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麻城各姓氏族谱 看湖广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

麻城各姓氏族谱 看湖广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

麻城各姓氏族谱 看湖广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
麻城各姓氏族谱 看湖广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

麻城各姓氏族谱看湖广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

提要:

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是中国移民史上的特例。因历代官方文献对此无所记载,来自民间的传闻又常常自相矛盾。本文试图从麻城120姓160支宗谱所提供的地情信息资料入手,通过对麻城地域社会的分析,破解麻城孝感乡现象之谜。

关键词:

随军迁川战乱流离奉旨入川强制迁徙孝感乡都长江走廊上的移民集结地梅家军山寨兵里仁会奴变孝感厅

正文

“若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这是川渝两地数千万人民对于祖先的共同记忆。在世界被称为“地球村”之今日,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环球同此凉热”的趋同性,使人们愈加怀念并刻意追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寻根问祖,已成为初步走向小康的诸多中国人(包括海外侨胞)共同的心理需求。近年来,到麻城寻根问祖的川渝(含由川渝两地又转迁滇、黔等其他地区)移民后裔摩肩接踵,来电、来函、网络寻根,更成为热门。令人遗憾的是,有关麻城孝感乡的历史遗存,极难在各种文献资料中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以至于研究中国移民史的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也

为难地说:“我们在撰写《中国移民史》时,也以这一重要的移民发源地(指麻城孝感乡)不见踪影为憾。”①

为满足各地人士的寻根需求,近四年来,笔者查阅了麻城120姓(此120姓函盖麻城现居人口90%以上)160支宗谱,对孝感乡移民现象形成两点粗浅认识,简述如下。

①葛剑雄《麻城孝感乡——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原载《四川日报》1997年5月9日

一、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流基本同步进行,从战乱流徙到奉旨移民,由自发西迁到“徙实填空”,麻城及孝感乡逐渐成为长江走廊上的移民集结地

(一)麻城土著流徙四川

综括麻城各姓氏族谱的相关记述,元末明初自麻城移民四川有下列几种情况:

1、随红巾军将领明玉珍入川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麻城铁匠邹普胜与罗田布贩徐寿辉、江西和尚彭莹玉等人扯旗造反,聚众起义,建国改元。徐寿辉当了农民皇帝,邹普胜为太师,国都圻水,国号“天完”,全盛时拥有百万军队。麻城与罗田是邻县,作为“南红巾”的发源地和根据地,众多当地农民参加了这场持续18年的农民战争,其中部分人离开家乡后,转战各地,又随义军将领明玉珍辗转进入四川。我们从《陶氏宗谱》的相关记述中,可见一斑。

陶家在北宋初期入籍麻城,至元朝已成为当地土著。《陶氏宗谱》中保存有一篇《五户叙》,文中说:“大元至正间,红巾作乱,······先是妣陈氏携三孤(源、海、梁)及叔僎(名细宝)僭逃避难,贼兵逢之,掳细宝。陈氏思叔乃公姑之脉,必欲留之,哀求贼众,愿将三子任取其一以易叔。贼悯其哀,遂取梁而去。”

在陶氏瓜藤谱中,陶梁名下亦有一段文字:“值元时红巾贼起,公母陈妣携公兄弟三人与叔僎避乱。忽僎公被掳,陈妣将公换叔。贼遂将公掳至四川成都府,离城五里,遂入籍焉。”

这是麻城人跟随邹普胜起义,后来又随红巾军转进四川,在蜀地入籍的典型案例,余不赘述。

2、因战乱引起的麻城难民大批流向四川

红巾军兵分两路,挺进湘赣,一直打到浙江福建。至正十三年(1353年)遭到元军围剿,进入低潮。十五年春又大举反攻,在汉阳县城重新建都。到至正二十年(1360年),红巾军内讧,先是陈友谅暗杀徐寿輝,篡权夺位改国号。三年后,朱元璋又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陈友谅战死,邹普胜下落不明(有说被朱元璋俘杀,有说被陈友谅暗杀,有说兵败后到寺庙出家)。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未参加造反的麻城土著,大多因战争逃难四方,其中又有一部分流向当时相对安定、更有楚人明玉珍在那里主政的蜀地。到明朝立鼎后,麻城已成为人烟稀少之地。

阮姓是宋代端平三年因官留籍麻城的。康熙五十六年《阮氏宗谱序》说:“迄其元末流氛猖獗,井里邱墟,城郭皆非。三乡人民仅存八户,其余黔氓徙自江右。”

麻城土著到哪里去了?因绝大多数明代麻城族谱毁于明末战火,仅有个别家谱中保留了零星信息。

中馆驿镇甘姓始祖甘理于北宋太祖八年(967年)迁入麻城田水畈,谱载族人甘永发在元顺帝(惠宗1333—1368)时迁居四川。城区坝陂李氏始祖李季八于宋朝末年“提兵抗元”,自江西南昌入籍此地。季八次子玄(元)中、三世孙振纲、五世孙义甫、六世孙信忠等人,相继迁往四川。

3、洪武初期奉旨移民入川

麻城土著被朱元璋视为敌对势力,实行强制迁徙。明朝初期,战乱平息,参战和逃难的人群回到已经残破不堪的家园,面对的是新的强制性迁徙。

郑家是元朝望族,始祖郑亨于宋朝晚期因军功授职百一总管,入籍麻城。其长子郑和,元朝初年升任千一总管。三世郑绥,又因军功晋升万一总管。大元王朝近百年,郑家一直是麻城的统治者。到明朝初年,郑家已有大小人丁500余人。朝廷规定,除长房长孙文英留本地守护祖墓外,余皆分迁各县。文英叔父郑荣庆急中生智,以入赘妻家为借口,改名梅敬立户,得以留在麻城,后来发展成颇为兴旺的梅氏望族(见《郑氏族谱》《梅氏族谱》)。

并且,据郑家族人口耳相传,至今仍在说他们的祖先曾经与皇帝争天下。可见郑家是因被视为新朝廷的对立面,才强制迁徙分散各地的。

另一家旧氏族《陶氏宗谱》中保存的《五户叙》一文,一针见血地揭示出麻城土著被强行迁徙的历史原因,“妣(陈氏)携三幼入金刚台(河南商城县)。大明定鼎六年方归麻邑。邑只有秦黄陶李毛五姓,以麻城好反,众皆掉于四川矣!”

(二)“江西填麻城”与“孝感乡填川”

为了比较准确地说明这一问题,我对以原孝感乡为主的120姓160 支麻城各姓氏家谱进行了摸底统计。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至明洪武末年(1398年),48年间迁入麻城的家族计有107支,除1支来自蒙古、2支来自福建,还有本省蕲州府1支、襄阳府枣强县1支,其余102支均来自江西,占95%以上。而这些元末明初自江西迁入麻城的家族中,又有大量人群迁徙四川(含滇、黔)、陕西和邻近的德安府(今孝感市地区),一般称之为“麻城过籍”。

江西百姓因何成群结队迁徙麻城?《余氏族谱》中保存了一篇《二世祖君义公迁麻遗文》,文中转述了他父亲余万伍对迁徙历程的口述:

“我父之迁麻城也,在洪武之八年,十年生我。我八九岁时,父尝对母言曰:迁居之苦,当为儿言之矣!陈友杰(谅)抚有江西

福建,太祖未下,兵燹之忧,日无宁刻。虽大军爱民如子,而百姓见之提防,人各避锋,土如瓜裂。我于是携母走浮梁,过余干,至庐山、鄱阳,澎湃惊人,月余始渡。寄食于兴国州之胡姓家数日,胡姓诚恩人也。后忽至武昌之金牛,欲居焉。然江分南北,南岸干戈如故,不若江北之稍宁。春三月渡江,由齐安北上,幸遇故土之郝公、秦公、曹公,亦逃居于窳泥陂之所,我始安焉。儿记之,以遗后人。”

从余万伍的迁徙历程看,余家是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元至正二十三年)之前离开老家,沿途经过浮梁县、余干县、庐山、鄱阳。在鄱阳湖岸等待“月余始渡”,又在兴国州一胡姓人家“寄食数日”,然后在武昌住下来。因长江南岸仍在打仗,而江北相对安宁,便渡江北上,正巧遇到原来江西老家的几户人家,一起来到麻城。足见这一迁徙过程持续了至少十二三年之久,迁徙原因是“兵燹之忧,日无宁刻”。值得注意的是,《余氏宗谱》在提到原籍时,舍掉了这一复杂经历,只简而言之“江西瓦屑坝”。

从相关记载看,“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是同步进行的。1、元朝末期及明初几年自发入川

因朱元璋的军队在洪武四年才平定四川,所以我们将洪武四年之前视为自发入川,并入元末时期来综合记述。

元代晚期自江西迁居麻城举水河东沈家庄的熊朝武,生有5个儿子,长子次子同迁四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自江西南昌迁居麻城县城的熊易甫,4个儿子中就有1人迁四川邻水县。2、随明朝军队入川平乱

来自江西浮梁县的丁宏,元朝末年官黄冈县正堂,其长子定居麻城宋埠,次子提兵赴四川重庆府平乱,遂定居。

3、“孝感乡”填川

这一现象比较复杂,我们先从对孝感乡范围的界定说起。

关于“麻城孝感乡”,清康熙九年《麻城县志》作为官方历史文献,留下了唯一的一条依据。原文是:

“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里各有图。成化八年(1472年),以户口消耗,并为九十四里。复并孝感一乡入仙居,为三乡。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置黄安县,复析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入黄安。止七十四里。太平乡原额五十八里,后并作二十五里;仙居乡原额五十四里,后并作二十五里;亭川乡原额二十五里,后并作二十四里。国朝因之。”孝感乡作为一级乡级建制,在明朝前期仅存在百年时间,因何能有众多人口输出?2008年春天,热衷于收罗民间掌故的麻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市政协委员刘明西先生,从收藏中拿出数页清代《邹氏宗谱》复印件(系邹氏1995年续谱时复印留存),

名为《都碑记》。这一新的发现,使我们对孝感乡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

此文是邹家十三世邹知新①所写。文中提到:

“去城东南七里,有乡碑石磨当路,云是古之孝感乡都。麻邑存四乡,独孝感乡有遗碑。耆老谓之世宝也。”

邹知新据此“又读《志略》②,称孝乡犹尚小,是以户丁为制,不以里数为限。河东先生《龙池闲话》亦曰:…久居湖边孝都里区,八百户丁音声皆悉。?观数典而综之,地狭而鸣世也。惜新(邹知新)幼时未知,不知究辨。今徙古乡,见其山川明润,风泽清丽。遥闻豫章(江西)人鸠集,悦余乐而忘归。自赵宋胡元以来,丁旺常为乡之患害。明圣初云传蜀地土广,川道虽险,乡之迁人皆居之。今民散久矣,百遗二三,莫一能奉。”

邹知新在文中详述碑石上的文字是:“邑东南七里磨子场,大明湖广布政使司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都旧址。皇明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秋邑候陈兴谨识。”

邹知新在当时还对孝感乡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考证,“往牍曰,当洪武初,太祖定迁民之策,迁诏至公署,县堂徙治磨子场。十年,遂升其都为散州,统属七县,未几罢之。永乐中复旧治。弘治时都崩基坍,故今不知有其乡云,非虚语也。”

①清光绪八年刻本《麻城县志》载:邹知新,字师可,幼颖慧,苦学不辍,长而能文。由举人顺治八年官襄阳宜城县教谕,作士

有声。……旋升山东莱阳,以解逃违限解任归田,诵读自娱,文简事该,著有县志一十四卷,惜未付印。

②《志略》:全称为《麻城县志略》,明代嘉靖年间编撰,后毁于兵。

据此,我们可确认以下几点:

(1)在麻城县城东南七里处,明初曾设置孝感乡都。

(2)孝感乡都为移民所设,先是接到移民圣旨后,县堂迁至磨子场,主要办理移民事宜,江西移民“鸠集”于此。到洪武十年升格为州,管辖七县,后撤消。到永乐年间,县堂才迁

回县城。

(3)明代嘉靖年间编修的《麻城县志略》对孝感乡有明确记载:孝感乡以户丁为制,不限里数。

(4)孝感乡“鸠集”的“豫章人”皆迁入四川,留居在当地的,仅仅是“百遗二三”。

可见,在明初“洪武大移民”中,孝感乡是“江西填湖广”和“湖广填四川”的集合地和出发地。江西移民在这里停留了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后,又经历山遥路远的长途跋涉,才得以进入巴蜀之地。“豫章人”、麻城人便共同把“湖广麻城孝感乡”作为自己移民四川之前的祖籍地。此种现象,与华北移民后裔统称自己祖籍“山西洪洞大槐树”,江西移民后裔皆言来自“瓦屑坝”极为相似。至于

后来清朝初期“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也称来自“麻城孝感乡”,另当别论。

综上所述,元末明初的“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如一条长长的历史河流,江西为上游,巴蜀为下游,麻城孝感乡则是中游的一个交汇合流处。她汇聚起千川万溪,又向西涌去。

历史的机缘,使麻城孝感乡成为明初“西部大开发”长江走廊上的移民集结地、出发地。

二、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与“乡绅山寨兵”风生水起,割据麻城,张献忠在麻城重建“孝感厅”,“麻城孝感乡”名声再起。大西军入据四川兵败,残兵隐居民间,自称原籍“孝感乡”

明代麻城孝感乡至成化八年(1472年)即已撤并入他乡,而大量清代前期迁徙四川的移民仍自称来自麻城孝感乡,此种反常现象,惹出种种非议,众说纷纭,至今未能有令人信服之说法。笔者从麻城谱牒中窥得只鳞片甲,愿与诸君商榷。

《邹氏宗谱》卷之四邹知新《都碑记》云:“然崇祯间,适值献祸①,邑名更长顺,八大王广置乡闾,招合流旧,计丁授田。时于富人沈万三秀雕彩之古宅,依议复置。献力置孝感厅,燿恩风相传。析其故地,添置信义(后面有三个字原文空缺)和清平,一时避地逊名者多有附焉。梅宗长者亦默如忘言。”

从上述引文中,可知张献忠到麻城后,曾在原孝感乡都重建“孝感厅”,并且特别提到,“梅宗长者亦默如忘言。”为阐述张献忠

重建“孝感厅”与清代所谓“孝感乡填川现象”的历史渊源,不可不对明朝末年麻城的“地域社会”作一简析。

1、梅之焕的“乡绅统治”

据光绪八年《麻城县志》载:崇祯“八年乙亥,流贼往来如织,然未尝攻城,止肆野掠杀,掳无算,房屋尽毁。各乡依山结砦保众,官兵坐视不援。凡贼魁谓之…掌盘子?,余以绰号行,曰…紫微星?、…老回回?、…闯塌天?、…射塌天?、…老曹操?、…过天星?、…一只虎?、…隔帘燕?、…扫地王?、…闯王?、…闯将?、…一斗粟?”、…混世王?、…八大王?。邑绅梅之焕倡率捍卫。”

梅之焕(1575-1641)其先祖就是由郑荣庆改名梅姓的梅敬。他本人曾官任甘肃巡抚,立有军功。卸任后居乡十余年,仍以济民除害为己任。梅之焕挚友钱谦益在他去世后三年所写的《梅长公传》中述及,“(公)家居门无重闭,室无典谒;杀鸡饭黍,宾客杂坐,笑语喧阗,几案狼藉。小夫孺子、乞儿贩妇,冤愤赴愬,直入坐隅。公召其所与交哄者,往复譬解,平亭曲直,务使得当而止。县中桀黠奴与奸猾吏,盘互渔市;闾里冤结者,不之有司而之公。公必擒治,痛折辱之,列其罪狀付守令,案伏其辜,不得以势力变诈自解。由是,筚门圭窦,倚为司命;势豪虽側目视公,亦不能不为絀服也。”①可见,当时梅之焕所居住的县城河东沈家庄,已成为事实上的“城外衙门”。

2、麻黄山寨与农民起义军之对抗

面对天下变乱迭起,官军缓不急用的危局,梅之焕自崇祯七年起,“即请于江西、南赣两抚军处,得大炮手数百,自馆谷之。又购红衣炮(明天启年间自国外进口的最先进的重型大炮)于粤东。扩沈庄旧居,筑垒濬渠,堡曰…护生?,与邑城犄角。远近避贼者聚居之,乡人壮勇者练为兵。又募深山杀虎药弩手数百,皆月饩之。大炮备城守,药弩伏关隘。自乙亥至今八年,每年贼凡数至,终不敢近城堡,每次活人以万计。”②

钱谦益在《梅长公传》中也谈到:梅之焕“用军法部勒材官乡人子弟僮奴,……畜养赣儿数百人为正兵,备出战;收无籍恶少为游兵,资应援。”在天下大乱的危机下,梅之焕建立起一支“梅家军”,保家保乡保地方,“张献忠西兵所在焚掠,每过沈庄,必敛兵免胄,稽首而去”。

自梅之焕始,麻城乃至黄州、蕲州,各地官绅地主多行仿效,聚家丁、族人于山寨自保。一时间,大别山南北涌现数百座山寨,最著名者有蕲黄四十八寨,后发展为江淮七十二寨。这些山寨始则御草寇,继则拒清兵,风云数十年,此蹶彼兴,直至康熙十三年被于成龙最后剿灭。此种现象也吸引了欧美汉学家的眼球,四年前,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教授罗威廉先生专程来到麻城,请笔者带其考察麻城山寨,听说回国后写了一本关于麻城的书,名为《红雨》。

3、“里仁会奴变”与张献忠据麻城

崇祯十四年(1641年)八月十二日,梅之焕病逝,年67岁。未及两年,麻城即发生“里仁会奴变”。

清代史学家计六奇对这次事件作了相关记载:“癸未(崇祯十六年)四月,麻城宦仆李人(里仁)会聚众叛主,城中大乱,乡野亦起兵数万,围困半月不克,……(里仁会)遣人缒城下,由间道请救。时献忠…… ,麻城使者至,大喜,即刻期进兵。乡兵闻之,各解围走。献忠入麻城。城中降者五万七千人。献忠别立一军,号为新营。勇士将之,势复大盛。”(3)

①清钱谦益《梅长公传》见麻城《梅氏族谱》卷首中册第七十六页

②万延《明故嘉议大夫巡抚甘肃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梅公行状》见《梅氏族谱》卷之首中册六十七页

(3)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十九

“里仁会”是由那些人组成的,因何聚众叛主?《梅氏族谱》中存有一篇《雪萝答客问》。雪萝自称老僧,在梅之焕去世五年后作此答客问。文曰:“里仁者,故居士(指梅之焕)所募练游兵。流寇甫入楚,居士虑诸恶仆及城中无赖子莫羁縻,故集而为兵,署五哨,自将之,日与周旋。匪利以御寇,正防其投寇。岁费廪饩数千金。……居士殁,部曲零落。李沧汇将凌逼梅李诸孤,惮诸恶少,欲芟除之,有漏言,又平夺其队长商元之子妇,人人自

危,起而图之。虽地下两大老与沧汇相忘,而洪明诸人顾以为国士报冤也。由是两会合并,事益侜张”。①

可见,所谓“里仁会”,其核心骨干,正是梅之焕所招募的那些寨兵,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江西炮手”和钱谦益所说“无籍恶少”。这些人在失去强权者的阴翳后,在面临新的统治势力强暴凌逼下,铤而走险,终于奋起造反了。参加奴变起义的,自然还有其他巨族的家丁仆隶。清代方志学家王葆心曾说,“楚士大夫仆隶之盛甲天下,麻城尤甚。梅、刘、田、李,强宗右姓家僮不下三、四千人。” 麻城在明代考中进士者136人,大小官员数以千计,其他世族著姓也或多或少蓄有家奴。故在明末清初二三十年间,曾先后三次发生奴变。至顺治八年(1651年),终于迫使大清律例对主仆关系作出专项规定。

再者,雪萝僧以同情口吻提到的“洪明诸人”之事,光绪《麻城县志》记述为,“里民明承祖及仆辈洪楼先等结里仁直道二会,活埋杀所仇以倡乱,各乡寨鸠众围城讨乱”。②梅家在这场奴变中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不言自明。

总而言之,里仁会奴变的直接结果是,被乡绅山寨势力围困在县城中的造反者派汤志缒城,至安徽潜山县请来张献忠农民军解围,四月初六日张献忠入城,城中五万七千人归附张部。以故,在四川被称为“杀人魔王”的张献忠,在麻城的表现是“献忠终未戮城内一人”。“武进士洪正龙率千余人降,献忠优礼相待。并

改麻城为常胜州,以曾参与里仁会诸生周文江为知州,农民军始建地方政权。”(3)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连梅之焕的外孙、四部尚书李长庚的侄孙李中素,当时年仅10岁,也偷偷跑出家门参加了起义军。

4、重建孝感厅

关于张献忠重建孝感厅,除上述邹知新《都碑记》所记外,钱谦益在《梅长公传》之结尾也述及,张献忠曾到沈家庄祭坟。“长公殁后二年,癸未三月,献贼陷麻城,戒勿犯梅氏,羊酒祭长公坟,罗拜而去。”从“里仁会”与梅家的渊源,我们可以认为,已经“零落”的原梅家军“部曲”,构成了“里仁会”及刚刚成立之“新营”的核心力量,原来的“队长”之类,自然成为义军军官,他们与旧主沟通,达成某种默契。其前因是,“李沧汇将凌逼梅李诸孤,惮诸恶少”,可见梅家主仆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才有了张献忠的“祭坟”之行,才能在沈家庄“富人沈万三秀雕彩之古宅依议复置孝感厅”。以故,“梅宗长者亦默如忘言。”

①麻城《梅氏族谱》卷之首中册八十一页

②《麻城县志》光绪八年刻本卷三十七“大事记“一

②麻城《梅氏族谱》卷首中《雪萝答客问》

(4)《黄冈市志》卷二十八第1427页

“孝感厅”有何职能?邹文也说得明白,即“招合流旧,计丁授田”。流旧,自然是梅之焕那些“零落”的“部曲”;而计丁授田,对以土

地为命根的贫苦农民、特别是流民,更具有极大吸引力。借用沈家庄的地名地利和“梅家军”的旧日声威,农民起义军摧枯拉朽,所向披靡,连克鄂东各州县,5月克武昌,献忠称“西王”。

8月初,孝感厅随着张献忠在军事上的失利而垮台。虽然短命,但在麻城人、特别是那些先跟随梅之焕,后投入张献忠义军的将士心目中,对“孝感乡”这一地名,无疑留下了深刻印象。

5、麻城“新营“大部入蜀,孝感乡地名带入四川

关于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中麻城“新营”的最后归宿,《黄冈市志》的记述为“黄、麻归附张献忠农民军的人员大部随军西进入川。”王葆心在《蕲黄四十八寨纪事》中则具体记述为“七月,献忠拔营入蜀。其降贼诸孽随献忠入蜀者,有伪振武营总兵麻城洪正隆、伪英勇营总兵黄冈张其在、伪龙韬营总兵麻城商元。”①主编《清代四川史》的王纲先生也认为“这些部队都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西进四川。虽然在作战中牺牲了不少,但有相当部分都仍留在四川,只不过因为大西军坚持抗清,被清政府一直视为…贼寇?,他们在四川定居下来不敢言其身份而已。现在四川许多人都言祖籍系湖北麻城,可能有不少人的祖宗就是麻城参加大西军的那五万七千人中之一。”②据道光《中江县志》卷六记载:“杨可举,字春吾。顺治三年(1646年)脱献贼之祸。六年(1649年)投效总督李国英标下。时中江未设县官,总督以可举能,又熟悉本邑事,檄委代理。时邑境人稀地广,朝夕与居者惟投诚数百余人。”

可见在清朝初年,四川中江县最早的人口来源,就是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残部的数百人,而且极可能有相当数量的麻城人。他们在向后人说起自己的籍贯时,极有可能笼统言之:来自麻城孝感乡。有了这批清朝初年最早在四川落脚的“孝感乡”农民军残余,渐成势力,后来者或真或假加以附会,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也就不足为奇了。笔者亦在麻城众多族谱中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自清初康熙年间至嘉庆年间,各族谱牒大量记载着迁徙川、渝、陕、豫、黔、滇者和本省他县的族人名字,以川、渝为众。麻城中馆驿镇梓树畈刘氏谱谍记载,自麻城迁往川、滇、黔三省的第一代迁徙者有260余人(只载户主姓名,妇女儿童不计),散落在进川途中之鄂西、川北、陕南三角地带的寄籍者,亦有100余人(仅累计自麻城迁出的第一代迁徙者)。白果镇罗姓,清代也有300余人首迁四川。上述两例,尚未统计其族谱中大量“被寇掳去”和“外出未归”的不知下落者。

清代麻城移民大批入川,除上述各种社会因素外,尚有两大要素有待考证。一是设在麻城西南水陆交通枢纽歧亭镇的黄州同知府(民间称“二府衙”)在移民中所起的作用;二是清乾隆后因商品经济之发展而形成的“黄州帮”(由麻城人发起并占主要成分),往返川渝贸易,偕当地同籍移民广建“帝主宫”,联络同乡,其作用亦不可低估。因篇幅所限,他文另述。

总之,笔者以为,探寻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之历史渊源,研究这一场持续数百年的长江走廊上自东而西、自下游溯上游的“江西

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必须重视对“麻城地域社会”的解剖透视,方能破解众多“哥德巴赫猜想”。

①清王葆心《蕲黄四十八寨纪事》卷一“鄂寨篇”,原书存黄冈市档案馆

②王纲《清代四川史》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彭氏家谱[精华]

彭氏家谱[精华] 彭氏家谱 彭氏世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史记》记载,帝尧封大彭国,就以国为彭,彭祖距今已有四千三百多年历史,现列为祖国第39位的大姓。我祖彭彤、彭奇阑兄弟3人(另1人下落不明)同时从湖广麻城县孝感乡于洪武二年(公元1329年)入川落户与綦江县平滩沟(现永新镇),分别插占在垣子岩、楼房下(现骑龙穴)为业,世居以有630多年。凉水井房族虽入川时间、地点不同,但同属陇西郡,是同一个祖先。 前无所作,后无所传。惟岁月推移,时代变迁,人川后祖先因遭回禄之灾,原始传宗族谱不幸化为灰尽,从此世系断离,无法查考。加之祖先因置地之事而引起族内意见分歧,致将原统一的字派,从“洪、弘”字起就各自另立字派和建立分词,以致各修各的谱。后因无人倡议统一修谱,统一字派,年代久远,本系同脉同宗,一祖之后还未脱五服,都互不相识,误为同姓异脉而已。因此,有的取名不安排行,上下几代混杂不清,有的连嫡系祖宗三代的字派都不了解,同姓同名者多,且亲疏难辩,长、晚辈难分,兄弟姐妹不明,对三亲六戚的称呼喊叫都搞不清楚了,形成同宗同族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影响团结。在过几十年后,将会给我彭氏宗族带来更大紊乱。由于时代的变迁,目前尚存在的历史资料缺乏,族人中能了解族史的人不多,特别是近百年来出生的几代人,对“彭姓、彭老圈、彭祖、陇西郡、宜春郡、湖广籍”等来历和彭姓的来龙去脉,均多茫然无知,岂非憾事。 由于历史原因,此次我彭氏后裔同宗入谱的三大房人中入川后均有断后,在各房后裔中缺代较多,此次修谱受各方面条件限制,故人谱只限于目前居住在綦江县永新镇原垣子岩、楼房下和凉水井的三房族人,以及县外与三房有联系的族人,而

湖广填川

“湖广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本文对麻城移民在“湖广填四川”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看法。 一、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的背景 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形式和人数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麻城移民入川占有重要地位。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从地理位置来看,湖北省地理位置离四川最近,又有长江通入四川盆地,在古代的条件下,是最佳进入四川的路线了。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

陈氏家族分布及辈分

全国各地陈姓字辈汇总 陈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中,按人口计算居全国第五大的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陈姓为现代中国第五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陈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陈姓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香港、澳门及台湾都是第一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0位。 贵州省: 1、贵州省开阳县{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楠木渡镇(下马场镇)新风村}陈氏: 先祖陈俸忠(1735-1815),乾隆年间由四川到贵州开州府紫江县管下马场龙堰居住(现贵阳市开阳县楠木渡镇新风村); 祖籍江西林江府书市巷十字街桥这头,后从江西到湖广,到四川北道顺庆府广安州大竹县云安乡寒林里双河口陈家塆子。 字辈:俸、朝、章、子、国、大、锡、廷、思、培、祖、永、恒、昌、鸿、禧、熙、业、宗、序、维、昭(转宗) 2、贵州辈份是: 锡、大、天、先(薪)、应; 文、光、学(华)、世(永)、鸿; 思、余、平、安、义; 镇、国、定、庭、忠。 3、贵州金沙及遵义三河 流传的诗句:平地干戈闹红哇 红兵赶散各天涯 五马太子如雷吼 永赴麒麟江定巴 一家分为三五户 一户分为三五家 有人记得诗八句 不同宗祖也同华 4、贵州省赤水市元厚镇庆丰村 洪、万、启、光、登、先、明、永、远、福 5、黔南地区 炳、少、明、忠、玉 6、贵州织金(主要是阿弓、吹聋、鸡场一带)就有几万人。有传红鬃白马典故,辈分“进霸百景安,毯大万福先……再启玉文光,恩高(洪)开国相…… 7、贵州六枝、织金、安顺一带有明朝从江西吉安府大桥头小桥尾过来的陈姓后代上万人陈姓:字辈是:“朝、兴、先、芝、彦,宏、正、元、福、廷,明、光(伦)、开、富、贵”。好象是“彦”字辈有一支到了广东或广西 8、贵州独山县:是从江西来的,先到贵州省福泉后在1860年左右迁至独山,现字辈一段为:士、玉、开、志、国、文、兴.... 9、清康熙年间,陈之贵迁入贵州都匀骆家田 二十个流水字辈:荣、学、际、国、治、延、佑、宏、世、德、孝、友、惟、敬、修、光、显、永、尔、锡。

明朝在四川灭绝大坝山都掌人的历史

明朝在四川灭绝大坝山都掌人的历史 “都掌蛮”是南北朝时期僚人入“蜀”的后代。古代广西和越南北部叫做象郡,“都掌蛮” 用壮、泰语来理解都是大象部落的意思。古代他们叫僰人,明朝叫都掌人,是现在彝族、壮族、瑶族、白族的近亲。肤色应为棕黑色。 明朝中期, 大坝的“山都掌”势力得到很大的扩张。据《明史?列传》记载,明宪宗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大坝“山都掌蛮”三千余人袭击围攻江安、陷合江等九县。宪宗朱见深下诏派 四川巡抚都御使汪浩、都督芮成征讨。长宁进士、伺读周洪谟上奏:“……都掌及白罗罗、 羿子数叛,宜特设长官司,就择其人任之,庶无后患。……请于都掌照九姓司设长官司,由 各寨寨主择素信服者命为土官”。作为招抚之策,宪宗准奏。兵部议交汪浩、芮成二人办理。 当时成都赵铎叛乱,汪浩在成都缉捕,因此芮成先行赴叙州(即宜宾)。芮成到后,了解到 当地汉民对少数民族成见较深,不愿受蛮夷管辖。因此不用本地人堪报,与参议王礼等人直 接到大坝等地“山都掌”各寨,告知准备设土官之意。山都六乡各寨都非常高兴,酋长设宴 款待芮成一行。接着各寨主二百余人在酋长带领下,到叙州拜见芮成,送良马27匹谢恩。芮 成赏布帛每人一匹,令回去侯命。随后派人报告汪浩,准备在都掌、箐前、大坝三处设长官司。汪浩接报后,即吩咐准备铸印。 九月间,汪浩从成都到戎县(今兴文县)。当地对少数民族成见较深,不愿受蛮夷管辖的部 分汉人向汪浩进言,说芮成所招这些土司头人,都是劫掠成性的枭雄,一可当百。即使让他 当了官,但劣性难除,不如趁封官之际,全部除掉,“其余之人,皆庸劣,不足虑也。”因此,汪浩下决心除掉山都掌酋长和各寨主。 第二天,山都掌酋长到县衙拜见汪浩,汪浩对酋长说,你们归降的人太少,要给的官太多, 你回去再招三千人来降,我立即上奏朝廷封官。 酋长回去后,又到各寨,召集寨主二百七十余人前来拜见汪浩,表达归顺之意。刚进营门, 汪浩即下令关闭营门,兵士皆拔刀包围众首领,汪浩厉声责骂。众首领见势不好,纷纷跪地

全国陈姓宗谱字辈排行(150831更新)

全国陈姓宗谱陈姓字辈排行 扬州《聚星堂》陈姓宗谱陈姓字辈排行说明如下:本家族(聚星堂)辈序排行,因历史原因,无老谱查对,经健在的长辈回忆,追溯到“宗”字辈,敬祈“宗”字辈以前的先组谅察。 各代排行,顺序如下: ......宗 嘉廷宏学正大高明文师孝道国泰民安......希各户仰体祖德,一脉传承。子孙取名,都按辈序,避免同名,姓名最好用三个字,以防排名混乱。新生儿起名后,当年上会,应向家谱会报告,记入家谱。女儿婚出的,不登记,属招婿、其子女姓陈的,依照辈序登记。收养的子女,随陈姓方可入谱。 “安”辈后辈序排行,推荐如下: 和衷共济兴旺发达...... 查阅有关资料,陈姓在全国各地陈姓字辈排行如下: 1.湖北省广水市陈姓义门宗祠字辈: 道可光家,昌延奉昭;义乃韶祖,庆启鸿文 2.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有一支陈氏家族:起源于百犬同槽,江门分庄时,一支到了麻城孝感乡,后时逢湖广填四川,8个兄弟一起到重庆,后有7个兄弟一起到了贵州遵义府,1个到了四川合江,落脚到了合江大桥乡盐井坝,字辈诗是:世泽时钟秀,克纯代有贤,道乃身之本,国以家为先。目前这一支有了先字辈了。 另:重庆市合川区陈姓,先祖国用,创业于贵州遵义府,其后代迁当时四川合州府(即重庆市合川区)。字辈诗是:天国上朝文,万年在通光,开元登大位,荣

华世代昌。日前到登字辈了。 3.福建安溪县美法村陈氏家族的字辈诗是: 文章华国,诗礼传章。 4.湖南岳阳陈氏的辈分排行是: 青云其捷步,恢振赐书荣;义重传家远,修齐赞治平。 续谱是: 光华开复旦,万国庆常新;任巨资英俊,行成在礼仁。 合群敦孝友,奕世绍文明;谟训承先泽,贤才望后昆。 同宗隆爱敬,念祖倍尊亲;达道宜兼善,兴邦贵正伦。 均权依宪法,笃志建洪勋;位禄偕名寿,千秋典策馨。 5.湖南永州市祁阳县羊角塘陈氏的辈分排行是: 仁慈景运昌,安闲德殷长 6. 浙江义乌市倍磊 贤.良.雕(音).逢.景.运.兴.献.文.章(结束) 7.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白马镇清塘村 如、继、元、善、家、国 8. 浙江鄞县茅山走马塘 开天文荣祖烈愈隆贤宗跃人 9. 江西上饶 (1)旨方温润,光大正辉,文行忠信,礼义贤良,恭庆嘉祥,恒丰履泰,豫顺谦和,孝友树帮,学道同芳,长绍万世,炳承家有,源远永思,崇祖继宗,培元植德,天锡其美,善寿汝康。

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考辨

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考辨

————————————————————————————————作者:————————————————————————————————日期:

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考辨(转载) 2011-06-20 10:34 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麻城的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从那里源源不断迁出的人众,几乎填充到了四川省的每一个角落。 在西部: 民国《简阳县志》卷17“氏族表”中载,麻城孝感乡胡彪等人“明洪武初移民实川,彪与虎、群二人同入川,至简(州)正教乡定水寺插业同居”。 民国《荣县志》:“明太祖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动称是年由麻城孝感乡入川,人人言然。” 仁寿《李氏族谱》:“元末吾祖世居麻城孝感青山,陈逆之乱,乡人明玉珍据成都,招抚乡里,吾祖兄弟七人迁蜀,因与祖一公籍寿焉。” 在南部: 民国《泸县志》:“自外省移实者,十之六七为湖广籍(麻城县孝感乡),广东、江西、福建次之。” 民国《南溪县志》:“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县孝感乡。” 泸州《王氏族谱》:“予思我父讳九,母雷氏,亦历风尘跋涉之苦,先由河南地随祖讳久禄于洪武元年戊申十月内,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复阳村居住,新旧未满三年,奉旨入蜀,填籍四川,有凭可据。由陕西至川北,洪武四年辛亥岁八月十四日至泸州安贤乡安十四图大佛坎下居住。共计老幼男妇二十二名。” 在东部: 新修《南川县志》:“湖广移民,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 咸丰《云阳县志》卷2:“邑分南北两岸,南岸民皆明洪武时由湖广麻城孝感奉敕徙来者,北岸民则康熙、雍正间外来寄籍者,亦惟湖南北人较多。” 忠县新修《叶氏宗族谱》:“明洪武二年,叶端祥之子叶根一偕弟根二,同丁、陈、王、潘、肖、张、毛、莫九姓一道,从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高干堰铜鼓滩入川落迹(籍)忠县。” 在北部: 光绪《李元仁墓碑》:“本籍湖广麻城孝感李家大土坎高阶,缘于元末入蜀,

覃怀地的历史沿革

覃氏迁徙 覃氏肇起之后,在上古时代的数千年中历经变故,至西周时迁居谭国,归谭氏,获得了一段时期安居乐业的生活。好景不长,至公元前682年,谭国又被齐桓公所灭,其后覃氏先民以国为姓,一部份留居谭地,一部份则西迁陕西有褒(今南郑),另辟基业。 谭灭后的以上两支覃氏先民,随着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通过兵征留戍、官任落籍、民徙拓荒的方式,与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合流,经历了由北向南移民的历史。由于“地望不彰”,现根据历史可考者及已知的各地谱牒资料,略去广西覃氏的情况,以探讨射洪覃氏祖源为目的,将覃氏迁徙的途径分述如下: (一)西迁覃氏 谭国灭亡后,原有竹氏覃民不愿做齐国的顺民,便相率逃亡,回归旧地陕西有褒(今南郑)、汉中一带,并由谭去言,恢复覃姓,建立基业。经过东周、秦、西汉各朝蕃衍发展,至东汉已蔚为巨族。因此,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覃氏后裔就出在西迁覃氏这一支。 东汉时的覃儿健,汉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市)娄中(今湖南张家界市)人。其父覃屏在汉平帝三年(公元3年)为武陵将军,率兵助武陵太守征剿五溪,后屯兵驻守澧水流域,到王莽篡汉(公元9年),他为武陵地区反抗新莽政权的首领。公元16年(新莽天凤三年)覃屏病死,覃儿健继承父职。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冬,覃儿健带领武陵娄中土民反抗官府增税,被官军镇压。公元80年,覃儿健战死,举族被迫南迁,成为广西西北部和湖南西南部覃氏始祖。由于这一带地区是苗、瑶,壮、侗、土家、毛南、仫佬等少数民族所居,覃氏也与这些民族融合,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姓氏。 覃儿健虽是湖南娄中(今张家界市)人,但其父覃屏“原居雍、秦,望出关中、陇右”,当为西迁覃氏的后裔。 中国历史上第二位覃氏后裔为后汉的覃万传,他是陕西南郑人,曾任蜀汉总兵,建兴三年(公元255年)随诸葛亮南征,在马忠麾下任先锋,屡出奇兵,战功彪炳。及南征师还,万传得马忠保荐授封武陵君,镇守五溪,甚得各蛮族拥戴,被推举为总酋长。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蜀后主降魏,万传不能返回原籍,其后裔落籍武陵,世袭其职。 覃万传一支在湖南西部五溪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衍生宗派,遍及湘鄂黔桂。一部份从贵州的思南、思州(今贵州岑巩县)、镇远、榕江等县南下广西北部蕃衍,今贵州东

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

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 博主按:我曾成功地为十多支明未清初时期从湖南省宝庆府新化县迁居四川的邹氏宗亲后裔找到了祖源,亊实证明他们的祖籍是湖南省,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很多各省徙川人后裔在没找到祖源之前都自称祖籍是湖北麻城孝感乡的,我曾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读了2005年10月14日四川日报的<< 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这篇文章后,上述迷团才得以解开。原来绝大部分徙川人员后裔都有<< 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文章中的和著名作家艾芜一样的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什么是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为使徙川移民后裔在寻找祖源时不陷于“麻城孝感现象”之中,现将<< 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转载摘登如下,供全体徙川人后裔寻找祖籍时参考。 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 -----四川日报> 天府周末(05版) 你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好多好多的四川人有同一个回答:麻城孝感乡。可是,当今中国地图上,麻城、孝感各是湖北的一个市,祖籍中的地名早已为历史的烟云所遮掩,消逝无踪…… 夕阳渐沉,河流平缓,河边石壁上镌刻的四个大字“楚蜀鸿沟”,红得耀眼,触动心灵。 “楚蜀鸿沟”这四个大字旁,有一行小字,标明它刻于清康熙庚寅年(公元1710年)。那正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高峰期呵!我们的思绪回到了三百年前———那时,正值清朝初期,我们许多四川人的先祖,可不就是经过这里,乘舟西去巴蜀?舟过此处,他们的心情是依依不舍,还是毅然决然,或者兼而有之? 此地属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地名叫链子溪,因为两岸石壁上铸有长长的铁链。这些大概为了助力于纤夫而设的铁链,因风雨剥蚀而锈迹斑

斑,同样牵动我们的心襟:我们的先祖,是不是也曾抓握着这些铁链拉纤? 当今有很多很多的四川人,家族谱牒上都标注着同一个原籍地“湖 广麻城孝感乡”。可今天的中国地图里,却找不到这个“孝感乡”。我 们只想实地来寻访一下,千百万四川移民后裔魂牵梦萦的这个“根”, 它究竟在哪里? 有一首清末流行的《成都竹枝词》唱道:“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相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这说出了一个事实,就 是四川极少当地的土著,如今绝大多数的居民,祖先都来源于明末清初 战乱后的大移民——“湖广填四川”。其原因是明、清两个王朝更替期间的长达几十年的战乱,使巴蜀大地横遭浩劫,人口大量死亡和流徙,原 本富饶的天府之国变成了“地旷人稀”的荒原。清朝立国后,为了迅速 恢复农业生产,解决粮食和税收问题,推行“移民垦荒”,倡导十余个省 的百姓入川安居。其中来得最多的就是紧邻的“湖广人”(当时湖南、 湖北是一个省,谓之湖广省),于是民间把以湖广省为最多省籍的这次大 移民称为“湖广填四川”。此事在四川的一些方志上皆有记载。清光绪年间的《大邑乡土志》所言最有代表性:明末兵燹后,大邑土著汉人“几无孑遗,全资两湖、江西、两广、山西、陕西之人来邑,垦荒生聚。” 据众多学者考证,四川历史上有过六次大移民,而这次清朝初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无疑规模最为庞大,从康熙前期持续到乾隆中叶,长达一百多年,移民人口一百多万人,他们在巴蜀大地成长繁衍,一 代一代,深远地影响到今天。 “湖广麻城孝感乡”这个地名,在巴蜀大地上可以说是“十人九

再转

关于麻城县孝感乡 [原创]给邓经武先生的进言 经武先生: 您好!读了您关于“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四川”的几篇大作,本有很多感触,但受时间、精力限制,先简要地给您谈点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你的大作值得肯定的有三点: 1. 揭示了史学家们(特别是川渝地区的史学家们)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川渝地区的许多人(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人)“动辄”称自己的先祖来自“麻城县孝感乡”? 2. 揭示了研究川渝移民史的人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在川渝地区的多数人究竟是元末明初移民的后代(土著?!)还是明末清初移民的后代? 3. 正确揭示了存在有不少人“冒籍…麻城县孝感乡?”的现象,且正确揭示出部分缘由。 为给出上述问题1和问题2的答案,您非常非常大胆地对前人的定论提出了“质疑”,勇气可嘉,但是您所给出的“新结论”和“求证”自己新结论的思维方式、方法却反受质疑(成都的陈世松研究员和孙晓芬教授都已撰文“顺便”不点名地对你的“新结论”做了反驳、麻城的凌礼潮先生更是直截了当地对您“求证”出的新结论及及其求证思维方式都做了“批驳”。) 我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1. 您断言“…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虚构地名”太过轻率。 因为您最初的推断逻辑其实就是“1998年我在五台山上的一个学术会上”, 为“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这个“惹祸的”地名,“询及湖北武汉大学中文系博士导师孙党伯教授,对方顿时哑然失笑。后答以湖北确有麻城县,但该县绝无孝感乡,倒是很远的地方另外有一个孝感县。行文于此,找来一份地图册翻开一看,麻城县与孝感县虽同在湖北省,地理空间上却相差…一帽子远?。自己亦顿时嫣然”,于是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虚构地名”。 由这段文字看,在开先否定“麻城县孝感乡”的历史存在时,您连《麻城县志》、《黄州府志》、《湖北通志》这样的地方志看都没有看过,——先问了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博士导师,然后查阅了一下现代版湖北地图,如此而已! 随后,在《巴蜀移民潮:对一个定论的质疑》一文中您才查阅了有关地方志等,但惟独未引证《麻城县志》、《黄州府志》、《湖北通志》中都有的麻城县历史上存在过“孝感乡”的记载,按您在新文中所做解释,是因为您(似乎?!)知道了有这样的记载,但因“地方史志不可偏废,旧志资料不可轻信”,所以你就“坚决不信”,因而也就避之不提了。 然而,像您这样作“思辩逻辑”似的推理是否又有“先入为主”且“以论代史”的嫌疑呢? 又注意:“不可轻信”显然不等同“不可信”,何况先还提醒了“不可偏废”呢! 另外,据我所知,现麻城有的人家的老族谱上也有明确记载麻城有过“孝感乡”的。如果照您所说麻城的地方官会为某目的(可以安排自己的亲信去当“乡长”或可以吃“编制”的“空额”?!)凭空编造出一个“麻城县孝感乡”的存在,那麻城当地的老百姓也跟着“编造”又为哪般?这照常理当作何解释呢?——也许这些个家族的某些人就是当初虚构的“麻城县孝感乡”的“乡长”及其部属?? 认定“麻城县孝感乡”存在与否,确实不涉及与人“争什么”的问题,但是古往今来,治学者力求“严谨”总是应该的吧! 2. 您所下“虚构…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的地名”之“背景是假造…移民潮?运动”的结论太过武断! 其实,说到底您得出上述结论的简单推断逻辑就是:尽管大量事实说明现在的川渝人多是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填四川“移民的后代,但因为其中许多人都说他们的先祖来自“麻城县孝感乡”,而即便“动用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的全部人口,也根本无法去填充整个巴蜀大地”,于是“事实”也就不是“事实”了,肯定是虚构!

湖北麻城孝感乡-十大寻根基地

湖北麻城孝感乡“中国十大寻根基地” 来源:中原姓氏寻根网编辑:贺晨曦 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麻城的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从那里源源不断迁出的

人众,几乎填充到了四川省的每一个角落。在西部: 民国《简阳县志》卷17"氏族表"中载,麻城孝感乡胡彪等人"明洪武初移民实川,彪与虎、群二人同入川,至简(州)正教乡定水寺插业同居"。 民国《荣县志》:"明太祖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动称是年由麻城孝感乡入川,人人言然。" 仁寿《李氏族谱》:"元末吾祖世居麻城孝感青山,陈逆之乱,乡人明玉珍据成都,招抚乡里,吾祖兄弟七人迁蜀,因与祖一公籍寿焉。" 在南部: 民国《泸县志》:"自外省移实者,十之六七为湖广籍(麻城县孝感乡),广东、江西、福建次之。 民国《南溪县志》:"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县孝感乡。" 泸州《王氏族谱》:"予思我父讳九,母雷氏,亦历风尘跋涉之苦,先由河南地随祖讳久禄于洪武元年戊申十月内,至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复阳村居住,新旧未满三年,奉旨入蜀,填籍四川,有凭可据。由陕西至川北,洪武四年辛亥岁八月十四日至泸州安贤乡安十四图大佛坎下居住。共计老幼男妇二十二名。" 在东部: 新修《南川县志》:"湖广移民,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 咸丰《云阳县志》卷2:"邑分南北两岸,南岸民皆明洪武时由湖广麻城孝感奉敕徙来者,北岸民则康熙、雍正间外来寄籍者,亦惟湖南北人较多。" 忠县新修《叶氏宗族谱》:"明洪武二年,叶端祥之子叶根一偕弟根二,同丁、陈、王、潘、肖、张、毛、莫九姓一道,从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高干堰铜鼓滩入川落迹(籍)忠县。" 在北部: 光绪《李元仁墓碑》:"本籍湖广麻城孝感李家大土坎高阶,缘于元末入蜀,插占巴州。嗣世祖因贼匪扰逆,始建修楼房,后因号楼房上下营。" 在中部: 民国《资中县志》:"本境分五省人,一本省,二楚省,三粤省,四闽省,五赣省。本省当元之季,伪夏明玉珍据蜀,尽有川东之地,蜀号长安。玉珍为楚北随州人,其乡里多归之,逮今五百余年,生齿甚繁。考其原籍,通曰湖广麻城孝感人为多。" 光绪资中《徐氏族谱》:"吾徐氏,麻城县孝感籍也,妙洪祖避徐寿辉乱迁蜀……。" 江津《幸氏族谱》:"宋末年间,仲式祖由江西迁楚麻城孝感乡。因徐寿辉兵起,复自楚避乱入蜀,携祖*王氏及三子寓江津笋里梅村幸家湾数年。" 谁也无法统计,从孝感乡到底迁出了多少人口;谁也无法相信,区区一个小乡,为何竟有如此不可思议的人口输出量;谁也无法推算,现在的四川人中到底有多少非孝感乡人的后裔! 难以相信的最好办法就是不相信! 早在近一个世纪以前,就有人对此提出怀疑:"核其人数,即使尽乡以行,亦不应有若是这多;且湘楚州县与蜀邻比者尽人皆可以移住,何以独适孝感一乡?" 最近而又最典型的有邓经武、雷兵的结论:""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虚构地名,其背景是假造"移民潮"运动。" 但是,质疑一个定论固然需要非凡的勇气,而否定一个史实却显得过于草率,历史的真实并不因为有人质疑而虚无化! 下面,我们通过史料的搜寻来看看麻城县孝感乡到底隐藏着多少历史的秘密。 一明初的麻城四乡 明初麻城的区划情况在清康熙9年的《麻城县志》中可以找到清楚的记载: ①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里各有图。成化八年(1472),以户口消耗,并为九十四里。复并孝感一乡入仙居,为三乡。嘉靖四十二年(1563),建置黄安县,复析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入黄安,止七十四里。 太平乡原额五十八里,后并作二十五里;仙居乡原额五十四里,后并作二十五里;亭川乡原额二十五里,

麻城各姓氏族谱 看湖广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

麻城各姓氏族谱看湖广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 提要: 麻城孝感乡移民现象是中国移民史上的特例。因历代官方文献对此无所记载,来自民间的传闻又常常自相矛盾。本文试图从麻城120姓160支宗谱所提供的地情信息资料入手,通过对麻城地域社会的分析,破解麻城孝感乡现象之谜。 关键词: 随军迁川战乱流离奉旨入川强制迁徙孝感乡都长江走廊上的移民集结地梅家军山寨兵里仁会奴变孝感厅 正文 “若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这是川渝两地数千万人民对于祖先的共同记忆。在世界被称为“地球村”之今日,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环球同此凉热”的趋同性,使人们愈加怀念并刻意追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寻根问祖,已成为初步走向小康的诸多中国人(包括海外侨胞)共同的心理需求。近年来,到麻城寻根问祖的川渝(含由川渝两地又转迁滇、黔等其他地区)移民后裔摩肩接踵,来电、来函、网络寻根,更成为热门。令人遗憾的是,有关麻城孝感乡的历史遗存,极难在各种文献资料中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以至于研究中国移民史的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也

为难地说:“我们在撰写《中国移民史》时,也以这一重要的移民发源地(指麻城孝感乡)不见踪影为憾。”① 为满足各地人士的寻根需求,近四年来,笔者查阅了麻城120姓(此120姓函盖麻城现居人口90%以上)160支宗谱,对孝感乡移民现象形成两点粗浅认识,简述如下。 ①葛剑雄《麻城孝感乡——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原载《四川日报》1997年5月9日 一、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流基本同步进行,从战乱流徙到奉旨移民,由自发西迁到“徙实填空”,麻城及孝感乡逐渐成为长江走廊上的移民集结地 (一)麻城土著流徙四川 综括麻城各姓氏族谱的相关记述,元末明初自麻城移民四川有下列几种情况: 1、随红巾军将领明玉珍入川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麻城铁匠邹普胜与罗田布贩徐寿辉、江西和尚彭莹玉等人扯旗造反,聚众起义,建国改元。徐寿辉当了农民皇帝,邹普胜为太师,国都圻水,国号“天完”,全盛时拥有百万军队。麻城与罗田是邻县,作为“南红巾”的发源地和根据地,众多当地农民参加了这场持续18年的农民战争,其中部分人离开家乡后,转战各地,又随义军将领明玉珍辗转进入四川。我们从《陶氏宗谱》的相关记述中,可见一斑。

四川达州市部分姓氏迁徙调查

四川达州市部分姓氏迁徙调查 达州市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辖达县、宣汉县、开江县、渠县、大竹县、通川区和万源市7个县市区。 达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上古属巴地,夏属梁州,殷商属雍州,春秋战国属巴国,秦和西汉届宕渠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万州为通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通川郡,宋乾德三年(965年)改名为达州,清嘉庆七年(1802年)改为绥定府,民国二年(1913年)置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1950年改为川北行政区达县专区,1952年改为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改为四川省达县地区,1993年更名为达川地区,2000年改为达州市。达州城历为郡、州、府、专区、地区治所。 目前,达州市总人口约700万,居住姓氏约600个以上,系四川人口、姓氏资源大市之一。由于达州地处川东北,紧靠湖北西南边境与长江(三峡)重庆万州南岸不远,故有“湖广填川第一站”之称。 达州人与四川各地一样,十有八九不是老川人,绝大多数姓氏的先祖,几乎都是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迁入的。 近年来,笔者花费大量时间,对达州市七个县市区清明迁入姓氏问题,查阅了大量的正史、方志、家史族谱、墓志碑文和民间查访询问,从而获得了众多姓氏迁徙经过的第一手宝贵资料。限于篇幅,这里仅列举部分姓氏支系迁徙分布与流传字辈等方面的情况,仅供有关专家、教授、学者及热心者在研究移民迁徙、群落聚居、家族繁衍、辨析世系、伦理道德、寻根问祖等方面参考。由于多种原因,对采集的资料未能一一核对,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教正。现将达州市7个县市区40多个姓氏100多个支系的迁徙与字辈简介于后: 李1—1 宣汉县西北乡李家岩李姓一脉,始迁祖李在前,于明朝末年(1644年)由湖广麻城县高埂堰迁入,从第三代起,李仕华长子李秀芳定居达县大滩乡;次子李洪芳迁居宣汉县柏树乡九君坪;三子李连芳迁居宣汉县三河阴洞湾;四子李群芳迁居宣汉县三河至黄石猫跳河,后又迁到宣汉县下八乡十五村;五子李志芳仍居李家岩。本支至今已传15代。字辈15字:在承仕秀万,魁玉作天献,其文永远晓。 李1—2 宣汉县西北乡黄金槽李姓一脉,始迁祖李东藻之父李全新,系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埂堰人氏,系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进士,生育六子。其中第四子李东藻于明穆宗三年(1570年)迁来东邑(今宣汉)邻择西大路(今明月乡三村)定居。其后世有分支在宣汉县前河阴洞湾(今属南坝)和通江县洪口等地定居的。西北乡黄金槽的李姓至今已传22代。字辈20字:东云唐谨文,万自朝玉奇,茂文德长联,芳必能登国。 李1—3 宣汉县东南乡傅家湾李姓一脉,始迁祖李秀时,于明朝末年(1644年)由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埂堰迁入,定居宣汉县东南乡傅家湾,其后有分支到开江县回龙道湾等地的,至今已传16代。字辈16字:秀鼎叶本,良思大加,名扬国正,光德业忠。 李1—4 宣汉县东南乡秧田湾李姓一脉,始迁祖李贵环,于明朝末年(1644年)由湖广麻城县孝感乡高埂堰避难入蜀,在宣汉县东南乡秧田湾定居,后裔分布在东南乡十村,三河乡杨宗坪和东林乡等地,至今已传9代。字辈12字:贵春文天,仕贵祥正,德云光兴。

两次湖广填四川的背景及移民来源

两次湖广填四川的背景及移民来源 一、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与麻城孝感移民 麻城孝感乡移民指的是元末明初那次移民。切不可与清代的湖广填四川混淆。 由于明末战争的影响“麻城孝感乡移民”已经被清代的新移民大大稀释了。 明代麻城县辖四乡:孝感、亭川、太平、仙居。孝感乡(与现在的孝感市无关)位于麻城县西部。 历史地理学者曹树基教授在《中国移民史》中认为麻城是一个中转站,明初入川的移民实际上包括麻城、黄州、信阳、江西等多个地方的人。 毫无疑问,所谓的麻城孝感乡移民不可能都来自麻城一个县,但麻城人在早期移民中所占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 据弘治《黄州府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麻城县人口有10多万,黄州府则有60多万(实际近80万),是当时湖广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府。当时湖广布政司一共才400多万人口,其中湖北不到200万,黄州府就占了近40%。而与四川毗邻的荆州府人口密度只有8人/平方公里,是黄州府的1/4。所以黄州府具备对外移民的能力,而湖北其他地方则没有。 麻城孝感乡居民大举入川是元末明初的事情。此后,黄州和江西的居民继续迁入四川,都与麻城孝感乡挂钩,则带有攀附老移民的意味。清代的填川更加与麻城没多大关系,但是麻城孝感的流传度依然很广。 ------ 许多人都知道宋蒙战争对四川的重创,导致元代四川一直是人口稀薄的状态。实际上元末四川也遭受了巨大破坏。有红巾军的破坏,还有元军、明玉珍等军队的破坏,甚至朱元璋部下攻打四川也遭成了不小损失。 元代四川有156个县,到了明初由于人口减少裁减到98个县。 当然,人口减少的比例不能简单地以撤县比例来算,因为如果一个地方人口减少了一半,但是剩余量依然比较多,这个县也不会被撤掉。被撤掉只能说明人口剩余太少,而没被撤的县也不代表人口损失度不大,只是剩余量尚可组成一个县。 《明太祖实录》卷8记载,朱元璋答明玉珍:“然有李喜喜等兵侵扰,杀掠为虐亦甚,其生死不知,存者能几?”方孝孺则说:“夏主方有意于据蜀,各郡臣民遭青军(李喜喜)侵掠,百无一二”。 李喜喜,元末北方红巾军将领之一。后入四川。 《明氏事迹》记载:“丁酉岁九月,青巾贼入成都,有韩氏女年十七,举家从军。” 天启《成都府志》记载:“费氏,灌县人。至正丁酉(1357年)青军入蜀,肆行剽掠。费乃泣曰:父母深恩,分毫未报,今不幸而罹此贼害,不如死,遂缢焉。” 其他记载也很多:“王继志,四川省郎中。以政最闻,迁本道廉访司副使。时李喜喜陷四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