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

直译与意译这两种不同的译法,自古有之。然而自五四以来,人们围绕着这两种译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1922年,茅盾在“‘直译’与‘死译’”一文中写道:“近来颇有人诟病‘直译’;他们不是说‘看不懂’,就是说‘看起来很吃力’。我们以为直译的东西看起来较为吃力,或者有之,却决不会看不懂。看不懂的译文是‘死译’的文字,不是直译的。

1934年,茅盾在“直译?顺译?歪译’一文中写道:“‘直译’这名词,在‘五四’以后方成为权威。这是反抗林琴南氏的‘歪译’而起的。我们说林译是‘歪译’,可丝毫没有糟蹋他的意思;我们是觉得‘意译’这名词用在林译身上并不妥当,所以称它为‘歪译’。” 1980年,茅盾在《茅盾译文选集》序中回忆这一段往事,他写道:“后来有的译者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意译’,甚至‘歪译’,那就比林译更不如了。” 从以上情况看,在二三十年代,反对直译的人所反对的是看不懂或看起来吃力的译文;反对意译的人所反对的是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译文。

鲁迅也是积极主张直译的。“宁信而不顺”

后来有人提出直译和意译是一回事,是无法区分的。

1946年,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写道:“所谓‘直译’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译,有一字一句就译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动。所谓‘意译’是指把原文的意思用中文表达出来,不必完全依原文的字面和次第。‘直译’偏重对于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译文语气的顺畅。哪一种是最妥当的译法,人们争执得很厉害。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

1953年,林汉达在“翻译的原则”一文中写道:“正确的翻译是直译,也就是意译。死译和胡译不同,呆译和曲译不同,这是可以划分的,它们都是错误的翻译。正确的翻译是分不出直译或意译的。”

1959年,周建人为《外语教学与翻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关于‘直译”’。他在文中写道:“直译既不是‘字典译法’,也不是死译、硬译,它是要求真正的意译,要求不失原文的语气与文情,确切地翻译过来的译法。换一句话说,当时所谓直译是指真正的意译。” 如果说四五十年代人们认为直译也就是意译,二者无法区分,那么到了七八十年代人们又对直译和意译分别作了分析。

1982年,周煦良在“翻译三论”一文中写道:直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译音而不译意。如democracy译为“德谟克拉西”,而不译为“民主”。1978年,许渊冲在“翻译中的几对矛盾”一文中也谈到直译与意译的问题,他说:“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却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最后他得出五点结论,归纳成两点就是:一(译文和原文相同的形式能表达和原文相同的内容时,可以直译,不能表达时就意译;二(原文的表达形式比译文精确、有力时,可以直译,译文的表达形式比原文精确、有力时,可以意译。

1979年,王佐良在“词义?文体?翻译”一文中写道:“要根据原作语言的不同情况,来决定其中该直译的就直译。该意译的就意译。一个出色的译者总是能全局在胸而又紧扣局部,既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便利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的。一部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的:凡能直译处坚持直译,必须意译处则放手意译。”

从以上情况看,七八十年代的译者对直译和意译作了分析和比较,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

这说明当代的译者比二三十年代乃至四五十年代的译者在理论上都更加成熟了。在国外,译界的同行也同样在这一方面进行探讨。英国剑桥大学乔治?斯坦纳教授主张意译。他在1975年发表的After Babel一书中发挥了17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德莱顿关于意译的主张。他写道:“翻译的正确道路,既不应是直译,也不应是模仿,而应是意译 (paraphrase)。所谓意译,就是‘译者有一定限度的自由,他要时刻看到作者,这样就不至于迷失方向,但他主要是紧跟作者的意思而不死扣字眼,他可以对作者的意思加以引伸,但不能改变。’更重要的是,德莱顿本人翻译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朱文纳尔、乔叟等人的著作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在他评论别人的译作时(如1685年出版的Sylvae一书的序言)所阐述的也是这种方法。通过意译,‘作者的精神可以得到传播,而不会遭受损失。’好的翻译好比是‘一种写生’。最理想的情况是,译作不剥夺原作的权威,而能向我表明假如原作本来就是用我们的语言创作的,它会是个什么样子。”

特别要注意是:“直译”不等于“死译”,“意译”也不等于“乱译”。试比较:

直译与死译

原In some automated plants electronic computers control the entire production line.

在某些自动化工厂,电子计算机控制整个生产线。(直译)

The earth acts like a big magnet. 地球作用着像一块大磁铁。(死译) Manganese has the same effect on the strength of steel as silicon.

锰有同样影响在强度钢上像硅。(死译)

例?、例?既不忠实原意,又不符合汉语表达方式。因此,必须运用“词类转换”广成分转换”、“词(语)序调整”等手段使译文通顺。例?、例?应分别译为:“地球作用像一块大磁铁。……“锰像硅一样会影响钢强度。”

意译和乱译

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基础上,运用相应翻译方法以调整原文结构,用规范汉语加以表达,这才真正做到“意译”。翻译实践证明,大量英语句子汉译都要采取“意译法”。如果把“意译”理解为凭主观臆想来理解原文,可以不分析原文结构,只看词面意义,自己编造句子,势必造成“乱译”。如:

It is easy to compress a gas, it is just a matter of reducing the space between the

molecules. Like a liquid a gas has no shape, but unlike a liquid it will expand and

fill any container it is put in.

气体是很容易压缩,这正是压缩分子之间距离根据。气体和液体一样没有形状,但又不同于液体,气体膨胀时会充满任何盛放它容器。(乱译) 例句中“乱译”是由主观臆想(不正确选择词义、任意转换成分)造成。在这里,将matter译成“根据”在物理学上是讲不通,因为“压缩气体也就是减少分子之间距离”,两者是一回事。matter应作“事情”、“问题”解。

将will expand任意转换为时间状语,致使不符合原义。will expand and

fill应译为“会扩张并充满”。综上所述,原译文可改为“气体很容易压缩,那只不过是缩小分子之间距离而已。气体和液体一样没有形状,但又不同于液体,因为气体会扩张并充满任何盛放它容器。”

就翻译方法而论,总来说,就是“直译法和意译法相结合”,又可细分为“照译”、“词义引伸”、

“成分转换”、“句转成分”等译法。

直译和意译的要求

六、直译、意译各有什么要求?如何正确对待直译与意译?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 (1)直译的要求: A.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首先要保持原文内容,其次要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最后要保持原文内容通顺。 既要全面准确的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有时甚至连原来的情绪或情感,比如愤怒或窘迫,挖苦或讽刺,喜悦或幸福都不应该忽视。 B.直译不能是死译或者硬译,有时候需要在句子的某些成分上做出调整和变动。 (2) 意译的要求: A.译文与原文内容保持一致。 B.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意译要求从意义出发,只要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需要过分注重细节,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在翻译时,如果不能直接采用原作的结构和表达形式,必须根据表达形式和特点改变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来转达原作的内涵。要用适当的方式来传达原作的意思和再现原作的效果,在意译过程中,要是语言清晰,有说服力,并且符合语言习惯,遵照所使用语言习俗和正确的用法。 C. 意译绝不是随意翻译,不能不顾原文本意随便翻译,不着边际。 虽然直译与意译各有其不同的要求,但是直译和意译并不是两个相互排斥的翻译方法,它们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在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正确对待直译与意译。 就如同上文所述,直译在译文中既保持了原文的内容,又保持了原文的形式,但很多时候必须在句子的某些成分上作出一些调整或变动,才能翻译出既“忠实”又“流畅”的“再创作作品”。如果直译行不通或是不理想的话,就要采用意译了。意译包括用词的选择、句子的重新调整、隐含意思的恰当表达等。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所以,译者在翻译时,需要灵活地使用翻译的方法。 直译和意译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运用的。直译能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等,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译文有时冗长啰嗦,晦涩难懂,有时不能正确传达原文意义,有

直译与意译

直译与意译 既忠于原文意思又保留原文的形式的翻译就叫直译。直译的优点是可以保留原作的风格、原文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等,但应注意行文必须规范。 不受原文词语的限制,不拘泥于原文句子的结构,用不同于原文表达方法,把原文意思表达出来,这就是意译。意译的优点是能发挥译语的优势,译文体现译者的创造能力,往往通顺流畅,但容易丧失原文的比喻形象、原作的风格和民族色彩。 (举例说明略) 形合意合与翻译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特性,注重形合的语言中,句子的各种成分之间(包括单词、短语、分句)采用关联词直接连接的手段,来标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重形合的语言具有显性连接(overt cohesion)、以形显意的特点,句子结构严谨、完整,但缺乏弹性。英语就是比较注重形合的语言。重意合的语言不用或少用关联词,而靠意义上的衔接、叙述事理的顺序间接显示句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具有隐性连接(covert coherence)、以意役形的特点。句子结构比较松散但富有弹性。汉语就有注重意合的特点。 以英译汉而言,就是把英语的“空间构架”拆散,“颠倒附益”,根据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用“流水句法”,重新组合(其中文字当然有增益和减损);与此同时,“不要把英语中的各种连接手段都照录下来”,而要“在不致造成误解的前提下,将其联接手段由显变隐,让人们思而得之”。 汉译英的基本过程与英译汉相反,是将汉语句子的时间和逻辑序列转换成英语句子的空间构架,其间同样不可“斤斤于字比句次”。具体说来,一是按照英语行文的需要重新分句,二是分析和确定每个句子中的不同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按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重新安排各个句子,使汉语句子的线性序列变成英语句子的空间构架。与此同时,汉语中靠语序间接表示的隐性接应转换为用关联词标示的显性连接。

直译与意译这两种不同的译法

直译与意译这两种不同的译法,自古有之。然而自五四以来,人们围绕着这两种译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1922年,茅盾在“…直译?与…死译?”一文中写道:“近来颇有人诟病…直译?;他们不是说…看不懂?,就是说…看起来很吃力?。我们以为直译的东西看起来较为吃力,或者有之,却决不会看不懂。看不懂的译文是…死译?的文字,不是直译的。 1934年,茅盾在“直译·顺译·歪译?一文中写道:“…直译?这名词,在…五四?以后方成为权威。这是反抗林琴南氏的…歪译?而起的。我们说林译是…歪译?,可丝毫没有糟蹋他的意思;我们是觉得…意译?这名词用在林译身上并不妥当,所以称它为…歪译?。” 1980年,茅盾在《茅盾译文选集》序中回忆这一段往事,他写道:“后来有的译者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意译?,甚至…歪译?,那就比林译更不如了。” 从以上情况看,在二三十年代,反对直译的人所反对的是看不懂或看起来吃力的译文;反对意译的人所反对的是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译文。 鲁迅也是积极主张直译的。 后来有人提出直译和意译是一回事,是无法区分的。 1946年,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写道:“所谓…直译?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译,有一字一句就译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动。所谓…意译?是指把原文的意思用中文表达出来,不必完全依原文的字面和次第。…直译?偏重对于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译文语气的顺畅。哪一种是最妥当的译法,人们争执得很厉害。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 1953年,林汉达在“翻译的原则”一文中写道:“正确的翻译是直译,也就是意译。死译和胡译不同,呆译和曲译不同,这是可以划分的,它们都是错误的翻译。正确的翻译是分不出直译或意译的。” 1959年,周建人为《外语教学与翻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关于…直译”?。他在文中写道:“直译既不是…字典译法?,也不是死译、硬译,它是要求真正的意译,要求不失原文的语气与文情,确切地翻译过来的译法。换一句话说,当时所谓直译是指真正的意译。” 如果说四五十年代人们认为直译也就是意译,二者无法区分,那么到了七八十年代人们又对直译和意译分别作了分析。 1982年,周煦良在“翻译三论”一文中写道:直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译音而不译意。如democracy 译为“德谟克拉西”,而不译为“民主”。第二类是照字面译。如crocodile tears译作“鳄鱼的眼泪”,而不译作“虚伪的眼泪”。第三类是不按照中国语言习惯和词序而按照原文的结构或词序的翻译。如“…你来了,?她说”。最后,他指出“这样一些直译好像为数不少,但就一篇文章,一部书来看,直译的成分毕竟是少数。” 1978年,许渊冲在“翻译中的几对矛盾”一文中也谈到直译与意译的问题,他说:“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却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最后他得出

直译与意译的关系

直译与意译的关系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立和分明的系统,在形态和句法方面二者存在很大差异。然而,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性。比如在主谓词序和动宾词序上是一致的。正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所以在翻译实践中,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翻译。直译和意译是重要的翻译理论和基本的研究主题。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通过对直译与意译二者关系的正确研究,更多地认识了解到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时候所应该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翻译能力及水平的目的。 (一)直译是什么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直译出现于五四运动时期,它强调必须忠实于原文,这样,翻译才能实现“达”和“雅”。直译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翻译。由于英文和中文有着不同的结构,所以不可能都进行逐字翻译。直译就是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有时甚至连原来的情绪或情感,比如愤怒或窘迫,挖苦或讽刺,喜悦或幸福都不应忽视。傅斯年、郑振铎都主张直译。在近现代中国翻译史上,直译是压倒一切的准则。鲁迅和其弟周作人的作品《域外小说集》被视为直译的代表。 直译常常被用来翻译一些术语和成语,有时局限于一些简单句和科技术语翻译。直译可以完全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民族特色。但直译必须具有可读性,也就是说,译品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并且也不违反表达方式。直译还适用于含有修辞的句子。在某种程度上,直译不仅能保持原作的特点,而且还可使读者逐步接受原作的文学风格。例如:angel“天使”,dark horse “黑马”,software“软件”,cold war“冷战”,等等。事实上,许多英语词汇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汉语中了。同样,许多汉语词汇也被翻译成英语。例如:铁饭碗“the iron rice - bowl”,丢脸“to lose one’s face”,大锅饭“big pot system”,等等。作为一种语言的社会功能,翻译是两种语言转化和文化移植的过程。例如:英语:All the world is a stage.译为: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汉语: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必须坚持和风细雨的方法,坚持“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法。译为:It is essential to persist in using methods as mild as a drizzle and as Gentle as a breeze, and to adhereto the formula of “unity- criticism- unity”in dealing with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直译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使西方人了解中国。通过直译,读者更容易了解原作的思想和风格。在翻译过程中,相当多的句子不能采用直译来翻译,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意译,特别是文学著作。 (二)意译是什么 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意译则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需过分注重细节,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在翻译时,如果不能直接采用原作的结构和表达形式,我们必须根据表达形式和特点改变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作的内涵。由于原语和译语在语序、语法、变化形式和修辞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我们只能用适当的方式来传达原作的意思和再现原作的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要使语言清晰、有说服力,并且符合语言习惯,译者必须尽量遵照所使用的语言习俗和正确的用法,而不是坚持原作的表达模式。赵景深先生曾经说过,“一个通顺流畅的版本比只注重于忠实于原作的版本更好”。显而易见,赵景深先生赞成意译,严复先生也喜欢意译。严复的许多经典作品都采用了意译,例如《天演论》就是意译典型的例子。 因为语言基础发生变化,所以大部分文学著作都要求采用意译。 例如:英语:He was seized with the despairing sense of his helplessness.译为:他忽然产生了束手无策的绝望感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有一些修辞不能采用直译,我们

浅谈英语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资料讲解

浅谈英语翻译中的直 译和意译

浅谈英语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 一)、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异化法 foreignization ) Free translation 意译(归化法 domestication) 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和语义表达方面存在着雷同和差异,翻译时有时用直译,有时用意译。 (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指不仅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且忠实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直译把忠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要求在保持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在选词用字、句法结构、形象比喻及风格特征等方面尽可能趋同(无限接近)。 直译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 (1.1)直译的应用: (1.1.1)某些习语和短语的翻译,例如 cold war 冷战 hot line 热线 spicy girl 辣妹 black market 黑市 paper tiger纸老虎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The heart is seen in wine. 酒后吐真言 (1.1.2)含义广为流传,读者较为熟悉的短语、习语等, 直译可以丰富译语语言。例如: A. He walked at the head of the funeral procession, and every now and then wiped his crocodile tears with a big handkerchief. 他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头,还不时用一条大手绢抹去那鳄鱼的眼泪。 B.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today extended the olive branch to the Clinton Government by pleading for cooperation in developing foreign policy.

直译与意译

直译与意译 1. But I hated Sakamoto, and I had a feeling he’d surely lead us both to our ancestors. 直译:但是我恨坂本,并预感到他肯定会领着咱们去见咱们的老祖宗。 意译:但是我恨坂本,并预感到他肯定会领着咱们去送死。 2. I gave my youth to the sea and I came home and gave my wife my old age. 直译:我把青春献给了海洋,等我回家,献给妻子的便只有迟暮之年了。 意译:我把青春献给了海洋,等我回到家里见到妻子的时候,已经是白发苍苍了。 3. Their accent couldn’t fool a native speaker. 直译:他们的口音不能愚弄本地人。 意译:本地人是不会听不出他们是外乡人的。 意译:本地人一听他们的口音便知道他人是外乡人。 4. John is tall like I am the Queen of Sheba. 直译:约翰高得像我是西巴皇后。 意译:约翰高的话,我就是西巴皇后。 意译:要说约翰个头高,没那回事。 直译是基础,意译是补充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陆殿扬先生曾提出如下的原则:“Translate literally, if possible, or appeal to free translation.”(能直译就尽量直译,不能直译就采取意译。) 5.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直译: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玫瑰和荆棘。 意译: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甜和苦。 6. I had 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 for an hour so before I was due to make my speech. 直译:在轮到我演讲之前,有一个小时左右我肚子里好像有蝴蝶似的。 意译:在轮到我演讲之前,有一个小时左右我心里都是怪紧张的。 句中“have butterfly in one’s stomach”是个习语,意为“因害怕而感到紧张”。 7. He was taught by his father to be liberal of his help. 直译:他被父亲教导说要慷慨帮助人。 意译:他的父亲教导他要乐于助人。 8. His spoken English isn’t good enough for lack of exposure. 直译:他的英语口语不够好,因为缺少暴露。 意译:他的英语口语不够好,因为缺少英语环境。 9. It’s a temptation for me to answer him in that way. 直译:想那样回答他对于我是一种诱惑。 意译:我情不自禁地那样回答他。 10. What is learned in the cradle is carried to the grave. 直译:一个人的摇篮里学到的知识可以带到坟墓里去。 意译:幼年学到的知识至死不忘。 11.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直译:笔比剑强。 意译:文治胜过武功。 武功[专指在军事方面取得的成就;战功] 文治武功 12. He bent solely upon profit.

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和技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20世纪60年代末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那么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什么才是"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呢?翻译达人就翻译中这一基本问题,即直译与意译,进行简单的讨论。 翻译形态有六种:直译形态和意译形态、硬译形态和漫译形态、音译形态和形译形态。其中,直译和意译是翻泽的高级形态,也是翻译的正常形态;硬译和漫译是翻译的低级形态,也是翻泽的异常形态。过去译界在谈到直译和意译时,总是把它们看成是一种观点和主张,或看成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或手段。直译和意译作为一种观.点和主张是人们对翻译现象的一种基本认识、看法和态度,是人们对翻译现象思维的结果。直译和意译作为两种不同翻译手段是人们为准确、通顺地表达原文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是人们正确处理翻译现象的科学总结。直译和意译作为两种不同翻译方法是人们研究翻译现象的两种不同方式,是人们正确认识翻译和改造翻译的两大主要途径门所以,我们既承认直译和意译是一种观点和主张,也承认二者是方法和手段、但是,形态与方法(或手段)毕竞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形态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方法则是研究现象的方式。翻译形态是译品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翻译方法是研究翻译现象的方式。当我们从译品表现形式角度看待翻译时,就把直译和意译看成是翻译形态;当我们从研究翻译现象角度看待翻译时,就把直译和意译看成是翻译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必须首先正确理解原文的内涵,因为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不能正确的理解就谈不上确切的表达。但理解与表达不是独立应用的阶段,双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过程。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才能逐渐进入表达阶段。而“直译”与“意译”则是表达阶段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两种方法。怎样运用“直译”与“意译”,是能否正确反映原文内容、思想和风格的关键。 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翻译界中,关于“直译”与“意译”的理论纷争,使人们对翻译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的思考,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翻译工作,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浅谈英语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

浅谈英语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 一)、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异化法foreignization ) Free translation 意译(归化法domestication) 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和语义表达方面存在着雷同和差异,翻译时有时用直译,有时用意译。 (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指不仅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且忠实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直译把忠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要求 在保持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在选词用字、句法结构、形象比喻及风格特征等方面尽可能趋同(无限接近)。 直译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 (1.1)直译的应用: (1.1.1)某些习语和短语的翻译,例如 cold war 冷战hot line 热线spicy girl 辣妹black market 黑市 paper tigei纸老虎 Blood is thicker tha n water 血浓于水 The heart is see n in wi ne.酒后吐真言 (1.1.2)含义广为流传,读者较为熟悉的短语、习语等,直译可以丰富译语语言。例如: A. He walked at the head of the funeral procession, and every now and the n wiped hiscrocodile tears with a big han dkerchief. 他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头,还不时用一条大手绢抹去那鳄鱼的眼泪。 B. The Sen ate Foreig n Relati ons Committee today exte nded theolive hranch to the Clinton Government by pleading for cooperation in develop ing foreig n policy.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今天向克林顿政府伸出了橄榄枝、要求在发

直译和意译(练习)译文

Translation Exercises: (直译和意译) 1.You have my sympathy. 直译:你有我的同情。 意译:我同情你。 2.Nothing that has been done can not be done better. 直译:没有什么已被做过的事情不能被做得更好。 意译:任何事情都有改进的余地。 3.March 1990 found me working in a small constructional firm. 直译:1990年发现我在一家小型建筑公司工作。 意译:1990年,我在一家小型建筑公司工作。 4.Words don’t always means what they seem to mean. 直译:文字、语言并不总是它表面的含义。 意译:话语常有弦处之音。 5.Partly as a result of the recently increasing demand, wholesale tea prices have almost doubled. 部分由于最近日益增长的需求,茶叶的批发价已经几乎翻了一番。 6.I read this letter with both surprise and excitement, surprise because he is still around, excitement because he didn’t ever forget me. 我读到他的信时既惊又喜,惊的是他还健在,喜的是他一直没忘记我。 7.They don’t know their right hand from their left. 直译:他们分不清这是自己的右手还是左手。 意译: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8.The world won’t end if you don’t pass a test. 一次考试不及格,天是不会塌下来的。 9.Every state is the best judge of what is required to safeguard its national interests. 直译:每个国家是需要什么维护其国家利益的最好判决者。 意译:每个国家需要什么来维护其国家利益,只有它自己才能做出最好的判断。 10.Nothing seems to be too much for you to make our stay here comfortable and enjoyable and our work smooth and effective. 直译:对你们来说说没有什么东西是大的,为了使我们在这里住得舒适、愉快,工作顺利而有成效。 意译:为了使我们在这里呆得舒适、愉快,工作顺利、卓有成效,你们似乎是不惜一切的。 11.Business is a two-way street and to keep it open in both directions there must be a sense that both partne rs are doing their utmost to ensure a steady growth in each other’s markets. 直译:生意好比双行道,伙伴双方都必须明白,只有竭尽全力确保对方向自己市场的出口稳步增长,道路的两个方向才得以畅通。 意译:做生意得有来有往,来和往这两股道得保持畅通,应当有这么一个观念,即伙伴双方同时都尽最大努力,来确保对方向自己市场的出口稳步增长。 *Two-way street是城市交通方面人们十分熟悉的一个词语,将它直译为“双行道”,其喻义十分清楚,然而将它一拆为二,意译为“有来有往”,也令人耳目一新。两种译法各有长处,可根据上下文选用。 12.Among so many well-dressed and cultured people, the country girl felt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直译:同这么多穿着体面,举止文雅的人在一起,这位乡下姑娘感到自己就像一条离水的鱼。意译:同这么多穿着体面而又有教养的人在一起,这位乡下姑娘感到很不自在。 *意译失去了原文韵味,不如直译。直译的理由是:鱼离不开水,是一种自然现象,中

浅析英语翻译方法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英语翻译方法中的直译与意译 the Brief Analyza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Methods 安芸 西安翻译学院英语系710105 摘要:英语与汉语存在很大差异。“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方法在实际应用时所表明的各自独特的特点,两种翻译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差异;两种翻译方法所使用的语义场与语域;两种翻译方法所使用的不同的背景及常出现的误区以及现状。 关键词:直译意译翻译方法关系与差异 Abstract:.There ar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 independent features which differentiate these two translation approaches, say,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in real practice; meanwhile the correlations and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two; the semantic field and the linguistic register in which the two translation approaches are applied; the different contexts in which they are employed; and the status-quo of these two approaches. Key words: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methods;Translation theory;Relation and difference. 引言 直译与意译(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所谓的英汉互译方法,即: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特点的对比,分析其异同,跨越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障碍,在忠实于原文的情况下,阐述表达原文的一般规律。英语与汉语的语言结构与文体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所谓“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语言与文体结构。由于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英汉语言表达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这些表达方式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直译时,译语要做必要的调整[1]。这两种语言之间还有许多差别,在汉译英时,如完全“字照字”的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势必会出现“英语式的汉语”(English Chinese),这时就需要“意译’;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特别要注意的是:“直译”中要杜绝“生搬硬套的翻译”,“意译”也不等于“信口开河,不着边际的翻译”。 “意译”则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需过分注重细节,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英汉

2.直译和意译

第二讲:直译意译 举例: ?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无火不生烟/无风不起浪/ 事出必有因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Even a clever house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 Nothing can be made out of nothing. 3)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Do in Rome as Romans do.入乡随俗。 更多译例(词语层面)1 the moon ?直译:月亮 ?意译:玉兔,婵娟 ?太阳 ?直译:the sun ?意译:ball of fire , eye of heaven, giver of light, Apollo 更多译例(词语层面)2 ?瘦 ?直译:thin, lean ?意译:as thin as six o’clock, as slender as a thread, too thin to throw a shadow, be a bag of bones 更多译例(成语)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直译:一石二鸟 ?意译: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to 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 ?直译:教猪吹笛 ?意译:对牛弹琴 更多译例(谚语) ?The worst wheel of a cart creaks most. 直译:最坏的车轮最会嘎嘎响。 意译:能猫不叫,叫猫不能。才学最差,叫喊最响;出力最少,抱怨最忙。 定义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是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通顺流畅。(keep both content and form) ?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是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注意细节,译文自然流畅即可。意译不注重原文形式,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原文随意删改或添枝加叶。(keep the meaning at the cost of the form)

英汉互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英汉互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摘要:英语和汉语存在很大差异。英、汉互译中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在翻译工作中 ,直译和意译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从直译与意译的功能和用途上分析二者的关 系 ,指出直译和意译所应遵循的原则。通过两方面的分析 ,得出结论:在翻译工作中 ,直译和意 译都有其各自的功能 ,二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直译;意译;关系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立和分明的系统 ,在形态和句法方面二者存在很大差异。然而 ,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性。比如在主谓词序和动宾词序上是一致的。正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所以在翻译实践中 ,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翻译。直译和意译是重要的翻译理论和基本的研究主题。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意译 ,也称为自由翻译 ,它是 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 ,同时 ,它 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 ,不可分割。通过对直译与意译二者关系的正确研究 ,更多地认识了解到什 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 ,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时候所应该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最终达到提高翻译能力及水平的目的。 一、从概念角度来区分二者的关系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 ,把一种语言信 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 ,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能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 ,翻译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奈达还主张翻译所传达的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 ,还应包括语言形式。译者不能随意增加原作没有的思想 ,更不能随意地删减原作的思想。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前者注重结构形式 ,而且往往利用紧凑的结构来体现思维的逻辑性;而后者强调的是观点 ,并且用合理地调整语序来整体地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因此 ,当我们进行翻译时 ,必须掌握原作的思想和风格 ,同时也必须把原作的思想和风格当作译语的思想和风格。此外 ,原作的理论、事实和逻辑也应当作译语的理论、事实和逻辑。 我们不能用个人的思想、风格、事实、理论与逻辑代替原作的这些特征。在翻译过程中 ,译语不要求等同于原语的数量和表现形式 ,但在内容方面要保持与原语一致。我们不能随便增减原作的文字和意义 ,增减文字或意思要取决于表达方式和语言的特征。这些原则都是直译与意译应该遵从的 ,也就是说 ,所有这些都是他们的共同点。所以 ,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 直译出现于五四运动时期 ,它强调必须忠实于原文 ,这样 ,翻译才能实现“达”和“雅”。直译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翻译。由于英文和中文有着不同的结构 ,

英汉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

英汉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和归化、异化 一.直译和意译: 在谈到直译和意译时,人们常常用英文词语literal translation 和freetranslation。此时人们关心的是语言层面的技术处理问题,即如何在保持原语形式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而意译则认为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靶心是意义和形式的得失问题。在中国的翻译史上,赞成直译和意译的均有人在,初期佛典翻译中的文质说,唐代玄奘的“求真”和“喻俗”,近代有严复的“信达雅”及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和赵景深的“宁顺而不信”等,都是从直译和意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原则。 1.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英、汉语的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直译。 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 直译有不少优点,例如能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等。但是,直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译文有时冗长罗唆,晦涩难懂,有时不能正确传达原文意义,有时甚至事和愿违。 Literal translation is where the forms of the original are retained as much as possible, even if those forms are not the most natural forms to preserve the original meaning. Literal translation is sometimes called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as opposed to thought-for-thought translation). A more accurate, but less well-known, label for this approach is formal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Because literal translation focuses on forms of language, it sometimes misses some of the meaning of those forms, since meaning is found not only in the forms of individual words, but also in relationships among words, phrases, idiomatic uses of words, and influences of speaker-hearer,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Words often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ontexts, but a literal translation often does not account for these differences. So literal translation often is not the most accurate form of translation. 直译的五大误区: ①否定句型中的直译误区 英语中有一些不同的否定句型,其中有一些句型不能完全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否则,就会造成误译,甚至和原意背道而驰,下列几种否定句型值得注意: A. 部分否定句型,这种句型不同于汉语的思维形式。 I do not know all of them. 误:对他们我都不认识。 正:对他们我不是个个都认识。 All the answers are not right. 误:所有答案都不对。 正:答案并非全对。 Every body wouldn't like it. 误:每个人都不会喜欢它。 正:并不是每上人都会喜欢它。 B. 单一否定中的部分句型 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d no turning. 误:那是一条没有弯的长巷。 正:无论多长的巷也有弯的地方(路必有弯,事必有变)。 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 误:聪明人从不犯错误。 正:无论怎样聪明的人也难免犯错误。 We cannot estimate the value of modern science too much. 误: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现代科学的价值。 正:对现代科学的价值无论如何重视也不过分。 It was not until years afterwards that he heard of Semmelweis. 误:没过几年他就听到了Semmelweis的消息。 正:直到数年之后他才听到Semmelweis 的消息。

直译与意译

Chapter10---直译与意译 1.第十章主要内容概述 (1)直译的概念 所谓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是在译入语语法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贴近原文内容与形式的翻译方法。 鲁迅---“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求其易懂,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但这保存,却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 (2)逐字译的概念 逐字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是一种严格遵循原文措辞的翻译方法,翻译时以词为单位进行考虑,力求译文中的每一个词都与原文相对应。 (3)直译与逐字译的区别 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直译照顾到译入语的语法规范,对原文形式作必要的调整,因而文字比较通顺,读者能够看懂。 逐字译则不顾译入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视原文为“神圣不可侵犯”,一味追求形式对应,结果就是译出来的文字晦涩生硬,甚至不知所云。 (4)意译的定义种种 中国: 学者张今---“意译是指在译文中另外寻找新的表现法,来表达原文的逻辑内容或形象内容。” 范仲英---“意译……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注意细节,译文自然流畅即可。” 孙致礼---“意译法不拘泥于原文的表现形式,而应传达原文的深层意思为主旨。” 许渊冲---“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则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西方:

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意译的“等值关系可以在上下层次间变动,但趋向于较高的层次,有时是在比句子更大的单位间进行” 苏联翻译家巴尔胡达罗夫---将意译界定为“超出必要层次使内容不变并遵守译入语规范”的翻译。 沙特尔沃斯和考伊---意译指“侧重于使目标文本读起来自然流畅,而不是完整保留原语文本措辞的翻译类型。” 罗宾逊---意译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范畴,它含任何不忠实于原文的翻译。……基本上,任何不属于有确定规范的可接受的翻译都可以称为意译,即使所谓的偏离原文的译文事实上同原语文本是紧密相关的。” 奈达---“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纽马克---“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图里---“可受性”(acceptability) 拉尔森---“地道翻译”(idiomatic translation) (5)直译的功能 ①保持原语同译入语之间的差异特征,从而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的“异域风味”。 ②输入一些原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译入语文化系统的语言。 (6)意译的功能 使译文地道流畅,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艺术效果,使译文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产生原文读者读原文时类似的审美体验。 (7)“翻译度”与意译 意译的方法其实反映了各语言之间“翻译度”问题。 语言文字不同的背后,其实是世界各民族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不同,也就是文化的不同。过于贴近原文的翻译,不仅会造成行文的滞涩生硬甚至怪异难懂,其在译入语文化系统中取得的艺术效果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变形,带给译文读者完全不同于原文读者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意译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8)直译与意译的结合

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 直译与意译这两种不同的译法,自古有之。然而自五四以来,人们围绕着这两种译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1922年,茅盾在“‘直译’与‘死译’”一文中写道:“近来颇有人诟病‘直译’;他们不是说‘看不懂’,就是说‘看起来很吃力’。我们以为直译的东西看起来较为吃力,或者有之,却决不会看不懂。看不懂的译文是‘死译’的文字,不是直译的。 1934年,茅盾在“直译?顺译?歪译’一文中写道:“‘直译’这名词,在‘五四’以后方成为权威。这是反抗林琴南氏的‘歪译’而起的。我们说林译是‘歪译’,可丝毫没有糟蹋他的意思;我们是觉得‘意译’这名词用在林译身上并不妥当,所以称它为‘歪译’。” 1980年,茅盾在《茅盾译文选集》序中回忆这一段往事,他写道:“后来有的译者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意译’,甚至‘歪译’,那就比林译更不如了。” 从以上情况看,在二三十年代,反对直译的人所反对的是看不懂或看起来吃力的译文;反对意译的人所反对的是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译文。 鲁迅也是积极主张直译的。“宁信而不顺” 后来有人提出直译和意译是一回事,是无法区分的。 1946年,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写道:“所谓‘直译’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译,有一字一句就译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动。所谓‘意译’是指把原文的意思用中文表达出来,不必完全依原文的字面和次第。‘直译’偏重对于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译文语气的顺畅。哪一种是最妥当的译法,人们争执得很厉害。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