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

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

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
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

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一览

一、变态心理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症状、主要症状、核心症状

症状:患者病后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主要症状:是在患者病程的大部分时间都存在的的一系列症状,可能是引起患者情绪问题的原因,也可能是情绪问题所导致的结果。

核心症状:在求助者病程一系列症状中,最主要的症状,其他症状一般是继发或伴发的。

2、关于生理功能和躯体症状

生理功能是指人体八大系统的正常的作用。比如消化系统主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呼吸系统主呼吸等等。

躯体症状是指躯体能够感觉到的不适或被观察的到的异常

3、预后和转归

预后是指事先推测疾病的过程和结局,是对未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推测,不是对已发生的结果的总结。

转归是指疾病的结果。疾病经治疗最后是治愈、未愈或死亡,是已经出现的结果,与预后是不同的概念

4、精神病、精神病性障碍、非精神病性障碍

现在尽量不用精神病这一说法。因为精神病这一概念是一个日常概念。界定的范围不明确。

现在的概念体系是:

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

所谓精神病性障碍是指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等)。

所谓非精神病性障碍是相对前者而来的,是指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

(比如:各种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等)

所以焦虑症是第二种情况,是心理咨询的范畴。

你在这里之所以有疑问,可能是因为教材上说“我们的工作范围是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以及可疑神经症”。其实在三级书上44页“四、注意事项”的第一句话

实际上,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

二、易混淆的症状辨析

1、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

强制性思维的另一种叫法是思维云集,顾名思义,是指一股潮水一般的思想,突然大量出现在大脑内。突然出现、突然消失。

强迫观念:是指一种观念或思概念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中,明知不必要,但仍然无法摆脱

相同点:都是求助者不能自控的思维

不同点

强制性思维

强迫观念

思维的量不同

量大而杂,混乱,

具体,一般在同一时刻只有一种,

思维内容重复性:内容一般不重复

反复出现

2、疑病观念和疑病妄想

疑病观念是超价观念,是在一定现实基础上形成的,患者坚信不疑的错误观念。

疑病妄想是内容荒谬的,患者坚信不疑的思维

二者在表现上都是患者坚信不疑,但区别就在于:前者内容是有现实基础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或解释。后者是没有现实基础,是荒谬的,无法解释或理解。

所以前者见于神经症,后者见于精神分裂症。

3、耳鸣、真性幻听、假性幻听

耳鸣:一般来说声音比较单调,而且是非言语性质的。

真性幻听:多为言语性幻听,也就是说其内容多为言语性质,就像平常人说话一样,有节奏、语音、语调等的变化,

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假性幻听:和前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所谓“听”到的声音是直接在脑内呈现的,不是通过听觉器官听到的。

4、思维形式障碍与思维内容障碍如何区分清楚?

思维形式障碍:主要表现在速度、量,以及逻辑的异常

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是内容的荒诞(妄想、超价观念、强迫观念)

打个比方,就像写命题作文,一类人写的要么字数太少,要么字数太多,要么前言不搭后语,错误连篇(形式障碍);另一类人写的条理相对清楚,就是内容荒诞(内容障碍)

5、疑病妄想与内感性不适,内脏性幻觉的区别

内感性不适:身体里面性质不清楚.部位也不具体的不适感

特点:定位不明确,性质不清楚甚至多变,不易与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症状区分。常常局限于单一的感觉通道。比如说牵拉感,蚁爬感是由压力感受器感觉到的。但是,这些症状并不荒谬。躯体疾病也可能有类似的表现。

内脏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如感到肠扭转、肺扇动、肝破裂、心脏穿孔、腹腔内有虫爬行等。

特点:定位明确,性质怪异,缺乏相应的躯体表现,比如肠扭转,真正的肠扭转病人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肝破裂的病人是失血性休克等,求助者不可能来说“我觉得我的肝破了,肠子扭到一起了”。

疑病妄想:疑病妄想常常是继发于内脏性幻觉的,就是说先有内脏性幻觉-------我的肝腐烂了,再有疑病-------我的肝有病,并对此坚信不疑。内脏性幻觉是知觉,是患者的主观体验,疑病妄想是思维,是对主观体验作出的主观判断。

所以看下列一段陈述:

我的肝腐烂了---我一定有肝病(依据是我的肝腐烂,其实没腐烂,但患者坚信不疑)

内脏性幻觉--------------------疑病妄想

6、躯体症状和躯体化症状

没有躯体形式症状这一说法。

躯体化症状:

躯体症状是指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的生理机能发生异常时病人的感受。但在综合医院的门诊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主诉了躯体症状,却无相应的器质性改变;精神科也有许多病人在无任何器质性基础时出现躯体症状,或虽有器质性基础,躯体症状却将机体的异常有夸张性表现,这就是躯体化症状。

Kleinman认躯体化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演化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用躯体症状来表达和解释个人和人际间的种种问题,且体验成为躯体症状。换言之,诉说的是躯体症状,表达的则是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

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

7、情感迟钝和情感淡漠

情感迟钝(emotional blunting)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例如,某早年丧父的女患者,多年来母女相依为命,情意深重。病后患者对母亲变得疏远和冷淡,对母亲关心体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病前相比,判若两人。情感迟钝不仅仅指正常情感反应量的减少,更具特征性的是患者的一些高级的、人类所特有的、很精细的情感(例如劳动感、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等)逐渐受损,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丧失的程度,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以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情感淡漠(apathy)指患者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患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患者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现为情感反应的量减少,后者表现为几乎没有情感反应。

8、关于神经症和心理问题的鉴别

正常心理(一般、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

冲突性质

常形

变形

现实刺激

直接相关

与现实处境无关或鸡毛蒜皮小事或常人难以理解。

道德色彩

明显

不明显

还可以用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标准做简单评定:

(1)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2)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所以如果根据冲突的性质判断符合神经症的标准,但病程不足三个月时,可以诊断为可疑神经症。

9、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

激发因素

现实因素,常形冲突

现实因素,常形冲突

变形冲突

持续时间

1-2个月

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不足3个月(答题时用)

情绪反应

理智控制

可能短暂失去理智控制

失控,常人难以忍受

社会功能

正常,效率下降

受到一定影响

可以正常学习生活,但人际关系可能受到影响

泛化

三、案例题的诊断程序

诊断程序:

关于诊断,最好一层一层写,别一步到位。

诊断依据也是一层一层写

第一层:三原则+求医行为、自知力+有无幻觉、妄想

区分正常与异常

以及是精神病性障碍还是非精神病性障碍

(一般诊断的是后者)

第二层:冲突是常形还是变形

有无道德性质

区分是否是神经症

第三层:这一层有五个标准

1、症状学标准:典型症状

2、病程标准:

3、痛苦程度:

4、社会功能:

5、泛化、

四、关于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和信息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咨询师的基本功。在我们的教材中,列出了收集资料的范围,包括了很多方面。在案例题中也经常出现“为了明确诊断,咨询师还需要收集那些资料/为了帮助求助者,咨询师还需要搜集哪些资料”等类似的问题。

很多时候,一次搜集资料并没有教材上列出的那样完整和全面。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把握好一个原则:按需收集。怎么理解呢?

其实就是看你的需要是为了明确诊断还是为了继续帮助解决问题。举个例子:一个18岁的女孩,因为失恋而患上了抑郁症。那么你需要不需要了解她母亲的看法呢?从诊断的角度讲:诊断依据包括症状、病程、社会功能、精神痛苦程度。可见这些东西都是一个求助者能提供的,母亲的看法并不重要。如果从帮助女孩的角度讲,我们是不是需要了解女孩的社会支持情况,她的恋爱观、性态度,家长的爱情观和性态度,以及二者之间有无冲突等等。

另外,收集资料还取决于你的理论背景和技术取向。简单而言,如果你是精神分析取向的,你可能要了解一个来访者的童年经历;你是认知取向的,你可能要了解来访者负性的情绪记忆和自动思维;你是行为取向的,你可能关注,行为的强化物是什么;你是人本取向的,你可能会关注个体的感受是什么。而且,你对来访者问题所作的判断,会决定你继续深入时,需要的资料的细节。

[ 本帖最后由dmh_guofeng 于2007-8-3 09:42 编辑]

抑郁性神经症也就是恶劣心境

恶劣心境(dysthymic disorder)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求治要求,但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不受严重影响。在ICD-10和DSM-IV 中,称为dysthymia,在我国CCMD-2- R中没有这一类型,而称之为“抑郁性神经症”归入神经症中。但在CCMD-3中恶劣心境已列为心境障碍的一个亚型。

患者在大多数时间里,感到心情沉重、沮丧,看事物犹如戴一副墨镜一样,周围一片暗淡;对工作无兴趣,无热情,缺乏信心,对未来悲观失望,常感到精神不振、疲乏、能力降低等。抑郁程度加重时也会有轻生的念头。尽管如此,但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社会功能无明显受损,常有自知力,自己知道心情不好,主动要求治疗。患者抑郁常持续2年以上,期间无长时间的完全缓解,如有缓解,一般不超过2个月。此类抑郁发作与生活事件和性格都有较大关系,也有人称为“神经症性抑郁”。焦虑情绪是常伴随的症状,也可有强迫症状出现。

躯体主诉也较常见。睡眠障碍以入睡困难、恶梦、睡眠较浅为特点,常伴有头痛、背痛、四肢痛等慢性疼痛症状,尚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胃部不适、腹泻或便秘等。但无明显早醒、昼夜节律改变及体重减轻等生物学方面改变的症状。

抑郁症与恶劣心境障碍的区别:国内外随访研究表明两者之间无本质的区别,同一患者在不同的发作中可一次表现为典型的抑郁发作,而另一次可为恶劣心境障碍,只是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或病期的差异。但有人认为两者之间仍有区别,主要鉴别点:

①前者以内因为主,家族遗传史较明显;后者发病以心因为主,家族遗传史不明显。

②前者临床上精神运动性迟缓症状明显,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性症状,如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降低、早醒及晨重夜轻的节律改变;后者均不明显。

③前者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后者无。

④前者多为自限性病程,后者病期冗长,至少持续2年,且间歇期短。

⑤前者病前可为循环性格或不一定,后者为多愁善感,郁郁寡欢,较内向。

抑郁症分类

现代医学科学对疾病的诊断和分类是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学特征而作出的。抑郁症尚未有明确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的解释,目前的分类是根据临床和精神病理学来划分。按传统的二分法根据不同的观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抑郁症分类:

观点分类

病因分类原发性/继发性内源性/反应性

症状分类精神病性/神经症性激越性/迟滞性

病程分类单相/双相

家族史纯粹抑郁/抑郁谱系

年龄更年期/老年期

抑郁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原发性/继发性。原发性是指既往健康或曾患有过躁狂一抑郁性精神病的抑郁状态。继发性是指大脑与躯体疾病、酒瘾与药源性等所有可查出的继发性原因。

(2)内源性/反应性。内源性抑郁是指来自内部的,主要根据两个临床表现,即躯体特征性症状(早醒、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和病程的自主性,一旦发病,环境因素不再对疾病起重要作用。内源性抑郁症在目前医学上理解为是一个综合征,表现为抑郁心境、兴趣丧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早醒以及情感的昼夜变化。它可能存在着某些生物学上的变化,受某些因素诱发,但病情呈自主性,病前有稳定的性格,需要积极地治疗,电休克、抗抑郁剂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反应性是指抑郁情绪由外界的因素引起,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因素始终起重要的作用。

(3)精神病性/神经症性。精神病性抑郁是指患者除有典型的抑郁症状外还伴有片断的或短暂的幻觉、妄想(妄想抑郁)或木僵(抑郁性木僵)。神经症性抑郁则不伴有重性精神病性症状。

(4)儿童抑郁症。儿童抑郁症是指发生在儿童时期持续的心境不愉快,以抑郁情绪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儿童抑郁症女孩多于男孩。

(5)更年期/老年期。这是以年龄阶段来划分的一组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是指抑郁首次发作于更年期,不是任何其他因素引起。老年期抑郁症是指首次发病于老年期(65岁以上),以抑郁心境为基础,以焦虑症状为突出临床表现,有较多的躯体等不适主诉,病程长,预后差。

(6)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组不典型的抑郁症候群,临床上常称之为抑郁等位症。抑郁情绪并不明显,且常被持续出现的多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等现象所掩盖。

(7)季节性情感障碍。这是一类与季节变化关系密切的特殊的抑郁症。一般在秋末冬初发病,没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应激因素,表现心境持久地低落,情绪忧郁,常伴有疲乏无力、头疼、喜欢觅食碳水化合物、体重增加。在春夏季自然缓解,至少连续二年以上秋冬季反复发作即可诊断,强光照射治疗有效。多见于女性。

临床上还常根据症状轻重,发病急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轻性抑郁。病人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对较轻,门诊这种病人较多见。

(2)重症抑郁。具有抑郁症的全部症状,且程度较重,可出现幻觉和妄想,往往以妄想多见故又称妄想性抑郁症,或精神病抑郁;病人如果表现精神运动性抑制达到缄默不语、不食不动者称为木僵性抑郁。这二种抑郁均需要住院治疗和护理。

(3)急性抑郁。发病较急,症状往往也较重,应及时作出诊断定并积极进行治疗。

(4)慢性抑郁。症状持续存在,无明显间歇期,病程长达两年以上者,多见于反复发病和年龄较大的病人。

关于抑郁症的分类比较复杂,由于现在国内也是多种诊断标准和系统并用,以上的资料仅供参考。

心理障碍·精神病·神经病的定义

心理障碍几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这些由于现实问题所引起的情绪障碍,成为心理障碍。像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往往自我调节或求助父母、亲朋、老师等帮助来调节,假如通过这些调节方法仍无效果时,就需要找心理咨询医生寻求帮助。此外,心理咨询也适用于神经症,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经衰弱以及人格问题等,还适用于心理生理障碍(即心身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各种智力发育异常等。

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率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积极配合,及早到医院治疗。

还有不少人总爱用嘲笑的口吻说别人:“你有神经病”。其实,神经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这些病变往往有明显疼痛、麻木、感觉丧事、瘫痪等症状或/和神经系统定位的体征,并可以通过医疗仪器如脑CT、MRI

等找到病变的位置。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症、脑出血、脑梗塞、癫痫、脑肿瘤、重症肌无力等。患者应去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寻求诊治。

生理症状与躯体化两者很容易混肴,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什么是躯体化?

心理的东西变成植物功能障碍则称为躯体化。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季、、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

生理症状: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

是否可以从这些症状产生的原因来看?

比方说,由心理问题引发的生理症状,叫做躯体化。比如说因为恐怖、焦虑产生的自主神经症状,出汗、心慌、失眠等。

但假如并非由于心理,而是因为躯体疾病,外界因素引起的这些自主神经症状,出汗、心慌、呕吐,就还因称为生理症状。

生理症状有两种

有心理原因引起生理症状,也有生理原因引起的生理症状两种。

其中由于心理原因引起的生理症状就叫躯体化,见基础知识P305。

生理原因引起的生理症状如:

更年期常见的生理症状

更年期是女性必经的人生阶段,因为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使神经系统受到一定的影响。产生—系列生理变化:

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失调

这是更年期妇女最早出现的主要特征之一,表现为潮热汗出、心悸等,突然身体感觉一股燥热往脸部、颈部、胸部;中,持续数秒或更长时间,同时会伴有出现弥漫状或片状的发红与大汗,此种状况即使在冬天或空调状态下也不能缓解,也会发生于夜间,常导致失眠。

基础知识P305的躯体化概念是精神分析学说认为的观点。“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心理的东西本身可以变成身体症状,这一过程称为躯体化”。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

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等。

1、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

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②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2.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

凡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等伴发的焦虑,不应诊断为焦虑症。

1)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①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②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③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④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2)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2)广泛性焦虑: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

①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②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

(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3、疑病性神经症: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病人因为这种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病人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优势观念,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的疑虑或优势观念也属本症。本障碍男女均有,无明显家庭特点(与躯体化障碍不同),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①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

②对健康状况,如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但不是妄想;

③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

(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躯体化障碍、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如焦虑、惊恐障碍,或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

4、神经衰弱:指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或脑的疾病,也不

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多缓慢起病,就诊时往往已有数月的病程,并可追溯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的应激因素。偶有突然失眠或头痛起病,却无明显原因者。病程持续或时轻时重。近世纪,神经衰弱的概念经历了一系列变迁,随着医生对神经衰弱认识的变化和各种特殊综合征和亚型的分出,在美国和西欧已不作此诊断,CCMD-3工作组的现场测试证明,在我国神经衰弱的诊断也明显减少。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思考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下列2项:

①情感症状,如烦恼、心情紧张、易激惹等,常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付。可有焦虑或抑郁,但不占主导地位;

②兴奋症状,如感到精神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主要是对指向性思维感到费力,而非指向性思维却很活跃,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但无言语运动增多。有时对声光很敏感;

③肌肉紧张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或头晕;

④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⑤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

【严重标准】病人因明显感到脑和躯体功能衰弱,影响其社会功能,为此感到痛苦或主动求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以上任何一种神经症亚型;

(2)排除分裂症、抑郁症。

【说明】

(1)神经衰弱症状若见于神经症的其他亚型,只诊断其他相应类型的神经症;

(2)神经衰弱症状常见于各种脑器质性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此时应诊断为这些疾病的神经衰弱综合征。

一般资料:某女,24岁,未婚,医院护士,自小就胆小。

案例介绍:毕业后分配到医院做护士,半年前一位同事在工作中不慎感染了艾滋病毒,当时紧张得一夜没睡好。次日上班为病人抽血、输液时戴上了三层手套,格外小心,但还是不太放心。以后就总怕在工作中自己也不慎感染上艾滋病,经常觉得头晕、心慌、失眠,工作效率很低,容易发脾气,对父母的态度也变得很不好。每次工作结束后要多次检查自己手上有无伤口,总担心在血液接触中传染,后来发展到从外面回到家要严格洗手消毒,碰到血液制品感到十分害怕,要尽量躲开,也害怕看见红色的东西,自己虽然知道根本不用如此担心,但控制不住。一月前患感冒发烧,在科室输液,看到针头戳入自己的静脉血液回流时,突然惊恐万分,感到心慌气短、头晕冒汗、全身发抖,产生窒息感和濒死感,持续20分钟,经吸氧好转。以后每周发作两三次,最近两天每天发生一次这种情况,无法正常上班,到心内科住院,检查没有异常,医生建议到心理科会诊。

以上案例的恐怖、强迫、焦虑都很明显,不知可否下三种都是的诊断?

就诊断本身来讲要先排除重的症状然后在依次诊断

比如这个案例

诊断就是特定恐怖当然这个护理人员伴随着焦虑的状态也有惊恐发作

参加鉴定考试时的诊断也要很明确不能是是而非

这个问题带有普遍性

诊断的程序是从重到轻,只要符合重的那种症状标准,就可以诊断为重的那种。而可以不顾比较轻的那种,即便是比较轻的那种症状更明显,仍然可以诊断为重的那种。“如在等级制诊断系统中,抑郁是较高的等级,焦虑是较低的等级。诊断焦症虑必须排除抑郁症,而诊断抑郁症时无须排除焦虑症。鉴别时完全不必考虑以何者为主而诊断。一个焦虑更明显,只要它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就应该诊断为抑郁症(参见基础P308)。”

根据以上原则,本案诊断为:焦虑症的惊恐障碍比较准确(典型症状,病程一个月以上,反复发作),因为在诸多症状中,它的级别最高。以上意见供参考!

焦虑症的特点是漂浮,无具体内容。本案例的刺激物是具体明确的,似乎应该诊断为恐怖症

怎样衡量问题的轻重?

诊断的程序是从重到轻,衡量轻重是从三个方面来看的:症状自知力,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程度,社会功能受损害的程度(见2级P1)。

从上面的案例内容“以后每周发作两三次,最近两天每天发生一次这种情况,无法正常上班,到心内科住院,检查没有异常,医生建议到心理科会诊。”可以看出:是由于“惊恐障碍”使得求助者不能正常上班,而不再是害怕见到红色血液等出现症状不能上班了。到现在为止,对血的恐惧转化为“惊恐障碍”的引发因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改变。原来是恐惧红色等为主要症状已经让位于以“惊恐障碍”为主要症状。符合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

惊恐发作有一个特点: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一月前患感冒发烧,在科室输液,看到针头戳入自己的静脉血液回流时,突然惊恐万分”,这是有原因的,有特定情境的

惊恐障碍诊断要点

惊恐障碍“一次发作经常会导致对再次发作的恐惧并且会回避曾经发作的场所”。见2级P20,看来,惊恐障碍与“特定情境”还是有关系的。还记得毕希铭教授讲课时说到:北京有个司机车到桥上时有惊恐发作,以后每次到那里就会发作,只好把车停在那里,然后叫别人把车开回去?

看来与“惊恐发作有一个特点: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还是有点矛盾。

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案的关键点是“惊恐障碍”造成不能正常上班,因为“以后每周发作两三次,最近两天每天发生一次这种情况,无法正常上班”。也就是说没有“特定恐怖”,“惊恐障碍”也照样发生,不能正常上班了。

关于这个案例的诊断大家已经分析的很细了

我要说的是出此题的老师给出的诊断是特定恐怖合并惊恐发作

两种症状都存在,看谁的级别高

老师的分析有道理,可以给出两个诊断。但是如果是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同时存在,做两个诊断对求助者有好处。但是,本案的两个临床表现都是心理方面症状。诊断的要点就是看谁的级别更高?如果是焦虑伴惊恐障碍,是可以的,因为它们属于同类。但特定恐怖伴惊恐障碍这种说法没有见过呀?再说,后来的惊恐发作也不一定需要特定刺激就可以单独发生了。

需要请教老师的是:特定恐怖与惊恐障碍比较,谁的级别更高(没有查到依据)?

如果“特定恐怖”级别高,只要符合“特定恐怖”的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特定恐怖”。则诊断时即使更符合“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也可以不考虑“惊恐障碍”。

反之,“惊恐障碍”的级别高,则诊断时可以不考虑“特定恐怖”。

本案的诊断可能是:恐惧性神经症

本案的可能诊断是:恐惧性神经症

本案的惊恐障碍是恐惧情绪继发的,不是原发的。惊恐障碍诊断应该排除继发性的惊恐障碍。

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以诊断为:恐惧性神经症。(超出了教材里的神经症亚型,可以参看CCM-D3)。

等级诊断:按症状严重性或特异性划分等级,优先考虑高度级精神障碍的诊断

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神经症人格障碍

神经症的等级诊断:癔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焦虑症――神经衰弱

按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诊断

精神分裂症伴抑郁

分裂-情感性障碍

精神病性抑郁

单一诊断与多个诊断

单一诊断地原则:尽可能用一个诊断概括整个疾病

等级诊断:用于解决不典型病理

以上是中国的诊断系统。

上面提到,“神经症的等级诊断:癔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焦虑症――神经衰弱”。CCMD-3是这么说的: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排序?

2020年(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考试试题

(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考试试题

09年11月三级考试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试题 单选: 32、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A)真性幻觉(B)假性幻觉 (C)主观幻觉(D)脑内幻觉 33、人于经历压力事件时且不感到孤独无助,这可能是()。 (A)认知支持系统的作用(B)心理调节能力强 (C)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D)压力适应能力强 53、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是()。 (A)能够互相转化的(B)无法进行分析的 (C)能够直接测量的(D)无法间接测量的 54、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壹种常见形式是()。 (A)思维奔逸(B)思维散漫 (C)被洞悉感(D)妄想心境 74、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各类()。 (A)心理不健康状态(B)异常心理状态 (C)功能性机能失调(D)神经过程紊乱 多选: 90、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点是()。 (A)总是感到不安(B)对他人意见过分敏感 (C)壹贯猜疑偏执(D)习惯性夸大潜于危险

104、正常心理活动能保证我们()。 (A)顺利适应环境(B)维持生理机能 (C)进行人际交往(D)认识客观世界 107、对症状的自知是指求助者()。 (A)能否提供和咨询密切联系的资料 (B)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 (C)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怎样解释 (D)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怎样解释 117、意志缺乏者的临床症状包括()。 (A)精神活动不协调(B)自知力不完整 (C)缺乏应有的主动性(D)生活极端懒散 技能考试部分案例四: 壹般资料:刘某,女性,l9岁,大学壹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刘某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总说上大学后追求者不断,受此影响,现已不能正常学习。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刘某的壹段鉴别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是些什么人追求你吗?。 刘某:太多了,我均受不了,无论上课仍是走于路上男同学均盯着我见,均喜欢我,说我漂亮,连老师也喜欢我,我们班的辅导员对我特别好,均结婚了,仍说要和我谈恋爱。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辅导员对你特别好? 刘某:我去教室,他就到教室等我,有时仍专门于路边等我,我有时没下课,他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1.变态心理学的定义是() C A.研究心理疾病的学科 B研究精神病的学科 C.以心理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D以异常心理当做疾病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变态心理学起源于() A A.体液学说B物质学说 C.胆汁学说 D.多血质说 *3.变态心理学的发端,大约始于() B A.公元前420年B公元前400年 C.公元前450年 D.公元前500年 *4.第一位用有害液体流入大脑来解释变态心理产生的病因的学者是() D A. Freud B Cannon C. Pavlov D. Hippocrates 5.科学的变态心理学产生于() B A. 18世纪初 B. 17世纪初 C. 18世纪中叶 D. 17世纪中叶 6.《自我心理学》将Freud理论修正到() C A.将“性力”理论修正为“力比多”理论 B.将“力比多”理论修正为“性力发展理论” C.将“幼儿期的发展理论”修正为“终身发展理论” D.将“肛门欲阶段”修正为“生殖器欲阶段”理论 7.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 A A潜意识理论B人格结构理论 C.防御机制理论D性力发展理论 8. Freud认为,心理健康发展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 B A.“自我”能很好适应环境B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C.合理地使用“防御机制” D.潜意识的欲望得随时满足 9. Freud认为,梦是() D A.当前刺激的回响引起 B.睡觉中受到的内外刺激引起 C.陈旧和现实记忆的反映 D.潜意识冲突的表达 10.行为主义最先始于() A A.桑代克B马斯洛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11.行为主义建立于() B A.临床经验法 B.动物实验法 C.演绎推理法 D.归纳推理法 *12.用神经生理学技术路线探索人类心理现象的第一人是() A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马斯洛 13.“定向反射作为适应环境和累积经验的认知本能,是心理发展的活动之一”持这种 观点的理论是() D A.精神分析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认知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 14.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这是()提出的。 C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C马斯洛 D.弗罗伊德 15.人本主义是() D A.科学理念 B.人性理念 C.社会学理念 D.哲学理念 16.个人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潜能的观点是() B

变态心理学知识框架

变态心理学得定义与对异常心理得解释 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得症状 精神障碍症状学总表

感知障碍得分类

概念辩析:错觉与幻觉 错觉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幻觉一般都就是病理性得。错觉就是有对象性得知觉,只不过知觉发生了错误,而幻觉就是无对象性得知觉。 概念辩析:内感性不适与内脏性幻觉 内感性不适就是感觉障碍,而内脏性幻觉就是知觉障碍。内感性不适得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而内脏性幻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内感性不适与内脏性幻觉哪个更严重?答案就是内脏性幻觉,因为内脏得痛觉(见基础心理学)本身就具有性质不明确与放射性得特点,所以内感性不适更接近于内脏得生理感受,也更接近于正常 概念辩析:思维鸣响就是思维障碍吗? 思维鸣响在有得教科书里放到思维障碍中,有得教科书放到知觉障碍中,笔者认为思维鸣响虽然有“思维”二字,但从定义上讲还就是一种特殊得幻觉 思维障碍得分类

概念辩析:思维迟缓与思维贫乏 思维迟缓与思维贫乏得思维活动都减少,但后者语速不减慢 概念辩析:强制性思维与强迫性思维 两个概念虽然一字之差,但就是强制性思维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性思维见于强迫症 概念辩析:思维插入、思维被夺与思维云集 思维插入与思维被夺得思维中还有属于患者自己得思维,受患者自己支配;而思维云集得思维活动完全不受患者本人支配,没有属于自己得思维内容 概念辩析:关系妄想与其她妄想 其她类型得妄想也都含有关系妄想得成分,比如被害妄想得实质也就是关系妄想,特殊意义妄想得实质也就是关系妄想,但就是如果符合典型得被害妄想得表现就不再诊断为关系妄想,而就是诊断为被害妄想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得分类

自考变态心理学(05626)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心理病症现象 (3) 第三章神经症 (5) 第四章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 (7) 第五章人格障碍 (10) 第六章心境障碍 (12)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 (14) 第八章进食与睡眠障碍 (16) 第九章性功能与性心理障碍 (19) 第十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1) 第十一章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 (23) 第十二章老年期精神障碍 (26)

第一章绪论 领会: 1.变态心理学评估的几种方法 (1)临床访谈 (2)行为评估 (3)身体检查 (4)心理测试 (5)生理心理评估 (6)脑成像技术 2.心理障碍的多维综合模型与经典的4大心理学对变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多维综合模型: 3.变态心理评估工具的基本元素 评估工具的基本要素:信度、效度、标准化。 识记: 1.变态心理的概念和标准p3 变态心理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一般认为,变态心理或在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三个基本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2.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10种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质。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青少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变态心理学复习指导模板

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复习指导》 诊断技能常会考识别!! 第一节对心理异常现象现代说明书p254 ☆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性的冲动潜意识 ☆行为主义的解释:兴奋和抑制的冲突,及强而有力的刺激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解释:责任与自由选择对立产生的存在焦虑,潜能受阻,自我无法实现。 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之区分 心理的正面,即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其正面的功能(三大功能) l 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l 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 l 它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四种区分方式) 一、常识性: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 > 1)统计学2)文化人类学3)社会性4)精神医学5)认知心理学 三、标准化 1)医学2)统计学3)内省经验4)社会适应 四、从心理学角度切入,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提出以下三条原则

(病与非病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现实保持一致(主客观统一)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协调一致(知情意行协调)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特征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 ( 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对于有精神障碍的人——即通常所说的精神病患者,既要进行心理咨询也要进行心理治疗治,但它只是辅助性的,而且是有条件的。 条件如下: 1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2 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3 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以下内容注意各种分类与识别 ¥ 1、认知障碍 2、情感障碍 3、意志行为障碍 I. 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 2、感觉减退 3、内感性不适

变态心理学,课后复习题

变态心理学 课后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心理障碍判断标准的是()。P3 C A.心理功能紊乱B.痛苦或损伤C.其他人感到不适D.非典型性反应 2.认为扭曲的思维方式会导致异常行为,而矫正这种扭曲的思维方式就会减轻甚至消除异常行为的是() P8 D A.心理动力学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D.认知学派 3.创造“患者中心治疗”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P7 B A.马斯洛B.罗杰斯C.埃里克森D.华生 4.希波克拉底关于心理障碍的体液理论是一种()。P4 C A.超自然的观点B.心理学的观点C.生物学的观点D.都不是 5.在心理障碍的评估中,人格测验足一种()P11 C A.临床访谈B.行为评估C.心理测验 D. 脑成像技术 6.阿尔茨海期表现最容易与下面哪种疾病混淆? ()P181C A.焦虑症B.抑郁症C.血管性痴呆D.器质性遗忘 7.引起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是()P181B A.药物滥用B.脑卒中C.酒中毒D.教育成就 8.以下关于精神发育迟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P158B A.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B.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C.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D.患病率约为l%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孤独症病人的典型表现。()P161D A.运用和理解口语困难B.待人冷淡C.行为僵化D.容易冲动 10.儿童情绪障碍又叫做什么? ()P167A A.儿童神经症B.儿童期反应性障碍C.儿童情感失调D.儿童精神症 11.诊断学习障碍时需要与()相区别。P169D A.儿童情绪障碍B.多动症C.孤独症D.精神发育迟滞 12.下列不属于阿片类的是()P139A A.可卡因B.度冷丁C.海洛因D.可待因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140C A.当酒依赖进展到一定阶段,全身所有器官系统都会受到损害,出现各种并发症 B.药物滥用者往往采用自身给药的方式,导致物依赖性的形成

变态心理学测试题一百道(答案版)

变态心理学测试题一百道(答案 版)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测试题 1、对心理健康评价时,不合理的判断是(A ) P284— 286 A、注意力集中者,心理健康水平低 B、心理健康水平与智力水平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C易受暗示者,心理健康水平低 D能动地适应环境者,心理健康水平高 2、从统计学角度,对心理异常的错误理解(A)P258 A、智商在130以上偏离常模,属于异常心理现象。 B、心理异常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 C、智商在70以下是智力缺陷,属于异常范围。

D智商在70~130,属于正态分布。 3、在区分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的心理学原则中不包括(D )。P260 A、心理活动是否有内在一致性 B、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统一 C人格是否保持相对稳定 D待人是否诚实、守信 4、(A )是指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P260 A、知、情、意之间保持协调 B、合理运用以往经验处理当前的事务 C、个体经验系统层次清晰、运用得当 D能正确认识现在和适应环境 5、(B )是人本主义对心理健康破坏的解释。P255 A 、个体平衡能力的丧失B、潜能发展受到阻碍 C 、个体早期发展受挫D个体与环境交互 作用的结果 6、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方法不包括(D)区分法。P257 A、常识性 B 、非标准化 C 、标准

化D 、半标准化 7、幻觉是指(D )。P262 由过去经验引发的联 B、反复出现并非病理现象 C外界存在某一种事物,但个体感知到的是另一事物 D个体感知到外界并不存在的某种事物 &对强制性思维,错误的是(B )。P265 A、大量思维内容 B、并非是外力强加给自己的 C患者不主动控制 D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9、对妄想,不正确的是(D )。P266 A、是病态推断和;判断结 果B、无事实根据 C 、意识清晰下发生 D 、有事实根据 10、超价观念是指(D)。P268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考试试题

09年11月三级考试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试题 单选: 32、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A)真性幻觉(B)假性幻觉 (C)主观幻觉(D)脑内幻觉 33、人在经历压力事件时并不感到孤独无助,这可能是()。 (A)认知支持系统的作用(B)心理调节能力强 (C)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D)压力适应能力强 53、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是()。 (A)可以互相转化的(B)无法进行分析的 (C)可以直接测量的(D)无法间接测量的 54、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A)思维奔逸(B)思维散漫 (C)被洞悉感(D)妄想心境 74、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各类()。

(A)心理不健康状态(B)异常心理状态 (C)功能性机能失调(D)神经过程紊乱 多选: 90、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点是()。 (A)总是感到不安(B)对他人意见过分敏感 (C)一贯猜疑偏执(D)习惯性夸大潜在危险 104、正常心理活动能保证我们()。 (A)顺利适应环境(B)维持生理机能 (C)进行人际交往(D)认识客观世界 107、对症状的自知是指求助者()。 (A)能否提供与咨询密切联系的资料 (B)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 (C)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怎样解释 (D)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怎样解释 117、意志缺乏者的临床症状包括()。 (A)精神活动不协调(B)自知力不完整 (C)缺乏应有的主动性(D)生活极端懒散 技能考试部分案例四: 一般资料:刘某,女性,l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刘某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总说上大学后追求者不断,受此影响,现已不能正常学习。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刘某的一段鉴别谈话:

变态心理学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3.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精神科医生运用心理异常的症状知识,是为了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心理咨询师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 精神障碍,以便在必要时将精神障碍患者转诊给精神科医生;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条件:1.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

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才能进行;2.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3.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

象性的知觉;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6.内感性不适和内脏性幻觉:内感性不适是感觉障碍,而内脏性幻觉是知觉障碍。内感性不适的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而内脏性幻 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内脏性幻觉更严重,因为内脏的痛觉本身就具有性质不明确和放射性的特点,所以内感性不适更接近于内脏的生理感受,也更接近于正常。

8.关系妄想和其他妄想:其他类型的妄想也都含有关系妄想的成分,比如被害妄想的实质也是关系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的实质也是关系 妄想,但是如果符合典型的被害妄想的表现就不再诊断为关系妄想,而是诊断为被害妄想; 9.注意障碍、记忆障碍和智能障碍的分类: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感知觉、思维、记忆、智能活动等之所以能够正常进行,均 需要注意的参与,因此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注意对判断是否有记忆障碍、意识障碍(特指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有重 10.智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力、判断力、一般知识的保持和计算力等等,总之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精神 活动; 11.精神发育迟滞与痴呆:精神发育迟滞的人,智力从未达到过正常成人的水平,而痴呆患者则是曾经有过正常的智力水平后又衰退的结 果,比如老年性痴呆 12.自知力障碍:自知力: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神经症患者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主 动要求治疗,称之为自知力完整;精神障碍患者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称之为自制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自知力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变态心理学 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变态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概念 1、变态心理: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神经症: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3、创伤后应激障碍: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后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 4、性心理障碍:也称性变态,泛指以两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 或惟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5、强制性思维:不受患者意愿控制,强制性的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杂乱多变,毫无意义,与周围环境无任何联系,这 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 6、思维中断:又称思维阻滞。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 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 7、刻板动作:机械刻板的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动作不具有任何目的,也无现实意义) 8、机能性幻听: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跃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听。 9、思维鸣响:又称思维化身,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在病人感觉到思维活动的同时,其脑中出现与思维活动一 样的言语伴随思维活动而出现。 10、自知力:又称内省力,是指病人对其本身精神状态的认知能力,即能否觉察或辨识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和体验中哪些是属于病态的。 11、强迫意向:又称强迫冲动,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一种即将要行动起来的冲动感,但患者从来不会有真正的行为 12、癔症性漫游:在觉醒状态下做无计划无目的的漫游,有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事后有遗忘,发生在成年期,开始和结 束都突然。 二、辨析 1、原发性:与病因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的症状,往往突然出现。 继发性: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 2、原发性获益:由于疾病本身使它的本我从此得到满足。 继发性获益:通过疾病得到更多的照顾免于承担责任。 3、器质性:由已知器官状况所引起的障碍能够找到生理解剖上的证据。 功能性:找不到生理解剖方面的问题但表现为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4、真性幻觉:又称完全性幻觉、知觉性幻觉。系指患者体验为经由感官所感知到的实际不存在的、来源于客观空间、具 有“真实”鲜明生动的幻觉。患者坚信不移,伴有相应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反应。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如听到肚子里有说话的声音,可以不用自己的眼睛就能看到头脑里有一个人像。虽然幻觉的形象与一般知觉不同, 但是患者却往往非常肯定地认为他的确是听到了或看到了,因而对此坚信不疑。 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区别 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1)有知觉实体性无知觉实体性(模象) (2)存在于客观空间存在于主观空间 (3)由外部感官感受由“内部感官”感受 (4)病人对幻觉有生动逼真的行为反应病人大多意识到是主观的东西 (5)知觉过程障碍表象过程障碍 5、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感觉障碍)。 内脏性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知觉障碍)。

变态心理学试题(一)

变态心理学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判定一个人心理是否变态的标准是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和() A.非典型性反应B.躯体化反应C.兴奋反应D.自由联想 2.幻觉的定义是( )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3.解释强迫症的可能原因主要理论有心理动力学理论、神经科学理论和() A.认知行为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C.体液理论D.刺激一反应理论 4.在疑病症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父亲或母亲具有人格障碍或() A.恐惧症B.癔症C.强迫症D.神经症 5.CCMD-3将人格障碍的类别分为() A.6种B.7种C.8种D.9种 6.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大约是() A.2-3% B.3-4% C.4-5% D.5-6% 7.一位女大学生坐在教室里,听到上帝对她说,她是一个卑鄙可憎的人,这个人可能患上了()A.癔症B.精神分裂症C.疑病症D.恐惧症 8.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是() A.情绪低落B.情绪不稳C.情绪高涨D.情感淡漠 9.关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思维联想散漫B.妄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性C.行为幼稚愚蠢D.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0.关于神经性厌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数患者即使十分消瘦仍认为自己胖 B.神经性厌食者因食欲减退而不愿进食 C.神经性厌食者多知道自己体重过低、进食过少是病态,常主动就医 D.神经性厌食患者多同时并发抑郁症 11.有关失眠症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每周失眠2次,持续1月以上B.每周失眠3次,持续1月以上 C.每周失眠2次,持续2月以上D.每周失眠3次,持续2月以上 12.关于精神发育迟滞不正确的描述是() A.智力发育低下B.社会适应困难C.起病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D.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以后13.当前对孤独症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第(1-4)节【圣才出品】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一分支学科,至今尚无确切定义。 因为有的学者认为,它研究的问题不只是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之间的差距,而应该把异常心理当作疾病来研究,所以应称做病理心理学(psychopathology)。可是,如果把异常心理当作“疾病”看待,在实践中又有困难,因为,把“疾病”一词用在某些人身上是恰当的,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不恰当的,因为相当多的心理异常,目前尚不能找到器质性损害的证据,只能将它们暂称为脑的功能性障碍,按新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来说,不能称之为“疾病”。在这种两难处境中,心理学家们仍然采用前面的名称,即“abnormal psychology”来命名这一分支学科,称之为变态心理学或异常心理学。 这部分知识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 (1)李心天对正常异常区分的非标准化的区分和标准化的区分; (2)郭念锋对正常异常区分的三个原则; (3)常见异常心理症状的分类; (4)常见精神障碍的分类; (5)许又新评估心理健康与否的三标准; (6)郭念锋评估心理健康与否的十标准; (7)神经症与心理正常的分界线; (8)心理不健康状态的三大类和分类标准; (9)压力强度三大类的区分标准、压力适应的三阶段的特点处理; (10)造成症状的三个应激源、三个中介系统症状表现的三个临床相。 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 【考查目标】 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变态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理论; 3.变态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 【内容详解】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正和反两个方面,人的心理活动也不例外,存在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由此形成了心理正常的群体和有精神障碍的心理异常群体。 有一点应当说明,即便是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比如,他们的人格可能有某方面的缺陷并伴有思维障碍,可是,他们的感、知觉可能是正常的。

2012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学单选题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单选题 1.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正确的说法是(有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2、下列关于心理异常错误的说法是(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 3、异常心理活动得到矫正,需要经过(系统治疗)。 4、关于“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为对象)。 5、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 6、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是(心理与行为的异常)。 7、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显现出“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推论的雏形)。 8、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把心理异常现象与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9、符合精神分析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是(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10、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基本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A意识与潜意识同样的重要。B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C潜意识在心理异常中具有重要意义。D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1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顺利的渡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12、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必多”的看法的是(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13、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14、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的是(人格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15、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是(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推断)。 16、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书了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17、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来解释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1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巴甫洛夫对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是(D)A通过动物实验。B通过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C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D通过演绎的方法。 19、依据巴甫洛夫的理论,下列表述中符合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判断的是(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上)。 20、下列说法中符合巴甫洛夫关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的描述的是(是大脑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 21、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过程)。 22、下列表述中符合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的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特征受阻)。 23、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24、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要功能的是(C)。能防止人的各类躯体疾病。 25、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断时,下列表达中不属于“标准区分”法的内容的是B伦理学标准。26、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断时,下列表述中符合“医学标准”的涵义的是(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27、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断时,下列表述中反映了“统计学标准”局限性的是(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 28、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29、在判断人的心理正常与否的情况下,下列表述中符合“内省经验标准”的涵义的是(病人的内省经验)。30、在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时,按照“社会适应标准”的要求,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够(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31、在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时,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社会适应标准”的内容的是C人能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 3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的是C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一致的原则。 33、“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不含(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识)。 34、在临床上,可以将“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35、下列表述中符合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的是(各类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36、下列描述中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 37、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B)。B人格类型与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38、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39、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的症状,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40、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规定是C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 41、以下不属于“感知障碍”的是C躯体障碍。 42、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变态心理学期末复习

变态心理学 一、简答与简述 1、变态心理学含义:又称病理心理学或异常心理学,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异常 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揭示异常行为的特点、原因,并形成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案。p7 2、精神症状的主要特点: (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使其消失; (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4)症状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3、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 4、妄想的分类: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属于思维内容障碍)。 (1)按内容分类: ①关系妄想:把现实中无关的事情认为俞他本人有关。 ②被害妄想:坚信周围人某人或某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 ③特殊意义妄想: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④物理影响妄想: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不能自主。 ⑤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 ⑥自罪妄想:又称罪恶妄想。患者毫无根据的认为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和罪行,应受惩罚。 ⑦疑病妄想: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即使经过检查也不相信自己没有病。 ⑧嫉妒妄想:坚信对象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因此,跟踪配偶的日常活动。 ⑨钟情妄想:实际上是一种被钟情妄想,坚信某个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对方拒绝也不改变自己。 ⑩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与家人的隐私,别人就知道了。 还有其他不常见的类型,比如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等。 (2)按起病根源及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 ①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有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以突发性妄想最为常见。 ②继发性妄想:是指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产生的妄想,或者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 5、心理评估者的基本素养:P72 (1)足够的理论知识 (2)一定的评估与诊断经验 (3)熟悉测试技术 (4)良好的观察能力 (5)良好的沟通技能 6、神经症的含义:P90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神经症:负性情绪持续时间长,强度过强,带来神经系统的病变,神经官能失调。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05626 变态心理学 课本简答题

B040110教育心理学教材版本

05626变态心理学课本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将心理障碍分为哪10种类别? (0)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病性障碍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第二章心理病理现象 简述如何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正常? (1)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的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2)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3)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自知力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如何? (1)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以及自知力的恢复的程度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疾病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 (1)精神症状的消失,并认识到所患精神症状是病态的意味着病人在临床上的痊愈。 第三章神经症 惊恐障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惊恐障碍是指个体突然感到强烈的恐惧、紧张,或者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 认知上,个体有濒死感和失控感 情绪上,个体被强烈的疑虑、恐惧所击溃 生理上,个体可表现出急性应激反应。 社交恐惧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接触; (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 (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特定恐惧症的主要类型: (1)动物恐惧症 (2)自然环境恐惧症 (3)情景恐惧症 (4)血、注射和伤口恐惧症 (5)其他:包括疾病和死亡 请阐述导致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1)个体有焦虑的生物易感性与(或)社会抑制的生物倾向性; (2)在压力的情境下,个体可能会在社会情境中出现未预期的惊恐发作(虚慌) (3)个体可能经历源于真实惊恐的社会床上,并对相同或相似社会情境感到加氯(条件化作用)。创伤性社会经历可以追溯

变态心理学——常见心理异常症状与对应病症

感觉过敏、内感性不适、感知综合障碍、情绪脆弱(神经衰弱)2、神经衰弱症候群: 注意减弱 3、应急相关的精神障碍: 心因性幻觉 4、癔症: 心因性幻觉、心因性遗忘 5、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感觉过敏 6、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感觉减退 7、抑郁状态: 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内脏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思维迟缓、抑郁性木僵 8、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窥镜症、思维云集、病理赘述、夸大妄想(麻痹性痴呆)、注意减弱、记忆减退、遗忘综合症、情绪迟钝、易激惹、强制性哭笑。 9、意识障碍: 感觉减退 10、脑器质性疾病: 幻视、错构、虚构

幻视 12、人格障碍: 超价观念 13、精神分裂 内感性不适、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功能性幻觉、思维障碍、感知综合障碍、窥镜症、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思维散漫)~早期、破裂性思维(思维联想障碍)、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被夺、思维云集、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原发性妄想、强制性思维、情绪迟钝(早期)、情绪淡漠(衰退期)、情绪纠错、意志缺乏(衰退期)、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木僵。 14、颞叶癫痫、颞叶肿瘤: 幻嗅 15、偏执性精神障碍 被害妄想 16、癫痫 幻触 17、强迫症 强迫性思维 18、躁狂

思维奔逸、易激惹 19、心情障碍狂躁: 思维奔逸 20、心境障碍抑郁发作: 思维迟缓 21: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 思维贫乏 22、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思维不连贯 23、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夸大妄想、记忆增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24、情绪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自罪妄想、记忆增强 25、更年期、老年期精神障碍: 嫉妒妄想(更年期)、疑病妄想 26、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嫉妒妄想、遗忘综合症。

变态心理学知识点综述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 ?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已经放弃使用精神病一次,只保留 精神病性作描述之用。 ?精神病性也只用于描述存在下述症状的情况:1、幻觉;2、妄想;3、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4、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 5、显著的精神运动型迟滞; 6、紧张症性行为。 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变态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 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等。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第二单元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希波克里特:人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2、以两个命题为基础,弗洛伊德推演出的判断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固着”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异常;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焦虑是因为自我需要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造成的。 ?压抑到潜意识之中的冲突,还要以扭曲的形式变相的表达自己,导致异常心理和行为。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主要从心理与社会层面了解分析症状。 精神病学则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主要从生物层面来了解症状,对其进行干预诊断与治疗。神经病:属于临床医学中的精神病学研究的范畴,是指当个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所表现的不同疾病。 精神障碍:与精神疾病的含义大致相同,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或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 精神病: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狭义是指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乏,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一组情况。 精神障碍(重性精神病)有三个特点(许又新): 1、社会检验能力严重受损; 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3、缺乏症状自知力。 心理障碍: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张伯源、陈仲庚提出的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判断标准: 1、个体经验标准:涉及个人的主观感觉不良和研究者对异常现象的主观判断; 2、社会文化标准:参照社会常模与社会适应的标准; 3、医学标准:根据病因与症状进行判断; 4、心理学标准:根据统计结果,观察其心理特征是否偏离平均值。 对心理障碍的医学诊断分类体系:中国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CCMD);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及其相关问题的统计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Problems,ICD)。 克雷培林:德国精神病学家,师从著名心理学家,并曾在冯特的心理实验室工作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和临床实验基础上以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了精神病学,分析了上千的病例,建立了精神病学的系统并从1883年开始出版精神病学教科书。主要贡献:1、明确区分了两种精神病:躁狂忧郁性精神病和早发性痴呆;2、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关于精神疾病的科学分类;3、首次将实验心理学方法运用于对精神病学的研究;促进了精神病学的发展,也充实了变态心理学的科学内容;4、被认为是变态心理学医学模式的创始人。 催眠术:古希腊时就已有记载,中世纪,一些术士号称用一种神秘的力量来治病。麦斯默创立了动物磁感应理论,并将其操作成为麦斯默术。他认为宇宙间充满动物磁性,受损或阻滞就会生病。他采用磁铁、与对方接触或吸引对方注意的方式使病人进入恍惚状态,然后让其放松使之得到治疗。麦斯默术是催眠术的前身而且其治疗的癔症患者,与心理治疗一脉相承。19世纪70年代后,法国的Bernheim和Charcot(夏可)开始对催眠术进行研究,但是Bernheim认为催眠状态时病态的表现,与癔症相提并论,Charcot认为催眠是由暗示引起的,可见于正常人。于是由于意见分歧,形成了南锡派和巴黎派的激烈争论,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行为治疗与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另外,华生认为行为都受环境事件控制,对行为可进行预测和控制,并且认为异常心理反应有可能是通过学习的经验而建立的。桑代克通过实验提出了练习律和效果律。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并将其应用于医院治疗,首次提出了“行为治疗”。沃尔普创立了“系统脱敏”等行为治疗方法。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个体可仅仅通过模仿习得新的行为。认知治疗开始于贝克对癔症的治疗,之后埃利斯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困扰、行为问题或心理障碍均与人的认知有关,强调以改变认知的方式来消除或减轻心理问题。 ●几种脑成像技术: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RI:核磁共振技术,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笔记2017年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四大重点:一精神病性问题;二神经症性问题;三泛化;四压力。 精神障碍(disorder not desease)症状:①幻觉;②妄想;③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④并非由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不敢见人,无法上班上学,严重的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不接电话,持续指半年以上。抑郁不是精神病性的;⑤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木僵,丧失主动性,摆什么姿势就什么姿势;⑥紧张症性行为:单调反复持续地重复某个动作。神经病特指神经症,是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存在着持久而尖锐的心理冲突,如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和躁狂不是神经症,而是心境障碍。 心理咨询师不做精神病的诊断,只进行鉴别,可以针对精神病患者开展工作,但只是辅助性的。心理咨询师不能把帮助求助者消除负性情绪作为咨询目标,因为有些负性情绪是必须的。咨询师只能咨询不健康的负性情绪,帮助求助者发现自我不足,自我成长。 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 (296) 一、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在人群中会永远并存。⑴人的心理行动存在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⑵即使是心理异常的人(或精神障碍患者),他们的心理活动也不完全是异常的,(因此也不能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一定都偏离常态

的)。⑶精神异常群体的比例较小。心理异常的人经过系统治疗,异常部分也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 二、《国际疾病分类》ICD-10关于精神病性的描述,精神病性也只用于描述存在下列症状的情况:幻觉;妄想;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紧张症性行为 三、“精神障碍”=异常心理,如果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则称之为精神病性问题。 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296) 一、变态心理学的定义: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①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②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等。 三、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研究对象相同、侧重点不同。1.变态心理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2.精神病学:医学分支,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转归、预 1、天才的推论——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体液说,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包含了“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现代心理学判断的雏形 2、公元5世纪到16世纪宗教神秘主义占绝对优势,心理异常完全被看作是魔鬼的俯身,治疗的方法是驱魔、魔法服剂、宗教仪式等 ?3、公元17世纪中叶神经科学的发展。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现运动性失语区,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出“细菌理论”。 4、19世纪和20世纪初,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①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变态心理学只能融在精神病学之中;②促使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两个命题、五个推断、三个原因) 1.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两个基本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弗洛伊德推演出的五个判断 ⑴心理动力—力比多:人类的生物本能(力必多)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称为力比多(libido) ⑵性心理三个发展阶段: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的3个发展阶段:①口欲期;②肛欲期;③生殖器期 ⑶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相对应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⑷人格结构的活动原则: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⑸防御机制:为防止冲突引起焦虑而具有的防止焦虑的能力(压抑或克制能力)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三个原因) (1)“固着”:①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发展的充分和必要条件;②如果某个阶段接受的刺激过多或过少,会使“性心理”的发展受到挫折;③造成“性心理”发展“固着”,导致造成未来人格的异常。 (2)“焦虑”:“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理性的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 (3)“压抑”:为防止、消除焦虑,必须学会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或者冲突矛盾。如果压抑力量不足,让冲突、矛盾,或者说让非理性冲破防线,体验到痛苦。但压抑住了也未消失,冲突和矛盾会隐藏到潜意识中,如显性梦、隐性梦、口误或失误等,以扭曲的形式表达出来,就产生了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1.行为主义的研究路线: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