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2 (2)

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2 (2)

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2 (2)
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2 (2)

中学教育学

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在受教育权上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贤人”和“君子”。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的专著

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不同阶级的人应受到不同的教育。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系统的论述了儿童教育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此时期是萌芽阶段,教育思想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3.夸美纽斯(捷克)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代表作

4.斯宾塞(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的《教育论》主张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教育拉伊(德国)的实验教育学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提倡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凯洛夫(前苏联)的《教育学》用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论述教育,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学

5.布鲁纳(美国)提出结构主义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认为“全面”和“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6.中学教育学就是侧重研究中学阶段的教育,揭示中学教育规律,指导中学教育实践

第一章

1.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一、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3.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者是实施教育措施的主体

(二)教育措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桥梁

(三)受教育者既是受教育对象又是学习发展的主体

4.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5.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6.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7.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

(二)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

(三)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

(四)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人员的权利和机会

(五)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途径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的人才

(二)教育通过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

2.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制度

(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

(四)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人员

(五)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措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三)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手段

3.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人口制约着教育目的

(二)人口制约着教育制度

(三)人口制约着教育内容

(四)人口制约着教育人员

(五)人口制约着教育途径

二、教育的人口功能

(一)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手段

(三)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四)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其表现有:

(一)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三)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

1.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形成到死亡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变化的过程

2.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顺序性:指认的身心发展过程和特点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然要循序渐进。

(二)阶段性:指人的身心发展经历不同的阶段。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

(三)不均衡性: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人的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必然不均衡;二是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必然不均衡,显示出一定的关键年龄

或最佳时期。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四)差异性: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发展上必然存在着个别差异。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五)互补性:指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每个教育者都要努力发挥青少年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帮助每个学生树立信心。只要生命还存在,发展的可能就存在。

3.中学生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身体和心理的迅速成长和发展。

4.影响个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归结为: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5.遗传素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

遗传素质指上代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三)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对人的年龄特征有影响作用

(四)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并起决定作用

(1)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不能决定人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2)人的遗传素质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3)人的个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6.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7.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8.自然环境中对人的影响最直接的是生态环境

9.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现实条件,对人的发展从根本上给予影响

10.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有专职人员,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专业性等特点。

(2)由受教育者的角色心理决定

(3)由时代发展的特点决定

(二)实现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

1.教育的自身情况: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素质、管理水平等

2.家庭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人际氛围、父母的文化水平

3.社会发展状况:包括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风尚、政治制度

11.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1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成熟是身心发展的一种准备状态,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四章

1.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和规定

从教育目的的内部结构来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方面的要求;二是指明教育者要实现的社会价值

从教育目的的外部结构来看,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国家的教育目的,简称教育目的;第二层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又称培养目标);第三层是教师的教学目标2.教学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

3.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4.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要为实现个人价值服务,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应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对象,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要以其对社会的效益为衡量标准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现阶段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是指人的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全面、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第二,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第三,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认为私有制阶级对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是导致人片面发展的原因

第四,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五,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

第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6.确立教育目的的实际依据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第五章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相应的各项规定

2.学校教育制度从纵向上保证了学校教育的连续性;从横向上看,各类学校之间相互交叉、衔接,学校类型日益丰富,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学校教育类型3.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一)双轨学制:是指两只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彼此平行,分头进行,已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单轨学制

(三)分支型学制

4.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一)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社会依据: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人口状况

(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借鉴其他国家学制的经验

5.《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

6.《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7.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资产阶级的学制

8.壬戌学制(1922年),又称“六、三、三”学制

第六章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是一种职业人员

(2)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人员

2.中学教师是履行中等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中等教育中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使命

3.中学教师职业的价值

(一)中学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延续、发展、创新人类社会

(二)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提高个体高效发展

4.中学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好学生,或把学生教好,也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他应获得的发展水平。其基本任务是教好功课

5.中学教师的素养

(一)中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2.对待学生的态度:热爱学生、尊重学校是教师职业道德结构的内在体现,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也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依据

(二)教师的业务素养

1.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

2.广博的文化知识

3.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4.从事教育活动的能力素养

(1)组织管理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自我调控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

6.中学生概述:

(1)中学生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

(2)中学生是未成熟的人

(3)中学生是以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7.中学生的教育原则:全面教育原则、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

8.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属性

9.师生关系的特点:

1.教育关系:教育关系是指在学校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实现教育任务的保证

2.心理关系:就是人知情感关系

3.道德关系:指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各自履行道德义务的前提下而形成的关系10.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教育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

11.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师生间的交往和对话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1.初级阶段

(1)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2)师生之间的广泛交往

2.深化阶段:要使师生关系不断深化,必须运用多种交往方式,既要有正式的交往,又要有非正式的交往

3.巩固、发展阶段:继续加强与学生的交往,不克随意疏远学生;恰如其分地评价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爱护关心学生,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有针对的给学生提出改进学习和不断进步的计划

第七章

1.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到课程,如:“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斯宾塞(英国)在1859年发表的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提出课程一词,该词源于拉丁语,意为“跑道”

2.课程的含义

(1)课程作为学科

(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4)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5)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3.课程含义的发展趋势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的本身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的整合

(4)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4.文本课程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

5.课程是只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标、内容、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6.体验课程其课程事件是由一系列书面的、口头的、行为的“文本”构成

7.影响课程的因素有知识或文化、社会、儿童

8.课程标准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

9.教材包括教科书和相关辅助材料

10.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

11.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标、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主要部分

12.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13.课程类型是指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具有某一相同属性或共同特征的课程所形成的汇集或种类

14.课程结构是指课的各组成成分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

一、隐形课程与显性课程

隐形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方式呈现的对学生非学术性的影响,是无意的、隐含的和非预期的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最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1)显性课程主要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

(2)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不同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

综合课程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

(2)选修课程是指每个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及需要,自由选择学习,而不是必须学习的科目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15.世界课程改革趋势

(一)把基础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二)实施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整体改革

(三)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与科学主义价值取向的整合

第八章

1.如何理解素质教育

(1)提高民族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2)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2.应试教育体现了以应对考试和进行选拔为基础的教育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

3.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六个方面

4.广义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5.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6.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7.中学德育应遵循的规律和要求

第一,从品德心理结构的角度看,德育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应使知行的培养统一

知行统一是衡量品德形成的标志。知、情、意、行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即思想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等观念体系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或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评价

情,即思想道德情感,是人在思想道德实践中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对一定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意,即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的内部思想道德向外部稳定行为转化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时的顽强不懈的努力

行,即思想道德行为,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

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知、情、意、行等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知、情、意、行的全面培养,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重点,针对知、情、意、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教育第二,从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角度看,德育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应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

德育过程就是不断激发、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要全面的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摸清学生的思想矛盾,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矛盾的自我激发和自我转化,使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善于区别事物的善恶与美丑,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

第三,从教育方法的角度看,德育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应使社会性和实践性统一

第四,从教育作用的角度看,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8.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活动

9.智育是人类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成果的主要途径

10.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

11.美育是运用美的素材,培养受教育者美的素养的教育,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

12.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构建其劳动素养的教育13.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14.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15.素质教育对课程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目标化、课程目标结构化、课程结构系列化、课程内容结构化

16.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依据

(1)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2)素质教育的目标

(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7.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1)加强整体性兼顾灵活性

(2)统一性和多元性相结合

(3)突出基础与反映时代先进水平相结合

(4)增强实用性强调实践性

第九章

1.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在教学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一)教学是学校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活动(工作)

(二)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基础,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2.教学的价值体体现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两方面

3.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

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

(一)使学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其他教学任务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三)培养并形成良好的品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5.教学过程是知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

6.教学过程的规律(简称教学规律),就是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须的联系

7.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

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辩证统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指导,学生才能迅速的理解掌握知识,并得到发展。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学

生积极参与学习时,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

8.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辩证统一规律

间接知识,即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

直接知识,即个体从直接经验中得来的知识,一般属于感性认识。

学生要把间接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要深刻的理解它和运用它,必须以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做基础。学生没有一定的直接知识,间接的书本知识也就学不好。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间接知识的教学,又要适当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既使学生在获得直接知识的基础上,学好间接知识,又要使学生在学好间接知识的前提下,将亲身得来的直接知识、直接经验、感性认识条理化、理论化。

9.教学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学生智力、能力和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发展的关系,其主要的规律表现为:

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发展学生智能和情感、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基础

另一方面,学生的发展水平又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10.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的

(2)教学的教育性是由教学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3)教学的教育性,也受师生关系的影响

11.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引起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学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教学效果测评

12.教学原则是指为了有效的进行教学,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及教学实践提出的教学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

13.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的依据

(1)教育目的

(2)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

(3)实践依据

14.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积极主动的教,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1.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2.让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

3.让学习者在“做”中进行学习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身心各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的发展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重视师生的反思活动

(三)创造性的学以致用原则

创造性的学以致用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的用于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具体方面为:1.加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3.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施以不同的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方面为:

(1).实行班额小型化或分组教学

(2).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3).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解决教师在时间和人员上的不足

第十章

1.教学设计就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规划,并形成操作方案

2.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1)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2)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3.教学设计的现实依据

(1)教学的实际需要

(2)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3)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特点

4.教学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和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5.教学设计的程序包括目标分析、内容研究、教学方法选择

6.目标分析

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系统中起着“纲举目张”之效。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内容具体可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能力;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在描述中学教学、学习目标时,应注意:

(1)中学教学目标的内涵

(2)对中学生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3)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7.教学内容的分析是课堂教学设计中基础的基础

8.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方式

9.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直观演示为主的教学方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0.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教学的目标、任务;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教师的素养条件、学校的设备条件

11.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范性。

12.教学模式的构成: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程序、作用方式、教学策略、教学环境13.教学模式选择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要考虑下列因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年龄特征、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教师自身的特点、教学条件等

14.教学模式的运用

运用教学模式时,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注意灵活运用,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

15.教学模式要有创新

第十一章

1.教学技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2.教学语言技术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精心设计的口头语言传递知识、指导训练、组织教学和进行师生交流等的行为方式

3.教学语言技术的作用

(1)传递教育信息

(2)启发学生思维

(3)提高语言水平

4.板书技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黑板和多媒体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图标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5.板书包括主体板书和辅助板书

6.板书的作用

(1)增强教学效果,辅助口头语言传递信息

(2)揭示知识的结构体系和内在联系

(3)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帮助理解和记忆

(4)激发兴趣,启发思维

(5)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7.结束技术是教师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或活动室,为巩固、拓展学生的学习所采用的特定的行为方式。其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简单回忆

(2)揭示要点

(3)巩固应用

(4)拓展延伸

8.结束的作用

(1)对教学内容建立完整的印象,强调重点和关键

(2)前后联系形成系统,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结构

(3)拓展延伸,促进思维发展

(4)获得反馈,掌握思维进程

9.教学组织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10.教学组织技术的作用

(1)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2)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中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桑代克(美国)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一)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从注重只是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二)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

(三)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

(四)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

4.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

5.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第二章

1.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

2.良好的观察具有以下品质: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敏锐性;系统性

3.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一)观察的目的性增强

(二)观察更具持久性

(三)观察的精确性提高

(四)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4.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一)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

(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三)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

(四)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五)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7.思维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

8.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一)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二)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三)对问题请教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四)思维品质的矛盾性:思维的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9.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

认知活动。

10.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一)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二)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

(三)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第三章

1.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二)情感两极性明显

(三)情感不断深刻

(四)情感逐渐稳定

(1)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

(2)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的性质

(3)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五)情绪的外露和表达已趋向理性化

2.中学生早恋的原因

(一)性生理发育的提前

(二)性信息的广泛传播(主要原因)

(三)性教育的忽视

(四)学生的个人原因

3.中学生的早恋特点

(1)普遍、低龄化的特点;

(2)大胆的特点;

(3)成人化的特点;

(4)舆论宽容的特点;

(5)行为隐蔽,内心矛盾;

(6)发展迅速、变化快;

(7)相互感染;自我显示

4.中学生早恋的教育

(一)早恋弊多于利

(二)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

(三)加强性教育

第四章

1.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一)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二)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

(三)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四)意志行动的动机水平不断提高;

(五)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

3.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在自觉性方面有所提高

(2)在坚持性方面有了发展

(3)在果断性方面有所发展

(4)在自制力方面,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渐加强

4.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二)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取营养;

(三)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四)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五)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第五章

1.个性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的特点:倾向性、复杂性、独特性和共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完整性、积极性3.个性的结构:

1.个性倾向性

2.个性心理特征

4.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一)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不平衡性;极端性或偏执性

1.自我意识高涨

2.反抗心理

3.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4.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

(2)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

(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

(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5.初中生的消极心境:烦恼突然增多、孤独、压抑

(二)高中生的个性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高中生自我意识相当稳定

3.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5.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6.自我意识的结构:

(1)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知、情、意三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2)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7.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意识性

2.自我意识的社会性(本质属性)

3.自我意识的能动性

4.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5.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8.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成人感

2.自我评价能力

3.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2)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不平衡性

2.动荡性

3.自主性

4.前瞻性

5.闭锁性

6.社会性

9.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容尺度。10.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手段、价值评价

11.价值观特点:

1.稳定性和发展性

2.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

3.主观性和选择性

4.系统性

5.导向性

12.当代中学生价值观呈现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价值主体的转变——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兼顾

第二,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

第三,价值取向的转型——由人伦关系走向功利、效率关系

第四,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与行为的不一致

13.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一)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族的责任感

(二)正确认识“金钱、地位和价值”“学历、知识和价值”的关系

(三)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

14.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他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15.创造力的构成

(1)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2)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

(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16.创造力的特征: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17.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

(二)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三)“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

(四)“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18.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

(一)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三)创设合适的环境

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2.鼓励学生的参与欲

3.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

(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想象

2.利用文章途径,引导想象

3.在实践活动中鼓励想象

(五)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景

(六)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

(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八)开展“第二渠道”教学

(九)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

(十)考试模式综合化

(十一)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20.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1)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2)思维有了预计性

(3)思维的形式化倾向

(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

(5)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2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力方式的统一体。

22.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核心地位

23.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在道德认识水平上,比小学时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2)开始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开始萌芽

(3)初中生的品德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

(4)初中生的道德意志迅速发展,行为的自主性、坚持性、独立性增强

(5)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时期。

24.高中生平等发展的特点:

(1)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

(2)高中生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

(3)高中生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25.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2)消极的倾向体验

(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

(4)不良行为习惯

(5)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6)道德意志薄弱

(7)心理发展特点。

26.对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的矫正:

(1)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动机

(2)促进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

(3)引起内心震动,转化思想认识

(4)运用集体力量,改善人际关系

(5)考虑学生的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6)合理运用惩罚。

第六章

1.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特定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力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2.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即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

3.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兴趣、成就动机、归因、交往动机。

4.归因即指从行为的结果来推究原因的方式。

5.激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一)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四)正确引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五)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六)注意个别差异。

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个体因素。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学习太多、学习定势。(2)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特征;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有效指导。

7.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8.为迁移而教:

(一)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二)优化教学程序促进迁移

(三)教授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9.影响中学生知识理解的因素:

(一)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有理解学习的心理准备

(四)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

(五)教师的教学方法。

10.促进中学生知识理解的教学途径

(一)有效运用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合理运用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三)充分利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强化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区别指导。

11.中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途径:

(一)及时复习

(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三)反复阅读与尝试重现向结合

(四)复习方式多样化。

12.中学生知识的应用形式有课堂应用和实际应用两种。

13.影响中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

(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二)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三)课题的性质。

16.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智活动。

17.通用的典型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2.精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

3.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管理

3.学习努力管理

4.他人支持的利用

18.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19.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

(一)内源性因素

1.遗传素质

2.认知评价能力

3.知识准备

4.应试技能

(二)外源性因素

1.期望

2.教师的评估

3.考试情境的知觉

20.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一)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二)往最好处做,不计较最后结果

(三)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第七章

1.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学要素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二、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一)班干部的选拔

(二)班干部的培养

三、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四、树立良好的班风

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2.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整体性原则

(6)易操作性原则

3.开展班级活动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1)制定活动计划

(2)落实组织准备工作

(3)出来活动的偶发事件

(4)活动总结。

第八章

1.中学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特征

(一)内隐性和外显性

(二)稳定性与易变性

2.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主要特征有:注意力集中、认知活动积极、师生情感和谐融合

3.组织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及技巧

(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

(二)认真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

(三)创造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4.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

(1)新旧知识相联系

(2)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3)简洁明了

(4)新颖有趣,具有悬念

5.课题教学导入的技巧:直接式、温故知新式、实验式、联系实际、故事式、因势利导式、激趣式、设问式。

6.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要求

(1)要有计划性;

(2)要讲求新颖;

(3)要讲求逻辑性;

(4)要重视诱导性;

(5)把握提问的数量、难易度;

(6)提问后应当进行点评;

(7)提问对象有四忌(忌偏爱、忌惩罚、忌讽刺、忌齐答)

7.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1)精心设计问题

(2)把握发问时机

(3)善于启发引导。

8.课堂教学结束的基本要求

(1)首位照应,紧扣中心;

(2)留有余地,让学生回味深思

9.课堂教学结束的技巧:归纳式;概括中心式;比较式;激发情感式;发散式;联系巩固式;活动操作式。

第九章

1.社会化就是一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

2.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一)社会文化

(二)大众传媒

二、学校因素

(一)价值观念的社会化

(二)社会生活知识的个人社会化

(三)理想目标的社会化

(四)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三、家庭因素:最基本因素

3.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规范且不受大多数人赞成的行为,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

4.在我国现阶段学生的偏离行为主要有

(一)一般性社会偏离

(二)违章偏离行为

(三)轻度违法行为

(四)违法犯罪行为

5.中学生偏离行为的具体表现:攻击行为、犯罪、自杀、

6.中学生的上网心理

(一)求知需要

(二)交往需要

(三)情感宣泄

(四)休闲娱乐

(五)好奇心理

(六)自我表现

7.上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认知结构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3.自我形成

4.开拓中学生全球视野,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二)消极影响

1.认知结构

2.思维方式

3.道德意识

4.网络成瘾

8.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

(一)家庭引导

(二)学校教育

(三)社会控制

第十章

1.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且心理活动正常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二)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的生理健康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二)

二、选择题 1.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B)费希纳(C)高尔顿(D)艾宾浩斯 2. 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 (A) 超常儿童(B) 常态儿童 (C) 超常与常态儿童(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 3. “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 4. 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循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 (A) 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 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C) 保密原则(D) 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 5. 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6. 下列各领域中,被看作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 (A) 实验心理学(B) 组织心理学(C) 比较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 7. 下列问题中,临床心理学家最可能研究的是: (A) 调适问题(B) 老鼠走迷津(C) 儿童数学问题解决(D) 种属行为 8. 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____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A) 图形(B) 封闭性(C) 刺激间的关系(D) 以上都对 9. 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 (A) 匹配 (B) 随机化 (C) 拉丁方设计 (D) ABBA设计 10. 下列用于被试内设计的方法是, (A) ABA设计(B)拉丁方设计(C) 匹配(D)ABBA设计 11.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A) 统计回归(B)主试—被试的相互作用(C) 零结果(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12. 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B)没有预备实验(C) 测量工具的局限性(D)样本缺乏代表性 13. 实验信度的验证,包括: (A) 直接验证(B) 系统验证 (C) 概念验证(D) 内容验证 14. 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____心理过程的研究. (A) 有意识(B) 无意识(C) 前意识(D) 潜意识 15. 内隐联想测验是以____为指标来进行的. (A) 概率密度(B) 反应时 (C) 正确率(D) 信心评价 16. 关于感觉的差别阈限,费希纳(Fechner)定律对韦伯(Weber )定律的发展是基于____的假设 (A) 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 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C) 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D) 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17. 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 (A)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B)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C)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D)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18. 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A) 极限法(B) 恒定刺激法(C) 阶梯法(D) 平均差误法 19. 感觉的直接测量方法有,

社会心理学习题复习

Chapter 1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social psychology DBAAB 第6题相关研究设计有什么优点?如何根据相关研究的数据推导因果关系 优点:(与实验研究方法相较而言) 第一,它使研究者在不可能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可以研究问题。例如,心理学家不可能随机地分配人们去体验爱情、地震或癌症,我们也不可能随机地分配人们住在大城市或在小家庭中长大。很显然,即使最有才能、最后献身精神的研究者也不能控制这些因素。伦理和实际都限制了研究者研究者干预他人生活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研究提供了最可行的方法去了解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 相关研究的第二个优点是效率。与大多数实验相比,相关研究使研究者能够收集到更多的信息,检验更多的关联。当使用相关方法研究一些儿童为什么比其他人更有攻击性的时候,研究者可以收集到很多方面的信息,包括看电视的时间、家族史、智商、人格、与其他儿童的关系等。研究者还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测量攻击行为:教师的印象、研究者自己对学校儿童的观察、一个儿童在其他儿童中的名声、父母的报告等等。随后研究者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发现许多变量之间的联系。实验方法在收集如此多的变量、如此庞杂的数据方面是相当不足的。 如何推导:尽管相关研究对于描述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很有帮助,但他无法提供明确的因果关系的证据。在相关研究中,有两条途径使因果关系无法明确。 1、因果颠倒问题。不管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怎样,都会发生因果颠倒问题,任何一个变量都可以是另一个的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知道变量A和变量B存在关联,但我们不能说A是B的原因,或B是A的原因。心理学家可以用排除法来排除因果颠倒问题。例如,很多研究发现性别和攻击行为有关,这些研究发现男孩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攻击行为不会使儿童性别的原因。这样因果关系的方向就明确了: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影响了儿童的攻击性。 2、中介变量问题。有可能变量A和变量B都不能直接影响另外一个,而是其他潜在因素影响了它们。研究者可以用检验法来检验那些似乎是最合理的中介变量是否真的导致了他们所观察到的相关。当然,这样的方法不能完全排除中介变量问题,一些研究者未测量的中介变量也可能存在,于是就需要不断测量新的中介变量,直到研究者再也想不出更多的合理的中介变量而中止于某一个地方。 第7题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各有什么优缺点? 实验室研究 优点:1.实验者能控制实验变量,达到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目的; 2.实验者可以随机安排被试,使他们的特点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相等,从而暴露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缺点:1.外在效度较低,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到的结果缺乏概括力。 2.实验室条件与现实生活条件相差很大; 3.在实验室环境中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 现场研究 优点:1.由于被试者不知道自己是被研究对象,不会产生反应偏向; 2.外部效度较好。由于控制了自变量,所以可以看出需研究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1.对自变量控制程度较低,无关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 2.难以保护被试者的权利和安全。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13文秘301班 201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与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和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和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和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或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2.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 ) 3.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很重要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说明了这一点。(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维度是()。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3. 在接受别人对待时,纵使施予者出自善意,但如接受者感到自由受到限制时,也会心生抗拒。这种心态称为()。 A. 出丑效应 B. 心理反感 C. 过度理由效应 D. 认知失调 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以()为基础的联系。 A. 情感 B. 认知 C. 利益 D. 兴趣 5. 危机现场中,在场人数愈多时,见义勇为的助人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反而愈少。这种现象称为()。 A. 冒险偏移 B. 谨慎偏移 C. 旁观者效应 D. 社会抑制 6. 研究显示,()因素对亲密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A. 社会经济地位 B. 相貌 C. 个人能力 D. 依恋类型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填空: 1.主试通过指导语对被试的影响 2.费希纳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三种感觉测量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这三种方法虽然关注的只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感觉,但它们第一次将人类的心理现象量化地表达出来,使人们有可能对人类心理进行实验研究 3.心理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 名词: 1.实验者效应:主试者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者,使他们的反应符合实验者的期望。 2.双盲:实验者与被试均对实验处理的类型和实验预期的结果一无所知。 3.实验的自动化:被试尽量不与人接触,被试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做实验。 4.单盲:被试不知道自己正在参与实验或者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实验处理组。 5.掩饰情节:在研究过程中对实验程序进行似是而非的解释,不告诉被试真正实验的假设,目的是不让他们猜测实验假设。 6.要求特征(需要特征):被试会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7.安慰剂效应: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8实验效度: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9实验的内部效度: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10.实验的外部效度: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普遍推论到实验情境条件以外的程度。11.被试间设计: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对另一被试者(组)进行另一种实验处理,故又称独立组设计。12.被试内设计:把相同的被试分配到不同的自变量或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下(实验处理),也叫单组实验设计 13.混合设计是指在一个研究中有些自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有些自变量按组间设计安排 14.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15绝对感受性:对物理刺激的最低强度的感受能力。绝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在数值上呈反比。16.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差别。17差别感受性:对物理刺激强度变化的最低强度的感受能力,也叫最小可觉差。差别阈限与差别感受性在数值上呈反比。18“开窗”实验: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像打开窗户一样,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 简答: 费希纳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1860年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即知觉大小)的费希纳定律,公式为:S = KlogR (1)奠定了心理学中的一个新兴分支----心理测量学----的基础。(2)发展出了新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信号检测论。 被试内设计的优缺点: (1)优点:1、组内设计需要的被试较少。2、组内设计方便、有效。3、组内设计适用于特殊被试群体。4、组内设计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 (2)缺点:1、顺序效应。2、多次实验处理,导致被试的疲劳、厌倦等情绪。3、不能用来研究某些被试特点自变量之间的差异。4、对实验条件需要较长恢复期的实验,要防止间隔内偶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混合设计的基本方法:(1)先确定实验中的被试间因素和被试内因素,将被试按被试间因素的水平数随机分组(2)每组被试接受被试间因素的某一处理水平与被试内因素所有处理水平的结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社会化:社会化是在个人与他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相互发展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反映个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的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的反应受到自己态度的调节。 社会动机:是“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是一种内部刺激。 相符行为:指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相一致,或群体中一部分的行为与另一部分人的行为一致的现象,它主要包括从众,众从和顺从。 人际交往: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就是人际交往。 利他行为: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 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觉或不自觉的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交互作用,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的连锁反应,其表现形式有流行、暗示、舆论、流言等。

社会心理学的伦理学原则 1.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 2.研究结果中涉及研究者个人的材料必须保密 3.谨慎选择研究策略 撰写研究报告 1.题目。体现研究报告的主题,一般在题目中点明题意 2.研究的目的、意义。要讲清楚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揭示出研究该课 题的背景,即介绍过去有关类似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或意见分歧等。 3.研究方法。要把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采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条件控制等问题讲清楚。 4.研究结果与分析。报告以图表形式把数据展示出来后,要结合典型事例做些 简要分析和说明,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并使二者融为一体。 5.结论建议。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应简要的总结研究课题的意义、研究 方法及其结果,从研究结果中表明研究者的观点 6.参考文献。研究报告最后,研究者应介绍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曾阅读过的参考 文献。 撰写要点 1.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 2.应着重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3.讨论与分析客观实在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 1.1859年德国的M·拉扎鲁斯和H·施坦塔尔两人合作创办的《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为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阶段的前奏。 2.1857年,德国学者A·舍夫勒在其著作《社会躯体的结构及其生活》一书中,以社会心理、社会形态与社会生理的排列来解释社会的性质,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里学一词 3.1908年,罗斯侧重于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侧重于心理学角度的《心理学导论》这两本教科书的出版,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诞生了 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早期孕育。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基本特征是根据权威的思辨 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的社会行为。代表人物:卢梭,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主张顺应儿童本性,然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2.初创阶段。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 世纪初。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初创阶段,该阶段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也被称为“社会经验论阶段”。 代表人物:(三大直接理论)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2分) 1.冯特(W.wundt)对心理学最深远的贡献是( )。 A .感觉元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 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发展了最小可觉察的方法 2.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 斯 3. 做一个心理学研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 )。 A.研究课题 B.试验设计 C.量的控制 D.因变量的指标 4.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小狗算算术的表演,聪明的小狗可以通过叫声 来告诉大家计算的结果,实际上小狗是通过主人的表情来进行表演的,实 际上那个这种心理学效应叫做( )。 A.霍桑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顺序效 应 5.一个2*3的多因素试验设计可以得到()主效应和( )交互作 用。 A.1和2 B.2和1 C.1和1 D.6和6 6.被试的个体差异是很多实验都会遇到的额外变量,完全不会受到来自 北市合体差异的困扰的实验设计是()。 A.组间设计 B.组内设计 C.混合设计 D.随机化设 计 7.小明完成简单反应血药250ms,完成辨别反应需要400ms,完成选择反 应需要700ms,那么选择过程耗时( )。 A.150ms B.300ms C.450ms D.700ms 8.开窗实验是通过对( )的分析可把每一种认知加工成分所经历的 时间都比较直接的估计出来,因而比反应时的相减法和相加因素法具有 更明显的优点。 A.心理旋转 B.短时记忆信息加工 C .字母转换作业 D.句子图 形匹配 9.某研究者想使用信号检测论方法考察新老师和旧老师抓作弊学生他的 能力,这里噪音是( )。 A.新老师 B.旧老师 C.作弊的学生 D.没有作弊 的学生 10.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 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 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 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 --- 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 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 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过程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

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 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 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 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 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 体。 简答论述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 与 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 、 和 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 、 和 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和 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 、 、 或 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 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 为 。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 )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 维度是( )。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一、名字解释 二、简答题 三、实验设计(1)改错(2)设计 复习范围: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实验设计 第三章心理物理学方法 第四章反应时间 第五章视觉与听觉 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1.实验心理学的概念 广义的实验心理学:指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凡是用实验的方法揭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课题和成果,都可以纳入实验心理学的范畴。 狭义的实验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的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是心理实验的理论、方法、程序、操作技术等问题,可以称作“心理实验学”。 2.实验心理学的任务 提出问题—选出被试—标识、控制和测量变量—实验的安排、操作—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3.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1)观察法:是描述性质的方法,特点:直接性,描述性;缺点:过于直接和简单。 自然观察法是最受推崇的一种方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只能等待所要观察的事物出现时才能进行,或只能对已有的事物进行观察。 个案法,是指深入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注意无干扰观察:指研究者为了避免被试由于知晓正在被观察,产生非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而采用的一种无干扰观察技术) (2)实验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能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因果性的说明。 特点优点:a.实验者带有特定的目的进行实验,即实验者规定了将要研究的事物,这比起耐心等待自然观察要有效、经济和方便得多; b. 实验条件为实验者的观察和记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测量较为精确,实验者可以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开始实验,并且可以通过控制事件的发生,使其重复产生,以确信某现象是否前后一致; c. 实验者设定明确的实验条件,别人可以来重复并检验实验的结果; d. 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而改变某一条件,用以观察试验结果。 缺点:实验条件控制有过多的人为性;实验干涉程度高;对于复杂的行为无法测量;不适合大规模探索性研究。 二、心理学实验以及各种变量 1.心理学实验的概念 实验:为了重复以前的发现,并进行拓展与发现。 实验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用来验证理论,并提供解释行为的数据。 有两种情况:a.存在假设b.没有假设 实验心理学家采用的三种基本实验: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20世纪30年代以米德为代表的社会行为主义学派的基本理论。P3 P8 二、单项选择 1. 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方面提出较早的是吴江霖教授。P5 2.沙莲香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们在身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主体反应”。P5 3.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独立学科。 4. 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三、多项选择 1. 劳斯所谓的“心理面”,是指哪些静态现象:P2 (1)语言(2)信仰(3)文化 2. 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所作出的内隐与外显的 反应。简而言之,它研究:P7 (1)人的社会行为(2)个性心理发生 (3)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3. 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如下:P9 (1)主动性和受动性(2)内隐性和外显性 (3)个体性和群体性 4.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及相应的主要概念有:P10 (1)社会因素(2)文化因素(3)人格因素 四、题型未明 1. 早期社会学者黎朋、冯特、麦独孤、劳斯等人基本上把个体之外的群体心理作为研究对象。P2 2.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1968年指出,社会心理学是:P3 力图理解和说明个人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实际上或想象中存在的他者和在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集团中占有一定地位、扮演一定角色的他者之影响这样一门学问。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P39 2.P47 二、多项选择 1. 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是由哪两个主要的成分组成:P17 (1)归纳法(2)演绎法 2. 建立假设、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三大步骤运用的主要是归纳法。P17 3. 科学研究的目的。P17 (1)接受(2)预测(3)控制 4. 一般方法论体系主要有:P18 (1)实证主义方法论 (2)人文主义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5. 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P19 (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研究法(4)跨文化研究法 6. 专业研究的常用术语。P20 (1)概念(2)命题(3)变量(4)假设(5)理论 7. 观察法按照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可以分为: P22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实验者效应? 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2、什么是要求特征? 被试自发地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设的方式进行反应。Hawthorne effct (霍桑效应)Placebo effect(安慰剂效应) 3、被试内设计的含义、优缺点以及克服方法。 也叫单组实验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其基本原理是每个被试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然后比较相同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优点:在实验研究中,如果实验者主要想研究每一个被试对实验处理所引起的行为上的变化,可考虑采用被试内设计。 缺点:其一,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处理之间总会存在时间间隔,因此实验者需要努力防止在此间隔内偶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其二,由于被试先后接受不同处理,一些和时间顺序有关的误差(即顺序误差)就可能混淆近来,如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克服办法:对实验处理顺序的平衡,即让被试在所有顺序下接受处理,各种顺序误差相互抵消。这样各处理下结果的不同就只能归因于自变量而非顺序。 常用的平衡设计技术:(1)ABBA设计(2)拉丁方设计 ABBA设计:适用于自变量的水平只有两个时的情况,被试要按照ABBA的顺序接受4次实验处理,两次A条件,两次B条件。 A在B之前和之后各一次,反之亦然。 假设被试内设计的顺序误差按照时间顺序系统地变化,那么在ABBA设计中,被试接受A、B两种处理的平均顺序是一样的(A处理的总顺序是1+4,而B处理则是2+3)。 ABBA法在理论上能有效平衡成线性系统变化的时间顺序误差。 拉丁方设计:当自变量的水平有两个以上时,平衡的拉丁方设计(balanced Latin square design)是较为常见的设计。一个平衡的拉丁方是一个两维距阵,其中列表示自变量水平,行表示被试。 4、被试间设计的含义、优缺点以及克服方法 被试间设计是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自变量一种情况的处理,又称独立组设计。 优点:不同处理方式间互不影响,互不干扰。由于每一个人只接受一种处理方式,因此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 缺点::由于接受自变量不同水平处理的被试各不相同,我们就很难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所致,还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社会化:社会化是在个人与他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相互发展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反映个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的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的反应受到自己态度的调节。 社会动机:是“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是一种内部刺激。 相符行为:指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相一致,或群体中一部分的行为与另一部分人的行为一致的现象,它主要包括从众,众从和顺从。 人际交往: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就是人际交往。 利他行为: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 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觉或不自觉的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交互作用,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的连锁反应,其表现形式有流行、暗示、舆论、流言等。

社会心理学的伦理学原则 .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 .研究结果中涉及研究者个人的材料必须保密 .谨慎选择研究策略 撰写研究报告 .题目。体现研究报告的主题,一般在题目中点明题意 .研究的目的、意义。要讲清楚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揭示出研究该课题的背景,即介绍过去有关类似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或意见分歧等。 .研究方法。要把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采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时间、条件控制等问题讲清楚。 .研究结果与分析。报告以图表形式把数据展示出来后,要结合典型事例做些简要分析和说明,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并使二者融为一体。 .结论建议。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应简要的总结研究课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其结果,从研究结果中表明研究者的观点 .参考文献。研究报告最后,研究者应介绍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曾阅读过的参考文献。 撰写要点 .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 .应着重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讨论与分析客观实在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 年德国的·拉扎鲁斯和·施坦塔尔两人合作创办的《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为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阶段的前奏。 年,德国学者·舍夫勒在其著作《社会躯体的结构及其生活》一书中,以社会心理、社会形态与社会生理的排列来解释社会的性质,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里学一词 年,罗斯侧重于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侧重于心理学角度的《心理学导论》这两本教科书的出版,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诞生了 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早期孕育。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基本特征是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的社会行为。代表人物:卢梭,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主张顺应儿童本性,然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初创阶段。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在世纪下半叶和世纪初。 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初创阶段,该阶段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也被称为“社会经验论阶段”。 代表人物:(三大直接理论) (德国民族心理学)·拉扎鲁斯和·施坦塔尔。他们注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企图通过研究民族精神所产生的语言、风俗、宗教、神话、艺术、法律等社会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