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韦柳艳 壮族歌圩历史传承与现代变迁

韦柳艳 壮族歌圩历史传承与现代变迁

韦柳艳  壮族歌圩历史传承与现代变迁
韦柳艳  壮族歌圩历史传承与现代变迁

壮族歌圩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化变迁

汉语言文学韦柳艳指导老师冯智明

【内容摘要】壮族歌圩文化源远流长。歌圩的形成发展和传承历经沧桑。封建统治者的禁令,革命党的打压,官方的排挤,无不对歌圩的传承有沉重的打击。然而,生命力强大的歌圩并不因此消亡绝迹。改革开放后,歌圩却出现了逐渐消亡的危机。新时代的市场代、现代化使传统歌圩转变为“三月三”歌节,再演变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改变了当前壮族民歌逐渐消失的困境,使壮族民歌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和发展,然而过多的经济因素、市场运作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壮族民歌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壮族;歌圩;传承;市场化;变迁

一. 壮族歌圩的根源

自古以来,壮族就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壮族民歌浩如烟海,源远流长,许多作品在人民中间世代相传,吟唱千百年而不辍。[1]可以说歌圩是壮族人民歌唱的平台。所谓歌圩,就是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的传统唱歌节日活动。[2]

壮族歌圩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对于歌圩的根源,到现在为止,仍无定论。现今,对于歌圩的起源,大体上分为四种:起源于乐神活动;起源于择偶配婚;起源于悼念殉情;源于刘三姐传说。笔者认为关于歌圩的起源似应追溯到远古的对偶婚制时代。当时人类已进入野蛮时代后半期,虽然人们还以集体的形式进行生产劳动,但此时已经出现男女分工的现象,甚至已经出现商品交换的社会现象。在婚姻关系上,已经由群婚制发展到对偶制。而氏族部落是以姓氏划分的,也就是说,同一个氏族部落李的人们有共同的姓氏并存在血缘关系,所以禁止氏族内部男女通婚,他们只能和别的氏族部落的异性结婚。但是,“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3],因而氏族部落之间双方男女见面和接触的机会很少,原先在各自部落土地上的男女歌答已不能适应当时生活的需要了,为了解决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部落间各领头人进行商讨,并作出协定,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相会,以便双方男女有更多的机会聚集,接触及选择配偶。这种聚合交往,使双方男女得以自由交涉,物色和选择配偶,这样打破了氏族部落额界限,为歌圩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

二.歌圩的历史传承及流变

壮族歌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变迁。壮族歌圩在坎坷中艰难前行,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一)歌圩的形成

壮族人民喜歌善唱,而他们这种善歌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人们用歌声唤起喜悦,把歌声带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融入生活,用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为生活增添乐趣。生活中,他们常常“以歌代言”,逢事即唱。壮乡“无论男女,昏认唱歌为其人生观上之主要间题,人之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即缺芝恋爱求偶之可能性,即不能通今博古,而为一蠢然如家之顽民。”[4]事实确实如此,壮族民歌是即兴而唱的,是灵活的,所以壮族青年男女以歌彰显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以此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博取对方的爱慕。这是壮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的心理特质,也是歌圩形成与发展的精神因素。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歌圩的产生是有它的历史渊源的,而且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它从氏族社会对偶婚制时开始萌芽,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逐步演进过程,大约到唐代便得以真正的形成。[5]唐代是我国文化经济盛世的时代,是我国成为世界上先进文明国家的时代。此时,壮族地区也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政策,壮族经济得到了发展,壮族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交往及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社会生活日益频繁,促使了壮族民歌的发展。而民间传说中的民间对歌高手刘三姐就是出现在这个时代,此时,借用刘三姐这个形象,展示了对歌的盛行和热闹场面。对歌,就一个接着一个来连续的唱,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序》所描绘的:“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今四川巫山)。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杨袂唯舞,以曲多为贤。”[6]在民间,传说刘三姐是对歌的领袖人物,她对的山歌不仅巧而且妙。比如她知道到来对歌的四个秀才的姓氏后唱:

姓陶不见桃结果,

姓李不见李花开,

姓祝拿去修扁担,

姓石提来路边埋。

她的歌巧妙的运用了联想,托物言志,深刻生动表达了自己感情。同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她对歌的内容主要是七言四句,这也是顺应了唐代诗歌的发展趋势。唐代的民歌,是以七言体为主,壮族歌圩发展到唐代已趋于完善,而刘三姐的产生则是歌圩形成的标志。

在宋代,土司制度的建立,促使壮族歌圩得以更好的发展,此时壮族歌圩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广西诸郡人多能和乐。城郭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和。”[7] 到明代中叶,虽然实行“改土归流”,但仍采取“官”、“土”分治,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仍未完全确立。因此,自由歌唱择配的风习,基本上还能保持下来。[8]明清时代歌圩已发展成熟,此时规模已经很大,有些地方来参加歌圩的人已有上千人,据邝露在《赤雅》中记载:“峒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队。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泥,歌唱为乐。男亦三五成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竞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9]人们从附近的村寨、相隔几十里的村寨,纷纷赶来歌圩场,场面宏大壮观,热闹非凡,分享着彼此的快乐。

(二)封建社会下的歌圩流变

到了清代,“改土归流”在壮族地区大力推行,促使封建经济迅速发展,然而封建统治者及主流文人,却把男女自由对歌,男女自由择配的现象,说是“苟合”、亵渎婚姻的伤风败俗的行径,甚至把歌圩称为“风流圩”,明令禁止。如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修纂的《柳州府志》四十卷记载:“其好回里,随有媒说亲;虽女子原不歌,俱系老要歌廉耻代唱,咿哑嘈杂,殊不可听。今府城久已革除,而各属尚有行之者。夫女子未出闺门,先令在公庭唱歌,廉耻何在?揆之父母,斯民之道,勿谓以要俗而不之禁也。”[10]再如王士祯在《池北偶谈》卷十六“粤风续九”条曰:“粤西风淫佚,其地有民歌瑶歌俍歌僮歌蛋人歌俍歌扇歌布刀歌僮人舞桃叶等歌。种种不一,大抵皆男女相谑之词。”[11](三)民国年间的歌圩流变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政权更替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此时禁歌更为普遍和严厉。民国初年革命党人对他们所谓的“恶习陋俗”进行全国性的疯狂扫荡,颁布了许多规定对歌圩进行否定、禁止。如1931年,政府颁布《广西各县市取缔婚丧生寿及陋俗规则》,将广西境内一些包括壮族在内的少数民族的风俗如歌圩、不落夫家、抢花炮等视为“陋俗”,认为“伤风纪,应禁绝之”。 1933年广西省政府委员会第95次会议决议修正公布了《广西改良风俗规则》,1936年又颁布《广西乡村禁约》,对广西各少数民族的“陈规陋俗”以行政命令的形式作出改良规定。规定“凡糜集歌圩唱和淫亵歌曲,妨害善良风俗或引起斗争者,得制止之,其不服者,处一元以上五元以下罚金,或五日以下之拘留”。 [12]

虽然歌圩被统治者以“陋俗”之风列入取缔范围,被极力排斥,甚至禁止,但歌圩并没有因此消亡,歌圩仍象扑不灭的火焰,始终燃烧在壮族地区这块血染火燎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壮族人民始终坚守和利用“歌圩”这个阵地,跟反动统治者作顽强不屈的斗争。

[13]这不仅体现了歌圩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体现了壮族人民勇敢、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当然,这个时期也存在肯定的笔调,如李调元《南粤笔记》记载:“风俗好歌儿女子,天机所触,虽未尝,目接诗书,亦解白口唱和,自然和韵。说者谓粤歌始自榜枻之女,其原辞不可解,以楚说译之,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则绝类《离骚》也。粤固楚之南裔,岂屈宋流风,多洽于妇人女子欤?”[14]

(四)建国后的歌圩传承历程

1949年建国后,壮族人民获得了解放,歌圩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此时的歌圩已发生了变化,它与官方的主流意识紧密联系,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紧密结合,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而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歌颂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交流先进的生产经验等,已成为当时歌圩的主要内容。歌圩里男女歌答的情歌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此时,男女歌唱者们虽挣脱了封建婚姻的枷锁,但情歌要表达或抒发却不得不依托政治性的内容。这无形中对壮族民歌造成不良影响,壮族民歌的歌唱内容已逐渐被压缩,已不同往日那般单纯了。如《广西日报摆歌台——为广西日报征集万首民歌而唱》的诗中说到:“唱歌要学‘刘三姐’,唱歌要唱红旗歌。唱得人人添干劲,唱得个个笑呵呵。唱得红旗飘天下,唱得妖魔打哆嗦。歌唱政策十二章,政策下乡放光芒。后生唱来长志气,老人唱来开心肠。唱得‘五风’无处躲,唱得坏蛋无处藏。唱得干群团结紧,唱得困难一扫光。唱得队为基础强。唱得队富社也富,唱到公社赛天堂。”[15]虽然此时壮族民歌内容被迫压缩,但是歌圩仍得到一定的发展。由于挣脱了封建枷锁,青年男女们热情地歌唱新生活、歌唱新婚姻法、歌唱自由美满的爱情生活、歌唱劳动、歌唱祖国的美好明天。他们用歌声唱出新时代的新气象,表达作为新时代主人翁的雀跃之情。

但我们也要明白,此时的壮族民歌仍受到一定的打击,民歌的传唱内容受到挤压,一些地区仍存在禁止歌圩的演唱活动,歌圩正在步覆艰难的前行着。

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传统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打击,文革倡导者们高呼“打倒一切”,对中国的一切文化传统否定和扫荡,壮族民歌也难逃其害,歌圩活动普遍遭到禁止。歌圩被强力打压,曾经热闹的歌圩场景已不复存在。但实质上,壮族人民并不因此而弃歌圩,他们将公开的歌圩转为地下歌圩,歌圩活动仍在地下继续。歌唱是壮族人民生活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对于壮族人民而言,它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歌圩就像一个考场.它考出人的才智,考出人的应对能力,一句话,歌汗最能反映出壮族人民机敏灵活的性格特点。”

[16]但是不论官方是强力压制,还是明令禁止,壮族民歌依然是禁不住,壮族歌圩仍然击不垮,壮族歌圩就是在这样的废而不绝,禁而不止中彰显其顽强的生命力。

三.新时代背景下壮族歌圩的现代化变迁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对外开放的政策,使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频繁交往。经济、文化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信息互通,使地域不再是问题,外来文化如狂风般进入中国,并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国许多非物质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壮族传统民歌也在其中。正如哈兰维认为“文化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是环境发生变化,因之,文化也须随之变化;另一个是文化内部的人观察文化方式发生个别改变,这会导致社会解释其文化规范和文化价值观的方式发生个别改变;第三个根源是与其他群体的接触,引进新的观念或方式,这也会造成传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改变。”[17]这种巨大变化,使壮族民歌危机重重,歌圩原有的生存根基也将消失殆尽。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历经沧桑而又能流传至今的壮族民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此时作为民歌载体的歌圩则起着关键作用。

(一)“三月三”歌圩

“三月三”在壮族地区是热闹特别的节日,因为这个节日,不仅是壮族人民做糯米彩饭的日子,也是他们最喜爱的较大型的歌圩节,村里乡外的壮民都来参加,热闹非凡。壮族的“三月三”歌圩,尤具有代表性的是武鸣“三月三”歌圩。武鸣县,是壮族人民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武鸣作为壮族聚居地,素有“三月三”歌圩的习俗。从1985年起,武鸣县在县城开始举办壮族“三月三”歌节。至2003年,本以“弘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打造壮民族文化品牌,促进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宗旨,将“歌节”改名为“歌圩”,并于2007年11月入选第一批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

武鸣“三月三”歌圩相对于传统歌圩,它的基本性质没有变,只是在活动组织形式、内容和功能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武鸣“三月三”歌圩节,是传统歌圩向现代化都市歌圩演变的中间环节,其中存在传统歌圩形态,同时也有现代化歌圩形态的存在。如2007年其主要有:千人竹杠阵、山歌擂台赛、建设新农村“663”工程文艺比赛、板鞋竞速、武术散打、抛绣球、抢花炮、搬运粮食、斗鸟、斗鸡、斗狗等项目。[19] 2008年其主要活动

内容有:歌圩开幕式、千人竹杠阵表演及竞赛、山歌擂台赛、民族体育竞技展演(抢花炮比赛、30人板鞋竞速、抛绣球比赛、“搬运粮食”接力赛、“赶猪”接力赛、花样跳绳、武术散打擂台赛)、场文艺演出(《壮乡欢歌》文艺晚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63”工程壮话小品比赛、特邀艺术团专场演出)、旅游美食节、民间传统斗狗、斗鸡、斗鸟、斗牛比赛、书画、摄影作品展等。[20]

武鸣“三月三”歌圩,对壮族民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建立在传统歌圩与现代化大都市歌圩之间的一座桥梁,为南宁民歌艺术节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三月三”歌圩节,不仅得到了壮族人民的喜爱,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1993年,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后来因为经济需要,在199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广西民歌节”,其中已带有经济成分。6年后,也就是1999年将“广西民歌节”改名为“南宁民歌艺术节”。

(二)南宁民歌艺术节

南宁民歌艺术节是壮族民歌作为现代化大都市歌圩的具体形式,给壮族民歌传承提供了平台,使壮歌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南宁民歌艺术节的现状

南宁民歌艺术节举办于1999年,它的宗旨是“继承和弘扬壮族人民的文化艺术,加强与世界各民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它是集文化、旅游、经济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在每年的11月举行。南宁民歌艺术节主要是以民歌为主,同时开展相关经济贸易、文化娱乐等活动,实质上就是集“民歌文化”与“经济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节目。民众们参与的主要活动项目是“大地飞歌”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南宁民歌节积极发展了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关系,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的重要途径。

然而,壮族民歌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逐渐失去了它的主导地位。我们跳跃式地看看以下内容,如1999年主要活动内容:“大地飞歌”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首届中国(南宁)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绿城欢歌”广场文化活动;中外歌唱家演唱会;第九届“孔雀奖”少数民族声乐大赛;“民歌荟萃”系列活动广西民族风情展;南宁国际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经贸洽谈会。2004年主要活动内容“大地飞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暨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晚会;风情东南亚·相聚南宁2004第十三届“孔雀奖”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大赛;中华情开幕式晚会;东南亚国际时装秀;大型广西民

族歌舞“美丽壮锦”;摩尔多瓦之夜;“绿城歌台”广场文化晚会;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2010年主要活动内容有:开幕式、美食之景世界马蹄糕王品尝会、东南亚特色美食展、中华民族精品美食展、现代餐饮原料(农副产品)展、2010邕城“名菜名点名小吃”评选活动、2010邕城传统包粽子百人趣味竞技赛、南宁市首届涂鸦大赛、邕州老街街舞大赛、美食节摄影大赛、壮乡及东南亚传统民族文化展演、百姓小舞台、广西旅游节庆文化推荐展、邕州老街画廊文化展。[21]从这些内容无反映着已离原属于它的主导地位越来越远了。

2. 南宁民歌艺术节存在的问题

南宁民歌艺术节,从1999年举办至今已走过十二年的历程,现在对于南宁民歌节,人们对此仍争论纷纷。有持支持态度的,也有极力反对的。我们不能盲目的肯定或否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存在两面性的,我们要看到好的方面,也要看到不好的方面。

南宁民歌艺术节通过媒体、网络进行传播,打破了地域限制,将壮族民歌带到世界各地。给壮族民歌提供新的发展机会,给壮歌提供新的展示平台,给壮歌的传承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壮歌的发展。南宁民歌节则是使壮歌得以广泛传播的现代化传播途径,虽然本质上他使壮歌失去了原本状态,但我们也要明确歌圩“始终都是同壮族群众的物质生活、宗教信仰、道德风尚、心理素质、传统观念相关联并互相制约的。歌圩与各个节日往往构成一个整体,围绕着劳动生产的节奏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成为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和进行审美活动的重要聚会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民族文化形态。”[22]而南宁民歌节只是将其更直接的经济化、市场化。

南宁民歌节在过去的12届中,无疑,对弘扬、利用、继承、发展传统民歌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保护传统壮歌方面上,她似乎已背离了民歌的根本特质。因为过多的经济因素掺杂其中,淡化了主题,民歌的地位已下降,不再是主导。许多非民歌(如流行通俗歌曲等)、假民歌掺杂其中,而民歌又是以现代时尚的方式演绎,这些都背离了民歌的特征。南宁民歌节,由于掺着过多的市场、经济因素,使传统民歌文化在南宁民歌节的地位和作用以忧人的速度下滑。如2004年28首歌曲中,民歌有8首;2007年35首歌曲里,民歌只有5首,而属于广西本土的壮歌更少;2008年32首歌曲里,有12首民歌(包括国外的),中国民歌有4首,壮族民歌只有1。这样的数据实在是令人堪忧,在2010年时有所改变,民歌有8首,壮族民歌有4首。

南宁民歌艺术节改变了当前壮族民歌逐渐消失的困境,也是发展广西经济的好手段,

但它毕竟是壮族民歌文化继承与发扬的载体,不应该也不能过多强调经济因素。只求一时经济发展而不顾文化本质,终究是不能持续发展的。

喜歌善唱是壮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的根本特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歌唱在壮族人民心中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它已经在壮族人民的身上留下一个深深的烙印,不管历史如何改变,社会如何动荡,始终动摇不了歌唱在壮族人民心中的地位,它是壮族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壮族歌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饱经风霜,在坎坷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它就像在大海上的一轮孤舰,在一次次暴风骤雨中突击,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壮族民歌文化渊源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壮族民歌都不可以消失,也绝不能消失。

参考文献

[1] [5] [8] [13]周作秋的《论壮族歌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27-29,35.

[2] 潘其旭.壮族歌圩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的探讨[J].民族研究,1981,(1):68.

[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 清·刘锡蕃《岭表记蛮》(民国影印本)[M].上海:上海书店,1995

[6] 刘禹锡《竹枝词序》,《刘宾客集》卷27.

[7]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M].杨武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158.

[9] (明)邝露.赤雅[M].蓝鸿恩考释.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25.

[10]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945.

[11] “刘三姐”资料汇编[C].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1960:3.

[12]广西通志编撰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民俗志[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430.

[14](清)李调元.南粤笔记(卷一)[M].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杭州古籍书店(影印本), 1985:16.

[15]伍晋南.广西日报摆歌台[N].广西日报,1961,1(24).

[16]黄秉生的《歌圩与壮族的审美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17]石奕龙.应用人类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6:115.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8250471.html,/bk/2005-06-02/20798.html

[18]吴晓山.《壮族民歌的当下境遇》[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10),31.

[19] [20]转引自吴晓山.《壮族民歌的当下境遇》[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10),33.

[21]资料来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官方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c018250471.html,.

[22]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213.

壮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五单元第九课《壮族的传统文化》 教材名称: 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试用)民族团结教育教材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壮族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文学、壮族民歌、壮族舞蹈、壮剧的来源、类别和特点。 2.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模仿演唱和舞蹈、搜集有关民族资料等教学体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归纳概括、感受壮族传统文化美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壮族传统文化来源于生活和劳动及其类别、特点。 教学方法:体验教学法、活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背景:师生共同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的优势使四年级的学生对壮族的各种风俗习惯已有一些了解。但由于地方、学校宣传壮族传统文化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的生活实践还不够,因此学生对壮族传统文化还不是很了解。本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收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实践和讲授相结合,激发学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设计思路: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壮族民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壮族音乐美中进入学习。) 1.提问:你是什么民族 2.教师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歌曲吗(壮族)原唱者是谁(刘三姐)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民族团结课,请同学们和老师跟随刘三姐的歌声,一起了解壮族的传统文化。 二、了解壮族传统文化 (一)壮族神话故事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和老师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壮族传统文化之一:神话故事。) 1.提问:同学们知道刘三姐的故事吗 2.老师讲民间文学中的刘三姐的神话故事。 (二)壮族民歌 (设计思路:通过师生观看民歌视频、演唱民歌、朗读歌词、讨论描述等,使学生了解壮族喜欢在各种场合表达情感,初步了解壮族民歌的分类,感受歌圩热闹的场景。) 1.欣赏:视频《只有山歌敬亲人》 ⑴老师:刘三姐被誉为“歌仙”,可见壮族人对民歌是多么地热

壮族的资料

简介 1990年人口1548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为16178811。2005年,壮族人口超1700万人。现在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主要集中在柳州、来宾、河池、南宁、百色、崇左等地区。其中云南有100余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广东的连山、贵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也分布有壮族。在1965年统一称壮族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广西最常见的自称和他称主要有“布(僮)壮”“布土”“布僚”“布雅依(瑞)”“布侬”等20多种,云南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等 壮族艺术 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礼仪介绍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阿婆”或“婆婆”;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历史人物 每一个民族在其历史的长河中,都涌现出许多伟大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物。“一种文明所产生的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正好显示出该文明的本质和个性,也即显示出该文明的灵魂。”壮族也不例外,因而壮族杰出历史人物向来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出如下一些群英:译吁宋——秦代西瓯部族联盟酋长。秦瓯战争时期,带领西瓯人抗击秦军的部族联盟领袖。桀骏——秦代西瓯部族联盟军事首领、闻名中外的山地战开山鼻祖。 黄乾曜——西原黄峒壮族首领。 黄少卿——唐代西原农民起义领袖。 冼夫人——岭南地区俚人领袖,周恩来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 侬智高——曾建“大历国”、“南天国”。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等南方地区,作为一名壮族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壮族歌节是我们壮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节日。很多人不禁问道,壮族三歌节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那么,基于我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壮族歌节的来源、历史及独特之处。 广西每年盛装上演的官方国际民歌节,一首《大地飞歌》,让广西激情澎湃,处处是歌的海洋。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民间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圩”在壮语中又称为“圩欢”、“圩逢”、“笼峒”或“窝坡”。尽管“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在广西有很多著名的歌圩,比较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田阳的乔业、都安的棉山、宜山的下涧、田东的仰岩、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二、壮族歌圩节的来历 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三月三歌圩节不仅使得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

壮族的姓氏

壮族的姓氏 壮族的姓氏古代的壮族先民(骆越、西瓯等)是没有姓氏的。越人有名无姓,且名为单名。《汉书·武帝纪》记录“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的越人驰义侯,作“越驰义侯遗”,说明驰义侯是越人,名遗,无姓;《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严与甲同为归义侯,都是平定南越国的越人将领,都是只有名字而无姓氏。越人这种单名无姓的情况,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如《文献通考》就说:“僚蛮不辨姓氏,所生男女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改,妇人阿夷阿暮之类。” 最早出现在汉人记载的壮族先民有名字的就是“译吁宋”。《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率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秦始王征服岭南后,汉姓氏文化慢慢的为越人贵族所接受,出现了南越国越人丞相吕嘉这样的汉姓。但老百姓一般还是没有姓氏。 1、一般贫民随峒主(部落首领)的姓,如唐代黄峒强盛一

时,峒民自然都随黄姓,宋代侬峒兴起,其峒民自然都姓侬等。峒主(部落首领)的姓往往是接受汉文化的结果,所以壮族的姓氏和汉族的一样就不奇怪了。 2、随着壮族平民接受汉文化的增多和汉族人大量的移居壮 族地区,壮族人的姓氏选择就更广泛,一般的情况是有接受了汉族官员的姓氏,有接受汉族老师(师傅)的姓氏,有的接受汉族名人的姓氏;有的接受汉族移民的姓氏,也有的 是汉族融入壮族,给壮族带来汉族姓氏等。 3、历史上壮族没有统一的文字。姓氏是用汉字来记录的, 也给人壮族的姓氏和汉族一样的印象,其实,只是音译而已。有不少壮族人的姓氏和汉族用的汉字一样,但意思完全不同,如“韦”,是壮族的大姓,其意思是“水牛”;“岑”则是“砧板”, 而“农(侬)”,则是“森林”之义。

壮族文化经典

壮族文化情结 ——寻根问祖 寻根问祖是每个民族的情结。 如果连自己民族的老祖宗都不知道那就太悲哀了。那是什么原因令我们要寻根问祖呢? 个人原因:探寻自己的根源,血统;社会原因:许多人对壮族的种种误解“壮族是共产党生造的民族”“壮族人当领导是广西落后的原因”等;科学原因:2002年的‘非典’壮族基因对疾病有重要影响。 关于壮族的渊源问题,原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壮族外来说,二是壮族土著说,三是壮族是外来民族与土著混合而成说。经过长期深入探讨开展有益的争论,随着历史文献资料的发掘日益增加,考古资料发现日益丰富,研究方法上科学性日益提高,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持土著说的证愈来愈多,论据愈来愈充实。壮族系古百越族群支系西瓯,骆越的后裔,秦汉至唐代,它的族称又多有变化,见载于史籍者有:西瓯,骆越,鸟浒,俚,僚,伶等。 壮人古来有自称,但很不统一如,布依,布夷,布土,布泰,布曼,布沙,布雅衣,布僮等,这与壮族的支系多有密切关系。“僮”见载于史籍始于宋。因此史学者多,把宋以前史籍记载的百濮,百越,西瓯,骆越,鸟浒,俚,僚等视为壮族的先民。 那壮族的根在何处呢?这一直困扰着许多学者。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这一世界权威的杂志——《美国科学》,其中有一期就是以中国广西百盆地出土的古石器的拍摄图作为封面。这些出土的古石器经中美专家鉴定得出一个结果它们距今80.3万年是目前我国最早的石器。这一发现无疑是对人类起源于非洲说的巨大挑战。这可以证明亚洲同样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华厦文明的发源地,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但迄今仍未见八千年以前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明显缺环。华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就有“马坝人”“柳江人”等古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现已发现多处可靠的新石器早期洞穴文化遗址,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文化层,出土贝壳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1490000年,说明华南地区有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现在我们又把目光转向壮乡人的一部古经诗《布洛陀经诗》上面就有这样的描述:“敬清布洛陀及母勒甲,你们是王是仙,供奉坐中间,古时你们最先到,创造天地和人间,人们永远都纪念。”这段描述客观的产明了布各陀就是壮人的始祖,受到人们的尊敬。这部经诗是从广西百色盆地民间收集资集合而成,它对壮乡文化的研究极有历史性,重大性意义。从书上记述布洛陀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田阳县百育镇敢壮山的地理环境相当吻合,还有许多出土的资料可作证,布洛陀曾在此山生活过那是毫无疑问的!经书描述:祖公家在安东(安圩是田阳的旧称),祖公家在岩上,祖公家在洞里。有关专家就依此推理断定,:田阳县(安圩)的东面只有唯一一座石山,叫春晓岩。但是附近的人均称为“敢壮山”。山上有许多有关于布洛陀的传说。还有一个祖公庙,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到三月初九附近县的壮乡子弟都来拜祭老祖宗布洛陀,纪念着祖师公。这个消息经中央电视台一传播,吸引了来自各方的研究专家与学者。这座古老的山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的面纱,每年都有几十万的香客去拜祭、求福。当地还有丰富的民族习俗,抢花炮,跳竹杆舞,刀山舞狮,对山歌等,壮族的根在田阳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历史家们对壮文化的研究曾经有过几个高潮:1957年对壮族壮文的肯定;1997年壮族通史的出版;2002年壮乡发现了古文化部落遗址,布洛陀文化遗址的发现;龙母文化源头的发现;骆越古都的发现。这一文化基因的破解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人们都把焦点对准了广西田阳县百育镇的“敢壮山”,之所以称之为敢壮山那里壮文的发音与“敢壮”相似,在“敢壮”这个词上壮语的“敢”:是岩石,岩涯的意思,“壮”是洞,穴的意思,这与古老文明人类是从洞穴出来的情况相吻合。就这样原本香客不多的田阳县敢壮山祖公庙,现在香客增加到了30万人左右,香火费年收入就过亿元。壮神“布洛陀”就在此山生活过,那里

精选-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这是一份来自崇左市政协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报告。主要分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历史、规模、特点及社会功能 1. 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 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在我市境内,有称歌坡侬垌陇峒富坡旦圩巷单等多种称呼。我市的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 溯到战国时期,在以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左江岩画中,就以粗犷有力、朴素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先秦壮族人民聚会欢歌狂舞庆祝胜利的热烈场面。我市壮族歌圩习俗的汉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清道光年间龙州举人黎中产就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聚欢白叟与黄童的诗句。每年春秋两季是我市壮族歌圩最盛行的时节,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于山脚、水边,或汇合于城厢村寨,或簇拥于指定的会场,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随着歌圩文化的流传、演变,壮族歌圩成为壮族人们相互接触、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娱乐场所。 2. 我市壮族歌圩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 我市是壮族聚居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8%,是广西壮族人口最集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人称中国壮都。自古以来,我市壮族人民素以善唱山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

歌的海洋、山歌的故乡。各地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歌圩流传,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下面是调研组了解到的我市2009年壮族歌圩情况的数据,列表如下: 从统计表看,全市共有各类歌圩点349个,分布在全市的57个乡镇254个(社区)屯,可谓壮乡到处有歌圩。歌圩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年14月份新春季节和810月秋收季节。活动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占38.6%,100010000人的约占57%,10000人以上的约占4%。大新县下雷霜降歌圩、天等县向都霜降歌圩、宁明县纳利坡花炮节、龙州县伏波诞、江州区左州金山节、壶关歌坡等均超过3万人。 3. 我市壮族歌圩活动丰富、民族特色鲜明。 一是歌圩中传歌择偶、绣球传情最具壮族文化魅力。原生态的歌圩中最热烈、最吸引的是对唱山歌、抛绣球活动。姑娘小伙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开展情歌对唱,以歌谈情、挑选意中人,最后姑娘们把绣球抛向她看中的小伙子,如果他中意,便能把礼品绑在绣球上,抛还女方,五颜六色的绣球来回飞舞,这是我市歌圩中最有诗意、最具魅力的活动。 二是歌圩中饱含丰富情感的山歌对唱,美妙动听,耐人寻味。山歌调虽然是基本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演唱方法为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高亢激昂的大新高腔山歌、多情浪漫的宁明明江山歌、朗朗上口的天等西部山歌、

壮族结婚的礼仪

壮族结婚的礼仪 壮族的婚礼习俗十分繁琐,结婚的仪式众多,在我们看来苦不堪言,但是壮族却十分支持自由恋爱,而且有着悠久的传统,即使在封建社会也是如此。下面就和xx一起来看看壮族的婚礼习俗有哪些吧! 壮族婚礼习俗一 壮族的婚庆习俗,有一定的限制。同宗一族、姑舅子女,不得通婚;族规也有禁令。一些边远的山区,有族内婚,但要隔五代以上。昔日,壮族青年男女婚前有恋爱的自由。这种恋爱自由,一般是通过野外对歌、歌圩对歌及抛绣球的活动来进行。 如明万历《广西通志》载云:“少女于春时三五为群,采芳拾翠于山淑水湄,歌唱为乐;少男也三五成群,歌以赴之,一唱一和,竟日乃已,以衣带相赠”。反映了壮族男女在春日于野外谈恋爱的情景。上述风俗在清代初年遭到流官的禁止。一直到1949年以前倚歌择偶也没有怎么得到恢复。近年来,歌圩在壮乡兴起,其俗又作为壮乡青年男女交往的另一种方式,并且注入了现代的内涵。由于地主经济的发展,从清代到1949年以前,壮族地区和内地一样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 壮族男女婚嫁礼仪甚繁,一般有问婚、订婚和结婚三个过程,不过野外对歌这一如此豪迈淳朴的婚庆习俗仍然是非常可贵的。 壮族婚礼习俗二

一、招赘 俗称上门,是男子入女家为婿的婚烟形式。历史上的上门,没有儿子的可以招婿,有儿子的也可以招婿。上门的来了,当儿子看待,更其姓,改其名,姓从妻。所以壮人称上门为“很栏”,直译为上门、进门。意译则是“加入另姓家族”,因为“栏”字在壮语中有“家”、“姓”两个含意。这显然是氏族可以接收新成员的遗风。不过少数地方认为上门不光彩,叫做“扛楼梯”,意思是低人一等。 二、改嫁 寡妇改嫁,虽然允许,但仪式凄凉。夫死,说是她克的。中年以后的寡妇,一般不改嫁,否则社会舆论耻笑。寡妇可以和男方见面,自己敲定。婚礼极简单,男方派一老妇去接即可。如子女年幼,可以带走,但必须改从夫姓。也有个别的改嫁是招夫上门。 三、续娶 壮族中年男子丧妻,一般均要续娶,但也有不续娶的,不续娶的,多是贫苦之家。被续娶的女方,多为接丧夫的中年人,往往有一两个孩子。若孩子年幼,可以随母到男家生活。续娶的礼仪也很简单,男家派两个妇女送去两套新衣服给女方。便把她接回来。女方从丧夫家出来只能走后门。

壮族的传说故事

壮族的传说故事 壮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一员,壮族的热情好客和丰富多彩的独特文化令人向往,让人想亲身去感受一下壮族的美。那你知道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壮族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蛙婆节”,也称“青蛙节”或“蚂虫另节”。它是东兰壮族人民以村寨为单位,在每年正月期间自发举办的、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人寿粮丰、六畜兴旺为目的的最隆重的传统文化活动。传统的“蛙婆节”活动一般从正月初一开始,至月末结束,历经四个环节,为时近一个月。 传说青蛙是天帝派下凡间专事桑稼的农神,但一农夫不知其尊卑,错将夜间满野欢叫扰眠的青蛙全部毒死,造成当年天地大旱,颗粒无收,无以聊生。然而,酿成大祸后村民却始终不知个中原因为何。后来,天帝道明原由,令下民将死去的青蛙一一找回,日夜祭拜,并以最隆重的仪式逐个埋葬,以赎过罪,求得来年风调雨顺。年年岁岁沿袭,因此成节事,即今“蛙婆节”。 每年正月初一起,村民们便敲锣打鼓遍野寻蛙。一旦找见,人们立即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田间歌声四起,村寨锣鼓喧天,户户鞭炮齐鸣。这就是“蛙婆节”的第一阶段“寻蛙婆”。 蛙婆找见后,便拿到寨中专门的祭蛙亭,经颂蛙师一番祷颂后,

将青蛙装入金黄色的竹筒灵棺内,再由两个人抬着“蛙婆棺”在寨内挨家挨户临门祝贺赐福,当几位诵师代蛙婆念完祝语后,主人家立即热情虔诚地将糯米、钱币、糍粑、红蛋等奉给蛙婆,以示感谢。晚上,将蛙婆重置于祭蛙亭,全寨男女老少尽聚于此“守灵”,烧拜尽孝许愿祷告。 这是第二阶段“祭蛙婆”。月末未至,祭蛙时间较长,寨中老幼日夜聚集于此掌灯结彩,敲打铜鼓,对唱山歌。这是活动的第三阶段“唱蛙婆”。及至月末,人们选好宝地,择准良辰,由蛙师按常规举行仪式后,在蛙师、长老的引领下,全寨老少高举画有五谷六畜、虫鱼鸟兽的幡旗,敲锣打鼓,劲吹唢呐,高号牛角,浩浩荡荡地为蛙婆送葬。 这是“蛙婆节”最后阶段“葬蛙婆”。葬蛙之日,方圆域地十里八乡男女老少知讯尽来,田间地头,满山遍野,人山人海,极其热闹。至夜,葬蛙之处篝火熊熊,铜鼓声声,山歌对对,亦歌亦舞,通宵达旦,好一个壮家人的“狂欢夜”。 壮族的传说故事:莫一大王相传莫一大王是河池南丹人,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勇敢。他生得相貌堂堂,力气非凡。十五岁时,就能舞得起四百斤重的大刀,拉得开三百斤力的弓弦,射得出四十斤重的响箭。莫一大王不但力气大,武艺也十分高强。他种有一棵大葡萄,那葡萄藤长的又粗又大,藤蔓直搭到丹州后面的莲花山顶上。每天他都跳到葡萄架上面练武。说也奇怪,每当莫一大王使劲挥动刀枪练武的时候,葡萄叶子就纷纷飞飘起来,一片接着一片,一直飞向皇宫。

靖西县壮族歌圩文化抽样调查报告

靖西县壮族歌t于文化抽样调查报告?旅游管理 靖西县壮族歌埒文化抽样调查报告 李凯旋 歌ff文化是壮族乡村传统文化的堇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但随看城市化的发展,歌坪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加速衰落的趋势。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歌埒文化的保护研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歌埒文化保护意识,培养山歌传承人,使歌埒文化健康发展,代代相传。 (一)调查目的 歌埒文化是壮族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了深入了解城市化背景 下壮族歌埒文化的发展现状,找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壮族歌垛保护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背景下的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硏究》的研究收集信息资料,为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资料,促逬壮族歌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缈只与实施 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城市化背景下的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研究》 课题组成员具体组织实施。 (三)调查时间与地点 2013年12月下旬-2014年1月上旬。 调查地点是典型的壮族集聚区一騰西县,包括全县19个乡镇。 (四)调查对象 主要针对靖西当地居民特别是当地村民。 (五)调查方式 主要采用抽样调查和当地居民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体。居

民抽样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 (六)调查内容 主要内容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山歌的普及情况;山歌传承的途径; 调查对象对歌垛文化的保护意识;调查对象对歌坪文化保护的态度;歌妊文化在当地的发展情况;调查对象对政府保护歌坏文化的评价等。 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统计 本次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2份,回收率为98.4% ,有效 问卷490份,有效率为98%。 (二)问卷基本数据统计分析(以下分析以有效问卷为准)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性别、民族及户籍情况 调查对象男性占45.51% ,女性占54.49% ,主要以壮族(占99.18% )和农村户口(占84.90% )为主。 (2 )年龄及文化題 调查对象年龄从6岁?70岁,包括老中青及少年各个年龄段,其中18岁以下占24.08% ,18-40 岁占15.51% ,41-60 岁占25.92% ,60 岁以上34.49% ; 文化程度<1孝及以下占24.49% ,初中占41.43% ,高中占25.71% ,大专以上占&37%。除了部分中小学生,调查对象多为乡下村民,文化程度都比较低。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

我家乡(广西。壮族)的风俗习惯

我家乡的风俗习惯 旅游0802班 06号韦冬玲 大家好!我的家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桂林和柳州北部)山区。八桂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又由于桂北的主要地形为山地,许多地方较为偏僻,故在此聚居了较多的少数民族,尤以壮族为代表,同时还有苗、侗等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风情浓郁。壮族的山歌,瑶族的舞蹈,苗族的节庆和侗族的建筑并称为桂北风情四绝。下面我就先着重介绍一下在我的家乡壮族的一些风俗习惯。 节日风俗 壮族的许多节日风俗与汉族的相同或相近,但有的节日是特有的。广西素有“歌海”之誉。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壮族的山歌也因刘三姐而闻名全国。在我的家乡,每个人都至少会唱一两句山歌。出

了著名的“三月三”歌节外,秋天的八月十五和春节期间也会举行聚会唱歌活动。每年11月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也是壮族山歌大展风采的时候。 壮族人崇拜祖先,每逢农历的七月初七至七月十五之间,几乎所有的壮族都举行祭祖活动。杀鸡鸭、做糍粑、敬米酒祭祖,出价的女儿必须拿鸡鸭回来祭祖。 婚姻习俗 壮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实行氏族外婚,同家族的人不得通婚。许多地方不禁同性为婚,但在一些地方,壮人视“同姓婚”为“爬灰”,社会予以禁止。在缔婚过程中,舅权的作用是相当突出的,一些地方舅舅的意见甚至起决定作用。因此社会上流行“天山最大是雷公,地上最大是舅公”的俗语。壮族有雷公禁婚的习俗。相传,农历八月至新年二月,天上雷公关门睡大觉,天上地上太平,那是吉利的季节,人们当选在这期间办婚事。若有违者,就会受到雷公的处罚,婚事会办得不顺当,家庭将会欠美满。因此,为了忌讳,这期间一半不相亲,不订婚,不结婚。 壮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歌、赶圩等活动进行。同意后,即经过媒人进行说合。解放前,一般是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

从壮族的发展史看民族发展的规律

从壮族的发展史看民族发展的规律 壮族先民同世界上各民族一样,经历了一个数万年的氏族公社时期,即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在距今约3000年前,壮族地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或军事民主制发展阶段,部落各治其业,互不统属兼并战争频繁,强大的部落兼并弱小的部落,小部落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部落,逐步就形成了以西瓯、骆越为核心的强大的部落群体。从商周到春秋战国,部落间的争斗此起彼伏一直延续至秦汉,以瓯骆为两大部,一南一北,攻伐非同寻常,频繁而激烈。经过分化、兼并和组合,形成了若干部落联盟,其中西瓯部落最强大。岭西各部在西瓯的怀集下,结成了庞大的部落联盟。 到了商周时期,岭西地区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初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壮族社会已经进入青铜时代,这期间生产工具有了较大的改进,生产力有较大的提高,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从而导致生产关系的变更。父系氏族公社逐步演化为农村公社,私有制产生,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阶级社会开始出现。 由此可见,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频繁的部落之间的战争、经济生活的需要,促使了部落联盟的结成和发展,促进了不同部落血缘之间的混合,使部落的地方局限性被打破。而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区分,使氏族部落内部成员之间出现对

抗和利益冲突,出现不同的利益集团。这样,旧的血缘亲属团体日益疏远,氏族部落共同体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新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应运而生了。其中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根本原因和动力。 秦朝曾出兵并统一了岭南,从此岭南越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员。后来,秦王朝为了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统治,采取了派遣军队戍守各险关要塞、组织人力开辟新道以扩大通道、修城筑关防守、移民和发展经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亲王朝不断将中原人民迁移到岭南“与越杂处”共同开发经济有效地巩固了其在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市南迁“与越杂处”的中原人民,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推动了岭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秦汉以后,汉越通婚的现象日益增多。中原文化对壮族人民的影响逐渐加深。 明代,在壮族地区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持续时间很长,明王朝采取学校教育,“以用夏变夷”,“去夷从华”,汉文化逐渐渗透到壮族地区,民族意识一定程度上淡薄了。 清初,对壮族地区土司的大规模改土归流,解放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壮族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这些措施不仅推动了壮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大量汉人南迁,在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同时,也传播了汉文化。从而增进了汉壮民族间的相互了解,经济文化的

民族文化情感里的奇葩——壮族歌圩

民族文化情感里的奇葩——壮族歌圩 她是人们劳作时从心底传出的希望之音,节日聚会时欢唱的喜庆之乐,择配传情时灵动的热烈之曲,她是壮乡人民的情感依托——歌圩。 凡壮族聚居地区均有歌圩的活动,歌圩是壮族民歌的自然载体,它已成为壮族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代表形式,造就了壮族特有的“歌圩文化”。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它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人称之为"墩圩"。 一、歌圩的历史渊源 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的祭祀活动。在红水河流域的广西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南丹县一带,每年新春到来之际,都要隆重欢度传统的“蛙婆节”,举行盛大的“蚂拐”歌会,整个活动以崇蛙、奉祀“蛙婆”(又称“青蛙姑娘”)为中心,贯穿于正月始末。 歌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发展阶段,其性质、内容、形式、规模及功能都发生了各种演变——由“娱神”向“娱人”过渡,从“舞化”朝“歌化”发展。例如“蚂拐节”在“祭蚂拐”期间,人们装牛扮马,或舞起斗笠簸箕,或男女盘歌对答;在“葬蚂拐”之后,青年们跳起“蚂拐舞”,这就是祭典中伴随产生的自娱形式——由“娱神”向“娱人”、由“舞化”向“歌化”发展。广西钦州市壮族民间,每年中秋前后举行的“跳岭头节”,据清道光《钦州志》卷一记载:是期,“延巫者花衣裙,戴鬼脸壳击两头鼓……狂歌跳跃于神前,村男妇于坛戏歌,互相唱和,名曰:跳岭头。曰不如此不丰稔”。反映了原始祭祀仪式从“娱神”到“娱人”、从“群舞”到“群歌”、从“舞化”到“歌化”从而形成群体性酬唱的歌圩的过程。 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明清时期是壮族歌圩最为兴盛的时期,明代邝露在《赤雅》中记载了壮族歌圩的动人景象。张祥诃《粤西偶记》记述了壮族歌圩的歌词结构及韵律特点。近代以来,有关壮族的歌圩活动,更可谓籍载不断。 二、主要活动 歌圩主要有以下形式:节日性歌圩,一般在农历正月至五月,秋季的八、九月间的节日里举行;临场性歌圩,在劳动场所、圩市、婚娶之时歌唱;竞赛性歌圩,包括"放球、还球歌圩"、"庙会赛歌"等。有的歌圩则节日性、纪念性、祭祀性兼而有之。农历三月三的歌圩最为隆重。每逢歌圩日,壮乡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唱山歌、抛绣球、舞龙狮、品小吃等。歌圩会场,山坡上、草地间都被歌者围得水泄不通,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地各具特色的山歌轮番亮相,歌声此起彼伏。 歌圩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倚歌择配。二是赛歌赏歌,有盘歌、猜歌、抢歌、斗歌等。三是文体自娱歌圩,圩期伴有抛绣球、斗蛋、博扇活动等,甚至还有壮剧、师公戏、等文艺演出。 歌圩以青年男女倚歌择配和赛歌赏歌为核心内容。歌圩日,小伙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寻找别村的青年,三五或群,结队前往歌圩场地对唱山歌。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才开始对歌。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有些歌圩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愿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边蛋让他碰;不愿,就整个握住。还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约还球时举行山歌比赛,如乙村输了,彩球不准送还,来年继续比赛,直到唱赢为止。 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

壮族历史 壮族的“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壮族历史壮族的“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 导语:神灵崇拜民间崇拜的神灵多而杂,有自然神、社会神、守护神等等,崇拜仪式也随诸神的功能而不同。①土地公。壮族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主,主 神灵崇拜 民间崇拜的神灵多而杂,有自然神、社会神、守护神等等,崇拜仪式也随诸神的功能而不同。 ①土地公。壮族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主,主管一方水旱虫灾及人畜瘟疫的神灵。因此,村村设有土地庙,但无神像;唯用红纸书写“土地公之位”字样,贴于正中墙上以供祭拜。逢年过节或遇有重大危难事件,村民必到土地庙跪拜求签。供物随事的大小而有厚薄。求签前忌吃狗肉。全村则一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每年开春作“春祈”,求土地公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秋季“还愿”,感谢土地公的厚赐。 ②社公。被认为是村寨保护神。多于村边大树下设社坛,内供石头数块,也有供奉石雕狗像的。每年除夕,各家备酒肉祭祀。祭社时,全村寨长老齐集,祷告社公,并讨论当年应举应革事宜。村中青壮及少年,集于社前,遍拜尊长,称为“拜社”。新嫁女子,也须携同夫婿回娘家参加祭社。新生婴儿由父母带到社前,向众人分发红蛋,主持社祭者为小儿戴上首饰,祝愿平安健康。年满三岁的男孩,由父母带到社前跪拜,以鸡、酒祭社公,并请舅父命名;而后将鸡肉切成小块,连同一片黄糖,分送各家各户,告以孩子名字。女孩则于社前穿耳戴环。祭社当晚,各家将从社坛前带回的肉、粥、粽子和红蛋等,置于有孩子的媳妇门前祭祀,表示为孩子“赎魂”。祭毕,将粥喂禽畜,认为可使其肥壮。每遇虫灾,各村寨鸣锣聚众,杀猪、羊、鸡祭社;并用纸条染畜血,标插田间,象征社公到此,即可免灾。 生活常识分享

壮族民族节日

-壮族民族节日 一、迎新火和桃新水二、药市三、达旺节四、吃立节五、祝寿节六、鱼花节七、娅拜节八、五谷庙节九、霜降节十、双喜节十一、三月三十二、牛魂节十三、蚂蛎节十四、花朝节十五、歌圩 迎新火和桃新水名称:迎新火和桃新水时间:农历除夕 意义:年俗祈求来年兴旺和丰收 内容:广西壮族独特的年俗。除夕夜,家家火塘彻夜不熄,越烧越旺,叫做迎新火。预示来年兴旺、温暖、吉祥。初一凌晨,人们便点着火把,挑着水桶,叫着"勒勒勒……"的声音,去河边挑回新年的第一担水,叫做挑新水。去得越早,来年庄稼长得越好,猪长得越快,因此人人都争挑第一担水。天还没亮,整个山寨已水光四起,"勒勒勒"的呼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人们用辛勤的劳动,来祝愿新的一年取得更大丰收。 药市名称:药市时间:夏历五月初五 意义:集市风俗 内容:流行于广西靖西县城和安德、龙临等村镇的壮族岁时风俗。相传夏历五月初五,为药仙下凡日,所买中草药特别有效,当地药农土医为了卖个好价,便趁此机会将药材集中上市,任人选购,形成节俗。 达旺节名称:达旺节时间:农历七月二十日 意义:祭祀活动 内容:壮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马山、平果、都安一带。相传,达旺是一位漂亮的壮族姑娘,十分喜爱那些专吃害虫的麻雀,可是土司却十分讨厌麻雀。一天晚上,土司派人到各处捕杀麻雀,达旺知道后,摇醒了自己屋后树上的麻雀,让它们飞走,气急败坏的土司把达旺抓了起来,见达旺十分漂亮,就威逼她做妾,达旺宁死不从,七月二十日惨遭杀害。麻雀见自己的救命恩人被杀害了,齐心协力把她的尸体抬到月亮上。下葬前,麻雀们围着她哭了七天七夜,竟把她哭话了。达旺就留在月亮上了。是日,当地群众家家杀鸡宰鸭,宴请亲友,待月亮升起时人们供上鸡爪、鸭腿,并让小孩对月亮吃掉,以此来告慰月亮上的达旺姑娘。 吃立节名称:吃立节别称:大年、过晚年时间:农历正月三十日 意义:庆祝活动 内容:壮族传统节日。又称"大年"。流行于广西凭祥、龙州一带。壮语意为"过晚年"、补过晚年"。源于清光绪年间的中法战争,光绪十一年(1885),农历十月二十九日,法军攻陷谅山,紧逼要塞镇南关,边关壮族人民挺身保卫家乡。次年正月十一日,收复镇南关,将法军赶出国境。当他们返回家乡时,已是农历正月三十日。为了庆祝胜利,人们于当日杀鸡宰羊,补过春节。一百多年来,代代相沿,边关壮族人民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初二结束过年。正月三十日又欢度"吃立节"。 祝寿节名称:祝寿节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意义:敬老 内容:壮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境内。壮族认为九九重阳是个吉利日子。这天,出嫁的女儿也带着孩子赶来给老人祝寿。老人若在这年满六十岁,子孙们要杀鸡宰鸭为他庆贺,并给他置一个寿粮缸。每年此时,晚辈都要给缸内添粮,称为寿米,添满为止。平时不能吃,只有在老人生病时才能给老人做,但不能把寿粮吃尽,否则意味着老人活不长久。是日儿女们用当年新米给老人补粮,老人也把往年的寿米换出来,掺上糯米做成粽子和糍粑,分给儿女和亲家吃,表示同福共寿。 鱼花节名称:鱼花节时间:三月二十日和七月二十日 意义:庆贺渔业丰收 内容:壮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浔江两岸。每年第一个渔汛期即将到来的三月二十日和汛期过去后的七月二十日举行,届时,各家准备丰盛鱼宴招待亲友,饭桌上人们多以鱼为话题,相互传授捕鱼、养鱼经验。夜晚渔乡各村灯火通明,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庆贺渔业丰收。 娅拜节名称:娅拜节时间:农历四月兔日 意义:祭祀活动 内容:壮族传统节日。相传娅拜是宋朝年间的一位壮族女英雄,因痛恨官兵对壮寨的烧、杀、抢、掠,与丈夫一起,带领壮族人民进行反抗。在奋战中,夫妇都壮烈牺牲。后来,只找到娅拜的遗体,人们将她埋在附近的高山上,此山从此命名?quot;娅拜山"。每年在她遇难日,壮族人民以村寨为单位,杀一头牛、一头猪、两只鸡,并煎48尾鱼,男女老少皆上该山祭奠,仪式十分隆重。 五谷庙节名称:五谷庙节别称:莫一大王节时间:农历六月初一 意义:祭祀活动 内容:壮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龙胜一带。相传六月初二是莫一大王的诞辰日。传说莫一力大无比,被奉为壮族头领。有一年,皇帝到壮乡征用人皮去盖宫殿,他用计谋使壮人避免了这场灾难。其后,皇帝任命莫一在京城做官,但也留恋故乡,每晚骑着神马回壮乡家里睡觉。后被朝廷发觉,他逃回壮乡,皇帝派大军讨伐,莫一抵抗,因寡不敌众而被杀。可他被砍下的头不仅不落地,会说话,能痛骂皇帝和宦官,而且在官兵走后,又从天上落到自己的颈上,复活了。壮人认为莫一是一位刑天式的英雄,对他非常崇敬。每年一小祭,六年一大祭。小祭以家庭为单位宰鸡杀鸭、焚香供祭,求莫一大天保佑壮家人安宁。大祭以村寨为单位,届时杀牛、猪各一头,用肉、骨头、肝、肠等不同部位做十二道菜,少一道也不行。这些菜不能同时摆上神台,而是隔一会儿送一道,十二道齐全,即可焚纸行礼,祭毕,将每道菜按全村户数分份,每户一人参加聚餐,礼成。 霜降节名称:霜降节时间:农历九月霜降日 意义:祈求风调雨顺、平安 内容:壮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大新县、天等、靖西、德保等县。节期三天,据传是为了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明朝初年,广东出现了一只祸害人畜的牙鹰,身长数丈,翅膀象遮天之云。它被广东人追赶,逃到下雷,在天空盘旋时,被壮族青年许文英射中右眼,与此同时,正在打猎的壮族姑娘岑玉音也一箭射中其左眼。俩人以箭为媒,结为夫妻。不久外敌入侵,

壮族文化:壮族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及艺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壮族文化:壮族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及艺术 导语: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 壮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锦是壮族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织锦艺术,已有一千年的发展史,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壮族的山歌因南北方言不同而有“欢”、“西”、“加”、“比”、“抡”等不同称谓。壮族人定期还举行唱山歌会“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这也是古书上将壮族的绣球称作飞砣( 驼) 的原因。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这期间,各家各户吃五色糯米饭。云南文山一带还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会。过去,壮族一年种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备耕时间,歌圩就是为春耕农忙做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吃五色饭、五色蛋,是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壮族古文字 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宋 生活常识分享

壮族三月三介绍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 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中原有三月三拜祖先[1-2]、三月三拜轩辕说法[3];在壮族盘古、布洛陀传说里此日为亦为盘古诞辰日。 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 始祖的重要日子。 壮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7]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 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 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 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三月歌圩节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 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 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1985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