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程桩试桩记录

工程桩试桩记录

工程桩试桩记录

试桩记录

试桩会议纪要

钻孔灌注桩试桩会议纪要 工程名称:长睦单元R22-08地块小学工程 会议地点:施工现场办公室 会议时间:2014年5月7日 与会人员详见会议签到单 会议内容: 上午9:30时,由监理单位组织本工程参建各方主体人员来带施工现场会议室,对本工程桩基工程S3#桩进行试桩检查验收。由施工单位自述现场实际情况,各个单位提出意见建议,确定打桩控制标准。施工单位: S3#试桩位于地勘ZK15~ZK16孔附近,试桩于2014年5月6日17:18分开孔,于5月7日10:50分结束,孔深37米。在钻进全风化蚀变英安玢岩1.5D后进行界面取样。起钻后安放钢筋笼、下放导管,于11:06分开始清孔,到12:38分测定沉渣厚度为6mm,泥浆比重为1.17。20:00分开始灌注混凝土,至21:26分成桩,理论砼方量10.17立方米。实际砼方量12立方米,充盈系数1.18。请设计及相关单位确认工程桩控制标准。 监理单位: 1、试打桩是保证桩基施工正常进行的重点环节,应认真对待。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桩地质勘查报告及设计的要求认真执行,作为工程桩施工控制的标准及施工、监理的依据。 2、进入持力层要调整钻进速度,详细记录持力层钻进情况。 勘察单位: 1、S3#试桩身到达持力层,实际与勘探基本吻合。 2、桩基施工时,采取⑩层含碎石粉质粘土,并注明其深度,并结合勘查报告 中揭示⑾-1层全风化蚀变英安玢岩⑾-2强风化蚀变英安玢岩深度,控制桩基穿透层含碎石粉质粘土层后再按设计规定进入持力层深度。

设计单位: 桩机钻进一定按图纸及结合地质勘查报告、现场实际情况打到位,钻进持力层≥ 1.5D。局部⑩层含碎石粉质粘土缺失位置,根据桩基施工现场实际钻进深度结 合勘查报告中相邻勘探点钻孔深度加以控制。 建设单位: 1、要求施工单位控制好现场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 2、施工过程中应参照地质勘探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入岩界面鉴定; 3、施工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处理。 建设单位:(签章)设计单位:(签章)勘察单位:(签章)监理单位:(签章)施工单位:(签章) 浙江文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长睦单元R22-08地块小学工程项目监理部 2014年5月7日

CFG桩试桩总结报告(最终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工程地质情况 (1) 四、水文情况 (2) 五、试桩目的验证情况 (2) 六、施工过程控制 (3) 七、试验桩施工工艺控制 (3) 八、CFG桩施工质量检验 (6) 九、试验总结 (7) 十、质量保证措施 (8) 十一安全及环保措施 (10) 十、附件 (12)

CFG桩工艺性试验总结 根据设计文件和技术指南的相关要求,我单位于2014年8月15日进行了CFG桩工艺性试验,目的为确定施工参数后方可开展CFG桩的大规模施工,在DK565+800线路右侧路基进行了3根CFG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现将该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 一、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2010】241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工程桩基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京沈客专辽宁段路基施工设计图《京沈客专施路-411(辽宁段)》 二、工程概况 DK565+796.86~DK565+900、DK565+960~DK566+260、大巴大桥京方台锥体段采用CFG桩地基处理加固方式。布置方式:正四边形布置,设计桩径0.4m,桩间距1.6m。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不小于290KN. 三、工程地质情况 粉质黏土,褐黄色-灰褐色,硬塑-坚硬,局部含少量细角砾土,0~0.4m 为种植土,含植物根系。厚度1.6-5.2m该层呈层状,分布于整个工点区,地基承载力σ0=140kPa。粉土:褐黄色-灰褐色,稍密-密实,稍湿,局部含少量锈斑。层厚0.6-4.9m,呈层状,分布于整个工点区表层,地基承载力σ0=140kPa。中砂:褐黄色,松散,稍湿,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局部含少量细角砾及黏性土。层厚0.8m,该层呈尖灭体状,地基承载力σ0=150kPa。中砂:褐黄色-灰褐色,中密,稍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含少量的黏性土,地基承载力σ0=370kPa。砾砂:褐黄色、灰褐色、

桩基试桩记录

打桩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勘察单位设计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设计桩型冲孔灌注桩设计桩长M 设计承载力特征值 配筋情况主筋1622 加筋箍:14@2000mm 螺纹箍筋: Φ8@200mm 混凝土强度 设计等级 施工机械 试打桩桩号及情况:试打桩桩号为工程试桩2(桩自编号为39#) 该桩于2015年1月31日18时30分就位。15:30开钻,先后穿过①杂质土、②淤泥, 1月31日:18:40进入砂土状强风化,此时孔深为8.1m,孔底标高为-4.4; 2月1日:9:52进入强风化(少)碎块状,此时孔深为10.5m,孔底标高为-6.8; 2月1日:14:36进入中风化岩面,此时孔深为12。5m,孔底标高为-8.8,经勘察、设计、监理、建设、施工等参建单位对现场施工进行鉴定和判别,认定此孔深12.5m,未达到设计要求进入中风化层≥1m,经各方研究决定,继续桩孔。 2月1日:16:35进入中风化,此时孔深为13.5m,孔底标高为-9.8。经勘察、设计、监理、建设、施工等参建单位对现场施工进行鉴定和判别,认定此孔孔深13.5m,进入中风化层≥1m且有效桩长不小于10m达到设计要求,同意终孔。 2月1日:16:35~16:40第一次清孔,16:40~16:50提钻,16:50~17:10下钢筋笼,17:10~17:20下导管,17:20~17:30二次清孔测得沉渣厚度为30mm,充盈系数为1.35。 经该桩的施工情况说明:场内的地质状况和地勘报告基本吻合,我公司所选用的施工工艺及机械设备能满足本工程的施工要求 确定的工程桩施工控制标准: 1、桩径:Φ900; 2、坍落度:18cm~22cm; 3、充盈系数不小于1.1; 4、超灌高度:0.45; 5、二次清孔后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泥浆比重1.15~1.2 设计单位代表(签名):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 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勘察单位代表 (签名): 年月日 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 责人(签名): 年月日

试桩记录

4.1.6.4 试桩记录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工程桩正式施工前,由建设、监理、设计、勘察、施工等单位参加,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试桩, 以明确打桩标准及施工参数。 (2)试桩过程应描述打桩情况,如试桩位的选择、该试桩位与地质报告中描述的地质情况是否吻合等,其原始的参数记录均按各类桩基施工记录表进行记录。 (3)试桩后应填写试桩记录,见质控(建)表 4.1.6.3-6,以明确工程桩正式施工各类桩的参数标准,如持力层的确定、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桩长、贯入度、锤击数、压桩力、终压力、终孔条件的判定等。 (4)设计要求试桩需提供承载力情况时,应由具有静载试验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静载试验。 Ⅱ核查办法 核查试桩记录是否齐全,标准是否明确,签证手续是否完整。 Ⅲ核定原则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无试桩记录。 (2)试桩记录中打桩标准不明确或参加单位签认手续不全。 4.1.6.5 桩基施工记录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桩基记录包括各种砼预制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锚杆静压桩、砼灌注桩等。工程桩施工前应作好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各种桩的记录应按不同的要求做出详尽记录,要求填写齐全,数据准确真实,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竣工时应附桩位竣工平面图。 (2)桩基工程施工前应在现场作试打桩(压桩)或成孔试验,并按质控(建)表4.1.6.4填写试桩记录。 (3)打桩的标高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控制值应通过打(压)桩试验,由设计单位确定。 (4)砼预制桩质量检查验收应在制作点进行,根据桩的设计施工图要求,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打(压)桩。 (5)钢管桩及预应力砼管桩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检验报告,经进场验收合格后才能打(压)桩。 (6)锤击预制桩的施工记录用表,见质控(建)表4.1.6.5-1~2。 (7)静压预制桩施工记录见质控(建)表4.1.6.5-3~4。压桩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压桩施工各阶段的记录,锚杆静压桩与基础连接前,应对压桩孔进行认真检查。 (8)各种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对需要接桩的,应检查接桩质量,并提供隐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继续施工。 (9)砼和钢筋砼灌注桩(包括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和套管成孔灌注桩等)应进行成孔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桩位轴线、孔径、垂直度、持力层土层情况、孔底沉渣厚度及孔的深度检查等,对于泥浆护壁成孔的桩还应进行孔底泥浆比重的测定,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质控(建)表4.1.6.5-5。 1)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检查,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端承桩≤50mm;摩擦桩≤150mm;套管成孔的灌注桩不得有沉渣。泥浆护壁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5~1.20。 2)灌注桩的深度控制应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对于沉管桩还应根据地质条件、贯入度等因素综合确定,贯入度控制标准:振动沉管桩在最后一次抬架的贯入度应符合设计或试桩规

工程试桩要求

试桩技术要求2010年03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2、试桩目的 3、依据与采用规范和标准 4、试桩位置选择 5、试桩注意事项 6、试验内容与方法 7、试桩成果 8、进度要求 9、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

工程 试桩技术要求 1.工程概况 工程始于二港池西区中路(K0+000),随后跨越纳潮河上的二港池大桥和一港池大桥,和正在建设中的地面道路对接后沿线向东延伸,终于通岛路东侧(K11+170),全长11.17km。 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为工业区项目近期实施部分,要求先实施一港池大桥到唐曹高速连接线段,具体包括一港池大桥主桥、水中引桥、A匝道、B匝道、C匝道、D 匝道及一港池东、西侧各一联陆上引桥。工程范围起始桩号:K5+985.000,终点桩号:K6+958.000。桥梁全长973m。主线跨径布置为4×28+3×45+4×45+(2×138钢管砼下承式拱桥)+4×45+3×30m。 主桥为下承式叠合箱梁系杆拱桥,跨径布置为138m+138m=276m,桥宽29.5m。 引桥采用分幅式预应力砼连续箱梁。 一港池东侧水中引桥共为一联,跨径布置为4×45m,北侧为桥宽13.25~17.335m 的变宽段,南侧为桥宽13.25~22.75m的变宽段。

一港池西侧水中引桥分为两联,第一联的跨径布置为4×45m,南北侧均为桥宽13.25m的标准段,第二联的跨径布置为3×45m,南侧为桥宽13.25~17.25m的变宽段,北侧为桥宽13.25~14.253m的变宽段。 陆上东引桥共为一联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3×30m,南侧为桥宽13.25m 的等宽段,北侧为桥宽14.253~22.75m的变宽段。 陆上西引桥共为一联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4×28m,南侧为桥宽17.25~22.75m的变宽段,北侧为桥宽14.253~22.75m的变宽段。 匝道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 A匝道分为两联,第一联的跨径布置为3×29m,第二联的跨径布置为3×29m,桥宽9m。 B匝道分为两联,第一联的跨径布置为3×29m,第二联的跨径布置为3×29m,桥宽9m。 C匝道分为三联,第一联的跨径布置为3×30m,第二联的跨径布置为4×30m,第三联的跨径布置为3×30m,桥宽9m。 D匝道分为两联,第一联的跨径布置为4×30m,第二联的跨径布置为4×30m,桥宽9m。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