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提到作文,小学生往往是皱眉头、咬笔头、无开头……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为什么呢?我想:作文难写,就在于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不识字,写不了作文;无词汇,写不了作文;无生活,写不了作文;无对事物的

认识,写不了作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要表达什么“米”从哪里来?自然从生活中来。一个人的生活无非是客观世界和自我的主观世界,生活才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一篇作文从何开始?不是从题目开始,而是从生活开始。留心身边事,处处有文章。今天的孩子们视野何其广阔: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名目繁多的各类书报,五花八门的电视节目,无所不容的互联网……可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作文呢?仔细想来,孩子们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懂得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发觉属于自己的情趣和意义。正像著名雕塑家罗丹说得那样,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

察。

一、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如何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呢?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观察”。下面我请大家观察:这是什么?(一张纸)这是一张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纸?(一张白色的长方形的纸)把这张纸放到眼前平视它,你看到的是什么?(一条线,说明纸薄)刚才也用眼睛看了,为什么刚才没有看到这些?(不仔细,没有平着看)这说明用眼睛看也要变换角度,才能有新的发现。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一摸,感觉很平滑;用手抖一抖,用耳朵听一听,会听到哗啦哗啦地声音;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用嘴尝一尝;对了,还可以用脑想一想:这张纸是怎么来

的?你想用这张纸做什么?

说到这,你对观察又有哪些新的理解呢?观察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脑子想。手、耳、嘴、鼻都是器官,人的器官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认识事物的有力武器,观察是多器官地了解事物。加上前面说的“多角度”。所以准确地说:多角度、多器官协同了解事物才是观察。

“水暖知春近,叶落知秋声”是对自然浅层次地感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对内心深层次的感知。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认识事物,了解世界,走进自己乃至别人的内心深处,并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内心的认识和情感。多侧面地反映事物,多视角地审视生活。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前、写作时、写作后进行方法的指导和反复训练。在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时,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小学生对于任何事情都有一种较强的求知欲,只要抓住孩子乐于观察的事物,让孩子体验到观察的情趣,写作也就有了动机。

三月阳光明媚,正是踏青寻春的好时机,带着孩子们用心观察美丽迷人的大自然,再加上教师巧妙动情的导语,使学生置于浓烈的美育气氛中。在兴之所至,爱心雀跃的气氛中,引导学生把眼前景物的形态、颜色、大小,按一定的顺序,仔细地观察细致地描摹,一篇篇色彩鲜明,优美生动的“景物”跃然纸上。

孩子喜欢小动物,马路上见到小蜗牛也不禁拾起玩一玩,有的还到小河或沟边捉小蝌蚪饲养。这时老师不妨也和他们一起来观察。学生的观察意识和浓厚的观察兴趣在老师巧妙点拨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在不断产生的观察兴趣推动中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大大提高了写作兴趣。

2、观察要有顺序

观察有顺序有助于抓住事物的联系,作文才会有条理。表达才会层次分明,

让人看了头绪清楚,印象清晰。

观察时,一般按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也可以按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观察。如:观察植物,往往先看它整个的模样、大小,再看平时是什么样?风吹起来是什么样?然后再深入一步,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最后再整个看看。观察动物外形,先观察动物总的形状怎样,然后再从头、眼、耳、鼻、口、牙、羽毛,到上下肢、爪子、尾巴等部分的顺序依次

观察。

观察一幅画面,也就是看图说话时:先从整体上观察画面所呈现出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然后细致观察想象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及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及神态等变化。最后回归整体,把握图意所反映出的思想内涵及精

神实质,并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3、观察要细致

要想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对事物的整体有个全面的了解。这就要学生掌握全面观察、细致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的效果。

全面观察,要观察事物每一个能反映特征的细微之处,调动一切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把事物看全看细,如果只看到事物的一个部分就草率下结论,那就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全面观察还要注意事物静态和动态的观察。如在写“我的校园”时,在学生能准确把握各种事物的特点之后,引导学生运用“动态描摹法”,仔细观察眼前事物的动态变化,触觉动态美的特征,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器官和心灵,展

开想象的翅膀,捕捉事物的动感变化。

通过全面观察不仅要了解事物的全貌,还必须找出重点,即抓住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部分。作文的时候,也不必把所看到的都记下来,而应该选择一下,把

重点部分写详细具体,生动形象。

4、观察要学会比较

观察认识事物,如果把两件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或者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情况进行比较,便会发现它们的异同和变化,从而抓住事物的特点。

如,春天时,观察校园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天天写观察日记,每天品评好词佳句,这样坚持半个月,学生就能基本掌握对自然气候及花草树木的描写。

在观察中运用比较,可以深化学生对观察的理解,使思维得到发展,是培

养学生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5、观察要有想象

在指导学生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时,要重视启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

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变“静”为动,让静止的图画在我们脑中“动起来”。如文具盒上的图案,手帕上的“小金鱼”,摆在桌上的“小小鸟”……这些都是静止的画面,可以启发学生从画面内容出发,抓住事物的神情、姿态进行思考想象它们的语言、动作及对话。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观察时满怀激情,展开联想和想象,作文会写得

更丰富,更有儿童情趣。

6、观察要思考

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我们要指导学生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要在观察事物“是什么样”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探究“为什么会是这样”以求更准确地抓住事物特点,从中概括提炼文章中心。

在观察写作“花生”时,引导学生联想并想象:花生好吃吗?它外形好看吗?你知道花生是怎样长出来的吗?它有哪些好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喜欢花生吗?尽管它不出众,为什么喜爱它呢?”这样提问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认识,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

观察是一种智慧。生活是无字的百科全书,处处留心皆学问。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物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一顿晚餐,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描述出母亲的辛劳;课间十分钟,如果留意身边的同学,就可以写出一个生动活泼的场面;上学的路上,如果有心,就可以描述一路上的事物、状况、人情百态;一次诗歌朗诵会、故事会也会有许多收获与心得……

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生活中的真事写起,一草一木皆可成文,一事一人皆有意。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都可以写成作文。教师更要辅以其它形式,如“参观访问、课外活动、兴趣班活动”等拓宽学生观察的途径,在感知中学生会渐渐懂得世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有灵气。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每一天的生活都有写作的素材,从而使

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二、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持之以恒,才能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较快提高口头表达及书面表达的能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从阅读教学入手,挖掘“读”与“写”的结合点,对学生有目的地加以指导呢?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一)从朗读入手,培养良好语感,激发表达欲望。

新课标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学生勤读、多思考、反复实践、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在朗读指导中,教师巧妙的导入,饱满的情绪,投入地范读激发学生的浓郁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朗读训练中来。并通过情境创设、巧妙点拨、读悟结合、丰富体验、适度评价等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中,学生感受到语言的优美,生动的情境,真挚的情感,从而积淀生活情趣。学生有了情感的萌发和流动,才会荡起表达的主观欲望,流泻出的语言才会有生命的质感。

(二)从“题目”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

文章题目好比一个人的眼睛,能反映出内心的图景。在导入新课中,教师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从这篇课文的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其实,这就是一个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在学生们众说纷纭时,教师一定要恰当引导、点拨,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不断总结提升,引领学生发现:凡以人名、地名、物名命题的文章,离不开叙述人物、事物的特点或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凡以事件命题的文章,其题目就是这件事的高度概括;凡是以中心命名的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最终都是为了说明这个中心等等。学生掌握了

这些规律后,在作文时,就能运用从阅读中学来的审题方法,分析题目的写作要求,抓住主题来选材、构思,避免跑题、偏题的现象。

为了培养学生选材、构思能力,对于图文并茂的课文,如《草原》《牧场之国》等篇目,我们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课文之前,先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学生说得可能很肤浅、很片面,不够生动形象,教师可以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而后读课文,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同样一幅画,在作者眼中是如此鲜活。能把画面描写得栩栩如生,真是妙笔生花。学生自然而然心神向

往之,为理解课文、感悟写法奠定基础。

(三)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学会谋篇布局。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就像一朵花,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瓣、花蕊、花托都拽开、分解了,就会失去花朵的美丽。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讲,学了语言就要学会表达,学会说话、学会遣词造句、学会作文。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后落实在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赏、去运用。

1、在整体感知中初步把握

课文学习之初,整体感知的过程是学生带着一般的要求自由阅读课文之后谈所知所获的过程。一般的要求可以是宽泛的,如“读后知道了什么,了解到什么”;也可以是浅显的,如“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写了件什么事”。前者有利于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谈所知、所感,能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丰富的信息背景;后者指向性较强,但通过学生的稍加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为后续学习向纵深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给学生足够的自主阅读课文获得对文章的初步感知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有许多教师上课往往一下子就切入文章的重点词句或重点段落,致使学生不能将重点词句或重点段落放到课文整体中去理解和感悟,即使学生课前充分预习了课文,这一环节仍要在课堂上落实,这样有利于学生逐步领悟阅读规律。谈所知所获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互相启发,为后续学习做好背景铺垫,二是了解学生的初步认知情况,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策略。

2、在整体把握中深入理解。

需要强调的是阅读目标之一是抓住重点段和重点词语来整体把握课文,但这并不是说要对课文进行逐句逐段的分析、做支离破碎的讲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大块的设计中心议题,着眼于全篇,努力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设计出的问题要有开发性和导向性,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作者是怎样记叙和描写的?你从中能感悟到什么?教学《滥竽充数》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南郭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结合文中词句或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你从中能感悟出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教学《与众不同的麻雀》时可以依题设疑:为什么说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麻雀?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只麻雀“与众不同”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的理解?你喜欢这只与众不同的麻雀吗?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入手,体会作者是怎样选材构思,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的。然后在层层深入地理解、点拨,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重点段落理解内容,达到对课文的深度把握。

3、在整体感悟中欣赏体验

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很重要,但是不能只停留在理解阶段,还要引导学生有所感悟。要触动学生的感情,才能有所悟。在抓住重点段落和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要采取读中悟、悟中读的方式,加深内化吸收和外化表达,通过朗读体会文字中的感情。还应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在联想和想象中加深体验,在体验品味中升华情感。

(四)从“批注”入手,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学会遣词造句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徐特立先生极力推崇的读书方法。我们在读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断、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注。

预习课文写批注,可以一改以前简简单单地抄写生字词的老习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为课堂学习和讨论作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这些批注,既是检验展示自学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思想的过程。

批注式阅读应该以课文的核心目标为中心。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核心目标,学生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在文章重点、难点外兜圈圈,就会造成学生阅读目标的偏颇,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因此,开展批注式阅读必须以课文的核心问题为中心,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文本融合,

提高读写的能力。

(五)从“语言文字训练”入手,感悟表达方式,提高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因此,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依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语言文字训练可以是说话、想象、对比、填空、仿写、补充、换词、背诵等不同形式的训练,也可以是做一做、演一演、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等训练,还可以是一些拓展性的训练,如围绕课文内容收集一些相关的文章或资料,也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联想和想象,来拓展文章的内涵和外延,使读写有机结合,感悟迁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文结束后,提出三个问题:

1、小鸟飞走之前会对大树说些什么?

2、大树会对小鸟说什么?

3、你想对小鸟说什么?

围绕这三个问题讨论,写下心中的感想,既可以升华文章的主题,也能让

学生得到写作的锻炼,明白写作就是有感而发。

再如教学《火烧云》一课中,写到火烧云颜色与形状的变化均使用了省略号,可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自己想象的火烧云的颜色及形状,并将自己的想象写下来。具备丰富的想象力需要教师多启发,循序渐进,学生的构思能力,想象

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六)从“积累”入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表情达意。

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只有在阅读中“厚积”,才能在作文中“薄发”。积累是运用的前提,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先积累语言,积累生活,方能写出好作文。但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呢?我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1、在诵读中丰富积累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语言材料,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读,通过诵读古诗文及国学经典等书籍,引领学生不断感悟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地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学生会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不仅易于理解它们的意思,还可以熟悉它们的运用方法,积累了词汇、句式,需要时就可以脱口而出、出口成章、落笔成文。

2、在品析中深化积累

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品析中积累。我们强调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

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已有。

3、在说话中沉淀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

4、在运用中深化积累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

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

5、在生活中坚持积累

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多角度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知时代节奏,了解国家大事,增长见识……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

得到永久储存。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三、鼓励学生动笔练习,反复修改。

鲁迅先生在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我们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样要以“练”为主。让学生多练习写大作文,小作文,生活日记,观察日记,随笔等,努力将“练”的方式多样化,以此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下面我就来介

绍几种“练笔”的方式方法:

1、练习写“读后感”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读”了书报,产生了什么感触、感想,感受,提高了什么认识,懂得了什么道理,表达出来,让别人知道,也受到教育,或吸引别人也来读。经常写读后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文道和谐统一。那么,怎样才能写好

读后感呢?

首先,要仔细阅读原作。“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是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呢? 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其次,要深入思考。读后感要把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巧妙、自然、有机地组织起来。谈谈文中最深刻的内容,与自己或自己周围人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

这样的“感”才有意义。

再次,要表达真情实感。赞扬、揭露、联想、想象、建议……都是可以的。读后感的篇幅,一般不太长,把自己的“感”写清楚,写明白,就可以了。

2、练习“缩写”

缩写作文,就是在不改变原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进行集中、提炼,把一篇长文压缩成短文。如同把“一般饼干”变成“压缩饼干”,味道还是饼干。缩写练习,既能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训练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那么,如何缩写呢?要掌握缩写中“不变”和“变”的规律。

缩写时,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原文的体裁不变。是记叙文还是记叙文,是散文还是散文;人称不变。原文是第几人称,缩写时还是第几人称。

缩写时,通常的变化有三种:一是要分清主次,留主舍次,如描写成分、句段中的修饰语言和附加成分尽量删去。二是要采用合并的办法是文章内容简洁;

三是原文中有些描写可以改换叙述方式压缩。

总之,缩写应在不变中求变,在变中求不变。是否达到缩写的要求,应特别注意过渡是否自然,用词是否恰当,衔接是否贴切,语句是否通畅。

3、练习“续写”

续写就是在原文的后面接着另写一篇。续写内容要与原文由联系,接的上才行。在联系的基础上必须发展,发展的内容是原文没有的,这就是创新,靠的是丰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如,龟兔赛跑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可打开思路,从不同角度大胆求异。适当进行这样的训练,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合理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续写,首先要注意选编材料。让学生续写的材料一定要有利于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能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创造,想象的空间,

指导时,一定要引导

我的拿手好戏小学生满分作文5篇

我的拿手好戏小学生满分作文5篇 我的拿手好戏作文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生下来就是独一无二的。别人可能有很多爱好和特长,有的人喜欢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有的人擅长在宽阔的跑道上驰骋,还有的人总是沉迷于书海之中无法自拔……而我却拥有一项与众不同的特长,听起来它并不起眼,却在我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就是我的拿手好戏——快速整理自己的物品、快速收拾房间。 刚入小学时,妈妈对我说:“你已经长大了,应该逐渐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嗯,好的!”“那么我们先从整理书桌、书架开始吧。”于是我便和书桌书架上的所有物品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分针不知疲倦的在表盘上跑了一圈又一圈,我一直不停的忙着,可书桌并没有什么大改变,一叠叠乱糟糟的书籍丛书桌的这角跑到那角,一堆堆杂乱无章的铅笔钢笔从书桌的这边跑到那边……而我,已经面红耳赤、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心想:“平时看妈妈收拾房间挺简单的呀!一会功夫就

一切都井然有序了,我弄起来怎么这么费劲呢?感觉无从下手,蒙头转向。嗨!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呀!” 听了妈妈的简单教导之后,我逐渐学会物品分类摆放、学会将废物该丢弃就丢弃、学会顺序、学会规划……并且对快速高效的整理物品、收拾房间产生了兴趣,一次次锻炼,收拾得一次比一次快,一次比一次好。尽管很累,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看着自己整洁的房间,心情非常的舒畅。 记得去年春节家里大扫除,我的任务是负责打扫自己的房间,妈妈给我规定的时间是30分钟,于是我和房间里的所有物品又开始上演了一场大战,像个小蜜蜂一样在室内飞来飞去。我首先把书桌书架上的书本分类摆放,用过的纸笔、小玩具等像瀑布一样飞进垃圾桶;然后将床头堆放的衣服分类叠好放进衣柜,床铺整理平整,扫去灰尘;最后将桌面、地面清扫干净……所有这些都干完仅仅用了18分钟。当我告诉妈妈我打扫完了时,她的嘴先是呈“O”字形张开,一边说“怎么可能这么快!”一边走进我的屋子,更加惊讶,瞪大了眼睛:“哇塞!你这速度简直是光速啊!”家人们也纷纷表扬我飞快的速度,在一声声赞赏声中我自豪而欣慰的笑了。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我们训练方法的陈旧、单调,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1 培养兴趣是写作的前提 “兴趣是前提,好者方能精”,让学生愉快学习,饶有兴致地轻轻松松地作文,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1.1 深入观察生活,培养写作兴趣: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不管写什么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沃土,中学生更应该扎根生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写作前搜集素材最有效的办法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那么到底怎么去观察生活,了解大干世界呢?我引导学生观物、察人、晶事,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物是相对静止的、简单的;人相对是活动的、复杂的,应该先易后难。观察物的方法是:整体把握,细微观察,依照顺序,详细记录。 1.2 运用实践活动,提高写作兴趣:寻找材料,激发兴趣,还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生产劳动、民间采风等方式去获得。比如本地方言里可以获得素材,民间谚语里可以吸收养分,民间节日里可以寻找民俗文化的沃土,春联、婚联等诸多对联里可以增加语言的素养。我安排学生利用节假日、课外时间分期分批去到民间采风,如寒假收集对联,体验过年的习俗,暑假去收集方言和民间故事、民间谚语等等。此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生产劳动,比如对环境污染、婚丧喜庆摆酒请客、铺张浪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这也是很好的收集素材和激发写作兴趣的方法。 1.3 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作文兴趣:课外阅读是很好的积累素材和提高兴趣的方法。按照大语文的观念,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的文章是相对少的,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课外信息的摄入量。因为这样做既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可能他们还不了解的世界,又可以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习惯。因为学生不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感知他们身边以外的世界,而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了解生活、了解社会、了解人生。 2 积累素材是写作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 小学作文教学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一直是令我校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我校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于是我校针对这个问题,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认真组织语文组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实验,并在贵阳市白云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将近六年的辛勤实验。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浅谈小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浅谈小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发表时间:2012-03-23T13:38:42.5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4月总第95期供稿作者:朱亚茸[导读] 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朱亚茸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二曲镇西街小学710400 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则是培养出来的。通过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修改作文有五种方法:朗读修改法,同学互评法,时间冷却法,老师讲评法,佳作参考法。 一、朗读修改法 完成习作后,可出声地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说来奇怪,文章一朗读,什么地方丢字落字,什么地方不流畅,什么地方有毛病,都听出来了。凡是读起来绕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就自己查找问题,进行修改。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一进校园,我首先第一个看到的就是那富饶的假山。”当他朗读此句时,总觉得别扭,后经过自己思考,认为“首先”与“第一个”应保留其一,避免重复;又觉得用“富饶”来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为用“造型新颖”更为合适。修改好的句子再来读一读,觉得流畅多了。看来“耳朵”这个老师还真是挺称职,把毛病都挑了出来。另外朗读法对于作文中的丢字落词现象、对于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现象都是快捷有效的。 二、同学互评法 熟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而别人并知道你在想什么,只能凭文字来理解,往往会出现自己写得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可不要小瞧这一位位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就通不过去了:“你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蓝天,一会又写树,一会又写小草,按照你这样的顺序,读完作文害得我像吃了‘点头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气,争辩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二人争执不下,找老师理论。老师因势利导,讲解了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两位同学点头称是。不见得“小老师”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写作水平就会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三、老师讲评法 其一要抓住重点。作文讲评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只抓一些枝节问题,而要抓住重点。讲评重点突出,学生印象才能深刻。作文讲评的重点,要根据这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来确定,同时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全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高年级的学生作文来说,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要看思想情感是否健康、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楚、词句是否确切,这些问题都属于作文的基本功训练。如果老师只讲一些原则和列一些条条框框的话,虽然道理你讲对了,但学生不一定有收获,而且还不会运用。其次要重在鼓励。学生都爱听鼓励的话,作文讲评,主要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要善于发现全班的共同进步、共同用功之处,再热情加以鼓励。表扬鼓励要照顾全面,不要一味表扬少数几个写得好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苦心与进步。还要特别注意发现比较差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当众加以表扬。要通过讲评,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用心的地方被老师发现了、提到了,体会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也看到自己的不足,盼望下次作文能写得更好。 四、时间冷却法 一次偶然事件中,使我意外发现了此法。当学生写完《校园春色》这篇文章后,没有时间修改,过一段时间后,我来了个亡羊补牢,没想到效果却极佳,深思后豁知:学生写作是当时水平,而经过一段时间,又学习了新的课文,阅读了新的作文,知识又有了新的积累,所以再修改以前的作文,又有了不少创新。如学习了《锡林格勒大草原》这篇文章后,学生了解了课文是以诗歌作结尾,在学生作文中就出现了以“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开头和以“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呀吹向我们……”为结尾的文章,来表达心情,吸引了读者。《南京长江大桥》以描写天气做衬托,以毛主席诗词做结尾,在学生作文中就出现了“和煦的阳光,凉爽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校园春色关不住,欢声笑语出墙来”、“紫丁香,开紫花,朵朵张开小嘴巴,在那绿叶衬托下,散发清香笑哈哈”等构思新颖、用词准确的好句子,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写完立即修改是一个好方法,而过一段时间返回头来修改,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修改方法。 五、佳作参考法 一个善于写作的人,必多读书、勤积累。我们班每学期都要开展佳作欣赏活动,让学生陶醉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中;也要举办作文展示,不光学习别人的作文,也要展示一下自己的作文水平,让学生品尝到写出好作文的喜悦;每周不少于百字的好词佳句摘录更是一项雷打不动的作业。在平时的多读多积累中,学生学到不少知识。有的同学以佳作为参考,把自己的文章修改成这样:“春姑娘越过山岭,跨过草原,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无限生机。”“校园里有迷人的四季:桃红柳绿的春季,花繁叶茂的夏季,枫红菊香的秋季,松青雪白的冬季。不过最让我喜欢的还是那校园的春天。”通过好词佳句的点缀,使学生的作文润色不少。 学生学会修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要通过长期多样的训练,可采用精批精改,精批粗改、面批面改、小组评改、学生分头评改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古人说:“三分貌七分扮。”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引导学生“三分文章七分改”,就一定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进行探索,寻找合适的作文讲评方式,才能使学生“改千遍也不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

小学生作文例文大全(39篇)

小学生作文例文大全(39篇) 我的课余生活1 我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快乐的。 我的爱好很多,如:玩电脑、唱歌、打网球、打篮球、跑步和跳绳等等很多的爱好。课间,我和同学们跳绳比赛,就着说着我们就开始了,哇噻!我可真厉害,一下子跳了380个,哈哈可真逗,小伙伴们都说我是三八,不过我一点也不不生气,我接了句话说:“‘三’这个数字虽然不吉利,但是‘八八大顺’嘛,说说也没啥呀!”开了一个小玩笑就把小伙伴们逗得哈哈大笑呀!他们都说我是一个“幽默大王”。 还有一次,课间我给同学们讲了一笑话,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到银行去取钱,排队的时候看见一个人排到了他的前面,那个人喊了几声,一个小孩子天真地看着那人,他不想让那个小孩说他是可怕的大人,所以他忍了,但是过了不久那人还是在那里不动,他就骂了那人一句,这时他一看,那个‘人’是银行的取款机,这时我的同学被逗得哈哈大笑,我自己也笑了。 我的课余生活是非常快乐的。 我的课余生活2 在我小的时候,我最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检白色垃圾。今年暑假,我终于又盼到了我最最喜欢的活动了。 这次,我和妈妈、爸爸一同收集白色垃圾。来到火车站,只见我们的“敌人”一堆一堆地站好排,好像马上就要向我们进攻。我和爸爸、妈妈冲过去又是抓又是钩,结果“敌人”都没抓到,而我们三个的钩子竟然钩在一起了!这时,我才明白,心急可不行,要稳中求快。于是,我对妈妈、爸爸说:“快过来,咱们要来它个两面夹击,这样才能把它们全部消灭……”我看呢,要是有看到我们谈得这么认真,准会以为我们是刘备、关羽、张飞这三员大将在机密地言论呢!我和爸爸、妈妈商量好计划,便回到各自的岗位去了。 这回,可有好戏看了。只见,妈妈拿着大大的纸壳,向天空扇了一下便把许多“敌人”扇飞到天上。我突然举起大钩子,向我们的“敌人”一抓,就一下子捉到了二三个,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并且马上把它们送到老爸拿的破旧的装大米的袋子里,就这样,连连续续、返返复复,终于把所有的“敌人”都抓到了,这些“敌人”卖了三四十元呢! 我喜欢这个活动。但我希望下次能能捡到的“敌人”越来越少,让我们天空更蓝,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 我的课余生活3 说到课余生活,有许多,有打篮球、踢足球、乒乓球和游泳。可是我最喜欢的当然是无与伦比的滑旱冰。 每到星期六的晚上,我就会和我最要好的朋友赵琦去美丽的街心广场滑旱冰。每次我们都比赛。赢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好朋友赵琦,以前我不会滑旱冰,有一天爸爸给我买了一双旱冰鞋。晚上爸爸就教我滑旱冰。过了两个月我终于学会了。 又到了我们比赛的时候。我仔细观察着赵琦的眼神,似乎是志在必得有些骄

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研究调查小报告

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研究调查小报告 一、调查背景 我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每年感到头痛的就是学生的作文,是学生怕上作文课,老师难上作文课。在多次的作文教学中都感到作文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班级人数度多的时候,作文批改就成了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一次批阅所花时间长达一个星期,费力、费神、费时而不讨好。批改完后,学生一扫而过,对学生一点作用都不起,老师还累得半死,怎么办?怎样才能在短的时间内,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又使老师教的轻松?因而,我申报该课题,给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我做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调查。现将问卷情况分析如下: 二、调查对象 五年级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16年4月 四、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集体开卷式,共发342份,收回有效问卷342份,所有数据全部采用人工统计处理分析,有效率达100%。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写完作文后,是否主动修改作文 问题1、写完作文后,你修改自己的作文吗? 选项A.每次都修改B.很少修改C.爱修改 百分比20% 69% 11%

(二)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原因 (三) 学生不喜欢自改作文的原因分析 (四) 学生对自改作文的分析 (五) 你是否认为自改作文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帮助 问题 2、你自改作文的原因是 选项 A.老师要求的(或家长要求的) B.已养成了习惯 C.对修改作文很有兴趣 D.掌握了修改作文的一些方法 为了把作文写得 更好 百分比 56% 15% 6% 24% 8% 问题 3、你不喜欢自改作文的原因是原因有:(可多选) 选项 A.写作知识贫乏,基础差 B.嫌麻烦,认为没有必要 C.习惯举手 了 D.不知怎样 修改,不知从何下手 23% 百分比 81.9% 57.6% 14.4% 30% 问题 4、自改作文时,你是怎样修改的?(可多选) 选项 A.看有无错字 B.看标点用 的是否恰当 C.看词语用的是否准 确 D.看句子是否通顺 E.看条理是否清楚 F.看内容是否具体 百分比 76% 26% 63% 38% 2% 4% 问题 5、你认为自改作文对你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帮助吗? 选项 A.每次都修改 B.很少修改 C.爱修改 百分比 57% 35% 8%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作文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素有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之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试卷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人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对写作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要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都对我们的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注重写作情感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的写作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往往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写出来的作品往往是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语言匮乏,没有真情实感,千人一面,完全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所谓言为心声,写作的目的在于传达作者的心声,表达作者的看法、见解与情感。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激发兴趣,爱上写作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写作的强大动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转变以往对写作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写作既是乐观精神的传递,又是作者对社会、对现实、对生活不满的一种宣泄,是作者内心世界

的真实写照,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缩影。在课上我们要经常为学生朗读一些优秀作品,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节奏美等,使学生认识到作品就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只要我们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再进行一定的整理与加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下来,也可以成为一篇美文。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我们的作品也能登上大雅之堂,这样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激起了学生对写作的激情,培养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学生自然会带着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写作中来,从而真正地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二、留心生活,重视积累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有对写作的热情是不够的,没有一定的写作基础,没有素材,也是无法写出优秀的作品来的,这也是学生不会写作、惧怕写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一点得到了无数大文学家的一致认可。一篇优秀的文章是作者的生活经验,内心情感和日常感悟的集中体现。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任何脱离生活的作品都无法打动读者,无法产生共鸣,势必会被读者所抛弃。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用心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每个人、每件事,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心中所想所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如一些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提到改作文就会觉得头疼,学生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学生害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物可写,不知从何下手,要么对作文没有兴趣,不想写。老师叫苦不迭是因为批改作文费时多、效率低,费力不讨好。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因,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克服他们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就是说话训练,请每个学生轮流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年龄、家庭、爱好等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自己心中理想的语文老师的形象,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获取系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以作文教学应当从教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然而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中挤出一点时间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实现人人参与。因此,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抓住时机、创造机会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激发学生“说”的愿望。 1 、两分钟演讲 从每天的语文课中,或者早读、晨会的时间中挤出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两分钟演讲”的机会,每天安排2-3 人,要求中心明确、用词准确、表达完整、语句连贯。能力较差的同学允许先做一些笔头的准备。活动本身的趣味性自然会带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简短,没有多少压力的训练形式,他们期待演讲中教师欣赏的目光和同学们热情的掌声,随着活动的进行,他们想说、想写的自然就更多了,作文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 、课外读书活动 我安排每周进行一次课外读书活动,活动中倾向一些语文知识薄弱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如请他们说说自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不定期展示他们的读书笔记等,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正是通过这些努力使原本作文能力欠缺的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找回了作文的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开始畅所欲言,不再将作文当作负担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愿意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获取写作素材 大多数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绞尽脑汁也无话可说,其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为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组织了多种活动,从学生“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跳绳比赛”到生活实践活动“学做饭”“今天我当家”等。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变得丰富了。 我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平时能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写作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注重平时的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 1 、扩大阅读面 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并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进行摘抄,组织读书汇报等。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2 、观察日记

如何指导小学生自改作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自改作文 发表时间:2018-01-19T16:43:52.990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59期作者:司云香[导读] 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人们都认为修改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却都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最后的加工润色阶段,很少有人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它的作用。 司云香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洪山小学255100 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叶圣陶先生也说:“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可见,修改在写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人们都认为修改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却都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最后的加工润色阶段,很少有人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它的作用。 当前小学生的作文,一般都是学生作完交给老师,老师批后还给学生,这一次作文教学就完成了任务,很少见到让学生反复修改的。事实上,修改作为一个运思的再创造过程,是值得我们对它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的。修改,并不是说在写完一篇文章后,对原来的文章作一些添、删、调、换就算完成了。它应该达到一定的目标,那就是最后修改完毕的文章已经相对完善,至少是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显而易见,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是一次、两次的修改能完成的,修改必须反复进行。从小学生作文的特点出发,这种反复修改可以作为提高他们作文能力的主要手段。 一、反复修改对小学生的独特作用 认知心理学家们对写作过程作了许多研究,从他们的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写作的认知加工不同于成熟写作者。儿童在将观念转化为文章的过程中失去一些内容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知道,要表达一个观念,写作者必须在四种水平上进行思考:文章结构、段落结构、句法结构和文字书写。在作文中,所有的任务必须一次完成。而初学写作的儿童对写作所涉及的大部分认知技能都是陌生的,无论是高水平的观念处理,还是低水平的文字书写,都需要投入较多的操作能量去练习和掌握。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很难同时较好地完成几项任务。因此,儿童在写作过程中,因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势必会失去一些原本在高水平的观念中预先要表达的东西。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就是提高这种提取记忆的能力。通过反复修改来发展这种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修改过程对小学生增强自信心是非常有利的。修改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学生自始至终都是这个活动的主体,他们可以亲自体验自己的进步,由此喜悦于自己的进步,不断地给自己鼓励。我们说到这个修改是要达到一定的目标的,那就是修改完毕的文章是已经相对完善的。那么那些最终修改完毕的文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好文章。这可以让孩子知道,每个孩子都可以写出好文章。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就为他们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二、反复修改的具体操作 1.激发动机。根据调查,对于反复修改作文,小学生的心理上有各种各样的障碍:有的想改,但“不知道怎么修改”;有的缺乏耐心,虎头蛇尾,“改改就不想改了”。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抱着轻率的态度,不想修改,或者“奉命修改”,“老师叫改,不得不改”。多数学生缺乏正确的、积极的修改动机。所以,激发动机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教师必须对此有充分的重视,否则以后的训练都无法顺利地进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实例(古今中外名人的,本班同学的),进行目的、意义教育;可以通过有趣的实例激发修改兴趣;可以通过正确评价学生自改的结果激发学生自改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比赛游戏激发学生自我求成的愿望等。 2.运用注意分配规律。注意分配是注意品质之一。一篇文章,是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综合体。修改一篇文章,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还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所以,在修改文章时,常常顾此失彼,丢东忘西。为了避免这些缺点,让学生逐步掌握修改的要求,我们可以运用注意分配的规律,指导学生的修改实践。(1)一个阶段,突出一个修改的重点,围绕这个重点,组织练习、讲评。等这一要求基本能熟练掌握了,再转入另一个重点。(2)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修改文章的总要求分解为几条,这样,学生在修改文章时可以带着问题,带着目的,一条一条地对照、检查、修改。学生带着问题修改,目标明确,注意集中,容易得到效果。 3.遵循认识规律。我们说过作文的修改强调的是反复的修改,这种反复的修改并不是说就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两次修改之间必须间隔一定的时间。学生更容易将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学到的新语言与自己一直在修改的文章联系起来。学生可能就会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与文章有关的事物,这可以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这样,观察力、思维力都可能无形中得到提高。而同时,这段时间内新学到的东西就可能被运用到修改当中,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语言。 4.运用迁移规律。我们平时的语文课、作文课,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可以充分地发挥学习迁移(正迁移)的作用,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将会有很大帮助。请看: 讲读课上,经常进行的概括中心,分析内容,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直到用词造句等一系列的基本训练;朗读,默读能力的训练。 作文指导课上,经常进行的怎样审题,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材料等等的指导。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范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 这些都为学生的修改创造了条件。在这些课后进行修改训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诸如“一阅一改”法、朗诵法、学生互改法、教师范改法。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借鉴别人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反复修改的作用,使之在学生的作文教学中独放异彩。

如何让让学生轻松作文

如何让让学生轻松作文 发表时间:2016-06-07T14:12:25.42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作者:文宇 [导读] 只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加强知识积累,进行佳作赏析,培养写作兴趣,注重体验生活,就可以让学生轻松作文。 (四川省射洪县教师进修校射洪 629200) 【关键词】:课外活动知识积累佳作赏析培养兴趣体验生活 【提要】:作文让学生头疼,但只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加强知识积累,进行佳作赏析,培养写作兴趣,注重体验生活,就可以让学生轻松作文。 纵观各地高考,作文的分值在语文总分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反观各地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对作文却倍感头疼。“无话可说”是所有怕写作文的学生的共同心声。如何让学生轻松作文,是老师和学生都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笔者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归纳出以下几个方法,供大家参考和研究。 一、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米可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无话可说。现在许多老师和家长出于安全的考虑,不敢让学生外出参加活动。不准上工地做工,不准下河钓鱼,不准上山春游,甚至不准动手炒菜,学生成了笼中的金丝鸟。没有亲身体验,就没有第一手材料,作文难写就是一个正常的问题了。我在当当班主任时,每期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故事会,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清明节上烈士墓扫墓,国庆节每人每人表演一个节目,重阳节给爷爷奶奶洗脚……这样一来,学生写这些材料的作文时就不是搜肠刮肚的闭门造车,而是如数家珍地信手拈来了。 二、加强知识积累,让学生成为知识富翁 诗圣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怕写作文,第二个原因是语文知识贫乏。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明,文化宝库里有着取之不尽的文学作品。有的语言优美,有的叙述生动,有的内容深邃,有的意义深远,值得学生学习借鉴,老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其他如诗歌、寓言、童话、小说、戏剧等,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我认为都是“开卷必有益”。我每期都要求学生在第一周买一到三本(每人各不同)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放在班上统一保管,利用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借阅。同时写好读书笔记(可以是名言警句汇编,可以是优美句段集锦,可以是心得体会等),坚持每大周进行一次批阅。自己的书看完后就借阅别人的,三年下来每人就至少看了上百本书,写下几百篇读书笔记,简直就成了一个的精神小富翁。 三、进行佳作赏析,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有规可遁 有的学生既爱读书,又爱作读书笔记,但就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我认为是没有学会作文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在每次作文课前,我总是先找一些(和本次写作要求相同的)两三篇优秀范文,用幻灯片和学生一起赏析。看它的优美语言,看它的叙述方法,看它的谋篇布局。让每个学生都能说出本文的特点,并要求学生把这些文章读个两三遍后,再讲清本次作文的要求和目标,最后才开始作文。 其次,在每次的作文批改上,我也作了一些改革——请学生当面的讲评:1、在语言文字方面和学生逐字逐句地讲解指导,进行修改;2、表扬优点之后才找出写作上的缺点和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反复修改;3、修改后再略加指导。 再次,在作文评讲上。我先把本次的优秀作者公布一遍,再挑最好的两三篇用幻灯片打出来和学生一起赏析,和大家一起评出优秀的几个方面。这样一来,让优生倍感自豪更加对作文有兴趣,让差生感觉到写出一篇作文并不神秘。 最后,在每天的晨读课上,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读书笔记也读一读,特别是课文中的优美片段更是必须熟读成诵。每次的小作文,我让学生搞一些仿写、续写、改写、缩写、扩写,还鼓励学生尽量把一些优美词语优美诗句多用上几个。 四、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从此爱上作文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子曰:“亲其师,方信其道也!”如果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布置作文任务时就不会反感了。 其次,对每个学生的作文多鼓励,多表扬。每篇作文都是学生的成果,它都能找出优点和闪光点。特别是优秀作品更要大张旗鼓地表扬,说不定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就在你不经意的一句表扬中产生。每次作文比赛,设一些“最佳开头奖”,“最佳结尾奖”,“最大进步奖”,“最长篇幅奖”,“最美语言奖”,“最佳书写奖”等。力争人人得奖,个个成功 再次,学校可以办一个校报或成立一个文学社,每期(月刊或季刊)将学生中的优秀作品晒出来,并给以奖励。让家长或朋友看到自己的作品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最后,让学生有感就发。不一定说出来,但一定要写下来。如:班上出了一件好人好事,当事人写一篇感谢信;学校出现一件坏人坏事,我们写一篇自已的感想;社会出现一个大事件,我们可以写一个评论。在平时的日记或周记中,我们都可以指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出自己的苦闷,表达内心的愤怒,寄托自己的思念,抒写自己的喜悦。总之,让学生感觉到写作其实就是表达自己的心声,最终要达到由“要学生写作”变成“学生要写作”的目的。 五、体验生活实践,让学生激活写作源泉 著名作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流不息”。《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作文易于表达,学生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我以学生精彩纷呈的实际生活为源泉,创设一些乐趣无穷的游乐式生活作文,如:水果推介会,故事交流会,课堂情景剧,体操大比武等。还创设一些意蕴深远地体验式生活作文,如:田园风光,城镇景观,农家新居,家庭生活等。将学生的生活引入课堂,拓宽写作渠道,激发了写作源泉。 总之,要让学生轻松作文主,学生虽是行动的主体,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至关重要。长期坚持运用上以上几个方法,学生就会感到作文很轻松。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 发表时间:2010-06-04T15:29:03.543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10年第4期供稿作者:肖文侠[导读] 奠定良好的作文基础是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固安县马庄镇独流一排小学河北固安065500) 【摘 要】小学生因为知识有限,普遍感到写作的难度较大。我们首先可以通过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在课内给予点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这样学生对写作就不感到困难了。【关键词】仿写;阅读;素材;观察 如何让小学生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奠定良好的作文基础是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学生及家长积极关注和寻求解决的问题,这里浅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从“仿”起步,引导写作 我们首先可以通过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在课内给予点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使学生掌握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知识;其次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步引导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以提高写作能力。2.拓宽阅读,积累素材 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同时还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并写下心得体会,从而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3.观察生活,开掘源泉 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了大量素材,但是我们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否则,学生还会出现作文提笔难、内容空泛的问题。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儿童“情绪性”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例如教学生作文《春天的发现》,在习作前,安排学生到田野、村庄、校园等地方观察和体会春天的变化,并组织学生春游,到实地欣赏春天的景观。春游前,提出观察要求:注意观察山水草木、游人、飞鸟等特点,并把自己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材料及时地记下来,为描写春天的美景作好准备。观察时,教师给予导向观察指导,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在观察时便会有的放矢,充满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当学生写出了一篇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作文时,教师可在其习作成功之处,写下醒目赞语,当众宣读,表示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机观察,随时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文章编号】1236-3619(2010)02-23-0191

小学生作文:开学了(8篇)

开学第一天 一转眼,快乐的寒假已经过去,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我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二月份十六号这天,微风拂面,天气特别凉爽。我穿上了一个多月没穿了的校服,背上了我的书包和我的新书,来到学校上学。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的心情特别激动。我又可以看到分别了两个月的同学和老师,我又可以在那公园般美丽的校园间行走,在那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 慢慢地,我登上了通往三楼的六二班——我的教室的楼梯。我见到了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我还看到了班长巫慧婷,体育委员韦冠联,还有黄颖媛,林梓琪,陈炯明,张露……接着,班上的同学们,也都陆陆续续地到来了。他们一个一个都长高了,教室里充满了欢乐与温馨。不知什么时候,班主任禹老师也走了进来,给大家提了新学期的要求,还讲了一些有关新学期必须要买的本子和书。 接下来,第一节课的上课铃打响了。我们迅速做好等待老师的讲话,讨论假期的闭嘴了,玩成一团的坐好了,全班个个坐的直挺挺的,毕竟新的学期要有好的开始。禹老师看见我们全部坐好了,便开始上课。教室里传来了我们朗朗的读书声…… 2011年9月1日星期四晴 开学第一天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非常开心,因为我又能看见那久违的同学和老师了。 我一早就起了床,来不及吃太多的早餐,便带着幸奋的心情迫不及待的去了学校,一到大门口,“哇塞”好多人呀,来报道的一年级新生都有家长陪送,有的还带着孩子,家长学生来往穿梭、熙熙攘攘,尽管保安叔叔和老师们努力的维持着秩序,但是校门口还是堵得水泄不通。 这时候,只听见老师说:“2至6年级的学生可以先进校园了,”我们便井然有序的进入了校园,并向老师们问好。走进教室,见到了我亲爱的同学和我们敬爱的好老师。我们相互问好、拥抱……老师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慈祥的看着我们,说我们都长高了。 接着老师给我们发新书了,看到了一本本崭新的书,我很高兴。同学们也为此而开心。我翻开书一看,好似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使我快乐,使我成长。 到了下午,我们看开学第一课,特别感人。在那上面,有一个人名字叫刘浩,他的眼睛看不见,因为小时候得过一种病,是那种病的后遗症,但他很喜欢音乐,5岁时学的是小提琴,7岁时学的钢琴。弹的特别好。他两天就背会了10页的谱子。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依然很努力,不怕跌倒。在他的后面,有一个用实际行动和心灵默默支持他的人,那就是妈妈,妈妈每天陪着他。在他刚开始练的时候,妈妈帮他念谱子。刘浩就认为他的妈妈是一个伟大的人。我觉得也是。 看了这个,当时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我很佩服刘浩,他是那么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实在让我钦佩,我要向他学习。我还知道了每一位母亲都是很伟大的。我也很感谢我的妈妈为我付出那么多。 开学第一天,让我收获很多。这个学期,我要更加努力,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及点评2

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及点评 根据高新区教研室的指导要求,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小学生习作指导和评讲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我校语文教师积极参加,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方法,具体如下: 一、习作指导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指导习作也是如此。在指导低年级学生习作时,教师可以采用做游戏导入习作,如在教学一年级“小兔运南瓜”这一习作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秋天到了,地里的南瓜成熟了,谁来帮小兔把南瓜运回家呢?”同学们跃跃欲试,教师让学生来表演,有的两人抬南瓜,有的用车运南瓜,有的把南瓜竖起来当作车轮滚回家……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接着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本次的习作就水到渠成了。 2.多读多记,积累运用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养成多读书,多看书的好习惯。教师要重视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的能力,可以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来做,教材上要求背诵的段落、诗词一定要达到人人背诵,人人过关,还要养成摘抄优美词句的好习惯。课外多读书,多读课外书。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周读一本课外书,每周写一篇读后感,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汇报活动。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积累的素材,模仿文章的布局谋篇的方式,提高习作能力。 3.改变形式,丰富课堂

传统的习作课大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师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运用教材,把习作课上成一次活动课(写课间活动的作文)、一次观察课(写我在生活中的小发现),一次课外实践课(写学做饭….),一场偶发事件(写难忘的一件事)……学生在实践中找到作文的素材,在体验中获得了真挚的情感,写出的作文不仅有充实的内容,而且充满了鲜活的灵性。 二、作文点评方面 1.评价多样,鼓励为主 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评价不宜太苛刻,应以鼓励为主。因此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一定要大力发扬,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给学生最大的鼓舞。教师可以在习作中做记号(画笑脸、画五角星),可以给习作打高分或分类等级评价;可以在班上大声朗读优秀习作,让其他学生都能学习;也可以给学生一块展示墙,展示学生的佳句、佳段、整篇文章;还可以把学生的作品发表在日报晚报上,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重视自改,体现自主 一篇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语文课标》也指出:习作教学要重视引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一标准改变了以往的传统做法,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自能的新理念。因此,教师在讲评课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学生互改互评、自改自评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在课堂上首先集体评改、下水示范,为学生自改和小组互改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