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要点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要点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要点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要点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为:

①持续剧烈咳嗽,X线所见远较体征为显著。如在年长儿中同时发生数例,可疑为流行病例,可早期确诊。

②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血沉多增快,Coombs试验阳性。

③青、链霉素及磺胺药无效。

④血清凝集素(属IgM型)大多滴度上升至1∶32或更高,阳性率50%~75%,病情愈重阳性率愈高。冷凝集素大多于起病后第1周末开始出现,至第3~4周达高峰,以后降低,2~4月时消失。此为非特异性反应,也可见于肝病、溶血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但其滴度一般不超过1∶32。而腺病毒所致年长儿肺炎,冷凝集素多为阴性。

⑤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有诊断价值,临床常采用者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此外又可用酶联吸附试验检测抗原。近年有用肺炎支原体膜蛋白制成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标本中抗原体膜蛋白制成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标本中抗原的报道。近年国内外应用DNA探针及PCR检测肺炎支原体DNA诊断有快速特异性高优点。

⑥用病人痰液或咽拭洗液培养支原体需时太久,常要2~3周,因此对临床帮助不大

支原体肺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须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1.病毒性肺炎 5岁以下小儿多见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所致的肺炎流感病毒性肺炎可见流感患者

2.细菌性肺炎肺炎球菌肺炎起病急骤常有受寒淋雨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有寒战高热胸痛铁锈痰肺实变体征明显血象可见白细胞显著增高痰及血中分离病原菌可阳性

3.鹦鹉热有与鸟类(鹦鹉鸽类)或家禽接触史发病急有发热相对缓脉头疼寒战确诊须赖血清学检查

4.立克次体病主要与Q热因Q热有时以肺炎为主要表现Q热患者有与牛羊山羊及其乳品的接触或饮食史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及立克次体凝集试验可以确诊

5.真菌性感染念珠菌隐球菌毛霉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等可取痰尿作培养与涂片;血清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法等如检出阳性结果即可鉴别

6.肺结核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痰中可查到结核杆菌

7.其他放线菌病诺卡氏菌病肺梗死肺不张支气管肺癌尘肺及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也须注意鉴别诊断

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及诊断

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及诊断 支原体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大小为200nm.无细胞壁,仅有由3层膜组成的细胞膜,常与细菌的L 型相混淆,两者的菌落相似,可在无细胞的培养基上生长与分裂繁殖,含有RNA和DNA,经代谢产生能量,对抗生素敏感。支原体为动物多种疾病的致病体,目前已发现8种类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中只有肺炎支原体肯定对人致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在20%马血清和酵母的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初次培养于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呈圆屋顶形桑椹状菌落,多次传代后转呈煎蛋形状。支原体发酵葡萄糖,具有血吸附作用,溶解豚鼠、羊的红细胞,对美蓝、醋酸铊、青霉素等具抵抗力。最后尚须作血清鉴定。它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传播,引起散发和小流行的呼吸道感染,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现在发现在成人中亦非少见,秋冬季较多。呼吸道感染有咽炎和支气管炎,少数累及肺。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或各种肺炎的10%. 肺炎支原体在发病前2~3天直至病愈数周,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它通过接触感染,长在纤毛上皮之间,不侵入肺实质,其细胞膜上有神经氨酸受体,可吸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抑制纤毛活动和破坏上皮细胞,同时产生过氧化氢进一步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致病性可能与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

产物的过敏反应有关。感染后引起体液免疫,大多成年人血清中都已存在抗体,所以很少发病。 衣原体肺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沙眼衣原体肺炎 1975年有人开始报告新生儿衣原体肺炎,继发于包涵体脓性卡他之后。本病多由受感染的母亲传染可眼部感染经鼻泪管传入呼吸道。症状多在出生后2~12周出现,起病缓慢,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多不发热或偶有低热,然后出现咳嗽和气促,吸气时常有细湿啰音或捻发音,少有呼气性喘鸣。胸片显示双侧广泛间质和肺泡浸润,过度充气征比较常见,偶见大叶实变。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从鼻咽拭子一定要刮取到上皮细胞。也可用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酶免疫试验(EIA)检测鼻咽标本沙眼衣原体抗原。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诊断标准为双分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或IgM>1:32,IgG>1:512.也可应用PCR 技术直接检测衣原体DNA. 2、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来源于家禽接触或受染于鸟粪,是禽类饲养、贩卖和屠宰者的职业病。人与人的感染少见。病原体自分泌物及排泄物排出,可带菌很久。鹦鹉热衣原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在单核细胞内繁殖并释放毒素,经血流播散至肺及全身组织,引起肺音质及血管周围细胞浸润,肺门淋巴结肿大。潜伏期6~14d,发病呈感冒样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有38~40.5℃的发热,咳嗽初期为干咳,以后有痰,呼吸困难或轻或重。有相对缓脉、肌痛、胸痛、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新进展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6-09-22T15:01:54.6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作者:左佳 [导读] 由于儿童免疫力与抵抗力均相对较差,且曾与传染源有密切接触的经历,因此极其容易患上支原体肺炎[1]。四川省三台县人民医院儿科 621100 【摘要】小儿支原体肺炎、原发性不典型肺炎以及支气管炎等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生物,并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能够使患儿产生头痛、发热、厌食以及咳嗽等症状。目前,对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本文主要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其临床症状、诊断进展与治疗进展做出分析。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 前言 由于儿童免疫力与抵抗力均相对较差,且曾与传染源有密切接触的经历,因此极其容易患上支原体肺炎[1]。支原体肺炎能够使患儿产生呼吸系统病变,还能导致心肌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脑炎以及肾炎等疾病,甚至还会使患儿死亡。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一定传染源将支原体传播至人体呼吸道中。由于支原体的潜伏期较长,而且支原体肺炎早期产生的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极易被患儿家长忽视;若将该疾病放任不管,则患儿会产生消化系统障碍、持续并反复的咽痛、头痛、咳嗽、高热、精神倦怠以及乏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胸腔积液以及咳血等情况,从而使患儿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地威胁。因此,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主要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其临床症状、诊断进展与治疗进展做出分析,为使该病症的认识广度与深度得到扩展。 1 小儿支原体肺炎疾病概述 在临床上,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一旦小儿患有此疾病,则应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否则会严重影响小儿的成长与身心健康。肺炎支原体能够不依靠细胞进行生存,且该病原体属于柔膜体纲支原体科,支原体属,是世界上最小并能进行自我复制的微生物之一[2]。在该病原体结构的透明腔中,能够看到一个浓厚的核状中心,该核状中心即为粘附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结合点。据报道,肺炎支原体与患儿进行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尖端结构。当呼吸道中存在肺炎支原体时,上皮细胞的表面受体上会紧紧地粘着尖端特殊结构,使纤毛与黏膜被清除,并使细胞被吞噬,从而引发细胞的毒性作用。由于粘附因子为PI蛋白,能够形成P30-P65、HMWI-HMW3与PI-P90-P40等蛋白复合体,进而在肺炎支原体的终端结构上进行定位,并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表面进行粘附,因此,使肺炎支原体获得良好的繁殖条件。 2 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与诊断进展 2.1 临床症状 小儿支原体肺炎多发生于年龄为3~14岁的儿童群体,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道不适[3]。然而,患儿的不同年龄段会产生不同的呼吸道不适症状与体征。具体为:年龄层较低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呼吸道不适症状通常均为不典型,并常伴有呼吸困难与喘息等症状。年龄层较高的患儿,夜间多发剧烈阵发性干咳为其早期临床症状表现,其正常睡眠会受到严重影响;痰量较多且粘稠、时有血丝为其后期临床症状表现,严重者甚至还会产生喘息现象。另外,小儿支原体肺炎会使患儿肺部受到损害,还会损害部分患儿的组织器官与肺外系统并产生相应症状。 2.2 诊断进展 病原学检测为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标准,而主要诊断方法为快速液体培养法[4]。但是,快速液体培养法由于诸多因素被制约,其诊断价值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支原体肺炎进行诊断时采用的常规实验室检测技术为血清学检测,该检测方法具有价格低廉、检测时间较短的优点,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该检测方法中最常用的试验方法。影像学检测能够诊断支原体肺炎发病早期的患儿,并能够将漏诊的几率进行降低。荧光定量PCR检测具有检测耗时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量准确以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因此能在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方式中准确地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但是,由于该检测方法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难以在基层医院中进行使用与开展。基因检测法虽然检测耗时也较短,特异性也相对较高,但是该检测法价格偏高,所以,广泛普及于临床治疗中尚有难度。 3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进展 目前在临床上关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该方案能够针对支原体不断上升的耐药发生率进行相应的治疗。②纤支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有研究数据证实,该手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总有效率大于90%,疗效极为显著。③免疫干预方案。我国有研究者的相关研究表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实施免疫干预后,其抗生素疗程、病程均有所缩短,且复发率显著降低。④激素干预治疗法。短程的激素治疗能够将患儿在进行敏感抗生素治疗基础上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地改善,同时还能将其并发生发生率进行降低。⑤抗生素治疗方案。该治疗方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目前,在临床上有着较多种类并能够对抗肺炎支原体的抗生素[5]。在使用抗生素时,医生应将各种抗生素的禁忌症与适应症进行充分地掌握;同时,还应将支原体肺炎患儿所处的年龄层、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具体信息进行结合,从而使患儿的合理用药得到有效地保障。 结语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一旦自身免疫力较差的儿童在生活环境中与传染源进行接触,其患上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高。该疾病不仅使患儿产生相应的肺部症状,而且还会引发其他组织器官产生障碍,进而使患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此,医学界应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对该疾病进行准确地诊断,并对其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持续地研究与探索,从而达到使支原体肺炎患儿尽早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丽莎.阿奇霉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应用方法的研究进展[J].哈尔滨医药,2015,35(S1):109. [2]娄兴旺,梁玉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02(08):1435. [3]杨光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J].健康之路,2016,15(01):24. [4]王月艳,叶代祥.小儿支原体肺炎抗菌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4):3181-3183. [5]余德钊,徐嘉辉,王利.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及中西医治疗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4,34(08):815-818.

小儿支原体肺炎52诊治及护理疗效观察

小儿支原体肺炎52诊治及护理疗效观察 摘要] 儿支原体肺炎多发病学龄前儿童,婴幼儿患病常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多 数为亚急性起病,发热无定型,或体温正常,咳嗽较重,初期为刺激性干咳,常 有咽痛,头痛等症状。临床上选择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既能控制肺炎支原体血症又能减少红霉素对肝脏损害;对细菌感染的用敏感抗生 素联合治疗,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可短期使用激素,对症 治疗,避免后遗症的发生。病房温度不宜过高,不要太干燥;保持空气新鲜;患 病期间少食过甜、过咸、辛辣油腻等食物,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儿童;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对症治疗;护理配合小儿支原体肺炎一般起病缓慢,潜伏期长,大多数感染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 感染、咽炎、气管支气管炎。患者会有发热的症状,咳嗽初为刺激性干咳、阵咳 或咯出少量白痰,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肺部往往缺乏阳性体征。婴儿支原体 肺炎可伴有喘憋和呼吸困难,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喘支和哮喘,还可能合并肺 外多脏器损害,需要及时诊治,否者危及生命。 本文收集整理了2011年5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4 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并了解大概的治愈时间。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整理了2011年5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 炎患儿64例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1-12岁。体征:病变从上 呼吸道开始,有充血、单核细胞浸润,向支气管和肺蔓延,呈间质性肺炎或斑片 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半数病例无症状。X线显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 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起病缓慢,潜伏期约2-3周,病初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2-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常达39℃左右,可持 续1-3周,可伴有咽痛和肌肉酸痛;咳嗽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一般于病后2-3天 开始,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常有粘稠痰液偶带血丝,少数病例可类似 百日咳样阵咳;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起病后2周,约2/3病人冷凝集试验阳性,滴定效价大于1:32,特别是当滴度逐步升高时,有诊断价值。约半数病人对链球菌MG凝集试验阳性。 1.2方法:应注重休息、护理与饮食。必要时可服小量退热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温在18-20℃,相对湿度在60%为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 物及足够的液体。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消除黏稠分泌物;对病情严重有缺氧 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用药原则: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药,如氨茶碱口服4-6mg/(kg?d)6h一次;亦可用沙丁胺醇(舒喘灵)吸入等止咳;根据MP微生物学特征,凡能阻碍微小物细胞壁合 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无效,因此治疗MP感染,应选用能抑制蛋白 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此外,尚有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选用。支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红霉素为首选药物。 2.治疗与转归:入选的52例病例所确诊后,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滴 3-5天,之后给予红霉素20-30mg/(kg.d)静滴7-10天,其中80%例在治疗5天左 右后体温下降,咳嗽减轻;8例在治疗9天左右体温下降至正常,咳嗽明显减轻;2例持续发热两周后才逐渐降至正常。 3.护理配合:小儿支原体肺炎球菌肺炎,起病急骤,常有受寒、淋雨、上呼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0),对照组为36%(1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中,需要对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检测充分结合,并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才能取得准确而安全的诊治效果。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 肺炎支原体肺炎多是由飞沫传染所引起的,并在婴幼儿、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中比较常见,常伴有发热、头痛、咳嗽、畏寒等症状,病程虽短,但具有易复发的特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小儿肺炎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呈现着逐年升高的迹象,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这对患儿病症的诊断和治疗都是非常不利的[1,2]。基于此,医院选取2013年8月~ 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对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医院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诊断结果显示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1~10岁,病程2~30周。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100例患儿均伴有发热症状(稽留热40例、不规则热32例、弛张热28例),持续时间在7 d天左右;90例患儿出现咳嗽,其中32例伴有气喘;48例有血液系统症状(20例出血斑点、10例贫血、18例黄疸);40例有神经系统障碍,23例伴有呕吐症状;45例患儿泌尿系统出现症状(血尿15例,尿蛋白30例)。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1. 2 方法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行血常规检查、胸部X线检查、心肌酶谱检查、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检查完毕后对确诊的病例采取抗感染、抗病毒,并根据患儿的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一旦患儿出现发热,必须进行退热处理,如果出现咳嗽进行止咳以及平喘治疗[1]。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将20~25 mg/(kg·d)红霉素溶于500 ml的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7~14 d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儿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将10 mg/(kg·d)溶于250 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3~5 d为1个疗程。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3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治疗3 d后,患儿体温逐步恢复,咳嗽症状

1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毕业论文 题目: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地市: 学校: 准考证号: 考生姓名: 王莹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八年八月十四日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3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M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结论 3种M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血清抗体,配对研究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文献综述 (5) §1.1 肺炎支原体的定义 (5)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 (5) §1.3 肺炎支原体的分类 (5) §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5) §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 (5) §1.6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6)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7) §2.1 样本 (7) §2.2方法概述 (7) §2.3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 (7) §2.4实验方法 (7) §2.5统计学方法 .................................................................... .. (8) 第三章结果 (9) 第四章讨论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体会_0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100例于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進行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54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占患者总数的54%,44例患者病情好转,占患者总数的44%,2例患者病情没有发生变化,占患者总数的2%,有效率为98%。结论为了取得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理想效果,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对支原体肺炎的了解和掌握,明确针对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和检测技术,从而有效改善和优化患儿的身体素质。 标签: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 病毒属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除此之外,肺炎支原体也很容易引发小儿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形态多样,没有细胞壁,传播范围非常广泛,主要传播方式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而且容易引发流行病[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100例于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39例,男性患者占61例,年龄范围居于9个月~12周岁。 1.2临床表现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和持续性发热。患儿出现头晕、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气喘、等症状,32例患者双肺呼吸明显增粗,18例患者可闻干湿啰音,46例患者听诊一侧呼吸音降低。对全部患者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大便常规、尿常规、血常规和血清MP-IgM 检查。胸部X片检查结果显示,35例患者左肺发生病变,51例患者右肺发生病变,3例患者双肺均出现病变。MP-IgM进行抗体测定时,阳性为抗体滴度≥1:160,32例患者外周血WBC≥10×109/L,24例患者外周血WBC<4.0×109/L,44例患者外周血WBC居于4×109/L~10×109/L。 1.2诊断标准①X线胸片肺部炎症表现程度;②体征或者呼吸道症状;③MP-IGM阳性(≥1∶160)。 1.3方法患者病情没有得到确诊之前,医护人员对患者采用包括头孢菌素和青霉素在内的药物治疗,没有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病情得到确诊以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使用药物和剂量为阿奇霉素,10 mg/Kg/d,患者病情好转,将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改为口服,服用剂量和频率为8~10 mg/Kg/d,1次/d,服用3 d后停止服药4 d,1个疗程为21 d。 2结果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推荐饮食: 1、取党参10克,大枣15克(去核),糯米150克。加适量水共煮粥,用白糖调味服用。 2、用百合50克,薏米200克。加水5碗,煎成3碗,分3次服,每日1剂。 3、取柚子肉5瓣,白菜干60克,北芪15克,猪瘦肉250克。共煲汤服食,每日1剂,分2次服。可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4、取核桃仁、冰糖各30克,梨150克。共绞碎,加水煮服。每次1匙,每日3次。 5、用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鸭梨1--2个,冰糖适量。先将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饮食宜忌: 选择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及饮料,少量多餐。 1、蛋白饮食 瘦肉、鱼和鸡蛋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1克蛋白质在体内吸收18毫升水分,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素。小孩进食蛋白质多,排出尿素相对也会增高,而每排出300毫克尿素,最少要带走20毫升水分。因此对高热失水的患儿应忌食高蛋白饮食,当疾病后期可适当补充,以提高体质。 2、食多糖之物 糖分是一种热量补充物质,功能单纯,基本上不含其他营养素。若小儿肺炎患者多吃糖后,体内白细胞的杀菌作用会受到抑制,食入越多,抑制就会越明显,而加重病情。 3、辛辣食物 辛辣之品刺激大,而且容易化热伤津,故肺炎患儿在膳食中不宜加入辣油、胡椒及辛辣调味品。 4、油腻厚味 肺炎患儿消化功能多低下,若食油腻厚味,更影响消化功能,必要的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以致抗病力降低。因此,不宜吃鱼肝油、松花蛋黄、蟹黄、凰尾鱼、鲫鱼子,以及动物内脏等厚味食品。若喝牛奶应将上层油膜除去,乳母也应少吃油腻,以免加重病情。

5、生冷食物 若过食西瓜、冰淇淋、冰冻果汁、冰糕、冰棒、冷饮、香蕉、生梨等生冷食物,容易操作体内阳气,而阳气受损则无力抗邪,病情也难痊愈,故应忌食,特别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更应禁忌。 6、喝茶 肺炎患儿多有发热,应忌喝茶水。因茶叶中茶碱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还可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发热时,机体处于正邪相争的兴奋阶段,脉搏较快,饮茶后会刺激心肌,加重消耗,如此非但不能退热,相反还会使体温升高,诱发其他疾病。另外,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中医认为不利于肌表的邪气外散,对发热的小儿也是不相宜的。 7、乱服用清热药 金银茶、青果、板蓝根冲剂等清热药,对肺炎患儿有益。但不能较长时间服用,特别对体质较弱者,勿轻易服用清热药。否则,会伤及人体正气,使原来的症状加剧。 8、用酸性药物和食品 五味子、乌梅、维生素C、酸果、橘子、食醋等味酸,能敛、能涩、有碍汗出解表。 原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bf16974704.html,/xefy/2014/0805/188194.html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体会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1-02-16T14:09:53.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12月第34期供稿作者:许丽[导读]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 许丽(江苏省泰州市高港人民医院儿科江苏泰州 225321)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170-02【摘要】小儿支原体肺炎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肺外症状不断增加,早期诊断可结合临床表现、腹胸部X线特点,确诊依赖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查结果,治疗应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肺外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治疗,方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将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8例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男女比1.26∶1,发病年龄<3岁者8例,3-6岁22例,6-9岁28例,>9岁10例,最小年龄8个月。病程<2周24例,2~3周40例,3~5周4例。 1.2临床表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突出表现为发热和剧烈咳嗽,几乎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具体热型不规则,发热时间最短3天,最长2周,其中多数患儿均表现为频繁剧烈的咳嗽(40例),部分为中度咳嗽(19例),少数为轻度咳嗽(9例),合并胸痛3例,合并吼喘10例,合并肺不张1例。肺部体征:入院时两肺可闻及固定湿性罗音20例,可闻及哮鸣音9例,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31例,患侧呼吸音减低8例。 1.3肺外表现(1)累及消化系统12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8例,表现为转氨酶升高6例;(2)累及心血管系统8例,表现为心肌酶谱升高;(3)累及泌尿系统5例,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4)累及神经系统2例,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脑电图异常;(5)累及皮肤粘膜3例,表现为多形性红色斑丘疹。 1.4实验室检查(1)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MP-IgM抗体≥1∶80为阳性,68例患儿均为阳性;(2)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测定阳性12例;(3)40例患儿血常规白细胞≤10×109/L,28例患儿血常规白细胞>10×109/L;(4)血沉正常38例,增高30例,以轻中度增高为主;(5)C反应蛋白正常43例,增高25例,轻中度增高19例,明显增高6例;(6)X线胸片示68例肺部均有病变,其中小片状阴影45例,大片状阴影12例,肺门影增浓8例,胸腔积液3例。 1.5诊断诊断标准依据《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7版MP肺炎诊断标准[1]:(1)持续高热伴频繁剧烈的咳嗽。(2)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血沉正常或增快,C反应蛋白正常或增高。(3)X线胸片表现显著,可见片状阴影。(4)曾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治疗无效,改用或病初就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满意。(5)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呈阳性。(6)肺炎支原体咽拭子检测部分阳性。 1.6治疗所有病例明确诊断后均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中38例患儿予以阿奇霉素10mg/(kg·d)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每日1次,静脉治疗两疗程,一疗程为5天,间隔3天;27例患儿予以红霉素15~30mg/(kg·d)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每日1次,疗程为10~14d;3例患儿予以克拉毒素15mg/(kg·d),分两次口服。在静脉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前20分钟口服思密达,可大大减少胃肠道的副反应。对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加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并根据不同肺外并发症予以保肝、营养心肌等治疗,对于反复高热,症状较重者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对于痰液粘稠者予以超声雾化化痰治疗,合并哮喘者予以平喘治疗,有3例患儿由于反复发热,咳嗽,病情迁延不愈,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连用3天,症状明显缓解。 2 讨论 目前,支原体肺炎已成为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MP肺炎感染患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以咳嗽伴发热为主要表现,咳嗽常较重,刺激性、痉挛性咳嗽,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片改变明显,检测MP-IgM抗体为临床特异性诊断手段,是机体受到MP感染后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阳性可确诊为MP感染。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且近几年有关肺外并发症的报道增多。肺外表现的机制,目前认为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当MP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呼吸道外的其他靶器官病变,出现相应肺外系统受累的表现[2],因此,在临床上对于MP感染患儿应特别注意脏器功能的监测和保护,积极防治肺外并发症。由于MP无细胞壁,其体内含有RNA和DNA,因此必须采用足量、全程的抑制病原体蛋白质的大环内酯类药。作为儿科医生,应高度重视婴幼儿中MP的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人民出版社,2002:1204-1205. [2]崔振泽.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的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5):287-289.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之一,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逐年增多,且病情重、进展快,肺外并发症多见,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11月间收治的11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参考第7版《实用儿科学》:1)临床特征:发热,持续剧烈咳嗽,X线所见远较体征显著。 2)白细胞大多正常或稍增高。3)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4)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阳性或冷凝集素IgM阳性。113例患儿中男67例,女46例,男:女为1.46∶1。学龄前组(3~6岁)62例(54.9%),平均年龄4.12±0.43,学龄组(6岁)51例(45.1%),平均年龄8.32±1.74岁。 1.2临床表现:大部分患儿有发热、咳嗽,病初多为较剧烈干咳,部分患儿出现喘息,少数患儿有胸痛,体温多为中高热,无明显

肺部体征,少数可出现局限性水泡音,肺部体征与其胸片及临床表现不一致,这是与细菌性肺炎的区别之一。两组间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3辅助检查:人院后患儿均进行病原学、血常规、血沉(ESR)、CRP、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检查,并做X线胸片、心电图检查。 1.4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在人院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在病原学未确定之前予羟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治疗,效果不佳。病原学明确后采用阿奇霉素10mg/(kg·d)或红霉素20~30mg/kg,序贯治疗2~3周,采用静脉用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病情好转或稳定,改为口服治疗。同时予口服止咳、化痰药物,痰多黏稠或有喘息的患儿应用沐舒坦或喘乐宁雾化吸入化痰止喘,并根据不同并发症行保肝、营养心肌及支持治疗。 1.5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学龄前组和学龄组患儿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检验标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1.6转归:疗程2~3周,一般静脉用药需1~2周,治愈率为93.2%,临床好转率为7.8%。学龄前组住院时间为12.2±3.40天,学龄组住院时间为14.8±3.41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1.7转归评价标准:痊愈: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理化指标恢复正常;好转:体温恢复正常,主要临床症状大部分或部分

支原体肺炎

1、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点不包括 C A.咳嗽重 B.肺部体征不明显 C.青霉素治疗有效 D.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 E.多见于年长儿 2、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恰当的是 C A.多无发热 B.小婴儿多见 C.剧烈咳嗽突出 D.肺部体征明显 E.头孢菌素治疗 3、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是 E A.氨基糖苷类 B.耐青霉素酶的部分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C.青霉素G D.氟喹诺酮类 E.大环内酯类 4、治疗支原体肺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c)

A.青霉素 B.磺胺类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链霉素 5、支原体肺炎自行消散的时间为:(B) A.7~10天 B.3~4周 C.11~20天 D.2~3天 E.3~5天 6、诊断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B A.临床表现 B.肺功能检查 C.X线表现 D.血清冷凝集试验 E.培养、分离支原体 7、肺炎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 E

A.年长儿多见 B.全身中毒症状不重 C.肺部体征不明显 D.高热 E.频繁、剧烈的咳嗽 8、支原体肺炎最常见的胸部X线表现是 A A.早期为下叶间质性改变,肺实变后为边缘模糊的斑片状阴影 B.肺叶和小叶实变,叶间隙呈弧形下坠,多发性蜂窝状脓肿形成 C.肺叶或肺段实变,呈多发性、周围性肺浸润,可伴气囊肿 D.呈叶、段分布的炎性实变阴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气道征 E.病变多在肺上部,呈大片浓密阴影,密度不均,历久不消散,可形成空洞9、支原体肺炎应用抗生素的疗程应是(D )。 A.体温正常后停药 B.症状基本消失后 C.1周 D.2~3周 E.4~6周 10、支原体肺炎的好发年龄 C A.小婴儿 B.幼儿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8-01-17T13:52:58.6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4期作者:吴春岩 [导读] 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黑龙江省北安市妇幼保健院 16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数字分析法将其均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各53例,给予研究组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结果:给予对照组患者红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81%,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106 cases of April 2013 -2014 year in May admitted to the pediatric mycoplasma pneumonia,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digital analysis can be divided into research and control group two,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azithromycin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using erythromycin treatment,observe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children 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Result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erythromycin treatment,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zithromycin;after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23%,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4.81%,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group,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azithr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 is remarkable,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in the clinic.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treatment effect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如果此病不及时治疗,会给患儿身体部位的各个器官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到患儿的健康成长[1]。本文主要就对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6例,给予其中53例红霉素治疗,另外53例阿奇霉素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为界内相关人士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106例,将其均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各53例,本次所选的患儿均经家属以及患儿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3例,患儿年龄在1-14岁之间,平均年龄(8±2.33)岁;给予对照组患儿红霉素治疗,研究组中,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1例,患儿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年龄(9±2.33)岁;给予研究组患儿阿奇霉素治疗,两组患儿均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 本次所选的患儿均依据《实用儿科学》相关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且血清检测MPlgM为阳性。 1.3治疗方法 对所有的患儿实施平喘、止咳嗽等辅助性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对照组红霉素治疗:将1%,20ml葡萄糖液中添加20mg红霉素混合,为患儿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14天;给予研究组阿奇霉素治疗:将10mg阿奇霉素加入到1%,10ml葡萄糖液体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5天,停药4天后,将阿奇霉素进行口服,连续服用5天,停服4天,保持同样的治疗措施,直至患儿的病情稳定[2]。 1.4评定标准 治疗期间,严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并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四个方面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其中,痊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消失,X胸线检查患儿的肺部无炎症;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消失,X胸线检查患儿的肺部炎症明显减少;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胸线检查患儿的肺部炎症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3]。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对照组患者红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研究组中,治愈30例(56.60%),显效15例(28.30%),有效6例(11.32%),无效2例(3.77%),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中,治愈25例(47.17%),显效10例(18.87%),有效10例(18.87%),无效8例(15.0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81%,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关键性的病原体,其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患儿的健康状况。在临床中,将红霉素、阿奇霉素应用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都能够有效的抑制患儿的病情,但相关学者认为,阿奇霉素的效果更为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4]。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笔者对我院2013年到2014年间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空军总医院刘春灵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型性、能通过滤菌器、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迄今分离到的支原体已达150余种,已确定与人类疾病关系最大的有3种,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是其中的一种。MP在国内外都是儿童和成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主要导致肺炎,所有肺炎的15-20%,约50%的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是由MP引起的.因此MP肺炎(MP pneumonia,MPP)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但迄今为止,MPP仍缺乏快速、可靠的诊断试验,因而临床确诊困难。 MPP的诊断包含两个层面:临床诊断(经验性)和结合了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的确定诊断。 一、MPP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辅助检查等特点经验性综合判断而出。MPP有着不同于一般感染性疾病的的特点:一般肺炎多发于冬季,MPP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临床症状大多只有发热和咳嗽;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多不高;疾病早期X线检查即可出现肺炎,约10%-20%的病例会出现肺不张;因MP无细胞壁,临床常用的、作用于细胞壁的、安全性高的治疗肺炎的药物如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对其无作用;因此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肺炎。综合上述特点,可作出初步的经验性临床诊断。 二、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包括直接病原体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或经典的MP实验室诊断方法。 (一)直接病原体检测:主要有MP分离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P-DNA。检测用标本可取自可疑患者呼吸道的痰、咽拭子、鼻咽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水等。 1、MP分离培养与鉴定: MP很挑剔,培养基的营养要求比一般细菌高,生长速度慢,较一般细菌难培养;分离培养需要10-14天,而通常需要2-5周才能生长成肉眼可见的菌落。通过生化反应和免疫学方法进行鉴定。还有其它影响因素,如MPP无细胞壁,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易被灭活;标本采集后接种到培养基的过程也是培养可能失败的一个环节。由于其费时、费力、阳性率低,实际临床已经弃用此方法,目前主要用于研究性项目。

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的临床诊断

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的临床诊断 发表时间:2013-08-15T16:51:17.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曲红艳[导读] 发病后10~14日,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抗体(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如条件允许,取患者痰、鼻咽拭子标本做支原体培养。 曲红艳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五官医院 163000)【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421-02 【摘要】目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的研究。方法真对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肺炎的治疗,观察病情的状况。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这对呼吸道感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关键词】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研究 引言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过去曾称为Eaton因子性肺炎、冷凝集素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继而出现临床表现,约1/3的病例也可无症状。 1 流行病学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含DNA和RNA,没有细胞壁。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周期为4~7年,流行时发病增加3~5倍。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在任何年龄发生,但其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学龄儿童和年轻人,尤其以5~20岁多见。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以气溶胶微粒的形式传播,传染性较小,需要长时间密切接触才能发病,因此易在家庭成员中相互传染。肺炎支原体潜伏期为16~32日,潜伏期即具传染性;症状出现1周内呼吸道含菌量最高,至症状缓解数周仍具传染性;患者痊愈后,肺炎支原体仍可在咽部存留1~5个月。 2 并发症 本病常见肺外并发症,最常见的是神经病变。呼吸道症状出现后的几日或消失后的2周均可见神经症状,其机制可能涉及感染和感染后2种。高达50%的患者就诊时可无呼吸道症状。神经症状多见于儿童(支原体感染占儿童脑炎的10%~15%),其脑脊液的典型改变是有少量淋巴细胞(50~100/m1),蛋白质轻度升高或正常,偶有糖降低。脑炎可表现为昏迷或精神异常,以及局灶症状,如卒中、共济失调、舞蹈病。目前已有感染后脑白质炎的相关报道。患者还可有脑膜炎或多种类型的脊髓炎(包括横断型脊髓炎、类脊髓灰质炎综合征)的表现,以及外周神经和颅神经的病变。5%的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本病的神经后遗症依次为精神发育迟滞、运动失调和癫痫。 10%~20 %的患者有皮疹,多数为斑丘疹,但也可为水泡、瘀点或荨麻疹;多见于躯干和肢端,脸、臀部、生殖器及手足也可出现,但不常见;可出现在疾病的急性期、发病前或病后。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有的还伴有结膜炎或鼻咽部黏膜疹。其他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的皮疹还有玫瑰糠疹、毒性上皮坏死溶解、结节性红斑、多形性红斑或渗出性多形性红斑(Stevens-Johnsonsyndrome)。 血液并发症是支原体感染的突出特征。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栓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elger-Huet异常(多形核白细胞具有单叶或双叶表现)和嗜血细胞综合征均有报道,但最常见的血液学异常是冷凝集素形成。 此外,患者还有游走性关节炎,可累及中等大小关节,有时像类风湿性关节炎。眼科并发症有巩膜炎、结膜炎、视神经炎并视神经萎缩,有时可见视网膜出血和渗出。本病还可有其他多个系统受累,如大疱性鼓膜炎、肾小球肾炎、肝炎、胰腺炎、脾肿大、多发性肌炎和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 3 诊断 3.1 诊断标准之一 3.1.1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急性期和恢复期的2次血清标本抗体滴度相差4倍,或单次血清标本的IgM抗体滴度≥1:16和(或)单次血清标本的IgG抗体滴度≥1:512。 3.1.2既往有肺炎衣原体感染:IgM滴度<1:16,并且1:1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