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RFPA(岩层移动模块)

RFPA(岩层移动模块)

RFPA(岩层移动模块)
RFPA(岩层移动模块)

RFPA工程算例(岩层移动模块)

X.H.Zhu (Mechsoft)

试验一:开采诱发的岩层移动及其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

试验内容:

(1)模拟分步开采诱发的地应力重新分布情况

(2)模拟分析随着采动工作面的推进,上覆岩层的断裂过程及应力重分布情况

(3)模拟分析随着采动工作面的推进,地表沉陷和水平移动的发展规律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择

上硬下软型岩层顶板冒落

本模型尺寸50m×100m,网格单元划分100×200个;共划分20000个单元。采用平面应变模型。本模型共分不同岩性的5层岩层,力学参数及厚度如表1所示。本模型计算的目的是主要在于考察自下而上厚度和强度呈递增状态的顶板破坏过程及特征。

表1 上硬下软型岩层模型参数

层序岩性

厚度

(m)

弹性模量

(MPa)

抗压强度

(MPa)

自重

3

/

N mm

摩擦角

(度)

泊松比

顶板3 砂岩30 8000 80 2.65 30 0.25 顶板2 砂岩7.5 5000 50 2.5 35 0.30 顶板1 砂页岩 5 3000 30 2.5 37 0.30 煤层 2.5 1000 25 1.8 38 0.35 底版砂岩 5 10000 100 2.65 30 0.25

位置均质度弹性模量抗压强度自重M S -T M S -C 压拉比节理50 1000 10 2.0 1.0 20 50

RFPA数值模型

上硬下软型岩层破坏分析数值模型

模拟结果:

模拟结果分析:

(1)直接顶冒落阶段

随着采场工作面的推进,上覆岩层悬露,在重力的作用下弯曲岩梁悬露的跨度达到一定的跨度后,弯曲沉降发展到一定的限度,在岩梁的端部开裂,在此模型中,当工作面推进20m时发生开裂。在岩梁的中部开裂形成“假塑性岩梁”。如图F,当岩梁的沉将值超过“假塑性岩梁”允许的沉降值时,悬露岩层即自行冒落,如图H。冒落形态呈非对称性。(2)老顶初次破断阶段

随着采场工作面的进一步推进,老顶在重力的作用下弯曲下沉。当工作面推进到35m 时,如图I所示,老顶出现大范围的移动,采空区前后煤臂上方基岩的上部、中部出现拉裂缝。当工作面推进到40m时,如图I所示,基岩的老顶初次垮落,垮落的形态表现为不对称性。老顶破断岩块沿工作面煤臂切落。顶板第一次断裂结束。

(3)老顶周期性破断阶段

老顶初次破断后,当工作面推进45m 如图K所示,上部顶板出现离层、端部中部断裂现象。上部顶板断裂第二次周期开始。

(4)地表沉陷阶阶段

当煤矿埋藏离地面不深时,开采区离地面较浅或采空区面积较大时,将引起地表沉陷等灾害。

(5)工作面推进时地表移动的变化特征:由模拟结果下沉可以看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地表的下沉逐渐增大,下沉曲线基本上关于采空区中心线对称,下沉最大值也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前移。由水平移动可以看出,开挖区两侧的地表都向开挖去区移动,且随着采空区的加大,地表水平移动也逐渐增大。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上覆岩层的破断过程为:

岩梁首先是悬露,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离层、弯曲,当岩梁的悬露达到一定的跨度,弯曲沉降发展到一定的限度后,在煤臂处的端部、中部开裂形成“假塑性岩梁”,当其沉降值超过“假诉性岩梁”允许沉降值时,悬露岩层即自行冒落。随着采动工作面的推进,上覆岩层破断过程的总体趋势是由下而上发展的。

在采场开挖的过程中,直接顶的破坏形式为拉破断。老顶的破坏主要受随着开挖增大的拉应力及其损伤的积累作用,老顶初次破断机理拉破坏失稳。

老顶的周期性破断也是由拉应力引起的,属于拉破坏,老顶周期性破断过程是工作面推进,拉破坏区不断向下扩展使岩梁破断成接近块状,当工作面推进到拉破坏区下方时接近于块状的老顶岩块剪切失稳。

随着推进的进行,在顶板冒落以前,煤臂处的应力值最高,随着顶板的超前破坏,在破坏点的尖端存在高度应力集中。当破坏点连通时,岩体内能量得以释放,应力集中程度降低,这与断裂力学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为进一步用断裂力学的观点来研究岩层破坏与应力分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试验二:斜向层状岩体巷道围岩应力场分布模拟

试验内容:

(1)斜向层状岩体数值模型的建立

(2)不同形状巷道围岩应力场分布情况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择

网格100×200个单元,尺寸10000mm×20000mm,采用平面应变问题,X方向位移控制为0,Y方向自由。重力方向向下,力学性质参数如下表:

表 1 基元的力学参数、相变准则

位置Heterogeneit

y

Elastic/Mpa

Strength/Mp

a

Poisson Weight/N/mm3

岩层10 50000 300 0.25 2.4e-5 煤层 2 5000 150 0.3 1.4e-5 节理20 1000 10 0.25 1.0e-5

位置Friction

angle

C/T ratio Max strain T Max strain C

Strength

criterion

岩层30 10 1.5 200 M-C Criterion 煤层38 10 1.5 200 M-C Criterion 节理30 50 1.0 20 M-C Criterion

RFPA模型

原始模型

模拟结果

第一章 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

第一章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 煤矿开采的三性特殊性、艰巨性和困难性; 特殊困难条件下的开采 三下一上(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上);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三软煤层;深部;边角煤;极薄煤层。 采用特殊开采工艺方式 短壁开采;充填采煤;上行开采;水力采煤;煤与煤层气共采;煤的地下气化 1、下沉及变化规律 主断面内地表移动向量的铅直分量,用W表示。坐标O点:最大下沉值处的地表点W坐标轴向下为正,单位为mmx坐标轴向右为正,单位为mW=W(x)最大下沉值在盆地中央,Wo=W5; x增加,W由零增加到最大,而后又趋于零W(-x)=W(x);边界点由d0决定;下沉曲线凹凸分界的拐点处,下沉值约为最大值的一半 2、倾斜 倾斜是指地表单位长度内下沉的变化,用i表示单位为mm/m,i坐标轴向下为正 倾斜是地表下沉的一阶导数,i(x) 正负号的决定:① i=tga 下沉曲线的切线与x轴正向所夹锐角为+a时,倾斜为正; 下沉曲线的切线与x轴正向所夹锐角为-a时倾斜为负。 倾斜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垂直于地表下沉曲线的杆状物倾倒的趋向与x轴正向相同时,倾斜为正;杆状物倾倒的趋向与x 轴负向相同时倾斜为负。 3、水平移动 水平移动-地表移动向量的水平分量,用U表示,单位为mm,U=U(x),有两组方向不同的水平移动

规定:正值的水平移动与x轴的正方向一致 负值的水平移动与x轴的负方向一致 水平移动U(x)和倾斜i(x)的变化趋势同步他们之间相差一个有单位的比例系数B 4、曲率 地表单位长度内倾斜的变化,用K表示,单位为mm/m2或 10-3/m。 曲率坐标轴向上为正 . 正负号 倾斜曲线的切线与x轴正向所夹锐角为+a时,曲率为正; 倾斜曲线的切线与x轴正向所夹锐角为-a时曲率为负。 曲率正负号的物理意义 ; 正曲率的物理意义是地表下沉曲线在地面方向凸起或在煤层方向下凹.负曲率的物理意义是地表下沉曲线在地面方向下凹或在煤层方向凸起 5、水平变形 水平变形—单位长度上水平移动的变化 用 e 表示,坐标向上为正,单位:mm/m 正负号 用tga,水平移动曲线的切线与x轴正向所夹锐角为+a时,曲率为正; 水平移动曲线的切线与x轴正向所夹锐角为-a时曲率为负。 水平变形正负号的物理意义 . 水平变形正值的物理意义为地表受拉伸变形,负值的物理意义为地表受压缩变形。 水平变形的变化规律 两个相等的正极值和两个相等的负极值 正极值为最大拉伸值,位于边界点和拐点之间; 负极值为最大压缩值,位于两个拐点之间; 盆地边界点、拐点和中点处水平变形为零;

移动模架危险源

移动模架危险源辩识 一、安装拆除 1、安装无施工方案或无审批、现场无技术交底、工人未持证上岗、安装单位无资质、司机、指挥及辅助人员未持证上岗、构件吊装指挥不当、构件刚度不够、构件吊装时不稳定、吊装时与其他构件发生碰撞,盲目施工,容易发生坍塌; 2、未经验收投入使用,容易发生坍塌; 3、材质不符合要求,容易发生高处坠落或坍塌,包括变形、裂纹、压扁和锈蚀; 4、未安全围护及防护,易发生物体坠落、打击。 5、未设脚手架上下通道,容易发生高出坠落; 6、安装人员未系安全带、防滑鞋、紧身衣,进行搭拆作业的人员无证上岗,防护用品不用或防护不到位,容易发生高出坠落; 7、搭拆未设置安全警戒线或未设安全监护员,容易发生物体打击; 8、不按安装或拆除顺序进行,容易发生高出坠落; 9、大雾、雨、雪和六级以上大风以上进行搭拆,容易发生高处坠落; 10、拆下的材料往下抛弃,容易发生物体打击,吊车限位(力距、重量、回转)、保险(吊钩、钢丝绳)不齐全或失效; 11、工作面上集中堆放杂物,容易发生坍塌和高处坠落; 12、施工过程中翻越脚手架护栏,容易发生高处坠落。 二、钢筋工程 1、搬运过程附近有障碍物、装卸碰到电线、起吊下方站人、长短不一滑落、捆扎不牢坠落、起吊不符合要求; 2、钢筋机械无操作专用棚、安装不牢固、无检查合格手续、传动无安全防护、无接零漏电保护、切割无挡板、附近易燃品、无人操作不切断电源; 3、切断机长料加工时无人帮扶、未固定防护罩、钢筋送入后手与拽轮接近、开机前未检查刀具状况和紧固情况、人员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伏身送料、超过规定直径的材料、短料不用套管或夹具、运转中用手清理切刀附近杂物; 4、弯曲机工作台和弯曲台不在同一平面、开机前未检查轴与防护等、作业时调整速度更换轴芯、超过规定直径的钢筋、作业半径不设固定销一侧站人、成品堆放时弯勾向上、不及时清理转盘和座孔内杂物;

岩层及地表移动的各种参数

岩层及地表移动的各种参数(08-12-2修订) 通过地表移动观测确定地表移动参数: 边界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盆地边界点(下沉值为10mm)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考虑松散层时,还要根据松散层移动角确定。 移动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三个临界变形值中最外边的一个临界变形值点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考虑松散层时,还要根据松散层移动角确定。 三个临界变形值为:倾斜变形3mm/m;水平变形2mm/m;曲率变形0.2mm/m2。 裂缝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内最外侧的地表裂缝至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 充分采动角:在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盆地平地边缘点至采空区边界连线与煤层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 以上各角又都分为上山、下山和走向三角。 最大下沉角:非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盆地中心区的最大下沉点至采空区中心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下山方向的夹角。充分采动

时,在松散层不厚情况下,可依据上下山充分采动角作两直线,其交点至采空区中点连线与水平线在下山一侧的夹角。 开采影响传播角:充分采动时,倾向主断面上地表最大下沉值与该点水平移动值的比值的反正切值。 关于最大下沉角和开采影响传播角,有些书和文章不加区分,其实从以上《规程》中的定义来看,一个通过作图得到,一个通过计算得到,二者从数值上是很可能不同的。 地表移动计算参数: 下沉系数:充分采动时,地表最大下沉值与煤层法线采厚在铅垂方向投影长度的比值。 水平移动系数:充分采动时,走向主断面上地表最大水平移动值与地表最大下沉值的比值。 主要影响角正切:走向主断面上走向边界采深与其主要影响半径之比。在概率积分法预计时,不用边界角、移动角和裂缝角作为预计参数而一般采用主要影响角正切作为预计参数。 注意:主要影响角与下山移动角是不同的概念。 拐点偏距:下沉曲线的几何拐点与煤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偏离距离(偏向采空区)。 对于以上计算参数,《规程》给出了根据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计算的方法。对于缺少实际观测资料的矿区,可采用覆岩综合评价系数P及地质、开采技术条件来确定地表移动计算参数(见《规程》)。《规程》还给出了煤层群条件下,如果下层煤开采的影

移动平台脚手架方案

上海国际航空服务中心接待中心精装修工 程 盘扣式移动平台专项方案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二月

目录 1.脚手架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脚手架的选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施工部署...............................................................................................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施工部位工期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组织管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施工准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技术准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劳动力准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机具及材料准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4盘扣式脚手架施工流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盘扣式脚手架构件特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盘扣脚手架分类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立杆及基础立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基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4水平杆与水平斜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5可调托撑及可调底座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脚手架计算书......................................................................................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编制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2盘扣架支撑系统验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3杆件内力计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8.施工要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9.盘扣脚手架的检查.............................................................................. 错误!未指定书签。 9.1脚手架检查、验收的时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2脚手架检查、验收的程序和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3脚手架检查、验收项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部分习题答案

一、重要概念 1矿山压力、2 矿山压力显现、3矿山压力控制、4原岩应力、5支承压力、6老顶、7直接顶、8直接顶初次垮落、9顶板下沉量、10老顶初次来压、11周期来压、12关键层、13开采沉陷、14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5岩层移动角、16岩层变形、17沿空留巷、18沿空掘巷、19锚固力、 20软岩、 21顶板大面积来压、22浅埋煤层、23放顶煤开采。 二、简答与分析论述 1. 简述原岩应力场的概念及主要组成部分。 2. 原岩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 3. 支承压力与矿山压力的区别? 4. 煤柱下方底板岩层中应力分布特点及其实际意义? 5. 简述岩石破碎后的碎胀特征及其在控制顶板压力中的作用? 6. 分析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失稳条件 7. 分析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与改善顶板状况的关系。 8. 试分析开采深度对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显现的影响。 9. 老顶破时在岩体内将引起什么性质的挠动,其特点是什么?有何实用意义? 10. 简述回采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11.是否矿山压力大矿山压力显现也必然强烈,试举例说明。 12. 简述我国缓倾斜煤层工作面顶板分类方案。 13. 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结构特征及适用范围。 14. 简述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特点。 15. 分析采场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P-△L”曲线关系 16. 试分析综采面支护质量监测对于改善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确保工作面高产高效的作用。 17. 简述开采后引起的上覆岩层的破坏方式及其分区。 18. 简述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关键层的作用。 19. 简述控制岩层移动的技术。 20. 为什么说锚注支护是软岩巷道支护的新途径? 21. 采区平巷在其服务期内沿走向的矿压规律有哪些?采动影响带的前影响区和后影响区内矿压显现时间和机理有何不同? 22. 沿空留巷矿压显现基本特征?与沿空掘巷矿压显现的主要区别? 23. 跨巷回采卸压的基本原理? 24. 画出巷道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并分析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原理。 25. 高强度螺纹钢锚杆组成及其经常与之组合使用的支护材料。 26. 如何根据锚杆对围岩的约束方式定义锚杆锚固力? 27. 简述软岩巷道变形力学机制。 28. 简述影响顶煤冒放性的主要因素,提高顶煤冒放性的主要措施。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1)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箱梁施工是本项目施工中安全控制的难点之一,切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是现场施工中的重点。由于施工属海上作业,受海洋环境影响较大,作业人员施工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进场前必须经经理部的专业培训,达到要求后方能进场作业。在作业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本作业项目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有效防止和消灭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本安全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1、技术部编制的引桥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2、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沪建建[2002]第0369 号关于加强建筑施工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 3、海上施工安全预案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4、公路工程安全操作工法。 5、指挥部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二、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 1、为了保障东海大桥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机械的安全使用和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尽可能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特制定本施工作业安全指导书。 2、本指导书是作为东引桥安全施工作业的行动指南,以安全管理程序化为手段,注重现浇支架作业的过程控制,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机械损坏和财产损失。

3、本作业指导书是通过对移动模架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 识和对各项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的。 4、移动施工以安全、合理、进度快为原则,这是难度较高的多重要求, 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必须予以统筹考虑,认真贯彻落实。在这些原则中,如安全与他项要求有矛盾时,必须服从于安全。 5、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移动模架施工的过程控制。 三、组织保证与管理职责 根据我部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工区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安全管理小组。 1、项目经理负责主持全面工作,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进行审批。 2、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负责对移动模架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管理和协调,负责本施工过程的安全、质量、进度等,并对施工过程的总目标进行控制。 4、经理部各部门负责配合好现场的施工,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把关,对 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移动式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移动式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最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移动式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序号 工作内容 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1 移动式电动工具 (1)移动式电动工具通电前应接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2)移动式电动工具应加装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严禁一台开关接两台及两台以上电动设备。 (3)移动式电动工具,应加装高灵敏动作的漏电保护器,其开关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和工具距离应不大于5m。 (4)移动式电动工具当采用插座连接时,其插头、插座应无损伤、无裂纹,且绝缘良好。

(5)使用移动式电动工具因故离开现场暂停工作或遇突然停电时,应拉开电源开关。 (6)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多股橡套软电缆或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接线按临时用电要求连接。 (7)移动式电动工具需要移动时,不得手提电源线。 (8)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完毕后,必须在电源侧将电源断开。 (9)更换电动工具钻头时,必须在停电后进行。 (10)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台上。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矿山地表及岩层移动观测

矿山地表及岩层移动观测 为了保护井巷、建筑物、水体、铁路等免受开采的有害影响,合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并为留设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新建矿井应开展地表及岩层的移动观测工作。 地表及岩层的移动观测工作设置的各种观测站必须编写岩移观测方案,并报请集团公司地质勘测处审批。观测站设计由文字说明和图纸两部分组成。文字部分包括观测站设计书。图纸包括井上、下对照图(包括观测线和观测点的位置)、观测线剖面图(包括观测线长度的确定)、岩层柱状图、观测点的构造图等。 矿区设置观测站时应统一规划,并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设置。地表移动观测站位置的选择,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初次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位置应满足:煤层走向、倾角及厚度均稳定,地势平坦,无大断层,单煤层开采,四周无采空区。 地表移动观测站一般可设走向观测线和倾斜观测线各 一条,设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位置。如回采工作面的走向长度大于1.4H0+50m(式中H0为平均开采深度),亦可设置两条倾斜观测线,但至少应相距50m,并且应距开切眼或停采线0.7H以上。 观测点间距离应根据开采深度按下表21确定。

表21 矿山企业应根据矿区地面控制网,按5″级导线(网) 精度要求建立岩移观测控制网。各控制点和观测点的高程测量应组成水准网,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观测。 控制点和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埋设的控制点和观测点必须用全站仪按设计标定,并应尽可能使观测点中心位于控制点连线的方向上; (二)在非冻土地区,测点的埋设深度应不小于0.6m。在冻土地区,测点的底面一般应在冻结线0.5m以下。测点可采用浇注式或混凝土预制件; (三)当地表至冻结线下0.5m内有含水层时,一般应采用钢管式测点; (四)埋设的测点应便于观测和保存。如预计地表下沉后测点可能被水淹没,则点的结构应便于加高; (五)在一般情况下,倾斜观测线上观测点编号应自下山向上山方向顺序增加,走向观测线上观测点编号应按工作面推进方向顺序增加。 在观测站各点埋设10-15天后,即可进行观测。首先应

15-05-地表残余沉陷变形机理数值模拟与预计参数分析-2016年第2期

地表残余沉陷变形机理数值模拟与预计参数分析 易四海 (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12) [摘要]采用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对覆岩移动过程的模拟研究,指出了地表沉陷由岩体变形 破坏到岩体密实沉陷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岩体密实沉陷延续是引起地表残余沉陷变形的机理;通过对岩体密实阶段地表沉陷分布规律的模拟研究,证实地表残余变形可以用概率积分法进行预计。根据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数据,确定了长壁开采条件下地表残余沉陷变形的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 [关键词] 残余沉陷变形;数值模拟;沉陷过程;预计参数;长壁开采 [中图分类号]TD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225(2016)02-0029-04Forecast Parameter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echanism of Surface Residual Subsidence Deformation YI Si-hai (CCTEG Tangshan Research Institute ,Tangshan 063012,China ) Abstract :Overburden strata movement process was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rface subsidence expe- rienced the process that from rock mass deformation to rock mass subsidence ,it revealed that rock mass subsidence development was reasons that induced surface residual subsidence deformation.Surface residual deformation could be predicted by probability integral method accor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rface subsidence distribution law during rock mass subsidence stage.On the basi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easured data ,predicting parameters of probability integral method of surface residual subsidence deformation with long wall mining situation were confirmed. Key words :residual subsidence deform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subsidence process ;predicting parameters ;long wall mining [收稿日期]2015-08-19 [DOI ]10.13532/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2693253.html,11-3677/td.2016.02.0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4129) [作者简介]易四海(1980-),男,湖北公安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方面的研究工作。[引用格式]易四海.地表残余沉陷变形机理数值模拟与预计参数分析[J ].煤矿开采,2016,21(2):29-32. 开采沉陷延续时间较长,地表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残余沉陷变形,对采煤塌陷区地表新建建 (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采煤塌陷区地表残余沉陷规律十分重要。但是,限于采 煤塌陷区地表残余沉陷延续时间长、数值较小,一般难以用实测方法掌握其全部发展规律。目前,对采煤塌陷区地表残余沉陷变形的预测已有了一些研究 [1-3] ,对采煤塌陷区建设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对残余沉陷变形预测参数取值时大多凭经验,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给采煤塌陷区地表建筑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覆岩移动过程及地表残余沉陷变形的分布规律,依据实测数据建立地表残余沉陷变形的预计方法并确定相关参数,为采煤塌陷区地表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 采煤沉陷数值模拟 采用离散元法进行模拟试验。试验设计煤层采厚M =3.0m ,采宽L =125m ,倾角α=0?,采深 H 0=100m ,松散层厚度H s =20m ,基岩厚度H j = 80m ,基岩由砂岩、泥岩和砂质泥岩等岩性组成。 图1为数值计算模型网格剖分图 。 图1 数值计算模型剖分 1.1地表沉陷过程 地下煤层采出后引起的地表沉陷是一个时间和空间过程。由于地表沉陷孕育与发展过程非常复杂,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4-6] , 这些研究多从地表点的移动量及剧烈程度的角度进 行描述。而实际上,地表移动是岩层移动的延伸和表象,岩层移动是发生在岩体内部的力学现象,只有从岩层移动的角度来研究地表沉陷过程才能真实揭示岩层与地表移动的机理与规律。 图2为数值模拟采空区上方不同高度岩层内测 9 2第21卷第2期(总第129期) 2016年4月煤矿开采 COAL MINING TECHNOLOGY Vol.21No.2(Series No.129) April 2016 中国煤炭期刊网 w w w .c h i n a c a j .n e t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检查要点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65172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检查要点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检查要点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移动模架横移、纵移过程中,设专人监视系统的平衡状态,千斤顶工作要平衡,系统打开后左、右要对称,行走速度要均匀,要防止对前支腿墩柱产生过大力矩。 2、张拉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时预应力张拉区有明显标志,构件两端严禁站人。预应力孔道压浆时,压浆设备不良可能造成喷浆伤人。 3、对液压系统运行情况,要设专人看护,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机检查。 4、移动模架,要按高空作业要求,设置高度不

移动升降作业车安全操作规程

移动升降作业车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了使设备能够得到较好的维护保养,保障设备能够保障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移动升降作业车的安全操作,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执行本安全操作规程。 3 引用 《移动升降作业车使用维护说明书》 4内容 操作前须对本机器进行检查。 检查蓄电池是否有电及电池电液平面。 检查应急下降阀是否工作正常。 检查上、下操作面板上开关是否复位。 检查液压箱内液压油的油位是否正常。 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漏油。 检查电源箱、液压动力箱是否关好。 察看设备工作的现场:地面应坚实平整;升降机上方不得有障碍物;四周无电缆线;在室外空旷场地上工作,风力不应超过6级。 操作本机器,选择操作方式:平台操作/地面操作 地面操作步聚 将钥匙开关旋至“地面”档位置; 升降钮子开关扳至“升”,工作平台上升,松开即停; 升降钮子开关扳至“降”,工作平台下降,松开即停; 遇意外情况,可按下“紧停”按钮,则可紧急停机。 平台上操作步骤 首先将固定控制盒上钥匙开关旋至“平台”档;

登上平台、关好栏门,即可在平台对上控制盒进行操作; 平台升降 按下平台升降按钮,此时“升降”灯亮; 手握操作手柄,使手柄开关闭合,徐徐向前推手柄,平台上升,速度由慢到快;向后拉回手柄,平台上升速度由快到慢;手柄回到中位时,平台上升停止。 平台下降。将操作手柄回拉,平台下降。 行走按下行走按钮,此时升降指示灯灭,行走指示灯亮,此时机器可以行走了。按上面的方法操作手柄,手柄向前推,机器前进,过中位后向后拉,则机器后退。爬坡,若需要爬坡时,可按“爬坡”按键,“爬坡”指示灯亮,此时行驶速度为低速爬坡状态。手柄操作,向前推,则为“向前”。手柄由中位向回拉,则为“向后”。爬坡结束后,应及时恢复为正常行走模式。 转向,左右转向开关在操作手柄顶部,按左键,则左转弯;按右键,则右转弯;松开则停。在行走时,按下转向按钮,即可实现行走与转向的复合运动。 紧停按钮,固定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紧停按钮,遇紧急情况,可按下此按钮,实现停机;故障排除,手动旋转使之复位。 电量提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电池电量表最后一格指示灯交替闪烁,预示电池电量将耗尽。必须立即停止使用,进行充电,否则将造成电池亏电而损坏。 5结束工作 操作人员清洁场地卫生; 对工器具进行清点; 对现场遗留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按有关要求填写记录。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735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方案范本 编号:YTO-FS-PD735 2 / 2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移动模架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安全操作规程,另应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采取电焊、系缆风绳等措施固定,防止倾覆。 2、严格执行高空作业安全操作细则,拴好安全带,周边设护栏,防止高空坠落事故发生。 3、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4、移动模架施工时,必须检查后支承体体系是否可靠,模架移动时是否左右同步、平稳。 5、张拉时,千斤顶正前方严禁站人,以防夹片等飞出伤人。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安全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条认真执行《常用机械设备一般安全守则》。 第二条使用前,必须检修一次,并做好检修记录; 对作业平台进行空载升降实验,确认无异常后,方可载人 作业。 第三条使用时,必须将四支腿全部伸出并与坚固地 面接触,若在土地面作业时,下面需垫不小于0.5m2的垫 板。 第四条在升降过程中严禁手扶、脚蹬、攀爬或将其 它物品放入叉架内。 第五条移动平台时,必须将平台降到最低位置;平 台上不准有人。

第六条作业人员进入围栏,必须关好护栏门,挂好护栏链钩。严禁超载作业或带电维修,严禁坐、站或爬越围栏作业。严禁将作业平台作为焊接地线。 第七条雷雨天气严禁作业,工作场地风力四级以上(含四级)严禁作业。 第八条严禁在围栏外悬吊各种物品,严禁抛接工具或材料配件等;严禁在平台上靠梯子、架梯子或放椅凳等。 第九条发现异响,要立即停止作业,检查确认无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第十条严禁作业时垂直空间内有人、物等障碍。 第十一条工作时必须带好安全帽,设专人监护。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3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讲解

第三章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 第一节概述 一、煤层顶底板岩层的构成 煤层处于各种岩层的包围之中。处于煤层之上的岩层称为煤层的顶扳;处于煤层之下的岩层称为煤层的底板。 根据顶、底板岩层离煤层的距离及对开采工作的影响程度不同,煤层的顶、底板岩层可分为: (l)伪顶。紧贴在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薄岩层称为伪顶。通常由炭质页岩等软弱岩层组成,厚度一般小于0.5m,随采随冒。 (2)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煤层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移架或回柱后能自行垮落的岩层称为直接顶。通常由泥质页岩、页岩、砂质页岩等不稳定岩层组成,具有随回柱放顶而垮落的特征。直接顶的厚度一般相当于冒落带内的岩层的厚度。 (3)老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坚硬而难垮落的岩层称为老顶。常由砂岩、石灰岩、砂砾岩等坚硬岩石组成。 (4)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下面的岩层。如为较坚硬的岩石时,可作为采煤工作面支柱的良好支座;如为泥质页岩等松软岩层时,则常造成底臌和支柱插入底板等现象。 二、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及其破坏 在采用长壁采煤法时,随着采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暴露出来的上覆岩层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将产生变形、移动和破坏。根据破坏状态不同,上覆岩层可划分为三个带(图3-l)。 冒落带。指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采煤工作面放顶后引起的煤层直接顶的破坏范围(图3-l,Ⅰ)。该部分岩层在采空区内已经垮落,而且越靠近煤层的岩石就越紊乱、破碎。在采煤工作面内这部分岩层由支架暂时支撑。 裂隙带。指位于冒落带之上、弯曲带之下的岩层。这部分岩层的特点是岩层产生垂直于层面的裂缝或断开,但仍能整齐排列(图3-l,Ⅱ)。 弯曲下沉带。一般是指位于裂隙带之上的岩层,向上可发展到地表。此带内

新移动模架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示范文本

新移动模架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新移动模架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DXZ32m/900t移动模架是一种现场现浇施工的专 用设备,现场拼装、使用过程中各种作业必须分工明确, 统一指挥,配备专职指挥员、专职操作员、专职电工、专 职技术员和专职安全检查员,要严格按照预定的的施工组 织及安全防范措施组织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具 要求如下: 指挥员:1名,熟悉移动模架及桥梁施工作业的基本 原理和要求,并有一定组织指挥能力,熟悉指挥信号,安 全意识强,责任心强。 技术员和安全检查员:2名,熟悉移动模架及桥梁施 工作业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对移动模架施工作业前进行技

术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 电工:1名,熟悉移动模架电路图基本原理和要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业务熟练且反应敏捷者可担任和负责移动模架的操作。 起重工:2名,具备多年从事起重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熟悉起重工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液压工:2名,熟悉移动模架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和要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业务熟练且反应敏捷者也可担任和负责移动模架的操作。 辅助工:15名,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熟悉移动模架和桥梁施工。 2、移动模架现场拼装完毕后,要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1)各部件是否安装正确,各处连接是否紧固。

移动(无线)通信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移动(无线)通信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移动(无线)通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他包括电源、交换、基站等多个专业。所以,移动(无线)通信施工除遵循以上各专业安全操作规范外,还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身体检查健康,持证上岗。 2、施工用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器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进入施工现场。 3、登高作业时,如发现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必须解决后方可作业。 4、施工人员要统一着装工作服,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天线吊装现场(包括室内楼房吊装)要设置醒目的安全作业警示区域,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5、吊装天线前应先勘查现场,制定吊装方案;天线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分工和职责,由专人统一指挥,吊装现场必须避开电力线等障碍物。 6、吊装前应检查吊装工具的可靠性,起吊天线时,应使天线与铁塔或楼房保持安全距离,不可大幅度摆动;向建筑物的楼顶吊装时,起吊的钢丝绳不得摩擦楼体。 7、天线挂架强度、水平支撑杆的安装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用的包箍必须安装双螺母,加固螺栓必须由上往下穿;如需另加镀锌角钢固定时,不得在天线塔角钢上钻孔或电焊。 8、馈线弯曲时应圆滑,其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馈线进入机房内时应略高于室外或做滴水弯,不得使雨水延馈线流进机房;馈线进洞口处必须密封和做好防水处理。 9、馈线进入机房前,必须至少有三处以上的防雷接地点;馈线进入机房后必须安装避雷器。 10、上塔作业时,应根据场地、设备条件以及施工人员、施工季节编制登高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1、铁塔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好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合格的安全带和安全帽;攀登铁塔时,

关于移动式升降机平台安全操作规程

关于移动式升降机平台安全操作规程移动式升降机平台是我们常用的升降设备,但在使用中往往因操作不当,造成工作人员不同的伤害。为确保安全使用移动式升降机平台,我公司结合实际操作和相关规定,制定升降平台安全操作规程。 一、相关规程: 1、使用升降机平台必须配置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的专业操作人员。 2、移动式升降机平台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液压、电器系统,无渗漏或裸露现象,各处联接件及紧固件无松动后方可使用。

3、支撑是升降平台操作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以抽到黑红分界线为宜,尽可能获得支承面积,调整支腿高度,应选择平整的地面(以行走轮将要离开地面为准),如地基松软或起伏不平,必须用枕木垫实后,才可进行工作。 4、移动式升降机平台一般应先起下臂,再起中臂,较后起上臂。在升降平台回转操作过程中,必须在下臂起升一定高度后方可进行回转,回转应缓慢,同时注意剪臂及平台对各设备的距离是否满足安全需要。 5、工作平台上的操作人员应佩带安全带,在带电区域工作时,应将车体按规定进行接地,接通电源,启动电机,作空载升降,检查液压系统正常后再载负荷使用。升降平台登高作业应由工作负责人进行指挥,负责人应按照标准规定信号与升降平台操作工进行联系。发出的信号必须清楚、准确。如工作时有异常响声,应立即停机检查,以免造成设备和人员伤害。 6、升降平台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待,内容应包括:工作内容及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危险点;人员分工情况及责任范围。工作负责人除要对车况和操作人员进行检查以外,还要负责查看地形环境、起降是否符合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或事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如有出入,则应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后方能开始工作。

第六章 采场岩层移动与控制

1、充分采动的概念防治煤矿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什么是充分采动?防治煤矿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充分采动:当采空区尺寸(长度和宽度)相当大时,地表最大下沉值达到该地质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不再随开采范围扩大而增加,此时的采动称为充分采动。 1、留煤柱开采。 1)部分开采。 (1)条带开采。沿煤层走向或倾向,将开采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宽度相等或不等的条带,开采一条,保留一条,利用留下的煤柱支撑顶板,以达到减小地表沉陷的目的。成功关键在于合理设计采宽与留宽,确保覆岩主关键层和留设煤柱的稳定性。 (2)房柱式开采。在煤层内开掘一些列煤房,留下近似于矩形的煤柱来支承顶板,达到控制顶板和减轻地表沉降的目的。 2)留设保护煤柱。地面存在重要的需要保护建(构)筑物时,在其下部对应煤层的合理位置预留一定尺寸的煤柱,使岩层移动影响边界达不到该建(构)筑物。煤柱留设主要根据具体矿井条件和岩层移动角等参数进行设计。 2、充填开采。 1)采空区充填。即用充填料充填已采空间,相当于减小煤层开采厚度。按运送充填物料动力的不同分水力、风力、机械和自溜充填;按充填材料分为水砂、矸石、膏体充填。 2)覆岩离层区充填。利用岩移过程中覆岩内形成的离层空洞,总钻孔向离层空洞充填外来材料来支撑覆岩,从而减缓覆岩移动往地表的传播。 3、调整开采工艺和参数。 1)协调开采:根据开采引起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分布规律,通过合理的开采布局、开采顺序、方向、时间等方法减缓和减少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 ①减小开采边界影响的叠加。 ②多工作面协调开采。 ③对称背向开采。 2)控制开采 ①限厚开采。 ②分层间歇开采。 2、简述岩层移动规律 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的情况下,根据采空区覆岩移动破坏特点,可以分为“三带”,即垮落带、裂隙带、弯曲带。其特点如下 垮落带:破断后的岩块呈不规则垮落,排列也极不整齐,松散系数比较大,一般可达1.3之1.5.经重新压实后,碎胀系数可降到1.03左右。 裂隙带:岩层破断后,岩块仍整齐排列的区域即为裂隙带。它位于冒落带之上,由于排列比较整齐,因此碎胀系数比较小。关键层破断块体有可能形成“砌体梁”结构。垮落带与裂隙带合称为“两带”又称“导水裂隙带”,意指上覆岩层含水层位于“两带”范围内,将会导致岩体水通过岩体破断后的裂缝流入采空区和回采工作面。 “两带”高度与岩性和煤层采高有关,覆岩岩性越坚硬,高度越大。 弯曲带:自裂缝带顶界到地表的所有岩层称为弯曲带。弯曲带内岩层移动的显著特点是,岩层移动过程的连续和整体性,即裂缝带顶界以上至地表的岩层移动是成层地、整体性地发生的,在垂直刨面上,其上下各部分的下沉值很小。若存在厚硬的关键层,则可能在弯曲带内出现离层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