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结构分析_胡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结构分析_胡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结构分析_胡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结构分析_胡晓

第31卷 第4期 天中学刊 V ol. 31 No. 4

2016年8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Aug. 2016

收稿日期:2016-01-17

作者简介:胡晓(1990―),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结构分析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0000)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向受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具备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与结构。运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结构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元素构成。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这种分析可以在提高传播者素质、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媒介、吸引受众、提高传播效果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研究基础和创新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五个元素构成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具备这五个传播学要素。笔者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基本要素是比较新颖的视角,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它可以在提高传播者素质、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媒介、吸引受众、提高传播效果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研究基础和创新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

传播者,也可称为信源,是传播活动的发起者,同时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因此,传播者决定了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决定了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数量、流向和流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构成非常复杂,既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个人,也包括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机构。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大到党和国家机关,小到普通群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在传播学的理论中,可划分为大众传播者、组织传播者、个体传播者三类。

社会都是由个体组成的,因此传播活动中最重要的传播者就是个体传播者。个体传播者又可以分

为专业型传播者和非专业型传播者。专业型的个体传播者是指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中共党员、知识分子,如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毛泽东、胡适、陈独秀等,还有当今各高校、党校、社科院所、社科学会、党政机关研究部门的专家教授和工作人员等。这些传播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引导和控制马克思主义传播,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把关人”

的作用。非专业型的个体传播者是指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些非系统的了解,但也偶然参加了传播活动的人。他们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多是通过无意识的信息接触学习到的,多与老百姓的生活有关,而且他们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传播方式的限制,比较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扮演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的角色,只是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下意识的语言交流而传播的,是在不经意中传递了生活化的信息。这种传播因为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所以传播对象多样化。尽管如此,这种传播所造成的影响与专业传播者所造成的影响同样重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传播者是指有领导、有目标、有制度的群体传播者,如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各级部门。个体传播者也可以替代组织传播者去完成传播活动,但必须坚持组织的指导思想,必须是集体智慧的体现,不能以个人意志为主,这也是组织传播者最重要的特点。因此,组织传播者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16)04?0037?04

DOI :10.14058/https://www.wendangku.net/doc/bd6449898.html,ki.tzxk.2016.04.008 网络出版时间:2016-07-05 13:10:07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d6449898.html,/kcms/detail/41.1232.C.20160705.1310.016.html

胡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结构分析·38·

较之个体传播者更有权威,更具主导作用,传播效果也更好。

大众传播者拥有最专业的技术和传播队伍,是全社会信息的“把关人”,他们一般传播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而且其部分信息资源是国家所有的。因此可以说,大众传播者拥有部分“特权”,具有个体传播者和组织传播者所没有的传播优势,他们比其他传播者的信息更全面、更稀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传播者是指代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机构,是各级各类新闻机构和各级各类媒体,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等,它们引导人们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周围,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也可称为讯息,是指一系列的语言、文字和图像等所组成的符号系统,用来表达特定的信息,是连接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的一种介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接收到的信息与传播者给出的信息不一定对等,对此我们可以运用大众传播中“编码―译码”理论加以应对,传播者先把讯息转化为符合某个传播媒介特点和目标受众的代码,通过改编后再进行传播,而这个“编码”过程就是传播者“制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可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语言系统的转化,形成受众能听得懂、感兴趣的内容。在传播中,传播者把要传播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直接编入传播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准确地把握目标受众,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具作用力。

本文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分为两类: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

就显性内容而言,它首先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途径。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晦涩难懂,不是普通受众易于接受的,只适合部分专业人士学习研究。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对这些经典著作有所选择,并与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相结合。在这一点上,毛泽东曾指出学习马列相关的著作“可以挑选一些,不然书那么多,读起来也是困难”[1]13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显性内容还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这是当前的重点传播内容。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作重点在不同历史阶段应有所不同,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及时、系统地宣传到群众中去,转化为人民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保持其生命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就隐性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首先包括关于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2]38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至今都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隐性内容还指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扬,如三大作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毫无疑问,它们也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隐性内容。在当今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隐性内容可能要比显性内容更具有说服力,因为隐性内容更接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它们以生动事例为载体,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通俗易懂,传播效果也会更好。所以,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而言,我们不仅要注重原著的文本学习、传播,更要注重学习、传播理论背后传统的精神层面的内容,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既包括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也包括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3]14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媒介有显性的方式,也有隐性的方式,其功能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给目标受众。只有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传播的目的,传播媒介就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传播媒介的选择是由传播者决定的,传播者根据自己对目标受众的期许和要求选择、运用合适的载体。当然,怎么选择,还取决于传播者特定的传播方向和准则。传播者的特定传播方向和准则,一方面体现了组织传播的性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传播者对于此次传播活动的特殊定位。

胡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结构分析·39·

除此之外,媒介的选择还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并注意传播媒介与受众的关系。选择不同性质的媒介产生的传播效果是不同的,同时,所选媒介的特点也能体现出传播者的立场和身份。报偿的保证与费力程度的比值等于选择的或然率,这是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公式。这个公式表明,受众要选择某一个媒介的原因取决于:是否可以提高受众可能获得的报偿,是否能减少受众使用某种途径所耗费的精力。

大众传播媒介是信息传播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因此,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重视对传播媒介的运用,并且传播方式必须多种多样。不同的媒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常见的传播媒介有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报纸是历史最悠久的传播媒介,它是视觉媒介,也是阅读媒介。报纸的优点是保存性强、读者拥有较大的选择权、适合传达深度信息。但是,报纸比较抽象,时效性较差。电视是语言要素最丰富的媒介,具有画面、声音和字幕同时出现的效果,表现手法更是变换多样。电视的优点是视听合一,时效性强,具有较强的形象感、现场感和过程感。但是,电视保存性和选择性较弱。广播可以传递多种声音,包括人声和音乐等,是一种听觉媒体。广播时效性较强,影响面广,但是保存性和选择性较弱。网络是新媒体的一种,是多媒体媒介。网络媒介的时效性、保存性和选择性都很强,但是可控性差,容易疏于管理。

传播媒介的选择和使用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提出了挑战。不同的传播者,其目标受众不同,受众的期望与传播者的期望不一定能实现对等,相比较而言,受众的自主选择性更强一些。马克思认为,“报刊最适当的使命就是向公众介绍当前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改良的方法、形成舆论、给共同的意志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4]489。在现实生活中,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选择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他们希望理论能够解决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传播媒介的使用,最好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满足他们的愿望,这可能是很多受众选择某种传播媒介的动因。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

传播受众,是指接收信息的公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是指接受马克思主义信息的受传者,即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是普通受众和专业受众。普通受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最广泛的目标群体,他们所处的阶层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兴趣点不同,这决定了这个群体构成的复杂性。这个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具有选择接受性,他们的选择不是因为某种传播目的和传播方式做出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性进行的,他们接受某种传播内容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丰富自己的聊天话题。在当今社会,普通受众一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寻求信息、了解社会时事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专业传播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传播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业受众是指学习马克思主义专业的知识分子和政治素养较高的党政工作人员,他们是作为一种信仰来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他们对国家时事具有同样的关注点,会运用共同的传播媒介去了解特定的传播内容,比如他们会按时收看新闻联播,阅读《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等,他们的兴趣集中在此,关注的内容和媒介也会基本相同。这个群体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多是为了把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比如政府官员是为了能更好地贯彻党中央的精神,学者是为了进行学术研究,学生是为了掌握知识。

二是目标受众、实际受众和未来受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受众,是指传播者在计划传播过程之前就确定的传播受众。传播者会根据自己心中预想的目标受众的特点来选择和编辑信息,比如生活日报的记者在采集信息时会考虑到妇女和孩子的需求,时政要闻的记者会考虑学者和党员的需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受众,是指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的信息接收者。与目标受众不同,实际受众是真正接受信息的群体,他们不参与信息的筛选和制作,但参与信息传播的扩大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未来受众,是指隐藏在传播活动过程中,并且在将来某个阶段会积聚成为实际受众的群体。他们在接收传播内容的时候,其所接收的信息可能与其目前的需求不符,或者其自身素养与当时的信息不匹配,但在后来某个适当的时候,他们会对之前接收到的信息再进行加工和理解,进而成了实际受众者。这部分受众具有不确定性,但同时具有可期待的潜力,所以往往成为传播者的寄托。

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

胡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结构分析·40·

受众,引起受众的社会认知、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变化[5]18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包括:一是认知,就是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程度;二是观念,即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了怎样的价值观;三是行为(实践),即受众在对马克思主义熟悉的程度上,怎样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具体社会实践,并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应。以上三个层次的效果可能是能感知到的,表现出来的,也可能只是受众心理的感知,无法表现出来。但这些都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目的,验证了传播的影响力,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传播效果,它是体现传播活动价值和成效的一个环节,关系着受众的思想是否获得了进步,并且是否形成了有效的反馈机制,进而是否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分析反馈信息,只有充分了解了受众对于传播内容的认知程度,才能改进传播方式,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研究反馈信息不仅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也是传播者积累经验的过程。传播者可以通过多种反馈形式了解目标受众接收信息的过程和效果,比如通过问卷调查、热线电话、市长信箱、收视率等来获取反馈信息。传播者要通过反馈信息不断更新传播内容,把之前反响较好的内容留下来继续传播,逐渐改进效果较差的内容,并通过部门调查分析,调控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进程。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加深了受众的反馈和传播者对受众的认知,因此在网络媒体背景下,传播者应运用网络媒体对传播过程进行及时调整,加强传播者与受众的交流。

总之,传播者要不断通过反馈手段接收受众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调整工作思路,更新传播内容,完善传播形式,理顺和受众的关系,使受众更易于接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更加具体化、感性化。同时,也给予受众充分的选择和理解的空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注释:

①“把关人”这个概念是由传播学的先驱之一卢因于1947

年提出的。“把关人”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可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详见邵培仁的《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 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 [美]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译.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叶厚隽〕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汉语121 周凯 1232026 如今,中国已经悄然进入了微时代,各种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微博、微信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博得了众多网络用户的追捧,同时也备受商家的青睐。以下将从传播学角度来谈谈微博和微信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微博”又称为“微型博客”或“一句话博客”,也被网友昵称为“围脖”,它是即时信息的一个变种。微博传播的内容精而简,虽然最多只能发表140个字,但是传播内容却相当丰富。同时,微博网站以互联网Web2.0技术为依托,支持API技术,由此实现了网络和手机的短信连接以及与其他社会媒体的超级链接。 微博是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一种实时讯息系统,和传统博客一样,微博用户同样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心情和体会。在匆忙的生活中,人们可能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心情去洋洋洒洒地发表一篇博客,但却可以随手抒发自己的感慨以及所见所闻。微博这种只言片语的“语录体”即时表述方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让大家都成为这个时代的关注者和记录者。而新技术的运用使得用户更容易对访问者的留言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进行推出的,是一款新型的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图片传送、视频传送以及文字的输送等等。微信软件的本身是免费的,其任何功能的使用都是完全的免费,在其上网时所产生的流量是由网络的运营商进行费用的收取。微信正式的推出时间是2011年1月份,它具有很多相当实用的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免费发送图片、即时通讯、零资费等等的爱好。 微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支持语音短信的发送,支持图片和视频的发送,也包括表情的发送和文字的发送;可以通过微信查看周围再使用微信的人;可以支持多人的共同聊天;支持邮箱、语音记事本、微博、QQ同步助手、漂流瓶等插件功能。微信可以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也可以用QQ号进行直接的登录,在用QQ号登录时会要求设置成为昵称或者是微信号。另一方面微信和QQ是相互的独立的,即便是我们用QQ号进行登录,在运用微信的时候,我们的QQ号不会被泄露给任何人。 微信与微博的差异: 1. 平台属性:社会化关系网络与社会化信息网络 微信是社会化关系网络,用户关系是构建网络的纽带。微博是社会化信息网络,信息是构建网络的纽带。 2. 用户关系:对等双向 VS 非对等多向度错落 微信是对等的双向关系,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关系。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博上,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微信群是多对多,仍然是对等的。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而微博微群,做不起来的原因,与微博用户关系属性有很大关系。 3. 信息内容:私密闭环交流 VS 公开扩散传播 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 4. 时间同步性:同时与差时 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移动QQ增强变异版。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大众传播学考试整理

1. 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专业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 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 2. 五大先驱贡献与方法 拉斯韦尔(1)提出5W 模式 (2)内容分析法 (3)大众传播的三功能说 拉扎斯菲尔德(1)形成传播学的“哥伦比亚学派”(2)实地调查法 卢因(1)研究群体对于个体的影响 (2)提出来“把关人”的概念 霍夫兰 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 “耶鲁学派” (1)控制实验法 (2)找到影响劝服效果的诸多因素 施拉姆 创办了第一批被称为“传播”的大学教学机构 3.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两大学派的区别①研究内容 如何传播VS 为何传播 ②研究方法: 经验事实VS 价值判断、思辨全面 ③研究取向: 只知拜佛VS 只想拆庙 5. 人类传播的基本原则 准确性 有效性 传播渠道与媒介的多样性 适时性 针对性 6. 人类传播的基本模式 5W 模式 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发射器接收器 讯息 讯息 信 的 信源 信宿 噪源 号接收到信息

德福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7.人内传播的作用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8.人际传播(罗洛夫观点)罗洛夫观点: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交换 物品 金钱 服务 信息 地位 爱 自然需求 社会需求 9.大众传播功能 拉斯韦尔的观点: 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1、监测环境 2、社会协调 3、传承遗产 10. (斯蒂芬森的“游戏说”)美国学者斯蒂芬森在《传播的游戏理论》中 工具性的传播——个人工具 游戏性的传播——充实情绪 赖特”四功能说” 1、大众传播的监测社会功能 2、大众传播的协调、解释和规定功能 3、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 4、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负功能:“麻醉精神”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1、麻醉精神,取消行动能力 (1)电视人(2)沙发土豆(3)容器人 2、拟态环境与刻板形象 拟态环境定义:所谓拟态环境,换一种说法,就是新闻媒介所营造的舆论氛围. 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方面是现实环境,一方面为虚拟环境。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外的客观世界,后者是人类意识到的或体验到的主观世界。大众媒介的出现和发达,使得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人类认识真实世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从传播学角度看营销

从传播学角度看营销、广告和公关 学生:贺巧虹 首先我先罗列一下这四者的定义: 1、传播:它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2、营销:它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 3、广告:广告是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公共媒介对其商品或劳务进行宣传,借以向消费者有计划地传递信息,影响人们对所广告的商品或劳务的态度,进而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得到利益的活动 4、公共关系:它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一种特定目标,在组织内外部员工之间、组织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关系的科学。它是一种有意识的管理活动。组织中建立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需要良好的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来实施和实现的。 从以上定义我的感觉是:营销、广告和公关它们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它们都是以实现一定的目的为前提而展开的活动,而要实现这种目的就必须要借助一定的渠道,而这种渠道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讲,营销、广告和公关只能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传播学所研究的范围比它们三者要广。从研究的范围上来看,传播学是可以包含这三者的,而公关是可以包括广告的,而营销与公关处于差不多的等级。与此同时,传播学中的研究方法对这三者的兴起和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营销、广告和公关中的那一个,不论它们所用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技巧是什么样的,但它们最终关注的都是信息传递出去后受众的反映,以及自己最终所达到的效果。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及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下面我将从传播学的不同分类来谈谈我对营销、广告、公关的看法。 第一、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营销:

大众传播学

网络时代下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摘要:“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进入了真正的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得到了复兴。网络传播带来的是人类传播史上一场空前深刻的革命,它同时为“适用于满足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拓展了空间。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网络时代受众播客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将“使用与满足理论”比喻为“自助餐厅”: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将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自助餐厅里的主角是受众,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也就是说,“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媒介——受众之间的一种趋向,这一趋向的核心主张是:受众成员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即人们观看电视与电影或阅读报纸与书籍等,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的使自己的某些需求得到满足。① 一、网络时代“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复兴 当家用电脑开始普及,互联网成为与传统四大媒介并列的传播媒介时,这些科技进步的成果也开始进入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复兴,也正是源于互联网的发展。 托马斯?鲁杰罗(Thomas Ruggiero)认为,“在每个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初期,使用与

满足总能提供一种最前沿的研究方法”。他提出了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提供了大量传播行为集合”的互联网的三个特性,供“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者考察: 1.交互性“极大地加强了积极地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核心概念”,因为大众传播中的交互性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传播过程中参与者能够控制和在相互交流中改变角色的程度”,它赋予受众更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2.去一体化是“媒介使用者从一个丰富的菜单中选择的能力……和传统的大众媒介不同的是,互联网之类的新媒介具有选择性,允许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 3.异步性意味着经由中介传递的信息“可以在时间上错开,电子讯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能够在不同的时间里阅读电子邮件,在各自方便的时间里达成交互。同时也意味着个体能够方便的发送、接收、储存、找回信息。一旦讯息数字化,个体对媒介的操纵性便有了无限可能,和使用传统媒介相比,个体拥有了更多的控制权”。 (二)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消解 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选择和使用的多样性与宽泛性,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变得无疆域性了,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新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与人们自由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限制着人们的自由。在对电视的评价上人们声称“大众是一群被动、消极、受电视蛊惑的‘文化傻帽(Cultural Dopes)’,而传媒则是统治者和阴谋家用大众宣传手段行使权力和愚弄世人的坏技术”②。尽管这样的评价有点极端,却昭示着受众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之间在媒介技术面前仅有一步之遥。 “使用与满足理论”旨在突出受众为不满足如何使用媒介,主动权应掌握在受众手上的。“网络的发明可以说是企图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获取信息的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掉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③正因为如此,受众更在形式的笼罩下流连忘返,在媒介文化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全球化的平台上乐此不疲,而忽略了自身感受。“使用网络连接的电脑或信息服务,是为了消磨时间或者出于习惯,表明了电脑仪式化的使用方法,而不是选择特定内容,用于满足需要的方式。” ④可见,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而不予警惕的话,受众的主题地位就会受到一定的威胁,更不用说使用与满足的程度能有多大了。 二、“你”时代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网络被认为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传播媒介,不但集中了多种媒介形式的特征,

几个有名的传播学理论

1.子弹理论: 早期大众传播学有“子弹论”,认为传播如同打枪,传播者一说话,接受者就会被语言的枪弹击中,传播效果就达到了。后来,这个理论受到了否定,传播效果的产生被认为由传播者与受众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形成。 2.传播流: “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 3.有限效果论 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 4.议程设置功能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5.沉默的螺旋 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这一理论假设人们总是在判断什么是公众的观点,而且他们经常通过媒体来判断。理论同时假设我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被孤立的恐惧,而且我们知道什么观点可以导致我们被主流群体孤立。 6.培养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 7.知沟理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二者这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8.第三人效果 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假说:①知觉假说:人们感到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②行为假说:作为第三人认知的后果,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以免他人受传媒内容影响后的行为影响到本人的权益和福利;人们可能支持对传媒内容有所限制,以防止传媒对他人的不良影响。①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该事件,“第三人效果”理论对这种因信息传播而引起“恐慌”的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据“第三人效果”理论,受众倾向于认为传媒信息对其他人(第三人)的影响更大。在此次碘盐危机中,受众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家里缺不缺盐,而是预计其他人会因为碘盐恐慌而抢购。因此,为了避免“后下手遭殃”的结局,就必须“先下手为强”。当群体不约而同形成这种共识时,“恐慌购买”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9.媒介霸权了论 媒介霸权理论是葛兰西在其著名的《狱中札记》中提出的一个理论,对大众文化和媒介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葛兰西认为,一个社会制度的真正力量并不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或其国家机器的强制性权力,而是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世界观的接受。霸权的产生、再生产以及转换是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用的结果,这与国家暴力机器的强制性不同。对于葛兰西来说,国家实施压制,而市民社会则行使霸权。霸权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运作时必须通过市民社会的各种机构,如教育、家庭、教会以及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等社会机制来实施。

传播学-控制分析、效果分析、受众分析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从事大众传播的专业化社会机构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等。 1,、简述传播控制的四种主要形态 3、为什么说西方传播制度理论的四个切入点是值得商权的? 一,传播控制的四种主要形态 1,极权主义传播体制,实行集权主义国家是封建君主专制和军事独裁国家。认为报刊对当权者负责。(报刊必须为当权者负责,不得攻击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新闻检查是合法的;违抗当权者是犯罪行为。在集权主义理论下,媒介不必为当权者所拥有,但必须为当权者服务。) 2,自由主义传播制度。属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制度。以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传播先导。【自由主义理论渊源于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家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约翰·密尔《论自由》;约翰·弥尔顿认为:人们运用理性,就可以辨别正确与错误,分辨好坏,而要运用这种才能,人们就必须不受限制地去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思想。真理是肯定的,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它就有战胜其他意见的力量。从弥尔顿的思想出发,形成了现代关于“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修正过程”的概念,就是让所有想说什么的人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关于表达思想的自由的四个论点:首先,如果压制某种意见,就我们所能看到的结果来说,等于压制真理。其次,错误的意见可能包含着发展整个真理所必须的那一点点真理。第三,即使大家接受的意见是全部真理,但是他们往往习惯于作为一种先入之见而不是在理性的基础上掌握的,除非他们被迫来维护这种真理。最后,如果大家接受的意见,不是常常和别的意见发生争执,就会失去活力,对于行为和性格不起作用。】(报刊不是政府的工具,人民对政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他们对政府的主张。报刊不受政府的控制和影响。为了让真理生存,必须倾听各种见解。思想与消息必须有“自由市场”。无论多数或少数,弱者或强者,都能接触到报刊。报刊不应接收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销售自由;抨击政府、官员(人身恶意攻击除外)合法;新闻的收集只要手段合法,就不得限制;新闻传递自由。) 自由主义理论受到的批评:唯理主义受到攻击,尤其受到现代心理学家的攻击;天赋权利的理论没有基本的政治的或社会的依据;自由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哲学,也被人怀疑;个人权利危害多数人福利也受到强烈的攻击;对大众传播工具的工作未能提供严格的标准——简言之,即区分自由和滥用自由的固定公式。它是含糊的,不确定的,而且有时是不一致的。无限制的新闻自由是危险的,甚至危及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危及资本主义制度。这具体体现在:新闻媒介迅速扩展,组成了一个无孔不入的信息传播网络和体系,成为影响国家稳定和发展方向的准权力中心。具有如此强大力量的新闻媒介必须纳入有序的轨道上,才能维持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如果听凭几名新闻媒介巨头为所欲为,势必危害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核心是政府不得干预新闻媒介,而新闻媒介却有监督政府的权力。面对新闻媒介不论出于何种动机,不论是真是假的指责、批评甚至无中生有的诽谤,政府只能被动挨打。谁来监督媒介?政府与媒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对立。这种对立已经危及资产阶级的统治。新闻媒介的所作所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不满。报刊种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损害了信息和思想最大的自由流通,进而危害了以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西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危及新闻媒介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3,民主参与传播制度。一方面,信息社会众信息与传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现实的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现实的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与少数人手中,在资本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法治在线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法治在线》的成 功途径 数字媒体艺术3班 姓名:夏倩倩 学号:120806230309 摘要:《法治在线》是一期优秀的访谈类节目,本文试

图在传播内容、品牌效应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分析《法治在线》的成功途径。 关键词:传播内容品牌效应社会因素 《法治在线》是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的一期法治类节目,虽然不在黄金时段播出,但收视率和收视份额依旧在新闻频道节目中占据前列。本文将以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法治在线》的成功之处。 第一,传播内容 由于我国法制化建设时间较短,人民的普法意识还有所欠缺,所以我国推出《法治在线》栏目以进行普法教育。普法教育是要面向全社会的,要顾及到社会上不同人群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所以本节目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使传播内容更好的被受众所接受。 首先,名家讲座使得本节目更加专业。由于本节目是法制类节目,所以需要由专业的法学人士来为观众进行普法教育。本节目在每一期作品中都会出现律师等法学专业人士,通过与百姓问答及讲解的形式将法学知识进行普及。 其次,内容平民化。本节目是法制类节目,但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是面向所有人,包含着有专业素质和无专业素质的人群,所以如何将及其专业化法制内容能让人更好的接受就

成为本节目成败的一大问题。本片在内容上来讲就是平民化,突出人文关怀。本节目在讲法的过程中并不只是一味的去从专业的角度去讲法,而是用平民化的语言来说法,使得本身比较枯燥的法学知识变得更加容易容易被各个水平的人群所接受。 第三,故事性极强。在如今故事片的发展势头是很强劲的,讲座类节目尤其是说法的讲座类节目则由于其专业的特性致使片子过于枯燥而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在《法治在线》中则没有这种情况。本节目每期都有一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真实录像的方式将故事还原,如同一部微电影一样为观众讲解故事。作为受众的青年群体更喜欢的是轻松的故事,对单调繁琐的法律则不太感兴趣,电视作品要顾及到受众心理,所以编导采取如上的这种方法,将纪录片赋予故事性,使受众不但接受节目所讲的故事,更能很好的接受节目所包含主旨。 第四,时效性的体现。本节目不仅仅是一期法制类节目,同时也是一期新闻类节目。新闻类节目首先要求的就是时效性,在事件发生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将将时间搬上荧屏。本节目与纯粹的新闻类节目不同,纯粹的新闻类节目只要将事件粗加工后就可以拿来播出,但本节目必须要等待得出事情的结果后再进行细加工,之后才能作为电视节目播出。作为日播的专题节目,要达到新闻的时效性谈何容易,尤其是法治

传播效果地两种研究方法

传播效果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传播效果既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又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目的,为了实现传播效果,从20世纪30年代起,传播学研究者和传播学家们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或者在一个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传播效果理论。 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无论是人传播、人际传播,还是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传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的。从人类传播的总体来分析,其传播活动,要么是为了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要么是为了实现社会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要么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句话,人类都是为实现其已确定的目标和目的而开展传播活动的。从这一人类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传播效果,并不是传播学形成以后才开始的,它是先于传播学形成的。可见,传播效果问题是人类传播活动过程中研究的一个永恒性的课题。这就是说,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和人类传播活动,人类就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关心着传播效果问题。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一方面是人们对信息的认知度不高,真正会使用信息、把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的人很少。正因为这样,人们对传播效果仅仅停留在关心的层面,并没有真正地去研究传播效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上个世纪初以来,人们交往的形式,特别是围不断发展和扩大,人们对传播效果的研究也就提到了议事日程。随着传播学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传播效果研究已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主线和出发点。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曾创造了许多保护自己利益的理论。同样,仅人类活动中的传播活动,人们为了实现其传播目的,也创造了许多理论。仅从传播效果实现的角度来讲,人们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子弹论”(或称魔弹论、皮下注射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由于这些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特别是应用传播学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传播效果在传播学体系中占据这样重要的地位,它要求传播效果研究者在深化传播效果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必须深化对传播效果研究方法的研究,以保证传播效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一)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虽然是传播学研究的重点,但是直到现在,传播学界对于传播效果概念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从对传播效果的认识过程来看,对传播效果的解释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传播效果是检测传播者、传播容、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功能和状况的一种量化

传播学概论试题教(学)案答案解析

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传播学第 讲传播者与传播控制

第6讲传播者与传播控制 传播者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也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之一。传播者研究也被称为“控制分析”。 ?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专业化的传播组织及其从业者,包括各种媒介组织,如报社、电台、出版社、电影公司等,也包括各种岗位的从业者,如记者、编辑、主持人、导演、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等。 ?大众传播媒介既包括传递信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广播、电视、报纸报刊等),也包括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基于此,大众传播媒介是指能够向社会大众大规模传播信息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 ?作为社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两方面的内容: ?大众传播者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主体。 ?传播者的角色固定。记者、节目主持人和编辑的角色; ?具有组织成员性质,以组织行为方式进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控制者和使用者; ?信息生产过程中具有“把关人”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一定的经营目标。 ?大众传播媒介是为一定社会集团服务的精神生产机构;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 ?营利目标和宣传目标都应不损害公共性和公益性。 ?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将人类的传播活动推向公共阶段。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后,大规模协作开展的公共传播活动成为人类传播的主要形式。被视为“社会公器”,是为全社会所有成员服务的具有公益性和公共性的集体财富;使得从事信息传播的活动成为广大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行为。 ?人类的传播活动进入系统化和网络化时代。大众传播的范围越广,对传播活动的系统化和网络化要求越高。组织内部具有自身的传播活动系统和传播网络,各国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形成本国内部分工合作的传播系统。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传播网络也已基本形成。各个传播机构的传播活动都在这种大规模的传播网络中进行竞争,共同寻求发展。 ?人类传播活动更加技术化和专业化。流媒体传输、移动直播、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虚拟现实、3D、H5、机器人写作、全息投影、增强现实、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等。 ?传播技术(媒介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符号体系、文本形式、制作工具、物理载体、采集手段、保存手段、传输手段、接收手段及其知识和操作技艺等,都在媒介技术的范畴之内。 ?动因来自人类社会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的基本需求和不懈努力,是社会精神生产力构成要素; ?技术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是实践应用层面上的效率问题,内在逻辑是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网络红人” 摘要: 最近几年,一系列网络事件以及网络红人,经过网络群体传播,引起大众传媒的关注,继而成为公众舆论的热点议题。本文以今年春节过后广受关注的“犀利哥”事件为个案,对网络事件的传播路径进行探析,以此把握网络群体传播的议程设置以及舆论走向,在关注网络舆论、媒体舆论与公众舆论的特殊性、差异性的同时,明确媒体的“把关人”角色,履行大众传媒的社会监督功能,对网络事件进行适当的舆论引导。 关键词:网络传播;传播类型;意见领袖;网络舆论; 一、“犀利哥”事件始末 2010年1月30日,“蜂鸟网”摄影论坛上的一个普通会员上传了一组试用相机时抓拍的照片。2月21日“犀利哥”登上天涯论坛,3月7日“犀利哥”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短短两星期的时间,“犀利哥”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网络上网民随意上传街拍的几张图片,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推波助澜下,使一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卑微乞丐已经成为2010年热议的话题人物。当然,事件并没有因此告一段落,媒体对他的后续报道并没有停止。“犀利哥”及其生存的辛酸被广为人知,连当地政府都得知此事,并给予经济及精神上的帮助。 二、“犀利哥”事件的传播路径探析 (一)事件的传播类型 “犀利哥”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类型集于一身,各种传播类型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形成一个自我循环、自我复制的“传播生态链”,共同把“犀利哥”事件推向话题的巅峰,无意中引发的则是一次席卷全球的媒介娱乐狂欢。“犀利哥”网络走红之后,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相继对此事件进行关注和报道,最终形成了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共生的多元化传播通路。各种传播形态在得到受众的响应之后,又把本事件进行二次传播、多次传播,形成一系列的传播循环“传播生态链”。 (二)事件的传播流程 整个事件的传播流程大致如下:网民个人报道——网民群体跟风(意见领袖引导事件)——引发传统大众媒体的关注——成为公众话题。 随着网络传播的迅速而广泛,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网络红人"现象从他们走红所利用的手段来看,可以分为玩情欲牌、玩动作牌、玩清纯牌、玩自恋牌等类

传播学必考的几个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 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 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 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 螺旋: a.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知识沟假说

大众传播学笔记

二、媒体分析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P118-121 关于媒介技术的历史和社会影响的著名理论,由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 著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地球村》等。 (1)“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这三个观点构成了麦克卢汉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②媒介是人的延伸。 媒介是人的感官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综合的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反应方式。 ③“热媒介”和“冷媒介”。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则相反,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这个观点,在于说明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不同。 把关理论(结合实际)P131-134 (1)“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即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最早是卢因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的,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出现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1950年,怀特将其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ing)”模式。但怀特的“把关”模式只强调编辑的“把关”作用,而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是一个整体过程。 (2)“把关”过程的实质: 大众传播对新闻”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考虑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进来. ①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②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③传媒的“把关”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3)“把关”标准 时间跨度、强度、明晰性、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意料、连续性、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 把关标准: 新闻信息由两个本质属性: (一)新闻信息必须有真实性,它传达的是客观的事实而不是虚构或捏造的事物 (二)新闻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和新意,这时的事件、历史的回忆等等,不能成为

从传播学的角度浅谈《奇葩说》

从传播学的角度浅谈《奇葩说》 西南林业大学—叶皓岩在“大众传媒时代”,随着电报、报纸、书信、广播等传统媒介逐步或即将淡出人们的视野,网络电视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网络电视节目会获得不同效果的传播影响,一般从收视率的高地上可以看出其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如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麻醉精神)等。拉斯韦尔将传播学的基本功能概括为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将传播学的基本功能概括为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及提供娱乐功能。施拉姆将二者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更为严谨的系统。通过网络电视向大众进行信息传递的综艺节目《奇葩说》当然也具备了这些功能。《奇葩说》是2014年爱奇艺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仅靠蔡康永、高晓松、马东,以及十八位“奇葩”辩手的三寸不烂之舌,便吸引了大批80后、90后拥趸。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该节目自2014年11月底上线以后,总点击量已经破亿,微博话题阅读量也轻松破10亿大关,在百度沸点2015年度热搜榜单上,《奇葩说》所显示的影响力更是足以和《天天向上》、《中国好声音》等卫视栏目PK。本文将以传播学的角度来浅析《奇葩说》引起收视率热潮的传播特点。 一、《奇葩说》的概况 《奇葩说第一季》是一档由马东工作室打造的中国说话达人秀节目,由马东主持,高晓松和蔡康永担任团长。该节目于2014年11月29日开播,主要是以辩论的形式来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奇葩说第二季》由马东、蔡康永、金星担任导师,节目于2015年6月26日播出。 《奇葩说》以奇葩之名为“奇葩”正名,在节目中,“一大波奇葩分子用奇葩方式传递奇葩观点”,每一位来到节目的选手都会用新奇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征服评委和嘉宾,导师也从社会层面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尽管《奇葩说》将“奇葩”们一网打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档肤浅低俗的节目,‘奇葩’并不孤独,他们会让许多观众产生共鸣,也会有积极的人生思考。 二、《奇葩说》的传播特点 1、以“最会说话”的传播主体“马(马东)晓(高晓松)康(蔡康永)”作为嘉宾,可堪比国内一线电视台的主持阵容。三人以“奇葩”的姿态加入《奇葩说》更好地吸引了更多观众的青睐。 2、《奇葩说》除了娱乐外,传达的价值都是在探索年轻人的人生观和内心世界。每期节目都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通过利用数据的信息在知乎、天涯、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等热门后台整合出热点话题,在人文、情感、生活、创业等领域选取观众关注最多的问题并发动网友参与话题投票。从以往的揣测观众口味逐步拓展为定制精准创意,从而制作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新媒体自制内容。” 3、《奇葩说》除了线上线下的互动,多维立体沟通,还开启了弹幕互动的新时代,传统的线上互动包括节目、嘉宾以及选手微博、百度贴吧、爱奇艺节目主页等等。线下互动包括现场见面会、奇葩说节目的衍生品发售等。而弹幕互动新形势地融入,将吐槽推荐送至节目,成为节目另一大看点。 4、《奇葩说》一上线就语出惊人,“40岁以上人士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将节目的受众定位为90后,为了迎合这一主题,三位嘉宾分别用苏格兰长裙、白色袜子这一搞怪奇葩的穿衣风格吸引受众的眼球,开场前用世界杯、植物大战僵尸等形式套用。这档以娱乐作为外衣,用轻松表现严肃的脱口秀节目,无论是从节目制作、嘉宾阵容、话题内容还是大数据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传播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人类如何创制交换和解读信息的社会科学,因此,传播学研究需要将科学与人文研究结合起来。——史蒂芬小约翰 第一章理论与研究范式 一理论与范式 理论:理论就是为了解释某个现象,按照一定的规范所抽象出来的概念体系,一个理论包含如下几个特征: 1 理论的目标是对某个现象做出解释。 2 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概念,二是概念之间的联系。 比概念更高一层的是命题,命题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假说是提出来供人们思考的命题,有关真假的判定要到这种思考完成后才能做出。 3 理论的建立必须遵循规范的程序 如何评估理论: 1 一个理论要说明自己的适用范围。 2 理论内部必须逻辑一致,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 3 理论要具有启发性 4 理论要经受的住时间的检验 对客观经验主义范式看来说: 1 要对所收集的复杂数据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2 最好能对实践进行预测 3 要简洁奥卡姆剃刀法则:去掉那些可有可无去不难以证明的假说 4 要可证伪 可证伪性: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的原则,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否则这个理论不具有科学性,也就是说一个理论必须明确地规定出现什么结果时,假设会被证明是错误的;出现什么结果时,假设会被证明是正确的。 5 具有实用性 对诠释经验主义和批判理论来说: 1 要对人和社会做出新的解释 2 对研究者的价值做出说明 3 具有美学上的吸引力 4 可以获得学术共同体的认可 5 有利于促进社会变革 范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的概念,来研究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库恩把不同的学者之间所持有的不可通约的研究范例称为范式。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思维方式。范式的特点表现在三方面: 1 它是指导一个学术群体中大部分成员的范例和前提假设 2 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世界观,围绕着某个范式会形成“无形的学院” 3 不同的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他们相互矛盾,针锋相对。

传播学基本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一)传播学基本理论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双重偶然性2、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3、社会信息4、传播(99新)二、简述1、传播的基本特点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传播历史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信息社会2、信息革命3、信息4、大众社会5、大众文化二、简述1、哈特的媒介系统分类2、信息社会的特点。第三章符号与意义一、名词解释1、语义空间2、符号3、意义4、象征性互动理论二、简述1、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第四章传播过程与系统一、名词解释1、反馈2、“5W”模式(98)3、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4、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5、噪音(00传)6、信源7、传播过程(02新名)8、单向传播、双向传播(00新名)9、前馈10、信宿二、简述1、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02新)2、传播过程的特点。3、简评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4、传播过程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的区别。(00传)5、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第五章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第六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一、名词解释1、人内传播2、人际传播3、组织传播4、群体传播5、传播基本形态6、从众行为7、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第七章大众传播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2、拟态环境(02传名)3、信息环境(02传)4、廉价报纸、大众报纸(99传名)5、社会地位赋予功能(01传)6、社会雷达(99传名)7、预言的自我实现8、信息环境的环境化(00传论)9、象征性现实二、简述1、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2、拉斯维尔“三功能说”。3、赖特“四功能说”。4、施拉姆的社会功能观。5、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6、大众传播的信息特点三、论述1、试述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00传)2、试析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观点。第八章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一、名词解释1、极权主义理论2、自由主义理论(96名)3、社会责任理论(95名)4、民主参与理论5、发展中国家媒介理论(01新名)6、“意见的公开市场”(99传)、“自我修正过程”(02新)7、报刊四种理论二、简述1、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政治控制方式。2、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3、受众对媒介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4、我国目前基本传播制度。三、论述1、试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一、名词解释1、媒介即讯息(98名)这是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提出的概念,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2、地球村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无论在国际政治、经济还是跨文化交流领域,“地球村”已成为形容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的概念。3、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