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规模的能量储存系统及技术

大规模的能量储存系统及技术

大规模的能量储存系统及技术
大规模的能量储存系统及技术

大规模的能量储存系统及技术

摘要

现代社会,人类社会越来越离不开电了,但是电能只能即发即用,那么如何将电能储存,并实现大规模的储存将会对人类的现代化作出进一步的贡献。据调查研究,目前国内外储存电能的形式有飞轮蓄能、抽水蓄能、蓄冷蓄能、蓄热蓄能、高效电池蓄能、压缩空气蓄能、燃料电池蓄能以及超导电磁寻能等,但基于技术及经济方面的考虑,抽水储能仍然是目前的主流储存电能的方式,本文将简单的谈下抽水储能方面的技术及系统。

关键词:电能储存技术,抽水储能,电力系统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系统中电力负荷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电力的增长速度超过电量的增长速度,系统的负荷峰谷差逐年增大,使各系统的调峰问题愈来愈突出,运行中经常由于突然出现的负荷高峰与预测相距较大而造成电网拉闸限电,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及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很大损失。现代电网的大规模互联,使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多变,而越来越严格的环境和生态要求,又使建造新的发电和输电系统非常困难,随着电力系统的重构和市场化,对已有设备的充分利用就显得日益重要。互联电力系统运行在越来越接近其传输极限的水平上,这进一步增加了输电系统的压力。当一个大系统由于事故的连锁反应而导致系统瓦解,出现大面积停电时,会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规划和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安全因素的增加对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而无论是调峰问题,还是稳定问题,其根源都在于能量的不平衡,或者说是电能的生产、输送、消费的瞬时不平衡,电能存储技术可以提供一种简单的解决电能供需不平衡问题的办法。各种形式的储能装置可以在电网负荷低谷的时候作为化学形式,物理形式又可以分为机械储能和电磁场储能。

1 电能储存现状

1.1 飞轮储能

飞轮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电能存储技术,与超导储能技术、燃料电池技术一样,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有很大发展前景的储能技术,已经开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许多行业。飞轮储能装置主要有3 个核心构件:飞轮、电机和电力电子装置。

基本工作原理是:将外界输入的电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飞轮转动的动能储存起来;当外界需要电能时,又通过发电机将飞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输出到外部负载。它要求飞轮空闲运转时候损耗非常小。当外设通过电力电子装置给电机供

电时,电机就作为电动机使用,它的作用是给飞轮加速,储存能量;当负载需要电能时,飞轮给电机施加转矩,电机又作为发电机使用,通过电力电子装置给外设供电;当飞轮空闲运转时,整个装置就以最小损耗运行。

飞轮储能系统具有高效率(80%~90%)、无污染、合理的功率密度及充能迅速等优点,极具发展潜力,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汽车动能的储存或电能储存。但其储能密度与飞轮材料的强度、质量和几何形状有关,故要慎重选择适当材料及飞轮形状;而且所需轴承质量不轻,须适应长时间高速旋转的要求。

1.2 抽水蓄能

即把低水位的水泵至高水位的水库中,将电能转换成水的势能储存起来。待负荷尖峰出现时,再启动水轮发电机组向电网补充电能。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的调峰填谷、紧急事故备用、调频、调相等作用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但在我国,人们对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和效益仍比较陌生。其实,一定比例的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两大特性:一、它既是发电厂,又是用户,抽水储能是在电能过剩的情作用是其他任何类型发电厂所没有的;二、启动迅速,运行灵活、可靠,对负荷的急剧变化可做出快速反应,除调峰填谷外,还适合承担调频、调相、事故备用等任务。抽水储能是目前最古老、技术最成熟、设备容量最大的商业化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采用。但是这种储能方式造价较高,建设周期较长,而且抽水储能电站的选址又受到地形的限制,建设难度较大。

1.3蓄热蓄能

电量富余时,用电生产蒸汽导入蓄热器储存,电量短缺时,再将蓄热器的蒸汽送给汽轮机组发电。还有的电厂以高压热水形式储存热能。

1.4蓄冰蓄能

用夜间电网用电低谷的电能制冷(或制冰),在白天将储存的冷量放出作空调用。采用这种技术的中央空调用户, 它可在夏季非空调使用时间或用电低谷时段内, 使空调机处于制冰状态, 把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 再于空调使用时间内把冰块融化, 将冷量释放出来, 从而做到电能“储蓄”之效。

现行的峰谷分时电价规定( 以福建为例, 各地略有差别) : 每日用电高峰时段, 其电价比基本电价上浮5 0 %, 而在用电低谷时段( 即每日的后半夜) , 其电价比基本电价下降6 0 %, 两者之间价差达数倍。如果我们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在用电低谷时段的低电价位多用电, 而在用电高峰时段少用电, 由此获得的效益将相当可观。据保守估计, 每台中央空调可因此而节约运行费用3 0 %以上。

1.5 压缩空气蓄能

将电网用电低谷的富余电量,由电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入密闭的下洞穴储存起来,即将电能转化为空气的气压内能。已有文献报道美国将建造一座型的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利用地质结构的高压承受能力,直接在地下开挖大容积的高压空气储气体。当电能富裕时,通过压缩机将空气压入地下储气体进行储能,当负荷高峰出现时,即由压缩空气推动涡轮机组发电。但这种储能方式的大容量装置造价极高,建造周期也长,只有发达的工业国家才能够采用。

1.6高效电池蓄能

高效电池选用电网低谷负荷充电,到高峰负荷时向外发电,其储存效率高。日本研制的 100 千瓦新型钠硫电池,充放电效率可达到 90% 以上。

1.7 燃料电池蓄能

一种已成熟应用、高效率、无污染的小型发电装置。它利用电网低谷电制氢,氢是燃料电池的主要燃料,当高峰缺电时,氢通过燃料电池发电。

1.8 超导磁储能

以上是目前已经实现的一些电能存储方法,一般是通过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是化学能的方式来储存它。在此,笔者重点介绍一下超导储能,因为就目前情况看,只有超导储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储存电能。曾有一位美国科学家用铅作为材料, 做了一个封闭的圆环, 并把它放在超低温的环境中。接着, 他又將一定量的电流通入铅环, 然后切断电源, 使电流在铅环中没有休止地流动下去。过了几年, 当这位科学家再去测量铅环的电流时, 他惊异地发现, 电流没有明显的减弱。这说明电流在超导中没有损耗,可以长时间的保持下去。于是,科学家设想在地下很深的地方挖一个大坑,在里面充满着超低温的液态氦气, 把超导金属做成的线圈浸没在里面。平时, 可以把多余的电能储存到超导线圈里去, 当需要时, 再把电取出来使用。由于电能没有损耗, 所以能长期地储存下去。应该指出的是,超导体只有在直流情况下才有零电阻现象,若电流随时间变化,将会有功率耗散。超导线圈在电压为零或很小的情况下能保持强大的电流,这为我们储存电能提供了十分诱人的前景。随着超导材料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超导在电能储备技术上的应用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技术领域——超导磁储能(SMES)技术。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均已证实S M E S 的储能效率高达95% ,优于其他储能方式。同时,SMES还能大量减少CO2 和SO2 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的排放量。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发达工业国家十分重视SMES 技术的商业化与实用化。目前,美国正在开展将此项技术由实验室推向商业市场的研究。就我国的国情来说,在努力建立非碳能源体系的同时,应积极考虑开展SMES技术的相关研究,否则在未来的电力工业建设方面又将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步伐。据测算,如能在高温超导上取得突破,从而采用大规模的超导材料储存电能,我国电能将能节约1/3以上 ,这还不包括在输电环节上由于采用超导技术而节约的电能。

2 抽水储能的优势与意义

2.1 为什么要发展抽水储能

抽水蓄能是目前电力系统中最成熟、最实用、最经济的大规模储能方式。抽水蓄能电站兼具水泵和水轮机两种工作方式,在电力负荷低时用电网的多余电能将水抽到上水库贮存,在电力负荷高峰时将水放下来发电。抽水蓄能是在耗电和电力系统经济型的矛盾中获得发展价值。

中国确定了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比15%的目标,这包含了水电、风电、核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增长。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电力系统急需配置大容量的储能装置以优化电源结构和改变运行方式,从而保证发电供电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目前大规模的储能技术仍以抽水蓄能为主。相比其他储能技术,抽水蓄能有投资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能量转换效率稳定和应用成熟等优势;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和黑启动等多种功能,因而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2.2抽水储能的意义

抽水蓄能电站是间接储存电能的一种方式,被誉为国家的“电力粮库”。专家认为,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保证风电、太阳能资源实现规模开发,并顺利接入电网,是现代大电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利用其启停灵活的特点,既可作为电源,又可发挥平抑电网负荷、削峰、填谷的作用

电网负荷随用电负荷变化随时调度,火电机组从启动到并网发电一般需要3个小时左右,而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启动只需3分钟。夏自平说,如果靠火电机组开停机进行负荷调度,不仅无法适应电网负荷变化快的现状,且开停一台火电机组需要几十万元费用,成本非常高。抽水蓄能电站建成之后,利用其启停灵活的特点,既可作为电源,又可发挥平抑电网负荷、削峰、填谷的作用。

此外,抽水蓄能电站还可以作为“应急电源”,保证电网稳定、安全运行。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启停速度快等特点,使其能通过对机组负荷的及时调整,起到调节电网供电频率及紧急事故“备用电源”的作用。这意味着,电网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抽水蓄能电站能够迅速启动,避免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或者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迅速恢复供电,避免事故扩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清洁能源迅猛发展和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电网用电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用电负荷的峰谷差逐年加大。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蓄能电站建设步伐加快,兴建了广东广蓄一期、北京十三陵、浙江天荒坪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抽水蓄能电站。

截至2009年底,全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454.5万千瓦,完全投产17座,占全国总装机的1.66%。全国在建抽水蓄能电站12座,装机容量1114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已初具规模。

据了解,对电网而言,抽水蓄能电站扮演着双重角色:抽水时是电网的用户,放水发电时又是向电网供电的重要电源。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和全国联网步伐的加快,抽水蓄能对电网的意义越发重要。在受端电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不仅可

以为受端电网提供事故备用电源,而且可以弥补远距离直流输电时高峰不能输出无功、低谷不能吸收无功的缺陷。此外,抽水蓄能电站在低谷时吸纳电量,可以显著增加电网远距离输电能力,提高线路的输送效率,改善线路运行状况。

为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近年来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快速增长,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在甘肃、内蒙古等风电投产速度较快的地区,普遍存在风电并网后电量难以全部消纳送出的问题。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兼能源战略与规划所所长白建华认为,为保证大规模风电开发最终能顺利并网消纳,需要在送电端电网或受电端电网建设大量抽水蓄能电站等调峰电源来实现配套输送。为适应风能、太阳能等间歇式能源入网的特点,抽水蓄能在我国电网中的比重和作用将越来越大。

专家分析,按照我国目前火电、核电、风电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左右,必须新增3000万至450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机组,以满足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需求。

特别是在“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电力发展战略以及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推进之际,大力发展蓄能机组已是当务之急。

由于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有天然的资源要求,蓄能电站应该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只要设计合理,几乎所有常规的梯级水电站只要把几台机组换成双向可逆的抽水蓄能机组,就都可以起到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如果经济合理,有些已经建成的水电站也可以考虑增加抽水设备改造。如果我们打开这一思路,我国抽水蓄能的资源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建设费用也会大幅度降低。有关专家还建议,除了蓄水发电,调水工程也可以进行抽水蓄能的建设。据介绍,美国加州的北水南调工程就利用提水用电和放水发电的时机进行抽水蓄能

据了解,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建成的抽水蓄能电站基本是由电网统一核算,电站成本回收通过电网销售电量实现。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已建抽水蓄能电站探索出了一套成本回收方式。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采用单一电量电价的办法;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采用两部制电价经营,成本回收通过上网容量和电量实现;广州抽水蓄能电站采用电网租赁经营,成本回收通过租赁费实现。由于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受地形影响较大,单位容量造价差异较大,相应电价定价差异也较大。而且,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事故备用等辅助服务的收费标准难以确定。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建立有效合理的成本回收方式和电价机制,吸引多方参股,保证抽水蓄能电站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是一项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融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还必须加强抽水蓄能电站的统一建设和运营管理。

专家指出,在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上必须结合目前及未来电源结构变化、电网发展、电源和电网布局、负荷变化特点等相关因素,以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同时,以合理利用资源为目标,确定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比重、分布和建设时间,确保抽水蓄能电站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3 抽水储能工作原理及功能

3.1 抽水储能的工作原理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不同于一般发电站的工作特性。抽水蓄能不能利用一次能源直接发电,它通过水泵工况抽水将系统中的多余电能转化为上水库水的势能,在系统需要时,通过水轮发电机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抽水蓄能的低吸高发功能,实现了电能的有效存储,有效调节了电力系统生产、供应、使用,保持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抽水蓄能是能够大规模储能的发电装置,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有效调节装置。

3.2 抽水储能的功能

抽水蓄能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调峰填谷、事故备用、调频、调相、黑启动等多种功能,是当前最成熟、最经济的大规模电能储存工具。

1.调峰填谷:低谷时电网有多余电力,高峰时电网电力不足。抽水蓄能电站利用低谷多余电力抽水蓄能,高峰时放水发电承担高峰负荷,可明显减少电网峰谷差。

2.事故备用:抽水蓄能电站从静止达到满负荷运行仅需1—2分钟,能够快速启动,迅速转换工况。由它来承担系统事故备用容量,可以有效减少火电机组承担的旋转备用容量,起到改善火电机组运行方式、减少系统燃料消耗以及稳定系统频率和缓解事故等重要作用。

3.储能:抽水蓄能通过水泵工况抽水将系统中的多余电能转化为上水库水的势能,在系统需要时,通过水轮发电机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是当前最成熟、最经济的大规模电能储存工具,储能是其实现各项功能的基础。

4.调频:在电网的频率下降至设定值时,抽水蓄能机组会自动从水泵工况、调相工况或停机状态转为发电工况,向电网输送电力,使电网的频率自动调整到设定值,保证了电网的频率质量。

5.调相:调节系统无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是抽水蓄能电站的又一显著特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电网运行的需要,目前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均可以在抽水和发电两种工况下调节系统的无功功率。

6.黑启动:黑启动己成为电网崩溃后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一旦电网发生垮网事故,抽水蓄能电站在无外界帮助情况下,便可利用电站的上水库的蓄水冲动水轮发电机,完成电厂自救发电,同时向无自救能力的火电厂提供厂用电,启动火电机组,使电网得以恢复正常运行。

4我国及国外抽水储能的发展现状与规划

4.1我国抽水储能的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18座抽水蓄能电站投入运行,装机容量达到1454.5万千瓦;在建抽水蓄能电站12座,在建容量1114万千瓦。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速度虽很快,但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还很低,仅为1.66%。

2005年,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在燃气机组占本国装机比重33%、22%、25%的情况下,抽水蓄能装机仍分别达到了本国装机比重的4%、2%和10%。世界发达国家的抽水蓄能占系统总装机的比重一般在3%—10%之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2009年底仅占系统装机比重的1.66%,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更低至1.56%,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抽水蓄能装机明显不足,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经煤为主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需要。

2006年底我国已建抽水储能电站情况

截至2006年底,全国在建抽水蓄能电站13座,在建规模1226万kW(详见表2),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在建抽水蓄能电站12座,在建规模986万kW。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预计2010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规模在1700万kW左右,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9%。

2006年我国在建抽水储能电站情况

4.2 我国抽水储能规划情况

2009年8月,国家能源局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扎实做好已建电站运行管理和各前期项目工作;切实加强规划工作,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要会同水规总院及地方相关部门,认真做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布局的研究和规划工作。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对加快我国抽水蓄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为落实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国家电网公司积极部署,与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联合,配合“十二五”规划开展了国网经营区域抽水蓄能的选点规划工作。从2009年8月底到201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了国网经营区域19个省市的抽水蓄能选点规划任务,复核和新选了大量的抽水蓄能站址;南方电网公司也先后开展了广东、海南两省的抽水蓄能选点规划工作。这些工作为我国抽水蓄能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国外抽水储能现状

世界上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百多年前建造于瑞士的苏黎世抽水蓄能电站,其装机容量为515千瓦,扬程153米。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抽水蓄能电站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350万千瓦,1970年为1600万千瓦,1980年为4600万千瓦,1990年为8300万千瓦,2000年达到11328万千瓦,40年增加了32倍,平均年增长9.1%。世界上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最快、装机容量最多的是日本;其次是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日本和美国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均已超过2000万千瓦。

各国抽水蓄能电站在投资、管理模式上各有特点,下面介绍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的情况。

1.英国

到2002年底,英国抽水蓄能电站共有4座,总装机容量为278.7万千瓦。其中Dinorwig电站装机172。8万千瓦,是欧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能在16秒内满负荷运转的抽蓄电站。随着英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行,Dinorwig电站的管理体制也几经变迁。该电厂系国家投资兴建,1984年投运,属国家电力局。1991年英国实行私有化改革后,作价12亿英镑卖给私营的国家电网公司。然后又转让给EdisonMissionEnergy公司独立经营,参与英格兰和威尔士电力市场竞争。

在英国实行私有化前,Dinorwig抽水蓄能电站与电网签订协议,决定每年收费,作为对抽水蓄能电站提供动态效益的补偿。收费标准是直接成本加电网补贴。直接成本是机组的运行维护费用,电网补贴是机组的电量损失补贴。按照此

项标准,对Dinorwig抽蓄电站的补贴达到其全部收入的近50%。英国电力实行私有化后,由国家电网向电厂购买全部的辅助服务,包括无功补

偿、热备用、频率调整等,再以上浮价格形式向供电局征收辅助服务的费用。在英国,参加电网调峰的电厂除上报电价外,还要增报启动价和空载价,以更好地反映其运营性能和成本。蓄能电厂由于价格低廉、性能优越,在竞争中常能受到电网的青睐。Dinorwig抽水蓄能电站的全部收益中,调峰电力销售收入、辅助服务收入以及填谷效益各占1/3左右,电站年盈利额基本上维持在l亿英镑,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2.法国

在法国,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达到近80%,而水电只有12%左右。法国目前水电主要方针是改造现有水电站,发展抽水蓄能电站,提高水电的利用率和经济性。目前法国已建成1万千瓦以上、机组容量和特点各异的抽水蓄能电站18座。建于1987年的GrandMaison是其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法国的抽水蓄能电站主要由法国电力公司(EDF)统一建设经营和管理。抽水蓄能电站并没有独立的经营权,完全按照EDF的调度要求进行抽水、发电运行,同时EDF也统一负责电站的成本、还本付息、利润和税收等开支以及对电站的运行进行考核。抽水蓄能电站除用于调峰、填谷、备用外,有10%的容量用于调频和与外国交换电能,调相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12%~20%。抽水蓄能电站对于保障电网总体安全、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与其发电量所产生的电量效益相比更为重要。

3.美国

美国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投资相当大,超过2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有20

多座,并确定了1700万千瓦的开发计划。美国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Bathcoanty 电站于1984年投运,装机容量210万千瓦。美国的抽水蓄能电站一般都由电网公司建设和经营。据统计,1999年为止,电网公司建设和拥有蓄能电站容量为1790万千瓦,同期非电网公司的抽水蓄能电站为170万千瓦。事实上,美国1992年开始电力市场化,抽水蓄能电站才由独立的电力生产商建设,但成效不是很大。Bathcoanty电站在系统中的作用就是在电网调度下灵活地满足系统峰荷需求和降低系统运行与电站抽水费用。由于美国各州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式不同,抽水蓄能电站在各州的运营存在差异。美国加州在能量市场外设立了以竞价为基础的辅助服务市场。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在主电能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间进行策略选择,以获得最大收益。而在辅助服务市场建立以前,抽水蓄能电站主要依照它所替代常规机组的发电费用来计取收入。

容量达150万千瓦的Summit抽水蓄能电站采取的是向电网租赁的模式。在电站建设之前,SES(Summitenergystoragelnc)与俄亥俄州电力公司签订备忘录,就电站的租赁容量、输变电服务辅助设施以及调度控制等方面达成协议,最大程度上降低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营风险,并以此作为贷款保证金。SES公司要保证租赁期间抽水蓄能电站的设备可用率和机组启动成功率。而电站运行过程中的维修费用以及低谷抽水用电都由承租者提供。因此,容量租赁费实际上只包括建设投资的偿还以及投资者的利润。投资者的利润率定在15%一20%,抽水蓄能电站的基本投资额和基本租金要按照贷款利率和套期保值利率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基本租金根据电站平均综合效率作出相应变化。承租者除支付容量租金外,还要向抽蓄电站逐月支付燃料费用。

4.日本

水电在日本总装机容量构成中比重小,不到10%,为了加强电网的调峰能力,近年来日本兴建了大量抽水蓄能电站。至1999年,日本共建成抽水蓄能电站43座,装机容量达2430.5万千瓦,占水电总装机容量的53%。已建成的抽水蓄能电站中,容量在20万千瓦以上的有34座,其中100万千瓦及以上的11座。日本全国按地区成立了九个私营电力公司,其抽水蓄能电站的建管方式有两种。一是从电站建设开始到投产上网完全由电力公司统一管理,电力公司既是建设单位也是运行管理单位。二是由九大电力公司和政府合资组建国营的电源开发公司,只负责建设抽

水蓄能电站,不负责运行管理,所建电站租赁给当地的电力公司,每年当地电力公司向电源开发公司支付一笔投产前以合同方式签订的租赁费用,以满足电站运行维修、还贷、税收及利润等需要。此外,电网还对抽水蓄能电站实行奖惩考核,如电站未能按电网要求参与调峰、调频则受罚,如电站大修少于规定时间则进行奖励。

5 抽水储能的缺陷与发展趋势

5.1 抽水储能的缺陷

(1)由于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时间较短,缺乏对抽水蓄能电站功能和作用的充分认识,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系统经济性缺乏客观评价,导致了抽水蓄能电站的投资机制、经营模式及电价政策不尽合理。

(2)厂网分开后,国家要求抽水蓄能电站由电网企业全资建设,不利于调动地方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积极性,从而可能导致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运行困难,影响抽水蓄能电站的正常发展。

5.2 抽水储能的发展前景

5.2.1 我国电源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规模与一次能源开发利用和电源结构有关。从我国今后电源发展看,预计2010年我国的发电装机将达到9亿kW,2020年将达到13亿kW 以上。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决定了未来的装机构成中仍将以煤电为主。从系统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角度考虑,系统需要配置3%—5%的抽水蓄能电站,因此,到2020年我国需要建设4000万—6000万kW的抽水蓄能电站。

5.2.2 电源结构优化调整的必然选择

为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积极优化我国的电源结构。长远来看,国家将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从经济与安全运

行的角度,核电应当尽可能避免调峰,主要承担基荷。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可控性较差,具有反调节特性,往往给调峰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随着核电、风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的不断提高,为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灵活性,必须配置相应规模的调峰电源。

我国水电资源丰富但存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特点,80%集中在西部地区,中东部负荷中心水电资源较少,且大部分已开发完毕,进一步开发的潜力非常有限,我国天然气资源并不十分丰富,加之优先满足居民与化工应用,发电用气供应将非常有限,另一方面,随着燃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天然气发电的市场竞争力也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未来我国大规模建设天然气电站的不确定性较大。相比而言,中东部负荷中心具有一些建设条件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站址,可因地制宜建设一定规模抽水蓄能电站以解决调峰问题或弃水问题,是系统配置调峰电源较好的选择。

5.2.3改善电能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

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电源构成中调峰性能优越的天然气发电机组比重分别达到33%、22%和25%,但抽水蓄能电站仍然占有相当比重。美国抽水蓄能机组占全国装机的比重超过2%,英、法等国均超过4%,日本超过10%,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抽水蓄能电站不仅仅具有调峰的作用,还具有其他机组所无法替代的动态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用户对电力供应安全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发挥抽水蓄能电站的动态效益,建设适当比例的抽水蓄能电站显得十分必要。

5.2.4提高跨区送电安全性的必然选择

我国东部经济发展较快而缺乏资源,决定了必须进行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大力推进西电东送与全国联网。随着未来特高压电网的逐渐形成,跨区送电规模将大大增加。为保证受端电网的电压支撑、解决送电线路故障带来的稳定问题、克服故障工况下受端电网的有功和无功不足等问题,应在受端负荷中心建设适当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担当紧急事故备用的保安电源,化解电网运行风险,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

6 结束语

通过实习及以上分析,抽水储能在中国还是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这个领域与欧美、日本等国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水泵机组的效率将是这个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相信通过努力会有一定的收获的。

参考文献

【1】作者:王殿华,<<储存能源的疑难>>,<<科技视野>>,2006年, 12页和13页

【2】<<珠江环境报>> , 第892期

【3】作者: 辜承林, <<电机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经济日报

【5】王纪春,《电能储存技术及其发展动向》

电子元器件仓库储存要求

电子元器件仓库储存要求 电子元器件仓库储存要求: (1) 1环境要求: (1) a.温度:-5~30 C; (1) b.相对湿度:20%~75% (1) c.仓库储存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有限储存期的长短,参见附录。 1 2特殊要求: (1) 2.1、对静电敏感器件 (2) 2.2、对磁场敏感但本身无磁屏蔽的电子元器件, 2 2.3、油封的机电原件 (2) 3电子元器件有限储存期的确定: (2) 附录:电子元器件的有限储存期 (2) A1有限储存期起始日期的确定 (2) A2电子元器件的有限储存期 (2) 【表格】储存环境条件分类表 (2) 【表格】电子元器件的有限储存期 (2) 4防护 (3) 4.1电子仓防护要求 (3) 4.1.1 (3) 4.1.2 (3) 4.1.3 (3) 4.1.4 (3) 4.1.5 (3) 4.1.6 (3) 4.1.7 (3) 4.2原材料防护要求 (3) 4.2.1 (3) 4.2.2 (4) 4.2.3 (4) 4.2.4 (4) 1环境要求: 电子元器件必须储存在清洁、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内,仓库应处于通道通畅状态,严禁吸烟, 禁止违章用火、用电并做好防火工作,消防标识明确。 除另有规定外,仓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a.温度:-5~30 C; b.相对湿度:20%~75%

2特殊要求:

2.1、对静电敏感器件 (如M0场效应晶体管、砷化镓场效应晶体管、CMO电路等),应存放在具有静电屏蔽作用的容器内。 2.2、对磁场敏感但本身无磁屏蔽的电子元器件, 应存放在具有磁屏蔽作用的容器内。 2.3、油封的机电原件 应保持油封的完整。 3电子元器件有限储存期的确定: 电子元器件的有限储存期按附录确定。 附录:电子元器件的有限储存期 A1有限储存期起始日期的确定 电子元器件有限储存期的起始日期按下列优先顺序确定: 星期a.电子元器件上打印的日期(或星期代号),凡仅有年月而无日期的,均按该月15日计算,如无 代号的则按星期四的日期计算; b.包装盒或包装袋上的检验日期货包装日期提前一个月计算。 A2电子元器件的有限储存期 电子元器件的有限储存期与储存的环境条件有关,仓库储存的环境条件可分为以下三类, 【表格】储存环境条件分类表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分析与计算

1.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B.田鼠粪便量属于其同化能量中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 C.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4×109J/(hm2·a) D.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3.5×1010J/(hm2·a) 【答案】B 109J/(hm2·a),C正确;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7.0×109/20%=3.5×1010J/(hm2·a),D 正确。 2.如图所示为某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共有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a~d代表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的数量关系可以表示为,d代表。 (2)若图示为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则图中缺少的能量流向是,该能量流向的能量值范围为。 (3)若图示为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假设该动物的摄入量为e,为了提高该动物的食物利用率,应提高(用字母表示)的值。如果该动物为恒温动物,在气温逐渐降低时,假设b保持 不变,则b/a的值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b=a+c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值 (2)流向下一(第二)营养级的能量0.1b~0.2b (3)b/e(或b)减小

0.1b~0.2b。(3)要提高该动物的食物利用率,需提高同化量与摄入量的比值或提高同化量的值,即 提高b/e(或b)的值。当气温逐渐降低时,恒温动物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势必增加呼吸散失量(a),因此,在b保持不变的情况下,b/a的值将减小。 1.如下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现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注:图乙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c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b+c+d+e为生产者光合作用利用的光能,即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正确;图中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因此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B正确;生产者的能量去向有四个方面:自身呼吸消耗(e)、被下一营养级利用(c)、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因此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C正确;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未被初级消费者同化,因此不包含在c中,D错误。

储能相关技术总结

储能相关技术总结 一、机械类储能 机械类储能的应用形式只要有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 01抽水蓄能 电网低谷时利用过剩电力将作为液态能量媒体的水从低标高的水库抽到高标高的水库,电网峰荷时高标高水库中的水回流到下水库推动水轮机发电机发电,目前,抽水蓄能机组在一个国家总装机容量中所占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为3%左右。截至2012年底,全世界储能装置总容量为128GW,其中抽水蓄能为127GW,占99%。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容量为5032.5万千瓦,运行容量2338.5万千瓦,在建容量2694万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16.5亿千瓦的3%。 02飞轮储能 在一个飞轮储能系统中,电能用于将一个放在真空外壳内的转子即一个大质量的由固体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加速(达几万转/分钟),从而将电能以动能形式储存起来(利用大转轮所储存的惯性能量)。 飞轮储能多用于工业和UPS中,适用于配电系统运行,以进行频率调节,可用作一个不带蓄电池的UPS,当供电电源故障时,快速转移电源,维持小系统的短时间频率稳定,以保证电能质量(供电中断、电压波动等)。 在我国刚刚开始在配电系统中安装使用。电科院电力电子研究所曾为北京306医院安装了一套容量为250kVA,磁悬浮轴承的飞轮储能系统,能运行15秒,2008年投运。

03压缩空气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采用空气作为能量的载体,大型的压缩空气储能利用过剩电力将空气压缩并储存在一个地下的结构(如地下洞穴),当需要时再将压缩空气与天然气混合,燃烧膨胀以推动燃气轮机发电。 至今,只有德国和美国有投运的压缩空气储能站。德国Hundorf站于1978年投运,压缩功率60MW,发电功率290MW(后经改造提高到321MW),压缩时间/发电时间=4,2小时连续运行,启动过上万次,启动可靠率达97%。此外,德国正在建造绝热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尚未投运美国Mcintosh,Alabama阿拉巴马州,1991年投运110MW,压缩时间/发电时间=1.6,如连续输出100MW 可维持26小时,曾因地质不稳定而发生过坍塌事故。此外,美国正在建设几座大型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尚未投运。 近来压缩空气储能的研究和开发热度在不断上升,国家电网公司已立项研究10MW压缩空气储能。 二、电气类储能 电气类储能的应用形式只有超级电容器储能和超导储能。 01超级电容器储能 根据电化学双电层理论研制而成的,又称双电层电容器,两电荷层的距离非常小(一般0.5mm以下),采用特殊电极结构,使电极表面积成万倍的增加,从而产生极大的电容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20200422124138)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地位 本节在教材中属于人教07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 一。由于“能量”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已经在物理、化学 的学习中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 概念;在生物学中,学生已学习了“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等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在教学中 要紧紧依托这些知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本节的教 学重点确定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由于“能 量”的概念比较抽象,而生活中形成模糊混乱的前概念对本 节内容的影响,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成为难点,尤其是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过程难以整理清楚。 3.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认知特点鲜明,他们喜欢发现式学习,讨论式 学习,批判式学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

了一定的发展,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基础,学 生基本了解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变化关系。 2.教学策略 基于学情分析和创建活跃课堂思维的基本理念,确定了 以情境问题驱动的自主、合作式建构能量流动模型的教学策 略。按照“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过程,力求把“讲堂”变为“学堂”,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景中,充分发挥 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感知、体验、思考;教师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 三、教学过程 .引入 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 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事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 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 你认为以下哪种方法能让你存活更长时间: .先吃鸡,再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 最后吃鸡。 学生回答,不论哪种答案,都要陈述理由,锻炼了分析 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带着问题完成 课程学习,最后再陈述答案及依据,学习的魅力便在这一猜 测一匡正的过程中。

储能电站技术方案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页脚内容1

2011-12-20 目录 1.概述 (3) 2.设计标准 (4) 3.储能电站(配合光伏并网发电)方案 (6) 3.1系统架构 (6) 3.2光伏发电子系统 (8) 3.3储能子系统 (8) 3.3.1储能电池组 (8) 3.3.2 电池管理系统(BMS) (11) 3.4并网控制子系统 (15) 3.5储能电站联合控制调度子系统 (17) 4.储能电站(系统)整体发展前景 (19) 页脚内容2

1.概述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用于孤立电网的调频、热备用、调压和备份等。电池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国外也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在Herne 1MW的光伏电站和Bocholt 2MW的风电场分别配置了容量为1.2MWh的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削峰、不中断供电和改善电能质量功能。从2003年开始,日本在Hokkaido 30.6MW风电场安装了6MW /6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用于平抑输出功率波动。2009年英国EDF电网将600kW/200kWh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配置在东部一个11KV配电网STATCOM中,用于潮流和电压控制,有功和无功控制。 总体来说,储能电站(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目的主要考虑“负荷调节、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比如: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运行曲线,通俗一点解释,储能电站就像一个储电银行,可以把用电低谷期富余的电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样就减少了电能的浪费;此外储能电站还能减少线损,增加线路和设备使用寿命;优化系统电源布局,改善电能质量。而储能电站的绿色优势则主要体现在:科学安全,建设周期短;绿色环保,促进环境友好;集约用地,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 页脚内容3

电子元器件存放通用规范

电子元器件存放通用规范

————————————————————————————————作者:————————————————————————————————日期:

电子元器件存放通用规范 (第一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1、文件修订变更记录表 文件标题电子元器件存放通用规范文件编号 文件类别 修订变更情况记录 修订变更内容拟定部门拟定人修订日期 工艺文件第一版研发部白浪2013-07 2、文件审核 2013-07发布 2013-07执行批准:审核:会签:拟制:白浪

一、目的 规范电子器件的存储,保证电子器件的质量,降低由电子器件引起的产品故障率。 二、使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存储和管理。 三、使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电子仓库的管理人员。 四、具体规范内容 4.1贮存 ●贮存要求 立体式货架仓库,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仓库保持通风、通光、通气、 通道通畅状态,严禁吸烟,禁止违章用火、用电并做好防火工作,消防标识明 确。 ●贮存条件和期限 (1)无特殊要求的物品(合格原材料、半成品) ?存储条件:遮阳、常温、保持通风,干燥。 (2)储存期限 ?电子元器件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塑胶件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五金件的有效储存期6个月; ?包装材料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成品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特殊要求的物品 针对特殊要求的物料根据存储要求存放(如下表)。 物料类别存储相对温度存储相对湿度存储高度及容器贮存期限 锡膏、胶水类2-10℃无特殊要求冰箱、冰柜根据保质期规定 电子元器件20±5℃40%~70% 电子仓,标准包装 12个月 4.2 防护 ●电子仓防护要求 ?电子仓要求有防静电地板,人员必须按照防静电的要求,着装防静电服,佩戴防静电手环。 ?要求按物品的类别分区存放,易燃易爆品要求有适当的隔离措施,针对特殊要求的物品应有 显著的警示标识或安全标识。 ?物料摆放整齐,存料卡出、入库内容规范,做到帐、物、卡相符。 ?物品不可直接落地存放,需有托盘或货架防护。 ?物料叠放要求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一个托盘只能放置同一种物料,堆放高度有特殊要求的依据特殊要求堆放,但最高不得超过160cm。 ?对有防静电要求的物品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装入防静电袋和防静电周转箱存放。 ●原材料防护要求 ?主要针对产品元器件、PCB板、五金件、塑胶件、包材等的防护。 ?电子元器件应充分考虑防尘和防潮等方面的要求。 原材料具体防护见下表

能量储存方式与技术

能量储存方式与技术 1、目前最主要的方式为电池技术,电池能驱动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例如,驱动电动汽车的主要技术是电池技术——电池和汽油之间很大区别。比如,通常的电动车要携带重达454千克的铅酸电池。给这些电池充电需要花费数小时,这些能量可以让汽车行驶160公里。10多升汽油同样也可以使汽车行驶这么远的距离,而其重量还不到13千克,并且一分钟就可以加这么多油。 2、人们使用的最古老的技术之一是落重法。将重物抬高以储存能量,之后令重物下落可释放能量。许多落地钟和布谷鸟钟都使用这种技术。通过转动经由齿轮系连接重物的绳子可以举起很重的物体,并使它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来下落。几百年以来它对钟表非常有效。 3、许多发电厂使用落水法。在夜间,当发电厂拥有多余电能时会用泵把水抽到高处的水池里。在白天的用电高峰阶段,水经过涡轮机流到低处的水池中。(请参阅水电站工作原理。) 4、还有一种储存能量的方法是利用某种形式的可重复机械变形。发条钟表中的弹簧和发条玩具飞机中的橡皮筋就是由此设计而来的。通过弯曲(使之变形)弹簧中的材料可以储存能量,而当材料恢复原状时便会将能量释放出来。以汽车的尺度来衡量,这种技术会在弹簧重量方面遇到问题,但是在较小的装置上(如手表)该技术却非常有效。 5、大自然很久以来就一直在储存能量了,如果您这么一想,就会发现汽油实际上就是一种已储存好的能量。植物吸收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关于碳水化合物的讨论请参阅食物常识知多少)。经过几百万年,这些碳水化合物就转化成了油或煤。在人类的历史中,我们燃烧木柴(即一种碳水化合物)来释放储存的能量,或者把谷物转化为酒精,然后再燃烧它。大自然还有另一种储存能量的技术,我们人人都很熟悉,那就是脂肪。 6、可以直接储存热量,之后再把热转化为电等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使用压缩空气用来储存能量。一些玩具就利用了这种方法来储存能量。比如说压缩氮气,当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液氮,此网页中探讨了如何使用液态氮来驱动汽车。 7、可以使用能量把水电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把氢和氧储存在罐中,之后可以通过燃烧或者将其制成燃料电池(后者更高效)来获取能量。 8、还有一种在未来可能会得到应用的新技术,该技术涉及反物质。当您将普通物质和反物质放在一起时,就能够获得能量。可以通过制造反物质来储存能量。 此外,美国一些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压缩空气储存能量技术。这种技术适用于一些大型的风力发电厂。为了让风力发电厂在无风状态下仍旧正常工作,电力公司需要进行达到实用规模的能量储存,但使用大型电池显然不切实际。科学家提出一种解决办法:利用风能压缩空气并储存在容器或者地下洞穴,而后利用这些储存的空气带动发电机。示意图如下所示: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过程:见下图。 (3)分析: ◆输入途径:主要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变化:太阳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能量传递效率= ◆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细胞呼吸(包括各营养级生物本身的呼吸及分解者的呼吸) ◆能量散失的形式:热能(呼吸作用产生) 2、能量在流经每一营养级时的分流问题: (1)能量来源 ①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②各营养级消费者的能量一般来自上一个营养级。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所含能量 (2)能量去路 ①每个营养级生物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另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每个营养级生物有一部分能量流到后一个营养级(注意:最高营养级无此途径)。 ③每个营养级生物的遗体、粪便、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 ④未被利用的能量(储存在煤炭、石油或化石中的能量,最终去路是上述三个途径) (3)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图解 前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后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3、能量流动特点: ★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 单向流动原因: ①在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细胞呼吸产生热能的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无法再利用的。 逐级递减原因: ①每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供自身利用和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每个营养级中的能量都要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 ③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提醒】上一个营养级未散失的能量是否能全部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为什么? ◆捕食不彻底:当动物体在捕食猎物时,由于相互之间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捕食者能够捕食到 猎物,但不可能将其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捕食。 ◆摄食不彻底:当动物捕食成功后,在取食对方时,也不可能将对方的所有有机物全部吃下。 ◆消化不彻底:当动物将食物摄取到消化道中之后,也不可能将其中的全部营养都能吸收。 【特别提示】 (1)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如某食物链中,生物A到生物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若在食物网中,则A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的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原因是: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传到第4-5营养级时,能量已经很少了,再往下传递不足以维持一个营养级。 4、能量金字塔 (1)概念:各个营养级单位时间内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 (2)意义: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能源的储存方式与技术

能源的储存方式与技术

能源的储存方式与技术 邓树洪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化0903 1505091021 摘要:作为清洁、对环境友好的绿色能源,太阳能技术推广和应用备受瞩目。太阳能热储存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无论从技术层面和投资成本来看,太阳能热储存技术都是太阳能利用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几种太阳能的储存方式。 关键词:太阳能储存方式与技术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先决条件。人类社会要发展,必须建筑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基础上。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经历了几个阶段:18世纪以前,木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据首位;到19世纪下半叶,煤炭取代木材等成为主要能源;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首位,由此开始了“石油时代"。石油、煤炭等这些当前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都属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在当今世界,矿物燃料提供世界91%的一次商品能源,其中煤炭占28%,石油超过40%。在亚澳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中,矿物燃料占93.5%,其中煤炭占48.3%,石油占3 7.3%,然而,地球上矿物燃料的储量是有限的。 作为清洁、对环境友好的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开发利用已经成为21世纪解决化石能源造成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太阳能技术推广和应用备受瞩目。地面上接受到的太阳能,受气候、昼夜、季节的影响,具有间断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太阳能贮存十分必要,尤其对于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更为必要。太阳能不能直接贮存,必须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才能贮存。大容量、长时间、经济地贮存太阳能,在技术上比较困难。 1 储存方式与技术 1.1太阳氢系统储存太阳能 可再生能源,特别时太阳能、风能都具有时间不稳定和空间不稳定的特点,而氢作为重要的能源载体,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问题,也就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科学家对可再生能源-氢能源系统抱有很大的期望。 我国在氢能的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不过,还没有研究过可再生能源-氢能系统。为填补国内研究的空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与壳牌氢能公司合作开展“太阳氢-燃料电池”项目,确定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类型分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类型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考生常因缺乏系统总结和解法归纳而容易出错。下面就相关问题解法分析如下: 一、食物链中的能量计算 1.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高营养级生物所能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 例1.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 A. 24kJ B. 192kJ C.96kJ D. 960kJ 解析:据题意,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即24000kJ,当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0%时,每一个营养级从前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是最多的。因而第四营养级所获得能量的最大值 为:24000×20%×20%×20%=192kJ。 答案:D 规律:已知较低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不知道传递效率,计算较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时,可按照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即较低营养级能量(或生n物量)×(20%)(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2.已知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低营养级应具备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 例2.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 ) A. 25 kg B. 125 kg C. 625 kg D. 3125 kg

解析:据题意,要计算消耗的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应按照能量传递的最大效率20%计4算。设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X kg,则X=1?(20%)=625 kg。 答案:C 规律:已知能量传递途径和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或生物量)时,若需计算较低营养级应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即至少)时,按能量传递效率的最大值20%进行计n算,即较低营养级的生物量至少是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5(n 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3.已知能量的传递途径和传递效率,根据要求计算相关生物的能量(或生物量)。 例3.在能量金字塔中,生产者固定能量时产生了240molO,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15%2 时,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多少mol葡萄糖,( ) A.0.04 B. 0.4 C.0.9 D.0.09 解析:结合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相当于240?6,40mol葡萄糖;生产者的能量传递给次级消费者经过了两次传递,按最大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40×15%×15%,0.9mol葡萄糖。 答案:C 规律:已知能量传递效率及其传递途径时,可在确定能量传递效率和传递途径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能量传递效率和传递途径计算。 二、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1.已知较高营养级从各食物链中获得的比例,未告知传递效率时的能量计算。 例4.右图食物网中,在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时,假设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从前一营养级的不同生物

储能技术分类概述

储能技术分类概述 (一)储能的定义及分类 1.储能的定义 储能是通过特定的装臵或物理介质将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不同方式储存起来,以便以后在需要时利用的技术。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能又是石油油藏中的一个名词,代表储层储存油气的能力。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 广义的电力储能技术是指为实现电力与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等能量之间的单向或双向存储设备,所有能量的存储都可以称为储能。传统意义的电力储能可定义为实现电力存储和双向转换的技术,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磁储能、电池储能等,利用这些储能技术,电能以机械能、电磁场、化学能等形式存储下来,并适时反馈回电力网络。能源互联网中的电力储能不仅包含实现电能双向转换的设备,还应包含电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单向存储与转换设备。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广义的电力储能技术可定义为实现电力与热能、化学能、机械能等能量之间的单向或双向存储设备。如图1所示,电化学储能、储热、氢储能、电动汽车等储能技术围绕电力供应,实现了电网、交通网、天然气管网、供热供冷网的“互联”。其中,电化学储能和电动汽车实现了电力双向转换,用双框线标出,其余用单框线标出,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FCEV表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BEV表示电化学电池电动汽车。

图 1:能源互联网中的电力储能技术 除储能设备外,还包含了热电联供机组、燃料电池、热泵、制氢等能源转换设备。储能和能源转换设备共同建立了多能源网络的耦合关系。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常进行一体化设计,难以区分,因此本文将具有储能能力的电力转换设备也纳入广义电力储能的范畴。图中,通过新能源发电实现风、光、潮汐、地热等主要一次能源向电能的转换。在电网传输和消纳能力的限制下,部分新能源发电将通过制氢、制热等方式进行转换,部分新能源发电以电化学储能等双向电力储能设备存储并适时返回电网。在各电力储能技术的支撑下,新能源发电与热电联供机组、燃料电池、热泵等转换设备协调运行,实现了新能源高效利用目标下,以电能为核心的多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匹配。 2.储能按技术原理分类 按照技术原理划分,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如抽水储能、

储能系统技术要求

储能系统技术要求 1、电储能系统涉及的标准及规范 IEC62619:2017《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锂蓄电池和锂蓄电池组工业用锂蓄电池和锂蓄电池组的安全性要求》 GB/T34131-2017《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2、电池储能容量按250kW*4h设计,其主要功能如下: 1)削峰填谷 即根据系统负荷的峰谷特性,在负荷低谷期储存多余的光能,同时还可以从电网吸收功率和能量;在负荷高峰期释放储能电池中储存的能量,从而减少电网负荷的峰谷差,降低电网供电负担,一定程度上还能使光伏发电在负荷高峰期发电出力更稳定。 2)平滑波动 通过储能系统快速调节,可防止负载波动、电压下跌和其他外界干扰所引起的电网波动对系统造成大的影响,保证电力输出的品质和可靠性。储能系统不仅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还是解决诸如电压脉冲、涌流、电压跌落和瞬时供电中断等动态电能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 电池储能装置的布置和安装应方便施工、调试、维护和检修,若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明。 储能电池日历寿命需大于11年(仍然可以保持一定容量的充放电能力,整个储能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行)。 在电池仓内环境温度控制的环境下,运行容量不小于1MWh,锂电池按照0.5C 充放电及DOD 90%设计,投标人需保证循环次数不得低于4000次。 冷却方式若为风冷,应配有风管接口。 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外部遇明火、撞击、雷电、短路、过充过放等

各种意外因素,不应发生燃烧或爆炸。 在技术解决方案中,投标人应明确说明为保证电池各项指标的均衡性所采取的措施,避免因单体电池或电池模块电池特性差异较大而引起整组电池性能和寿命下降。 投标人需要提供的特性说明及特性曲线: ●可选的充放电方式; ●循环次数与充放电深度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组曲线); ●循环次数与充放电功率的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组曲线); ●不同运行功率下变流器的效率曲线; ●运行电压与温度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组曲线); ●电池容量与温度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组曲线); ●电池充放电倍率与容量关系曲线(含单体电池及电池组曲线); ●在一定条件下,年度电池容量衰减的保证值(单元系统的保证值); ●电池充电特性曲线(单体电池曲线); ●电池放电特性曲线(单体电池曲线); ●电池耐过充能力说明(单体电池曲线); ●电池长期正常运行后的端电压偏差范围(单体电池曲线); ●电池系统的电池巡检和保护功能; ●电池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测试报告; ●箱体保温、散热、防雨、防腐措施及方案及类似箱体成功运行案例。上述文件投标方需完整提供,并承诺与实际提供产品完全保持一致。 储能电池短名单厂家:宁德时代、杉杉储能、阳光电源、比亚迪、科陆电子或同等品牌。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目录 1.概述 (2) 2.设计标准 (3) 3.储能电站(配合光伏并网发电)方案 (6) 3.1系统架构 (6) 3.2光伏发电子系统 (7) 3.3储能子系统 (7) 3.3.1储能电池组 (7) 3.3.2 电池管理系统(BMS) (8) 3.4并网控制子系统 (11) 3.5储能电站联合控制调度子系统 (13) 4.储能电站(系统)整体发展前景 (15) 1.概述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用于孤立电网的调频、热备用、调压和备份等。电池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并网中的

应用,国外也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在Herne 1MW的光伏电站和Bocholt 2MW的风电场分别配置了容量为 1.2MWh的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削峰、不中断供电和改善电能质量功能。从2003年开始,日本在Hokkaido 30.6MW风电场安装了6MW /6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用于平抑输出功率波动。2009年英国EDF电网将600kW/200kWh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配置在东部一个11KV配电网STATCOM中,用于潮流和电压控制,有功和无功控制。 总体来说,储能电站(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目的主要考虑“负荷调节、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比如: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运行曲线,通俗一点解释,储能电站就像一个储电银行,可以把用电低谷期富余的电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样就减少了电能的浪费;此外储能电站还能减少线损,增加线路和设备使用寿命;优化系统电源布局,改善电能质量。而储能电站的绿色优势则主要体现在:科学安全,建设周期短;绿色环保,促进环境友好;集约用地,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 2.设计标准 GB 21966-2008 锂原电池和蓄电池在运输中的安全要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中生物备课组主讲人:王春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⑴、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⑵、描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重点)。 ⑶、说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2、技能性目标 ⑴、引导学生用数据来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述出生态系统能量流 动具有的两个特点。 ⑵、指导学生构建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 ⑶、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入和流出加以分析,培养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性目标 ⑴、通过小组分工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培训同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⑵、注重生态学观点的培养,同时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 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服务于社会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用数据来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述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两个特点。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

附件1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

生产者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顶位肉食动物 分解者 入射光能 118872 能量A 118432 0.25 0.05 贮存 输出 有机物输入 12 5 2 ① 5.1 0.5 2.1 ① 9 3 70 23 4 ① ① ② ① 附件2能量流动的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第n 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最少为 物理模型:能量金字塔 附件3能量流动的经典例题 请同学们讨论:该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传递效率是多少? 五、教学反思 本教案已多次用于实际教学中,课后我对整节课作了反思,归纳以下几点: 1、 成功点 教学中,由于引入了网络功能,使得教学中知识点更加生动,便于理解。同时我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多手段、多角度的探索,多次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很好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2、 疑惑点 本节课知识点多且难,而课标要求只能用一课时来教学。故教学中难度与广度很难把握。知识点稍为拓深,时间就会超出要求。如何做到在一节课内,完成本节课所以知识点,还需探讨更有效率的教学方法。 3、 感悟点 通过追踪教学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我发现兴趣仍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推动力。而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则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认真严谨的教学设计也是必需的。如今,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若能合理的搜索网络资源并整合到教学中,将于教于学都大有裨益。这方面我还需要努力。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2011-12-20

目录 1.概述 (3) 2.设计标准 (4) 3.储能电站(配合光伏并网发电)方案 (6) 3.1系统架构 (6) 3.2光伏发电子系统 (7) 3.3储能子系统 (7) 3.3.1储能电池组 (8) 3.3.2 电池管理系统(BMS) (9) 3.4并网控制子系统 (12) 3.5储能电站联合控制调度子系统 (14) 4.储能电站(系统)整体发展前景 (16)

1.概述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用于孤立电网的调频、热备用、调压和备份等。电池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国外也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在Herne 1MW的光伏电站和Bocholt 2MW的风电场分别配臵了容量为1.2MWh的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削峰、不中断供电和改善电能质量功能。从2003年开始,日本在Hokkaido 30.6MW风电场安装了6MW /6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用于平抑输出功率波动。2009年英国EDF电网将600kW/200kWh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配臵在东部一个11KV配电网STATCOM中,用于潮流和电压控制,有功和无功控制。 总体来说,储能电站(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目的主要考虑“负荷调节、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比如: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运行曲线,通俗一点解释,储能电站就像一个储电银行,可以把用电低谷期富余的电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样就减少了电能的浪费;此外储能电站还能减少线损,增加线路和设备使用寿命;优化系统电源布局,改善电能质量。而储能电站的绿色优势则主要体现在:科学安全,建设周期短;绿色环保,促进环境友好;集约用地,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

粘弹性材料能量的储存与释放

粘弹性材料能量的储存与释放 孙程博 TA仪器技术支持编译 粘弹性材料在外力剪切下远不能直接体现出能量的平衡,这一点在流变学文献中经常被忽视。很难推荐一篇清楚详尽有关这个问题的文章。最完整的分析是Tschoegl[1]的文章。 在一个流变学实验过程中,主要的能量来自于机械能量。整体的能量平衡应该考虑样品的动力学能量,表面能,潜能,热能和所有其他形式的能量的改变。但是流变学只关心材料的变形和变形速率,所以大多数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贡献都被忽略。换句话说,样品有着恒定的体积和表面积。从静止到运动状态由于加速度而产生的动力学能量改变被忽略了,并且认为样品周围有着恒定的热平衡。这样,由于热效应所产生的热能也被忽略。 在这种环境下,只需要考虑弹性作为潜能的性能量储存或热损失能量。在有限的固体和液体中,这样的分析并不困难。但如果提供给材料的能量E(t)是时间的函数,那么对于液体来讲,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损失的能量E d(t)为 σ是剪切应力,γ是剪切应变。因为粘度η定义为σ/γ,&γ=dγ/dt,这个方程可以等于 对于液体来讲,储存能量Es(t)为零。 对于固体来讲,损失能量为零,并且单位体积储存的能量为 对于粘弹性材料而言,机械能量部分被储存而部分被损失。在稳态条件下能量的损失由方程1到3来表述,储存的部分从瞬态响应中得到,例如,达到稳态之前剪切速率的增加或去除应力后剪切速率的降低。对于低应力来说,由于可以保持在线性粘弹范围内,所以分析

相对直接,但是实际中当施加更高应力时由于存在触变性和其他依时性效应,所以很难分离出弹性相应(储存能量)。 在摆动实验中分析储存能量和损失能量有时更加复杂。从原理上说,液体在摆动实验中会连续的损失能量,但在一个周期过程中通过固体所储存的能量为零。对于固体来说,每个周期中有两个点,在这两个点上应变为0,所储存的潜能也为0。对于整个周期或者甚至半个周期进行积分是没有作用的。 最初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是考虑在应变最大点的储存能量,换句话讲对四分之一个周期进行积分。但是这种方法是有缺陷的,因为储存能量有着不同的机理,并不是一致的。更好的方法是考虑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这样就可以比较每个周期所损失的总能量。这个就是Tschoegl所采用的方法。 很多分析后,发现 所以 方程5,6可以通过液体和固体的正弦摆动来得到验证 对于液体来讲,结合方程2,有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2011-12-20 目录 1.概述 (3) 2.设计标准 (4) 3.储能电站(配合光伏并网发电)方案 (6) 3.1系统架构 (6) 3.2光伏发电子系统 (8) 3.3储能子系统 (8) 3.3.1储能电池组 (8) 3.3.2 电池管理系统(BMS) (10) 3.4并网控制子系统 (14) 3.5储能电站联合控制调度子系统 (16)

4.储能电站(系统)整体发展前景 (18) 1.概述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用于孤立电网的调频、热备用、调压和备份等。电池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国外也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在Herne 1MW的光伏电站和Bocholt 2MW的风电场分别配置了容量为1.2MWh的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削峰、不中断供电和改善电能质量功能。从2003年开始,日本在Hokkaido 30.6MW 风电场安装了6MW /6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用于平抑输出功率波动。2009年英国EDF电网将600kW/200kWh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配置在东部一个11KV配电网STATCOM中,用于潮流和电压控制,有功和无功控制。 总体来说,储能电站(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目的主要考虑“负荷调节、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比如: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运行曲线,通俗一点解释,储能电站

就像一个储电银行,可以把用电低谷期富余的电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样就减少了电能的浪费;此外储能电站还能减少线损,增加线路和设备使用寿命;优化系统电源布局,改善电能质量。而储能电站的绿色优势则主要体现在:科学安全,建设周期短;绿色环保,促进环境友好;集约用地,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 2.设计标准 GB 21966-2008 锂原电池和蓄电池在运输中的安全要求 GJB 4477-2002 锂离子蓄电池组通用规 QC/T 743-2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2297-1989 太伏能源系统术语 DL/T 527-2002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

电子元件储存条件

电子元件储存条件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电子元器件的储存方法及保管条件? 匿名|浏览 8749 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推荐于2018-03-01 13:54:09 最佳答案 场所:立体式货架仓库: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仓库保持通风、通光、通气、通道通畅状态,,禁止违章用火、用电并做好防火工作,消防标识明确。 贮存条件和期限 (1)无特殊要求的物品(合格原材料、半成品) 存储条件:遮阳、常温、保持通风,干燥。 (2)储存期限 ①电子元器件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②塑胶件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③五金件的有效储存期6个月; ④包装材料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⑤成品的有效储存期为12个月。 (3)特殊要求的物品 针对特殊要求的物料根据存储要求存放。 物料类别存贮相对温度贮存相对 湿度存贮高度、 容器贮存期限 锡膏、胶水类2-10℃无特殊要求冰箱、冰柜根据保质期规定 电子元器件20±5℃40%~70% 电子仓,标准包装 12个月 防护 电子仓防护要求 ,人员必须按照防静电的要求,着装,佩戴防静电手环。 要求有适当的隔离措施,针对特殊要求的物品应有显着的警示标识或。

和存放等。 原材料防护要求 、五金件、塑胶件、包材等的防护。 和引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以防止产品氧化。 防护作业过程防护设施或设备防护要点责任部门 元器件库房、工位架、、防静电箱静电防护物流部库房、工位架、、防静电箱静电防护物流部 五金件库房、工位架、纸箱、胶筐磕碰、划伤物流部 塑胶件库房、工位架、纸箱、胶筐挤压、磕碰、划伤物流部包材库房、栈板防雨防潮物流部 附件及配件 磁铁库房、工位架、栈板、纸箱 纸箱、胶筐 防雨防潮 与其他五金件隔离物流部 物流部 成品仓防护要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