调整的基本结束前后延续了约血年时间左右。本章以这次经济调整的发展顺序为主线,把这次国民经济调整分为经济调整的酝酿和提出、第一个阶段调整、第二个阶段调整以及调整的基本结束等四个大的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经济形势作了一些评论。第三章经济调整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本次经济调整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始了重要的转变。本章从经济调整与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战略措施的转变等几个主要方面来予以论述。第四章经济调整和中国改革开放起步之间的关系。本次经济调整开始,就提出了改革的任务;而这次经济调整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对外开放的产物,同时又给对外开放以很大的影响。本章从这次国民经济调整与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确立来说明这次经济调整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确立的影响;经济调整与中国对外开放的起步则主要从经济调整与经济特区的兴建、利用外资及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等方面来予以说明。结语部分简略地论述了这次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间中国经济管理方式发生的转变,并对这次国民调整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初步评价。关键词:经济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改革丌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经济管理方式TheStudyonChina’SEconomyAojustmentattheendof70’sandatthebeginningof80’Sinthe20thCenturyAbstractThethesisstudiesChina’seconomyadjustmentattheendof70’sandatthebeginningof80’sinthe20thCenturyandattachimportanceonitsbackground.thecours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conomyadjustmentandtheturnofthe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strategy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conomyadjustment

andtheinitiationofChina’sreformandopening-uppolicy

basedontheactualdevelopmentcourseofChina’seconomysincethefoundingofthePRC,especiallytheinitiationan

ddevelopmentoftheNewPeriod’seconomy.Thethesisintendstomakesomebreakthroughandcontributiononfollowingissues:whatisthebackground,especiallytheinternationalbackground’sinfluenceonthisadjustment?Whendoesthisadjustmentfinish?Whatrelationshipexistsbetweenthisadjustmentandtheturnofthe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strategy?WhatdoesthisadjustmentinfluencetheestablishmentofthetargetmodeofChina’seconomicsystemreform?WhatrelationshipexistsbetweenthisadjustmentandtheinitiationofChina’sopening—uppolicy?Thethesisincludesintroduction,textandepilogue.Thei

ntroductionstatesthethesis’sresearchmeaning,currentresearchsituation,theinsufficientresearchfieldaboutthisissueandthethesis’sinnovationpointsaswellasitsmainresearchmethods.Thetexthasfourchapters:ThefirstchapteranalysesthebackgroundoftheChina’sEconomyadjustmentattheendof70’sandatthebeginningof80’sinthe20thCentury.Thisadfustmentiscarriedoutunderthenewbackgroundwhichbothdomesticandabroadsituationchangesdrastically.Theshifioftimestheme,theintegrationoftheworldeconomyaswellasthe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inggloballyandthe

reassessingtherelationsh

ipbetweenChinaandothercountriesaretheinternationalbackgroundofthisadjustmentTheenormouschangeofdomesticpoliticalstage,therashpolicyandtheimported?9?9 leapineconomyaswellastheirseriousconsequence,thesummarizingofexperiencesandlessonsoftheeconomicdevelopmentsincethefoundingofthePRCandthereflectingoftheSovietUnionsocialismModelarethedomesticbackgroundofthisadjustment.Thecorrectingofthethoughtlineandbasiceconomictheoriesoffersthetheoreticalsupportforthisadjustment.Thesecondchapteranalysestheprocessoftheeconomyadjustment.Theeconomyadju

stmentlastsaboutfiveyearsfromitsproposaltoend.Thechaptertakesthedevelopmentprocessofthisadjustmentasthemainlineanddividesitintofourstages:theproposaloftheadjustment,thefirststageoftheadjustment,thesecondstageoftheadjustmentandtheendoftheadjustmentandmakessomecommentoneverystage’seconomicsituation.Thethirdchapterisab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conomyadjustment

andthechange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strategy.The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sVategybeginstochangeduringthisadjustment.Thechapterstatesthechangefromtheguidancethought,th

etargetandstep,theemphasisandmeasures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strategy.Thefourthchapteri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isadjustmentandtheinitiationofChina’sreformandopening-uppolicy.Thereformisunderlinedsincethebeginningofthisadjustment.Thisadjustmentistheresultofopening—uppolicyinsomedegreeandimposesprofoundinfluenceonitinturn.Thechapterillustratesthisadjustment’simpactonChina’seconomicreformfromtherelationshipbetweenthisadjustmentandtheestablishmentofsocialistcommodityeconomysystem.Therelationshipbetweenthisadjustmentandtheinitiatio

nofopening—uppolicyisillustratedbytheestablishmentoftheSpecialEconomicZoneandtheuseofforeigncapitalaswellasstrengtheningforeigneconomicties.TheepiloguestatesbrieflytherelationshipbetweenthisadjustmentandthechangeofChina’swayofmanagingandcontrollingnationaleconomyaswellasitshistoricvalueandmeaning.Keywords:economyadjustment,economicdevelopmentstrategyreformandopening-uppolicysocialistcommodityeconomysystem,thewayofmanagingandcontrollingnationaleconomy..4.导论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一)选题的缘起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作为我的博士论文题目,一是源于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历史发展的兴

趣:二是由于我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感觉这次经济调整是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具有继往开来、有着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建国以来(甚至是民主革命时期)直至改革开放时期的许多重要经济方针政策,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影子或归宿,丽新时期许多经济方针政策、制度体制演变,甚至经济发展中的成功失误等,或多或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渊源、启示,而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并不能说我们对这次调整已经研究的很充分了。从这个题目入手,一是可以做些拾缺补漏的工作,尽可能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另外也可以以这个课题作为切入点,以求将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作些准备工作。(二)选题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调整,当时被称为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第一次战役。这次经济调整,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两年经济恢复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也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进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调整。这次经济调整,由于所进行的指导思想、历史条件和环境等都发生了交化,因而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历次经济调整所具有的特点。这次经济调整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1,选题的学术意义.建国以来的经济史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许多经济学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对其中的许多

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不充分,甚至说还只是刚刚破题。对这个选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深化和拓展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领域,理清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以及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迸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历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所走过的伟大历程等,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2、选题的现实意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经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经验逐步积累的过程。在本次经济调整过程中,中国政府所积累的一些新鲜经验。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本次调整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当时政府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加以应对,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这就促使中国政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体制问题进行改革.至于在这次调整中,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以及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实践等,更是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所面I晦的问题和形势.才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把握,也才能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现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调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内外

学术界对其背景、内容、经过、特点、历史地位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各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现把研究中的主要成果和观点作如下综述,希望对这一课题未来的研究能有所裨益。(一)关于经济调整的理论基础和调整的原因和背景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调整过程中,经济工作者对这次经济调整从理论上进行了阐释和论证。朱川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的讨论,对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于狠抓调整、稳定经济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八字方针”的实质就是依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出发,使中国生产在遭到严重破坏的基础上,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o杨坚白认为市场实现问题实质上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综合反映,并不是单纯的商业问题。市场机制是很敏感的指示器。由于社会产品都要经过交换然后进入消费,因而许多经济关系、产销比例和部门比例等问题,都在流通领域中通过市场实现集中地、综合地反映出来.通过实现问题的考察,可以反映出生产上的问题,销售上的问题,商业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财政信贷上的问题.所以,抓住市场实现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必将大大有利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贯彻实施。o孙冶方、薛暮桥、朱川等从国民经济发展要照顾综合平衡,综合平衡是

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前提基础以及通过经济调整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等方面论述了经济调整的必要性.o张卓元认为象中国这样一个十亿人口其中八亿是农民的大国,确定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特别需要很好地按农业一轻工业一重工业这一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等.o马洪、吴家骏认为经济结构对经济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产业结构合理,才能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才能发挥中国的优势,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才能改善企业的经济效果并o‘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的实践意义’.‘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第2l页.o‘论社会主义的市场实现问露’,‘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第45--53页.o‘谈谈撬好综合平衡的几个前提条件’,‘经济研究’1981年第2期,第14--墙页I‘论平街与调整).‘经济研究’1981年第2期,第19--25页:(ill整国民经济搞好综合平衡’.‘经济研究’1981年第2期.第25--31页._‘调整我国产业结构要按生产力发展规律办事’。‘经济研究’1982年11期,第∞页..2.使其在整个社会的经济效果中得到体现;才能提高最终产品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咽叔莲认为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是以国民经济比例的协调为前提的,经济发展速度受国民经济比例制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调整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是压缩基本建设,

并且在调整过程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计划指导。o秦庆武从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论述了国民经济调整的必要性及调整要达到的经济成效.o对本次经济调整的原因和背景,国内研究者大都注意到当时经济建设方面继续存在的“左”的指导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失误.苏星在‘新中国经济史’中指出,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主要是:1、基本建设过大。新项目上的多,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2、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过多,超出了中国外汇支付能力和配套能力;3、由于继续发展重工业,扩大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问的比例失调;4、燃料、动力工业大大落后于加工工业,交通运输紧张;5、积累率高,加剧了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6、由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状况没有改变过来,加上企业整顿工作还没有搞好,经济管理体制存在许多问题,国营企业的混乱现象还没有完全消除等,因此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势在必行。o孙健指出,在经济工作中“左”的失误表现在:1、提出了许多脱离实际的经济发展的高指标;2、继续推行农业学大寨和普及大寨县运动;3、不顾客观规律,继续强调提高人民公社公有化水平,大搞核算单位升级:4、强调在短期内实现农业机械化;5、盲目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超过了实际的需要和本国国力的负担能力等.由于以上失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

重的后果:1、加剧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的失调,表现为积累和消费、工农业、农轻重之间比例失调;2、经济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经济效益差。所以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已经成为非常必要的了.o徐橡华、王亚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济简史)一书中,对国民经济调整的背景分析,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o(二)经济调整中的若干产业发展及其措旌对经济调整中不同产业的发展,研究者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基本建设是本次国民经济调整的一个重点,关于基本建设的调整,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看法和见解。在一次讨论会上,与会者认为以调整为核心搞好综合平衡有两个方面的任务;一个方面的任务是压缩基建,消灭赤字;另一方面的任务是调整好经由‘经济结构是决定社会经济效果的一十重要因素’?9?9 ‘经济i司题’1982年第1期,第1--5页.’‘调整国民经济的几个理论闯最’,‘经济研究’1981年2期,第13--20页.?9?9 ‘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与目民经济调整’.‘求是学于畸’1982年第6期.?9?9 ‘新中国经济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杜1999年版.第634--639页.?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翟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08--413页.?9?9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济简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7页..3.济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o王积

业、吴凯泰指出,经济调整除压缩行政费、事业费等项开支外,最重要的是压缩基本建设战线,控制基建规模,调整基建投资方向.这是逐步把中国过高的积累率降下来。逐渐使经济结构趋向合理的关键,是搞好当前经济调整的中心环节.。孙冶方认为,要压缩基本建设战线必须严格控制银行信贷,就要使基本建设投资归中央和省市集中掌握,并且要通过严格签订合同来约束基本建设投资.?9?9 关于调整中重工业的发展问题,周叔莲、吴敬琏认为要正确认识重工业在调整时期的作用,调整时期重工业要有一定的增长速度,既要使重工业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防止再次出现盲目追求高速度的现象.o范幕韩认为要调整机械工业的服务方向,既要对机械工业生产组织(包括劳动组织)调整,又要对机械工业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并且要改革现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固关于消费品生产问题,季龙针对国民经济初步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巨额财政赤字,指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生产.发展生产,首先是要通过调整,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把消费品生产发展放到重要地位,是使中国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关键。国民经济调整必须着重围绕着发展消费品的生产进行,中国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才能调整过来。o肖灼基对发展消费品工业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项具体措施:1、适当增加消费品工业的投资比例,认真

贯彻优先安排的原则;2、立足现有企业,搞好现有企业的挖潜、技术革新和改造;3、努力发展轻工集体企业,并调动其职工的积极性;4、加强全面规划,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增产工业消费品中的作用;5、加强重工业对消费品工业的支持。o关于发展个体经济,陈乃醒认为在经济调整中要大力发展个体经济,为此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消除。左”的思想的影响,注意保护和发展生产力;2、认真贯彻社会主义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方针:3、国家对个体经济的生产经营应主要运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4、切实解决个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金、技术以及原材料等问题.霍也有研究者对经济调整与环境保护关系进行了研究,如赵综流认为在调整经济中加强环境保护,基本上是指加强环境管理,结合生产建设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并走出中国自己的环境保护道路,并且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调整时期的环境对策:1、实施行政干预,运用经济杠杆;2、加强基本建设管理,讲究社会经济效果;3,在技术改造和改善生产管理中消除污染.?9?9 o‘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问题讨论会讨论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经济研究)1981年第2期.第34页.?9?9 ‘狠抓调整稳定经济’。‘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第6页.哪‘为什么调整调整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蕞论按资金量区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问题》,‘经济研究’1982年第2期,第12

-23页.o‘试论调整时期的重工业发展速度向题’,‘经济研究’1981年第ll期,第35-42页.哪‘对机械工业当前调整和改革任务的探讨’.‘经济研究’1981年第10期.第10-22页.?9?9 ‘贯彻调整方针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经济研究’1981年第5期,第5-12页.o‘论发展消费品工业的意义和途径’’‘经济问题’1982年第ll期。第22--28页.?9?9 ‘试论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经济问题’1983年第1期。第6-11页.?9?9 ‘调整经济保护环境’,‘经济研究’1981年第5搠。第67-73页..4.(三)关于经济调整的过程分析经济调整的过程,特别是调整的开始与结束时间,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开始时间问题.文革结束后,针对国民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已经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强调加快农业的发展,注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给部分工人加了工资,并对部分工业企业进行了整顿等,这实际上是在逐步清除过去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到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决定》,即为国民经济调整的开始,如徐棣华、王亚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济简史》一书中,认为中央工作会议认真讨论了李先念的

报告.同意提出的八字方针,并通过了调整后的1979年国民经济计划,从此,我国开始为期三年的调整和围绕调整起步的改革和开放.o孙大力在‘经济调整与改革开放>一文中指出,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以后,经济调整工作全面展开.重也有的以1979年6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为国民经济调整的起点.如‘李先念文选(1935--1988)}中的注释第170条对于国民经济调整的解释。有如下的提法:。~九七九年六七月问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实现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和对国民经济按八字方针实行调整的重要决策,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即在全国开始。”锄,关于这次经济调整的目标,从近期目标来说,是要克服当前的经济困难,消除潜在的危险;长期目标是,扭转二十多年来形成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现象,。从中国国倩出发,逐步建立起一个比较合理,经济效益较高、良性循环的经济结构。o在国民经济调整的阶段划分上,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把国民经济的调整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1979--1980年的初步调整,这个阶段的调整,一般认为采取了如下措施来调整国民经济的比倒关系;1、加快农业的发展;2、调整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加快轻工业的发展;3、在人民生活方面,逐步偿还人民生活方面的欠账,提高国民收入中消费基金的比重;

4、压缩基建规模,使之与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等相适应。主要由于对经济调整认识的不一致,国民经济在经过这一

阶段的调整后,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还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1、基本建设没有压缩下来:2、-1-业战线过长:3、财政出现赤字等.为此,1980年11、12月,相继召开了关于经济方面工作的几次重要会议,分析了当时的经济形势,做出了经济上进一步调整的决策.特别是1980年12月的会议确定了1981年调整的目标,要实现。两平一稳”即:1,基本上o‘中田社会主义建设新对期经济篱史’,中国物囊出版社1993年版,第53.5.页.‘‘经济调整与改革起步’,‘湖南党史’1996年第5期,第33页.‘‘事先念文选(1935--1988)1,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204521页.o‘论经济调整的目标,阶段和描施’。‘经济研究’1981年第6期.第9页..5.做到财政收支平衡,不出赤字。而且不给后年留下窟窿;2、基本上实现信贷平衡,不再搞财政性的货币发行;3、把物价基本稳定下来,特别是把占居民消费支出70%左右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销售价格稳住.挂世镛认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是在很好的形势下,为了消除潜在的危险而进行的一次清醒的、健康的调整;是在前两年调整工作合乎逻辑的发展,是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的调整方针的进一步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自动包装流水线压盒模具设计绿色化改进 摘要:包装机械是现代包装工业生产包装产品的最主要的技术设备,随着高新技术向包装机械行业的日益渗透,一方面人们不断开发新产品,刺激消费并淘汰旧产品,另一方面在消耗资源进行大量生产的同时,废弃物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包装机械设计及开发模式,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使包装机械在其全生命周期中(设计、加工制造、装配、使用、维修直至废弃后处理处置过程)对环境无影响或使影响最小化、资源低耗、易于回收等绿色特性,即进行绿色设计。 关键词:包装机械绿色设计改进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伴随着日益加快的现代化进程速度,作为附属产业的包装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现代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世界范围内,包装行业迅速发展为涉及到各行各业,并且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际经济贸易乃至国防建设都具有深刻影响的特殊行业。基于包装行业迅速的崛起,包装机械作为该行业的重要机械设备也迅速的发展,无论从设计过程还是具体应用,较之以往的机械都有了很大提高。时至今日,在一些技术发达的西方国家,包装机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生产、食品加工、化纺轻工、医药卫生等行业,各类包装机械构成了自动包装流水线,从而实现了生产包装的机械自动化,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包装成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好的满足了现代化生产的需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污染所导致的全球性环境恶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要求世界各国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以后,各国的环保战略经历了一场新的转变,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新的绿色战略趋势,这就是向资源利用合理化、废弃物生产少量化、对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方向发展。在这种“绿色浪潮”的推动下,绿色设计应运而生,相应地绿色产品设计技术也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包装机械设计及开发模式,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使包装机械在其全生命周期中(设计、加工制造、装配、使用、维修直至废弃后处理处置过程)对环境无影响或使影响最小化、资源低耗、易于

2007-2008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大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学院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复习大纲 (答案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 1、提出超越遏制战略的美国总统是(D ) A,里根B,卡特C,尼克松D,老布什 2、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D ) A,贸易自由化B,外汇自由化C,世界贸易组织D,跨国公司3、中日两国正式建交是在( C ) A,1971年B,1949年C,1972年D,1978年 4、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全球战略是( C ) A,遏制战略B,超越遏制战略 C,参与和扩展战略D,和平战略 5、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是(B ) A,英国B,法国C,加拿大D,日本 6、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D ) A,1972年B,1949年C,1978年D,1971年7、联合国安理会现有理事国为(D ) A,16个B,10个C,5个D,15个 8、美国最早提出遏制战略、有“遏制理论之父”之称的是(B ) A,基辛格B,乔治·凯南C,布热津斯基D,杜勒斯9、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D) A,国际贸易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关贸总协定 10、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日本首相是(A ) A,中曾根康弘B,田中角荣C,小渊惠三D,细川护熙11、两极格局终止、苏联解体是在(C ) A,1989年B,1990年C,1991年D,1992年 12、中美正式建交时的美国政府是(C ) A,尼克松政府B,福特政府C,卡特政府D,老布什政府13、欧盟的前身是(A ) A,欧洲经济共同体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欧洲共同体D,欧洲煤钢共同体 14、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在(D ) A,新德里B,开罗C,万隆D,贝尔格莱德 15、田中角荣内阁对日本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提出了(B) A,“全方位外交”方针B,“多边自主”方针 C,“西方一员”方针D,“等距离”方针 16、最终结束越南战争的美国总统是( A ) A,尼克松B,约翰逊C,卡特D,肯尼迪 17、国际旧秩序的最主要特征是( C ) A,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B,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 C,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穷国越来越穷,富国越来越富 18、标志冷战正式开始是( C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凯南的八千字电报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D,朝鲜战争的爆发 19、“新东方政策”首创者是( A ) A,勃兰特B,施密特C,科尔D,施罗德 20、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是(B ) A,加强南南合作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推动南北对话D,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21、宣告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是( C ) A,布鲁塞尔条约B,罗马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阿姆斯特丹条约 22、美国首次把人权作为外交政策核心的是( C ) A,克林顿政府B,肯尼迪政府 C,卡特政府D,艾森豪威尔政府 23、日本经济出现高速增长、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 D ) A,1974—1 985 B, 1986-1990 C, 1952-1955 D, 1956-1973 24、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 C ) A,“中间地带”理论 B,“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C,“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25、为维护自己的国防独立,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是( C ) A,法国B,德国C,英国D,比利时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据,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4.5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2116.3亿美元。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在中美贸易中,1979-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6年贸易逆差达395亿美元。中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1979-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1993年转为顺差,1996年顺差为105亿美元。显然,中美两国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统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中美贸易逆差的实际规模究竟有多大? 美方统计方法高估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国把中国香港转口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之中,但它实际上有很大比例应归于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香港的贸易转口;另一方面,它在计算美国对中国的进出口时,出口金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金额按到岸价格计算,从而将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的双倍数额计入中美贸易逆差。中美双方在最近5年的官方统计数字如表1所示,它表明双方计算的贸易逆差的偏差虽有逐年减少之势,但仍然很大,美国现有的统计方法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逆差的实际数额。 即使考虑到统计方法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逆差进行修正(介于二者之间,但更接近于中国官方数字),经过调整的贸易逆差数额仍然远远高于其真实值,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贸易模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逐渐向中国转移,它一方面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加工贸易占总贸易额的5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加工贸易模式属于两头在外的生产与贸易方式,即原材料依赖进口、最终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并且,由于劳动成本低、对外资企业的税收等优惠措施大,大部分附加值进入了外商的口袋,中国政府和中国员工的所得非常有限。 从美国贸易逆差的地区结构看,欧盟和中东等地区所占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作为整体的东南亚地区对美逆差则呈下降趋势;美国对于中国的贸易逆差,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而把它们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由于中国劳动工资较低、对外资存在税收优惠,这种产业转移和贸易顺差的转移的大部分利益由外商及其母国获得,但在国际收支中则表现为中国顺差的上升。 从中美经济发展水平和中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中美之间存在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按照国际贸易的正常模式,中美双方各自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生产,并通过贸易互通有无,可以极大地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美国政府通过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向中国的出口,造成了中美合理国际分工的人为扭曲;同时,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的加工贸易模式,使得中国尚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快速上升,事实上超过80%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由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进行的。 因此,中美巨额贸易逆差的形成,主要由于三方面的原因:美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中美贸易不平衡,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加工贸易模式实质上扩大了中美贸易逆差的数额,而美方的统计方法则进一步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逆差的规模。 二、美国得自中美贸易的巨大利益 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规律的作用,美国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和制造业在GDP和就业方面的比重日趋下降,美国经济正进入信息化和服务化的后工业时代。在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中,美国通过进口廉价的日常消费用品、出口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享受到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美国经济和美元的霸权地位,不仅使美国能够充分享受这种利益,而且可以获取巨额的“铸币税”收益。 根据国际贸易利得理论,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美国不仅享受到了国际分工的好处,还获得了参加国际贸易后的利得分配。首先分析中美贸易中美国所获得的交换利得。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成本低,但资金短缺,科技相对落后。美国是经济发达国家,资本充足,科技发达,但劳动成本高。中国主要向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鞋、玩具、家用电器和旅行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主要向中国出口飞机、动力设备、机械设备、电子器件、通信设备和化工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以及粮食、棉花等农产品。贸易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和互利性,有力地推动了两国贸易的发展。 中国向美国市场提供的价廉物美的商品,不仅可以满足美国广大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可以为美国经济带来两大利益:其一,美国可以将大量的资源转向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并维持其国际领先地位;其二,这些价廉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研究 20世纪80年代正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也是刚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的时候,新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思潮等矛盾不断冲击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步伐不断的加大,社会中的各阶级的社会心态也不断的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对这一时期的国人的心态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很有意义了。 社会心态,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反应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方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 20世纪80年代,我国面临着两大方面的矛盾对立:改革与保守,开放与封闭。实行改革开放势不可挡,但我们必须重新去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如何看待新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就成为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阶层的经历和价值观利益观的不同,对这一时期的看法也不同,社会心态也各有不同,我们下面主要是研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心态。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头版头条上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此思想解放的闸门打开了。从78年到80年,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而且思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深入,所以人们当时的社会心态就更多的反映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经济上。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刚从文革的恐慌中走出来不久,这一时期,迷惘、悲观、怀疑、逆反等情绪瘟疫一样在青年群体中互相感染,造成青年中三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信教青年急剧增多;二是自杀青年急剧增多;三是偷渡港澳台的青年急剧增多。尽管这些现象只是滞留在少数青年的行为中,但却反映出这一时期广大青年的总体的心态特征——在深感人生缺憾的痛苦中产生的失落感、惶惑感和迷茫感。从他们的这些举动中,可以看得出经过文革的影响的他们,社会心态是厌世和消极的,产生的极度不信任感才致使他们这么做。但是与选择自杀相比,绝大一部分的青年知识分子是在伤口上进行反思的,他们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逐步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唾弃迷信中的误导,用自己的眼睛重新看待人生。 从思想方面来说,当时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去触及以往那些被奉为禁止的东西了。他们的心态开始逐渐变得更包容更开放,对于文艺创作和美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开始追寻人性、人道主义等方面的美。从真理思想大解放的过程中,他们的心态慢慢发生改变,开始用自己的思想去看待问题,改变了文革时期个人崇拜和一刀切的心理。对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没有局限在那些条条框框的理论上。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心态也变得更加的开放和包容起来。开始引进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文化来促进本国的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社会上流行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变动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变动趋势 2009-02-22 23:29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直到1995年前后,广大美国雇佣劳动者遭遇了实际工资持续下降的困境。工资挤压不仅折磨处于不利地位的工人,而且也折磨大多数的美国家庭。过去许多美国人都盼望将来收入能够稳定地上升,而现在对于他们来讲,能勉强保持原来的水平已经不容易了。 20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主要媒体如商业周刊、纽约时报和其他期刊先后发表文章详细叙述了美国工人实际收入的下降和生活标准的侵蚀。到1995年底,这一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了。商业周刊在1995年7月刊登一篇题为“工资挤压”的封面文章。其中写到:“在复苏阶段的4年中,利润率达到45年来的最高点,失业率保持相对较低水平,贬值的美元已将国外的竞争者置于守势。美国公司持续降低成本就象经济还处在旋尾降落状态。许多措施正在破坏现有的支付系统和工作结构,代替它们的是新的低工资率、削减的增长和将工作分包给较低费用的供贷商。”(注:Aaron bemstein,“The Wage Squeeze,” Business Week, July 17,1995,p.55.) 1995年夏天纽纽时报经济学记者路易斯·尤奇泰尔写到:“虽然(猛然跌落的工资)问题已经折磨美国人很多年,只是现在才上升到主要问题。”(注:Louis Uchitelle,"Flat Wages Seen as Issue in'96 Vote,"New York Times,August 13,1995,p.26.)经济专栏作家威廉姆·格雷德在1995年11月写到,“不管是从新闻摘要中,还是从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现在几乎每个人都了解对大多数美国家庭的持续工资收入侵蚀。”(注:William Greider,"Middle-Class Funk,"Rolling Stone,November 2,1995,p.35.)可见,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工资挤压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集点之一。 二、企业界与正统经济学界的态度与辩护 对于广大工人工资和生活水平的下降,企业家们主要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看待这一问题。他们并不担心广大工人的工资挤压问题,反倒认为这种现象有助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他们从未对工薪家庭的生活状况感到忧虑,认为工资下降可以提高公司的利润,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保持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保护小企业免受倒闭的厄运。当媒体报道每月工人收入的数据时,他们也是对工资的停滞或下降持肯定态度,并未考虑到它对依靠劳动收入的广大劳动人口带来的后果。 关于美国工人实际报酬下降的问题,正统经济学界或采取回避的态度,或寻找各种借口,对工资挤压问题进行辩护,甚至否认工资下降的趋势存在。 否认工人实际报酬下降的学者主要存在三种说法: (1)福利抵消说。许多人认为,在近几十年,包括保健、保险等的雇员福利有了显著的增长。如果雇员福利被准确计量的话,会发现福利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工资的下降。结果是,雇员报酬——工资和雇员福利的合计在近几十年实际是增长了。工人现在的情况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好。 (2)通货膨胀率夸大说。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劳动统计局(BLS)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通货膨胀的估计夸大了生活成本的实际增长。伯斯金(Boskin)委员会的报告坚定地持有这一观点(伯斯金等1998)。如果通货膨胀率被高估,通货膨胀对工

工程管理专业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

展,具备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专业与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相接轨,专业方向涵盖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管理经营、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承包等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工程咨询、工程项目施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相关工作,专业覆盖面宽,从业范围广,社会需求大。

资格考证:EMCI)等。 发展状况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是在管理工程专业、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专业、国际工程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形成的。早些时候,国际上诸所大学院所中开设工程管理这门专业的也是寥寥无几,只是侧重于某些重点方面进行专门的专业教育,

高,将对工程管理专业及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挑战。如何使工程建筑在质量、监理的水平以及创意上有所突破,都需要工程管理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在建筑施工组织和技术、工程开发和经营、财务的滚动和回收、整体规划的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工程管理的升级和同步发展,以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业等等。 就业状况 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和控制管理、房地产经营以及金融、宾馆、贸易等行业部门的管理工作。这一专业涉及就业领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比较普遍。从银行证券到酒店宾馆,从建筑企业到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急需补充大量的工程营造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因此人才市场上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该专业就业领域所涉及到的工作是:综合系统地运用管理、建筑、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侧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并熟悉中国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企业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修改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就业政策,为专业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完善了专业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脱颖而出的市场机制。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北京招聘外地人才细则》等政策,使外地专业人才留京之路进一步拓宽。享受政策优惠的人才包括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的特征、形势及事件

考点: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的特征及成因 1.特征:美苏争霸达到高潮。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美国被迫进行战略收缩。 2.形势: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美国因深陷越南战争之中,尼克松执政后,实行战略收缩。而苏联在7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军事实力增强,转而采取积极进攻战略,把中东、非洲、南亚次大陆作为扩张的对象。 3.事件:1972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例题11969年,尼克松将美国对外战略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A.尼克松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B.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C.美国经济被苏联超过 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 答案:D 解析:1969年,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中,尼克松执政后,实行战略收缩。答案D。 例题2反映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特点的事件是() A.古巴导弹危机 B.苏军占领阿富汗 C.苏联解体 D.科索沃战争 答案:B 解析:1972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这是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的事件,答案B。 1.美苏争霸达到高潮是在20世纪()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态势是() A.势均力敌,处于僵持状态 B.势均力敌,互取“守势” C.苏取攻势,美取“守势” D.美取攻势,苏取“守势” 3.对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的形势,概括最全面的是() A.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B.美国态度强硬,苏联全面收缩 C.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D.苏联转攻为守,美国转守为攻 4.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下表为美国、苏联国防开支表(单位:10亿美元)。对表格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美苏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B.苏联取得与美国平等地位 C.美国军费开支总是多于苏联 D.美苏争霸中美国始终处于攻势

2019高中历史-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8天-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中历史-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第18天-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8天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8年河北省衡水中学调研卷)联合国负责维和行动的助理秘书长米崔·蒂托夫在视察苏丹“DDR”过渡性培训中心时说:“非常高兴在这里看到中国维和部队的身影誊中国一直积极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这主要表明 A.新时期我国外交呈现多元化特点 B.积极履行世界大国应尽的义务 C.在维和行动中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D.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一、开创外交新局面 1.背景

(1)国际背景 ①西欧和日本崛起,冲击两极格局,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②不结盟运动兴起,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大大加强。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居于守势。 (2)国内背景:中国在内政和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2.外交成就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3)1972年,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4)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1)对中国而言,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2)对国际而言,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和新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二、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特点: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 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背景社会条件: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社会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作家条件:“右派”作家归来;青年作家涌现思想条件:文学不再满足于暴露揭示伤痕,而试图对历史作纵深整体性思考。 类型 反思内容:对共和国初期至“文革”时期历史、社会、个体命运进行批判性思考。反思对象:较广泛,干部、右派、知青、农村、军营生活、商人、“内奸”等在文革中命运。思考触角,追索从左到极左的深层历史原因。 反思主体:复出作家、知青作家、女性作家可与“伤痕文学”相比较。特征 1.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从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跃进、反右。再现反思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 2.反思历史,同时文学反思,作家主体、文体意识觉醒。

2019届历史冲刺试题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8·云南月考]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B.“一大片” C.独立自主D.“另起炉灶” 答案 C 解析“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在两极格局下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体现不出“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A项错误。“一大片”是20世纪70年代外交方针,是指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办法处理国际事务,与“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符,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中国在建国后虽然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坚持独立自主,不是毫无原则地倒向苏联,故C项正确。“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原来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方针,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2.[2018·江苏宿迁模拟]六十多年前,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举行记者招待会。一个印度记者很感兴趣地提问:“国家有大有小,怎么才能够和平共处呢?”周恩来说:“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这则材料主要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A.“另起炉灶” B.互相尊重主权 C.“求同存异” D.互不干涉内政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中周恩来的回答可知,要想两国和平共处,就应该尊重其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即实行不干涉内政的

原则,故D项正确。“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是我国的外交方针,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项错误;题干主旨不涉及国家主权,故B项错误;“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C项错误。 3.“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做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美关系正常化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利益纠纷的国际准则,与题干信息“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相符,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2018·河南周口期末]1955年,万隆会议后,有外电评论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这主要表现在周恩来( ) A.提出了“求同存异”主张 B.消除了与会各国疑虑和分歧 C.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避免了会议偏离正确的轨道 答案 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功绩,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对万隆会议产生了很大的干扰,使会议杂音时起,出现波折和争吵。就在会议可能偏离正确轨道时,周恩来发表极具针对性和说服力的重要演讲,并广泛与各国交流意见,使会议朝着正确

15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doc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内容标准】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要求】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2.概括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3.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4.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5.探讨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6.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和平,也有利于各自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试说明】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日建交;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考点解读】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最主要标志。) (1)背景 ①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②美国坚持了20多年的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根本原因) ④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2)重返联合国的经过 ①美国“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破产。 ②联合国2758号决议: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

①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 ②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③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2、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外交突破的关键) (1)原因: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美国方面:①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根本)②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③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直接)④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中国方面: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有利于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有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经过(最敏感问题:台湾问题) ①“乒乓外交”,以民促官。(1971第31届世乒赛,日本)②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 ③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④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⑤中美建交:1979年1月1日,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3、中日建交(最敏感问题:历史问题) (1)原因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日本国内产生影响(根本)②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直接)③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 (2)过程 ①田中角荣访华:1972年9月②中日建交: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中日联合声明》,“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③1973年,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 (3)阻碍中日关系的问题 ①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②日本不承认侵略历史,篡改历史教科书③日本不承认南京大屠杀④慰安妇问题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①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篇章。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中国50年代以来的外交困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中日关系的改善的意义 ①、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篇章。②、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区问题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政府倡导的社区服务在全国普遍展开。90年代初期,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大地探讨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社区的渊源及内涵 一、社区的产生 社区概念的提出,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社区是指相对立的一种传统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此后,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第一次在译文中划分了社区和社会的概念,提出社区和社会是有区别的。认为社区是自生的,而社会是结合的;社区是同质的或异质共生的,而社会则是异质的;社区是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而社会则是相对开放的,相互依存的;社区 往往是单一价值取向的,而社会则是多元价值取向的;社区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而社会则是人们理性和角色的大舞台。 二、社区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社区的概念理解各有侧重,对社区的定义也是人人言殊,但对社区的地域性却是基本认同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社区成为多学科学者研究的对象。有的学者表述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部分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的学者指出: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还有的认为:社区是由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可见,人们在概念的理解、定义的确定上各有不同,但大都同意在地域意义上使用社区一词。因此,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二节社区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一、社区的特征 社区的概念既然是有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那末它必然具有 以下几个特征。 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由于社区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活动是在本社区内进行的,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以此建立了多种社会人际关系,通过社区,共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因此,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

5 “生态革命”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

5 “生态革命”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暴发的环境危机以及骇人听闻的“八大公害事件”,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雷切尔·卡森(RacheI Carson.1962)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Meadows,1972)、美国的戈德史密斯(Goldsmith 1974)等人的《生命的蓝图》等系列著作,不断敲打人类的灵魂,唤醒人类的生态良知。 这一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开始表现出多元化,生态化的特点,城市建设开始抛弃反自然、反生态的发展模式,城市先进的标准由技术,工业和现代建筑演变为“文化、绿野和传统建筑”,提出“回到自然界”的口号。国内外学者围绕生态导向的城市开发与设计、城乡融合的区域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也提出了生态基础设施、开敞(开放)空间、绿色基础设施。区域绿地系统、生态廊道、绿色通道、生境网络、环境廊道、框架景观等一系列崭新概念。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生态革命”浪潮。 5.1 生态导向的城市开发与设计 1971年,麦克哈格(lan L.McHarg)在《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一书中,从自然、历史、人文的角度探讨了环境问题,描述了自然过程如何引导土地开发,认为:”大城市地区内保留作为开放空间的土地应按土地的自然演进过程(naturaI—process[ands]来选择,即该土地应是内在地适合于“绿”的用途的:这就是大城市地区内自然的位置。要是将这两种系统结合在一起的话.就可以为全体居民提供满意的开放空间。”[13] 诚如刘易斯·芒福德(Lawis Mumford)所言,麦克哈格既不把重点放在设计上面,也不放在自然本身上面.而是把重点放在介词“结合”(with)上面,这包含着人类的合作和生物的伙伴关系的意思[6]。设计结合自然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且还标志着生态学方法第一次完整地引入了城市规划之中,从而拉开了城市生态空间建设的结构主义序幕。 1978年,西蒙兹又在《大地景观》(Earthscape)中全面阐述了生态要素分析方法,环境保护、生活环境质量提高,乃至于生态美学([co-aesthetic]的内涵,从而把生态景观研究推向了“研究人类居住空间与视觉总体的高度”[14]。1 984年,荷夫的《城市形态和自然过程》(City Form and Natural Process)重点论述了城市的自然演进过程与城市空间营造的关系问题,书中所表达的态度和观点、解决问题的提议和分析的

第23讲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

第23讲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 A组基础过关题组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加强了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D.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2.(2018北京海淀期末)20世纪70年代,中国领导人认为: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主要来自苏联霸权主义,因此应该建立一条最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来打乱苏联霸权主义的战略部署,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此中国() A.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盟友关系 B.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C.与美国改善关系,实现邦交的正常化 D.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外交活动 3.(2016北京海淀期末)右图是一张纪念某次会议召开十周年的邮票,其中缺失部分应填写的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不结盟运动会议 4.(2017北京顺义一模)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因素包括()

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7北京朝阳期中)当中美两国认同“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时,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共同() A.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执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C.秉承“求同存异”的理念 D.践行独立“不结盟”宗旨 6.(2016北京东城二模)有观点认为:中美关系发展史跌宕起伏,以曲折和波动为其主要特征,始终难以用“正常”二字来形容。下列有关中美关系的论述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亚洲,中华民族进行的另一场伟大防御战争则在拖住日本人” ②“美国作为一个主权政府……不会将…承认?赠予一个引起革命并对美国憎恨的政府” ③“欢迎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发挥负责任的作用,美国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反恐是中美可以加强合作的领域” ④“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确认从台湾撤走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二、非选择题 7.(2017北京海淀期末)近代以来,殖民活动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万隆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历史上,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列强参加的情况下欢聚一堂,讨论自身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印度总理尼赫鲁评价说:“亚洲今天不再是被动的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卑躬屈膝的亚洲了。今天的亚洲是有活力的,亚洲是充满了生气的。”万隆会议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迅速发展,从1956年至1965年的十年间,非洲共有33个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就有17个,被称为“非洲年”。同时,亚非会议极大地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并且确定了和平共处、国际安全、裁军和反殖等合作方向。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 1970年代末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80-199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率达10.1%,1990 -1999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0.7%,位居世界各国首位,远远超过同期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1980-1990年世界各国GDP年均增长率为3.2%,其中低收入国家平均为4.4%,中等收入国家为3.2%,中、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4%,高收入国家为3.1%,1990-1999年世界各国GDP年均增长率为2.5%,其中低收入国家平均为2.4%,中等收入国家为3.5%,中、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3%,高收入国家为2.4%)(注: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中文版,298~299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1979-2000年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6.3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7.43%(均按可比收入计算)。(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10080798.html,),2001-07-01。)但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整体上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扩大了。人们对此看法各异,有的认为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有的认为目前的收入差距尚属正常。不同的判断会导致不同的政策建议,或者不同的舆论倾向,更

重要的是会导致不同的政策选择,从而对经济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对居民收入差距当采取何种政策,既需要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和判断,也需要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及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旨在对1980年代以来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进行实证性的经验分析,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评判,并阐述对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所应采取的政策的看法。一、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一)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总体态势以反映居民收入差距(或收入不平等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来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状态和变化是最便利、最实用的。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基尼系数处在0.3以下,80年代中期以后,基尼系数超过0.3,1990年代初在0.37左右,1990年代中期以后上升至0.40以上,虽然1990年代末,基尼系数同1990年代中期相比,没有显现进一步上升的势头,但从长期看,1980年代以来,基尼系数的上升却是十分明显的。从收入百分比份额的演变来看,在1990年代,人均收入最低的20%的人口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呈下降之势,而人均收入最高的20%的人口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则呈上升之势(10年间约上升了5个百分点),人均收入最高的10%的人口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幅度更大(10年间约上升了6个百分点)。以上数据是按人均收入计算的,如果按家庭收入计算,差别还会要大一些。这些数据表明,198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参见表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