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地质剖面图的判读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地质剖面图的判读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地质剖面图的判读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地质剖面图的判读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80° 29' E, 44° 14' N)境内某低山

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 ”。据图回答 1 — 3 题。

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背斜、向斜、地堑、断层

B.向斜、向斜、地垒、断层

C.背斜、向斜、背斜、断层

D.向斜、向斜、背斜、断层

2.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

A.外力侵蚀

B.外力沉积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3.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壳活动

【解折】本题考杳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读團,结合岩层弯曲状况来看,甲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 乙中间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丙处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构造;丁处两侧岩层上下错FK有明显位移,为断层。读團可知,"处处两侧岩g±T错开,有明显位移,为断层;是由于地壳的侪压,导致岩层不能承受地壳运动的力,而发生断裂,岩层沿看断裂面上下错幵。甲处上的黄土状沉积是凤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是风力據带的沙粒,受到阻挡或者速度降低,沉积形成的,扈干凤力沉积征用的表现。

1?读图,结合岩层弯曲状况来看,甲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乙中间岩层向下弯曲,

为向斜构造;丙处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构造;丁处两侧岩层上下错开,有

明显位移,为断层。选C正确。

2?读图可知,M处处两侧岩层上下错开,有明显位移,为断层;是由于地壳的挤压,导

致岩层不能承受地壳运动的力,而发生断裂,岩层沿着断裂面上下错开。选D正确。

3?甲处上的黄土状沉积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是风力携带的沙粒,受到阻挡或者

速度降低,沉积形成的,属于风力沉积作用的表现。选B正确。

壬解题必备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

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

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

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川岩层位置靠下,岩层

较老;I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图例卫河流冲击物耳沉积岩 E 岩浆崭磬斓久

(2 )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

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

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川和n。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

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

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

(1 )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

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

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2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 )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

动,如图1中n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 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 )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 )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 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总学霸推蓉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 Q P 、C D S 2、S ,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1 — 2题。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 .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答案】1. A 2 . A

2.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 D 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 以发现D 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纪、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 正确,B 、C D 项错误。

I 円m 朮[ ■K1岛畀卢

--許观戢 坤岛室为列农—界舞 L J T 西*?芯博.W? 期-石泥t .ij u p

e

n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

每日一题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 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 河道分汊。 ①________、 __________。 第二阶段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 地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参考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

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注:填写顺序不分先后)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阶段梯级开发可加快水电开发和改善航运条件,整理河谷滩地可以促进土地的开发。(3)成立国家唯一授权的机构,可以加强流域内各方面利益的协调,促进流域的综合整治和开发。(4)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洪水峰值,同时可以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解题必备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思路分析 1.流域综合开发原理应用 河流的综合开发要充分体现河流开发的综合效益,体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在不同的河流甚至在同一河流的不同河段,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特点不同,其综合开发的措施也不同。如何进行河流的综合开发,以保持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整治环境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社会秩序的安定团结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1)流域开发的方向选择 在分析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流域的自然背景,同时也要依据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环保。如不同河段的开发重点如下: 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量大的河段,侧重水力资源的开发 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面宽阔,流量稳定,侧重于航运、灌溉、河流中下游 养殖的开发 (2)流域开发的利弊评价 流域的合理开发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而过度的开发不仅经济效益低下,也容易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对于有些开发方式,则是有利有弊。在具体分析评价流域开发带来的影响时,要依据流域整体性原理,并对其地理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结论。如墨累-达令河流域早期的过度

高考地理二轮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地形 地质剖面图判读

(安徽专用)2014高考地理二轮考前三个月选择题地形 地质剖面图判读型 读“印度半岛东西向自然带剖面图”,完成1~3题。 1.图中自然带①②③类型可能依次为( ) A.热带雨林自然带、热带季雨林自然带、热带草原自然带 B.热带雨林自然带、热带草原自然带、热带季雨林自然带 C.热带草原自然带、热带雨林自然带、热带季雨林自然带 D.热带季雨林自然带、热带草原自然带、热带雨林自然带 2.据图分析甲地自然带形成的原因为( ) A.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 B.位于西高止山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C.受西风和副高交替控制的影响,降水较少 D.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 3.图中①自然带分布规律反映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 1.A 2.B 3.D 解析第1题,①低纬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位于西高止山西侧迎风坡降水比较多,形成了热带雨林自然带。②热带季风气候形成了热带季雨林自然带。③位于西高止山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了热带草原自然带。第2题,③地位于西高止山东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自然带。第3题,①自然带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形成热带雨林带,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表现。 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4~5题。 4.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 ( )

答案 B 解析A为中国,B为俄罗斯,C为德国,D为美国。只有俄罗斯东西经度跨度最大。 5.对上图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最少的地区 B.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 C.②~⑤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 D.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答案 B 解析甲地形区是东欧平原,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最多的地区;②属于内流河;阿巴拉契亚山脉在北美洲。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完成6~8题。 6.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 B.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 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 D.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 7.图示区域的地壳( ) 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8.关于图示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域广大,水资源丰富 B.太阳能丰富,风浪巨大 C.蒸发旺盛,海陆间水循环活跃 D.狭长海域,重要能源通道 答案 6.A 7.A 8.D 解析第6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①类岩石为玄武岩,玄武岩是由岩浆喷发,喷出地表,快速冷却凝固形成,由于冷却速度较快,把大气中的空气分子一起凝固在岩石中,之后气体挥发,气孔被保留在岩石内部。玄武岩喷出地表,必然会受到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第7题,从图中的断裂,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第8题,红海轮廓狭长,水域面积狭窄,风浪小,且位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周围河川径流注入少,海陆间水循环不活跃。成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地处世界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石油运输航线的必经之地,成为重要能源通道。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完整版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总结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 (二)应试策略 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 2、认真审题 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三)应试技巧 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 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 (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 (四)解题方法介绍 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2005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D 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 3、优选法: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要选择最合理选项。例如:美国“硅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优美 B、交通便利 C、知识技术 D、市场广阔 答案:C 点拨:形成高技术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包括知识技术、快捷交通、优美的环境,但主导因素是科技发达。 4、转换法: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不会有: A、热带沙漠气候 B、寒流 C、冷锋活动 D、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答案:D 点拨:将条件转化为“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的地区”属于热带地区,不会存在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5、图示法: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例如: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南半球,向南移动 C、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图(a)中 A.①比②风速大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D.②比④气温高 2.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B.下午 C.傍晚D.夜间 答案 【答案】1.B 2.A 近高压中心,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③为低压中心,为上升气流,阴雨天气较多,故B项正确;读等压线数值,②比③气压高,故C选项错误;④位于冷锋前的暖气团,②位于冷锋后的冷气团,④比②的气温高,故D项错误。 2.锋面通过④地时应刮偏西风,从图中可以看出12点之前为偏西风,故A正确。 解题必备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1.概念

地面气旋一般与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如下图所示: 2.锋面气旋图的判读(北半球) (1)判断锋面类型 根据等压线判断锋面是冷锋还是暖锋,可以先画出低压槽线两侧气流的方向,锋的运动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如图1中锋呈逆时针运动。 一般来说,从高纬移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移来的气团是暖气团,然后就可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出锋的类型。 如图1中,锋面OA是由气团①(来自高纬)主动向气团②(来自低纬)移动形成的,因而是冷锋;锋面OB是气团②主动向气团③移动形成的,应为暖锋。 (2)判断天气状况 ①气旋的前方(如图2中的A)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 ②气旋后方(如图2中的B)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③气旋中部(如图2中的C)是暖气团控制下的天气。

学霸推荐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某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A.③ B.② C.①D.④ 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人自驾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晴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3.下列关于图示虚线范围内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 B.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 C.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 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 答案 【答案】1.C 2.D 3.C

正确判读地质剖面图

正确判读地质剖面图 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彭岳 地质剖面图在高中阶段通常用来分析判断岩石的类型、新 老关系、地质作用、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例如:读右地质 剖面图1,回答:(1)岩石的类型,①为__________,②为 __________,⑥为__________;(2)①②③④⑤岩层由老到新 的排列顺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发生的主 要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外 力作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要正确的分析和解答上述问题:首先,要区分三大类型岩 石的成因及特征、相互转化关系。①岩浆岩是由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隙,侵入地壳的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一般喷出岩受到的压力小,挥发性气体容易逸出,冷却快,结晶不充分,具有气孔构造,颗粒小;侵入岩受压力大,冷却慢,结晶充分,颗粒大,具有斑晶构造等。②沉积岩是由出露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后、重新固结而成的。一般常含化石,老的岩层在下(含的化石简单),新的岩层在上(含的化石复杂),具有层理构造。③变质岩是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重新结晶,发生变质作用而成的。一般在炽热的岩浆周围,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板岩变质成页岩等,并常具有片理或片麻构造等特点。 ④在相互转化时,记住“三个都可以、一个只能由”,即:每一种类型已经形成的岩石,都可以直接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都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新的沉积岩;都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新的变质岩;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不能由其它已经形成的岩石转化而成。 第二,要弄清地质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①内力作用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地震、变质作用等。地壳运动又以水平运动为主,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一般表现为背斜(岩层上拱,中心老、两翼新)成山、向斜(岩层下凹,中心新、两翼老)成谷。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也可形成谷地;向斜中心受挤压,岩层紧密,不易被侵蚀也可形成山岭。垂直运动为辅,常表现为岩层隆起或岩层相对上升(地垒)后易被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岩层下凹或岩层相对下降(地堑)后易被外力沉积、固结成岩等。②外力作用主要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风力、流水、海浪、冰川等的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也各具特色,如冰蚀峡湾、U 型谷、角峰,冰积丘陵、冰积垄;水蚀V型谷,山麓洪积扇、河口三角洲;风蚀蘑菇,新月型沙丘、黄土地貌等。 第三,要会分析不同地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常见的为:①背斜由于岩层上拱,地下水不易下渗,比较安全稳定,底部利于开挖隧道;而向斜岩层下凹,容易渗水,开挖后岩石破碎、易崩塌,底部不宜开挖隧道。②背斜由于顶部封闭,油气不易挥发,为储油构造,易于找油;而向斜顶部敞开,利于地下水汇集,为储水构造,易于找水。③断层线上由于岩层断裂错动,地质基础不稳,容易渗水,易被侵蚀,故不宜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如修筑水库、桥梁等;但容易出露地下水,形成泉,发育河流,利于找水。 至此,我们可以迁移和运用上述知识原理,作出如下分析并得出正确答案: (1)①应为炽热岩浆入侵冷却凝固而成的岩浆岩(或侵入岩),②同③④⑤一起表现出明显的层理特征,应为沉积岩,⑥受炽热岩浆的影响,应是发生变质形成的变质岩; (2)①②③④⑤岩层的形成过程,我们不妨做下面假设,如下图所示情形一、情形二和情形三等。认真提取图上信息可知,①已经侵入到②或③所在的岩层,因此①必然发生在

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方法集锦

高中地理综合题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方法 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如重庆市年日照时数仅1200多小时) 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天气气候状况。 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 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4.天气状况。 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气候的海洋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小(最热月气温在2或8月);气月,且秋温大于7或1年较差越大(最热月气温在候的大陆性越强、. 春温)。 五、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或太阳辐射:低纬区大于高纬区 2、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 3、下垫面: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 六、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七、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占用破坏河道)。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 (1)流域广,支流多;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2). (3)中下游多为平原,(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 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3.此外,人类活动占用及破坏河道。 八、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于地势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区域农业发展(一).

区域农业发展(一)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昆仑雪菊是具有降压降脂、清肝明目等独特功效的稀有高寒植物。昆仑雪菊生长于昆仑山3 000米以上的冰峰峭崖上,每年8月盛开,花期短,生长区域狭窄,产量极小,弥足珍贵。于是新疆茶农纷纷将这种产自昆仑山高海拔地区的菊花品种引到平原地区进行人工种植,单产明显提高,但品质却大大降低,因而价格从曾经的黄金价跌落至白菜价。读图回答1—2题。 1.与原产地相比,且末引种昆仑雪菊单产高但品质差的原因是 A.种植规模扩大,雪菊产量多 B.土壤肥沃,雪菊生长好 C.海拔低,光热条件充足,临近河流,雪菊生长迅速 D.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雪菊生长周期长 2.为了促进新疆昆仑雪菊产业的发展,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知名度B.加强市场调研,减少农户盲目种植 C.完善流通体系,拓宽流通渠道D.提高产品价格,缩小种植规模 【参考答案】1.C 2.D 2.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包括加强宣传力度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加强市场调研、拓宽流通渠道等。产品价格

主要受市场供求的影响,人为提高价格,缩小种植规模的措施不合理。故选D。 解题必备 区域农业发展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大部分地区属于①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②,但农作物易受到③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地形类型齐全,④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3.社会、经济条件:重要的⑤,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交通⑥,对外联系方便;开发较晚,人口密度⑦。 二、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⑧和辽河平原。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⑨、水稻等。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⑩。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牧畜生产基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全国最大、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大规模?生产,地区?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的统一。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一) 学法指导

高中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一)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 (1)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① 根据岩层层序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 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如上图中沉积 岩I 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1【。 ② 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 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上图中岩浆岩的形成 时间晚于沉积岩I 和沉积岩II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且多是在岩浆活 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2)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断 ① 根据岩层是否连续判断褶皱或断层。 ② 根据岩层弯曲形状或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如上图中屮处的地质构造为背 斜。 ③ 根据地表起伏状况判断地貌类型,如背斜山(谷)、向斜谷(山)、断块山、断层 谷、陡崖等。 (3) 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 ① 根据岩层上下关系。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曲老到新连续排列, 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 根据岩层的弯曲。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 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运动。如上图中屮处岩层弯曲说明其受到了水平挤压作 用。 ③ 根据岩层的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可能是缺失岩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发生隆 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原沉积物层剥蚀完毕;也可能是 一、专题讲解 图例 口沉积 卅I 旦沉积洱 Il EZI 花岗岩 ≡侵蚀面

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④根据侵蚀面。若上下两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 遭受到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乂经历了沉积作用。 如上图屮处上部岩层的不完整说明经历了侵蚀作用,沉积岩1的覆盖说明乂经历了沉积作用。 ⑤根据侵入岩。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乂发生了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上图中花岗岩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岩浆侵入。 二.同步训练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广2题。 图例 口 砂岩 目 页岩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 2 C. 3 D. 4 [解析]1.B 2. B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为侵入型岩浆岩层,为岩浆侵入乙所在岩层形成的,丙岩层上方为侵蚀面,再往上才形成沉积岩层屮。所以B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未形成褶皱的沉积岩层应与地平面平行,而形成褶皱后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中的岩层倾斜状况可以看出,中、乙附近沉积岩层与地平面相比,发生倾斜,且甲、乙附近沉积岩层倾斜角度不同,因此该地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两次褶皱,所以B正确。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Ir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山老到新。完成3~4题。 石灰岩 浸蚀Ia

2018年高考地理每日一题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评价!

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评价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参考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详解详析】(1)考查常见能源的特征,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分别”二字,即风能要分别与煤炭和水能进

解题必备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2.案例分析(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为例)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限制条件

地质剖面图的突破(详解版)

图表攻之高考地理中地质剖面图的突破(详解版一) 今日话题 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对于地质剖面图,如何判读?2009--2017年高考都是如何考查的?掌握本期容,地质剖面图方面的高考一定会顺利突破哟。 【判读技巧】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 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 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 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 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 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3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3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图3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Ⅰ的存在。图2、图3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答案: B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沉积岩甲。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思路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思路 第一版块基础概览 一、自然地理部分(8)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 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 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 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 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专题训练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庐山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死火山 2.九江至黄梅之间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 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 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 869.8 m。山上布满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下图是某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该区域在沉积岩Ⅱ形成后先后发生了 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 B.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 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力侵蚀 D.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 4.关于该地区地质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天眼石”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B.“黑白妖石”是火山喷发时携带的原有谷底沉积物 C.“天眼石”是侵入岩表面气体挥发形成的 D.“黑白妖石”属于沉积岩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⑤五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沉积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岩浆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①② 6.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A.③—⑤—①—④—③ B.①—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7.依图示信息可推断,岩石的形成距今时间最短的应是 A.a B.b C.f D.g 8.在图示岩层中最不可能发现生物化石的是 A.a、b B.b、c C.c、d D.f、g 下图为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图中 A.甲处以变质作用为主

高考地理课时练习: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课时达标(十七) 一、选择题 干热岩是温度高于200 ℃、深埋在地下3~10千米处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A.①、乙B.②、丙 C.③、沉积岩D.④、甲 2.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该区域() 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B.地壳的厚度较薄 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D.玄武岩地层广布 3.可燃冰多形成于() 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 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 1.A 2.C 3.B解析第1题,依据“三进一出是岩浆”,可判断甲为岩浆,则乙为岩浆岩。材料提及干热岩为侵入岩,属于岩浆岩;则干热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岩浆冷凝,即图中①,故A正确。第2题,侵入岩是岩浆上升冷凝而成,在地壳活动频繁区域易出现岩浆活动;青藏高原南部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断裂带多,易于形成岩浆活动,故该处干热岩资源丰富。第3题,依据“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形成可燃冰,可判断海沟处最易形成可燃冰,故B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拉张褶皱、拉张断裂、砂岩沉积、砾岩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B.拉张褶皱、拉张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砂岩沉积、砾岩沉积 D.沉积、挤压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5.图中①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板岩、片麻岩B.板岩、大理岩 C.石英岩、大理岩D.石英岩、片麻岩 4.D 5.C解析第4题,图示地区下部的石灰岩属沉积岩层,应该先经过沉积过程;下部的岩层发生弯曲,说明又经过了挤压褶皱;由岩层错位切断了褶皱可知,该处断裂出现在褶皱之后;下部弯曲岩层的表层有侵蚀面,说明又经历了抬升侵蚀;上部出现了新的沉积岩,说明又经过了下沉沉积;由岩浆岩穿过沉积岩层喷出地表,说明又经历了岩浆侵入与喷出,故D正确。第5题,图中①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结合沉积岩的分布可知,该处的变质岩应该是沉积岩变质形成,选项中只有石英岩、大理岩符合条件,故C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6~7题。 6.岩层及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④②③①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D.③②④① 7.导致图中背斜谷进一步扩展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D.褶皱变形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技巧

第一版块基础概览 自然地理部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得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 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得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 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 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得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得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得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受来自海洋气流影响时,距海近降水多,远降水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得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得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得多少,径流量得大小,蒸发量得大 小)有关 ☆描述河流得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影响太阳辐射得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得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得温度变化、0℃等温线得海拔得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得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得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得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得海拔高度 社会人文地理部分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每日一题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河南省2017年高考诊断卷)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觉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和凉爽的气候,耐寒,喜潮荫,忌高温、强光。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种植。 主要生长于我国北方海拔1500—3100米的山地林下、林边及灌丛中。党参是我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由朝鲜族、满族等36个少数民族组成,是我国党参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白山市种植党参有数百年的历史,到2015年白山市党参种植园面积达到3.2万亩。为了保护长白山森林,当地政府严格控制伐林发展参园,大力发展林下坡地特色参业,并加强参业技术培训、国内外销售市场引导、政策支持和护林宣传。目前,白山市中药材产业围绕参业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了全市农业大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下图为白山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与白城市相比,白山市党参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 (2)说明白山市山地林下坡地适宜种植党参的主要原因。 (3)分析白山市党参种植业成为全市农业大发展支柱产业的主要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白山市党参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启示。 问题②: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白山市林下党参种植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1)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气候温和凉爽;地处湿润地带,降水充足;森林覆盖率高,光

(2)白山市地势高,坡地天然林多;山坡地带降水较多,林下坡地蒸发量较小;山坡林下树冠遮光性强,阴凉的环境适宜党参生长;山坡林下地带枯木腐枝多,土壤腐殖质含量高。 (3)党参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政府鼓励农户种植,在技术和销售上大力支持;党参的国内外市场广阔;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等。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借鉴特色农产品的种植经验,加强种植技术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减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负担;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等。 问题②:山地坡度较大,种植时要避开陡坡,防止水土流失;禁止砍伐森林发展党参种植,保护森林资源;加强市场调查,调整党参种植面积,确保参农增收。 (4)开放性试题任选一问作答即可。回答问题①可从产品优势、技术培训、政策力度、资金投人、加工链条等方面作答;回答问题②可从水土流失、森林保护、市场调查等方面作答。 解题必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重视第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