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7)

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7)

武穴中学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10月19日)

命题人:田锡志审题人:张杏珍

提示: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青苔.(tái)彳亍

..(chìchù)百舸.(gě)戮.(lù)没B.颓圮.(pǐ)团箕.(jī )掐.(qiā)死变徵.(zhǐ)

C.青荇.(xìng)火钵.(bō)糯.(nuò)米卮.酒(zhī)

D.沉淀.(diàn)瓦菲.(fēi)玉玦.(jué)参乘.(ché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凌侮辉煌寥阔挥斥方遒一愁莫展

B.彷惶惆怅凄惋天伦叙乐匪夷所思

C.斑斓刀俎榆阴揠苗助长相辅相成

D.执事惊愕漫朔忸怩不安如愿以偿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②徐志摩,一位曾经在中国文坛上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和探索。

③国难当头,烛之武果然,以三寸不烂之舌,巧妙说服秦伯,不但使秦与郑结盟,而且为郑国求得了秦军的援助。

④口才的作用已渗透到当代生活的各个领域,练就一副好口才必将使你在社会交往中,由此创造更精彩的人生。

A.标致试验不孚众望大显身手 B.标致实验不负众望大有作为

C.标志试验不负众望大显身手 D.标志实验不孚众望大有作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民间话语的传播,主要靠的是生活空间(饭局、客厅、酒馆、街道、广场),再加上

今天的网络BBS等进行的。

B.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古典诗歌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C.湖南隆回县楼房垮塌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马上成立了工作组,火速赶往现场;同时迅速调集人力物力,竭尽全力对事故进行救助。

D.新一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已经拉开帷幕,目前正向全社会征集候选人,候选人将由社会知名人士及媒体专业人士和各界群众共同推选。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如因.善遇之因.人之力而敝之

B.公为.我献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C.丹不忍以.己之私以.其无礼于晋

D.今急而.求子拔剑切而.啖之

6、下列加点字都属通假字的一组是()

A.厚遗.秦王宠臣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卒.起不意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距关,毋内.诸侯进兵北略.地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下列对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与郑人盟.②太子迟.之③函.封之④素善.留侯张良

⑤臣活.之⑥道.芷阳间行⑦夜.缒而出⑧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A.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B.①⑥⑧\②④⑤\③⑦

C.①⑥⑧\②⑤\③⑦\④ D.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8、对下列句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大王来何操④何厌之有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与翻译(共27分,其中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

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辞:推辞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列举

C.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敬词,偷偷地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故:所以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B.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

..也

C.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

D.坐须臾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1、对樊哙在鸿门宴上的陈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樊哙的一番慷慨陈辞,虽有指责项王的话,但又把项羽抬得比怀王更高,有“求赏”之意,合乎项王自矜功伐的性格。

B.樊哙在宴会上的陈词与沛公的说法,中心意思一样,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沛公侧重于为自己辩解,樊哙则理直气壮地指责项羽“听细说,诛有功”,实为“亡秦之续”。

C.从策略上看,沛公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则义正词严,属于“以攻为守”。

D.樊哙在宴会上的陈词与沛公的说法如出一辙,当属“智囊”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

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史记?刺客列传》)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女为说己者容.容:打扮

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数:责备

C.则虽死不恨.恨:仇恨

D.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尝:曾经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 )

①去而事智伯②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④我故国士报之

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豫让曾先后臣事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C.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清扫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15、将下列出自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分)

译文:

(2)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3分)

译文: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译文:

三、诗歌鉴赏与名句默写(共13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题目。(8分)

乌江

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1)本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情景?(4分)

答:

(2)最后一句的“耻”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1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补句子。(共5分,每句1分)

(1),激扬文字。

(2)满载一船星辉,。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今者项庄拔剑舞,。

(5)大行不顾细谨,。

四、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ヮ”,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中国的“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近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

“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我们江苏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

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4分)

A.“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意味着韩国申遗成功触发我们想到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已到了紧迫关头。

B.“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的潜台词是:国家意识不单单指守卫国家领土的完整,还应当包括守护民族历史文化等内涵。

C.因为“缘”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所以在别的国家语言中很难找到一个对应的译词。

D.我国的岁时节日非常强调“节物”,“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比如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

E.“‘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形象地将过节的“节”解释成竹节的“节”,暗含节日的安排主要是遵循四季变更的自然规律。

19、根据文章内容,归纳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异同。(6分)

答:

20、文中插入“摸秋”的故事,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21、阅读文章,你认为作者提出“过传统节日”主要意义有哪些? (4分)

答:

五、语言表达(共8分)

22、下面是一篇小短文《人生工具箱》,请根据文意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4分)

人生必备工具:牙签、橡皮筋、创可贴、铅笔、橡皮擦、茶包。为什么呢?

(1)牙签——提醒你应该挑出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

(2)橡皮筋——提醒你为人处世应该灵活,捆绑不成幸福,宽严张弛应该有度。

(3)创可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铅笔——提醒你每天都要把高兴的事记录下来。

(5)橡皮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茶包——提醒你每天都要放松一会儿,喝杯茶,看看你写的那些舒心事。

23、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4分)

春天的野外,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的山中,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遍野春光船如天上坐;下联为:。

六、作文(60分)

请以“留在心底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乘读shèng)

2、C(A 阔—廓,愁—筹;B 惶—徨,惋—婉;D 朔—溯)

3、C(标志:1、识别的记号,2、显示;标致:1、优美、秀丽,2、外表、风度等接近完

美或理想境界;试验:为了解某物的性能或某事的结果而进行的尝试性活动;实验:设计来检验一个理论或证实一种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大显身手:充分地显示出自己的才能;大有作为:指能充分发挥才干,做出重大成绩。)

4、B (A 杂糅,删除“进行的”;C 搭配不当,“事故”不能“救助”;D 并列不当,“各界

群众”包含“社会知名人士及媒体专业人士”。)

5、C (因,因为。A 前一个“因”是“趁机”的意思,后一个是“借助”的意思;B 前一

个“为”是替的意思,后一个是给予的意思;D 前一个“而”是却、才的意思,后一个连接前后两个动词,表顺承)

6、B (“卒”通“猝”,“振”通“震”。A “蚤”通“早”;C “内”通“纳”;D “倍”通

“背”)

7、A(①⑥名词作动词;②意动用法;③⑦名词作状语;④形容词作动词;⑤⑧使动用法)

8、B(①②都是被动句;③④都是宾语前置句)

9、A(B 举,尽的意思;C 窃,谦词;D 故,特意)

10、D(一会儿。A 古义为黄河以北,今为河北省;B 古义为不同寻常的事件,今作为副词;

C 古义为奸细的话,今义小声而耐心地说)

11、A (樊哙无“求赏”之意,也没有把项羽抬得比怀王更高)

12、C 恨,遗憾

13、A ①是豫让的行为,但却不能表现他的忠义。③是豫让对朋友所提建议的评论,属于间接表现。⑤是襄子劝豫让的话。

14、B “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错。

【参考译文】

豫让,是晋国人,过去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但是没什么名声。(后来)他离开他们去奉事智伯,智伯非常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联合谋划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男儿应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报仇,献出生命,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拘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

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犯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土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土那样报答他。”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唉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恨了。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于是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我可用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以剑自杀。

15、(1)晋侯、秦伯包围攻打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而且在依附晋国的同时依附楚国。(2)在这种情况下荆轲就登车离开,始终不回头。

(3)(我)派兵守卫关卡的原因,是防备别的强盗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发生)。

16、(1)前两句刻画的是项羽垓下战败,退至乌江边,军心涣散,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已是处于劣势,落得个大厦将倾结局的一幅惨败情景。

(2)“耻”字写的是项羽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羞愧之心,表达了作者对项羽最终落得乌江自刎这一悲惨结局的同情以及对他勇于接受失败,不畏牺牲的坚强态度的欣赏。

17、(1)指点江山;(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3)风萧萧兮易水寒;(4)其意常在沛公也;(5)大礼不辞小让

18.CE【解析】C 原文中的“大概”一词只是推测,并不十分肯定,且两句之间并无必然的

因果关系;E“聚一聚,聊一聊,深化感情”说明了节日安排的另一重含义,即和谐人事。19.异:(1)西方的“节”含有神圣的意味,不如中国传统节日形象生动;(2)西方的“节”多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同:中西方节日都有和谐人的身心的特点。

20.“摸秋”故事的插入,使得平实的论述一下子生动起来;形象地揭示了传统节日背后的意义。

21.(4分)(1)继承传统,有益于国家意识的增强;(2)和谐天人,有助于对自然的亲近;(3)和谐人事,表达对人情的呼唤;(4)和谐身心,体现对生命的关怀。

22、创可贴——提醒你要去呵护自己和别人受伤的感情

橡皮擦——提醒你所有人都会犯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擦干净,从头再来

23、漫山秋色人似画中游

24、作文(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