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七上科学第4章物质的特性综合检测卷

请同学们注意: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

1.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 烟雾缭绕

B. 花香怡人

C. 雪花飘飘

D. 尘土飞扬

2.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

A. 质量减小,密度也减小

B. 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 其质量改变,密度不变

D. 质量、体积均改变,故密度肯定改变

3.如图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甲图:春天冰雪融化

B. 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 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 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

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山消融

B. 汽油挥发

C. 酿米成酒

D. 灯泡发光

5.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

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

A. 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 两盆水温度一样高

C. 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 无法确定

6.下列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

A. 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度

B. 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

C. 酒精的蒸发速度

D. 酒精的沸点

7.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和进入空调房感觉到凉爽分别是因为········( )

A. 扇来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空调房没有热气

B. 扇来的风是凉的,空调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 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空调房里本身温度低

D. 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空调房内没有热气

8.要使一个萝卜变咸,用“炒”的方法比用“腌”的方法快得多,这是因为···( )

A. 在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较慢

B. 在温度低时,分子运动得较快

C. 在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较快

D. 在不同温度时,分子运动得一样快

9.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

不正确的是······························( )

A.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少

B.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动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10.某同学要称量17.5克食盐,1克以下用游码。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分别取10克、5克、2

克砝码放右盘;②把太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③移动游码到0.5克处;

④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其合理顺序是········( )

A. ①②④③

B. ②④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④①

11.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

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凝固,后升华

B. 先液化,后汽化

C. 先凝固,后蒸发

D. 先凝华,后升华

12.小明发现,妈妈在烧面条时,当加入面条后的水沸腾了,妈妈还会将“大火”改用“小

火”继续烧一会儿。针对改用“小火”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能更快的让面条变熟

B. 可以降低水的沸点

C. 是为了防止温度升高太快

D. 水达到沸点,“小火”既可以保持水温不变,又能达到节约能源目的

13.小明对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的质量和体积进行了探究,并绘成如图所示图

象,由图可知·····························( )

A. a物质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2倍

B. c物质的密度最大

C. 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第13题图第14题图14.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

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自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自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15.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会“出汗”。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

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③“汗”是水

蒸气凝华形成的;④“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其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在表演文艺节目的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白色的雾气,它是利用干冰在常温下·( )

A. 迅速液化而形成的白色雾气

B. 迅速升华后再蒸发而变成白色雾气

C. 迅速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即白色雾气

D. 迅速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液化为小水

滴形成白色雾气

17.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

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以

判断·································( )

A. 甲物质是晶体

B. 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

C. 乙物质的熔点是80℃

D. 第12min时乙物质是固态

19.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出现“窗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

B. 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 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

D. 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20. 用同种金属制成的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球,其中有一种是实心的,有一种是空心

的。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5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金属球是空心的

B. 甲、乙两种金属球的质量之比为5:3

C. 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3

D. 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5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3分)

21.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__________为

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为小水滴或

__________为小冰晶。

22.医生在给小祝同学打针时,先用酒精擦在他的皮肤上消毒。小祝感到皮肤比较凉,是因

为酒精_________吸热的缘故;同时他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_________现象。

23.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________现象,在此过程中,

需要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_________现象。

24.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琼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现象。吃粽子时,

粽叶上总是粘有米粒,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

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L,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kg/m3~0.93×103kg/m3)

26.小旺看见人们在冬天常使用热水袋取暖,他灵机一动发明了“水床”——在床形的塑料

袋内充上水。冬天,用电热器给水加热,水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人睡在“水床”上比直接睡在床上感觉暖和;夏天,充入冷水,躺在上面又感觉非常凉爽。这种床用水作介质,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的特点。

27.生活中的“粘”字常与一些物理现象有关,如:吃冰棒时会感到粘舌头,这是由于水发生

了现象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总结臭氧有关知识:

⑴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甲,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

液体表面,这就是_____,如图乙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手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蜕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_____。(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

第29题图第30题图

30.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

后其总成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三、实验探究题(31题4分,其余每空2分,计22分)

31.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

1分钟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2)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多不是100 ℃,可能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

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

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

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________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一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的记录,根据记录回答问题:

烧杯编号物质质量/g初温/℃末温/℃时间/min

1水16016262

2水18016232

3煤油16016362

4煤油16016261

(1)。

(2)对比1、2两杯的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其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1、3两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都有关。

四、分析计算题(36题4分,其余每空1分,计15分)

34.小明同学尝试用纸做的盒子烧开水:本来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而酒精灯的火焰温度

大约是400—500℃,他用纸盒盛些水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过了一会儿水被烧开了,而纸盒却完好无损。

(1)为什么火焰的温度超过了纸的着火点,纸却不会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幅图中,图__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水被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该同学用温度计每隔一分钟测试了一次温度,记录表格如

图:由表格数据可知:在当地,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当地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

(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沸腾”试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

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3中:

表3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

时间/min051015253545556570

温度/℃98715545352824222222

℃左右。根据水温随时间变化情况,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晓松在参观一个容积为5×103m3粮仓时,想知道这粮仓能装多少质量的稻谷。于是他取

一小包稻谷作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调(选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2)取适量稻谷倒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称量标尺上的_________,使天平重

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稻谷质量为_________g。将这些稻谷倒人量筒中压实,测出它的体积为40cm3。

(3)稻谷的密度为_________g/crn3,这个粮仓大约能装_________kg的稻谷。

36.浙江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

克,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为多少毫升?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毫升的酱油?

(ρ矿泉水=l.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

参考答案:

12345678910

B C C C B D C C D C 11121314151617181920

B D A A A D D

C B C

21.升华;吸收;液化;凝华

22.蒸发;扩散点拨:酒精由于蒸发吸热使周围皮肤的温度降低,因此感到皮肤较凉,酒精

分子由于不断运动扩散到周围空气,因此能闻到酒精气味。

23.升华;吸热;液化点拨: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冰升华成了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收热量,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出热量,液化而成的小液滴。

24.扩散;分子间存在间隙

25.0.92×103;不能,因为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范围之内

26.升高;比热大

27.凝固;引力

28.(1)淡蓝色气体(2)强氧化性

29.蒸发;沸腾

30.30;3

三、实验探究题(31题4分,其余每空2分,计22分)

31. (1)94 (2)如答图所示。

(3)保持不变

(4)气压不是l标准大气压(或温度计不准确、读数有误差、水中含有杂质等)

32.右;62;20;3.1;不变

33.(1)保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2)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质量是否有关(3)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4)物体的质量、物质种类和温度变化

四、分析解答题(36题4分,其余每空1分,计15分)

34.(1)纸盒盛有水,温度不会超过100℃,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2)a (3)98;低(4)22;

温度较高时,温度随时间下降较快,当温度接近室温时,温度下降越来越慢

35.(1)左(2)游码;48(3)1.2;6×106

36.解.(1)V矿泉水=m/v=0.55Kg/1.0×103Kg/m3=5.5×10-4m3=550cm3。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为

550ml。

(2)V酱油=V矿泉水=550ml。,装满后至少能装酱油550mL。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 MSDS表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序号化学品名称主要物质成份理化性质危害性处理措施 1苯C6H6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液体,易燃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蒸汽有毒2密闭储存 2甲苯C7H8无色透明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溶剂1,2,7密闭储存 3二甲苯C8H10无色易燃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溶剂2,7密闭储存 4乙醚C4H10O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吸湿性,味甜1、2、7密封存于阴凉、干燥处5四氯化碳CCl4无色液体,有特殊甜味,微溶于水不易燃7,10密闭储存 6甲醇CH3OH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有毒2,7密闭储存 7乙醇C2H5OH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易溶于水2密闭储存 8丁醇C4H9OH无色有酒味的液体,微溶于水2密闭储存 9硝酸HNO3带微黄色液体,有强烈刺激腐蚀性5密闭保存,避光10丙酮C3H6O无色透明略带香味的液体,易着火,与水、乙醇互溶1,2,7密闭储存 11苯酚C6H6O白色晶体,有臭味,有毒,有腐蚀性,易溶于酒精7密闭储存 12甲醛CH2O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有毒,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溶剂3、7密闭储存 13甲醛CH2O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易聚合,有还原性1、3、5、7密闭储存 14氢氧化钠NaOH白色半透明晶状固体,有强吸湿性,溶于水5密闭储存用自来水 冲洗 15三氯甲烷CHCl3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空 气中易被氧化成剧毒光气 7,10密闭储存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试题3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H 2S和Na 2 O 2 B.H 2 O 2 和CaF 2 C.NH 3 和N 2 D.HNO 3 和NaCl 2.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δ键 B.S-Sδ键与S-Pδ键的对称性相同 Cδ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δ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3、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 A.H 2 B.Cl 2 C.N 2 D.HCl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N 2分子中,两个原子的总键能是单个键能的三倍 B.N 2 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 C.N 2分子中有两个个σ键、一个π键 D.N 2 分子中存在一个σ键、一个π键 5、下列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是 A.H 2 B.CO 2 C.H 2 O D.C 2 H 4 6、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键能越高,键长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B.元素周期表中的ⅠA族(除H外)和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不能形成共价键 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中键角为180° D.H—O键键能为463KJ/mol,即18克H2O分解成H2和O2时,消耗能量为2×463KJ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8、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CH4B.NH3C.H2O D.CO2 9.与NO 3 -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SO3B.BF3C.CH4D.NO2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能越大,分子越牢固 B.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长越长,分子越牢固C.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角越大,分子越牢固 D.在同一分子中,σ键要比π键的分子轨道重叠程度一样多,只是重叠的方向不同 11、下列物质属于等电子体一组的是() A.CH 4和NH 4 + B.B 3 H 6 N 3 和C 6 H 6 C.F-和Mg D.H 2 O和CH 4 12、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l 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 B.PCl 3 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 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D.PCl3是非极性分子 13、下列单质分子中,键长最长,键能最小的是() A.H 2 B.Cl 2 C.Br 2 D.I 2 14、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立体结构与水分子相似的是() A、CO 2 B、H 2 S C、PCl 3 D、SiCl 4 15、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 A、H 2 O B、CO 2 C、C 2 H 2 D、P 4 16、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NH 3 B、CCl 4 C、H 2 O D、CH 2 O 17、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A、PBr 3 B、CH 4 C、BF 3 D、H 2 O 18、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 3 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NH 3 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 4 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 3 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19、用Pauling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体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 B、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 C、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占据4个sp3杂化轨道 D、C原子有1个sp3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 20、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 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B、 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C、 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D、 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 21、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 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形成三个σ键 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 22、在[Cu(NH 3 ) 4 ]2+配离子中NH 3 与中心离子Cu2+结合的化学键是 A.离子键 B.非极性键 C.极性键 D.配位键 23、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以配位键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氯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甲烷 24、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 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 3 ) 4 ]2+。 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将会没有发生变化,因为[Cu(NH 3 ) 4 ]2+不会与乙醇发生 反应。 D.在[Cu(NH 3 ) 4 ] 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 3 提供空轨道。 25、下列属于配合物的是()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有关铁铜的说法正确是 A.用铜制容器可以运输浓硝酸和浓硫酸 B.铜与过量的硫粉共热产物是Cu 2 S C.Fe 2O 3 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取Fe(OH) 3 D.Fe在足量Cl 2中燃烧生成FeCl 3 ,在少量Cl 2 中燃烧生成FeCl 2 2.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过量的Zn与18 mo1/L硫酸溶液反应;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的氮气在催化剂存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③过量的水与一定量氯气;④过量的铜与浓硫酸;⑤过量的铜与稀硝酸;⑥过量的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⑦常温下过量浓硫酸与铝 A.②③⑤B.②③④⑥⑦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3.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氮能使织物褪色,对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B.亚硝酸盐属于食物防腐剂,可以适量地添加于食物中 C.漂白粉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可用于漂白纸张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4.下列溶液中能区别SO 2和CO 2 气体的是() ①氯水②品红溶液③KMnO 4④石灰水⑤H 2 S溶液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⑤D.全部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 B.向FeCl 2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C.铝具有两性,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 D.Na和H 2O反应生成O 2 6.下列气体中,无色有毒、能污染大气,能用碱液吸收的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氯气7.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测试系统的特性

第4章测试系统的特性 一般测试系统由传感器、中间变换装置和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测试过程中传感器将反映被测对象特性的物理量(如压力、加速度、温度等)检出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传输给中间变换装置;中间变换装置对电信号用硬件电路进行处理或经A/D变成数字量,再将结果以电信号或数字信号的方式传输给显示记录装置;最后由显示记录装置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提供给观察者或其它自动控制装置。测试系统见图4-1所示。 根据测试任务复杂程度的不同,测试系统中每个环节又可由多个模块组成。例如,图4-2所示的机床轴承故障监测系统中的中间变换装置就由带通滤波器、A/D变换器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分析软件三部分组成。测试系统中传感器为振动加速度计,它将机床轴承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带通滤波器用于滤除传感器测量信号中的高、低频干扰信号和对信号进行放大,A/D变换器用于对放大后的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将其转换为数字量;FFT分析软件则对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出信号的频谱;最后由计算机显示器对频谱进行显示。 要实现测试,一个测试系统必须可靠、不失真。因此,本章将讨论测试系统及其输入、输出的关系,以及测试系统不失真的条件。 图4-1 测试系统简图 图4-2 轴承振动信号的测试系统

4.1 线性系统及其基本性质 机械测试的实质是研究被测机械的信号)(t x (激励)、测试系统的特性)(t h 和测试结果)(t y (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图4-3表示。 )(t x )(t y )(t h 图4-3 测试系统与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1)如果输入)(t x 和输出)(t y 可测,则可以推断测试系统的特性)(t h ; (2)如果测试系统特性)(t h 已知,输出)(t y 可测,则可以推导出相应的输入)(t x ; (3)如果输入)(t x 和系统特性)(t h 已知,则可以推断或估计系统的输出)(t y 。 这里所说的测试系统,广义上是指从设备的某一激励输入(输入环节)到检测输出量的那个环节(输出环节)之间的整个系统,一般包括被测设备和测量装置两部分。所以只有首先确知测量装置的特性,才能从测量结果中正确评价被测设备的特性或运行状态。 理想的测试装置应具有单值的、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并且最好为线性关系。由于在静态测量中校正和补偿技术易于实现,这种线性关系不是必须的(但是希望的);而在动态测量中,测试装置则应力求是线性系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目前对线性系统的数学处理和分析方法比较完善;二是动态测量中的非线性校正比较困难。但对许多实际的机械信号测试装置而言,不可能在很大的工作范围内全部保持线性,只能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和误差允许范围内当作线性系统来处理。 线性系统输入)(t x 和输出)(t y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式(4-1)来描述 )()(...)()()()(...)()(0111101111t x b dt t dx b dt t x d b dt t x d b t y a dt t dy a dt t y d a dt t y d a m m m m m m n n n n n n ++++=++++------ (4-1) 当n a ,1-n a ,…,0a 和m b ,1-m b ,…,0b 均为常数时,式(4-1)描述的就是线性系统,也称为时不变线性系统,它有以下主要基本性质: (1)叠加性 若 )()(11t y t x →,)()(22t y t x →,则有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存在有三种状态:、和。物质状态的变化一般伴随着的变化——吸热和放热。固体、液体、固体都需要吸热,液体、气体、气体都需要放热。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是物质由变成的过程,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图甲为的熔化图像,其中AB段表示固体 阶段;BC段表示晶体阶段,此阶段吸热,但温度基本,这个固定的熔化温度即为;CD段表示态升温阶段。图乙为的熔化图像,温度不断,直至全部变为。 2、说出几种晶体、、。非晶 体、、、。 3、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图像的AB、BC、CD、DE、EF、FG段中。晶体处于固态的是段,处于液态的是,处于固液共存的是 段,温度升高的是 段,温度降低的是段,温度不变的是段,吸热的是段,放热的是段。 (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是物质由变为的过程,液体汽化时要大量的热,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和。两者有以下联系点:相同点:不同点:(1); (2); (3); (4)蒸发时会从液体内部,具有效果;沸腾时需从外界大量的热。 2、影响同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有、、、。

加快蒸发的例子:。 减慢蒸发的例子:。 3、人能利用的蒸发来调控体温,人的正常体温一般保持在之间。正常体温是体内和维持相对平衡的结果。医生给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使病人体温。 4、在水沸腾实验中,最后根据实验记录只有98摄氏度的原因是:,在沸腾前看到了气泡从水中冒出来的原因是:,体积变化情况 是:,在沸腾时看到了气泡从水中冒出来体积变化情况 是。 5、沸点低的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特殊的作用,冷冻疗法就是利用的特性,让其 在常温下迅速,而暂时失去痛感。 6、液化是物质从变为的过程。气体液化时要大量的热,所以100℃的比100℃的对人的烫伤要得多。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人眼是看不见的,烧开水时水面出现大量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空气后成的小水珠。 7、要使液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三)升华和凝华: 1、升华是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凝华是升华的过程。升华需要热,凝华会热。冬天衣服冻干是的结果;严寒的冬季,北方地区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室水蒸气的结果。樟脑丸放人衣箱后会成杀虫的气体,初冬季节水蒸气会在草和地面上形成霜。 2、解释自然界中雨、云、雪、露、雾、霜的形成依次 是:,,,, ,。 3、试试看:说出物态变化的过程,并判断吸热放热情况 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测试卷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3章单元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 35.5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北京十二中期末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雷雨天气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类氮肥的含量 B.许多领域中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C.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是SO2 D.正常雨水中因溶有CO2而显酸性,但其酸性较弱,不属于酸雨 答案: C 解析: 引起光化学烟雾的物质主要是氮氧化物。 2.(2019·青海西宁二中期末考试)下列金属和酸能发生反应但不能生成氢气的是( )。 A.铜和稀硫酸 B.铁和稀盐酸 C.锌和稀盐酸 D.镁和稀硝酸 答案: D 解析: 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镁和稀硝酸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3.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硫并验证其漂白性的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二氧化硫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 C.用装置丙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D.用装置丁吸收二氧化硫 答案: D

解析: Cu与浓硫酸混合加热时才能反应生成SO2,装置甲中没有加热仪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 项错误;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即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B项错误;SO2有还原性,能够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的Mn O4-还原为Mn2+而使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这不能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C项错误;SO2是大气污染物,故实验后的尾气不能排入大气,要用碱性溶液吸收,为了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在导管的末端接一个倒扣的漏斗,D项正确。 4.下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 )。 A.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 B.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Cl2 C.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 D.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 答案: D 解析: 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项不正确;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Cl2需要加热,且Cl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项不正确;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的反应装置为固—固加热型,且NH3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项不正确;用H2O2溶液与MnO2在常温下制取O2,且O2不易溶于水,D项正确。 5.(2019·云南昆明三中期中考试)在pH=1的某溶液中可能存在N 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滴入溴水,单质溴被还原,由此推断该溶液中( )。 A.含有N O3-、Fe3+,不含I-,可能含有Cl- B.含有I-,不含N O3-、Fe3+,可能含有Cl- C.含有I-、Fe3+、Cl-,肯定不含N O3- D.含有I-、N O3-,肯定不含Fe3+ 答案: B 解析: 单质溴被还原,则该溶液中一定存在I-,而I-能被Fe3+氧化,在酸性环境下I-也能被N O3-氧化,故该溶液中一定不含Fe3+、N O3-,可能含有Cl-。 6.(2019·湖北宜昌月考)一支试管中充有20 mL NO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现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O2,试管内最终剩余4 mL气体,则通入O2的体积可能是( )。 ①12 mL ②15 mL ③10 mL ④19 mL A.① B.①② C.①④ D.④

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4.1 熔化与凝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能判断并例举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明确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学会根据数据画出图像,并会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能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区别:温度、物质状态,并会例举几种常见晶体与非晶体。会利用熔点和熔化吸热等知识分析解释常见生活现象。 理解熔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能说出海波和冰的熔点。 了解凝固与凝固点,明确凝固是与熔化相反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三、教学难点:实验的观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试管、硫代硫酸钠和松香、手表、火柴、酒精温度计、石棉网、70℃左右的热水、牙签、学生探究报告。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归纳) (1)水←→冰;液体←→固体(引入课题:熔化和凝固) (2)液体和固体的相互转变与温度变化有关。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与温度有关) 设问: (1)物质的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呢? (2)不同的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是一样的吗? <二>新授: 1、学生实验:海波和松香的熔化实验 (说明:第一、二大组做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实验,第三、四大组做松香的熔化实验。其中每四人为一实验小组。) <1>实验前的指导 ①介绍实验的装置(水浴法如下图:) ②简单回顾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③提醒学生注意控制水温比硫代硫酸钠或松香高5℃。实验中要注意搅拌,以使它们受热均匀。 ④注意人员分工、合作。(实验时甲、乙、丙、丁4人要有明确的分工:甲负责报时,每半分钟或一分钟报一次时间,乙负责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和物质的状态变化,每听到甲的一次报

危险化学品安全识别表

危险化学品安全识别表 化学性质及危险性质: 化学性质: 溶解性:与水混溶。外观与特性: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易灼伤强刺激性有强烈的吸湿性。相对密度:1.83,相对蒸气密度:3.4,沸点(℃):330,熔点(℃):10.5,主要用途: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很广泛的应用,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泄露应急措施/消防措施: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消防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 ...物质的特性的是(C) A. 熔点 B. 沸点 C. 质量 D. 比热 2.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 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超过 ...(B) A. 9吨 B. 9千克 C. 9克 D. 9毫克 3.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B) A. 凝固点高 B. 凝固点低 C. 比热容大 D. 比热容小 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 ..的是(A) ,(第4题)) A. 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B. BC段时物质仍吸收热量 C. 熔化过程共持续了6分钟 D. 该物质是一种晶体,熔点为48℃ 5.当晶体被加热时,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C) A. 升华 B. 凝华 C. 熔化 D. 凝固 6.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 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 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 用手很难拉断钢丝,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7.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C) A. 分子质量增大 B. 分子体积增大

C. 分子间隔变大 D. 分子个数增多 8.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B) A. 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 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C. 用水给发动机冷却 D. 用铜丝做导线 【解析】A是利用塑料导热性能差,B利用塑料泡沫的密度小,C利用水的比热较大,D 利用铜丝导电性能较好。 9.下列关于天平的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 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 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解析】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潮湿的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否则天平会锈蚀;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应在左、右盘各垫一张相同的纸,以减小误差。 10.下列不随 ..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D) A. 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度 B. 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 C. 酒精的蒸发速度 D. 酒精的沸点 【解析】沸点是物质的特性,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的大小,多次实验发现: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 操作及分析错误 ..的是(C)

七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物质的构成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第二,固体第三) 3、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扩散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4、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 练习 1.一个厚壁钢瓶内盛有油,对油施加高压后,虽然瓶壁没有裂痕,但瓶内的油会 从钢瓶壁渗出。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2.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 3.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 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 【 4-12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 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 4-12乙。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4.人们发现,长期堆放煤炭的墙角,不但地表和墙的表面会变黑,而且在地面和 > 墙面的里层都会变黑。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 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 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常用质量 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 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重、难) ①调平。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衡量两端的平衡 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②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 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③、 ④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练习 1. 酱油的密度要比水的密度大。如图4-29所示是小明妈妈 刚从超市买来的酱油,瓶内酱油的质量__________500 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在钢罐内表 面要压贴一层毫米的铝片。技术人员先把薄薄的铝 膜装在钢罐内与内壁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当水结成冰 ! 后,铝膜就紧紧地贴在钢罐的内壁了。试解释这一技术处理的科学道理。 3. 小强的爸爸用科学方法种植马铃薯喜获丰收。小强想测量一下马铃薯的密度, 他取了一些马铃薯切成小块并测出其质量,所用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4-30所 示,再将这些马铃薯倒入盛有40毫升水的量筒内,量筒中的水面升到100毫升, 则马铃薯的密度为多大 物质的密度(重、难) 1、密度定义: —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l)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 密度的公式: m =ρ/ v (公式变形:m=ρv v=m/ρ)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测试卷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2.三种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是() A.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B.白细胞和血小板 C.人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D.只有血小板 3.某人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急救。验血表明,此人的血液与A型血清和B型血清均发生凝集反应,由此可知,此人的血型为() A.A型 B.AB型 C.B型 D.O型 4.下列不属于血红蛋白特性的是() A.在氧浓度高的地方跟氧容易结合 B.在氧浓度高的地方跟氧容易分离 C.在氧浓度低的地方跟氧容易分离 D.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5.在甲试管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静置一天后得到上清液;乙试管血液中什么药 品也不加,静置一天后也得到上清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上清液中含血红蛋白,乙试管上清液中含纤维蛋白 B.甲试管上清液中含纤维蛋白,乙试管上清液叫血浆 C.甲试管上清液叫血浆,乙试管上清液叫血清 D.甲试管上清液叫血清,乙试管下清液叫血浆 6.某人开始时右下腹部剧烈疼痛,后全腹痛。经医生检查发现其右侧腹股沟处淋 巴结肿大,血常规化验显示白细胞数为18×109个/L。如果你是医生,你判断此人可能患的是什么病?() A.急性胃炎 B.急性肺炎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肝炎 7.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 mL不会影响健康 8.甲、乙、丙、丁四人同行,甲因车祸需要输血,医生用A型标准血清检测四人血液,只有甲、乙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通过配血实验,若只有丁能为甲输血,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新教材],推荐文档

分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第一节 物质的构成 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可以是:原子、离子。 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不同)。 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① 分子之间有空隙 ;②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3)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剧烈 ,物质扩散也就越 快 。 (4) 用分子观点解释: 若将 50 毫升水和 50 毫升酒精混合,混合液的总体积将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毫 升。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 空隙 。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克服其他分子对他的引力,离开液面进入空气的过程,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沸腾的微观解释:一方面处于 液体表面 的分子要离开液体进入空气,另一方面,液体 内部气泡壁上的分 子也要离开液体。沸腾比蒸发 剧烈 得多的汽化现象,同时也认识到两者在本质上是 相同(一样) 的。 6、物质在发生状态变化时只是 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 变化了,并没有产生别的物质,属于 物理 变化 。 注意: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 是 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 体运动的结果, 不属于 分子的热运动。 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 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第二节 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质量是 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 温度 、 位置 、 形状 、 状态 的变化而改变。 2、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 Kg 。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106 毫克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150g , 成人:50Kg —60Kg , 大象 6t ; 一只公鸡 2Kg ,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 4Kg. 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 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 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底座、平衡螺母 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 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 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③ 称量: 物品称量值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4类

目录 4.1类易燃固体 表-赤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 表-硝化纤维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 表-2,2′-偶氮二异丁腈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3) 表-硫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 表-镁[片状、带状或条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5) 表-铝粉[有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 表-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7) 表-均四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 表-六亚甲基四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 表-多聚甲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0) 表-樟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1) 表-咔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2) 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 4.2类自燃物品 表-金属钛粉[干燥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4) 表-三氯化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5) 表-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6) 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 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8) 表-活性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

4.3类遇湿易燃物品 表-金属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0) 表- 金属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1) 表-镁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2) 表-铝粉[未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 表-锌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 表-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5) 表-氢化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6) 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 表-硼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8) 表-硼氢化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9) 表-保险粉(内贸运输),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测试有答案C卷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测试有答案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是温州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捣年糕B.扎纸人 C.捏米塑D.酿米酒 2 . 下列几个验证性小实验,错误的是() A.把玻璃片放在沸水的上方,发现玻璃片上出现一层小水珠,说明气体可以液化 B.用笔尖顶在质地均匀的方形薄板两条对角线交点处,发现薄板水平平衡,说明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将小电动机接入电路中,发现电动机转动,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D.通电螺丝管插入铁芯后吸引大头针数量增多,说明通电螺丝管插入铁芯后磁性增强 3 . 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将a、b放入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a一定漂浮在水面上 B.物质b一定沉入水底 C.如果a与b体积相等,a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b D.如果a与b质量相等,a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b 4 . 下列科学量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 A.熔点B.比热C.密度D.质量 5 .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对某种固体的密度和体积的关系作出如图实线所示的图像。有关该图像说法如下:①该固体的密度为2.0×103千克/米3:②图中所围S的面积表示相应体积该固体的质量:③该固体的密度不随体积的增大而变化:④当该固体的体积为3厘米3时,它的质量为2克。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 . 实验室里几种仪器和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减少了 B.燃烧匙: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折弯了 C.无水硫酸铜:我好郁闷,不小心碰了水变成了蓝色 D.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大家带来光明 7 . 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厘米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牛,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容器的横截面积为225厘米2 B.塑料块的密度为0.4×103千克/米3 C.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9厘米 D.加水400厘米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2牛 8 . 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60厘米,这本书共有32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0.005毫米B.0.005厘米C.0.05毫米D.0.1毫米 9 . 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10 . 转换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方法。它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将不易直接观察或测量的科学量,转化为容易认识或容易测量的科学量间接测量的研究方法。下列研究方法采用转换法的是()

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

第4章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 4.1 知识要点 4.1.1测试系统概述及其主要性质 1.什么叫线性时不变系统? 设系统的输入为x (t )、输出为y (t ),则高阶线性测量系统可用高阶、齐次、常系数微分方程来描述: )(d )(d d )(d d )(d 01111t y a t t y a t t y a t t y a n n n n n n ++++--- )(d )(d d )(d d )(d 01111t x b t t x b t t x b t t x b m m m m m m ++++=--- (4-1) 式(4-1)中,a n 、a n -1、…、a 0和b m 、b m -1、…、b 0是常数,与测量系统的结构特性、输入状况和测试点的分布等因素有关。这种系统其内部参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称之为时不变(或称定常)系统。既是线性的又是时不变的系统叫做线性时不变系统。 2.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哪些主要性质? (1)叠加性与比例性:系统对各输入之和的输出等于各单个输入的输出之和。 (2)微分性质:系统对输入微分的响应,等同于对原输入响应的微分。 (3)积分性质:当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对输入积分的响应等同于对原输入响应的积分。 (4)频率不变性:若系统的输入为某一频率的谐波信号,则系统的稳态输出将为同一频率的谐波信号。 4.1.2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 1.什么叫标定和静态标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静态标定?标定有何作用?标定的步骤有哪些? 标定:用已知的标准校正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过程。 静态标定:就是将原始基准器,或比被标定系统准确度高的各级标准器或已知输入源作用于测量系统,得出测量系统的激励-响应关系的实验操作。 静态标定方法:在全量程范围内均匀地取定5个或5个以上的标定点(包括零点),从零点开始,由低至高,逐次输入预定的标定值(称标定的正行程),然后再倒序由高至低依次输入预定的标定值,直至返回零点(称标定的反行程),并按要求将以上操作重复若干次,记录下相应的响应-激励关系。 标定的主要作用是: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赋予仪器或测量系统分度

ZXP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含答案)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 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构成物质的微粒还可以是原子、离子。 2、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2)分子之间存在。(3)分子在不停的做。 (4)分子之间存在和。 3、分子之间空隙最大,分子次之,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注意水特殊情况) 4、扩散现象说明:①;②。 5、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有关,温度,分子运动越,物质扩散也就越。 6、若将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混合液的总体积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毫升。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能否用黄豆芝麻混合实验证明? 7、物质在发生状态变化时只是变化了,并没有产生别的物质,属于变化。 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的区分:扩散、蒸发等现象是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运动的结果。 8、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 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不同,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第二节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组成。物体所含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它不随、、、等的变化而改变。 2、质量的常用单位是,单位符号是。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毫克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成人:50Kg—60Kg,大象:6t;一只公鸡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4Kg. 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等。 实验室中常用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 图为托盘天平的示意图,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数字所对应的各部位的名称. ①;②;③;④;⑤. 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上。 ②调平:(区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称量前:将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 使。(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 第二种情况:称量时: ③称量:物品称量值不能超过天平的。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由加到,并调节(游码以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直至天平平衡。用已经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时如果称量过程中,指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