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灵岩寺碑刻简录

灵岩寺碑刻简录

灵岩寺碑刻简录
灵岩寺碑刻简录

灵岩寺碑刻简录

发表时间:2019-08-30T10:59:42.37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作者:艾文馨

[导读] 灵岩寺,建于东晋,位于山东济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寺中现存众多文人骚客留下的咏叹灵岩的诗偈碑文等等,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主要是对灵岩寺的一次实地考察后,然后对寺内众多碑刻塔铭遗迹以朝代为划分进行整理,计数,并对部分清晰可考的碑文塔铭进行说明及研究。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353)

摘要:灵岩寺,建于东晋,位于山东济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寺中现存众多文人骚客留下的咏叹灵岩的诗偈碑文等等,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主要是对灵岩寺的一次实地考察后,然后对寺内众多碑刻塔铭遗迹以朝代为划分进行整理,计数,并对部分清晰可考的碑文塔铭进行说明及研究。

关键词:灵岩寺;碑刻;塔铭;记录

灵岩寺现存殿阁、佛塔、墓塔林和方山之上证明功德龛。寺内有各种碑刻题记,散存于山上窟龛和殿宇院壁,经不完全统计约有500余宗(件)。内有唐李邕撰书《灵岩寺碑颂并序》及浮雕造像、经文,北宋蔡卞《圆通经》碑及金、元、明、清各代的铭记题刻等。其中有众多碑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经统计灵岩寺内各种碑刻、塔铭、题记共约500余件,按碑刻时间来看,最早的碑刻时间为唐代垂拱四年,唐之前没有发现可考碑刻,唐、后晋、宋、金、元、明、清各有碑刻数量不等,另有为数众多的碑刻塔铭无朝代落款,时间不可考,或有一碑含多个朝代落款的现象。现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整理如下:

1、唐代

寺内所收唐代时期碑刻不多,共三件。其中《唐垂拱造塔记碑》是寺内所藏时间最早的碑刻,《灵岩寺頌碑》更是书法家李邕所作,十分著名。

《唐垂拱造塔记碑》此碑刻于唐垂拱四年(688年),垂拱是武则天的年号,是灵岩寺现存年代最早的碑刻,现立于天王殿东侧。

《灵岩寺頌碑》由唐代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丹,立石于天宝元年(742)十一月,行书,后附何绍基题跋。此碑现存灵岩寺天王殿西侧鲁班洞内西侧墙壁上。此碑既有对灵岩风光的描写,又有对高僧事迹的称颂。体现了李邕行书书法笔力遒劲舒展、险峭爽朗的特点。

2、后晋

寺内所存后晋碑刻只有一宗,为《佛顶尊胜陁羅尼真言啓请序》,八面柱,有残缺。

3、宋代

寺内所存宋代碑刻塔铭共约16件,较为著名的有《题灵岩寺》、《圆通经碑刻》和《勑赐十方灵岩禅寺碑》。

《题灵岩寺》全文楷书。熙宁八年,苏辙在路经灵岩寺时曾作《题灵岩寺》诗一首,来描写灵岩寺景色及寺内的清幽,因苏辙当时名气不显,并未被世人知晓,三年后苏辙偶遇友人提及此诗,友人便命苏子重新墨书并刻石立碑,但此碑原刻不久就丢失了。靖康初年,当时的灵岩寺住持偶然得到了苏辙的墨本,于是重新摹勒上石,保存至今。

《圆通经碑刻》,行书,宋代书法家蔡卞手书,亦称《楞严经》刻石,共计碣石4块,正文为行书,题款为正书。此碑优美豪放,如龙蛇屈伸,仪态万方,恰好与石碣上面壁缝中盘根错节的“千岁檀”相衬,别具风姿。灵岩寺内能够保存有蔡卞手书的碑刻实属珍贵,有相当高的价值。

《勑赐十方灵岩禅寺碑》正书,此牒文为确定僧人行祥接替永义为灵岩寺主持一事,涉及到齐州、京东路转运司、开封府、左右街僧录司和中书省(宰相办公机构)等政府机构。碑阴人名为该事件的当事人,涉及官员、寺院的官职、官阶、封号达40种。碑側为后人访古之题刻。该碑有极强的史料价值,为研究北宋时期的政教关系、十方制寺院的僧团关系、地方政府的税收制度、北宋时期的官阶制度等提供了实例。

4、金朝

寺内所存金代碑文约14件,其中碑刻《灵岩禅寺田园记》刻有古地图,十分珍贵。

《灵岩禅寺田园记》碑,图文碑,碑文为正书,在灵岩寺天王殿内,该图碑被收入《中华古地图珍品选集》,是古地图中的珍品。碑阴为明昌五年上奏断定田园记碑阴界至图,印刻菩萨像和田园图示,并刻文:“济南府长清县灵岩寺明昌五年上奏断定田园记碑阴界至图本”。

5、元代

寺内所存元代碑刻塔铭共约四十多件,不足五十,且多为塔铭。

《大元国师法旨碑》此碑在灵岩寺天王殿东侧,刻于至正元年(1341)。额篆“大元国师法旨”,碑阳之上刻梵文,字如钩丝下垂。碑阳之下刻汉文,正书。碑文为汉藏文对照,是保护灵岩寺财产的规定。上半为藏文,文十二列,字如钩丝,下半为汉字,藏文和汉文同刻一碑,在内地是罕见的。上半部的藏文,法国学者沙畹曾译出部分,后来国内学者也多有著述。

《达公禅师道行碑》,立于元大德五年(1301)。左思忠撰文,僧正闲正书,夏中兴刻石。此碑文字绝妙,词语流畅,禅意深蕴,是元代难得一见的美文。

6、明代

寺内所存明代碑刻塔铭共约三百余件,其中明洪武年间约有两件,明永乐年间约有两件,明宣德年间约有三件,明正统年间约有四件,明景泰年间约有五件,明成化年间约有十二件,明弘治年间约有四十件,明正德年间约三十余件,明嘉靖年间约五十件,明隆庆年间约九件,到了甚至明万历年间多达九十余件,明天启年间约十九件,明崇祯年间约16件。这个时期留有大量的碑刻,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其价值难以估量。

《神通寺记碑》明正德四年(1509)重修神通寺记碑,位于神通寺讲经堂遗址处,王勅篆额,张天瑞撰文,朱世准书丹。是碑有赑屃碑砆,有双螭龙碑额,碑额中间有圭形额面,不似明代风格,而是具有典型的元代中后期风格,同时碑身边缘有打磨痕迹,根据碑文记

济南神通寺

济南神通寺 神通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历城县柳埠青龙山麓,为古代名刹,也是山东佛教的发祥地。原寺以门楼、大雄宝殿、千佛殿、方丈禅堂、法堂为中轴线,左右以伽蓝、达摩配殿及斋廊为翼,至清末庙宇尽毁,仅有数座古塔与墓塔林立于该寺遗址之处。 名称:神通寺 类别:历史博物馆 地点:济南历城县柳埠 竣工时间:前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 开放时间:公元351年 馆藏:精品舍利

目录 一、寺庙概况 二、寺庙传说 三、建造过程 四、文化积淀 五、现存建筑 1.简述 2.四门塔 3.龙虎塔 4.九顶塔 5.皇姑塔(“小龙虎塔”) 六、保护状况 神通寺遗址博物馆 七、寺庙文化 1.简述 2.朗公寺 3.建于隋代 4.北朝时佛教遗存

5.朗公寺更名 6.舍利塔 7.四门塔由来 8.四门塔佛像 9.龙虎塔

一、寺庙概况 该寺原名郎公寺,约建于东晋初,前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开山祖师为僧朗公禅师。原寺至北魏、北周时尽毁,隋唐重加修建,隋文帝因为得神通感应,而在开皇三年(583年)改名为神通寺。该寺在金末已荒废不堪,元代由道兴禅师主持重建,后遭兵火被毁,明代重修。到了清朝,寺院逐渐衰败,成为废墟。 神通寺所在地为柳埠镇东北2公里琨瑞山金舆谷。琨瑞山,一名金舆山(金榆山),又名昆嵛山,地处锦阳川畔,它东侧的山叫青龙山,西侧的山叫白虎山。青龙山与白虎山之间的山峪即为金舆谷。 该寺古时系临济道场,著名方丈有法瓒禅师;现存建筑有四门塔、龙虎塔、唐基台与墓塔林,大部为隋唐所建,1985年曾由政府主持重修。 神通寺遗址是山东地区最早的一座寺院遗址,是山东佛教的大本山。虽然,千年的风雨斑驳了寺院的辉煌壮丽,但至今遗存的古塔旧碑、摩崖造像等等,却依然焕发着熠熠光彩,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

中国佛教名山寺院详细分布

1.四大名山 一、山西五台山 南山寺显通寺广仁寺镇海寺广宗寺普化寺金阁寺 龙泉寺殊像寺塔院寺圆照寺碧山寺 望海寺尊胜寺灵应寺法雷寺佛光寺演教寺普济寺黛螺寺灵境寺竹林寺妙德寺广化寺佑国寺善财寺三泉寺寿宁寺极乐寺碑楼寺秘密寺佛母寺 二、浙江普陀山 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梵音洞盘陀庵 梅福禅院无垢庵紫竹林庵观音洞普陀精舍三、四川峨嵋山 报国寺伏虎寺雷音寺神水阁中峰寺广福寺清音寺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严顶

四、安徽九华山 化城寺祗园寺月身宝殿上禅堂下禅堂立庵 天台寺九华寺百岁宫甘露寺旃檀林慧居寺 净土庵接引庵九华莲社念佛禅院广济寺东崖寺无相寺华严寺禅华天寺翠峰寺广福寺福度寺 会龙寺广胜寺圣贤寺龟山寺平坦寺净信寺 广化寺回龙庵甘露庵西天竺庵大桥庵松树庵 长生庵一宿庵双峰庵复兴庵德永庵九莲庵 龙庵通慧庵十王殿莲花庵翠去庵拜经台 念佛堂大厦庵观音庵永兴茅蓬净修茅蓬定西茅蓬心安茅蓬蕴空茅蓬华严洞海会寺金刚寺莲宗精舍双溪讲寺香山茅蓬法华寺天池庵聚龙庵龙安院圆通庵韦驮庙 2.八小名山 一、北京香山

香山寺碧云寺宝相寺二、河南嵩山 会善寺永秦寺嵩山寺 嵩岳寺十方禅院 三、江苏狼山 广教寺三贤寺准提庵四、江西庐山 秀峰寺归宗寺海会寺 黄龙寺栖贤寺天池寺 万杉寺 五、天台山 华顶寺心明庵智者塔院高明寺中岩寺下方广寺万年寺上方广寺中方广寺寒明楼济公院天柱峰庵

六、湖南衡山 雁峰寺南台寺祝圣寺藏经殿方广寺丹霞寺石头寺上封寺高台寺紫盖寺马祖庵半云庵湘南寺罗汉洞明心殿讲经台大善寺 七、陕西终南山 弥陀寺 八、云南鸡足山 祝圣寺金顶寺传衣寺牟尼庵大觉寺九莲寺大钟寺华严寺寂光寺悉檀寺极乐庵弥勒殿大士阁钵盂庵云居斋堂

济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济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共计7项):闵子骞传说华山华阳宫传说五月十三祭天习俗《泰山北届届碑之谜》等几 十处(件)名人名地历史名地历史故事传说大明湖的传说东平陵城的传说李开先的传说故事 民间美术(共计3项):济南面塑济南剪纸济南泥塑 民间音乐(共计1项):商河民歌 传统戏剧(共计5项):济南吕剧济南京剧五音戏王皮戏济南皮影戏 曲艺(共计6项):山东快书(杨派、高派) 山东琴书山东大鼓济南相声长清落子平阴渔鼓民俗(共计3项) :商河梁王冢庙会女郎山庙会千佛山庙会 民间舞蹈(共计10项):四蟹灯商河鼓子秧歌梆鼓秧歌芯子(抬芯子、扛芯子、转芯子) 加古通花鞭鼓舞济阳鼓子秧歌高跷(乔家、胡家、饮马) 猫蝶富贵绣球灯 传统手工技艺(共计7项):历城板栗栽培技艺龙山黑陶制作技艺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技艺商河老粗布制作技艺仲宫白酒传统酿制技艺济南烤鸭制作技艺章丘大葱栽培技艺 其他(共计1项):大观园晨光茶社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49项) 民间文学(共计22项) 张尔岐的传说大舜的传说鲍叔牙的传说辛弃疾少年传说黄巢村的传说历城民间故事章丘地名传说袭勖的传说故事大周三藏、大唐三藏义净传说五股穿心柏传说郭巨埋儿的传说黄巢寨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扁鹊的传说孙膑与庞涓故事马山故事娄敬洞传说故事玉皇山传说灵岩寺的传说故事和圣柳下惠的传说故事阁老于慎行的传说故事管仲三归台的传说故事 传统美术(共计1项):鲁绣 传统音乐(共计2项):砸山东章丘扁鼓 传统舞蹈:扇鼓舞八卦益智灯 传统戏剧(共计2项):平阴木偶戏章丘梆子 曲艺(共计2项):木板大鼓评书(济南方言) 传统技艺(共计6项):济南油旋制作技艺垛石镇平安五香驴肉制作技艺德馨斋传统酱酿制技艺黄家烤肉制作技艺糖酥火烧制作技艺石家老陶制作技艺 民俗(共计5项):孝堂山庙会马山三月三庙会少岱山庙会黄石公祭祀活动章丘铁匠生活习俗 传统医药:宏济堂传统中医药文化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济南形意拳 扩展项目(共5项):传统美术(共计1项)长清剪纸 传统舞蹈(共计3项)商河高跷曲堤金李小伞秧歌济南西关高跷 曲艺(共计1项)山东快书(于派) 课题示范 宏观类: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调查、影响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因素、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微观类:闵子骞传说的现代价值、听山东快书品曲艺魅力 要求:1、课题组自由组合,每小组6-8人 2、填写完整,每小组填写一份申请表本周交至政治组林琳老师处(交表时间每天课间操,另领取活动记录表和结题登记表) 3、活动记录表和结题登记表上交时间为12月7日前

山水诗——《宿灵岩寺上院》.doc

山水诗——《宿灵岩寺上院》 《宿灵岩寺上院》原文 高高月白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荤血屏除惟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沈沈。 《宿灵岩寺上院》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表现禅净意境的诗歌。该诗中的禅净是文人心中的禅净,它浸淫着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并非是一种空寂的净。作者先以"白月"与"青林"二词描绘出境界的明丽,然后送走游客甚至僧人也让其归去,他独对这一派天地。这一派天地里,他的身心是有所取舍的。在放与禁中,他选择了禁:屏除荤血,这是遵从不杀生、不食生这一佛教中的大禁,而他又留下了酒,表现出传统文人的嗜好。在俗与雅中,他选择了雅:他将用于娱乐的歌钟遣走(这里也是遵从了佛教之戒律,据《俱舍论·十四》有八种戒,第六种便是涂饰香蔓歌舞视听),却留下琴,而琴历来被中国文人视作培养高尚情怀的乐器。经过一番取舍,他进入了文人的禅净:眼中一切都是雅净的,更是潺潺的泉声传来,可荡尽心中一切杂念。有心可洗,可见作者此时是有心向禅而未彻悟。诗之尾联却开始进入了禅境,这是一片浑然的境界,朝霞

与烟雾一色、湖天一色,作者此时也无所谓取舍,他以全部身心融入这个境界,于是,在不经意中,他步入了禅。 《宿灵岩寺上院》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上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部(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人等调益雁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征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以刑部侍郎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晚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白诗不尚艰难,与元稹唱和,世称"元白体",元卒,与刘禹锡齐名,号曰"刘白"。 《宿灵岩寺上院》原文 高高月白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荤血屏除惟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沈沈。 《宿灵岩寺上院》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表现禅净意境的诗歌。该诗中的禅净是文人心中的禅净,它浸淫着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并非是一种空寂的净。作者先以"白月"与"青林"二词描绘出境界的明丽,然后送走游客

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解析

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自1986年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济南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名城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为了对济南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更为有效地和具有针对性的保护,2014年9月,济南市规划局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总则 1.1 规划目标 为保护济南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处理好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名城及其历史文化遗存,特编制本规划。 1.2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整个济南市市域范围,面积约8177平方公里。 2.价值特色 (1)济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因泉而生、泉城共生的城市,具有独特的泉水文化,是古城冷泉利用体系的典范。 (2)济南名城山、泉、湖、河、城一体,古城与商埠区东西并举,格局独具特色。 (3)济南是中国近代首批自开埠城市之一,丰富的近代遗产是济南近现代城市发展的缩影,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4)济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龙山文化、儒释道文化、名士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3.目标原则 3.1指导思想 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3.2规划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 3.3保护目标 (1)保护济南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 (2)保护和延续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格局和风貌,保持济南山、泉、湖、河、城一体的风貌特色; (3)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与泉水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统筹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5)面向城乡治理,促进保护规划措施与要求的切实落地,使名城保护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可管可控; (6)将济南建设成为“山河秀美、泉溪间流,山、泉、湖、河、城一体共融”的特色泉城。 4.保护框架 4.1保护层次 本规划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价值与特色,确定历史城区及其周边环境,历史文化街区及传统风貌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及优秀工业遗存三个保护层次,同时,增补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优秀传统文化两个层次,并将济南名泉文化景观作为专项保护层次纳入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之中。 4.2保护内容 (1)市域层次:保护市域范围内的山体、水体、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廊道、文化遗产聚集区和历史村镇等文化遗产; (2)历史城区及其周边环境层次:保护历史城区的格局、肌理、风貌、历史街巷、历史环境要素,保护历史城区周边与名城价值特色相关的15条河流、2处湖泊及众多看山视廊; (3)历史文化街区及传统风貌区层次:保护将军庙、芙蓉街——百花洲、山东大学西校区(原齐鲁大学)3处历史文化街区,商埠区一园十二坊传统风貌区; (4)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优秀工业遗存层次:保护市域范围内21处全国重

山东古地图览要

博览园地 山东古地图览要 甘济五 (山东省地理信息中心,山东济南 250013) 山东的地图绘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和国家科技的进步而发展。从莒县出土的新石器时期陶片上可以看到,先人已用图像表示地理景观。现嘉祥县武梁祠中保存完好的东汉时期画像石上伏羲与女娲执规、矩的图像,是中国逾千年不朽的石刻艺术魂宝,表现出了劳动人民对人类始祖执测量工具开天辟地、定天下方圆的崇敬之情。传说4000多年前大禹为治水,曾在山东进行过测量。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了夏禹治水的事迹:禹“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攆。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其中的准、绳、规、距是最早提到的测量工具。 从周朝开始,地图就被统治者作为封邦建国、管理土地必不可少的工具和依据。其后历朝历代,地图测绘技术广泛应用于行政、军事、土地管理、城市建设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由于战乱,加之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齐鲁虽称文化之邦,但得以保存下来的地图却极其罕见。 1 宋元以前的各代地图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将地图应用于军事和国家管理。战国后期的韩非在《韩非子?五蠹》著述中,第一次把地图比喻成国家疆域,被当作权力的象征,就连掌管图籍的官员也受到孔子的尊敬。《论语?乡党篇》里提到的“轼负版者”,是说孔子在游学途中见到背负国家版图的官员时所示的礼仪。这个时期的地图主要是用半符号半写景的绘法来表示地物。《汉书?艺文志》中曾记载了齐国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附图9卷;孙膑的《孙膑兵法》,附图4卷,因时代久远,二孙的图没有保留下来,也无更多的文字说明。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孙膑兵法》残简,其中就有关于地图制作和使用的重要论述。齐国军事家管仲早在公元前645年以前,已深知地图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管子?地图篇》是古代对地图记载最详细的军事著述,也是最早利用地图指挥作战的代表作。管子著名的“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的论断,彰显了地图在军事上重要的使用价值,因而被中国地图学界视为珍宝。 《三国志?孙礼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孙礼被封为冀州牧,一上任就着手解决平原郡(今山东省平原县)和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县)的边界争端,主要手段就是借助地图。孙牧对大司马宣王说:“若欲使必无讼,当以列祖封平原郡时图决之,图今藏于天府,便可与座上断也”,于是二人进府取图验证。从分封时地图发现,平原郡和清河郡所争执的高唐县(今山东高唐县)西北大片地域,亦属于平原郡。从孙礼所说的“图今藏于天府”可知,曹魏时期不仅有地图绘制,而且由中央统一收藏。 晋代葛洪撰的《汉武帝内传》里,有一幅由道教绘制的《五岳真形图》,经考证,该图之一的《东岳真形图》是经实测而绘制成的,很有特色。日本小川琢治著的《中国地图学之发达》一书中,有一幅将《东岳真形图》以等高线方法绘制的地图。虽然原著已查不到了,但英籍科学家李约瑟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收录了这幅图。《汉武帝内传》里提到:绘制该图时使用了罗盘和短尺,测量了江河上游地区,把山岳的曲折走向和轮廓勾画出来,山垅弯 第24卷第7-8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08年8月3收稿日期:2008206215;修订日期:2008207207;编辑:曹丽丽 作者简介:甘济五(19562),男,山东济南人,编辑,主要从事测量标志管理工作。

祈福求安 千古灵岩

祈福求安千古灵岩 “福”字在甲骨文里的意思是,两手捧酒坛把酒浇在祭台上,是古代祭祀、祈求达到希望的写照,因此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而每年的祈福求愿便是历经生活酸甜苦辣的现代中国人普遍追求的一种心灵慰藉,人们对福祉的敬仰和追求自古流传,让我们在面对过去与未来的时候有着与生俱来的中国式的乐观与坚韧。而作为世界遗产地的千年古刹灵岩寺,它的山水灵秀与人文气息成为了信福、爱福、求福的山东人第一祈福圣地。 开山灵岩的美丽传说 灵岩寺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357年,距今已有整整1650年了,天竺僧人朗公在此建起了几十处僧舍,聚集信徒,讲经说法,“猛兽归伏,乱石点头”,故称灵岩。灵岩主峰西南有山名朗公山,山顶有一石似老僧合掌扶仗,即朗公石,后面林草耸峙,如众多小徒弟前呼后拥,正在听法诵佛,现也成为灵岩一景。在辟支塔东有洞,传说即为朗公埋骨之处,名为“朗公洞”。其实灵岩寺真正的“开山第一祖”乃是北魏时期的法定禅师。关于他的传说也最多。当初有两头猛虎

为他驮着经籍,青蛇引路,遇到绝壁无法攀登,于是他面山而坐,诵佛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感动神灵,阳光将山峦射穿,形成一个透明洞穴。法定过洞下山,发现了灵岩山这一山林蔚秀之地。山中无水不能久居,他用锡杖一击地面,登时水浪进涌,飞瀑溅珠,这便是有名的卓锡泉。虽然这都是后代僧侣为了神化他们的开山祖师而编造的,但这些美丽传说,也为灵岩胜境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香火续传的佛教祈福圣地 灵岩寺大门为金刚殿,两位金刚左右分立。它们手持宝杵,衣缠腰间,肌肉隆起,怒目圆睁,威武刚猛。中国民间因其一人张口怒吼,一人闭口不言而给他们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哼哈二将。出山门有三座石桥通往二门――天王殿。所供四大天王均为近年重塑的造像。他们手中所持的法器各有特点:剑无刃,琴(琵琶)无弦,伞无骨,蛇无鳞,象征着信徒们的衷心愿望:风(锋)调雨顺。殿中还供有一座小弥勒佛,手托金杵。据说,古代寺分两种。云游僧人进寺参拜时,如见所供佛像手托金杵,便是该寺收留游方僧人,可在此长期居住。若佛像手按金杵,便是不能收留只可在此留宿一夜,次日便得登程上路。灵岩寺规模最盛时有僧500多人,香火鼎盛,天下闻名,自然也是众多游方僧人的仰慕之处了。

济南旅游景点介绍

济南旅游景点介绍 济南素有"泉城"的美称。泰山山脉丰富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至济南,被北郊的火成岩阻挡,于市区喷涌而出形成众多泉水。 在济南的七十二名泉中,趵突泉、五龙潭等泉群最负盛名。喷涌不息的泉山在市区北部汇流而成的大明湖和位于市区南部的著名佛教胜地--千佛山交相辉映,构成了济南"一城山色半成湖"的独特风景线。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趵突泉 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趵突泉公园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面积158亩。列济南72名泉之首,清乾隆皇帝封其泉为"天下第一泉",泉池呈长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周围

绕以石栏。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凭栏观赏,池水清碧,如翠如玉。观其景,三窟泉涌,跳跃腾出,如"玉塔"、形"海眼"、听其声势如鼎沸,声如隐雷。池西有"观澜亭",亭临水而筑,水中有石碑,上刻"趵突泉"3字,池北有一座具有民族形式的阁楼-泺源堂。 趵突泉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 大明湖 位于济南市区中心、旧城区北部,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济南三名胜。济南号称"泉城",有泉水百余处,其中名泉七十二处。明湖即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 公园面积86公顷,其中湖面46公顷。湖上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

六处,公园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的最好写照。公园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北极庙等三十余处名胜古迹掩映于绿树繁花之间,展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 千佛山 于济南市区南部,海拔258米,占地166公顷,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千佛山,东西横列如屏,风景秀丽,山北侧有登山盘路三条,蜿蜒回环,松柏夹道,浓荫蔽日。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车从山东侧环山盘路上山,山上名胜众多。 兴国禅寺居千佛山山腰,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寺院依崖而建,背倚峭壁,掩映在万绿丛中,为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南侧千佛崖,存有隋开皇年间的佛像130余尊,山崖上,

济南旅游资源简介

济南旅游资源简介 济南市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济南市依偎于泰山、黄河怀抱之中,兼收山水之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美的环境。济南市素以清泉明湖驰名于世,市区内的天然涌泉星罗棋布,精英碧澈,蜚声中外,是中国著名的泉城。南部山峦前叠,连绵逶迤,风崖耸翠,直抵岱岳北麓;北部孤峰数个,峭拔屹立,似齐烟九点,如天外落星;城北黄河如带,奔涌不息,雄浑壮观。山、泉、湖、河兼备的独特地理风貌,赋予济南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形成以泉水为特色的城市园林,充分体现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城市风貌格局。 济南是我国黄河下游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为齐鲁文化荟萃之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著名的有舜文化遗址——舜耕山;中国三大古文化之一的龙山文化发祥地——城子崖遗址;位于全国佛教寺院“四绝之首”的长清灵岩寺;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先于秦的齐长城;精湛的北魏及隋唐时期的石窟造像,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及丰富的汉代画像石刻,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洛庄汉墓等。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为济南的青山绿水增添了浓郁的历史色彩和艺术魄力。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中医科学的奠基人扁鹊、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唐代开国元勋房玄龄和秦琼、宋代词坛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和辛弃疾等。另外,李白、杜甫、苏轼、曾巩等历代杰出的文人墨客,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题诗作赋赞咏这座美丽的城市,故又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济南的风物特产也是非常有名的,如木鱼石、平阴玫瑰、济南阿胶、黑陶、明湖莲藕、浦菜、鲁绣、济南菜、明水香稻、济南面塑、黄河鲤鱼、章丘大葱等。 它同时具备的丰富多彩的旅游景点,是游客们游玩不可不去的地方。主要景区景点:泉水景观、趵突泉景区、大明湖风景区、千佛山风景区、泉城广场、百脉泉风景区、柳埠佛教古迹景区、长清灵岩寺景区、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金象山及九如山瀑布群风景区等。

李邕“灵岩寺碑颂”研究

李邕“灵岩寺碑颂”研究 温玉咸 内容提要李邕《灵岩寺碑颂》是有关长青灵岩寺早期历史的最早、最重要的资 料。灵岩寺创建于晋宋之际,约公元420年前后。北朝末至隋,解脱禅师曾送辟支佛 骨,在灵岩寺建立辟支塔。唐代北宗禅大师净觉,晚年传禅法于此,添补史载之缺。 关键词李邕长青灵岩寺颂碑辟支塔净觉降魔藏北宗禅 李邕《灵岩寺颂碑》是长清灵岩寺保存的时代最早、关涉到该寺早期历史最重要的碑刻。 此碑碑目,首见于宋代赵明诚(1081—1129)撰《金石录》卷七,文云:“唐灵岩寺颂,李邕撰并行书,天宝元年(747)十一月十五日。”李邕,《旧唐书》卷一九O、《新唐书》卷二O二有传,时任灵昌郡太守。灵昌郡在今河南省滑县南、汲县东。卒于天宝九年以后,寿七十三岁。 至清代康熙丙子(1696),马大相编纂《灵岩志》时,该碑已弃于寺西北之“神宝废寺右侧荆棘中,沙淤过半矣。乃北海太守李邕之文,但磨灭不能读耳”。稍晚,该碑收入阮元《山左金石志》时(1793),已无碑首及龟趺,断为两截,在鲁班洞中,嵌入洞壁上(今仍存于此处)。此后,该碑录文收入陆增祥(1816—1882)《八琼室金石补正》卷57,宽104、厚52、残高225厘米。 今据《八琼室金石补正》、王荣玉等编《灵岩寺》附录一的录文,并经现场校对,特合校于后,以资研究(见附录)。 1.灵岩寺由“法定禅师”创立于“晋宋之际” 灵岩寺的创立,说者往往以后赵佛图澄的弟子僧朗于公元351年居泰山朗公谷为起始。但朗公谷神通寺在今柳埠,距灵岩寺实有三、四十公里之遥,不可混而一之。 宋代王逵撰《齐州灵岩寺千佛殿记》(《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O一,嘉佑六年(1061)):“按地志,后魏正光中,有僧法定,唱首拨土以兴焉。”宋代张公亮撰《齐州景德灵岩寺记》,声称“后魏正光元年,法定师始置寺,有青蛇、白兔、双鹤、二虎之异”。金代陈寿恺撰《济南府灵岩寺祖师观音菩萨托相圣迹序》(皇统七年孟秋旦日,1147),他从住持法云(?一1148)处听说:“夫灵岩大刹,昔自祖师观音菩萨托相梵僧,曰法定禅师,于后魏正光元年始建道场,兴梵宫,居天下四绝,境中称最,而世鲜知其由!”明清以来,往往以为信史。其实,灵岩寺“居天下四绝”之说,起源于晚唐元和年间(806—820)李吉甫纂《十道图》。 事实上,李邕碑文说得很明白:“晋宋之际,有法定禅师者,景城郡人也,尝行兰若……若是者历年。禅师以劳主人,逝将辞去,忽有二居士……建立僧坊,弘宣佛法,识者以为山神耳!”

济南市旅游资源要点

济南市旅游资源概况 1、济南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倚千佛山,北临大明湖,是一座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是泉城济南的标志,亦是泉城三大名胜之首。公园以趵突泉为中心,共规划为18 个景区,以观泉、赏戏、品茗为特色,创造古朴、清幽、含蓄的境界,再现自然之美。趵突泉是七十二名泉之冠,趵突泉群是四大泉群之首。趵突泉公园内泉水众多,有著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老金线泉等共计27 处名泉,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具有泉水特色的城市公园。园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居、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或气势恢宏,或古朴典雅。趵突泉公园现为全国优秀公园、“十佳”公园、国家4A 级旅游区(点)、全国建设系统文明服务示范窗口,自1986 年连续18 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是海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2、大明湖公园 大明湖公园位于济南市区的偏北方向。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纷呈,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烧。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宁榭点缀其间,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画卷,沿湖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统年间仿江南园林建造的遐园。遐园内曲桥流水,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称为“济南第一庭园”湖边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临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览无余。湖对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格阁,依阁南望,远山近水,楼台烟树,皆成图画。清代书法家铁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

济南灵岩寺 导游词

灵岩寺公园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名刹古寺灵岩寺!今天我给诸位朋友做导游,我将尽我所能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希望大家载兴而来,满意而归。 灵岩寺所处的这座秀丽的山峦,名叫灵岩山,是东岳泰山十二支脉之一。海拔687.3米,灵岩寺位于一山(泰山)、一水(泉城的泉水)、一圣人(曲阜)的山东黄金旅游线之间,(距泰山主峰约为10公里,距济南40余公里)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灿烂珠古代文化,吸引无数海内外游人,自古就是闻名的旅游胜地,具有“海内四大名刹之首”(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的盛名。灵岩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荣获国家首批4A级景区称号。大家请看灵岩山与其他有什么不同呢?唉,对了,他的顶既不是圆的也不是尖的而是方的,因此它又叫方山。又像一方官印,因此又叫玉符山。(灵岩主峰为狮山,因为在远处望去犹如一头 雄狮蹲伏在那里,所以称为狮山,山的最高处有一巨大岩石,四壁如削,成为方形,所以最早时人们称之为方山,北魏时《水经注》 中称之为玉符山,也是因为这块巨石的形状方方正正,像古代将军的印玺…古称将军印为玉符?因而得名)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说“泰山之北最幽处,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其游也。”的赞语,从寺院至山巅有殿阁36处,亭阁18座,文物众多,古迹荟萃,北如蹲狮的方山,东如骆驼的朗公山,南如卧象的竹山。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灵岩寺的风韵吧。 我们现在来到山门〔金刚殿〕,金刚是金中最刚之意,比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的意思。金刚力士,是专门持金刚杵(古印度的一种兵器)守护佛法的天神。这个殿的风格属明清建筑,塑有“哼哈二将”,专为把守大门守护佛法和寺院的安全。 走过“聚善”小桥。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二山门”,他建于明代,又叫〔天王殿〕,殿内塑有护法四天王,(在印度佛教中,传说在须弥山腰有一个山叫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有一王居住,各护一天下,四天王所居之天称作四 天王。中国内地佛教寺院中一般均有四天王塑像,他们各是:东方持国天王,其塑像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为青色,持宝剑; 西方广目天王,身为红色,手绕缠一龙;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他们各有一个从者,顺次是乾闼婆,鸠荼、 龙、夜叉,还各有91子辅佐四王守护十方,据称四天王各有八大名将,代为管理所属各处山河,森林及其他地方的小神)建筑风格为单檐硬山顶,房梁五架,两边以穿插坊连成整体。柱头上有一斗三升斗拱,其柱础为复莲式,系宋代遗物。殿内存有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碑刻十七块。记载了灵岩的历史沿革及影响。另有钟楼、鼓楼等附属建筑(东边为钟楼,西边为鼓楼,因为“晨钟暮鼓”之说)。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大雄宝殿〕,原名为献殿,是佛教寺院中的正殿,建于宋嘉佑年间(公元1102-1110年),是寺僧诵经礼佛的地方,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2年),鲁藩捐塑三大士像于其内后,更名为大雄宝殿。建筑风格前后是不一样的,前为外廊式卷棚顶,后为硬山顶。造型精巧玲珑显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现在殿堂是清朝中叶建造。清乾隆22年(公元1757年)爱新觉罗〃弘历皇帝来灵岩时,曾为此殿题“卓赐名兰”额及“奇松尔日犹回向,诡石何心忽点头”楹联。殿内的石柱及柱础,还是宋代的遗物。上额的彩画也很形象生动,逼真,充满

山东的历史文物

山东有哪些文物?山东文物基本情况 一、世界遗产2处 曲阜“三孔” 世界文化遗产 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 (曲阜、济南、青岛、聊城、邹城、临淄) 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7处 省级优秀历史建筑345处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0座 四、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218处 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部分)目录编号名称时代地址 第一批 1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东汉山东省长清县 2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东汉山东省嘉祥县

3 四门塔隋山东济南市历城区 4 曲阜孔庙及孔府金一清山东省曲阜市 5 城子崖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章丘县 6 临淄齐国故城周山东省淄博市 7 曲阜鲁国故城周一汉山东省曲阜市 8 孔林东周山东省曲阜市 第二批 1 灵岩寺唐一清山东省长清县 2 蓬莱水城及蓬莱阁明山东省蓬莱县 (包括戚继光牌坊) 3 大汶口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泰安市 第三批 1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1895年山东省威海市 2 冯玉祥墓 1953年山东省泰安市 3 驼山石窟北周一唐山东省青州市 4 千佛崖造像(包括龙虎塔、九顶塔) 唐一明山东省济南市 5 光岳楼明山东省聊城市 6 聊城山陕西会馆清山东省聊城市 7 孟庙及孟府明、清山东省邹县 8 牟氏庄园清、民国山东省栖霞县 9 十笏园明、清山东省潍坊市 10岱庙宋一清山东省泰安市

11崇觉寺铁塔北宋山东济宁市 12 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北魏山东省掖县、平度县13铁山、岗山摩崖石刻北周山东省邹县 14薛城遗址东周山东省滕县 15田齐王陵战国山东省淄博市 16苏禄王墓明山东省德州市 第四批 1 北庄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长岛县 2 丹土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五莲县 3 曹植墓三国山东省东阿县 4 广饶关帝庙大殿南宋山东省广饶县 5 魏氏庄园清山东省惠民县 6 丁氏故宅清山东省龙口市 7 烟台福建会馆清山东省烟台市 8 青岛德国建筑清山东省青岛市 9 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1945年山东省莒南县,第五批 1 西河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章丘市 2 桐林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淄博市 3 丁公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邹平县 4 景阳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阳谷县 5 安邱垌堆遗址新石器时代一商山东省菏泽市

图说灵岩寺1

图说灵岩寺1 图说灵岩寺1 多次去过长清灵岩寺,但是仍旧对其知之甚少,近来对佛教知识研究了一些,整理了这一份关于灵岩寺的资料,可惜的是找不到千佛殿40尊罗汉的材料,如果哪一位同志再 去灵岩寺,请把这40尊罗汉的材料记下来(至少记下他们 的尊号)给我,不胜感激。 灵岩寺坐落于泰山西北麓,位于济南长清区万德镇境内。距济南45公里,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设灵岩寺出口)在其侧穿过。灵岩寺位于灵岩山之阳的崇山峻岭之中。寺院依山势构筑,参差错落,隐现于群山环抱之中。整个寺院依山就势,共有殿宇三十六处,亭阁十八座。明代学者王世贞有“灵岩为泰山北最幽绝处,登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之说。 灵岩山 方山 灵岩山,其主峰青壁四削,呈方形,故原名“方山”。又 因似“印符”,又称“玉符山”。相传东晋时高僧郎公来此说法,听者千人,山石为之点头,听众将此事告诉朗公,朗公说:此山灵也,不足怪。山遂名“灵岩”。灵岩山居中,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北有宝山、黄尖山,东为灵辟峰、朗公山、棋子

岭,南是黄岘山、明孔山、如来顶,西乃鸡鸣山等。寺因山得名。 灵岩寺始建于前秦苻坚永兴年间(357-358年),开山祖师为朗公和尚。据《灵岩志》载:“苻秦永兴中,竺僧朗卜居于此,始建精舍【注】十数区。”北魏太武帝灭佛,朗公所建精舍被毁。 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法定禅师先建寺于方山之阴,曰“神宝寺”,后建寺于方山之阳,曰“灵岩寺”。当时,寺院建在山腰甘露泉侧,规模不大。至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高僧慧崇将寺迁建于今址。 宋代,真宗赐名为“景德灵岩寺”,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正名为“十方灵岩禅寺”。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又赐名“崇善禅寺”。 至唐朝时,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楼霞寺并名,被誉为“天下寺院四绝”。现寺内唐代文物众多,有鲁班洞、功德顶、证盟殿、石窟造像、辟支塔、慧崇塔、千佛殿、御书阁、李北海撰书的《灵岩寺颂碑》、钟鼓楼、墓塔林等。该寺历代祖师有前秦朗公、北魏法定、东晋竺僧朗、初唐慧崇。至宋朝时灵岩寺传法宗师有琼环(重净)、仁钦(净照)、妙空(净如)等。 【注】精舍:佛教修行者的住处,释迦时,有竹林精舍,祗园精舍,祗树给孤独园,鹿野苑等精舍。精舍的面积不分大

描写济南名胜古迹的诗句

《趵突泉诗》 (元)赵孟頫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趵突泉》 (宋)曾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登千佛山寺》 (明)边贡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泛湖次暮春佛寺韵》 (明)边贡 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 《观珍珠泉》 (清)爱·玄烨 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 《济南二首》 (清) 顾炎武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济南杂诗》 (金)元好问 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 《鹊山亭》 (宋) 曾巩 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束野岸,鹊山溪黛入晴天。 《题珍珠泉》 (清)爱·弘历 济南名泉多,岳阴水新潴。其中敦巨擘,趵突与珍珠。 《咏趵突泉》 (明) 胡缵宗 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

《游历下亭》 (清) 黄景仁 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 《珍珠泉》 (清)蒲松龄 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 《白云湖夜泛》 (明)李开先 夹岸人烟水四围,苏堤景物亦依稀。中流击楫鼋鼍出,树底鸣榔鸟雀飞。 《北渚亭》 (宋)苏辙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登汇波楼》 (元)张养浩 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 (明) 王世贞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五龙潭七十三泉》 (清)郝植恭 潭西精舍听泉声,七十三泉新得名。润物始知流泽远,出门无失在山青。 《北珍珠泉》 (明)晏譬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 《登历下古城》 (唐)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明。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 《赋得秋柳》 (清)顾炎武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

象山灵岩山风景区规划

第一章规划总论 1.规划目标 建立灵岩山风景区旅游产业体系 调整完善规划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2.规划区范围 灵岩山风景区位于象山半岛的西南部,大约东经121°45’,北纬29°14’,属象山县泗洲头镇辖区,濒临蟹钳港,距县城丹城镇19.6公里,距宁波市区74.6公里。 根据风景区自然地貌、风景资源的分布状况及景观空间的完整性、土地利用的连续性和建设上的可行性,本规划将灵岩山风景区界线确定为:东侧以泗洲头港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南侧起自峙前岭经虎头岩—大麦山—大尖山—峙后岭至北侧大塔岗,沿山脊连线自然构成一椭圆形的区域。规划区面积为15.074Km2。 3. 规划原则 (1)生态原则 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使用”的工作方针,加强生态环境培育,提高景区的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 (2)综合协调原则 协调景区保护与建设、旅游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均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避免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冲突,强调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3)市场原则 以客源市场需求来确定旅游业开发的方向,注重市场预测与旅游产品功能定位,突出景区的自然风光,结合历史文化、港湾风情等人文景观特色,引导开展山水风光、乡村风情等旅游度假活动。 (4)可操作原则 旅游开发策划避免华而不实,脱离实际。力戒片面追求规模宏大,忽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相脱节的弊病。 4.规划阶段划分 风景旅游区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渐进的过程。本项规划针对灵岩山风景区近期建设的需要,

结合远期发展目标,提出规划期限为: 规划近期:1999年---2000年 规划中期:2001年---2005年 规划远期:2006年---2010年 同时延展考虑2010年以后规划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取向,强调远景发展的时空结构和产业体系组织。 5.规划依据 (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6 国务院发布 (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1993.12.20 建设部发布 [ 城建(1993)848号] (3)《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1996.7.8 浙江省第八 届人大常委会公布 (4)《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1992 中科院·国家 旅游局主编 (5)《象山县泗洲头镇总体规划(1997—2010)》1997 泗洲头 镇人民政府 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1.景区概况 1.1 自然环境 灵岩山风景区位于象山半岛的西南部,东濒蟹钳港,沿岸为泥质滩涂,泗马公路贯穿景区。 灵岩山主峰海拔388米。从地质构造而言,灵岩山位于茶山火山穹隆东南隅,东、南与岳井凹陷相邻,北为泗洲头火山洼地。三面皆丘陵、港湾,依山傍水。主峰与基座岩石各异。基座岩石较古,距今已有一亿余年,由火山碎屑岩、凝灰熔岩、粉砂岩及泥岩等堆积而成。主

济南的名胜古迹排名

济南的名胜古迹排名 济南有着2700余年的历史,是象征中华文明重要起源的史前文明;;龙山文化发祥地和发现地。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济南的名胜古迹排名,欢迎大家阅读! 济南的名胜古迹排名:灵岩寺旅游区历史悠久,佛教底蕴丰厚,寺内古木苍翠,怪石林立,古迹荟萃、佛音袅绕。灵岩寺以其悠久的宗教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驰名于世,素有“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灵岩寺,位于济南清区万德镇境内,始建于东晋,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观,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名列其首。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岩寺峰峦奇秀,风光旖旎,以风景幽深、泉石秀丽著称于世。寺周群山环抱,深奥幽邃。寺内外摩顶松、千岁檀、朗公石、“镜泄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胜景别具情趣。寺内古木苍翠,怪石林立,殿宇峥嵘。灵洞曲涧、青峰翠峦环绕着古刹精舍,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著名胜境有千佛殿、墓塔林、辟支塔、大雄宝殿等几十处。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是千佛殿内40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历来为观者和专家们赞誉不绝,梁启超称其为“海内第一名塑”;艺术大师刘海粟有“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此

外,不少名胜古迹大都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如辟支塔基装饰的浮雕“地狱中的莲花”、“最后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济南的名胜古迹排名:九顶塔中华民俗欢乐园九顶塔中华民俗欢乐园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距济南市区26公里,是集民族风情、名胜古迹、游乐探险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民族文化区。民族风情园由布依、朝鲜、傣、哈尼、纳西(摩梭人)、蒙、苗、怒、佤、维吾尔、壮、藏等十六个民族村寨组成,荟萃了各民族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民俗一条街--真正的华夏民间艺术之旅,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品令您目不暇接。飞车、古典魔术、斗鸡、斗马、斗羊表演令人不禁拊掌称绝。游乐区由欢乐谷和欢乐世界组成,在30米高、60米宽的峡谷两侧依次建有藤桥、云桥、独木桥、吊桥等形态各异的桥拱。欢乐世界汇集了时尚前卫、惊险刺激的各种娱乐项目--攀岩、速降、蹦极、风靡全球的滑草、滑车,西南少数民族的渡江工具溜索等,将成为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勇士乐园。风景名胜古迹区依灵鹫山而居,现存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九顶塔与九顶观音寺、千年古柏、古碑以及缎华泉、圣水潭等景点。休闲度假区设有窑洞度假村、蒙古包度假村、桃花源度假村、傅家庄百年老村和朝鲜民居等。 济南的名胜古迹排名:兴国寺兴国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东济南清区东南十公里处,与泰山、灵岩山并称“鲁中三山”。因有会仙、志仙、群仙、望仙、聚仙五个秀丽的山峰并列而得名。 这里群山绵延,山清水秀,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古时道教十

最新关于山东灵岩寺的导游词5篇

最新关于山东灵岩寺的导游词5篇 关于山东灵岩寺的导游词5篇(一)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灵岩寺。它地处长清县万德镇东北七公里的灵岩山,位于泰山北麓主峰四十里处,是泰山的十二支脉之一。现在我们的游览车已进入了灵岩山,这里群山环抱,峰峦清幽,松柏苍翠,泉水清冽,风景十分秀丽。明代诗坛领袖王世贞曾赞美这里是"泰山背最清幽处"。灵岩山原名方山、玉符山。 因山的主峰顶部高大雄伟,方方正正,很像将军印而得名。至于灵岩这个名字的由来,则与朗公的故事有关。朗公是东晋高僧,山东地区的佛教领袖,他常骑一头毛驴四处宣扬佛法,人们只要听到他的驴叫,即"从者如流"。传说朗公来方山说法时,听众达千人之多,不仅人听得入迷,而且"猛兽归伏,乱石点头"。听众把这一异状告诉朗公,朗公说:"此山灵也,不足怪!"于是方山改名为灵岩山,灵岩寺也由山得名。至今寺东面的朗公山上还有一块高约十丈的奇石,远看像一位老僧拄杖而行,后面的几十棵松树,像弟子随侍于后。据说,这石头就是朗公的化身。 灵岩寺的始建人叫法定,传说他于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来此开辟山场,引泉建寺。那时的寺建在今天灵岩寺的北面,名叫神

宝寺,隋代已有名气。唐太宗贞观年间(640年前后),在惠崇的主持下迁到此处,成为我国佛教神宗的据点,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合称为天下寺院"四绝",而灵岩寺更被称为四大名刹之首。唐高宗与武则天去泰山封禅时,就曾在此住宿,清乾隆皇帝也在这里建过行宫。相传,灵岩寺鼎盛时期殿阁有四十余处,禅房五百多间,僧侣八百余人。禅宗提倡饮茶,从此饮茶盛行,是北方人开始以茶为饮料的原因之一。 灵岩寺有证可考的历史是自唐代惠崇开始,直至清代,而以宋代最为鼎盛。灵岩寺风光优美,殿宇峥嵘,布局宏伟,其中有极负盛名的千佛殿、辟支塔、墓塔林等,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前人有"登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之说。 现在大家看到的石坊是灵岩寺的第一道山门,建于清乾隆26年(1762年)。上面的"灵岩胜境"四个字就是乾隆皇帝御笔所书,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寺院广场上的"大灵岩寺碑"是由元人文书讷题写的。 石坊南面这座山叫明孔山,山上峭壁上有一个天然的车轮大小,南北相通的圆形洞孔,光线透过,不论晴天、阴天都像一轮明月高悬天上,人称"明孔洞",也是传说中法定禅师的面壁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