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反恐背景下的_东突_吕军焘

国际反恐背景下的_东突_吕军焘

1007—1369(2003)03—0075—03

国际反恐背景下的“东突”

吕军焘

[内容提要] 中国西部的“东突”分裂势力长期危害国家的稳定与安全,中国予以了坚决的打击。在“9·11”事件的促使下,国际反恐联盟成立,为中国打击“东突”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中国对“东突”的打击将是一个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的过程。

[关键词] 国际反恐 “东突” 渊源 恐怖主义

“9·11”事件对整个国际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对恐怖主义谴责声讨的报道和文章连篇累牍。虽然,“9·11”事件与美国长期推行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有关,但对必须打击恐怖主义,国际社会早已取得了共识。而对于如何反恐和通过反恐建立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则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美国力图建立由其主导的单极秩序,而国际社会的大多数国家则主张通过反恐国际合作,建立旨在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国际新秩序。中国、俄罗斯、法国等绝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都反复强调,打击恐怖主义应在联合国的框架内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行事,国际反恐联盟应该由联合国来领导。但美国凭借其霸权,使联合国在反恐斗争中的应有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然而,国际恐怖主义是一种跨国暴力行为。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暗藏在世界各地,并且他们实施攻击的手段和目标都难以预测,已经超出了任何一国单独防御和打击的能力。因此,反恐斗争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加强有效的国际合作。美国认识到了这一点,交付了长期拖欠拒交的联合国会费,调整了对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政策,努力寻求国际社会对其反恐的支持。

国际反恐联盟为各国间、特别是各大国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和中国就共同打击车臣、“东突”恐怖势力达成共识,美国和联合国也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列入了各自的

收稿日期:2003.03.15

作者简介:吕军焘,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2001级硕士, 210093。恐怖主义名单。于是,中国打击长期肆虐于新疆部分地区的“东突”分裂势力被纳入了国际反恐的框架之下。

需要指明的是,美国和联合国列入恐怖组织名单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其实只是众多新疆分裂恐怖组织中的一个。“东突”是对所有这些组织的总称,它们在巴基斯坦、土耳其、欧洲以及美洲都有分布。这些组织的名称还经常互换,统计起来非常困难。通常的说法是共有四、五十个这样的组织,但也有说是一百多个的。因而,即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消灭“东突”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

“东突”的渊源

突厥曾是活跃于亚洲中部的一个游牧民族。在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强大的汗国,后来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前汗国为唐大将李靖所破,后汗国为回纥首领“怀仁可汗”所灭;西突厥被唐大将苏定芳所灭。突厥汗国灭亡以后,其后裔逐渐融入到其他的民族之中,不复作为独立的民族而存在。新疆的分裂势力却想以此唤起一些少数民族的独立意识,将新疆从中国的领土中分裂出去。这是毫无根据的。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早在公元前60年,汉朝在此设置西域都护府起,便是中国疆土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外的一些殖民主义者企图分裂中国,有意将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苏联的中亚地区称为“西突厥斯坦”。殖民主义者还编造了一套“东突厥人”家园的谬论,为新疆分裂分子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分裂分子鼓吹“东突厥斯坦”是一个

75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3年第3期

独立的国家,长期在新疆制造了一系列的分裂和恐怖活动。

“东突”的思想根源是“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伊斯兰教国家,创立统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的主张,开始了“泛伊斯兰主义”的传播;“泛突厥主义”源于沙俄统治下的克里米亚半岛,创始人为鞑靼人伊斯马伊勒·伽斯普林斯基。“泛突厥主义”主张联合从小亚细亚到中亚的所有突厥斯坦语系的民族,建立一个统一的突厥帝国。

20世纪初,“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开始传入新疆。土耳其人艾买提·卡马尔和从土耳其留学归来的维吾尔知识分子麦斯武德,是宣传两种思潮的主要代表。30年代,分裂分子在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虽然这个政权只存在了三个月,但标志着“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开始。这一时期伊敏写的《东突厥斯坦史》后来被奉为经典,得到广泛流传。

20世纪90年代,“东突”又进入了一个极为猖獗的时期。其成员极力发展组织,频频制造暴力恐怖事件。如1992年12月,境外“东突”分子在伊斯坦布尔召开“东突民族代表大会”,开始加强各组织之间的联合,会上还确定了国名、国旗、国歌和国徽。在境内,“东突”分子1996年10月成立了“伊斯兰真主党”,标志着其开始建立统一的组织。1992年2月5日,发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的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乌鲁木齐发生的首起暴力恐怖事件,是“东突”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恐怖活动的开始。1998年4月6日,建国以来最大的武器偷运案侦破,经查证,便是由中亚的恐怖组织具体组织和策划的。

1996年初,“东突”分子在和田市召开所谓“东突伊斯坦和田会议”,制定了统一的行动纲领,确定了严密的组织纪律和行动计划,计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内容是筹集足够的资金,培训人员;第二阶段是清除在新疆比较有名的一些“败类”,即所谓“宗教叛徒”和“民族败类”;第三阶段是创造条件,开展游击战争;最后是动员全民参战,决一死战。

“东突”的恐怖主义实质

“东突”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宣扬“突厥民族优越论”,一直主张用暴力手段完成“东突厥斯坦解放运动”。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至2001年,在新疆境内其成员制造了至少200余起恐怖暴力事件,造成各民族群众、基层干部、宗教人士等162人丧生,

440多人受伤①,充分暴露了其恐怖主义的嘴脸。

目前,学界对恐怖主义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大多数内涵是一样的,只是表述不同。《恐怖主义溯源》②一书中这样界定:恐怖主义是暴力实施者基于政治目的对非武装人员(包括军队非战斗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其目的是以特殊的手段把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逼迫其做原本不会做的事情。

谢卫东、王亚丽在《“东突”的恐怖主义实质》③

一文中分析了恐怖主义的普遍特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恐怖分子的行为具有政治目的,与一般意义上的犯罪不同;第二,恐怖主义涉及暴力使用或暴力威胁,即使用暴力是蓄意的,有组织的,通过暴力事件,将其主张和意图传达给特定的社会群体;第三,恐怖主义打击或伤害的对象主要是非武装人员和民用目标;第四,恐怖分子希望引起公众的注意,其意图在于影响更大范围的人群,目的在于改变公众观点,让世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从上述界定和四个标准来看,“东突”完全符合恐怖主义的各项特征:有着鲜明的政治目标,即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政教合一的独立伊斯兰国家实体;恐怖活动的形式包括了爆炸、暗杀、绑架、恐吓、纵火、投毒、武装袭击、制造暴乱等等;其恐怖活动从策划到组织实施都有周密的步骤和程序,有着军事化的指挥体系,通信设备完善而先进;除了杀害政治人物,也不放过对无辜平民的袭击,以达到扩大影响、引起公众注意的目的。可以说,“东突”的本质是典型的恐怖主义。

国际反恐下的打击“东突”

“9·11”事件打破了美国“绝对安全”的神话,恐怖主义以极小的代价对美国造成了重大的伤害,它表明在领土、资源、利益冲突引发的各种传统安全问题远未解决的情况下,以国际恐怖主义为代表的各

76—吕军焘:国际反恐背景下的“东突”

①②③

谢卫东,王亚丽.“东突”的恐怖主义实质.国际论坛,2002

(5)

王逸舟主编.恐怖主义溯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09(1):12“东突”恐怖势力难脱罪责.国务院新闻办(文),2002.01.21

种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地摆在了世界各国的面前。“9·11”事件让世界把反恐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也为各国间的关系改善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以美俄、俄—北约关系调整及中美关系的改善为标志,主要大国间形成了“大战要避免,和平需维持”的共识,并尝试进行新的对话与合作,以对付新的挑战。

如此的国际环境,为我国进一步打击“东突”分裂势力提供了极好的外部条件。

首先,“东突”分裂活动的民族和宗教理论基础将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公开立足之地,各“东突”组织借民族和宗教名义的各种活动将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恐怖组织再无法将中国对“东突”的合法打击诬称为对宗教和少数民族的迫害,它们的公开活动将得不到世界上任何的合法支持,在世界范围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其非法地位得到国际的承认,中国可以在更加有利的环境中对其进行打击。

其次,中国对国际反恐的积极支持也就是对“东突”的有力打击。有证据表明,“东突”分子长期受到国际恐怖组织尤其是“基地”组织的训练、武装和援助。1998年5月在乌鲁木齐市发生的15起化学自燃剂制造的纵火案,就是境外“东突解放组织”派员潜入新疆境内亲自指挥并实施的。在南亚活动的“东突”恐怖组织不但得到了本·拉登的大力支持,同时又是本·拉登恐怖势力的重要力量。以艾山·买合苏木为首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就是在本·拉登支持下建立并受其指挥的。本·拉登恐怖势力为“东突”提供了刁量的活动经费和物资援助,还直接为“东突”培训人员。

国际反恐特别是美国对“基地”组织的战争极大打击了“基地”及其相关势力,“东突”将失去大量的资助和后援,力量急速削弱,它们要进行大规模或大范围的破坏将越来越难,以至不可能。中国方面的打击活动将变得相对容易,损失也会相应缩小。

中国早在“9·11”事件之前,就参加了绝大多数的国际反恐公约,如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共同缔结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9·11”事件后,中国支持联合国及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反恐决议,加入《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并签署了《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在国际反恐行动中,中国发挥着自己不可忽视的力量。

再次,国际综合合作和相互协调将更加有利于联合反恐。各国都清楚,单凭各自的力量是很难彻底消灭国际恐怖势力的,它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特别是军事合作,将对恐怖主义具有最直接的打击。2002年10月10日至10月11日,中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在两国边境地区成功举行了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吉两国首次举行的双边联合军事演习。

国际社会要想根绝恐怖主义的土壤,加强南北对话,消除国际贫富差距,改善南北关系可能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中国大力推广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为国际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在中国内部,大力进行西部开发将是杜绝恐怖主义的战略举措,在国家协调发展、民族团结的环境下,将根本杜绝恐怖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恐怖主义危害人民的生命、尊严和安全,也危害了国家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安全。在国际社会的密切合作下,在内外各种反恐手段的综合运用情况下,包括“东突”在内的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必然只有灭亡的命运。

参考文献:

1.“东突”恐怖势力难脱罪责.国务院新闻办, 200

2.01.21

2.新挑战、新观念 国际反恐斗争和中国的政策.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在慕尼黑国际安全政策会议上的讲话, 2002.02.02

3.郭晓兵.“东突”问题的历史渊源.中国网, 2002.01.23

4.“东突”———历史与现实.三联生活周刊,2001.11.02

5.王逸舟主编.恐怖主义溯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09(1)

6.谢卫东,王亚丽.“东突”的恐怖主义实质.国际论坛,2002(5)

7.[美]伊恩·莱塞等.反新恐怖主义.新华出版社, 2002.01

8.王运祥.国际法上的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之分歧.国际观察,2002(4)

(责任编辑:张远鹏)

77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3年第3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