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来源:中国报业网2008-11-29 17:25:00【查看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于2001年1月1日。作为商业报纸领导者,一直尊崇新闻创造价值,以其敏锐的反应,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运作,源源不断地为商业精英人士提供最具深度、广度和最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倍受业内外人士的推崇,确定了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的地位。七年来,《21世纪经济报道》的发行量一直稳居财经报纸首位,发行网络遍及全国和香港,2007年的发行量已达到665,800份,广告营业额已逾亿,在财经媒体中占有近%的市场份额,不仅是广告收入最高,也是覆盖最多高收入、高职位、高学历人群的一份财经报纸。

创造新闻价值履行社会责任扩大传媒影响

从创刊开始,《21世纪经济报道》就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并以这样一个高度去要求自己,完善自己,孜孜的推动着商业中国的发展。在这个定位的驱动下,《21世纪经济报道》秉承“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坚持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性;以推动商业中国发展为目标,发起并主办各种高端论坛、评选活动。

坚持新闻传造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提倡新闻根植事实真相,以此来构筑媒体品牌价值的基础。在深入调查、深度报道的基础上,不断加快新闻节奏,加强点、面结合,推出了很多大型报道,以客观深入、讲求事实的报道风格享誉行内外,吸引了以公司高层领导者、中层管理人员、各界专业人士及政府高级官员为核心的读者群,得到各界商务人士的一致好评。目前,《21世纪经济报道》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全国15个重点城市设有记者站,而且在纽约、开普敦、伦敦、华盛顿、硅谷、新加坡、巴黎、莫斯科、布鲁塞尔、东京等国际商业、金融中心也派驻记者,实现新闻采集网络全球化,生产第一手商业新闻,以全球视野关注商业中国,探究中国商业价值。

在坚持新闻专业化、逐步推进新闻全球化的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不断与时俱进,推出新版块,改变出版周期。推出了“新资本”版块、创立了奥运版块,在保持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新闻报道的节奏,满足读者的需求。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但《21世纪经济报道》始终如一的坚持新闻的独立性,坚持“新闻就是新闻,经营就是经营”,坚持一个媒体的社会责任。因为《21世纪经济报道》坚信这样的品牌才是最有价值的。在内容上报纸尊崇“新闻创造价值”,坚持新闻根植事实真相,不断的打造报纸内容的影响力,再通过内容的整体影响力来推动经营的前进;同时经营部门持续的去举办非常有影响力的市场活动,延续品牌的价值,履行一个媒体除了新闻以外的其他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报纸的影响力。

倡导“企业公民”概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2003年,21世纪报系首先在中国倡导“企业公民”概念,同时发起主办“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评选”,鼓励、嘉奖在行动中实现“企业公民”意义的企业。而作为一家媒体,21世纪报系也积极承担企业公民的职责,在公益方面也发起一些活动。以主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为首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用行动实践“企业公民”道德与能力共进,责任与利益双赢的真正含义。比如说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小桔灯乡村小学图书馆计划、点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计划、绿色畅想大学生环保公益大赛等。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伤亡惨重,民众家园被毁。作为一家有责任的媒体,21世纪报系迅速反应,公布接受捐赠的机构帐号,发起西部投资促进联盟,呼吁企业积极参与震区灾后重建,举办“童创美好未来”为震区儿童募集图书等活动,利用自身的媒体优势、关系资源切切实实的为推动灾后重建尽一份力。

缔造媒体专业影响力

如何将媒体的品牌价值最大化?如何延伸它的核心价值?在中国媒体这个相对垄断又竞争较为落后的行业,这些思考有着很大的前瞻性。为了更好探索这些问题,建立完整的品牌管理体系。《21世纪经济报道》在全国传媒领域率先建立市场中心,全面负责品牌价值管理和衍生产品开发,经过几年的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的产品开发和品牌管理都比较成熟,成功的发起并主办了一系列高端活动,以“商业中国推动力”为理念,缔造媒体专业影响力。其中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评选、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中国酒店金枕头奖、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等,不仅受到业界人士的首肯,更成为各自行业的标杆,助推各个行业的发展,扩大报纸的社会影响力。

审时度势关注市场洞悉市场变化

市场的需求对于媒体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一家商业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的发展更加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日报是《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开始就定下的目标,但是并没有从创刊开始就做日报,而是花了七年的时间来实现这一梦想,主要就是出于市场的考虑。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顺应市场的需求,这是《21世纪经济报道》做决策的习惯,是品牌的一个文化,也是《21世纪经济报道》七年来品牌一直稳健发展的前提。对于品牌运营来说,市场上有两个因素的变化影响会比较大,就是客户和读者。因此,《21世纪经济报道》每年都会使用第三方公司提供的调查数据,深入细致的了解其客户和读者,为它的品牌建设及管理决策寻求客观依据,指明方向。

调整宣传口号

随着市场的变化,经济的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口号,具体化品牌建设的努力方向,稳步打造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的地位。2001年1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面向全国发行,发刊词:我们的梦想就是国家的梦想。当时正值中国加入WTO,于是提出“与加入WTO后的中国一起成长”的口号,见证中国经济的发展。之后在不同时期又提出了“代表向上生长的力量”、“彻底新闻、彻底领先”、“摆事实,讲道理”等口号。2008年1月1日开始,《21世纪经济报道》改版为日报,实现最初的梦想,提出“生生不息”的口号,意寓以此为原动力进化自我,推动中国商业的发展。

实施广告监测

每年《21世纪经济报道》都会购买关于各个媒体的广告监测数据,借此了解其他同行媒体的客户情况以及它们与《21世纪经济报道》之间的差距,然后综合整个市场的环境,分析这些差距,了解客户的需求情况的变化、客户喜好等等,为各方面的广告运营决策和品牌建设的重点提供客观依据。

掌握读者数据

对一家报纸而言,读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了解目标读者的属性,包括他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阅读习惯等等,对于报纸的后续经营有很重大的意义。每年的9月份《21世纪经济报道》都会研究市调公司提供的读者数据库,分析解读目标读者的属性,同时了解《21世纪经济报道》在读者中的知名度、忠诚度等系数,确定接下来品牌建设的努力方向,准确的不断完善我们的品牌。另一方面会根据战略的需求,进行特殊的调查研究,如改版为日报的时候,就联合市调公司进行商业咨询大调查,了解中国主流人群心目中理想的商业日报是怎样的,获取一些对改版有用的信息。

打造二十一世纪的品牌媒体

经过几年的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的品牌价值已经形成,品牌定位明确,品牌延伸产品也发展良好,将来的发展方向基本确定,但《21世纪经济报道》还会持续不断的完善其品牌管理体系,让品牌更健康、长远的发展下去。

品牌的传承与延续

《21世纪经济报道》七年来的形态发展历程,记载了报纸从周报到一周两期,再到一周三期,最后变为日报,一周五期的全过程,体现品牌的传承与延续。因此,2008年以“生生不息”为底蕴进行品牌形象的宣传,并将“生”这个概念延续到《21世纪经济报道》的产品、活动及各种宣传物的策划和设计上,包括08年的奥运、环保和公益等活动。通过传递“生生不息”这种与生俱来不断进化的生命力,带给读者希望,商业里面的繁荣,以及对生活事业的满足。从另一个层面延续《21世纪经济报道》的品牌价值。

品牌管理独立运作

几年的发展之后,现在《21世纪经济报道》各个活动以及内容的运营都已经很成熟。市场活动的日益增多,其品牌也日益成熟,基本形成了各自独特的VI系统、管理方式、宣传渠道等,这些增加了整体品牌管理的难度。为更好的进行整个品牌的管理,加强整体品牌的建设,独立于各项目管理组之外,《21世纪经济报道》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来负责品牌管理工作,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品牌建设及宣传、视觉管理进行统一规划及执行。

强化员工品牌意识建立品牌识别系统

《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市场简报、活动内部宣传等方式向每一个员工宣扬报纸的理念、定位、形象等,介绍报纸的近期活动的内容、规模、目的,强化报社内部人员的品牌意识,让全体员工对报纸的认识与报纸对外的宣传同步,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意识的去维护报纸的品牌。品牌识别系统是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规范对外传播效果,配合品牌形象的塑造。《21世纪经济报道》对整个品牌元素的使用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视觉元素、色彩、口号、定位语、办公文件模板等等都设定了标准,规范化操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手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手册 (2006-06-05 00:02:50) 这是关于采访的小手册。我们努力让它做到实用,有助于记者完成自己的报道。但更重要的,它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所有的答案。 在日常的报道中,快速的节奏如同切分音般把每天分开。哪一天该完成什么,成为记者心中暗藏的节奏。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就像一场踏错步点的舞蹈,一切全乱了。而打乱这些节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找不到采访对象,不能高质量地完成采访的工作。而这决定了一篇报道的品质。 其实,采访就是对人性的测试。记者在和采访对象打交道的时候,考验的不仅是记者对行业的了解,对产业的观察,也考验记者对人性的洞察力。人性的优点和缺陷,在一场采访中,就可以暴露无遗。采访注定是一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结束的战争,而记者要做的就是,打赢它。 一、怎样找到你的采访对象 不断地被拒绝,不断地被延迟,总是找不到愿意说话的人,截稿的日期在一天天地逼近……在日常的报道中,记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这的确令人沮丧,因为新闻不能虚构,而等待又让人痛苦,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愿意说话的人,或者说找到让人不得不说话的理由? 要回答这个问题,记者应该首先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要接受我的采访?其实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接受采访?其二是,他为什么要接受本报或者该记者的采访。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公司的CEO可能会想宣传他的公司或者产品,或者想展示他作为商业精英的形象;也可能竞争的需要;还有,当一个事件发生时,记者已经掌握了相关的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对方需要了解的,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不得不说。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被采访对象可能会看重报纸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也可能因为报纸这种影响力和风格让他反而会更谨慎;或者记者本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通过精心的准备,让被采访对象感觉到接受采访是值得的,而在采访完,他的话不会被歪曲或者误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100% Windows体验中心打工不如当老板! 伊利:大危机后大增长龙腾天下爱丽舍中华行

盖保罗称,目前欧莱雅集团旗下已有14个品牌进入中国,在产品线上,他本人与总部都“很满意”。 然而,从小护士的四年苦恋到羽西的半年闪电牵手,真正让盖保罗感叹的是,欧莱雅经历了一场痛苦的“自我教育过程”。 对欧莱雅而言,2003年底并购小护士其实只是迈开了并购策略的第一步,而2004 年1月并购羽西,却是欧莱雅在大宗并购交易上的一次综合考验。 当时参与竞争的最大对手是宝洁,在与宝洁争抢羽西的关键时刻,盖保罗与总部高层一同经历了一场“出手还是继续静观”的严峻考验。 事实上,当市场形势把这一问题推向决策的最后底线之际,欧莱雅法国总部终于迅速做出决断,据称以羽西年销售额约2倍的价格将其揽入怀中。对于交易的具体价格,欧莱雅公司至今一直严格保密。 据悉,羽西由美籍华人靳羽西于1992年创立,2003年的销售收入达3800万欧元。按此推算,欧莱雅付出的代价达7600万欧元以上。 业界人士认为,如果说收购小护士是经过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的策略性收购,而牵手羽西则是欧莱雅基于长远战略的一次“防御性”收购。 多方面的信息也表明,在收购羽西的行动上,欧莱雅显得“有些仓促”,并没有像收购小护士那样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然而,这不影响收购羽西的积极意义。这种迅速抢购,在管理上的确存在很大风险,但也更加考验欧莱雅的投资管理能力。 从整个化妆品行业分析,近几年来宝洁从日化领域加大力度向化妆品领域倾斜,无疑给了欧莱雅巨大的挑战,玉兰油25亿元的年销售额便是很好的证明。 宝洁现在最大的弱点,在于产品线的单薄。如果收购羽西成功,宝洁在化妆品领域的产品线将进一步得到完善,无疑将对欧莱雅构成严峻的威胁。 盖保罗认为,并购一个新品牌对欧莱雅而言,关键在于能否拓展欧莱雅的品牌战线,是否符合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在金字塔式的群体品牌策略中,小护士的加盟,无疑帮助欧莱雅迅速进入了广阔的大众市场;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欧莱雅原本比较单薄的深度分销渠道。 激活手法之辩 每次收购完一个品牌之后,欧莱雅不搞品牌冷冻,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赋予品牌新的生命力,并引导其以全新的形象进入市场。 “收购一个品牌是因为我们觉得它对我们有价值,所以我们不会雪藏并购进来的品牌;相反,我们会融合自己的技术配方重新开发出新产品。”针对业界认为欧莱雅采取并购策略消灭本土化妆品牌的提问,盖保罗如此回答。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告部热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 《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于2001年1月1日,作为商业报纸领导者, 一直尊崇新闻创造价值。2003年1月1日,由一周一期到一周两期;2006 年1月1日,由一周两期到一周三期;2008年1月1日开始,《21世纪经 济报道》将全新改版,一周五期,每个工作日为读者提供及时、准确、全面 的商业资讯。 7年来,《21世纪经济报道》不断深入事实背后,为商务精英提供最具 价值的商业资讯;纳集海量战略信息,为中国商务精英构筑登高望远的价值 平台;精心策划系列重要品牌活动,如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评选、红粉笔乡村 教育计划、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中国酒店金枕头奖、21世纪亚洲金 融年会、品牌价值管理论坛等,不断树立行业标杆,建立商业中国发展新秩 序。 2008年,作为商业报纸领导者,《21世纪经济报道》将以全球视野关 注商业中国,以专业素养探求商业智慧,以理性笔触记录商业本质,以明快 速度传递商业资讯,继续与中国商务精英人群一道在商海博弈,成就商业理 想。 商业报纸领导者 七年辉煌(2001-2007) 《21世纪经济报道》自2001年1月1日创刊以来,作为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通过敏锐的反应,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运作,源源不断地为商业精英人士提供最具深度、广度和最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倍受业内外人士的推崇,获得众多奖项荣誉,领航商业资讯传播。 2004年11月,《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4年度莱卡风尚大奖颁奖典礼中,获颁“风尚媒体大奖”之“最新锐”媒体大奖。 2005年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评选中,《21世纪经济报道》以5.8亿的品牌价值排名第477位,是唯一上榜的财经报纸媒体。 21世纪报系在2005年度因企业公民、“红粉笔”计划等活动,荣膺最新一届的艾菲奖(EFFIE AWARD)铜奖,是此次艾菲奖中唯一的媒体类获奖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6、2007年“富豪之选——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调查”中获

综合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的差异

综合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的差异作者:杨锐报告时间:2011年11月6日 随着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中国社会的转型,经济发展和财富追求成为人们生活的主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财经类报纸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本文选取了当前中国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三家财经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和《每日经济新闻》作为样本,分别从媒体专业性、媒体定位、报道领域、目标受众及市场营销战略、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情况简介 《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于2001年1月1日。目前是南方报业集团下属中国最大的商业报纸媒体。作为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一直尊崇新闻创造价值。2003年1月1日,由一周一期到一周两期;2006年1月1日,由一周两期到一周三期;2008年1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经过改版,一周五期,在每个工作日为读者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商业资讯。 《第一财经日报》创刊于2004年11月,是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的综合财经日报,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第一财经日报》为对开大报,每周一到周五出版,该报采取跨媒体的办报模式,其主要受众为中国的商界领袖、创业家、管理精英、金融投资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知识界等,力求覆盖中国最具消费力的高端主流人群。 《每日经济新闻》创刊于2004年12月9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并与成都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是中国首张专注于公司新闻与理财服务的主流财经日报,周二至周六出版。注重财经新闻的原创性,主要面向高学历、高职位、高消费能力的精英阶层。《每日经济新闻》坚持专业、权威、实用、好看的办报理念,新闻锐利、眼光独到,以公司新闻和理财信息为主,是一份对财经业界和投资者有参考价值的全国财经报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手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手册 刘晖 这是关于采访的小手册。我们努力让它做到实用,有助于记者完成自己的报道。但更重要的,它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所有的答案。 在日常的报道中,快速的节奏如同切分音般把每天分开。哪一天该完成什么,成为记者心中暗藏的节奏。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就像一场踏错步点的舞蹈,一切全乱了。而打乱这些节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找不到采访对象,不能高质量地完成采访的工作。而这决定了一篇报道的品质。 其实,采访就是对人性的测试。记者在和采访对象打交道的时候,考验的不仅是记者对行业的了解,对产业的观察,也考验记者对人性的洞察力。人性的优点和缺陷,在一场采访中,就可以暴露无遗。采访注定是一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结束的战争,而记者要做的就是,打赢它。 一、怎样找到你的采访对象 不断地被拒绝,不断地被延迟,总是找不到愿意说话的人,截稿的日期在一天天地逼近……在日常报道中,记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这的确令人沮丧,因为新闻不能虚构,而等待又让人痛苦,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愿意说话的人,或者说找到让人不得不说话的理由? 要回答找个问题,记者应该首先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要接受我的采访?其实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接受采访?其二是,他为什么要接受本报或者该记者的采访。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公司的CEO可能会想宣传他的公司或者产品,或者想展示他作为商业精英的形象;也可能竞争的需要;还有,当一个事件发生时,记者已经掌握了相关的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对方需要了解的,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不得不说。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被采访对象可能会看重报纸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也可能因为报纸这种影响力和风格让他反而会更谨慎;或者记者本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通过精心的准备,让被采访对象感觉到接受采访是值得的,而在采访完,他的话不会被歪曲或者误解。 这只是一些可能遇到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记者要掌握这个行业的基本情况和利益格局。下面有一些采访前要做的工作: 1、采访前:精心准备,事半功倍。

段永平:先成为“职业棋手”再说作者:朱平豆 出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合订本光盘 段永平:先成为“职业棋手”再说 [财富]2001-11-12 □本报记者朱平豆东莞报道 中国年轻的民营创业者们,历尽艰辛,在夹缝中成长,尽管有高昂的创业成本、各式各样的歧视和产权不清的纠结,他们的智慧和能量依然在华夏乃至世界的土地上爆发。WTO 带来的是更广阔的空间与更残酷的竞争,这需要创业者们加倍的坚韧和努力。 “蔡振华球打不过我。”11月2日,记者问步步高总经理段永平,中国加入WTO以后,步步高如何面对时,段突然一语惊人。蔡振华是中国乒乓球球队总教练。记者望着段永平一张一本正经的脸,坚定地摇摇头说:“不可能。” 段永平莞尔一笑,脸上露出淡淡的狡黠:“蔡振华高尔夫球打不过我。打乒乓球,他右手———他是左手型选手,也打得过我。” 段永平穿着一件有些皱巴巴的、与他的肤色并不般配的淡黄色短袖T恤,盘腿坐在临时借来的一张凌乱不堪的宾馆床上。这是很地道的“围棋坐法”。 “我为什么要跟蔡振华打乒乓球呢?要想赢他,挑我的长项啊。” 段顿了顿,这才开始回答记者的问题,“既然你也喜欢围棋,我就拿围棋作比喻:在世界上,步步高充其量只是个业余3段、4段的水平,连职业初段的水平也达不到,而通用、IBM等公司是什么?是专业九段!与他们差远了!我才不和他们下棋呢!还不输得一塌糊涂!让我先练好内功,成为职业棋手以后再说!” 本色:真正的“生活空间” 面对中国加入WTO,段永平怎么没有豪情万丈或悲壮激情?按段的话说,加入WTO,“与我关系不太大,我还一样做步步高”。 斯说斯想,起码不合潮流吧? 其实,在中国企业家中,段永平一直显得很另类。 段永平的另类,从八十年代开始就“折腾”自己。七十年代末,段永平从江西来到杭州读完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分到伟大的首都北京。在人才集聚的北京电子管厂搞技术多好啊,可他突然丢下专业,去人民大学的经济系读研。1989年,当中国的硕士不说凤毛麟角,至少还是个宝贝的时候,段永平丢下铁饭碗,飞到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中山市,当上怡华集团属下一家小厂的厂长。这是一家怎样的厂呢———十几号人,亏损200万元! 这家小厂是生产家用电视游戏机的,这种游戏机早已行俏,全国生产它的厂家达数百家,而以“敢为人后”闻名的段永平敢为人后,照样从后跟进。他打出“小霸王”的旗号,“小霸王”竟就一下子红遍全中国。3年后,这家叫作中山市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的小厂产值已达1亿元。 此时,电脑学习机走俏,段永平又敢为人后地跟进,“小霸王”电脑学习机又风靡全国,那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电脑的概念就是“小霸王”、《拍手歌》、成龙“同是天下父母心,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来源:中国报业网2008-11-29 17:25:00【查看评论】 《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于2001年1月1日。作为商业报纸领导者,一直尊崇新闻创造价值,以其敏锐的反应,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运作,源源不断地为商业精英人士提供最具深度、广度和最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倍受业内外人士的推崇,确定了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的地位。七年来,《21世纪经济报道》的发行量一直稳居财经报纸首位,发行网络遍及全国和香港,2007年的发行量已达到665,800份,广告营业额已逾亿,在财经媒体中占有近%的市场份额,不仅是广告收入最高,也是覆盖最多高收入、高职位、高学历人群的一份财经报纸。 创造新闻价值履行社会责任扩大传媒影响 从创刊开始,《21世纪经济报道》就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并以这样一个高度去要求自己,完善自己,孜孜的推动着商业中国的发展。在这个定位的驱动下,《21世纪经济报道》秉承“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坚持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性;以推动商业中国发展为目标,发起并主办各种高端论坛、评选活动。 坚持新闻传造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提倡新闻根植事实真相,以此来构筑媒体品牌价值的基础。在深入调查、深度报道的基础上,不断加快新闻节奏,加强点、面结合,推出了很多大型报道,以客观深入、讲求事实的报道风格享誉行内外,吸引了以公司高层领导者、中层管理人员、各界专业人士及政府高级官员为核心的读者群,得到各界商务人士的一致好评。目前,《21世纪经济报道》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全国15个重点城市设有记者站,而且在纽约、开普敦、伦敦、华盛顿、硅谷、新加坡、巴黎、莫斯科、布鲁塞尔、东京等国际商业、金融中心也派驻记者,实现新闻采集网络全球化,生产第一手商业新闻,以全球视野关注商业中国,探究中国商业价值。 在坚持新闻专业化、逐步推进新闻全球化的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不断与时俱进,推出新版块,改变出版周期。推出了“新资本”版块、创立了奥运版块,在保持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新闻报道的节奏,满足读者的需求。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但《21世纪经济报道》始终如一的坚持新闻的独立性,坚持“新闻就是新闻,经营就是经营”,坚持一个媒体的社会责任。因为《21世纪经济报道》坚信这样的品牌才是最有价值的。在内容上报纸尊崇“新闻创造价值”,坚持新闻根植事实真相,不断的打造报纸内容的影响力,再通过内容的整体影响力来推动经营的前进;同时经营部门持续的去举办非常有影响力的市场活动,延续品牌的价值,履行一个媒体除了新闻以外的其他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报纸的影响力。

21世纪传媒敛财内幕曝光:人员架构、案件流程

21世纪传媒敛财内幕曝光:人员架 构、案件流程 公司人员架构图

案件流程图 ◎制定业务指标:“拿下”70%IPO企业 ◎让企业花钱买21世纪报系“沉默权” ◎总裁完不成任务年薪减了20万 ◎CEO沈颢称违背对新闻的承诺 在《瞧,那些新闻的圣徒》中,曾经的北大才子、21世纪传媒公司CEO沈颢写道,“唯有尝试,才能生存”,但他在21世纪传媒帝国的种种尝试,最终把自己送入高墙。记者昨天从上海警方证实,21世纪传媒执行董事、总裁沈颢目前正在接受警方调查。记者调查发现,在21世纪传媒公司下属媒体种种涉嫌违法的操作中,沈颢不但起到了领导、支持作用,而且亲自下令要求下属媒体删除负面报道。 □受人追捧 新闻人慕名加入“21团队” 21世纪传媒公司报、网收钱删除负面新闻的做法,作为CEO的沈颢承认,他不仅仅是简单的默许,而是领导者和支持者。 9月25日,在21世纪网主编刘冬等人被抓后不到一个月,21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CEO、《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行人沈颢,也被上海警方控制,同时被抓的还有21世纪传媒集团总经理陈东阳等人。早在9月12日,21世纪传媒下属的另一个媒体《理财周报》,包括其发行人夏日在内的多名负责人被警方带走。 截至目前,21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下属的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理财周报》的多名相关负责人和员工,目前均被上海警方控制。 曾被无数媒体人奉为偶像的沈颢被抓,引发媒体圈震动。沈颢就职《南方周末》期间与人合作创作的《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其为《21世纪经济报道》图书《裸露的真相》所作的序《瞧,那些新闻的圣徒》,以及其为前妻、插画师莫小丹所写的墓志铭《一睡不起》,再一次在网上流传。但记者查询发现,这3篇“作品”完成的时间都在2008年之前。其间,沈颢的身份分别是《南方周末》新闻部主任,以及21世纪经济报系发行人。 正是在2008年,沈颢完成了华丽转身,出任21世纪传媒公司执行董事、总裁,2012年担任21世纪报系党委书记。有人指出,这时候的沈颢与其说是一张报纸的出品人,不如说他更是一个媒体企业的经营者。 有人曾把沈颢称为“新闻界的灵魂导师”,很多新闻人慕名加入21世纪团

新闻学习——21世纪经济报道主任谈怎么写财经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主任谈怎么写财经新闻 什么样的新闻才算是好新闻?我相信,来到这里的人都不能算笨吧,新闻的好坏还是分得清的。美味的菜你做不出来,难道还尝不出来吗?可是,有人要说了,我们到这里主要不是来欣赏、品评好新闻,而是想做出好新闻的。能不能告诉我,好新闻的标准是什么? 对不起,我没学过新闻,不知道新闻系的教科书是怎么定义好新闻的。我丝毫没有想贬低新闻科班出身的同事的意思,但我深知,仅仅用新闻系的教科书来套是写不出真正的好新闻的。我没有任何权力也没有任何资格来制定好新闻的标准,而且用一种标准来衡量新闻是好还是不好,将是可怕的,灾难性的。 但好新闻总是有共通性的。我只想从几个大的新闻种类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感觉。当然,我们必须把以下话题局限于财经新闻的范畴。 政策性新闻。听起来政策性新闻最没新意,你又不能瞎阐释,主要是靠人脉关系和敬业精神,谁先发出来谁最牛。纸媒体速度再快也比不过网络,新华社通稿一到它就发出来了。都市报还可以把政策一二三列出来,分析分析,再加一些政策出台的背景。周刊类的财经媒体怎么办?如果能抢到第一落点,发原创新闻,当然最好,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绝大多数情况是只能抢第二落点。 政策性新闻写什么?政策本身你只需提一句就行了,详细内容都市报早就报过了,我们可能主要还是要写新闻后面的东西。 第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肯定要写,但不单是流水账似的回顾,而是要捕捉到政策出台的逻辑线索,让读者明白,哦,原来这个政策现在出来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二,政策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要写。这是对政策影响的前瞻性分析,是政策性新闻的主体部分。 第三,市场有关主体对政策的反响和评论。采访哪些人?能采访到制定政策的关键部门或关键人,最好不过。不行,就采访政策影响到的市场主体。但并不是说背景就是第一段,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就是第二段,不,政策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应该放到最前面,因为这才是读者最关心的;其次是分析评价,然后才是背景,或者两者揉在一起写。政策性新闻要写出差异化、要创新,才会更受关注。好的政策性新闻,是能从政策中揭示出趋势性的东西来。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前一段央行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即房贷加息。重点在写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现实的、即时的影响,对当前房价的影响;然后是各方的反应和评论,对未来房贷政策进行前瞻性分析,并提及它对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是政策出台的背景分析。如果写得好,能采访到关键人物,对政策背景的新闻元素的突出,甚至可以单独成篇。譬如,大家都在说央行房贷加息是中央宏观调控打压房价的需要,而不太注意央行自身和商业银行本身的需求,如果我们采访到央行的人(甚至只是听到了央行的人的讲话、演讲),突出了央行对住房个人抵押贷款风险的强调,我们就会明白,作为央行,它出台这种政策,客观上会起到打压房价的作用,但可能更多是的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因为自1998年以来,

IBM 100亿美元发动OnDemand革命

IBM:100亿美元发动"OnDemand"革命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点击数:358 更新时间:2007-12-8 35亿美元并购普华永道咨询公司、10亿美元收购数家中间件公司、全面支持Linux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背后正酝酿着一场企图颠覆企业级IT应用模式的革命,而IBM希望在这场影响全球IT市场格局的战争中打造成千上万家“OnDemand”公司 颠覆式战略演进 10月30日,IBM的未来董事长彭明盛(SamuelPalmisano)向全世界宣布IBM的一个“战略性新概念”:E -Business OnDemand(随取即用式电子商务)。 在这个规模宏大的超级战略中,IBM计划将包括硬件、存储、网络计算在内的IT基础设施,操作系统、中间件在内的软件系统,与IBM的企业业务咨询服务全部整合在“OnDemand”旗下,针对企业级的IT应用及业务流程变革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彻底整合方案”。 简而言之,“OnDemand”可以为企业提供从最底层的芯片到最高层次的业务流程变革。 这种“彻底整合”概念的实现意味着企业此前运用IT技术支持管理变革的模式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在“OnDemand”概念提出之前,任何企业进行管理变革,都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整合”——在不同的服务器、存储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业务流程之间一次次地进行整合。 有关统计表明,全球范围内企业每年花在IT系统整合上的费用占了IT支出的40%以上,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直接影响到企业级IT应用的实际成效。 一个事实是,包括ERP、CRM、SCM等在内的企业级IT应用在全球范围内长期以来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直接原因,一方面与硬件、软件及网络难以计数的不同技术标准有关,另一方面与IT 供应商的实际能力有关——没有一家IT厂商或IT咨询公司能够以“全包”的方式解决IT技术与企业业务流程变革之间的所有需求。 而现在,IBM“OnDemand”概念试图突破这一点。本质上“随取即用”是把企业望而生畏的“企业信息化”变成成熟资源交给企业,就像打开电灯用电一样。而IBM则是那个提供“IT电力”的“核电厂”。 更深层次上,这种几乎“随心所欲”运用IT工具的境界,可以帮助企业摆脱复杂的IT技术与标准,集中精力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从而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及时响应,并迅速做出业务调整。 彭明盛甚至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企业是否能成为“OnDemand”公司,将成为决定其成败的关键之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改革失误3条件下可免责 本报记者陈善哲深圳报道 2005年11月23日08:53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鲜有一部地方性法规能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深圳的《改革创新促进条例》是一个例外。 这部数月来一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法规,终于开始露峥嵘。11月17日,深圳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草案)》(下称《改革条例》),这也是该法首次被提交市人大审议。 《改革条例》为改革创新立法,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创举。 从本报11月21日获得的《改革条例》草案来看,为激励和保障改革,《改革条例》专门设立了财政保障、部门协同、奖励、责任追究、免责等若干方面的内容。 为促进改革立法 尽管《改革条例》早早就被列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2005年度的立法计划,但在草拟意见稿之初对立法的必要性却不无争议。 作为条例的主要起草人之一,深圳市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主任刘曙光坦言,“反对立法的意见认为,改革往往意味着对现有法律的突破,立法何以能够促进改革?这种意见曾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马敬仁一度也持这种观点,他解释说,当初最大的担心是认为“改革立法可能会约束改革者的行为和思想,不利于改革创新的进行”。 然而,经过反复斟酌之后,立法宗旨由“为改革立法”明确为“为促进改革而立法”,从而为各方所接受。“现在条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改革创新。”马敬仁称。

有评论认为,深圳制定《改革条例》,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依法改革的时代。 在做关于《改革条例草案》的说明中,深圳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陈涤表示,“我们的改革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应该从摸着石头过河过渡到有序规范进行的阶段,因此,有必要将改革的必经程序法定化,通过立法来规范改革。” 而对于改革和现行法律框架的冲突,陈涤在说明中强调,现行的某些法律制度可能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创新工作与现行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不能靠行政手段来解决,应该依靠法律手段来处理。“通过立法解决改革创新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问题。” 据了解,起草单位先后共举行了三次专家论证会,组织市内的专家学者就立法的必要性、条例的立法形式、调整范围、基本框架以及主要内容进行探讨,并向各政府部门、政协、人大、各区政府等机构发出征求意见函75份。 多方锤炼,始有《改革条例》草案的出炉。 如何激励改革者勇往直前 《改革条例》草案涵盖43条法律条文,分为总则、工作职责、基本程序、公众参与、激励保障以及监督考核等章节。 立法的前提,必须厘清改革创新的法律定义。 多年以来,改革创新更多的是以口号宣言的方式出现,而非专业的法律术语。《改革条例草案》认为,应将改革创新界定为体制改革创新,包含“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制度以及人大制度建设和司法工作”等方面。 同时,《改革条例》对改革的基本程序也做了规定:国家机关、公立非营利机构和人民团体应当编制本单位改革创新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而且市、区政府改革创新中

南方周末25年的成长历程

南方周末25年的成长历程 内容提要:2009年,《南方周末》诞生25周年。对于《南方周末》25年意义的看法,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没有人会否认《南方周末》坚守“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的韧性,没有人会否认《南方周末》早已成为中国报业历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标志性符号。《南方周末》的发展不仅浓缩了中国当代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折射了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即便时至今日,它依然不愧为一个值得尊敬的媒体。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历史在赋予《南方周末》标本意义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疑问集中在《南方周末》的25年:是什么力量赋予了这份报纸独特的品格和坚持的勇气?“道德的化身”、“媒体的指针”、“政治的评判符号”,是文本的误读还是它的本意?在新闻专业主义与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之间,哪一个才是一张新闻纸追求的终极价值?时移世易,在媒体竞争愈加残酷的今天,它能否又该怎样延续昔日的辉煌?走进《南方周末》,或许可以求得正解。 关键词:南方周末报纸新闻转型 一、转型三部曲 第一次转型:突破娱乐小报模式 1984年1月21日,《南方周末》试刊号出版,正式命名为《南方周末》。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号面世,对开4版,每份定价4分。此时的《南方周末》也是一个以刊登文摘稿件以及娱乐八卦新闻为主的报纸,一张靠裁裁剪剪拼凑而成的娱乐小报。但是《南方周末》又不同于一般的周报。据前《南方周末》记者、后来成为国内著名报纸发行人的谭军波回忆,当年三人筹办小组的组长左方,北京大学毕业,骨子里浸润着理想主义、启蒙主义情怀。左方认为中国要实现现代文明必须要做两件事,“第一是要延续“五四”运动科学和民主的启蒙,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素质。这个启蒙是双向的,不仅要对老百姓进行启蒙,而且要让知识分子的精神回归。第二个就是要发展经济,要成为一个强国。因此,报纸必须伴随着改革开放,为它摇旗呐喊、推波助澜。”这种精神基调加之适合当时读者口味的版式设计,使得《南方周末》在众多同质的周报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88年9月2日,《南方周末》头版刊登专稿《一位女研究生被拐卖始末》,引起强烈反响,表明《南方周末》在休闲娱乐的内容之外开始介入对社会问题的解剖。也是在这一年,编辑部将老报人黄文俞的一句话确定为《南方周末》的基本原则:“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并传承至今。 到90年代初,周报热潮势头更猛,从1991年到1993年短短两年间,全国新增周报15多家。大量休闲、娱乐的周报充斥市场,《南方周末》的优势逐渐消失。1991年,南方日报社编委会决定《南方周末》自次年第一期起由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从日报社内部抽调一些年轻人参与扩版,其中包括《南方周末》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记者朱德付。现在身为《中国周刊》总编辑的朱德付回忆,报社当时安排几个年轻人进去,无非是想让其做得更娱乐化一些。谁知这些年轻人不安份,他们觉得在那么如火如荼的改革年代里尽编些家长里短的“八卦新闻”,很没劲。这时,能够全面、深刻表现历史和社会现状的报告文学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失败案例分析民营企业的个死穴终审稿)

失败案例分析民营企业 的个死穴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13个“死穴” 在改革中破茧的中国民营企业,不断经历着政策调整和市场风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危局,一次次跌落,一次次爬起。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对我国1000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5.7年。记者综合多种关于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周期的报道得到的数据是,中国大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在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在2.9—5年。 企业家创业的过程难免挫折和无奈。有人形容,商界在某种程度上与娱乐界相似:一批明星隐没,另一批明星升起。乔赢、周作亮、李忠文、姜伟、吴炳新,这些创业者昔日曾经光芒四射,但今天的创业者也许已经不知道他们是谁了,而他们的功成败退也成了教材中的经典失败案例。 本报对以往和目前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总结,探究这些企业和企业家的失败时不难发现个中原因:一个企业失败往往不是一种原因造成的,而是其中几种,而且这几种原因或互为因果,或并列,使本来可以走得更远的企业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令人感叹不已。 “死穴”之一无米下锅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产品是企业获利的源泉,此“产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例如,咨询公司提供的完善服务也是一种产品。企业没有产品投放市场,就像过日子无米下锅,巧妇亦难维系。 好产品首先应该适合市场需要,拥有固定的消费人群,定位准确,在相同产品中具有市场差异性、无可替代性,同时一定要有合理利润。这是看似普通的“铁理”。没有产品就好像水煮鱼、麻辣小龙虾没有鲜鱼、活虾,没有鲜鱼、活虾,扔再多的料也不管用。如果大家都有活鱼活虾,那么辣子、川椒就要以正宗够味取胜;如果都用辣子、川椒,那么火候、配料及至投料时间就要取胜,这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地方。 “器”不“利”是大多数企业做不大的原因。当市场被同类产品不断蚕食,获利空间逐渐缩小,那么处于劣势地位的产品便退出流通。还是拿餐饮业来说,北京市场每个月约有2000家餐馆关张,关张的是那些只能提供味寡色淡、降低食欲的“产品”的餐馆,而拥有“秘制”水煮鱼的沸腾鱼乡、蟹老宋却正在谋划开新店。榜样:拥有“秘制”水煮鱼的沸腾鱼乡、蟹老宋“死穴”之二资金洞穿 问:您觉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大的压力来自哪里?答:资金不足。这是在采访中最常听到的对白之一。资金问题就是企业的死穴之一,一旦点中,不死也伤。很多不利因素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无以为继。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比国企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资金缺乏的苦楚,他们无法涉足一些先期投入大的项目,错失发展机会;企业加速扩张时,往往因为遭遇资金瓶颈,一口气喘不匀,影响整个企业协作;或者企业拥有融资渠道,热衷做项目铺张无度,资金绷的像一条橡皮筋,一旦一个地方断裂,不但无从补救,而且往往殃及整个企业。这样的典型案例比比皆是。 2001年,号称中国第一家专业连锁店的温州百信鞋业,在未得到银行支持的情况下,大量开店,最多时全国有100多家连锁百信鞋城,资金被连锁店消耗殆尽,资金链终于断裂,创始人因拖欠货款、涉嫌偷漏税而逮捕,百信随之倒闭。原鞋城已卖掉,但仍然难偿其巨额货款。北京城市之光超市、福建华榕超市也是前车之鉴。“先烈”:温州百信鞋业“死穴”之三选址不利

经济观察报vs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观察报vs21世纪经济报道 (一)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发生在《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之间。《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系列自身形象都颇具人文色彩,充满理想主义、积极的使命感,颇具诗意地表达着对新闻的理解以及独特的从业态度,如“一种积极向上生长的力量”,如“风和日丽,江山如画,万物谦虚,纹丝不动,一群有理想的人来到这里,代表一种积极的向上生长的力量。”如 “听我所听,见我所见。。。爱我所欲”等等;而产品本身《21 世纪经济报道》整体行文风格、新闻角度、编辑风格、版式设计却努力直接、生动、务实而严谨。报道事多论少。与之相反,《经济观察报》的自身形象诉求简单直接而理性——“理性、建设性”,而实际运作则充满近乎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在表达方式上甚至有唯美主义的追求。这种精神贯彻得近乎狂热和沉迷。我们可以看到从橙色新闻纸的率先使用到所有标题都采取大标宋,而正文字体采用小 5 号,大量富于创造性的插图及版式设计;我们还可以看到出现在第一版的《经济观察报》的“全球观察”从操作形式到栏目名称,问题设计都充满着观察式的哲学式的思辩色彩,而同是出现在第一版的《21 世纪经济报道》的“第一访谈”却直接得多,真

切观察问题而不形而上。被《经济观察报》包装得美轮美奂的《地产观察》的做法,好象在《21 世纪经济报道》很少迹象,将来好象也不会做。《21 世纪经济报道》的广告运作显然更自觉更有系统的管理体系, 事实上比《经济观察报》也要成功。这背后肯定跟人有关系,我们知道沈颢系北大中文系毕业, 曾热衷写诗,< 南方周末> 给了他想让“阳光打在脸上”的社会理想,在当今中国事实证明籍由推动经济变革发展,远比泪流满面的悲沧呼号来得有效而积极,更构成坚实持续促动结构改善的力量。沈颢无论自觉与否,都算是适时而动,从代表普通百姓到小资阶层再到影响经济结构的主力构成企业主流经营者及工商管理者,这是一次近乎完美的向上升级。所影响的人拥有越来越大的号召力和话语权。这种升级使得沈颢近乎清水般的力量得以蔓延,影响有志青年无数。而地处经济腹地广州的《21 世纪经济报道》上属机构南方报业集团深得经营管理之道,开明大度,为沈颢们拟就了自由构筑水渠的平台,可谓阡陌纵横,一派宽容景象。而管理有道的企业运作体制,又使得沈颢在管理上高度自觉。沈颢起用曾遍访珠三角各大企业主的刘洲伟做“产品总监”的角色构造内容,风格凌厉、切中要害。沈颢更难能可贵的是开创初期,运营成本踞高,广告来源因报纸没有历史而少之又少,但仍能自觉地坚忍,宁可受尽无米之熬,决不让烂米入锅,致使

新闻学习――21世纪经济报道主任谈怎么写财经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主任谈怎么写财经新闻什么样的新闻才算是好新闻?我相信,来到这里的人都不能算笨吧,新闻的好坏还是分得清的。 美味的菜你做不出来,难道还尝不出来吗?可是,有人要说了,我们到这里主要不是来欣赏、品评好新闻,而是想做出好新闻的。 能不能告诉我,好新闻的标准是什么?对不起,我没学过新闻,不知道新闻系的教科书是怎么定义好新闻的。 我丝毫没有想贬低新闻科班出身的同事的意思,但我深知,仅仅用新闻系的教科书来套是写不出真正的好新闻的。 我没有任何权力也没有任何资格来制定好新闻的标准,而且用一种标准来衡量新闻是好还是不好,将是可怕的,灾难性的。 但好新闻总是有共通性的。 我只想从几个大的新闻种类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感觉。 当然,我们必须把以下话题局限于财经新闻的范畴。 政策性新闻。 听起来政策性新闻最没新意,你又不能瞎阐释,主要是靠人脉关系和敬业精神,谁先发出来谁最牛。 纸媒体速度再快也比不过网络,新华社通稿一到它就发出来了。 都市报还可以把政策一二三列出来,分析,再加一些政策出台的背景。 周刊类的财经媒体怎么办?如果能抢到第一落点,发原创新闻,当然最好,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绝大多数情况是只能抢第二落点。 政策性新闻写什么?政策本身你只需提一句就行了,详细内容都市报早就报过了,我们可能主要还是要写新闻后面的东西。

第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肯定要写,但不单是流水账似的回顾,而是要捕捉到政策出台的逻辑线索,让读者明白,哦,原来这个政策现在出来真的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二,政策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要写。 这是对政策影响的前瞻性分析,是政策性新闻的主体部分。 第三,市场有关主体对政策的反响和评论。 采访哪些人?能采访到制定政策的关键部门或关键人,最好不过。 不行,就采访政策影响到的市场主体。 但并不是说背景就是第一段,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就是第二段,不,政策对市场对行业的影响应该放到最前面,因为这才是读者最关心的;其次是分析评价,然后才是背景,或者两者揉在一起写。 政策性新闻要写出差异化、要创新,才会更受关注。 好的政策性新闻,是能从政策中揭示出趋势性的东西来。 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前一段央行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即房贷加息。 重点在写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现实的、即时的影响,对当前房价的影响;然后是各方的反应和评论,对未来房贷政策进行前瞻性分析,并提及它对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是政策出台的背景分析。 如果写得好,能采访到关键人物,对政策背景的新闻元素的突出,甚至可以单独成篇。 譬如,大家都在说央行房贷加息是中央宏观调控打压房价的需要,而不太注意央行自身和商业银行本身的需求,如果我们采访到央行的人(甚至只是听到了央行的人的讲话、演讲),突出了央行对住房个人抵押贷款风险的强调,我们就会明白,作为央行,它出台这种政策,客观上会起到打压房价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