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浅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浅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浅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浅议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摘要: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作为银行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尤为重要。现阶段商业银行还存在一些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因素。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必须从转变思想理念、创新组织架构、完善内审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人力与财力相对独立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制约因素解决措施

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强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治理程序的效果,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独立性与客观性密不可分,独立性是客观性的前提和保障,没有独立性就谈不上客观性。客观性是独立性的实质和目标,坚持独立性就是为了能客观而非主观的反映问题,以便为组织实施必要的监督,促进组织发展。因此,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是内部审计最本质的要求,更是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股东和金融客户的利益,对金融秩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有专家称90%的银行坏账损失可以通过加强内部审计来规避。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出现的金融案件主要集中在基层银行,这跟银行内部审计体制的缺陷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要让内部审计充当好商业银行的风险防线,促进银行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强调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才能正确地实施审计,才能作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歪曲事实,才能更好地发现和分析银行内部潜在的风险,并提出建设性的整改建议,最大限度地发挥揭示风险,促进发展的职能。

二、商业银行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制约因素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大相径庭,也都在不断尝试内部审计体制的改革,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客观。但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商业银行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从而致使内审部门没有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一)组织架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西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主要受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行,各家商业银行也在逐步进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探索,尝试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但是,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机构仍然由本单位行长直接领导,并接受上级行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也有些内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与本单位合规、监察等

方案-审计独立性之我见

审计独立性之我见 '一、对 独立性的理解 独立性是审计理论的基石,是审计执业的灵魂,也是注册 师行业取信于公众的首要条件。 罗伯特·K·莫茨和侯塞因·A·夏拉夫在其1961年出版的《审计 》中,将独立性分为执业者的独立性和 的独立性。前者包括审计 的独立性、审计过程的独立性和审计 的独立性;后者则指 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一种印象。托马斯·G·希金斯在1962年对独立性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提升与概括,他认为审计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性,又称为精神独立,认为独立性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自信心以及职业判断不依赖和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主观袒护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自己的结论受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和人士的影响。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没有任何的特殊利益关系,例如不能持有被审计单位的股票或在被审计单位担任高级职务,不能是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贷款人、资产受托人或与 当局有亲属关系等等。形式上的独立性又进一步分为 上的独立性、 上的独立性与人员上的独立性。 我国也将独立性原则写入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并指明:独立是客观、公正的前提。独立性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审计独立性的历史演变 审计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印有“独立性”的胎记。从古代审计向现代审计演变的漫长历程中,独立性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 。 独立性最早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精神态度,例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将其定义为“正直、客观的行为能力”。许多职业团体和学者也持相似的观点,如英国审计学家Tom.Lee指出:“独立性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精神态度,即不允许自己的观点和结论依服或屈从于利害冲突的关系压力和影响。”显然,他们认为,独立性首先是对审计人员的精神要求,它是一种道德品质,一种导致正直客观行为的职业能力。按照这一理解,只要审计人员能够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行事,那么即使他与第二、第三关系人有其他关系,也依旧可以认为该审计人员是独立的,因而这种精神独立又被称为实质上的独立。 然而,实质上的东西往往是无形的,精神态度只是一种抽象,其正直性、客观性本身无法被直接识别和明确衡量。这就有可能产生如下问题:保持实质独立是审计人员的一种自信,而审计职能却要求审计结论能够取信于他人,对于抽象并难以衡量的精神独立而言,这种自信很难转化为他信。同时,精神独立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主观愿望,如果受到个人利害关系的牵连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主观愿望往往便受制于客观事实,精神独立性随即被削弱或丧失。这个问题逐渐被审计职业界和有关机构所认识,于是各利益关系方纷纷提出:注册会计师除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外,还应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强调形式独立,即要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之间不存在任何在第三方看来有可能妨碍其执行独立审计的关系。形式上的独立一方面可打消委托方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顾虑,获得他信,另一方面也成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比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比分析 摘要 在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资金的流动及聚集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能够给实业经济带来充足的发展基础,能够给老百姓带来消费的动力,更是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活力。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就扮演者融汇资金的重要角色。但是,全球经济的自由化、一体化会给金融运作带来很大的风险,随着银行经营内容的日益多元化发展,其面对的风险种类将更加复杂,风险的评估也越来越困难。审计可以分为外审和内审,但是内审是最根本的基础,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这样就可以对银行的资产进行保护、促进银行资金的流动、保证合规性运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通过对各种参考资料的收集,结合比较分析的方法,并利用SWOT分析模型进行多方面分析,试图对于我国不同种类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方面的问题进行揭露,并分别给以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对于同行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SWOT 对比分析建议

第一章引言 银行业在我国金融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目前国外银行大力在国内设置分支机构,加上国内很多中小型股份制农行、城市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设立,银行业存在着非常大的竞争,又由于银行业本身是一个风险大的行业,所以如何控制风险和优化管理对于任何一家银行来说都是要深刻考虑的问题。国家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银行业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银行业内的监管的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近几年国家逐步提高对银行业的监管。经过调查及媒体报道,我们发现银行业内部管理层和一般职员不遵守职业守则,擅自挪用款项等现象频频发生,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市场化改革,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代表着我国与世界金融接轨已经加速进程,将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不然对于任何一家银行来说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在过去我们对于不良资产的调查中发现,违规行为占据了大多数。通过国家审计署的年度审计报告,金融行业的违法违纪行为已经被多次点名。在中国银监会报告中显示,从2003年至今,我国银行的违规资金在保持每年平均110%的速度增长。自从2008金融危机爆发后,全世界的金融机构多少都受到了波及,所以说,金融危机以前风险控制体系是何等的脆弱,一向被视为稳定的雷曼银行也倒闭了,所以必须要重新审视银行风险体系,如何建设一个稳定的银行管理体系就显得很重要。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在过去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我们应该对于内部审计进行加强管理,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内部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兴利、除弊、增值、风险预警、信息鉴证等功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优化内部控制、改善企业风险管理、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舞弊和浪费,这不仅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要求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改革使其发挥其应有的最大功效。 一、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之水①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活动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正确地实施审计,才能作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之水,如果丧失了独立性,那么内部审计就名存实亡。独立性对于内部审计来说是指内部审计活动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一个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而内部审计要对单位管理控制活动进行评价,因此内审人员必须置身于从设计、授权、执行到记录的全部管理职能之外。内部审计人员怎样才算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呢?对此进行判断的标准是,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能够自由地、客观地工作,那就认为他是独立的。自由意味着内审人员可以不受

其他部门、个人或其他外来因素的制约。客观意指内审人员在工作中要保持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对审计事项的判断不能服从与他人的意向,对审计的结果不能做重要的质量的妥协。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高级管理人员的认识和态度的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组织地位的影响。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需要高级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双方的共同努力。这对前者而言是给予重视和支持,对后者而言是保持客观公正。 二、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内部审计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较之外部审计有更大的难度。它的独立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有着天生的缺陷。与外部审计相比,我国内部审计由于发展的历史短,各种理论及实践不足使得我国的内审独立性受到严重的制约,纵观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21年(即从我国加入IIA算起)存在以下几个因素制约我国内审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内部审计建制模式及管理方法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三种类型:由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来讲,领导层次越高越有权威性,其独立性越有保障。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在国家干预和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很不规范,缺少完整的独立性。当前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部审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他部门领导或合署办公,例如:(1)附属于办公室;(2)附属于会计部门或与会计部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论文摘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面临的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现实需要,对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机构设置 1 国外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1.1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也从以查找错误为导向,单纯的监督、控制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警察”角色,发展至今日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 1.1.1 以“控制”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20世纪40至60年代,在内审制度产生的初期,企业只在总公司一级设立内审机构,实行自上而下的巡回式审计,一般由会计部门领导,实质上履行的是会计监督职能。 1.1.2 以“流程”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内审职能到了20世纪70至80年代,变成以业务流程为关注点,对组织内关键业务流程的设计、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价。 1.1.3 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演进至20世纪80到9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应时而出,主要关注对企业关键业务流程以及关键控制的风险的辨识,从而采取措施,降低组织面临的风险。 1.1.4 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转变——认为企业所面临的

是包含了财务管理、业务经营、流程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的风险,是企业的整体风险,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部分、某一功能或某一区域。 1.2 国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现状 早在1947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就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独立评价活动”,此后,内部审计的定义虽几经变迁,但“独立”作为内部审计的显着特征一直被包含在有关定义中。根据IIA2001年提出的内部审计最新定义,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IIA(2003)也指出,恰当的报告关系对实现独立性、客观性及在组织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是内部审计有效履行其义务的必要因素。IIA进而提出“双报告模型”。IIA建议:CAE在职能上应向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其他适当的治理机构报告并负责;CAE的行政性报告应当面向CEO或另一位具有充分权利的高级管理人员,以使日常审计工作得到适当的支持。 2 我国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2.1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3年-1994年)为我国内部审计初步建立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后,就一直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内部审计制度。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首次提到了内部审计监督问题;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9年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这一阶段通过行政法规确立了内部审计的基本制度,促使我国内部审计走上了依法审计的轨道。 第二阶段(1994年-2002年)为我国内部审计立法进一步完善的阶段。1994年8月颁布了《审计法》;1995年7月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98年经审计署批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使其成为对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和其他事业组织的内审机构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2001年中国内部审计协

A2 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声明:本资料由大家论坛国际内审师考试专区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11855940.html,/forum-184-1.html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11855940.html,更多国际内审师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下载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11855940.html,/forum-184-1.html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考试论坛,期待您的光临! A2 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2.1加强独立性 2.1.1理解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上的独立性 2.1.2认识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上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性 2.1.3确定内部审计部门是否正确设置以获得其独立性 独立性( independence)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公正无偏地履行其职责,免受任何威胁其履职能力的情况影响。衡量是否独立的标准是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是否受到干扰,内部审计部门在确定内部审计范围、开展工作和报告结果时,必须免受干预。独立性主要可以理解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组织上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在一个特定的组织中,享有经费、人事、内部管理、业务开展等方面的相对独立性,不受来自管理层和其他方面的干扰和阻挠,独立地开展内部审计活动。人员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师在审计活动中不受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扰,独立自主地开展审计工作。通常,在内部审计活动中,组织机构上的独立性更加被重视。《标准》“1110-组织的独立性”要求首席审计执行官必须向组织内部能够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履行职责的层级报告。首席审计执行官必须至少每年一次向董事会确认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应有的特质之一,也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只有当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了应有的独立性,才能顺利开展审计工作,才能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确定内部审计部门是否正确设置以获得其独立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是否在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相关治理机构和高级管理层批准或认可的内部审计章程中作出规定。(书面文件上的组织支持) ☆内部审计部门向谁负责和报告工作。内部审计师是否取得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支持,向拥有充分权力的人员或机构负责。这一要求可以通过建立双重报告关系来实现,即首席审计执行官应该对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其他相关治理机构报告业务工作,向组织的首席执行官报告行政工作,这种双重报告关系的模式有利于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建立双重报告关系) ☆首席审计执行官能否直接且无限制地与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接触,与董事会直接沟通和互动,能否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治理机构直接交流和沟通信息,能否定期参加有关审计、财务报告、机构治理和控制系统的监督职责的会议。(直接“通天”) ☆首席审计执行官的任免由何种层次的领导层决定。理想的情况应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等其他治理机构一致同意后确定,这会使其具有更强的独立性。(领导的任免) ☆审计委员会由何种人员组成。理想的情况不应主要由管理层人员来组成。(审计委员会的构成:独立董事) 要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还应保证首席审计执行官向有足够权力的人报告工作。具体应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建议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建议 北京农商行计算中心刘工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信用的特殊企业,通过信用中介来融通资金,发挥着调节经济的作用,在社会和经济稳健发展方面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使得商业银行面临严峻考验,大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通过与专业审计公司合作(例如北京时代新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加强内部审计,运用金融市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防范金融风险,全面提高商业银行的对外开放水平,应对激烈竞争。 本文内容主要是针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提出建议,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审部门,使内部审计机构更大的发挥其预警、监督、整治等职能作用。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理论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大体分为资产业务审计、负债业务审计、中间业务审计以及所有者权益审计。 1.1 资产业务审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资金运用业务,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经营过程中,只有积极开拓资产业务,努力经营资产业务,才能获取丰厚的资产业务收入,从而保证银行利润的迅速稳定增长。银行资产业务的内容十分丰富,按通常粗略的分类方法,一般将银行资产业务分为现金资产、银行贷款、银行投资和银行固定资产4大类;现金资

产在商业银行资产中略具盈利性, 而信贷和投资则是其盈利的主要 资产。那么,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资产审查的重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审查贷款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度量其存在风险程度。贷款业务的审计主要包括对贷款“三查”(即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 制度的审计、对贷款风险防范的审计和对贷款审批权及责任制的审计。 2.审查同业往来与同业拆借业务的合规性,以规避风险。商业银行不仅对外进行各项资金的信贷业务,而且与其他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之间也有资金往来和资金拆借。那么,所谓的同业拆借就是指金融机构两个法人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行为。凡是经过人民银行批准的、且是独立法人的商业银行都可以参加同业拆借,但商业银行内部总、分支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不得列入同业拆借,同时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需经其总行的书面授权,才可以参加短期同业拆借业务,在同业拆借中拆出、拆入资金的数额由其总行决定。证券公司不得参加同业资金拆借业务。 3.审查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计提的折旧是否合规、固定资产购建的实际成本及其价值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真实性、合规性、有无未按规定期限摊销以及挂账不摊问题。 4.审查现金资产对存缴人民银行款项和支付能力、对现金出纳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对出纳错款处理制度的健全。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本的重要业务, 在吸纳存款和贷出资金的同时,也离不开严格的现金监控。如果在这一环节发生疏漏,就会为银行带

浅析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11855940.html, 浅析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王小芳 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7年第12期 摘要:W银行是2007年成立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内部审计工作基础较为薄弱,还处于日渐成熟的发展阶段。目前的内部审计在防范风险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银行的上市,资本市场、监管部门、股东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亟须进一步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为企业的效益保驾护航。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审计效果;问题;对策 一、W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W银行内部审计项目呈现以信贷条线专项审计为主,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审计、工程审计为辅的特征。其中,信贷条线专项内部审计项目占到总项目数量的70%左右。W银行 组织架构是每个一级分行(省分行)有自己的审计部,另外全国先后成立了7家审计分局。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W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1.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是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W银行审计分行相对独立性较缺 乏,并不是直接向总行汇报而是向分行汇报工作然后再传给总行,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从会计、财务、审计岗产生,而与被审计单位财务等部门可能存在间接关系,失去公平公正的态度,使内审工作的独立实施严重受阻。并且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期间的经费、必要的设备和办公条件及用车都由被审计单位安排,审计时间一般比较长,不排除会出现徇私舞弊现象。 2.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职业素养 审计工作的性质对从事该领域的工作人员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不仅仅只对银行业务方面有很好的了解,而且要有法律、计算机、鉴别分析能力和人际关系技能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在对W银行的业务进行审计可以较准确地得到信息和敏锐地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顺利进行审计工作。审计人员是作为一个团队进行审计工作的,在这个团队中的各个成员如何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审计工作,主审人担负着很大的重任。不同的审计单位所需要的审计人员也是不同的。由于W银行发展历史较短,审计人员缺乏一线工作经验、知识面比较单一加上业务繁忙缺少专业培训使得审计工作开展困难、效率低下。 3.审计方法和技术不能适应发展的新要求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一)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一) 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我国加入WTO后,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既要求我们要运用审计理论和实务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改革。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践证明,引起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都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一)内部审计建制及模式。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制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审计的附属品而存在,服务于国家审计。主要职能是通过事后审计实施监督。而事实上,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无处理权,并且权威性也较弱,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对本单位管理当局本身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的监督更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独立性不足,监督经常被曲解为挑毛病,所以很多企业领导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持不合作、抵触的态度,使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本组织的管理者,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均由所在单位掌握。同时,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让内部审计对本单位产生依附,单位领导直接影响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却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就是合署办公。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人为地削弱审计力量。(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内部审计才开始在全国各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内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许多工作尚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这在客观上就导致了部分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专业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2006-9-25 13:36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1内部审计的定义及人员的基本质量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内部稽查的需要增多,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审计多式多样的发展起来,与民间审计和政府审计鼎足而立,成为社会经济中审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1内部审计的定义 中国审计署1995年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中表述了内部审计的定义性质,其中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领导领导下”和“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的声明》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经营。”除此之外,英国内部审计师协会、法国审计师协会等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都大相径庭。 1 2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质量特征 由世界各个权威机构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不难看出,内部审计的功能主要是咨询、协助和建议,是否接受建议关键是要看管理人员,它只是一种中介责任而不是最终责任。为了有效地达到审计目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的基本质量特征为:①精神上完全的独立性。②保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2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的涵义及联系 2 1两者的涵义 《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明确说明了独立性的涵义。它是一种组织上地位的独立性,内审人员应得到经理和董事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充分保证审计职责的履行。它包括相对于被审计的人和事的独立。 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有关事件的判断、调查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为主观思想、单位领导所左右。 2 2两者的联系 独立性的保证是客观性得以贯彻的前提条件。独立性是一种组织上地位的独立,内审人员应得到经理和董事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充分保证审计职责的履行。有了这样的组织地位的保障,内审人员才可以客观地、自由地开展工作,才可能做出真实公正的判断。 客观公正做出的审计判断和评价建议,若帮助企业管理者提高了管理绩效,那么企业领导将更重视内审的重要性,从而更重视本企业内审人员的独立性地位,为内审人员今后开展工作做好铺垫。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 1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内涵 (1)保证外部法律法规和内部政策、计划、程序等的执行。 对于内部审计而言,首先必须全面掌握内部控制系统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外部法律法规和商业银行内部的政策与制度,内部审计高层管理人员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将这些资料全面、完整、及时地传递给审计人员,使内审人员能够在掌握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对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价。其次,商业银行的控制系统是随着业务发展与控制要求的变化而持续变化的,内部审计在起到监控作用的同时,还要起到优化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 (2)保证内部信息的真实、可靠与完整。 商业银行的内部信息主要包括财会信息和经营信息两个部分。财会信息主要包括财务预算、会计核算、成本费用使用情况等一系列财务报告。而经营信息包括商业银行在信贷、筹资、衍生等业务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报告与分析等资讯。 (3)保护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 对于商业银行,资金、凭证账册、业务系统、经营器具等资产的安全十分重要,尤其是现金资产,为了保护这些资产的安全,商业银行设计了相对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如现金出入库规定、现金收付程序、金库管理规定、财会系统操作规定、会计档案归档查阅规定等等。 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有的主要缺陷 (1)审计领导机制的缺位。 领导机制的缺乏还导致审计职能与业务职能相互间的区隔不足,使审计工作往往受到业务工作的影响,审计项目不能够完全独立地开展,审计师不能公正地提出审计意见,审计意见得不到充分的重视与准确地运

用,内部审计职能不能充分地发挥。领导机制的缺乏还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 (2)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不完善。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经过“分散—集中—再集中”的变革过程,基本上形成了总行、区和片的三级管理模式。商业银行总行的审计部 门负责审计工作的总体规划;并在全国设立大区审计处负责区域内审计工作的部署,对区域内各省级分行的审计工作负责;在区审计处的领导下,各省内设置若干审计点分片对省内各市的审计项目负责。每年,大 区审计处按照总行审计部门的指导思想安排区域内的审计计划,由各片审计点负责实施具体的审计项目,对于一些重大审计项目,大区审计处 则直接组织实施。通常,大区审计处要负责五个以上的省,每个省设置 两个审计点,每个审计点配备十五名左右的审计师负责四个以上的市, 每年最少要对这些市组织一次重点审计或综合审计。 (3)审计职能分散。 在商业银行开展审计工作之初,审计、稽核、事后监督这三个概念就 共同存有于商业银行中,一直并存且分别在各自范围内开展各自的业务监督工作,缺乏相互的支持与资源的共享。这种现象发展到今天,对于 基层商业银行,尤其对市级分行,三项业务都属于对业务经营工作实施 有效、必要监督的部门,于是,一些市级分行已经尝试将它们放到同一 个部门进行管理。 3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 (1)建立监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 在目前的法人治理结构中,争议最多的就是监事会如何有效实施监督 并对监督责任的负责。企业管理中一旦出现问题,人们总会置疑监事会的作用。 (2)进一步完善审计组织结构,增强基层行的审计管理。

为什么说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2006-8-11 10:0于英丽李玉秋于辉【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我国加入WTO后,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既要求我们要运用审计理论和实务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改革。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践证明,引起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都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 (一)内部审计建制及模式。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制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审计的附属品而存在,服务于国家审计。主要职能是通过事后审计实施监督。而事实上,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无处理权,并且权威性也较弱,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对本单位管理当局本身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的监督更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独立性不足,监督经常被曲解为挑毛病,所以很多企业领导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持不合作、抵触的态度,使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本组织的管理者,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均由所在单位掌握。同时,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让内部审计对本单位产生依附,单位领导直接影响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却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就是合署办公。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人为地削弱审计力量。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内部审计才开始在全国各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内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许多工作尚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这在客观上就导致了部分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专业比较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审

浅议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浅议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2013年7月31日 一、目前的现状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自1999年在PPT 中从新定义内部审计以来,内部审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空前重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趋同化的发展思路指引下,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CIIA)的推动下,中国内部审计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由于IIA、CIIA 等组织并未对内部审计的愿望和使命做出规划或构建,使得目前内部审计在实务届的发展缺乏方向感;同时,内部审计人员也缺乏自发提高自身职业胜任能力的动力。 二、积极的作用内部审计目的是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 况,查处企业 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在组织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在完善 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的同时,其在促进组织加强资金的管理、避免和减少损失浪费、保证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对称性、提高使用效益,健全内部控制、保障组织资产的安全完整进而有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确保资产保值与增值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和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同。企业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注重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使企业不断完善间接控制,不断加强宏观调控,不断实现价值增值,最终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变大变强。 三、存在的不足 (一)内审工作重视不足和国外重视内部审计的成功经验相比,我国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 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许多单位虽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却做的是财务的辅助工作;有的单位甚至连自己的章程都没有;或是有的单位虽有自己的章程,但大都引用一些财务会计的工作标准,他们认为内部审计就是监督会计,而忽视了内审的管理控制职能。 (二)审计姿态不够端正内部审计工作严谨很重要,但是负责企业内审工作的人员往往工作姿态不 够端正,一些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使命感,认为审计工作是“得罪人”的差事,不能正确地看待个人所得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工作欠主动,导致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三)内审人员能力有限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从事审计的工作人员应具 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专业知识,还应有足够的经验和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但目前,我国大多企业的内审部门因受现有人员知识结构、行动惯性的制约,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市场需求,不能够及时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高附加值 的审计成果信息。

方案-小议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小议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 、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的目标(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界定的内部审计定义)。独立性与客观性密不可分,独立性是客观性的前提和保障,没有独立性就谈不上客观性。客观性是独立性的实质和目标,坚持独立性就是为了能客观而非主观的反映问题,以便为企业实施必要的监督,促进企业发展。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最本质的要求。 《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机构)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可见,根据国际内部审计标准,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独立性,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客观、及时、有效的监督就会成为一句空谈。独立性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根据我国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状况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尤其要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1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为保证其独立性,内审机构的设置不能隶属于或平行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而应隶属于企业最高领导人,这样才会使最高领导能够直接、及时获得内部审计部门所提供的情报和咨询。 1.2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必须有专职的审计人员,不能由其他业务部门,特别是 部门人员兼任。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权限内,独立行使职权,完成规定的任务。同时,内审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分析问题,独立观察、判断各种问题,并且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忠于职守,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取得单位和他人的信任,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1.3内部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不负责制定内审工作以外的 方案,不办理 业务,不编制会计报表,不直接参与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应以独立的第三者的身份去检查、监督、分析、评价企业的各项经济工作。 内部审计的客观性是指在实施内部审计时,内部审计人员所持的立场和方法是客观的、公正的。即在分析、判断、审核、验证各项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歪曲事实。就其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来说,则首先要求审计人员工作的出发点必须公正,没有偏见,否则就难以取得信任。内部审计的客观性是内部审计权威性的基础。 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关键是要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其独立性也要能得到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承认和支持。 为了充分发挥和加强内审的作用,单位需尽可能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目前许多单位并未理解内审独立性的真正涵义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致使内审部门没有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经济利益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指如果内部审计机构的经费来源全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或者全部来源于被审计部门,可能会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如果内部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产生了与被审对象有共同经济利益时,这样可能就会影响其客观判断能力,则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样会受到影响。例如,在审计期间,接受被审计部门的礼品或有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15 金融视线 Financial View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金融业面临空前机会,业务发展将迅速提升。商业银行在改制上市的新形势下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对影响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一切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客观评价和严密控制。这就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内部审计突破传统的财务审计范畴,利用自己处于金融企业内部、比较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利地位,深入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广阔领域开展审计工作,和各管理部门建立经营伙伴关系,协助管理当局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组织增加价值做好服务。我们要通过不断更新审计方式,引进现代内部审计理念,提升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地位,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 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在经历了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的演进过程后,已逐步建立起一个日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但是,与完善的银行业公司治理标准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内部审计理念陈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重心仍是合规性审计,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尚无过多涉及。内部审计业务仍停留在传统的查错防弊及对财务活动的监督检查上,局限于查处一些具体违法违规问题,只注重检查会计凭证、报表等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业务操作是否合规、合法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车成文 烟台市商业银行稽核监督部 烟台 264000 【文章摘要】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内容不断深化,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有一定的不足,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对策等,缺乏对信贷资产质量、风险责任、经济效益进行事前和动态的审计和监督,更缺乏对银行内部管理结构、内部控制状况、各岗位业务规范状况等做出事前的总体评价和建议,真正意义上的审计咨询活动在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中并不常见。 (二)内部审计体系不合理,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 内部审计体系是以“在银行高级管理层领导下开展稽核监督工作”为主要管理模式,而非由董事会或监事会及其下设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审计部门,大多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报告,而不是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缺少权威性,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审计流于形式,因此,在相当程度上阻塞了审计结果的报告与执行渠道。 (三)内部审计技术落后,内部审计手段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基本上是账目基础审计,主要采用详细审计或依赖于审计者个人经验判断的抽样审计方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业务都要通过计算机完成,银行业务方式的变化使得部分内部控制环节向客户端发生了转移,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也形成了新的挑战。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计算机审计运用得不够,并且在利用计算机审计过程中,存在不评价计算机系统、不测试数据真实性、就数据审数据的现象,审计技术方法的陈旧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 (四)内部审计力量薄弱,监督能力有限 人员配备不足,在目前我国银行业,除少数金融机构的内审人员占全部员工比例达2%这个国际水准之外,大多数只有1%左右,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且内审人员的薪酬激励和在行内的地位也相对偏低。且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不高,专业胜任能力相对不足。 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监督的 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是商业银行内在的监督约束机制的有机组成部 分,是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实践中,已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我们认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应结合自身特点,并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先进的内部审计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一)改进和完善内部审计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有效性 首先,内部审计的重点应由合规性审计向风险性审计转变。对合规性审计发现的问题要站在防范风险的高度,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状况,以达到现场检查在防范风险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其次,坚持科技先行原则,提高审计效率。在当今银行业金融工具、手段、品种快速更新和飞速发展情况下,内部审计也要充分运用科技信息设备和技术,以便使内部审计与银行业务经营电子化、网络化水平相适应。 最后,扩大审计范围,切实保证审计效果。要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最新发展,拓展内部审计的范围,在健全事后检查的基础之上加强风险的事前分析和事中监控,并充分履行好内部审计的咨询和服务功能。(二)科学构建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超脱性 针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缺乏至关重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问题,必须加强和完善作为董事会激励约束机制的内部审计体系建设。要积极借鉴国际上各大银行普遍采取的在董事会下设置集权化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和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的先进经验,切实设立直接对银行董事会负责的审计委员会,并建立健全基于流程管理的独立垂直的内部审计体系,实行垂直管理的审计体制,即实行人员编制、人事考核任免、工资费用、业绩考核和信息渠道的垂直管理,彻底切断内部审计与派驻行的利益关系。(三)强化内审工作的连续性,建立健全后续审计及评估机制 审计部门应因行制宜,实行有差别的分类审计措施,定期评价各类风险,并将中高级以上的风险列入内部风险关注清单。对于列入清单的风险,都要详细分析可能的风险触发因素,督促被审计单位制定风险缓释计划,并指定专人跟踪监测风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我国加入WTO后,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既要求我们要运用审计理论和实务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改革。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践证明,引起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都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 (一)内部审计建制及模式。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制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审计的附属品而存在,服务于国家审计。主要职能是通过事后审计实施监督。而事实上,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无处理权,并且权威性也较弱,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对本单位管理当局本身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的监督更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独立性不足,监督经常被曲解为挑毛病,所以很多企业领导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持不合作、抵触的态度,使内部审计

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本组织的管理者,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均由所在单位掌握。同时,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让内部审计对本单位产生依附,单位领导直接影响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却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就是合署办公。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人为地削弱审计力量。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内部审计才开始在全国各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内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许多工作尚处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