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品】初三化学上学期练习题(教师版有答案)

【精品】初三化学上学期练习题(教师版有答案)

【精品】初三化学上学期练习题(教师版有答案)
【精品】初三化学上学期练习题(教师版有答案)

第一讲物质构成奥秘

课前小测(5min)

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X )

2.热胀冷缩的实质是分子体积大小发生变化。(X )

3.原子一定比分子小。(X )

4.在原子核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X )

5.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X )

6.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X )

7.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g。(X )

8.小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核电荷数)弧线(电子层)弧线数字(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9.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X )

10.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分别为(O 、Si 、AL 、Fe )

11.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X )

12.元素周期表有(7 )个周期,(16 )个族。

8表示(原子序数)O表示(元素符号)

氧表示(元素名称)16.00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14.乙醇汽油是一种化合物。(X )

15.水既是化合物又是氧化物。(Y )

16.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Y )

17.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都显负价。(X )

18.H2O表示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X )

19.SO2中S和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 :1 )

20.SO2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

课堂例题

考点一构成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答案】:D

【解析】: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B、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C、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氧化汞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答案】D

【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永不停息的运动,不论物质存在的状态;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水分子保持水这种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分子一定分裂发生改变。

3、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B、微粒质量发生变化

C、变成了新微粒

D、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

【答案】D

考点二元素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B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所以B正确。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

B、铁

C、硅

D、氧

【答案】D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Fe3O4

B.Al2O3

C.SiO2

D.CuO

【答案】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

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

【答案】C

5、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

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

【答案】A

6、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答案】D

考点三物质分类

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答案】B

2、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考点四化合价

1、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5

【答案】C

2、明矾[KAl (SO4)m]可用作净水剂,在该物质中m的值是

A. 1

B. 2

C. 3

D. 10

【答案】B

3、H2SO3和H2SO4两种物质中,不同的是

A. 物质的类别

B. 所含元素种类

C. 硫元素化合价

D. 氧元素化合价

【答案】C

考点五化合式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锌OZn

B. 三氧化硫O3S

C. 氦气He2

D. 氧化钙CaO

【答案】D

2、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 B. C. D.

【答案】C

考点六化合式计算

1、溶液的微粒构成决定其性质,溶液的宏观组成是其成分计算的依据。

(1)氯化钠晶体是由(填微粒符号)构成的,氯化钠溶于水,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而蔗糖溶于水,溶液很难导电,是因为。

(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g。

(3)某温度下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试列式计算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S(每100g水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1)Na+、Cl﹣;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蔗糖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带电的离子;(2)500g x 6% / 15% = 200g;(3)26g x 100g / 74g

=35.1g .

课后巩固

基础篇

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冰与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C 、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

D 、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答案】A

【解析】A 、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 、冰与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C 、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 、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汞

B . 氧气

C . 金刚石

D . 硫酸铜 【答案】D

3、

(1)上表元素中,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号是 ; 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符号是 ;水中含有的+1价的元素符号是 ;

(2)氯化钙的化学式为 ;Na 2SO 3中S 元素的化合价为 ; (3)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选用上表中元素,表示A 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 (写出两种即可)。

A B C 【答案】(1)Al O H (2)CaCl 2 +4 (3)B C H 2、O 2(或Cl 2)

4、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

A、25

B、30

C、55

D、80

【答案】:A

【解析】:原子结构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所以锰原子的电子数也为25,所以A正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知道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55,知道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能求出锰原子的中子数为30.

5、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_________.

(3)若A中x=12,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__.

【答案】(1)a;(2)7;(3)氯化镁.

提升篇

1、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⑦离子这七种微粒中,选择其恰当的序号填入下列相应的空格里,使下列叙述具有科学性.

(1)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2)带正电的粒子是;

(3)也可能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的粒子是;

(4)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答案】(1)①②⑦;(2)③⑥(3)⑦(4)③④

(1)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

(3)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4)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致相等

2、“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Fe2SiO4),还在月球物质中捕获到来自太阳风的Ar—36、Ar—38。

①铁橄榄石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②Ar—36、Ar—38在原子构成微粒上的不同点是。

【答案】①+2 ②中子数不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与中数字“1”关系密切的是

A. 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

B.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质量

C. 元素的核电荷数、原子的数目

D. 物质的状态、原子的稳定性

【答案】A

4、航天飞船常用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高氯酸铵中Cl的化合价是

A. +1

B. +3

C. +5

D. +7

【答案】D

5、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是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物质。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的氨基酸之一,下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α-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

B. α-丙氨酸分子中,氢原子最小

C. α-丙氨酸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2

D. α-丙氨酸是混合物

【答案】D

拔高篇

1、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质量增大

B.个数增多

C.间隔增大

D.体积增大

【答案】C

2、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C、原子中的粒子都不带电

D、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

【答案】A

3、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 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 == n

B.m == n + x

C.m == n - x

D.m == x – n

【答案】B

4、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136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13153I和12753I 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B

5、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

①NH3;②N2;③NO;④X;⑤N2O5。根据规律,X不可能是

A. NO2

B. NaNO2

C. N2O3

D. N2O

【答案】D

6、现有六种物质,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CO ②H2O ③NH3 ④X ⑤C2H4 ⑥P2O5根据它们的组成和排列规律,推断X可能是

A. CH3OH

B. CH4

C. Fe2O3

D. SO3

【答案】B

7、化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

(1)图甲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钠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 图甲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乙横线上的数字是 。 ② 根据图乙的信息,写出氧化钠的化学式并标出化合价 。

从上表可以发现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存在某种关联,请你对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① 、 ② 。

【答案】(1)①Na 6 ②

(2)①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②化合价的正负与离子所带电荷一致

2

12O

Na -+

第二讲我们周围的空气课前小测

1.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X )

2.空气中氮气质量分数为78%。(X )

3.白磷和硫都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X )

4.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X )

5.写出下列方程式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

硫在氧气中燃烧:S+ O2SO2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2P2O5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2MgO

CO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C2H5OH+3O22CO2+3H2O

课堂例题

考点一空气

1、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甲烷和一氧化碳

【答案】A

2、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下列哪一种()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C

考点二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

1、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答案】C

【解析】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红磷燃烧产物是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因此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选项A错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浓度不足,选项B错误;红磷的量不足,氧气反应不充分,因此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1/5,选项D错误;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氧气反应后主要剩余氮气,而水并没有充满集气瓶或进入更多,可见氮气难溶于水,选项C正确。

考点三氧气性质探究

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通常情况下,氧气密度不空气大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答案】B

考点四氧气制取

、常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

(1)写出下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②;③;

(2)请仔细分析下图中装置A的特点,推测该装置可用于上述制氧气方法的有(填

a、b或c);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上图中的(填“A”或“B”);

(4)利用装置A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

是;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

是。

(5)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 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答案】(1)试管酒精灯集气瓶(2)ab (3)B

(4)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5)A高锰酸钾 B锰酸钾 C二氧化锰 D氧气 E四氧化三铁

2、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D

课后巩固

基础篇

1、空气污染指数(AirPollutionIndeG,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可吸入颗粒物

D、臭氧

【答案】A

2、下列各组变化,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

A、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B、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化合反应

D、氧化反应,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B反例:甲烷的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

3、“神州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答案】C

提升篇

1、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B

2、在庆典活动中,人们常用氦气充灌气球,利用了氦气的哪些性质()

①密度比空气小;②在空气中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③是一种无色气体;④不能供给呼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3、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

A、木炭

B、红磷

C、蜡烛

D、硫

【答案】B

4、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名称:A C F;

(2)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应;

(3)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紫黑色固体A分解的文字表式:

【答案】(1)高锰酸钾二氧化锰二氧化碳

(2)分解反应

点燃加热

(3)碳+氧气→二氧化碳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5、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1)写出方法③的文字表达式;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洋气的方法是(填序号),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条优点是;。

【答案】(1)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2)③在常温下反应,不需加热和消耗电能;反应消耗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

拔高篇

1、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两个实验:

A B

实验1:在集气瓶内事先装少量水,余下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A)。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夹。

实验2: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B)。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1)在实验2中,在水中而不在空气中取下橡皮塞的原因是:。(2)从测定结果分析,上述实验中效果较好的是哪一个?写出另一个实验的两点不足:

(3)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A中红磷燃烧完毕,打开止水夹,看到的是。【答案】

(1)防止空气进入试管,使测定结果偏低。

(2)实验2;在实验1中,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时,会排出瓶内少量空气;实验结束后导管内的水不能全部进入集气瓶中(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3)产生浓厚的白烟;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2、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_(填““打开”或“关闭”)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

(3)Ⅰ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Ⅱ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所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答案】(1)打开关闭(2)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验证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第三讲自然界的水

课前小测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2.检验氢气纯度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较小,表明氢气较纯。

3.电解水化学方程式:

4.电解水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为( 1 : 2 )

5.软水中一定不含钙、镁化合物。( X )

6.用硬水洗衣服,衣服会变硬。( Y )

7.过滤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X )

8.活性炭可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 Y )

9.滤液浑浊主要原因:A、滤纸破损B、液面高出滤纸边缘C、承接滤液的烧杯水不干净

10.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是为了:防止暴沸

11.冷凝管中的冷水是上(出)下(进),目的是:提高冷凝效率

12.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X )

课堂例题

考点一氢气

1.H

2

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物质,下列有关氢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可用H

2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相同条件下H

2

的密度最小

B.H

2

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C.点燃H

2

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D.H

2

是由氢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

【答案】C

【解析】点燃纯净的H

2

,它可以安静地燃烧

考点二电解水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率变大

②甲、乙两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稀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使水的电解速率加快;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故选A。

考点三水的净化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回答操作中的有关问题:

(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利用了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有()作用,使杂质()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第二步是过滤。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有: (填序号)。

A.烧杯B.酒精灯C.铁架台(带铁圈) D.试管E.玻璃棒F.漏斗G.托盘天平H.蒸发皿

【答案】(1)吸附作用沉淀(2)A、C、E、F

2.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答案】B

【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第四讲化学方程式

课前小测

1.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X )

2.物质的用途决定物质的性质。( X )

3.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X )

4.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X )

5.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一定发生变化。( X )

6.1g水蒸发变成1g水蒸气,该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X )

7.铁丝生锈质量变大,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X )

8.计算题: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3g

课堂例题

考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

B、杯弓蛇影

C、冰雪消融

D、铁磨成针

【答案】A

【解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伴随发光发亮放热等

2、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滴水成冰

C、抱薪救火

D、聚沙成塔

【答案】C

考点二质量守恒定律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于反应前后( )

A.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B.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C.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D.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答案】D

【解析】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入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2、在化学反应A + B =C中,1.5 g 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 g 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3 g B.9.5 g C.8 g D.4 g

【答案】C

【解析】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9.5g -1.5g =8.0g.

3、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 4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C2H4B.C2H5OH C.C2H2D.CH4

【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5O2 4CO2+2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1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1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2。故选C。

考点三化学方程式书写

1、化学方程式不能表示的是( )

初三化学综合复习选择题专题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练习 1.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用糯米、酒曲和水酿制甜酒 D.用双氧水杀菌消毒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要加热就能够在表面生成MgO B.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固体 C.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D.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3. 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较软,常用来做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都是C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4.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是一种红色固体,用于制铬矾、火柴、铬颜料、并供鞣革、电镀、有机合成等用,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C ) A.+4 B.+5 C.+6 D.+7 5、实验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酸的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取用碳酸钾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C )

A. A B. B C. C D. D 6.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2 ① 2H ② 2NH3③ SO2④ CuO ⑤ Mg2+⑥ 2OH-⑦ H2O A.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7. 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 A. Fe + MnSO4 = FeSO4 + Mn B. Mg + MnSO4 = MgSO4 + Mn C. Mn + H2SO4 = MnSO4 + H2↑ D. Mn + CuSO4 = MnSO4 + Cu 8.下列对一些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 )序号现象或事实解释 A 铁锅不宜长时间储存酸性食品铁易与酸性溶液反应 B 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或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 用洗洁精清洗盘子上的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A. A B. B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 考生注意:本卷包括I卷和II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Fe 56 Zn 65 Ⅰ卷分)30(选择题共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机读卡。每小题1分,共30个小题。)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葡萄酿酒.蛋糕发霉D.炸药爆炸B.干冰升华CA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铁B.铝C.氧D.硅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易拉罐和废弃的塑料瓶属于 .有害垃圾.其它垃圾D.厨余垃圾A B.可回收垃圾C 所运送的气体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西气东输”5.“.CHH C.CO D.AO B.422BaSO,“X”.光透视常用钡餐作造影剂。钡餐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其化学式是BaSO644属于.氧化物 D .单质B.混合物C.化合物A不属于合金的是7.下列物质....青铜.不锈钢D.生铁A.氧化铁 B C8.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所利用的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 D.C.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1 / 10

9.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固体颗粒D.读取液体体积 10.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其现象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D.分子的体积很小 11.北京是一座缺水城市。作为北京市民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仅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止水被污染。下列做法应该摒弃的是..A.用盆接水洗菜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更换节水型马桶D.使用透水砖铺设人行便道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做导线B.氮气做食品保鲜剂C.点燃方法鉴别纯毛织物D.天然气作清洁燃料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HO B.HO C.H D.HSO4 2222214.下列反应或作用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是...A.蜡烛燃烧B.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C.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2 / 10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16.表示2个镁元素A.2Mg 表示2个一氧化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题

学生陈国豪教师刘老师时间2015.11.17 内容选择题专题 重难点 1.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变化: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熔化 B.钢铁生锈 C.汽油挥发 D.石墨导电例题2:下列变化中,肯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伴随有发光发热的变化 B.物质发生爆炸 C.由铝离子变为铝原子 D.浓盐酸敞口久置,溶液质量减少 练习1:下列设施中,获得能量的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 B.燃煤取暖炉 C.水利发电站 D.风力发电站 练习2: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 2:化学安全与环保 安全标志: 环保燃料:氢能,太阳能,风能

污染:大气污染(氮,硫的氧化物),水污染(含磷洗衣粉),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臭氧。 例题1:从安全角度考虑,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例题2:“绿色化学”要求减少乃至从根本上杜绝污染,下列是某校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其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挖坑深埋 B.分类回收再利用 C.搬运到校外荒野地 D.校外焚烧 例题3:近期,我市旱情比较严重,水资源紧缺。有关部门呼吁,人人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下列节水措施中错误的是( ) A.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B.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D.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练习1: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健康,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厨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室内摆放的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2.下列所述情况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④工业生产中“三废”的任意排放,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④ D、①②③④ 3.“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完整版)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满分:80分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35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共35分,每小题1分) 1. 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在空气的组成中,体积约占1/5的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2.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 公共标志是 (A)(B)(C)(D)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玻璃破碎(C)冰棒融化(D)菜刀生锈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干冰(C)红磷(D)石灰水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B)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 7.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数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 8.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O2(C)NaOH (D)KNO3 9.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4H表示的是 (A)(B)(C)(D)

10.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珍惜和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水是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工厂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灌溉农田可以达到节水目的 11.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露,迅速开启排风扇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要做灯火试验 (C)煤矿井下停电,赶快引燃火把照明 (D)室内起火,立即敞开门窗 12.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D)碳酸溶液 14.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 ...的是 (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 (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 (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 (D)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 15. 生活中下列常见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花生油(C)食盐(D)白醋16.下列仪器中,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必须用到的是 (A)(B)(C)(D) 1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N-14、Mn-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题后 的答案栏内) 1.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措施与其要达到的目标不相符的是 A.研制、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 B.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合成食品添加剂-------增进人体健康 2.自然界中发生的这些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云雾消散 B.冰雪融化 C.树木折断 D.铁器生锈 3.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飞船常使用的一种助燃剂液氧是由氧气加压降温制成的蓝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和氧气的构成分子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B.液氧中的氧分子停止了运动 C.液氧和氧气的组成元素不同 D.液氧中的氧分子间没有空隙4.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如图所示,火柴燃烧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塞被冲飞,这种现象主要能说明 A.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机械能 B.内能可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光能 D.化学能可转化为内能 5.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给液体加热 D.称量药品质量 6.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比较四种物质:CO2、SO2、MnO2、NO2,它们的共同点是 A.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B.构成中都含有氧分子 C.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2:1 D.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7.关于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必须使用直流电对水进行电解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初中化学复习专题之选择题100道有答案

中考化学选择题100精选 1、下列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A、Cu(Zn) 稀盐酸 B、CO2气体(HCl) 氢氧化钠溶液 C、CuO(Cu) 浓硫酸 D、Na2SO4溶液(Na2CO3) 氯化钡溶液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中的氧气(铜) B、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C、碳酸钙中的氯化钠(水) D、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硫酸)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H2 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溶液Ba(OH)2溶液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 C CO气体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 Cu(OH)2固体CuCl2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4、要将待提纯的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 A CuCl2(MgCl2) 镁片过滤 B CaO(CaCO3) 盐酸蒸发 C Cu(Fe) 稀硫酸过滤 D FeCl3溶液(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 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 A CO2 HCl气体NaOH溶液 B NaNO3溶液Na2SO4溶液Ba(OH)2溶液 C CO2 CO 点燃 D CuO KNO3 H2O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 A CaCl2溶液HCl 过量CaCO3、过滤 B NaOH溶液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7、不能用于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NaCl溶液 C、BaCl2溶液 D、CuSO4溶液 8、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 C、灼热的氧化铜 D、紫色的石蕊试剂 9、某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A、石蕊溶液、稀硫酸 B、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NaOH溶液、酚酞溶液 D、CuSO4溶液、NaOH溶液 10、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分别倒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

2016年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4至8页,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全卷共30个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l-35.5 Fe-56 H-1 C-1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 选,漏选均不能得分) 1.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矿矿井里的煤层气发生爆炸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盐酸除去铁制用品表面的锈 2.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A.白色污染B.酸雨C.臭氧层被破坏D.温室效应 3.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6 D.+7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 B.Zn C.Cl2 D.H 5.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净化水时,常会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用它作杀菌、消毒 B.过滤是通常净化水必须采纳的基础工序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6.下列各图所示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018-2019威海市九中第一学期初三化学期中测试题(无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化学期中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下列答案栏内,每空1分) 1. “化学——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下列事例的说明中与化学紧密相关的一项 A .紫茎泽兰、飞机草……外来物种的入侵已经给我国造成了约4000亿人民币的损失.——外来物种的入侵 B .化肥的合理施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化肥的生产 C .道路、桥梁的大量修建,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交通发达 D .植树造林,既绿化了环境,又改善了局部气候——植树造林 2.对于“滴水成冰”过程中的有关水分子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A .水分子的能量降低 B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C .水分子排列方式不变 D .水分子的构成不变 3. 通过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 .获得能量 B .获得一种新原子 C .获得新的物质 D .获得一种新分子 4.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2 B .电解水实验中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C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D .电解水制取氢气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应寻找更好的方法使水分解出氢气 5.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 :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6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 自己,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B .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用品,获得最佳的实验 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 C .取用液体药品时,要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放回原处时标签向外 D .不能用手接触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要凑到容器口闻气体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7、下列实验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8. 下列各组物质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A .酒精和水 B .铁粉和水 C .食盐和水 D .蔗糖和食盐 9. 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2016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12 O-16 H-1 Cu-64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24分;1-8小题每题1分,9-16小题每题2分)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D.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3. 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其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 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4.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 ]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5.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冰和干冰B.银和水银C.烧碱和纯碱D.水和双氧水6.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分 析如图判断关于汞元素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A. 汞原子的质量为 B. 汞的化学式为Hg C. 汞原子的中子数是80 D. 汞为非金属元素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实现变废为宝 B.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许可,制作食品过程中可随意添加 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吃得越多越好 D.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与习题

期中复习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 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3.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摸、不闻,不尝; ②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 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2)取用方法: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小颗粒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斜、二送、三立” 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放、三缓立”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使用时要注意: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胶头;不要把滴管放在桌上,以免玷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用滴管取液体时应先挤压胶头,赶走空气,再伸入瓶中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倾倒时要注意:a.瓶塞要倒放;b.试管要倾斜且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c.试剂瓶上的标签要朝手心(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4.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部分加热;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①给物质加热时,若被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擦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容器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也不能离得太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容器炸裂),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烫坏实验台),要垫上石棉网;②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试管)。预热的方法: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来回移动试管(若试管已固定,可来回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火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③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④给液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管口切勿朝人。 5.量筒的使用:量筒放平,倒液体到接近刻度时,用滴管逐滴滴至刻度线。 读数时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小,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仰视和俯视读数都不准确(如图1-4-2所示)。 6.仪器的洗涤: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玻璃仪

初三化学所有章节的习题_非常全面

走进化学实验室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 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把鼻孔凑近瓶口闻药品的气味C.将洗净的试管正放在试管架上 D.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应擦干3.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广口瓶 C.量筒 D.烧杯 4.取5mL液体,应当选用()。 A.托盘天平 B.带刻度试管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5.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A.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 B.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 C.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滴加 D.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 6.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A.1/2 B.1/3 C.1/4 D.2/3 7.取用块状固体可以用(),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可以用()A.手抓 B.药匙 C.镊子 D.纸槽 8.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 A.内焰、中焰、外焰 B.焰心、内焰、外焰 C.焰心、中焰、外焰 D.下焰、中焰、上焰 9.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蒸发皿 B.集气瓶 C.烧瓶 D.试管 10.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 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过 B.用蒸馏水洗过多次 C.洗涤后的仪器已经透明了 D.仪器内壁的水附着均匀了

11.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 B.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C.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D.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是()mL A.9 B.大于 9 C.小于9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3.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量试剂反应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__________________。 14.酒精灯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其中_________温度最高,应用_______________加热。 1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_____,若俯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___。 16.用容积为30mL的试管加热某种液体时,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______________mL。 17.如图所示,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1~2s钟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上有两处碳化(变黑),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请指出所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18.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上册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成语中只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沙里淘金 B.刀耕火耨 C.釜底抽薪 D.百炼成钢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铁还是植物制造叶绿素不可缺少的催化剂。这里的“铁”是(铁离子 D. C.铁元素 A.铁分子 B.铁单质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解决人民饮水安4 )全问题,需对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经过吸附作用可使硬水变为软水 BA.此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身体健康有利C.用肥皂水能区别硬水和软水】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 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SO5、过硫酸铵【(NH)8224) 元素的化合价(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2 D. +4 C B.+6 . A.+7 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低的后熄灭,如右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 6、)由此可看出: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A .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C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 和质量很小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L黄豆和1L芝麻混合,体积小于2LD、是可裂变核元素,在

初三化学易错选择题打印版_带

初三化学易错选择题专项训练 1.许多同学喜欢吃烧烤食物,烧烤常用木炭作燃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室内烧烤时要注意通风 (B)烧烤有时看到的黄色火焰是木炭燃烧产生的 (C)烧烤时扇炭火是为了降温 (D)用含硫的焦炭代替木炭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2.下列对酒精灯和酒精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用酒精灯加热物质——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灯芯的酒精与空气隔绝 (D)存放酒精时远离火源——主要是防止酒精挥发 3.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A)(NH4)2SO4溶液的p H可能小于7 (B)土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NH4)2SO4造成的 (C)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OH)2 (D)草木炭(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可能呈碱性 4.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 (B)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制取Ag (C)可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D)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p H均为7 (B)工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淡水 (C)地球上总储水量很多,但淡水量很少 (D)水能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 6.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能与氧气、水蒸气同时发生反应的是 (A)铁粉 (B)生石灰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固体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若向左盘烧杯中加入100 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要想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向右盘烧杯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①56 g Zn和Fe2O3的混合物②100 g Mg CO3和Al的混合物③84g Mg和Fe的混合物④100 g Ba CO3和Cu的混合物 (A)①③ (B)② (C)②④ (D)③④ 9.亲爱的同学们,通过化学的学习你一定对一些化工生产中应用的原理有所了解,下列生产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冶炼 B.石灰石制生石灰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氧炔焰焊接金属 10. 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质污染,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苯。下图是苯的微观粒子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苯的化学式为C6H6 B.苯由两种元素组成 C.苯是由碳原子、氢原子直接构成的 D.苯属于有机化合物 11.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为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初三化学总复习试题和答案

初三化学总复习试题:第一章到第六章(三)及答案 能力反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燃烧、汽化 B.发光、着火点 C.挥发性、导电性 D.易燃性、自燃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SiO2 B. Al2O3 C. Fe2O3 D. NO2 3.下列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铜绿、氧化镁 B.空气、石灰水 C.矿泉水、水煤气 D.海水、胆矾 4.关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K2S中,钾原子显+1价,硫原子显-2价 B.在锌粒中,锌元素显-2价 C.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定显-2价,氢元素一定显+1价 D.在任何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5.在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不断增多,呼吸作用增加 B.绿色植物减少,光合作用减少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D.冰箱中致冷剂“氟里昂”的泄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②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③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④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物质为:KHS、S、M、Al2(SO4)3、,其中物质M可能是() A. H2S B. Na2SO4 C. SO3 D. SO2 8.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FeSO4+Cu B.CO+CuO Cu A. Fe+CuSO +CO2 C. C+2CuO2Cu+CO2↑ D.Fe+2HCl=FeCl2+H2↑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可能用到原子量: H-l C-12 O-16 S-32 P-31 Ca-40 Fe-56 Cl-35.5 Al-27 Cu–64 Mg-24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 ..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干冰升华 B.CO2溶于水C.石油的分馏 D.自制净水器净水2.用H2O2、KClO3 、KMnO4三种物质都能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B.氧分子C.氧原子D.氧气 3.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 A.-6 B.+4 C.+6 D.+7 4.下列各组气体中,仅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出来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氮气 B.氧气和空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氢气和空气 5.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金属铝制易拉罐 C.白炽灯中填充氮气D.铜线制电缆 6.下列物质中,其化学式或所属的物质类别不正确的是 名称化学式物质分类 A.氯化钠NaCl 纯净物 B.硫酸H2SO4氧化物 C.五氧化二氮N2O5化合物 D.氯气Cl2单质 7.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1 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 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8.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 ===== xR + C(金刚石),则x 、R为 A.1、Na2CO3B.2、Na2CO3C.4、Na2CO3D.2、Na2O2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gO △ Hg+O2↑B.H2O + CO2=HCO3 C.Mg+2HCl=MgCl2+H2↑D.2Fe2O3+3C=4Fe+ 3CO2 470℃ 80 MPa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班级姓名座号 1.可可撕开饼干包装袋放置在空气中,隔一段时间后,发现袋内松脆的饼干变软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好山、好水、好空气”是贵阳引以为做的金字招牌,下列气体空气主要成分之一的()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氢气 4.如图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 察到气泡在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目的是 ()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 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压使试管破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 进入导管 5.在校运会上,50m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抢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二氧化硫 B.水蒸气 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B.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7.要从空气中获取4.2L的氧气需空气的体积约为() A.30L B.20L C.10L D.8.4L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9.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蜡烛,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1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②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④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放在水槽中.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12.我国“蛟龙”号载人潜艇在太平洋的最大下潜深度达7020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其中为潜水员提供呼吸的“人造空气”中各种气体体积分数为:氮气70%、氧气20%以上、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下列对“人造空气”认识正确的是() A.如果利用纯氧更有利于潜水员呼吸 B.“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比空气低 C.氮气没有作用,可以不添加 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应该添加 13.常温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不溶于水的固体硫化物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②和⑤ 14.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量 D.二氧化锰可作任一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初三化学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 个小题) 1、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 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B. 分子的体积大、有间隔,原子的体积小、无间隔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质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发生改变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4、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 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6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①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7 、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 是() A.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B.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 g C.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D.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8 、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书写都正确的是() A. 碳C B. 钠Ne C. 贡Hg D .铝AL 9 、如右所示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题(和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12 N 14 16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可燃性.延展性D.挥发性 2.氢氟酸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4HF+Si2=SiF4↑+2H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置换反应D.以上都不是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 D 4.下列说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5.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从组成分类看,

Na2S4不属于 A.化合物B.氧化物.硫酸盐D.钠盐 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糖水、铁粉 B、水、氯酸钾、金刚石 、天然气、氮气、合金、D、矿泉水、高锰酸钾、红磷 7.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甲烷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8.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依据氯元素的化合价的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可排列为:①Nal②l2③Hl④R⑤l27,则R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kl3 B.a(l)2 C.Hl4 D.kl 10.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A.铁生锈后质量变大,是因为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立即生成大量氧气,是因为二氧化锰中含有氧元素 D.253石油气压缩后可装入0.0243的钢瓶中,是因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