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烟草常见病害

烟草常见病害

烟草常见病害
烟草常见病害

烟草常见病害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烟草常见病害烟草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东起黄海之滨,西至伊犁边陲,南起海南岛,北迄白山黑水间。在经度74°~135°,纬度180°~53°范围内,从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区,到处都有烟草的足迹。因此,了解我国烟草的常见病害,对从事烟草病害的工作者是有益的。

一、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分布于全世界,其重要性仅次于普通花叶病毒病。在我国各烟区都有发生,而以黄淮、华中及华南烟区发生较重。在山东、河南、辽宁、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及台湾烟区,其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普通花叶病。近几年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已成为我国烟草上的主要病害,对烟叶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重病区在流行年份减产25%-30%,严重时常减产50%左右。病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含氮量增加,施木克值降低,品质下降,尼古丁含量稍降。但总的来说,产量的损失要超过品质的损失。

黄瓜花叶病毒病的寄主范围广泛,是第一个发现可以同时侵染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病毒。可侵染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菊科等作物达45个科的300多种植物。

(1)症状: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的主要特征是引致烟草花叶,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发病初期表现脉明,几天后病叶形成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并常呈现疮斑。有的病叶表面呈革质、叶畸形、成线状;有的叶基变长,侧翼变狭变薄,叶片细长;有的病叶叶缘向上卷曲,有的沿叶脉出现闪电状坏死,有的叶片呈现黄色斑驳,有的整株黄化。早期受侵染的烟株,严重矮化,高度不及健株一半。这一病毒的株系很多,不同烟草品种间对病毒的反应也不一致,因此表现的症状常有变化。病叶中的栅栏组织细胞缩短、海绵组织的薄壁组织被压

紧,叶片变薄,病叶的叶绿体数量虽然很多,但受压而缩小,病叶维管束直径也小于健叶,病叶细胞内无细胞内含物。

(2)病源: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粒体为球状正二十面体,直径28-30nm,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大部分CMV的株系在温度65-70摄氏度,10分钟即失去活性。室温下干燥叶片中72小时即死亡,体外存活期为72-96小时(室温)。但在冷冻真室干燥病叶中可存活1年以上。

CMV存在很多株系,包括普通系,黄斑系、轻症系、黄色微斑系和豆科系等等。各株系在症状、致病力、侵染能力、稀释限点和钝化温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台湾将烟草上CMV 区分为5个株系,根据福建农学院的鉴定结果,我国烟草上的CMV主要有3个株系,即普通株系、黄化株系和坏死株系。

(3)侵染循环:

CMV自微伤口侵入寄生(主要是蚜虫口器造成的伤口,接触磨擦次之)。CMV在烟草组织内的繁殖移动要比TMV快得多,在24摄氏度<6小时内可自表皮移至叶肉。CMV的症状如小玵病斑,可在48小时内出现。在72小时内发生第一次侵染,并在一周内形成系统侵染。在自然条件下,它不能在干烟叶中存活,而主要在越冬蔬菜、蔬菜留种株或多年生杂草内越冬。第二年春天由蚜虫把它传播到烟草上。在杂草较多、距菜园近,呀虫发生多的烟田,发病时间早,受害较重。

CMV主要由蚜虫传播,已报道有60多种蚜虫传毒,主要有桃蚜、棉蚜等,获毒和传毒都不超过1分钟,无循回期。获毒介体的传毒时间不超过4小时,病毒不能传至于子代蚜虫。CMV还可借汗液传播。

(4)流行规律:

CMV是否流行,主要决定烟草处于易感病阶段的毒源,气候因互不和传毒蚜虫等综合作用。苗期和大力移栽至旺长期,是烟草易感病阶段,现蕾后抗病力较强。

山东青州烟区,夏烟发病重的原因是晚烟遇到较高温度,适于有翅蚜的发生,再加毒源植物大量出现,此时又正处于烟草感病阶段,故常导致CMV的大发生。

(5)防治方法:

一、选育抗(耐)品种,(但目前还没有抗CMV的品种)。

二、农业防治(园地制宜适当调整移栽期以避过蚜虫的迁飞高峰期,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加强肥水管理。

三、实行麦田套栽和轮作(在我国人多地少不现实)。

四、治蚜:在苗床和大田期应及时喷药治蚜,病少CMV的传播和蔓延。

二、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在世界各产烟区均有发生,以西欧烟区发病较为严重而且普遍。我国烟区东北三省、云南、福建、湖北、湖南、四川普遍发生,但以东北三省、云南和湖北鄂西发生最重。烟草普通花叶病对烟叶造成的损失,因烟株受侵时期而有所不同。如果在移栽前后被侵染,烟株不能正常发育,植株不能及时开秸开片,损失可达50%左右,旺长期感病对产量影响较小,现蕾期受害对产量和质量影响不明显。

通过人工接种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可侵染33科236个种的植物,感染普通花叶病毒的植物多属于相近的科,包括茄科、菊科、葫芦科等、经常受害的有番茄、马铃薯、茄子、辣椒、龙葵等茄科作物。

(1)症状:

烟株被TMV侵梁后,幼嫩叶片首先表现脉明,即侧脉及支脉组织呈现半透明状。几天后叶脉两侧变为淡绿色。病毒侵入后在叶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组织细胞增多或增大,致使叶片厚薄不匀,颜色深浅不一,花叶病由此而得名。随着叶龄的增大,花叶斑驳程度加重,往往伴随着出现较大的面积的深褐色坏死斑块,尤其中下部叶片更为突出。受害严重的叶片皱缩、扭曲、呈畸形,但叶基部无收紧状。

早期被侵染的烟株节间缩短,生长缓慢,植株严重矮化,花果不能正常发育,易脱落,蒴果小而皱缩,种子多数因发育不良而无芽。

(2)病源: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简称TMV。病毒粒体为杆状,大小为300X18nm,蛋白质壳层环绕着核糖核酸(RNA)心轴,RNA在适宜条件下可重新组合,并可以烟株细胞内增殖。将病毒蛋白与四个组成RNA的三磷核甘酸混合,可在体外合成TMV,显然RNA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单独蛋白质外壳不能侵染,其重要作用之一是保护内部的RNA。核糖核酸是侵染单位,是负责病毒颗粒增殖的样板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例如:RNA核甘酸的秩序决定了蛋白质外壳中氨基酸的秩序。复杂的RNA信息是由基因组成的。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除分布广、为害严重外,且株系繁多。据报道,有普通株系、黄斑株系、蕃茄株系、环斑十字花科株系、车前草株系等。经有关单位鉴定,我国发现有普通株系,黄斑株系、蕃茄株系和珠斑4个株系。

(3)侵染循环

TMV靠接触摩擦传染,干的烟叶为通常的传染来源。人手接触上年的烟叶再接触苗床幼苗(拢苗、除草、间苗等操作)经过手指摩擦健苗便可传染。混入苗床的病株残体及其它杂草,特别是茄科植物是病毒的携带者。病苗是大田发病的重要来源。将病苗移入大田后,造成烟田中心发病株,随着人们的各种农事操作机械地地相互传播开来。

我国的许多烟区,由于耕作条件轮作换茬机会较少,并且有些烟区烟田内套种现象日趋增加,特别是与同科植物的蔬菜类套种,更是中后期及次年病害加重的重要原因。连作地块更是毒量增大使期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明显提高。

(4)流行规律

在接种后的叶中,病毒的合成一般随温度而变化,并与寄主的生长呈平行关系,即温度高寄主生长速度快,病毒合成量大,但在系统感染的叶片中,还涉及病毒的移动和运转,病毒的积累速度就与寄主的生长速度呈负相关(寄主生长速度愈快,病毒积累愈慢)。当达到最高点后,温度就通过寄主生长决定TMV在植株中累积的速度和浓度。可以说在任何室温的TMV浓度遵循着低-高-低--高的过程。很明显,病毒的合成与钝化可以同时发生,最适TMV发生发展温度一般为25- 27摄氏度,高于38-40摄氏度,侵入被抑制,高于27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病状消失。长日照及较高的光照既有利于寄主的生长又有利于初期的病毒合成。

植株生长缓慢有利于病毒在烟株体内积累,浓度高症状表现明显,发病程度高。植株幼小易感病,发病程度愈早为害程度愈高。在田间条件下,TMV可在病根部大量存活,直到种下季作物。但大片碎残叶及根茎内的TMV在不结冰、不干燥、不完全腐烂的状态下,可在土中存活2年以上。已证明地为感染来源,是造成TMV 流行的先决条件,病毒还可在多年生寄主体内长期存活及越冬,对照自然病因,最早发病的病株,主要是接触病土后传染的。

苗床期采用发病后的烟花、烟杈及同科作物茎杆沤制的粪肥作追肥,施入苗床后,移栽前发病率高达50%以上,移栽后浇施同类粪水,到旺长期田间发病率已达100%。

在花叶病株的根及周围土壤中,线虫的数量高,故TMV与线虫有明显的协生作用,感染线虫时病亦加重。

构成TMV流行的因素为,种植感病品种、土壤结构差,苗期及大田期管理水平低,连作地块持续时间长,使用被TMV污染过的粪肥,天气干旱烟株得不到正常生长发育,感病时期早等,构成了烟草普通花叶病的普遍发生与流行。

(5)防治方法:

鉴于目前尚无有效有药物情况下,对于TMV的防治要采用减少侵染来源,强化栽培措施将病害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烟草炭疽病

炭疽病在烟草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苗期危害最重,是苗期的主要病害。炭疽病病原菌除危害烟草外,还可侵染番茄、马铃薯、辣椒、南瓜、黄瓜、茄子等多种植物。

(1)症状:

炭疽病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内可扩展成直径2-5mm的圆斑。病斑中央稍凹陷,灰白色或黄褐色,边缘明显,稍隆起、褐色。天气多雨,叶片柔嫩时,病斑多呈黄白色,无轮纹或小黑点。病斑密时,互相合并,使叶片扭缩或干枯,叶脉、叶柄及茎部的病斑呈棱形,凹陷开裂,黑褐色。病斑较多或较大成片死亡。成株期多先多脚叶发病,依次向上蔓延,叶斑症状与苗期相似。茎上病斑较大,呈网状纵裂条斑,凹陷,黑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黑色小点,在茎部病斑上尤为明显。花蒴果被害,产生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病菌也可侵染种子。

(2)病源:

烟草炭疽病的病原菌为烟草炭疽病刺盘孢,属半孢菌亚门黑盘孢目,黑盘孢科,刺盘孢病。

(3)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及分生孢子随同病株残体留在土壤和混生在肥料中越冬,或以菌丝在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菌土壤。

分生孢子萌发形成吸器,可从叶正面或背面侵入。侒入后形成大而不规则的细胞即先菌丝。先菌丝延伸,生成柔弱菌丝侵入领近细胞。如温度、湿度适宜,2-4天即出现症状。

(4)流行规律:

炭疽病对湿度适应范围较广,以25-30摄氏度为发病的最适温度,超过35摄氏度则很少发病。水分对病菌的繁殖和传播起决定性作用,病菌在潮湿情况下,才能产生分子孢子。分子孢子外部的粘液,使分子孢子粘着从团,附于分子孢子盘上,风吹不散,须有雨水或灌溉水冲洗、淋溅才能分散。孢子还需在有水膜的情况下,才能萌发侒入寄主组织。

炭疽病的发生与苗期多雨、阴雨连绵或大水侵灌有密切关系。

(5)防治办法:

一、波尔多液;二、退菌特;三、百菌清;四、代森梓;五、炭疽福美;六、福美双;

七、克菌丹;八、多氧霉素。

四、烟草猝倒病

烟草猝倒病在各烟区均有发生,是苗床期常见病害,是我国南方烟区苗床期的主要病害。烟苗出土至大十字期最容易受害,严重时可使烟苗成片死亡。移栽至大田初期也能发生。在大田期引起茎腐病。

烟草猝倒病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很广,除烟草外,主要还有玉米、水稻、茄子、南瓜、番茄、大豆、马铃薯等。

(1)症状:

烟草猝倒病多在苗床发生,且主要危害大十字之前的幼苗。发病初期,真叶局部产生褐色水渍状斑,茎部如开水烫过,呈暗绿色。此后病部软腐或近地面处呈水渍状暗褐色腐烂,腐烂处逐渐干缩,病苗萎蔫倒折,倒伏于地上干枯死亡。天气潮湿时,腐料部分产生白色菌丝。烟苗病死后,常在苗床上形成分布不匀的一块块的圆形病区。猝倒病有时易与立枯病混淆,但猝倒病多在大十字期前发生,而立枯病对湿度要求较高,多在成苗期间或揭膜后发病。在症状上,立枯病表现为地表部分突然变细,凹陷或收缩,变成黑褐色,病部还可找到立枯病菌菌丝,显微镜下可见在分枝处有绻缩的现象。而猝倒病成株被害状与黑胫病相似,但猝倒病一般不产生根腐,而且在病组织内可发现圆形卵孢子,黑胫病则常产生根腐,病组织内无卵孢子。

(2)病原:

烟草猝倒病的病原主要是瓜果腐霉,其次是德巴利腐霉,及终级腐霉等。均属卵菌纲、霉霜目、腐霉科、腐霉病。

(3)侵染循环:

猝倒病菌是土壤习居菌,可在根部或有机质上腐生或寄生生活。以卵孢子与厚垣孢子越冬,发芽时产生芽管或流动孢子。游动孢子或菌丝在土面或近土面部位侵入茎及根部,靠地面流水传播。在病株组织内形成卵孢子,待根茎腐烂后即散落土中。大田移载有病烟苗或大田土壤中的病原菌。

(4)流行规律:

猝倒病在中温、高温情况下流行。土壤以下,猝倒病较少发生,而有利于病菌繁殖,往往导致病害严重发生,猝倒病有时伴随立枯病、镰刀菌、线虫病等发生,防治时注意分清主次。

(5)防治办法:

一、硫酸铜%;二、甲基托市津;三、代森锌;四、根菌特;五、甲霜灵;六、波尔多液。

五、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除黑龙江省以外,其它各主要产烟省均有发生。在云南、贵州、湖北、河南、山东、福建和四川等省发生普遍,危害较重,平均发病率为5--12%,重者发病率在50%以上,甚至绝产。广东、广西近年改冬烟为春烟,导致烟草黑胫病的危害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在长江以南各省(区),此病又常与烟草青枯病混合发生。在80年代初,黄淮等烟区的部分产烟市、县,黑胫病暴发流行,后经过种植抗病种,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年,由于连作烟田面积扩大,连作年限增大,不少地方烟草黑胫病有再一次流行的趋势。

(1)症状:

烟草黑胫病菌主要侵染根和茎基部,故称“黑胫病”。病状因烟株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而有较大差异。一般在苗床期发生较少,主要危害大田。苗期主要在烟苗的茎基部出现黑斑,或从底叶发病,再沿叶柄扩展到茎上,常引起“猝倒”症状,与猝倒不同的是黑胫病发病烟苗部分或全部根系受侵染腐烂变黑,而烟草猝倒病一般在必病中、初期、根系不变色腐烂。

在旺长期,烟株受到侵染时,较明显的症状是叶片迅速调萎,几天后叶片变黄下垂,部分较大的根系变黑死亡。发病初期,一般茎上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全部根系和茎部基部腐烂,引起烟株死亡。

在成株上,首先在茎基部出现黑褐色,凹陷的病斑,开始下部个别叶片调萎,随后茎斑迅速向上和横向扩展。当茎斑环绕茎基后,叶片开始自下而上的变黄调萎,悬挂在基上,烟

农形象地称为“穿大褂”。当茎斑达到茎的1/3左右,病株已基本死亡。纵部病茎,可以看到髓部干缩成褐色碟片状,碟片间有稀疏的白色菌丝。这是烟草黑胫病区别于其它根茎病害的主要特征。例如青枯病危害病茎,髓部一般完整,无碟片,病组织软腐,青白色,呈蜂窝状,可以挤出菌脓。受镰刀菌枯萎病危害的病株,只木质部变成黄褐色,而髓部完好。由猝倒病所引起的茎腐病,一般不引起根腐。

叶斑产生在多雨季节,下部叶片也可受到侵染,形成圆形大病斑,群众称为“猪屎斑和黑膏药”,或者黑胫病菌从株杈时的伤口侵入也可形成茎斑。这些茎斑可同时向上、下和茎围扩展,严重时呈现偠折,因此群众称为“腰烂”。

无论是茎斑或是叶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均可产生一层稀疏的白色菌丝,这是区别于其它叶斑病和根茎病的特征之一。

(2)病原:

烟草黑胫病菌、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疫霉。病菌为半水生,喜高温高湿条件。黑胫病菌在之间都能生长,而在时生长最好。

在自然条件下,烟草黑胫病只侵染危害烟草,人工接种,可侵染番茄、辣椒、茄子和马铃薯等。

(3)侵染循环:

烟草黑胫病菌主要以休眠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土壤或病株残体上越冬,一般可存活3年以上。烟草黑胫病菌主要集中在0-5cm土表活动,15cm以下土层内含量极少。主要侵染部位是土表以下5cm深的茎基部和根系。

(4)流行规律:

一般说苗期和现蕾以前较易感病,而现蕾后,茎基部已开始木质化,进入抗病阶段。当平均气温低于20摄氏度时,病害很少发生,苗床期与大田初期,烟株虽处在感病阶段,由

于此时气温偏低,很少造成危害,6月下旬以后,温度一般能满足侵染发病,而年份之间降雨量波动较大,常成为黑胫病流行与否和危害程度的限制因素。一般7-8月份雨多,雨量大,黑胫病就会严重发生,相反此间雨少,天气干旱,一般发病较轻。

(5)防治方法:

一、甲霜灵;二、甲霜灵锰锌;三、甲霜灵灵美双福;四、三乙膦酸铝(霜疫净、乙磷铝);五、敌克松。

六、烟草根黑腐病:

世界各主要产烟国家均有此病危害烟草的报道,已成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烟草上常见的病害。美国在推广抗病品种前,曾造成过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危害虽然明显减轻,但仍是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加拿大的一些地方,根黑腐主要发生在苗床上,是育苗期的主要病害,在意大利此病在苗床和大田期均可严重危害,在南部非洲,烟草根黑腐病的危害特别严重,在有利的发病条件下,发病株率可达50%以上,造成烟苗短缺。

目前,我国除黑龙江等个别省外,其它各省区均有根黑腐病的发生。其中云南,贵州、湖北西部等烟区危害最重,主要发生在苗床和大田初期。一般发病率为5- 10%,病重时发病率为30%以上。有些地方又常与黑胫病、青枯病混合发生。山东、河南等黄淮地区过去根黑腐病极少发生,近年来在苗床和大田期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在苗期,其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

(1)症状:

烟草根黑腐病主要发生在根上,使根呈现特异性的黑色腐烂。从幼苗到成株期的发生阶段内均可表现症状。

在苗床上,幼苗染病后常造成倒伏,形如猝倒,但根黑腐病病部位根系变黑,且一般从根和茎基部侵入,病斑环绕茎部,并向上侵入子叶引起腐烂,毁坏整株烟苗。较大的烟苗受侵染后,支根的根尖变黑腐烂,而在较大的根上产生大而粗糙的断裂状黑色病斑。病株生长迟缓,植株矮小,叶片常呈黄褐色,受害苗床,烟株参差不齐。根上仅有个别病斑时,地上部一般无明显症状。

在大田期,病苗移载到大田或健苗移栽到病田中,栽烟后若遇到冷湿天气,就会引起大田严重发病,许多烟株会表现出现不同程度的矮化,严重时烟株不能继续长,必须重栽。腐烂的根系呈特异黑色。在天气转晴,气温升高后,许多轻病株在病斑以上长出新的不定根,可恢复正常生长,但若再遇有利发病的条件,新生的不定根仍会受到侵染。烟草根黑腐病菌在大田只侵袭部分烟株,极少大面积连片发病。病田的烟株生长不整齐,病株矮化,在炎热的中午,叶片常出现萎蔫,夜间恢复正常。但叶片易黄薄,有时枯死,这样的烟株易出现早花。

(2)病原:

烟草根黑腐病是由根半株霉引起的,属半知菌亚门,从梗孢目,暗色菌科。

烟草根黑腐病菌在地壤中广泛存在,并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病害严重程度取决于土壤含菌量,带病的烟苗也是大田主要侵染来源之一。在田间,内生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可以通过流水和病土传播。

(4)流行规律:

温度是影响根黑腐病发生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发病最适温度范围17-26摄氏度,低于17摄氏度,高于26摄氏度,发病都很轻。随温度升高,根黑腐的病情逐渐减轻,还由于在坏死部位上常形成新的次生根,部分病株还可以恢复正常生长。

高的土壤含水量,尤其是接近饱和点时最有利发病,土壤高湿伴随着土温较低,更加剧了根黑腐病的危害。相对湿度越高,病害发生就越重。无论在苗床期,还是大田初期,温度升高,降雨多,相对湿度过大,土壤含菌最高,都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流行。

土壤的碱度对此病的发生危害有较大关系。当PH值低于时,在任何温度条件下都不会发生根黑腐病,而微酸或偏碱性的土壤条件,一般发病较重。

(5)防治方法:

用50% 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移栽后,每株用100-200ml药液浇灌,防治效果780%以上。

七、烟草赤星病

赤星病山东称“红斑”,河南、安徽、辽宁称“特斑病”,云南称“恨虎眼”,贵州称“火泡斑”。赤星病在世界各烟区普遍发生,主要在大田后期为害,为美国各烟区的主要病害之一。1963年在河南烟区大流行,1964年开始在山东烟区猖獗为害,致使烟叶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从1985年以后,此病又呈发展趋势,为害日趋严重,先后在黄淮烟区和东北烟区发生流行,发生范围之广,为害之严重都大大超过60年代,再度成为烟草上为害严重的病害之一。为害严重的是山东、河南、安徽、黑龙江、吉林,其次是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烟草赤星病发病面积达1000余万亩。

(1)症状:

赤星病先从烟株下部叶片发生,后逐步向上部叶片发展。最初在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圆形小斑点,以后变褐色。病斑最初直径仅在以下,以后逐渐扩展,可达1-2cm,病组织开始变褐,病斑产生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也明显,外圆有淡黄色晕环。病斑中心有深褐色或黑

色霉状物,为病菌分生孢子和孢子梗。病斑质脆,易破,天旱时有的在病斑中产生裂孔。病害严重时,许多病斑相互连接合并,致使病斑枯焦脱落。

此病在茎上、叶片中脉、花梗与蒴果上亦可产生深褐色或黑色,圆形凹隐病斑。病斑的大小与温度相关,高温条件下形成的病斑大,反之病斑就小。

(2)侵染循环:

赤星病菌以菌丝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早春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传播为害。据观察,在烟杆病斑以上越冬的病菌,当早春气温摄氏度,相对50%的条件时,开始形成新的分生孢子,以后随气温上升,孢子产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并侵染周围的烟株,成为初侵染的菌源。

病菌远距传播主要靠风,雨水只能短距离传播。种子和移栽苗可能是初侵染的次要来源。

(3)流行规律:

烟株对赤星病有明显的抗病性阶段,幼苗期抗病性强,以后随着植株和叶片成熟后,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并按叶片成熟的先后,病毒逐渐由底部叶片向上蔓延。因此赤星病流行盛发期是烟叶进入成熟采收后期,整个采收期都有不同采收批次的成熟烟叶最易受病菌感染,因而采收期成为赤星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感病阶段的雨是常决定赤星病的流行程度。如雨量大、雨日多,常导致病害流行。干旱天气发病就轻。

(4)防治方法:

一、40%菌核净400倍液;二、50%退菌特;三、50%多菌灵;四、40%灭病威(20%多菌灵加20%硫磺);五、多抗霉素。

八、烟草白粉病

烟草白粉病在世界各烟区分布甚广。东非、南非、巴尔干半岛及奥地利和印度等地区发生为害较重,在美国尚未发现此病。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其中以华南、西南和华中等烟区发生较普遍,其次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局部地区近年也有发展趋势。烟白粉病广东称为“上硝”、“发白”、云南、贵州等省称为“上灰”、“冬瓜灰”等。烟草白粉病是一种间歇性局部地区发生的病害。如1989年重庆、黑龙江和湖北恩施地区暴发流行,在一般烟田重病叶3--5片,严重的达10片以上,1990年重庆、黑龙江再度流行为害,病叶率达15%,福建龙岩地区,1985年发病,病叶率高达30%以上,近几年除个别田间偶发生以外,一般则很少发病,但近年,广东的烟区发病株率达10%,严重时病叶率在60%以上。

(1)症状:

受害烟苗,叶上长满白粉,叶色变黄,逐渐干枯死亡。烟草白粉病与国外广泛流行的烟草霜霉病在发病初期有时较难分别。白粉病为白色粉状,多生在叶片的正面,而霜霉病在我国尚未发现,属对外检疫对象。

(2)病原:

烟草白粉病是由菊科白粉菌引起的,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菌除为害烟草外,还能侵染葫芦科、菊科等115种以上植物。

(3)防治办法:

一、2%三唑桐(粉锈宁);二、50%硫菌灵(托布津);三、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四、50%苯菌灵(苯来特),50%代森锌,75%百菌清。

九、烟草青枯病

烟草青枯病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烟区普遍发生,尤其以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台湾为害较重。在广西此病分布最广,也是当地烟草受害最大的一种病害,发

病株率一般5--15%,高的可达50%以上。广东、福建等地常见黑胫病等根茎病混合发生,为害更加严重。在旱地连作的老烟区,严重的全田烟株枯死,不少地段发病率达5%--60%。此外,云南、贵州、江西、安徽等省局部地区发生也较严重。青枯病近年来有扩展蔓延的趋势,以前主要在长江以南为害,近年来发现在山东、河南、陕西、辽宁局部地区已有青枯病发生,个别地方还相当严重。

青枯病菌可侵染茄科、豆科等30余科200多种植物,是寄主范围很广泛的一种细菌性病害。除烟草外,番茄、花生及马铃薯等受害严重。

(1)症状:

烟草青枯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根、茎、叶各部都可受害,最典型的症状是枯萎。染病萎垂的叶片,初期仍为青色,故称“青枯病”。

烟株感病后,先是茎和叶脉里的导管变黑,随着病势的发展,病菌侵入皮层及髓部,外表出现黑色条斑。在感病初期,田间病株常表现一边枯萎,易与黑胫病相区别,病株虽表现出枯萎,但无低头现象,也易与低头黑病株相区别(后者可有病例低头)。如将病株连根拔出,可以看到发病一侧的维管束变成黄褐色或黑褐色,作切片镜检,可见维管束中充满细菌。病势继续发展,病害从茎部维束向附近的薄壁组织和皮层扩展以后茎上出现纵长的黑色条斑,有时条斑一直伸展到病株顶部,甚至达到枯萎的叶柄上。茎上出现黑色条斑是此病害主要特征。在发病中期病株全部叶片萎齿缩,条斑的表皮组织变黑腐烂,根部亦变黑腐烂。这时如将病茎横切,用力挤压切口,导管中即渗出乳白色的粘液,即细菌的溢脓。这是细菌性病害与其它侵染性病害相区别的特征。病茎的髓部呈蜂窝状或全部腐烂,形成反殊死留木质部的空腔。这一特征可与黑胫病株髓部呈碟片状相区别。发病后期,则整株死亡。

(2)病原:

烟草青枯病病菌原为青枯假单胞菌(茄假单孢菌)。病原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8-37摄氏度,最适温度为30-35摄氏度,在温度为50摄氏度下10分钟至死。其生长的酸、碱度范围为PH4--8,最适为。烟草青枯病常在苗床初期为害,而后期则被软腐病菌所代替的现象。这主要是软腐病菌的分泌物有害于青枯菌,同时迅速夺去青枯病菌所需的养分。

(3)侵染循环:

病菌一般只是从根部的伤口侵入,多自从下部向上部发展,一般不从气孔侵入。病菌进入寄主组织后,即分裂繁殖,并进入维管束,继续向其它组织扩展蔓延。它能分泌一种果胶酶,使寄主细胞的中胶层溶解,使寄主皮层和髓部组织细胞受害死亡腐烂,并在茎基形成空腔。寄主组织腐烂,病菌落入土壤中或堆肥中越冬,来年有感病寄主时,侵入为害。

(4)流行规律:

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对病害影响最大。气候;高温30摄氏度以上,是青枯病流行的主要气候条件,尤以热带,亚热带发病特别严重。

(5)防治方法:

用200ppm农用链霉素,栽后灌根,每株20ml,防治青枯病效果为60-80%

十、烟草角斑病和野火病:

烟草角斑病和野火病在病原特性,侵染规律和防治方法等方面都很相似,这两种病害在苗期很少发生,主要发生在成株后期。病害遇多风、多雨年份暴发流行。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以吉林、黑龙江、辽宁、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分布广,危害重。尤其在用氮肥较多的烟田,发病率可达100%,病情指数50以上,山东省近年野火病发生频繁,不仅发病重且面积大,一般病株率在10--30%,重病地病株可达70%,病情50以上。云南省一般发病烟田病株率40--50%,病叶率17--21%,重病地病株率可达90%,病叶率48%--

烟草主要病害的种类及发生时期

烟草主要病害的种类及发生时期 来源:《烟草农药应用技术》 烟草病害种类很多,目前已知我国的烟草病害有60余种。按侵染源可分为由真菌侵染导致的真菌类病害、由细菌侵染导致的细菌类病害、由病毒侵染导致的病毒类病害。烟草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 (1)烟草炭疽病烟草炭疽病由属半知菌亚六包盘孢属的真菌侵染引起的。菌丝生长要求的温度范围为5~36℃,最适温度为20~30℃。在烟草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内扩展成直径2~5毫米的圆斑,褐色、黄色或黄褐色,病斑周围隆起,可有少许轮纹,中央凹陷呈赤褐色。该病病菌也可以侵染种子。 (2)烟草猝倒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有3种,以鞭毛菌亚门的腐霉属为常见。主要危害烟苗,病苗在近地面处呈褐色水渍状腐烂。病苗象开水烫过一样,成片的病苗变成暗绿色,萎蔫倒伏、腐烂,在湿润条件下病菌向四周扩展,致使烟苗成片发病。 (3)烟草赤星病由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的一种真菌侵染所引起。赤星病流行温度属于中温,日均温度低于20℃时很少发病,25℃以上时则发病严重,温度太高反而不易发病。烟株叶片进入中后期是赤星病的感病阶段,病菌主要危害成熟时的叶片。感病后,叶片先发生深褐色小圆点,受害组织开始变褐,直径一般1~厘米。病斑上的死组织具同心轮纹,病斑边缘明显,外围有淡黄色晕圈,病斑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的界限。 (4)烟草根黑腐病病原为串珠霉菌,由属半知菌亚门的此种真菌侵染引起的。发病最适温度范围为17~23℃。15℃以下,26℃以上发病较轻。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根系。烟苗发病后,幼茎、子叶和根尖发黑腐烂,重病株的根系则全部腐烂,呈黑色。病菌不死,地上部分呈现生长缓慢,发黄,矮化。 (5)烟草黑胫病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的真菌侵染引起。该真菌喜欢高温多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苗期发生较少,主要危害大田成株,根茎叶均可发病。“穿大褂”:茎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白天萎蔫。“黑胫”: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侵染,导致根部和茎基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斑,地上部分萎黄枯死。“黑膏药”:根部发病后变黑,在多雨潮湿时,中下部叶片常产生黑褐色坏死斑,直径可达4~5厘米。 (6)烟草蛙眼病为烟草尾孢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的侵染引起的。此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30℃。烟草蛙眼病主要发生在大田成株的叶片上,病斑圆形,较小,直径多在10毫米以下,褐色或灰白色,中央为白色,有窄狭而带深褐色的边缘,形如青蛙眼球状,故名“蛙眼病”。 (7)烟草青枯病属假单孢杆属细菌。病原菌生长的温度为18~37℃,最适温度为30~35℃。烟草青枯病在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苗期危害更重。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根、茎、叶各部均能受害,最典型的症状是受害植株的叶片枯萎,萎垂的叶片初期仍为青色,故称“青枯病”。发病初期病株常表现为一边枯黄,一边健康,继而病茎髓部成蜂窝状或全部腐烂,形成仅留木质部的空腔。发病中后期病叶全部萎蔫,根部变黑腐烂,横切病茎,用手挤压切口,会从导管中渗出黄白色乳状浊液,这即是细菌的溢脓。

园林草坪常见虫害

草坪常见虫害1. 粘虫(夜蛾类)

寄主:冷季型草坪、羊胡子草。 危害状:幼虫食叶,初龄幼虫仅啃食叶肉,使叶片呈现月色斑点,3龄后可吞食叶片成缺刻,大发生时可将草坪草茎咬断或将叶片全部食光,造成草坪成片枯死。发生世代:沈阳地区1年发生2-3代,属迁飞性害虫,北方春季出现的大量成虫由南方迁飞而来,并随气流下降落至地面。 防治方法 (1)5月末至6月初, 第一代成虫并产卵, 糖酯液糖:酒、水、酯(2:1:2:2)趋性强黑光灯诱杀,草靶诱杀(诱蛾产卵),用新鲜禾本科杂草(可用稻草)长30厘米左右,10多根一捆,均匀插在草坪上,草靶要比草坪高,每100平方米插一两个,以诱蛾产卵,没四五天更换一次,把带卵的草靶处理掉消灭虫卵,卵产在叶尖或嫩叶,叶皱缝间,趋向黄枯叶片,常使叶片成纵卷。 (2)6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 假死性,人工摘除卵块,初孵幼虫或蛹,喷洒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Bt乳剂52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3)7-10月, 幼虫、成虫.。

2.淡剑贪叶蛾(夜蛾类)

寄主:狗牙根、结缕草、雀草、假草。 危害状:幼虫蚕食叶肉,严重是从根茎部切断草坪,使草坪成片枯黄。 发生世代:沈阳地区1年发生1-2代,老熟幼虫在草坪杂草等处越冬。 防治方法 (1)6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化蛹,陆续羽化产卵,将卵产于草坪叶尖背面或中上部及分杈处,成块或数粒。 (2)8-9月,幼虫初孵,,幼虫有假死性,幼虫白天、夜间均取食,以夜间为主,白天栖息于草坪草的背面,根茎部成贴近土壤潮湿处。灭幼脲悬浮剂5000-6000倍液,喷洒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 (3)8-9月,大龄幼虫,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 (4)10月份,老熟幼虫,高龄幼虫在草坪根际活动较多,虫粪较明显,多在早晚和夜间取食,人工捕杀。

桑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桑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桑叶是养蚕的物质基础。桑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因各种病虫的危害而降低桑叶的产量和质量,成为桑叶生产中一项重要的自然危害。所以必须十分重视桑树病虫害的防治 一、桑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桑树的病害很多,按危害桑树的部位可分为全株性病害、桑叶病害、枝干病害和根部病害。 (一)桑萎缩病 病原:由病毒引起。病毒比细菌小的多,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症状:萎缩病有花叶型、黄化型和萎缩型三种。桑树发病,叶片缩小,叶色转黄,病叶变成圆形或半圆型。枝叶丛生矮化、细小,侧枝簇生成团,病枝无花椹。黄化型叶缘向叶背卷曲;花叶型叶缘略向叶面卷缩;萎缩型皱缩,但叶不卷曲。叶肉部分斑块状褪绿,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叶脉有小瘤状突起。 表3 三种萎缩类型症状的区别 病型叶片侧枝病情 黄化型 显著缩小,变 黄,叶缘向叶背卷 缩 丛生,节间缩 短,枝条短化严重 发病后2-3天死 亡 花叶型 叶略小,略向 叶面卷缩 枝条细而长, 较弱 逐渐死亡 萎缩型 叶皱缩边小但 不卷曲 枝叶丛生,矮 化,侧枝细小 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1)发现病株立即挖出烧掉,杜绝病原蔓延。(2)加强肥培管理,实行春伐,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3)防治虫害,特别要消灭传播病原的叶蝉等害虫。(4)选择抗病的桑树品种。(5)用2000PPM(2000单位/毫升)土霉素溶液浸渍病苗3-4小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二)桑白粉病 病原:为球针壳属的真菌。它利用附着器附着在叶子表皮上,部分组织能从气孔进入叶肉组织的细胞间隙,产生吸收器,摄取营养。

症状:本病多发生于枝干中下部的叶片上。病叶背面产生白粉状圆形霉斑,后期病斑颜色由黄变褐,连成一片,最后出现小黑点。桑白粉病多发生在秋季湿 润的环境中,病菌发芽适应的温度为23℃,桑叶硬化早的品种更易发生。严重时布满叶背面。 防治方法:(1)防止干旱,及时灌水,保持桑园土壤有一定的湿度,注意给树体施钾肥。(2)用硫化钾或波尔多液喷洒叶背面进行预防,用石硫合剂进行枝干消毒,杀灭病菌。(3)选择硬化迟的桑树品种,防止树叶硬化。(4)发病期可用70%甲基托布律500倍掖或25%粉锈宁2500倍液喷打,每隔15-20天喷一次,连续2次,即可控制病情发展。 (三)桑褐斑病 又称烂叶病。 病原:病原菌初生于叶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成熟后突破叶表皮。一般在未腐烂的病叶上越冬。 症状:初期为褐色病斑,水渍状,呈芝麻大小的斑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三角形。病斑周围绿色减退变黄,同一病斑在正背面叶面均有,遇到阴湿连绵的天气,吸收膨胀,有烂叶情况。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叶片枯黄易脱落。 防治方法:(1)清除病原,如病叶病枝等。(2)栽抗病品种。(3)加强桑园管理,翻埋病叶,实行冬耕,保持桑园通风透光。(4)药剂防治。发现有褐色斑点时,应立即用50%的多菌灵可湿粉剂1000-1500溶液,或70%的托布可湿粉剂1500溶液喷打。相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效果好,对蚕无毒害。或在晚秋用0.7%波尔多液喷打。 (四)桑赤锈病 又称黄狗病。 病原:为锈孢属的真菌。往往在病组织皮下形成菌丝体团块,以后发育成球形的锈子器,隆起泡泡纱状。由淡黄转深,逐渐成熟,最后突破寄生表皮,露出皮面。 症状:本病在温度13-18℃,湿度80%以上易发生,高干桑较多,发病后桑叶 局部变得臃肿,弯曲表现为畸形,叶面出现橙黄色的病斑,病斑上密布桔红色的孢子,孢子随风雨传播,引起再次侵染。 防治方法:(1)发现病叶病枝,及时剪去,立即烧毁。(2)彻底夏伐,消灭病原,防治再侵染。(3)在初发病桑园用25%的可湿性粉锈宁粉剂1000倍液

中蜂养殖手册说课材料

第一章养蜂机具及设备 饲养管理蜂群的工具、机器和设备简称蜂具。蜂具和许多木制蜂具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制备。但是,一定要按照标准制造,统一规格。蜂具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蜂箱、巢出和一部分饲养管理用具,其他蜂具结合有关生产的内容叙述。 (一)箱蜂 含有活动巢框的蜂箱(活框蜂箱),是科学养蜂的重要生产工具。应用活框蜂箱养蜂,可以随打开蜂箱,拿出巢脾了解蜂群的情况,观察蜜蜂的生活活动,根据需要和可能,生产各种蜂产品,而且便利进行转地饲养。 蜂箱长期放置在露天,经受雨淋、日晒,而且蜜蜂必须在蜂箱里活动,抚育蜂子,贮存饲料,所以蜂箱的结构需要用坚实、质轻、不易变形的木材,而且要充分干燥。北方以红松、白松、椴木、桐木,南方以杉木为宜。 目前我国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是10框标准蜂箱和16框卧式蜂箱;饲养中蜂宜使用中蜂标准蜂箱。 1、10框标准蜂箱 10框标准蜂箱是世界上饲养欧洲蜜蜂使用最普遍的蜂箱。它由10个巢框、副盖(或沙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需要时可在箱身(巢箱)上叠加继箱。继箱与活底蜂箱的箱身通用。蜂群发展到8—10框蜂时,叠加继箱,可以及时扩大蜂巢,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培养强群。使用隔王板可把巢箱的育虫区和继箱的贮

蜜区分隔开,有利于提高蜂蜜的质量和加速蜂蜜的成熟。 2、16框卧式蜂箱 16框卧式蜂箱含有16个标准巢框的横卧式蜂箱。通过加牌可横向扩大蜂巢。也可以用压板把蜂箱分隔成2-3区,实行多群同箱饲养。 3、中锋标准蜂箱 中锋标准蜂箱是专为科学饲养中锋设计的蜂箱。 中锋标准蜂箱使用浅继箱,高135毫米,主要作储蜜作用。巢门板上有数个圆洞巢门,直径约4毫米,能阻止西方蜜蜂钻入,在发现西方蜜蜂盗中蜂箱内蜜蜂时,将蜂蜜下面的巢门关闭,中锋可以从圆洞出入。 这3种蜂箱的箱身(巢箱)内围和巢框的尺寸见4-1和表4-2. 4、简便转运蜂箱 浙江农业大学设计的转运蜂箱,特别适合转地饲养,结构基本上和10框标准蜂箱相同。特殊结构是①前后箱壁内侧距承框槽60-100毫米处装设巢脾快速固定器;②箱身两侧壁下部的箱板,向前伸出箱前壁55毫米、高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10毫米的一段,既可安装巢门翻板,其上钉上盖板,关上巢门翻板时,又可作为蜜蜂栖息的走廊;③箱底距前缘120-220毫米处开一底气窗,有滑板,可开闭(图4-5)。 (二)巢础 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巢脾的基础。它是人工制造的蜜蜂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根基(图4-6.)有供饲养

常见草坪病虫害及防治

常见草坪病虫害及防治 草坪要有适当的条件,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当草坪受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的影响,或者受到其他有害生物的侵染时,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如果病害严重时会造成成片草坪的死亡。草坪病害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称为非传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另一方面是受到其他有害生物的侵染而引起的,称为传染性病害。 草坪主要病害及防治 1.锈病 锈病危害绝大多数草坪草,发生于世界的任何地方,是一种较严重的真菌病害。它主要危害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狗牙根及高羊茅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几天之内就会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 锈病发生初期在叶和茎上出现浅黄色的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数目增多,叶、茎表皮破裂从内散发出黄色、橙色、棕黄色、栗棕色或粉红色的厚孢子堆。病害发展后期病部出现锈色、黑色的冬孢子堆。最典型的症状是用手捋一下病叶,手上会有一层锈色的粉状物。这些粉状物就是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由于锈菌的危害,受害草坪生长不良,叶片和茎秆弯成不正常的颜色,草坪草生长矮小,光合作用下降,严重时导致草坪的死亡。 在发病地段,预先在禾草返青期用150倍的波尔多液或400~500倍的多菌灵液施行预防喷射,发病时可用敌锈钠石硫合剂、代森锌、萎莠灵、粉锈宁、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2500倍液、12.5%速保利(特普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 2.白粉病 白粉病为禾草常见病害,世界各国都有分布。草坪禾草中以早熟禾、细羊茅和狗牙根发病较重,品种感病,生境郁蔽,光照不足时发病尤重,致使草坪发育不良、早衰,景观被破坏。 病害发生初期,在叶片,叶鞘和枝条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粉状物,这些粉状物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菌丝体。病菌生长迅速,很快扩大并覆盖整个叶面,霉层变厚,呈灰色、淡褐色。发病后期其内生出许多黄色至褐色的小点,即白粉菌的闭囊壳。一般老叶受害比嫩叶严重。由于植物表面被白粉菌覆盖,导致光合作用下降,呼吸失调,引起窒息作用。植物表面出现褪绿斑,植物生长不良、凋萎,严重时植株枯萎和死亡,草坪不断稀疏,最终大片草坪被毁灭。 历年发病较重的地区应在春季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及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 3.草坪褐斑病 褐斑病是草坪草上比较重要而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在冷季型草坪上,当草坪比较低矮,空气湿度大,天气温暖时,受立枯丝核菌侵染的草坪,开始出现病斑,病斑发展迅速,从最初的几厘米扩大到几十厘米,病斑周围产生黑紫色或灰褐色的呈烟环状的边缘。这种烟环是真菌的菌丝体。在冷季型草坪上,草坪留茬较高,在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或高羊茅的草坪上,主要引起浅棕色的环状病斑,很少形成烟环状,病斑直径一般有15厘米。在干燥的条件下,病斑可大到30厘米。受害草坪常出现凹陷的症状,形成环形斑,又称蛙眼斑。 发病时使用波尔多液或25%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4.炭疽病

桑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桑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作者:佚名来源:发布时间: 2011年01月20日字体:大中小 桑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1、桑花叶病 症状:桑花叶病的症状表现较为复杂,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环斑花叶型,病叶上有大小不等的中间绿色、周围淡黄色的同心圆状环斑。二是褶皱花叶型,病叶除有黄绿相间斑驳处,还产生严重褶皱。三是线叶花叶型,病顺开始是顶瑞变窄,形成矛状,病叶常产生叶脉两侧加绿,叶脉间退色的网状退绿斑,越往上长的病叶越窄小,严重时叶肉消失,仅剩主叶脉呈线状。 病原及发病规律:此病病原为病毒,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桑花叶病的病原主要在田间病桑植株里越冬,通过嫁接及昆虫传染。而磨擦传染难以成功,且病桑种籽不传病。温度、桑树品种及收获形式影响桑花叶病的发生。在广西、广东每年3月初病害出现,4-5月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温度再升高,病状消失,具有高温隐症的特点。桑树品种间抗病力差异很大。沙二×伦109较易感病,伦教40号则较抗病。冬根刈桑园发病重,冬伐留枝干40-60厘米的桑园则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1)发病严重的桑园可采用冬伐留枝干40-60厘米的方式,避过病害发生的高峰期。(2)进行无性繁殖进,应严格选取无病苗木作砧木和接穗。(3)重病区选栽伦教 40号等抗病的桑品种。 2、桑萎缩病 症状:桑萎缩病有黄化、萎缩、花叶(花叶卷叶病)三种类型。黄化型发病初期少数枝梢嫩叶皱缩、发黄、向背面卷曲。随病势加重,腋芽萌发,侧枝细弱,叶形瘦小,节间特短。尔后逐渐由几根枝条发病扩展到全株。病重的桑树夏伐后发生新枝弱小丛生,密生猫耳状瘦小叶片,逐渐枯死。 萎缩型多在桑树夏伐后发生。发病初期,枝条中部或项部腋芽早发,生成许多侧枝,叶片黄化、质粗,秋顺早落,春芽早发。发病末

中蜂和意蜂疾病防治

一、蜜蜂疾病防治参考用药技术 防治对象药物名称有效成分配比浓度使用方法休药期备注 蜂螨氟氯苯氰菊酯 条 氟氯苯氰菊 酯 按照说明书使用 德国贝耳公司 生产 双甲脒条双甲脒500mg 悬挂于蜂群空隙处,每群 1条,点燃密闭熏烟15mi n,每周1次,3周为1个 疗程 7天 氟胺氰菊酯条氟胺氰菊酯 悬挂于蜂群内,每群2 条,3周为1个疗程,生 产期前1个月停药。 采蜜期禁 用 甲酸溶液 (甲酸烟熏 剂) 甲酸 甲酸:乙醇= 7:3(体积) 熏蒸,无蜂使用。临用前 将二者混合,在22℃以上 气温下,密闭熏蒸5h~6 h,每10mL在标准箱内熏 蒸7~8张无蜂封盖子牌 大蜂螨草酸溶液草酸 1.夏末秋初可用每升水加草酸30g制成3%草酸溶液,向蜂体上喷雾,压制大蜂螨,向蜂脾每面喷2~ 3mL; 2.晚秋,气温在5℃以上时,在1升1:1糖浆中加草酸35g混合均匀,现配 现用,溶液温度30℃左右。用50mL以上大容量的注射器,在每条蜂路滴注4~5mL,直接滴在蜂体上。不需要松动巢脾。处 理时带防护手套。 小蜂螨 升华硫 (复方升华 硫) 硫磺 用升华硫均匀涂抹在封盖 子脾表面,每隔7~10d用 1次,连续2~3次。 硫磺应是干燥 品 大蜡螟小蜡螟冰乙酸冰乙酸按说明书配制 在巢脾储存前,用96%~9 8%的冰乙酸,按每箱体2 0~30mL密闭熏蒸。 百度搜:三弟 兄养蜂 麻痹病升华硫硫磺每隔3d~5d用升华硫粉均 匀撒布在病蜂群的框梁上 或蜂路上,每条蜂路撒布 1g左右。 随到随学学会 为止 孢子虫病柠檬酸柠檬酸 柠檬酸:糖浆 =2克:1千克 选择柠檬酸、白米醋、山 楂水、分别制成酸性糖 浆,浓度是1千克糖浆内 加柠檬酸1克、白米醋50 毫升、山楂水50毫升,结 合对蜂群奖励饲喂,任选 其中一种喂蜂。 联系183和15 和15连接37 和43 白米醋米醋 米醋:糖浆=5 0毫升:1千 克 不要使用含盐 分高的米醋山楂水山楂水 山楂水:糖浆 =50毫升:1

【精品】烟草常见病害

烟草常见病害 烟草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东起黄海之滨,西至伊犁边陲,南起海南岛,北迄白山黑水间.在经度74°~135°,纬度180°~53°范围内,从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区,到处都有烟草的足迹.因此,了解我国烟草的常见病害,对从事烟草病害的工作者是有益的。 一、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分布于全世界,其重要性仅次于普通花叶病毒病。在我国各烟区都有发生,而以黄淮、华中及华南烟区发生较重。在山东、河南、辽宁、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及台湾烟区,其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普通花叶病.近几年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已成为我国烟草上的主要病害,对烟叶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重病区在流行年份减产25%—30%,严重时常减产50%左右。病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含氮量增加,施木克值降低,品质下降,尼古丁含量稍降。但总的来说,产量的损失要超过品质的损失. 黄瓜花叶病毒病的寄主范围广泛,是第一个发现可以同时侵染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病毒。可侵染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菊科等作物达45个科的300多种植物。 (1)症状: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的主要特征是引致烟草花叶,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发病初期表现脉明,几天后病叶形成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并常呈现疮斑.有的病叶表面呈革质、叶畸形、成线状;有的叶基变长,侧翼变狭变薄,叶片细长;有的病叶叶缘向上卷曲,有的沿叶脉出现闪电状坏死,有的叶片呈现黄色斑驳,有的整株黄化。早期受侵染的烟株,严重矮化,高度不及健株一半。这一病毒

的株系很多,不同烟草品种间对病毒的反应也不一致,因此表现的症状常有变化。病叶中的栅栏组织细胞缩短、海绵组织的薄壁组织被压紧,叶片变薄,病叶的叶绿体数量虽然很多,但受压而缩小,病叶维管束直径也小于健叶,病叶细胞内无细胞内含物. (2)病源:

病虫害题库

病虫害题库 一、单选题 1.草履蚧属于()害虫。 A虹吸式 B刺吸式 C 咀嚼式 D锉吸式 参考答案:B 2.菟丝子的为害通常使植物表现为()。 A矮化和黄化 B丛枝 C 腐烂 D畸形 参考答案:A 3.蚜虫属于()害虫。 A虹吸式 B咀嚼式 C锉吸式 D刺吸式 参考答案:D 4.红蜘蛛属于()害虫。 A刺吸式 B虹吸式 C咀嚼式 D锉吸式 参考答案:A 5.红蜘蛛聚集于()吸取汁液。 A叶片 B叶背 C枝条 D花蕾 参考答案:B 6.尺蠖,人们常说的吊死鬼,属于()害虫。 A食根 B食茎 C食叶 D食花 参考答案:C 7.悬铃木方翅网蝽()害虫。 A刺吸式 B锉吸式 C虹吸式 D咀嚼式 参考答案:A 8.悬铃木方翅网蝽一般一年发生()代。 A 1 B 2 C 3 D 5 参考答案:D 9.国槐尺蠖一年一般发生()代。 A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C 10.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树木花卉达()余种。 A 100 B 120 C 130 D 150 11.黄刺蛾每年发生()代。 A 1 B 2 C 1~2 D 3

参考答案:C 12.黄刺蛾()龄后蚕食叶片,常将叶片吃光。 A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D 13.以下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A以虫治虫 B以真菌治虫 C以病毒治虫 D人工诱杀 参考答案:D 14.属于食叶害虫的是()。 A梨小食心虫 B介壳虫 C黄刺蛾 D星天牛 参考答案:C 15.()属于地下害虫。 A天牛 B叶蜂 C蝼蛄 D蚜虫 参考答案:C 16.对于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可用()剂喷洒植物被害部位,或制成毒饵使用。 A触杀 B胃毒 C内吸 D引诱 参考答案:B 17.灌根法主要适用于防治()害虫。 A叶部 B地下 C蛀干 D球果种实 参考答案:B 18.注射法适用于防治()害虫。 A叶部 B地下 C蛀干 D球果种实 参考答案:C 19.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的害虫是()。 A弄蝶 B蝗虫 C叶甲 D蛴螬 参考答案:D 20.草履蚧需要经历卵-若虫-蛹-成虫四个成长阶段,在()时期防治最佳. A卵 B若虫 C蛹 D成虫 参考答案:B 21.几乎所有的树种都易受到蚜虫的为害,植物受害后,易诱(),使枝叶变黑,影响观赏价值? A炭疽病 B叶斑病 C煤污病 D锈病 参考答案:C 22.美国白蛾,食叶害虫,食性很广,除了()树种不吃,其余的通吃。

蜜蜂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蜜蜂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蜜蜂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并按照生产无公害蜂产品要求进行。 一、蜂病的预防 1、选育抗病蜂种有两条技术途径,一是在同一品种内定向培育,二是利用杂种优势,选育抗病蜂种。 2、饲养强群 ①保持蜂脾相称,加强蜂群管理早春蜂群应注意保温,夏季应重视降温。除了蜂巢外部人为保温、降温措施外,应保持子脾上蜜蜂的适当密度,并根据外界温度高低,调整蜂路。 ②淘汰老脾多造新脾巢脾是蜜蜂繁育场所,也是储蜜场所,同时是病源载体,及时淘汰病群巢脾、老脾能有效减少病源传播。 3、预防蜜蜂病虫害的措施 ①提倡自繁自养除引进良种除外,不从疫区购买蜂群,以免相互感染。饲料应用自产的蜂蜜、花粉。从外地购进旧蜂箱应严格消毒后再使用,本蜂场发生蜂病,应立即隔离治疗,不要将病群巢脾任意调入健康蜂群,以防交叉感染。每年对蜂箱、巢脾消毒一次以上。 ②改革喂药方法改传统的糖水拌药为将蜂药加入花粉或糖粉喂蜂。 ③防止蜜蜂农药中毒了解周围农田喷洒农药情况,采取应急措施,预防或减少蜜蜂的农药中毒。 二、常见蜂病的治疗 蜜蜂常见病虫害有蜂螨、爬蜂病、白垩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中蜂囊状幼虫病及茶花、油茶花蜜中毒。 1、大小蜂螨 ①规律及症状夏、秋季,大蜂螨寄生率高,小蜂螨危害也开始严重。巢门前,有残翅不全幼蜂爬出,经肉眼辨认有的蜂体上附有蜂螨。在割除雄蜂脾时,能发现大幼虫、蛹体上附有大蜂螨,有时见蜂体上附有蜂螨。将新出房子脾抖蜂后,能发现小蜂螨在子脾上乱爬。 ②防治经常割除雄蜂蛹,清除雄蜂房内蜂螨。在6月上旬,主要蜜源结束后,继箱群可挂氰菊酯(螨扑)治螨。在小蜂螨寄生率上升时,用升华硫均匀刷在封盖子脾上,5 天1次,连续2~3次。7月份,在椴树、荆条大流蜜前期可关王或采用处女王交尾,造成断子,让蜂螨暴露在蜂体或巢脾上,再挂氟氨氰菊酯条治螨。大流蜜期不用药,预防蜂药污染蜂蜜。 2、爬蜂病 ①规律及症状南方一般在春季4~5月份油菜花期,北方5~6月份洋槐花后期、荆条花期易发此病。西方蜜蜂爬蜂病,主要由螺原体、孢子虫等病原综合引起的青壮年蜂病。病蜂爬出箱外,行动迟缓,不能飞翔,聚集在低洼地或草丛中。有的死蜂双翅展开,吻伸出,但不同于农药中毒。 ②防治药物防治可用柠檬酸。继箱群每晚喂500毫升药物糖浆,内含2克柠檬酸。每天1次,连续喂3次,停3天,再喂3次。 3、白垩病 ①规律及症状一般发生在春季及初夏,外界气温19~30℃,空气潮湿。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的蜜蜂大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在巢门口可发现有灰白色或黑色片状硬质幼虫体。患病巢房封盖不齐有凹陷、穿孔。死亡的幼虫呈干枯状,白色或灰黑色,无臭味,无粘性,易被清除。 ②防治此病发病后不易治愈。蜜蜂春繁时,不喂来历不明的蜂花粉,箱内换入茶花花粉脾或喂茶花花粉可减少白垩病发生。发病轻时,可用药物治疗,用丙酸钙加入糖浆喂蜂,继箱每群喂糖浆0.5千克(含丙酸钙0.5克)。严重时应该换脾,必须蜂多于脾,再喂糖浆。

蚕桑的病虫害防治

防治方法:(1)发现病株立即挖出烧掉,杜绝病原蔓延。(2)加强肥培管理,实行春伐,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3)防治虫害,特别要消灭传播病原的叶蝉等害虫。(4)选择抗病的桑树品种。(5)用2000PPM(2000单位/毫升)土霉素溶液浸渍病苗3-4小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二)桑白粉病 病原:为球针壳属的真菌。它利用附着器附着在叶子表皮上,部分组织能从气孔进入叶肉组织的细胞间隙,产生吸收器,摄取营养。 症状:本病多发生于枝干中下部的叶片上。病叶背面产生白粉状圆形霉斑,后期病斑颜色由黄变褐,连成一片,最后出现小黑点。桑白粉病多发生在秋季湿润的环境中,病菌发芽适应的温度为23℃,桑叶硬化早的品种更易发生。严重时布满叶背面。 防治方法:(1)防止干旱,及时灌水,保持桑园土壤有一定的湿度,注意给树体施钾肥。(2)用硫化钾或波尔多液喷洒叶背面进行预防,用石硫合剂进行枝干消毒,杀灭病菌。(3)选择硬化迟的桑树品种,防止树叶硬化。(4)发病期可用70%甲基托布律500倍掖或25%粉锈宁2500倍液喷打,每隔15-20天喷一次,连续2次,即可控制病情发展。 (三)桑褐斑病又称烂叶病。 病原:病原菌初生于叶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成熟后突破叶表皮。一般在未腐烂的病叶上越冬。 症状:初期为褐色病斑,水渍状,呈芝麻大小的斑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三角形。病斑周围绿色减退变黄,同一病斑在正背面叶面均有,遇到阴湿连绵的天气,吸收膨胀,有烂叶情况。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叶片枯黄易脱落。 防治方法:(1)清除病原,如病叶病枝等。(2)栽抗病品种。(3)加强桑园管理,翻埋病叶,实行冬耕,保持桑园通风透光。(4)药剂防治。发现有褐色斑点时,应立即用50%的多菌灵可湿粉剂1000-1500溶液,或70%的托布可湿粉剂1500溶液喷打。相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效果好,对蚕无毒害。或在晚秋用0.7%波尔多液喷打。(四)桑赤锈病又称黄狗病。 病原:为锈孢属的真菌。往往在病组织皮下形成菌丝体团块,以后发育成球形的锈子器,隆起泡泡纱状。由淡黄转深,逐渐成熟,最后突破寄生表皮,露出皮面。

烟草的主要病害有哪些

烟草的主要病害有哪些?这些病害主要在哪些时期发生危害? 烟草病害种类很多,目前已知我国的烟草病害有60余种。按侵染源可分为由真菌侵染导致的真菌类病害、由细菌侵染导致的细菌类病害、由病毒侵染导致的病毒类病害。烟草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 (1)烟草炭疽病烟草炭疽病由属半知菌亚六包盘孢属的真菌侵染引起的。菌丝生长要求的温度范围为5~36℃,最适温度为20~30℃。在烟草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内扩展成直径2~5毫米的圆斑,褐色、黄色或黄褐色,病斑周围隆起,可有少许轮纹,中央凹陷呈赤褐色。该病病菌也可以侵染种子。

(2)烟草猝倒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有3种,以鞭毛菌亚门的腐霉属为常见。主要危害烟苗,病苗在近地面处呈褐色水渍状腐烂。病苗象开水烫过一样,成片的病苗变成暗绿色,萎蔫倒伏、腐烂,在湿润条件下病菌向四周扩展,致使烟苗成片发病。

(3)烟草赤星病 由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的一种真菌侵染所引起。赤星病流行温度属于中温,日均温度低于20℃时很少发病,25℃以上时则发病严重,温度太高反而不易发病。烟株叶片进入中后期是赤星病的感病阶段,病菌主要危害成熟时的叶片。感病后,叶片先发生深褐色小圆点,受害组织开始变褐,直径一般1~2.5厘米。病斑上的死组织具同心轮纹,病斑边缘明显,外围有淡黄色晕圈,病斑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的界限。

(4)烟草根黑腐病病原为串珠霉菌,由属半知菌亚门的此种真菌侵染引起的。发病最适温度范围为17~23℃。15℃以下,26℃以上发病较轻。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根系。烟苗发病后,幼茎、子叶和根尖发黑腐烂,重病株的根系则全部腐烂,呈黑色。病菌不死,地上部分呈现生长缓慢,发黄,矮化。

(5)烟草黑胫病 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的真菌侵染引起。该真菌喜欢高温多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苗期发生较少,主要危害大田成株,根茎叶均可发病。“穿大褂”:茎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白天萎蔫。“黑胫”: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侵染,导致根部和茎基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斑,地上部分萎黄枯死。“黑膏药”:根部发病后变黑,在多雨潮湿时,中下部叶片常产生黑褐色坏死斑,直径可达4~5厘米。

(6)烟草蛙眼病 为烟草尾孢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的侵染引起的。此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30℃。烟草蛙眼病主要发生在大田成株的叶片上,病斑圆形,较小,直径多在10毫米以下,褐色或灰白色,中央为白色,有窄狭而带深褐色的边缘,形如青蛙眼球状,故名“蛙眼病”。

(7)烟草青枯病 属假单孢杆属细菌。病原菌生长的温度为18~37℃,最适温度为30~35℃。烟草青枯病在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苗期危害更重。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根、茎、叶各部均能受害,最典型的症状是受害植株的叶片枯萎,萎垂的叶片初期仍为青色,故称“青枯病”。发病初期病株常表现为一边枯黄,一边健康,继而病

中蜂养殖技术手册

中蜂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 石林县圭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石林县彝岭谷专业养殖合作社 2018年10月

【 目录 一、品种简介--------------------------------------------------------3 二、基础知识简介--------------------------------------------------3-4 三、中蜂一般管理技术--------------------------------------------4-14 四、分阶段管理---------------------------------------------------14-15 五、蜂场卫生及防疫-----------------------------------------------15 $ —

一、品种简介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稳产和适于定地饲养。工蜂体长10~12毫米;腹节背板黑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褐黄环。雄蜂体长11~14毫米,体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绒毛,蜂王体长l4~19毫米,体色有黑色和棕红色两种,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工蜂嗅觉灵敏,发现蜜源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采集积极,不采树胶,蜡质不含树胶。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抗巢虫力弱,爱咬毁旧巢脾。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蜂王产卵力弱,每日产卵量很少超过1000粒,但根据蜜粉源条件的变化,调整产卵量快。蜂群丧失蜂王易出现工蜂产卵。 、 二、基础知识简介 (一)蜂群的组成 蜂王:1只(正常情况下),产卵。体型最大。 雄峰:数百上千(有季节性出现),与蜂王交配。体型较大 工蜂:数千至数万,工作:饲喂、分泌蜂王浆、采集花粉等。体型最好。 蜂王:王台,杯状、表面圆形,内径6-9mm,培育处女王。 雄峰:雄峰巢房,正六边形、内径,培育雄峰、贮存蜂蜜。 工蜂:工峰巢房,正六边形、内径,数量最多,位于巢脾上、中部,培育工蜂、贮存蜂蜜、蜂粮(花粉+花蜜) (二)生长发育阶段 )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详解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叶类害虫 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

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至5000倍液进行喷杀。 2.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如能混入0.3%茶枯或0.2%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至2龄幼虫。 3.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2、幼虫期喷2.5%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3、夜蛾类

危害:关中地区1年3代,5-6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10月初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时后喷药防治效果最佳。 (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 (2)苜核?苏云菌悬浮剂600倍; (3)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倍;

草坪常见病及治理

常见草坪病虫害及防治 草坪要有适当的条件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当草坪受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的影响或者受到其他有害生物的侵染时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如果病害严重时会造成成片草坪的死亡。草坪病害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称为非传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另一方面是受到其他有害生物的侵染而引起的称为传染性病害。 草坪主要病害及防治 1.锈病 锈病危害绝大多数草坪草 发生于世界的任何地 方是一种较严重的真菌病害。它主要危害草地早熟禾、 多年生黑麦草、狗牙根及高羊茅等。在适宜的环境条 件下几天之内就会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 锈病发生初期在叶和茎上出现浅黄色的斑点随着病 害的发展病斑数目增多叶、茎表皮破裂从内散发出黄色、 橙色、棕黄色、栗棕色或粉红色的厚孢子堆。病害发展 后期病部出现锈色、黑色的冬孢子堆。最典型的症状是用手捋一下病叶手上会有一层锈色的粉状物。这些粉状物就是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由于锈菌的危害,受害草坪生长不良叶片和茎秆弯成不正常的颜色草坪草生长矮小光合作用下降严重时导致草坪的死亡。 在发病地段预先在禾草返青期用150倍的波尔多液或400~500倍的多菌灵液施行预防喷射发病时可用敌锈钠石硫合剂、代森锌、萎莠灵、粉锈宁、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2500倍液、12.5%速保利 特普唑 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 2.白粉病 白粉病为禾草常见病害,世界各国都有分布。草坪禾草 中以早熟禾、细羊茅和狗牙根发病较重品种感病生境郁蔽

光照不足时发病尤重致使草坪发育不良、早衰景观被破坏。病害发 生初期在叶片叶鞘和枝条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粉状物这些粉状物是 病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菌丝体。病菌生长迅速很快扩大并 覆盖整个叶面,霉层变厚呈灰色、淡褐色。发病后期其内生出许多 黄色至褐色的小点,即白粉菌的闭囊壳。一般老叶受害比嫩叶严重。由于植物表面被白粉菌覆盖,导致光合作用下降,呼吸失调,引起窒息作用。植物表面出现褪绿斑,植物生长不良、凋萎,严重时植株枯萎和死亡草坪不断稀疏最终大片草坪被毁灭。 历年发病较重的地区应在春季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及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 3.草坪褐斑病 褐斑病是草坪草上比较重要而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 在冷季型草坪上当草坪比较低 矮,空气湿度大天气温暖时,受 立枯丝核菌侵染的草坪,开始出 现病斑,病斑发展迅速。从最初的几厘米扩大到几十厘 米,病斑周围产生黑紫色或灰褐色的呈烟环状的边缘。 这种烟环是真菌的菌丝体。在冷季型草坪上,草坪留茬较高,在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或高羊茅的草坪上主要引起浅棕色的环状病斑很少形成烟环状。病斑直径一般有15厘米。在干燥的条件下,病斑可大到30厘米。受害草坪常出现凹陷的症状形成环形斑又称蛙眼斑。 发病时使用波尔多液或25%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4.炭疽病

烟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烟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烟草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南北各省区广为栽培,烟草在种 植过程中,极易出现病虫害,且防治较难。而近几年随着植保无人机的 发展,烟草渐渐用上无人机施药。天鹰兄弟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烟草病虫 害防治的措施,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烟草黑胫病 危害特征 烟草黑胫病以侵染茎基部和根为主。 大田成株发病一般在茎基部呈现水渍状黑斑,可扩张到地上十几厘米,纵剖病茎可见髓部显黑褐色,呈片层状;茎基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病株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大雨过后遇烈日高温,则全株叶片突然调

萎,然后枯死;黑胫病的感染可发生在中下部叶片上,受到感染的叶上会形成绿褐至黄色的大病斑(达10cm左右),状如“黑膏药”。 药剂防治:用6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1000倍液或5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灌根。 二、烟草根黑腐病 危害特征 主要发生于烟株根系,使根呈黑色腐烂。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烟苗发病后,幼茎、子叶和根尖发黑、腐烂;重者病根全部变黑腐烂,这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病株地上部呈现生长缓慢,色黄,矮化。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或福美双,每株l00~200ml浇灌防治。 三、烟草赤星病 危害特征 烟草赤星病主要在烟叶近成熟时开始发生,一般从烟株下部叶片开始自下而上逐步发展,初期呈水平扩散,以后垂直扩散,后期多发生于成熟叶片。 最初在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变成褐色、边缘明显、有同心轮纹的病斑,有黄晕。病斑中心有深褐色或黑色霉状物,天气干旱时,病斑质脆、易破。病害严重时,许多病斑相互连接合并,致使病斑枯焦脱落,进而造成整个叶片破碎而无使用价值。

桑树常见的三种病害及防治

桑树常见的三种病害及防治 香格里拉县春蚕养殖已开始,由于前期干旱桑叶发芽较往年晚10天左右,为防止后期高温多湿桑树发生病害而影响生产,现将桑树常见的三种病害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褐斑病 1、症状识别:夏秋高温多湿条件下易发此病,该病多发生在嫩叶上,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后扩大成多角形茶褐色病斑,病斑吸水膨胀,易腐败穿孔。 2、防治药剂: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加0.2℅-0.5℅洗衣粉作为粘附剂),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每隔10-15天喷一次,直到病害控制(多菌灵、托布津对蚕作安全)。 二、细菌性黑枯病(又叫细菌病) 1、症状识别:该病为害桑树稍端新嫩枝叶,多发生夏秋暴雨后,发病初期叶面发生油渍状园形或多角形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变为黄褐色,叶皱缩,严重时枯萎脱落,该病又称为黑枯病,烂头病。如遇大

风,发病部易断,且断口溢浓。 2、防治药剂:发病初期可喷洒0.6-0.7的波尔多液(残毒期20-30天)或喷布300-500单位的土霉素溶液,(每1000克水加入0.3-0.5克粉剂或加入50万单位针剂3/5-1支)或喷布100单位的链霉素溶液,(每1000克水加0.1克粉剂或加入50万单位针剂1/5)每半月一次。 三、桑芽枯病 1、症状识别:此病在桑枝的冬芽周围出现变色陷区,以后逐渐扩大,当病斑扩展围绕枝条,隔断树液的流通而使病部以上的枝条干枯。发病过程中,枝条皮层易剥离并散发出一种酒精气味。 2、防治药剂:冬季桑树休眠期用波美5-6度石硫合剂刷枝干,或15%氟硅酸200倍液,或0.2%铜铵液喷洒枝干消毒,消灭越冬病菌;桑树生长期伤口用1%硫酸铜(残毒10-15天)或65%代森锌500倍液(残毒期5-7天)消毒后,再涂40%石灰浆(生石灰4斤,加水10斤),必要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养中蜂的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养中蜂的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早春繁蜂群技术要点 1.适时排泄,蜜蜂排泄对天气的要求是:最好是风和日丽的天气,最高气温6度以上;阴天,最高气温14度以上。越冬良好的蜂群排泄时间尽量往后推迟,这样在下个回暖期,气温一般会更高和稳定,能减少蜜蜂伤亡;越冬不好,有下痢和有下痢倾向的及伤热蜂群,排泄时间应尽量提前,以避免下痢造成的损失。不要在蜜蜂飞翔踊跃时检查蜂群和换箱,以免偏集。停飞后,速查巢门,如果有蜂乱爬,且发信号是蜂王损失的表现。应及时纪录。快速检查蜂群内的贮蜜量,蜜多的和蜜少的都要纪录,蜜少群立即从蜜多群调入一张蜜脾。以防天气变坏,不能调入而饿死蜂群。 2.蜂群排泄到开繁日一般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冻蜂”,让蜜蜂解团,以减少活动。这段时间还是以关王为好,能有效的控制蜂王产卵。 3.天气转暖,每5天能有一个安全飞翔日就应开繁了,放王繁殖后,要保证蜜、粉、水充足,喂水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巢门饲喂器,它既能保证蜂群有充足的饮水,又不使蜂箱内过于潮湿。不开箱、不散时热量。不惊扰蜂群。喂水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被忽视,应引起广大养蜂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4.繁殖后,保温要轻,即仅给蜂箱上下保温,蜂箱前后左右都不保温。轻保温的目的是减少蜜蜂的活动,在外界没有蜜粉源之前,蜜蜂大量活动只能减少蜜蜂寿命,和多消耗饲料,所以,要尽量“控飞”。给巢门遮荫,也可以将巢门朝向东北方向,(在北方有挡风屏障的前提下)5.不留上蜂路,覆布直接压在框梁上,草帘再压在覆上布上,这样可节省大量蜜蜂。热量损失也少。检查蜂群也比较方便。 6.幼虫没封盖前,要彻底治蜂满。此时消灭一只蜂螨等于秋后百只蜂满。 7.在早春,蜂群的发展速度与蜜蜂的飞翔率呈负相关,即飞向时间越多,蜜蜂寿命越短。所以,第一代子不奖饲,不然,天冷时,有很多蜂飞出被冻死。气温稳定后,外界有适量蜜粉源时,才能开始奖饲8.要注重蜂虫关系,越冬蜂交替前,蜂虫比为7比1,越冬蜂交替后,蜂虫比为4比1。 9.早春应用暖蜂路,蜂巢布置如下:巢门口留在蜂箱一侧,正对这巢门口这张脾为冷边脾,这张冷边脾应为粉脾,向内依次为蜜脾、少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