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巴雷特食管

巴雷特食管

巴雷特食管
巴雷特食管

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修订版)

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修订版) 一、定义 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有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其中伴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至于不伴有肠化生者是否属于癌前病变,目前仍有争议。二、临床表现 BE主要表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症状,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难等。但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发现,有接近40%的患者并无GRED症状。目前认为,BE的主要临床意义是其与食管腺癌的关系,对于普通人群和单纯GERD患者,并不建议常规筛查BE,但对那些有其他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年龄50岁以上;长期反流性食管炎;膈疝;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者)]应该筛查BE。 三、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内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当内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有柱状上皮化生表现时称为"内镜下可疑BE",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有柱状细胞存在时即可诊断为BE,发现有肠上皮化生存在时更支持BE的诊断。 (一)内镜诊断 1.内镜检查标志: 食管远端灰红色鳞状上皮在胃食管连接处移行为桔红色柱状上皮,在鳞-柱状上皮交界处构成齿状Z线,即为鳞-柱状上皮交界处(SCJ)。胃食管结合处(GEJ)为管状食管与囊状胃的交界,其内镜下定位的标志为食管下端

纵行栅栏样血管末梢或最小充气状态下胃黏膜皱襞的近侧缘。明确区分SCJ及GEJ对于识别BE十分重要。正常情况下SCJ(Z线)与GEJ应位于同一部位,Z线下方为胃贲门部黏膜,Z线上方为鳞状上皮。因反流性食管炎黏膜在外观上可与BE混淆,所以确诊BE需要病理活检证实。 2.内镜下表现: 发生BE时Z线上移,表现为GEJ的近端出现橘红色伴或不伴有栅栏样血管表现的柱状上皮,即SCJ与GEJ分离。近年色素内镜、放大内镜、窄带光谱成像内镜(NBI)、激光共聚焦内镜已应用于BE的诊断,这些技术能清晰显示黏膜的微细结构,有助于定位,并能指导活检。 3.内镜下分型: ①按化生的柱状上皮长度分为长段BE(化生的柱状上皮累及食管全周且长度≥3 cm)和短段BE(化生的柱状上皮未累及食管全周或虽累及全周但长度<3 cm)。②按内镜下形态分为全周型、舌型和岛状。③布拉格C&M 分类法。C代表全周型化生黏膜的长度,M代表化生黏膜最大长度。如:C3-M5表示食管圆周段柱状上皮长3 cm,非圆周段或舌状延伸段在GEJ 上方5 cm;C0-M3表示无全周段上皮化生,舌状伸展在GEJ上方3 cm。此分级对≥1 cm的化生黏膜有较高敏感性;而对<1 cm者则敏感性较差。 (二)病理学诊断 1.活检取材: 推荐使用四象限活检法,即常规从GEJ开始向上以2 cm的间隔分别在4个象限取活检,每个间隔取8块以上的黏膜组织能有效提高肠上皮化

Barret食管的内镜诊断

Barret食管的内镜诊断 *导读: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换的一种病理现象。本身可无特殊症状,当呈现食管炎、溃疡、癌变时才会出现相应的反流症状,部分Barrett上皮易发生癌变。…… 正常食管黏膜为粉白色,胃黏膜为橘红色,两者界处形成不规则 的波浪线即为齿状线(“Z”线) ,也被称为鳞柱交界处(SCJ ) 。生理情况下,SCJ 与胃- 食管连接处( GEJ ) 在同一部位,当发生BE 食管时,Z 线向口端移位,内镜下诊断BE 食管的关键是明确GEJ 和SCJ 的位置,日本学者以食管下端栅状血管网作为食管末端的标志。他们认为,发生BE 时,尽管柱状上皮代替了鳞状上皮,但其下方的血管网仍为栅状,以此判断SCJ 下的组织为胃贲门黏膜还是BE。内镜下染色有助于诊断:美蓝可使肠化的上皮呈现蓝色,正常的食管和胃黏膜不染色;卢氏碘可使鳞状上皮呈褐色, BE 上皮不着色;乙酸可使食管色泽变苍白,BE 上皮呈微红色。 BE 在内镜下按形态可分为3 型: (1) 全周型,橘红色黏膜向食管延伸累及全周,与胃黏膜无明显界限,其游离缘距食管下括约 肌在310 cm 以上; (2) 岛型,齿状线110 cm 处以上出现斑片状红色黏膜或红色黏膜内残留岛状灰白色黏膜; (3) 舌型,与齿状线相连,伸向食管呈舌形或半岛状。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内镜下病变的长度,分为3 型: ①长节段BE ,食管下段黏膜受累长度

≥310 cm; ②短节段BE ,病变长度 310 cm; ③超短节段BE , 内镜下无法确定位于GEJ 上,病理学检查有柱状细胞存在。 内镜下对BE 的诊断应包括:明确描述SCJ 和GEJ 的位置;病变远端到门齿的距离;病变近端到门齿的距离;病变的形态。在2003 年,美国胃肠病学会芝加哥会议,专家组建议诊断BE 必须进行组织学检查,活检方法为用大活检钳进行系统的四象限间隔210 cm 活检。有前瞻性研究显示,这一活检方法可在首次内镜检查时, 发现大多数在5 年中进展成癌的病灶。对于高度异型增生的病例,活检密度增加到110 cm。 在临床工作中,内镜医生应掌握BE 内镜诊断标准及活检原则,病理医生利用病理诊断标准和内镜医生相互配合,才能得出合理、正确的诊断,提高BE 的诊断率。

Barrett食管的诊断

Barrett食管的诊断 1 概况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最重要的一种并发症[1],其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研究表明,食管下段腺癌唯一公认的癌前病变是BE,BE发展到食管腺癌的年发病率为0.5%~1.0%[2]。 各个国家报道的BE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患病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被调查样本的选择不同,而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BE的内镜和病理组织学的标准不同,也就是BE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不同。瑞典最近的一个研究,在社区人群中随机选取1 000人接受内镜检查,发现BE患病率为1.6%[3]。而Rex DK等对961例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既往未接受过胃镜检查,也无胃镜适应证,年龄在40岁以上),进行内镜检查,发现BE患病率为6.8%[4]。Gerson等则报道, 对接受乙状结肠镜检查且无反流症状的退伍军人(主要是男性),同时进行内镜检查,发现BE的患病率高达25%[5]。 2 定义和诊断的历史演变 BE的定义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已经历数次变化。文献上对BE的描述和定义经过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发现期,英国胸外科医生Barrett在1950年描述了食管下段红色的柱状上皮腺体粘膜,但他错误的认为这是因为近端胃由于食管下端溃疡后形成的疤痕而被向上“拖入”食管所致。其实在此描述之前,美国病理医生Tileston早在1906年就描述了在消化性溃疡病人的远端食管中存在胃粘膜样上皮。这些发现多基于肉眼观察,曾被错误的认为是先天性的而不是一种癌前期获得性病变。 在第二阶段,Goyal等学者根据内镜和组织病理学所见,把BE分为三类:含有杯状细胞的特殊肠上皮;不含杯状细胞的胃贲门-幽门交界性上皮;不含杯状细胞的胃体粘膜上皮。因为在当时难以确定粘膜活检的部位,即弄不清是取自膈疝中的胃粘膜还是食管下段粘膜。所以,当时BE的诊断标准为:食管下段柱状上皮病变段在3 cm以上;该部位鳞状上皮变成柱状上皮,对于那些小于2 cm的病变就认为可能是一种反应性正常变异;不含杯状细胞的胃贲门粘膜上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广州,510080) 熊理守 陈 湖 XIONG Li-shou CHEN Min-hu 作者简介: 陈湖,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胃肠道疾病及肝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关文档