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食用菌培训班文稿内容(各种菇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培训班文稿内容(各种菇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培训班文稿内容(各种菇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培训班文稿内容(各种菇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基础知识培训

一、什么是食用菌:

一般是指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食用或药用的种类。

二、食用菌的价值

1、食用价值: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鲜菇含蛋白质4%,为水果蔬菜的几倍至十几倍,1公斤蘑菇蛋白质含量相当于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含18种氨基酸,包括许多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物质如钾、磷、铁等;还含有菌糖、甘露糖和核苷酸等鲜味物质。

2、药用价值:

①.食用菌具有抗癌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食用菌所含的多糖对移植的动物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性反应,并增强其疗效,而且具有无毒性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抗癌药物。②食用菌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如香菇、木耳中所含水溶性成份能防止血小板的凝集。因此,就减少了动脉硬化症的发生③另外,食用菌对胆囊炎、急性和慢性肝炎、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都有一定疗效。

除此而外,食用菌对美容、减肥、健美皮肤、健脑增智,延年益寿等具有良好作用。

三、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条件

1、碳源:

指含碳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蔗糖、葡萄糖、有机酸等,主要来自木屑、稻草棉子壳、蔗糖、麸皮等。

2、氮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源

碳源和氮源:主要讲究碳氮比:C/N是食用菌设计配方的依

3、无机盐:

指的是钾、磷、硫、镁、钙、铁、钠、铜、锰、硼等,

在生产中常用以下几种无机盐原料:

石膏(提供硫、钙营养;加速原料中有机质分解,促使可溶性磷、钾迅速释放;中和培养料)

碳酸钙(提供钙质,缓冲酸度)、

石灰:调节酸碱度(PH值)

过磷酸钙、磷酸二氢甲等

4、生长素:包括维生素和生长激素,其中三十烷醇、比久等用得较多。

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1、温度:食用菌分不同温型,温度包括菌丝生长温度和出菇温度

2、水分:包括培养料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

3、酸碱度:

4、空气:

5、光照:

五、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方式:

不同品种可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即使同一品种也可采取不同的栽培方式,如下:

(1)生料栽培方式

生料,就是指培养料没有经过灭菌或发酵处理,培养料是生的就直接播种进行栽培;如平菇、凤尾菇、草菇、大球盖菇、竹荪等

(2)熟料栽培方式:

指培养料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培养料处于无菌状态,然后才进行接种,并在无菌环境中发菌出菇的栽培方式。平菇、凤尾菇、金针菇、滑菇、白灵菇、杏鲍菇、鸡腿菇、金福菇等

(3)发酵栽培模式

所谓发酵料,是指培养料经过堆制发酵,由于耐高温微生物的活动使培养料内部产生55℃以上的高温,使大部分不耐高温的杂菌营养体(比如菌丝体)被杀死,发酵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培养料中杂菌数目,一些休眠的孢子体仍存留在原料中,培养料并没有完全处于无菌状态。发酵料栽培的有平菇、鸡腿菇、金福菇草菇、蘑菇等。

六、栽培食用菌的主要材料

1.原料的种类:

主料:杂木屑、棉子壳、稻草、甘蔗渣、玉米芯,花生壳、谷壳等及农业下脚料及其他作物秸秆。

注意:杂木屑指的是除松树、樟树、桉树、杉树等之外的阔叶树种木屑,针叶树木屑最好不用。

辅料:麸皮、米糠、玉米粉,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等

2、对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

七、食用菌栽培的场地、用具规划

1、场地:用于原料堆放、拌料、接种、养菌、出菇等

2、设备:粉碎机、装袋机(见图)、喷雾器、皮带冲等

3、物资:酸度纸、消毒药品、筒料、温度计、湿度计等

4、灭菌灶:主要分高温灭菌灶和产压灭菌灶两种。

八、食用菌病虫害及防治

㈠、食用菌病害类型:

分为病原病害和非病原病害两大类。

①病原病害:菇类在生长、发育或运输、贮藏过程中,遭受到病原生物的侵害,称病原害

②菇类因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引起子实体外部形态或内部构造、生理机能发生异常的变化,严重的引起子实体或菌丝体死亡,降低菇类产品质下降,称非病原病害

③防治方法:食用菌病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的方针。选用抗病、虫品种、保持场地卫生,栽培技术(温、湿度适宜)得当,采用物理(高温、高压、紫外线灭菌)化学处理(各种杀菌剂和消毒剂的使用)。多种防治措施的协调运用,才能起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㈡、虫害

危害食用菌害虫有眼菌蚊、菇蝇、螨类,危害较重是眼菌蚊

防治方法:主要从清洁、预防发生和出菇防治三方面入手。

1、清洁卫生是防止虫害的重要环节和根本措施,目的是消灭虫源,铲除虫害孳生地,彻底消除出菇场地垃圾,粪肥及上年废弃的培养料,尤其是虫菇,烂菇,菇根不要堆积在菇房内外任虫发生,要及时销毁或深埋。防止成虫羽化。

2、预防杀虫:在生产前或菌袋开袋前,用50%敌敌畏董蒸,菇房或培养室,用量0.5毫升/米3,菇房四周用80%敌敌畏,1:800倍液喷施。做好菇房与外界的隔离,防止成虫进菇房。

3、出菇期防治:出菇期防治要考虑药剂对菇体的影响,一般都采用低毒性药物如锐劲特液喷施,或利用眼菌蚊的趋光性,采用灯光透杀。

平菇的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简单粗放,极易栽培成功。栽培方式一般有袋栽、床栽、畦栽、转栽、箱栽、盆栽等,但概括起来适合南方高温地区栽培的主要有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两种方式。在这里介绍塑料袋熟料栽培。

平菇塑料袋熟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装在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袋(筒料)里,再经过灭菌处理,而且灭菌后培养料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和发菌的栽培方式。

塑料袋熟料栽培的工艺流程:

栽培季节选择→栽培场所、栽培原料及菌种的准备→培养料配置→闷堆3-5天→装袋→灭菌→接种、套圈、封口→发菌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销售

一、栽培季节的安排

广西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平菇。关键在于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及栽培场地、栽培方式选择不同温型的品种,做好品种搭配,根据市场消费习惯,夏季适当减少种植规模,秋、冬春季则可大量种植。

二、栽培场所确定

平菇适应性强,栽培粗放,适宜栽培的场地很多,可利用闲置的房屋、简易屋、塑料大棚、林木行间等场地进行栽培。

三、栽培原料及配方选择

1 栽培原料

栽培平菇的原料非常广泛,稻草、甘蔗渣、杂木屑(指除松、杉、柏、樟等之外的绝大多数阔叶树的木屑,有异味的木屑,如苦楝树、槐树、黄连木的木屑不宜直接使用)玉米杆、玉米芯、废棉、棉籽壳、谷壳等农作物秸秆都是栽培平菇的原料,但都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或其他有害化学药品。此外,适当配以麦麸或米糠、玉米粉、花生藤粉等含氮丰富的辅料,同时添加适量的石灰、石膏、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食盐等提供钙、硫磷、钾等元素、调解酸碱度、促进菌丝生长。

2 科学设计配方

原料合理配方调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选择来源广、价格便宜的原料,如稻草、杂木屑等;

第二,一般要求所配制的培养料的C/N比为40:1-60:1左右。

平菇原料配方:

(1)杂木屑或稻草(切碎)78%、麸皮或米糠15%,玉米粉3%、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粉2%

(2)玉米芯68%、棉籽壳20%、麸皮或米糠8%、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粉2%

(3)甘蔗渣40%、杂木屑34%、米糠20%、石灰3%、石膏1%、过磷酸钙1%、磷酸二氢钾1%

(4)玉米秆97%,生石灰1%,石膏1%、

上述配方原料的含水量要求65%,PH值7.5-8.5

3.栽培品种的选择与菌种的准备

(1)栽培品种的选择:

平菇分为高温种,中高温种,中低温种,低温种这几个类型。从目前推广的优良品种来看,广西可选择以下品种:

晚春、夏季、早秋栽培(3月-9月)

选择高温型或中高温型品种,如:高平3号、夏丰3号、侧五、早熟5号、558、基因2005等

秋、冬季、早春栽培(10月-翌年2月):

广温型品种,如:黑平2号、黑平1号、黑平8号、科大2号、春秋抗王、B15、B12、B18等;

(2)菌种准备

A.要在信誉好、技术力量雄厚、设施设备较为完善、有品种选育及实验栽培基地的正规科研单位、菌种厂引进菌种。

B.应根据栽培时间和规模有计划地准备菌种:自己制菌种的,根据栽培时间、规模及各级菌种生长时间安排菌种生产即可;需要想外面买种,则需提前订种。一般来说,栽培种提前15-20天左右、原种提前25天左右预订则可。

3.原料配制:

(1)称样按照所选配方准确称取配方中的各种原料。

(2)混合、搅拌均匀、调节培养料含水量和酸碱度

原料调配好,调节好原料水分65%左右,酸碱度PH7.5-8左右

4.菌袋制作:

(1)塑料袋准备:

采用直径23-25厘米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薄膜筒料,将其裁成42-50厘米左右长的筒袋;

(2)装袋:两头装袋

5.灭菌:灭菌锅温度达到100℃ 10-12个小时,停火,闷锅6-8小时,再出锅。

6.接种:接种前要严格检查菌种是否污染

(1)接种室设计:

约10-15平方米,石灰墙壁,水泥地面,四周能密封的房间即可。若无房间,亦可以用简易的接种帐进行接种。如下图

⑵接种房消毒:菌袋灭菌的同时需对接种房进行消毒

方法一:按照甲醛10毫升+ 高锰酸钾5克进行混合,两者反应产生气体对整个空间消毒。

方法二:采用食用菌专用的烟雾剂进行消毒。如必洁仕,烟雾王等

(3)接种方法:两头接种,每袋菌种可接13-18袋菌袋。接完种后马上套上直径为5厘米的环圈,并用报纸封口。环圈孔用包装带自焊接而成,环圈和报纸均事先灭菌。

7、发菌管理

发菌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创造适宜平菇丝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生活条件,促使平菇菌丝顺利萌发、定植、健壮生长,为出菇打下基础。

(1)菌袋的堆放

菌袋的摆放的层数可列状摆放,也可“井”摆放,一般摆层数为4-6。

(2)管理要点

一是注意温度变化,保持温度(24℃-28℃)

二是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三是保持干燥,不要喷水。

四是黑暗培养。

五是翻堆检查。

接种后10天内要勤检查,发现污染的要及时拣出处理,15天后把上下料调堆,检查菌丝生长情况。

六是预防鼠害和虫害:

防止老鼠咬破料袋和害虫危害,以免影响菌丝生长和引发杂菌感染。

温度适宜,菌丝生长正常,从接种到菌丝长满袋后一周内,应将菌袋移到出菇场地进行出菇管理。

8.出菇管理要点

(1)拉大温差,刺激出菇平菇是变温性结实菌类,变温刺激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的形成。低温和较大的温差,利于刺激平菇原基分化。

(2)加强水分管理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子实体形成和正常发育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每天喷水的次数和数量应看天气干燥情况、气温高低姬菇朵生长情况灵活掌握,空气干燥时多喷,高温多喷(过高温度中午不喷),反之少喷。子实体形成初期以空间喷雾加湿为主,以少量多次为宜,保持地面湿润,切忌向菇蕾上直接喷水,只有当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时才可以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当平菇菌盖大多长至直径3厘米以上时,可直接喷在菇体上。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最好不要低于80%,以85-90%为最佳。采完一潮菇后,停止喷水3天左右,然后重新喷水,刺激新一潮菇的形成。

(3).加强通风换气一般的出菇场地适当打开窗即可,阴雨天可全天通风,但通风换气必须缓慢进行,不可过大过猛,应避免风直接吹到菇体上,以免造成幼小菇蕾失水死亡,中大菇体因菌盖表皮失水形成“花菇”,严重时导致萎缩死亡。

(4).控制光照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必须有光线的刺激,散射光可以诱导早出菇、多出菇,但不能阳光直射以免把菇体晒死。通常以能看报纸的光线即可。

一般从接种到子实体原基的形成需要35天左右

9.采收

一般七成熟即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孢子未弹射时采收最好,此时菇体柔软,柔嫩,味美可口,产量和营养价值都高。采摘时一手按住培养料,一手抓住菌柄,将整丛菇旋转拧下,将菌柄基部的培养料去掉,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损伤菇体,不要把基质带起。一潮菇采完后应及时清理料面,将死菇、残根清除干净,同时打扫卫生。

秀珍菇、姬菇栽培技术要点

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电话0771~3243707

一、栽培季节秀珍菇、姬菇可进行春秋两季栽培,秋栽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制袋,10月上中旬开始开袋出菇,出菇期直至次年4月上旬。

二、培养料配方

1、棉子壳93%,麸皮5%,糖1%,碳酸钙1%。

2、杂木屑75%,麸皮15%,玉米粉3%,石膏2%,黄豆粉3%、糖1%。

3、棉子壳40%,蔗渣(杂木屑)40%,麸皮18%,碳酸钙2%。÷

三、菌袋制作与培养

秀珍菇、姬菇代料栽培工艺平菇代料栽培基本一致,但在栽培袋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定培养料配方后应提前备料,杂木屑或蔗渣必须过筛,以免装袋时将塑料袋刺破。

2、拌料时要混合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

3、装好料必须及时彻底灭菌,待料袋温度降到25℃以下即可无菌操作接种。

四、发菌管理接好种的栽培袋10-26℃的培养室发菌。发菌阶段应保持黑暗,并注意检查。经过25到30天的培养,菌丝长满菌袋后即可出菇。

五、出菇管理

出菇时,保持出菇房空气湿度达到85%~95%,温度控制在8~15℃较好,适当散射光。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揭开袋口后3--4天后,袋口会长出大量的菇蕾。

六、采收

要及时采收。秀珍菇、姬菇整个栽培周期大约需要3-4个月,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二、三潮,采完一潮菇后应停止喷水2-3天,再进行喷水管理,每潮菇转潮大约需要8-12天。秀珍菇、姬菇的生物效率为100%,每投入一公斤栽培料,可以收获一公斤秀珍菇、姬菇。

金福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金福菇塑料袋熟料脱袋覆土栽培的工艺流程:

栽培季节选择→栽培场所、栽培原料及菌种的准备→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脱袋覆土→出菇期管理→采收

1、栽培季节的选择

金福菇是一种高温型菌类,菌丝在15~36℃下能正常生长,出菇温度为25~38℃,最适合出菇温度为30~33℃,但金福菇对低温敏感,昼夜温差过大对出菇不利,温差大于5℃难以现蕾。因此,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栽培季节。在南方高温地区通常选择在

春季3~4月份开始接种栽培,5月份温度上升到28℃以上开始出菇,或者夏秋季7月底到8月接种栽培菌袋,9月份到10月份出菇。

2、金福菇常见培养料配方:

(1)棉籽壳30%、甘蔗渣50%、米糠15%、石灰粉3%、过磷酸钙1%、石膏1%。

(2)棉籽壳30%、碎稻草20%、杂木屑30%、米糠15%、石灰粉3%、过磷酸钙1%、石膏1%。

(3)棉籽壳55%、碎稻草30%、米糠10%、石灰粉3%、过磷酸钙1%、石膏1%。

(4)棉子壳菌糠(干废料)50%、稻草20%、米糠10%、棉籽壳15%、石灰3%、石膏1%、过磷酸钙1%。

(5)玉米芯65%、棉籽壳30%、石膏粉1% 、石灰3%、过磷酸钙1%2、出菇管理

(1)整地作畦,脱袋覆土:

选择背风,有清洁水源、排水通畅的地方整地作畦。畦宽0.5米,深15~25cm,长度不限。

2、脱袋覆土

将发满菌丝的料袋整个剥去塑料袋膜,将菌棒横排放入畦中,菌棒间留3~5cm空隙,用消毒处理过的覆土材料填满缝隙,再在菌棒表面覆盖覆土材料,覆土厚3~5cm。覆土层上最好加盖稻草,麻袋等保湿作用效果较好的覆盖物。

3、出菇管理:

金福菇与其它菇类不同,它对水分非常敏感,若菇床含水分不够或过多,环境空气湿度不适,都可能会推迟出菇和导致大量的小菇蕾会黄化萎蔫死亡,因此出菇期要严格按照幼菇生长发育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管理。对于菇床,必须使其充分含水,才能为生长出硕大的菇体打下基础,因此栽培期间,覆土后的3天内,大量喷水,应该尽可能使菇床的覆土层达到饱和含水量,之后每天保持覆土层土表湿润即可,若水分不够,可直接在覆盖物上喷雾状水,保持覆盖物及覆土层湿润。若覆土层含水量若过大,可揭开覆盖物通风,给予一定散射光。一般覆土后约15天左右,菌丝长满畦床并开始扭结形成原基,此时切忌喷水量过大,否则很容易造成小菇蕾大量黄化死亡,降低成菇率。当菇蕾大量形成并逐步长大时,一般不喷水,只需保持覆土层湿润即可,干燥天宜喷雾状水于空间;当菇体长至3厘米高时,加大喷水量,每天可喷水1~2次,空气相对湿度90%~ 95%;子实体进入成熟期,减少喷水量,避免烂菇。

一般覆土后约20天左右,子实体原基形成并可采收。

(十一)适时采收:

采收金福菇要适时,既可保证质量,也可保住产量。一般七成熟即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孢子未弹射时采收最好,此时菇体柔软,柔嫩味美可口,产量和营养价值都高。

一般可采收3~4潮菇,每潮菇大约15天左右,生物学效率可达70%,高产可达100%。。

鸡腿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一、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鸡腿菇菌丝生长温度3~35℃,出菇温度为10~30℃,最好的出菇温度为16~24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栽培季节一般安排在9—10月份接种,11月份开始出菇,出菇可延长到次年4月份。各地可根据气候、适当提前或推迟播种期。

2、栽培原料及培养料配方

鸡腿菇适于多种原料栽培,如稻草、杂木屑、棉子壳、出菇废料等,可按不同地区就地取材。栽培料要求新鲜、干燥、不发霉、不腐烂。

较为理想配方:

(1)棉籽壳80%,米糠15%,尿素0.5%,过磷酸钙1.5%,白糖、石膏、石灰各1%

(2) 甘蔗渣68 % ,米糠20%,玉米粉7%,石膏2%,石灰2%,过磷酸钙1%

(3)出菇废料60%,棉籽壳31%,玉米粉7%,尿素0.5%,石灰1.5%

(4)稻草72%(粉碎),米糠23%,石膏2%,石灰2%,过磷酸钙1%

(5)木屑40%,棉籽壳56%,白糖1%,磷肥1%,石灰2%

3、装袋、接种与发菌

鸡腿菇最好采用熟料袋式覆土畦栽法,原料装袋前应先将所有原材料用水混合均匀,覆盖24小时,以便吸收水份并软化。调节含水量在65%左右。塑料袋选用17厘米×33厘米(一头出菇,袋内覆土)或23厘米×40厘米规格的聚乙烯筒料,装袋以紧贴袋壁为度。用常压蒸汽灭菌灶在100℃下灭菌10~12小时,然后取出料袋,冷至30℃以下时即可进行接种。接种应在消过毒的房间内,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采用两头接法,接种量为干料重的10%~15%,接种后置22~30℃下培养,约30~35天长满袋。

4、脱袋覆土

选择地势较高、有清洁水源、排水通畅的地方整地作畦,畦宽1米,深20~30厘米,长8~12米,畦床做好后,先在畦底及畦床四周撒一层石灰粉灭菌杀虫,然后将发好菌丝的料袋剥去塑料袋膜,排入畦中,菌棒间留有3~5厘米空隙,用覆土材料填满,以利菌丝继续生长,再在菌棒顶部均匀覆盖一层3~5厘米厚的土层,覆土完毕,即盖上簿膜保温保湿。并在畦上搭置拱棚,以控温控湿控光。

5、出菇管理

一般覆土后10~15天菌丝即可长满畦床。此时可揭去簿膜,每天少量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温度在16~24℃,并给一定的散色光线刺激原基形成。

6、适时采收

鸡腿菇现蕾后5~7天,菌盖上有少量鳞片,菌环刚刚松动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捏住姑柄下部轻轻转动一下,即可拔起。丛生菇采收时,应尽量不碰伤小菇。每采收一潮菇后,应清理床面补土喷水,盖膜养菌,经数天可出第二潮菇,一般可采收3~4潮,生物转化率达100%~140%。(完)

金针菇栽培技术

一、概述

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

二、栽培技术与管理

目前金针菇主要采用熟料栽培。以下主要介绍熟料栽培方法:

熟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

金针菇熟料栽培工艺流程为:

原料准备原料配制装袋灭菌、

接种菌丝培养开袋搔菌

出菇管理采收

1、栽培季节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范围 7~30℃,最佳23℃,出菇时气温在以 12~13℃生长最好。利用自然温度栽培金针菇,广西一般在11~12月间接种,到 12月~翌年1月间进入出菇为佳。当然也可以利用冷库周年生产金针菇。

2、栽培场所

金针菇栽培分为发菌、出菇两大步。发菌阶段要求场所保温、通风、干净。可选择大棚,房子栽培。

3、品种选择:

金针菇主要有高、中、低温型品种。目前国际市场以菌柄长(13~15厘米),菌盖小、不易开伞、菌柄细嫩、洁白或纯白者为上等。南方主要以中高温型为主。

4、栽培原料及配方:

金针菇属于木腐菌,栽培以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甘蔗渣等为主料。原料,都要求新鲜;干净、无霉变。

常用配方如下:

(1)棉籽壳80% 、米糠15%、、过磷酸钙1%、石灰粉2%;

(2)杂木屑72%、 米糠24%、石膏粉1%、石灰粉2%、白糖1%

(4)杂木屑40%、棉籽壳40%、米糠15%、玉米粉3%、石膏粉1%、

石灰粉2%;

(5)玉米芯(粉碎)75%、米糠20%、石膏粉1%、石灰粉2%、

过磷酸钙1%、白糖1%;

(4)甘蔗渣36%、棉籽壳33%、米糠20%、玉米粉7%、石膏粉1%、

石灰粉2%、过磷酸钙1%

5、原料配制:

按比例称量好各原料,除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余均应拌均匀。加水充分搅拌并使含水量达到65%左右,再闷2~4小时,即可装袋。

6、装袋灭菌

选用宽15~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一头出菇。装袋时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按常规方法高压或常压灭菌

7、接种培菌

灭菌好的塑料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常规接种。接种后及时将袋移入培养室,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约24小时菌丝开始萌发,在20~25℃室温下生长约40~50天即可满袋。11月上旬接种,大部分12月中旬可发透菌丝。

8、出菇管理

全期发菌的栽培袋出菇期的管理工序:

保湿通风催蕾:

披膜后保持膜内小气候,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早上掀膜通风30分钟,约7~10天可相继出菇,出菇后可适当加大通风,保证湿度,但不可把水洒到菇体上。

掀膜通风抑制:

当柄长到3~5厘米时要进行降湿降温抑制。具体措施为停止向地面洒水,掀去塑料膜,通风换气,冬天保持2天,春秋保持1天,使料面水分散失,不再出菇,己长出的菇也因基部失水而不再分枝。

培育优质菇:

抑制完成后,进入柄伸长阶段,要培养柄长、色白、盖小的优质金针菇,必须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这四因素之间的关系。

A.温度:控制在6~8℃。

B.湿度:空气相对湿度85~90%。

C. 光照:极弱光,光源位置不能改变,否则子实体散乱。

D. 二氧化碳:浓度达 0.11%~0.15%可促使菌柄长,超过1%抑制菌盖发育,达到3%抑制菌盖生长而不抑制菌柄生长,达到5%就不会形成子实体。通过控制通风量维持高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温度在10~15℃条件下。进入速生期5~7天菇柄可从3厘米长到12~15厘米,10天后可长到15~20厘米,这时可根据加工鲜销标。

搔菌灌水:

第一茬菇采收后,要进行搔菌,即用铁丝构将菇根和老菌皮挖掉大约0.5厘米左右,并将料面整平。若菌袋失水,应往袋内灌水,可将塑料袋口多余的塑料膜拉起往料面上灌水,6~10小时后将水倒出,然后再进行催蕾育菇管理。一般情况下,金针菇种一次可采收3~4茬,生物转化率可达60%~80%。

9、采收

采收的标准是菌盖轻微展开,鲜销的金针菇应在菌盖6~7分开时采收,不宜太迟,以免柄基部变褐色,基部绒毛增加而影响质量。采收一般是整丛采收。

杨树菇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杨树菇名称有茶树菇、茶菇、杨树菇、柳松菇、柱状田头菇等等。

二、生长发育环境条件

①温度

杨树菇属于广温型菌类,该菌较抗高温又能耐低温,菌丝生长温度为5~35℃。适宜温度21~28℃。20℃以下菌丝生长减慢,5℃以下停止生长;30℃以上菌丝生长速度虽快,但菌丝长势弱,35℃以上菌丝难以生长直至死亡。杨树菇属变温结实性。在原基分化与形成阶段,昼夜温差的刺激,能明显促进原基的分化和形成,原基分化和形成阶段的温度是10~25℃。在此范围内变温都有利于原基的形成。子实体生长阶段8~30℃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为18~24℃,此阶段不需温差刺激,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②水分

栽培料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好,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导致菌丝抗杂力降低,污染率高。在原基分化和形成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提高到80%~85%。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

③空气

栽培袋最好用套环,以利换气。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稍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菌柄的伸长,提高产量。因此,子实体发育阶段适当减少通风,这类似金针菇栽培。

④光照

子实体有明显的趋光性,为了使子实体发生整齐、数量多,在进入原基分化与形成阶段就需要提供一定的散射光,在子实体生长阶段,不可改变光源方向,否则不仅会出现畸形菇、菇柄扭曲,且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影响商品价值。

⑤酸碱度(pH)

杨树菇属木腐菌,喜在微酸性条件下生长,一般采用自然pH值,但要防止偏碱。

二、高产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我区10月份制菌包、11月底开始出菇,至次年4月份采收完。

2、选择适宜配方

根据杨树菇对营养的要求,对木质素的分解能力弱,而对蛋白质和纤维素的分解利用力强,所以在配方中要适当增加纤维素类和氮素类的原料。

2、菌袋制作

培养料发酵

常规栽培方法培养料不经发酵,菌丝生长慢,发酵有利于菌丝生长,且污染率低。按配方拌料,拌料要均匀一致,含水量在65%左右。建堆最好在水泥地面进行,堆成高1~1.2m、宽1.5m 料堆,料面拍平,用一木棒从料顶对着中间的砖孔打一洞,防止厌氧发酵,在料次顶处插上一温度计,第3~4天,观察料温达60℃后,第2天就可翻堆,复堆照前操作,待料温达60℃,后一天即可散堆装袋。堆料发酵时间在7~8天左右,再次调节含水量在65%左右。

①装袋灭菌

选用15~17cm×35~37cm×0.05cm低压聚乙烯(如高压灭菌选用聚丙烯)每袋装料720~750g(合干重350g左右),装料松紧度下松上紧,高度14cm左右。及时套上套环。常压灭

菌,要在4小时以内将温度上升到100℃,保持12~14小时,可根据灭菌锅内的装量情况,适当减少或增加保温时间。

②接种培菌

待料温降到30℃以下方可接种。所用菌种菌龄以满瓶后10天左右,菌丝吃透料后再用,这样的菌种发菌有力,吃料快。接种时,首先将栽培种上层老化的菌种扒掉一薄层,然后将栽培种分成蚕豆大小,每瓶接30~40袋,用种量大,生长快,减少杂菌入侵机会。

培养室要求干净、干燥、通风、避光,室温保持在20℃以上,28℃以下,促进菌丝均匀生长,如发现杂菌污染的菌袋,要及时搬出处理,防止扩散蔓延。如秋季栽培,前期温度高,要做好散热,尽量控制室温在30℃以下。一般接种后适温下40~50天菌丝即可满袋。

⒋出菇管理

①搔菌

即在菌丝长满后,去掉表面的老菌种及菌丝。搔菌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太早易感染杂菌,太迟起不到催蕾作用。初栽者不易掌握,可直接催蕾。

②催蕾

将搔菌的菌袋或长满菌丝的菌袋,可直立排放,也可袋口对光墙式堆叠,拉直袋口,直立排放的在袋口上盖旧报纸保湿,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料面初时有黄水珠,继而变褐色,而后分化与形成原基,形成小菇蕾,这期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到85%~90%,早晚向地面和报纸喷水保湿,光线控制在500~1,000lx,温度控制在18~25℃,昼夜温差刺激,这样开袋后10~15天子实体大量发生。

③出菇管理

出菇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5%并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以防通风过度导致早开伞、菌柄短肉薄。菌盖呈半球形,菌膜未破时要及时采收。采收时应抓基部一次性将整丛大小菇一起拔下,以利下潮菇发生。采收后清理菌袋料面,并进行搔菌,合拢袋口,停水2~3天,然后拉开袋口,淋一次大水,并重复上述管理。二潮菇后,采用注水,用水以营养液为佳(葡萄糖100g,三十烷醇0.05g,磷钾复合肥50g,尿素20g,水1,000mL),一般可采3~5潮,生物效率可达80%左右。出二潮菇后也可以进行覆土再出菇,方法同平菇袋栽覆土栽培,可提高产量20%左右

草菇栽培技术

一、概述

草菇又名兰花菇、秆菇、麻菇,分布极广,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秋季多雨季节生长在稻草堆上的一种食用菌,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食用菌,以我国的产量最高。

栽培草菇的原料来源广泛,废棉渣、棉籽壳、稻草、玉米秆、甘蔗渣、剑麻渣、中药渣等均是栽培的理想原料。草菇的生产周期短,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周期为15~25天,目前广西室内废棉渣床栽草菇播种后通常第8~9天开始有采收,13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栽培周期(只收一潮菇)。尽管草菇的产量与其他食用菌相比相对较低,通常批量周年生产每100公斤稻草产鲜菇10~15公斤,每100公斤废棉渣产鲜菇25公斤左右,但由于草菇栽培原料广、周期短、价值高、市场容量大,栽培草菇能获得较可观的经济效益,因而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栽培方法

1.栽培材料

目前用于草菇生产的原料主要是废棉渣、棉籽壳、稻草、甘蔗渣、剑麻渣、中药渣等2.栽培方式与栽培场所

草菇可室内栽培、室外栽培两种。草菇室内栽培可在专门搭建的草菇泡沫房进行,亦可利用闲置的农舍、猪舍等改建而成的菇房进行,改建的菇房可搭床架,亦可直接在地面栽培。

但目前草菇一般室内(泡沫房)生产为主。所以我们只介绍在室内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泡沫房:

(1)构造:木架框架,用2.5~5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菇房的墙壁和房顶,墙壁和房顶的内层再衬以聚乙烯薄膜。房内地面铺水泥,并设有瓦管道。

(2)规格: 棚长4米,宽2.5米,侧高2.4米,顶高2.7米,人字形屋顶,盖油毡纸,用木条压实,前后开门,菇房两端各设置0.3~0.4米见方的对流通风窗两个。。室内栽培床架靠两侧,但不紧靠泡沫板墙,中间为走道床架分层,架宽0.8M,过道0.65M,4~6层,层高0.5M(底层离地面0.30M),

地面瓦管道:

先铺一张高温高压大棚膜在挖好的槽内,隔离泥地的水汽,再铺一层煤渣隔热,最后铺上瓦管道。

3、栽培季节

草菇属喜高温高湿、草腐性菇类。最佳菌丝生长温度28~35℃,最佳出菇温度30~35℃,在广西5月~10月均可进行夏季栽培。若采用加温设备,可进行周年生产。目前我区大多数是利用泡沫房周年栽培的。

4、原料配比

试验表明,原材料较为理想的配比应是:

(1)药渣65%、废棉30%、稻草10%,石灰粉5%

(2)稻草60%,废棉35%,石灰粉5%

(3)稻草(切碎)80%,牛粪15%,石灰5%,PH值9~10。

(4)破子棉95%,石灰粉5%;

以上原料配方PH值9~10。

5 、栽培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浸料→堆制发酵→上床铺料→二次发酵→播种→菌丝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清料、打扫菇房。

6、原料处理:

(l)以稻草为主原料

将稻草切成5~10厘米长。切碎的稻草用石灰水浸泡,每100千克稻草用5千克石灰,浸泡6小时后捞起沥干,拌入石膏、牛粪、等建堆发酵。堆制5天后,中间翻堆1次,稻草堆制发酵时,一般堆宽1.2米,堆高1米,长度1米以上,堆中要适当穿通气孔。堆制好后,要盖薄膜保湿,同时防止害虫侵入。堆制好的培养料要质地柔软,含水量70%,PH值调至10左右。

(2 )以废棉渣或棉籽壳为主原料

将废棉渣浸入石灰水中,每100千克废棉渣加石灰5千克,浸透后捞起做堆,盖上薄膜发酵2天左右。含水量70%左右(用于抓料,指缝有少量水滴出) 即可搬入菇房。进房前若PH值加适量石灰调至9 ~10左右。

(3)以中药渣为主原料

中药厂运来后拌3%左右石灰直接使用或堆制2天左右再用

7、适时上架:

(1)以废棉或破子棉为主的:

原料发酵好后,即可上架。培养料入房前床架可先铺1层纱网,使培养料不易跌漏,把预堆好原料拌匀,含水量控制在70%-75%(手用力握料有水滴而不下滴),铺平、稍压,然后铺1层薄薄的废棉。床架铺料以每平方米8-10公斤,厚约10厘米为宜。

(2)以稻草为主的:

床架铺料料厚20厘米左右。

(3)以中药渣或稻草与废棉混合为主的:

稻草和中药渣均铺在底层,上面覆盖废棉。

5、按料播种:

二次发酵后必须驱散尽一氧化碳,待料温36℃-38℃,室温34℃-35℃,料含水量65%即可进行播种。播种量为每平米用种1~1.5瓶,这样,在播种前应选优质无杂菌种,将菌种挖出扳碎如黄豆大小,然后进行点播或均匀撒播在培养料的表面,并使种和料充分接触,然后用薄膜重新覆盖

6、菌丝期管理

薄膜在覆盖1-2天后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草菇发菌期一般为4天,这期间菇房应维持34℃-35℃,培养料的温度不要高于40℃。在发菌期间不需要特别的光照和水分,可以有微量的通风。第5-6天,当菌丝发透至床底,可开窗通风透光,直至料面干爽,使温度调至30℃左右,此时可重喷压菌水,至料层底部有水珠渗出为止,使菌丝充分向培养料生长,压抑浮面菌丝。子实体原基的发生与发育需要较低的相对湿度(80%)和温度(28℃-30℃),以及散射光的刺激,都可促进子实体形成。所以,在第7-8天,通风要适当加大,光照不足可增设日光灯。从子实体萌发到草菇上市,一般需要4-5天,这几天当中,菇体生长需大量的水分和氧气,而温度又必须保持在30℃-32℃,所以,当料面太干、空气湿度低于80%的情况下,应当雾状向空间喷水,以增大湿度,但不可以过量,过量则会使小菇蕾窒息而萎缩,从而降低产量。

8、采收:

当草菇菇体质地较硬,菇体呈圆锥形时即可采摘。采摘时,最好一手按住草菇着生基部,另一手将成熟的草菇拧转摘起,不能像拔草一样向上用力拔,这样会使周围的培养料松动,影响其他菇的生长。若是丛生菇,最好等大部分可摘时一并采收,或用小刀将可收的菇切下。采收后菇应及时用刀切去基部的杂质,并按等级分好,分别包装。

9、主要病虫害防治:

①青绿霉。

用多菌灵、石灰粉直接撒在发病的位置,发病严重的则把病部培养料挖出,然后在挖掉位置的边缘撒上石灰或多菌灵,以防蔓延。

②霉菌

主要是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而引起,预防以通风为主,一旦发生,则必须挖掉病变的培养料,再在挖去的边缘撒上石灰粉。

③虫害。

主要以螨类和菇蚊、菇蝇为多,最好是在堆料时加入一定浓度的敌百虫进行预防,当料进房后,在重淋压菌水时也可以进行施药,之后就不可以喷到培养料上,只能在地面和墙壁上喷施。(完)

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

一、概述

大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

大球盖菇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成功且产量高。

2、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它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如稻草、玉米秆等,生产成本低。

3、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8~25℃范围出菇。

4、大球盖菇鲜菇菇味清香柔和,营养丰富,菇质脆嫩,适口性好。

二、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大球盖菇属于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阶段最适生长温度是24~28℃,子实体生长阶段(出菇阶段)最适温度是14~25℃。

根据大球盖菇的生理特性,栽培大球盖菇出菇期应安排在气温14~25℃为宜。根据消费习惯,出菇的高峰期处于春节前后最为理想,所以栽培大球盖菇可安排在10月上旬至12月上旬播种,12月下旬开始出菇为最适宜。

2、栽培场所及栽培模式

栽培场所:

室外栽培是目前栽培大球盖菇的主要方法。温暖、避风、遮荫的地方可以提供适合大球盖菇生长的小气候,半荫蔽的地方更适合大球盖菇生长,但持续荫蔽(如大树下的树荫)会严重地妨碍大球盖菇的生长发育。所以,目前,一般可利用冬闲田、龙眼园、香蕉园等半荫蔽的场所进行大球盖菇的栽培。

栽培模式:目前多以室外生料栽培为主

模式1 :

利用冬闲田,栽培时采用简易搭瓜棚的形式,不搭棚架直接利用覆盖的草帘来遮阳的这种栽培模式

模式二:

利用果园、香蕉园或竹林栽培大球盖菇,不需搭棚遮阳,省工、省事。

模式三:

利用蔬菜塑料遮阳网大棚进行栽培大球盖菇

3、栽培材料

大球盖菇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作原料,不用添加其他任何成分,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并出菇。如果在秸秆中加入氮肥、磷肥或钾肥,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反而很差。木屑、厩肥、树叶、干草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也不理想。

所以目前广西大面积栽培大球盖菇一般利用纯稻草或者甘蔗渣等。

用于栽培大球盖菇的稻草应是当年产,足够干燥,新鲜的。

4、栽培场所的整地作畦及场地消毒

整地作畦:

首先在栽培场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雨后积水。整地作畦的具体作法是先把表层的壤土取一部分堆放在旁边,供以后覆土用,然后把地整成龟背形,中间稍高,两侧稍低,畦高15~25厘米,宽80~100厘米,长度依场地而定。畦与畦间距离40厘米。若在园林里栽培,可根据园里的地形因地制宜直接在畦上建菇床。

场地消毒

在整地作畦完成后,应进行场地的消毒。在畦上和四周喷敌敌畏、乐果或氧化乐果喷洒以杀灭虫害,然后撒生石灰粉消毒。

5.稻草及沥干

稻草浸泡

在栽培前稻草必须先吸足水分。可把净水引入水沟或水池中,将稻草直接放入进行浸泡,需边浸草边踩草,浸泡时间一般为2天左右。最好能利用PH 9~10的水进行浸泡。

稻草浸水的主要目的一是让稻草充分吸足水分;二是除去稻杆表皮的蜡质层,使其变软,利于菌丝,便于操作,并使菌丝吸收更快。

除直接浸泡方法外,也可以采用淋喷的方式使稻草吸足水分。具体做法是把稻草放在地面上,每天喷水2~3次,并连续喷水6~10天。如果数量大,还必须翻动数次,使稻草吸水均匀。

稻草沥干:

对于浸泡过或淋透了的稻草,自然沥水12~24小时,让其含水量达最适含水量70%~75%。可通过感官经验测定,用手抽取有代表性的稻草一小把,将其反向拧紧,草中有水滴渗出,而水滴是断线的,表明含水量适度;如果水滴连续不断线,表明含水量过高,需可延长其沥水时间。若拧紧后尚无水滴渗出,则表明含水量偏低,必须补足水分。

6.铺料播种

铺料播种:

稻草沥干水分后即可铺菌床。铺料前先喷水湿润畦面,铺草时,第一层堆放的草离畦边约10厘米,厚度8-12厘米,播一层种;第二层料厚10厘米左右,再播一层种;第二层料厚4~5厘米,以不见菌种为宜。

播种时,菌种掰成胡桃大小为宜,播在两层草之间。播种穴的深度5~8厘米,采用梅花点播,穴距20×20厘米。

堆制菌床最重要是把稻草压平踏实。草料厚度20~30厘米。每平方米用干草量15~20公斤,用种量1.5~2袋。

加盖覆盖物

建堆播种完毕后,在草堆面上加覆盖物,覆盖物可选用旧麻袋或草帘等。覆盖物,起保湿作用,防止草堆干燥。

加盖覆盖物

建堆播种完毕后,在草堆面上加覆盖物,覆盖物可选用旧麻袋或草帘等。覆盖物,起保湿作用,防止草堆干燥。

7.发菌期的管理

(1)菇床水分调节

建堆前稻草一定要吸足水分,这是保证菇床维持足够湿度的关键。播种后的20天之内,一般不直接喷水于菇床上,平时补水只是喷洒在覆盖物上,不要使多余的水流入料内,这样对堆内菌丝生长有利。室外栽培需备有塑料薄膜防雨,特别是播种后的20天里,雨水渗入会造成堆内湿度过大。

(2)菌丝生长期水分调节

菌丝生长阶段应适时适量的喷水。播种后前20天一般不喷水或少喷水,待菇床上的菌丝量已明显增多,占据了培养料的1/2以上,若菇床表面的草干燥发白时则可适当喷水(3)堆温调节

建堆播种后l~2天,堆温一般会稍微上升。要求堆温在20~30℃,最好控制在25 ℃左右,这样菌丝生长快且健壮。

8.覆土

播种后30天左右,菌丝接近长满培养料,这时可在堆表覆土。菇床覆土一方面可促进菌丝的扭结,另一方面对保温保湿也起积极作用。一般情况下,大球盖菇菌丝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尽管培养料中菌丝繁殖很旺盛,也难以形成子实体。覆盖合适的泥土并满足其适宜的温湿度,子实体可较快形成。也可以在播种完成后直接覆土。

(l)覆盖土壤的选择

覆土材料要求肥沃、疏松,不板结,能够持(吸)水。实际栽培中多就地取材,选用质地疏松的稻田壤土。

(2)覆土方法

把预先准备好的壤土铺洒在菌床上,厚度2~4厘米,最多不要超过5厘米,每平方米菌床约需0.05立方米土。覆土层湿度要求达36%~37%。土壤湿度简便测试方法是用手捏土粒,土粒变扁但不破碎,也不粘手,就表示含水量适宜。

覆土后若菌床较干可喷水,要求雾滴细些,使水湿润覆土层而不进入料内。正常情况下,覆土后2~3天就能见到菌丝爬上覆土层,覆土后主要的工作是调节好覆土层的湿度。为了防止内湿外干,最好采用喷湿上层的覆盖物。

9.出菇期间的管理

一般覆土后15~20天,若环境温度适宜(12~25℃)即可出菇。此阶段主要工作的重点是保湿及加强通风透气。大球盖菇出菇阶段空气适宜相对湿时为90%~95%。要注意菇床的保湿,通常是保持覆盖物及覆土层呈湿润状态即可。出菇期间若覆土层干燥发白,必须适当喷水,使之达到湿润状态。喷水切不可过量,多余的水流入料内会影响菌床出菇。10、采收

当子实体的菌褶尚未破裂或刚破裂,菌盖呈钟形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菇体的下部,轻轻扭转一下,松动后再向上拔起。注意避免松动周围的小菇蕾。采过菇后,菌床上留下的洞要及时补平,清除留在菌床上的残菇,以免腐烂后招引虫害而危害健康的菇。采下来的菇,应切去其带泥土的菇脚。整个生长期可收3潮菇,一般以第2潮的产量最高。每潮菇相间约15~25天。(完)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方案1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方案1 《食用菌培训技术》培训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培训期限 1、招生对象:具有初中或相当初中文化程度的残疾人,生活能够自理。 2、培训期限:20天。 二、培训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食用菌的概念与分类。 2、重点掌握平菇、香菇、银耳、黑木耳、杏鲍菇、白灵菇、金针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 3、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具有食用菌栽培专业技能。 2、具有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技能。 3、具有食用菌管理技术和收获贮藏的技术技能。 4、具有食用菌加工技术技能。 三、教学要求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平菇、香菇、银耳、黑木耳、杏鲍菇、白灵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熟悉菌种的培养、配方、接菌、田间管理、杂菌污染的防治、害虫的防治、采收等方法,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四、教学计划安排

1、总课时:120课时 2、理论知识课时数:60课时。 3、技能操作课时数:60课时。 五、培训计划表 课时分配表 理论知识部分实验部分 总课总课内容内容时时 6 6 食用菌基础知识平菇栽培 10 6 菌种的制作香菇栽培 4 6 平菇栽培技术食用菌母钟培养基配制 1 4 6 香菇栽培技术母钟无菌操作 4 6 灵芝栽培技术银耳栽培 4 6 鸡腿菇栽培技术黑木耳栽培 4 6 银耳栽培技术杏鲍菇栽培 4 6 黑木耳栽培技术原种制作 4 6 杏鲍菇栽培技术原种接种(无菌操作) 4 6 金针菇栽培技术白灵菇栽培 4 白灵菇栽培技术 4 食用菌病虫害及防治 4 食用菌产品的储藏与加工 60 60 合计 总课时:120课时 六、教学内容

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

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 教学目的:使全体学员掌握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及高产技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介绍常见的食用菌 二、学习食用菌丰产栽培技术 塑料大棚丰产栽培与食用菌常规栽培技术基本相同~我们以典型的低温品种香菇、典型的高温品种紫木耳以及大多NT中温型品种的平菇为代表~采用塑料菌袋栽培的方法~简介其大棚综合丰产栽培技术。1.大棚香菇丰产栽培技术1.1栽培准备工作从接种到出菇约需90,120天~整个生长期约300,330天~一般于夏、秋高温季节在室内降温条件下制备栽培袋,规格为17厘米×34厘米~圆形,菌块~秋末冬初出菇。香菇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3,32?~适温为10,28?~子实体的生育温度为5,25?~适温为12,17?~栽培方式为床架式~一个棚内安排宽65厘米的栽培床6行~主走道宽50厘米~其它走道宽35厘米~中间床架分上、中2层~包地面为3层立体式。两边床架设一层床面~包地面为2层。紧靠大棚两边的两行床不设床架~只在地面E栽培一层。每2层床面间隔距离为50,60厘米~床沿高20厘米~地床床沿可用红砖拱立排成。整个大棚地面用红砖面平~或将面整平再种香菇。其栽培方式可分固体原种栽培或液体菌 种制作后栽培二种。主要措施为:斜面母种一原种,摇瓶菌种,一,液体栽培种,一栽培袋菌种脱袋排放一菌块恢复生长和转色培养一出菇管理一采收。排放菌种前先在床面上垫上地膜~先垫一边~再将菌种脱袋~成排均匀摆放在床面上。排完一个床面~将另一边地膜覆盖于菌块之上~不必盖紧盖严~便于通气。以后精心培管~待转色、出菇~直到采收后床膜才予以撤换。1.2转色、出菇管理出菇前~菌丝有一段转色的生理变化~这一期间~棚温要保持在20,23?之间~还要掀盖地膜

食用菌的培养

食用菌的培养过程及结果 摘要:食用菌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道菜肴,深受人们的喜爱,学习和掌握其培养方法,通过切身行动来感受从培养机制备到后期的观察采集的整个过程,注意在此期间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和一些不成功因素,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丰富自身经验。 关键词:食用菌培养观察分析 前言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肉质或胶质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糖类和矿质元素等,有的还具有药用价值。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马鞍菌等。食用菌的实验室培养不同于其天然生存条件,需要人工提供各种优越条件,而且在每个环节都要十分注意小心,因为在整个过程中食用菌很容易受微生菌污染致死。同时需要培养者自身知识方面的储备,从培养机制备、接种、观察分析以及食用菌料理采集等多方面,都需要精心准备相关知识,对食用菌的自然生存环境与实验室情况类同,保证食用菌的正常生长。 正文 实验一食用菌的实验室培养——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安排 第4周:1.培养料的制备、装袋、灭菌、 第5周:接种; 第7周:2.翻堆、制备PDA斜面; 第8周:3.食用菌母钟的制作; 第9~12周:出菇管理及采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2通过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二、实验内容 1. 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制备 2. 培养基的灭菌 3. 接种 三、实验器材

1.试剂:棉籽壳、麸皮、蔗糖、CaCO3。 2.仪器或其他用具:平菇菌种、香菇菌种、金针菇菌种、姬菇菌种、茶树菇菌种、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pH试纸(pH 5.5—9.0)、记号笔、麻绳等。 四、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3900g 麸皮1000 g 蔗糖50 g CaCO3 50 g 自来水5000 ml pH 7.4~7.6 五、实验方法 1.拌料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CaCO3溶于水中,然后泼洒在棉籽壳和麸皮上,边加水边搅拌,直至均匀。搅拌好后,焖30分钟,使培养料吸水均匀。 2.装袋边加边将培养料压实,装至3/4左右,袋口套上颈圈,用木棒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盖上封口膜,用橡皮筋扎紧。 3.灭菌126 ℃高压蒸气灭菌90分钟。 4. 接种栽培袋冷却到25℃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或接种枪夹取所需菌种(1个鸡蛋大小)放入培养料袋的洞中。 5. 培养接种后的栽培袋,放入23- 25℃培养室,堆放高度三至四层,空气湿度60%-65%,每周翻堆一次,使上下发菌一致,同时挑出污染的栽培袋丢弃,一般30-4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6. 出菇管理 7. 采收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组织分离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二、实验原理 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1. 食用菌:金针菇、平菇。 2. 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 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四、实验方法 1. 选择种菇:选择肥壮菇体作种菇; 2. 种菇消毒:取1张菇片,用70%的酒精轻擦表面进行消毒; 3. 菇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菇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PDA试管斜面上; 4.培养:将试管斜面置于15~30℃下培养; 五、注意事项 1.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一切用具都要消毒。

食用菌培训教材——用原种直接栽培食用菌

怎样用食用菌原种栽培食用菌 食用菌培训技术教材之食用菌原种栽培创新技术 摘要:湖北省宜都市湾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场技术总监胡文华研发成功的食用菌原种栽培创新技术,是利用食用菌菌种原种2级种直接栽培,打破了食用菌常规栽培用栽培种3级种栽培的历史沿革,缩短了食用菌栽培生产周期,使食用菌栽培变得更加简单容易了。 关键词:食用菌原种2级种栽培创新技术 概述:常规食用菌栽培都是用食用菌栽培种3级种进行栽培,常规的食用菌栽培种大多经历了“母种→原种→栽培种”多代甚至于几十代的菌种转接种扩繁生产操作,使得菌株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抗性弱化,自然而然就会给食用菌终端生产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湖北省宜都市湾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场技术总监胡文华研发成功的食用菌原种栽培创新技术,弥补了上述短板,砍掉了食用菌栽培种的生产工艺流程,直接用食用菌原种进行栽培,省工省时,食用菌品质和产量也大大提高了。现将食用菌原种栽培创新技术介绍如下: 1. 食用菌菌种母种1级种简法复制技术 1.1 食用菌菌种母种1级种试管培养基简法生产 食用菌菌种母种1级种试管培养基简法复制生产采用湖北省宜

都市1湾3市8食7252用菌天麻3358繁育场技术总监胡文华发明的“广谱通用型食用菌菌种培养基生产技术”。这种广谱通用型食用菌菌种培养基以颗粒型谷物为原料,谷粒、麦粒、玉米粒均可,简称颗粒培养基(下同),又称天然无公害培养基。这种颗粒培养基制作方法特别简单,取谷粒、麦粒、玉米粒一种或多种,与胡文华发明的食用菌种包衣剂混合均匀后,就可以分装试管了。1支试管(18毫米×180毫米玻璃试管,下同)装入颗粒培养基约10克,成本不足1角钱,棉花塞堵封试管口。一次可根据生产需要,制作分装试管500支~1000支。分装完后,分别放入家用压力锅内消毒灭菌40分钟,取出冷却至常温后即为食用菌菌种母种试管培养基(简称试管培养基,下同)。 1.2 食用菌菌种母种试管培养基接种 以EP318平菇(简称平菇,下同)为例:EP318平菇,是湖北省宜都市湾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场技13术0总8516监8616胡文华1995年6月在市郊318国道旁已砍伐的榆树蔸上采集到1丛重8500克的野生平菇,经孢子分离自交融合耐碱性驯化培育而得,2000年6月又经亲本正交融合二次驯化选育。其耐碱性特强,能在PH6.5~11偏碱性的生态环境生长茁壮,能抗拒和抵御病菌、霉菌、杂菌的侵蚀。菌丝在5~38℃长势良好,4~39℃出菇正常。菇朵丛生,中低温期黑褐色,高温期铁黑至浅灰色,柄短盖大肉厚,肉质肥嫩清香,野味浓郁。南北各地均可选用木屑、酒糟、蔗渣、玉米芯、谷壳、花生壳、棉籽壳等颗粒型培养料,采用“袋畦通氧全转化高产法”周年栽培,

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

丹麻镇锦州村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 为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根据青海省农牧厅“四五计划”要求,围绕丹麻镇农业发展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 为导向,以食用菌示范基地为基础,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狠抓落实,突 出重点,以点带面,稳步、逐步整体推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路 子。 二、任务目标按照青海省农牧厅“四五计划”项目安排,积极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累积技术和管理经验搞好示范基地,并作为锦州村食用菌种植技术现场观摩、培训和推广中心,带动锦州村民规模化种植食用菌,从而达到创业富民的目的。 三、工作重点 示范优质品种:主要是双孢菇、平菇等。 集成高产技术:本着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实现良种化,良种良法配套,综合防治病虫害,利用农作物秸杆栽培食用菌,拉长生物链条,开发高蛋白食品。 加强病虫害防控:优先采用科学育种、选用抗病品种、利用天敌、灯光诱杀等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菇体生长期杜绝施用化学农药,无菇期适量使用低残农药,在突出生态、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掌握适时适期防治,把病虫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主要技术内容 (一)主推技术 该技术通过利用选育低温型优良食用菌品种进行反季节栽培,实现低温、高海拔地区成功栽培食用菌的目的,对于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满足社会对食用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1.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技术。根据锦州村特殊气候条件,采用反季节栽培模式,推广应用优质 高产、适销对路及价值较高适宜反季节栽培的低温双孢菇、平菇和香菇,针对锦州村冷凉气候特点, 采用塑料大棚设施或空置平房,进行栽培。菌种生产按照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母种、原种、 栽培种生产。 2.培养料选用。栽培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保持适宜的颗粒度和一定的吸水能力。培养料采用通风发酵处理和高压、常压灭菌,达到防霉速生增产的效果。 双孢菇具体配比如下(以100 平方米用料计算):稻草3500斤,牛粪3000斤,过磷酸钙100 斤,石膏100斤,石灰60斤、尿素30千克、发酵剂5 千克、农药若干。

食用菌栽培技术基础性实验

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食用菌栽培技术基础性实验》 实验项目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建议学时数每组人数必选/可选 1 食用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2 2 必选 2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2 3 必选 3 高压蒸汽灭菌 2 4 必选 4 母种的转管及分离技术 2 1 必选 5 主要病虫害的识别 2 3 必选

实验一、食用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常见与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是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和腹纲的一些种类,它们由双核菌丝分化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是有性孢子着生的器官其孢子外生在担子上,并聚集成一层子实层,但它们的子实体(担子实)形状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故为我们认识食用菌类别的主要标志之一。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能找出食用菌次生菌丝的特征,分辨伞菌的微观构造;熟练制作标本片,能在显微镜下快速找出目标;并能分析图像不清的原因或排除显微镜的某些故障。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 1. 器具:光学显微镜、尖头镊子、解剖刀、解剖针、解剖剪、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火柴、蕃红染色剂、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等。 2. 材料:平菇、草菇、香菇、蘑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斜面菌种与平板菌落,及其各种鲜子实体,胡萝卜。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实验内容 1.次生菌丝体的观察(菌苔形态及微观形态的观察) 2.子实体的观察(外观形态及菌褶微观构造的观察) (二)方法步骤 1、次生菌丝体的观察 (1)肉眼观察 从颜色、菌丝生长势、爬壁力、有无无性孢子、菌苔边缘特征等方面进行识别。 (2)显微镜观察 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蕃红,用无菌接种针拨去气生菌丝,取其下绿豆粒大一薄片培养基置于蕃红染液中。放盖片,颠吸水纸后用手指适当按压,将培养基压碎,使其均匀平展于载玻片上。

农村实用技术 培训方案

附件1 酉阳自治县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 培训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培训时间 1、培训对象:; 2、培训人数:; 3、培训时间:; 4、培训地点:; 5、联系电话:。 二、教学的目的及任务 该课程主要是在学习多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了解或掌握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的技术,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的品种,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的营养与饲料,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的环境与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场管理。 三、教学目标 坚持以“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学校实施,学员受益”的原则组织培训。通过开办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养殖培训班,让学员学以致用,实现脱贫致富。在经过培训的学员中,95%以上的能够了解有关养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蔬菜种植以及食用菌种植的基础知、基本理论,说明、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解决特殊群体人员就业,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四、教学要求

1、知识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蔬菜种植及食用菌养殖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点,了解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繁衍能力、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在养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国家相关的惠农政策和法律法规. 六、教学内容 (一)公共课 1、当前政策讲解(扶贫政策、社保政策); 2、安全知识(含消防安全); 3、礼仪礼节; 4、团队意识; 5、就业意识。 (二)专业课

1、生猪、肉牛、黑山羊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点 2、农产品资源开发与利用 3、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饲料及蔬菜种植的营养需要 4、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环境、场地建设及蔬菜种植的环境 5、现代养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工艺技术 6、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生产的经营决策 7、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场地建设 (三)教学方法 1.讲座法 2.实践练习法 3.名师指导法 (四)专业课教学过程 第一章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点 1、教学要求 掌握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点,掌握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繁衍力、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及蔬菜种植在养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生产中的应用。 2、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的生物特性 第二节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的行为特点 第二章生猪、肉牛、黑山羊养殖及蔬菜种植的品种资源开发与利用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

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菌栽培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单位: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黄春梅 项目建设地点:红河州建水县青云轻工业园区 项目时间: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

目录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概况 2、财务状况 二、项目建设方案 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3、设备、建筑物及进度安排 4、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构成 5、项目效益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社会效益 第二章建设方案 一、建设方案和规模 1、建设方案 2、建设规模 (1)固定资产投资: ①建筑物②设备③其他。 (2)水电、道路等公益设施建设 (3)技术培训 二、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技术 2、设备方案 3、实施进度安排 第三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依据 二、投资概算 三、资金来源 四、资金使用和管理 1、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2、自筹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四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五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1、建设阶段的机构设置及职责 2、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 3、经营管理措施 4、技术培训 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三、评价与审批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概况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以上,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4000—2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云南省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云南

常见食用菌栽培技术

常见食用菌栽培技术 资料来源于江西贵溪象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高级农艺师江国志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常见食用菌的栽培及管理技术;了解食用菌的段木栽培技术。 重点与难点 1、不同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2、不同食用菌的栽培、管理技术 3、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常见种类、栽培方法、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加工技术 食用菌品种多样,特性各异。只有经过栽培管理,生产出各种食用菌产品,才能显示出它们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供人们享用,因此,食用菌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 食用菌依其生长习性可分为木腐型和草腐型。木腐型食用菌是以木质材料为主要原料,分解木质素能力较强的一类食用菌,如香菇、侧耳、黑木耳和金针菇等。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方式分为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草腐型食用菌是以秸杆类物质为主要栽培原料,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一类食用菌,如双孢蘑菇、草菇、鸡腿菇和竹荪等。 所谓“代料”,是指代替段木栽培木腐型食用菌的各种有机物。代料栽培食用菌,不仅可以保护林木,而且具有生产周期短、生物学效率高、便于工厂化生产等优点。生物学效率是指食用菌鲜重与所用的培养料干重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如100kg干培养料生产了80kg 新鲜食用菌,则这种食用菌的生物学效率为80%,生物学效率也称为转化率。利用农林业的秸杆、枝杈及酿造工业的副产品栽培食用菌,还可以消除环境污染,所以,人们说食用菌生产是一个“一箭三雕”的产业。第一只雕是食用菌产品;第二只雕是减少了秸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杆对环境的污染;第三只雕是生产了大量的有机肥,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第一节平菇栽培 一、概述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真菌。侧耳属的子实体菌盖多偏生于菌柄的一侧,菌褶延生至菌柄,形似耳状而得名。侧耳属是一个大家族,共有30多种,有很多名优品种,除平菇外,还有阿魏菇、鲍鱼菇、杏鲍菇、风尾菇、榆黄蘑、姬菇等。人们通常所说的平菇泛指侧耳属中许多品种,俗名冻菇、北风菇等。其中较著名的为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金顶侧耳等,普遍栽培的大多为糙皮侧耳。 平菇是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总产量仅屈居蘑菇之后,列为第二。人工栽培起源于德国,始于1900年。我国始于20世纪40年代,在1972年由河南省刘纯业用棉籽壳生料栽培成功

食用菌栽培教学计划

食用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食用菌产业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产业特点,其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有记载的不少于850种,著名的有150种,进行人工栽培的已超过60种,有一定生产规模的30种左右,除了已商业性栽培的常见菇类,如平菇、香菇、金针菇、滑菇、银耳、黑木耳、猴头菇等的生产得到巩固外,各种新开发或新引进的珍稀食用菌,如姬松茸、真姬菇、杏鲍菇、灵芝、阿魏菇、白灵菇、茶薪菇、杨树菇、大球盖菇等也引起各地菇农的重视,成为继常见品种之后,最具开发潜力的栽培品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不断地完善成熟,我区的下岗职工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食用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次培训的人员大多是有一定食用菌基础的职工,因而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地把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进行推广,使广大下岗职工快速脱贫致富,推动我区食用菌事业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黄毅教授38年的研究成果,全书讲述了食用菌栽培的基础知识,讲解了食用菌类的基础知识、制种方法,详尽地讲述了香菇、蘑菇、秀珍菇、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滑菇、黑木耳、银耳、草菇、鸡腿蘑、灵芝及竹荪等15种商业性较强的食用菌栽培步骤、操作要点,以及食用菌的保鲜加工、病虫害防治方法。 教材内容主要分基础篇、制种篇、栽培篇、保鲜与加工篇、病虫

害防治篇,共计二十四章,73节。具体包括:绪论、第一章大型真菌的形态与发育;第二章大型真菌的生态;第三章食用菌的生理;第四章菌种类型、制种设备与菌种场布局;第五章菌种培养基的制备;第六章灭菌与消毒;第七章菌种的分离、提纯、扩大、培养与保存;第八章香菇栽培;第九章蘑菇栽培;第十章平菇栽培;第十一章秀珍菇栽培;第十二章金针菇栽培;第十三章杏鲍菇栽培;第十四章白灵菇栽培;第十五章茶薪菇栽培;第十六章滑菇栽培;第十七章黑木耳栽培;第十八章银耳栽培;第十九章草菇栽培;第二十章鸡腿蘑栽培;第二十一章灵芝栽培;第二十二章竹荪栽培;保鲜与加工篇第二十三章食用菌的保鲜与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篇第二十四章食用菌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教材重点主要有:掌握常规、特殊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掌握消毒、灭菌技术;熟练掌握接种技术;掌握菌种培养的条件;掌握菌种质量鉴定与保藏的主要方法;掌握常规和一些稀特菌类的栽培技能;掌握一定的食用菌加工方法。 教材难点有:菌种类型、制种设备与菌种场布局;灭菌与消毒;菌种的分离、提纯、扩大、培养与保存;香菇、蘑菇、秀珍菇、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滑菇、黑木耳、银耳、草菇、鸡腿蘑、灵芝及竹荪等15种食用菌栽培技术。 本册教材共安排150学时的讲授内容,350学时的实践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员较为系统的掌握食用菌生产理论,提高对食用菌基本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doc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 设施农业栽培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岗位工作的 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 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 道德,热爱农业、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知识,能够对食用菌进行分类识别,熟练掌握食用菌的菌种生产技术,并能根据播种期与生产量,确定出合适的各级菌种的生产时间与制种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制订食用菌生产计划,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1)了解食用菌菌种的概念,能够分辨出各食用菌种类。 (2)掌握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3)掌握食用菌生产中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4)熟悉平菇、香菇、木耳、双抱菇、鸡腿菇、金针菇等主要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栽培关键技术。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项目类别教学内容考核要求参考学时 绪论 1. 食用菌的概念和分类 1. 了解蔬菜食用菌的概念 2 项2.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及分类 3.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2. 熟悉食用菌的营养和药 目 4. 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用价值 一 3. 了解食用菌产业的现状 与发展前景 食用菌基 1.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1. 熟悉食用菌的形态结构8 础 2.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生活和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 史 3 条件 项. 食用菌的营养 2. 熟悉食用菌对营养物质 目 4. 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 5. 食用菌遗传育种 3. 了解食用菌的生活史和 6. 实训育种方法 (1)食用菌形态结构观察 (2)食用菌抱子大小的测定 食用菌菌 1. 菌种生产的基本设备 2. 培养基 1. 熟悉食用菌菌种生产的10 种生产的配制 3. 消毒与灭菌 4. 接种与培设备和菌种生产过程 项养 5. 菌种分离方法 6. 菌种的保存 2. 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 目与复壮 7. 液体菌种生产简介 8. 实制方法 三训( 1)菌种培养基制作( 2)接 3. 能够独立进行消毒与灭 种与培养菌、接种和培养、菌种分离 和菌种的保存 木腐型食 1. 香菇 1. 掌握香菇和平菇的栽培 用菌栽培(1)概述管理技术 ( 2)生物学特性 2. 熟悉黑木耳、银耳和金针 ( 3)栽培管理技术菇的栽培特点 2. 平菇 (1)概述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项 3. 黑木耳 目 (1)概述 四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4. 银耳 (1)概述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5. 金针菇 ( l )概述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培训

农业生态种植进一步发展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种植系统,它包括农业的广度,即生物功能维;农业的深度,即资源开发功能维;农业的高度,即经济增值维。它不是通常直观的立体农业种植,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与当前“循环经济”的概念相似。 上述3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立体农业进行理论尝试,都是对传统平面农业单作的扬弃。第一种概念的边界只限于立体多层种植,是农作物轮作、间作、套作在现代农业技术下的延伸和发展, 由于概念边界过窄,局限于种植业内部的山、水、田、滩、路的多维利用,忽略了兴起中的食用菌、农牧药材、种植,以及庭院种、养加工,容易使立体农业同间作、套作混淆起来;第二种概念能够反映出当代中国立体农业的本质特征,它既有区域内垂直梯度的立体种养循环布局,又有单位面积(水体)立面空间的种养(加工)合理配置;第三种概念边界过宽,包容农、工、商综合发展,边界的无限延长无疑否定了立体农业本身的特点,造成与生态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之间的概念重叠和模糊,失去了立体农业存在价值。 经过以上分析,可把立体农业的概念总结如下:立体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发展,是传统农业精华的优化组合。具体地说,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

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构成立体农业模式的基本单元是物种结构(多物种组合)、空间结构(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时序排列)、食物链结构(物质循环)和技术结构(配套技术)。立体农业的主要模式有: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庭院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 立体农业的特点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四是“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总之,开发立体农业、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

食用菌栽培技术汇总

食用菌栽培技术——香菇 一、概述 香菇又名香蕈、香信、香菰、椎茸,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香菇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栽培香菇都用“砍花法”,是一种自然接种的段木栽培法。一直到了60年代中期才开始培育纯菌种,改用人工接种的段木栽培法。70年代中期出现了代料压块栽培法,后又发展为塑料袋栽培法,产量显著增加。我国目前已是世界上香菇 生产的第一大国。 香菇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7种为人体所必需。所含麦角甾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有增强人体抗疾病和预防感冒的功效;香菇多糖有抗肿瘤作用;腺嘌呤和胆碱可预防肝硬化和血管硬化;酪氨酸氧化酶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双链核糖核酸可诱导干扰素产生,有抗病毒作用。民间将香菇用于解毒,益胃气和治风破血。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特产品之一,其一级品为花菇。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香菇菌丝白色,绒毛状,具横隔和分枝,多锁状联合,成熟后扭结成网状,老化后形成褐色菌膜。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厘米,扁半球形,边缘内卷,成熟后渐平展,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菌肉厚,白色。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内实,常弯曲,长3~8厘米,粗0.5~1.5厘米;中部着生菌环,窄,易 破碎消失;环以下有纤维状白色鳞片。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 2.生活条件 (1)营养 香菇是木生菌,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淀粉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碳源,但要经过相应的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吸收利用。香菇以多种有机氮和无机氮作为氮源,小分子的氨基酸、尿素、铵等可以直接吸收,大分子的蛋白质、蛋白胨就需降解后吸收。香菇菌丝生长还需要多种矿质元素,以磷、钾、镁最为重要。香菇也需要生长素,包括多种维生素、核酸和激素,这些多数能自我满足,只有维生素B1需补充。 (2)温度 香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低于10℃或高于30℃则有碍其生长。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20℃,并要求有大于10℃的昼夜温差。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香菇品种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三种温度类型,其出菇适温高温型为15~25℃,中温型为7~20℃,低温型为5~15℃。 (3)水分 香菇所需的水分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基内的含水量,二是空气湿度,其适宜量因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①代料栽培。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5%~6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40%~68%,空气相对湿度85%~90%。 ②段木栽培。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45%~5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0%~60%,空气相对湿度80%~90%。 (4)空气 香菇是好气性菌类。在香菇生长环境中,由于通气不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氧气不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会受到明显的抑制,这就加速了菌丝的老化,子实体易产生畸形, 也有利于杂菌的滋生。新鲜的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5)光照 香菇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良好,强光能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散射光,光线太弱,出菇少,朵小,柄细长,质量次,但直射光又对香菇

药材种植技术培训

综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应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反映群众愿望,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为此,目的是要了解农民对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需求、愿望、意见和建议,特别是结合正在该村实施的201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发现项目实施的难点和影响项目建设的因素,并力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召开村班子成员座谈会、到农民家中走访座谈、深入农业开发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和群众交流、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与县农开办、项目乡镇和项目村共同分析问题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凉山州喜德县博洛拉达乡波洛村2018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食用菌种植面积2560亩,药材种植面积4500米。我们走访中发现,在项目实施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大规模对农业生产性公益设施进行改造完善的政府行为,对中低产田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的实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好改善,农业综合开发推动了农村

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项目区农民从已完成改造的项目区中,看到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使农业生产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彻底改善,地下管道相配套,用水方便,农路畅通,运输便利,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得到有效解决,种植结构调整后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们非常欢迎农业开发项目,期待着通过农业开发项目改善本村农业基本条件,增加农业产出,增加收入,对国家的无偿投入深表感激。 从实际出发,降低农民筹资投劳比例。虽然在走访中,大多数都民都建议取消项目中的自筹资金,改为全部由国家投资。但我们认为,当前农业综合开发要求农民适度筹资投劳,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实际,符合国家投资政策。从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实践来看,农民筹资投劳踊跃的地方,项目实施也比较顺利,工程建后也能发挥长期效益。而农民不愿筹资投劳的地方,项目建设中阻力大,工程毁坏程度也较高。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成后归农民所有,农民投资投劳是合理的。但现行政策中,农民投资投劳的比例的确过高,建议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适当降低筹资比例。从调查结果看,让农民出资难度大,但如果村集体有实力的,村集体出资是可行的。涉及到各家各户的地下管道埋设、植树等土方工程则可以出义务工来解决。坚持以农民要求为前提,遵循农民意愿,只要农民群众愿意筹资投劳,又不违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鼓励受益户和承包商积极参加项目建设,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种方式实现农民筹资投

食用菌种植项目可研

食用菌种植项目可研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项目 2、建设单位: 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规模及容:建培养房900平方米,培养架3000平方米。购制冷机25台,锅炉1台,灭菌锅4个,接种箱20台,以及装袋机、搅拌机、粉碎机等生产设备。 年产杏鲍茹24万公斤,草茹9万公斤。 5、建设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205.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2.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3.3万元。资金来源渠道为:拟申请财政拔款15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55.50万元。 6、经济效益:投产后年销售收入255万元,年利润78.68万元,缴纳所得税后年净利润52.72万元。项目财务部收益率33.37%,财务净现值218.91%(IC=10%),投资回收期3.89年,投资净利润率38.29%。项目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4000—1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市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市适合种植食用菌的栽培材料十分丰富。目前大量栽培食用菌的基质主要以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农作物副产品为主,如稻草、木屑、玉米秆、玉米芯、甘蔗叶、甘蔗渣等,作为糖业大省的每年生产的甘蔗渣多达60万吨,而且还有大量的其他经济植物副产品(茎、叶、荚、壳)和加工下脚料(渣、饼)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二是气候条件好,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16℃-23℃,高、中、低温型食用菌品种都能种植。目前,我区栽培食用菌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常见的香菇、木耳、双孢蘑菇、平菇等,数量不到10种,栽培季节也主要集中在秋、冬季,高温季节栽培的品种更加少,难以做到常年均衡供应。 工厂化周年栽培食用菌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食用菌生产技术,其特点为工厂化周年生产,实行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操作自动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周年生产使周年供应成为可能,尤其是反季节生产,使人们在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菇类食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杏鲍菇不但营养丰富,味如杏仁及鲍鱼,而且产量较高。一般纯棉籽皮或棉籽皮与木屑混合料,生物效率可达80%左右。杏鲍菇属低温性品种,出菇温度为13—18℃。该品种在国外市场极为畅销,目前盐渍菇8000元/吨。如进行工厂化生产,周年供货,鲜菇价格在10000元/吨左右。 草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因受常规栽培方法和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食用菌栽培工》(初级)培训班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1、掌握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价值、了解食用菌栽培的发展方向; 2、掌握食用菌菌种的分类、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分离、 培育方法、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类型与制作,了解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判断方法; 3、掌握常见食用菌栽培实例(平菇、香菇、金针菇); 4、掌握珍稀食用菌栽培与管理方法、病虫害的预防与防治。 二、教学重点 1、食用菌栽培发展方向; 2、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分离、培育方法,母种、原种和栽培种质量判断的方法; 3、常见食用菌栽培与管理方法、栽培的过程和关键步骤; 4、珍稀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与管理、间歇期的管理。 三、教学难点 1、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以及产业化发展方向; 2、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制种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与培育过程中条件的控制; 3、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栽培出具有经济价值的食用菌; 4、食用菌出菇期管理以及如何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四、教学内容

§5.1食用菌栽培技术概述 §5.2食用菌菌种的来源与培育 §5.3常见食用菌栽培实例 §5.4珍稀食用菌栽培实例 五、教学原则: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工程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适应岗位要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强调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确保学员达到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初级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要求。 六、培训开始时间:2017.10.27 七、培训地点: 五、课时安排: (一)培训课时: 总课时数:42课时 理论知识:18课时 技能操作:24课时 (二)课时安排表: 授课内容理论实操授课教师日 次 1 绪论 6 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2 菌种的制作 6 3 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6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种植专业学生选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重点讲授黑木耳、香菇、榆黄蘑、滑菇、平菇、杏孢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同时从食用菌的生产方案设计、菌种的培养、配方、接菌、田间管理、杂菌污染的防治、害虫的防治、采收等各个环节做出详细的介绍,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旨在较为全面的介绍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栽培技术,从而为广大学生和食用菌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借鉴。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兼顾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以典型食用菌为主,适当介绍一些新的食用菌品种和新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要运用微生物学知识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好地服务于食用菌栽培的生产实践。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食用菌的概念与分类。 2. 重点掌握黑木耳、香菇、滑菇、平菇、金针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 3. 掌握食用菌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具有食用菌栽培专业技能。 2.具有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技能。 3.具有食用菌管理技术和收获贮藏的技术技能。 4.具有食用菌加工技术技能。 三、教材 推荐使用教材: 《食用菌菌栽培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推荐参考书目: 《食用菌菌栽培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版 《食用菌菌栽培技术》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0版 、课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的概念及食用菌名称的演变。 熟悉:食用菌的价值及与农业的关系。 了解: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及毒菌。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食用菌的概念 一、食用菌的概念 二、食用菌名称的演变 第二节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第三节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