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临床血液采集指南

临床血液采集指南

临床血液采集指南
临床血液采集指南

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质控环节

一、检验申请

规范填写检验申请单,项目填写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楚、避免涂改。对于被检者的特殊情况,应当在申请单上注明,供检验人员判断结果参考。检验科要求检验人员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检验项目申请和送检标本存在的问题及疑问;

二、病人准备

医护、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做好准备。考虑饮食、运动、生理周期、疾病及药物等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采集标本。

(一)控制饮食

(1) 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要求在早晨空腹采血,咖啡、浓茶、高糖及可乐类饮料也应禁食。

(2) 肝功、血脂、凝血项目要求禁食12-16小时,且提前一天的晚餐应当避免饮酒、禁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3) 饮食对血脂检验影响重大,至少应当在抽血前的3天以内注意保持正常饮食。

(二)避免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如VitC、雌激素、降血脂药等)对检验结果尤其是血、尿、便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抗生素应用将对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申请检验前医生应该了解待检者近期及当前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在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明显的影响时,应当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如不能停药,应记录用药情况,恰当评估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三)避免运动影响

(1) 剧烈运动可以使许多血液成份发生改变,甚至持续24小时以上,因此剧烈运动之后不应立即抽血;快步行走之后,至少应休息10~15分钟然后再抽血。

(2) 应在平静状态抽血,避免情绪激动。

(四)注意生理差异

临床医生申请检验项目及评估检验报告时,应考虑性别、年龄、昼夜节律、季节变动、生理周期(如怀孕、月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予必要指导。

(五)注意体位要求

(1) 许多血浆生化成份在站、坐、卧三种不同体位时有明显的浓度差异。

(2) 静坐5~10分钟后以坐位(从肘静脉)采血为最佳。

(3) 卧床患者可卧位采血。

三、器材选择

(1) 一般采血可采用质量合格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从动脉采集血气标本,以采用玻璃注射器为佳,可以减少血液中氧气的弥散。

(2) 采用注射器采血时,7号(22G)或8号针(21G)为标准抽血用针,针头过细容易

产生溶血。

(3) 采用真空采血管-采血针已成为国际标准,可以有效减少溶血、凝集及采血量不准的差错。

(4) 采集抗凝血液标本时,血标本管采用的抗凝剂的种类及浓度、体积必须正确无误。

四、采血操作

(一)正确选择血标本种类

(1) 大多数检验项目(生化、免疫、凝血、血培养、交叉配血等)采用静脉血标本。

(2) 血气分析最好采用动脉血标本,也可从动脉化毛细血管采血(如新生儿)。

(3) 血常规检验(血细胞分析)可以采用静脉血或手指末梢血,但除非静脉抽血确实存在困难者(如:新生儿、幼儿、老人、肥胖者、严重烧伤患者、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病危患者),或者必须为治疗保留静脉者(如肿瘤化疗患者)可考虑采用手指末梢血外,其他人应采用静脉血。

(二)正确选择采血部位

(1) 末梢血标本可从手指采集,采用耳垂末梢血作为血常规检验标本的做法已经废止。新生儿可以从足跟、大趾采集。

(2) 动脉血标本常从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采血,新生儿及婴儿可从头皮动脉或脐动脉采血。

(3) 静脉血标本常从肘前静脉、腕背静脉采血,小儿和新生儿有时从颈静脉和前囟静脉采血。

(4) 禁止从输液三通管采血(输液成份回流、输液管内残留输液成份都将极大地影响检验结果)。

(三)尽量避免输液时采血

(1) 一般应在输液结束30分钟以后再采血。

(2) 抢救过程中必须一边输液一边采血时,应避免从正在输液的肢体上采血,应避免输液成份混入血液标本。

(3) 输液时采血应当遵从“远端原则”:

a 选择在输液的对侧肢体或无输液的其他肢体(如足部)静脉采血。

b 在四肢静脉都输液时,可以选择在输液静脉的远心端(静脉血流的上游)采血。

(4) 急诊、抢救过程中在输液的同时采血,应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

(四)避免消毒酒精引起溶血

静脉穿刺处消毒酒精未干就采血,容易引起标本溶血。

(五)合理使用止血带

(1) 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使用时间应尽量缩短。抽血时,见到回血应立即松开止血带,减少血行阻滞时间(也不应鼓励被抽血者长时间、用力攥拳)。

(2) 血脂项目、出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抽血时止血带使用应限定在1分钟以内。

(3) 止血带束缚太紧、时间过长(如超过3分钟),会造成血行阻滞时间过长,因溶血、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等原因将使以上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偏差,甚至诱导错误诊治。

(4) 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时间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

(六)“一针见血”、抽血顺畅

(1) 许多检验项目,尤其是涉及出凝血机能的项目(如血小板计数、出凝血项目等)均要求做到“一针见血”、抽血顺畅。

(2) “一针见血”、采血顺畅,可以有效防止溶血、减少血管及组织细胞损伤导致血液成份改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溶血造成红细胞内成份的释放、血管损伤导致凝血机制的激活,对很多检验项目将产生明显影响。

(七)控制抽血力度

(1) 用注射器抽血应避免大力拉、推针拴,以免血细胞因受过度挤压而增加溶血。

(2) 抽血时大力抽拉针拴,还易使血液产生气泡。气泡是导致溶血、蛋白酶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从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应让血液自动流入针筒,不要用负压抽取血液,以免增加血液中气体挥发及产生溶血。

(八)血液标本采集顺序

(1) 注射器采血可以一次采集足量血液,然后立即依如下顺序分装各标本管:血常规、出凝血、生化、免疫。

(2) 使用配套的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时,第一管最好不作为凝血检验标本(最大限度降低血管及组织细胞损伤造成血液成份改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医生申请凝血检验项目时最好考虑与血常规或其他生化项目一起采血)。

(3) 使用配套的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时,采血顺序应当是: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采血管(血清标本管,红色、桔红色或黄色)、凝血标本管(浅蓝色)、其他标本管。

(九)减少针头导致的溶血

(1) 如果使用注射器抽血,应先卸除针头,再沿试管壁将血液轻缓地注入试管。

(2) 通过针头将血液推入试管(血液细胞二次通过针头),尤其是用力推送,将增加血液细胞受挤压而破碎的机会,导致溶血。

(十)准确控制标本量

(1) 抗凝血液标本的体积必须准确——真空采血管的标签纸上都有体积标志(黑色小方块);抗凝血液标本的体积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如2 ml凝血标本管的血液体积误差应不大于0.1 ml)。

(2) 抗凝血液标本的体积不合要求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血液体积太多—一抗凝剂比例太少,易产生血凝块;血液体积太少——抗凝剂体积相对剩余,血液成分过度稀释,且易使血细胞因渗透压降低而产生变形或溶血,PT和APTT时间将假性延长。

(十一)尽快与抗凝剂彻底混合

(1) 需要抗凝的血液标本,抽血后应立即将血液注入含抗凝剂的标本管,并使血液与抗凝剂彻底混合,避免血液凝固。

(2) 真空采血管以颠倒5~8次为标准操作,动作应迅速而轻柔。用力振荡、产生气泡都不可避免产生溶血。

(3) 如果管中抗凝剂为液体,应当使粘附在管壁、管盖上的抗凝剂能够全部与血液混合。

(4) 对于出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白细胞表面抗原分类检测等项目,血液标本出现凝固

(即使少量细胞凝集)均为不合格。

五、血液标本保存

(一)血液标本的保存要求

(1) 采血后应将标本管直立、静置,避免振荡、摔落。

(2) 所有标本最好都采用有盖容器盛放,防止灰尘、杂物混入,减少水分、气体蒸发,避免标本溅洒、污染。

(3) 标本应保存于荫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某些检验项目要求避光保存血液标本。

(4) 标本一般应室温保存,避免过高或过低温度影响。

(5) 特定项目的血液标本需要低温保存(如血气标本应将封闭的血液立即冷冻至4℃然后送检)。

(二)血液标本应立即送检

(1) 血液标本不应在临床科室保留,应尽可能立即送往检验科室。

(2) 检验人员应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及时处理标本(立即检验、低温保存、分离血清后低温或常温保存等)。

(三)血液标本的有效检验时限

(1) 血气分析——必须立即送检,应当在30分钟内完成检验。

(2) 凝血项目、电解质项目、肝功及多数血液酶类生化项目——应尽快送检,在2小时内检验。

(3) 血常规项目——应在4小时内完成检验

(4) 血培养项目——应在采血后尽快放入35℃培养箱中,超过2小时可能降低微生物培养的阳性率。

(5) 多数抗原-抗体检测项目——全血室温(4℃为佳)可保存24小时,或分离血清-20℃保存。

(6) 在环境温度超过30℃的条件下,所有标本都应尽快送往检验科室。

(7) 有些临床科室早晨抽血时间太早,至送检时标本已室温放置超过2小时,标本因细胞代谢、溶血、蒸发等原因造成许多项目的结果偏差,如:钾、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红蛋白、酸性磷酸酶等升高,钠、血糖等降低。检验科建议:住院病房早晨抽血时间应控制在6:30以后,标本应在8:00左右送至检验科。

(四)血培养标本的特殊要求

(1) 确保无菌采血,严防标本被污染。

(2) 血培养瓶接种的血液量一般为:成人10 ml,儿童4 ml,幼儿1~2 ml。接种的血液过多易引起假阳性。

(3) 作厌氧培养的血液标本,应避免接触空气,立即注入专用厌氧培养瓶内。

(4) 如果同时作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应先将血标本接种厌氧培养瓶,然后再接种需氧培养瓶。

六、血液标本运送

(1) 标本应从采集地点直接送往检验科室,不应在其他地点放置。

(2) 以上血液采集、保存过程对标本质量的要求应当得到满足。必须避免剧烈振荡、血液溅洒、光线照射、异物混入等情况的发生。

(3) 交叉配血的受血者血液样本,必须由临床医护人员或专职运送人员直接送往检验科(血库)。禁止其他人员(包括受血者家属)执行血样运送任务。

(4) 外送检验标本应当接受检验人员对标本种类(全血、血清或血浆)、标本容器、生物防护要求以及运送保存温度等方面的指导。

七、其他

(一)正确处理不合格标本

(1) 检验科室在核收送检标本时,对不合格检验标本应当拒收。

(2) 临床科室在证实标本不合格之后应当重新采集标本送检。严禁诸如“将因出现凝集而被拒收的血常规标本在挑出血凝块之后重新送检”之类的严重错误发生。

(二)标本溅洒事故的处理

(1) 从标本管溅洒出来的血液标本不能再放回标本管作为标本送检。

(2) 严禁将同一个待检者含不同抗凝剂的血液标本进行混合,严禁将不同待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混合。

(3) 如果发生标本溅洒事故,应当立即对被污染物(体表、衣物、台面、地面等)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尿分析和尿标本的收集、运送和保存;批准准则

尿分析定义为在快速,可靠、准确、安全、收费合理方式下,以通常的操作方法对尿液进行检验。

由此"尿分析"一词包括下列某些或全部内容

·肉眼评价(如颜色和透明度)

·物理学检测(如体积和比重)

·化学试纸条或试剂片检测

·显微镜检查

每个实验室应确定使用哪些程序及应作检查的范围。根据已有的评价结果及发表的研究成果;病人群体的类型(如无症状病人群体筛选产生极少的阳性结果,而住院肾科病人的阳性率较高)来确定程序和范围;程序的内容是否合适,应向有关的医生进行咨询。是否进行显微镜检查应由各个实验室根据他们的病人群体来决定。

尿分析检测有如下一些目的:

·疾病的辅助诊断

·对无症状人群进行的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的筛查

·疾病进展的监测

·治疗效果或并发症的监测

滥用药物检测信息请参见NCCLS文件T/DM8-P,临床实验室的尿药物检测,推荐准则。

注:分委会推荐在处理和丢弃病人标本、质控品、校准品、能力比对检验样品,以及尿分析中使用的其它材料时均应采取全面的防护措施,参见NCCLS文件M29-T2,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自血液、体液和组织感染传染病的防护,第二版,暂行准则的相应部份,并应参考地区、州及联邦政府关于医用废物弃置的法规。[dvnews_page=材料及设备]

2.材料及设备

2.1 材料

容器、试管和玻片上应有标记,以保证对病人有特定的标识,用于尿分析的所有材料均应无颗粒。

2.1.1 收集装置

合适的尿收集和运送容器的描述以及其它有关的信息,参见第8.6节。

2.1.2 离心管

适用于尿离心的试管具下列特点

·洁净的的塑料或玻璃管可作肉眼检查,并有足够的强度避免离心时破损。

·有体积刻度,确保尿液标准化。

·有盖。以减少因尿液溅出或离心形成气雾的危险。

·是尖底管以浓集沉淀物。

·无化学干扰物

·具标签,保证有特定的标识

注:不推荐重复使用离心管。

2.1.3移液管

推荐使用一次性移液管,以减少在重新悬浮和取出尿沉渣时具有的生物危险;不推荐重复使用移液管。移液管应清洁,无颗粒。

2.1.4 显微镜玻片/观察装置

最好使用市售的一次性标准化显微镜载玻片或经校准过计数室的观察装置。不鼓励使用一般的显微镜载玻片及盖片,因为得不到标准化和可重复的结果。

注:不推荐重复使用玻片。

2.1.5 试纸条

试纸条的塑料底片上有一个或多个化学检测块,以多种形式组成。尽管试纸条没有明显的失效表现、联邦政府的规定要求不使用超过失效期的试纸条。为保持试纸条的反应性,要求注意必要的储存要求,为得到良好的检测结果,需做到下列各点:

·按照厂商的要求将试纸条贮存于原装容器内,短暂地暴露于直射光和室内湿度都会使试纸条产生错误的结果。

·保持容器盖紧,并保存于厂商推荐的温度下。

·一次只取出少量试纸条,并立即重新盖紧容器。取出未用的试纸条不能再放回容器。

·不要合并各容器内的试纸条。·不触摸试纸条上的化学检测块。

2.1.6防腐剂和标本的贮存

尿分析不推荐使用化学防腐剂。建议在收集标本2小时内作尿分析。如延误检验,将标本置冰箱保存,适宜于一些化学成份的检测(胆红素和尿胆原除外),但会沉淀无晶形尿酸盐和磷酸盐,使显微镜视野模糊,如果同时做培养,在运送及处理过程中应保存于冷藏条件下,如作多项分析应将充分混匀的尿分作几份,按用途作不同处理。作为防腐措施冰箱保存的时间长度要根据各个尿检测项目,作为防腐措施的冷藏时间没有统一规定。(用于定时尿标本防腐的详尽信息参阅第9.0节)

2.1.7尿分析申请单

应设计申请单和计算机化的输入系统,以说明被收集尿标本的类型及要求收集的日期和时间。

申请单应可填写以下信息:

·标本收集的实际日期和时间

·运送前是否需冷藏

·实验室收到标本的时间及进行检验的时间

·申请的检测项目

申请单也应包括说明影响分析结果特殊情况的填写内容(如属长途运输标本加入的防腐剂;用药如阿司匹林、维生素或抗生素;月经期;收集标本前强烈运动及任何有关的临床信息)。与标本识别有关的其他病人信息参照第3.1节。

2.2设备

2.2.1显微镜

在尿分析实验室,应使用具有下列特点的新式的高质量显微镜:

·双目镜筒,可用双眼观察标本。

·内置光源。

·机械载物台,使玻片易于平稳移动

·基本的物镜组(例如10×和4×)及目镜组(如10×或12.5×)。

·如使用多台显微镜时,应用相同的物镜和目镜。

2.2.2试纸条判读器

干试剂化学结果,可用目测方法将反应的试剂条和不同颜色强度的模块标准图比较而确定。而现有的仪器可检测这些反应的强度,消除由反应时间和颜色判读所引起的差异。这些仪器是反射光度计,检测试条块表面反射的光量。

将许多质量保证的要求整合到系统内(如定时,校准和误差代码)。使用这些仪器按下列要求进行是很重要的:

·阅读并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

·建立并遵行保养计划

·保持仪器清洁,保证溅出液即刻擦去,按照统一要求(参见NCCLS文件29-T2,实验室工作人员预防来自血液、体液和组织传染病的感染--第二版备用指南。)

2.2.2.1判读器的校准

需按仪器厂商的手册中推荐的方案。

2.2.2.2判读器的维护保养

光路和机械部件应确保最佳操作,可参阅仪器手册判读器部份,并按照厂商推荐的方法。

2.2.3比重测定装置

折射计测定液体内溶解的固体总量,按溶液折射指数对溶液比重进行评价(参阅第3.4节)。

2.2.4离心机

2.2.4.1特征

作尿沉渣时应使用下列特征的离心机

·当转子旋转时具备锁盖子的功能。

·环境温度(15至25℃)

2.2.4.2校准和保养

验证离心机可否提供400×g的相对离心力(RCF),参阅厂商仪器手册中推荐的方案。实验室根据使用的需要确定定期验证的周期。

2.3质量控制

依据所有当地、州立和联邦法规,以及厂家说明开展质量控制。

2.3.1尿液化学分析

推荐使用两个不同水平的多项质控品,来确认每个化学检测项目检测的性能。每天至少要做一次质控,凡新开瓶试纸条应做质控。推荐用新、老批号的试纸条平行地对质控物及标

本进行测定。

一般使用市售质控品,另外可在工作中留取尿标本分为若干份,在不同时间检验,作为精密度的核查。

质控品的测定值应在实验室确定的限值内。

推荐参加室间的尿分析能力比对检验以评价化学分析的性能。

2.3.2尿液显微镜分析

市售质控品不适用于所有沉渣项目的检测。对病人新鲜标本的重复检测,可建立室内和室间二者的显微镜分析可重复性。对任何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允许落在上或下一档的报告范围内。

对镜下成份的有无或数量存在分歧,应重复做检查。如必要主管技师或实验室领导应解决存在的问题。每个实验室应建立复查异常沉渣结果的规定。也推荐参阅教科书,图谱,挂图及图片。[dvnews_page=尿液肉眼观察/物理学分析]

3.尿液肉眼观察/物理学分析

3.1标本的识别

尿分析申请/报告单提供的信息包括下列内容:病人姓名,年龄或出生日期,性别;病人所在区域(住院或门诊);标识号码;标本类型(如导尿,中段尿或其它);申请医生;填写申请单人的签字;诊断和主要症状;服用的药物(如维生素C);收集尿液的日期和时间,实验室收到时间(详细内容参见第8.6.6节)。 3.2标本可接受性由于尿分析的准确性取决于送检标本的质量,所以应重视尿标本的收集和运送(参见第8.0节)。尿标本应迅速送达实验室,收到后尽快进行分析。通常公认在室温中放置2小时后尿化学成份有改变,有形成份开始变性。如不能在标本收集2小时内分析,标本应放冰箱保存(2-8℃)。标本在进行分析前应先在室温预温。若尿标本未能及时检测,应将延迟时间及温度的情况写明。不能接受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的标本。应在通知医生后弃去。

能同作肉眼和显微镜检查的最小尿量通常为12ml,(50ml更好)。婴儿尿标本可以用较少的量。

尿标本应收集在洁净、防漏的一次性容器内。标本应无粪便污染,无手纸或其它异物。达不到这些规定,应通知申请医生或指定的人员,要求另送标本。

3.3颜色、透明度和气味

尿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的临床意义虽较少,但仍应在报告单上注明任何不正常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氨味最常见于细菌降解尿素所致,表明为陈旧标本或尿路感染。为减少报告尿标本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时的模糊性和主观性,实验室应建立标准的方法和术语。

3.4比重

尿比重(SG)是在相同温度下,标本重量和同体积蒸馏水重量的比值。比值用数值表达。人尿正常值的范围在1.003到1.035。常用的测定比重的方法是间接测定法,利用数学计算或相关的关系估计比重值,一些实验室以渗透压代替比重测定。

常使用折射仪测定比重。该方法依据光的折射与液体内溶解的固体总量成比例。在尿分析中,折射仪应有用于尿液测定的校准量度关系。折射仪使用较普遍,因为在60°F(15℃)至100°F(38℃)间使用,温度可被补偿,而且它需要的尿量较少,当尿液含X-光线反差介质、血浆扩容物及大量的葡萄糖或蛋白可使结果增高。含有大量葡萄糖或蛋白的标本须对折射仪的结果进行纠正,因两者都是高分子量物质,与肾浓缩能力无关,但将增高标本的密度。用折射仪测定,每克/分升蛋白将增高比重0.003,每克/分升葡萄糖将增高比重0.004。对含X-光线反差介质或血浆扩容物的标本,可使用渗透压计或试纸条进行测定。因为它们不受这些高分子量物质的影响

谐波振荡也可用于比重测定。使用该技术的仪器可买到。测定谐波振荡并计算相对密度,该测定基于声音速度与密度间的良好相互关系。这些装置提供自动化的便利并与折射仪的测定有良好的相关性,且不需要净化混浊的标本。溶解于尿液中的物质与重力计测定密切相关。比色测定试纸条可作比重的估计,该方法检测离子浓度,依据随比重增加离子浓度也增加的关系。此纸条检测尿比重以0.005的增量递增,从1.000到1.030。碱性尿标本会影响指示剂系统,对pH碱性的尿液肉眼观察试纸条时其比重结果应加0.005。仪器判读试纸条时,仪器可自动按pH调整结果。中量蛋白(100至750mg/dl)可轻微增高试纸条的比重结果。非离子物质如葡萄糖或X-光线反差介质,不影响试纸条的检测结果。

液体比重计也正用于测定尿比重。液体比重计用置换法测定比重。经校正用于尿的液体比重计称为尿比重计。该装置有诸多不便;包括需要较多的尿液(10到15ml),用比重计需要漂浮在容器内,容器必须宽到比重计不碰触其壁。温度影响尿比重计判读,须作纠正;判读尿液新月形面有困难;尿比重计可能不准确,购买后需要标化。因此尿比重计不是尿比重测定的选择方法。

所有这些方法都存在影响因素,不仅受到分子数目的影响,而且受其大小和/或离子电荷带来的影响,大分子可比小分子的钠和氯离子得出较高的比重读数。因评价肾浓缩能力时尿素的价值小于钠或氯,所以在某些情况下需要确定尿标本的渗透压。

3.4.1质量保证

对比重试验的质量保证程序应包括每天使用质控品,按厂商质量保证建议进行。按照州和联邦的法规,建立文件保证对操作进行核查。[dvnews_page=尿液化学分析]

4.尿液化学分析

尿化学分析用尿"浸渍条"进行,不同厂商提供许多种类"浸渍条"供选择。这些"浸渍条"或试纸条为一个塑料条,上有一个或多个富含化学物质的反应块,尿与试剂块接触后产生显色反应。试纸条是一种简单快速、对尿液半定量检测的方法。下列各类型的试纸条较常用:·酮体(如乙酰乙酸和/或丙酮)

·白蛋白

·葡萄糖

·白细胞酯酶

·血/血红蛋白

·亚硝酸盐

·胆红素

·pH

·尿胆原

·比重

4.1推荐使用的标本

虽然随机标本可用试纸条作尿化学分析,但较好的尿标本是混合均匀的第一次晨尿(浓缩8小时),不离心、保存于15至25℃。应在采集后2小时内检测。如标本不能立即运送和检测,采集后应置冰箱(2-8℃)。尿的组分如胆红素和尿胆原不稳定,细菌可消耗葡萄糖,如尿放置不用,其pH会改变。

4.2尿试纸条使用的防护

参阅2.1.5节中的有关说明。

4.3试纸条的使用

在使用某种试纸条时应对人员进行培训。不同厂商的试纸条不能交互使用。

试验前应认真阅读包装内附的厂商说明书。不同的产品方法可能不同。每一新批号厂商说明书,方法是否改变。

每项检测的反应块进行显色反应所需的时间不同,应按厂商说明书要求进行。用肉眼判读需要有秒针的计时装置,自动试纸条判读器可按照厂商说明,设置固定时间判读反应块。

了解使用的试纸条中每个项目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很重要的,这些信息在包装说明中。

肉眼判读试纸条,由于各人对不同颜色的判读有某种程度的差异。试纸条应靠近比色板在适当光源下判读。尿内存在有些物质能干扰化学反应,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这些干扰物质或任何其它的局限制可阅读厂商说明了解,若尿试纸条结果和预期值不同,须按厂商方法和实验室手册寻找问题。

4.4确认试验

确认尿化学分析试验,用相同的或更敏感和/或更特异的方法检出相同的物质或用不同的反应或方法学检出此物质。重复试纸条反应或分析不是确认试验,通常用的确认尿化学分析试验包括硫柳酸试验证实,白蛋白尿,试剂片试验证实胆红素的测定结果。

除化学分析,手工和自动湿显微镜尿分析系统代表确认试验,可证实试纸检出的血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微生物学研究是尿道感染的确认试验。试纸条显示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阳性,确认湿显微镜尿分析显示旧细菌尿和白细胞。通常常规尿细胞学和细胞诊断尿分析能用于湿显微镜尿分析指示异常的确认试验。诸如炎症、感染、肿瘤等,影象细胞计数和Feulgen染色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析,正被接受为尿乳头肿瘤的确认染色方法。[dvnews_page=尿的显微镜检查]

5.尿的显微镜检查

大量的文章建议需做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由于试纸条附加有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试验,理化结果正常的尿标本做显微镜检查的价格功效被提出质疑。进行显微镜检查应由各个实验室按其特殊的病人群体决定。通常在下列情况下作显微镜检查。

·医生要求

·实验室检查程序的要求(如有免疫抑制表现,泌尿-肾脏疾患,糖尿病或怀孕病人)·理化结果异常

5.1标本的要求

尿标本的类型和质量极大地影响显微镜检查结果。为显微镜检查选择的标本是第一次晨尿。此尿是最浓缩的,为最大回收沉渣成份,关于尿标本类型,留取时间,伴随申请显微镜检查的尿理化结果等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未放冰箱而超过了两小时的尿标本,不能接受作显微镜检查,管形、红、白细胞特别容易溶于低比重(<1.010)和碱性(pH>7)的尿标本中。

5.2显微镜检查的类型

大多数尿沉渣检查是用湿片和明视野显微镜检查,染色能极大地联系站长鉴定细胞和管型,通常活细胞染色适于湿片染色包括Sternheimer Malbin(结晶紫和沙黄O)和0.5%甲苯胺兰(核染色)参阅厂家说明或适当参考特殊染色法。

检查尿沉渣应使用现代的高质量的显微镜(见2.2.1节)。相差显微镜可增强沉渣的鉴别,对异常沉渣大力推荐偏振光显微镜用以鉴别脂类和结晶。

用自动或半自动仪器取代手工显微镜方法检测尿沉渣,该系统观察标本不用手工制备样本,并有助分析的分类,这些系统固有的特性可增加各次操作间的可重复性。

5.3显微镜检查

下列要求适用于离心尿液

显微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一份书写适当,且关于进行各程序的操作手册,有助于保证实验室内全体人员以相同方式进行显微镜检查。每个人必须以同样方法检测沉渣,寻找存在的同样沉渣物,并用同样的标准去鉴定。

推荐实验室使用标化的商品系统,它能报告每单位体积异常沉淀物含量以代替每高倍或低倍视野的个数,用于实验室间的比较。实验室内需要标化的特殊因素,及每个相关的值列于下。

商品系统检测技术能提供相同的结果,这些技术可使用较小的量,并用不同的时间和速度进行检测,特殊系统厂商的建议应遵守。

如下的要求是根据传统方法学的知识定出的。

5.3.1检测的尿量

在研究所内用于检测的尿量必须标准化(如10-12及15 ml是常用的量),如用更小的量(如儿科、新生儿),在最终报告时应注明。

5.3.2离心时间

为保证所有标本有同样的沉淀物,推荐离心时间为5分钟。

5.3.3离心速度

推荐的相对离心力(RCF)大约为400。如用每分钟转数(RPM)计算特定的离心机相对离心力(RCF)用下式计算:

RCF=1.118×10-5×r×N2

此处

RCF=相对离心力

r=半径,单位:厘米(从旋转中心到试管底部)

N=每分钟转数

5.3.4沉渣的浓缩因素

所有尿标本都应浓缩到相同体积,有标化的商品系统,使用特殊的试管或吸管,保留特定体积的尿沉渣。

5.3.5被检沉渣的体积

有标化的商品系统提供,具有一定体积计数室的玻片,可装填特定量的浓缩沉渣。

5.3.6玻片及盖片

如使用玻璃的显微镜载片及盖片,推荐下列的尿沉渣检测和计算方法。

(1)测量已混匀准备离心的尿体积。

(2)标化离心条件(时间和速度)

(3)测量留在管内的尿沉渣体积

(4)检测放到玻片上的沉渣量

(5)使用一标化的盖片

(6)记录显微镜高倍镜的放大率

(7)记录高倍视野的直径

(8)计算并报告每毫升尿液的成份。例如用15ml尿

·高倍视野直径=0.35mm

·高倍视野的面积=0.096mm2

·盖片下的面积=484mm2

· =5040盖片下的高倍视野

·测定0.020ml在玻片上的沉渣≈1.2ml尿

·5040高倍视野≈1.2ml尿≈4000高倍视野/ml

因此

(数量/高倍视野)×4000=计数值/ml

5.3.7报告格式

在一定指定研究所每一个做显微镜检查的人都应采用相同的术语,报告格式和参考范围。并于哪种有形成份应该报告和计数,应由各个实验室根据病人群体和做试验人员的职业熟练程度作出决定。5.4镜检内容的审察

在报告显微镜检查前对所得资料包括理化结果进行重新审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报告所包含的数据应能证实显微镜检查结果,反之亦然。任何相互矛盾的结果都应在最终报告送交医生前解决。

5.4.1可识别的沉渣内容

能用尿显微镜检查识别的沉渣内容包括下列各项:

·上皮细胞移形(尿路上皮细胞)

鳞状

肾小管

·造血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

·管形透明

颗粒

腊样

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细菌

宽幅

脂肪

·微生物细菌酵母菌寄生虫

·结晶无晶形草酸钙尿酸三价磷酸盐

·其它精子粘液污染物

为了鉴定其它成份,需要作进一步的显微镜检查

5.4.2染色

苏氏染色不能充分鉴定或确认尿沉渣成份,用一种或多种特殊染色代替,实验室进行的完全湿显微镜尿分析将能鉴定或确认下列成份:

·脂肪油红O染色

苏丹III染色

·椭圆形脂体同上

·细菌巴氏染色革兰氏染色

·嗜酸细胞汉氏染色

瑞氏染色

姬姆萨染色

瑞一姬染色

巴氏染色

·血铁质普鲁氏兰

通常使用特殊染色需要进一步制备,浓缩涂片,印制或细胞离心后涂片,有助于鉴定前面提到的成份。

巴氏染色是选择用于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尿路上皮,腺细胞和鳞状细胞和造血情况特征的方法,建议汉氏染色用于嗜酸细胞尿和可能的过敏性肾炎的观察。

5.5显微镜检查的质量保证

5.5.1程序的质量控制(QC)

所有的人员应按照写出的同样的方法,用同样的仪器,每个工作日必须进行质量控制,可用市售的含有红、白细胞的质控物。双份尿试验可用于管形、肾细胞和其它有形成份的精密度测定。

5.5.2报告的质量控制

所有人员应使用同样的术语并以标准格式报告结果,超出预期质控结果应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同时应作记录。[dvnews_page=自动尿分析]

6.自动尿分析

自动尿分析系统将对用户提供最大的便利,可提高重复性,并减少标本的制备过程。

半自动尿分析仪可用来进行显微镜检查试纸条化学检查和比重测定(应用谐波振荡),该仪器可定量和标化尿沉渣的分析,一个层流无玻片显微镜,流体力学聚集染色尿用影象系统及高速影象处理系统进行观察。该系统自动分类发现一些成份,以便由合格的操作人员确认,该方法可提高测定结果的重复性且使用简便。

另外一些仪器是用设计好的试管离心标本,直接用显微镜观察。此系统可简化标本制备过程或减少需要的尿量。虽然这些仪器用不同的方法学,所有的方法都可对标本进行过筛,并有助于减少玻片,离心管的使用并减少尿标本的手工处理。

半自动和全自动试纸条判读器,也用于试纸条化学和比重测定,参阅2.2.2节。

自动尿分析仪仍在使用的初期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自动尿分析仪将继续不断发展。[dvnews_page=质量保证]

8.单次采集尿标本的收集和运送

收集和运送尿标本到临床实验室的方法指南是重要的,因为进行诊断和治疗,可能依靠尿分析的结果。收集方法,容器,运送,贮存等条件的改变是有很大意义的,因为这些可能影响分析结果。

8.1概论

从病人收集标本,运送他们到实验室和贮存室,这些总的步骤作为例子首先与实验室以及负责这些步骤的临床人员进行讨论。对于购买得到的收集系统应遵守厂商的决议。容器的适用性及尿分析中清单的信息也要考虑。试剂和容器厂商关注的是最终使用他们的产品。

8.2尿标本的类型

8.2.1病人自己收集尿标本

下列类型的尿标本只需经指导后病人合作,不需直接的监管即可收集。

·随机尿

·第一次晨尿或8小时尿标本

·定时标本,包括24小时尿标本

8.2.2须监管尿标本的收集

收集下列标本可能需要经过临床实验人员参加留取或培训的人来留取。

·清洁中段尿

·尿培养标本

8.2.3联系站长病人收集的尿标本

收集下列类型标本时需受培训人员的主动参加:

·导尿标本

·耻骨上抽取标本

8.3病人的指导

8.3.1标本描述

尿标本除去导尿和耻骨上抽取所得外,可通过病人排尿取得,在此情况下不要污染阴道分泌物,包皮垢,阴毛,粉沫,油、洗涤剂和其它外源物质,标本不能从手纸回收。

8.3.2对病人的指导

很多标本可由临床实验室负责该步骤,简单指导合作的病人留取。

需采取如下步骤:

(1)向病人强调洗手和全面清洗

(2)给病人贴好标签的容器,要求他们核对瓶签上的名字。

(3)给予口头说明和书面的说明单或卡片或显示尿收集方面更多信息的说明,给非讲英语病人说明时用他们本国的语言。

教病人盖好标本容器的盖子防止渗漏。

8.4收集标本

通常留取标本应在可供病人坐或站的隔离区域。

8.4.1随机标本

随机标本不在特定的时间收集,憋尿数小时后收集的尿标本对进行尿分析可能是需要的。

8.4.2第一次晨尿或8小时标本

第一次晨尿或8小时标本通常是病人经一夜睡眠起床后立即收集的标本。这也称为过夜或清晨标本。另外8小时时间也可用于调节失眠症,夜班工人和某些儿科情况。躺卧8小时后收集的标本用于证实病人是否有直立性蛋白尿。躺卧前立即将膀胱排空,于起身后收集尿标本,如此收集的标本是病人卧位时累积的尿液,任何在夜间排的尿都收集起来连同早晨第一次排的尿收集在一起。

8.4.3计时标本

计时标本在24小时期间特定的时间采集(如在早10点,或另外活动有关的特定时间,如进餐后2小时,或前列腺按摩后立即收集)。

8.4.4 24小时尿标本

如果需要测定24小时中溶质排渣总量,则需要严格留取24小时标本,因很多溶质呈现日间变化,最低浓度的儿茶酚胺,十七羟类固醇和电解质出现在清晨,而最高浓度出现在下午或稍后(24小时标本收集的更多信息,参阅9节)。

8.4.5清洁标本

8.4.5.1男性病人

(1)采尿前病人应先用肥皂或小布巾洗手

(2)指导未行包皮切除的病人退上包皮露出尿道口

(3)用消毒清洁的小布巾或类似物洗洁阴茎头,从尿道口开始向上清洁。

(4)病人开始排尿时排第一部份到便盆或厕所,收集中段尿到适当未污染的容器中,多余的尿排入便盆或厕所。

(5)如病人不能执行所推荐的方法在提供联系站长时应戴手套。

8.4.5.2女性病人

(1)采尿前病人应用肥皂或小布巾洗手。

(2)病人蹲踞于便盆或马桶之上

(3)用消毒小布巾或类似物清洗尿道口和周围处

(4)病人开始排尿时排第一部份于便盆或马桶,中段收集于未受污染的(保持清洁)适当容器内。多余的尿排入便盆或厕所。

(5)如病人不能执行推荐的方法给予联系站长时,应戴手套。

8.4.6导尿标本

导尿标本是通过尿道将导管插入膀胱后收集的标本,从导出的尿流中选择一部份作尿标本。

8.4.7耻骨上标本

耻骨上标本是通过下腹壁从膨胀的膀胱吸收尿液所收集的标本。

8.4.8微生物培养

如果采取了特殊防护措施(参阅8.6.4和8.7.3节)

从8.4.5节到8.4.7节所介绍的任何标本均可作微生物培养。

8.5婴幼儿标本的收集

用儿科和新生儿尿标本收集袋,此袋有低过敏原的膜粘于因太小而不能留尿标本的小儿身上。

8.5.1随机标本的收集过程

收集儿童随机标本,临床人员需按如下内容操作:

(1)分开儿童的腿

(2)保证耻骨会阴部清洁、干燥、无粘液,勿施于粉、油或清洗液于皮肤上

(3)移去防护纸,暴露出粘连于袋上低过敏厚的膜

·对于女孩,拉紧会阴除去皮肤皱折,将粘膜紧压于阴道四周,从皮肤连接处开始,粘膜在直肠与阴道之间一直向前。

·对于男孩,将袋连于阴颈,将片状物压紧于会阴。

·确保整个粘膜牢固地粘于皮肤,粘膜无皱折。

·年龄大的孩子可按8.4.5节所述成人的方法留取。

(4)定时察看容器(如每隔15分钟)

(5)从病人处收回收集的标本并标明记号。

(6)如无进一步污染,将标本倒入收集杯,杯子贴上标签,送去检查。

8.5.2微生物培养标本的收集方法

为了收集儿童的微生物培养标本,临床工作人员需作到下列各项:

(1)开始此步骤前,临床工作人员须用肥皂或小布巾洗手。

(2)将儿童腿分开。

(3)用肥皂和水清洗耻骨和会阴区,使之干燥,以保证该区清洗干燥,无残余肥皂,勿施粉末,油或洗涤剂于皮肤。

(4)除去防护纸,暴露低敏原的膜粘连于袋子。

·对于女孩拉紧会阴,去除皮肤皱折,将粘膏紧压于阴道四周,人皮肤连结处分开直肠与阴道一直前进。

·对于男孩将袋连于阴颈,将片状物压紧于会阴。

·确保整个粘膜片牢固粘于皮肤,粘膜片无皱折。

(5)定时观察容器(如每隔15分钟)

(6)收回收集的标本,并标明记号

(7)如无进一步污染,将标本倒入收集杯,盖紧塑料盖,杯子贴上标签送检。

8.6收集用容器

8.6.1构成

适用的初步收集容器和运送容器应该是清洁、防渗漏,无颗粒并由透明,易处理与尿成份不起反应的材料制造的。容器和盖子应不含干扰物质如清洁剂,一些实验室喜欢用无菌容器收集尿液。

8.6.2重复使用

不要重复使用标本容器

8.6.3容量

第一步收集的容器容积最少应有50ml,圆形开口,至少直径为4公分,容器应有宽底,避免偶然倒出。小的特殊容器,用于年幼儿童收集标本。

8.6.4运送和贮存

运送时用的容器应有严密的盖子,以防止运送时内容物漏出,盖子应易于盖上和取下。实验室应保证标本识别方法的完善和标本从收到到分析的状况是良好的。例如假定标本被存冰箱,实验室应保证冰箱有良好的维护,且标本迟延递送,不会影响标本的完善保存。

8.6.5无菌容器

偶尔一份尿标本送来作微生物研究和尿分析,如标本收集用于微生物研究需要有严密盖子的无菌容器,标本应先送细菌研究,再送尿分析检查,除非已用灭菌技术将标本分出一部份用于尿分析,如果标本收集和分析中间超过两小时建议也采用无菌容器。

8.6.6标签

容器应设计一种放冰箱时仍能粘牢的标签的容器,瓶签应包括充分的空白处,以填写包括病人全名,特有的标识码,标本收集日期,时间以及容器内如放有防腐剂写出其名称。某些实验室可能需要的标签包括另外的信息或条形码。为了保证良好的检测,标签贴于容器上,不可贴在盖子上。

8.6.7防腐剂

标本采集后2小时内不分析时用特别设计的化学防腐剂或介质运输装置进行尿标本防腐。如果分析延迟(采集后大于2小时)标本用于测试其它的不稳定分析物,或标本被固定用于作微生物学研究时建议防腐。

8.7标本的运送和贮存

8.7.1运送

如标本被运送,容器需有严密的盖子以防止内容物渗漏,如果恰当,采用第二个容器,防止可能溅出物的污染,迅速将尿标本送实验室,以便快速检测。运送实验室应保证标本的完善保存。(如气压管道系统)

8.7.2冰箱

如标本不能立即运送和检查,收集后应置于(2-8℃)冰箱。(参阅2.1.6节中更多的信息)

8.7.3微生物学检查

如需要微生物学检查,而标本不能立即送到实验室,采取下列步骤:

(1)标本放于2-8℃冰箱至24小时,此时可得到有用的培养信息。

(2)一部份尿移于含检菌防腐剂的运送管内,许多情况下是通用的。防腐的标本不需冰箱保存。

8.8标本的合格性和质量保证

8.8.1检查

为了保证适合分析,实验室收到尿标本后应进行检查,保证标本的适用应考虑以下各点:·申请单上与容器标签上的信息一致

·标本收集和实验室收到标本中间所花费的时间合乎要求

·如运送迟延,并要求微生物研究,标本有放冰箱或放有适当防腐剂

·容器及条件(如盖着盖子)合适

·量适当且不存在污染物

·放或未放化学防腐剂符合标本用途

8.8.2合格性

如标本不能达到合格标准,立即与主管医师或护士站联系,以决定进一步的措施。在与临床人员互相协商并达到一致意见以前不能弃掉"不接受"的标本。

8.8.3文件

建立质量保证计划以确保如下文件的编制

·始终如一的标本收集方法源于正确的标本类型,要求分析项目适当的标本量。适当容器的使用和合适的标签。

·标本及时送交实验室,并按照推荐的过程执行。

·标本处理时要保证实验室收到检本后迅速检测,并采取正确的贮存方法如避免热及阳光,冰箱保存。

9. 24小时尿标本的采集及防腐

如果需要测定24小时期间的溶质排泄总量,则需要严格定时的24小时尿标本,因为很多溶质呈现昼夜间的变化,儿茶酚胺,17羟类固醇和电解质等的最低浓度出现在清晨,然而最多浓度出现在中午和稍后。

9.1 24小时尿标本的收集

9.1.1容器

收集标本到一个或数个易处理的,广口的,清洁的塑料容器中(有塑料盖),大到足够装约3L,在24小时期间内将收集的容器保存于冰箱内或冰块间。提供琥珀色容器,用于光敏检测。

对卧床的导尿病人,将袋子存放于冰上,如病人可走动,定期排空袋子,将内容物存放冰箱。

9.1.2标签

收集瓶上的标签应包括病人的标识,试验申请,所用防腐剂,收集期间开始和终了的日期和时间。如果防腐剂溢出会伤害病人,在瓶签上加上适当警告,并口头向病人解释这些情况。

9.1.3防腐剂

如果需要特殊的防腐剂,在开始收集尿以前将它加入到收集瓶内。参阅9.2节后的表,选用适当的防腐剂。

9.1.4收集

24小时收集标本,应从令病人排空她或他的膀胱,或导尿袋,在固定的时间开始,并弃掉标本,注明开始收集的日期和时间。

9.1.5指导

指导护士或病人,在24小时收集期间,收集全部排尿,并加到收集容器内。

9.1.6结束

收集开始后整24小时收集中止。令病人排空他或她的膀胱或导尿袋,并将这些标本加入到收集容器内。

9.2 24小时尿防腐剂的概述

下表(PP.19-21)24小时尿标本的防腐剂是根据最大的临床参数实验室的推荐和两本主要的教科书所列出的。这些不同来源之间一般的和特殊的区别和矛盾已注明,他们的临

床意义不清楚。检验人员被促使遵照临床实验室进行检验的有关建议。临床实验室进行这些试验时被促使研究防腐和运送的最佳和可接受的方法。

当申请不止一种试验时,对标本的要求可能有矛盾,一种处置是收集多份24小时标本。另外的处置是混合每一次留的尿标本,再分每一次的尿标本与相等体积,并将分开的部份倒入适当的大的尿容器。另外推荐使用防腐剂时大的容器只需一半大小(分用于二种方法)或三分之一大小(分用于三种方法)。总量应该是通过24小时期间收集尿液的总量。第三种处置用容器将尿标本分为二份,每份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偶尔病人24小时尿量超过单个容器的容量时,要用两个24小时容器,两个容器内的尿在检测前必须很好地混匀。最常用的做法是在两个尿容器之间往返倾倒尿标本。第二个容器内防腐剂的量应减少,因为收集在第二个容器内的量一般会少一些。

第四篇粪便标本采集指南

一、检查主要目的

1. 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情况;

2.根据粪便的性状、组成、间接地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

3.了解肠道正常菌群分布是否合理,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

二、标本采集要求

1 容器

收集和运送粪便标本的容器应洁净、无吸水、防漏渗,一次性使用;做细菌培养的容器应用无菌有盖的专用容器。

2 标本收集

①常规检查标本: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粘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常的粪便须从表面、深处及粪便多处取材,取3-5g粪便送检。灌肠或服油类泻剂的粪便常因过稀且混有油滴等,而不适于做检查标本。不能采集便盆或坐厕的粪便送检标本。粪便标本应避免混有尿液、消毒剂及污水等杂物,以免破坏有形成分,使病原虫死亡和污染腐生性原虫。

②寄生虫检查标本

血吸虫孵化毛蚴:标本应不少于30g,必要取时整份送检;如作检查寄生虫虫体及作虫卵计数时应采集24h粪便。

连续送检:避免肠道寄生虫和某些蠕虫有周期性排卵现象,未查到寄生虫和虫卵时,应连续送检3天,以免漏检。

检查蛲虫卵:须用透明薄膜拭子或玻璃纸拭子于深夜12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粪便,并立即送检。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立即送检;转送及检查时均需保温,以免滋养体因失去活动力而难以检出。

③无粪便排出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直肠指诊或肠拭子取标本。

④粪便培养标本,用消毒棉签采取粪便的异常部分于无菌杯,也可用肠拭子蘸等渗盐水,由肛门插入直肠4-5cm处,轻轻转动,取出粪便少许,放入无菌培养试管中,盖好送验。用肠拭子直接采取标本进行培养,可提高阳性率。

3.标本的标记

标本容器必须有标记,包括:病人姓名特定编码(住院病人的病区床号),标本收集时间。标签应贴容器上,不可贴在其盖上。

三、标本运送与接收

1 按上述要求留取的标本及时送检。

2 标本的接收标准与拒收

检验申请单应清楚填写下列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检查项目采集标本日期和时间,否则拒收。

标本容器及标识是否符合要求,标记内容与医生所填写申请单的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否则拒收。

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

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 血液制品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血液制品的定义为:由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备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细胞有形成分的统称为血液制品。本指南所涉及的血液制品主要是指血浆衍生物(从血浆衍生的,不含血细胞成分),如:白蛋白类制剂;免疫球蛋白制剂,包括肌注、静注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人凝血因子制剂,包括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 由于生产的严格管理、血浆来源的短缺、临床用量的增加,血液制品已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2012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指出:世界各地对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断上升。阎赢等调查发现,目前临床血浆及其血液制品供应不足的状况普遍存在,与诸多因素有关,而医疗特色技术的应用、血液制品供应不足导致临床血浆替代治疗、血液制品流通领域不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是影响临床用血浆量激增的原因。 为规范血液制品的临床使用,改善血液制品短缺现状,促进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开展血液制品相关处方点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北京市处方点评工作组制定了本指南,为规范、统一血液制品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本指南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收录的血液制品品种,结合临床实际常用的品种,确定点

评范围为: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因子Ⅷ等血液制品(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见表1)。 表1 常见血液制品的主要药理作用 药物主要药理作用 人血白蛋 白 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及解毒;营养供给 人免疫球蛋白可将免疫球蛋白内含有的大量抗体输给受者,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由于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起到直接中和毒素与杀死细菌和病毒,因此免疫球蛋白制品对预防细菌、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本品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输注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 人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经凝血酶酶解成纤维蛋白,在凝血因子Ⅷ作用下形成坚实纤维蛋白,发挥有效的止血作用 人凝血因子Ⅷ在内源性血凝过程中,凝血因子Ⅷ作为一辅因子,参与凝血因子Ⅹ的激活,从而使凝血过程正常进行。输用每公斤体重1个单位的人凝血因子Ⅷ,可使循环血液中的因子Ⅷ水平增加2%~% 重组人凝血因子Ⅷ药理作用与人凝血因子Ⅷ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品:1.不含von willebrand因子;2.含BHK或CHO蛋白;3.不含红细胞凝集素(抗A、抗B)

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五版考试重点

1.造血: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 2.胚胎期造血分为:中胚叶造血、肝脏造血和骨髓造血;出生后的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淋巴造血。 3.髓外造血(EH):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某些恶性贫血时,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4.造血微环境(HIM):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是造血干细胞生存的场所。 5.造血干细胞(HSC):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的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6.CFU-S:能形成脾结节的干细胞称脾集落形成单位。 7.造血祖细胞(HPC):是指一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也称为造血定向干细胞。 8.骨髓间质干细胞(MSC):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自我更新能力等干细胞的共性,可在不同环境中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如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9.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生理形式,是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死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10.无效造血:幼红细胞在骨髓内分裂成熟过程中发生的“原位溶血”,或红细胞进入循环后很快被破坏,称无效造血。 11.原始粒细胞:胞体直径10-20微米,圆形或类圆形,胞核较大,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约占细胞的2/3,核染色质呈细粒状染淡紫红色,排列均匀,平坦如一层薄纱,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及血液领发的核对制度

XX市人民医院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及血液领发的核对制度 为了加强和规范输血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和输血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确定输血后,由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血型和诊断,核对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采集血样时禁止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 2、输血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同时使用一个血液标本。应先进行血型鉴定,需要输血时再另外采集血样。紧急输血患者采集血样时医护人员要两人核对相关信息,并在病程记录上双签名。 3、血样采集后,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样和临床输血申请单在输血前一天(紧急输血除外)送交输血科,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双签名,核对有误时应退回样本并与有关科室联系。 4、择期手术应至少提前一天,并于上午十点之前提交《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样,以便血库备足所需血液及血液制品。

5、取血时,由医护人员携带运血箱,凭医嘱和取血单到输血科取血,按规定取血与发血双方共同核对、检查从输血科领出的血液及输血记录单,核对以下内容: (1)核对血袋标签标记的血型与患者的血型是否相符; (2)核对领取血液的条码、血液有效期、品种、剂量与输血记录单是否相符; (3)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科室、床号,确认患者是否正确; (4)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取血。 6、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领回: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临床血液学检验考试重点总结

临床血液学检验 1.骨髓造血:骨髓的造血细胞大部分来源于肝脏,部分来源于脾脏。骨髓是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主要场所,骨髓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因此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同时也是一个中枢淋巴器官。 2.髓外造血: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和血小板,但是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些组织又可从头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3.血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产生新的子细胞在生物学性状上产生了新的特点,即通过特定基因的表达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质,与原来的细胞有了质的例外。这种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是血细胞失去某些潜能同时又获得新功能的过程。 4.血象和骨髓象检验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观察疗效及病情的严重手段之一。 5.粒细胞系统包括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粒细胞是由于胞质中常有许多颗粒而得名的。颗粒从II型原始粒细胞开始出现,称为非特异性颗粒(又称为A颗粒、嗜天青颗粒、嗜苯胺蓝颗粒),从中幼粒细胞开始出现特异性颗粒(即S颗粒),S可以有三种:中性颗粒、嗜酸性颗粒及嗜碱性颗粒。 6.早幼粒细胞其胞体直径12~25um,较原始粒细胞大。 7.骨髓穿刺:最为理想的穿刺部位是髂骨上棘(包括髂骨前、髂骨后上棘) 8.骨髓取材情况判断:(1)取材满意:a.抽吸骨髓液时,患者感到有瞬间的酸痛感(有的患者无这种感觉);b.抽出的骨髓液中有较多的黄色小粒(多为骨髓小粒,有的是脂肪);c.显微镜下涂片中可见较多骨髓特有细胞:稚童粒细胞、有核红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造骨细胞、破骨细胞、脂肪细胞、肥大细胞、组织细胞、吞噬细胞等;d.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比值大于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比值,有核细胞数大于外周血有核细胞数。(2)取材失败(即骨髓稀释):如抽吸骨髓液时混进血液,称为骨髓部分稀释;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 则标本量为2 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和解释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和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和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和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血液制品使用管理制度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UIYANG 血 液 制 品 使 用 管 理 制 度 内一科

血液制品使用管理制度 血液制品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 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目前,血液是一种稀缺资源,血液制品资源有限,虽进行严格检测,但仍具有传播疾病的风险,不当输注血液制品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血液制品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血液制品使用原则 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应用指征 血液制品限用于有生命危险或需要改善生活质量而其它手段、方 法不可替代的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输注血液制品,如治疗或预防血液成分的减少或丢失,应尽量选用血液制品替代物。 2、血液制品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需求,合理选择血液制品的种类。选择血液制品时, 要保障来源合法性。安全的血液制品来自无偿献血者和国家法定的采、供血机构。商业来源的血液制品传播疾病的风险最高。 3、避免输注血液制品的不良反应 在输注血液制品时,要密切观察患者输注情况,避免可能发生的 任何不良反应,并做好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二、血液制品的管理制度 1、全血及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管理要求。 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 员会,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1)来源管理 医疗机构临床治疗所使用的全血及血液成分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给。输注前经过交叉配血检测,确定与受血者相容。医疗机构因应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时,必须遵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 (2)程序管理 制定包括全血及血液成分库存管理(包括用血计划、入库、复核、保存等),患者用血需求评估,输血治疗告知程序,输血前实验室检查,输血申请(包括血液成分选择,填写申请,血样采集,输血科接收并审核等),输血前交叉配血检测,全血及血液成分的发放,临床 输注管理(包括核对、输注、监测等),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评估 及处理,输血治疗效果评估等临床用血各阶段的操作程序。 (3)人员管理 输血相关医护人员应掌握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 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以及其它血液替代品或相关药物等。临床输 1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临床血液学与检验 英文名称:clinical hematology and inspection 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122 学分:6.5 理论课学时:58 实验课学时:64 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性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物理学、电子学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检验技术促进了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不断前进。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应用血细胞生理学、血液生化学、血液免疫学、遗传血液学、血液流变学、实验血液学等学科的科学方法,检查造血微环境、造血细胞、骨髓细胞及血栓与止血的各种凝血因子等。因此,临床血液学与检验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病为工作对象,创造了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是医学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应用学科,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 通过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论上弄清实验原理,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各类造血细胞的生理、病理形态与各类常见血液病的临床基础及检验技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培养有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及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医学检验医师。 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重点讲授造血检验、细胞形态学、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各类贫血、白血病、出凝血疾病等疾病的检查原理、操作方法、评价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等。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血液学检验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细胞形态的图示以启发式方法教学。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标本、挂图、图谱等,并结合电化教学、多媒体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细胞绘图等手段,强化记忆,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早到医学检验室轮流进行实习,更好地配合理论教学。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绪论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注意事项: 1、 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 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 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 床号、姓名、年齡、住院号。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 核对试管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试管准备 査对 1、 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试管、检查试管质量并贴好试管上的标 签,不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 1、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載口罩,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 2、 操作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1、 查对床号、姓名。 2、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 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 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 1、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 者,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 采血 査对 ^=> 1、 核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检验项目、采血量、试管。 2、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 拳。 3、載手套T 穿刺T 固定头皮针T 接采血真空试管T 根据目的采集 所需血量T 反折针头,拔 /换采血管T 松止血带、松拳T 迅速拔 出头皮针T 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1?2mi n. T 脱手套。 整理送注意事项: 1、 再次认真查对,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 标本及时送检。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异常反应。 4、因右旋糖酐对配血有干扰,故应在病院输注前进行采血。 5、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血困难者) 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6、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T凝血标本管T其他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7、采血后知道患者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 当延长按压时间。 8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 标签模糊、字迹不清、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有输血安全隐患的情形。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血液制品临床使用指南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南 血液制品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上广泛应用。但临床存在不合理应用问题非常突出,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为规范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医师和输血工作者对血液制品的认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依据《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南》,临床在诊疗过程中应参考或遵循本指南。 一、血液制品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血液制品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目前,血液是一种稀缺资源,血液制品资源有限,虽进行严格检测,但仍具有传播疾病的风险,不当输注血液制品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针对目前血液制品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提出以下血液制品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应用指征 血液制品限用于有生命危险或需要改善生活质量而其它手段、方法不可替代的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输注血液制品,如治疗或预防血液成分的减少或丢失,应尽量选用血液制品替代物。 (二)血液制品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需求,合理选择血液制品的种类。选择血液制品时,要保障来源合法性。安全的血液制品来自无偿献血者和国家法定的采、供血机构。商业来源的血液制品传播疾病的风险最高。 (三)避免输注血液制品的不良反应 在输注血液制品时,要密切观察患者输注情况,避免可能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并做好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二、各类血液制品使用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一)全血 【适应证】 1.用于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血容量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时。血容量丢失大于总量30%,Hb<70g/L或红细胞压积<0.22L/L,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可考虑输注。 2.用于新生儿溶血疾病或其它需全血置换的疾病治疗。 【注意事项】 1.输注全血前应仔细核对其外包装、血液外观、有效期及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等,确保血液符合临床输注标准。 2.输注前应将血液摇匀。 3.除9g/L的生理盐水外,血液不得与任何药剂在同一输液器内输注。 4.输注前后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4.输注速度应先慢后快,在开始输注4小时内完成。 5.全血输注不适用于慢性贫血及初期心力衰竭的患者。 6.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发生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止输注,并进行对症处理和必要的生命支持。如发生溶血时按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则处理,引起发热应首先除外细菌污染,发生过敏反应时应及时给予抗过敏治疗等。 (二)红细胞 红细胞类成分血,是使用多联袋采集全血,通过物理方法在完全密闭条件下移除血浆、血小板和白细胞

临床血液学检验考试题

临床血液学检验考试题 姓名:学号: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 A型题(每题1分,共10分) 1、带3蛋白是红细胞膜中含量最多的一种(D) A、锚蛋白 B、收缩蛋白 C、肌动蛋白 D、跨膜糖蛋白E肌球蛋白 2、影响DNA合成的常见因素( E ) A、丙酮酸激酶缺乏 B 、铁缺乏 C 、维生素C缺乏 D 、微量元素缺乏E、叶酸和维生素B12(vitamin B12)缺乏 3、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指标是( A ) ` A、血清铁蛋白降低 B 、血清铁降低 C 、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D 、总铁结合力升高 E 、铁粒幼细胞增多 4、PAS染色对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A) A、巨贫与红血病的鉴别 B、急淋与急非淋的鉴别 C、PNH与再障的鉴别 D、外周血象检查 E、以上均不正确 5、活化蛋白C可灭活下列哪些因子(C) A、因子Ⅹa、Ⅺa B、因子Ⅶa、Ⅹa C、因子Ⅴa、Ⅷa D、因子Ⅹa、Ⅸa E、AT、HCⅡ 6、关于NAP的临床意义,哪项是错误的( C )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活性降低,而类白血病反应时则增强 B、{ C、化脓性感染时NAP活性增加,而病毒感染时则无变化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NAP活性降低,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则增强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急性变时NAP活性增强 F、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NAP活性增强,PNH时则降低 7、下列哪项符合血管外溶血的实验室指标( B ) A、血浆中出现高铁血红素 B、血浆血红素结合蛋白下降 C、尿中含铁血黄素试验阴性 D、尿中出现游离血红蛋白 E、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8、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依据是(D) A、巨核细胞受抑、血小板减少 B、原始细胞形态差别显著 C、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 D、POX染色 E、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 9、由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形成交联性纤维蛋白的过程中,参与的凝血因子有( C ) A、因子ⅩⅢ B、因子ⅩⅢa C、因子ⅩⅢa 、Ca2+ D、因子Ⅹ E、因子Ⅹa、Ca2+ 10、下列检查哪项改变与溶血无关( B )

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一、常规标本采集规范 (一)静脉血标本采集规范 1.真空采血标本对应真空管 真空管项目备注 血培养瓶血培养 儿童1-2ml 成人8-10ml 枸橼酸抗凝管(1:9抗凝)(蓝帽) 凝血全项 (PT、APTT、FIB、TT、D-D、FDP、 AT3) 标本采集2ml (不能多不能少) 枸橼酸抗凝管 (1:4)抗凝(黑色)血沉 至刻度线 (不能多不能少) 促凝剂管(黄帽)生化全项、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 脂、心肌酶、电解质、RF、ASO、血 清铁、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淀粉酶 标本采集量4-5ml 促凝剂管 (黄帽) 肌钙蛋白I、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标本采集量4-5ml 无添加剂管 (红帽) 乙肝三系、病毒四项标本采集量4-5ml 无添加剂管甲状腺激素五项,雌激素五项,甲胎蛋标本采集量4-5ml

(红帽)白、癌胚抗原、CA125、CA19-9、CA15-3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无添加剂管 (红帽) 结核抗体、肺炎支原体标本采集量4-5ml 无添加剂管 (红帽) PCR 标本采集量4-5ml EDTA-2K 抗凝管(红帽)血常规、血型、CRP 标本采集量2ml 可以使用同一管 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 外周血涂片 糖化血红蛋白标本采集量2ml 交叉配血标本采集量2ml 2.理想的采集血标本的时间是早晨7∶00~8∶00。 3.采血部位和数量成人首选肘部血管: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婴幼儿可采用大隐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等。 4.采血顺序 为血培养管→凝血项目管(蓝帽)→血沉管(黑帽)→促凝剂管(黄帽)→无添加剂管(红帽)→EDTA管(紫帽) 5.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血培养优先考虑需氧瓶,其他管应首先考虑凝血(蓝帽)和血沉(黑帽)检测管,因为这2种标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且二者抗凝剂均为枸橼酸钠。 6.检验申请条码贴在采血管上时,请注意不要将采血管完全包裹,应留出空白,以便观察液面高和血液状态,若未打印条码,请将采血管上的

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

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 一、概述 血液制品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血液制品的定义为:由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备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细胞有形成分的统称为血液制品。本指南所涉及的血液制品主要是指血浆衍生物(从血浆衍生的,不含血细胞成分),如:白蛋白类制剂;免疫球蛋白制剂,包括肌注、静注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人凝血因子制剂,包括凝血因子哑、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 由于生产的严格管理、血浆来源的短缺、临床用量的增加,血液制品已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2012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指出:世界各地对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断上升。阎赢等调查发现,目前临床血浆及其血液制品供应不足的状况普遍存在,与诸多因素有关,而医疗特色技术的应用、血液制品供应不足导致临床血浆替代治疗、血液制品流通领域不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是影响临床用血浆量激增的原因。 为规范血液制品的临床使用,改善血液制品短缺现状,促进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开展血液制品相关处方点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北京市处方点评工作组制定了本指南,为规范、统一血液制品处方点评工作的幵展,本指南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收录的血液制品品种,结合临床实际常用的品种,确定点评范围为: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静注人免疫

球蛋白、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因子哑等血液制品(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见表1)。 表1常见血液制品的主要药理作用 主要药理作用 药物 人血白蛋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及解毒;营养供给白 人免疫球可将免疫球蛋白内含有的大量抗体输给受者,使之从低或无免蛋白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由于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 起到直接中和毒素与杀死细菌和病毒,因此免疫球蛋白制品对 预防细菌、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静注人免本品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输注 疫球蛋白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 力和免疫调节功能 人纤维蛋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经凝血酶酶解成纤维蛋白,在凝血白原因子哑作用下形成坚实纤维蛋白,发挥有效的止血作用 人凝血因在内源性血凝过程中,凝血因子哑作为一辅因子,参与凝血因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 二、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运输 三、精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 四、粪便采集、运输、保存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一、未梢血标本采集 二、静脉血采集、运输、保存 第三章、生化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前言 在临床工作中,检验标本的分析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标本采集及送检工作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治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除了要求检验科提高检验质量水平外,还要求临床医护人员正确采集标本。为确保标本的正确采集、运输和保存,检验科特编写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 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 (一)检查项目 1.尿液干化学测定:尿液比重、pH 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抗坏血酸。 2.尿液有形成份检测:包括红细胞及白细胞形态等。

3.其它:尿HCG、尿液红细胞显微镜形态分析。 (二)标本采集 【容器及采样量】 门诊病人由检验科提供专用塑料尿杯,采样量20-30ml。住院病人使用清洁容器取尿,再将尿液倒入专用的试管内,量约5-10ml。24小时尿液收集于清洁容器中,如小的带盖的塑料桶。 【标本种类及适用人群或项目】 (1)晨尿 即清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标本,为较浓缩和酸化的标本,血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相对集中且保存得较好。门诊患者可采集清晨第二次尿标本。适用:住院病人、可疑或已知泌尿系统疾病的动态观察及早期妊娠试验等。 (2)随机尿(随意一次尿) 即留取任何时间的尿液。本法留取方便,但易受饮食、运动、用药等影响,可使低浓度或病理临界浓度的物质和有形成分漏检,也可能出现饮食性糖尿或药物如维生素C等的干扰。适用:门诊和急诊病人。 (3)其他 包括留取中段尿(女病人易受阴道分泌物污染,应采集中段尿)、导尿、耻骨上膀胱穿刺尿等。 【注意事项】 (1)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粪便等污染,女性病人应采集中段尿,尽量避免经期做尿常规检查; (2)避免干扰化学物质(如表面活性剂、消毒剂)混入; (3)住院病人送检的标本要标上病人姓名,门诊病人的标本和检验申请单放在指定的标本收集盘上。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31 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注意点: 1、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床号、姓名、年齡、 住院号。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核对试管。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 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 4、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凝血标本管→其他 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5、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管后按压时间延长至10 min.。 1、 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 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需空腹采血应提前通知患者,避免因进食而影响检验 1、 核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检验项目、采血量、试管。 2、 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上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 3、 載手套→穿刺→固定头皮针→接采血真空试管→根据目的采集所需血量→反折针头,拔/换采血管→松止血带、松拳→迅速拔出头皮针→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1~2min.→脱手套。 操作前准备 试管准备 1、 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 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试管、检查试管质量并贴好试管上的标签,不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 1、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載口罩,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 2、 操作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1、 查对床号、姓名。 2、 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正在进行的治疗。 3、 肢体活动情况和静脉充盈情况。 4、 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疤痕、伤口等。 5、 患者的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需求等。 1、 再次认真查对,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医疗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置。 3、 标本及时送检。 采血 评估 告知 整理送检

XX医院生物制品、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生物制品、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为加强我院血液制品的管理,进一步规范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生物制品管理规定》、《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修订本管理办法。 一、血液制品的管理 (一)管理组织 1、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我院血液制品的统筹、监督和管理,血液制品安全与合理使用列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2、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处方集》等法规和文件要求,加强对血液制品的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的管理。 (二)采购与遴选 1、血液制品由采购中心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或部门不得从事血液制品的采购、调剂活动。因特殊情况,患者需使用非采购中心采购供应的血液制品,必须严格执行《湖南航天医院患者自带药品管理规定》。 2、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血液制品,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血液制品品种。 3、确因疾病治疗需求,对未列入医院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血液制品,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须严格执行医院相关规定。 4、为保证我院使用的血液制品的质量,凡在我院使用的生物制剂,其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经营企业必须通过GSP认证。同时,经营企业必须提供以下证件或资料,以留存备查。 5、加盖经营企业公章的生产企业GMP证书复印件及药品经营企业GSP证书复印件; 6、经营企业必须与我院签订药品购销质量合同,同时提供加盖公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并有企业法人签章或签字的企业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考点手册-第二篇 临床血液学检验【圣才出品】

第二篇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一单元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第一节造血器官及造血微环境 表2-1-1 造血器官和造血微环境(掌握) 第二节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 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掌握) 1.定义:造血干细胞是最早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能力的造血细胞。 2.特点:①多数处于G0期或静止期;②大多数CD34+Thy-1+;③低表达或不表达CD38和HLA-DR;④缺乏表面系列抗原表面标志。 3.造血祖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又称造血定向干细胞。

第三节血细胞的增殖、发育与成熟 表2-1-2 血细胞发育成熟中的形态演变规律(掌握) 第四节细胞凋亡 表2-1-3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掌握)

第二单元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骨髓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骨髓细胞学检查(掌握) 1.适应证:①外周血细胞成分及形态异常;②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 ③不明原因骨痛、骨质破坏;④血液系统疾病定期复查;⑤微生物及寄生虫检查。 2.禁忌证:①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②妊娠晚期妇女。 3.采集部位:髂骨后上棘,此处骨皮质薄、骨髓液丰富、进针容易,为首选穿刺部位。 4.取材满意指标:①患者抽取时有特殊的疼痛感;②可见骨髓小粒及少量脂肪滴,镜下可见巨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骨髓特有细胞;③骨髓中性杆状核与分叶核细胞比值大于外周血中的比值。 5.骨髓细胞学检查:①低倍镜下判断骨髓片质量、增生程度、有无较大或成堆异常细胞;②选取满意涂片,油镜下观察200~500个细胞;③骨髓增生程度分级标准中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减低、增生极度减低时,成熟红细胞和有核细胞比值依次为1:1、10:1、20:1(正常骨髓象)、50:1和200:1。 6.诊断意见:①肯定性诊断疾病:各种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②支持性诊断疾病: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③可疑性诊断疾病:难治性贫血等;④排除性诊断疾病:ITP。 7.正常骨髓象:①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细胞比值(2~4):1;②粒细胞占有核细胞40%~60%;③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20%;④淋巴细胞约占20%,小儿可达40%;⑤单核和浆细胞均<4%;⑥通常在1.5cm×3cm片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一血常规检验标本 1用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EDTA抗凝管、紫色帽)采血。 2注意事项: A 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二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检验标本 1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黑色帽)。2注意事项: A 单独采1管血,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抗凝剂:全血=0.4:1.6)。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 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三凝血检测(PT、APTT、Fbg、TT、D2-聚体)标本 1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剂:全血=0.2:1.8)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蓝色帽)。 注意事项: A 单独采1管血,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有凝块。 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D 空腹采血(餐后脂血会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型与交叉配合标本 1用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EDTA抗凝管、蓝色帽)采血。 2注意事项: A 按抗凝管刻度采血至2~3ml。最好单独采血,便于标本保存。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五血流变检查标本 1 用肝素钠抗凝管(肝素钠、绿色帽) 2 注意事项: A 按抗凝管刻度采血至4~5ml。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六尿液常规检查标本 1住院病人尽量留取晨尿(安静状态下留取清晨第一次尿)。 2门急诊病人可留取随机尿,但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3尿液采集于洁净尿杯中,不可使用其它未经洗涤的器皿如药瓶、试剂瓶等。 标本留取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七尿液特殊检查标本 1尿液成分定量检查应根据检查目的选择并在检验科领取防腐剂。 A 尿爱迪氏计数或3h计数:甲醛(40%),5ml/L尿液;3h和12h尿沉渣计数的留尿时间 分别为(5:30-8:30)和(20:00-次日8:00)。 B 尿蛋白或尿糖定量:甲苯,5~20ml/L尿液。 C 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和尿钙等:浓盐酸,10ml/L尿液。 2尿稀释浓缩试验:试验日正常进餐,上午8点排尿弃去,没隔2h留尿一次,至晚上8点共六次标本;晚8点至次晨8点为夜尿,收集于一个容器中,分别标记时间后送检。 八粪便常规检查标本 1一般应为新鲜的自然排出的粪便3~5g,必要时可肛试子取出,但需注明。 2样品置于洁净容器中,最好用带盖塑料盒。 3粪便应选取含脓、血、粘液等异常成分进行检查。 4做隐血试验时,应嘱病人检查前3天禁食肉类、含动物血的食物。 九浆膜腔积液检查标本 1标本一般由临床医师无菌穿刺采取。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四)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第十一章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 一、选择题 1.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包括 A.I、Ⅱ、Ⅶ、Ⅵ B.Ⅱ、Ⅶ、Ⅸ、Ⅹ C.Ⅱ、Ⅴ、Ⅶ、Ⅵ D.Ⅱ、Ⅴ、Ⅹ、Ⅵ E.Ⅱ、Ⅲ、Ⅴ、Ⅹ 2.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形成凝血活酶都需要什么因子A.Ⅷ B.Ⅵ C.X D.Ⅶ E.Ⅵ 3.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有助于诊断 A.内凝系统因子缺乏或异常 B. 外凝系统因子缺乏或异常 C.凝血第三阶段因子缺乏或异常 D. 纤溶亢进 E. 有抗凝物质存在 4.血友病A是下列哪种因子缺乏 A.Ⅷ:C. B.Ⅶ C.Ⅳ D.Ⅸ E.VWF 5.治疗血友病A. B首选 A.库存全血 B.VitK

D.新鲜血浆 E.基因治疗 6.女性,18岁,实验室检查:PLTl20×l09/L,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1min,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十),血块收缩时间正常,患者哪方面异常 A.血小板功能异常 B.血管壁功能障碍 C.血液凝固障碍 D.血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E.纤溶亢进 7.男性,18岁,转移性右下腹痛4小时,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出血不易止,查PLT计数正常,BT、PT、TT均正常,CT延长,APTT延长,可被正常血清纠正而不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你考虑 A.Ⅷ因子缺乏 B.Ⅸ因子缺乏 C.Ⅶ因子缺乏 D.vWF缺乏 8. 凝血过程分为三期,其共同途径是指下列哪期? A.第一期 B.第二期 C.第一、二期 D.第二、三期 E.第三期 9.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始动因子是: A.因子Ⅷ B.因子Ⅺ C.因子Ⅶ D.因子ⅩⅢ E.因子Ⅸ 10. 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是 A.因子Ⅻ

采集血液标本流程

一、操作目的 本程序用于有效地保障临床输血相容性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接收、保存及销毁,使标本中的待检成分尽可能不受影响,保证临床输血相容性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 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特殊介质交叉配血(卡氏配血法)实验的血液标本采集。 三、操作步骤 (一)申请单的填写 1. 临床医生须熟知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及用法。应完整填写输血申请单各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科别、床号、门诊/住院号、申请序号、标本类型、临床诊断或主要症状、孕产史、输血史、预定输血日期、预定输血成分、预定输血量、ABO血型、RH血型、血红蛋白值、HCT、血小板、采集标本者、采集标本日期和时间、送标本者、送标本时间、接收标本日期和时间及特殊说明,如应用的药物等。 2.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检验申请单所需检验项目,做好患者准备和标本采集。 3. 输血科人员必须等收到临床医生书面或电子检验申请单时,才可接收标本进行检验。特殊情况,在临床医生电话说明下,可在收到检验申请单之前先接受标本进行检验。 4. 输血申请单必须清洁、完整,不得被标本污染,重要信息不得涂改。

(二)患者准备 1.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输血目的,安慰患者,努力减轻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 2. 常见的引起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药物有: ①奎尼丁可与患者血清中抗(IgM)及补体形成免疫复合物附着于红细胞表面;②大剂量青霉素与血清抗体(IgG)结合附着于红细胞表面;③头孢菌素与抗体((IgG、IgA或其他非特异性抗体)反应,使红细胞膜变形,但不发生溶血;④α-甲基多巴所致自身免疫性反应。可引起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药物的有:解热镇痛剂、抗生素(头孢菌素、硫胺、四环素、链霉素、异烟肼)、心血管药物(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双氢克尿噻、甲基多巴),其他如氯丙嗪。 3. 交叉配血用血标本的采集时,前次输血3-14天,本次交叉配血标本应在输血前24h内采集;前次输血15天以上,本次配血标本应在72h内采集;长期重复性输血患者不要求每天采集血标本,但72h至少进行一次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 (三)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技术要点 1. 准备好标本采集所用的容器(枸橼酸钠抗凝真空管-蓝色帽管)、器材等,应在容器上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注意:标签粘贴不可将标本完全遮盖,应在容器上保留观察窗,以便检验人员对标本是否合格进行判断。 2. 采血时患者应松弛,环境温暖,防止静脉痉挛,止血带的压力应尽可能小,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应超过2min,否则可造成局部血液的

血液制品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血液制品临床使用管理制度(试行) 1.血液制品使用原则 1.1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血液制品限用于有生命危险或需要改善生活质量而其它手段、方法不可替代的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输注血液制品,如治疗或预防血液成分的减少或丢失,应尽量选用血液制品替代物。 1.2合理选择血液制品的种类。选择血液制品时,要保障来源合法性。禁止使用商业及其他来源的血液制品。 1.3在输注血液制品时,要密切观察患者输注情况,避免可能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并做好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2.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管理 2.1全血及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管理 2.1.1医院领导、医务部、输血科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做好全血及血液成分的管理工作。 2.1.2本院临床治疗所使用的全血及血液成分均由湖南省卫生厅指定的血站供给(本院开展的患者自体储血、自体输血除外)。输注前需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确定与受血者相容。因应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时,必须遵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2.1.3输血科制定包括全血及血液成分库存管理(包括用血计划、入库、复核、保存等),患者用血需求评估,输血治疗告知程序,输血前实验室检查,输血申请(包括血液成分选择,填写申请,血样采集,输血科接收并审核等),输血相容性检测,全血及血液成分的发放,临床输注管理(包括核对、输注、监测等),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评估及处理,输血治疗效果评估等临床用血各阶段的操作程序。 2.1.4输血相关医技人员应掌握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以及其它血液替代品或相关药物等。与临床输血相关的医护人员要详细核对患者与血液制品的相关信息,确保输血安全。 2.1.5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用血实行分级管理。 2.1.5.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主治及主治以上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1.5.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主治及主治以上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或副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1.5.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主治及主治以上医师提出申请,科主任或副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批准,方可备血。 2.1.5.4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高于上述所列权限使用全血及血液成分,并在病历中严格记录救治过程。 2.2血浆源医药产品的临床应用管理 2.2.1医院领导、医务部、药学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做好血浆源医药产品的管理工作。 2.2.2医院必须使用经国家审批的血浆源医药产品。药库设置血浆源医药产品药品待验区、合格区、不合格区,且应严格划分。需仔细检查检验报告书,进口者还需查验进口药品注册证及审批签发的报告。入库药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贮存。 2.2.3严格掌握血浆源医药产品特别是人血白蛋白等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2.4对使用血浆源医药产品进行有效地的血液警戒和药物警戒。遵循不良反应“可疑即报”的原则。并注意血浆源医药产品中的防腐剂、稳定剂等辅料的不良反应或潜在风险,如血浆蛋白制品中含有硫柳汞,稳定剂对血浆源医药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