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群教育民情日记(2012.6.7)

四群教育民情日记(2012.6.7)

四群教育民情日记(2012.6.7)
四群教育民情日记(2012.6.7)

四群教育民情日记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晴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个人背着包走在啦井九龙的村寨上,心中系着我要联系的四户人家。一股脑儿的往和润华、和松全两家赶,急切的想看到他们,想为他们的困难贡一己之力,但又怕自己力量单薄,不能真正的解决实际困难,想到此思绪翻腾,犹如满山的矮雾不知东西的飘着。就这样边想边走的就到了他们家,和润华一家四口人,有1.2亩水田和1亩旱地,家庭年收入只有2500元,这一家子靠这点微薄收入勉强供给。在和他家坐着聊的时候,他们有一个想养猪的愿望。想以此来改善收入情况。问到和松全时,他说“家人多病,欠下外债6000多元,想请帮忙解决一些困难。”

烈日渐渐的爬下山头,趁着微光往红土涧的另外两户人家赶,和玉美家和大多数困难户一样,爱人已去世,家中收入微薄,一个人抚养三个孩子,还培养了一名大学生这实属不易。和石才一家户口是在红土涧,但早已全家搬到县城以开车营运为生。其妻在粮食局,和石才本人享受低保,低保钱虽不多但也给他们家解决了一些困难。

这4户人家,多数都在种植旱地,这是水源紧缺环境条件所致吧,他们家中大多数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里,很多体力活都干不了,所以只能选择做些轻松的活,近几年该村外出打工的青年越来越多,加上今年的大旱天气,老人小孩的生活更是艰难。

一天的走访生活结束了,虽然辛苦和疲累,但我感觉到很充实,跟他们的辛苦劳作相比我的这一点小累又算的了什么。我唯一的愿望就是以自己的一份力量尽可能的帮助到他们,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2020年结对帮扶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合集

篇一 我分别走访了鲤中街道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基层政法单位,召开了由部分干部、站所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及部分群众参加的座谈会,深入了解广大基层群众目前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对我区综治工作有什么要求和期盼;深入了解广大群众对我区公众安全感的知晓率、重视率和满意率;深入了解当前基层社区组织工作运转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了解部分群众的家庭经济状况、个人就业状况、子女入学状况和老人健康状况;深入了解基层干警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对上级政法机关的要求和期盼;掌握近年来综治工作的各项政策、制度、措施在基层的落实情况,以及当前基层综治维稳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新情况。 晚上回到家中,我梳理了今天的调研走访情况。我经过综合分析后认为:目前广大社区仍有少数群众因病返贫、因家庭重大事故返贫,亟待救助和帮扶,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我将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除了加大自身的各类挂钩帮扶之外,还将要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加大协调帮扶力度,尽可能多地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帮扶基层困难群众和参与基层基础建设中来。将继续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动员广大干警积极捐赠相关物品,充实到相关基层单位和群众手中。 群众无小事,件件暖民心。我今天走访了常泰街道,落户的重点工程多,征地拆迁任务重,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也特别多。我决定在以社区为重点,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针对征地拆迁等突出问题,开展摸底调查,了解基层的真情实况,掌握一线的准确数据,化解矛盾,解决难题。要求群众诉求合理的,主动向办事处、社区通报,督促加以解决;对诉求不合理的,依法解释到位;对涉及市区其他部门的问题,主动联系和协调有关部门处理。 我觉得下基层已经变成我工作经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接触街道、社区实际,投身综治工作,接近社区居民,思考和了解了一些关于街道的过往、现实与长远发展的问题,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为将来做好机关工作积累了经验,对培养自己的艰苦奋斗、勤政廉政精神,都有莫大收益。 我实地查看我区通政小学开展大课间活动情况,与校长、教师代表座谈交流。通过走访交流,了解到该校有两方面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该校体育设施、器材不达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受到影响;二是图书资料不足。为此,联系区文体旅游局为该校协调解决,并与新华书店沟通,提供了图书,充实到校图书室,使该校图书配备达到标准。 通过下基层我深刻体会到:一是平时必须加强学习,吃透相关政策,熟悉全面工作,只有这样,我们到基层去才能对一些问题给予解

教育日志一

小学生作文教育日志(一) 单调、机械、乏味、重复的作文教学,使学生的知识“窄化”,思维“僵化”,情感“淡化”,挫伤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一次习作课上的突发奇想,让我治愈了痼疾,尝到了写情境作文的甜头。一次习作训练,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描述对春天景物的新发现、新感受。在“口语交际”课上,我要求学生描述一下初春杨树叶子的颜色、形状。有的同学站起来洋洋自得地说:“这多简单,杨树叶子是深绿色的,有手掌大小。”我又问:“别的同学呢?”同学们描述却差不多,看到这种情况,我的教学热情一下子跌入谷地,我想:杨树是随处可见的树木,同学们却不能对它进行正确的描述,原来学生了解大自然、认识生活靠的只是想象,学生这样又怎能写好作文呢? 一个奇怪的想法突然在脑海中萌生,我告诉同学们:“第二节课我们到野外去找春天吧,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好吗?”我的提议让同学们异常激动,一窝蜂似的涌出教室。“老师,春天的天空真高,空气真新鲜,好舒服啊!”说完,这个同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着他那陶醉的样子我随机问道:“那该怎样形容此时的天空、空气呢?”他大声说:“瓦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天空是那么明朗,空气是那么清新。”啊!这不正是我们之前讲过的句子吗?运用的真是恰到好处;“老师,小草露出了头,远远看去似有似无。”“这才叫‘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另一个同学马上接口道。“啊!”某个学生的一声尖叫吓了同学们一跳,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远处的小树上落满了洁白的“雪花”,奇怪怎么还有香味?同学们像一阵风似的飞奔过去,“是梨花,杏花。”他们像天使一样穿梭于花海之间,奔跑着,追逐着,欢笑着,像小鸟儿一样唧唧喳喳地叫着,在草地上、小河边、花丛里留下了欢乐的足迹。 回到教室,趁热打铁以《寻找春天》为题,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和以往相比,这次作文完成的速度异常快,同学们争着抢着让我看。他们写道:“春天,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柳树姑娘在微风中梳理着她的长发,到处呈现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杨树的枝条返青了,嫩黄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可爱了。”“鸭子在小河里惬意的游着,使我不由得想起苏轼笔下描写春景的优美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尽管有些同学的句子牵强,不规范,但同学们是用心感受了。我把同学们的好句、好段摘录下

最新村民情日记(村民,七里,日记)

村民情日记(村民,七里,日记)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民情日记民情调研 第二篇:民情日记 第三篇:民情日记 第四篇:民情日记 第五篇:民情日记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民情日记民情调研 民情日记 水竹中心校余正燕 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

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刘顺香是初二年级学生水竹乡双旋村,一个文静而漂亮的姑娘。正是由于她的文静,以至于她在上课时也极少发言,有时就呆呆地做着,不知在想些什么。本学期来每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而且,最近书写越来越慢,成绩也越来越差。针对这个情况,我和班主任决定对她进行一次家访,希望能够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取得进步。 二、处理和解决 还没去家访,刚跟刘顺香说了一下,没想到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了。看来,她也知道自己自从他爸爸去世后,她学习中的现况,摸清她心里的想法,对症下药,针对她的一些特殊情况,妈妈要多关心她,多和她交流谈心,老师也要如此。让她感受家庭和学校的温暖。放学后我们来到水竹想把村刘顺香家,她妈妈一人默默的坐在沙

发上。看见我们来家访,晃晃悠悠的站起来给我们让座。一进家门,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黑白照片,简单的家具,一张四方桌,几张椅子,一台很旧的电视可以算是值钱的家当了吧。 刚一坐下,还未开口,这位母亲的眼眶便红了,刘顺香妈妈向我们反映了一些她家的情况:她们本是三口之家,虽不富裕但是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年前张燕的爸爸得病,经过两次手术,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十几天前再次发作,离开了她们母女,离开了这个家。她由于过度忧伤和疲劳,也患病多日。孩子请亲戚朋友照顾,看了她的回家作业,也发现了她作业马虎、学习也不够理想。常常还发现她夜间偷偷地哭,吵着要爸爸--------听着听着,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想同刘顺香学的速度慢、厌学有着复杂的原因,要帮助她除了耐心更需要爱心。让她时时处处感到同学、老师在爱她,关心她!了解她的所想,关心她的情绪,多一个拥抱,多一个微笑,多一次理解,不是强调她作业做得够不够好,不是需要她一开始就要成为最优秀的孩子。她是在该得到理解的时候没有得到理解,是在该拥有老师关爱时没有得到关爱,是在她该得到家长帮助时没有得到帮助。这时作为老师我决定重新出发,从心出发,慢加等待,爱加理解,注意家校交流沟通,让孩子重新找到自己。

2020年精准扶贫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合集

篇一 上午,走访董叶兰老人家,我们进去时,老人家正在吃饭,我们和她聊天,老人家很开心,边吃饭,边和我们聊天,并听不清楚她在说什么,但是我们发现,老人家的脸上,时不时露出笑容,这一刻令我心中很震撼,是啊,年迈的老人,或许生活过的很艰辛,但是她并不觉得有什么,因为,艰苦的生活已经成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印记,但是,孤独才是她们真正渴望驱走的,只要有人陪他们聊天,听他们唠叨,他们的内心是很容易得到满足的。或许物质上的贫穷,并不足以令老人感到悲哀,她还可以自已去劳动争取,但孤独呢? 篇二 上午一大早,村支书李泽佳告诉我们,相对贫困户梁啟建昨天晚上回家了。我们决定走访他,并按照要求做好入户资料的核查和登记。到了他的家,李书记喊了一声,听到有人应,就推门进去了,一进门,梁啟建从里屋走了出来,看上去人有些腼腆,董叶兰老人家也在屋里,我们看见老人家脸上满满的笑容,很开心,一起去的同事和村支书就陪老人家唠叨。我就向梁啟建了解情况,他说自己由于小学没毕业,文化低,目前只能在高要的一间私人厂打工,一个月一千多元工资。因为收入不高,每个月也只能回来一、两趟给老人家三、四百块钱作为生活费,除了生活开支,没钱剩,没钱找媳妇,没钱修建房子,一直住泥瓦房,这个月没及时回家给母亲买米送钱,造成母亲没米煮饭,心里也不好受。 我们建议他,母亲已经年老,要多回家看看,要和哥哥和姐姐商量照顾母亲的问题,兄妹们多轮流陪陪老人家,听老人家唠叨,让老人家过一个有人陪的晚年,同时,可以考虑把钱提前给亲戚,让他们帮助其母购买一些生活用品。他表示以后会多回来陪陪老人家。 篇三 下午,走近梁啟建的家,房子是旧式的泥瓦房,四周是泥围墙,外围看应该占地约有七十平方,似乎在诉说着主人家曾经的繁荣,大门开着,这是扇既有古典色彩而又充满沧桑的木门,在岁月的侵蚀下,千疮百孔,进了门,门内有个小院,约有三十平米,小院有一个三级台阶,台阶上又有一个木门,应该和前面的木门是患难兄弟,我们问了声:有人在吗?没有人回应。陪同走访的村支书李泽佳就上了台阶,看了看情况,告诉我们,有人在家。 于是,我们就一起走了进去,眼前的一幕,令人吃惊,一个老人家正坐在一张破旧的木凳上,她的旁边,摆着两个碟子和一个碗、一根汤匙,还有一个看上去很显眼(白色,感觉挺新)的电饭锅,打开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还末来得及和老人家说话,我们环顾其家中的情

教育实习日志二十篇

教育实习生日志 第一篇:作为一名学生,太多的是知识的增长,而作为一名老师需要的东西太多。不仅在工作生活上,还是在人际交往中需要的东西都太多了。 生活上独立了。我们三个实习老师一起承担着生活的各个方面——买菜,做饭,提水,洗衣服等等都要自己安排。我们一起商量并不断探索,生活由乱到稳。愉快的合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为我们更好的工作提供了保障。 工作上,自己是由一名学生刚刚转变为一名老师,虽然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有一些教学的理论知识,可这远远不够。通过一周的备课,给学生上课,与老师的沟通,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课的重难点的把握,课堂时间的把握等等。自己带着一腔热情来到这里,也曾经畅想过自己上课时的情景,可实际往往与想象有一定的差距。实际情况告诉我:一定要成长!我渴望成长,希望自己能把工作做好。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多看书,多学习,多向当地老师请教,多研究。 自己虽然和学生年龄只差五六岁,不会有太大的代沟,但还是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自己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共同点有所了解,可当地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认识到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告诉自己:首先要和他们的任课老师及班主任多沟通,再就是要和学生在课下多沟通,多交流,去了解他们,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再有一点就是老师的教学经验这一很大的财富,让自己叹服,应多学习,我想这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通过这一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要成长,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成长的途径还是学习——学无止境! 第二篇: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第二周又已结束。此刻,坐在电脑旁写下自己本周的实习心得,还真有点百感交集的味道。 这一周我听了很多优秀老师的课,现在的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为了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也就不一样了,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及其他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思路。 听了课之后,自己也亲身体会了当老师的艰辛。第一次走上讲台是星期三的第四节课,当时是指导老师临时有事,叫我代上一节课,我也是没办法硬着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篇一 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久违的太阳终于露出了笑容。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走在乡村的田埂小道,处处闻闻春天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中午时分,正是中饭时间,我来到了谢英朋家。他还没回来,他老母亲在家,听老人家说谢英朋夫妇一大早就去车步圩卖豆腐去了,要等片刻才会回来,每天都这样。老人家热情地端茶倒水,招呼我们坐下了来,还要我们在她家边吃中饭边等。我们就一边和老人家聊着家长里短,一边等他们夫妇回来。 十二点半左右,谢英朋夫妇回来了。一辆摩托车载着妻子,后面货架上高高的一垒豆腐架足足有十多个,妻子肩上还挑着一担箩,没有较高的骑车水平还真骑不了呢。看着夫妻俩满脸的喜悦和高兴,我知道他们今天的生意很好,这么早就卖完了全部豆腐。 一停下来,老谢就赶忙热情地招呼我们,并和我们聊起了他的生意和他们忙碌而有滋有味的一天的生活。他们每天都凌晨四点钟左右要起来磨豆腐,早上六七点夫妻俩就载着几十斤豆腐出发赶到车步圩,逢圩日就在圩上卖,不是圩日就要走村窜户卖,一般平时每天要磨四五十斤,过节日的时候就要多些。他说,因为现在整个车步磨豆腐卖的只有一两家了,所以生意好做些,一般每天都在十一二点就可以卖完,中午回家吃中饭,下午就是妻子收拾一下家里,干一些农活,种菜浇地,他自己为第二天磨豆腐做一些准备工作,磨豆皮、浸豆子、处理豆腐渣、搞卫生等等,就这样忙忙碌碌就忙到了天黑。 我们边聊边询问他家的收入和打算,他们夫妻俩说虽然每天都起早贪黑,从早忙到晚,虽然苦点累点,但收入还不错。我们明白从他们的言语间和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喜悦和自豪,也对未来充满着信心! 不知不觉,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走出他家庭门,看着和煦的春光,真的感到很欣慰:“三送干部全覆盖、为民服务零距离”是“十二五”期间党和政府为民做出的一件实事,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举措,让人民群众真正感觉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温暖。 篇二 一大早,我就从历市镇政府骑着摩托车赶赴神仙岭以北的车步村开展帮促工作。经过近半个小时的颠簸水泥路,于9:00整到达该村。 到达车步村后,我首先走访了田间地头、新屋下组及部分村民。随后,来到村办公室,和村支两委、村民代表进行交谈。在座的村干部、群众代表积极发言,共话发展。据村党支部书记钟有良同志介绍,车步村属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省级贫困村,现有人口1886人,外流人口625人,19个村民组,总户数422户。村民长期以来以种植禾笋、养殖生猪为主,近年来受自然灾害以及土地

四群教育民情日记篇

四群教育民情日记【3篇】 星期六晴 在我们长久的期盼中,昨夜终于下了一场久违的好雨! 今天早晨起来,已是雨过天睛,尘埃在无声的春雨中褪得干干净净,田野里满眼翠绿,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青草的芳香,和着田间地头农村汉子耕牛的吆喝声,展现出一幅欢快美丽的春耕生产水墨画。 我和董干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一大早就出发来到普弄一一我的民情挂钩联系点幵展“四群”教育工作。 从八里坪到普弄的路段正在铺弹石,路上隔一段距离就堆放着些砂石,坑坑洼洼,车子行进起来颠颠簸簸,速度很慢。路过者挖村委会时,我们又专程到兴隆寨去看望了上访老人张贵兰。所以到普弄时已是中午时分,村委会支书吴远斌、主任王昌福等村干部早就在村委会门前迎候了。 普弄村委会地处中越边境,距越南仅4公里,国境线长13.7公里。村委会共有 26个村小组,971户,4074人;有10个党支部,79名正式党员;土地种植面积3708亩,主产玉米、稻谷,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资源匮乏,经济文化发展较为滞后的边境村委会。普弄村委会是我们政法委的扶贫挂钩点,对这些基本情况我最为熟悉,也就不需要他们一一介绍。因此一到村子我们就直奔主题一一到农户家走访。路上,村支书吴远斌向我们介绍村里的新情况:“芶书记,感谢这些年来上级领导 对我们村的关心,近年来我们村的发展变化喜人2011年我们村种植洋芋300亩,

粮食总产量1052吨,种植烤烟250亩、木漆1500 亩,出栏肥猪4700 余头、肉牛 343 头、肉羊355头,出售家畜12688头、肉类480 吨,人均纯收入达1700元。目 前,23个村小组已经开展了整村推进工作,人民群众正投工投劳,全力投入本村基础设施建设,但还需要上级部门和领导继续给予关心和帮助。呵呵……” 我微笑着回答道:“今天我们来,目的就是要和大家一道共谋我们普弄村发展的良策,共商普弄村快发展、富生活的大计。” 我们首先走访的是徐德武家。徐德武家地处普弄街中心地段,他们家的砖混楼房算是普弄街数一数二的大楼房了。临街的一面他们开了一个百货超市,虽然规模不算大,但农村需要的商品这里一应俱全。我们一行人来到他家时,徐德武不在家,徐德武的老伴热情地将我们迎进里屋。进到里屋院子时,只见宽敞的院子一角停放着一辆卡车,我问她:“你们家还有一辆车子啊!”她自豪地说“有2 辆呢!有1 辆徐德武开出去运货去了。 “家里有多少人啊?”我问。 “现在就3 个人,我们两口子,还有1 个老人。3个娃娃都出去了,大女儿大专毕业后考取了富宁县的公务员,在那边工作了,老二儿子大学学的是机械工程,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外地一家大公司打工,但还没做到一年,公司因他患有乙肝病,将他辞退了。他回到云南后本想考我们这边的公务员,但又担心患乙肝人家不要,现在还在昆明,一直找不到固定的工作,生活仍要我们接济。老三儿子在昆明上艺术学院,学画画,一年要好多的学费啊。我们两口子整天在家里苦,就是为了孩子读书成器,我们都是没有文化的人,就希望孩子能多学一点知识,所以再苦再累也要撑着……”徐德武老伴叙说着家里的情况,看得出来,她有些激动。“还好现在党的政策好,农民种田有补贴,看病有合作医疗,年满60 岁还发放养老金。大量的资金投向农村,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在外面就业的门路也多了,农民的 收入大大增加了,要是在从前,我们根本不可能供得起 3 个孩子读书,党和政府对 我们这么好,苦点累点我们也很知足。呵呵……”说到这里,这位农村妇女爽朗地笑起来。

2016群众路线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2016群众路线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群众路线民情日记_【1】 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对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拘泥于安排部署的多,督办检查的多。真正走近群众、直面群众的机会并不多。有时深入村组农户时,又总会被各种繁锁之事打扰,被一些无端应酬冲断,在内心深处总感觉自已与广大群众接触的时间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拉远了。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机,我特地给自己安排了一些时间,深入村落、企业、农户中走访征求意见,了解群众对我们的期盼,征求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建议。 3月 去做。 “镇、村两级有没有干部在给你们办事过程中,有吃拿卡要的行为吗?”、“有没有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作风粗暴、官腔官调、只说不做的现象?”、“镇、村干部到你们这里来的多不多?”.....,为不虚此行,能更多的了解一些关于我们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态度和作风情况。不时地,我也给前来的群众抛出一些问题,希望能听到他们最真的声音。 村民席实林告诉我,现在镇村干部对老百姓有求必应,服务态度非常不错。只是他们因工作量大,工作繁忙,主动到像他们这样偏远的地方来的更少了,希望他们多来些,哪怕不带工作任务,只和他们说说话,唠唠嗑也行。席实林的这一席话深深触动着我。是啊,如今我们这些离群众直线距离最近的镇村干部,却被各种理由和借口远离了群众,甚至脱离了群众,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干部的脚步本应在群众间行走,现在却本末倒置,这是我们工作的缺失呀。

群众路线民情日记_【2】 阳春时节,万物蓬发。 今晨七点三十分,省外侨办机关干部和省外服中心干部职工准时出发,赴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张新湾村开展献爱心慰问、环境整治、走访调研等活动。工作组一行抵达驻点村张新湾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后,省外侨办副主任、党组成员章笑梅同志对此次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了解村情民情、增进群众感情,做一些亲民、惠民、助民、富民的事情。同时,张新湾村党支部书记孙俊也满怀深情地表示,张新湾村近几年来的发展离不开省外侨办驻点帮扶,在房屋建设、道路硬化、塘堰净化、引水入户、卫生洁化、种植、养殖技术普及 张新湾村 户,共79 只有7、8 心谈心, 二、受访村民感叹,有了驻村工作组的帮扶,兴建了水泥硬化道路,让张新湾村实现了组组相连接、户户大串通;通过围堰蓄水工程的实施,村民们不仅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还解决了多年来农田灌溉的难题。但是,现在农村的塘堰很少清淤,蓄水量逐年减少,抗旱涝能力减弱,一些灌溉用沟渠积淤阻塞,不能发挥其功效。我们认为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培养专业农业人才,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迫在眉睫。从走访的村组情况来看,在田间耕种的多为60岁左右的老人,30-40岁的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很少务农,20-30岁的青年人不会做农活,更年轻一点的甚至不知道自家责任田地在哪里。这种现状让人堪忧,试想照此发展,十几二十年后农村恐会出现地无人耕、塘无人管的情况,农业生产后继乏人。我们认为应该注重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可接上趟的农村专门人才。要探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路子,将小农散户耕种合理转变为规模化统一管理,大力发

2020年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2020年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民生是老百姓的实际 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办好实事,让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 发展成果,是我此次走访的一个重点。 为了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我在姚山村和滨河社区,分别 召开了村(社区)干部和村民(居民)座谈会,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就业就医、养老保障、农民增收等方面,大家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 建议。 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逐一实行了答复,对6件群众比较注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实行现场查看,分别给灵璧县政府和供电、民政、教育、卫生、农机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通了电话,并就相关具 体事宜作了详细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关于农村安全用电问题,建议供电部门尽快提供整修方案,增大电容,抓紧施工。二是关于村 卫生室条件差问题,建议由卫生部门协调解决,协助姚山村建一所标 准的卫生室,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三是关于建立完小问题,建 议教育部门尽快研究规划,争取协助姚山村建一所完全小学,解决孩 子们上学难问题;四是关于五保户集中供养问题,建议民政部门纳入工 作计划,协助姚山村建一所敬老院,解决全村21个五保户集中养老问题。五是关于建立农机服务场地问题,建议农机部门牵头指导,协调 解决。六是关于失地农民生计保障问题,建议县镇两级政府尽快制定 规划,积极推动滨河社区农贸市场建设,分派摊位给失地农民,扩大 他们收入来源。六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实事的现场答复和解决,使镇 村(社区)干部精神受到振奋,广大群众较为满意。 近年来,虽然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 水平相对滞后,民生普惠水准还很不够,群众呼声依然很高。做好新 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民生就是老百姓的实际。 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抓住做好群众工作 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像落实

教师民情日记(完整版)

教师民情日记 教师民情日记 第一篇: 党员教师民情日记 给留守孩子多点爱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外出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守儿童一族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作为贫困县的现状,更是如此201X年11月13日晴星期三 为了给本次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以班级为单位,了解我班现有16名留守孩子,从在校表现来看,这些留守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表现令师生称,但“留守孩子”的整体状况令人堪忧,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 不思进取,人生理想普遍不明;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缺乏关爱,性格内向、自卑;儿童自律能力差,纪律散漫,上网吧;作为独生子女,是祖辈的掌上明珠,可呼风唤雨 面对如此的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怎么办? 201X年11月29日晴星期五 要获取更具体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必须和这些留守孩子谈谈心,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掌握必要信息,为我的下一步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 今晚我利用晚自习第三节时间,同这些孩子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了解到王婷同学的父母、哥哥在深圳打工,哥哥同妈妈在一起打工,

父亲却在另外的厂里做事,家里只有七十多岁的爷爷无人照料。父母、哥哥很少回家,只是偶尔打个电话。但年迈的爷爷经常生病,王婷同学不得不经常请假回家照顾爷爷。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王婷同学自尊心较强,也很自卑,还有一定的攀比心。在校总体表现还可以,就是在上课时经常走神,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也不明确。我经常鼓励她要好好学习,和同学们多比比成绩,或者跟老师谈谈心里的想法,想爸爸妈妈就打电话,通过交谈,她也 开始重拾学习的自信,在专业的背诵中有较大的进步。 夜深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对这样的孩子,作为教师,的确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我常常思考: “留守孩子”仅仅需要物质上的填补吗?答案是肯定的: 不。他们所需要的只是——心灵的关爱。 201X年12月18日晴星期三 为了掌握更多的信息,了解“留守孩子”监护人的意见和建议,我常常利用空余时间,给留守孩子的父母进行多次电话家访。针对“留守孩子”问题,家长们多数也感觉很无奈,生活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抛老弃幼。家长们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就希望学校全权照顾孩子的学习及做人的道理。他们认为自己是个打工者,既没有教育的时间和距离,也缺乏教育的能力,所以对学校是寄予了一切。他们心里认为,终年没能陪伴孩子,总觉心里有愧,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要能满足孩子的,就一定满足,尤其是金钱的满足。有家长透露,每个月给孩子的费用达1400元。这样的家庭教育必然使部分“留守学生”形成了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养成从小花钱如流水,造成坏习惯。加上孩子自律能力差,监护人管不上,这样就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 导读:本文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今天,我在大福地村党总支书记xx的陪同下,于上午10点钟来到了大福地村热地方自然村二组的罗跃泉家中走访。一进门就看到了年久失修的房屋和步履蹒跚的罗跃泉老人,她见我们,只是冷冷的和我们打招呼,慢慢地给我们拿板凳招呼我们,我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我想她家肯定遇到困难。所以我说话也特别的小心,怕说错话冒犯了主人,我首先向她介绍了我自己和今天的来意。 刚开始我觉得她的内心好像并不接纳我们今天的来访,她面无表情,对我们的谈话也显得很厌烦。这个时候我向她借了他家的户口簿,想了解一下她家的家庭成员情况,她给我拿了过来。我看了一下,原来她今年已经79岁了。通过一段时间的交谈,她接纳了我并和我敞开心扉谈了很多,她说她的老公在10年前就由于肺癌去世了,现在只有她和儿子两个人。她老公去世后由于经济拮据,经常与邻居借钱,欠下了好多的债,她的儿子又是残疾人,47岁了还没有结婚。家庭收入主要就是种仅有的2亩地和儿子偶尔外出打点零工,年收入不到3000元。她和我说这些的时候忍不住哭了。 从她家出来,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到快80岁的老人还要到地里干农活,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就是山区困难群众的真实生活,我感觉到了自己确实已经生活得很幸福,在农村、在基层有太多不幸的家庭和贫苦的农民,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知足。在回去的路上,我思考了很久,想了很多也感慨了很多。我觉得困难户如何脱贫致富其实也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以后我们要加大看望困难户的力度,尽能力帮他们脱困,并且帮他们落实帮扶政策。

但像罗跃泉这样家庭情况的,仅仅靠物质支援是不能解决的,我们要找准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今天,我的灵魂受到洗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深入农村基层,做到善知农事,能抓要事,勤办小事,作风在一线中转变,意志在一线中磨练,为安民、富民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育日志大全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教育日志大全范文 篇一:教育实习日记范文大全(精选) 教育实习日记范文大全[1] 下午三点,我们就到达了实习基地--钦州学院东校区,然后我们搞好宿舍内务,整理好行李,“安顿”好电脑,也差不多到开饭时间了。哈哈,有什么说的,开饭吧,可别饿坏了肚子。只是怎么感觉怎么那么少人在饭堂吃的而已,吃过之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他们这边的饭菜一点都不好吃,老实一点来说,我也吃不下,有什么办法呢,将就一点啦,刚到,可不能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晚上8点钟,我们全体实习学生集体到校礼堂听取实习见面大会,首先是听领导们讲话。然后我们就相互的与任课老师、原班主任见面,最后就由原班主任带队到班上与学生们见面,了解文秘042班的具体情况。 初次见面,我们也不懂得怎么说,也就勉强的站到讲台上说了2句话而已,然后就听冯老师安排下一周的工作和其它注意事项。后来我们还和学生们说了一些话,我们也不懂

得从那里开刀,得,一下字,“擒贼还得先擒王”,就从老班(班长大人)开始吧。 想不到班长大人和我是老乡(会说客家话),好,那以后班里有什么事就找她就可以了。呵呵~~~真是狡猾,嘻嘻~~~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本来也是这么赖的人,只不过到了这里身份不同而已,后来我们还和那些班干聊了一会。就这样啦,能过去就行了,我们在要求也不高。 晚上我们还和冯老师到他们男生宿舍走访,因为刚来就有一个男生喝醉酒打碎了学校办公室的玻璃。我们到了那里的时候,门不开,叫也不应,可能是睡着了吧,后来冯老师只能叫来别一个宿舍的一位男生叫帮开了门,但是我们进去的时候那位男生已经睡了,蒙了被子。宿舍的别一个人说,老师,你们不要叫他了,要是叫醒了,呆会他发酒疯,谁都帮不了你。呵呵,明哲保身,撤吧,我们就和冯老师说,现在那么晚了,要不我们就先回去了,改天再来找他谈了。后来就这样回去了,有什么办法,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回去的时候还听冯老师说,这是班上唯一的一位爱好学习的男生,早操的时候,其它男生一般都不出来,就得他一个在那里了。 没有什么办法了,谁知道他受到了什么打击,一下子跑去喝醉,还闹事,而且我们是刚到的第一个晚上,什么也不知道,能过就先过了吧,管那么多干嘛?不要搞得吃不了兜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量大繁杂。为了让广大居委会工作人员身在岗、心到位,真正“身”入居民,龙鼎山庄社区管委会的领导推行了《民情日记》制度,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群众时,民情日记随身携带、随时记录,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整理、及时汇报、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做到“居民情况一口清、特殊群体一口清、骨干对象一口清”,能够当时解决的必须当时解决并记入日记;不能当时解决的也要记入日记,社区能解决的社区解决,社区不能解决的向上级政府或部门汇报。 几年来,社区工作人员的《民情日记》加在一起达到几十万字,《民情日记》成为工作人员连民心、听民声、解民忧的新的有效载体。家住社区D区的老人王涛因病一条腿截肢,生活不能自理,这是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可是自从生病后心情压抑,有时总爱和老伴发脾气,社区的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将老人的情况记在了《民情日记》里,也记在了心上。先后为老人申请了提鞋器和轮椅,以此来方便老人出行,还经常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里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陪老人聊天,让老人时刻记着党和社区没有忘记他。家住B区的任喜财、曾秀芬老俩口都是党员,是一个祖孙三代同堂的五口人之家,在走访中工作人员发现曾秀芬老人没有工作,她的脚因为糖尿病而溃烂行走不便,她的儿媳没有工作,孙女正在上大学,在社区的帮助下,先后向区委组织部为其申请帮扶款3000余元,社区主任梅莉莉还与其结成了帮扶对子,经常她们家中走访看望,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困难。 龙鼎山庄社区的《民情日记》不仅记录问题、解决问题,也在潜移默化地向群众释放善意,让社区工作人员时刻以居民利益为上,有效的提高了她们为居民办事的效率,提高了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理解度和信任度,更有效激发了群众反映社区情况的积极性。 2012年4月16日星期一多云 今天,我开始了“串门行动”。走在李家村平坦的村路上,不时碰到在路边聊天的村民,他们很热情的和我打招呼。经过上一次义诊活动,村里有不少人已经认识我了。走进孙福聚和孙丛木的家,坐在他们的炕头上,面对面的交流。从个人经历到家长里短,从以前的困难境遇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无话不谈。我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倾诉”的意愿很强烈,愿意和第一书记交流,敞开心扉互相沟通,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毫无陌生感。在孙福聚家,孙大叔把自己希望能办退休的事向我反映,我一一记下。孙丛木是村里的低保户,本人二级残疾。我见他时,他正坐在轮椅上。不大的小院里也是一片狼籍,屋内摆放着一些杂物。虽然每月能及时领到低保金,但如果遇到生病,生活会更加拮据。孙丛木的妻子金大娘则是一边说话,一边掉眼泪。我对金大娘进行了安慰,希望他对生活充满信心。我对孙大爷反映的问题也一一作了记录,帮他向有关部门咨询一下有关政策。 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点事.........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 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三、解难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是民情日记的重要举措,下文是为你推荐的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供参考阅读!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1) 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办好实事,让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是我此次走访的一个重点。 为了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我在姚山村和滨河社区,分别召开了村(社区)干部和村民(居民)座谈会,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就业就医、养老保障、农民增收等方面,大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逐一进行了答复,对6件群众比较关注、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进行现场查看,分别给灵璧县政府和供电、民政、教育、卫生、农机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通了电话,并就有关具体事宜作了详细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关于农村安全用电问题,建议供电部门尽快提供整修方案,增大电容,抓紧施工。二是关于村卫生室条件差问题,建议由卫生部门协调解决,帮助姚山村建一所标准的卫生室,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三是关于建立完小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尽快研究规划,争取帮助姚山村建一所完全小学,解决孩子们上学难问题;四是关于五保户集中供养问题,建议民政部门纳入工作计划,帮助姚山村建一所敬老院,解决全村21个五保户集中养老问题。五是关于建立农机服务场地问题,建议农机部门牵头指导,协调解决。六是关于失地农民生计保障问题,建议县镇两级政府尽快制定规划,积极推进滨河社区农贸市场建设,分派摊位给失地农民,扩大他们收入来源。六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实事的现场答复和解决,使镇村(社区)干部精神受到振奋,广大群众较为满意。 近年来,虽然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生普惠程度还很不够,群众呼声依然很高。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民生就是老百姓最大的实际。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抓住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指标,切实把改善民生工作具体化、责任化、制度化,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不断增强社会和谐度、公众满意度和百姓幸福感,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年年都有新变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大全(2) 4月2日,晴天,风和日丽,我们技师学院党委一班人带领党办和服装系的老师来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杞县平城乡双楼村。刚到村口,村支书就以等候在村口迎接我们了。我们这次来主要是与联系户加强联系,为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为学校教师和学生量衣制作校服和教师工装,了解学校对口支援需求情况,办实事。 我是第二次进村了,在服装系老师为学生量衣期间,我和学校其他几位领导分头到联系户走访。刚走到街头,就听见“杨书记”的亲切叫声,原来是我的联系户贾素花老人认出我来来了,顿时我感到既亲切又温暖。 上次局系统见面会一面之交,就匆匆离开,没想到老人再次见面还能一眼认出我来,真是一阵小激动呵。老人是空巢,儿女都不在身边,这次我们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的“进村入户走基层,排忧解难惠民生”从老人的一声呼唤使我感到了活动的意义。

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社区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三篇] 中午时分,正是中饭时间,我来到了谢英朋家。他还没回来, 他老母亲在家,听老人家说谢英朋夫妇一大早就去车步圩卖豆腐去了,要等片刻才会回来,每天都这样。老人家热情地端茶倒水,招呼我们坐下了来,还要我们在她家边吃中饭边等。我们就一边和老人家聊着家长里短,一边等他们夫妇回来。 十二点半左右,谢英朋夫妇回来了。一辆摩托车载着妻子,后 面货架上高高的一垒豆腐架足足有十多个,妻子肩上还挑着一担箩,没有较高的骑车水平还真骑不了呢。看着夫妻俩满脸的喜悦和高兴,我知道他们今天的生意很好,这么早就卖完了全部豆腐。 一停下来,老谢就赶忙热情地招呼我们,并和我们聊起了他的 生意和他们忙碌而有滋有味的一天的生活。他们每天都凌晨四点钟左右要起来磨豆腐,早上六七点夫妻俩就载着几十斤豆腐出发赶到车步圩,逢圩日就在圩上卖,不是圩日就要走村窜户卖,一般平时每天要磨四五十斤,过节日的时候就要多些。他说,因为现在整个车步磨豆腐卖的只有一两家了,所以生意好做些,一般每天都在十一二点就可以卖完,中午回家吃中饭,下午就是妻子收拾一下家里,干一些农活,种菜浇地,他自己为第二天磨豆腐做一些准备工作,磨豆皮、浸豆子、处理豆腐渣、搞卫生等等,就这样忙忙碌碌就忙到了天黑。

我们边聊边询问他家的收入和打算,他们夫妻俩说虽然每天都起早贪黑,从早忙到晚,虽然苦点累点,但收入还不错。我们明白从他们的言语间和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喜悦和自豪,也对未来充满着信心! 到达车步村后,我首先走访了田间地头、新屋下组及部分村民。随后,来到村办公室,和村支两委、村民代表进行交谈。在座的村干部、群众代表积极发言,共话发展。据村党支部书记钟有良同志介绍,车步村属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省级贫困村,现有人口1886人,外流人口625人, 19个村民组,总户数422户。村民长期以来以种植禾笋、养殖生猪为主,近年来受自然灾害以及土地贫瘠,缺少创业致富带头人,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5.7洪灾以来坡上的农作物基本绝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积贫、返贫现象比较多。 经过一个多小时二十分钟的交流,我感觉到全村上下创业致富的欲望很强烈,都在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努力寻求发展的好载体。针对该村自然灾害多、土地贫瘠、劳动力富余的现状,我建议该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力发展、尽快发展、提速发展。一是鼓励村干部发动群众连片种植禾笋,形成规模,以便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形成产业;二是充分发挥村干部的“双带”作用,鼓励农户大力养殖生猪,与大世界、万家惠大超市形成产销链条;三是

教育实习日记范文大全

教育实习日记范文大全[1] 下午三点,我们就到达了实习基地--钦州学院东校区,然后我们搞好宿舍内务,整理好行李,“安顿”好电脑,也差不多到开饭时间了。哈哈,有什么说的,开饭吧,可别饿坏了肚子。只是怎么感觉怎么那么少人在饭堂吃的而已,吃过之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他们这边的饭菜一点都不好吃,老实一点来说,我也吃不下,有什么办法呢,将就一点啦,刚到,可不能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晚上8点钟,我们全体实习学生集体到校礼堂听取实习见面大会,首先是听领导们讲话。然后我们就相互的与任课老师、原班主任见面,最后就由原班主任带队到班上与学生们见面,了解文秘042班的具体情况。 初次见面,我们也不懂得怎么说,也就勉强的站到讲台上说了2句话而已,然后就听冯老师安排下一周的工作和其它注意事项。后来我们还和学生们说了一些话,我们也不懂得从那里开刀,得,一下字,“擒贼还得先擒王”,就从老班(班长大人)开始吧。 想不到班长大人和我是老乡(会说客家话),好,那以后班里有什么事就找她就可以了。呵呵~~~ 真是狡猾,嘻嘻~~~ 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本来也是这么赖的人,只不过到了这里身份不同而已,后来我们还和那些班干聊了一会。就这样啦,能过去就行了,我们在要求也不高。 晚上我们还和冯老师到他们男生宿舍走访,因为刚来就有一个男生喝醉酒打碎了学校办公室的玻璃。我们到了那里的时候,门不开,叫也不应,可能是睡着了吧,后来冯老师只能叫来别一个宿舍的一位男生叫帮开了门,但是我们进去的时候那位男生已经睡了,蒙了被子。 宿舍的别一个人说,老师,你们不要叫他了,要是叫醒了,呆会他发酒疯,谁都帮不了你。呵呵,明哲保身,撤吧,我们就和冯老师说,现在那么晚了,要不我们就先回去了,改天再来找他谈了。后来就这样回去了,有什么办法,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回去的时候还听冯老师说,这是班上唯一的一位爱好学习的男生,早操的时候,其它男生一般都不出来,就得他一个在那里了。 没有什么办法了,谁知道他受到了什么打击,一下子跑去喝醉,还闹事,而且我们是刚到的第一个晚上,什么也不知道,能过就先过了吧,管那么多干嘛?不要搞得吃不了兜着走就行了。 3.27 星期一 今天是星期一,也是我们见习周的第一天,早上6点钟我们就起床了,然后到他们宿舍叫他们起床出操,但是叫了半天也不见反映,我们也就只能怏怏回来了。早操过后就是早读,然后叫她们去打扫保洁区,7.35还要升旗,这是例行规定,每个星期一都要这样的。 下午第6节是他们班的班会课,内容为改选班干,评“三好”和优干等事项,有什么办法,遇到了,上吧,我们就叫她们采取无记名的方式来投票,搞了半天也还不见结果出来,真是郁闷哟,后来4.30又到了他们班的男子篮球比赛(中专部举行的),也就只能带队去了。没做完的事情也就只能等到晚上再继续干了。 值得高兴一点的就是,他们男生是大部分是从体育班转过来的,个个“牛高马大”,身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3篇

篇一 今天按照计划安排,我们到结对帮扶组,走访几户困难户。西站社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居民多是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我们走访慰问的第一位居民是患有子宫癌的肖春连。踏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六组的肖春连的家,一个破旧的房子里凌乱的摆了几件破旧的桌椅,一张杂乱的木板床上,肖春连半倚着坐着,见我们进来准备起身。我连忙走过去,示意她躺下就好。肖春连很不幸的患上子宫癌,为给她治病,家里已经欠了一大笔的债务。她看到我们非常激动,招呼我们坐下,眼里饱含着泪水,向我们述说了她的病情和家里的困难,她说面对今后的日子,她们一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肖春连擦干泪水说:“相信政府不会抛弃我们不顾的,现在你们给我们办了低保,我很感激,你们今天来看望我,说明政府是关心我们的,我会打起精神,坚强地面对生活。” 我把爱心卡掏了出来,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我知道以她的个性不会联系我,但是一旦联系肯定是她处理不了的大事。走的时候她有些激动,一路出门跟着走了好长一段路。到了路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她依旧在那里张望,顿时心里有股暖流直窜心田,很温馨,很感动。 曹启华的房子很破旧,苍老的青砖石瓦的有种穿越历史的年代感,除却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屋子里几乎没有什么电器设备,更不用说家具之类的。只有一个正对着门口的八仙桌,桌面整齐的铺了一层报纸,布置的干干净净。他端正的坐在门边上,眼睛注视着门外。 曹启华52岁了,离异,高位截瘫,一个女儿在读大学,自已一个人靠父母做饭洗衣,脑筋有些迟钝。我就着他坐在轮椅旁边,他的眼睛却一直注视着门外。 “也不知道来不来。这都不剩多少天了。” 我知道他想着在外读书的孩子们,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期盼着自己的孩子们好好的,念着他们,想着他们。 我们起身走的时候,他嘴里念叨着依旧是他的孩子。两只眼神依旧那样茫然的张望着,像是看见了希望,但却是那样的不可触及,过于遥远。 接下来的2户人家境遇都差不多,上午走访完后,还剩一户不在家。 据了解,段成群夫妇只有一名女孩,年轻时一家三口的日子还算过得有滋有味,后来女儿长大了,嫁到了邻乡,离老人家大概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虽然女儿偶尔会回家看望两位老人,但大多数时间两位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由于女儿家的家境不好,不能给段老夫妇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