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美术史历代画家

中国美术史历代画家

中国美术史历代画家
中国美术史历代画家

帛画《人物驭龙》、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人物龙凤》陈家大山,战国时期

《人物驭龙》巨大的龙体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空间,奋步急行,大有冲出画面之势,男子从容自势,系带都随风飘扬,烘托遨游的快感,龙的形象被设计成舟行,其下有云纹状物体承托,仿佛主人公在天河中遨游一样,这种空间交错的意象使全图神秘奇幻的色彩更加浓郁。

《人物龙凤》宽袖长袍的女主人公摇曳的衣裙宛若轻柔翻卷的花瓣托起人物冉冉上升,风鸟华丽的羽尾翻到了鸟首的上方,使得风鸟的形象格外意气风发。迄今所见最早的独立的主体性绘画作品。

两幅画放在墓室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引魂升天,都用了写实和夸张变形的手法,战国的帛画向我们透漏出中国传统绘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艺术特征已经形成

升天图西汉

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全长205厘米,为T字形。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上段顶端正中有一人首蛇身像,鹤立其左右,可能是大神烛龙(或人类始祖女娲);画的左上部有内立金乌的太阳,它的下方是翼龙、扶桑和8个较小的红圆点,与古代十日神话接近;相对的右上部描绘了一女子飞翔仰身擎托一弯新月,月牙拱围着蟾蜍与玉兔,其下有翼龙与云气,应是墓主人升天景象;下方有双龙相对,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天国的入口有两人对坐。中段的华盖与翼鸟之下,是一位拄杖缓行的老妇人侧面像,其前有两人跪迎,后有3个侍女随从,根据服饰、发饰特点,并对照出土的女尸,可能是墓主人形象。在龙尾相近处又分隔开上面的人间景象与下面的幽冥境界。其上两侧共有7人伫立,是为祭祀墓主而设的供筵;这个场面由站在互绕的两条巨鲸上的裸身力士擎托着,长蛇、大龟等怪兽分布周围。从此画的内容可见,其意图无非是祈求死者的灵魂升天,精心刻画的墓主人形象,其尊贵的仪容和庄严富态的神情表现出显赫的盛事,他在线了古神话传说中各种动物形象以及拟人化的神异形象,充满着非凡的活力和缤纷浪漫的奇幻色彩,,显示出画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全图构图严谨完整,对称中有变化,主次分明疏密有致,造型既写实有夸张,显得刚健雄浑,线描匀细,色调沉着典雅而又庄重鲜明,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

秦代兵马俑

(1)整体布局设置,符合古代兵书的布阵,构成一个严谨完整威武雄壮的军阵布局,有力的显示出在同意

中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的秦朝武装力量的强大阵容,鲜明的体现出夸示皇权,宣言统一功勋,宣扬军威的主题。人物流露出某种自信,显示出澎湃的生气,的坚强的意志,令人联想到那个战马嘶鸣的战争年代所充溢的豪迈

气魄。马屁匹造型,也是栩栩如生,筋肉丰满,体魄强劲,警觉有神,充满着脚尖的活力,显然也是秦军中有

名的良马。这些生动具体,丰富多样的秦俑形象,都统一在全军威武雄壮,严阵以待的整体气势之中。反映了

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生气勃勃的精神画貌和时代特征。(2)塑造塑模兼用大的

部件统一模制,头手等分别后安装成粗胎而后进行精细塑造兵马俑在形象塑造上,以现实为基础为基础,具

有高度的写实技巧,比例准确姿态自然技法精炼,标志着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已经臻与成熟它艺术上的造型统

一于浓重的精神气氛中形成了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艺术效果,秦兵俑是我国古代工匠高度智慧的结晶它为中

华民族古代文化增添了光彩

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一组纪念性大型石雕

仪卫性、纪念性雕塑,包括陵墓表饰雕塑和设置在建筑物前的雕塑,都带有仪卫或纪念的性质,由于在放置在露天的,所以大多用石或金属做材料。

代表汉代最高水平的陵墓表饰雕塑,是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一组纪念性大型石雕。霍去病墓现存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牛等十多件。其中以马踏匈奴为代表。石雕造型质朴而厚重雄强,疑云深邃而内在有力,他所

形成的艺术风格气魄深沉雄大,不但突出了霍去病自爱战斗中所里的杰出功勋,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的愿望和要求。深沉雄大的气魄,反映了西汉时期强盛的国力,和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因此它不仅是霍去病个人的纪念碑,也是当时整个国家和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赢得的巨大胜利的纪念碑,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典范的意义。(2)它把墓型石雕与墓主人的历史功绩有机结合起来的独特构思,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整体上构成一个形式

活泼内容丰富气势雄伟寓意深刻的艺术意境,

顾恺之,东晋。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时称“虎头三绝”——才绝、痴绝、画绝。现存归于顾恺之名下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等。

顾恺之也是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家,保存下来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三篇文章,见于《历代名画记》的引录。他的艺术成就表现在艺术创作和理论建树两个方面。在艺术实践上,他继承发展卫协精思巧密的艺术风格,用线紧劲连绵,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注重传神写照,善于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2)他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方法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其线条优美流畅富有节奏发明了“高古游丝描”顾恺之也是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家,在总结了前人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建构了传神写照的理论体系。

谢赫;南齐画家,他在理论上的成就比创作上高得多,所撰《画品》第一次使过去零散片面的绘画理论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对于中国绘画理论学科的确立,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在序言中提出的“六法”理论最为重要。

“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六法的含义基本上可以理解为生动、用笔、象形、赋彩、位置(构图)、模写(临摹)。

张彦远:“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

伸臂布指。宋体唐代绘画的繁荣促进了绘画史学与理论的发展,收藏著录及绘画史论著述的成就也大大超过往代。而在所有的著作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此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绘画通史。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步绘画百科全书。

《历..》十卷,内容大致可分为四大部分:关于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绘画技法及理论,作品鉴赏、收藏与考证,画家传略及画迹评述。提出自然,精品=,谨细,认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上,符合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

唐代人物画的发展

人物画(包括道释人物画)是隋唐绘画中的主流,取得的成就最为辉煌,而唐代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黄金时期。(1)隋代以杨子华、郑法士等人为代表;(2)初唐分别以阎立本和尉迟乙僧为代表的中原、西域画风,构成了初唐画坛的新面貌;(3)盛唐在此基础上,盛唐时出现了包孕古今、融会中西的吴道子,从盛唐到中唐的贵族人物画有了更大的发展,张萱和周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4)晚唐一方面更着重抒情性,探索对人类心灵世界的表现。

初唐画家阎立本和尉迟乙僧

阎立本,其绘画的题材非常广泛,最擅长、成就最突出的是肖像画和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代表作品《秦府十八学士图》是描绘当时文臣谋士的大型作品;《凌烟阁功臣图》是著名的表彰功臣勋将的图绘活动;《历代帝王图》意存鉴诫;《外国图》、《职贡图》、《步辇图》歌颂了唐王朝的强大及它和边远民族政权的友好往来。《步辇图》以唐太宗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为背景,选择了唐太宗借鉴吐蕃迎亲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唐太宗形象魁梧,有宫女扶持着端坐在步辇上,神情庄重严肃,颇有风度,但从向前平视的眼神中头露出了对友好邻邦使者的和睦态度。禄东赞是一个远道而来,饱经风霜的使者,他形象精干,拱手致敬,略带拘谨的神情表现出对天朝皇帝的恭敬,其他几个宫女,动作各异,既活跃了画面气氛,有表达了画面人物之间彼此亲切的感情沟通。此话突出描绘人物而省略背景制作简练而工致,够下坚实细致,松紧适度,设色浓重妍丽并适当运用晕染发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都体现了鲜明的初唐风范。

尉迟乙僧是于阗人,善画外国人像、宗教故事和花鸟走兽等,已能将西域和中亚的表现形式与中原传统结合起来。他还长于凹凸画法,即用色彩晕染出立体感,这是西域画法的传统特点。尉迟父子的画迹早已无传,但20世纪发现的于阗佛画,可为探讨尉迟乙僧的画风提供一些材料。

吴道子以他出色的技巧,高度的成就和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性、不拘一格开创新风的创造性,成为盛唐文化的杰出代表。

他早年学顾、陆用笔,较为工细;中年发展了张僧繇的“疏体”,“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线条波折起伏,错落有致, 有更强的运动感、节奏感和情感表现力,用这种描法画人物的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和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形成对比,把线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丰富和完善了民族线描艺术手段;在用色方面,他以线条为主,略加色彩的渲染,使形象有一定的立体感,被称为“吴装”。宋体在唐代,由吴道子创造的宗教绘画风格,被称为“吴家样”,这标志着崭新的民族化的宗教画以至整个人物画已完全成熟。吴道子的画迹今天已无存,我们可以通过其它作品来了解吴道子的艺术风格

张萱张萱的人物画创作多半是描写宫廷妇女的的闲散娱乐生活的,也画了不少作品表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活动。他笔下的妇女形象的特点是以朱色晕染耳根,衣饰华丽,曲眉丰颊,体型丰满,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美和雍容华贵的气质。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周昉,周昉的仕女人物画以当时的关中贵妇为形象依据,特点是“以丰厚为体”,“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传为他所作的传世作品有《纨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等。其画风出色的反映了时代审美趣味和哲理思考,在上层社会备受欢迎。

两人绘画作品的内在意蕴是有差别的。张萱的作品更多的表现了妇女的温柔与妩媚,有歌舞升平之致;而周昉生活在盛极而衰的年代,更多的注重挖掘贵族妇女们精神上的苦闷和空虚,反映贵族奢侈生活后面的精神困境,更能深刻的反映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出唐代后期审美意趣由宏丽转向婉约的变化。

此外,周昉在宗教画世俗化方面也有一定的贡献,他创造了“水月观音”形象。他的宗教画风格被称为“周家样”。

孙位《高逸图》孙位,善画人物、鬼神等,对五代四川地区绘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其作品都已失传,现在仅存的一件真迹《高逸图》(图5-17),画风精密,反映了孙位技法的全面性。

昭陵六骏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墓葬,其现存的雕刻中最有名的是陵前6匹骏马的浮雕,即“昭陵六骏(图5-29、30)。六骏都有强有力的筋肉表现,造型健美,神态逼真,气度非凡,体现了一种豪迈、悲壮的精神美。六骏皆为半圆雕的高浮雕,突出了马的神君姿态,同时也通过细节的描写而是星系那个更富有真实性和表现力。

五代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几位山水画大师,在继承山水画传统的基础上,从各自生活的地区体察山水气势,将壮美的山川再现为感人的艺术形象。荆浩表现太行山景色,关仝描写关、陕一带的风光,成为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董源、巨然写江南山水,开创了南方山水画派风格。南、二派都创造了自己独特崭新的表现方法。

荆浩,五代后梁画家。他总结了唐人运用笔墨的经验并自成一家,开创了以描写大山大水为特点的北方山水

画派。代表作品为传为他所作的《匡庐图》。

荆浩基于个人的创作心得,写出《笔法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山水画理论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的发展。文中在技法上提出“六要”:气、韵、思、景、笔、墨,表现出这一时期已经对笔墨技法和传神达意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关仝,长安人,活动于五代后梁至北宋初。他的山水画早年师法荆浩,后自成一家,成就超过了荆浩,人称“关家山水”,又把他二人并称“荆关”。他喜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并在山水画中注入了更多的抒情因素。

他的画法与荆浩相仿,构图以巍峨、雄奇、深远见长,用笔则更成熟,变化丰富。代表作是传为他所作的《关山行旅图》

宋体这一时期的江南山水画派的董源及其弟子巨然,也被并称为“董巨”,形成了不同于“荆关”的个人样式。

董源,后世称之为“董北苑”。他生活在地势起伏平缓,温暖湿润的江南丘陵地带,体察自然,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加以描绘。他的画法有两种“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其中水墨画较王维有很大发展,而设色画则兼融王维和李思训之长,既有水墨骨干,又有清淡的青绿设色,成为一种新的“小青绿”画法,如《龙宿郊民图》。

而最能体现董源风格和他对山水画技法进步的贡献的,还是水墨画,如《潇湘图》卷。董源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造型语言来表现江南的特殊地貌:披麻皴,表示江南丘陵上覆盖的杂草,浑圆的点子皴(又叫浑点),表示灌木,这两种有高度概括性的符号都是表现远观的大印象的;矾头石(小碎石)则表现江南土山多碎块堆积的特点,明显不同于北方整体性的大山石

巨然是南唐到北宋初的画家,他先后在南方和北方居住过,在绘画上创造出一种融合南北的新风貌。巨然的存世作品几乎都是立轴,画面山体直立高耸,高远、深远兼备,很有气势感,符合北方画派大山大水的特点。

这些作品有两种体貌:一种是《层岩丛树图》,山形不太图案画,仍以披麻皴为主,矾头仍然较多。用破笔点苔法点树叶,用笔不多而能表现出大的形态特征,总体效果仍具有董源的平淡与幽远,这幅画可能是北宋末年的巨然传派作品;

另一种是《秋山问道图》等,其特点是将董源的短披麻变为长披麻,长短并用而以长为主,以适应直立大山的形状;点苔多用破笔焦墨,显得刚健而多变化,董源的简单和温润的感觉明显减弱;山峦重叠,矾头多而分散,用矾头帮助营造北派山水那种山体结构精谨、质感坚实的效果;山间的流水,道路、树木都做相当写实的描绘,用笔清晰肯定,墨色浓淡分明,布局宏大,却无雄奇、峻峭之感。

二、花鸟画:黄徐异体

中国花鸟画自唐兴起,至五代出现了西蜀黄筌与南唐徐熙的风格分野,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黄筌,成都人,工花鸟,御用画家。其画多取材于宫廷中的珍禽瑞鸟,名花奇石,画法为“勾勒设色”,妙于写生,造型准确,几欲乱真。《写生珍禽图》传为他的作品。

徐熙,主要是靠体察物象情态和写生,并抒发其独创精神,而自成一体。绘画题材多表现大自然中的“汀花野竹,水鸟渊鱼”等,具有较浓厚的平民色彩。他在表现技法上也与黄筌迥异,常用多变化的水墨勾出花或鸟的内外轮廓,色彩居于辅助地位,追求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和朴实淡雅的“野逸”之趣。

黄徐体异,实为两种不同的美学风格,这两种不同的美学风格的形成,是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接触的环境和事物不同,以致人生态度、思想意识也不尽相同。它说明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已经从单纯的模拟物象进入到托物言志的阶段,黄派花鸟画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认同和赞美,而徐派花鸟画则象征着作者高洁的人格与相忘于江湖的自由精神,这两种不同的象征意义,被北宋的院画家和文人画家分别加以推进和发挥,构成了宋代花鸟画的基本面貌。“黄徐体异”是中国花鸟画史上第一次出现以绘画大师个人命名的、具有个性的风格样式,标志着花鸟画这个年轻的画科已经趋于成熟

李成,山水画初学荆浩、关仝,后创造了不同于前代大师的个人样式。他的家乡营丘处于地势低平开阔的平原地区,偶见浑圆的丘陵,从现存他名下的作品来看,反映的正是这一类地貌特征,是他深入观察大自然的结果。

李成继承和发展了晚唐以来的水墨山水的技巧,形成了独特的造型语言——蟹爪枝和卷云皴。他不仅能表现出山川形态,还特别强调季节的特点,由此创造了“寒林”的景象。现存他名下的作品有《读碑窠石图》《晴峦萧寺图》。

到南宋,山水画进入一个新时期,产生了开创南宋山水画刚健峻锐、水墨苍劲新风格的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其影响直至明清不衰,甚至远及东洋。

李唐与刘松年

李唐,画院画家,擅水墨和青绿山水,他的有别于北宋时期的新风格,在绍兴画院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获得了极高的时誉,传世之作有《万壑松风图》、《长夏江寺图》卷等。李唐万壑松风图

在造型上,李唐似乎对复杂的结构与阴阳向背更感兴趣,构成主峰的方正体块和远峰富有装饰性的石笋形状,已经预示了南宋山水画的新貌。南宋山水画中那种“特写镜头”式的构图已经从此画滥觞。

刘松年,李唐弟子,画院待诏,兼工水墨和青绿山水、人物、界画,画风典雅、严谨、更符合贵族趣味。其代表作品《四景山水图》。

马远、夏圭的水墨精奇之变

马远,南宋画院画家,马远早年承家学,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其代表作有《踏歌图》、《梅石溪凫图》等。

夏圭,画院待诏,早年专工人物,后以山水著称,或用秃笔焦墨点染,干净利落,人称“泥里拔钉皴”;或多用水,淡墨清润,人称“拖泥带水皴”。其构图多取边角之景,空间旷大,意境渺茫,代表作有《溪山清远图》卷、《山水十二景》卷等。

人们把夏圭和马远并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意为他们二人都作一角半边之景。这种构图也是南宋山水画(尤其是册页画)最常用的模式,夏圭与马远有很多共同点,又并称“马夏”,又与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

院体”和“院画”的概念,在山水画中专指南宋画院以李刘马夏为代表的山水画风,也泛指后世宫廷内外的画家效法南宋画院的风格之作;在花鸟画中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包括后代的宫廷画家)比较工致的绘画风格。院体花鸟画适应贵族需要,风格一般较为华丽细腻。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长于界画,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末期,正是汴京城“夕阳无限好”之时。它以全景式构图,严谨精密的笔法,展现了12世纪中国都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内容异常丰富,可谓宋代社会一部形象化的百科全书。画中既有高度的概括,又表现了精密的写实态度,历来被称为记载北宋末年汴京盛况的第一手资料。全卷分三段:首段威市郊风景,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后端为市区风景。这幅画所表现出的主题是对变汴梁生活的赞美。

此图采用中国画特有的散点透视,剪裁巧妙,疏密有致,自然和谐,线条遒劲,兼工代写,设色朴素。在构思上匠心独运,巧妙的选择既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时代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和情节加以表现。另外,作画的技法可谓炉火纯青。这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体察能力、高超的艺术水平和饱满的创作激情,因而现代美术史家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杰作

赵孟頫与元初画坛:隶体士气,复古开新

赵孟頫开启了元代新的绘画风气,不但是当之无愧的元初画坛领袖,而且也是文人画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宋体赵孟頫,天资出众,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在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尤高。他在绘画上是个文人画家中罕见的全能选手,山水、人物、鞍马、花鸟、竹石无一不精,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赵孟頫的山水画充分体现了时代风气的转变。《鹊华秋色图》,是用小青绿间浅绛法画山东济南郊外的鹊山和华不注山。《水村图》中,赵孟頫以传统材料来创造新风格的意图更为明显,也基本宣告成功。

赵孟頫也对李郭风格的传承也起过重要作用。代表作品有《双松平远图》等作品。

宋体赵孟頫的人物同样也力追唐人,高古淳厚,但脱化之功不能与山水画相比,这显示出人物画这个古老的画科的生命力正在耗尽,难以与新兴的山水、花鸟画分庭抗礼了,其代表作品有《红衣西域僧图》。

元代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鞍马画有一定程度的复兴,赵孟頫是其中的代表画家,代表作品有《秋郊饮马图》等。

在花鸟杂画方面,赵孟頫也多有佳作,代表作品有《秀石疏林图》等。

宋体赵孟頫实际上是文人画风格的真正确立者。赵孟頫深刻的影响了他的同时代的画家和后世画家,奠定了元代绘画的基础。

赵孟頫为后代的山水画家开辟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元末的山水四大家,和明代的吴派,更为三百年后董其昌的画论定下基础。

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颇为矛盾

宋体主要活动在元末的四位杰出的山水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他们都曾宗法董源、巨然等大师的样式,并自出新意,各自具有强烈的个人面貌,形成了新的个人样式,沿着赵孟頫开创的道路,把文人山水画推进到完成成熟的境地。

黄公望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一峰道人。他学识渊博,工行楷书,通音律,能诗文散曲,山水画主要宗法董巨。以其发展次序论,初期较细而丰厚有致,中期笔势雄健,晚期笔简气清。他的山水画,构图繁而用笔简;以披麻皴为主;有水墨和浅绛二体,被后世推为'浅绛山水"真正的创始人。

他的作品有《九峰雪霁图》、《天池石壁图》等,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还著有一部关于山水画理论与技法的笔记性著作《写山水诀》。

吴镇

吴镇,号梅花道人。他以草书入画,亦能诗词,诗书画结合,是他画中的一大特色。其代表作品《渔父图}呈现出的是一个与世无争的精神乐园。

倪瓒倪瓒,字元镇,号云林、荆蛮民,以性格怪异,人称倪迂。他早年学董巨,但后来改从荆关样式,结合太湖沿岸的自然特征,化雄奇为秀峭,以北方笔墨写南方山水。其构图一般是三段式。在技法上他自创了折带皴,又名迭糕皴,很适合表现太湖流域的水成岩。

王蒙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吴兴人,赵孟頫的外孙。他工书法、诗歌,尤善山水,是元四家中技法最全面、功力最精深的一位,构图、用笔皆以繁密取胜,与倪瓒的“疏”形成鲜明对比。他从董源的披麻皴

和郭熙的卷云皴中综合而化出具有个人特点的皴法解索皴和牛毛皴,并善用干笔点苔。代表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太白山图》等。

元季四家的山水在笔墨与形象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宋画山水是可游可居的,元画山水的写实性已有所削弱,但仍然是具象的,并且往往有一定的实景根据,如倪瓒画太湖、黄公望写富春山等。他们的作品在诗书画结合方面已趋于成熟,他们的个人面貌都极为突出,如黄之浑厚,吴之沉郁,倪之简淡,王之繁密,但在情调上由则有共同性,即伤感、淡泊、孤寂、反映了时代动乱中无可奈何的情绪。

浙派

宋体真正使南宋院体画风复兴并有较大发展的、影响广泛的是“浙派”。这是画史上第一个正式命名的画派。其创始人戴进是浙江人,后世遂称为“浙派”。继起者有吴伟,江夏人,画史上也称之为“江夏派”。

戴进,出身于画工家庭,画院画家,后遭陷害离开画院,晚年进入创作的鼎盛期,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一是从南宋院体演化而成的雄劲简逸,一是融诸家之长而成的戾、行兼具的风貌,这成为后来“浙派”的基本特点。《洞天问道图》可以代表其成熟风格的本色。戴进作为明代开宗立派的人物,在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代中期绘画:沧江横笛,月影随风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沈周早年画承家学,后取法董、巨,中年后以黄公望为宗,晚年又醉心于吴镇,形成了自己苍劲雄逸的独特风格。但是他做不到元人画中冲和内敛的特色,笔墨显得刻露,因此走上了融合宋元的道路。他的山水画有“细沈”、“粗沈”两种面貌。

“细沈”《庐山高图》“粗沈”山水册页》。《辛夷墨菜图》。

文徵明,吴门派的核心人物,把吴门派带到了兴盛的顶峰。初学于沈周,又上追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绘画技能全面,风格多样,既能青绿设色,又能水墨和浅绛,既有细笔,又有粗笔。《石湖图》《秋花图》。

唐寅,字子畏,另字伯虎,晚号六如居士,自幼才华过人,仕途坎坷,是一个“有修养的职业画家”。唐寅既从沈周学画,也受业于周臣门下。唐寅利用自己的文学和书法功底,进一步将文人画与院体画两方面结合起来,“戾”、“行”兼能,既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又讲究意境情趣,重视主观感受和笔墨的蕴籍,雅俗共赏,介于沈、文与仇英之间,独树一帜。其山水和人物画都有两种不同的面貌。

山水画一种是学“院体”的绢本画,如《渡头帘影图》,有其自己创造的“白斧劈皴”;还有一种是纸本,吸取元人文人画笔法,题材多为亭台楼阁和文人生活,具有独创性,如《事茗图》。

人物画早年多作艳丽的设色画,用笔多工细,创“三白法”;另一种是中年以后用笔比较放逸的风格,如《秋风纨扇图》(图9-22)。

仇英(约1498-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出身工匠,从周臣学画,也与文有交往。其文学和书法功底都比沈、文、唐三家薄弱,但造型能力强,达到了丽而不滑,艳而不俗的艺术格调,受到了文人阶层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喜爱。仇英长于青绿山水和工笔重彩人物。

他的青绿山水,既发挥了唐宋严谨精细的传统,又具有文人画典雅的意趣,《桃源仙境图》。

他的仕女形象,不是唐代的丰腴高贵,也非宋代的苗条娟秀,而是细眉小口,削肩纤身,柔弱而多愁善感,是代表时代精神面貌的典型形象,《春夜宴桃李园图》卷

青藤、白阳

陈淳(1483-1544年),字道复,号白阳山人。少年时作画以元代绘画为法,后学于文徵明,但不拘于师法,书画都很有个性,中年以后笔墨更为放纵,进一步发展了水墨写意技法。

其作品题材多为文人庭园中种植的花木,形态清幽高雅,剪裁巧妙而有生气。在表现手法上,把书法和山水画的用笔经验移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变化,微妙的表现出花叶的形态转折和阴阳向背,简练而准确,放逸中不失法度。

《葵石图》他继承了沈周、文徵明的水墨写意花鸟画传统,并将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这种新技法的成熟。

徐渭,字长文,号天池道人,又号青藤居士,浙江山阴(绍兴)人,才能全面,思想激进。他的作品不但形式感强烈,而且往往缘物抒情,甚至借题发挥,尽情倾泻胸中郁愤之气。《墨葡萄图》《牡丹蕉石图》画坛上以对水墨大写意技法推进有突出贡献的陈淳、徐渭二人并称为“青藤、白阳”。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香光居士,学者尊称思白先生,松江华亭人。

南北宗论是董其昌在绘画理论上最有影响的部分,他说:“文人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遥接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大李将军之派,非吾曹易学也。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流传而为宋之赵斡、赵伯驹、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郭忠恕、董、巨、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

南北宗论的特点是:一、所述仅为山水画发展史,但未能明确指出这一点。事实上,南北宗论的赞成者和反对者关于造化与笔墨问题的争论正是集中在山水画领域内,新兴的、分量较轻的花鸟画和古老的、规矩太多的人物画则不在讨论范围内。二、以禅喻画,借用禅宗“南顿北渐”的特点,比喻山水画的“南宗”一派是崇

士气、尚率真、重笔墨的,不重功力,而“北宗”一派则是画工画,多板细、重功力、尚丘壑(形似),“其术亦近苦矣”。对两派褒贬分明。三、强调了文人(山水)画的概念,并梳理其宗派谱系。他提出的“文人之画”名单与“南宗”基本一致,而被打入另册的也基本是“北宗”名单。

《青卞山图》《昼锦堂图》

清初成名并取得正统地位的“清初六家”包括“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以及相对处于边缘地位的吴历、恽寿平,又称为“四王吴恽”。他们在清初到鸦片战争的二百年间,影响不衰,尤其是“四王”在山水画中的垄断地位难以动摇,恽寿平在花鸟画的传派也被称为“写生正派”。

王时敏,对宋元名迹无不精研,对黄公望的山水尤其崇拜,从形式上看,他的画在笔墨一道上确实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如《山水》等,他也是形成清初六家画风的关键人物。

王鉴,其画风与王时敏拉开了距离,虽从黄公望入手,却不局限于一家,以元四家为主,参入宋人画意,技能较为全面,秀颖中流露出较强的造型能力,技法精能,眼界开阔,笔墨雄浑。他在中年时的代表作品《四家灵气图》构思奇特。

王翚,字石谷,江苏常熟人。王翚早年仿古而不化,但中年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力求合南北两宗于一手,即把文人画的笔墨高古和职业画家的造型布景能力统一起来,风格多样,运用精熟,确有“集大成”之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但他还是没有达到浑化无迹的地步,只求技法精能而缺乏古人画中深沉含蓄的情感,只于用笔上求效果,造成笔法过于夸张刻露。代表作品有《仿古山水》,《康熙南巡图》等。

王原祁,王时敏的孙子,宫廷画家。他自幼得其祖父与王鉴教导,练习传统笔墨,功底极好,一生崇拜黄公望。他主张用笔要“毛”不要“光”,指的是干笔淡墨,而且不能一遍画成,必须在反复皴染中求融合厚重,他的用笔凝重中有张力,沉雄中有动感,元气淋漓,层次丰富而浑然一体,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他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笔墨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其代表作品有《山水》等。

吴历,学画于王时敏、王鉴,对元四家也下过很大功夫。他的山水画早年受王鉴影响较大,中年后有了自己的风格,在布局上不受成法束缚,比较注重实景取材,由于他去过澳门,还不自觉的受到了一点西画的影响。他中年时期的代表作是《湖天春色图》。

恽寿平,号南田,是清初六家中唯一以花鸟画知名的画家。恽寿平的花卉由从两宋院体工致的没骨画法化出,其精丽者求淡雅,写意者又吸取了明代周之冕的“勾花点叶”法,兼工带写,见笔见墨。他能巧妙运用水和色,恰到好处地在色中施水,创“色染水晕”法,丰富了没骨画法的表现手段。他比较重视对物写生。《设色花卉》。恽南田还著有《南田画跋》,提出了许多个性化的主张。

清初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和弘仁四位遁迹空门的画家被称作“四画僧”。他们是一些旧明遗逸,心怀亡国之痛,在笔墨中抒发情感,其绘画形式不守前人规范,有强烈的个性。清初四僧的出现是明末个性主义潮流发展的结果,也是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巨变催化的结果。

八大山人,原姓朱,明朝宗室。通常叫他朱耷,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八大的山水画多为水墨,画面满目凄凉,因心造境,抒写他孤独的内心和倔强的个性,如《山水》。

他的主要成就在花鸟画上,他创造性的发展了大写意花鸟画法,把花鸟画“缘物抒情”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将物象人格化、符号化,造型夸张,但形象洗练而准确,不失形似。代表作品有《花鸟图》、《河上花图》等。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明宗室。做和尚后,法名原济、字石涛。石涛的山水画多取诸于造化,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能生动的表现大自然奇妙之处,技法也不拘一格,其主要的艺术特色有:1、构图新奇。善用“截取法”,像特定镜头那样集中表现一个局部,经常不留天地头,具有较浓厚的现代意味;2、运笔灵活。笔法多样,方圆结合,秀朴相生;3、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用,尤喜湿笔,有时用墨很重,墨气淋漓;4、气势奔放。不拘小处瑕疵,刚劲泼辣,有向外张扬的壮美的生命力,即使在四僧中也别具一格。代表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石涛还擅长花卉,如《梅竹图》等。

石涛的创作与其绘画理论相表里,他的《画语录》又称《苦瓜和尚画语录》,虽然主要谈画理,但实际上是中国第一部自成体系的绘画美学著作。

弘仁,俗姓江,出家后法名弘仁,号渐江等。他的风格特征主要源出倪瓒,但由于他重视师法自然,从黄山、武夷山胜景中吸取灵感,故比倪更多清新伟峻,他的画既有方外画家的恬淡,也含有一种入世的关怀,表现出对山川景色的强烈兴趣,他以画黄山知名,得黄山之真性情,画风到晚年越来越冷寂和沉静。代表作品有《黄山天都峰图》等,在当时的影响居“四僧”之首,他是徽州画家群的杰出代表,也是“新安画派”的代表人物。

髡残(1612-约1673年),俗姓刘,出家后名髡残,号石谿等。他的山水画主要取法王蒙,兼法黄公望,取景依据真山水,构图平中见幽,笔法苍劲,尤喜用秃笔渴墨,层层积叠,笔墨交融,浓密而不呆板,厚重而不压抑,气势开阔而沉着。代表作品有《苍翠凌天图》等。髡残在清初画坛与石涛并称“二石”。

扬州画派:市民文化影响下的文人画。画史上通常把扬州画派称为“扬州八怪”,但是各家记载不一,被列入“八怪”者至少有15人,他们是李鱓、金农、高凤翰、汪士慎、黄慎、高翔、郑燮、李方膺、;罗聘、华喦、李葂、边寿民、陈撰、杨法、闵真等。他们画风的共同倾向是:尽洗恪守古法的陋习,接受与发展石涛等人的革新精神,顺应时代审美要求,注重艺术自身发展,重视师造化和个人的独特感受,抒发个性,自成家法,开拓题材,把笔触伸向过去被文人忽视的下层生活,以书法入画,写意传情,“刺时”、“言志”等等。

这些画家根据不同的身世际遇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卖画的文人,从下层官员转变为职业画家,如郑燮、李鱓和李方膺。

郑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的绘画题材一般局限于兰、竹、石、松、菊,尤长于墨竹。诗书画结合是文人画的重要传统,郑燮可能是有史以来做的最好的画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兰竹石图》等。

李鱓,江苏兴化人。他在扬州从石涛的笔法中受到启发,风格大变,以破笔泼墨作画,不拘法度,于挥洒中见规矩,代表作品有《芭蕉睡鹅图》等。

李方膺,江苏南通人。善画松石兰竹,晚年专攻画梅,以瘦硬见长,代表作品有《潇湘风竹图》等。

第二类是淡于仁进或在科举中失败了的文人,从文人转变为职业画家,如金农、汪士慎和高翔。

金农,号冬心等,浙江仁和人。他善画墨梅、竹、蔬果、山水、人物等,人物肖像不求形似,显得“不会画”却能抓住人物的神态特征,别开生面,如《古佛图》等。

汪士慎,安徽歙县人。他自幼喜爱书画篆刻,善隶书、治印,又性爱梅花,他的梅花以瘦硬著称,但不同于李方膺的劲力外张,而富有金石艺术古朴内敛的韵味和清淡秀雅的面貌。代表作品有《白桃花图》(图10-26)等。

高翔,扬州人。他是扬州画派中少有的以山水见长的画家,取法弘仁和石涛,构图新颖,用笔洗练,风格清秀简静。代表作品有《柿栗图》等。

第三类是出身寒苦又有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如华喦、黄慎和罗聘。

华喦。福建上杭人。他的小写意花鸟造型生动而笔法灵活,用笔细挺而不软弱,设色清丽,将自然对象的天趣与人的细腻感情融为一体,在清代中后期影响很大。如《黄鹂垂柳图》。

黄慎,福建宁化人。擅肖像、人物、山水、花鸟,早年风格工致,到扬州后,形成了独特的大写意人物画,大受欢迎,代表作品有《渔翁渔妇图》等。

罗聘,安徽歙县人。善画人物、花卉等,他的人物画多用漫画手法,描绘鬼怪世界,有讽世之意,作品有《鬼趣图》等,他也画肖像,如《丁敬像》。

海派19世纪后期,上海集聚了来自各地的艺术精英,形成了驰骋封建社会末期中国画坛的“海上画派”,简称“海派”。同以往的画派相比,海派的画家队伍更职业化,他们主要以卖画为生,这种行会的成立,不但为群体的合作与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在合作中形成了尊重个人独立价值的风气。面对资本主义的侵入,这些画家能放眼世界,吸收外来艺术成分,但更多的是借鉴本国传统,基于民族审美基点,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性。海派画家大都能在反映时代心声的同时,独出心裁,抒写个性,借助诗书画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

(一)赵之谦、虚谷、蒲华和萧山二任

赵之谦的书法自成一格,并将其书法功底移入绘画,画风浓艳、厚重,能大胆的吸取民间绘画色彩,一变传统画法的柔媚风气,对后来上海画派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代表作品《瓯中物产图》。

虚谷擅长动物、花果,尤长于金鱼、松鼠,《梅花金鱼图》受到华喦影响,造型夸张,用笔有金石意味,时将水墨与色彩结合,格调清新,善于空间处理。

蒲华工花卉,善用湿笔,大写意气势雄健,他的风格对吴昌硕有一定的影响,但后来吴昌硕的名声超过了他。代表作品有《天竺水仙图》等。

任熊、任薰兄弟二人带有明显的职业画家的特色,技法全面,兼能人物、花鸟和山水。二任多画肖像和神仙吉祥题材,连花鸟画也多含有吉祥寓意,体现了上海这个十里洋专场对职业画家的塑造。《麻姑献寿图》。

任熊、任熏经常与任颐一起被称为“海上三任”。

海派高峰任伯年

清末杰出画家任颐,字伯年。任伯年早年从萧山二任学画,还曾从一位友人刘必振学过画,接触了一些西洋画素描知识。后又从传统中找到了灵感,学过石涛、八大,善于在笔中贯注书法笔意,与精整的造型自然而然结合起来,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任伯年的伟大成就,更是他适应形式,大胆创新的结果。作为一个职业画家,任伯年技能非常全面,山水、花鸟、人物都很擅长,工写兼能。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肖像画家之一,他的肖像代表作很多,如为吴昌硕画有《蕉荫纳凉图》就是其中的杰作。

他的创作成熟期,以花鸟画作品最多,其中以小写意最为突出,如《仙鹤寿柏图》等。

一、清初六家:四王吴恽(论述题)

清初成名并取得正统地位的“清初六家”包括“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以及相对

处于边缘地位的吴历、恽寿平,又称为“四王吴恽”。

王时敏,对宋元名迹无不精研,对黄公望的山水尤其崇拜,从形式上看,他的画在笔墨一道上确实达

到了很高的成就,如《山水》(等,他也是形成清初六家画风的关键人物。王鉴,其画风与王时敏拉开了

距离,虽从黄公望入手,却不局限于一家,以元四家为主,参入宋人画意,技能较为全面,秀颖中流露出较强

的造型能力,技法精能,眼界开阔,笔墨雄浑。他在中年时的代表作品《四家灵气图》(图10-2)构思奇特。

王翚,字石谷,江苏常熟人。王翚早年仿古而不化,但中年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力求合南北两宗于

一手,即把文人画的笔墨高古和职业画家的造型布景能力统一起来,风格多样,运用精熟,确有“集大成”之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但他还是没有达到浑化无迹的地步,只求技法精能而缺乏古人画中深沉

含蓄的情感,只于用笔上求效果,造成笔法过于夸张刻露。代表作品有《仿古山水》

王原祁,王时敏的孙子,宫廷画家。他自幼得其祖父与王鉴教导,练习传统笔墨,功底极好,一生崇拜黄公望。他主张用笔要“毛”不要“光”,指的是干笔淡墨,而且不能一遍画成,必须在反复皴染中求融合厚重,他的用笔凝重中有张力,沉雄中有动感,元气淋漓,层次丰富而浑然一体,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他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笔墨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其代表作品有《山水》

吴历,学画于王时敏、王鉴,对元四家也下过很大功夫。他的山水画早年受王鉴影响较大,中年后有了自己的风格,在布局上不受成法束缚,比较注重实景取材,由于他去过澳门,还不自觉的受到了一点西画的影响。他中年时期的代表作是《湖天春色图》

恽寿平,号南田,是清初六家中唯一以花鸟画知名的画家。恽寿平的花卉由从两宋院体工致的没骨画法化出,其精丽者求淡雅,写意者又吸取了明代周之冕的“勾花点叶”法,兼工带写,见笔见墨。他能巧妙运用水和色,恰到好处地在色中施水,创“色染水晕”法,丰富了没骨画法的表现手段。他比较重视对物写生。《设色花卉》恽南田还著有《南田画跋》,提出了许多个性化的主张。

海派形成的原因(论述题)(2)

1 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社会在思想文化方面开始受西方影响,传统艺术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美

术开始走向大众。2上海在乾嘉时期成为商家云集的东南都会并开始成为当时画家销售作品的城市,鸦片战争后上海进一步成为远东的商业中心,成为继扬州之后南方画坛中心,吸引了各地画家形成了封建社会末期中国画坛上的“上海华派”3 上海画派面对资本主义的侵入,这些画家能放眼世界,吸收外来艺术成分,但更多的是借鉴本国传统,基于民族审美基点,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性。海派画家大都能在反映时代心声的同时,独出心裁,抒写个性,借助诗书画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

4 上海画派活动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赵之谦,代表作为《墨梅图》任伯年代表作为《寒酸尉

像》等。后期以吴昌硕为代表其代表作为《红梅图》等

扬州画派(论述题)(3)

1;社会背景:(1)商品的繁荣使市民阶层扩大及其对文化艺术的需求(2)民族矛盾下降封建民主思想渐兴(3)商家云集思想活跃艺术品销售兴旺(4)受到清初石涛等革新思想影响并远离京城

2;思想主旨:尽洗恪守古法的陋习,接受与发展石涛等人的革新精神,顺应时代审美要

求,注重艺术自身发展,重视师造化和个人的独特感受,抒发个性,自成家法,开拓题材,把笔触伸向过去被文人忽视的下层生活,以书法入画,写意传情,“刺时”、“言志”等等。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李鱓、《芭蕉睡鹅图》等金农、《古佛图》等黄慎、《渔翁渔妇图》等郑燮、《兰竹石图》等李方膺、《潇湘风竹图》等罗聘、《鬼趣图》等华喦、《黄鹂垂柳图》等

汪士慎、《白桃花图》等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总结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库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一、填空题 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起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器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 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 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有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关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于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和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淘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归纳 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 2、庙底沟类型彩陶:河南陕县庙底沟距今5000年左右,二方连续,挺秀饱满,新颖稳重。《大口小底曲腹盆》 3、马家窑类型彩陶:甘肃临洮马家窑,距今4500年左右,波纹、漩涡纹,千回百转往复无穷。《旋纹尖底瓶》《漩涡纹蓊》 4、半山类型彩陶:甘肃和政县半山类型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线纹锯齿纹,装饰精致富丽,《长颈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 5、马厂类型彩陶:青海民和县马厂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直线,粗犷质朴。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 1、目前所知我国最早出国学习美术的留学生是关作霖。 2、留法画家林风眠赞成东西融合论,经常使用中国传统笔墨创作仕女画,表达形式美和意境。 3、中国画《流民图》的作者是兆和。 4、在解放区新兴木刻运动中,《怒吼吧,中国》是桦创作的版画作品。 5、《三毛流浪记》是漫画家乐平的作品,“三毛”形象家喻户晓,人人喜爱,深受儿童的欢迎。 6、前海派的第一位重要的画家兼书法家、篆刻家是之谦,他的书画艺术开海派风气之先。 7、近代书法家康有为极力提倡北碑,行书用笔凝重稚拙,圆浑苍厚,结体舒展开,气势非凡,笔力苍劲,一扫帖学中靡弱之风。 8、在近代建筑发展中,外滩经过数十年的经营,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 9、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学术思想和外界的大规模接触只有两次:一次是晋以来的佛学,一次是明清之际的天学。 10、南北宗论中,画论家以禅喻画,其中北宗主渐修,以神秀为代表,南宗主“顿悟”,以慧能为代表。 11、清代绘画中,《渔翁渔妇图》是黄慎的作品,该绘画以狂草入画,信笔挥写,用笔流畅,线条大胆泼辣,画面视觉效果格外生动精神。 12、近代绘画中,“海上三任”指的是任熊、任薰和任伯年,他具有极强的写生本领和创造精神。 13、近代画坛中,由于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供不应求,艺术家请人代劳,即出现了代笔现象。 14、海上画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吴昌硕,他的篆刻上溯汉,笔力古厚;绘画上学习青藤、白阳、八大和画派,气势奔腾,设色古艳,别具一格。 15、在留日学习美术的画家中,叔同在美术、戏剧、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

就,中年出家名弘一法师。 16、徐悲鸿创造出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与现实生活想联系的创作理论,其代表作为《泰戈尔像》、《奔马》等。 17、著名国画家齐白石,其画风具有一种诙谐幽默、通俗村野的特点,而且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传统花鸟画的象征手法。 18、建国以后,联美术学院教学体系中的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对我国素描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9、创作于1980年的油画《父亲》是罗中立创作的作品。 20、《百骏图》的作者是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他采用了明暗和透视的画法。 21、在社会主义写实风格雕塑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美院集体创作的收租院和鹤创作的艰苦岁月。 22、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在借鉴传统“六法”的基础上提出“新七法”,“新七法”的容主要是指位置得当、比例准确、黑白分明、姿态天然以及轻重和谐、性格必现、传神阿堵等容。 23、天寿的绘画观念可概括为一味霸悍,他在构图、设色、形式感等方面具有明显突破。 24、清代金石学的兴起使得文人治印的风气达到全盛,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浙派和徽派两派风格。 二、名词解释: 25、觉澜社 答:觉澜社是由倪贻德、王济远等于1932年10月在发起的美术社团,其主是引进西方现代主义和现代设计艺术,向西方现代绘画流派学习,试图探索现代中国艺术的发展道路,作接近巴黎画坛的画风。代表艺术家有:秋人、阳太阳、弦等。 26、现代艺术运动 答:20世纪初,学习西方艺术的“洋画”逐渐普及,形成了所谓的“洋画运动”。很多留学过来的青年美术家通过创办学校,投身教育,传播西方文明,“洋画运动”也属于现代化过程之一,在这里统称为现代艺术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周湘、海粟等。 30、清代宫廷绘画 答:这里主要指的是乾隆时期的宫廷绘画,此时的宫廷绘画正值顶峰,其特点是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终极版

重点 一、东晋顾恺之: 他提出的传神理论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人称他身怀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画绝:1.表现在描绘人物时,往往善于用人物的形象特征和适合人物个性的环境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顾恺之在画裴楷的肖像时,为了表达他英俊而有学识的面貌,在他的面颊上加了三根毫毛,是其格外有神。顾恺之还故意将名流谢鲲画在岩石、丘壑中间。谢鲲时寄情山水、闲适淡泊的隐士,顾恺之选择了与其相适应的典型环境来烘托人物性格。 2.还表现在善于抓住人物神态进行?传神写照?。?当众点睛?行为。 3.他在自己绘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绘画的艺术价值在?传神?而非?写形?的绘画理论主张,继而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绘画方法。?传神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绘画的觉醒时代到来,他成为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人。 4.《女史箴图》、 画法精湛、勾勒周详、作风细腻、神形兼备,与汉画的粗犷奔放有很大不同。 《洛神赋图》 此画时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早期典范。 二、北宋、南宋山水画(势壮雄强,旷远悠深) 1.北宋:中原画派与院体山水画 宋初山水画以李成、范宽、关仝为代表 北宋山水常采用全景式构图,笔墨繁而凝重。这种基本塞满画面的、客观的、全景整体性描绘自然,使北宋山水画富有身后的内容感,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形成来独特的造型语言——蟹爪枝、卷云 。蟹爪枝是用粗细变化自如的墨线,概括性地表现出冬季的杂树枯枝。这种语言,有利于表现冬季的萧条肃杀,于是,他创造出了?寒林?的景象,人称李寒林。 李成的山水里有更多的主观写照,是作者的主观审美情趣与大自然相铸成 的产物。最喜欢表现平远小景。《读碑窠石图》在水墨山水画的文人抒情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对后世影响深远。《晴峦萧寺图》 范宽(雄杰):崇山雄厚、巨石突兀、气势逼人。《溪山行旅图》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的优秀典范,被誉为?宋画第一?。此画墨气浓重、但用墨不多。范宽十分注重具体景物深入细致的刻画。 关仝:与荆浩共同奠定了北方山水画派。喜欢以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隐士等为题材,自成一家,时称?关家山水?。他的画笔墨简练、形象鲜明动人。 《关山行旅图》《秋山晚翠图》 院体山水画: 代表:郭熙《早春图》、《 石平远图》、理论著作《林泉高致》,其中谈到他的山水画经验,他认为山水也有形象,画家要注意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主观感受和联想。郭熙阐明了山水画构图的三种形式:高远、深远、平远。这是研究山水画透视原理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主张绘画要与生活相联系。其总结出的山水画创作规律对后代山水画的创作有指导意义。 南宋:院体山水画 代表南宋主流的是讲究意境的创作、以抒情为主要目的的所谓?边角之景?。画家在取景上多以局部特写的方法来加强描写的力度,以细节的真实构成清新的意境。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他们放弃北宋以来高山急流式的构图,常以对角线构图,留下大量空白。使得意境更加丰富,以少胜多。 北宋山水是崇高的,那么南宋则是优美的,北宋充实,南宋空灵;北宋宽厚,南宋玲珑。两美并峙,回味无穷。 三、宋代文人画特点:由外在真实,转向内在真实。作品大多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抒情寄兴、状物言志,完全不拘泥于形式的描摹,力求平淡素雅的风格,多好水墨写意,爱画梅竹以表现高洁品格。诗画结合、神似高于形似。 代表人物苏轼(《枯木竹石图》)、文同(《墨竹图》)、扬无咎(《四梅花图》)、赵孟坚(《岁寒三友图》)。米芾:米点山水《潇湘奇观图》 李公麟:白描《五马图》、《西园雅集图》 四、唐代佛教人物造型特点 实现了外来艺术的民族化,宗教艺术的世俗化。 菩萨:造型往往有丰腴艳丽的肉体表现,色彩鲜明,单线勾出肉体富有弹性的柔软和圆浑的感觉,具有平静安详的内心精神状态,并以多种多样的姿势变化表现各种轻巧细致的动作,全身动作有一致性。 伎乐、飞天:表现了急剧迅速的运动。 五、明代浙派与吴门画派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画风不同,格调不同。 浙派代表人物是戴进(《三顾茅庐图》)、吴伟(《柳下读书图》)。浙派代表人物都曾进入宫廷任职,其画风极大地左右了院内外职业画家的艺术追求,山水画风主要源于南宋院体。明清以来,浙派已逐渐形成了一种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的独特笔墨形态。浙派画家在继承的同时,更注意个人笔墨技法与画风的变化。他们的笔墨更为粗简放纵、洒脱爽劲、酣畅淋漓,富有较强的节奏感。所绘物象,结构严谨,描绘准确。 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是沈周(《夜坐图》),文征明(《江南春图》)、唐寅(《江南农事图》)、仇英(《秋原猎骑图》)。吴门画派崇尚北宋和元代,融合了院体与文人画风,作品大多表现江南文人优雅的生活情趣,在山水画上成就突出,在人物画和花卉画方面也多有建树。他们大多体 会到仕途险恶、吏治腐败,于是淡于仕进,悠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他们的画风尚意趣、精笔墨,致力于表现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 五、清代扬州画派特点-----(郑板桥《丛竹图》、金农、黄慎、高翔、边寿民) 其画派特点是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他们大多都出身于知识阶层,都以卖画为生,生活清苦,故多借画抒发不平之气;注重艺术个性,讲求创新,强调写神,并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画面主观感情色彩强烈,并以书法笔意入画,注意诗书画的有机结合。因感情个性的驱使,使画风或青刚跌宕,或泼辣奔放,甚至不守规范,在艺术创作上具有,师造化,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和博修养的特点。 2. 秦汉时期兵马俑特点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写实手法瞩目。 数量众多、气势磅礴的崇高美;生动传神,技法精湛的写实美。兵马俑以其鲜明的时代和艺术特色宣告了中国古代美术在艺术风格发展上一个新的开

答案--中国美术史试题4套汇总

中国美术史试题库(4套)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2分,20分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B )。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D )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3、《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C )。 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 4、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B )。 A、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5、“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 C )。 A、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6、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D )。 A、顾氏画谱 B、程氏墨苑 C、十竹斋画谱 D、芥子园画传 7、阿房宫是( A )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 A.秦代 B.汉代 C.东周 D.战国 8、霍去病墓的主题雕塑是( B )。 A.《避邪》 B.《马踏匈奴》 C.《羽人骑天马》 D.《牵牛像》 9、《读碑窠石图》作者是( A )。 A.李成 B.范宽 C.许道 宁 D.燕文贵 10、《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 D )。 A.周昉 B.黄荃 C.周文矩 D.顾闳中 11、徐悲鸿国画代表作品是( A )。 A.《愚公移山》 B.《松影瀑声图》 C.《水声山色图》 D.《百寿图》 12、六朝时期谢赫所著的( A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美术史论专著,在画史上享有不朽的声誉。 A《古画品录》B《叙画》C《历代名画记》D《画山水序》 13、王蒙的山水常用(A )皴。 A牛毛 B披麻 C豆板 D解锁

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考试用)上课讲义

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 一、史前-秦汉美术史 1、旧石器时代丁村人的三棱大尖状器和许家窑人的石球体现出一定的造型规律。 2、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工艺的成就最突出。 3、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最鲜明的装饰纹样。 4、花瓣纹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中最流行的装饰纹样。 5、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附图彩陶缸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一件代表作。 6、1982年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出土一件泥塑女神头像。 7、良渚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玉器是琮。 8、山东龙山文化中黑陶工艺成就最为突出。 9、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漆器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 10、兽面纹(饕餮纹)是商代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样。 11、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大批商代晚期的青铜雕塑。 12、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代后期青铜器的典范作品。 13、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14、青铜器铸造中的失蜡法出现于春秋中期。 15、湖南长沙楚墓曾出土两幅帛画,即《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 16、散氏盘铭、毛公鼎铭是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书法史价值。 17、秦始皇陵兵马俑群位于陕西临潼,其艺术特点可概括为大、真、多。 18、西汉霍去病墓石雕运用了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 19、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年代当属东汉晚期。 20、马王堆1号汉墓T形帛画的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21、河南永城汉梁王墓是西汉前期的一座壁画墓。 22、位于河南洛阳的卜千秋墓是西汉后期一座代表性壁画墓。 23、东汉后期代表性壁画墓有河北望都1号汉墓、河南密县打虎亭2号汉墓、内蒙古和林格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一原始美术 彩陶: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格调的 彩陶 黑陶:龙山文化,有“蛋壳陶”之称。 岩画: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岩画 二先秦美术 1.“青铜时代”/夏商周 青铜发端于黄河流域,有陶范翻铸法和蜡模法(失蜡法),大体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2.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想象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3.青铜代表作品: 《四羊方尊》:湖南,现存商代青铜方尊最大的一件。 《司母戊方鼎》:商代,河南安阳,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淳化大鼎》:西周 《三星堆铜面具》:四川广汉 《鹤莲方壶》:春秋,河南 《牛虎青铜案》:战国,云南江川李家山墓群 4.甲骨文:又称卜辞,出现于殷商时期,巫史文化是甲骨文所体现出的最重要的社会文化特征。 5.帛画:在素绢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新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其精神实质是引魂升天,代表作《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6.《人物龙凤图》: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属战国时期。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主要采用黑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而生意盎然,以此可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了较高水平。

7.我国传统的民族形式的木结构建筑基本形制确立于西周,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三秦汉美术 1.最早墓室壁画:西汉,洛阳卜千秋墓。 2.为什么汉代的墓室艺术极为兴盛?墓室壁画表现的主义题材是什么? 这个时期的墓室艺术兴盛,出来经济发达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和当时社会上盛行的厚葬风气有关。表现的主要题材有:原始深化,神仙世界;历史故事,古圣先贤;俗世和自然环境的描绘。 3.秦代雕塑:严谨写实;汉代雕塑:变形夸张。 4.秦兵马俑艺术特点:位于陕西西安临潼秦皇陵东垣外,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是秦王朝国力和武力强盛的象征,是对秦始皇统一伟业的歌颂,高超的写实水平和对人物精气神的成功塑造,充分体现了那一时代雕塑艺术的飞跃发展和进步。风格写实,形象纯朴,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气势磅礴,是我国陶塑代表作品。 5.简述《马踏匈奴》艺术特点: 西汉霍去病群雕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第一组大型纪念碑性质的雕像群,《马踏匈奴》采用整石雕成,形式语言简练夸张,在形体大的转折处进行大胆而简洁的削凿,并在细节表现上采用了浮雕与线刻的手法,使整个雕塑更加雄浑大气,充满生命力。在对马下的匈奴人的特征处理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整个人物形象造型简练,艺术家以立马的彪悍和马下匈奴人的狼狈来暗示马上将军驱敌胜利的威武姿态,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6.画像石:东汉晚期在石板上以刻凿的方法制成的雕塑作品。 代表作品:《河伯出行图》《荆轲刺秦王》 画像砖:东汉晚期在方砖上以模压的方法焙制而成的雕塑作品。代表作品:《弋射收获图》(四川大邑) 7.汉代青铜器代表:《马踏飞燕》《长信宫灯》(河北满城县)《滇族铜雕》 8.隶书:汉代代表书体,“蚕头燕尾”四大汉碑:礼器,曹全,张迁,史晨 9.古代阴阳五行说以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四种动物象征神。 10.我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洛阳白马寺。 四魏晋南北朝美术 1.六朝三杰: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 2.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人物画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予以充分的肯定。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专业画家在画史上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山水逐渐从人物画背景中分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而兴起;建立中国绘画理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 3.简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六朝三杰之一,“如春蚕吐丝”的“高古游丝描”。代表作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著作《摹拓妙法》强调“以形写神”。

构成中国美术史的100幅名画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这些名画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是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以下100幅名画代表了中国绘画的最高成就。 01、《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 02、《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西汉帛画 03、《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 04、《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 05、《职贡图》·局部/萧绎 06、《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画像砖 07、《鹿王本生图》/莫高窟壁画 08、《西方净土变》/莫高窟壁画 09、《维摩诘经变》/莫高窟壁画 10、《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莫高窟壁画 11、《游春图》/展子虔 12、《历代帝王图》·局部/阎立本 13、《步辇图》/阎立本 14、《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 15、《捣练图》/张萱 16、《簪花仕女图》/周昉 17、《高逸图》/孙位 18、《江帆楼阁图》/李思训 19、《明皇幸蜀图》/李昭道

20、《辋川图》/王维 21、《照夜白图》/韩斡 22、《五牛图》/韩滉 23、《天王送子图》·局部/吴道子 24、《重屏会棋图》/周文矩 25、《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26、《十六罗汉图》·之一/贯休 27、《珍禽图》/黄筌 28、《匡庐图》/荆浩 29、《关山行旅图》/关仝 30、《夏山图》/董源 31、《秋山问道图》/巨然 32、《山鹧棘雀图》/黄居寀 33、《双喜图》/崔白 34、《读碑窠石图》/李成 35、《溪山行旅图》/范宽 36、《早春图》/郭熙 37、《溪山楼观图》/燕文贵 38、《五马图》/李公麟 39、《秋庭戏婴图》/苏汉臣 40、《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 41、《墨竹图》/文同 42、《四梅花图》/杨无咎 43、《枯木怪石图》/苏轼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简答题 1.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内涵:P92 ①气韵生动是也;骨法用笔是也;应物象形是也;随类赋彩是也;经营 位置是也;传移模写是也。 ②“六法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 学准则,谢赫把它视为“六法”之本。谢赫的“六法”和顾恺之的“传神论”呈一脉相承的,他们的理论奠定了中国绘画基本的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则。 ③他的《古画品录》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一部什么样的“百科全书”?P120 ①《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善于绘画艺术的通史,这部著作 既总结了前人的绘画美学思想,又系统的提出了自己的绘画美学见解,因此它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绘画百科全书。 ②全书共分10卷,内容大致可分为4大部分:关于绘画历史发展的评 述;关于画家传略及画迹史料;关于绘画技法与理论;关于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 ③《历代名画记》所论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对绘画的起源、功能、承继 关系、评论标准、艺术表现以及时代和地方的特点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有新的见解。 3. 何为佛教的犍陀罗风格? 犍陀罗作为古地名,指的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和白沙瓦谷地,阿富汗东部一带,是古印度十六国之一。犍陀罗艺术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据

说贵霜地区的希腊人皈依佛教后,感到佛陀与希腊的救世主阿波罗相似,于是按阿波罗的形象塑造出了佛陀:阿波罗的头,脸上的笑容静谧而安详,披着希腊长衫模样的袈裟。后来,佛陀以健美体魄为特征的雕像,加入了印度苦行的宗教观念在里面,从而使佛陀变得眼窝深陷形容枯槁,丑陋不堪。但他通过肉体的瘦、丑反衬了精神的力和美,可以说,成熟的犍陀罗艺术是用希腊的艺术手法诠释印度宗教思想。 4.何为“文人画”,它的表现特点是什么?P143 ①文人画是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画,北宋苏轼首次提出“士人画” 的概念,是没有功名的文人的画。 ②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人文思想的绘画,并以书法 如法,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 ③文人画以诗为魂,有浓重的表情达意的抒情性特征。以诗的表现性、 抒情性、写意性为最高的美学追求原则。它不拘格套,任性而发。 ④文人画兼诗、书、画、印为一体,重表现,尚内美;取材于山水,花 鸟,梅兰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的意趣,是中国绘画的一种风格样式,注重笔墨情趣,体现文人趣味。 5.郭熙为什么要在文人画中表达林泉高致的情怀?P145 ①郭熙的《林泉致集》奠定了他在山水画史上的不朽地位。它是在山水 画高度成熟后产生的,一定程度上是对北宋后期之前山水画创作总结。 ②《林泉高致》正处于北宋时期儒道禅思想全面发展的时期,儒道思想 在郭熙绘画理论中得到充分体现,他身处官场,却醉心山水。

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点

2006年中国美术史共同课基础知识 人文学院 一、史前-秦汉美术史 1、旧石器时代丁村人的三棱大尖状器和许家窑人的石球体现出一定的造型规律。 2、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工艺的成就最突出。 3、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最鲜明的装饰纹样。 4、花瓣纹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中最流行的装饰纹样。 5、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附图彩陶缸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一件代表作。 6、1982年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出土一件泥塑女神头像。 7、良渚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玉器是琮。 8、山东龙山文化中黑陶工艺成就最为突出。 9、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漆器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 10、兽面纹(饕餮纹)是商代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样。 11、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大批商代晚期的青铜雕塑。 12、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代后期青铜器的典范作品。 13、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14、青铜器铸造中的失蜡法出现于春秋中期。 15、湖南长沙楚墓曾出土两幅帛画,即《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 16、散氏盘铭、毛公鼎铭是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书法史价值。 17、秦始皇陵兵马俑群位于陕西临潼,其艺术特点可概括为大、真、多。 18、西汉霍去病墓石雕运用了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 19、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年代当属东汉晚期。 20、马王堆1号汉墓T形帛画的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21、河南永城汉梁王墓是西汉前期的一座壁画墓。 22、位于河南洛阳的卜千秋墓是西汉后期一座代表性壁画墓。

23、东汉后期代表性壁画墓有河北望都1号汉墓、河南密县打虎亭2号汉墓、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等。 24、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画像具有东汉早期精练、质朴的风格特点。 25、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主要采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技法雕刻而成。 26、汉画像砖以河南、四川两省出土最为丰富。 27、现存秦代小篆作品以《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最具代表性。 28、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是西汉前期青铜器的经典作品。 29、贮贝器是滇青铜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器物。 30、《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是汉代隶书碑刻的杰出代作。 二、隋唐美术史 1,卫协是曹不兴的弟子,在西晋画坛上曾有“画圣”之称,谢赫对卫协的评价很高,把他列为六品中的第一品,并评价说:“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2, 有三件流传下来的绘画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摹本,即《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传·仁智图》。 3, 张怀瓘曾比较张僧繇和顾恺之、陆探微的绘画说:“象人之妙,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历代名画记》引张怀瓘《画断》) 。 4, 张僧繇塑造的佛教造像被尊为“张家样”,广泛流传于民间,从现在四川省博物馆藏万佛寺遗址出土的梁代造像上还可探求到张家样的遗韵。 5,曹仲达,是北齐时在佛教造像方面闻名于时的艺术家。他所画佛像具有明显特点,被称为“曹家样”。 6,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中谈到:“吴之笔其势圜转,而衣服飘举; 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7,杨子华被唐人誉为“北齐之最”,画家阎立本评他的人物画说:“自像人以来,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逾。 8,一九八零年在山西太原南郊王郭村发现的北齐娄叡墓内有壁画约二百平方米,人马、仪仗、神兽、极为壮观,绘画技法之精湛实属罕见,与传世轴画之精美者无二致,因为墓主人娄叡为皇亲国戚,又建过军功,墓葬极尽华丽,因此今日之学术界推测可能出自杨子华之手,不论是否,都可以为我们了解杨子华的绘画提供资料。 9,有一卷传为宋人临摹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内容为描述北齐天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诸人刊定五经诸史的故事,画中人物不同于“秀骨清像”,人物面孔呈鹅卵形,此类风貌在早期作品中实属罕见,而与北齐娄叡墓壁画相合,从而证实波士顿所藏的《北齐校书图》尽管为宋人所摹,但定有北齐原本为依据,故也是弥足珍贵的。 10,佛像中国化出现质的进展,据说完成于东晋的戴逵、戴颙父子,美术史上把他们创作的佛像称作“二戴像制”。 11,炳灵寺169窟第六龛,以无量寿佛结跏趺坐居中,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胁侍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学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红山文化雕塑 红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红山文化雕塑,是中国原始雕塑,大体分为人像雕塑和动物雕塑两大类。 红山文化陶塑与泥塑女神像的出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重要的美术考古新发现之一。1982年,在辽宁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中,首先发现一批小型陶塑孕妇像;1983年,在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发现一件与真人等大的泥塑女神头像,五官清晰,造型逼真,目光炯炯,嘴唇掀动,颇具神秘色彩。附近还有更大的女性塑像残块出土。研究者一致认为它们是丰收女神或地母神的形象。 红山文化玉龙已在多处发现,其中尤以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刻划的最为栩栩如生。这条玉龙墨绿色完整无缺,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音列)。龙背有对称的单孔,经试验此孔用于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 2、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良渚文化玉琮出土于该区域。 浙江余杭反山出土了一件大玉琮,宽博厚重为目前所知良渚玉器之首,有“琮王”之称。上面刻画的神徽图案,可能是多个氏族图腾符号组合、演变而成。

良渚文化玉器多用减低平雕加阴刻线的手法作器表装饰,工艺水平更高,其上的兽面纹饰与后来商代青铜器表面的饕餮纹可能有渊源。 3、龙山文化黑陶 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技术制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潍坊姚官庄出土的蛋壳黑陶盘口花柄圈足杯,轮廓曲折多变,造型稳健俊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黑陶与彩陶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在技术上、造型上都为青铜器的出现做了准备,也为以后陶瓷器的发展奠定的基础。 第二章 1、三星堆铜塑(13) 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是古代蜀国的都城之一,70多年来,那里一直是考古工作者探索古蜀文化的重要目标。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蜀国珍贵文物面世,顿时轰动中国,震惊了世界。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其中,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等。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跪坐人像、人头像等。 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大型青铜立人像,该像身高181.2厘米,连底座高262厘米,头戴华冠,粗眉大眼;身着饰有云龙纹的左衽长袍,双臂上

中国美术史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原始美术 (一)原始器艺术 1、器及器的装饰手段 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器的著名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彩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 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器代表新石器彩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汶口、龙山(素面突出代表),大汶口3大显著特点:1、色泽多样化,2、黑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术。 河姆渡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 (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大汶口、龙山]) 仰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二)原始绘画 1、原始绘艺术 分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图案居多, 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 82年,安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地画。 岩画:蒙阴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将军崖等 (三)原始雕塑 1、史前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 新石器时代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塑。塑造型有动物和人物两大种类。 2、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 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的意味。 北方红山:采用圆雕的技法,描绘生活中或神化中的动物,造型生动活泼,带有较强的装饰性。 第二章先美术 (一)先青铜艺术 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 ***** 2、青铜器的分类: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

国画基础知识 4、中国画中的用墨,历来的画家都很讲究,主要是运用墨色变化的 技巧,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 和清】五种,这就是中国画用墨的奇妙处。 10、用笔,中国画技法。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勾、皴、点、染】等方法。 11、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焦墨法、 积墨法和蘸墨法】等方法。 7、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 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首次提出山水 画“三远”的论著是【林泉高致】。 6、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中堂,条幅,小品,卷轴和册页扇面】 等多种。 7、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横幅、中堂、扇面和 斗方】等。 17、工笔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3、中国画以题材分通常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 国画中传统四君子是指【梅、兰、菊和竹】 8、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元代】兴起,【明、清朝】以后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诗、书、画和印】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8、唐三彩常用颜色主要是【黄、绿、白】 10、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画”】发展为更具表现力 的【“白描”,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 艺术家 6、六朝三大家:【顾恺之、陆探微“秀骨清象” 、张僧繇“张家祥”】。 4、元代四个山水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和吴镇】中山水画章法 稠密的画家是【王蒙】。 2、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仇英画法以【工笔重彩】闻名,代表作品是【《剑阁图》】。 1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王时敏和王原祁】为一种;【王鉴 和王翚】为一种,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 画家是【王原祁】 7.五代山水四大家:【荆浩关仝董源和巨然】。 12、“南宋四大家”指的是【李唐、刘松年、马远和夏圭】。 16、清初“四僧”:【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和弘仁】。 8、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画圣”和“画祖”吴道子】和北齐【曹仲达】 8、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 为【“周家祥”】。 4.最早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东晋】时期的【顾恺之】,他创造的 线形被称为【春蚕吐丝 , 行云流水】。 10、“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徐熙和黄筌】的花鸟画风格。 4.麻皴技法的创造者是【董源】。 16、中国现代画家中,以山水画著称于世,其作品有“黑、密、厚、重,然虚实有致”特点的是【黄宾虹】 6、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 ,“与山传神”的画家是【范宽】 11、突破【“黄家富贵”】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崔白】 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 功能的是【谢赫《画品》】 8 、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 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泼墨】”之法。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 意人物的先河。

中国美术史学习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原始美术 名词解释: 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黑陶:黑陶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代表成就之一,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透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

作品: 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其中最代表的是人面鱼纹彩陶。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C型玉龙 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属于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沟,;龙首作猪嘴形。长吻修目。是目前发现体型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舞蹈彩陶盆 中国原始美术马家窑文化彩陶文化的杰作。 青海大通出土以极强烈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有代表的艺术作品。 陶盆内壁口沿下绘出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他们手拉手随着原始乐器的节拍,侧着头,伸着腿,步调一致地跳舞,如同将野兽赶入圈内,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涉猎舞蹈的场面。

考研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复习全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鹳鱼石斧彩陶盆 ①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 ②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 ③器高47厘米,口径厘米,陶瓷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 图像组合明显具有一种主题意念。构图均衡、饱满,形象简洁醒目,为史前独立性绘画中的珍品。 2.黑陶 ①黑陶工业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 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常有发现。 ③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 陶器渗炭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④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着称于世。 3.彩陶 ①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 ②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 和氧化锰做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使橙红色胎地呈现各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 ③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是彩陶的杰出代表。 4.人面鱼纹彩陶盆 ①西安半坡 ②仰韶文化 ③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 ④图案被认为与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 ⑤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5.C形玉雕龙 ①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出土 ②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 ③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成,龙身光泽,蜷曲如勾,龙首做猪嘴形,长吻修目 ④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逼真,年代也最久远的碧玉龙形 象 6.泥塑女神像 ①出土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②头像与真人等大,似为全身像的头部。塑像面呈方圆形,颧骨突出,平鼻阔 嘴,眼角高挑,眼窝内嵌圆形玉片,目光深邃,具有神秘感 ③塑造技术成熟,水平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内涵当与原始巫术或信仰有关, 是生殖女神和丰收女神的象征

诏安历代知名及著名书画家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免费下载】中国美术史课本

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 第一节原始美术 一、原始美术的特征 1、幻想的实用性创造动机与激情流露的创作过程有机联系 2、知觉感受的记忆与夸张特征的写实高度统一。 3、造型风格属于稚拙、简朴的审美类型。 二、旧石器时代美术 奥瑞纳时期(距今3-2万年) 梭鲁时期(距今2万年) 马格德林时期(距今1.4万-1万元) 旧石器时代美术特点: 1、原始雕刻主要以女性为创作母题。 2、题材作品主要围绕生殖崇拜。 3、雕刻作品比绘画作品出现的要早。 4、创作手法稚拙、概括、简朴、夸张。 5、原始雕刻中反应女性地位很高。 洞窟:拉斯科洞窟阿尔塔米拉洞窟 二、中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成就 北欧岩画拉文特岩画 三、新石器时代的美术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成就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物巨石建筑基本有三种形式:单石(石柱)这里是

后来纪念碑的原型,石棚(石台)这是陵墓建筑的开端,石栏这是 教堂建筑的雏形。 第二节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美术 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分为四个时期1、苏美尔-阿卡德时期2、巴比伦时期3、亚述时期4、新巴比伦时期 两河流域美术的基本特征: 两河流域美术的创造更注重现实性,而且表达的题材上大多与战争 和武力有关,他多具有宏伟雄健的气质,并表现出更多的活泼情调,在艺术处理上受埃及美术的影响,但却更加随意而自由。 第三节古代埃及美术 一、古代埃及美术的特点 1、强化王权的等级观念和服务灵魂的相互渗透,构成古 埃及美术的动因。2、理性因素与固定模式的结合。4、强调几何形式规整追求装饰风格的表现手法。5、刚劲、宏伟、刚劲明确且简洁干练的艺术风格。 二、古王国美术成就在哪几个方面,有哪些代表性作品, 人像雕刻遵循怎样的法则 古王国时期的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壁画尚处于初级阶段。建筑:金字塔雕刻:埃及雕刻程式在古王国就已形成,以后被当做典范沿袭下来。雕刻程式有: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群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