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_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_2013年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_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_2013年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_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_2013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8090741.html,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8090741.html, 1、木通的入药部位是

A:木材

B:心材

C:藤茎

D:茎枝

E:茎髓

答案:C

2、钩藤的降压有效成分是 A:挥发油类

B:生物碱类

C:有机酸类

D:黄酮类

E:木脂素类

答案:B

中药化学讲义:茎木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讲义:茎木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的茎藤或仅用其木材部分,少数为草本植物茎藤,这类中药称“茎木类中药”。实际上应属于两类,即:茎类中药药用为植物的茎藤、茎枝、茎刺或茎的髓部,这类中药称“茎类中药”。 茎类中药 药用为木本植物(大多数): 茎藤,如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等; 茎枝,如桂枝、桑枝等;茎刺,如皂角刺; 茎翅状附着物,如鬼箭羽; 茎髓部,如通草、灯心草; 药用为草本植物茎藤:如天仙藤。 木类中药 药用为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这类中药称为“木类中药”。其药用部位实际为木材。木材又可分边材和心材两部分。 边材形成较晚,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亦称液材;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物质,如树脂、树胶、单宁、挥发油等,颜色较深,质地较致密。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第一节茎木类中药的鉴定(了解) 第二节茎木类常用中药 木通(附:川木通)(考点)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产地】木通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三叶木通主产浙江省。 白木通主产四川省。 【真实性鉴定】 1.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柱形,常稍扭曲。节部膨大或不明显,具侧枝断痕。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较厚,黄棕色,可见淡黄色颗粒状小点,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微苦而涩。

饮片: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片。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切面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时中空。气微,味微苦而涩。 2.显微鉴别(了解) 3.理化鉴别(了解) 【质量评价】(了解) 【附注】伪品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 主产东北地区。特征主要是: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臭。主要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曾收入《中药药典》,但从2005年版起已取消了关木通的药品标准。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真题答案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考试真题及答案 1.依据中药药性理论,寒凉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 )。 A.伤阳 B.耗气 C.伤阴 D.敛邪 E.肺火 【答案】A 2.在中医的常用治法中,不属于和法的是( )。 A.表里双解 B.透达膜原 C.消痞化症 D.疏肝和胃 E.调和肝脾胃 【答案】C 3.《中国药典》规定,防己药材的原植物是( )。 A.广防己 B.木防己 C.粉防己 D.川防己 E.湘防己 【答案】C 4.分离原理主要为氢键缔和的吸附剂是( )。 A.活性炭

B.聚酰胺 C.硅藻土 D.氧化铝 E.反向硅胶 【答案】B 5.主要化学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中药是( )。 A.黄连 B.防己 C.马钱子 D.天仙子 E.山豆根 【答案】E 6.川乌的毒性成分是( )。 A.双脂型生物碱 B.单脂型生物碱 C.季胺型生物碱 D.醇胺型生物碱 E.有机胺型生物碱 【答案】A 7.《中国药典》以蒽醌为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材是( )。 A.黄芪 B.斑螯 C.石膏 D.苦杏仁

E.虎杖 【答案】E 8.用薄层色谱检识中药化学成分时,在紫外光下可显蓝色荧光的化合物类型是( )。 A.二萜 B.三萜 C.多糖 D.香豆素 E.胆汁酸 【答案】D 9.化学结构分类不属于黄铜类化合物的是( )。 A.黄铜醇类 B.花色素类 C.蒽酮类 D.橙酮类 E.查耳酮类 【答案】C 10.以芦丁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是( )。 A.黄芪 B.柴胡 C.姜黄 D.知母 E.槐米 【答案】E

11.龙胆苦苷的结构类型是( )。 A.皂苷 B.黄酮苷 C.二萜苷 D.环烯醚萜苷 E.强心苷 【答案】D 12.《中国药典》规定,以人参皂苷Rb1为质量控制成分的是( )。 A.芦荟 B.丹参 C.党参 D.秦皮 E.三七 【答案】E 13.可降低天南星毒性的常用炮制方法是( )。 A.炒法 B.炙法 C.法 D.提净法 E.复制法 【答案】E 14.除另有规定外,饮片水分含量宜控制的范围是( )。 A.1%~3%

《茎木类中药》word版

第六章茎木类中药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 木类中药的切向纵切面可见射线的 A. 宽度 B. 高度 C. 长度 D. 高度和长度 E. 宽度和高度 2. 茎的木栓形成层如发生在初生皮层内方,则木栓形成层内方的薄壁组织为 A. 周皮 B. 初生皮层 C. 韧皮部 D. 次生皮层 E. 髓 3. 解离木类中药组织常用的试剂是 A. 5%KOH B. 10%KOH C. 20%KOH D. 10%HNO3 E. 10%HNO3与10%铬酸的等量混合液 4. 具内涵韧皮部的茎木类中药是 A. 络石藤 B. 沉香 C. 钩藤 D. 大血藤 E. 关木通 5. 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的药材是 A. 川木通 B. 鸡血藤 C. 粉防己 D. 大血藤 E. 木通 6. 槲寄生叶片的主脉特征是 A. 5出,中间1条明显 B. 5出,中间2条明显 C. 5出,中间3条明显 D. 3出,中间1条明显 E. 1条,有长柔毛 7. 槲寄生的味感是 A. 淡 B. 微苦 C. 微涩 D. 苦辛 E. 微苦,嚼之有黏性 8. 槲寄生的杂质不得过 A. 0.5% B. 1% C. 2% D. 3% E. 5% 9. 以热浸法测定,槲寄生的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 A. 5.0% B. 10.0% C. 15.0% D. 20.0% E. 25.0% 10. 按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槲寄生含齐墩果酸不得少于 A. 0.1% B. 0.15% C. 0.17% D. 0.20% E. 1.0% 11. 海风藤断面髓部的颜色为 A. 淡黄白色或黄棕色 B. 灰褐色 C. 灰白色 D. 黄褐色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题(6)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题(6) 花类中药 一、最佳选择题 1、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的药材是 A、丁香 B、红花 C、槐花 D、款冬花 E、金银花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款冬花性状鉴别:药材呈长圆棒状。常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长1~2.5cm,直径0.5~1 cm。上端较粗,下端渐细或带有短梗,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体轻,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气清香,味微苦而辛。 2、辛夷的入药部位是 A、带花的果穗 B、花蕾 C、花粉 D、管状花序 E、花冠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辛夷【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3、丁香的科属是 A、菊科 B、豆科 C、茄科 D、忍冬科 E、桃金娘科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丁香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4、花蕾呈研棒状,长1~2cm,表面棕褐色至褐黄色,有细粒状花药的药材是 A、金银花 B、洋金花 C、款冬花 D、丁香 E、红花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丁香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约0.3~0.5cm,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O.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 5、下列对花类药材的采收加工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辛夷的采收时间冬末春初花未开时 B、丁香通常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 C、金银花采收时间为花开时采收 D、红花在夏季花由黄变红时择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 E、西红花为开花期晴天的早晨采花,摘取柱头,盖一张薄吸水纸后晒干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金银花【采收加工】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6、西红花的来源是 A、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序 B、菊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 C、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D、鸢尾科植物红花的干燥柱头 E、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西红花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7、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具光泽的长茸毛,内表面无毛有此特征的花类药材是 A、丁香 B、金银花 C、菊花 D、款冬花 E、辛夷

茎木类中药

第九章茎木类中药 茎木类中药是茎(Caulis)类中药和木(Lignum)类中药的总称,主要指药用植物地上茎或茎的一部分,多数为木本植物的茎或仅用其木材部分,少数是草本植物的茎藤。 药用部位是茎藤的如关木通、丁公藤、大血藤、清风藤;药用茎枝(Ramulus)的如桂枝,槲寄生、钩藤;药用茎刺(Spina)的如皂角刺或其翅状附属物如鬼箭羽;茎的髓部(Medulla)入药的,如灯心草,通草,小通草。 木类中药是木本植物的树干剥去树皮后的木材部分,包括形成层以内的部分,主要由次生木质部构成。木材可分为边材和心材两部分。边材一般颜色较浅,心材由于积累了较多的挥发油、树脂和色素类物质,颜色较深,质地致密而重,常含有特殊的成分。因此,木类中药大多数采用心材,如沉香、檀香等。 单子叶植物茎最外层为表皮,表皮内如有下皮厚壁细胞常为鉴别的特征,其内基本组织中散生多数有限外韧维管束,中央无髓(如石斛)。 裸子植物茎的木质部主要为管胞,通常无导管,但麻黄茎的构造与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类同。 一、性状鉴定 应注意其形状、大小、粗细、表面、颜色、皱纹、质地、折断现象及气味等。 茎类中药多呈圆柱形,也有扁圆柱形、方柱形的。多有明显的节和节间。有的节部膨大并残存有小枝痕、叶痕或芽痕。表面因有木栓组织而较 181

粗糙,有深浅不一的纵横裂纹或栓皮剥落的痕迹,并可见到皮孔。茎的断面有放射状的木质部与射线相间排列,习称“车轮纹”、“菊花心”等。中央有时有髓部,有时为空洞状。质地一般较坚硬。进行鉴定时,应注意观察外部形态。气味亦是重要的鉴别依据,如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却无辛辣感。 木类中药多呈片块状、条状或不规则形,较坚硬,可通过形状、色泽、表面纹理与斑块、质地、气味及水试(是否沉于水底或水浸颜色)或火试(有无特殊香气及其他特殊现象)予以鉴别。 二、显微鉴别 1.茎类中药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类中药的横切面观,自外而内包括周皮、皮层、中柱鞘、韧皮部、木质部和髓。 (1)周皮:木栓细胞的形状、层数、增厚状况等。幼嫩的茎尚可见到表皮,应注意有无角质层、气孔、毛绒等特征。 (2)皮层:观察时应注意皮层的厚度、有无纤维、石细胞、细胞内含物等。 (3)中柱鞘:是否明显存在,有无厚壁组织如石细胞或纤维分布。 (4)维管束:多为外韧型,应注意维管束的排列。韧皮部注意薄壁组织和韧皮射线以及有无厚壁组织等,各种细胞形态及排列情况。形成层注意是否明显,一般成环状。木质部观察导管、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的形状与排列情况,射线的宽度(即细胞数列)、木化程度及有无厚壁组织。 (5)髓:由薄壁细胞组成,有时壁稍增厚,具单纹孔。有的髓周具厚 182

茎木类中药的鉴定-执业药师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六章第一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8090741.html,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六章第一节讲义 第六章茎木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的茎藤或仅用其木材部分,少数为草本植物茎藤,这类中药称“茎木类中药”。实际上应属于两类,即: 茎类中药药用为植物的茎藤、茎枝、茎刺或茎的髓部,这类中药称“茎类中药”。药用为木本植物茎藤的,如川木通、大血藤、鸡血藤等;药用为茎枝的,如桂枝、桑枝等;药用为茎刺的,如皂角刺;药用为茎翅状附着物的,如鬼箭羽;药用为茎髓部的,如通草、灯心草;药用为草本植物茎藤的,如天仙藤等。 木类中药药用为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这类中药称为“木类中药”。其药用部位实际为木材。木材又可分边材和心材两部分。边材形成较晚,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亦称液材;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物质,如树脂、树胶、单宁、挥发油等,颜色较深,质地较致密。木类中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第一节茎木类中药的鉴定 一、性状鉴定 (一)茎类中药 木质藤茎和茎枝,多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有的可见明显小孔,如川木通、青风藤;有的可见特殊的环纹,如鸡血藤。气味常可以帮助鉴别,如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感。 (二)木类中药 多呈不规则的块状、厚片状或长条状。表面颜色不一,有的具有棕褐色树脂状条纹或斑块;有的因形成的季节不同而出现年轮。质地和气味常可以帮助鉴别,如沉香质重,具香气;白木香质轻,香气较淡。 二、显微鉴定 (一)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 一般应制成横切片、纵切片、解离组织片、粉末制片等,观察其组织结构特征时应注意以下几部分的特征。 1.周皮或表皮草质茎大多最外方为表皮,角质层的厚度、毛茸有无是鉴别特征。 2.皮层注意其存在与否及在横切面所占比例,木栓形成层如发生在皮层以内,则初生皮层就不存在,而由栓内层(次生皮层)所代替;木栓形成层如发生在皮层,则初生皮层部分存在,其外方常分化为厚角组织或厚壁组织。 3.韧皮部筛管群、韧皮薄壁组织、韧皮射线所占比例;有无分泌组织及厚壁组织的存在等;细胞中是否有结晶体或内含物;各种组织、细胞的形态及排列情况。 4.形成层是否明显,一般都成环状。 5.木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情况。 6.髓部大多由薄壁细胞构成,多具明显的细胞间隙,有的细胞可见圆形单纹孔。有的髓周围具厚壁细胞,散在或形成环髓纤维或环髓石细胞。草质茎髓部较发达,木质茎髓部较小。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藤,有的为异常构造,其韧皮部和木质部层状排列成数轮,如鸡血藤。有的髓部具数个维管束,如海风藤。有的具内生韧皮部,如络石藤。 (二)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 一般分别制作三个方向的切面:即横切面、径向纵切面、切向纵切面,以及解离组织片或粉末制片。观察时应注意下列组织、细胞的特征。 1.导管导管分子的形状、宽度及长度,导管壁上纹孔的类型。通常木类中药的导管大多为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 2.管胞松柏科植物的木材没有导管,而为管胞。

中药鉴定学第七章

第七章茎木类中药 学习要点: 1.概述中的内容。 2.各药材的来源,部分药材的主产地,采收加工方法。 3.各药材在性状上,尤其是颜色、表面和折断面上的鉴别特征,气味及其与成分之间的关系;部分药材饮片的鉴别要点。 4.部分药材的组织正常构造、异常构造及粉末主要显微鉴别特征。 5.部分药材的成分类别及主要成分。 6.部分药材的理化鉴别方法及结果。 7.部分药材的浸出物测定方法及所用的溶媒。 8.部分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及被测定的成分。 9.沉香伪制品或混充品的来源及鉴别要点。 复习题 【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 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木类中药的切向切面所见的射线是 C A.射线是多列长形细胞,从中间向外周横叠着,显示射线的宽度 B.射线是多列长形细胞,从中间向外周横叠着,显示射线的高度 C.轮廓略呈纺缍形,显示射线的高度和宽度 D.轮廓略呈纺缍形,显示射线的长度 E.从中心向四周的辐射状线条,显示射线的宽度 2.木类中药的径向切面所见的射线是A A.射线是多列长形细胞,从中部向外周横叠着,显示射线的高度 B.从中心向四周的辐射状线条,显示射线的高度 C.从中心向四周的辐射状线条,显示射线的宽度 D.轮廓略呈纺缍形,显示射线的长度 E.轮廓略呈纺缍形,显示射线的高度和宽度 3.川木通的原植物科名是B A.木通科 B.毛茛科 C.瑞香科 D.木兰科 E.芸香科 4.川木通的表面特征是A A.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多膨大,有叶痕及侧枝痕 B.表面棕黄色,有多数点状皮孔 C.表面灰褐色,有地衣斑

D.表面灰黄色,有横向皮孔 E.表面浅灰棕色,光滑,栓皮易鳞片状剥落 5.川木通的气味是B A.气香,味微苦 B.无臭,味淡 C.无臭,味苦 D.香气特异,味甜 E.气清香,味微甜 6.饮片为圆形薄片,周边浅黄色或黄色,切面残存皮部黄棕色,木部浅黄棕色或浅黄色,具类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满布小孔,中央髓较小,偶见空腔。此饮片是E A.苏木 B.鸡血藤 C.大血藤 D.钩藤 E.川木通 7.平整的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红棕色的射线呈放射状,有此特征的茎木类药材是D A.川木通 B.沉香 C.钩藤 D.大血藤 E.苏木 8.饮片为长椭圆形的厚片,周边灰棕色或棕色,切面皮部呈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红棕色的射线呈放射状,气微,味微涩。此饮片是C A.钩藤 B.降香 C.大血藤 D.苏木 E.川木通 9.含鞣质及游离蒽醌类化合物的茎木类药材是D A.川木通 B.大黄 C.沉香 D.大血藤 E.钩藤 10.苏木的性状特征是C A.表面黄红色,断面有黑色同心环纹 B.表面淡棕色或黄白色,断面强纤维性,暗黄色 C.表面黄红色或棕红色,断面年轮明显,无臭,味微涩 D.表面鲜红色,断面强纤维性,无同心环纹 E.表面灰棕色,断面黄白,有同心环纹 11.苏木的红色成分是E A.巴西苏木素 B.菲兰烃 C.苏木酚 D.罗勒烯 E.巴西苏木色素 12.苏木香气的成分是B A.巴西苏木素 B.挥发油中的D-α-菲兰烃、罗勒烯 C.黄酮类化合物 D.色原烷类成分 E.巴西办木色素 13.鸡血藤的原植物科名是E A.木兰科 B.木通科 C.菊科 D.瑞香科 E.豆科 14.鸡血藤主产于D A.四川、湖北 B.河南、山东、云南 C.福建、浙江

最新茎木类中药目标检测习题

项目3茎木类中药习题 1 一、A型题(最佳选择)每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2 1 、降香来源于哪一科植物()A木通科 B马兜铃科 C 3 毛莨科 D防已科 E豆科 4 2 、习称“红藤”的药材是()A鸡血藤 B钩藤 C大血5 藤 D苏木 E降香 6 3 、沉香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不得少于() A 15.0% B 7 16.0% C 10.0% D 17.0% E 13.0% 8 4 、沉香主要成分是() A树脂 B生物碱 C皂苷 D 9 挥发油及树脂 E挥发油 10 5、钩藤来源于哪科植物()A唇形科 B茜草科 C桔梗11 科 D菊科 E藤黄科 12 6、具内涵韧皮部的药材是()A鸡血藤 B沉香 C钩13 藤 D大血藤 E川木通 14 7、大血藤的断面特征为()A髓部偏向一侧 B皮部红棕色,15 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 16 C红棕色皮部与黄白色木部交互排列成3-8轮半圆形环 D形成层环17 呈多角形 E皮部厚,有棕色油点 18 8、取醇浸出物(热浸法),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褐色油状物,香气浓郁,19 于油状物上加盐酸1滴与香昔草醛颗粒少量,加乙醇1—2滴,渐呈樱红色,放20 置后颜色加深,该药材为() 21 A苏木 B降香 C鸡血藤 D沉香 E钩22 藤 23 9、沉香药用部位来源于瑞香科白木香及沉香的()A边材B茎髓C含树24 脂的心材D腐烂的心材 E茎藤 25 10、槲寄生和桑寄生为() 26

A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 B同科不同属植物 C不同科植27 物 D同种植物 E同种不同变种或不同变型 28 11、取某药材碎片投于热水,水被染成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29 变成红色() 30 A降香 B苏木 C大血藤 D鸡血藤 E桂枝 31 二、B型题(配伍选择)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 32 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33 可不选用。 34 A 豆科植物 B 瑞香科植物 C 茜草科植物 D 毛茛科植物 E 伞形科 35 植物 36 1. 钩藤来源于() 2. 鸡血藤来源于() 3. 川木通来源于() 4. 沉37 香来源于()5. 苏木来源于() 38 A 挥发油及树脂 B 生物碱 C 鞣质及异黄酮 D齐墩果酸、皂苷、甾醇香 39 豆素等 E 色素及挥发油 40 6. 川木通主含() 7. 鸡血藤主含() 8. 沉香主含() 9. 钩藤主41 含()10. 苏木主含() 42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43 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44 1. 鸡血藤的主要性状与显微特征有() 45 A 扁圆柱形,切面皮部内侧有红褐色分泌物B断面皮部与木部相间排列 46 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的环。 47 C小型的髓部偏向一侧 D 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纤维束及分泌细胞 48 E 具晶纤维和草酸钙方晶 49 50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题(6)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题(6) 一、最佳选择题 1、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的黄酮是 A、黄酮 B、查耳酮 C、黄酮醇 D、二氢黄酮 E、橙酮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有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的种类、数量、取代位置有关; 黄酮醇类在碱液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因3-羟基易氧化,溶液即转变为棕色,据此可与其他黄酮类区别。 2、与盐酸-镁粉呈红色至紫红色反应的是 A、橙酮 B、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 C、香豆素 D、查耳酮 E、异黄酮 【正确答案】 B

3、黄酮类化合物加二氯氧化锆甲醇液呈黄色,然后再加入枸橼酸甲醇液,黄色显著消褪,此黄酮类化合物是 A、3-羟基黄酮 B、5-羟基黄酮 C、异黄酮 D、二氢黄酮 E、花色素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游离的3-或5-羟基存在时,均可与该试剂反应生成黄色的锆络合物。5-羟基黄酮的黄色溶液显著褪色,而3-羟基黄酮溶液仍呈鲜黄色(锆-枸橼酸反应)。方法是取样品0.5~1.0mg,用10.0ml甲醇加热溶解,加1.0ml2%二氯氧化锆(ZrOCl2)甲醇液,呈黄色后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液,观察颜色变化。 4、可以区别5-羟基黄酮和7-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是 A、三氯化铁反应 B、异羟肟酸铁反应 C、硼酸显色反应 D、醋酸镁反应 E、四氢硼钠反应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硼酸显色反应:当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下列结构时,在无机酸或有机酸存在条件下,可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显然,5-羟基黄酮及2′-羟基查耳酮类结构可以满足上述要求,故可与其他类型区别。5-羟基黄酮可发生硼酸显色反应,而7-羟基黄酮不发生此反应,因此是C。 5、以下不显色的化合物是

茎木类中药目标检测习题资料讲解

茎木类中药目标检测 习题

精品文档 项目3茎木类中药习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每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降香来源于哪一科植物()A木通科 B马兜铃科 C毛莨科 D防已科 E豆科 2 、习称“红藤”的药材是()A鸡血藤B钩藤C大血藤D苏木 E降香 3 、沉香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不得少于() A 15.0% B 16.0% C 10.0% D 17.0% E 13.0% 4 、沉香主要成分是() A树脂 B生物碱 C皂苷 D挥发油及树脂 E 挥发油 5、钩藤来源于哪科植物()A唇形科 B茜草科 C桔梗科 D菊科 E 藤黄科 6、具内涵韧皮部的药材是()A鸡血藤 B沉香 C钩藤 D大血藤 E川木通 7、大血藤的断面特征为()A髓部偏向一侧 B皮部红棕色,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 C红棕色皮部与黄白色木部交互排列成3-8轮半圆形环 D形成层环呈多角形 E皮部厚,有棕色油点 8、取醇浸出物(热浸法),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褐色油状物,香气浓郁,于油状物上加盐酸1滴与香昔草醛颗粒少量,加乙醇1—2滴,渐呈樱红色,放置后颜色加深,该药材为() A苏木 B降香 C鸡血藤 D沉香 E钩藤 9、沉香药用部位来源于瑞香科白木香及沉香的()A边材B茎髓C含树脂的心材D腐烂的心 材 E茎藤 10、槲寄生和桑寄生为() A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 B同科不同属植物 C不同科植物 D同种植物 E同种不同变种或不同变型 11、取某药材碎片投于热水,水被染成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变成红色() A降香 B苏木 C大血藤 D鸡血藤 E桂枝 二、B型题(配伍选择)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A 豆科植物 B 瑞香科植物 C 茜草科植物 D 毛茛科植物 E 伞形科植物 1. 钩藤来源于() 2. 鸡血藤来源于() 3. 川木通来源于() 4. 沉香来源于() 5. 苏木来源于() A 挥发油及树脂 B 生物碱 C 鞣质及异黄酮 D齐墩果酸、皂苷、甾醇香豆素等 E 色素及挥发油 6. 川木通主含() 7. 鸡血藤主含() 8. 沉香主含() 9. 钩藤主含()10. 苏木主含()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鸡血藤的主要性状与显微特征有() A 扁圆柱形,切面皮部内侧有红褐色分泌物B断面皮部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的环。C小型的髓部偏向一侧 D 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纤维束及分泌细胞 E 具晶纤维和草酸钙方晶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记忆宝

常用单味中药 第一章解表药 1.麻桂香姜发汗,香麻利水力缓;宣肺平喘麻黄,和中化湿寻香。桂枝解肌助 阳,温通经脉常用。姜紫发散解表,鱼蟹中毒可疗;生姜温胃止呕,温肺止咳可投;紫苏行气宽中,胎动恶阻可控。 2.羌防苍藁祛风解表,散寒除湿止痛可靠。防风解痉擅长,苍耳通窍止痒;羌 活善治肩痹,藁本巅顶尤宜。 3.苍芷辛细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通窍均好。白芷善治阳明,细辛专攻少阴;苍 耳上能通脑,辛夷通窍绝妙。白芷止带排脓兼止痒,细辛温肺化饮止咳棒; 苍耳止痒除湿,上下内外通使。 4.薄荷牛蒡子与蝉蜕,疏风利咽透疹兼备;薄荷清利头目疏肝,牛蒡解毒消肿 祛痰;蝉蜕明目退翳,又可开音止痉; 5.桑菊木贼与蝉蜕,明目疏风病邪退;桑菊均可平肝阳,菊花清热解毒良;桑 叶木贼凉血止血,桑叶清肺润肺效切,蝉蜕开音止痉特别。 6.葛根柴胡与升麻,发表退热疗效佳;升阳原理各不一,升柴举陷配黄芪。葛 根升阳以止泻,项背强痛效特别,解肌缓急生津切。升麻葛根又透疹,升麻解毒是特征。柴胡和解少阳,疏肝调经效强。 7.蔓荆薄荷疏散,清利头目同甘;蔓荆祛风止痛性寒,薄荷透疹利咽疏肝。 既解表又透疹:荆芥、西河柳、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 既散风寒又止痛:羌活、藁本、防风、苍耳子、细辛、白芷; 既疏散风热又解毒:牛蒡子、菊花、升麻。 白芷善治阳明头痛;细辛善治少阴头痛;藁本善治巅顶头痛;羌活善治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 善治项背强痛的药物是:葛根; 邪在少阳半表半里往来寒热证最宜选择的药物是:柴胡

第二章清热药 1.石知天芦四药对,清热泻火入肺胃。芦知花粉滋阴生津,石膏敛疮止血生肌。 知母善润上中下,肺胃肾阴全靠他;花粉排脓消肿,引产孕妇禁用。芦根清肺透表,除烦止呕利尿。 2.栀子竹叶淡竹叶,利尿泻心除烦热。栀子解毒消肿止痛强,凉血止血利湿而 退黄。 3.密蒙青葙谷决夏,清肝明目效不差。决明善通便润肠,夏枯消肿散结效量, 谷精疏散风热用常。 4.三黄燥湿泻火解毒,龙胆专攻肝胆效宏;苦参尤善祛风止痒,下行利尿杀虫 效强。 5.玄地凉血养阴润肠,玄参解毒散结火降。赤紫丹凉血活血,牡丹退虚热效确, 赤芍止痛清肝热。紫草牛角凉血解毒,紫草透疹斑疹透出,牛角泻火定惊效独。 6.银翘野心解毒疏散,连翘清心利尿散结;心莲燥湿可观,野菊疏风平肝。 7.蝴蝶射马大板豆,清热解毒利咽喉;大青叶善凉血消斑,射干散结消肿祛痰; 蝴蝶疏肝又和胃,马勃止血兼清肺。 8.白苋秦鸦解毒止痢,头翁齿苋凉血止痢,鸦胆秦皮燥湿止痢。鸦胆杀虫截疟 蚀疣,齿苋通淋止血效优。秦皮燥湿止带,清肝明目厉害。 9.鱼蒲二半垂盆土,清热利湿又解毒。公英尤善治乳痈,腥草尤善疗肺痈;二 半均可利水消肿,枝莲散瘀止血不同;土苓解毒利关节,梅毒拘挛均完结。 垂盆性寒而不强,解毒利湿可退黄。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精练

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 习题班思路 1.大而全→少而精:提升应试技巧为主 2.按章节顺序,分模块 3.以题带点 4.部分基础班重点回放,部分难点冲刺班补充 考什么?——学什么! 本模块学习重点——常见剂型 传统剂型 丸、散、膏、丹、酒、露、汤、饮、胶、茶、糕、锭、线、条、棒、钉、灸、熨、糊 现代剂型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气雾剂、注射剂、软膏剂、栓剂、膜剂、海绵剂、糖浆剂、乳剂、滴鼻(眼、耳、牙)剂、离子透入剂 小总结: 传统:散、汤(煮散、饮)、茶、酒、膏(煎膏剂、流浸膏剂、浸膏剂、膏药)、丸(水蜜浓缩糊蜡滴糖)、胶、锭、灸、线、熨、糕、丹、条、钉、棒 现代:糖浆剂、酊剂、合剂、注射剂、眼用制剂、外用膏剂(软膏、贴膏、贴)、栓剂、胶囊剂、颗

粒、片剂、气雾剂、喷雾剂、膜剂、涂膜剂 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乳剂、混悬剂 散剂 A:关于散剂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粒径小、比表面积大 B.易分散、起效快 C.尤其适宜对湿敏感的药物 D.包装、贮存、运输、携带较方便 E.便于婴幼儿、老人服用 『正确答案』C 不宜制成散剂的药物 >>易吸湿 >>易氧化变质 >>刺激性大 >>含挥发性成分多且剂量大 湿氧刺激灰大 A.粗粉 B.中粉 C.细粉 D.最细粉 E.极细粉 1.除另有规定外,内服散剂的粉粒细度为 2.除另有规定外,儿科用散剂的粉粒细度为 3.除另有规定外,外用散剂的粉粒细度为 『正确答案』C、D、D ☆散剂的制备 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粉末分等: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 内服细粉,儿科、局部最细粉 化学药局部用、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中药局部用散剂、儿科用,通过七号筛(中药通过六号筛)的粉末总量不得少于95% 浸出药剂 X:有关合剂说法正确的是 A.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液体制剂,可口服,也可外用 B.单剂量灌装者称为口服液 C.中药合剂是由汤剂发展而成,克服临用制备的麻烦 D.浓度较高,剂量较小,质量相对稳定,便于服用、携带和贮藏,适合工业化生产 E.合剂适应中医辨证的需要,可随证加减 『正确答案』BCD

茎木类中药试题

一、最佳选择题 1.鸡血藤髓部的特点是 A、中央髓部较大 B、中央髓部较小 C、髓部杂乱无章 D、髓部偏向一侧 E、髓部不明显 2.药材钩藤的表面特征是 A、表面光滑无毛,红棕色至紫红色 B、钩枝密被褐色长柔毛,钩的末端膨大成小球 C、枝或钩的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有疣状凸起,被褐色粗毛 D、表面黄绿色,常有宿存托叶 E、钩枝具有稀疏的褐色柔毛,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叶痕明显 3.导管中含有棕色树脂状物质的中药材为 A、鸡血藤 B、苏木 C、降香 D、沉香 E、钩藤 4.槲寄生显微可见 A、草酸钙簇晶 B、草酸钙方晶 C、草酸钙砂晶 D、草酸钙针晶 E、草酸钙簇晶和方晶 5.横切面韧皮部有红棕色或黑棕色分泌物,与木部相同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的中药材是 A、大血藤 B、鸡血藤 C、川木通 D、牛膝 E、降香 6.苏木的红色成分是

A、巴西苏木素 B、原苏木素B C、苏木酚 D、罗勒烯 E、菲兰烃 7.对木通和关木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木通与关木通名称相近,但药材来源,性状、功能与主治等均有差异 B、木通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排列,髓部较小,类白色或黄棕色, C、关木通皮部薄,木部宽广,有多层整齐环状排列的导管,射线放射状,髓部不明显 D、关木通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类、苯乙醇苷B、常春藤皂苷元等 E、关木通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臭 8.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药效作用是 A、抗菌 B、镇痛 C、消炎 D、降血压 E、利尿 9.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嵌入到黄白色木部的中药材是 A、鸡血藤 B、大血藤 C、钩藤 D、络石藤 E、沉香 10.何种药材表面多呈朽木状,气芳香,味苦 A、降香 B、沉香 C、通草 D、钩藤 E、鸡血藤 二、配伍选择题 [11-14]A.降香B.沉香C.钩藤D.厚朴E.鸡血藤

茎木类中药资料精

第9章 茎木类中药 第1节 概述 茎木类中药是以植物茎入药的药材总称,通常分为茎和木类两部分。茎(caulis)类中药,包括木本植物的藤茎和茎枝(ramulus),前者如海风藤、大血藤、鸡血藤,后者如桂枝、桑枝、桑寄生等;茎刺(spina),如皂角刺;茎的翅状附属物,如鬼箭羽;草本植物藤茎,如首乌藤、天仙藤;或茎的髓部(medulla),如通草、小通草、灯心草等。 木(lignum)类中药,专指采自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木质部部分入药的药材,通称木材。木材常因形成的季节不同,而出现年轮。木材又分边材和心材,边材形成较晚,颜色稍浅;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次生代谢物质,如树脂、树胶、鞣质、油类等,颜色较深。入药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一、性状鉴别 木质藤本植物的藤茎和木本植物的茎枝:多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有的扭曲不直,粗细大小不一。多为黄棕色,少数具特殊颜色,如大血藤呈红紫色。表面粗糙,可见深浅不一的裂纹及皮孔,并有叶痕及枝痕。质地坚实,断面纤维性或裂片状。平整的横切面木质部占大部分,有放射状花纹和年轮,有的导管小孔明显可见,如青风藤等;有的可见特殊的环纹,如鸡血藤。气味常可帮助鉴别,例如:海风藤味苦,有辛辣感;青风藤味苦而无辛辣感。 草质藤本植物的藤茎:较细长,圆柱形或干缩时因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的存在,而形成数条纵向的隆起棱线,少数呈类方柱形。表面多呈枯绿色,也有呈红褐色,如首乌藤;节和节间、枝痕、叶痕均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髓部类白色,疏松,有的呈空洞状。多数草本植物的带茎全草,如石斛、麻黄,则列入全草类中药。 木类中药:多数呈不规则的块状、厚片状或长条状。表面颜色特异,如黄白色的沉香、紫红色的降香、棕红色的苏木,有些木类中药表面有棕褐色树脂状条纹或斑块。质地和气味可帮助鉴别,多数木类中药质重,如沉香、降香、苏木等,有香气;但是白木香质轻,香气较淡。 茎木类中药鉴别要点:主要应注意观察其形状、大小、粗细、表面、颜色、质地、折断面及气、味等;其中表面纹理、颜色、气味、以及必要的水试或火试等特征较为重要。如是带叶的茎枝,其叶则按鉴定叶类中药的要求进行观察。 二、显微鉴别 一般多制成横切片、纵切片、解离组织片、粉末片等进行观察。

中药专业知识一第一章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中药的性能 性能含义确定依据理论基础 四气寒热温凉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与治病证 寒热性质相对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五味辛甘酸苦咸/ 散敛补 泻 药物作用规律高度概括滋味与药效 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 作用;药物作用的归属 药物所治的具体病症(药物的疗 效),药物的特性 中医脏象学说、经络学说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趋向性与病势相 反 质地/气味/性味/效用顺病位,逆病势,气机运行 有毒无毒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药物治 疗作用的强弱 是否含有毒成分,整体是否呈毒性, 用量是否恰当 伤害性,偏性 性能所示作用不良作用备注 四气寒凉清热、泻火、利咽、凉血、解毒伤阳助寒温热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中散寒、温经通脉、助 阳化气等 助火伤阴 五味辛发散、行气、活血、芳香化湿、芳香开窍耗气,伤阴 气虚阴亏者慎用 (芳香味:气虚津亏者)甘补虚、和中、缓急 腻膈,助湿,满 中 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酸/涩 收敛固涩(止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止 血、止咳等),酸:生津 收敛邪气邪未尽者慎用 苦 降泄肺气、胃气,清泄热邪,通泄大肠;燥湿; 坚阴 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慎用咸软坚泻下,软坚散结脉凝,致瘀滞脾虚便溏者慎用 淡利水渗湿——水肿渗利过度伤阴阴虚津亏者慎用 升降浮沉升浮 发散解表,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升阳举 陷,透疹,开窍(上行向外) 妄用气机紊乱 温升、凉降、热浮、寒沉; 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 降 沉降 泻下,清热,渗水利湿,降逆止呕,息风止痉, 平肝潜阳,止咳平喘,收敛固涩,重镇安神,消 积导滞等(下行向内)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部分——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辨证信息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黄疸、水泻、带下、湿疮、痰饮等水湿内盛之病证。 本类药易耗伤津液,阴虚津伤者宜慎用。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脾、心、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既往安神常以朱砂拌用,今则极少用。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故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猪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湿盛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有伤阴之虞,故水肿兼阴虚者不宜单用。 薏苡仁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亦可作羹,煮粥饭食,或入丸散。清利湿热、除痹排脓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使用注意】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泽泻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湿盛泄泻,痰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肝、肺经。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 (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水肿兼热。

中药专业知识一精华总结版

考霸教育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精华总结版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2)燥指苦 能燥湿,如苍术。(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②坚厚肠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 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猪苓、茯苓。常将淡附于甘。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 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等作用,如藿香、佩兰等。 芳香味与辛味一样,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四)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四、升降沉浮 (一)含义: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 相同。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 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如胖大海、前胡。 (二)所示效用: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潜阳息风等作用。 (三)临床应用 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 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病位在下在里类病证,宜用沉降之性的药。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 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治疗病势上逆病症,常选用药性沉降的药。 五、归经 (一)含义: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 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1.脏象学说;2.经络学说 (三)确立依据: 1.药物特性: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味辛,故归肺经。2.药物疗效:如苏子、白 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至,故归肺经。 六、有毒与无毒 一、毒的特性:1.狭义的毒:药物不良反应。2.广义的“毒”:(1)药物的总称;(2)药物的偏性。 二、确立依据:1.是否含有毒成分;2.整体是否有毒;3.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 三、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有品种、来源、采集时间、加工炮制、制剂工艺、给药途径等。 四、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品种混乱 2.误服毒药 3.用量过大 4.炮制失度 5.剂型失宜 6. 第2页 疗程过长7.配伍不当8.管理不善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11.离经悖法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 6

中成药配伍(新增内容)注意实例 (二)内容(注意病例) 1. 功似配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以增强药效。病证单一,症状较重多用功似配伍。 (1)同为内服的如治中风后遗症,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颗粒+活血通脉的愈风宁心片或银杏叶片等.又如治高血压,天麻钩藤颗粒+脑立清丸或平肝清肝息风的羚羊角胶囊等, (2).同为外用的如治混合痔,复方荆芥熏洗剂,或痔疮外洗药熏洗;然后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塞入或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 (3).内服与外用并施的如治不孕,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十香暖脐膏或妇科万应膏。治瘰疬痰核,内服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西黄丸和夏枯草膏;外贴化核膏。治痔疮肿痛,内服槐角丸;局部外敷九华软膏。治筋骨折伤,内服跌打丸;外敷七厘散或正骨水。治咽喉肿痛,内服六神丸或喉症丸;外用冰硼散 2. 功异配伍:功效相异的中成药同用。多种病证,病情复杂多用功异配伍。 (1)同为内服: 如某男,年过不惑,既溏泻、脱肛,又阳瘘、肢冷,证属中气下陷兼肾阳虚,可将补中益气丸与金匮肾气丸同用,以收补气升阳与温助肾阳之效。 又如某女,年过天命,既面色萎黄、乏力多汗,又带下黄臭,证属气血双亏兼湿热下注,可将八珍益母颗粒与白带丸同用,以收补气养血、清热燥湿止带之效。 再如某男,四十有五,平素便秘,近日又因交通事故致左腿骨折、瘀肿疼痛,且口干、口渴、尿黄、大便两日未行,.脉弦滑有力,舌红苔黄,证属跌打伤损、

瘀肿骨折,兼肠热便秘,可选用跌打丸与三黄片或麻仁润肠丸同用,以收活血散瘀止痛、清热通便之效。 (2)同为外用: 如某女,年过不惑,既患外痔肿痛瘙痒,又患冻疮,可嘱患者每日用能祛毒止痒、消肿止痛的痔疮外洗药熏洗肛门30分钟,再取能消肿止瘁的治冻灵软膏,按其使用说明涂抹冻疮。 又如某女,年过而立,脚气红肿疼痛数日,当日又不慎被开水烫伤手背,可嘱患者每曰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獾油,按其使用说明涂抹手背的烫伤处;再取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按其使用说明涂搽脚气。 (3)内服与外用并施: 如治脚气肿痛,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热燥湿的二妙丸或三妙丸,或能清热 利湿的四妙丸;选配外用药时,患处未溃烂者可外涂能杀虫止痒的 复方土槿皮酊,已溃烂者可外涂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的脚气散。 治妇女带下黄臭,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湿热、止带下的白带丸:外用能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的治糜灵栓或治糜灵泡腾片,或能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去腐生肌、化瘀止痛的妇宁栓,等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