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江苏盐城中考真题语文

2018年江苏盐城中考真题语文

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天下兴亡,__________。(顾炎武《日知录》)

(2)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杜甫《春望》)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赵翼《论诗》)

(7)《<论语>八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默写时,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答案:(1)匹夫有责(2)采菊东篱下(3)家书抵万金(4)一片冰心在玉壶(5)会挽雕弓如满月(6)各领风骚数百年(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随着“铁军丰bēi()、聚龙花语、荷兰花海、鹿鸣呦呦、鹤舞翩翩()、西溪塔影、纵湖秋色、九龙神yùn()、黄海叠翠、洋畔飘樱”等“盐城十景”的隆()重发布,盐城旅游将以鲜明的主题形象、较高的资源______(品位品味)、独特的景观形态和巨大的生态效应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

(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字形以及字音的掌握情况。

答案:碑 piān 韵 lóng

(2)为文中横线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1分)

______(品位品味)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品味”多用为动词,品尝,体味。只有解释为“(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时,才用作名词。“品位”是名词,指品质的优劣和档次。根据语境,这里应该选择“品位”。

答案:品位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漫步盐城水街,我们用相机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民俗风貌。

B.5月19日,中华龙舟大赛(盐城站)在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拉开帷幕。

C.获得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张弥曼是蜚声世界的古鱼类学家。

D.前不久发射升空的中继星“鹊桥”,名称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解析:“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没有丝毫事实根据。”A项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答案:A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上,对我省保护长江生态作出专题部署。

B.淮剧,原名江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盐城、淮安等地。

C.霍金是科学界耀眼的明星,他创立了现代宇宙学,激发了数百万人的眼球。

D.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军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

解析:A项缺少主语,可把“在……上”去掉;C项搭配不当,“激发”和“眼球”搭配不当,可把“激发”改为“吸引”;D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把“能否”改为“能够”。

答案:B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只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

B.⑤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⑤①③④

解析:认真阅读每句话,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和材料的中心。弄清楚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然后根据“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等来确定首句或尾句。最后再依据各句之间的关系依次排序。

答案:D

名著阅读。

6.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许云峰在狱中经受了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写下《我的“自白书”》。

B.《水浒传》中宋江成为梁山寨主之后,将“忠义堂”改名为“聚义厅”。

C.《童年》中的外祖父自私冷酷、专横暴戾,他残忍地打死了把布染错了颜色的小茨冈。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啰嗦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解析:A项,《我的“自白书”》的作者是成岗;B项应该是“聚义厅”改名为“忠义堂”;C 项,小茨冈的死是背十字架时候不小心被十字架压死的。

答案:D

7.阅读《西游记》选段,根据原著填空。(2分)

①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了(),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做(),号叫做圣婴大王。”

②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被()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如今做了(),受了正果,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只有对名著内容熟悉,才能准确把握所给语段出自哪部名著,文中人物是谁,与这个人物相关还有什么故事情节。

答案:①牛魔王三昧真火红孩儿②观音善财童子

8.综合性学习。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1)班决定开展“会诗词·咏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会诗词】(2分)

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甲同学朗诵词: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乙同学朗诵词:

远远游蜂不记家,

数行新柳自啼鸦,

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

燕归无语傍人斜,

晚风吹落小瓶花。

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

解析:根据课文中学过的“词”的格式来判断这两首词用的是什么词牌。

答案:C B

【咏经典】(2分)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下联: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

答案:咏诗词弘扬传统

【信中国】(3分)

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朱军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台”: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理解的能力。根据“做人如做酒”可得:对传统文化应持有“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态度。根据“两台”可得:要让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上得到弘扬。

答案:①让后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②在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6分)

宿牛群头①

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②供晚厨。

(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注】①牛群头:地名。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9.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分析古诗词字词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先解释词语的意思,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最后再指明作者的情感。

答案:“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10.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能力。注意诗歌中的景的特点以及诗人的言行。

答案: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闲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6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

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

11.解释划线的词。(4分)

①春和景明______

②心旷神怡______

③悉成明霞______

④得踏危石______

解析: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答案:①日光。②愉快。③全,都。④能够。

12.下列句子划线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于潮汐汩没之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B.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不以物喜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悠然有遗世之想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解析:A项,“于”都是介词,“在”的意思;B项,“或”都是“有时”的意思;C项,“因为”/“凭借”;D项,都是助词,“的”的意思。

答案:C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解析:文言文的翻译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跃(跃动);影(月影);始(开始);数(几)。

答案:①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

②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

14.填空和解答。(6分)

①根据乙文内容填空。

游焦山四件快事:___________——晚望月孝然祠外——_____________——晓起观海门日出②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解析:第一问需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符合题意的信息。第二问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具体分析。

答案:①观返照吸江亭听晚梵声出松杪

②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4分)

“咬牙”是一种修炼

向贤彪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

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⑦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

(《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5日,有删改)15.文章③~⑤段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3分)

解析:梳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整理后即为答案。

答案:①“咬牙”体现的是坚韧;②“咬牙”彰显的是智慧;③“咬牙”蕴含的是担当。

16.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论证方法的辨识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作用可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答案:举例论证,文章第③段举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艰苦努力的例子,论证了“咬牙”体现的是坚韧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17.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解析:在梳理文章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可以用上“首先”“其次”“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词语。

答案:首先提出“咬牙”体现的是坚韧这一分论点,然后通过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例子,论证了这一观点,最后得出只有坚持才能突出重围、打开局面的结论。

18.模仿第⑥段画线句的句式,给本段补充一个论据。(3分)

解析:本题考查围绕论点选择事实论据的能力和句子的仿写能力。注意画线句子都采用了“没有……就没有……”的句式。仿写的句子也必须用这个句式。

答案:(示例)没有王进喜用身体堵住井喷的“咬牙”,就没有大庆油田的传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9分)

外婆的世界

李娟

①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

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④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⑤除此之外,大部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⑥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⑦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如蚕茧中的世界。

⑨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⑩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选自《文汇报》2017年4月19日,有删改)19.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首先通读全文,再用简洁的语言对相关段落进行概括。

答案:①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②我带她出去闲逛;③我解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④我上班时将她反锁在家里;⑤我看到外婆系在门上的布条,痛哭出声。

2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①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

...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②将句子画线的内容改成“这里有各种颜色的鱼……”好不好?为什么?

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中重点词句的赏析能力。第一句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

义以及表达的感情,注意不能脱离文本内容。第二句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①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现了外婆的陌生城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

②不好,因为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通过对外婆质朴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的惊奇和童真。

21.外婆在“我”家生活期间和离开时都在门把上系了布条,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解析:阅读课文,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作答。

答案:在“我”家生活时期,外婆是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离开时,是为了提醒我她对我的爱和陪伴,以及她对我的牵挂与不舍。

2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外婆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4分)

解析: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答案:①奇异的世界,她出来闲逛,喜欢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②难以想象的世界,她总是糊里糊涂,也记不住回家的路;③孤独的世界,她在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是孤独的,她想回到家乡,那里有她思念的食物,有她思念的旧人。

23.发挥想象,在文章结尾加上一段“我”对外婆的真情告白。(不少于40字)(4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联系前后文,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象,注意要与主旨一致,用第一人称。

答案:(示例)外婆,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我没有能力带你离开这里,却希望你陪在我身边,忽视了你孤独与无助,忽视了你对故乡的思念,让你受苦了,希望回到故乡,你的世界能够不再孤独。

三、写作(60分)

24.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析: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再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而且自己比较熟悉的材料,列出简要的提纲。“走过”提示要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才明白”注重思考。所以要夹叙夹议。答案: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