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沉陷区治理方案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沉陷区治理方案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

二0—六年

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

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2009年第44号)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编制采煤沉陷区治理方案以指导矿山在生产过程中系统的进行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

本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2009年第44 号)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及相关行业技术规范等编制。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

(一)位于呼图壁县城正南56km处的天山北麓,石梯子小西沟呼图壁林场一带,行政区划属呼图壁县石梯子乡管辖。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6° 40’ 11〃,北纬:43° 44’ 30〃勘探区东西长1.34 —3.18千米, 南北宽2.31 — 2.77千米,面积8.027平方千米。

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矿山建设规模

设计矿山生产能力为90万t/a,矿山服务年限为57a,矿区占地面积

8.027km2。

2、确定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可采储量/ (设计生产能力X储量备用系数)

矿井服务年限

人总=70.89/ (0.9 X 1.4 )〜56.3a

其中,一水平服务年限:

A i= 16.36/ (0.9 X 1.4 )〜13a

矿井的服务年限满足《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规定0.90Mt/a 规模改扩建矿井服务年限要求。

b、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设计可采储量=设计资源/储量-工业场地及井筒保护煤柱-大巷煤柱-开采损失。矿井设计可采储量72.35M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详见表2-1-8。

表2-1-8 矿井设计可采资源/储量汇总表(单位:Mt)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自然地理

矿区位于天山北麓的中低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南北向岭谷相间分布;

海拨1500—1800米,高差300余米,地形切割较强烈,属侵蚀剥蚀中山地貌,植被发育,草木丰盛。

矿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6—7C, 7月份平均气温22C,最高34C, 1月份平均气温一12C,最低一30C, 6—9月份多雨,常成暴雨,每年10月降雪,次年3月底、4月初消融,年平均降水量410毫米,最大45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800毫米,最大冻土深度2米。4 —5月多风,以3—5级的南风或西南风为主。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

1、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级

现状评估在矿井东、西两翼受采动影响区域地表存在塌陷、裂隙、山体崩塌等灾害,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

2、受矿区自然地貌影响范围内的工业广场地北部、爆破器材库及石梯子乡白杨河村三小队南部,潜在滑坡影响面积合计0.1849平方千米;现评估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灾害不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

1、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及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并举

的原则

2、坚持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矿山开发的全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恢复,坚持预

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及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并举的方针。依靠科学进步,随时改进采矿设备与方法,尽量减少矿山环境的破坏,当出现矿山环境问题的苗头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并随时加以治理,防止地质环境问题进一步扩大。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关系,使矿山得到有益的开发又做到矿山环境的有效保护与治理恢复,建设环保型的、绿色的现代矿山。

3、坚持矿山开采和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三边”原则:

矿山开采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应遵循“边开采、边治理、边验收”的原则,做到各个环节相互衔接,连贯有序进行。

4、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

区内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大,突发性强,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不同灾害种类,不同危害对象,不同治理难度等进行分区域,分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做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建则建、做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目标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管理机制及保证金制度,规范矿业活动,保障矿业活动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协调发展。使矿山开采引发的及现状的环境问题得到全面治理,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保障区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分期目标

1、近期目标

(1)初步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监测、管理机制;

(2)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促进环境保护与矿山开发协调发展;

(3)初步实现工业场地、道路两侧的复绿,完善已有排矸场及排土场截、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建设;

2、中期目标

(1)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监测、管理机制;

(2)基本实现工业场地、道路两侧的复绿,

(3)作好监测工作,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地段作好防治工作,防止地质灾害发生;

(4)进行环境监测,对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及土地破坏进行治理。对矿山开采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内村庄实施搬迁,对水均衡破坏影响范围未搬迁村寨全部实施引水工程。

3、远期目标

(1)作好矿山环境保护与监测工作,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检查验收制度;

(2)对已引发的地质灾害全部治理,并对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地

段或点进行防治,避免新的地质灾害发生。

(3)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规范矿业活动,逐步治理矿山环境问题,真正达到在保护中开发。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

(一)总体部署

1、已完成部署工作

主要对于工业广场、道路两侧等区域的绿化工程、拦渣坝、截排水沟、挡土墙的修建等。这些区域处于矿山环境影响严重区,遭受采矿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大,危害严重。在排矸场及新修的工业广场建筑物旁边坡较陡的地段修建挡土墙,在公路的两侧及坡脚处修建截、排水沟。限制排矸场的高度及坡度(不得>30°)。

2、中期部署

主要对于矿业活动影响范围。随着矿山的开采,矿山采空面积逐步增大,引起地表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逐步增大;对于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监测并及时的采取挡土墙等防护措施进行治理;对于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石形成的渣场及时的平整并复绿,做到边开采、边治理;

3、远期部署

对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破坏,开采活动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做出如下治理:对于采空区引起的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及时的进行回填,地形较陡的区域引起的崩塌滑坡及时的修建挡土墙,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边开采、边保护、边

治理。

第五章沉陷区治理方案及防护措施

一、沉陷区治理方案

(一)地面塌陷

矿井西翼原综采工作面,即1W401原综采工作面,对其地表采空区采动影响区域实地观测巡查,地表未出现明显的大范围或连片式塌陷,井下采动影响对地表主要以裂隙条带方式呈现,根据现场巡查结果,西翼发现裂隙带6条,裂隙带发育延展方向不确定,有与采面走向基本一致的,也有与采面走向成斜切或横切的,裂隙未形成明显沟壑,落差不大,宽度一般仅为0.05-0.3米,目测裂隙内已充填饱满。其中西翼4#裂隙带和6#裂隙带分别位于山顶靠近东西崖壁两侧,此两处裂隙带应作为重点区域进行观测。

对地面、地下岩层变形进行观测,总结本矿地面变形的一般规律,为今后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在地表可能出现的塌陷坑,应采取以下工程措施进行处理:

1、在采空区外缘5米修建铁丝围栏,竖立警示牌。铁丝围栏高度1.5米,由木质立柱绕三箍铁丝排拉而成,立柱直径15厘米,间距20 米一个,底部做防腐处理,底部埋深50厘米,警示牌为立柱上部装订铁皮展板,立柱直径15厘米,展板大小50厘米X 60厘米,间距100 米设置1个,用汉、哈、维语书写“危险止步,严禁人员、车辆通行”,严禁人员、车辆进入采空区及易塌陷区地段。

2、对地表出现的塌陷坑且确定塌陷稳定后应及时填平修复塌陷

坑,辗压平实。

3、填平塌陷坑的方法为投入矸石,后铺一层砂卵石,上再铺砂,

表面用粘土夯实,经一段时间的下沉压密后用粘土夯实补平。

4、拦截地表水,防止地表水注入塌陷坑或裂隙内。

(二)崩塌

崩塌的治理应以根治为原则,对评估区崩塌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坡面松散、破碎岩块进行清理;

2、当建筑物与坡脚有足够距离时,在坡脚修建挡石墙;

3、对易风化的岩体,可用锚喷或沙浆砌片石护面;

(三)滑坡

防治滑坡应当贯彻“早期发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在滑坡体周围修建截水沟,阻止地表水进入滑坡体范围以内。

2、整平滑坡体地表,填塞裂缝和夯实松动的地表,修筑防渗层,

减少地表水下渗并使其尽快汇入截水沟,排出滑坡体外。

3、在工业场地西南坡脚开挖地段修建抗滑挡土墙,采用重力式挡土墙。

4、结合后期监测结果,如塌陷区、滑坡等地段出现明显蠕滑、变形迹象,应聘请具备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综合治理。(四)泥石流

现状条件下,矿区未发生泥石流,由于山洪、矿渣堆放等原因发

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大、危险性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防治:

(1)消除泥石流的激发条件一一水源条件,即在外围修筑防洪排水沟,疏通生活区至工业场地内的排水系统,使排洪渠设计流量应能承受百年

一遇的洪流,并做好护坡控制水土流失。消除、固化泥石流物源。

(2)作好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理,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矸石等废弃物运至专门的废矸场堆放,做到有序堆放,避开山洪冲击流经区域。

(3)具体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参照《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

查规范》(DZ/T0220〜2006)执行。

二、治理费用

沉陷区的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控设施、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沉陷区牧民避险安置等方面。

1、采空区影响范围及裂缝填埋:影响范围面积约1000000H2 (东翼长1000m宽350-400m,西翼长1100m宽400-500m)的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及时的进行回填,地形较陡的区域引起的崩塌滑坡及时的修建挡土墙填埋;对采空区影响范围内现有的塌陷坑、裂隙工程量测算:

以废渣石回填、夯实、上部复土的方式处理。据大致推算,闭坑前后,在未达到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之前,在采空区的潜在移动盆地内,地裂缝、地面塌陷坑总共拟暂定需用土石方量为6000m3!。随着井下开

采强度和开采范围的增大,塌陷坑和裂隙带也会进一步增加。

概算:因为山区,材料和山区按每方160元计算,共需96万元。

2、牧民搬迁:因采空塌陷,造成的民房屋不同程度开裂的,已与矿方达成协议,组织搬迁85家30万,需2550万元。

3、滑坡、崩塌

矿区山体滑坡、崩塌主要为采矿活动诱发及场地建设引起的,主

要可能发生的区域为工业场地及进场道路旁。

为防止滑坡、崩塌对工业场地工作人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在工业广场上方修建护坡工程,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高3.5m,顶宽1.0m,挡墙外坡垂直,内坡坡率1:0.4,底坡宽1.8m,修建总长1176m需要浆砌块石5179m3按每方250元计算,共需142.9万元。

具体滑坡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参照《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执行。

4、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控设施

地面沉陷(包括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监测;在每块受塌陷区影响的塌陷区边缘设置监测点,利用全站仪、GPS等仪器对塌陷坑的形态

面积及深度进行定期监测,对测量结果及时整理,分析前后变化及发展趋势。(2)地下水监测;在影响范围区内设置监测点3个,主要测

矿区含水层的地下水位、排水量及地下水质变化。需资金10.2万元。

5、对塌陷区布置围栏、警示标志5000m需资金12.6万元。

6、生态修复,对矿区沉陷区的荒山进行绿化,绿化面积315000m 2,每米3元,需94.5万元

二、防护措施

1、坚持长期、认真的矿山环境及地质灾害监测,随时注意矿山开采进度造成的地质环境变化,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并采取

相应措施,尽量避免人为灾害发生。

2、必须规范开采施工、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弃物,必须存放至安全的场所,严禁随处乱倒;若遇突发重大事故时,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3、开采过程中,对矿山周围地形情况要实地巡查。对开采活动可

能引发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应加强监测,并及时采取

相应的防治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免造成不

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石梯子西沟煤矿

2016年11月15日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安徽鸿昌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 实施方案 安徽鸿昌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二0一八年元月

目录 一、总体思路 二、各种有利因素分析 三、市场分析及预测 四、项目区位选择分析 五、项目实施具体方案 六、项目建设具体目标 七、项目建设具体内容 八、项目估算或资金筹措 九、项目建设进度 十、项目组织管理 十一、项目效益分析

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两淮地区某某镇作为能源重镇,随着煤矿的开采,塌陷面积逐年扩大。 使农民逐渐丧失了基本的生产资料,已搬迁和即将搬迁的村庄己达12个,涉及人口近3万人。而且矿区塌陷土地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使其大面积良田沦为水域、沼泽、滩涂、坑洼地,植被生长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面粗放养殖效益低,坡地废弃严重,地下水污染严重,整个塌陷区农业产生率极低,塌陷区农民逐渐贫困化,政府补贴压力增大,工业料逐渐匮乏,严重影响了矿工农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着资源性城市(镇)的可持续发展采煤塌陷地存在着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是当前政府和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同时,采煤塌陷地也给政府和企业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采煤塌陷地是客观存在的,改变目前粗放式的开发模式,采用更为科学分理的综合利用措施,加快土地功能置换,可为政府和企业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途径。塌陷区原为农业耕地,土壤熟化层较厚,土质适合农作物的发育生长,因此,采煤塌陷地不仅可以治理,而且可以开发。因此,综合整治煤矿塌陷区,使塌陷区域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恢复和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和子孙后代生活出路必然选择,

地震灾害应急演练方案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矿井防震应急救援演习方案 编制时间:6月16日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 矿井防震应急救援演习方案 一、目旳 1、检查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习,查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中存在旳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预案旳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为了避免地震后次生地质灾害旳发生,规范煤矿安全生产重大事故旳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行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职工、群众旳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3、通过演习状况结合我矿实际、对可操作性强旳应急、救援、避灾等状况来指引我矿应急救援工作,尽量地减少事故带来旳损失。 4、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习,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旳准备状况,发现局限性及时予以调节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5、广泛宣教工作人员、有关辅助人员熟悉有关避灾路线和抢险避灾措施,加强安全监督,提高自保互保能力。 6、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习,增强演习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相应急预案旳熟悉程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习,进一步明确有关单位和人员旳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

二、指引思想 通过应急演习,使我矿全体职工掌握应急避震、避灾、避险旳对旳措施,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旳程序和线路,保证在灾害来临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矿职工旳生命安全,减少不必要旳伤害。同步,通过本次演习活动培养了职工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旳精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旳应急反映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演习原则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习目旳,根据资源条件拟定演习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旳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旳实战能力为着重点,注重对演习效果及组织工作旳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治存在旳问题。 3、精心组织,保证安全。环绕演习目旳,精心筹划演习内容,周密组织演习活动,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保证演习参与人员及演习装备设施旳安全。 4、统筹规划,厉行节省。统筹规划应急演习活动,充足运用既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习效益。 四、演习日程安排 演习日期:6月17日 演习时间: 10 :00开始, 12 :00结束。演习估计持续2小时。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沉陷区治理方案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 陷 区 治 理 方 案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 二0—六年 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

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2009年第44号)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编制采煤沉陷区治理方案以指导矿山在生产过程中系统的进行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 本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2009年第44 号)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及相关行业技术规范等编制。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 (一)位于呼图壁县城正南56km处的天山北麓,石梯子小西沟呼图壁林场一带,行政区划属呼图壁县石梯子乡管辖。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6° 40’ 11〃,北纬:43° 44’ 30〃勘探区东西长1.34 —3.18千米, 南北宽2.31 — 2.77千米,面积8.027平方千米。 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矿山建设规模 设计矿山生产能力为90万t/a,矿山服务年限为57a,矿区占地面积

8.027km2。 2、确定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可采储量/ (设计生产能力X储量备用系数) 矿井服务年限 人总=70.89/ (0.9 X 1.4 )〜56.3a 其中,一水平服务年限: A i= 16.36/ (0.9 X 1.4 )〜13a 矿井的服务年限满足《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规定0.90Mt/a 规模改扩建矿井服务年限要求。 b、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设计可采储量=设计资源/储量-工业场地及井筒保护煤柱-大巷煤柱-开采损失。矿井设计可采储量72.35M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详见表2-1-8。 表2-1-8 矿井设计可采资源/储量汇总表(单位:Mt)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自然地理 矿区位于天山北麓的中低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南北向岭谷相间分布;

井工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及治理措施

井工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及治理措 施 摘要:在井工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煤炭层被采空,很容易发生地表沉陷,导致地面中出现裂缝,进而造成地苗水渗漏,影响周围的环境。针对地表沉陷的情况,需采取合适的治理措施,改善开采煤矿对周围环境,地质的影响。本文主要讲解井工煤矿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以及治理措施的情况。 关键词:井工煤矿;地表沉陷;治理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煤矿资源的需要量不断增多,对煤炭开采技术的要求逐渐增加[1]。煤炭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煤炭开采的规模以及数量不断增多,但是在煤炭开采中,经过开采的矿区中出现地面沉陷特征,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塌陷坑,地裂缝,建筑出现损坏等情况。对煤矿区域中地面沉陷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方法。 1 煤矿开采对矿区环境影响 在地下井矿中开采煤矿过程中会对周围地层产生影响,对周围环境的采动影响主要从深处向周围扩散的。开采空间的大小会对周围岩性的地层造成不同的影响。在地下开挖矿井,会对周围地层造成较大的影响,若挖掘一个菜窖,那么产生的地层影响会比较轻微。如果挖掘一个巷道,会较大地影响周围地层,这个影响范围中称为松动圈,一般范围在1米到2米左右。如果地层的岩性比较软,开采的深度比较小,在煤矿开采中使用长臂采矿方式,在推进几十米后,会对地表造成影响[2]。如果地层的岩性比较硬,开采的深度比较大,开采煤矿的工作面需要推进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后才能对地面产生影响。在煤矿区域中采空区域发生地面塌陷的原因主要由于地下煤矿开采完后,造成大范围的采空的情况,会造成地面的变形以及坍塌的情况,会对农作物、耕地以及民房造成较大的危害。其中最危险的地段是由于地面沉陷导致部分农田水平面降低,积水进入其中形成潭水或

石梯子西沟煤矿年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

石梯子西沟煤矿年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石梯子西沟煤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石梯子镇,是一座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的煤矿。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矿山建设,石梯子西沟煤矿拟制定年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环保、资源节约、生态修复、安全生产等要求,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二、实施目标 本方案的实施目标是: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通过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多方面措施,提高矿山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三、实施方案 3.1 资源节约 (1)绿色开采 在采煤过程中,严格执行“开发量和回灌量相等”的原则,采用压实回灌技术,实现废弃物的化废为宝;并利用智能化技术,精准控制采掘过程中的煤层开采规划,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2)能源节约 通过加强煤炭燃烧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测,优化燃烧工艺,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并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水资源节约 在矿山生产和生活用水中,推广循环利用和水净化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2 环境保护 (1)大气环境 通过安装煤炭洗选设备和减排设备,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大气污染;并为车辆、设备等安装减震材料,减少排气噪声污染。 (2)水环境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注重水的循环利用和净化处理,确保水环境的质量并防范水环境污染;同时加强对矿山周边水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水污染现象。 (3)土壤环境 加强对矿山周边土壤质量的监测,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并采取生物和化学修复技术,对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和改良。 (4)噪声环境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对噪声源进行消音和隔离,降低噪声污染;并加强对周边居民噪声环境的监测,及时处理噪声污染问题。 3.3 生态修复 (1)植被修复

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

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 煤矿塌陷是指由于采矿活动导致地下煤层空洞崩塌,使地表发生变形和下沉的现象。塌陷区域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压力。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调查和评估 首先,应对塌陷区域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包括地理、地质、水文地质、土壤水、构造地质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精确的数据获取,可以更好地了解塌陷区域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综合治理方案设计 以调查和评估的结果为基础,制定一套综合治理方案。该方案应包括地表抚平、支柱加固、地下水排涝、水源补给与保护、生态修复等内容。治理方案应根据塌陷区域的特点和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地表抚平 地表抚平是煤矿塌陷区治理的首要任务。通过填土、夯实、整平等方法,将塌陷区域的地面恢复到原有的平坦状态。在地表抚平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和地下基础设施的安全。 2. 支柱加固

在塌陷区域的地下空间中,由于煤层的崩塌,形成了一系列的空洞 和孔隙。为了保证地下空间的稳定和安全,需要采取支柱加固的措施。通过在空洞和孔隙中灌浆、填充材料等方法,加固地下空间的结构, 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地下水排涝 塌陷区域的地下水往往会积聚在塌陷洼地中,形成湖泊或者沼泽。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并恢复地下水动态平衡,需要进行地下水排涝工程。通过开挖排水沟、设置排水井等措施,将积聚的地下水有效排放 到外部环境,保持塌陷区域的水文地质平衡。 4. 水源补给与保护 塌陷区域往往伴随着地下水资源的损失和水源的破坏。为了补给水 源和保护塌陷区域的水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修建水库、调整附近的供水管网等,为塌陷区域提供可靠的水源。 5. 生态修复 塌陷区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修复是治理方案中必不 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植树造林、湿地建设等方式,恢复植被和生态系 统的平衡,保护塌陷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三、监测与评估 在治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建立起完善的监测网络和评估体系。通 过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变化和风险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煤矿重大事故是指事故造成超过10人死亡或30人以上重伤的事故。为了减少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根本上治理事故的隐患。以下是针对煤矿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旨在提高矿井的安全性。 一、加强煤矿隐患排查与评估 1.建立健全煤矿隐患排查机制,要求煤矿企业每年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 2.采用科学的隐患评估方法,定期对煤矿进行评估,明确隐患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优先整改高风险隐患。 二、加强煤矿地质灾害治理 1.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加强煤矿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 2. 严禁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煤矿开采,对于已开采的区域,要进行适当的治理和加固。 三、加强煤矿通风与防尘措施 1. 配备现代化通风设备,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畅通,并及时清除有害气体和粉尘。 2. 加强职工个人防护意识和培训,使用合适的防尘口罩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 四、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1. 严格执行矿山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督促职工合规操作。 2. 确保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 3.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煤矿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强煤层气治理 1. 对于高瓦斯煤层,要加强煤层气抽采和利用,防止煤层气爆炸事故的发生。 2. 建立健全煤层气检测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煤层气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加强煤矿安全监管 1. 加强煤矿安全监察力量和能力,提高矿山监察的频率和质量。 2. 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严肃处理违规违法行为。 3. 鼓励煤矿企业建立公开透明的安全生产信息发布平台,接受社会监督。 七、加强煤矿技术研究与创新 1. 加大对煤矿安全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培养煤矿安全技术人才。 2. 鼓励煤矿企业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矿井的安全性能。

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

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 煤矿塌陷区治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减少地质灾害风险、保护生 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空洞会因为煤矿开采活动而发生塌陷,这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已经发生塌陷的区域,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评估,了解塌陷区域的 地质构造、地层情况以及塌陷形成的原因。根据勘察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在治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填充法、支护法、固化法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塌陷区域进行修复和加固,以恢复地表的稳定性。 其次,需要加强对煤矿开采活动的监管,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空洞过大,进 而引发塌陷。同时,对于已经停止开采的煤矿,需要进行闭坑处理,封闭井口,填平矿井,以防止地下空洞演变成塌陷区域。在进行闭坑处理时,需要考虑地质环境、地下水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闭坑方案,确保闭坑后地表稳定。 另外,加强对周边地质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也是煤矿塌陷区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地质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地下空洞的变化情况,预警可能发生的塌陷风险,为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对周边居民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最后,煤矿塌陷区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政府部 门要加强对煤矿开采活动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地质灾害风险。专业机构要加强科研力量,不断完善煤矿塌陷区治理技术,为实践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

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 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 1. 引言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塌陷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煤矿塌陷区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针对煤矿塌陷区的治理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将介绍煤矿塌陷区治理方案,希望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 治理方案 2.1. 地质勘探 在治理煤矿塌陷区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地质勘探旨在了解煤矿塌陷区的地质特征、构造特征和地下水位等信息,为治理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2.2. 地表特征分析 通过对煤矿塌陷区地表特征的分析,可以了解塌陷区的范围、塌陷沉降的程度和塌陷裂缝的分布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治理方案的确定至关重要。 2.3. 治理策略选择 根据地质勘探和地表特征分析的结果,确定合适的治理策略。常见的治理策略包括土地回填、土木工程支护和地下水排泄等。 2.3.1. 土地回填

土地回填是指利用大量的填土材料将塌陷区重新填平,恢复地面的平整。这种治理策略适用于塌陷区面积较小的情况,能够有效地改善地面条件。 2.3.2. 土木工程支护 土木工程支护是指在塌陷区域周边进行建筑物支护、地下水排泄和土地平整等工程措施。这种方式能够保护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防止土地继续塌陷。 2.3.3. 地下水排泄 地下水排泄是指通过井水抽取或地下排水的方式减少塌陷区域的地下水位。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减少塌陷区的水分含量,有效地防止土地塌陷的发生。 2.4. 实施治理方案 在确定了治理策略之后,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进行具体的工程实施。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确保治理工程的质量。 2.5. 治理效果评估 在治理方案实施完成后,需要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评估主要包括地表沉降情况的监测、裂缝的变化情况等。通过评估可以判断治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3. 结论 煤矿塌陷区治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地表特征和治理策略等因素。通过地质勘探、地表特征分析和治理策略选择,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采煤沉陷是指在采煤作业过程中,由于煤层开采导致地表发生下沉或变形的现象。随 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清洁能源的发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成为了当前煤矿区环境保 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1.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概念和意义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对采煤沉陷区进行 综合规划、环境修复和资源利用,实现对地表沉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地方社会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意义在于减缓地质灾害风险,恢复生态系统 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地质勘查和监测技术:通过地质勘查和监测手段,对采煤沉陷区地质特征和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为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2)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技术:通过植被覆盖和生态修复,恢复采煤沉陷区的生态系统功能,减缓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3)地下水管理和治理技术:对采煤沉陷区的地下水资源进行管理和调控,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和污染。 (4)资源利用和经济开发技术:通过有效的资源利用技术,将采煤沉陷区的废弃煤层和矿井空间转化为生产生活的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山西煤矿区、河南煤矿区等地区,通过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改善了地方生态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取 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未来,需要加强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探索新的治理方法和途径,提高治理效果和成本效益。 2. 强化政策支持和管理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推动治理 工作落地实施。 3. 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

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策分析

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策 分析 摘要:本文对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策进行分析,针对目前采煤沉陷区给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环境恢复治理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一些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环境恢复治理 前言:我国人途众多,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土地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工业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煤炭作为后备支持力量。而过度开采煤炭会对土地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地面出现坍塌,土地的质量退化,造成我国可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这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环境恢复治理的对策,以改善过度采矿对土地和环境的破坏影响。 一、统筹规划,多元实施 现如今,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水平快速发展,工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为国家的强大作出了强有力的后备支持。而工业生产往往需要大量的煤矿资源,在进行开采煤炭后会出现较多的自然问题。采煤沉陷区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种,由于沉陷区的形成原因形式较多,且矿山地质环境相对复杂,切勿急功近利,环境恢复治理不能操之过急,因此要将其作为一个系统整体,需要在前期制定出完善的规划方针,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要按照不同的环境恢复形式进行治理。在进行环境恢复治理时还需要按照主次程度和先后顺序的原则。本文主要对沉陷区内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废水废渣等常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二、沉陷区居住环境搬迁治理

煤炭是古时候深埋于地下的植物经过长久的变化而得来的,它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当中。然而,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人们在进行采煤时,没有提前进行规划设计合理开采煤炭,久而久之,经过长时间无节制的开采,会使得资源越来越少直至完全枯竭。地下的煤炭资源全部掏空会形成采煤沉陷区,对生活在周边居民产生较为消极的影响,例如房屋地基不稳定,内部墙壁出现裂纹,可能随时会出现倒塌现象。此外,附近的水资源也会受到污染,居民不能正常饮用。地下煤炭被挖空还有可能会导致土地塌陷问题,威胁着周边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对沉陷区的居住环境进行治理,尽可能使周边地区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现如今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采取了措施,首先在企业出资帮助下将沉陷区的整体居民集中迁移城市,在村庄内进行开采保安煤柱,在此期间内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将其投入居民的搬迁当中作为整体搬迁资金[1]。此外,政府为沉陷区提供较为丰厚的倾斜政策能够加快搬迁安置用地效率,村民可以通过出让土地获取建设资金,使得沉陷区居民和企业之间出现了互惠共赢的状况。将村民移至城镇地区,能够提升该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沉陷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无休止的在沉陷区进行煤炭开采,长此以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和污染,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现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正在积极寻求措施方案努力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需要秉承着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方针,按照客观发展规律,才能够尽可能早日恢复以往的生态环境。例如部分较为严重的采煤沉陷区,可以通过城乡建设的方式进行改进恢复治理,通过农田整理、复垦、修复、开发的操作流程形式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此外,北方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较多,可以在山区建设森林公园和矿山地质公园提升生态环境。在农村地区可以对农田改造为整理示范区,以确保能够更好的进行沉陷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 四、沉陷区土地复垦及地质灾害治理 (一)土地塌陷复垦

采煤塌陷区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采煤塌陷区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一、项目背景 采煤塌陷区治理是解决我国煤矿开采带来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本项目旨在对采煤塌陷区进行治理,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区 域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实现以下目标: 1. 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采煤塌陷区治理; 2. 保护和修复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3. 提高地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 4. 推动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施工组织设计原则 1. 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 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环境友好: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 影响。

3. 高效经济: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资源利用,提高施工效率和 经济效益。 4. 可持续发展:将长远发展考虑在内,确保治理结果具有可持 续性。 四、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1. 治理方案细化:综合分析采煤塌陷区的地质特征和环境需求,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并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和施工方法。 2.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治理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各 项工程按时完成。 3. 资源调配计划:根据施工需求,制定资源调配计划,包括人力、设备、材料等方面的合理配置。 4. 项目组织架构:建立项目组织架构,明确各个相关部门和责 任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协调管理。 5. 监测与评估:建立有效的监测与评估系统,及时掌握治理效果,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 五、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步骤 1. 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 组织实施: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各项施工任务,并合理调配资源。 3. 监督管理:设立专责部门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 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4. 监测评估: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治理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施工措施和方法。 六、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施工组织设计,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 1. 采煤塌陷区得到有效治理,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 2. 生态系统得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提高。 3. 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4. 科学、高效的施工过程得以推广和应用。 总结 本文档介绍了采煤塌陷区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 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原则、内容、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我们有信心能够有效治理采煤塌陷区, 促进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3年煤矿瓦斯治理方案范本

2023年煤矿瓦斯治理方案范本 引言: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煤矿瓦斯作为一种副产品,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煤矿瓦斯治理方案至关重要。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关于煤矿瓦斯治理的范本,供2023年各煤矿参考和实施。 一、背景介绍: 煤矿瓦斯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具有易燃、有毒和爆炸性等特点。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大隐患,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降低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瓦斯治理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设定: 1. 实现煤矿瓦斯治理的全面覆盖,消除矿井内部瓦斯的积聚和泄漏,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2. 提升煤矿瓦斯治理技术的水平,推动瓦斯治理设备和工艺的研发创新,提高治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3. 建立健全的煤矿瓦斯监测体系,保障矿井内瓦斯浓度的实时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4. 增加煤矿瓦斯治理的投入力度,提高资金、设备和专业技术的支持力度,确保瓦斯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治理措施: 1. 加强煤矿瓦斯监测与预防 (1)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监测。 (2)制定瓦斯预警机制,建立预警信号及时发布、报警联动的应急机制。 (3)加强矿井通风管理,优化通风系统,减少瓦斯积聚。 (4)加强矿工培训,提高瓦斯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改善瓦斯抽放和利用技术 (1)推广应用高效瓦斯抽放技术,提高瓦斯抽放效率。 (2)鼓励煤矿实施瓦斯利用项目,将瓦斯资源转化为能源。 3. 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技术水平 (1)加强瓦斯治理工艺研发,创新瓦斯治理装备和材料。 (2)组织开展瓦斯治理技术培训,提高煤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4. 建立煤矿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体系 (1)制定瓦斯事故灭火救援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2)配备瓦斯检测仪器和安全防护装备,提高救援效率和矿工安全保障。 四、资源保障: 1. 加大煤矿瓦斯治理资金投入,争取政府和企业支持。

矿区采空区塌陷治理方案

矿区采空区塌陷治理方案 矿区采空区塌陷治理方案 煤矿采空区塌陷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地制宜不但要考虑塌陷的深度,还要兼顾塌陷的水准,对于处在不同阶段的塌陷区,实行相对应的方式实行治理。 老采空区注浆充填加固 就是针对已稳沉塌陷地的老采空区,利用高压浆液对地下采空区的空隙、离层实行充填加固,消退采空区内较大空隙和空洞,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采动覆岩离层注浆充填 对采空区上方离层带实行高压注浆填充开采,实现耕地塌陷量和沉降度同步削减。 膏体充填 就是利用石灰、水泥、粉煤灰和水等原料,经搅拌混合成膏体充填采空区,在不搬迁村庄状况下实现平安开采,节约了搬迁成本。 矿区采空区塌陷治理方案 可采纳以充填为主的水泥粉煤灰注浆法治理,其水泥用量不行大于20%;重要工程的下伏采空区地段,采纳以加固地基为主的水泥浆或水泥含量大于50%的水泥粉煤灰浆的注浆法治理。当注浆可引起地下水位的改变,会给邻近矿井的生

产带来危害等,在选择方法时要作全面的考虑,尽可能减小对四周环境的危害。 注浆材料 水:应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要求,其pH值大于4。 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号,应优先选用矿渣水泥, 其次是一般硅酸盐水泥或其他类型水泥。假设是采空区中的水对浆液结石体有强至中等腐蛀性,应采纳抗硫酸水泥。 粉煤灰:应符合行业二、三级的质量标准。 粘土:塑性指数不宜小于14,粘粒(粒径小于0.05mm)含量不宜低于25%,含砂量不大于3%。 骨料:砂应为质地坚硬的自然砂或人工砂,粒径不宜大于2.5mm:有机物含量不宜大于3%。石屑或矿渣大粒径与 溶洞、空洞和裂隙的宽度相关,一般状况下不宜大于1.0cm。有机物含量不宜大于3%。 外加剂技术指标要求:水玻璃模数宜为2.4~3.0,浓度 宜为30~45波美度。 注浆及其相关参数 浆液配比,浆液的浓度使用,应由稀到浓,逐步采纳5:1、3:1、2:1、1:1、0.8:1、0.7:1、0.6:1 等7个浓度比。当然,依据工程目的、施工现场的详细状况,可选用其中3个或4个浓度比。当采空区充水时,宜采纳浓 度较大 的3或4个浓度比。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首批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的复函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首批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 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的复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7.07.31 •【文号】发改办振兴〔2017〕1336号 •【施行日期】2017.07.3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首批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 程实施方案的复函 发改办振兴〔2017〕1336号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南省、重庆市、陕西省发展改革委: 你们报来的有关地方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工程实施方案”)收悉。根据《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专项管理办法(试行)》(发改振兴规﹝2016﹞2739号),我委委托专业工程咨询机构对上述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评估论证。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河北省下花园区采煤沉陷区等17个重点采煤沉陷区工程实施方案通过评估论证(名单附后),并纳入我委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 二、请组织有关地方按评估意见认真修改完善工程实施方案,并于8月15日前将修改后的工程实施方案报我委,以作为各地后续组织工程实施和我委开展工程

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请切实加强对本省(区、市)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协调推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督促地方完成工程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采煤沉陷区转型发展。 联系人: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资源型城市发展处 蒋大伟************ 附件:首批17个重点采煤沉陷区名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17年7月31日

采煤沉陷区治理恢复方案及防护措施

矿井沉陷区治理方案及防护措施 登封市向阳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

沉陷区治理方案及防护措施 一、沉陷区治理方案 (一)地面塌陷、地裂缝 矿区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随着开采活动的进行,在开采影响范围内可能产生,治理时要统筹考虑开采沉陷与地裂缝的关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1、地表塌陷区管理小组成员每次对地表裂隙检查后,分析制定具体的处理办法并实施。 2、重点加强雨季前对地表塌陷区的检查工作,雨季期间要加强气象资料的收集和水情检测,加强防洪防汛管理工作。 3、建立完善的封闭系统。首先将采空区用密闭与巷道隔离开来,采空区建立观察站,进行观察并记录。 4、地下已废弃巷道或采空区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时,采取地下回填废渣,减缓地面沉陷速度;为制止地面塌陷形成,通过地面裂缝灌注尾矿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快充填废渣的固化。 5、地下坑道尚在使用阶段,地面出现地面塌陷和地裂缝迹象时,对地裂缝发育地段采取灌浆、密实等措施;在地下坑道采取修筑支护工程等防塌措施,必要时停止该区段的开采。 6、地下已废弃巷道,地面形成塌陷但规模不大时,采取由地面至外向内将废渣填入下部,中上部用细粒尾矿充填,夯实、上部复土的方式处理。

7、地下已废弃巷道,地面塌陷规模巨大,难以治理的特殊地段,圈定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研究区,制定监测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划定出禁入区、监测区,修建栅栏和观测道路,立明显标志,防止人畜误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8、因采空塌陷,造成的民房屋不同程度开裂的,已与矿方达成协议,组织刘东村、刘西村、狮子口等搬迁。 9、地面恢复耕地。 10、建立完善的封闭系统。首先将采空区用密闭与巷道隔离开来,每个采空区地面建立一个观察站,每1——2月进行1次观察并记录。(二)其它 固体废物及处置 矿山固体废弃物有煤矸石、矿井水处理站的煤泥、动筛车间的煤泥、燃煤锅炉炉渣、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污泥等,矸石运至矸石场排放,煤泥经压滤脱水后参如煤泥销售。严禁河道内堆放垃圾,要保持河道畅通。 二、防护措施 1、坚持长期、认真的矿山环境及地质灾害监测,随时注意矿山开采进度造成的地质环境变化,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人为灾害发生。 2、必须规范开采施工、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石梯子西沟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 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 法人:鱼笑 矿长:郭万宁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二0—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关于开展2018 年州级绿色矿山(煤矿)建设工作的通知》(昌州煤字{2018}55 号)和《昌吉州绿色矿山(煤矿)评估标准》(昌州煤字 {2016}13 4 号)文件要求和我矿实际情况特编制此方案,促进我矿绿色矿山建设实施工作。 一、工作目标 2018年内实现州级绿色矿山。做到安全生产有保障,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得到显着提高,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矿区绿化率超过30%以上,实现煤矿和县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组织机构 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成效,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鱼笑 副组长:郭万宁、鲁鹏智、贺恩桥

成员: 王新强、李冠齐、陈雄山、周学文、黄德贵、高斌、黄绍志、常惠 宁、胥维义、唐磊、童玉鹏、徐勇、陈泳、陈显明、田利新、史磊、杨顺斌、钱合平、张陆德、刘小奎、王琳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考核办,贺恩桥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绿色矿山建 设方案实施的协调工作。 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绿色矿山建设,保证资金人员的投入到位,协调煤矿与 地方的关系,做好依法办矿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做好矿山安全生 产、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规范管理、企业文化等工作。 贺恩桥:具体负责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工作。鲁鹏智:具体负责依法办矿、社区和谐、企业文化等工作。郭万宁:具体负责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综合利用、规范管理等工作。成员:在分管范围内做好绿色矿山建设的具体落实工作。 三、绿色矿山建设内容和标准 1、依法办矿:煤矿证照资料齐全,依法纳税、缴费。一年内未受州级以上 行政处罚,无严重违法事件发生。 2、综合利用:煤矿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利用率高,废弃资源回收率 高。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国家要求,“三量”平衡,没有因不当的开采方式造 成煤炭资源浪费。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环境治理 实施方案 (完整正式规范)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区(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践行__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全区矿山环境治理总体向好。但是, 矿山长期过度开发形成大量矿坑以及破坏草原森林、矿山“三废”污染、水土流失等矿山环境问题仍然存在, 有的地区还比较严重。为进一步加强全区矿山环境治理, 加快矿业转型和绿色发展, 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结合自治区实际, 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__生态文明思想和__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 加强统筹、科学规划, 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矿山环境治理新机制, 严格落实治理主体责任, 推进分类分区综合治理, 全面治理各类矿山环境问题,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到2025年, 全区生产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 历史遗留问题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矿山开采形成的露天“大坑”、公路铁路沿线、航线和城镇周边、草原森林、“黄河几字湾”等重点地区矿山环境治理基本完成, 矿山环境修复和治理水平全面提高。 二、工作原则

(一)统筹规划。针对矿山环境问题进行全面调查, 摸清底数, 加强统筹, 科学规划, 编制盟市矿山环境专项治理方案, 突出重点地区, 实施重大工程, 集中各方力量,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责任。坚持“谁破坏、谁治理”“谁审批、谁监管、谁验收”原则, 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矿山企业治理责任, 明确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的治理主体责任, 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工作领导机构, 加强统筹协调, 严格监督考核, 全面落实矿山环境治理任务。 (三)突出重点。坚决遏制矿山环境问题增量, 加快消减矿山环境问题存量, 做到“老账加快还, 新账不再欠”。对草原森林露天矿山采坑、“三线一边”“黄河几字湾”等重点地区加大治理投入, 持续推进各项重点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建设, 采取修复绿化、转型利用、自然恢复等切合实际的治理措施, 合理安排, 量力而行, 有序推进;对其他地区, 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 (四)分类治理。综合考虑各地区治理工作的复杂程度、资金保障能力和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等因素, 分类、分区、分阶段实施治理。对关闭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环境问题,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工程修复为辅”的原则, 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矿山环境影响严重区, 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的方式, 科学规划、分类施策、重点治理。生产矿山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到2025年实现“绿则存, 不绿则退”。 三、重点任务 (一)编制矿山环境专项治理方案。按照“自治区统筹, 盟市主导、旗县实施、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 各盟市要编制矿山环境专项治理方案, 明确治理目标、治

煤矿地面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治理实施方案

运河煤矿 地面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治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环保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矿区地面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营造环境优美、工作舒心、幸福感提升的和谐矿区,经矿研究决定在全矿范围广泛开展地面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环保治理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环保要求,以提升空气质量为核心,加大矿区地面环境治理力度,不断提高扬尘治理水平,使地面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治理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精细化,为职工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工作目标 煤场、料场等公共区域露天存放的煤炭、煤泥、矸石、沙子、石子、炮泥等容易起尘的物料做到防尘网全覆盖;楼梯间、房前屋后等公共场所无杂物、无侵占;矿区道路无积尘、无杂物;矿区内无裸露土地;机修厂、设备库场地、废料场、木厂等地面所有区域内的物料、设备要按类别、区域有序摆放整齐;矿区无卫生死角、垃圾死角,整体环境整洁、亮丽,符合环保要求。 三、组织机构

为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矿成立地面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矿长詹召伟任组长,工会主席王利平、总会计师张广军任副组长,企业管理科、机电技术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煤质运销分部、后勤服务中心、矿长办公室、物资管理科及九区两厂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统筹调度协调矿区地面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治理相关工作。 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企业管理科,企管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整改落实、督办复查等工作;同时设立环保专员,由企管科副科长兼任,具体负责环保工作任务的执行落实。 四、实施方案 1、煤场扬尘治理 (1)煤场喷淋系统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水压稳定,水量充足。 责任单位:运转工区 (2)每天按导则要求循环喷淋6-8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适当增加喷淋次数;磅前磅后洗车台保持每车必须冲洗,冲洗时间不低于1分钟。 责任单位:煤质运销分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