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零件的氮化处理相关知识

零件的氮化处理相关知识

零件的氮化处理相关知识
零件的氮化处理相关知识

氮化处理

又称为扩散渗氮。气体渗氮在1923年左右,由德国人Fry首度研究发展并加以工业化。由於经本法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例如钻头、螺丝攻、挤压模、压铸模、鍜压机用鍜造模、螺桿、连桿、曲轴、吸气及排气活门及齿轮凸轮等均有使用。

一、氮化用钢简介

传统的合金钢料中之铝、铬、钒及钼元素对渗氮甚有帮助。这些元素在渗氮温度中,与初生态的氮原子接触时,就生成安定的氮化物。尤其是钼元素,不仅作为生成氮化物元素,亦作为降低在渗氮温度时所发生的脆性。其他合金钢中的元素,如镍、铜、硅、锰等,对渗氮特性并无多大的帮助。一般而言,如果钢料中含有一种或多种的氮化物生成元素,氮化后的效果比较良好。其中铝是最强的氮化物元素,含有0.85~1.5%铝的渗氮结果最佳。在含铬的铬钢而言,如果有足够的含量,亦可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没有含合金的碳钢,因其生成的渗氮层很脆,容易剥落,不适合作为渗氮钢。

一般常用的渗氮钢有六种如下:

(1)含铝元素的低合金钢(标准渗氮钢)

(2)含铬元素的中碳低合金钢 SAE 4100,4300,5100,6100,8600,8700,9800系。

(3)热作模具钢(含约5%之铬) SAE H11 (SKD – 61)H12,H13

(4)肥粒铁及麻田散铁系不锈钢SAE 400系

(5)奥斯田铁系不锈钢 SAE 300系

(6)析出硬化型不锈钢 17 - 4PH,17 – 7PH,A – 286等

含铝的标准渗氮钢,在氮化后虽可得到很高的硬度及高耐磨的表层,但其硬化层亦很脆。相反的,含铬的低合金钢硬度较低,但硬化层即比较有韧性,其表面亦有相当的耐磨性及耐束心性。因此选用材料时,宜注意材料之特徵,充分利用其优点,俾符合零件之功能。至於工具钢如H11(SKD61)D2(SKD –11),即有高表面硬度及高心部强度。

二、氮化处理技术:

调质后的零件,在渗氮处理前须澈底清洗乾净,兹将包括清洗的渗氮工作程序分述如下:

(1)渗氮前的零件表面清洗

大部分零件,可以使用气体去油法去油后立刻渗氮。但在渗氮前之最后加工方法若採用抛光、研磨、磨光等,即可能产生阻碍渗氮的表面层,致使渗氮后,氮化层不均匀或发生弯曲等缺陷。此时宜採用下列二种方法之一去除表面层。第一种方法在渗氮前首先以气体去油。然后使用氧化铝粉将表面作abrassive cleaning 。第二种方法即将表面加以磷酸皮膜处理(phosphate coating)。(2)渗氮炉的排除空气

将被处理零件置於渗氮炉中,并将炉盖密封后即可加热,但加热至150℃以前须作炉内排除空气工作。

排除炉内的主要功用是防止氨气分解时与空气接触而发生爆炸性气体,及防止被处理物及支架的表面氧化。其所使用的气体即有氨气及氮气二种。

排除炉内空气的要领如下:

(1)被处理零件装妥后将炉盖封好,开始通无水氨气,其流量尽量可能多。

(2)将加热炉之自动温度控制设定在150℃并开始加热(注意炉温不能高於150℃)。

(3)炉中之空气排除至10%以下,或排出之气体含90%以上之NH3时,再将炉温升高至渗氮温度。

(3)氨的分解率

渗氮是铺及其他合金元素与初生态的氮接触而进行,但初生态氮的产生,即因氨气与加热中的钢料接触时钢料本身成为触媒而促进氨之分解。

虽然在各种分解率的氨气下,皆可渗氮,但一般皆採用15~30%的分解率,并按渗氮所需厚度至少保持4~10小时,处理温度即保持在520℃左右。

(4)冷却

大部份的工业用渗氮炉皆具有热交换几,以期在渗氮工作完成后加以急速冷却加热炉及被处理零件。即渗氮完成后,将加热电源关闭,使炉温降低约50℃,然后将氨的流量增加一倍后开始启开热交换机。此时须注意观察接在排气管上玻璃瓶中,是否有气泡溢出,以确认炉内之正压。等候导入炉中的氨气安定后,即可减少氨的流量至保持炉中正压为止。当炉温下降至150℃以下时,即使用前面所述之排除炉内气体法,导入空气或氮气后方可启开炉盖。

三、气体氮化技术:

气体氮化系於1923年由德国AF ry 所发表,将工件置於炉内,利NH3气直接输进500~550℃的氮化炉内,保持20~100小时,使NH3气分解为原子状态的(N)气与(H)气而进行渗氮处理,在使钢的表面产生耐磨、耐腐蚀之化合物层为主要目的,其厚度约为0.02~0.02m/m,其性质极硬Hv 1000~1200,又极脆,NH3之分解率视流量的大小与温度的高低而有所改变,流量愈大则分解度愈低,流量愈小则分解率愈高,温度愈高分解率愈高,温度愈低分解率亦愈低,NH3气在570℃时经热分解如下:

NH3 →〔N〕Fe + 2/3 H2

经分解出来的N,随而扩散进入钢的表面形成。相的Fe2 - 3N气体渗氮,一般缺点为硬化层薄而氮化处理时间长。

气体氮化因分解NH3进行渗氮效率低,故一般均固定选用适用於氮化之钢种,如含有Al,Cr,Mo等氮化元素,否则氮化几无法进行,一般使用有JIS、SACM1新JIS、SACM645及SKD61以强韧化处理又称调质因Al,Cr,Mo等皆为提高变态点温度之元素,故淬火温度高,回火温度亦较普通之构造用合金钢高,此乃在氮化温度长时间加热之间,发生回火脆性,故预先施以调质强韧化处理。NH3气体氮化,因为时间长表面粗糙,硬而较脆不易研磨,而且时间长不经济,用於塑胶射出形机的送料管及螺旋桿的氮化。

四、液体氮化技术:

液体软氮化主要不同是在氮化层里之有Fe3Nε相,Fe4Nr相存在而不含Fe2Nξ相氮化物,ξ相化合物硬脆在氮化处理上是不良於韧性的氮化物,液体软氮化的方法是将被处理工件,先除锈,脱脂,预热后再置於氮化坩埚内,坩埚内是以TF – 1为主盐剂,被加温到560~600℃处理数分至数小时,依工件所受外力负荷大小,而决定氮化层深度,在处理中,必须在坩埚底部通入一支空气管以一定量之空气氮化盐剂分解为CN或CNO,渗透扩散至工作表面,使工件表面最外层化合物8~9%wt的N及少量的C及扩散层,氮原子扩散入α – Fe 基地中使钢件更具耐疲劳性,氮化期间由於CNO之分解消耗,所以不断要在6~

8小时处理中化验盐剂成份,以便调整空气量或加入新的盐剂。

液体软氮化处理用的材料为铁金属,氮化后的表面硬度以含有 Al,Cr,Mo,Ti元素者硬度较高,而其含金量愈多而氮化深度愈浅,如炭素钢Hv 350~650,不锈钢Hv 1000~1200,氮化钢Hv 800~1100。

液体软氮化适用於耐磨及耐疲劳等汽车零件,缝衣机、照相机等如气缸套处理,气门阀处理、活塞筒处理及不易变形的模具处。採用液体软氮化的国家,西欧各国、美国、苏俄、日本、台湾。

五、离子氮化技术:

此一方法为将一工件放置於氮化炉内,预先将炉内抽成真空达10-2~10-3 Torr(㎜Hg)后导入N2气体或N2 + H2之混合气体,调整炉内达1~10 Torr,将炉体接上阳极,工件接上阴极,两极间通以数百伏之直流电压,此时炉内之N2气体则发生光辉放电成正离子,向工作表面移动,在瞬间阴极电压急剧下降,使正离子以高速冲向阴极表面,将动能转变为气能,使得工件去面温度得以上昇,因氮离子的冲击后将工件表面打出Fe.C.O.等元素飞溅出来与氮离子结合成FeN,由此氮化铁逐渐被吸附在工件上而产生氮化作用,离子氮化在基本上是採用氮气,但若添加碳化氢系气体则可作离子软氮化处理,但一般统称离子氮化处理,工件表面氮气浓度可改变炉内充填的混合气体(N2 + H2)的分压比调节得之,纯离子氮化时,在工作表面得单相的r′(Fe4N)组织含N量在5.7~6.1%wt,厚层在10μn以内,此化合物层强韧而非多孔质层,不易脱落,由於氮化铁不断的被工件吸附并扩散至内部,由表面至内部的组织即为FeN → Fe2N → Fe3N→ Fe4N顺序变化,单相ε(Fe3N)含N量在5.7~11.0%wt,单相ξ(Fe2N)含N量在11.0~11.35%wt,离子氮化首先生成r相再添加碳化氢气系时使其变成ε相之化合物层与扩散层,由於扩散层的增加对疲劳强度的增加有很多助。而蚀性以ε相最佳。

离子氮化处理的度可从350℃开始,由於考虑到材质及其相关机械性质的选用处理时间可由数分钟以致於长时间的处理,本法与过去利用热分解方化学反应而氮化的处理法不同,本法系利用高离子能之故,过去认为难处理的不锈钢、钛、钴等材料也能简单的施以优秀的表面硬化处

如果是离子和气体氮化可以用汽油清洗,液体氮化可以煤油和70~80度纯碱水溶液,再水清洗,可以选择使用以下。

钢的热处理--软氮化

为了缩短氮化周期,并使氮化工艺不受钢种的限制,在近一、二十年间在原氮化工艺基础上发展了软氮化和离子氮化两种新氮化工艺。

软氮化实质上是以渗氮为主的低温碳氮共渗,钢的氮原子渗及的同时,还有少量的碳原子渗入,其处理结果与前述一般气体氮相比,渗层硬度较低,脆性较小,故称为软氮化。

1、软氮化方法,软氮化方法分为气体软氮化和液体软氮化两大类。目前国内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气体软氮化。<,br>气体软氮化是在含有活性碳、氮原子的气氛中进行低温碳、氮共渗,常用的共渗介质有尿素、甲酰胺和三乙醇胺,它们在软氮化温度下发生热分解反应,产生活性碳、氮原子。

活性碳、氮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通过扩散渗入工件表层,从而获得以氮为主的碳氮共渗层。

气体软氮化温度常用560-570℃,因该温度下氮化层硬度值最高。氮化时间常为2-3小时,因为超过2.5小时,随时间延长,氮化层深度增加很慢。

2、软氮化层组织和软氮化特点:钢经软氮化后,表面最外层可获得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的白层,它是由ε相、γ`相和含氮的渗碳体F e3(C,N)所组成,次层为0。3-0。4毫米的扩散层,它主要是由γ`相和ε相组成。

软氮化具有以下特点:

(1)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工件变形小。

(2)不受钢种限制,碳钢、低合金钢、工模具钢、不锈钢、铸铁及铁基粉未冶金材料均可进行软氮化处理。工件经软氮化后的表面硬度与氮化工艺及材料有关。

3、能显著地提高工件的疲劳极限、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干摩擦条件下还具有抗擦伤和抗咬合等性能。

4、由于软氮化层不存在脆性ξ相,故氮化层硬而具有一定的韧性,不容易剥落。

因此,目前生产中软氮化巳广泛应用于模具、量具、高速钢刀具、曲轴、齿轮、气缸套等耐磨工件的处理。

应注意的是,气体软氮化目前存在问题是表层中铁氮化合物层厚度较薄(0.01-0.02mm),且氮化层硬度梯度较陡,故不宜在重载条件下工作。另外,在氮化过程中,炉中会产生HCN这种有毒气体,因此生产中要注意设备的密封,以免炉气漏出污染环境。

离子氮化处理后零件的表面颜色应该为银灰色或者暗灰色。如果出现其它颜色是不正常的。如果出现黑色,说明氨气含水量大,氮化前应该进行干燥处理。如果出现蓝色,说明离子氮化炉漏气,应该检查炉体的密封情况

除上述大家所谈到的外,氮化处理的工艺复杂性高,尤其是离子氮化,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高。氮化处理的工艺周期长,氮化层(硬化层)浅,一般为0.20左右,即使深层氮化,也就能够达到0.8左右。表面淬火的硬化层相对比较深,高频和超音频淬火能够达到0.8-1.2mm,中频淬火可以达到3mm

QPQ工艺(液体氮化)

QPQ盐浴复合处理是一种先进的金属熔盐表面强化改性技术。将工件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熔融盐液中先后进行处理,使多种元素同时渗入金属表面,形成由几种化合物组成的复合渗层,使金属表面得到强化改性,耐磨性、抗蚀性和耐疲劳性同时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技术还具有节能、无公害、几乎不变形等优点。用本技术先进、性能优越、质量稳定而倍受广大用户欢迎,已经大面积推广。

一、主要特点:QPQ复合处理与单一提高耐磨性的传统热处理技术和单一提高抗蚀性的表

面处理相比,它可以:

1.使产品的表面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和耐疲劳性同时大幅度提高。

例如:经QPQ盐浴复合处理的45#钢、40Cr钢(退火态)的耐磨性,达到淬火及高频淬火的16倍以上;经QPQ盐浴复合处理的20#钢,耐磨性达到渗碳淬火的9倍以上,是镀硬铬和离子氮化的2倍多。经QPQ盐浴复合处理的45号钢,其疲劳极限提高4O%左右。

例如:45钢经QPQ处理后在大气中和盐雾中的抗蚀性比镀硬铬高16倍以上,比发黑高7O倍以上。

2.可取代多种工艺

它常常用来取代渗碳淬火、高频淬火、离子渗氮、软氮化、调质、易变形件的淬火等常规热处理和表面强化技术,以提高金属表面硬度和耐磨、耐疲劳性能,

特别是用来解决硬化变形难题。可用来取代发蓝、镀硬铬、镀装饰铬、镀镍、镀

锌、硫化、等常规表面处理工艺,大幅度提高零件的抗蚀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3.可以取代多道工序

用本工艺进行一次处理,可以取代淬火一回火一发黑三道工序,或取代渗碳—淬火—回火—镀硬铬四道工序.根据产品的不同性能要求,全部生产过程10分

钟—3小时,生产成本低,大幅度节能。

4.质量稳定,操作简便。

5.投资小、成本低、易操作、工艺稳定、生产效率高

目前,我正在调试QPQ生产线,其中目前遇到的问题如下,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学习交流一下:

1、氧化后颜色浅(不黑);

2、氧化清洗后发红,尤其是螺纹和直纹中,无法去除;

3、浸油容易造成表面污垢过多;

氧化后颜色浅是温度不够,再高40-50度试试.浸油污垢过多我想是你的装夹器具有问题.附

着在工件上的盐还很多.或者盐里杂质多了.

因为我现在是严格按照盐的工艺给的温度350度.进行的氧化,后来我改到375度效果不明显啊!

还有就是氮化后螺纹里有红锈,请问如何去除!

另外盐的氧化出来后,如何清洗可以将盐完全去除.

不一定.氮化处理分离子氮化和气体氮化两种.我们厂习惯的氮化处理是指辉光离子氮化,而

渗氮原理同渗碳,多指气体氮化.

渗氮

又称氮化,是指向钢的表面层渗入氮原子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表面层的硬度与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劳强度、抗腐蚀性等。目前生产中多采用气体渗氮法。

nitriding

使氮原子渗入钢铁工件表层内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传统的气体渗氮是把工件放入密封容器中,通以流动的氨气并加热,保温较长时间后,氨气热分解产生活性氮原子,不断吸附到工件表面,并扩散渗入工件表层内,从而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获得优良的表面性能。如果在渗氮过程中同时渗入碳以促进氮的扩散,则称为氮碳共渗。钢铁渗氮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20年代以后获得工业应用。最初的气体渗氮,仅限于含铬、铝的钢,后来才扩大到其他钢种。从70年代开始,渗氮从理论到工艺都得到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适用的材料和工件也日益扩大,成为重要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之一。

中厚板表面热处理技术

中厚板表面热处理技术 金属表面处理的方法 1 前言 中厚板的控轧控冷工艺发展很快,目前很大一部分通过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钢板可以取代热处理钢板,即可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从质量和性能上说也不次于热处理钢板。 然而,从当今的中厚板控轧控冷技术水平来说,中厚板的表面热处理工艺仍然还不能取消。这是因为:1)从工艺上说,退火、回火、调质、缓冷等表面处理用控轧控冷工艺还实现不了;2)从钢种上说,耐压、耐候、抗压板、海上平台板、模具工具板、高中压锅炉容器板、合金结结板、桥梁板、不锈钢板及高牌号管线与船用板等,目前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尚有困难;3)从板厚上说,控轧控冷工艺多用于板厚在30mm以下。而且线外热处理钢板的性能比较均匀稳定,偏差也小。特别是热轧钢板性能不合要求时,通过线外热处理尚有补救的可能,一些控轧后钢板还可作为热处理的基板,使热处理钢板性能达到更高更完美。 当前,宽厚板性能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共识,一个现代化宽厚板厂的热处理工序,应该说是确保生产出高性能钢板所不可缺少的。 2 中厚板热处理的特点 2.1 处理种类齐全 随着用户对中厚板品种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与其他钢材相比,中厚板热处理种类要求更加齐全,有正火(常化)、调质(淬火+回火、正火+回火)、高温回火、退火、淬火(水淬、油淬)及缓冷等方法,通常以正火处理最为普遍。 2.2 热处理量大 在热轧钢材中以中厚板热处理量较大,一个现代化中厚板厂热处理量约占总产量的20%以上。 2.3 处理钢板尺寸与面积大 热处理中厚板最宽可达5400mm,最长达到27m,一般要求长达18m,因此,炉子尺寸很大,有的热处理炉内宽达5800mm,长达102m。 2.4 钢板单重大 一块钢板通常重达20t~30t,最重可达到1250t,因此,需要为之配套装出炉机械与吊车安置大吨位的设备。 2.5 淬火和快冷用水量大 由于钢板单重大,淬火与快冷瞬间用水量高达10000m3~14000m3,供水系统很庞大,多数都需设有储水池或水塔来满足。 2.6 钢板易瓢曲变形与划伤 钢板高温急冷、喷水不均匀,容易引起不均匀变形,造成钢板瓢出,需有强力矫平设备。钢板高温转运时,下表面容易划伤和粘铁皮,因此,现代化炉多采用抛丸法除铁皮和保护气氛辐射管加热方式。 2.7 在线热处理 利用轧后高温进行在线直接淬火与快速冷却处理,可以减少热处理设备和节省燃耗。现在国内外都普遍在轧机后安设快冷装置,已成为一项非常实用的新技术。 3 热处理方法种类 中厚板热处理种类较多,通常有正火(常火)、回火、淬火、退火及缓冷等六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现代中厚板生产以正火居多,近年来调质处理也增多。

常见的表面处理有哪些【详解】

常见的表面处理有哪些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 一.抛光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消光)。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抛光时,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圆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压向工件,使磨料对工件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获得光亮的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a0.63~0.01微米;当采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抛光剂时,可对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观。针对不同的抛光过程:粗抛(基础抛光过程),中抛(精加工过程)和精抛(上光过程),选用合适的抛光轮可以达到最佳抛光效果,同时提高抛光效率。

二.喷砂 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基体表面的过程。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它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也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 三. 拉丝 是通过研磨产品在工件表面形成线纹,起到装饰效果的一种表面处理手段。根据拉丝后纹路的不同可分为:直纹拉丝、乱纹拉丝、波纹、旋纹。表面拉丝处理是通过研磨产品在工件表面形成线纹,起到装饰效果的一种表面处理手段。由于表面拉丝处理能够体现金属材料的质感,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四.阳极氧化 一种电解氧化过程,在该过程中,铝和铝合金的表面通常转化为一层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具有保护性、装饰性以及一些其他的功能特性。从这个定义出发的铝的阳极氧化,只包括生成阳极氧化膜这一部分工艺过程。将金属或合金的制件作为阳极,采用电解的方法使其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金属氧化物薄膜改变了表面状态和性能,如表面着色,提高耐腐蚀性、增强耐磨性及硬度,保护金属表面等。

氮化处理方式比较

一、氮化的机理 氮化是将工件放入大量活性氮原子的介质中,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把氮原子渗入钢件表面,形成富氮硬化层的热处理。 二、氮化的作用 1、氮化能使零件表面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例如用38CrMoAlA钢制作的零件经氮化处理后表面的硬度可达HV=950—1200,相当于HRC=65—72,而且氮化后的高强度和高耐磨性保持到500—600℃,不会发生显著的改变。 2、能提高抗疲劳能力。由于氮化层内形成了更大的压应力,因此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零件表现出具有更高的疲劳极限和较低的缺口敏感性,氮化后工件的疲劳极限可提高15—35%。 3、提高工件抗腐蚀能力,由于氮化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ε相层,在水蒸气中及碱性溶液中具有高的抗腐蚀性,此种氮化法又简单又经济,可以代替镀锌、发蓝,以及其它化学镀层处理。此外,有些模具经过氮化,不但可以提高耐磨性和抗腐性,还能减少模具与零件的粘合现象,延长模具的工作寿命。 二、氮化的实现方法 1、气体氮化 气体氮化是将工件放入一个密封空间内,通入氨气,加热到500-580℃保温几个小时到几十个小时。氨气在400℃以上将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NH3—→3H2+2[N],从而炉内就有大量活性氮原子,活性氮原子[N]被钢表面吸收,并向内部扩散,从而形成了氮化层。 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的氮化通常渗氮温度为500—520℃。停留时间取决于渗氮层所需要的厚度,一般以0.01mm/h计算。因此为获得0.25—0.65mm的厚度,所需要的时间约为20—60h。提高渗氮温度,虽然可以加速渗氮过程,但会使氮化物聚集、粗化,从而使零件表面层的硬度降低。 对于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的氮化,在氮化时必须采用含Mo、A、V等元素的合金钢,如38CrMoAlA、38CrMoAA等钢。这些钢经氮很后,在氮化层中含有各种合金氮化物,如:AlN、CrN、MoN、VN等。这些氮化物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稳定性,并且均匀弥散地分布于钢中,使钢的氮化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Cr还能提高钢的淬透性,使大型零件在氮化前调质时能得到均匀的机械性能。Mo还能细化晶粒,并降低钢的第二类回火脆性。如果用普通碳钢,在氮化层中形成纯氮化铁,当加热到较高温度时,易于分解聚集粗化,不能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抗腐蚀氮化温度一般在600—700℃之间,分解率大致在40—70%范围,停留时间由15分钟到4小时不等,深度一般不超过0.05m m。对于抗腐蚀的氮化用钢,可应用任何钢种,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2、液体氮化 液体氮化它是一种较新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温度不超过570℃,处理时间短,仅1—3h;而且不要专用钢材,试验表明:40Cr经液体氮化处理比一般淬火回火后的抗磨能力提高50%;铸铁经液体氮化处理其抗磨能力提高更多。不仅如此,实践证明:经过液体氮化处理的零件,在耐疲劳性、耐腐蚀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高速钢刀具经液体氮化处理,一般能提

渗氮与氮化处理

渗氮 渗氮,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常见有液体渗氮、气体渗氮、离子渗氮。传统的气体渗氮是把工件放入密封容器中,通以流动的氨气并加热,保温较长时间后,氨气热分解产生活性氮原子,不断吸附到工件表面,并扩散渗入工件表层内,从而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获得优良的表面性能。如果在渗氮过程中同时渗入碳以促进氮的扩散,则称为氮碳共渗。常用的是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 原理应用 渗入钢中的氮一方面由表及里与铁形成不同含氮量的氮化铁,一方面与钢中的合金元素结合形成各种合金氮化物,特别是氮化铝、氮化铬。这些氮化物具有很高的硬度、热稳定性和很高的弥散度,因而可使渗氮后的钢件得到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抗咬合性、抗大气和过热蒸汽腐蚀能力、抗回火软化能力,并降低缺口敏感性。与渗碳工艺相比,渗氮温度比较低,因而畸变小,但由于心部硬度较低,渗层也较浅,一般只能满足承受轻、中等载荷的耐磨、耐疲劳要求,或有一定耐热、耐腐蚀要求的机器零件,以及各种切削刀具、冷作和热作模具等。渗氮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是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 钢铁渗氮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20年代以后获得工业应用。最初的气体渗氮,仅限于含铬、铝的钢,后来才扩大到其他钢种。从70年代开始,渗氮从理论到工艺都得到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适用的材料和工件也日益扩大,成为重要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之一。

气体渗氮 一般以提高金属的耐磨性为主要目的,因此需要获得高的表面硬度。它适用于38CrMoAl等渗氮钢。渗氮后工件表面硬度可达HV850~1200。渗氮温度低,工件畸变小,可用于精度要求高、又有耐磨要求的零件,如镗床镗杆和主轴、磨床主轴、气缸套筒等。但由于渗氮层较薄,不适于承受重载的耐磨零件。 气体参氮可采用一般渗氮法(即等温渗氮)或多段(二段、三段)渗氮法。前者是在整个渗氮过程中渗氮温度和氨气分解率保持不变。温度一般在480~520℃之间,氨气分解率为15~30%,保温时间近80小时。这种工艺适用于渗层浅、畸变要求严、硬度要求高的零件,但处理时间过长。多段渗氮是在整个渗氮过程中按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氨分解率、不同时间进行渗氮和扩散。整个渗氮时间可以缩短到近50小时,能获得较深的渗层,但这样渗氮温度较高,畸变较大。 还有以抗蚀为目的的气体渗氮,渗氮温度在 550~700℃之间,保温 0.5~3小时,氨分解率为35~70%,工件表层可获得化学稳定性高的化合物层,防止工件受湿空气、过热蒸汽、气体燃烧产物等的腐蚀。 正常的气体渗氮工件,表面呈银灰色。有时,由于氧化也可能呈蓝色或黄色,但一般不影响使用。 离子渗氮

中厚板热处理

1.1我国热处理技术发展 热处理是温度与时间相互配合的一项工艺,因此,热处理是通过不同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速度,使钢的成分与组织发生扩散、再结晶的变化,也可促进或阻止其组织与成分的转变、析出,以期达到所要求的各种性能。 我国现代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3个时期,即1949——1965年,7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恢复经济,实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在此期间我国建设了一批大型现代化的骨干企业,其中的汽车、拖拉机、柴油机、机床和工具、轴承等机械厂大都设置了热处理车间或工段;购买了大批原苏联制造的箱式炉、井式渗碳炉和回火炉及盐浴炉、高频淬火加热设如备等,并建立了自己的电炉厂, 各厂应用的热处理技术基本上是常规技术 企业技改的强劲势头给设备制造业带来更多机会。在热处理加热炉中,箱式、井式和盐浴炉等常规设备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需要更多的是工艺先进、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高、节能和无污染的设备。这就要求制造厂能清楚、准确地把握国内外新设备发展动向和用户的市场需求,提出自己的产品发展规划和实现目标的措施。 热处理工艺材料(淬火剂、渗剂、防渗剂、气氛和盐浴)和辅助材料(清洗剂、防锈剂、干燥剂、催化剂等)是热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优质工艺材料,就不能保证热处理零件和各种制品的优异质量。在热处理工艺材料中用量最大的是淬火剂。 1.2国内中厚板热处理工艺与设备发展现状 目前在中厚钢板的生产中控轧控冷(TMCP)工艺已普遍应用,并在管线钢、高强度结构钢、海洋平台用钢、造船板等的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钢板的综合性能,节约了宝贵的合金元素。但是,TMCP处理的钢板性能离散度较大,而且一些钢种要求很苛刻的临界轧制。因此,对于生产厚规格、高性能钢板,尤其是要求性能均匀性比较高的锅炉压力容器钢板、桥梁钢板、高层建筑钢板、Z向钢板等,传统的离线热处理方式仍然是难以替代的。 因为对于需要热处理的钢板来说,一般40mm以上的厚规格钢板受剪切能力限制,需要火焰切割,而且热处理的钢种很多要求逐张探伤。因此,在厂房设计时要留有足够的场地,否则将严重制约生产能力的发挥。 探伤一般可安排在热处理之前,这样探伤不合可直接改判以节省热处理费用,但正火通过再结晶细化均匀组织,对于某些微小的探伤缺陷有改善作用,尤其是合金含量较高的钢种。因此,有些品种可安排在热处理之后探伤。但是,热处理对于大的分层和夹杂造成的探伤缺陷基本无能为力。 1.3中厚板热处理的主要方式 中厚钢板热处理的主要方式有正火、调质(淬火+高温回火)、正火+控冷、正火+回火、回火、退火、直接淬火(DQ)、直接淬火+回火等。其中,处理量最大的是正火板,包括正火+回火,大约占所有热处理产品的70%左右;其次是调质板,占15%左右;其它如回火等占15%。中厚板热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中厚板生产现状与工艺变化研究

中厚板生产现状与工艺变化研究 摘要:我国的中厚板生产技术将伴随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及下游产业的需求变化而快速发展。中厚板生产产品的发展趋势是以高强、专用特殊板为主,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以TMCP和微合金化为主,辅之以满足下游用户特殊需要的探伤、喷丸和热处理等工艺。在供求关系上,目前的中低档产品供大于求,通过3~5年时间将达到供求的动态平衡,逐步实现高档次、高质量产品100%国产化。 关键词:中厚板;轧机工艺;装备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中厚板轧机发展较快,产品和工艺装备的升级也如雨后春笋。但要真正生产高档次的钢板,仍有一些差距。目前,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系统需求的高强、高压、耐候、耐蚀和抗裂等特殊要求的管线、石油储罐和石油平台用钢等,仍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我国的中厚板生产也同我国的钢铁工业一样,需要有一个从量到质、从大到强的转变。 1、我国中厚板轧机生产线现状 1.1中厚板轧机现状 就中厚板轧机而言,目前可以分为三类:即4300mm和5000mm的主轧机为A 类。近两年建成投产的生产线具有轧制压力大(80MN~100MN)、板幅宽、前后工序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瞄准的是中厚板的高端产品。厂家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和技术实力较雄厚的企业为主,如宝钢、鞍钢和沙钢等;B类主要是以3.5m轧机为代表的中档水平轧机,其轧制压力居中偏高(50MN~70MN),前后工序的配套正在逐步完善,主要被技术实力雄厚、目前还不能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拥有,如首钢和济钢等;C 类轧机以生产传统的中低档产品为主,主要由一些老企业和部分新兴的民营企业所拥有,如营口和文丰等。目前各大钢铁企业和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在扩张规模的同时,也在工装水平上和配套工序上对中厚板工艺进行新一轮的升级和技术改造,甚至是异地建设全新的中厚板厂,这些升级改造后和新建的装备将全面提升我国中厚板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可以预计,在2008年之前,对于我国国民经济需要的高档中厚板产品国内即可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就像欧洲一位钢铁专家断言,目前中国已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装备,不出3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钢铁强国。根据钢协的统计,近几年我国中厚板轧机的规格、数量。 1.2中厚板轧钢生产线工艺装备的现状 中厚板轧钢生产线的工艺装备是在钢坯质量一定的前提下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以往的轧钢厂是以轧机为中心,其余的装备往往是因陋就简,尤其是在以普材为主的生产厂更是如此。轧制中厚板时尽管在加热和精整工序上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如不产生划伤、提高剪切质量等,但是随着产品质量、品种规格、产品档次和用途等市场因素的变化,各生产厂已开始逐步重视并对整个工艺线进行分析、升级和改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厚板轧机生产线的总体装备水平与国外先进厂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1)规模小,装备水平低; (2)加热炉大部分为推钢式,加热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差; (3)轧机能力差距大,一是3m以下的轧机占总量的80%左右;二是轧制压力大部分为30MN~50MN; (4)后部精整能力不足,因陋就简。如矫直机能力不足,几乎没有冷矫;纵剪能力

常见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金属表面处理种类简介 电镀 镀层金属或其她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得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得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为排除其它阳离子得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得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得浓度不变。电镀得目得就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电镀能增强金属得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得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与表面美观。 电泳 电泳就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电泳表面处理工艺得特点: 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得优点,电泳漆膜得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电泳工艺优于其她涂装工艺。 镀锌 镀锌就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得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得表面处理技术。现在主要采用得方法就是热镀锌. 电镀与电泳得区别 电镀就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得过程。 电泳: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得现象。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得现象。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得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电泳又名—-电着 (著),泳漆,电沉积。 发黑 钢制件得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得。其原理就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得氧化膜保护层,提高钢件得防锈能力. 发黑处理现在常用得方法有传统得碱性加温发黑与出现较晚得常温发黑两种。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得效果不太好。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零件的氮化处理相关知识

氮化处理 又称为扩散渗氮。气体渗氮在1923年左右,由德国人Fry首度研究发展并加以工业化。由於经本法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其应用围逐渐扩大。例如钻头、螺丝攻、挤压模、压铸模、鍜压机用鍜造模、螺桿、连桿、曲轴、吸气及排气活门及齿轮凸轮等均有使用。 一、氮化用钢简介 传统的合金钢料中之铝、铬、钒及钼元素对渗氮甚有帮助。这些元素在渗氮温度中,与初生态的氮原子接触时,就生成安定的氮化物。尤其是钼元素,不仅作为生成氮化物元素,亦作为降低在渗氮温度时所发生的脆性。其他合金钢中的元素,如镍、铜、硅、锰等,对渗氮特性并无多大的帮助。一般而言,如果钢料中含有一种或多种的氮化物生成元素,氮化后的效果比较良好。其中铝是最强的氮化物元素,含有0.85~1.5%铝的渗氮结果最佳。在含铬的铬钢而言,如果有足够的含量,亦可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没有含合金的碳钢,因其生成的渗氮层很脆,容易剥落,不适合作为渗氮钢。 一般常用的渗氮钢有六种如下: (1)含铝元素的低合金钢(标准渗氮钢) (2)含铬元素的中碳低合金钢 SAE 4100,4300,5100,6100,8600,8700,9800系。 (3)热作模具钢(含约5%之铬) SAE H11 (SKD – 61)H12,H13 (4)肥粒铁及麻田散铁系不锈钢SAE 400系 (5)奥斯田铁系不锈钢 SAE 300系 (6)析出硬化型不锈钢 17 - 4PH,17 – 7PH,A – 286等 含铝的标准渗氮钢,在氮化后虽可得到很高的硬度及高耐磨的表层,但其硬化层亦很脆。相反的,含铬的低合金钢硬度较低,但硬化层即比较有韧性,其表面亦有相当的耐磨性及耐束心性。因此选用材料时,宜注意材料之特徵,充分利用其优点,俾符合零件之功能。至於工具钢如H11(SKD61)D2(SKD – 11),即有高表面硬度及高心部强度。 二、氮化处理技术: 调质后的零件,在渗氮处理前须澈底清洗乾净,兹将包括清洗的渗氮工作程序分述如下: (1)渗氮前的零件表面清洗 大部分零件,可以使用气体去油法去油后立刻渗氮。但在渗氮前之最后加工方法若採用抛光、研磨、磨光等,即可能产生阻碍渗氮的表面层,致使渗氮后,氮化层不均匀或发生弯曲等缺陷。此时宜採用下列二种方法之一去除表面层。第一种方法在渗氮前首先以气体去油。然后使用氧化铝粉将表面作abrassive cleaning 。第二种方法即将表面加以磷酸皮膜处理(phosphate coating)。(2)渗氮炉的排除空气 将被处理零件置於渗氮炉中,并将炉盖密封后即可加热,但加热至150℃以前须作炉排除空气工作。 排除炉的主要功用是防止氨气分解时与空气接触而发生爆炸性气体,及防止被处理物及支架的表面氧化。其所使用的气体即有氨气及氮气二种。 排除炉空气的要领如下:

水处理药剂常见的种类

水处理药剂常见的种类 让我们重点了解一下其中几种水处理剂。 一、絮凝剂 1、淀粉衍生物絮凝剂 近年来淀粉类絮凝剂在印染废水中应用也非常广泛。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使菱角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制得的改性淀粉配以助凝剂碱式氯化铝处理印染废水,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70%以上。在淀粉与丙烯酰胺共聚两步法合成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的基础上,进行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一步法改性阳离子絮凝剂CSGM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用这种絮凝剂处理毛纺厂印染废水取得了较好结果。利用生产魔芋精粉后的下脚料,以尿素作催化剂,通过磷酸盐酯化制成絮凝剂1号,对含硫化染料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当投药量120mg/L时,COD去除率68.8%,色度去除率达92%。在等以淀粉为原,合成了阳离子型改性高分子絮凝剂,并用它对印染等轻工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悬浮物、COD、色度去除率较高且产污泥量少,处理后的废水水质得到较大改善。 2、木质素衍生物 自70年代以来,国外已研究了以木质素为原料合成季胺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其处理染料废水获得了良好的絮凝效果。利用造纸蒸煮废液中木质素合成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木质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脱色率超过90%。张芝兰等以草浆黑液中提取木质素,作为絮凝剂,并与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了木质素处理印染废水的优越性。雷中方等研究了从厌氧处理前后的碱法草浆黑液中提取木质素作为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雷中方等又研究了木质素絮凝作用机理,证明了木质素絮凝剂是一种对高浊度、酸性废液有特效的水处理剂。 3、其它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宫世国等以天然资源为主要原料,经物理、化学加工后制成两性新型复合混凝脱色剂ASD-Ⅱ对印染厂的还原、硫化、纳夫妥以及阳离子和活性染料的染色废水进行絮凝脱色实验,脱色率平均大于80%,最高达98%以上,COD去除率平均大于60%,最高达80%以上。张秋华等采用研制的羧甲基壳聚糖絮凝剂处理毛巾厂的印染废水,实验结果显示,羧甲基壳聚糖絮凝剂在废水的脱色和COD的去除效果方面,都优于常用的其它高分子絮凝剂。 二、杀菌灭藻剂 能有效地挖去藻类繁殖和粘泥增长,在不同的PH值范围内均有很好的杀菌灭藻能力,并有分散和渗透作用,能渗透并除去粘泥和剥离附着的藻类,

年产150万吨中厚板车间工艺设计

.................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150万吨中厚板车间工艺设计 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11 月15 日 一.选题背景 1.1题目来源 冶金行业经过了近8年的高速发展,行业的钢材产能已经达到近6亿吨/年。已有和在建的中厚板生产线近70条,中厚板生产能力达到接近7000万吨/年。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经济周期的调整,钢铁产品市场成了典型的买方市场。冶金企业如何在这一轮经济调整中,实现技术和产品的转型成了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各中厚板生产厂纷纷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特点、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客户需求确定自己的产品战略定位。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全力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坚持不懈地开发生产其他企业无法生产或难于生产的市场短线、高档产品。高档次产品开发离不开性能控制技术,性能控制的新技术不仅提高钢板的性能,还可以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 1.2项目概述: 经过对国内外中厚板市场现状的分析以及前景预测,综合对当地各种物料供应、能源等其它资源的分析,我们选择区域与资源优势居一体的唐山曹妃甸地区作为建厂厂址,设计一座年产量150万吨4300热轧中厚板车间,并且能够生产规格齐全、性能优良,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1.3中厚板简介 中厚钢板:厚度大于4mm的钢板属于中厚钢板。其中,厚度4.0-20.0mm的钢板称为中厚板,厚度20.0-60.0mm的称为厚板,厚度超过60.0mm的为特厚板。 中厚板的用途: 中厚板主要用于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容器制造、造船、桥梁等行业,并且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其需求量非常之大,范围也十分广。 (1)造船钢板:用于制造海洋及内河船舶船体。要求强度高、塑性、韧性、冷弯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都好。 (2)桥梁用钢板用于大型铁路桥梁。要求承受动载荷、冲击、震动、耐蚀等。 (3)锅炉钢板:用于制造各种锅炉及重要附件,由于锅炉钢板处于中温(350℃以下)高压状态下工作,除承受较高压力外,还受到冲击,疲劳载荷及水和气腐蚀,要求保证一定强度,还要有良好的焊接及冷弯性能。 (4)压力容器用钢板:主要用于制造石油、化工气体分离和气体储运的压力容器或其

渗氮及氮化处理

渗氮及氮化处理

渗氮 渗氮,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常见有液体渗氮、气体渗氮、离子渗氮。传统的气体渗氮是把工件放入密封容器中,通以流动的氨气并加热,保温较长时间后,氨气热分解产生活性氮原子,不断吸附到工件表面,并扩散渗入工件表层内,从而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获得优良的表面性能。如果在渗氮过程中同时渗入碳以促进氮的扩散,则称为氮碳共渗。常用的是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 原理应用 渗入钢中的氮一方面由表及里与铁形成不同含氮量的氮化铁,一方面与钢中的合金元素结合形成各种合金氮化物,特别是氮化铝、氮化铬。这些氮化物具有很高的硬度、热稳定性和很高的弥散度,因而可使渗氮后的钢件得到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抗咬合性、抗大气和过热蒸汽腐蚀能力、抗回火软化能力,并降低缺口敏感性。与渗碳工艺相比,渗氮温度比较低,因而畸变小,但由于心部硬度较低,渗层也较浅,一般只能满足承受轻、中等载荷的耐磨、耐疲劳要求,或有一定耐热、耐腐蚀要求的机器零件,以及各种切削刀具、冷作和热作模具等。渗氮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是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 钢铁渗氮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20年代以后获得工业应用。最初的气体渗氮,仅限于含铬、铝的钢,后来才扩大到其他钢种。从70年代开始,渗氮从理论到工艺都得到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适用的材料和工件也日益扩大,成为重要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之一。

气体渗氮 一般以提高金属的耐磨性为主要目的,因此需要获得高的表面硬度。它适用于38CrMoAl等渗氮钢。渗氮后工件表面硬度可达HV850~1200。渗氮温度低,工件畸变小,可用于精度要求高、又有耐磨要求的零件,如镗床镗杆和主轴、磨床主轴、气缸套筒等。但由于渗氮层较薄,不适于承受重载的耐磨零件。 气体参氮可采用一般渗氮法(即等温渗氮)或多段(二段、三段)渗氮法。前者是在整个渗氮过程中渗氮温度和氨气分解率保持不变。温度一般在480~520℃之间,氨气分解率为15~30%,保温时间近80小时。这种工艺适用于渗层浅、畸变要求严、硬度要求高的零件,但处理时间过长。多段渗氮是在整个渗氮过程中按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氨分解率、不同时间进行渗氮和扩散。整个渗氮时间可以缩短到近50小时,能获得较深的渗层,但这样渗氮温度较高,畸变较大。 还有以抗蚀为目的的气体渗氮,渗氮温度在 550~700℃之间,保温 0.5~3小时,氨分解率为35~70%,工件表层可获得化学稳定性高的化合物层,防止工件受湿空气、过热蒸汽、气体燃烧产物等的腐蚀。 正常的气体渗氮工件,表面呈银灰色。有时,由于氧化也可能呈蓝色或黄色,但一般不影响使用。 离子渗氮

水处理药剂的参考因素

水处理药剂的参考因素 一、选择水处理药剂的参考因素 1、水处理药剂的酸度 不管怎么样的水处理药剂,它其中的酸度是比较关键的。酸性的药剂一般都是用于处理设备、或产品表面、管道清洗,所以它酸度指标相当重要,这类药剂要注意它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因为直接影响清洗效果和一些小件清洗后的品质。 2、水处理药剂的水份 根据基本的药剂原则来说,水分当然是越少越好,不过由于生产工艺来说,要做到完全没有水份是不可能的。 3、不挥发的杂质 杂质的含量多少是可以直接影响药剂的使用效果,在工业循环水中,药剂杂质过多会对水质产生污染,对于清洗用的药剂来说,会有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吸附在小产品表面,严重的可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因为小产品是直接泡在清洗的药剂里面,然后干燥处理,所以杂质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4、水处理药剂的毒性 关于这个其实我们都不用多说,毒性大的药剂会直接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会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所以无毒、低毒的药剂可以说是选择药剂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选择污水处理药剂艺的参考因素 污水处理达标率取决于污水浓度与性质、排放标准、工艺、污水处理药剂、管理等因素,前面3个因素基本固定,可变因素主要是药剂和管理。在污水处理中常常用到重捕剂、除磷剂、除COD剂、次亚磷去除剂、氨氮去除剂、破络剂等,药剂种类纷繁复杂。如何选用好药剂是提高达标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具备以下要素的药剂才是好药剂。 1、高效 (1)1吨水综合单耗低 即处理1吨污水用不同药剂,所需要的该药剂费用、其他药剂费用(如调酸、调碱、PAM)、压泥费用(污泥量、压泥费用)、人工费用等。 (2)处理率高 指不同药剂污染物的最高去除效率的比较,每种药剂都有一个处理率的极限,处理率越高,废水达标的概率就越高,环保风险就越低。 2、不带入控制污染物 如有些以除磷为目的的药剂,本身总磷含量达到几千上万(假设药剂总磷5000ppm,投加量100ppm,则药剂带进污水的总磷高达0.5mg/L,已达一级A控制上限);

盐浴液体氮化处理

盐浴液体氮化处理 一、盐浴液体氮化(QPQ)工艺: 工件在57010℃工作温度,在熔盐中将(硫)氮、碳等原子渗入工件表层,赋予工件超强耐磨、硬度高、耐腐蚀、变形小、抗疲劳等诸多性能。熔盐本身是热载体和(硫)氮、碳原子活性原子,它与工件表面能充分接触,渗层及硬度均匀,稳定。对于耐腐蚀性能要求高且光洁度要求▽8以上的工件,通常采用氮化后加氧化、抛光、再次氧化。经NQPQ处理后的工件表面具有富氧氮化层,在保证耐磨、减摩、不变形、抗咬死和抗疲劳强度不变的同时,耐腐蚀性大幅提高,表面呈光亮黑色,美观、实用。 盐浴氮化前的工艺要求在盐浴氮化之前,复杂零件需进行在不低于580℃温度下正火并随后缓慢冷却的调质处理或采用高淬高回的前热处理工艺,补偿解决氮化后的轻微变形,精密零件处理前要在直径方向留有82μm的加工余。 二、盐浴液体氮化(QPQ)广泛应用于: 1、应用的行业: 汽车零部件、轻工机械、液压机械、齿轮、工具和模具制造等多种行业。常用产品有:锯条、螺丝、曲轴、缸套、柱塞、缸塞环、发动机气门、齿轮、蜗杆、钻头、刀具、高强度紧固件、销轴、铝压铸模、铝挤压模、塑料模、缝纫机零件、电气动工具零件等……

2、常用的材料: 各种碳钢(20#、45#、40cr)高速钢(W6Mo5Cr4V2 、 W18Cr4V、W12Cr4V4Mo)铸模钢热模氮化钢(3Cr2W8V H1338CrMo1)不锈钢:1Cr 13、2cr 13、201、301、304、3 16、1Cr18Ni9Ti)球墨铸铁:QT20- 60、QT400-17 、KmQTMn6各种材料硬度: 碳钢、低合金钢:HV500~700 铸铁:HV500~800 热模钢、铸模钢、冲模钢(Crl2型):HV700~1000 各种不锈钢、耐热钢:HV800~1100 各种高速钢(淬火):HV950~1200 三、盐浴液体氮化(QPQ)特点: 1、硬度 QPQ处理后的硬度和常规淬火、高频、渗氮等处理的硬度,它们的金相组织是不同的,QPQ处理的温度在57010℃液体里,通过原子渗入钢材,原子和钢材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产品表面硬度和耐磨效果,经QPQ处理后,中碳钢、高速钢等耐磨性可以达到常规淬火的20倍,渗碳淬火的10倍,离子渗氮的3倍,镀硬铬的5倍 2、极小的变形: QPQ盐浴复合处理后工件几乎不变形,是变形最小的硬化技术,可以解决常规硬化方法及一些管材比较薄容易变形无法解决的硬化变形难题。

工业水处理药剂概述(精)

工业水处理药剂 水资源贫乏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水量急剧上升,水资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工业水处理技术对于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随着工业水处理及环境保护要求地不断提高,我国的水处理剂的品种不断丰富,性能不断提高。水处理剂品种多样,本文叙述了水处理阻垢剂和缓蚀剂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并对絮凝剂作了简要介绍。 阻垢剂 阻垢剂是一类能阻止水中致垢盐类在设备表面沉积的物质。一般认为,阻垢剂起阻垢作用是因为它对水中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对微晶有吸附分散作用和晶格畸变作用。 阻垢剂研究进展概述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阻垢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近年来,阻垢剂的品种丰富多样,在工业水处理及环保要求的推动下,阻垢剂朝着多功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阻垢剂分类及研究现状 有机膦酸盐类有机多元膦酸盐是目前国内外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水处理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高温性,用量少、具缓蚀作用。此外,有机多元磷酸盐对钙、镁、锌、铁等许多金属离子具有优异的螯合能力,故大量用于水处理中。 氨基三甲叉膦酸 氨基三甲叉膦酸

不易水解,耐高温,低毒或无毒,对碳酸盐的防垢效果特别好,且具有一定的缓蚀性能,可作为硬度大、矿化度高、水质条件恶劣等用水系统的阻垢剂,如工业循环冷却水、油田注水、印染用水等。 亚磷酸(或三氯化磷与铵盐、甲醛在酸性介质中一步合成的反应式如下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和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乙二胺四甲叉膦酸乙二胺四甲叉膦酸能与铁、铜、锌、铝、钙、镁等离子中的个或多个金属离子螯合,形成立体结构的双环或多环螯合物可分散于水中,使水垢的正常结晶破坏,有效地抑制各种盐垢的生成。34$%& 化学稳定性好,在高含量时还具有缓蚀性能,可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锅炉用水、电厂循环水及印染行业的阻垢缓蚀剂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 进入上世纪70 年代,以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为代表的新型含醚有机膦酸的发展颇引人关注,由于醚键的引入使有机膦性能有了突破性进展。具有很好的钙容忍度和优异的阻垢、分散性能,它是作为优异的碳酸钙阻垢剂引入冷却水领域的。它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硅垢的形成,且具有良好的对金属离子如锌、锰和铁的稳定性。业已在国外的石化、电力、油田等部门得到应用聚合物类阻垢剂聚合物阻垢剂具有阻垢效果好、热稳定性高、用量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石化、化肥、电力等冷却水系统。聚合物阻垢剂经历了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均聚物、二元及多元共聚物、环境友好聚合物 的发展历程。由于羧基是阻碳酸钙、硫酸钙垢的主要官能团,而羟基、酰胺基等有利于阻磷酸钙垢,磺酸基能有效分散金属氧化物、稳定锌和有机磷酸。因此人们利用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单体或它们的不同配比,共聚成具有多种水处理功能的共聚物,从而陆续开发出了一系列二元、三元甚至四元共聚物’ 羧酸类聚合物阻垢剂羧酸类聚合物阻垢剂是丙烯酸(##、马来酸或马来酸酐,在引发剂作用下,通过均聚或与其他单体共聚形成的一类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该类阻垢剂中的羧基官能团对等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不仅有分散、凝聚作用,还能在无机垢结晶过程中干扰晶格的正常排列,从而起到阻垢作用

中厚钢板的生产

中厚钢板的生产 中厚板热处理的要紧方式 中厚钢板热处理的要紧方式有正火、调质(淬火+高温回火)、正火+控冷、正火+回火、回火、退火、直截了当淬火(DQ)、直截了当淬火+回火等。其中,处理量最大的是正火板,包括正火+回火,大约占所有热处理产品的70%左右;其次是调质板,占15%左右;其它如回火等占15%。中厚板热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中厚板热处理工艺流程 1 正火工艺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正火也叫常化或正常化,其目的在于使上一道工序中产生的非正常组织(如铁素体晶粒粗大、魏氏组织、带状组织、非铁素体+珠光体组织产物等亚共析钢组织缺陷)通过重结晶、平均化组织予以改善(对低碳钢为细小等轴铁素体+平均分布的块状珠光体组织),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正火能够作为预备热处理,也能够作为最终热处理。对机加工零件的结构钢来讲,正火多半作为预备热处理,为随后的切削加工和最终热处理做组织预备;对低碳低合金钢板来讲,正火差不多上作为最终热处理,使钢板具有所要求的组织,从而使其具有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钢板正火处理后晶粒细、碳化物分布平均,力学性能良好。正火工艺可使目前普遍应用的以Nb、V、Ti等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的低(微)合金高强度钢板12的延伸、低温冲击韧性和冷弯性能大幅改善。 但值得注意的是,正火在提升热轧低碳低合金钢板的工艺性能的同

时,往往降低钢的强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一样降低20~50MPa,关于控轧控冷钢板严峻的可降低80~120MPa。因此,为保证钢板的交货性能,在正火钢板成分设计时,应不同于一样控轧控冷钢板,可适当增加C、Mn 等固溶强化元素以提升强度(注意碳当量指标不要过高),尽管热轧后钢板的延伸率或冲击功有所降低,但这两项指标在正火处理后会有大幅提升。 2 正火+控冷(+回火)新工艺 常化炉除处理“双高”产品外,另一大作用是挽救专门多热轧后延伸或冲击不合产品,减少改判率。但随之而来的一个咨询题是一些延伸、冲击不合需挽救的产品本身强度富裕量小,容易导致处理后强度反而不合。这除了在正火温度、时刻上能够做一些调整外,还能够应用正火+控冷(+回火)工艺。 为防止专门多钢板正火后强度大幅降低,目前国内武钢、舞钢、重钢、太钢等都开发了正火+操纵冷却的工艺,利用炉后淬火机或简易水冷设施等进行正火后弱水冷(水雾等)的工艺,可较好地补偿钢板的强度缺失,依据太钢体会,钢板强度可提升10MPa。关于操纵冷却后钢板性能波动较大的钢种或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中规定正火后加速冷却必须回火的 钢种还可应用正火+控冷+回火工艺。 3 正火+回火 在锅炉压力容器钢板处理中采纳较多,专门是CrMo钢多采纳正火+高温回火。 4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 近年来,超级钢、超低碳贝氏体钢等生产技术蓬勃进展,许多传统

表面处理工艺

涂料coatings 漆paints 涂料=成膜物质(基料)+挥发物+颜料+助剂 基料:热塑/固性树脂,如醇酸/聚酯树脂、酚醛/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橡胶类。 挥发物:溶剂---有机溶剂或水。(溶解,便于涂覆,然后挥发,基料干燥成膜) 按涂料形态分:水性、溶剂性、粉末涂料、高固体份涂料、UV固化涂料。 按工序分:底漆、面漆、罩光漆(面漆层的最后一道工序涂清漆)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UV固化的烯类不饱和低聚物不饱和聚酯/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其它体系 除油(即:脱脂)除锈 锌及锌合金的表面处理:磷化膜(Zn3(PO4)2磷酸锌 铝及铝合金的表面处理: 氨基醇酸、丙烯酸等热固性塑脂涂料(俗称烤漆) 消除面漆层外表的拮皮、颗粒,使漆面达到光亮如镜,可在喷涂最后一道面漆,干燥后用水砂纸400#~500#打磨、擦洗,再喷涂同一面漆,晾干。 金属闪光色:湿碰湿+罩光 抛光使得面漆层具有柔和、稳定的光泽,为达到清晰如镜的效果,在抛光后还要进行打蜡,同时对漆膜起保护作用。 抛光、打蜡仅适用于硬树脂漆,醇酸树脂漆不能抛光。 色彩的运用:冷色、暖色 柔韧性:在弯曲试验后,漆膜开裂和剥落情况 附着力: 光泽:高光、半光。 耐热、耐温、耐水 电泳涂装(电着):针孔、陷穴、水迹 漆膜弊病:处理、咬起、气泡、拉丝、缩孔、齐奏、光泽不良、拮皮、起泡、电务、剥落、褪色等。 涂装方式:手涂、静电涂、电泳涂、粉末涂、喷涂 烤漆容易留下指纹、油渍。有亮光漆、亚光漆。ABS、PC、PBT、AS等可光固化。 家具漆:不饱和聚酯家具漆 木器准备----填毛孔-----涂底漆-----干砂------涂不饱和聚酯漆------干砂-----水砂(600#)-----上砂蜡、打磨-----油蜡抛光。 塑料用涂料: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 尽可能不用或用水溶性脱模剂,不用含硅、含氟的脱模剂。 家电漆: 冰箱:高光泽、耐污、耐洗。 洗衣机:耐腐蚀、耐氧化剂、耐洗涤剂、耐柔软剂。 底漆:水性环氧树脂和改性丙烯酸树脂的阴极电泳漆。 面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和聚酯的粉末涂料,高固含量或一般固含量涂料。 交联剂:氨基树脂、MF(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树脂 容器罐涂料:要求无毒、无异味。 蔬菜/水果用:酚醛/干性油清漆,改性酚醛树脂清漆或者环氧树脂/酚醛清漆。 鱼类:酚醛树脂清漆 肉类:酚醛树脂清漆+石油蜡—聚硅氧烷。 饮料罐:改性环氧树脂的水性清漆。 外壁:底漆:水性丙烯酸树脂+MF树脂(固化150℃,固化时间20分钟)(作交联剂)干版印刷油墨:长油醇酸树脂/MF树脂可以烘烤

氮化处理

1,硬氮化:学名‘渗氮’,也有人称为常规氮化。渗入钢表面的是单一的‘氮’元素,在方法上有气体法和离子法等。对于结构零件通常选用的钢种为含铬、钼、钛、铝等合金元素的专用钢,也有在其它钢种上进行渗氮的,例如不锈钢、模具钢等。渗氮处理的温度通常在480~540℃范围(既要保持工件的心部的调质硬度又要使渗氮层的硬度达到要求值),处理的时间按照要求深度不同,一般为15~70小时,甚至更长。渗氮的着眼点是希望获得较深厚度(0.1~0.65mm,也有要求更深一些的)具有高硬度的呈弥散状的合金氮化物层(即扩散层),对于出现外表层的化合物层(白亮层)则希望尽可能的浅簿,甚至希望没有。 2,软氮化:学名‘氮碳共渗’,早期把苏联(俄罗斯)的液体法翻译为‘低温氰化’。现在国内流行的有气体法、无(低)毒液体法和离子法。渗入钢表面的元素以‘氮’为主,同时添加了‘碳’。碳的加入使表面化合物层(白亮层)的形成和性能得到某些甚至是明显的改善。这里要强调一下,和渗氮不同的地方是:氮碳共渗的着眼点是希望获得一定厚度(一般为10~20μm,也有要求20μm以上的,目前实验室里据称在碳素钢上曾经达到的厚度为110μm)硬度高、脆性小、没有或很少疏松等性能优良的白亮层,至于次表面的扩散层,按照钢种和使用要求不同虽然有时需要作某些调整,但处于次要地位了。氮碳共渗的适用广泛,几乎覆盖所有常用钢种和铸铁。以碳素钢为例,按照氮碳共渗处理的温度分为铁索体氮碳共渗(520~590℃)和奥氏体氮碳共渗(600~720℃),处理的时间一般为2~6小时,前者获得的白亮层为铁氮化合物,后者快冷后在铁氮化合物层的下面还有一层含氮奥氏体+马氏体层(5~12μm)。为了增强和改善白亮层的性能,我国的热处理工作者还采用了在渗氮的同时又单独或组合添加硼、氧、硫、稀土等元素,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大都不同程度的取得看得出来的效果。这种探索,至今方兴未艾,是热处理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热点之一。3,‘软氮化’含义不是指获得的硬度比所谓的‘硬氮化’的硬度低,而是含有简便、省事、费用低的意思。 这方面的的知识和内容非常丰富,楼主可以看看有关书籍、报道文章和其它网友的帖子。知识在于积累,慢慢来,不要着急。 423朋友:对渗氮时已经形成了的白亮层,我所知道的在渗氮的后期进行所谓‘退氮’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白亮层的脆性,但不能减薄或除去白亮层(也许在这方面的技术有了新发展,本人孤陋寡闻)。 你提出了一个渗氮领域中早已被专家、学者关注并且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渗氮的费用相当高,而且要选用能与之相匹配的钢种,非重要零件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然而对于承受接触应力或交变载荷的零件来说,表面白亮层如果过厚、脆性大,在使用中容易引起麻烦。早期的办法是渗氮后把表面的白亮层磨除(现在还在用),由于渗氮零件大都尺寸精度很高,处理后总有微量变形和体积变化,在尺寸和部位上常常存在诸多的问题而制约着生产顺利进行;后来有人寻找有选择性的腐蚀剂(仅除去白亮层而不腐蚀钢的基体)来解决,虽然看到过取得成效的报道,但由于腐蚀剂配方有毒、腐蚀过程不好把握而没有推广开来。 上世纪70(?)年代英国人提出了一个叫‘氮势’的概念,列出了一个数学表达公式,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出氨分解率同炉气氮势的对应关系,从此情况有了突破性的变化,人们开始弄清楚了渗氮的过程是可以控制的。在某一固定温度下,如果炉气的氮势降低到某一数字,不论多长时间都不会在表面形成ε或γ'相,但氮原子仍然可以渗入钢中(但渗速随着炉气氮势的下降而变慢),这个氮势称为‘临界氮势’,开始生成γ'相的临界氮势比ε相要低些。这个临界氮势值是温度的函数。实际生产中所用的氮势通常都高于临界值,研究发现,白亮层的开始生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之前,没有白亮层出现;氮势下降,开始生成白亮层的时间随之延长,也就是说,某一钢牌号,在既定温度下,与渗氮时间相对应的能够生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