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温庭筠《菩萨蛮》十五首

温庭筠《菩萨蛮》十五首

温庭筠《菩萨蛮》十五首
温庭筠《菩萨蛮》十五首

温庭筠《菩萨蛮》十五首

引导语:温庭筠的诗词,历来倍受词评家关注,他被誉为“花间鼻祖”,词作婉约细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温庭筠的十五首《菩萨蛮》。

菩萨蛮唐·温庭筠

其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其二

水精帘里颇黎枕,

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

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

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

玉钗头上风。

其三

蕊黄无限当山额,

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

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

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

月明花满枝。

其四

翠翘金缕双鸂鶒,

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

雨晴花满枝。

绣衫遮笑靥。

烟草黏飞蝶。

青琐对芳菲,

玉关音信稀。

其五

杏花含露团香雪,

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

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

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

镜中蝉鬓轻。

菩萨蛮唐·温庭筠其六玉楼明月长相忆,

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

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

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

绿窗残梦迷。

其七

凤凰相对盘金缕,

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

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

栏外垂丝柳。

音信不归来,

社前双燕回。

其八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

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靥脸,

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

燕飞春又残。

其九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

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

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

燕归君不归。

其十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

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

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

此情谁得知。

菩萨蛮唐·温庭筠其十一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

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

枕上屏山掩。

时节欲黄昏,

无聊独倚门。

其十二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

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

往事那堪忆。

花露月明残,

锦衾知晓寒。

其十三

雨晴夜合玲珑月,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

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箓簌,

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

凭栏魂欲消。

其十四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浓妆,

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

故国吴宫远。

春恨正关情,

画楼残点声。

其十五

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

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

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 这首 《菩萨蛮》 ,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 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 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 一幅唐代仕女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作者: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赏析 这位飞卿为晚唐人,而《菩萨蛮》十四首乃词史上一段丰碑,雍容绮绣,罕 见同俦,影响后来,至为深远,盖曲子词本是民间俗唱与乐工俚曲,士大夫偶一 拈弄,不过花间酒畔,信手消闲,不以正宗文学 视之。 至飞卿此等精撰, 始有意与刻意为之, 词之为体方得升格, 文人精意, 遂兼入填词,词与诗篇分庭抗礼,争华并秀。 其中此篇通体一气。 精整无只字杂言, 所写只是一件事, 若为之拟一韪增入, 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 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写鬓。 关于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国“十 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 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 也时时见于当时记号中, 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 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正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 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 缥缈,早妆时。”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可知小山本谓淡扫蛾眉,实与韦 庄《荷叶杯》所谓“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 旧解多以小山为“屏”,其实未允。此由(1)不知全词脉络,误以首句与 下无内在联系; (2) 不知“小山”为眉样专词, 误以为此乃“小山屏”之简化。 又不知“叠”乃眉蹙之义,遂将“重叠”解为重重叠叠。然“小山屏”者,译为 今言,谓“小小的山样屏风”也,故“山屏”即为“屏山”,为连词,而“小” 为状词; “小”可省减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 既以“小山”为屏, 又以“金明灭”为日光照映不定之状, 不但“屏”“日”全无着落, 章法脉络亦

《菩萨蛮》温庭筠

《菩萨蛮》温庭筠 导语:对于温庭筠《菩萨蛮》,大家可以更加深入进行学习。下面是小编整 理的温庭筠《菩萨蛮》相关内容,欢迎各位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小山: 1.眉妆的名目, 指小山眉, 弯弯的眉毛。 2.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 3.形容女子隆起的发髻。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 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 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 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 暗。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⑨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 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⑩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 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翻译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 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 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刚穿上的绫罗裙 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1/8

1.了解花间词 2.学习这首词的描写技巧 3.准确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学习重点】 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 一、知识链接 1.关于词人 温庭筠 (约 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才思敏捷, 然性喜讥刺权贵, 又不受羁束, 纵酒放浪, 因而一生坎坷, 终身潦倒。温庭筠诗词 兼工,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其诗与李商隐 齐名(“温李”),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 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名作如《商山早行》;其词与韦庄齐名 (“温韦”),多写闺情,词风以浓丽绵密为主,多用比兴,以景寓情,是花间 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也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 被称为“花间鼻 祖”,名作如《菩萨蛮》《梦江南》等。 2. 关于花间词 “花间词”是一种早期的词,得名于我国最早的词集——《花间集》。 陈洵《海绡说词》云:“词兴于唐,李白 肇基,温岐受命,五代瓒绪,韦庄为首。”五代后蜀广政三年(941年) 赵崇祚将温庭筠、 欧阳炯、 韦庄等十八人之词作凡五百首辑成十卷 《花间集》 (得 名于花间词人张泌《蝴蝶儿》之词句“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因词风大 体相近,故其作家与作品被称“花间词人”、“花间词”。 花间词题材狭窄、情致单调,以表现闺情宫怨,离别相思为主,词风香软秾 艳。花间词多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女性之容貌、服饰,意象繁多、构图华美、 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 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 《花间集》 是代表中国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十一世纪四十年代百余年间新兴起 来的一种抒情诗歌 的总集。北宋词人奉《花间集》为词之正宗,将其作品称为“本色词”。 词以字数多少分长调、中调、小令(“长调”又称“慢词”,字数超九十; “中调”为五十九至九十字,“小令”则在五十九字之内)。因当时长调尚未发
2/8

菩萨蛮温庭筠表现手法

菩萨蛮温庭筠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 方式,就古代诗歌 而言, 它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菩萨蛮温庭筠 表现手法,一起来看看这首词是如何表现情感的。 菩萨蛮温庭筠表现手法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闺中女子形象。 ——细节描写。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梳洗、画眉、籫花、照镜、穿衣等系列 动作,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女子形象。 ——反衬手法。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鹧鸪双双,反 衬人物的孤独; ——比喻、借代。“鬓云欲度香腮雪”,鬓发密如云,香腮白如雪,表现闺 中女子之的美。 “小山重叠金明灭”, 以“小山”借指眉妆, 以“金”借指额黄, 表现闺中女子之娇美。 “双双金鹧鸪”借指绣罗襦上用金线绘制之图案, 反衬闺 中女子之孤独。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小山:是山屏,即折叠的屏风,高低起起伏像山的形状。 【翻译】 晨光照在重叠的屏风上,光影闪动,那睡眠中的女子微微睁开眼,那乌黑的 头发好像从雪一样细腻洁白的香腮上滑过, 她懒懒地起来画一画娥眉, 慢吞吞地 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 对着镜子照一照新插的花朵, 再用前后两面镜子对照着, 红花与容颜交相辉 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赏析】 温庭筠的《菩萨蛮》收在《花间集》的共十四首,这是其第一首。本词写一 个独处闺中的妇女, 从起床而梳妆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动态, 从中体现出她的处境 及心情。首二句为主人公初起床的情态。以特写的手法,突出主人公的形象,次 句为主体,首句为衬景。“小山”为床榻围屏上的画景,“金”为涂在屏山上的 颜色。 “明灭”为日光透过窗纱照射屏山阴阳显晦之状。 “鬓云”为鬓边下垂的 黑发,曲卷而轻扬,状如云朵,故常以云形容之。欲度”从云常流动设想,描绘 出鬓发轻扬之状。 “香腮雪”形容主人公衬映鬓发的脸颊之腻白。 整句凸出一副 娇慵的女性面貌, 因“鬓云欲度”正是鬓发散乱未整之状, 句中也隐含呆坐懒起 的时间过程。 这第二句在读者眼前展示出这样一个镜头: 在小山重叠金色明灭的 画屏围绕着的绣榻上,一位少妇刚刚坐起,她散乱的鬓发,似流云样将要度过她 雪白香艳的脸腮。三、四两句开始写她下床后的活动。“懒起”二字透露出主人 公的情绪,下句“迟”字与之相应,是了解整首词意的关键。“懒起”即懒懒地 起来。一“懒”一“迟”,极见其无情无绪之神情,与“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望江南》)之因有所希冀而行动紧急,表情迥异。“弄妆”谓妆扮时频繁反 复做弄。“迟”字总承“弄妆”与“梳洗”诸事。在这二句中,主人公娇慵之状 宛然可见。 下阕写其人之继续活动。 “照花”二句写其对镜簪花, 于客观地描写人物活 动中, 暗寓其人对镜时自赏自怜之意。 自赏: 人面如花; 自怜: 盛年独处。 此“花” 当为插于发髻之饰物,非喻人面,从次句之花面并提可知。前后镜对照,脑后发 髻簪插之花映于前镜,乃与镜中人面交相辉映,其人之容色光丽可想。最后二句 写梳妆后穿着衣服, 不写其动作, 但点出主人公眼中的衣上彩绘--金线绣的一 双双的鹧鸪鸟。试想她满怀心事,懒洋洋地勉自梳妆罢,刚要着衣时,而入眼的 乃是“双双金鹧鸪”,则其情当如何难堪! 本词写法上有其特点, 其一是作者只是在生活的片段过程中, 选取最具有特 点的动态或物象,略加勾画,省去彼此间的表面联系,如首句仅写床周屏风的景 色,而略去这景色所依附的屏和榻。次句只是突现出一个睡起的女子面貌,其他 一切事物都隐藏在可感触的暧昧之中, 两句合看, 即可依据已勾勒出的形象加以 想象补充,构成一幅完整的“晨闺”图画。其次是表情隐蔽,作者只是对人物动 态及有关景物作客观描绘, 但于其中微露或暗示人情, 给读者尽多的想象体会余 地。至于辞藻浓丽,更是温词的普遍现象。因此种种,常使读者感到晦涩,然如 细心玩索,得其艺术匠心所在,当更觉情味丰腴。

温庭筠的菩萨蛮其二诗歌原文及翻译

温庭筠的菩萨蛮其二诗歌原文及翻译 温庭筠的菩萨蛮其二是小山重叠金明灭,此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 所写只是一件事。下面是温庭筠的菩萨蛮其二诗歌 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了解。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 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 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 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 “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 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 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 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 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香腮雪:香雪腮, 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 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 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

这首 《菩萨蛮》 ,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 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 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 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 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 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 之一式。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 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 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正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时孙 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 早妆时。”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可知小山本谓淡扫蛾眉,实与韦庄《荷 叶杯》所谓“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 旧解多以小山为“屏”,其实未允。此由(1)不知全词脉络,误以首句与 下无内在联系; (2) 不知“小山”为眉样专词, 误以为此乃“小山屏”之简化。 又不知“叠”乃眉蹙之义,遂将“重叠”解为重重叠叠。然“小山屏”者,译为 今言,谓“小小的山样屏风”也,故“山屏”即为“屏山”,为连词,而“小” 为状词; “小”可省减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 既以“小山”为屏, 又以“金明灭”为日光照映不定之状, 不但“屏”“日”全无着落, 章法脉络亦 不可寻矣。 重,在诗词 韵语中,往往读平声而义为去声,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为定。此处 声平而义去,方为识音。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义,唐诗 有“双蛾叠柳”之语,正此之谓。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故 诗又有“八字宫眉捧额黄”之句,其良证也。 已将眉喻为山,再将鬓喻为云,再将腮喻为雪,是谓文心脉络。盖晨间闺中 待起, 其眉蹙锁, 而鬓已散乱, 其披拂之发缕, 掩于面际, 故上则微掩眉端额黄, 在隐现明灭之间;下则欲度腮香,——度实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云 也,雪也,构为一幅春晓图,十分别致。 上来两句所写,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紧接懒起,起字一逗——虽曰 懒起,并非不起,是娇懒迟迟而起也。闺中晓起,必先梳妆,故“画蛾眉”三字 一点题——正承“小山”而来。 “弄妆”再点题, 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鬓之腮 雪而来。其双管并下,脉络最清。然而中间又着一“迟”字,远与“懒”相为呼 应,近与“弄”字互为注解。“弄”字最奇,因而是一篇眼目。一“迟”字,多 少层次,多少时光,多少心绪,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尽矣。 梳妆虽迟,终究须有完毕之日,故过片重开,即写梳妆已罢,最后以两镜前

温庭筠菩萨蛮全词翻译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全词翻译及赏析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温庭筠 水精帘里颇黎枕⑵,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⑶。 藕丝秋色浅⑷,人胜参差剪⑸。双鬓隔香红⑹,玉钗头上风⑺。 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此词咏立春或人日。全篇上下两片大意从隋薛道衡《人日诗》:“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脱化。 ⑵颇黎:李白《玉阶怨》“却下水精帘”,李商隐《偶题》“水纹簟上琥珀枕”,表示光明洁净的境界和这句相类。“颇黎”既玻瓈、玻璃。 ⑶”江上“两句:张惠言《词选》评注:“江上以下,略叙梦境。”后来说此篇者亦多采用张说。说实了梦境似亦太呆,不妨看做远景。详见《读词偶得》。 ⑷藕丝秋色浅:当断句,不与下“人胜参差剪”连。藕合色近乎白,故说“秋色浅”,不当是戴在头上花胜的颜色。这里藕丝是借代用法,把所指的本名略去,古词常见。如温庭筠另首《菩萨蛮》“画罗金翡翠”不言帷帐;李璟《山花子》“手卷真珠上玉钩”不言帘。这里所省名词,当是衣裳。作者另篇《归国谣》:“舞衣无力风敛,

藕丝秋色染”,可知。李贺《天上谣》:“粉霞红绶藕丝裙。” ⑸胜:花胜,以人日为之,亦称“人胜”。《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或缕金簿(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华胜男女都可以戴;有时亦戴小幡,合称幡胜。到宋时这风俗犹存,见《梦梁录》《武林旧事》“立春”条。 ⑹香红:指花,即以之代花。着一“隔”字,两鬓簪花,光景分明。 ⑺玉钗头上风:幡胜摇曳,花气摇荡,都在春风中。作者《咏春幡》诗:“玉钗风不定,香步独徘徊”意境相近。 参考译文 一个美女,睡在水晶帘里面玲珑的颇黎枕上,在这上面睡觉的女人干什么呢?相思怀念呢,屋里并不冷,暖暖的,香炉上焚着香,连绣着鸳鸯的锦被都是香的,这样的环境下少不了惹梦。江边那绵长而细软的柳丝,刚刚发新芽,看上去朦朦胧胧,像笼罩在一片烟霭之中。春天来了,大雁开始向北飞了,大雁一字飞过时,天上那一轮残月就要消失了。 赏析: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所写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女子。上阕写她居处的环境,借助景物的烘托委婉地透露出人物的心理状态;下阕描述她的穿戴打扮,通过几个细节勾勒了人物的形貌,合起来是一幅玲珑明丽的女子怀春图。 这首词所写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女子。水精,就是水晶。颇黎,

温庭筠《菩萨蛮》鉴赏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鉴赏 一、【作者及背景】 1、作者 温庭筠,唐书作廷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晚唐诗人,约比白居易晚50年。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词与韦庄并称“温韦”。每依新兴曲调作歌词,开五代宋词之盛。文学史上,温庭筠(约812-866)可称第一位专业词人。他流传下来的词近70首,主要保存在赵崇祚编的《花间集》中。 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 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唐宣宗李忱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綯央温庭筠代作若干首。词成后,令狐綯冒称是自己的作品,暗地里献给宣宗,并叮嘱温庭筠不要声扬出去。温庭筠却很快地说出去了,因此得罪了令狐綯,致终生不被重用。 温庭筠,古籍上记载的有两位:一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另一位是五代十国晋丞相桓文之门客 2、背景 温庭筠的《菩萨蛮》是一组词,共有十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它写一个闺中女子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及穿衣的一系列动作,从中展现出她的处境和心境。这首词,为了适应宫廷歌妓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唐五代词的创作手法,以温庭筠的词为代表。 二、【知识链接】 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它辞藻艳丽、色彩华美,脂粉气浓腻,笔调深细婉曲,多写绮思艳情。大多数为所谓男词人写女性生活的“闺情”代言体。以“绮罗香泽”为特色。 花间词派:花间词的“花间”两字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一句。五代赵崇祚撰《花间词》,收集了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韦庄等十八位词人500首词。这些词人就被称为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词的第一流派。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集》中的主要作家。三、【诗词鉴赏】 鉴赏一: 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词作首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颇晦涩难解,有认为是写室内屏风的,有认为是写女子眉妆的,还有解为是写女子发髻的,歧义纷纷。因此学者往往给予特别关注,解读评鉴,发掘之深,体会之细,分析之精,可谓字无剩义,甚至远远超出作者写作歌词时主观上所欲表现的内容意蕴。次句写闺中思妇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乱如云的鬓发,在如雪的面庞上飘动。三、四句写主人公起床后的行动:懒懒地打扮,慢慢地梳洗。其中的“懒”字和“迟”字,生动地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惆怅倦怠之情态。 过片两句承接上片写妆扮的具体情形:簪花时,置放前后双镜,非常细致、讲究,花容和人面交相辉映,更觉人面如花,娇俏艳丽。此处写女主人公的“细致”“认真”,与前面的“懒”“迟”,真实地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因情人不在,无人欣赏,而懒起迟妆,但少妇的爱美天性又使她本能地进行细致妆扮。最后两句写她更换衣服时,忽然看见上面绣有的双双鹧鸪,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 全篇内容是写一个女子早晨自娇卧未醒,宿妆已残而懒起梳妆,而妆毕簪花照镜,而穿上新罗襦之过程。结构亦循此次序作直线型之描叙,极清晰明了。此词写闺怨之情,却不着一字点破,而是通过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动作、服饰,让读者由此去窥视其内心的隐秘。尤其是词的末二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不仅充分体现了温庭筠词密丽浓艳的风格,而且以咏物衬人情,更见蕴藉。 鉴赏二: 温庭筠的词往往写得有些靡丽,有浓浓的花间词的味道,但靡丽之余却自有细腻动人之处,把生命中那幽微朦胧难于言表的情绪悄然地传达,正是我比较喜欢的地方。 “小山”句的解释历来有争议。“小山”,言其为眉妆者居多,明代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中所载第二种眉妆就是小山眉,又称远山眉。远山眉,最早源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远山眉细长而舒扬,是花间词中写得最多的一种眉形。如“眉黛远山绿”(温庭筠《菩萨蛮》其十三)、“一双愁黛远山眉”(韦庄《荷叶杯》)

菩萨蛮温庭筠赏析

菩萨蛮温庭筠赏析 菩萨蛮 温庭筠,是唐代著名女词人温庭筠的代表作品之一,流传极广,名 气极大!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菩萨蛮温庭筠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菩萨蛮 晚唐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字词解释: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 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 “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 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 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 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 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香腮雪:香雪腮, 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 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 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作品翻译: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 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 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作品赏析:

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 以及妆成后的情态, 暗示了人物孤独寂 寞的心境。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 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中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 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作品充分体现了 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作者资料阅读: 温庭筠(约 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 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 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 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作 诗凡信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诗与李商隐 齐名,世称“温李”,词与韦庄并称“温韦”。[4]工诗,与李商隐齐名, 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 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 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菩萨蛮全词翻译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全词翻译赏析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译文] 雨后的夕阳又悬挂在西边的天际,一树杏花却在急雨过后显得稀疏飘零。 [出自] 温庭筠《菩萨蛮》十一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闭门。 注释: 一霎--一阵子。 却--再,又。 屏山--画着山水的屏风。 译文1: 南园里满地都轻堆着飘落的柳絮 却听得一阵清明时节的急雨骤然而来 雨后的夕阳又悬挂在西边的天际 一树杏花却在急雨过后显得稀疏飘零 被那雨声惊醒的女子默然无语, 容颜却显出几分匀和秀美 女子起身将那枕后的屏山轻掩

望望窗外已是日暮苍茫的黄昏时分, 靠在门楣上望着那黄昏风景 心境一时有些茫然无际 译文2: 望南园,柳絮儿轻飘堆满地。 清明时,却一会儿雨落添愁。 雨打杏花,杏花零落,斜阳残 满地香艳调。 春时最乏,娇慵懒起,屏风还掩枕 春光遮尽,朦胧欲醒轻匀花样容 眼看时,天却昏暗黄昏时,睡再难 无聊倚门闻香数落花。 赏析: 本词所写为一独处闺中的女子春昼睡起后的生活情态。 明代词评家沈际飞对本篇评价颇高,认为其“隽逸之致”,可“追步太白”(《草堂诗馀正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则谓本篇中有“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二句,秦少游“雨馀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画堂春》)之句,显然是"自此脱胎"(《人间词话附录》)。而更奇的是,今人毛润芝词作《菩萨蛮*大柏地》也化用了此词中的这两句:“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让我们再来品一品这首清新隽逸之词吧。 上片是一幅清新而略带伤感的暮春风景画:南园里杨柳飞絮落满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唐代文学 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 词中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并成功地运 用反衬手法。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仅供 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 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 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 1、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 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 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 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 或指女子额上涂 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2、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度:覆盖,过掩,形容鬓 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香腮雪:香雪 腮,雪白的面颊。 3、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 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4、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5、罗襦:丝绸短袄。 6、 鹧鸪: 贴绣上去的鹧鸪图, 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 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 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词十四首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注释 ①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⑨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⑩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译文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延伸向脸颊,逐渐清淡,像云影轻度。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注释 ①当午:月在中天。 ②帘:疆村本《尊前集》作“门”。 ③麝烟:火燃麝香所散发的香烟。唐人成彦雄《夕》:“台榭沉沉禁漏初。麝烟红烛透虾须。”烟,雪本作“香”。 ④卧时:雪本作“梦魂”。 ⑤薄妆:淡妆。 ⑥锦衾:锦制的被子。《诗经·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译文 午夜,明月当空,重帘内静寂无声。 深闺里缥缈的烟絮,缭绕着又理还乱的思绪。 她独卧在床上,还留着淡淡的妆红。 当年,多么珍惜花一样的面容,如今怎堪再回首往日欢情。 当花含露泪、残月西逝的时候,陪伴她的,只有那浸透锦被的阵阵寒意(风)。[

《菩萨蛮》温庭筠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菩萨蛮》理解性默写 1.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女子早晨醒来的状态的句子是:“, ”。 2.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女子因没有丈夫在身边而懒散状态的句子是:“, ”。 3.温庭筠《菩萨蛮》中化用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写女子容颜的句子是:“,”。 4.温庭筠《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 ,”。 5.《菩萨蛮》写出一幅花面相映图的诗句是:“,”。 6.《菩萨蛮》中,诗人用眉的深浅不一和发髻的蓬松如云来暗示女主人公刚刚起床的诗句是:,。 7.《菩萨蛮》中,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8.《菩萨蛮》中,尾句“双双金鹧鸪”正好呼应的了上阙诗句“, ”,揭示了女子“懒”“迟”的根源。 9.《菩萨蛮》中,描写女主人公精巧的女红却编制出寂寞和惆怅的诗句是:, 。 10.《菩萨蛮》中,“”一句把两种静态的物象贯串起来,将美人的绰约韵致写得栩栩如生。 11.《菩萨蛮》中,描写金光明灭之中、云鬓飘拂之际,细小之眉富有生机的诗句是: ,。

《菩萨蛮》默写答案 1.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女子早晨醒来的状态的句子是:“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2.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女子因没有丈夫在身边而懒散状态的句子是:“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3.温庭筠《菩萨蛮》中化用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写女子容颜的句子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4.温庭筠《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5.《菩萨蛮》写出一幅花面相映图的诗句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6.《菩萨蛮》中,诗人用眉的深浅不一和发髻的蓬松如云来暗示女主人公刚刚起床的诗句是: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7.《菩萨蛮》中,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意境相同的诗句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8.《菩萨蛮》中,尾句“双双金鹧鸪”正好呼应的了上阙诗句“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揭示了女子“懒”“迟”的根源。 9. 10.《菩萨蛮》中,“鬓云欲度香腮雪”一句把两种静态的物象贯串起来,将美人的绰约韵致写得栩栩如生。 11.《菩萨蛮》中,描写金光明灭之中、云鬓飘拂之际,细小之眉富有生机的诗句是: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 十四首(其一)

花间集卷第一 菩萨蛮十四首(其一)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1.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2.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3.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4.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5.罗襦:丝绸短袄。 6.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赏析: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正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可知小山本谓淡扫蛾眉,实与韦庄《荷叶杯》所谓“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 旧解多以小山为“屏”,其实未允。此由(1)不知全词脉络,误以首句与下无内在联系;(2)不知“小山”为眉样专词,误以为此乃“小山屏”之简化。又不知“叠”乃眉蹙之义,遂将“重叠”解为重重叠叠。然“小山屏”者,译为今言,谓“小小的山样屏风”也,故“山屏”即为“屏山”,为连词,而“小”为状词;“小”可省减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既以“小山”为屏,又

温庭筠菩萨蛮阅读及表现手法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阅读及表现手法赏析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菩萨蛮是作者怀才不遇生活的真实写照,既表达作者的同情之心,也抒发自己内心无人赏识的孤独寂寞之情。下面是温庭筠菩萨蛮阅读及表现手法赏析,欢迎参考阅读!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小山:1.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闺怨B.梳妆C.相思D.送别 (2)请对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3)曾经的经历与该词中主人公的境况有相似之处的诗(词)人是()(2分) A.李清照B.李贺C.李白D.李绅 参考答案: (1)D (2)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3)A 阅读练习二: 1.花面交相映化用唐代诗人的诗句。(2分) 答:.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 2.简要赏析度的妙处。(3分) 答:度,度过,纷披,描写如云鬓发纷披于白净如雪的脸庞的情状;(2分)化静为动,富于联想与想象。(1分) 3. 简要赏析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两句。(3分) 答:最后两句运用反衬手法,(1分)以绣罗襦上的金鹧鸪的成双成对反衬美妇的孤独和寂寞。(2分) 赏析: 这首《菩萨蛮》,为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点缀皇宫里的生

菩萨蛮温庭筠的原文及赏析

菩萨蛮温庭筠的原文及赏析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阙均两仄韵转两平韵。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菩萨蛮温庭筠的原文及赏析,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字词解释: 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形容发髻蓬松如云。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欲度:将掩未掩的样

子。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作品翻译: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赏析 在中国文学史上,温庭筠(约812—866)可称为第一位专业词人。这不仅因为他的词名压倒了诗名,而且由于中国词史上的词别集是从他的《金荃集》开始的。他流传下来的词近七十首,主要保存在赵崇祚编的《花间集》中。它大都写闺妇或妓的爱情,但也有少数写边塞题材的作品。 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唐宣宗李忱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綯丞相央温庭筠代作若干首(据《乐府纪闻》为二十首,现存十五首)。词成后,令狐綯冒称是自己的作品,暗地里献给李忱,并叮嘱温庭筠不要声扬出去。温庭筠却很快地说出去了,因此得罪了令狐

菩萨蛮温庭筠诗歌鉴赏

菩萨蛮温庭筠诗歌鉴赏 温庭筠的《菩萨蛮》是一部经典的诗歌 , 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菩萨蛮温庭筠诗歌鉴赏的相关文章, 希望可 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菩萨蛮温庭筠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劝君今夜须沈醉,樽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菩萨蛮》参考注释: ①小山:指屏风上雕画的小山。金明灭:金光闪耀的样子。 ②鬓云:象云朵似的鬓发。度:覆盖。香腮雪:雪白的面颊。 ③弄妆:梳妆打扮。 ④罗襦(rú):丝绸短袄。 ⑤鹧鸪:这里指装饰的图案。

《菩萨蛮》赏析: 这首 《菩萨蛮》 ,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 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 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 一帽唐代仕女图。 起句写入妆饰之美, 次句写人登临所见春山之美, 亦“泰日凝妆上翠楼”之 起法。“杨柳”两句承上,写春水之美,仿佛画境。晓来登高骋望,触目春山春 水,又不能已于兴咸。一“又”字,传惊叹之神,且见相别之久,相忆之深。换 头,说明人去信断。末两句,自伤苦忆之情,无人得知。以美艳加花之人,而独 处凄寂,其幽怨深矣。“此情”句,千回百转,哀思洋溢。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 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并成功地 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 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菩萨蛮温庭筠表达感情

菩萨蛮温庭筠表达感情 这首 《菩萨蛮》 ,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 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 那么菩萨蛮温庭筠表达感情是怎么样的? 菩萨蛮温庭筠表达感情 一 引言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中国古典诗词 中,意境是艺术价值最高的审美评价。 意象,作为产生诗词意境的基本要 素,是词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复合体,它是词人为了表现某种内心情感,通 过精心的选择 , 提炼客观物象,加工后而形成的有特定情感意义的一种主客观 相统一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 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简言之,即是寄意于象,以象尽意。 如果把一首词的意境比喻为一座建筑物的话, 那么意象就是构成建筑物的砖 石。 高妙的词人总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细致的观察体验, 精心的选择出适合于他表 情达意的艺术表象,创造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意象,以组合成为一个真实生动, 含蓄蕴藉,引人无限遐思,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境界。前人论温词,或谓 “唐 之词人,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或谓 “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美不出 乎绮怨。 ”诸如此类, 皆与作者善于选择意象, 以创造独特的艺术境界密切相关。 “温庭筠者,太原人,本名歧,字飞卿。能逐管弦之音,为侧艳之词。”他 是晚唐第一个大力作词的文人, 古人誉之为“花间鼻祖”。 温庭筠开创的以侧艳 为主要特色的花间词风代表了当时整个词坛的创作倾向和审美趣味, 成为当时文 人作词纷纷追摹学习的典范,词作影响深远。温词有富贵气,也有华丽之色,但 绮而不俗,类似邓丽君的歌,含蓄委婉,雍容华贵,哀而不伤,蕴着浓的化不开 的幽幽之情。有趣的是邓丽君的歌也曾被归入“靡靡之音”的艳曲,《菩萨蛮》 的意境类于 《在水一方》 或 《南海姑娘》 , 《梦江南》 好似 《船歌》 ( 《星星索》 ), 《更漏子》则可比《何日君在来》。温词在意象的选取运用上精美独到,特色鲜 明,字里行间透露出香软冷艳之怨,意象组合中不乏飘渺空灵之思。《花间集》 收录的《菩萨蛮》十四首最能代表温词特色,因此,若能对这十四首词的意象进 行重新认识与分析,或许能对温词产生新的感悟与体会。 二 绮丽多姿的形象世界 温庭筠一生经常出没于歌楼舞榭之中, 触目所及的都是华丽富贵的陈设和锦

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赏析 导语:《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唐代文学 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 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 以和妆成后的情 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温庭筠的《菩萨蛮·小 山重叠金明灭》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作者: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小山: 1.眉妆的名目, 指小山眉, 弯弯的眉毛。 2.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 3.比喻女子隆起的发髻。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 比喻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 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 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 暗。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比喻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比喻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⑨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 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⑩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 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译文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 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 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 刚穿上的绫罗裙 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翻译 这首 《菩萨蛮》 ,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 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 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 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的上阙,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和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阙写妆成后的情态, 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并成功地 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 寂寞空虚。表现了词人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赏析 飞卿为晚唐诗 人,而《菩萨蛮》十四首乃词史上一段丰碑,雍容绮绣,罕见同俦,影响后 来,至为深远,盖曲子词本是民间俗唱与乐工俚曲,士大夫偶一拈弄,不过花间 酒畔,信手消闲,不以正宗文学视之。至飞卿此等精撰,始有意与刻意为之,词 之为体方得升格,文人精意,遂兼入填词,词与诗篇分庭抗礼,争华并秀。 此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韪增入,便 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 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国“十眉” 之一式。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记号中,如 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 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正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时 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 缈,早妆时。”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可知小山本谓淡扫蛾眉,实与韦庄 《荷叶杯》所谓“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 旧解多以小山为“屏”,其实未允。此由(1)不知全词脉络,误以首句与 下无内在联系; (2) 不知“小山”为眉样专词, 误以为此乃“小山屏”之简化。 又不知“叠”乃眉蹙之义,遂将“重叠”解为重重叠叠。然“小山屏”者,译为 今言,谓“小小的山样屏风”也,故“山屏”即为“屏山”,为连词,而“小” 为状词; “小”可省减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 既以“小山”为屏, 又以“金明灭”为日光照映不定之状, 不但“屏”“日”全无着落, 章法脉络亦 不可寻矣。 重,在诗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