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威宁县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威宁县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威宁县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威宁县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威宁县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威宁地处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重点区域中心地带的滇东高原与黔西山

地高原结合部,是全国规划的夏秋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也是贵州省规划的乌蒙山区夏秋反季节蔬菜产业带大基地和大集散地,西、南部与同属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的滇东北昭阳区、会泽县、宣威市接壤。全县耕地面积378.4万亩,适宜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的耕地面积120万亩左右,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由于气候干燥、日照充足、盛夏冷凉和较大的日温差,形成了国内典型的“天然凉棚”气候类型,为夏秋反季节蔬菜生长发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全县蔬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快速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稳步提高。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477.00元,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左右。全县农民人均蔬菜销售收入397.00元,其中,夏秋反季节蔬菜销售收入295.00元,占74.4%。为了加快蔬菜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威宁县委、政府已将蔬菜产业列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纳入了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得到了毕节地委、行署和贵州省农业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09年9月,农业部危朝安副部长到威宁县考察后也肯定了威宁发展蔬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并就威宁蔬菜产业建设作了重要指示。贵州省农业委员会领导、省内蔬菜专家一致认为:威宁可建成全省夏秋蔬菜生产基地大县,并提出了贵州将实现“南有罗甸、北有威宁”的蔬菜产业发展思路。2008年,威宁已被国家农业

部明确为“云贵高原65个夏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县”之一和“全国153个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以夏秋反季节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一.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销现状

威宁蔬菜规模化商品生产始于2002年实施全省农业结构调整重点

示范项目—“贵州省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九年来,全县已累计建成夏秋反季节蔬菜示范基地5.68万亩,示范带动种植面积达89万亩,产量约489万吨,产值23.14亿元,增加值22.16亿元。

通过省、地、县蔬菜专家实地测产结果表明,我县草海周边生产的夏秋反季节大白菜亩产量达到11216.5kg,结球甘蓝亩产量达

9461kg,莴笋亩产量达6356kg,白萝卜亩产量达8560kg,中水镇前河村生产的大蒜蒜薹亩产量高达2164.3kg、蒜头亩产量也达1560kg。根据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2007年12月的查新报告表明,以上几种蔬菜的产量数据都是当时国内的最高产量记录。

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成日处理量100吨的蔬菜高温预冷库2个(县农科所1个、草海镇同心村1个),建成日处理量30吨的移动式蔬菜高温预冷库1个(草海镇陕桥村),运行正常,效益显著;已建成夏秋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800亩(草海镇鸭子塘村400亩、小

海镇小海村400亩),还在草海同心、麻乍双包塘、盐仓可界、羊街辅处等地建成夏秋蔬菜生产示范点5个;已建成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1个(草海镇鸭子塘村),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全面开展漂浮育苗等工作;已建成蔬菜滴灌栽培示范基地(鸭子塘村)10亩,实现了威宁蔬菜设施栽培的新跨越;已扶持发展与蔬菜产业有关的专业合作社30多个,其中山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黔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草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草海蔬菜专业合作社、哈喇河乡兴农果蔬专业合作社、中水果蔬专业合作社、盛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已全面开展工作,还引进黔西欣民果蔬专业合作社到小海镇小海村进行土地流转发展大葱基地,等等;已认定无公害蔬菜产地7.9万亩,草海大白菜已被毕节地区认证为优质农产品。

目前,在夏秋蔬菜基地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先后建成了草海周边万亩连片的夏秋大白菜、结球甘蓝生产基地,还建成了中水坝子1000亩连片的大蒜基地、龙场2000亩连片的小黄姜基地、哲觉2000亩连片的蕺菜基地、金钟镇夸都至文昌1000亩连片的春提早和秋延晚蔬菜基地、玉龙田坝1000亩连片越冬蔬菜基地等。

在2010年上半年以前,全县蔬菜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仍然是贵阳五里冲、遵义、重庆、长沙、安顺、六盘水、赫章妈姑及四川宜宾等地,其中的部分特色蔬菜如哲觉蕺菜、中水大蒜和龙场小黄姜等产品远销

国内蔬菜大市场。随着蔬菜高温预冷库的不断修建和正常运作,将会迅速扩大产品的销售半径和外销量。

(二)存在问题

由于起步晚,投入少,威宁蔬菜产业仍然很落后,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基本建设落后,基础设施较差;二是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落后;三是采后处理缺乏,市场拓展慢;四是产销服务体系缺乏,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五是产地市场缺乏,产销信息难以真实反馈;六是质量安全意识不足,控制能力亟待提高。

二.威宁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一)产地条件优越,生产优势突出

威宁的自然、气候、生产和生态条件有利于蔬菜生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首先,威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7月平均气温17.8℃,冬暖夏凉,春秋相连,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蔬菜优质、高产。第二,境内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海拔高,山地、丘陵、平坝、盆地、河谷交错,湿地与农田为邻,具有天然的隔离条件,蔬菜病虫害较少发生且容易防治。加上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低,“三废”污染极少,大气、土壤和灌溉水中有害物质含量低,自然生态条件十分有利于产品质量安全。第三,蔬菜生产主要是露地生产,劳动力资源丰

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农民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有利于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二)产品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

威宁具有乌蒙山脉和高原独特的气候特点,冬春弱冷空气不易影响,气候多晴少雨,夏季受西南季风潮湿气流的影响,降雨适中。有冬无严寒,夏秋凉爽,日照充足,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耐寒、半耐寒蔬菜可周年生产,夏秋季可生产喜温蔬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秋季高温、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影响日渐频繁,影响范围大,我国东部、南部、中部和东南亚一带大部份区域夏秋季耐寒、半耐寒、喜温蔬菜生产难度大,生产很不稳定。由于威宁夏秋季具有明显的“天然凉棚”气候优势,正值产销旺季,生产的耐寒、半耐寒、喜温蔬菜如白菜类、甘蓝类蔬菜和莴笋、结球生菜、包心芥菜、白萝卜、胡萝卜、芹菜、芥蓝、荷兰豆、甜脆豌豆等可运销华南、长江中下游、成渝、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因此,夏秋反季节蔬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威宁的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蔬菜种类、品种十分丰富,具地方特色的外销、出口蔬菜产品多,如哲觉蕺菜、百合,中水大蒜、辣椒,哈喇河魔芋、辣椒,牛棚、玉龙一带的大蒜、辣椒,金钟夸都的辣椒等,已有较好的市场基础,可以扩大传统市场,也要加大开发力度,以便加工外销。

(三)产销投入少,成本优势突出

威宁县蔬菜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优越,蔬菜生产主要是露地生产,生产设施投入少;养殖规模大,有机肥源丰富,肥料投入少;病虫害发生较少,危害程度轻,防控成本低;因此,蔬菜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威宁到主要目标市场珠三角、成渝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距离比国内同类大基地都近,运销成本相对较低。

三.威宁蔬菜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

威宁生产的夏秋反季节蔬菜产品为耐寒、半耐寒和喜温蔬菜,主要上市时段为6~10月。主要针对夏秋季高温,台风、暴雨频繁区域和劳动力及其它生产成本高的区域进行生产,目标市场为省外珠三角、成渝、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港澳、东南亚,重点市场为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长沙、上海及香港。

四.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的,以外向型发展为基本要求,以目标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商品基地建设、实用技术推广、产业化经营、市场体系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为重点。依据优势特色,推进优势区域布局,加强优势区域基地和产业带建设,强化要素配套,实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加强产销服务体系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开拓市场,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有效衔接产销,扩大外销和出口。以夏秋反季节蔬菜为主,

名优特产蔬菜为辅,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试验和应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确保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将威宁建设成蔬菜产业强县。加强政策扶持和投入支持,加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建设,通过蔬菜产业的发展对全县发展商品农业进行示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的总体目标

2010年,建立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8.8万亩,其中,1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2个。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年产夏秋蔬菜110万吨,产值5.7亿元;商品量100万吨,商品额5.2亿元;外销出口量90万吨,外销出口额4.8亿元。新建预冷库6个,产地批发市场2个。带动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产值达到7.5亿元,包装、加工增值达到1亿元。

到2015年,建立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20万亩,其中,5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生产基地1个,1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生产基地3个。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年产夏秋反季节蔬菜250万吨,产值14亿元;商品量240万吨,商品额13.5亿元;外销出口量220万吨,外销出口额12.4亿元。新建预冷库90个,新建产地批发市场12个。带动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产值达到15.5亿元,包装、加工增值达到3亿元。

到2020年,建立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25万亩,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产量达到300万吨,产值达到20亿元;商品量280万吨,商品额19亿元;外销出口量220万吨,外销出口额15亿元。新建预冷库200个,产地批发市场20个。带动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产值达到22亿元,包装、加工增值达到8亿元。

马铃薯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遵义市凤冈县年产750吨脱毒马铃薯种薯 扩繁基地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建设单位:凤冈县清强胜种植专业合作社 建设地点:遵义市凤冈县永和永华社区斑竹园组 单位法人:赵清天 编制时间:二0一七年四月二十八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4) 1.2项目建设方案 (4) 1.3投资结构及资金筹措 (5) 1.4项目效益 (6)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 1.6综合评价 (6) 第二章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8) 2.1项目建设背景 (8)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第三章建设条件 (12) 3.1 项目区概况 (12) 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4)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5) 4.1 市场分析 (15) 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 (17) 4.3市场风险分析 (17) 第五章建设方案 (20)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 5.2建设规划和布局 (20) 5.3建设标准 (20) 5.4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21) 5.5设备方案 (22) 5.6 建筑方案 (23) 5.7节能减排措施 (24) 5.8实施进度安排 (25)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27) 6.1环境影响 (27)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28) 6.3评价与审批 (29)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30)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30) 7.2 经营管理措施 (31) 7.3技术培训 (31) 7.4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2)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33) 8.1 投资估算依据 (33) 8.2 投资估算 (33) 8.3 资金来源 (35) 8.4 资金使用和管理 (35) 第九章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36) 9.1经济效益分析依据 (36) 9.2销售收入估算 (36) 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分析 (36) 9.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37) 9.5不确定性分析 (37) 9.6财务评价结论 (38)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 (58) 10.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58) 10.2农业产业化经营 (58) 10.3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60) 10.4新增就业岗位、助推脱贫 (60)

我国果蔬加工现状及前景

我国果蔬加工现状及前景的初报 余仕海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果蔬产品加工国,果蔬产业是仅次于粮食产业的第二大农业支柱产业。本文综述了我国果蔬加工现状,阐述了发展果蔬加工产业的重要意义,分析制约我国果蔬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关键字:果蔬加工;产业现状;前景 0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果蔬资源十分丰富,是全球最大的水果和蔬菜生产、输出国。据农业部统计,2007 年我国果蔬总产值约1500亿美元,其中水果种植面积194.1万hm2,约占世界水果种植总面积的18%;产量1052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20%。柑橘、苹果、梨、桃、李、柿、核桃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蔬菜种植面积1155.2万hm2,产量5亿6452万t,分别占世界蔬菜种植总面积的35%和总产量的49%[1]。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果蔬汁 我国是水果和蔬菜生产大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发展果蔬汁产业可以提高果蔬的附加值,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GB10789—1996 指出,用新鲜或冷藏水果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果汁(浆)及果汁饮料(品)类产品,主要分为果汁、果浆、浓缩果汁、浓缩果浆、果肉饮料、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浓浆及水果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的定义则是以新鲜或冷藏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食用菌,食用藻类及蕨类)等原料,用机械方法将蔬菜加工,在制得的汁液中加入食盐或白砂糖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可分为蔬菜汁饮料、复合果蔬汁和发酵果蔬汁饮料3 类[2]。 (1)浓缩果汁:体积小、质量轻,可以减少包装、贮运费用。 (2)非浓缩还原汁(NFC):营养高、风味好,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果蔬汁产品之一。(3)复合果蔬汁:从营养、颜色和风味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制,创造出更理想的果蔬汁产品。 (4)果肉饮料(果粒橙):较好地保留了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原料利用率较高。 我国发展果蔬汁拥有巨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果蔬原料优势,水果和蔬菜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每个季节都有新鲜果蔬应市,而且很多水果和蔬菜都可以加工成果蔬饮料。果蔬型饮料的口味可以灵活配兑,以满足为数不少的特殊人群,如糖尿病人、老人或幼儿等对饮料的需求。 (2)生产果蔬型饮料的成本低,收益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好处[3]。果蔬汁由于集环保、健康、营养和农工贸一体化等多种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果蔬汁产业化开发更是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据相关资料,2006 年在日本和欧美国家,果蔬汁的工业化生产在已形成了50 多亿美元的产业,并且仍在进一步扩展该类型产品的市场,研究相关技术;而我国果蔬汁生产才刚刚起步,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开发各类果蔬汁饮品[4]。 1.2 果蔬罐头 果蔬罐头是中国果蔬加工的主导产品,是果蔬加工行业的一个传统出口产品,也是我国在国际果蔬加工品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之一。目前,水果罐头年产量130万吨,出口近60万吨,约占全球市场的1/6,其中橘子罐头占世界产量的75%,占国际贸易量的80%以上;蔬菜罐头出口量超过140万吨,其中蘑菇和芦笋罐头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65%和70%,番茄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宜兴市蔬菜办公室陆志新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49%,均居世界第一。 2007年中国蔬菜播种面积达2.6亿亩,总产量5.65亿吨,人均占有量420多公斤。(中国经济网消息). 蔬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1.3%,总产值6300多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比例高达25.5%.蔬菜生产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57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13.8%. 2、蔬菜市场供应显著改善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优势产区的逐步形成,产销布局的日趋合理,我国已基本实现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目标。 2、蔬菜市场供应显著改善 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发布了《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将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8个蔬菜重点区

域。 据介绍,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但同时,我国蔬菜产业发展也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市场供应 不稳定等问题。 针对蔬菜生产季节性强,蔬菜产品新鲜易腐,贮运困难的特点,根据气候、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基础,农业部规划将全国蔬菜产区划分为4大功能区8大重点区域, 包括:华南冬春蔬菜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重点区域、黄土高原夏秋蔬菜 重点区域、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重点区域、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重点区域、东南 沿海出口蔬菜重点区域、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区域、东北沿边出口蔬菜重点区域。 按照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基地县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国的42%,蔬菜产量占全国的48%,出口量和出口额占全国的90%以上,蔬菜生产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贡献额超过1200元,产品安全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要求,产品商品化处理和精(深) 加工率达到65%以上。 为此,农业部将改善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实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水平;推行商品化处理与加工,提高产品采后产值;完善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产销衔接;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品牌,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增收作用更加明显,蔬菜总产值约5000亿元。 对全国9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约430元, 全国958个蔬菜播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人均来自蔬菜的纯收入达725多元。 3.蔬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根据农业部200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参照国际标准判定, 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4.3%, 以京津沪深四城市为例,2005年与2001年相比,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 合格率提高了近29个百分点 4.国际贸易快速增长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马铃薯在我国已经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由于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正在从数量扩张阶段转向稳定规模、提升质量、持续创新的繁荣发展阶段。政策和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力发动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农业部2006年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又进一步把马铃薯纳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专用品种的开发、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从科技层面有效支撑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马铃薯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 近年来,由于受到马铃薯食用消费需求和工业加工需求强劲增长势头的激励,以及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喜人,面积和产量增长迅速(图1略)。1990-2006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从3455万t增长到7435.50万t,增加了一倍;播种面积从286万hm2扩大到443万hm2,增加了54%。 2007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8000多万吨,种植面积超过566.67万hm2,产量和面积均占到世界的22%,我国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根据目前各地马铃薯收获情况看,2008年我国马铃薯产量较2007年增产已成定局,2008年9月农业部全国秋冬种视频会议公布,2008年南方冬种马铃薯比2007年扩大20万hm2。 我国马铃薯生产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措施是政府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规划,马铃薯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马铃薯作为重要的旱作农作物,生产主要集中于具有生产优势的西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中,九个均为西部省份。其中,甘肃、内蒙古、贵州三省(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高居三甲。马铃薯产量和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马铃薯总产量占全国的82%,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5%。 2马铃薯加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自2001年温家宝总理对马铃薯产业批示以来,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一方面,我国膳食结构变化以及快餐业的迅猛发展对马铃薯加工业提出了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与传播对加工业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业正处于迅速开拓和提升的时期,小土豆正在成长为大产业。 第一,适用于加工的马铃薯专用品种得到了开发和推广。目前,我国已培育、引种和选育出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四大系列约20余个专用品种,主要包括高产型、早熟型、油炸型和高淀粉型品种。一批适合淀粉、全粉、油炸食品加工需要的新品种正在按专用化要求批量生产和供应市场。 第二,生产加工逐步向规模化发展。我国的马铃薯薯条加工企业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到数十家,企业生产规模由过去的百吨级发展为现在的万吨级。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马铃薯淀粉厂由过去的几家发展至30多家,企业生产规模由过去的千吨级发展为现在的万吨级。全国马铃薯加工企业总数已经达到4500多家,其中规模化企业已经达到100多家冈。 第三,产业化模式取得进展。具备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项目带动优势的马铃薯产区,马铃薯加工业均不同程度地按“龙头企业+基地十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发展,在甘肃、内蒙古、宁夏及云南等马铃薯产区基本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化体系,大多以龙头企业带动,采用集生产、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系统化运作和管理。目前,全国具有产业化特色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已有一百家以上。其中,内蒙古华欧、云南润凯、宁夏北方及四川光友等一批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马铃薯加工骨干企业。

水果产业现状和品牌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 一、果业发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及特色基地类型面积 我县在果业生产中强化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各类果品不断向优生区集中,水果产业现状和品牌情况的调研报告。积极推广“四项”关键技术,大力实施优果工程,突出发展葡萄、杏、桃等时令鲜果和地方特色品种,全县形成了北部沿山葡萄、苹果,中部灌区时令鲜果和澳洲青苹,南部泾河沿线枣、杏、梨等名优特水果3个果品基地,合理种植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102070)。在果业发展上依托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截止年,我县为张裕公司发展酿酒葡萄15000亩。目前,全县果树面积18万亩,优特新杂果面积14万亩(其中苹果4万亩、葡萄5万亩、杏5万亩、桃2万亩、梨2万亩、枣2万亩、其它7万亩),年果品总产15万吨左右,产值达4亿元,农民人均果业纯收入400多元。全县有果汁加工企业3个,果品批发市场7个,销果经济人员1000多人,果品冷藏库6个,储量2万吨,标准化示范园20个,农民科技人员800多人,果品农村经济组织13个。我县被省政府评为省级优质时令水果基地县。 (二)发展形势 1、有利因素。我县远离工业区,工业污染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南部台塬和北部沿山地区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特别适合发展杏、葡萄、枣等多种杂果,中部灌区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灌溉条件方便,是桃、梨、澳洲青苹等果品的优生区。随着我县以杂果为主的果品区域布局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水果面积和产量将稳步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果品价格优势较强,党的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成为各级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在建设投资、财政支出、银行贷款等方面都要向农村倾斜,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这将极大地鼓舞和调动广大果农发展果业特色经济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把果业列为全县经济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不断加大酿酒葡萄等果品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也为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2、不利因素。我县果区大多冬春干旱,盛花期晚霜时有发生,夏季多发冰雹,灾害性天气对果品生产影响较大。园艺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农民素质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我县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果农培训机构和体系,果农整体素质较低。同时部分果农小农意识严重,市场观念淡薄,组织化程度低,与市场环境下果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适应。 二、发展规划 —年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果业发展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果品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发展壮大张裕公司、怡科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推进产业化经营,带动果业现代化发展,努力实现果业强县目标。

关于马铃薯的调查报告文档

关于马铃薯的调查报告文档 Survey report on potatoes 编订:JinTai College

关于马铃薯的调查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 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 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 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 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20**年,甘州区按照市委“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条路子、实施三大战略、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制定和下发了甘州区“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工程20**年实施方案”。把中国西部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工程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以布局科学化、种植标准化、品种专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和加工精深化为目标,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薯、专用薯生产,稳定发展鲜食薯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全区马铃薯产业的层次和水平。一、基本情况 20**年全区种植马铃薯面积3.64万亩,其中陇薯3号为8000亩,克新4号为1XX亩,大西洋1000亩,其它15400亩。主要分布在安阳、花寨、大满、小满、党寨、龙渠、甘浚、新

墩等乡镇。在大满镇四号村, 党寨镇二十里堡村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明永乡沿河村等建立连片示范点3个,建立安阳王阜庄村等3个马铃薯协会培训基地,产量达到9.3万吨。目前,企业已收购5万吨,占总产量的53.8%,其中有年金龙公司订单面积1.7万亩,亩均产量3.5吨,预计收购5万吨,现已收购3万吨,占应收购总数的60%,每吨收购价730元;xxx有限责任公司订单面积0.8万亩,亩均产量3.5吨,预计收购2.8万吨,现已收购0.7万吨,占应收购总数的25%,每吨收购价600元;瑞达等其它公司收购0.9万吨,每吨收购价550—600元。 就全区马铃薯生产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种植技术日趋成熟。近年来,农技部门积极推广实施高新节水、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利用农机补贴激活民间资本,在机械化耕作上寻求突破,为今后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快马铃薯品种改良步伐,不断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20**年全区脱毒种薯种植面积约为2.37万亩,良种覆盖率达65 %,马铃薯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技术体系已日渐完备和成熟。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历程及其意义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历程及其意义 内容摘要:我国“八五”期间的发展理念是“发展就是硬道理”;“九五”期间的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十五”、“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十七大进一步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文章指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观的转变,经历了经济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观,再到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过程,这是我国发展理念的升华。 关键词: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关于发展问题的最新认识和最全面、最系统详尽的表述,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发展观,无疑是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历史性重大突破。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程,我国的发展理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展观经历了经济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观,再到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历程,确切地说,就是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历程 (一)“八五”期间的发展理念是“发展就是硬道理” 1990年开始编制“八五”计划时,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历时三年的经济全面治理整顿,西方几个主要国家也正对我国实行经济制裁。面对国内外的重重压力,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成败得失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这也是邓小平发展观的主题。邓小平强调: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邓小平的发展理念源于他对中国人普遍生存状态的现实关怀,开始于他对中国世界地位的深刻忧虑。“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

水果产业现状和品牌情况的调研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321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水果产业现状和品牌情况的调研报告 通用范本

水果产业现状和品牌情况的调研报告通 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果业发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及特色基地类型面积 我县在果业生产中强化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各类果品不断向优生区集中。积极推广“四项”关键技术,大力实施优果工程,突出发展葡萄、杏、桃等时令鲜果和地方特色品种,全县形成了北部沿山葡萄、苹果,中部灌区时令鲜果和澳洲青苹,南部泾河沿线枣、杏、梨等名优特水果3个果品基地,合理种植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10:20:70)。在果业发展上依托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已

马铃薯的调查报告范文

马铃薯的调查报告范文 xx年,甘州区按照市委“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条路子、实施三大战略、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制定和下发了甘州区“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工程xx年实施方案”。把中国西部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工程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以布局科学化、种植标准化、品种专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和加工精深化为目标,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薯、专用薯生产,稳定发展鲜食薯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全区马铃薯产业的层次和水平。 一、基本情况 xx年全区种植马铃薯面积3。64万亩,其中陇薯3号为8000亩,克新4号为1xx亩,大西洋1000亩,其它15400亩。主要分布在安阳、花寨、大满、小满、党寨、龙渠、甘浚、新墩等乡镇。在大满镇四号村,党寨镇二十里堡村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明永乡沿河村等建立连片示范点3个,建立安阳王阜庄村等3个马铃薯协会培训基地,产量达到9。3万吨。目前,企业已收购5万吨,占总产量的53。8%,其中有年金龙公司订单面积1。7万亩,亩均产量3。5吨,预计收购5万吨,现已收购3万吨,占应收购总数的60%,每吨收购价730元;张掖市玉鑫淀粉有限责任公司订单面积0。8万亩,亩均产量3。5吨,预计收购2。8万吨,现已收购0。7万吨,占应收购总数的25%,每吨收购价600元;瑞达等其它公司收购0。9万吨,每吨收购价550—600元。

就全区马铃薯生产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种植技术日趋成熟。近年来,农技部门积极推广实施高新节水、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利用农机补贴激活民间资本,在机械化耕作上寻求突破,为今后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快马铃薯品种改良步伐,不断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xx年全区脱毒种薯种植面积约为2。37万亩,良种覆盖率达65%,马铃薯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技术体系已日渐完备和成熟。 二是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增强。目前,已建成规模较大的马铃薯全粉生产企业1个—张掖市有年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工业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固定资产现已达1。1亿元,包括年产6000吨马铃薯雪花粉生产线、3000吨颗粒粉生产线、有年生产复合薯片等小食品2500吨的生产线、年产xx吨精淀粉生产线和年产1500吨食用酒精生产线,公司年原料消耗量5。95万吨,储备能力xx吨。xx年该公司计划加工马铃薯5万吨,其90%的原料靠我区供给。建成规模较大的马铃薯精淀粉生产企业1个——张掖市玉鑫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马铃薯精淀粉1万吨,可带动甘俊、明永等周边乡镇种植马铃薯2万亩。公司采取订单形式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为种植基地先垫付种薯款、部分化肥农药款、承担部分运费和适价收购种植户的等外品等优惠政策,激励农户扩大种植规模,扩展原料基地,使企业和农户之间基本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业化经营机制。 三是种植效益逐步提高。我区的土壤、气候、水肥条件,对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一定的优势,加之近年来通过推广应用地膜覆盖、覆膜高

近现代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马铃薯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适应性强、栽培模式多、经济效益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物类食品。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等意义重大。 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马铃薯品质的好坏和产量高低关键在种 薯。因此,马铃薯种薯产业在马铃薯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 1.1.1国外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孟加拉国、波兰、法国和白俄罗斯是世界上十大马铃薯生产国。其中,荷兰是全球第 一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出口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出口量的总和,种薯出口到60多个国家,其种薯生 产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21%,种薯单产达到30?35t/hm2,所种植种薯的75%用于出口,是农作物中产量、种植面积及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作物。 1 、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 英国、荷兰主要以田间无性系筛选的方法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 种薯,而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种薯生产国家都采用茎尖脱毒、分生 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获得脱毒快繁的基础材料和扩繁生产种薯。 2、马铃薯种薯生产技术 成熟和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为生产优质、高产的种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效的质量保证。在荷兰,利用无性系选择、无性系快速繁殖、种薯催芽播种、种薯生产合理密植、测土精准施肥、GPS精细播种、GPS引导机械中耕 和除草、全自动灌溉系统及卫星图像分析应用、晚疫病防治专家预警系统、适时灭 秧等多种生产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及品质,使其成为全球第一马铃薯种薯 出口大国。美国的爱达荷州被誉为“马铃薯之州”,驰名世界,该州马铃薯年种 植面积约15万hm2,平均产量达30t/hm2以上,面积和产量都占全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爱达荷州马铃薯普遍丰产的原因也与其成熟、先进的生产技术密不可分。 3、马铃薯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 完善的种薯检测和检验监督制度为种薯生产和质量定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 荷兰发达的种薯产业与其健全的马铃薯种薯检测、认证体系关系密切。在荷兰,承担种薯检测和认证工作的是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服务公司(NAK )。该组织是荷兰农业部指定的荷兰农业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检测及定级的唯一权威组织。任何在荷兰生产经营马铃薯种薯和申请种薯合格证的个人和组织,必须得到NAK的批准。生产者和经销商必须服从NAK委员会为其制定的检测标准和规则,该检测标准应能符合任何国家的最严格的质量要求。在荷兰,每批出售的种薯的所有相关信息均被列在

水果行业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

水果行业现状分析及市 场前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2014年中国水果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 测报告 编号:1338383 行业市场研究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一份专业的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以上内容的数据和研究分析部分,在报告中的比例各占50%。 作为通用型调研报告,行业市场研究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水果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水果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水果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水果行业现状和整体的发展情况,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水果行业现状及水果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水果市场变化和水果行业发展趋势。

2012年全国水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产量同比增加%。2012年我国鲜、干水果及坚果(以下简称“水果”)进出口631万吨,比2011年(下同)增加%;价值亿美元,增长%。其中,出口万吨,增加%;价值34亿美元,增长%,出口平均价格每吨美元,上涨%;进口万吨,增加2%;价值亿美元,增长%,进口平均价格每吨美元,上涨%。 在我国像苹果、柑橘这些大宗水果的加工形成产业的少;区域布局上:苹果浓缩汁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河南、山西;柑橘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番茄汁主要在新疆、内蒙;桃汁、梨汁在河北;热带水果在海南、广西、广东;罐头在湖南、湖北、四川、浙江等。业界认为,水果罐头、果浆、果肉果汁、果粒等可最大限度保留果汁营养。浓缩苹果汁行业,目前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浓缩果汁产能过剩进入后危机时代,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柑橘罐头面临国外技术壁垒,果酒行业平稳发展,特色果品行业异军突起,果品加工呈现出向多元化与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 我国罐头食品以其优质的产品质量、低廉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罐头工业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业体系。水果罐头作为一种传统的商品,近几年来,行业市场发展快速。企业年销售额突破千万的品牌不在少数,甚至出现了单品销售过亿的不俗表现。 但我国罐头市场并未真正启动。目前,前美国人均罐头年消费量在90公斤左右,西欧约50公斤,日本23公斤,而我国仅为1公斤左右。目前国内消费者对方便、美味、营养、安全的健康食品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罐头食品恰恰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而在所有罐头产品品类中水果罐头的市场需求最大,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第一部分产品概述与环境 第一章水果行业特征分析 第一节产品概述 第二节产业链分析 第三节中国水果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四节水果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 二、水果行业生命周期 第二章中国水果行业环境分析 第一节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

热带水果产业状况与发展趋势分析

热带水果产业状况与发展趋势分析 日期:2010-09-27 浏览字体:【大中小】 编者按: 在省农机学会举办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化培训班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友胜研究员作了题为《热带水果产业状况与发展趋势分析》的主题报告,现将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供大家在工作中学习和参考。 一、主要热带水果业的现状 (一) 主要热带水果种植业的基本状况 亚洲是世界水果的主要生产区。2007年,亚洲水果收获面积 2492.2万公顷,产量23201.9万吨,分别占世界水果总收获面积和产量的48%和46%。 据FAO统计,2007年世界水果收获面积达5192.1万公顷,产量达5.09亿吨。单类水果产量占世界水果 (不包含瓜类)总产的比例超过1%的水果有柑橘类、香蕉、葡萄、苹果等1O类,约占世界水果产量80%,其中热带水果有香蕉、芒果、菠萝、木瓜等4类。世界上能够进行热带作物种植的土地面积约5亿多公顷,主要分布在亚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我国的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简称热区)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省(区)南部及四川、贵州省南端的河谷地区的267个县(市)和台湾省。主要有香蕉、芒果、木瓜、荔枝、龙眼、杨桃、枇杷、菠萝等。 我国香蕉产量占世界第三,2007年香蕉种植面积为51.8万公顷,总产量达126.2万吨;芒果产量位于世界第8位,2007年种植面积为10.28万公顷,总产量74.15万吨;菠萝产量居世界第三位,2007年总产量为126万吨。 (一)热带水果加工业的基本状况 1、中国水果加工业发展现状 (1)水果种植和加工区域化格局日益明显,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带:热带亚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以热带地区(海南、云南等)为主的热带水果(菠萝、芒果和香蕉)浓缩汁与浓缩浆加工基地,直饮型果蔬及其饮料加工则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和广州等省市为主的加工基地。 (2)高新技术得到了逐步的应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3) 国际市场比较优势日益明显,国内外生产逐步扩大。 (4) 我国果汁产品标准体系与质量控制体系不断完善。 2、我国热带水果加工企业状况 我国热带水果深加工有一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云南、福建、广西等省份。 热带水果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不多。 至2007年,我国在册菠萝加工企业有上百家,其中年加工罐头能力达万吨以上的约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全版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2、掌握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及结果。 3、掌握历代土地政策、赋税制度以及发展农业的基本措施。 4、概括归纳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5、概括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6、了解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特点及意义。 ★学法指导: 1、注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2、采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古代一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学会处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4、通过理解或记忆,掌握基本史实。 ★高考展望: 1、注意古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联系现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和税费制度的改革,注重古代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和特点。 3、注意梳理古代各时期封建城市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注意内在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知识整合: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基础知识 (1)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①夏商周:农具大多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少量的青铜农具。 ②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 ③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④两汉:犁壁的出现,赵过发明耧车;牛耕法有二牛抬杠式、一牛挽犁法。 ⑤魏晋南北朝:马钧发明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⑥唐朝:创制了曲辕犁、筒车。 (2)农作物的推广 ①夏商周:五谷 ②魏晋南北朝:南方农作物品种增多 ③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经济作物茶叶生产规模大。 ④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外来农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官种植;清朝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土地开发 ①魏晋南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由江东扩展至整个长江流域,波及到岭南和闽江地区;边疆的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以开发。 ②隋唐:江南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③明清:外来农作物玉米和甘薯的种植,使贫瘠土地得到利用。 (4)农产品商品化 ①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特别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中期以后征收茶税。 ②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扩展至江北。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专业生产区域。(5)古代重大的水利工程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从国家看,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中国,2003;二、世界马铃薯产量与单产水平;在总产上,欧、亚两洲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目前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统计,2003年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890万公顷(约2.8亿亩),总产为3.1亿吨,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有150个。 一、世界马铃薯的面积分布 世界马铃薯面积分布的最大特点是以欧、亚两洲种植为主,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四大生产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一半。 近几十年来,世界马铃薯的面积一直保持在2000万公顷(3亿亩)上下,在近年略有下降。面积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其中,欧洲2003年马铃薯面积为820万公顷(1.23亿亩),占40%;亚洲为780万公顷(1.17亿亩),占38%;两者合计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78%,而马铃薯的发祥地南美洲种植面积仅94万公顷(约1400万亩),只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5%。 近年世界马铃薯的总面积波动不大,但各大洲种植面积却有较大变化,除整个美洲大陆保持相对稳定外,欧洲的种植面积在持续减少,而亚洲、非洲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欧洲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42万公顷(1.56亿亩,1992年数字),下降到了目前的820万公顷(1.23亿亩),下降了21%。其中,主要种植国俄罗斯、波兰、白俄罗斯、德国均有下降,面积分别减少20万、104万、50万和23万公顷,减幅分别为6%、58%、49%和45%。亚洲种植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417万公顷(6255万亩)增加到780万公

乡镇马铃薯产业工作总结

乡镇马铃薯产业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长期在农业战线工作的农技人员,2012年我负责XX县雄壁镇上鸭子塘村小组101户科技示范户马铃薯产业指导工作,一年来,在XX县农业局项目领导小组和马铃薯的支持下,各位同事的帮助下,对照科技示范户指导员的工作要求,以及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指导实施方案,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积极参加指导与技术培训班学习,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和技术指导水平。 技术指导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示范户的指导效果。马铃薯是雄壁镇的主产粮食作物,在农民的收入中占有较大比例,产量的提高关系到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示范户,我系统地学习了农技推广的相关理论知识、马铃薯高垄双行栽培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特别是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马铃薯抗旱栽培技术等,提高利率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 采取集中培训于分散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做好马铃薯示范户的培训指导工作。一是利用街天示范户赶街的时间集中到农业中心培训;二是入户面对面进行技术讲解,让示范户直观了解相关农技知识;三是到地里现场指导;四是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开展电话咨询,为示范户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认真制定指导员年度工作计划和分户指导方案。 通过走访示范户,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为全面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不同示范户的情况,分别制定了入户分户指导方案。通过分户指导方案,农户可以了解指导员提供的技术服务内容和要求配合的工作及注意事项,使指导员和示范户能够互动起来,更好地完成全年做任务。 四、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当地土壤类型和耕作特点,全面推广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技术,以培肥地力、 改良土壤,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促进耕地地里回升和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五、健全完善病虫害监测预报机制,定点、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研究制定防治措施,指导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重点监测马铃薯晚疫病和地表虎发生情况。 六、取得的效果 通过格科技措施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实地测产验收,10示范户全年马铃薯的平均亩产达1666.3kg,比前三年平均亩产1515kg增产了151.3kg,增幅为10%,按今年马铃薯上市时的收购价1.5元/kg,平均每亩经济效益达到2499.45元,同时还辐射带动了周边20户农户积极的参与学科技用科技,达到增产增收目的,辐射胡今年的平均亩

果蔬加工行业发展

果蔬加工行业发展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国内外果蔬加工业发展趋势 时针对目前我国的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果蔬加工业,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产后附加值,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和区域性高效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另外,我国果蔬生产已开始形成较合理的区域化分布,经过进一步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通过加速西部大开发的步伐,我国果蔬产业“西移”已现端倪。切实抓住“果蔬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推进西部地区果蔬加工业的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 二、国外果蔬加工业发展趋势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果蔬加工业,其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业化经营水平越来越高 发达国家已实现了果蔬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具有加工品种专用化、原料基地化、质量体系标准化、生产管理科学化、加工技术先进及大公司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经营等特点。同时,发展中国家果蔬加工业近年来也得到长足发展。 2、加工技术与设备越来越高新化 近年来,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真空浓缩技术、微胶囊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超高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膨化与挤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及相关设备等已在果蔬加工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先进的无菌冷罐装技术与设备、冷打浆技术与设备等在美国、法国、德国、瑞典、英国等发达国家果蔬深加工领域被迅速应用,并得到不断提升。这些技术与设备的合理采用,使发达国家加工增值能力明显地得到提高。 3、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多样化 发达国家各种果蔬深加工产品日益繁荣,产品质量稳定,产量不断增加,产品市场覆盖面不断地扩大。在质量、档次、品种、功能以及包装等各方面已能满足各种消费群体和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多样化的果蔬深加工产品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拓展了果蔬深加工空间。 4、资源利用越来越合理 在果蔬加工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废弃物,如风落果、不合格果以及大量的果皮、果核、种子、叶、茎、花、根等下脚料。无废弃开发,已成为国际果蔬加工业新热点。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从环保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对加工原料进行综合利用,将农产品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利用米糠生产米糠营养素、米糠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其增值60倍以上。利用麦麸开发戊聚糖、谷胱甘肽等高附加值产品,增值程度达3-5倍,美国利用废弃的柑橘果籽榨取32%的食用油和44%的蛋白质,从橘子皮中提取和生产柠檬酸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美国ADM公司在农产品加工利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利用能力,已实现完全清洁生产(无废生产),使上述原料得到综合有效地利用。 5、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善 发达国家果蔬加工企业均有科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极其重视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普遍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采用GMP (良好生产操作规程)进行厂房、车间设计,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实施了HACCP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使产品的安全、卫生与质量得到了严格地控制与保证。国际上对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FAO/WHO国际联合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国际果汁生产商联合会(IFJU)、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RCD)等有关国际组织和许多发达国家都积极开展了果蔬及其加工品标准的制定工作。 三、我国果蔬加工业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而,由于我国果蔬加工业起步较晚,产后减损增值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的严重滞后,使果蔬加工业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且滞后于自身产业的发展需求。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