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疗效观察

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疗效观察

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疗效观察
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疗效观察

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的30例患者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针刺夹脊穴普通治疗方案治疗,在临床治疗2 w时进行治疗效果和疼痛程度评定,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采用的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方法对于对照组的针刺夹脊穴治疗方法有明显的高出效率,治疗组的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方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标签:针刺夹脊穴;拔罐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门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很多腰腿疼痛的主要病因。根据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以及椎管矢状径大小、病理特点、个人敏感点等等不同情况,临床症状病症表现差异悬殊,90%以上的腰椎间盘患者都有腰痛、下肢放射痛症状,其他还会伴随出现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肌肉麻痹、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等其他症状。发病病因大多数是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负荷与运动中承受强大的压应力,椎间盘开始蜕变,并构成腰椎间盘突出,从而形成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多种病痛并发,主要发病年龄段在20岁以上。通过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的探究,并对临床疗效进行量化、客观性评定,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的中医科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段21~59岁,平均年龄(40±0.2)岁,病程30 d~6个月以上,平均病程(3.2±1.2)个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等30例,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经过统计学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①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受寒风湿,患者有慢性腰痛史;②发生于>20岁;③腰痛向臀部以下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④X线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1.3方法将已经完成分组的60例患者,按照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开采取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方法,取患者病变节段患侧华佗夹脊穴或者两个病变节段患侧华佗夹脊穴穴位,将患者俯卧或者平躺置于床上,穴位常规消毒,用不锈钢毫针进针,针刺时以患者有麻胀感或者电击感为佳,切记求针感反复施针,配穴取患侧环跳、殷门、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施以补泻手法,留针30 mm,每10 min行针1次。拔罐治疗,选取腰部或者大腿、小腿后侧、外侧皮肤表面有血络瘀滞点,根据部位不同选取不同玻璃罐进行治疗,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6-29T14:34:51.4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下第6期作者:付春爱[导读]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症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应该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推广。 (陕西省延安市中医医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目的:研究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就职医院从2015年到2017年收治的颈性眩晕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患者为44例,患者的年龄最小的为17岁,最大的为74岁,年龄跨度比较大,选取资料具有普遍代表性。8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性眩晕症,伴有恶心、呕吐以及颈部僵痛等症状。对这80例患者进行治疗,使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方法。结果:经过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后的患者,临床治愈患者有58例,治疗效果显效的患者有12例,治疗效果有效的患者有9例,治疗无效患者有1例。结论: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症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应该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推广。关键词:针刺;刺络拔罐;颈性眩晕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puncture cupping therapy for cervical vertigo. Methods: choose the inaugural hospital from 2015 to 2015 of 8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vertigo syndrom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r 36 patients with male, female patients with 44 cases, the youngest of the patients was 17 years old, the biggest for the 74 - year - old, age span is large, has a large sample of selected data. All 80 patients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cervical vertigo, with symptoms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and stiff neck. The 8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cupping therapy. Results: after acupuncture with stab winding cupping therapy of the patients, 58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e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were markedly improved in 12 cases, 9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 and effective, and 1 case of invalid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cupping therapy for cervical vertigo has a very obvious clinical effect, which can help patients recover early and should be promot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cupuncture; Cupping cupping; Cervical vertigo 颈性眩晕又称为椎动脉性颈椎病,该病成因较为复杂,但可以大致归为三类,慢性劳损、外伤以及炎症,这三种病因会形成对颈椎神经和血管的压迫,从而引发颈性眩晕。颈性眩晕的表现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以及颈部不适等。近年来,身患颈性眩晕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何有效的治疗这一疾病,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多年来使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眩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形成此研究文章用以交流讨论。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从笔者就职医院自2015年到2017年收治的颈性眩晕症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患者为44例,患者的年龄最小的为17岁,最大的为74岁,年龄跨度比较大,选取资料具有普遍代表性。此次研究选择的80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发作性颈部转动后出现的眩晕情况,伴随出现的还有恶心、呕吐以及颈部僵痛等症状。本次研究所选择的80例患者均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血脂脑电图颈椎X线片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经过TCD判定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治疗方法(1)患者采用俯卧体位,选择针刺穴位以风池、百会、颈夹脊穴为主,对穴位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规格0.35*50毫针,由风池穴对侧眼球方向刺入1.5寸,百会穴平刺,取颈夹脊向脊柱方向倾斜1寸,实症用泻法,虚症用补法,得气后,百会、风池两穴位不留针,颈夹脊留针30分钟。这一针刺穴位治疗法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2)患者起针后,反向坐在椅子上,面朝椅背,背朝医生,双臂放到椅背上。医生对患者的大椎穴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三棱针点刺该穴位2到3下后,马上在大椎穴上用闪火拔罐,等待穴位中流出鲜血,再留罐15到20分钟,然后起罐并擦去患者流出的血液,用碘伏棉球对针眼进行压迫止血。拔罐放血隔一天一次,一个疗程为七天,多数患者在拔罐放血4~5次后会感觉颈性眩晕症状有明显好转。 二、疗效观察本次研究治疗颈性眩晕患者80例,治疗情况分为以下四种:一是临床治愈的情况,通过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后的患者,无眩晕症状发生,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此类临床治愈患者有58例,占72.5%;二是治疗效果显效的情况,通过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后的患者,眩晕症状明显减轻,每天发作时间累计为两小时,能够参加一般性工作以及正常生活,此类治疗效果显效的患者有12例,占15%;三是治疗效果有效的情况,通过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有所减轻,但还会因劳累或者情绪波动而间断性发作,每日发作时间累计为2到6小时,此类治疗效果有效的患者有9例,占11.25%;四是治疗效果无效的情况,通过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颈性眩晕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出现加重情况者,均为治疗无效患者,本次研究中此类治疗无效患者有1例,占1.25%。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的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颈性眩晕的总有效率达到98.75%。 三、病例介绍王某,女,年龄37岁,2016年8月27日来笔者就职的医院就诊。王女士自陈从2个月前开始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伴随恶心、颈部强痛之感,在此后时间曾做过理疗及牵引治疗,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王女士在就诊的前一天,在床上突然出现头晕症状,不能翻动,不敢睁眼,并且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觉病情加重的王女士于次日上午来我院就诊。在对王女士进行问诊过程中笔者了解多,王女士平时工作用电脑比较多,长时间伏案工作,对王女士进行检查发现其存在口苦、舌淡苔白腻,两肋胀痛的感觉,之后对王女士进行椎动脉扭曲试验,试验结果呈阳性,用TCD进行检查,发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因此诊断为颈性眩晕。笔者使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颈部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取风池穴向对侧眼球方向刺入1.5寸,百会穴平刺,颈夹脊向脊柱方向斜刺1寸,用泻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起针后患者头晕感减轻,马上能睁开眼睛。之后让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对患者大椎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2~3下,然后在大椎穴上用闪火拔罐,等到拔出鲜血自行停止后留罐20分钟,起罐后擦去血液,患者能够立刻翻动,稍有头晕、恶心的感觉,没出现呕吐症状。该患者经过5次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之后,颈性眩晕的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之后随访一年病症未出现复发。 四、讨论

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一、华佗夹脊穴简介: 1. 夹脊穴目前的接种观点 (1 )34穴(含位于胸1-12椎及腰1-5椎两侧的夹脊穴) (2)48穴(含位于颈1-7椎与胸1-12椎及腰1-5椎两侧的夹脊穴) (3)56穴(含位于颈1-7椎、胸1-12椎及腰1-5椎及骶1-4椎两侧的夹脊穴) 2. 夹脊穴的定位: (1)颈夹脊穴位于第1-7颈椎棘突下离开0.3寸处,每侧7穴。 (2)胸夹脊穴位于第1-12胸椎棘突下离开0.5寸处,每侧12穴。 (3)腰夹脊穴位于第1-5腰椎棘突下离开0.5寸处,每侧5穴。 (4)骶夹脊穴位于第1-4骶椎棘突下离开0.5寸处,每侧4穴。 二、功能与主治 1. 功能: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调和五脏、通降六腑、 行气活血、疏通经络。

2. 主治:颈1-5夹脊穴治疗头面疾患;颈4-7椎夹脊穴 治疗头、颈、肩及上肢疾病;胸1-4夹脊穴治疗肺及上肢疾患;胸4-7夹脊穴治疗心脏疾患;胸7-10夹脊穴治疗肝胆疾患;胸10-12夹脊穴治疗脾胃疾患;腰1-2夹脊穴治疗肾脏疾患;腰3-5夹脊穴治疗膀胱、大小肠疾患;腰4-5与骶夹脊穴治疗下肢疾患。 三、华佗夹脊穴的施治方法 (一)针刺 针刺的基本手法有进、退、捻、留、捣或提插、捻转; 辅助手法循、弹、刮、摇、搓、飞、颤等。 得气:患者感到酸、麻、胀、痛、重,有时还会出现凉、热、痒、触电、蚁行、水波等感觉。 (二)灸法 《灵枢.官能篇》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四、临床应用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处方一:颈2-7夹脊穴,主治各型颈椎病,配合风池、曲池、外关、合谷。 处方二:颈夹脊穴,皮肤针叩刺。微出血后拔罐。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 一、病因: 本病主要有两种原因引起腰部软组织损伤: (1)腰:腰扭伤多因走滑倒,跳跃、闪扭身躯、跑步而引起,多为肌肉韧带遭受牵挚所致,故损伤较轻, (2)腰挫裂伤:腰挫裂伤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配合不正当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与关节囊的损伤和撕裂。 二、症状表现: 患者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当时并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次日感到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站立时往往用手扶住腰部,坐位时用双手撑于椅子,以减轻疼痛。 腰肌后一侧或两侧当即发生疼痛;有时可以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阻,静止时疼痛稍轻、活动或咳嗽时疼痛较甚。检查时局部肌肉、压痛及牵引痛明显,但现象(外力撞击者例外)。 三、诊断:

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四、辅助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 1、损伤较轻者,X 线平异常表现; 2、损伤严重者,X 线表现一般韧带损伤多异常发现,或见腰生理前突消失棘上、棘间韧带断裂者侧位片表现棘突间距离增大或合并棘突,关节突。 五、一般治疗: 1、如果郊野旅,又逢腰部,临急间找不到,在此情况下,应让病人绝对卧下休息.若旅行带有小型冰箱,可取出冰块,用布包着,敷于腰部患处,以减少扭伤引起皮下出血,同时冰敷亦有止痛作用. 2、停止工作、劳动,绝对卧床休息。应仰卧于硬板床上,床上垫一厚被、腰下垫一软枕,可减轻疼痛和缓解肌肉痉挛。 3、扭伤当天不要热敷和推拿,以免局部血管扩张,发生渗血和加重水肿。 24小时后,局部可用热敷、推拿按摩、拔火槽等治疗,或食盐炒热布包敷患处,或用指尖、掌缘或半握拳的手均匀地敲击腰背部受伤的肌肉;还可用红花油、米酒等涂抹、按揉患处,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调和气血。骶部位的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突然受到牵拉而超过其弹性限度所致的急性损伤。急性腰扭伤后可立即出现剧烈疼痛,甚至有腰部断裂感。此时。腰部不敢活动,行走困难,严重者甚至卧床时不能翻身。腰部的疼痛为持续性的,咳嗽、打喷嚏、腹部用力等都可使疼痛加剧

用按摩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用按摩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从中医病理分析是跌闪腰筋、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所致。损伤后局部软组织渗血,深部形成血肿,局部疼痛,肌肉痉挛。如不及时治疗,深部形成纤维化,最后形成瘢痕、粘连,致使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局部肌肉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由急性腰扭伤转变成难以治愈的慢性腰痛。 腰部急性损伤包括肌肉、韧带损伤及关节扭伤等,90%发生于腰骶部和骶髂关节。腰骶部为人体躯干连接下肢的桥梁,负重大,活动多,所以在运动中遭受外伤的机会也多。 用按摩手法治疗运动训练中急性腰扭伤是以强刺激按摩为主,辅以刺激经络。因腰痛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关,而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均行于背部。推拿疗法能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散瘀,解除痉挛,消肿镇痛,理筋正骨,达利关节,分离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伤病组织的修复,使机体尽快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1)揉法,由轻渐重,使力量达深部软组织约5分钟。 (2)点按,术者用拇指指腹按压腰部痛点,由轻渐重,使力量直达深部组织,按压时需有间歇性放松,使局部恢复血循环,以免加重损伤。 (3)提拿腰部诸肌,提拿方向与肌腹垂直,由上而下、先轻后重、先健侧后患侧地进行。重点要放在压痛最明显处。反复提拿约3分钟。 (4)推揉舒筋法,在腰部病变部位作半环揉压。从上至下,先健侧后患侧,边揉边移动,使腰部皮肤感到微热为宜(约2分钟)。然后术者立于病员右侧,以右手掌根部和小鱼际肌处紧贴病员腰部皮肤,掌根用力,沿脊柱作鱼摆尾式推揉,由下而上,先健侧后患侧,重点放在患侧。反复推揉8~12次。 (5)斜搬腰法,两手交叉于胸前,下侧肢体伸直,上侧肢体髋、膝屈曲,术者站于病员背后,一手握住病员手腕部,另一手拇、食二指紧紧抓住病员裤腰带,用掌根和小鱼际肌紧紧按住病员臀部,双手

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疗效观察

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的30例患者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针刺夹脊穴普通治疗方案治疗,在临床治疗2 w时进行治疗效果和疼痛程度评定,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采用的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方法对于对照组的针刺夹脊穴治疗方法有明显的高出效率,治疗组的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方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标签:针刺夹脊穴;拔罐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门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很多腰腿疼痛的主要病因。根据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以及椎管矢状径大小、病理特点、个人敏感点等等不同情况,临床症状病症表现差异悬殊,90%以上的腰椎间盘患者都有腰痛、下肢放射痛症状,其他还会伴随出现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肌肉麻痹、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等其他症状。发病病因大多数是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负荷与运动中承受强大的压应力,椎间盘开始蜕变,并构成腰椎间盘突出,从而形成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多种病痛并发,主要发病年龄段在20岁以上。通过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的探究,并对临床疗效进行量化、客观性评定,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的中医科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段21~59岁,平均年龄(40±0.2)岁,病程30 d~6个月以上,平均病程(3.2±1.2)个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等30例,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经过统计学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①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受寒风湿,患者有慢性腰痛史;②发生于>20岁;③腰痛向臀部以下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④X线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1.3方法将已经完成分组的60例患者,按照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开采取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拔罐治疗方法,取患者病变节段患侧华佗夹脊穴或者两个病变节段患侧华佗夹脊穴穴位,将患者俯卧或者平躺置于床上,穴位常规消毒,用不锈钢毫针进针,针刺时以患者有麻胀感或者电击感为佳,切记求针感反复施针,配穴取患侧环跳、殷门、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施以补泻手法,留针30 mm,每10 min行针1次。拔罐治疗,选取腰部或者大腿、小腿后侧、外侧皮肤表面有血络瘀滞点,根据部位不同选取不同玻璃罐进行治疗,

急性腰扭伤的特效针灸

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特效穴 笔者十几年来采用单独针刺“闪挫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均获良效。借本栏目介绍与大家分享。定位: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三分之一处即是。直刺0.8-1寸或向上斜刺,并嘱其活动活动腰部,会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是手三里吧? 中渚.手三里亦对此证有效 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初诊患者腰部剧痛难耐,腰身板滞不适,弯腰痛甚,腰部活动受限,甚者动弹不得,需要外人扶助活动。 针灸治疗方法:调整患者紧张心态,选用华佗牌28号1~1.5寸毫针,先取后溪穴,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又为本经“输穴”及八脉交会穴——通督脉。该穴于第五掌指关节后,横纹处。进针0.8~1.2寸,得气后,快速捻转行泻法五分钟,并嘱其适当活动腰部,直至患者腰部能够轻微转动,痛感渐缓,接着慢慢扶患者俯卧于床上,取“上仙穴”位于第五腰椎正下方凹处。人体双侧肋弓下缘连线与脊柱的交点对应的是第二腰椎,只要向下再数三个突起就是第五腰椎了。此穴用于按摩,按压时,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逐渐用力,旋转按压。疼痛感立减一半,再配合针刺腰眼,阿是穴,飞扬(针尖要朝小腿内侧向上斜刺),然后接上电针仪选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起针后配合拔火罐5~10分钟,每日一次,七次为一疗程。 隔天主穴换为闪挫穴,定位: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三分之一处即是。直刺0.8~1寸或向上斜刺,配穴为肾俞、委中、命门、外关、太冲施予平补平泻。两组穴位交替使用,三天后患者腰痛基本痊愈,隐约有感腰酸不适,疗程结束,患者腰已不痛不酸,轻便自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强调针灸治疗同时配合自身运动,取同样的穴位,配合自身运动者疗效明显高于不配合者。 本法是我的一位中医老师授予我的,每用均会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故与大家分享。腰痛的针灸治疗 1、奇穴:奇穴位于足三里下一寸,距胫骨外一寸处,毫升2-4寸直刺,针刺手法以泻为主。 适用于腰肌紧张,前屈受限,屈髋试验阳性者。 2、人中、委中、阳陵泉:人中行泻法,委中刺血。后刺阳陵泉 适用于翻身困难者,下肢伸屈疼痛,腰肌间歇性掣痛者,动则腰痛者,憋气活动。 3、国老穴(三四跖骨之间,本节上约半寸左右):刺之结节处、压痛处,治疗扭伤、风湿、腰肌劳损, 针后腰部发热,头部出汗为佳。

急性腰扭伤治疗方法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常因搬运重物、用力过猛或身体滑倒扭闪等情况使腰部的肌肉、韧带、筋膜被过度牵拉,甚至撕裂而发生本病。 主要表现 急性腰扭伤时,患者腰部有牵扯或闪挫撕裂的感觉。随后即发生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腰部僵硬,腰椎棘突旁肌肉痉挛,并有明显压痛。严重者咳嗽、大声说话、喷嚏、甚至出气都可使疼痛加重。 民间疗法 (一) 中草药内服疗法: 当归、大黄各20克,赤芍、续断、骨碎补、桃仁、丹皮各10克,制乳香、制没药、红花、芒硝各6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二) 针刺疗法: 刺肾俞、大肠俞、秩边、腰阳关、环跳、委中、次髎、阿是穴。耳穴刺腰骶椎、胸椎等区域。 (三) 热敷疗法: ①食盐250克,麸子或砂子500克,共炒热,装入布袋内,趁热敷在疼痛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②用生香附、石菖蒲、萝卜子各50克,共研粗末,再与鲜韭菜150克共捣烂,炒热,洒入白酒少许,布包趁热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四) 雷火针疗法: 灸秩边、次髎、腰阳关穴及疼痛最剧处。每日1次。 (五) 按摩疗法: 术者用拇指端以较重手法按揉双侧太溪穴100~200次,再由轻到重按揉阿是穴100~200次。再让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两上肢自然前伸,术者先用掌面按揉、按压腰部数分钟,以缓解腰部肌肉痉挛。继以拇指按压跗阳穴,力量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同时嘱患者咳嗽数声 (增加腹压),以了解腰痛是否减轻。最后让患者面对墙壁而立,两腿自然分开,放松腰带,两手前举扶墙,使全身肌肉放松。术者立于患者背后,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肾俞穴,其余手指轻轻扶持患者腰部。然后嘱患者缓缓下蹲,足跟须始终着地。术者也随着病人缓缓下蹲,两手拇指仍用力按压,并有上下滑动的动作。当患者下蹲至大腿与小腿接触后,再徐徐起立,术者也随病人徐徐起立,手法不变。上法重复3~5遍。再用同样方法施于阿是穴、志室、次髎、大肠俞、环跳等穴。每日或隔日1次。 (六) 滴点疗法: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 一、病因: 本病主要有两种原因引起腰部软组织损伤: (1)腰扭伤:腰扭伤多因行走滑倒,跳跃、闪扭身躯、跑步而引起,多为肌肉韧带遭受牵挚所致,故损伤较轻, (2)腰挫裂伤:腰挫裂伤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配合不正当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与关节囊的损伤和撕裂。 二、症状表现: 患者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当时并无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次日感到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咳嗽、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站立时往往用手扶住腰部,坐位时用双手撑于椅子,以减轻疼痛。 腰肌扭伤后一侧或两侧当即发生疼痛;有时可以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阻,静止时疼痛稍轻、活动或咳嗽时疼痛较甚。检查时局部肌肉紧张、压痛及牵引痛明显,但无瘀血现象(外力撞击者例外)。 三、诊断: 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四、辅助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 1、损伤较轻者,X 线平片无异常表现; 2、损伤严重者,X 线表现一般韧带损伤多无异常发现,或见腰生理前突消失棘上、棘间韧带断裂者侧位片表现棘突间距离增大或合并棘突,关节突骨折。 五、一般治疗:

1、如果郊野旅行,又逢腰部扭伤,临急间找不到医生,在此情况下,应让病人绝对卧下休息.若旅行带有小型冰箱,可取出冰块,用布包着,敷于腰部患处,以减少扭伤引起皮下出血,同时冰敷亦有止痛作用. 2、停止工作、劳动,绝对卧床休息。应仰卧于硬板床上,床上垫一厚被、腰下垫一软枕,可减轻疼痛和缓解肌肉痉挛。 3、扭伤当天不要热敷和推拿,以免局部血管扩张,发生渗血和加重水肿。 24小时后,局部可用热敷、推拿按摩、拔火槽等治疗,或食盐炒热布包敷患处,或用指尖、掌缘或半握拳的手均匀地敲击腰背部受伤的肌肉;还可用红花油、米酒等涂抹、按揉患处,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调和气血。骶部位的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突然受到牵拉而超过其弹性限度所致的急性损伤。急性腰扭伤后可立即出现剧烈疼痛,甚至有腰部断裂感。此时。腰部不敢活动,行走困难,严重者甚至卧床时不能翻身。腰部的疼痛为持续性的,咳嗽、打喷嚏、腹部用力等都可使疼痛加剧 六、针灸治疗: 1、选穴:后溪,三间,腰痛点 后溪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三间穴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腰痛点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及第4、第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4穴。 2、刺发: 选用30#或28#毫针,3寸2根,1.5寸4根,取用3寸毫针,由后溪穴进针至三间穴透出,取用1.5寸毫针在腰痛点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8~1.2寸。进针后可适当运用提插装捻转手法,留针30分钟,每各五分钟运用手法一次。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 一、病因: 本病主要有两种原因引起腰部软组织损伤: (1)腰:腰扭伤多因走滑倒,跳跃、闪扭身躯、跑步而引起,多为肌肉韧带遭受牵挚所致,故损伤较轻, (2)腰挫裂伤:腰挫裂伤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配合不正当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与关节囊的损伤和撕裂。 二、症状表现: 患者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当时并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次日感到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站立时往往用手扶住腰部,坐位时用双手撑于椅子,以减轻疼痛。 腰肌后一侧或两侧当即发生疼痛;有时可以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阻,静止时疼痛稍轻、活动或咳嗽时疼痛较甚。检查时局部肌肉、压痛及牵引痛明显,但现象(外力撞击者例外)。 三、诊断:

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四、辅助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 1、损伤较轻者,X 线平异常表现; 2、损伤严重者,X 线表现一般韧带损伤多异常发现,或见腰生理前突消失棘上、棘间韧带断裂者侧位片表现棘突间距离增大或合并棘突,关节突。 五、一般治疗: 1、如果郊野旅,又逢腰部,临急间找不到,在此情况下,应让病人绝对卧下休息.若旅行带有小型冰箱,可取出冰块,用布包着,敷于腰部患处,以减少扭伤引起皮下出血,同时冰敷亦有止痛作用. 2、停止工作、劳动,绝对卧床休息。应仰卧于硬板床上,床上垫一厚被、腰下垫一软枕,可减轻疼痛和缓解肌肉痉挛。 3、扭伤当天不要热敷和推拿,以免局部血管扩张,发生渗血和加重水肿。 24小时后,局部可用热敷、推拿按摩、拔火槽等治疗,或食盐炒热布包敷患处,或用指尖、掌缘或半握拳的手均匀地敲击腰背部受伤的肌肉;还可用红花油、米酒等涂抹、按揉患处,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调和气血。骶部位的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突然受到牵拉而超过其弹性限度所致的急性损伤。急性腰扭伤后可立即出现剧烈疼痛,甚至有腰部断裂感。此时。腰部不敢活动,行走困难,严重者甚至卧床时不能翻身。腰部的疼痛为持续性的,咳嗽、打喷嚏、腹部用力等都可使疼痛加剧

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方案

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 (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 (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4)X线片检查可见腰椎生理前凸改变,椎间隙可能变窄,边缘可有骨赘。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典型表现 ①多有明显急性腰扭伤史。 ②常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下腰段为好发部位。 ③腰骶部有明显疼痛点和肌痉挛,伴脊柱侧弯以减轻疼痛,有明显的放射性牵涉痛,咳嗽、小便时加重。 (2)查体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肌痉挛、僵硬,脊柱侧凸畸形,活动受限。 (3)X线平片检查常无明显阳性发现。 根据外伤后腰骶部疼痛、肌痉挛。有明显的放射性牵涉痛,咳嗽、小便时加重。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肌痉挛、僵硬。X线平片常无明显阳性发现等可确定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腰部有外伤史,腰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痛处拒按,腰部板硬,活动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 2.湿热内蕴证:伤后腰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治疗 1.理筋手法 ①松腰法:包括掌根揉按、肘点腰骶、推散法等。 ②俯卧位扳压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两手从胸背部至腰骶部的两侧、自上而下轻轻揉按,以缓解腰肌紧张和痉挛。然后按压揉摩阿是穴、腰阳关、命门、肾俞、大肠俞、次髎等穴,以镇静止痛。最后术者用左手压住腰部痛点用右手托

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 (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 (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4)X线片检查可见腰椎生理前凸改变,椎间隙可能变窄,边缘可有骨赘。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典型表现 ①多有明显急性腰扭伤史。 ②常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下腰段为好发部位。 ③腰骶部有明显疼痛点和肌痉挛,伴脊柱侧弯以减轻疼痛,有明显的放射性牵涉痛,咳嗽、小便时加重。 (2)查体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肌痉挛、僵硬,脊柱侧凸畸形,活动受限。 (3)X线平片检查常无明显阳性发现。 根据外伤后腰骶部疼痛、肌痉挛。有明显的放射性牵涉痛,咳嗽、小便时加重。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肌痉挛、僵硬。X线平片常无明显阳性发现等可确定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腰部有外伤史,腰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痛处拒按,腰部板硬,活动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 2.湿热内蕴证:伤后腰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治疗 1.理筋手法 ①松腰法:包括掌根揉按、肘点腰骶、推散法等。

②俯卧位扳压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两手从胸背部至腰骶部的两侧、自上而下轻轻揉按,以缓解腰肌紧张和痉挛。然后按压揉摩阿是穴、腰阳关、命门、肾俞、大肠俞、次髎等穴,以镇静止痛。最后术者用左手压住腰部痛点用右手托住患侧大腿,摇晃拔伸数次后,用力作反向扳动。 2.正骨手法 斜扳法:患者侧卧床上,使位于上面的下肢屈髋屈膝900,位于下面的下肢伸直位。医者一手扶持肩前部,另一手扶持臀部,两手用力,方向相反,力量相等,进行推拉(注意交叉点在患椎上),当遇到阻力时,突然加大推拉力,常听到“咯”的一声。然后患者改为另一侧侧卧位,按上述操作方法进行,手法告毕。 (二)敷贴:应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类中药膏药等敷贴患处。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血瘀气滞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方加减。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没药、当归、香附、牛膝、地龙、血竭、甘草等。 中成药:七厘胶囊、回生第一散等。 2.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湿利热,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加味二妙丸方加减。苍术、黄柏、山桅子、川断、鸡血藤、双花、川芎、丹参、香附、薏苡仁、甘草等。 中成药:二妙散、腰痹通等。 (四)针灸疗法:按照体针定位及取穴方法,根据病情虚实酌情使用。 (五)封闭疗法:有明显的局限性痛点可行封闭治疗。 (六)物理疗法: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物理疗法。 (七)其他疗法 1.根据病情可选用中医诊疗设备如: (1)腰椎电动牵引:适用于伴有腰肌紧张、腰曲变直、侧弯等情况的患者。 (2)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中药离子导入、经络治疗仪、红外线照射、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 2.其他外治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熏蒸、涂擦、拔罐、针刀疗法等外治法。 3.功能锻练:早期卧床休息,后期功能锻炼,如采用五点式法:取仰卧位,把头部、双肘及双足跟五个点作为支撑点,用力向上挺腰抬臀,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避免疲劳和损伤。

运动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观察

运动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11-28T11:14:43.6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1期作者:王飞 [导读] 探究运动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以及探讨此种治疗方式的原理。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探究运动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以及探讨此种治疗方式的原理。方法:依据中国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诊断标准,收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急性腰扭伤患者20例,运用运动针灸治疗,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进而得出疗效,然后查阅资料分析原理。结果:运动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颇有成效,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及脊柱活动受限。结论:运动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效果显著,原理清晰,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运动针灸;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 前言 急性腰扭伤带来的疼痛以及身体活动时所受的限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目前临床上有十几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方法,也都颇有成效,现在记录一下笔者在临床关于急性腰扭伤的一种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6-9月门诊急性腰扭伤患者20例,所有患者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关于急性腰扭伤的中医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腰部扭伤史,2.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活动受到限制,严重者无法站立、翻身或行走,通过维持一种或数种强迫体位来减少疼痛。3.腰部肌肉、臀部肌肉痉挛,筋膜僵硬,或可触及明显硬物或条索状物样,损伤部位压痛明显,脊柱生理弯曲度发生变化,如侧弯或腰曲的改变:消失或减少。4.X线片检查可见腰椎生理弧度改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男13例,女7例,年龄35-50岁,病程1-7天。 1.2治疗方法 针具选用苏州市华伦医药用品有限公司出产的顺和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朗索复合碘消毒棉签消毒,干燥干净棉签。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及腰部活动受限水平;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及腰部活动受限水平;具体操作方法: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坐位及平躺位,朗索复合碘消毒棉签消毒,分别针刺左手外劳宫(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1寸一次性毫针进针0.5寸,强刺激)、后溪(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中,1寸一次性毫针直刺0.8寸,强刺激)、手三里(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2寸一次性毫针直刺1.5寸,强刺激),右手合谷透后溪(在手背,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1寸一次性毫针向后溪方向刺0.8寸)、曲池(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1寸一次性毫针直刺1寸)、外关(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1寸一次性毫针0.5到1寸),人中(在面部,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界处,0,5寸一次性毫针斜向鼻尖刺0.3-0.5寸),直至穴位局部产生酸麻胀沉重感,然后留针30min-40min,每隔8min捻转、穿插行针1次,且产生明显的酸麻胀感,同时嘱患者留针活动腰部,幅度逐渐增大,频率适宜,以自己能接受为适宜,做腰部左右侧弯曲,缓慢下蹲,旋转腰,高抬腿等一系列活动,以及最简单的前屈、后伸。平躺患者可自己或在医生帮助下做屈髋屈膝动作,医师辅助患者做摇晃腰部等活动动作。 2.观察指标 2.1 客观评价 按照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视觉模拟尺来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即刻度尺法),取一把长度为10cm的标尺,分别用标尺的两端10cm和0cm代表最痛和不痛,每1cm代表1分,分别在治疗前后让患者面对标尺无刻度一面,让患者指出当时最能表示自己疼痛程度的部位,医生在有刻度的一面观察疼痛程度,得出对应分数并记录数据。治疗效果(疗效指数)计算公式:n=(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x100%,疗效判定:治愈:n=100%,好转:n》=30%,无效n<30%。有效=好转+痊愈,有效率=有效/患者总人数X100%。 2.2主观评价 治愈:腰部疼痛完全消失,无肿胀,患者腰部可以活动自如。 好转:腰部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未愈:所有症状同治疗前,没有任何改善。 3.统计学方法 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分数,评价结果,建立Excel数据库,并录入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X2检验,两组计量数据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腰痛综合疗效 4.1客观评价 治疗20例中痊愈0例,好转19 例(占95%),无效1 例(占5%),治疗前疼痛评分平均值8.225,治疗后疼痛评分平均值3.65,t检验结果显示治疗前腰痛平均分与治疗后腰痛平均分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急性腰扭伤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注:治疗前后两组采用卡方检验,X2=1.427,P=0.0163<0.05,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2 主观评价

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法

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法 腰部受伤时,病人自觉腰部突然“碜裂”或“闪裂”感觉,马上感到腰部无力支撑,因此,病人坐下去,无力起身,需人扶持,另外转身、弯腰拾物,痛苦倍增。 腰部扭伤病人,肉眼可见腰肌肿起,同时肌肉出现触痛,甚至腰肌呈索条状强直,检查腰肌损伤,让病人坐着,医生以手按着上股,令病人出力把腿抬起,腰肌损伤的人,抬腿便痛。 手法治疗腰部扭伤,首先应舒筋活络,点按有关穴位,如肾俞、阳关、委中,手法以接、推、滚、揉为主,当肌肉松弛后,令病人侧卧,先摇动腰部,再侧搬按。病人经过治疗,腰部即觉松弛,审病人受伤程度,配合内服中药,或者外敷,一般腰部扭伤一个疗程可愈。 如果郊野旅行,又逢腰部扭伤,临急间找不到医生,在此情况下,应让病人绝对卧下休息,若旅行带有小型冰箱,可取出冰块,用布包着,敷于腰部患处,以减少扭伤引起皮下出血,同时冰敷亦有止痛作用。 休息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治疗,在木板床上加1个10厘米厚的棉垫,保持自由体位,以不痛或疼痛减轻为宜,卧床一般应坚持3-7日左右,保证损伤组织充分修复,以免遗留慢性腰痛。腰扭伤24小时后可行患部热敷。有条件者进行理疗。 1、疼痛严重者可服用强痛定片一次2片或肌注强痛定、呢替啶(杜冷丁)等止痛药。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3次。 2、口服阿司匹林一次0.5-l克,一日3次;对乙酰氨基酚一次500毫克,一日3次;消炎痛一次25-50毫克,一日3次;伸筋丹一次5粒,一日3次。用

于止痛镇静,晚上可加服2片地西泮(安定)。 3、还可选用跌打丸、七厘散、小活络丸、大活络丸等服用。 4、局部还可贴伤湿止痛膏、奇正贴膏,701跌打镇痛膏或外敷正红花油、风湿油等。 按摩疗法:在局部宜采用推、摩、搓、等疏通气血,解除痉挛的轻手法,以避免加重损伤,并可选用委中等穴位进行点穴治疗。恢复期按摩效果较好,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粘连。 针灸疗法:其一是,各种穴位刺激法的广泛应用,除传统的刺灸拔罐外,耳针、电针、穴位激光针灸、火针、穴位微波针灸等几乎都用于治疗本病,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二,在大量病例的对比观察基础上,筛选有效穴位和配方。最近有人分析验证,发现损伤在足太阳经的以后溪疗效最好;伤在督脉,水沟效果明显;伤在足太阳和足少阳的,取腰痛穴最理想。另外,强调针灸同时配合自身运动,取同样的穴位,配合自身运动者疗效明显高于不配合者。以上这些,都使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不断提高。 体针可选用肾俞、承山、委中、腰阳关、夹脊、阿是穴等穴,在针刺委中穴的同时可让患者主动活动腰部,有时可收到显著疗效,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急性椎间小关节扭伤、关节囊部分嵌顿和骶髂关节扭伤的病人,同时还可选用耳针疗法。 如果郊野旅行,又逢腰部扭伤,临急间找不到医生,在此情况下,应让病人绝对卧下休息。若旅行带有小型冰箱,可取出冰块,用布包着,敷于腰部患处,以减少扭伤引起皮下出血,同时冰敷亦有止痛作用。 手法治疗腰部扭伤,首先应舒筋活络,点按有关穴位,如肾俞、阳关、委中。手法以接、推、滚、揉为主.当肌肉松弛后,令病人侧卧,先摇动腰部,再侧搬

急性腰扭伤针灸方法

急性腰扭伤针灸方法 腰扭伤是很常见的,出现腰扭伤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会引发腰部其他疾病,同时对腰部活动也是会造成影响,治疗腰部扭伤,药物、按摩都是不错之选,这些方法使用对身体没有如何影响,那急性腰扭伤针灸方法也是很不错的,针灸该如何进行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急性腰扭伤针灸: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水沟(或左右旁开1厘米处)、后溪(或睛明)、腰痛穴。 配穴:委中、命门、阳关、大肠俞、合谷。 腰痛穴位置:手背,指总伸肌腱两侧,腕背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效果不理想时加配穴,均按损伤部位选穴。腰脊正中损伤:水沟,直刺1~2分,反覆捻转,持续2分钟; 或水沟旁开1厘米处,左手拇、食指将患者上唇捏住,右手以2寸毫针,从左侧进针,对侧出针,来回拉动强刺激5~10秒。在上述针刺同时,医者站于患者身后,紧扶患者腰腹交界处(章门、京门穴附近),帮助其活动腰部20次,如前俯后仰,左右旋转等。腰软组织损伤(面积较小者):后溪,取对侧或痛侧,往合谷方向进针,亦可由合谷透至后溪,深刺1~1.5寸,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分钟;或睛明,取痛侧,针入0.5~1.0寸(宜缓慢进针,防止损及血管),得气后轻轻捻转,不可提插捣针。同时,亦如上法活动其腰部。腰软组织损伤(面积较大,痛引胁肋者):腰痛穴,取对侧,两针均向掌心斜刺,深0.8~1.0寸,得气后,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分钟。并按上法活动其腰部。上述均留针15分钟,运针1~2次。 如尚有余痛或疼痛减轻不明显,深刺大肠俞,激发针感放射至足根,委中刺血,命门、阳关及腰部压痛最明显处,针后加拔罐。

40个腰扭伤治疗法!接近史上最全

40个腰扭伤治疗法 !接近史上最全 急性腰扭伤在生活中很容易会出现,也会给相当痛苦,现介绍临床速效经验。希望会给广大朋友带来实效。 单纯急性腰扭伤有 (1)疼痛:通常伤后立即出现下腰部疼痛,但有时损伤当时疼痛不明显,过几小时或第二天晨起后感到明显疼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但不消除。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重。患者多能指出较为明确的疼痛部位。局部压痛范围开始较大,以后逐渐局限。患者多用双手撑腰,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 (2)腰部僵硬,活动受限:受损肌肉由于疼痛及其他各种病理因素而反射性引起痉挛,造成腰部僵硬,脊柱代偿性侧弯(一般多向患侧倾斜)。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一切活动均因疼痛加重而受限。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可使疼痛加重,再度使肌肉痉挛,形成恶性循环。 (3)放射性和牵扯性神经痛:有近半数急性腰扭伤患者有

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其疼痛多在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前内侧等处。直腿抬高试验有时可为阳性,但足背伸加强试验阴性,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此外,需拍X线片除外骨质性疾病。 1 治疗:水沟穴(人中穴):患者自然坐位,医者准备好针具, 消毒速刺入准确穴位,实施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自然适度活动腰部。同时患者腰部会有猛地轻松感,片刻症状消失。2 急性腰扭伤在1----3天内,针刺“人中穴”有特效!3天以上,效果较差! 几年前,我回老家,遇一老乡坐在路边痛苦呻吟。问其故?答说:“因撑船闪了腰,船弃河边,想去医院医治,又无法走动!”恰好我带有针灸针和消毒酒精【这是我经常必备的医具】,就对他说,无妨,10分钟内可以无事!老乡不太相信,同行的人员也半信半疑!我立即取针消毒,用小毫针针刺“人中穴”,捻转数次,留针不动,并把他扶起,叫他缓慢前后左右活动腰部,再捻转数次。他说:“真神,真的不痛了!”同行的人 员也感到神奇,前后不到十分钟!我对他说,现在不要撑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